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心得體會

身心素養的心得體會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啓發後,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麼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麼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身心素養的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身心素養的心得體會

身心素養的心得體會1

一、人的“核心素養”到底有哪些

日本企業家、哲學家稻盛和夫的人生方程式是“人生結果=能力×熱情×思維方式”。他認爲能力是先天的,每個人相差不大,起決定作用的是熱情與思維方式。在他看來,熱情就是工作的幹勁和努力程度。最重要的是思維方式,思維方式回答了“人生目的”,即“我爲誰”。思維方式是道德的、人性的、利他的,它是正數;思維方式是不道德的、非人性的、單一利己的,它是負數。這纔是決定人生結果的關鍵。若思維方式是負數,越熱情、越努力、越有能力,人生的結果將越可怕。換言之,即是:道德的、人性的的思維方式是“核心素質”的首席,第二則是“熱情”,它包含了積極的態度、持久的興趣。其中積極的態度更爲重要,它包含責任、進取心及抗挫力。

研究者認爲,人的發展取決於20%的智商和80%的情商、逆商。心裏學常識告訴我們,智商在於先天遺傳,後天培養並不會有太大影響;情商、逆商則在於後天的歷練和培養。

道德、人性的思維方式,積極的態度,持久的興趣,還有探究的學習素養,這就是人的四大“核心素養”,它們是“人的教育”的鋼筋混凝土。

什麼是學習素養的核心呢?我們認爲是“探究”。學習應該是“學會”,而不是“教會”,判斷“學會”還是“教會”的試金石,是學生會不會探究學習。

知識、分數、作業和試題,並不能給人生好的路徑依賴;恰恰相反,它們提供是一條扭曲的依賴路徑。

二、人的“核心素養”與“學科關鍵素養”

學生的學習必須通過學科課程進行。學科教學,既是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色調,也是教師教學生活的主色調。尊崇“素養爲重”的育人價值取向,出路只有一條:學科教學必須“素養取向”。

1、任何“學科素養”的形成都以“核心素養”爲背景、底色。

任何學科的學習,學習者只要有積極的態度、濃厚的興趣以及不屑的鑽研精神,知識和能力的獲得不僅沒有太大問題,還會有獨特的發現。換句話說,對於基礎教育而言,積極的學習態度、進取心、抗挫力,應該比知識教學、能力訓練更重要。一個人的知識可以不豐富,一個人的能力可以不突出,只要他的進取心在,抗挫力強,這個人的未來發展依然充滿美好。

2、學科素養的形成始終滲透人的“核心素養”的培育。

學科教學必須要讓教學環境充滿人性與道德的關懷,學科能力纔會成爲積極情感、態度、價值的能力,即人的素養。今天看來,一個只知道教知識、練能力的教師,不一定是真正意義上的合格教師,只有懂得將“人性”和“道德”彌散在自己的教學行爲和日常行爲中的教師,培養優秀學習品格的教師,纔是一名真正的師者。

3、關注“學科關鍵能力”與“學科素養”。學科能力的“點”很多,“關鍵能力”不多。研究和把握“學科關鍵能力”,教師才能創造性地實施國家課程,建構起自己的“師本課程”。“學科關鍵能力”清晰了、明瞭了、簡化了,教師才能更從容地將目光投向“人性”和“道德”,才能將佝僂的腰從無邊的知識、無盡的訓練中挺立起來。

三、“素養統整”下的課程與教學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職業特徵。課堂教學要四“本”:學生爲本、能力爲本、道德爲本、評價爲本。

“素養爲重”下的課程與教學,教師必須轉變觀念和角色,迴歸職業素養,人性和道德將成爲課堂自覺。人性關懷和道德示範將成爲課程建設和教學實踐的前提和基礎。

人的“核心素養”下的課程統整,每個學科的教學首先考慮的不再是本學科知識,而是學生作爲“人”的發展的核心素養。每個學科都有作業,對於“核心素養”來講,作業裏的責任、抗挫、時間觀、效率觀,比作業本身更重要,而這些“素養”,可以統整所有的學科;課堂、集會中的自控和自律,討論、合作中的秩序和包容,可以統整所有的學科;學校運動會上的拼搏、包容、團結、意志,也可以統整所有學科。關鍵是教師的職業素養要回歸,回到“育人教書”,先“育人”再“教書”。

因此提升教師專業能力重要,支撐教師專業能力的非專業素養——即人性與道德、熱情與堅持——更重要。

身心素養的心得體會2

學習我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後深有感觸,下面淺談幾點心得體會:

1、“素質”與“素養”的區別:

林崇德在“序”有一段文字作了闡述,要點是:“素質”的主體是“教育”,主要是指“身心特徵和基本品質結構”;而“素養”的主體則是“人”或“學生”,主要是指“教育過程中形成的知識、能力、態度等方面的綜合表現”。由此,是否可以這樣考慮:提出“素養”,主要是要回答“培養出來的人究竟是什麼樣”,而“素質”則側重於“學校提供什麼來塑造人”,兩者的立足點、出發點不一樣。這裏蘊含的深層意思,可以用“哥白尼式的革命”來描繪。受教育後的“人”的表現,成爲關鍵所在。應該關注的是:“受教育後學生能表現什麼”,而不再是“我能給他們什麼”,這裏面的細微但深刻的差別,需要引起關注。

2、“核心素養”的演變:

作者介紹了比較典型的“德性論”(代表傳統的理論)、“能力論”(以四個學會爲核心的工業時代的認識)、“素養論”(90年代後,世界各國關注和研究,代表後工業時代的認識),結論是:核心素養“受到當代世界的普遍重視”、“對它的界定總體上一致但也略有差異,體現了民族特色”、“這是一個多維度的概念”、“在實際生活中可以發揮多方面的作用”、“其形成是個人與社會協同作用下的漸進過程”、“是全體社會成員共有的素養”、“核心素養的架構應兼顧個體與符號(工具)使用、自我發展,基於社會之間的關係”。

3、“核心素養”的概念:

作者給出的“核心素養概念的定義”是:“核心素養是學生在接受相應學段的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生髮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它是關於學生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多方面要求的結合體;它指向過程,關注學生在其培養過程中的體悟,而非結果導向;同時,核心素養兼具穩定性與開放性、發展性,是一個伴隨終身可持續發展、與時俱進動態優化過程,是個體能夠適應未來社會、促進終身學習、實現全面發展的基本保障。核心素養不僅能夠促進個體發展,同時也有助於形成良好的社會。”在這個基礎上,作者從“目標”(培養什麼人)、“性質”(共同的最基本素養)、“內容”(知識技能態度等等的綜合表現)、“功能”(超越升學與就業)、“培養”(先天遺傳基礎上的後天環境影響)、“評估”(定性與定量、顯性與隱性的結合)、“架構”(涵蓋文化學習、自我發展、社會參與三大領域)、“發展”(終生髮展與階段目標的結合)、“作用發揮”(整合各個方面)等九個方面對“核心素養”的定義作了解釋。作者又從宏觀(國家教育目標和方針政策)、微觀(指導課程建設和教學考試等)。從作者引述的國際組織的有關文件看,一般把這個“核心素養”分爲“能互動的使用工具”“能在異質社羣中進行互動”“能自律自主地行動”三個方面。4、從傳統文化中發掘核心素養:作者將“傳統文化”的核心素養用“修身成德”概括,包括“仁民愛物”“孝親愛國”“重義輕利”“誠信自律”“禮敬謙和”五個方面概括。爲了比較,作者用從“倫理道德”“求學治學方法”“生活禮儀與日常行爲習慣”“人文歷史知識”“文字表達能力”“自然科學技術”“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等方面,按朝代的重視程度作了分析。整體來講,按照第一章“演變”的討論,不管怎麼美化,中國傳統文化,在“核心素養演化”的視角,屬於“美德論”,至多是“美德論”的最高表現,僅此而已。

5、從現實需求中歸納核心素養:

這一部分最有參考意義的是它的研究方法——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整合型——這三種方法的綜合運用所獲得的“現實需求”對“核心素養”的影響。儘管新意不多,但是所使用的方法很有參考意義。

6、從現行課程標準中反思核心素養:

這一章篇幅達55頁,在本書中僅次於“國際視野下的核心素養”。不過,在我看來,這一章真正有意義的,不是它提出了什麼新的觀點,有什麼新的補充。而是一份對“課程標準”的利弊得失,以及由此對我們現

在的課程和教學存在問題的進行深入剖析找出路,是很有參考意義的。很少見到這樣運用“大數據”分析的文本。

對核心素養推進的實踐探索:算是收關之章,談了幾個問題:從質量評估入手推進核心素養(這並無特別);從核心素養着手進行教學改革(前一章已經詳談,這裏提到的“直接指導型”“互補融通型”值得一提);從核心素養出發進行教師專業發展(這一部分提到了“教師的核心素養”,有點新意)。

身心素養的心得體會3

通過參加第二次遠程培訓,參與論壇研討,網上交流等一系列活動,我很榮幸學習到什麼是教師素養,如何提高教師自身的素養。從中我深深感受到教師素養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地位。作爲一名從教一年多的教師,特別需要加強教師素養的修煉,現將我的心得體會表述如下:

教師素有“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之美譽。在對靈魂塑造的過程中,教師既要有比較淵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師應當成爲學生的表率,成爲學生的良師益友,成爲全社會文明的楷模。爲此,教師要時刻謹記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展現自身的人格魅力。

教師要正確處理好奉獻與索取的關係,不計較個人得失,安心於教育事業,樹立崇高的道德修養。每個教師是“田園工作者”,都有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能依賴他人,要求教師有極強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踏踏實實工作,按事物發展的規律辦事。每天的工作是忙碌的,就需要學會統籌,有條不紊;教師工作的對象,內容是動態的,教師要以變化發展的態度,創造性的進行各種教育教學活動。發自內心地熱愛教育事業,樹立起對職業的尊重之情。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的人格是進行教育的基石。”一是愛學生。愛心不是教育的全部,卻是教育的前提,教師面對的是複雜,鮮活的生命個體,需要用耐心和細心,讓學生體會“親其師而信其道”。二是公平,公正的對待每一個學生。這意味這教師太尊重每一個學生,用審慎的態度對待學生的自尊心。三欣賞並激勵學生。教師要樹立多元智能觀,以發展的眼光看待今天的學生,努力發掘學生的不同閃光點,讓學生在肯定中進步。

教師需要真才實學,終身學習,毋庸置疑,只有自己掌握了一定的專業知識,纔有可能把它傳授給學生,並轉化爲學生的精神財富。教師的教學技能,即要運用已有的理論知識,通過練習而形成穩固,複雜的教學行爲系統。任何一門學科的教師,都必須具備良好的課堂教學基本技能。而作爲一名新教師,更要在教育實踐中不斷反思最終獲得技能。的確,一旦選擇了教師這個行業,就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而要掌握好良好的教學技能,需提高自身業務素質:

第一,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作用。應用網絡多媒體資源於教學之中,調動學生興趣,培養自身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教師要轉變傳統的觀念,一枝黑板,一根粉筆,一節課的傳統模式已不能適應今天教育的飛速發展。

第二,積極參加教師“繼續教育”學習和各級進修活動,做到終身學習。不斷充實自己,使自身不斷地完善,課餘時間,多讀教育論著,用心做筆記,注重積累,應用於教學實踐。

第三,虛心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三人行,必有我師”。在完成教學工作之餘,多與其他教師溝通交流,多聽他人授課,吸取優秀經驗。積極參加集體備課,行成時時處處學習的習慣。

第四,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樹立“以學生爲主體”、“師生平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觀念,使學生全面發展。在教學中敢於創新,勇於實踐,積極接受新的教學方法、先進經驗,使自己不斷進步。

誠實正直,勤奮好學,禮貌待人,是教師以身作則,爲人師表的具體體現。如果教師缺乏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沒有遠大的理想,其教育必定失敗。教師要教育學生勤奮刻苦,好學進去,自己必須勤奮好學,廣學博覽,精益求精。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用文雅和親切的語言啓迪學生的心靈,陶冶學生的情操,以自己的模範行爲,影響教育學生。

教師的工作是長效的,我們要保持上進心,作爲一名教師,我們的職責不僅僅是授業,更重要的是給每一個學生明天會更好的理想信念及生活的勇氣和毅力。作爲一名人民教師,要深知自身所擔負的責任和重任,努力提高自身修養最終成爲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

身心素養的心得體會4

去年暑假,參加鄭州市骨幹教師培訓,“核心素養”一詞貫穿整個培訓的過程,讓我對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有了深刻的認識。拜讀了余文森教授的《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一書,讓我對學科教學的核心素養有了深刻的思考。

本書共分爲三個篇章,分別從“核心素養的意義”、“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觀重建”、“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基本策略”三個部分對教師進行了專業理論及實際操作上的指導,是一本非常有使用價值的書籍

在《學科教學是立德樹人的主要途徑》一文講道:“就沒個學科不僅具有自己的符號表達、知識體系和思維方式,也都有自己內含的價值性和道德意義。這同樣是學科知識的一種內在屬性,是與學科知識相伴隨的內在特徵,是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構成性因素。所以,學科教學最大的道德教育資源就是學科知識本身。”對此,我有深切體會,不管是哪一學科的教師,吃透教材,因材施教,都可以時時踐行“立德樹人”。

從教學實踐的角度,又強調了幾點:

一、要充分挖掘學科知識特有的道德教育資源;

二、學科教學要進入學生的生活和行爲;

三、學科教學要進入學生的道德和心靈世界;

四、要結合學科教學有機地進行價值引導。

於此,作爲一名德育工作者,我受到很大啓發:每門學科都蘊藏着豐富的道德教育資源,教師要對學科教學內容中具有道德教育價值的素材進行發掘,把德育滲透融合在課程教與學的活動中。課堂教學要轉化爲學生課外的成長行爲,延伸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並逐步變成他們的成長自覺。真正的自由教育意味着對學生的整個生活發生重大的影響,他所學的東西將會影響他的行爲、興趣與選擇;意味着他過去的一切都收到審視和重新估價。心靈是人之根本,更是教育教學之根本。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技巧的特點就在於使教育的整個過程成爲教師過問人的精神生活的整個過程。”

唯有進入學生情感、生命、靈魂深處的教學,才能內化爲學生高尚的道德生活和豐富的人生體驗,這樣,學科知識增長的過程也就成爲人格健全與發展的過程。把隨着學科知識的獲得,學生將變得越來越有愛心,越來越有同情心,越來越有責任感,越來越有教養。

德國教育哲學家雅思貝爾斯說:“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識和認識的堆集。在學習中,只有被靈魂接受的東西纔會成爲精神的瑰寶,二其它含混晦澀的東西則根本不能進入靈魂中而被理解。”

教育是及其嚴肅的偉大事業,通過培養,不斷地將新的一代帶入人類優秀文化精神之中,讓他們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對終極價值和絕對真理的虔誠是一切教育的本質,缺少對絕對的熱情,人就不能生存,或者說人就不像人,一切就變得沒有意義。

聚焦課堂變革,深度挖掘教材,致力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是新時期每一位教育教學工作者的重要工作。

身心素養的心得體會5

目前,基於學科素養的新課程標準修訂稿在全國徵求意見,這就標誌着中國基礎教育開始邁入核心素養的新時代。余文森著作的《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從理論、觀念、操作三個層面對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進行了系統闡述,包括核心素養的意義、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觀重建、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基本策略三大主題,旨在幫助教師提升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樹立立德樹人的教學意識和教學觀念。

書中餘教授在“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基本策略”這一主題方面,重點闡述了讓核心素養落地的課堂教學的具體路徑和方法。策略是從觀念走向行動、從理論走向實踐的操作系統。只有將觀念和理論轉化爲實施策略和行動方案,核心素養才能真正落地。因此,本主題是全書的重心和落腳點。靜下心來細細思考,作爲一名社會學科教師,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我們怎樣去落實學科核心素養呢?

首先,我們要明確社會學科核心素養應該包含哪些方面。

一、語言能力:在社會情境中藉助圖片、案例、材料等方式理解和表達意義、意圖和情感態度的能力。

二、文化品格:指對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對優秀文化的認同,是學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現出的文化意識、人文修養和行爲取向。

三、思維品質:指人的思維個性特徵,反映其在思維的邏輯性、批判性、創造性等方面所表現的能力和水平。

四、學習能力:指主動拓寬學習渠道,積極調試學習策略,努力提升學習效率的意識、品質和潛能。

社會學科核心素養四要素的關係爲:知識能力是學科基礎、文化品格是價值取向、思維品質是心智特徵、學習能力是發展條件。我認爲,讓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重點要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四方面的意志品質:

一、主動與進取:對學習有正確的認識和持續的興趣,有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和成就動機,能夠確立明確的學習目標,有主動參與語言實踐的意識和習慣,在學習過程中注重語言運用,積極進取,樂觀向上。

二、監控與調整:能對學習過程和學習情緒進行自我監控和有效管理,面對學習困難能夠自我激勵、自我調適,適時反思和評價學習效果,並對學習目標和方法等做出必要調整,主動適應,堅持不懈。

三、選擇與獲取:利用課內外多種學習渠道特別是網絡資源,獲取最新的知識和信息,並結合學習目標對信息資源進行選取和整合,廣泛涉獵,有的放矢,既勤於學習,又善於學習,舉一反三,學以致用。四、合作與探究: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方式,敏銳觀察語言現象和語用規律,能從多角度、新視角去觀察和理解歷史現象,嘗試用新思路、新方法去解讀和評判多元化現象,勤于思考,探異求新。

核心素養實則也是潛移默化的教育。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吾日三省吾身,課堂教學堅持以核心素養爲導向,體現人文性的教學,科學性的教學,發展性的教學,真正讓核心素養落地,促進學生智慧地成長。

身心素養的心得體會6

核心素養是現在教育最熱門的話題,近期閱讀了余文森教授的《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這本書。讓我對素養教育又多了更深的認識。

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的提出,明確了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有力地迴應了新時代的呼喚,也爲深化課程改革和教學改革提供了方向。學生髮展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全書共分爲三篇內容,分別論述了核心素養的意義、核心素養導向教學觀怎樣建立,以及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基本策略。

核心素養究竟如何落地?課堂教學怎樣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本書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角度入手,從一線教師最爲關注的內容出發,系統迴應了這些問題,並重點對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進行了深入闡述,並提出核心素養導向的六大教學基本策略:整體化策略、情境化策略、深度化策略、活動化策略、自主化策略、意義化策略。

因爲基於核心素養的課堂追求有效,而有效教學是爲了學而教的,是爲了學生學會學習的,真正做到“教是爲了不教”。爲了發展學生爲適應社會變化終身學習而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對學生髮展核心素養的基本訴求,也是引導學生學會學習的關鍵。

在覈心素養與三維目標關係的論述中,作者提到,核心素養相比三維目標,更加能夠體現以人爲本的教育思想,也就是說,核心素養更關注教育的內在性、人本性和終極性等方面。另外,核心素養是來源於三維目標又高於三維目標的,是學科教育在高度、深度和內涵上的進一步提升。因此,核心素養更多意味着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的又一次根本性轉變。

那麼怎樣在我們教學工作中體現出核心素養呢?

通過學習,知道在教學培過程中,注重文化對學生的薰陶,還得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及道德修養、審美情趣的得到提升。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養。可從以下方面在在教學工作中體現出來:

第一、結合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第二、在課堂內充分體現出“情感課堂”。一個沒有激情的教師,是不可能調動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

第三、傳授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給學生一個交流,開放式的課堂。課堂以學生爲主題,那就儘量給學生求知、創造、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平臺。讓學生真正實現“學會學習”這個目標,需要讓學生儘快轉變學習方式,可以通過自主學習、探究學習與合作學習三種方式,指導學生自己先獨立思考,並在小組合作中解決問題,牢固掌握知識。學生在自主探究式學習中,可以實現能力的發展,增強情感體驗,培養學生髮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四、注重積累,海量閱讀經典書籍。通過大量、廣泛的閱讀,積累優美、新鮮的語言材料,並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中華傳統經典作爲我國文學寶庫的瑰寶,不僅內容源遠流長,同時也有精闢的語言和深邃的思想,每篇文章都如同一面鏡子,能夠將社會生活反映出來,映照着學生的心靈,並啓迪學生的心智。

總之,課堂教學變革是核心素養落地的切入點,突破點和成長點,只有聚焦課堂,才能真正讓核心素養落地,促進學生智慧地成長。關於核心素養教學觀的重建,我還有許多需要學習的地方,這本書我還需要細細品閱,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

身心素養的心得體會7

近期,公司組織員工學習了《員工職業素養》,通過學習,頗有感受,現把學習總結如下。

職業化是一種工作狀態的標準化、規範化、制度化,要求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用合適的方式,說合適的話,做合適的事。職業化包括三方面的內容:職業化素養、職業化行爲規範、職業化技能。職業素養是職業化中最基本的內容之一,它包含着職業道德、職業意識、職業心態三個方面的內容。當今,職業化是一個國家、一個組織乃至個人的第一競爭力。沒有職業化做基礎,其他的能力都是空談。具備職業化的員工對一個公司發展極爲重要,甚至關係到公司是否能長遠發展,他將爲公司發展壯大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把企業不斷推向新的發展階段。將員工進行職業化培訓,是企業發展的前提,企業沒有一批職業化的員工隊伍,很難在同行中找到立足點。

美國最著名的《哈佛商業評論》評出了9條職業人應該遵循的職業道德:誠實、正直、守信、忠誠、公平、關心他人、尊重他人、追求卓越、承擔責任。這些都是最基本的職業化素養。一個職業化程度高的員工,他能在進入某個行業、某個企業的較短時間內,嚴格按照行爲規範來要求自己,能讀懂企業,認同公司,使自己的思想、語言、動作符合自己的身份並且能很快地融入該環境中。職業素養在工作中體現爲遵守公司的法律法規,嚴格按照公司規章制度辦事,能完成公司下達的各項任務,能較快的熟悉並掌握所從事工作的技能;在生活中,則體現在個人日常行爲、生活規律中。

前不久,我們公司組織員工打掃現場中控室的衛生,打掃結果是:衛生打掃不徹底,而在乾淨潔白的牆壁上留下了兩個腳印。通過這種行爲,我們可以看出:

1、該員工沒有維護公共衛生的意識。中控室是化工廠辦公的地方,不管在任何情況下,每個員工都有無條件的維護那裏的衛生,該員工沒有做到,反而破壞了那裏的衛生,如果該員工有維護公共衛生的意識,我相信他不會在牆上留下腳印的,有可能發現有腳印,還會試着去清除。

2、不尊重他人的勞動果實。牆壁粉刷好,那是工人經過好幾道工序辛辛苦苦才能做好的,他的這一腳,抹殺了工人的勞動果實,這是一種自我踐踏的表現,是對自己人格的侮辱。

3、不敢承擔責任。該員工往牆上踢了一腳,這是人人反對的行爲,按理說,應該受到相應的處罰,而該員工沒有勇氣承擔自己的行爲所帶來的後果,而是選擇了沉默,這是一種令人討厭的沉默。

總的來說,這個員工的職業素養低,自己的行爲沒有符合自己的身份,對自己的行爲也沒有起碼的規範,這是一個職業素養不合格的員工。

職業素養對一個員工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它關係了員工未來的發展方向和空間,對員工的晉升起到重要的作用,在以後的工作和學習中,我會努力學習這方面的知識,爭取做一名優秀的員工。

身心素養的心得體會8

今天,我參加了葫蘆島市國小科學教師專業素養提升(三級)培訓,本次培訓內容與往日截然不同,市學院邀請了遼寧省基礎教育教研培訓中心唐蓮君主任做精彩的講座,同時欣賞了世紀國小王瑩老師執教的《通信的發展》一課,使我受益匪淺。

從事國小科學教學工作已經七年了,七年來,參加培訓學習已數不清多少次了,但是像今天這樣能與國小科學學科的專家唐主任零距離的接觸,還真是第一次,所以我很珍惜這次學習機會,尤其是唐主任做《國小科學有效教學——觀點、策略與反思》的講座對我以後的教學工作幫助很大。例如,國小科學爲什麼要關注概念?在此之前,我真的沒考慮過這個問題,但是通過今天的學習我知道了關注概念的重要性。

科學概念是當代科學教育的主要特點;科學概念是組織的觀念,具有永恆性、普遍性和抽象性的特點;科學概念的理解和界定,有組織的、有不同覆蓋程度的,用抽象語言表達的、超過主題和事實的一些觀念和思想;提高科學課程的有效教學要以科學概念爲本,而科學概念要在事實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這是科學課堂教學爲提高學生科學素養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務。

作爲科學教師都知道國小科學教學要以探究爲核心,也知道科學探究的基本模型:提出問題、猜想結果、制定計劃、實驗、觀察、記錄、討論、交流與彙報等等,但是在我們的課堂裏是怎樣引導學生參與並理解科學實踐活動的?如何讓學生像科學家一樣做科學並理解爲什麼這樣做?我想我的答案是模糊的、不準確的但是現在我找到了準確的答案;首先,讓孩子們學會科學的觀察。因爲科學的本質通過科學驗證,觀察是爲了尋找證據,科學的觀察是一種客觀、理性的活動。其次,我們請勿忽視記錄。記錄是科學家最重要的工作和責任,是爲了保存證據、分享發現和相互交流。觀察記錄必須保證客觀性和準確性。再次,注意合理的假設。假設是一項完整的科學研究的起始步驟,是一個具有推測性的有待證明的答案。學生的假設應有一定的觀察的依據,假設之後必須有驗證的活動,假設還要符合邏輯,總之不是隨意的猜測。最後,作爲科學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理解科學知識是怎樣形成的。即崇尚事實,尊重規範、強調可重複性,實驗中的誤差不可迴避,誤差很重要,科學數據不可能完全一致,因爲科學儀器本身就存在一定的誤差,所以科學教師在實驗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尊重數據,正確的對待誤差。

傾聽了唐主任精彩的講座後,我又一次沉浸在學習之中,因爲王瑩老師執教的《通信的發展》一課,真是一節好課。王老師是科學學科中我最欣賞和最尊敬的一位老師,在科學素養一級培訓時就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久聞王老師的課上的精彩,所以很渴望聽王老師的課,今天我有幸觀摩了王老師的課,深深的`被吸引住了,我曾經教過這節課,對本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內容都很瞭解,所以,對今天這節課感觸很深。首先,王老師對本節課教學設計的非常好,上課伊始爲學生創設了三國故事情景,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的被調動起來,良好的開端成功的一半。其次,多媒體課件的應用體現了王老師深厚的教學底蘊。三年級的學生對通信的發展即熟悉又陌生,讓他們來描繪古、今、中、外的通信不那麼簡單,而王老師在學生介紹的基礎上在用多媒體展示,豐富了學生的視野,也豐富了聽課教師的視野,更便於學生的理解。還有王老師的語言很有魅力,對學生的評價恰到好處,駕馭課堂的能力非常強,充分體現教者的教育機智,總之,王老師的課給我留下耳目一新的感覺。

時間不知不覺在指尖流逝,轉眼到了會議結束的時候,我感覺到大家有一種依依不捨之情,那就是與唐老師之間的互動。聆聽了專家精彩的講座和王老師精緻的一課,使我備受鼓舞、啓發很大。法無定法活爲上,學有先後悟爲高;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年輕的我,教育之路漫漫,我將繼續求索科學之路!

身心素養的心得體會9

作爲一名圖書城經理,要管理、經營好圖書城,開發、維護好客戶,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和聯繫,打響書城品牌,形成經營特色,促進業務發展,創造良好經濟效益,必須提升職業素養。

一、全面提升職業素養

提升職業素養,我一是要堅持崇德修身。崇德要崇尚文化,重視教育,以學習爲本,以知識爲榮;修身要加強思想情操、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和個人品德建設,完善人格品行,做到愛崗敬業,立足本職崗位,認真努力工作,完成工作任務,取得良好工作成績。二是要踐行明禮誠信。明禮要知書識禮,講文明、懂禮貌、知禮節;誠信要做到忠誠老實、誠懇待人,以信用取信於人,對他人給予信任;以此塑造遵紀守法、文明禮貌的良好形象,取得客戶的信任和認可。三是要切實轉變作風。始終堅持“爲民、務實、清廉”,以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以昂揚向上、時不我待的精神狀態,紮紮實實地幹好本職工作;心中要樹立一個理念,我既然當經理,就要出以公心,不計私利,兢兢業業工作,做到履行職責,率先垂範,嚴以律己,吃苦在前,享樂在後,努力幹出優異工作成績,促進圖書城各項工作深入發展。

二、致力促進業務發展

提升職業素養的目的,是爲了促進業務發展,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我要充分履行經理的工作職責,全面做好工作,讓上級領導放心,讓員工羣衆和廣大客戶滿意。一是抓硬件,營造優美環境。優美環境能夠吸引客戶,起到發展業務的作用。要搞好店堂設計,使賣場佈局合理而富有個性,呈現優美環境。在空間佈局、貨架貨櫃的陳設中,堅持以人爲本,注重細節,處處從滿足客戶的需求出發,使得整個圖書城文化氣息濃郁,溫馨和諧,讓客戶舒心愜意,願意經常來圖書城。二是抓服務,確保客戶滿意。抓優質服務,要以客戶的需求作爲工作的方向,以客戶的滿意作爲追求的目標,要求員工樹立“以書爲媒,傳承文明,服務客戶,誠信至上”的服務理念,做好售前準備、售中服務、售後跟蹤工作,爲客戶提供優質服務,確保客戶滿意。三是抓策劃,促進圖書銷售。要認真抓好策劃,促進圖書銷售,提高經濟效益。

首先突出圖書品種的宣傳,設立各個類別的圖書專櫃,設立音像專區,增加圖書陳列品種,充分利用背投電視、櫥窗、宣傳廣告牌向客戶推薦新書,促進圖書銷售。其次開展送書上門活動,滿足客戶學習讀書需要。再次是開展郵購服務,既幫助客戶解決購書難的問題,又提高了自身的經濟效益。

以上是我“提升職業素養,促進業務發展”的一些感謝和心得體會。今後,我將以此爲動力,激勵自己更加刻苦勤奮、兢兢業業工作,爲提高圖書城的服務水平和經營效益,作出更大的貢獻。

當下一個嶄新的概念——“核心素養”是我們教育教學實踐中最熱門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彙。“核心素養”被置於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目標的基礎地位。今天,這個概念體系正在成爲新一輪課程改革深化的方向。

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的發佈,對中國教育來說,是一件大事:它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需要,也是適應國際教育發展趨勢、提升我國教育國際競爭力、深入推進素質教育改革的需要。從根本上來說,學生髮展核心素養就是要解決“教育要培養什麼樣的人”的問題,這既關係到國家的總體發展,也關係到千家萬戶和學生個人的成長,值得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關注和思考。

那麼“核心素養”到底是什麼?

不同於一般意義的“素養”概念,我將它歸納爲以下幾點:

①“核心素養”指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②突出強調個人修養、社會關愛、家國情懷,更加註重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

③從價值取向上看,它“反映了學生終身學習所必需的素養與國家、社會公認的價值觀”。

④從指標選取上看,它既注重學科基礎,也關注個體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個人終身發展所必備的素養;

⑤不僅反映社會發展的最新動態,同時注重歷史文化特點和教育現狀。

此外,它是可培養、可塑造、可維持的,可以通過學校教育而獲得。核心素養是作爲客體側面的教育內容與作爲主體側面的學習者關鍵能力的統一體而表現出來的。因此,核心素養不是先天遺傳,而是經過後天教育習得的。這樣一來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就全新的展現落實在學校教育上來了,需要每個教師去實踐,落腳點就在於每個課堂。那麼核心素養如何融入課堂教學呢?我想應着重抓好幾個方面——

一、課堂教學學習目標需要轉向,學生核心素養的“核心”是關鍵能力提高和必備品格形成。這是學生學習素養和關係素養的兩個方面。

學習素養包括學習的願望和主動學習的動機、自主學習能力以及信息處理能力,其中學習興趣即學習動機素養又是核心中的核心。對於中國小生而言,奠定良好的學習素養顯然是最重要的任務。關係素養主要涵蓋人格與心理、生理以及品質與品德兩大方面,前者主要指與自身的關係素養,要求學生能認識自我、悅納自我,能自我規劃、自我約束和自我調節,有強健的體魄和健康的心理品質;而後者主要指與他人的關係素養,要求學生有團隊意識和合作能力,有溝通意識和交流能力,有國家認同、國際視野、社會公德、社會責任,能夠形成可持續發展觀,自覺關心生態與保護環境等。

二、課堂教學方式要情境化、活動化,學會講故事。知識轉化爲素養的重要途徑是情境,如果教學活動所應依存的情境缺失,學生就不能在知識與現實生活間建立起聯繫。情境化教學是啓發引導的必要條件,是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途徑和方法,也是核心素養實現的現實基礎。

在實踐中,我們逐步認識到,學生的學科能力和學科素養是在相應的學科活動中形成和發展的,因此要大力倡導和精心設計學科活動式的教學方式。例如我校的大河源課程之走進博物館綜合實踐活動、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等,讓學生將親身經歷與學科知識聯繫起來,通過經驗的獲得來重構知識,讓學生成爲活動的主體。這些活動體現了學科特點,可以更好地實現“核心素養”下的培養目標。

三、學生學習方式,要從以往的被動接受型向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學習的學習方式轉型。

自主合作學習方式重視對學生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所有的教學必須圍繞學生自主學習產生問題、自主或合作解決問題爲主線去設計,以真實的問題形成問題鏈,讓學生在此過程中逐漸形成知識結構。而學生採用不同學習策略,自主以解決簡單問題,合作以解決複雜問題,通過師生、生生的互動交流,每個學生都有語言實踐和自我表現的機會,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完善所需的核心素養。

探究式學習方式是學習跨學科的綜合性課程的重要方式。它要求學生必須活學活用學科知識和技能,在運用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深入培養各項相關的核心素養,有利於學生創新精神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養成。

身心素養的心得體會10

昨天上午,聆聽的是上海心理協會基礎教育專業委員會祕書長、華東師範大學特聘資深心理諮詢師陳默老師“提升教師素養,關注學生成長”的精彩講座。陳默老師以自己多年的研究故事、結合教師的生活現實及工作的性質,幫助老師調整了心態:選擇做一名國小教師是一個最聰明的選擇,使老師們從心底消除了“教師是個苦差事、高危職業”等負面的情緒,重新給自己的職業定了位:國小教師是個好職業。

教師是個自由度很高的職業。在學校,上課有教室,下課有操場,活動空間寬闊、自由。這在激烈競爭的經濟大發展時代,除教師以外的任何一個職業人都無法擁有的。中午兩個小時左右的午休、下午與學生同時放學的愜意,又很好地使我們勞累的身心得以及時的調整。活動的地點自由、時間自由,身心就會自由。陳老師認爲教師實際上是個“個體戶”,教學自由、教學設計有自己的風格、班級管理有自己的小天地。的確如此,走進自己的班級,關起門來,我們可不就成了“老大”?想說就說、想做就做,說錯了做錯了又沒人跟你過不去,孩子們還會可人的原諒你、五體投地的嚮往你、敬重你。

教師是一個休假較長的職業。一年中,我們擁有累計三個多月的假期,這樣的假期使我們的生活充滿了情趣,有了更多的整塊兒時間陪伴自己的孩子與家人,大大增強了自己家庭的和諧指數與幸福指數。在經濟大發展的新時代,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吃什麼”已經不再是大家所關心的話題,見面“去過哪裏”的問候會成爲新的中國式招牌問候。世界這麼大,我們想出去看看,只有教師有時間。

教師是一個具有成長性的職業。現在,隨着知識經濟的發展,漸漸形成了一個“學習型”社會,而教師的職業就獨具其功能。想想也是,平時我們無論是搞教學,還是做教研,都離不開學生的監督、同伴的互助、自己的反思。這樣的過程,環環節節都會迸發出新的靈感與創造。教學相長,說的就是教師職業的成長性。在工作中得以學習、成長,這又是其他職業人所不能及的工作收穫與狀態。

教師是一個影響他人的職業。關於教師職業的影響性,陳老師給我們舉了兩個生動的例子:上海一個69歲的老人,因爲國小時候家裏窮受過老師的接濟,退休後就找到了當年的班主任老師,把他奉養在自己家中;一個退休的國小教師在住院期間,侍候他的不是兒女,而是教過的國小學生。曾經的學生,如今的“孝兒”,如何不讓人欣慰呢?“教師”與“母親”同樣偉大,後者給予人生命,前者塑造了人的靈魂。

德國存在主義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教育的本質會意味着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所云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用陳老師的話來說“怎麼拔高國小教師的地位都不過分。選擇國小教師是個最聰明的做法”。

身心素養的心得體會11

聽了孟健校長老師給我們上的職業素養課,讓我更深層次的認識到了提高職業素養的重要性。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渴望成功,而成功的過程不是甘來苦盡卻是苦盡甘來,正因如此,卻非人人所能及。天下是沒有免費的午餐。每個人都在改變,“適者生存”這個道理我想大家都懂,所以我們必須改變自己。當我們坐在這培訓室裏的時候,我們要深刻的認識到這是在爲自己而學不是在爲學校也不是在爲父母爲朋友而學,無論什麼時候什麼場合都應如此。一個人的思想決定了一個人的所爲,所以我們必須突破自己的思想從態度上去改變自已。一個人的態度決定了一個人的人生出發點是否正確,這也就好比爲一座高樓築基。所以思想態度的改變在提高自身職業素養上邊顯得尤爲重要。

而在態度之外更重要的一點是找準自己的目標和方向,有了一顆進取之心卻沒有正確的人生導向,那無疑是人生的悲劇。有人忙碌了一輩子,辛辛苦苦,直到兩鬢斑白,仍然一無所成。這就要求我們在夢想之路上立下志向,確定目標,不能老是停留在迷茫當中。這就好比你去打出租車,上了車司機問你去哪裏你卻告訴他不知道去哪一樣的道理。一旦決定了目標,你就要學會承擔。《職業素養》告訴我們:要夢想,就得承擔;既選擇,就得承擔;一旦決定,就得承擔。

懂得知福和珍惜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體會並做得到的。但是我們一定要謹記一點:你所得到的一切都是你付出的積累,但並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有回報。所以,沒有回報,叫正常;得到回報,就叫福氣。這就如人的生死,人生來就一無所有,那麼後面所得到的一切都是回報,我們還有什麼理由抱怨自己獲得太少?我們要懂得真正的付出:力求回報的不叫付出;期待回報的也不叫付出。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小朋友手中握着一隻小鳥問智者,他手中的小鳥是活的還是死的。這是一個典型的兩難命題,如果智者說是活的,小朋友就會無情地捏死這隻小鳥;而一旦智者說它是死的,小朋友就會鬆開他的手。這個故事在這裏並不是要給我們分析邏輯學的兩難命題問題,而是教育我們要學會掌握自己,活在當下。可以時時提醒自己,我不可能樣樣順利,但是我至少可以事事盡力。這樣就不會對結果抱有巨大的希望而在它達不到時會產生相應的絕望了。

以上就是我的心得體會,也許很多言論不夠成熟,不切合實際,但是我相信只要擁有一個永遠積極向上的心,懂得知福和珍惜,懷着感恩,努力回饋,忠實於自己的選擇,勇於承擔自己的責任,學會尊重與理解,沒有什麼事情是辦不到的。未來的結果,取決於今天的行爲;今天的行爲,取決於我們的思想;我們的思想,取決於我們的信念;我們的信念,來自於我們的眼光;我們的眼光,來自於我們的態度!

標籤:心得體會 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