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心得體會

“教科研活動月”實踐心得

爲大力推進常態教研工作,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按照學校部署,我們紮實開展了十月“教科研月”活動。圍繞此次教研活動,我參加了一系列的項目,如語文組集體備課、教學比武及以向愛平老師倡導的“學記語文閱讀教學的導讀模式”開展的教學模式研討會等。在這一個月的教研活動過程中,我共參加並主持了4次集體備課,聽、評課10多節次,特別是通過“學記語文閱讀模式”的研討會,使自己在語文教學的知識拓展和理論創新上有了進一步提升!這次教研活動,讓我收穫了許多,同時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我也產生幾點語文教學的困惑。

“教科研活動月”實踐心得

一、我的收穫

1、教學中注重了“讀與寫”結合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大都把聽、說、讀作爲訓練的重點,習慣於動口不動手,比較重視讓學生讀書、思考、議論,讓學生一遍又一遍地讀書,積極地思考,熱烈地討論,卻很少讓學生在課上寫。學生偶爾動動手,也只是寫寫筆記,打打符號,造成學生“眼高手低”。對於大多數學生而言,想一想說一說好象都會,寫起來卻感覺吃力。這樣一來,造成成績測試中閱讀題普遍失分較多。

其實,在語文課上,我們有很多機會可以讓學生寫。比如我讓學生每人準備一個可以“隨便寫、隨便畫”的本子,讓他們隨意性地“亂寫”。記生字時,讓他們把易錯的字寫寫,多少不限;課文中有些不易講解的詞句,用筆畫一畫,教師講十句不如學生畫一畫印象深刻。教師也可提出問題,讓學生用最簡短的句子寫出來,老師巡視檢查,瞭解學生,做到心中有數。

2、閱讀教學“導讀模式”初嘗甜頭

向愛平老師倡導的“學記語文閱讀教學導讀模式”對我來說是一個嶄新的課題。在先前的課題講座和研討,我積累了一點相關的知識。通過幾次的教學嘗試,我看到了它的優勢,也讓我完全打消對這種新的教學模式顧慮。我覺得在閱讀教學中,課前預習要質疑,結束一篇課文的學習後,可以寫出自己的收穫,仍然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寫下來,通過各種方式解決。這種方法不僅能培養學生質疑,釋疑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學習知識的方法, “學記語文”在“爲學而教”的入手點上提倡從課後思考練習入手,不是在教學中或者教學後解決習題,而是利用課後思考練習來指導閱讀。比如我在教學《小馬過河》時採用了問題導學的方法。學習課文之前先指導學生帶着“小馬從磨坊回來後,會對媽媽說些什麼?”這個問題閱讀課文,然後引導學生在朗讀中感悟課文內容,懂得遇到問題不能光聽別人說,要自己動腦筋自己試一試,才能解決問題,做到以讀再講。

實踐證明,語文課堂上學生動口又動手,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地閱讀能力,寫作能力,促進學生綜合能力地提高。同時,還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學習的主動性,既強化綜合訓練,又促進學生讀、寫、思的有機結合。

二、我的困惑

1、關於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困惑

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現在的學生學習主動性差,我運用了很多的手段,卻仍然無法讓一部分,甚至是一大部分學生提起對語文濃厚的學習興趣。讓老師牽着鼻子走,學生累,老師更累。老師想方設法的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課堂上創設情景似乎是一個很有效的方法,可是久而久之,學生的興趣就沒有剛開始那麼濃了,有時候就是流於形式了。如何讓學生以飽滿的熱情參加學習,真正提高學習效果,感受語文詩情畫意的美呢?

2、新課標目標和教學時間的矛盾。

新課程標準下的低年級語文教材識字量大,平均每天要有15個左右,學生們的生活背景不同,入學時的水平也不一致,有些孩子一入學就已經認識好幾百字,可是多數學生識字量並不大,這樣認識一課生字就要花費很多時間,雖然我們在教學中採用了很多方法來幫助孩子們記憶,比如遊戲、猜謎、熟字相加、形近字比較等,但是這只是短暫記憶,根據記憶規律,孩子們會有回生現象,這就要再給出一部分時間讓他來鞏固,我們的教學時間是有限的,這樣一來就產生了很大的'矛盾。在這一年多的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往往讓人覺得時間窘迫,往往是很緊張的在教學時間要求內完成教學任務。如何協調好教學內容和教學時間之間的矛盾呢?很想聽聽大家的意見。

3、口語交際訓練的困惑。

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的表達還算可以,可是一到口語交際訓練的時候就不知道說什麼了。創設情境的訓練方法收效也不大。很多學生說起來總是丟三落四,而且,一部分學生根本不想發言。新課程標準希望讓每個學生都能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流,然而,短短的40分鐘只能給學生提供一個平臺,而這與實際生活中的交往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如何讓學生在平時訓練中獲得的知識根據不同的場合去運用更需要探討和研究。

總的來說,我很感謝學校給我一個展示和學習的“教研月活動”平臺。對於自己微小的收穫很願意和大家一起分享,同時也懇請各位老師能夠不吝賜教,幫我解決教學中的困惑和難題,使我能更好的投入到爲教育事業的貢獻中去。

標籤:教科研 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