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設計

五年級教學設計

設計3.2W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那麼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五年級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五年級教學設計

五年級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學習課文,瞭解諾貝爾發明炸藥的艱辛過程,感受諾貝爾毫不氣餒,堅持不懈,捨生忘死,無私奉獻的精神品質。

教學重難點:

通過對文中重點字詞的分析理解,體會諾貝爾毫不氣餒,堅持不懈,捨生忘死,無私奉獻的精神品質。

教學過程:

一、播放視訊,複習舊知。

1.播放視訊,回憶上節課所學內容,說說你所瞭解的諾貝爾獎。

2.提問:課文哪一段總結了諾貝爾一生的成就?他最突出的發明是什麼?分為哪幾個過程?

二、精讀感悟,體會精神品質。

(1)精讀6.7自然段

1.默讀課文第6,7自然段,找出哪個詞彰顯諾貝爾這一時期的精神品質。

2.師生交流討論:6,7自然段哪些句子能表現出諾貝爾的這一精神品質?為什麼?

3.提問:在6,7自然段中你還體會出諾貝爾有什麼精神品質嗎?

(2)精讀8.9自然段

1.自由讀8.9自然段,邊讀邊作出標記,說說哪句話打動了你的內心,談談你的體會。(給予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反覆研讀、品味和體會)

2.師生交流研讀8.9自然段中的重點語句,體會諾貝爾捨生忘死的精神品質。

(3)精讀10自然段

1.播放音樂,師領讀,學生齊讀第10自然段。

2.思考:諾貝爾臨終時用他的獎金設立什麼獎項?你從他的做法中體會出他的身上還具有怎樣的精神品質?

三、拓展延伸,為其頒獎。

1、觀看老師蒐集的獲獎中國人照片。

2、分小組討論交流為諾貝爾寫一段頒獎詞。

3、隨音樂分享學生寫的頒獎詞。

四、激勵探索,昇華情感。

同學們,為了人類的幸福,諾貝爾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科學事業。如果我們也能像諾貝爾那樣,志向高遠,鍥而不捨,相信在你們當中也會有人獲得諾貝爾獎的!

五、作業:

板書設計:

21諾貝爾

發明炸藥毫不氣餒堅持不懈捨生忘死

設定諾貝爾獎無私奉獻

五年級教學設計2

一、匯入

過渡為了顯示自己國家了不起,楚王連續三次刁難晏子,而晏子卻用他善辯的口才每次都把楚王反駁得啞口無言,只得賠笑。他是怎樣反駁的?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從楚王與晏子的三次交鋒中體會晏子的語言魅力。

二、合作探究,

第一次交鋒:

課件出示: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門旁邊開了一個五尺來高的洞。晏子來到楚國,楚王叫人把城門關了,讓晏子從這個洞進去。

晏子面對楚王的侮辱,他又會怎樣對接待的人說這番話呢?請選擇合適的提示語冷靜地怒發沖沖地

言下之意就是:只有訪問狗國,才從狗門進去。出示PPT

我們一起來思考一下,可是,晏子為什麼不這樣說?

小結:面對這意想不到的侮辱,晏子冷靜的反駁,不卑不亢地把侮辱還給楚王,讓楚王沒有任何選擇的開啟城門,維護自己和齊國的尊嚴,又不傷了兩國的和氣,這就是晏子語言的巧妙之處。

讓我們一起冷靜地來讀讀晏子的反駁。

第二次交鋒

還沒有見到晏子,楚王就開始刁難他了,那麼第一次失敗之後,他肯定不會死心,那麼面對楚王又一次的侮辱,晏子是怎麼應答的呢?課件出示

1,這段話的弦外之音是什麼?人多

晏子的話裡,藏著三個成語

把這三個成語寫在書上對應的句子旁邊。體會一下他這樣說,妙在何處?生自讀,運用誇張手法,更加生動形象地說明了齊國人多。晏子說話的確極具藝術性。

2聽出他的弦外之音了嗎?邏輯引導:

訪問上等國家就派上等人去,訪問下等國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這兒來了,所以楚國是()

板書:下等國。

他的這番話又妙在何處呢?晏子沒有明說,卻來個將計就計,順水推舟。你楚王說我不中用,我就承認不中用,先自貶身份,再以退為進。反正我國的規矩是下等人訪問下等國家,既然我最不中用,派到你楚國來,你楚國自然就是!

真是曠世奇才,誰再讀一讀,我們一起欣賞一下晏子說的話。請兩位同學來把楚王和晏子的對話讀一讀?我們其他同學來讀旁白部分。

3.第三次交鋒

剛才咱們看了楚王與晏子的第二次交鋒,楚王又吃了個啞巴虧。他一計不成,又生一計。

晏子又是怎樣反駁的呢?

他的弦外之音是橘子在淮南可以長得很好,在淮北卻只能結出又小又酸的果實,而齊國人在齊國能安居樂業,好好勞動,一到楚國,就做起盜賊來,所以說楚國()

所言之妙舉例說明齊國人在楚國為盜的原因,而且也回敬了楚王:是你楚王治國無方,造成楚國社會風氣不好,致使好人變成盜賊。讓楚王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集體讀這段話

三次交鋒楚王都是以失敗告終,你能用一個詞語來形容此時的楚王嗎?

三、精度課文,體會人物情感;

1.晏子

經過楚王與晏子的三次交鋒,你覺得晏子是一個怎樣的人?小組先交流誰來說一說?

機智,聰明,善辯,具有愛國主義情感的人。(板書)

舉韓信忍辱負重甘受胯下之辱的例子讓學生體會愛國主義情感這一點。為什麼韓信面對侮辱,而是選擇了從別人的胯下鑽過去,而晏子則不能呢?

重點體會,因為他是齊國的使者,代表了齊國去出使楚國,如果說他受辱也就是齊國受辱。

四、作業

在老百姓心中,晏子是智慧的化身,他的才能品質為世人所稱道。如果孩子們對他感興趣的話,可以去讀《晏子春秋》。

五年級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咆哮、狂奔、獰笑、擁戴、清瘦、沙啞、放肆、豹子、呻吟、攙扶、祭奠、亂哄哄、勢不可擋、跌跌撞撞”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3.通過描寫老漢的句子感受老漢身上的品質。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師:很高興能給大家上一堂語文課。在上這節課之前,鄭老師來過兩次臨岐鎮小,都是因為我們學校的孩子特別愛讀書慕名來到這裡學習交流。親愛的孩子們,這個學期你們都已經開始看課外書了嗎?能不能說說你都看了那本書?

師:看來同學們確實讀了很多書,這些書啊大多數都是小說,上課前我也推薦大家讀一篇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說——《敲門聲》,請同學們把書本翻到第167頁,語文園地八中的趣味語文,地球上最後一個人獨自坐在房間裡,這時,忽然想起來敲門聲……

咦?看到大家臉上的驚訝表情,老師也想採訪一下,你為什麼覺得驚訝?為什麼還會有敲門聲,這時候的你有什麼感受?很恐怖,是的,小說很短,但是讓人想象的空間很大,這樣的小說我們稱它為小小說,也叫微型小說。

二、字詞檢測

師:今天老師也和大家一起來讀一篇非常感人的小小說,它的名字叫《橋》。請同學們齊讀課題——《橋》。看到這個題目,你覺得課文會寫一個怎樣的故事呢?課前,同學們已經預習過這篇文章了,下面鄭老師也要檢查一下,請看大螢幕:

第一組:咆哮獰笑放肆勢不可當

誰來讀?

第二組:擁戴清瘦沙啞揪出

第三組:跌跌撞撞瞪眼攙扶祭奠

師:請同學們齊讀這三組詞語,誰能告訴我,第一組詞語寫的是什麼?洪水,第二組詞語呢?老漢。第三組詞語呢?很難了對不對。為什麼這樣分組,老師要告訴你一個讀小說的祕密。一提起小說,一談到語文,我們必須得知道小說有三要素,分別是小說的環境、人物和情節。所以第一組詞語描寫的洪水就是這篇小說的環境,第二組詞語描寫的老漢就是這篇小說的主要人物,那第三組詞語呢就是這篇小說情節中遇到的一些生詞。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那在這樣的環境,這樣的人物,發生了一件什麼事呢?(情節)請同學們開啟課本第78頁,把這篇小說讀一讀。

讀完後可以互相交流交流。

交流整理,方法指導:敘事類文章我們要抓住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

學生彙報:課文主要內容:黎明的時候,山洪咆哮,老漢指揮鄉親們安全撤離村莊,最後,老漢和自己的兒子卻犧牲了。

四、問題探討

讀完這篇小說,你覺得最讓你出乎意料的地方在哪裡?

父親和兒子的關係。

這是一位怎樣的父親?請同學們找出描寫老漢的句子。並在表上用一個詞來形容這位父親。

五、抓關鍵詞語,感受老漢的形象

師:在突發的山洪面前,村民怎樣?老漢是怎樣的?

(生彙報找到的詞語)

也在3-10段中找到幾個關鍵詞。

(生彙報找到的關鍵詞)

螢幕上出示兩組詞語:

你擁我擠站著

瘋了似的不說話

跌跌撞撞盯著

亂哄哄像一座山]

師:發現了嗎?這是截然不同的兩組詞語。能用對比的方法說一說你的思考你的發現嗎?

生:在這場山洪中,村民很驚慌,而老漢顯得很鎮定,從容不迫。

師(追問):你是從哪些詞語中讀出老漢的鎮定呢?

生:我從“不說話”“盯著”讀出老漢的鎮定。

師:加上這些詞語再說說。

生:在這場山洪中,村民很驚慌,而老漢不說話,盯著亂哄哄的人們,顯得很鎮定,從容不迫。

師:懂得抓關鍵詞進行對比了。但還不夠具體。你能說說,老漢盯著亂哄哄的人們,目光在告訴人們什麼?

生:大家一定要鎮定,驚慌失措就想不出好辦法了!

師:把你想到的加進去,再說一遍。

生:在這場山洪中,村民很驚慌,而老漢不說話,盯著亂哄哄的人們,顯得很鎮定,從容不迫。他的目光彷彿在說:“大家一定要鎮定,驚慌失措就想不出好辦法了!”

師:現在老師要送她兩個掌聲,第一,她能把書上的語言變為自己的語言。第二,她不僅能把書上的語言變為自己的語言,而且還能加入自己的思考。這叫會讀書。

生:我想補充一點,作者是用村民的驚慌來反襯老漢的鎮定,寫老漢的鎮定又是為下文村民的有序撤離作鋪墊。

師:老師要和你握手。因為你懂得欣賞文學作品啊!

(其他學生回答略)

師:剛才我們在對比中思考,現在,讓我們來對比著讀。左邊同學讀寫村民的詞語,右邊同學讀寫老漢的詞語。

生(左):左擁右擠

師:快點兒,再來——

生(再讀):左擁右擠

生(右):站著

師:穩一點兒——

生(再讀):站著

生(左):瘋了似的

師:還很有理智哦!

生(再讀):瘋了似的

生(右):不說話。

生(左):跌跌撞撞

生(右):盯著

師:目光透著威嚴,再讀——

生(再讀):盯著

生(左):亂哄哄

生(右):像一座山

師:像山一樣鎮定,全班讀——

生:像一座山。

師:在鎮定的老漢面前,紛亂的人群終於安靜下來。

[播放影像:洶湧的洪水;同時出示字幕:人們停住腳,望著老漢。]

(指導學生在洪水的聲音中靜靜地讀句子,感受人們對老漢的信任和期待。)

師:洪水中響起了老漢的聲音。

[出示句子:“橋窄!排成一隊,不要擠!黨員排在後邊!”]

師:危急的時刻,老漢的三句話一定很重要,你們讀出來了嗎?

(學生沉默)

師:想想,為什麼要首先強調橋窄?

生1:橋窄,所以一定要排成一隊。擁擠必然橋毀人亡。

生2:第三句也很重要。因為越是在危急的時刻,黨員越應該起帶頭作用。

生3:我想補充一下,黨員排在後邊,才能保證隊伍迅速撤離。

師:瞧,你們能把三個句子聯絡起來思考,這是一種很好的思維方式。

師:在撤離的過程中還有這樣一幅畫面。(出示插圖)

師(指圖)誰?

生:老漢的兒子(板書:兒子)

師:老漢在幹嘛?

生:老漢把兒子從隊伍中揪出來。

師(明知故問):難道老漢不知道是自己的兒子嗎?他對自己的兒子沒感情嗎?

生:不是。

師:當只剩下兩個人沒過橋,兒子推父親先過橋,老漢怎麼說?怎麼做的?讀書吧!找到了嗎?

[出示句子:老漢吼道:“少廢話,快走!”他用力地把小夥子推上木橋。]

師:老漢對兒子有情無情?

生:有情!

師(故作不解):又是吼,又是推的。這樣凶巴巴的態度,還算有情?

生1:太危險了!

生2:橋在發抖了!

生3:沒時間多說了!

生4:此刻必須爭分奪秒,才可以讓兒子脫險。

師:是的。水已經爬上老漢的胸膛了。你讀——

生1:老漢吼道:“少廢話,快走!”他用力地把小夥子推上木橋。

師:木橋已經在發抖,在痛苦地呻吟了,你讀——

生2:老漢吼道:“少廢話,快走!”他用力地把小夥子推上木橋。

師:洪水眼看就要把他們吞沒了,你讀——

生3:老漢吼道:“少廢話,快走!”他用力地把小夥子推上木橋。

師:這一吼,這一推,你們讀出了什麼?

生:父親對兒子的愛。

師:哦?那我就不明白了——

[出示片斷:老漢突然衝上前,從隊伍裡揪出一個小夥子,吼道:“你還算是個黨員嗎?排到後面去!”老漢凶得像只豹子。]

師:誰來讀。

(生讀)

師:“揪”,老漢是無情還是有情?[螢幕出示:無情?有情?]

生:因為老漢已經發出了讓黨員排在後邊的命令,兒子是個黨員,為了保證隊伍能有序撤離,老漢必須忍痛揪出兒子。他只能把對兒子的愛,深深地藏在心裡。

師:好一句“把愛深深藏在心裡”,你幾乎觸控到一位父親的心啊!

生:作為一位父親,他深愛自己的兒子,但作為一位黨支部書記,他必須首先考慮全村的百姓。

生:我覺得老漢是舍小家,顧大家。

[螢幕出示:在公與私面前,老漢選擇了——

在集體與個人面前,老漢選擇了——]

(學生接答)

師:我們用一句話來給這個問題做個總結:道是無情卻有情!

板塊四:輕輕抹去,深深留下,感受“橋”之內涵。

師(緩慢凝重的語氣):五天過後,山洪退了(擦去板書“山洪”),那位受全村人愛戴的老漢犧牲了(擦去板書“老漢”),那個曾經還鮮活地在人群中求生的兒子被洪水吞沒了(擦去板書“兒子”)河上那座窄窄的木橋也被洪水沖毀了,我們是不是也該把它擦去呢?

生(含淚):不要。因為橋雖然毀了,可是它救了全村百姓,人們會永遠記住它。

生:這是一座精神之橋,是老漢的精神化身,它將永遠留在人們的心中。

……

師:是的,它已經成為一座摧不毀的橋,永遠留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再讀課題——

生:橋

五年級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欣賞古代青銅藝術,瞭解青銅藝術的發展史及其特色。

2、指導學生學習欣賞的基本方法,提高審美能力。

3、教育學生熱愛和傳承祖國的傳統文化藝術。

教學重難點:

瞭解青銅器的發展,欣賞青銅器藝術的方法。

教具:

青銅器實物、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1、播放幻燈片,初步讓學生瀏覽,匯入本節課要學習的課題:珍愛國寶——古代的青銅藝術。

2、讓學生來說自己所瞭解的青銅器及其發展過程。(課前佈置學生收集相關內容)

3、師:我國古代青銅器的鑄造,遠在四五千年前的夏代就已經開始出現。商帶和西周是青銅器鑄造的鼎盛時期。

二、發展階段:

1、欣賞教材中的青銅器圖例:先讓學生看書中的圖例以及下面的文字說明。

2、探討怎樣來欣賞,請學生來說說。

3、歸納欣賞的基本方法:(1)從造型上來欣賞,根據不同用途,青銅器有各種不同的造型。(2)從紋樣上來欣賞,青銅器上常有動物紋、幾何紋以及人事活動等圖案,反映當時人們的社會生活和思想觀念。(3)從文字上來欣賞。

三、根據上面幾點欣賞的基本方法引導學生欣賞青銅器藝術

(幻燈):

夏:乳釘紋爵

商朝的青銅器:

1、獸面紋方鼎。

2、四羊方尊

3、銅縱目面具

西漢時期:長信宮燈

戰國時期:

1、虎噬鹿青銅器座

2、宴樂攻戰壺

東漢時期:銅奔馬

四、師出示現代的青銅器,引導學生欣賞,看看與古代的青銅

器又有什麼不同。

五、知識窗:

青銅是紅銅和錫的合金,也有的是紅銅和合金。

紅銅加了錫、鉛以後,使銅的熔點降低,硬度加強,因為呈青灰色,所以叫青銅。

六、讓學生討論要怎樣來熱愛祖國的傳統文化藝術。

五年級教學設計5

預設目標:

1、認識6個生字,理解“絕望”“奇蹟”等詞。

2、瞭解人們援助白鯨的經過。感受人和動物的情感,體會人與動物相互依存的關係。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預設流程:

一、揭題匯入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位新朋友,(板書:白鯨)說說你對它的瞭解吧。

2、白鯨能發出幾百種變化多端的聲音,被稱為是海上的百靈鳥。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喜愛音樂的白鯨》這一課。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那咱們趕快去課文裡看看這位新朋友吧!

(1)自由讀文。把課文多讀幾遍,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2)詞語學習情況。

投影出示:召喚寒流著了慌脊背絕望援助奇蹟

重點指導讀好“著了慌”“援助”;指名讀;齊讀。

(3)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白鯨遇險,人們援助白鯨。)

三、研讀感悟

1、白鯨為什麼需要援助?人們怎樣援助?結果怎樣?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再去讀讀課文。

2、白鯨為什麼需要援助?

研讀句子:白鯨著了慌,拼命用脊背撞冰塊,但是冰塊太大了,它們絕望地叫起來。

①指名讀句子;

②絕望地叫是怎樣的叫?(失去信心),對什麼失去信心?(對逃出楚克奇海失去信心)。生活中或影片裡你見到過絕望的情形嗎?板書:絕望

③自由讀句;個別指導讀;

④時間在一分一秒地過去,天氣也越來越冷,它們活動的區域會越來越小,如果這種情況繼續下去的話,它們將被凍死。齊讀。

⑤白鯨絕望地嘶叫著,彷彿在說:“XX。”指名說。

3、人們怎樣援助白鯨呢?

指名說援助過程。

4、援助的結果怎樣?

(1)學生用筆找出寫結果的句子;板書:奇蹟

(2)讓我們再來回顧奇蹟發生的那一刻。出示:船上響起了優雅的古典音樂。啊,奇蹟發生了!白鯨成群結隊地跟著破冰船遊動起來。

①自由讀;②說說讀後的心情;③指名讀;④分組讀;⑤配樂齊讀。

三、寫一寫。

白鯨得救後,最想對援助過它們的人們說什麼?

四、 總結全文

不光白鯨需要援助,生活中還有許多時候也需要我們在他人絕望時伸出援助之手。

板書設計:

五年級教學設計6

一、教學內容:

1、前滾翻

2、高抬腿跑

3、滾翻接力

二、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使95%的學生基本理解前滾翻和原地高抬腿跑的方法。

2、技能目標:使85%—90%的學生基本學會前滾翻和原地高抬腿跑的技術動作,促進力量,柔韌,速度、協調等素質的發展。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的創新慾望,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積極上進的品質和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

三、教學重難點:

前滾翻教學重點:提臀、低頭、蹬腿、團身的協調配合。

教學難點:頭頂著墊。

高抬腿跑教學重點:擺動腿高抬。

教學難點:蹬地腿充分伸直。

四、教具和器材:

墊子30塊、小手帕60塊五、教學過程:

(一)開始與準備部分(6分鐘)教學內容:

1、體育委員整隊,師生問好。

2、宣佈課的內容和要求。

3、佇列練習:蹲下及起立。

4、準備操:頭部、肩肘、伸展、踢腿、腰腹、跳躍。

組織:四列橫隊和體操隊形

教法:聽教師口令集體練習

要求:集隊迅速、注意力集中,做操動作舒展。

(二)基本部分(27分鐘)

教學內容:

1、前滾翻(12分鐘)

組織:以10米為半徑劃一個圓,在圓內邊分放28塊墊子,每塊墊子旁二名學生分站在圓的線上。

教法:①教師講解動作要領,提出要求。

②學生2人一組進行前滾翻練習。

③教師講評示範後,學生再練習。

④強化練習:下頜夾手帕翻。

⑤小組互評練習。

要求:認真練習、互幫互學,提高動作質量。

2、原地高抬腿跑(5分鐘)

組織:學生均勻地分站在圓的線上。

教法:①教師講解、示範動作。

②原地高抬腿走。

③從低到高的原地高抬腿跑。

④大腿觸手掌心的原地高抬腿跑。

要求:仔細觀察、積極練習,力爭上游。

3、滾翻接力(10分鐘)

組織:學生分四隊,每隊分甲、乙兩組分站在相距25米的端線後,中間13米處放上每隊的滾翻墊子。

教法:①教師講解方法、規則和要求。

②先嚐試性練習一次。

③滾翻接力比賽。

要求:安全第一、動作協調、團結協作。

(三)結束部分(2分鐘)

教學內容:

1、放鬆操2節

2、小結

3、整理器材與場地

組織:體操隊形

教法:跟著教師一起做

要求:輕鬆自然六、預計生理負荷

預計練習密度:40%左右

預計平均心率:130~140次/分

預計心率:150—170次/分

五年級教學設計7

教學要求:

1. 讀懂詩句,理解內容,想象大自然的美麗景色

2. 體會詩人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 背誦課文,默寫課文

教學重難點:

在朗讀詩句中進入情境,有感情朗讀

課前準備:課件、學生書寫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領入詩。

喜歡旅遊嗎?讓我們跟隨唐朝著名詩人杜牧去秋遊吧——(音樂)這是深秋的一天,杜牧乘著馬車,順著山路而上,山上美景讓他流連忘返,他情不自禁揮毫寫下了這首流傳千古的絕句《山行》(板書詩題)

1、齊讀詩題。

2、配樂範讀。

 二、初讀古詩,讀通讀順。

1、自由讀詩。

要求:讀準讀順。

2、同桌互讀。

3、指名讀詩。

重點指導“生”“斜”。

4、齊讀全詩。

三、再讀想象,整體感知。

1、詩人被這美麗的山景深深打動,再讀讀詩,邊讀邊想象深秋那迷人的景色!

學生自讀想象。

2、同桌互說。

3、指名說。

(相機板書:寒山,石徑、白雲、人家、楓林)

 四、以畫為媒,研讀感悟

1、課件出示圖畫。

(圖畫內容:石徑不斜,人家太顯,楓葉不紅,人物不見)

這幅畫把詩人描繪的景象畫出來了嗎?邊讀詩邊思考。

(1)學生個人自讀思考。

(2)小組討論研讀,教師巡視指導。

2、全班反饋,讀中悟詩。

根據學情,相機指導:

(1)指導朗讀第一句:“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①指名學生交流研讀情況:

根據學生指出的“小徑太直、人家位置錯誤”的畫面問題,相機操作。

[ 多媒體演示:小徑由直變曲、人家移至白雲生處。]

②個人讀、學生練讀、師生共讀、齊讀相結合。

重點體會“斜”“生出”。

③教師引讀:白雲人家,蜿蜒石徑,有些寒意了!到底是深秋時節啊,詩人遠遠望去,感嘆道:“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④邊吟誦邊想象配樂齊讀。

(2)指導朗讀第二句:“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大家都沉浸在濃濃的秋意之中啊!來,我們再來看看畫,讀讀詩,還有什麼問題嗎?

①根據學生指出的“人物馬車不見”的畫面問題,相機操作。

[ 多媒體演示:馬車出現。]

a、詩人坐在馬車上邊走邊看,為什麼停車呢?

b、根據學生感受,相機操作:楓葉變紅。

詩人沒有想到,深秋的山林中,竟然有一片紅紅的楓林,他停車就是因為愛這美麗的楓林!

c、師生齊讀。

②引導學生角色換位體驗:你就是詩人,你看到什麼?想到什麼?

③學生交流個人感受,進一步體會“坐愛”、“紅於”、“晚”。

④練讀,讀出各自不同的感受。

⑤多種方式讀詩:指名讀、小組共讀、師生讀、兩人讀等。

⑥配樂齊讀

3、配樂背誦

(1)描述畫面。

石徑彎彎曲曲地伸向遠方,白雲繚繞的地方人家隱隱約約,秋意綿綿啊,當那一片楓林躍入眼簾時,那比二月花還紅的楓葉更讓詩人驚喜不已,他停車欣賞!留戀忘返!

指名讀

(2)指名看畫面背誦詩

(3)配樂齊誦

五、為畫題詩,指導默寫。

1、把畫送給大家,請你在畫上題上這首詩,為畫更增一份美。

2、學生默寫,老師指導。

3、展示作品,點評。

4、作業:好多同學也寫得不錯,拿回家給畫塗上顏色,還可以把它放進你的成長記錄袋裡。

板書:

古詩三首

山行

杜牧

寒山石徑(斜)

楓林(紅)

白雲(生處)人家

五年級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父親的嚴和疼,以及我對父親的感激之情。

2、品讀感悟,懂得要正確的對待錯誤,改正錯誤,從小養成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抓住描寫人物動作、神態、語言的詞句來感受父親既嚴厲又深沉的愛及“我”對父親的感激之情。

教學方法:

引導、點撥、討論、交流

學法指導:

自主與合作相結合

教具學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板書課題

同學們,你們上學遲到過嗎?當犯了這樣的錯誤時,你是怎麼想的?怎麼做的?你的爸爸媽媽是怎麼做的?

今天,我們也來學一篇與“遲到”有關的文章。(板書課題)

二、定向導學

三、自主學習

自學內容:學習2——18自然段,體會“嚴中有愛”。

自學要求:用“”畫出表現父親很嚴的句子,用“”畫出父親很疼我的句子,在句子旁批註你的感受。

自學方法:讀思畫批

自學時間:5分鐘

1、全班交流:從哪些地方你讀出了“父親管教我很嚴?”

根據學生彙報情況,體會重點句子:

幻燈片出示:

最糟的是爸爸是誰不許小孩子上學乘車的,他不管你晚不晚。

瘦高高的,站到床前來,瞪著我:“怎麼不起床,快起!快起!”

“爸,晚了!”我硬著頭皮說。

“晚也得去,怎麼可以逃學?起!”

2、哪些詞讓你感受到爸“氣極了?(拖、左看右看、抄、掄、咻咻)誰能讀出來?指導朗讀。

引讀第12、13段。

3、從那一條條鼓起的紅腫的發著熱的鞭痕,你們又感受到什麼?(父親打得十分用力)正所謂“愛之深,責之切。”鞭子打在女兒的身上,痛在父親的心上,因為他是那麼疼愛女兒。你從哪些地方讀出了“父親很疼我?”

四、合作交流

齊讀18自然段。爸沒說什麼,打開了手中的包袱,拿出來的是我的花夾襖。他遞給我,看著我穿上,又拿出兩枚銅板給我。

1、現在你認為這位父親是不是一位好父親?

2、面對疼愛自己的父親,面對深沉的父愛,女兒想對爸爸說什麼呢?

3、是的,女兒有千言萬語要對父親說,可是女兒同樣什麼也沒有說,她是怎麼做的?齊讀最後一段。

四、昇華主題

1.師:因為小海音讀懂了父親這份厚重的愛,所以她才會有了從遲到到早到,甚至來不及吃飯也要趕到學校的變化,然而改變的又何止是這些呢?由此改變的還有小海音的未來和人生。

2.師生合作感情朗讀課文。

3.學完課文,用一句話談談你的感受,來表達你此刻的心情。

五、拓展延伸:

在生活中,你有過類似的經歷嗎?你當時是怎麼想的?怎麼做的?當你是怎樣對待自己錯誤的?

六、質疑探究

七、板書設計:

遲到

嚴打

遲到早到

愛送

八、檢測

一、按課文內容填空。

1、爸氣急了,一下把我從床上()起來,我的淚就流出來了。爸左看右看,結果從桌上()起一把雞毛撣子,()來拿,藤鞭子在空中(),就發出()的聲音。我()了。從所填的詞語中可以看出父親對我(),爸爸這樣做是讓我認識(),改正()。正因為這樣,從此我再也()。

二、寫一寫。

父親狠狠的打了我之後,又給我送夾襖和銅板,此時此刻你想最對父親說些什麼?把你想說的話寫下來。

五年級教學設計9

教學內容: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簡易方程》的第一課時,

教學背景:平方數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的概念,它的意義是表示兩個相同的乘積。對於這個概念,好象很簡單,但要真正理解透徹,卻一點也不容易,書本是在第46頁例3教授正方形面積字母公式時才第一次呈現平方數的意義、寫法與讀法,如果按照書本的方法去教,學生要真正掌握平方數這個概念,是有一定的難度的。而平方數又是立方數的基礎,更是以後六年級的圓面積的計算的基礎,因此設計這個微課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平方數這個概念。

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學會平方數讀寫及其含義,會計算簡單的平方數。

2、過程與方法:通過從具體數到抽象的字母,引導學生探索、體會平方數的意義,發展抽象概括能力、合作交流能力,感悟初步的代數思想。

3、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數學符號的簡潔美,激發學生對代數知識的興趣和主動探索、團結合作的精精神,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數感、符號感。

教學重點:有具體到抽象,真正理解平方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平方數的計算。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一、複習匯入

課件演示(以下簡寫成P):8×5 2×a a×2 c×1 3×5×t

師:算式中的乘號能省略嗎?如果能,請寫出省略後的算式。

生說答案,同時演示答案。

師:2×a=2a和a×2=2a,為什麼兩題的答案都一樣?

生:因為數字要寫在字母的前面,所以兩題的答案都一樣。

二、新授:

1、P:乘法算式:4×4,6.5×6.5,8.7×8.7

師:觀察這三題算式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生:兩個因數都相同。

師:當兩個因數相同時,我們可以寫成平方數的形式,例如:4×4=42,讀作4的平方,表示2個4相乘。4表示相同的因數是4,右上角的小“2”表示因數的個數有2個。(課件同時演示)

生:後兩個乘法算式也可以改寫成平方數。6.5×6.5==6.52,讀作6.5的平方,表示2個6.5相乘。8.7×8.7==8.72,讀作8.7的平方,表示2個8.7相乘。

2、P:a×a,s×s,y×y×4

師:這一組算式你會改寫嗎?

生:會,a×a==a2,讀作a的平方,表示2個a相乘。s×s==s2,讀作s的平方,表示2個s相乘。y×y×4==4y2,讀作4y的平方,表示2個y相乘再乘4。(課件同時演示)

師:你真棒!我們要記住:兩個相同字母相乘要寫成平方數的形式。

三、練習:

1、P:0.12 = 0.32 = 82 = 202=

師:這些平方數你會算出結果嗎?

生:0.12=0.1×0。1=0.01 0.32 =0.3×0.3=0.09

82 =8×8=64 202= 20×20=400

師:你在做題的過程中覺得哪題最容易出錯呢?

生:0.32最容易算成0。9和202最容易算成40,真的要細心啊!

2、P:把結果相同的兩個式子連起來。

a2 2.5×2.5 x×x 62

x2 6×2 2.52 a×2

師:下面我們來做一個連線題吧,提醒一下你們,不是每個算式都有好朋友跟它相連的。

生:2.5×2.5與2.52相連,x×x與x2相連。

師:那為什麼剩下的四個不相連呢?

生:因為a2表示2個a相乘,而a×2是表示2個a相加,意義不同,所以不連。同樣的,因為62表示2個6相乘,而6×2是表示2個6相加,意義不同,所以也不連。

師:說得很對,同學們只要牢牢記住,平方數指的是兩個相同的數相乘,這樣就能掌握好平方數這個概念了

五年級教學設計10

教材分析

本課是蘇教版五年級科學下冊第五單元《人體的司令部》的第一課。主要是讓學生從大腦的大小、形態、結構和功能,體會大腦是人體的最高指揮中心。在學習本課前,學生對有關人體生理機能方面的知識已有了一定的瞭解。因而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已有經驗,遵循兒童科學認識活動的規律,讓學生輕鬆而又直接地達到《課標》中提出的“知道大腦在人的語言、思維、情感方面的作用,是人體生命活動的指揮中心”的目標。本節課安排了很多活動:用腦筋急轉彎引出有關大腦的話題;將兩隻握著的拳頭靠在一起來類比大腦的大小;通過觀察豬腦來了解大腦的形態、結構以及功能;通過測記憶力來體會大腦的記憶功能等。課外活動結合穿插書中的有關活動,力求通過“活動——交流——活動——歸納”這一簡單明瞭的科學探究過程來喚起學生強烈的情感共鳴,深入體驗大腦對人體活動的指揮作用。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1、瞭解人大腦的左右半球有分工

2、瞭解大腦是人體的最高指揮中心

3、瞭解保護大腦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1、能夠通過觀察活動和查閱資料,瞭解大腦的、形態和結構

2、能夠通過查閱資料和同伴的交流,瞭解有關大腦的功能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對探究活動充滿興趣。

3、意識到保護大腦的重要性。

教學重難點

重點:初步瞭解人體大腦的形態和結構,知道大腦的左右半球具有不同的功能

難點:認識大腦是人體各種活動的最高指揮中心。

教學準備

大腦示意圖,核桃(事先剝好的),豆腐,有關大腦的視訊資料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遊戲導課,激發興趣

1、大家喜歡玩做腦筋急轉彎嗎?課件出示下面的題目,吸引學生的興趣。

(1)有一個女孩子穿著泳衣在沙灘上走,為什麼在她的身後卻沒有腳印?(他是倒著走的)

(2)用椰子和西瓜打頭哪一個比較痛?(頭比較痛)

(3)有一頭頭朝北的牛,它向右轉原地轉三圈,然後向後轉原地轉三圈,接著再往右轉,這時候它的尾巴朝哪?(朝下)

(4) 一隻凶猛的餓貓,看到老鼠,為何拔腿就跑?(去抓老鼠)

(5)有一個人,他是你父母生的,但他卻不是你的兄弟姐妹,他是誰?(自己)

2.大家很聰明,那剛才大家做腦筋急轉彎主要用到了身體的那個部分?

揭示課題並板書:大腦

3.提問:你對大腦有哪些瞭解?

交流學生的已知經驗,以及學生課前預習瞭解的資料

4.同學們對大腦知道的真多,你還想知道大腦的哪些知識?

學生質疑

老師總結板書:大腦的形狀、結構、功能

今天這節課我們就重點研究一下大腦的大小、形狀、結構及其功能。

(注:此處從學生喜歡做的腦筋急轉彎開始引入新課,激發了學習興趣。並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入手,營造了探究情境,並直奔學習主題,把學生帶入了愉悅的學習狀態中。)

(二)分類研究,有序解題

活動一:通過各種方法來認識大腦,瞭解大腦的形狀、結構

1. 請同學們把手伸出來,動手摸一摸,確切感受知道大腦的具體位置。

2.出示完整的腦的圖片

學生觀察

小結:這是一個完整的腦,它包括大腦、小腦和腦幹,大腦佔整個腦的絕大部分。

3.出示大腦的模型,請同學們認真觀察,從這個立體的模型上,你還能找到關於人的大腦的資訊嗎?

生:觀察回答

4.進行小結,並指導學生通過類比了解大腦的結構、功能(學生通過類比體驗)

(1)瞭解大腦的質量:大約是語文課本大3、4本書那麼重。

(2)瞭解大腦的形狀和大小:形狀很像核桃仁,大小和自己的兩個拳頭握起來差不多。

(3)大腦的軟硬程度:和豆腐差不多。

(4)大腦的表面:凹凸不平,有很多迂迴,和核桃仁表面很相近

為什麼有這麼多迂迴呢?

小組圍繞這個問題進行討論,彙報

教師講解:大腦表面這些溝回可以增加大腦的表面積。

那有的同學肯定要問了,為什麼要增大表面積呢?它有什麼用?那我們現在再來看倆幅圖。(出示貓與人的大腦對比圖)

貓和人誰更聰明呢?

五年級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會讀寫本課的6個生字,掌握多音字“為、應”在本文中的讀音。理解“甚、惠、詣、乃、示、曰、未”等字意。

2、學習斷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根據註釋理解詞句,瞭解課文內容,體會“文言文”不同於“白話文”的語言特點。

4、通過品讀“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體會故事中孩子應對語言的巧妙,體會人物機智。

教學重難點:

1、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流利,讀懂句子。

2、體會故事中孩子應對語言的巧妙,體會人物機智。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解釋課題。

1、同學們,我們每天都有用語言進行交流。精煉得當的語言,能使我們有效地和別人溝通;機智巧妙的語言能幫助我們擺脫可能出現的尷尬局面;幽默風趣的語言,能愉悅我們的身心,活躍我們的生活。今天我們就要走進古人劉義慶,走進他的《世說新語》,去認識一位九歲的能言善辯的孩子。板書:課題。學生讀題。

2、解釋課題:說說這個題目的意思。(生讀說意思,師歸納)

3、請同學們也試著用這種方式來介紹自己。(氏之子或女)

(設計意圖:讓學生試著用文言介紹自己是讓學生初步感受文言特點,且對古文中的“氏”遷移運用)

二、初讀課文,讀通古文。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藉助拼音把字音讀正確,讀通課文。

2、檢查讀通情況,在讀文中發現學生的問題,有針對性的解決。著重強調多音字“為、應”在本文中的讀音。引導學生讀懂停頓。(教師範讀)

(設計意圖:讓學生用朗讀去感受文言的特點,以讀來激發學生學習文言的興趣)

三、合作學習,讀懂意思、瞭解課文內容。

1、小組合作學習,藉助註釋和蒐集的資料理解文中每句話的意思。哪些地方不懂,做上標記。

(設計意圖:合作學習既能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也能使學生更快地更容易理解課文的意思)

2,、全體交流解決難點。

第一句:學生解讀時,重點強調:甚、聰惠。

第二句:(1)學生解讀時,重點強調:詣、乃。介紹孔君平。

(2)“乃呼兒出”大家猜想一下,是誰把孩子叫出來的呢?叫兒子出來做什麼呢?

師小結:從這我們能感受到古人是有大智慧的,古文中省略了一些環節,我們還是能解其意,這就是古文語言精煉的一個特點。

第三句:(1)學生解讀時,重點強調:為、設。

(2)誰為誰設果?

師小結:由此我們發現這句話雖然省略了主語,但我們聯絡上下文進行推測,也是一種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3)“果有楊梅”是隻有楊梅嗎?想象一下還有什麼?但在這裡只提到楊梅呢?

第四句:(1)學生解讀,重點強調:此、君。

(2)孔君平為什麼說楊梅是他家的水果呢?在與楊氏子說這話是什麼意思呢?

(孔君平把楊梅和楊氏之子相提並論,也就是說,楊梅姓楊,楊氏之子也姓楊,說他們是一家子。)

第五句:(1)學生解讀,重點強調:未、夫子、“家”和“禽”與現代的“家禽”比較。

(2)那楊氏子又為何這樣作答呢?推測一下,楊氏子在作答之前,他是怎麼想的?

3、知道每個句子的意思後再連起來試著說說課文的意思。

四、品讀關鍵詞句,體會故事中孩子應對語言的巧妙,體會人物機智。

1、你覺得楊氏子是個怎樣的孩子?從哪看出來的?

“甚聰惠”——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

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1)孔君平在姓氏上做文章,楊氏之子也不假思索地答道:“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對比“君家果”“夫子家禽”。

(2)“應聲”答曰(反應快),多麼聰明的孩子,所以文章的開頭這樣寫道:樑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

(3)“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楊氏子沒有直接說“孔雀是夫子家禽”,讓聽話的人感覺舒服,同樣的意思,拐了個彎說,就委婉得體,而不失禮貌。

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想到孔雀;

最妙的是,他沒有生硬的直接說“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採用了否定的方式,說“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轉對答,既表現了應有的禮貌,又反駁了孔君平的話。

2、再造情境,遷移運用“未聞”。

師引導:(手指自己)在下柳君平。(手指楊梅)此是君家果。

接著又來了個姓梅的。(手指楊梅)此是君家果。

(設計意圖:白話和文言對比著學習既能讓學生了解課文內容,又能品味出文言之精妙。)

五、熟讀成誦。

1,這麼聰慧又懂事的孩子,你們喜歡嗎?讓我們再來讀一讀課文,注意讀出喜歡的感受,讀出古文的韻味。

2,學到這裡,你能試著把這個故事背誦下來嗎?一起背一背,不能背誦的看著書朗讀。

五年級教學設計12

一、導課。

1.看大螢幕:你從螢幕中獲得了哪些資訊?這些女作家你認識誰?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我國著名現代女作家林海音的一篇散文《遲到》。

二、檢查預習情況。

昨天預習過了嗎?把課文讀了幾遍?老師要檢查一下。

1.檢查詞語認讀情況:

詞語卡片:混合哭號扎辮子倒轉撩起夾襖咻咻

(大屏幫助區分:“扎”的幾個讀音;“咻咻”意思)

2.認讀單個字:

賴(懶)罰(你被誰罰過,為什麼?)貌(幾畫)挪

鼻瞪撣腫薯(暑署)

3.男女比賽讀課文:一方一個自然段段,通讀全文,看哪方無錯誤。

三、初知文意。

1.引導再讀一遍課文:要想把課文讀得有感情,就要把自己放進課文中去,用心讀,邊讀邊想。

2.學生自由讀課文一遍。

3.說說:讀了課文後你知道了什麼?(課文寫了)

四、寫字。

1.自己練寫一遍。

2.聽寫。

3.同桌互查,錯誤的字寫兩遍。

第二課時

一、聽寫詞語。

二、引導研讀。

從剛才同學們的發言來看,課文基本自己已經讀懂了,不需要老師再講了,這節課,老師想讓你們給我講,講什麼呢?

1.這是一位什麼樣的爸爸?

(1)你認為這是一位怎樣的`爸爸?(學生自由發表看法)

(2)屏示閱讀要求:

這是一位的爸爸。

①言之有據。

②練習朗讀,把爸爸的這一特點讀出來。

(3)學生按照要求準備。

(4)交流閱讀體會:

①嚴厲的爸爸:隨意指名讀相關句子,其他學生評議,再讀。

②慈愛的爸爸:找到的是哪個句子?(生說自己找到的句子)

句子對比:A(省略掉部分詞句的片段)

B(原文片段)

師點撥:作者用了這些細節的描寫,才更能顯示爸爸對孩子的一絲不苟的疼愛和關心。

2.“我”是個什麼樣的孩子?

屏示要求:我認為小海音是個的孩子。(言之有據)

三、欣賞課文,遷移運用。

1.從課文中挑選自己喜歡的句子或段落,練習朗讀,然後讀給大家聽,並說說為什麼喜歡這個句子。

2.欣賞插圖:插圖的哪些地方畫得好?為什麼?想想練習寫作:

我接過銅板,……(想:爸是怎樣離開的?我是怎樣走進教室的?進教室以後呢,心裡又有哪些想法呢?……請幫作者寫出來。)

四、作業:引導課外閱讀。

介紹林海音,以及主要作品。推薦閱讀《爸爸的花兒落了》。並要求填寫閱讀卡。

五年級教學設計13

教材分析:

《包裝的學問》是綜合實踐課,學生已經學習了正方體、長方體的表面積計算,合併、分割正方體和長方體的有關知識。本課是組織學生探究發現、總結規律,開展有關“包裝學問”的數學活動,在活動中重點培養學生綜合運用長方體等相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在實踐、操作、探索中感受優化思想,形成數學思考,增強空間觀念和節約意識。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瞭解不同的包裝方法,計算表面積,並比較出最節省的包裝方法,體驗策略的多樣化,發展優化思想。

2。過程與方法目標:發展動手操作能力和空間想象觀念,培養積極思考、探究規律的能力,能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滲透節約意識,瞭解包裝的學問在生活中的應用,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絡,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探究多個相同長方體疊放最節省包裝紙的包裝方法。

難點是:靈活、快速地找出最節省包裝紙的包裝策略。

教學準備:課件、長方體模型(學生每人準備一盒磁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播放圖片。(課件出示常用的生活用品的包裝盒)。

同學們,剛才看到的是生活中常見的包裝。其實呀,包裝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應用非常廣泛,外表亮麗,便於攜帶的包裝總是最先吸引我們的注意,那麼怎樣包裝最漂亮,怎樣包裝便於攜帶,怎樣包裝最節約包裝紙……。這些都是學問,今天這節課我們就從節約的角度來研究一下包裝中的學問。

【情境引入,提出現實的、有意義的學習內容,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求知慾,同時讓學生感受數學就在身邊,為進一步的探究學習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礎與知識基礎,另外,教師隨機滲透了環保意識和節約意識,可謂一舉多得。】

二、組織新課,探究新知。

1、自主探究,明確求磁帶的包裝面積就是求磁帶盒的表面積。

師:老師現在很想知道,如果要包裝這盒磁帶至少需要多少包裝紙?(介面處不計)

學情預設:學生可能會用(長×寬+長×高+寬×高)×2的方法解決所求問題,因為學生已有這樣的學習經驗。

師:聽了大家精彩的發言,老師知道:至少需要多少包裝紙的問題,就是求磁帶盒表面積的問題。(出示課件,師強調介面處不計)

2、合作探究,發現兩盒磁帶最節省包裝紙的方法。

師:解決了一盒磁帶的包裝問題,現在要把2盒磁帶裝成一包,會有幾種不同的包裝方案?

師:利用手中的磁帶和你的同桌一起拼一拼、擺一擺,看看有哪幾種不同的包裝方案?(介面處不計)

師:請一個小組上臺展示一研究成果。

師:你們組有多少種不同的包法呢?

生:齊答3種。

師:說得真好,我們得到了三種包裝方法,分別是大面重合、中面重合、小面重合。(課件演示)

【滲透有序思維的數學思想,以點帶面,著眼長遠。】

師:對於這三種包裝方法,猜猜看,哪一種最節省包裝紙?

學情預設:學生可能會猜測大面重合最節省包裝紙。因為學生早已擁有了合併、分割正方體和長方體的有關知識。(即使學生的猜測不是這樣,也不影響下面的教學。)

師:猜測是科學發現的第一步,但是既然是猜測,我們就要怎麼樣?(板書:驗證)

師:怎麼驗證你們的想法就是否正確呢?

生:在學習小組中再次拼一拼、擺一擺,並進行必要的計算。

師:好,大家看這盒磁帶的長、寬、高,用你喜歡的方法開始計算吧,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生:不同的方法進行計算。

學情預設:學生可能會出現兩種不同的計算方法

(1)、一盒磁帶的表面積×2—重疊面×2

(2)、求出包裝後新的長方體的長、寬、高,再利用表面積公式來計算。

師;將不同的方法在展臺展示,並引導學生選擇最佳策略解決所求問題。

學情預設:學生可能會通過計算表面積的方法進行驗證,也可能會通過計算重合面的方法進行驗證。

師:指名發表觀點,(引導學生重點說一說用了什麼方法進行驗證,得到了怎樣的結論。)

師:剛才我們通過大膽的猜測和有效的驗證,獲得了新的數學知識。(板書:重疊的面越大,表面積越小,就越節約包裝紙。重合的總面積最大,最節約包裝紙。)

【自主探究、動手操作、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要方式。利用身邊的學具(學生人人都有英語磁帶)進行操作,進行探究,同時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驗證。相信學生親歷這樣的學習過程,一定會對所獲得的知識留下深刻的印象。】

3、學有所思,暢想三盒磁帶最節省包裝紙的包裝方案。

師:老師要把三盒磁帶包成一包,有哪些種包裝方案?(課件)

生;各抒已見。

師:哪一種方案最節省包裝紙呢?

學情預設:學生可能用語言敘述,也可能用算式表達。(只要是正確的,教師都要給予肯定。)

【應用方法,讓學生不操作而直接判斷如何包裝最省包裝紙,是思維的提升】

4、小組合作:如果把4小盒“磁帶盒”包裝成一大盒,怎樣包裝才最節約包裝紙?為什麼?

學情預設:4盒糖果怎樣包裝最省紙?進一步討論和用磁帶操作,4盒糖果包裝成一包的情形,與兩盒糖果的情形類似,共有6種包裝方案,並且方案①最節省包裝紙。

三、拓展創新

走進生活,走近包裝。

如果把四個這樣的紙巾盒包裝在一起,怎樣包裝最節約?

(長、寬、高分別為20釐米、10釐米、8釐米。)每種包裝的長方體的表面積與它的長寬高的和之間有什麼關係?

結論:在包裝問題中,當所包裝的長方體的長、寬、高相等或最接近時表面積最小,最節約包裝。

【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感悟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體會數學就在我們身邊,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增強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四、全課總結,拓展延伸。

包裝這個小問題,學問可真不少,在實際生活中、在包裝的過程中還要考慮些什麼因素呢?(要留出接頭處、美觀、便於攜帶等)。大家考慮的很全面,有興趣的同學還可以深入的研究一下關於包裝的學問。

五年級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識課後生字,並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

2、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點面結合的描寫方法和運用列數字說明事物的方法。

3、瞭解莫高窟的藝術價值,體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

1、體會莫高窟的藝術價值,學習列數字這種說明方法。

2、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點面結合的描寫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語:

以講故事的形式匯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了解莫高窟的由來。

相傳一千六百多年前,有師徒三人,要往西天尋找極樂世界,那天傍晚行至敦煌,師傅派倆徒弟出去化緣。兩人一東一西,各走一方。

向西的和尚法名樂樽,走著走著,突然,一道金光閃過,晃得樂樽睏意全消,只見金光出自溪南的山脈,而且不止一道,赤橙黃綠青藍紫,照得天際流光溢彩,照得雲朵五光十色,照得大漠瑞氣升騰,照得樂樽滿面彤紅。樂樽原本就悟性極高修行極深,一陣狂奔至師傅跟前,高呼:“師傅,師傅,找到了!找到了!”。師傅面露會意笑容,輕聲而鄭重地對樂樽說:“那你就留下來吧。”。

於是,不久,第一個洞窟便在發光山脈面溪的山坡上誕生了。很快又有了第二個、第三個、……樂樽一心一意化緣建窟,造神供佛,將自己的才情、志趣、寄託、期盼,全都融入到大漠上這個山脈之中,洞窟之內。樂樽之後,築窟之風更是經久不衰,一浪高過一浪,一朝勝似一朝。莫高窟之輝煌雖不在樂樽之時,但所有後來者均公認:樂樽的人品修行最高,所有後人,莫高與他。為表對樂樽的崇敬之意,便將此處命名為“莫高窟”。

(師生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輕聲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重點詞句:

一組:洞窟彩塑壁畫飛天(師向學生介紹:佛教中指的是那些能飛的神仙)

二組:有慈眉善目的菩薩,有威風凜凜的天王,還有強壯勇猛的力士。

(詞語是有生命力的,指導學生把她們“讀活”)

3.指名讀課文,思考:作者是從哪幾方面寫莫高窟的?(板書:彩塑壁畫藏經洞)

三、精讀課文“飛天”部分

1.默讀課文第三段思考:壁畫有什麼特點?(板書:巨集偉瑰麗)我們大同國小100多平方米的會場真是巨集偉呀!“巨集偉”一詞用的準確嗎,為什麼?指導學生學習列數字這種說明方法。

2.再讀課文,畫出作者概括描寫壁畫內容和具體描寫壁畫內容(飛天)的句子,學習點面結合的寫作方法。

3.指導朗讀描寫飛天的句子。(學生練讀,指名讀,教師範讀,配樂讀等形式)

4.觀察描寫飛天的句子,發現語言規律(排比句,四字短語……),續寫飛天。

壁畫上的飛天,

有的臂挎花籃,採摘鮮花;

有的懷抱琵琶,輕撥銀弦;

有的倒懸身子,自天而降;

有的綵帶飄拂,漫天遨遊;

有的舒展雙臂,翩翩起舞;

有的手握短笛,;

有的圍坐一起,;

有的,……

5.小結:通過這一段的學習我們知道,作者抓住壁畫的特點,採用點面結合的方法,向我們展示了敦煌壁畫的神奇魅力。正因為如此,作者在文章結尾這樣高度評價莫高窟:(齊讀最後一段),著名作家餘秋雨在遊覽完莫高窟後也曾這樣評價:莫高窟是可以傲視異邦(bāng)的地方,就在於它是一千多年的層層累聚。我們,是飛天的後人。

五年級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師生情、生生情、人間最珍貴的是友誼。通過學習主題鮮明、情緒熱烈的《手拉手》、《我的朋友在哪裡》、《讓世界充滿愛》、《可愛的蘋果》作品,讓我們進一步體驗友誼永存。

2、唱好二聲部合唱《手拉手》、《可愛的蘋果》,從和諧的音色中享受友誼給我們帶來的樂感,並進行兒歌歌曲創作活動及藝術實踐活動,表達對老師的情誼。

3、欣賞聲樂曲《我的朋友在哪裡》、《讓世界充滿愛》,體驗人間的情和愛,並創編舞蹈動作。

教學重、難點:

1、用和諧統一的聲音演唱二聲部歌曲。

2、欣賞樂曲創編舞蹈。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匯入:

師:人與人表示友好、友誼、友愛等,最常用的是什麼動作?(學生回答略)

二、 初步感受音樂:

1、初聽歌曲,想想歌曲唱了什麼?(生答略)

2、復聽,思考:這首歌曲在節奏上有什麼特點?哪一種節奏型出現得比較多?你能試著拍一下嗎?

三、 學唱歌曲

1、再次聆聽,讓學生跟著旋律試唱歌譜。

2、老師邊彈伴奏邊示範演唱歌曲的高聲部歌譜。

1、學生跟著伴奏學唱,找出比較難唱的樂句,大家共同解決或找同學幫忙。

2、跟著伴奏有感情的把高聲部旋律完整的演唱一遍。

3、繼續聆聽歌曲,四人小組學習按節奏讀歌詞。

4、請學生當老師,能幹的先示範讀,然後再幫助讀得有困難的同學。

5、全班有感情的朗讀告辭。

6、跟著音樂,把歌詞帶進旋律裡演唱。

7、老師隨機指導。

10、學生完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高聲部。

四、學習歌曲的二聲部

1、聽老師彈奏低聲部旋律,學生哼唱。

2、學生跟錄音學唱。

3、把襯詞帶到旋律當中演唱。

4、指導低聲部的演唱。

五、表演歌曲

1、按要求分組自由選擇表演形式。(疊加節奏、採用打擊樂器、創編舞蹈等)

2、分組展示、

3、評價

六、老師小結。

第二課時

一、 複習歌曲《手拉手》

二、欣賞歌曲

1、初聽《我的朋友在哪裡》

師:你們聽!下面這首歌曲也和找朋友有關,聽聽!歌曲裡唱了什麼?演唱者的心情怎樣?

2、有感情的朗讀歌詞

3、試著哼唱。

三、 表演歌曲

1、以歌曲為背景音樂,討論集體舞的形式。

2、請有舞蹈特長的同學示範舞步,全班跟跳。

3、在音樂聲中,全班跳集體舞。

4、小結:友誼長在,友愛永存。

四、 創作活動:為兒歌譜曲

1、讓學生熟讀兒歌,並有感情地背誦

2、創作好第一句歌詞的曲調,反覆哼唱體驗,在自己滿意的前提下,唱給周圍的同學聽。

3、在第一句的基礎上創作第二、三、四句,運用以前學到的模仿、重複等手法進行創作。

4、完整地唱給周圍的同學聽,徵求意見進行修改後為大家表演。

第三課時

一、匯入:

1、播放一小段有關山村教師與學生在一起生活、學習的錄象,讓學生觀看後說說感想。

2、聯絡實際,說說我們現在與老師之間的感人事情。

二、學習歌曲

1、聆聽,感受歌曲情緒

2、簡介歌曲:這首歌曲創作於20世紀50年代,她們懷著對老師的崇敬心情,集體插座了這首歌曲,以蘋果比喻學生火熱的心去慰問老師。

3、再次聆聽,讓學生跟著旋律試唱歌譜。

4、老師邊彈伴奏邊示範演唱歌曲的高聲部歌譜。

5、學生跟著伴奏學唱,找出比較難唱的樂句,大家共同解決或找同學幫忙。

6、著伴奏有感情的把高聲部旋律完整的演唱一遍。

7、繼續聆聽歌曲,四人小組學習按節奏讀歌詞。

8、請學生當老師,能幹的先示範讀,然後再幫助讀得有困難的同學。

9、全班有感情的朗讀告辭。

10、跟著音樂,把歌詞帶進旋律裡演唱。

11、老師隨機指導。

12、學生完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高聲部。

三、學習歌曲的二聲部

1、聽老師彈奏低聲部旋律,學生哼唱。

2、學生跟錄音學唱。

3、把歌詞帶到旋律當中演唱。

5、指導低聲部的演唱。

四、採用不同的形式來表演歌曲。

第四課時

一、複習〈〈可愛的蘋果〉〉

二、欣賞〈〈讓世界充滿愛〉〉

1、匯入:

在大型運動會上,經常能聽到郭峰創作的歌曲。這些歌曲的主題都是反映“友誼”與“和平”。我們這節課介紹其中一首〈〈讓世界充滿愛〉〉

2、初步聆聽,思考:歌曲唱了什麼?它反映了什麼思想?

3、朗讀歌詞。

4、跟著音樂哼唱。

5、跟著音樂創編舞蹈。

6、小結:“讓世界有真心的愛,讓世界充滿情和愛。”

標籤:五年級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