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心得體會

核心素養的心得體會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啓發時,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這麼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核心素養的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核心素養的心得體會

核心素養的心得體會1

20xx年秋,定州市吝玉霞名師工作室爲我們購買了《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我抽空拜讀了這本書。該書作者余文森教授是教育學博士,福建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教師教育學院院長、教育部福建師範大學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主任。這本書共包括三大主題:核心素養的意義;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觀重建;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基本策略。

《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一書,我共讀兩遍。第一遍,我帶着問題“什麼是素養?”“什麼是核心素養?”“什麼是學科核心素養”等等粗略閱讀。第二遍,我按照目錄和章節標題慢慢品讀。讀完書,我寫了18頁讀書筆記。套用書中的專業術語,我此次讀書的過程是“原生態學習”,直接面向文本,沒有老師的解讀,點撥,指導,講解,但效果甚好,收穫很大。

讀書過程中,我體驗了核心素養導向課堂的“通用式”,即閱讀——思考——表達。閱讀時,我與文本對話,將書中的內容與個人學習和生活經驗碰撞;思考時,我與自我對話,常想在我的課堂上,要如何做到以生爲本;今日表達,我將讀書筆記反覆查看,細細研讀,以期可以給讀者一種高質量的知識分享。

核心素養之於我,和學科知識之於學生有不少相似之處。因此,我認爲將核心素養根植於課堂,將閱讀——思考——表達應用於教學應該是新課堂的標準。

史寧中教授說過:“人通過合適的教育和影響而獲得與形成的各種優良特徵,包括學識特徵、能力特徵和品質特徵。對學生而言,這些特徵的綜合統一構成他們未來從事社會工作、社會活動和社會生活的基本素養或基本條件。”而我國多年來所倡導的素質教育中的“素養”也更多地指向後天和教育,人的很多素養都是教育的產物。我們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要能教出來外在的知識和技能,也能育出來內在的能力和品格。素養究竟包括哪些內涵呢?

(一)素養是一個人的“精神長相”。一個人的素養:學識、智慧、道德、態度、品格、思想、精神等,一定會通過言行舉止和神態表情表現出來。

(二)素養是一個人的“人格”。

人格是個性特點穩定的心理品質,有一定的價值觀、道德觀和心理素質等,並通過一定的思維方式、行爲模式和情緒反應表現出來,呈現出獨特的性格和氣質。

(三)素養是一個人的“行爲習慣”。

當一個人形成了某種行爲習慣之後,再也不需要他人的督促或自己的提醒,就能自然而然並輕鬆自如地完成那種行爲。“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教育往簡單方面說,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

(四)素養是一個人的“思維方式”。

一個人怎麼認識世界,怎麼思考問題,集中反映了一個人在智力、學識上的素養。美國教育家克洛威爾說:“教育面臨的最大挑戰,不是技術,不是資源,不是責任感,而是發現新的思維方式。”

從學生學習的角度分析,思維方式反映了學生認識事物的立場和視角,也決定了他們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向,對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水平具有根本的制約作用。

學生在掌握知識和發展能力多方面存在各種問題,都能在思維方式上找到根源。1、對立化思維:認識問題簡單化、形式化、絕對化,思維變的簡單,不會從不同角度認識和分析問題。2、封閉式思維:一種走“套路”的思維模式,用既有的套路和模式來解釋和分析問題。很多學生只會解題,不會發現和提出問題,只會解常規題,不會解非常規題,只會求同,不會求異。思維一旦模式化、格式化,就不會有創新,能力發展也就停止了。

孔子一生以“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要求自己,只有當一個學生能夠經常提出新問題,冒出新創意時,我們才能說這個學生具備了創新的素養。所以作爲一名教師,要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方式提升到奠基學生能力,關乎人生長遠發展的高度。

核心素養的心得體會2

每一次的學習都是一次心靈的昇華!因此,我很珍惜這次到西安空軍工程大學參加全國國小數學核心素養示範課觀摩交流活動。在聽了來自全國不同省份的10節數學觀摩課及人教社主任王永春的講座之後,我真的是感受頗深,讓我充分領略了課堂教學的無窮藝術魅力。現就這次學習談一談自己的點滴體會。

本次學習活動對於我來說如一場精神盛宴,讓我學到了很多,也收穫了很多。不僅學習了每一位青年教師的講課技巧,更進一步認識瞭如何在數學課堂中滲透數學核心素養。

印象最深的是吳正憲老師的《小數除法》。整堂課是以三個人平分出租車費用爲情境,貫穿各個環節,很好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堂氣氛很濃。另外,在師生互動環節,學生交流、討論,不斷提出新問題、又解決新問題,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教師引導得也很到位,這是我需要學習和借鑑的。最後,練習題沒有套用書本中的習題,而是以生活中的實例設計練習,學生樂在其中。在寓教於樂中很好地完成了本節課學習目標。

其次,是俞正強老師的《小數的意義、性質和加減法》複習課,根據五年級學生的特性,俞老師從一個簡單的小數0.3引入,讓學生不直接說出0.3,想辦法表述出0.3,讓其他人明白,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孩子們躍躍欲試,在每一次不同的表述中,殊不知已經在俞老師的引導下已將小數的意義、性質和加減法運算等全面複習。整節課孩子們就像不是在聊天一樣,卻把知識都連貫起來,很好地做到了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除此之外,還有來自北京的穆錚老師帶來的《三位數乘兩位數》,陝西寧亞茹老師的《5的乘法口訣》,廣東簡敏豪老師的《整十數除兩位數的筆算除法》,吉林張秀雲老師的《一個數除以小數》,福建高玲老師的《分數的意義、分數與除法》複習課,河南張莉老師的《分數除以整數》,湖北周叢俊老師的《一個數除以分數》,陝西郝振華老師的每一位《百分數的認識》,個個都十分精彩,可圈可點。

聽完每一位老師的課我都有反思自己,也收穫很多。比如,課堂組織、環節設計、對學生的引導、學生回答完後精彩的評價語等等都值得我學習。本次外出學習活動,讓我成長了很多,更堅定了我對教師這一職業的熱愛!

核心素養的心得體會3

聽了郭老師的講座我受益匪淺。基於核心素養的教學,要求教師要抓住知識的本質,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啓發學生思考,讓學生在掌握所學知識技能的同時,感悟知識的本質,積累思維和實踐的經驗,形成和發展核心素養。一堂數學的成功與否:無論教學中採取了什麼樣的教學方式或模式,應更加關注自已的教學是否真正促進了學生更爲積極地去進行思考,並能逐步學會想得更清晰、更全面、更深、更合理,時刻注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在數學教學設計時,不忘思維是數學學科素養的核心,思想是數學學科教學設計的靈魂,在教學設計中一定要體現讓學生經歷抽象數學思考的過程;正確處理好階段性與連續性、整體性與個別性的關係。

數學學科是一個聯繫性非常強的學科,在教學設計時我們要抓住思維是數學學科素養的核心這一要點。教學設計中要體現讓學生經歷抽象數學思考的過程並處理好階段性與連續性的關係,循序漸進,及時過渡。這就要求我們在以後的教學中深入研究,挖掘數學思想程資並通過對數學知識的認識把相應的數學思想方法外顯出。並且在教學的最後我們要逐步的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讓學生在知識點完成後進行知識網絡的建構已達到知識的鞏固與理解。

所以在今後的教學中在教學設計時我們要處理好“教”與“學”的設計。實施基於學科素養的教學設計,我們應當關注“教師和學生”兩個實施主體,既要設計好教師的“教”行爲,又要充分關注到學生的“學”的表現,實現“教與學互相融合”。

核心素養的心得體會4

通過北師大教授跟我們分析、學習語文的核心素養,使我的教育觀念又一次得到了轉變,加深了對新課程改革的理解與體會。我們必須改變我們原有的語文教育方式,讓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從分調動學生各方面的潛能,讓學生學得輕鬆,真正實施素質教育。

一、語文教學堅持“以生爲本”

新版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教師課堂上的所有教學都應堅持以生爲本,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孩子是學習的主人,教學時還應順應孩子的天性,愛護兒童的好奇心、求知慾,鼓勵孩子自主閱讀、自由表達;尊重孩子的創造,充分激發他們的問題意識和進取精神。同時要關注孩子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教師對於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堅持以生爲本。

二、語文教學加強“閱讀積累”

新版課程標準提出要堅持文化傳承,加強閱讀積累。

新課標還提倡讓孩子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教師應增強閱讀方法的指導,重在教給學生方法,教師還應關注學生個性情感體驗,提高學生對作者感情的體會,發展學生個性。“書讀百遍,其意自現。”的確,閱讀是語文教學的一種不可或缺的教育方式。讓學生在多讀多悟中掌握課文內容,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加強學生情感體驗感受遠比“填鴨”學得更有價值,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

核心素養的心得體會5

這本書講述了各個學科的核心素養要求,具體的教學方法,教學案例的分析以及對教師的啓發。這本書共五個章節,分別講述了語文,數學,英語,自然,藝體這些學科的核心素養、概念界定和教學模式。我重點看了本書對英語學科的講解,本書始終將教學置於核心素養培育的背景下加以考察,以小見大,由具體的學科課堂的教學充分透視出背後的價值取向與教學理念,以體現課程改革新的發展趨勢,幫助教師立足具體課堂教學又高於具體操作,從整體的系統層面思考課堂,思考教學,結合自身實際進行遷移與創新。具體感悟如下:

1、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生在英語學科學習與體驗中獲得的能夠適應學生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能力和品格。20xx版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的頒佈,反映了基於課程標準、學科育人的教學探索是一個不斷創新的過程,因此指向核心素養的深度學習就變得越來越重要。對於英語而言,閱讀在教育活動中更具複雜性和,多樣性,不同的閱讀文本帶來的思考不同,每個人對文本解讀的視角和結果是不一樣的。閱讀對與深度學習起的作用不言而喻。

2、深度閱讀要講究方法和策略。英語核心素養主要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文化品格和思維品格,要實現這幾個目標,閱讀就是比較好的方法。我們從呱呱落地到現在自如交流,受益最多的就是聽讀說,先聽,後讀,然後纔有輸出。本書中提到了“體裁教學法”,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圍繞語篇的圖示結構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不同體裁的語篇有不同的閱讀教學模式,教師在解讀語篇文本時,要依據不同語篇的體裁特徵確定不同的教學實施步驟。對於記敘文的教授應該遵循以下步驟:

3、深度閱讀不應該只發生在課堂。我們一直強調閱讀教學,所以在大家的潛意識裏,教學就應該發生在學校,在課堂。所以閱讀也變成老師,學校的事情。據數據表明,20xx年我國成年國民人均紙質書籍閱讀量爲4.66本,與世界閱讀大國的數量相差甚遠。在兒童閱讀方面,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閱讀研究中心的調查顯示:美國兒童的閱讀量是中國兒童的六倍,差距之大令人咋舌。所以,閱讀不應該只是教學,應該是教育。這個寒假,我帶我的孩子們一起進行了英文原版的老人與海的閱讀,方法不太成熟,有許多待改進的地方,但是希望孩子們多多少少都有收穫。

核心素養的心得體會6

教師需要樹立“教育要發展學生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這一專業思想,並切實把它作爲教師專業行爲的理性支點。其中,一方面需處理好知識和能力、品格之間的關係。知識是基礎,發展能力和品格離不開知識的習得;知識是手段,目的是通過知識的習得發展能力和品格。另一方面需明確所要發展的能力和品格的特殊指向性,要適應終身發展的需要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再者,教師本身的價值觀應當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和諧。專業思想的建立,將會直接影響教師的知覺、判斷等心理過程,從而引發其相應的有彈性的教育教學行爲。

至於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一方面,教師要堅持探究性的教與學,讓學生學會認知。知識是必需的,但不是灌輸給學生的,而是學生通過探究獲取的,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另一方面,堅持問題解決式教學,讓學生學會做事。“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應該想方設法創設問題情景,讓學生調動已有的知識與技能或者學習新的知識與技能,參與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來,並在這一過程中通過觀察、思考、想象、研究、操作、合作等方式,逐漸地形成核心素養。圍繞這一思想,項目驅動法、任務驅動法、合作學習法以及像藝術家那樣工作都是不錯的選項。但無論哪一種方法,情境、問題、探究、合作都是其中的關鍵詞。再有,引導學生開展合作性、自主性的學習,讓學生學會與他人相處、學會自我教育、反思與管理。

爲了在教育教學中能順利地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教師要格外重視教學設計能力、教學組織管理能力以及教學交往能力的發展。

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根據學科核心素養的要求,對教學內容進行分析,形成基本理解,轉化爲驅動性問題,設計學生活動。要形成多角度、多層次、開放地進行設計的技能,既考慮對學生知識和能力的培養,又考慮對學生思想道德的培養:既考慮課內內容,又考慮課外內容,要熟練地運用生活經驗和社會資源,包括21世紀社會、生活的實況,給學生以實際問題的解決。通過教書實現育人,達成立德樹人的目的。

課堂組織和教學中,要精心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課堂的組織,展現課程的生成、學生對活動的參與和解決,是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形成的主要途徑。教師要具備相應的技能來指導學生,成爲學生終身學習態度、方法與能力的指導者。在組織過程中,教師要具備技能,以求能夠及時判斷出學生的發展狀態及需求,做出恰當的反饋和引導。還要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素養和個人自主自律行動等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的心得體會7

20xx年5月28日,有幸通過葉縣教研室和XXX名師工作室,以線上釘釘直播的形式學習了王永春教授關於《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xx解讀》的分享學習會。

首先從不同版本的課程目標進行對比,20xx班課程目標提出兩個層面:第一個是各課程標準基於義務教育培養目標,將黨的教育方針具體細化爲本課程應着力培養的核心素養,體現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的培養要求。第二個這是數學核心素養目標:數感、符號意識、空間觀念、幾何直觀、數據分析觀念、運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

史寧中教授用三句話概括出數學學科應該達到的目標,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在義務教育階段,數學眼光主要體現在:抽象能力(包括數感、量感、符號意識)、幾何直觀、空間觀念和創新意識。通過對現實世界中的基本數量關係與空間形式的觀察,學生能夠直觀理解所學的數學知識,表述概念的現實北京;能夠在生活時間的其他學科中發現基本的數學研究對象對其所表達的事物之間簡單的聯繫與規律;能夠在實際情境中發現和提出有意義的數學問題,進行數學探索;逐步養成從數學角度觀察現實世界的意識與習慣,發展好奇心、想象力和創新意識。

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在義務教育階段,數學思維主要表現爲:在義務教育階段,數學思維主要體現在:運算能力、推理意識或推理能力。通過經歷獨立的數學思維過程,學生能夠理解數學基本概念和法則的發生和發展,數學基本概念之間,數學與現實世界之間的聯繫;能夠合乎邏輯的解釋或者論證數學的基本方法和結論,分析、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和實際問題;能夠探究自然現象或者現實情境所蘊含的數學規律,經歷數學在發現的過程;發展質疑問難的批判性思維,形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逐步養成講道理、有條理的思維品質,逐步養成理性精神。

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在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語言主要表現爲:數據意識或數據觀念、模型意識或模型觀念、應用意識。通過經歷用數學語言表達現實世界中的簡單數量關係與空間形式的過程,學生初步感悟數學與現實世界的交流方式;能夠有意識的運用數學語言表達現實生活與其他學科中的事物的性質、關係和規律,並能夠解釋表達的合理性;能夠感悟數據的意義與價值,有意識的使用真實數據表達、解釋與分析現實世界中的不確定現象;欣賞數學語言的間接與優美,逐步養成用數學語言表達與交流的習慣,形成跨學科的應用意識與實踐能力。

例如在王永春教授分享數與代數,講到三位數乘兩位數時,先複習兩位數乘兩位數,三位數乘一位數,三位數乘兩位數的教學可以放手引導學生與已學知識進行類比、比較差異,把新知識轉化爲舊知識。自己直接會計算、說清楚算理,具備了核心素養,在教師的引導啓發下,結合幾何直觀,理解了算理,會計算新的題目,培養了核心素養。

國小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讓每一位學生都喜歡數學,形成快樂學習。單元整體設計的教學慢慢成爲我們教學中的重中之重,需要老師自己學會整合資源,達到培養數學核心素養的目標。

最後用王教授的一句話送給所有的一線教師:知易行難,行勝於言。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希望我們每位老師都可結合自己的教學內容學習理論、付諸實踐。

核心素養的心得體會8

從新課標的頒佈之日起,從自己的解讀,到專家的詮釋,對新課標有了一種特殊的理解,回憶自己的教學,再一次給自己的教學確定了新的目標,整和教學,以發展學生的素養爲核心,爲了學生的終身發展爲目標,發展學生的能力和應用意識,注重數學知識與實際的聯繫,注重數學的文化價值,促進學生的科學觀的形成。

一、通過學習新課標,我對數學核心素養有了新的認識。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在各個學段的表現應當具有進階性,即:低年級段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應偏於具體,更加側重於意識方面;高年級段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應偏於抽象,更加側重於能力方面。基於這樣的思想,新修訂的課程標準就把數學教育所應形成和發展的核心素養,數學的研究對象以及那些描述研究對象性質、關係和規律的術語都是抽象了的數學符號,這些抽象的數學符號源於現實世界,來源於人們的經驗,是數學思維抽象的結果。數學抽象的對象主要是數量與數量關係、圖形與圖形關係,抽象的過程。

二、通過學習新課標,讓我對數學課堂有了更深的理解。數學要多與現實生活相結合,課標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進行解釋和應用,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親切感,纔能有益於學生髮現,理解,探索和應用數學。注意從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數學的教學內容大多數可以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情景導入新課,這樣的引入,貼近學生的生活,溝通了書本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繫,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數學的確就在身邊,現實生活的確離不開數學,從而消除了對數學的陌生感。

三、通過學習新課標,我發現數學學習的方式應當是一個充滿生命力的過程: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數學教學活動必須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思考;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學生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地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教師教學應該以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經驗爲基礎,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啓發式和因材施教,爲學生提供充分的數學活動的機會。

四、通過學習新課標,讓我體會到教材分析不單單是就教材去談教材,還要在教材分析中明確編者意圖,我們可以落實哪些階段目標?我們應該怎樣落實課堂目標。我們在教學中要關注學生的能力發展。我們要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具備合作的意識和開放的視野,具備包含計算與實際應用在內多方面的基本能力。

通過本次的學習,我學到了很多關於數學新課標的理論知識,以後我會用這些理論知識去指導我的數學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的養成是和日常課堂教學行爲緊密相關的,認真聽講、善思好問、預習複習、認真作業、質疑反思、合作交流等等,這些學習習慣需要在日常教學中刻意誘導,潛移默化,點滴積累通過較長時間的磨練,最後方能習以爲常,形成習慣。

核心素養的心得體會9

近日我參加了縣《中國學生核心素養》網絡遠程培訓,幾位專家學者的報告讓我深刻感受到當前教育發展方式轉變的緊迫性,學習了一個新的教育理念------核心素養,並初步認識到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在學生髮展過程中的重要性。

過往的教育太單一片面,而導致因爲"得到了不該得到的",所以"錯過了不該錯過的",因爲"填充了不該填充的",所以"失去了不該失去的"。"方向先於目標,戰略先於戰術。"當今社會,人類和人工智能將重新分工。基於對人類終極命運的關注,基於對基礎教育的反思與檢討,我們提出和重視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

現談談我對“核心素養”理念學習的幾點心得體會。

一、核心素養的概念。

所謂核心素養,是指個體在解決複雜的、不確定性的現實問題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綜合品質和能力。個體與他們所處的多樣化情境間不斷變化的互惠關係的構成了人類發展的本質。核心素養是對素質教育的新突破,是要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就是要提供適合學生主動發展、創造性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教育,提供適合學生成長與發展需要的教育,爲學生的健康與幸福成長固本強基,讓學生終身受益。教授強調指出,核心素養是學生在接受相應學段的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知識、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綜合素質。我從學習中感受到,核心素養就是在推動個性化教育,實現教育理念從傳統知識和技能評價標準向個體核心素養培養的轉變,反映了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過程中教育理念由“結果”向“過程”的轉變,由“知識教育”向“人的教育”轉變,爲此,教師的教學也要跳出單一學科或者單一情境的限制,以適應社會的跨學科、跨情境的教育爲出發點,關注教育從“育才”到“育人”轉變,不斷更新教育理念。

二、“素質”與“素養”的區別

教授首先闡述了“素質”與“素養”不同概念,提出“素養”主要是要回答“培養出來的人究竟是什麼樣”,而“素質”則側重於“學校提供什麼方式來塑造人”,兩者的立足點、出發點不一樣,兩個問題到底誰更重要些,顯然培養怎樣的人是教育首先要回答的問題,這讓我體會到我們總是在思考採用什麼樣的手段來激發學生興趣,總想着我們能給學生什麼,往往忽略了學生受教育後會變成怎樣的人,能力上會表現出什麼,未來能夠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因此,我感受到在今後的教育中,我們更應該避免把學生變成知識的“存儲器”,避免把學生培養成“高分低能”,二十一世紀需要綜合能力更強、創新能力更強的智慧型人才。

三、創新與合作是核心素養的關鍵。

教授在分析我國國民素質的短板問題時利用中日獲得諾貝爾獎人數的對比,清晰的分析出我國國民的自主創新能力還很差,創新意識不強。創新決定着民族的未來,那麼基礎教育的創新就顯得尤爲重要,但當前我們的基礎教育評價體系落後,教育質量等於分數第一的評價方式很濃厚,中國小學生合作意識淡薄,創新能力不足,長此以往,我們的教育就會影響國家的發展,影響學生的終身發展,由此,我深刻感受到當前基礎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創新的緊迫性。

四、作爲教師在今後的工作中怎麼做的問題。教授幫我們指出了幾個方向:

1、中國小要圍繞“核心素養”開發課程體系.

2、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更新理念。

3、教師素質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關鍵,教師就要不斷學習,完善自身知識體系。

4、採用科學的教育評價方式,形成良好的教育評價環境。

作爲教師具體能做到的是什麼呢?我感受到教師應該不斷保護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積極參加學校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訓,在教研過程中更加關注對學生學情情況的研究,做到因材施教,儘可能的'營造快樂、平等的教學環境。注重學生自主學習爲主的高效課堂教學和課外特長學習的積累,藉助互聯網資源等在內的多種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是一項長期的過程,而且還有待於我們去實踐和研究。我將不斷學習新理念,並付諸於教育教學實踐中,在學習中進步,在實踐中實現自己對教育事業的承諾,在培養具有核心素養社會主義未來建設者的道路上不懈奮鬥。

核心素養的心得體會10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今天我爲大家推薦余文森教授的《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這本書從學科核心素養的意義和核心素養導向下教學觀的重建兩個篇章介紹了新時期核心素養指導下的中學教學,也讓我對自己的課堂有了更深的思考,就像余文森教授所說:一個學生核心素養的養成源於各個學科核心素養的養成,學科關鍵能力、核心價值等這一切都是要通過我們的課堂傳遞給學生。別讓知識成爲負擔,也別拿培養能力當作笑談。作爲一線教師,我覺得核心素養要落地,就必須改變。

反思往日教學中一幕幕熟悉的場景,知識點背過了多少?爲什麼失分,是不是知識掌握不紮實?這些幾乎是我常用的口頭禪,打着應試教育的旗號我們的教學慢慢被大學聯考綁架,在“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和“培養高分學生”之間,我們權衡利弊,成了矛盾的集合體。很難想象一個只有知識只會考試的機器能走多遠,在教學中學科素養的缺失是致命的。唯有變纔可至明朗。

一個老師的認識和思想高度決定着課堂,影響着學生。因此,教師必須深化認識,革新教育觀念。從成績與素養的矛盾中剝離,重塑有機統一體;走出認識的誤區,重塑教學觀;從傳統思維中抽離,重建教師素養,聚焦學生創新思維、想象思維、閱讀能力、思考能力以及表達能力的養成,紮實到每一節課上,有意識的將核心素養去滲透給學生,切不可停留在“喉嚨裏的改革”層面上,成爲學生能力培養的劊子手,要真正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

所謂破繭成蝶也是痛苦與幸福的相生相伴。核心素養要在中學課堂真正落地生根,我們傳統的教學手段、方法、教學風格可能面臨改變,這一過程會有質疑和不捨,但明確教學和學習目的而進行的方式和策略的轉變,必將是充滿智慧又收穫滿滿的改變。從本本意識到課程意識的轉變是創新教學活動的前提。跳出本本主義的怪圈,以學科課程的高度和視野,樹立正確的課程觀。教育不是當下而是未來,關注的是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課程意識強調的是課程資源的利用和開發以及生成性的活動,切不可爲了教材而教學,爲了淵博而進行毫無干系的擴充,實現課程與教學的相融相長,這纔是教學改革進入核心素養時代的標誌。優化課堂教學,創新課堂形式是創新教學活動落實學科素養的核心。一節有深度、有思想的好課堂一定是有情景的創設去激發學生思考;有含金量的課堂問題纔會激發學生之間思維的碰撞,思想的交鋒;有學生通過思考、總結、組織、概括、輸出表達自主生成的課堂纔是有價值的課堂。

詩人紀伯倫曾說:我們已經走得太遠,以至於忘了爲什麼而出發。教育改革的原點在哪裏?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明確強調,要建立以學習者爲中心的人才培養模式根本點是教與學關係的根本性調整,即要打破陳規,重構教學關係,還權力給學生。學習既是學生的權力,也是學生的責任,沒有學生參與的教育是一種畸形的教育,沒有學生參與的課堂是失敗的課堂。讓學生的學習活動成爲一節課的中心,完整系統而又積極主動的去學習吧。未來的社會,學會學習,學會獨立思考,學會創新是一個人生存的基礎條件。

核心素養成爲我們教學的指向標,而點滴都蘊含在平常的教學活動之中,在今後教學中,從理論到實踐,從教師到學生,從課堂到課後,從實踐到反思,我的思考探索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

核心素養的心得體會11

今天聽了大連十一中xxx副校長的講座——《有效開發學校課程,讓核心素養真正落地》。聽完很有啓發。

x校長從課程的概念、分類、開發依據、實施範例……進行了很好的剖析。

x校長認爲學校一切都可以內化、開發爲課程,課程要以課程標準爲依據,教材是資源,教學是實施教材的過程。認爲辦學目標是構建校本課程的基礎。要開發適性課程,既以個性優勢,發掘學生潛能,又實現學生人性和諧健康。

實現國家課程校本化開發、開發學科性校本課程,以提優補弱課程、多元拓展課程、方法指導課程實現尊重差異的學業指導。特別例舉了該校的.分層教學,走班制定,很有研究價值。

校本課程的自主開發,要制定課程標準,一切以達成課程標準爲依據。要圍繞發展、指導、學生髮展指導予以開發。x校長例舉了該校校本課程做“理智的發展者”,通過生涯指導、生活指導、德育教育,讓學生過有規劃的人生,過有質量的生活,有豐盈的心靈予以開發。如模擬人才招聘會、模擬填報志願、環保科技商業挑戰賽等。做學生生活發展指導,實現自我悅納、健康和諧。正確處理好與自己、與他人、與社會的關係。檢驗評價方式多樣化,探索標準化學業評價方式,如生活達人大闖關。還有校園節日課程化,如英語節、讀書節、科技節、體藝節、心理節等。

x校長認爲,還要開發隱性課程,如環境文化與精神文化。隱性課程往往是對學生心靈的影響與浸潤。

在課程開發中的教師做到:集體輪流主備、每人一個專題、走班上課、集體研討、網絡資源、較少較易處着手到逐漸擴大,從學校、學生特點及需要出發,不斷整合,重視學生的反饋、參與。

對於課程開發基本思路爲:學生生源特點,學校辦學目標出發,設計發展思路,確定課程目標、方法、評價反饋方式,到開發校本課程,再到整合課程形成體系,開發隱性課程,形成校園文化特色。需要做到頂層設計帶教師主體,上下同心。

x老師的講座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兼顧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的有機結合,依託學生核心素養,形成課程標準,注重學生需求實際出發,促進學生理性發展,以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很值得我們學習。

核心素養的心得體會12

爲了更好的進行國中數學教學工作,落實數學核心素養,張冬霞數學名師工作室成員進行了大單元教學的集體學習和研究,相互之間積極交流討論,在教學中做了幾次實踐後,得到一些心得體會與大家共勉。

結合當前核心素養的要求,我理解的單元指基於教學需求,以教材爲基礎,對教材中關聯性的內容進行重組,整合形成大單元。

國中數學大單元教學的意義有利於教師對教學的合理安排,有利於學生的知識系統化。

通過對國中數學大單元教學的引入和落實,教師可以對教學內容充分分析後,把教材中有關聯性的內容整合形成一個大單元。比如:學習方程時可以把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函數與方程聯繫在一起,形成大單元設計。

通過對國中數學大單元教學的引入和落實,教師可以對教學內容充分分析後,把教材中有關聯性的內容整合形成一個大單元。比如:函數可以把函數及其表示,一次函數,二次函數,函數的圖像,函數與方程,函數模型及函數應用形成一個大單元,可以按知識的先後順序來排列,也可以按要講解的重點或難度做適當調整。學生在經過一次系統的學習後,不僅瞭解了知識的來龍去脈,還掌握了知識在考試中怎麼考察,逐步領悟它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知識不再是孤立的點,而是連成了線,鋪成了面,甚至根據各種需求生成了一顆顆立體的樹木。有利於教學手段的多樣化,有利於核心素養的培養。

在大單元教學中,各種教學手段可以積極配合使用,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比如講統計與概率這個大單元時,可以用各種圖表如頻率分佈表與頻率分佈直方圖來加強直觀性;也可以用多媒體做擲骰子試驗增加趣味性,理解頻率與概率的關係;還可以模擬招聘環節加強學生對中位數,平均數的理解和實際應用。這些一方面促進了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形成,另一方面達到寓教於樂的良好效果。

合理制定單元教學內容,明確教學目標,難點,重點。任何教學手段都是爲教學服務的,不能本末倒置。合理的制定單元教學內容,就一定要動員集體的力量和智慧。大家集思廣益,討論大單元包含哪些內容。要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反覆琢磨,仔細研究,使大單元教學確實能爲教學提供有效的幫助,不搞形式主義。在確定好內容後,要明確教學目標,教什麼,怎麼教,哪些是難點,哪些是重點,該怎麼有效分解難點,又怎麼把握教學重點。這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簡單事情,需要不斷地打磨,課前研究,上課試驗,課後調整。比如在函數教學時一開始並沒有二次函數的內容,但具體教學時,發現學生對該部分知識的掌握有很大漏洞,比如一元二次方程求根,一元二次函數圖像的使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都或多或少有問題。最後經過大家商議,把這些內容加入到函數的大單元教學中來。

通過學習,認真進行反思,避免閉門造車,知不足而奮進,知遠山而力行。我要不斷學習,不斷進步,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提高課堂效率,不斷促進學生的成長和發展。

大單元教學設計就是從一章或者一單元的角度出發根據章節或單元中不同知識點的需要,綜合利用多種教學形式和教學策略。

在學習內容方面,不僅理解了教育技術的基本內涵,深入理解了教學設計的一般過程,掌握了信息資源的獲取方法、處理方法,還通過案例的研討,掌握了探究型學習和授導型學習的設計方法及評價方法,對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內涵也有了一定的認識,提升了教學設計的整合水平等等,可以用“收穫頗豐”來概括。

張玉琴老師利用大單元教學的教學方法爲我們展示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學,很震撼,一節課竟然可以如此完美的展示給學生,帶着學生循序漸進的理解學習應用。在以後的教學中,多向其他老師,學習,努力有所提高。

核心素養的心得體會13

20xx年9月14日下午,我們在第二實驗學校進行了“基於數學素養提升的大單元教學設計與實施”的遠程專題講座的學習。爲了更好的進行國中數學教學工作,落實數學核心素養,結合當前核心素養的要求,我們進行多次的學習與探究。我理解的單元指基於教學需求,以教材爲基礎,對教材中關聯性的內容進行重組,整合形成大單元。

一、國中數學大單元教學的意義

有利於教師對教學的合理安排,有利於學生的知識系統化。

通過對高中數學大單元教學的引入和落實,教師可以對教學內容充分分析後,把教材中有關聯性的內容整合形成一個大單元。比如函數可以把函數及其表示,一次函數與反比例函數,函數的圖像,函數與方程,函數模型及應用形成一個大單元,可以按知識的先後順序來排列,也可以按要講解的重點或難度做適當調整。學生在經過一次系統的學習後,不僅瞭解了知識的來龍去脈,還掌握了知識在考試中怎麼考察,逐步領悟它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知識不再是孤立的點,而是連成了線,鋪成了面,甚至根據各種需求生成了一顆顆立體的樹木。

有利於教學手段的多樣化,有利於核心素養的培養。

在大單元教學中,各種教學手段可以積極配合使用,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比如講統計與概率這個大單元時,可以用各種圖表如頻率分佈表與頻率分佈直方圖來加強直觀性;也可以用多媒體做擲骰子試驗增加趣味性,理解頻率與概率的關係;還可以模擬招聘環節加強學生對中位數,平均數的理解和實際應用。這些一方面促進了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形成,另一方面達到寓教於樂的良好效果。

二、國中大單元教學實施時的注意事項

合理制定單元教學內容,明確教學目標,難點,重點,任何教學手段都是爲教學服務的,不能本末倒置。合理的制定單元教學內容,就一定要動員集體的力量和智慧。大家集思廣益,討論大單元包含哪些內容。要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反覆琢磨,仔細研究,使大單元教學確實能爲教學提供有效的幫助,不搞形式主義。在確定好內容後,要明確教學目標,教什麼,怎麼教,哪些是難點,哪些是重點,該怎麼有效分解難點,又怎麼把握教學重點。這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簡單事情,需要不斷地打磨,課前研究,上課試驗,課後調整。

三、完善教學評價體系,做好教學反思,真正做到教學相長。

教學是一個不斷成長的過程,教師的成長離不開評價和反思。教學評價按實施功能不同,分爲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就評價對象又分,同行互評,老師自評,學生評價,專家評價等。只有我們聽到了來自各個角度的聲音,認真進行反思,才能避免閉門造車的無知。知不足而奮進,知遠山而力行。

核心素養的心得體會14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裏有了一些心得後,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但是心得體會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習《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家一起來看看吧。

“核心素養”是當前教育領域最受關注的熱詞之一。近日在第二屆“北京教育論壇”上,專家表示,時代變化了,要求變了,呼喚核心素養的出現。討論中國的核心素養要結合中國社會發展階段的特點,要適應中國現階段的國情、校情。哪些素養是需要我們特別關注、我們的學生和國民所需要的。

“核心素養是新課標的來源,也是確保課程萬變不離其宗的‘dna’。核心素養將爲北京學校帶來六變化。”有關專家表示,六變化包括:

育人導向更加註重學生理想信念和核心素養的培養;

課堂教學更加關注課程建設綜合化、主體化發展趨勢;

實踐活動;更加關注學生學習體驗、動手實踐及創新意識的培養;

課業負擔將會進一步減輕課業負擔,課後作業形式及總量發生較變化;

學校課程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

未來將更加註重增加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適應性。

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有關負責人在論壇演講中表示,“我國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階段學生核心素養總體框架研究”工作報告已經提交教育部,正在接受鑑定。

對於這一國家版“核心素養”具體內容,社會各界充滿期待,同時提供了多個方面的建議。據瞭解,參與“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制訂的專家陣容強。“我國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階段學生核心素養總體框架研究”項目始於20xx年5月,受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託,由北京師範學林崇德教授牽頭組織。項目由北京師範學牽頭,華南師範學、河南學、山東師範學、遼寧師範學共同承擔。

林崇德教授日前出席高中學生髮展指導高峯論壇表示,項目組共組織了48場談,涉及575位專家,提出了12個指標。其中一級指標有社會參與、自主發展、文化修養。二級指標中社會參與裏面有道德品質、社會責任、國家認同、國際理解,自主發展裏有身心健康、自我管理、學會學習、問題解決與創新,文化修養裏面有語言素養、數學素養、科學技術與信息素養,審美與人文素養等。

不過,最新出爐的“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徵求意見稿)”透露,學生髮展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綜合表現爲9素養,具體爲社會責任、國家認同、國際理解;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審美情趣;身心健康、學會學習、實踐創新。

通過學習《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我認爲要想成爲一個全面發展的人,應具備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在個人發展過程中,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素養更是不可或缺的。

任何學科的學習,學習者只要有積極的態度、濃厚的興趣以及不屑的鑽研精神,知識和能力的獲得不僅沒有太問題,還會有特的發現。換句話說,對於基礎教育而言,積極的學習態度、進取心、抗挫力,應該比知識教學、能力訓練更重要。一個人的知識可以不豐富,一個人的能力可以不突出,只要他的進取心在,抗挫力強,這個人的未來發展依然充滿美好。數學學習過程是學生在教師的科學協助下,將書本上的知識結構轉化爲學生認知結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意無意地把抽象、推理等數學素養滲透到教學中來,潛移默化,提升學生的能力,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數學素養歸根到底是一種文化素養,數學教育也就是一種文化素質的教育,它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我們教師貴在重視和堅持。要通過學習使學生感受到,數學不僅僅是一系列抽象的知識,更多的則是一種方法,一種文化,一種思想,甚至於一種精神和態度,從而讓學生滿懷樂趣和憧憬地去學習它。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職業特徵。人的“核心素養”下的課程統整,課堂、中的自控和自律,討論、合作中的秩序和包容,可以統整所有的學科;學校運動會上的拼搏、包容、團結、意志,也可以統整所有學科。關鍵是教師的職業素養要回歸,回到“育人教書”,先“育人”再“教書”。

美國著名未來學家阿爾溫托夫勒曾經指出:“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自主發展”是近日公佈的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包含的三板塊之一,而“學會學習”又是自主發展的基本前提。

“學會學習”一直以來是教師與家長對學生的共同期望,換句話說,就是讓學生學會釣魚,而非只享受現成的魚。具體到基礎教育教學實踐中,教師怎樣才能讓學生“學會學習”呢?在我看來,在教學中可以分三分走。

助學生學會歸納總結

在新課程標準倡導知識“螺旋式上升”的背景下,有些知識點的跨度比較,前後聯繫相隔的時間也比較長。以北師版《數學》教科書爲例,國小四年級開始教授三角形、特殊四邊形的性質等知識,要求簡單應用;國中八年級要求簡單說明原理,廣泛應用;九年級要求進行推理證明和靈活應用。在如此長時間的跨度內,如果學生不會總結和梳理,那麼必然會形成知識的“交通堵塞”。

隨着年級的升高,各學科知識點之間的聯繫日益增多,學生在老師和家長的助下,應當經常整理、複習、歸納和總結所學的相關知識,通過自己的思考,逐步體會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形成簡單的知識結構和知識的遷移能力,這也有助於對知識的記憶與理解。如果學生不會歸納總結,在六年級複習時,可能還要翻看三、四、五年級的書本;在九年級會考複習時,可能就無法將七、八、九年級的知識系統歸納梳理並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在大學聯考複習時,可能也不會把初、高中的知識建構成相對完整的知識體系,那麼最後複習階段學生的負擔不知要增加多少倍,更不用說觸類旁通了。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有目的地完善“幾多幾少”,會對學生獲得學習方法有裨益。作業少一點,學生看書的時間多一點;重複抄寫少一些,學生自己整理的時間多一些;共性的作業少一些,有針對性的作業多一些;老師講得少一些,學生交流的時間多一些。這種教學方式,能促進學生學會歸納總結。當學生逐漸能夠熟練地進行歸納總結時,就會逐步學會華羅庚所言的“由薄到厚、由厚到薄”的學習方法,其學習能力也會在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中逐漸得以提高。

引導學生學會知識的遷移

學生不應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應當處於主動、積極的知識構建狀態。每個學生都有其特有的個體學習經驗與知識結構,而新學知識和原有知識之間的銜接問題,可通過同化和順應等思維過程得到遷移和解決。

在同化過程中,新知識被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結構所解釋,並被納入到結構之中。如國中數學中的有理數、無理數、實數的運算,可納入到國小的加減乘除四則混合運算體系之中。在順應過程中,原有知識結構和經驗按照新知識的生成過程重新組合,使學生的知識結構得到完善和發展,同時又產生新的變化空間。如較小數減去較數在國小數學中是不成立的,而在國中有理數範圍內相關計算是可以成立的。

國中英語七年級上冊的第一單元是複習準備篇。這個設計就是爲了國小、國中英語的銜接,兼顧了城市和農村學生的差異,因爲農村和城市學生的英語起始教學時間有很不同,所以需要教師瞭解學生,把握進程。這樣的課程設計,就是爲了特定學段學生知識的銜接與遷移。

還有,國小階段的科學課,內容涵蓋物理、化學、生物、天文、地理、工程設計、技術科學等方面的知識,與初高中的知識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涉及學科知識的遷移。但在現實教學中,很多老師僅僅是照本宣科,沒有引領學生及時進行歸納總結。如果在國小階段,學生掌握了這門課的基本思想要領,到國中開始學習生物、物理、化學時,就不會把這些學科看作嶄新的學科,產生畏難情緒。

現在很多地方的國中設立了“研究性學習”類課程,內容涉及自然學科、人文學科、工程技術學科的研究過程、學習方法和創造發明原理,一些學校的高中課程中還有數學建模、研究性學習課題等等。這些課程設計的初衷,就是加強國中、高中各學科之間的緊密聯繫,強化學生的知識遷移意識和綜合運用能力,從而爲孩子們的終生學習、創新研究、保持探索的興趣打下基礎。

核心素養的心得體會15

我參加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xx年版)》的線上培訓。培訓中我認真聆聽了溫xx教授和吳xx教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xx年版)》解讀。通過這次培訓學習,對20xx版語文課程標準有了一些粗淺的認識,對在國小語文教學中如何落實課程標準有了一些新思考。

一、關於20xx版語文課程標準的主要變化。

主要變化體現在五個方面。

第一,強化了課程育人導向。圍繞“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培養目標,結合語文課程將黨的教育方針具體細化爲學生核心素養,細化爲學生必備的正確價值觀、品質和語文能力的培養要求。

第二,優化課程內容結構。課程以中華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三大文化主題選擇教材內容。教材結構以六大語文學習羣組織和呈現。

第三,研究制定了四學段學業質量標準。

第四,增強了指導性。

第五、加強了學段銜接。

下面我重點談談我感觸最深的變化。

首先是強化了課程育人的導向。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正是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階段。我們重點關注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以及中華民族自尊心、愛國情感、集體意識、文化自信等方面內容在課程標準中的呈現。這些內容在課程性質、課程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教學建議、評價建議、教材編寫建議、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建議部分都有體現。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xx年版)》深化了課程改革,強化了課程育人功能,思路清晰、邏輯嚴謹、站構合理、重點突出,強調構建核心素養型的語文課程目標。它包括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情趣四個方面。育人目標更加系統明確,彰顯國家意志。將“文化自信”作爲要重點培養的學生核心素養之一。體現了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的特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語言運用是基礎,在學習的過程中,把思維的訓練、文化自信、審美情趣的培養帶起來。另外,這四個方面是一個整體,要協調發展,不可割裂。

其次,優化了課程內容結構。首次單獨設定了課程內容,讓課程內容成爲一個獨立的板塊呈現。明確了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內容,分爲三個層次的學習任務羣,基礎型學習任務羣,包括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發展型學習任務羣,包括實用性閱讀與交流,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思辨性閱讀與表達三個學習任務羣,拓展型學習任務羣,包括整本書閱讀和跨學科學習,用6個學習任務羣呈現了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內容。學習任務羣在整體特點上體現爲情境性、綜合性和實踐性這樣三個特點。每個任務羣都承擔着一個學習內容,任務羣的提出,既有內容的呈現,又有教學的方式。我們教師要做的就是加強學習、加強實踐,在實踐中摸索,搞清楚邏輯關係。從語文生活實際出發,創設豐富多樣的學習情境,設計富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慾。對於學生來說,要加強學習的自主性和探究性,減少灌輸式學習,改變以前零碎的、重複的、隨意的學習,以此解決讀書少的問題。

二、如何落實《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xx年版)》的一些新思考。

第一,圍繞語文課程三大目標,在語文教學中全面落實學生語文核心素養,把培養學生理解和運用祖國通用語言文字的能力作爲基礎和重點,抓好落實。

第二,優化課堂教學內容和結構,以六大學習任務羣爲依據安排教學內容,在單元教學中紮紮實實地落實好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

第三,紮紮實實地落實好四學段學業質量標準,保證把學生核心素養培養落到實處。

第四,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理解薰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把語文課程標準落到實處。

第五,鼓勵學生採用各種手段擴大閱讀量。嘗試閱讀整本書,並介紹自己讀過的書。這就要求教師能夠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進行好書推薦並提供閱讀整本書的環境、時間和支持。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對於我們普通的一線教師來說又是一次挑戰,我將緊跟新課程標準的步伐與時俱進,堅持學習,並在教學實踐中貫徹運用,全面提升自己的語文教學能力,爲孩子們的語文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標籤:心得體會 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