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職場範文 > 實習報告

arcgis實習報告

  篇一:ARCGIS實習報告

arcgis實習報告

《ArcGIS實習報告》

學 號: 班級序號: 姓 名: 指導教師

績:

ArcGIS軟件操作實習報告

實習目的:

通過學習Arcgis這款Gis應用軟件熟練我們的實際應用能力,深入理解GIS軟件應用的核心部分,通過熟練Arcgis能掌握類似相關軟件操作,加強動手能力。

實習過程:

1. 對Arcgis軟件整體掌握,並與之前各類軟件操作對比和學習。

2. 具體對軟件操作掌握空間數據的採集與組織、數據的處理與變換、數據的可

視化表達。

3. Arcgis的空間分析能力的掌握:矢量數據的空間分析、柵格數據的空間分析、

三維分析、地統計分析、水文分析等。 4. 掌握Arcgis的空間分析建模。

實習內容:

根據學習內容,我們選擇了《地理信息系統分析與應用》第三章作為實習內容,本章內容分別為:初識ArcGIS、農田保護區域分析、度假村選址、屏幕矢量化及拓撲建庫、投影轉換及圖形裁剪、註記及屬性編輯與連接、燕麥試驗田選址、商店選址評價、土壤肥沃度分析、統計圖表、網絡分析、ArcGIS中DEM 的建立及應用。

以下是實習內容截圖

3.1 初識ArcGIS

1啟動ArcCatalog

2.連接數據

3瀏覽數據

3.1.3 ArcMap 中的柵格數據操作 1. 啟動ArcMap

2. 在arcmap 中加載數據

3. 圖層操作

(1) 放大、縮小

(2) 平移

  篇二:ArcGIS實驗報告與心得

地理信息系統實驗報告與心得

院系:資源與環境學院

年級:2011級

班級:地信一班

姓名:

學號:

指導老師:馮慧敏

時間:2013.05.28

ArcGIS實驗報告與心得

一.實驗目的:

(1)通過實習瞭解ArcGIS的發展,以及9.3系列軟件的構成體系熟練掌握

(2)熟練掌握ArcMap的基本操作及應用

(3)瞭解及應用ArcGIS的分析功能模塊ArcToolbox

(4)加深對地理信息系統的瞭解

二.實驗內容

實驗一是對ArcGIS概述。介紹ArcGIS的發展,以及9.3系列軟件的構成體系,瞭解桌面產品部分ArcMap、ArcCatalog和ArcToolbox的相關基礎知識;

實驗二講解了視圖數據的顯示與管理

主要闡述如何讓創建新的Map Document(工程文檔),工程文檔的保存,創建新數據層layer,數據層(Layer)的操作等;

實驗三講解了ArcMap下的數據編輯與修改 編輯點、線、面文件的流程,點、線、面的主要生成方法和介紹了繪圖工具、編輯菜單; 實驗四講解了柵格數據矢量化 介紹了ArcScan工具。ArcScan是Arcmap Desktop中柵格矢量化的擴展工具。它提供了一套強大且易使用的柵格矢量化工具。它使得用户可以通過捕捉柵格要素,以交互追蹤或批處理的方式直接通過柵格影像創建矢量數據;

實驗五講解了符號編輯與屬性表操作比如點狀符號的製作,現狀狀符號的製作,面狀符號的製作和屬性表的常用操作如創建屬性表、編

輯表格、表格查詢、表格計算等;

實驗六講解了空間查找與空間分析。主要熟練掌握緩衝區分析和疊置分析中的圖層擦除(Erase)、交集操作(Intersect)和圖層合併(Union);

實驗七講解了矢量數據的最短路徑分析和柵格數據的最佳路徑分析。主要我們掌握網絡分析和柵格數據的空間分析;

實驗八講解了圖表與報告創建使用和圖版設置與地圖整飾。創建圖表與使用圖、表創建報表與使用報表和圖版設置與地圖整飾。 三.實驗步驟及感想

通過這學期的ArcGIS實習,讓我體驗到了ArcGIS功能之強大,也讓我對ArcGIS有了一個整體的認識。也讓我知道了地理信息系統是做什麼的,他能解決什麼樣的問題。比如運用ArcGIS的強大的分析功能做一個選址問題。就拿實驗六來説,我們利用緩衝分析和疊置分析來完成選址問題。剛開始做實驗時我就在思考,它是怎樣去完成這樣一個問題的呢?對於每個購房者第一個思考的問題當然是周圍的環境,所以當然就要避開主幹道的噪音干擾了。這就的用ArcGIS中強大的緩衝分析了。緩衝區分析(Buffer)是對選中的一組或一類地圖要素(點、線或面)按設定的距離條件,圍繞其要素而形成一定緩衝區多邊形實體,從而實現數據在二維空間得以擴展的信息分析方法。所以我們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提取主幹道。提取主幹道是在交通網絡圖層的屬性表選擇。具體步驟:在右下角的打開 option 選項中,在菜單中選擇 select by attributes,在 select by attributes 對話框

中,左邊選擇“TYPE”,雙擊將其添加到對話框下面 SQL 算式表中,點中間“=”,再單擊 Get unique values 將 TYPE的全部屬性值加入上面的列表框中,然後選擇“ST”屬性值,雙擊添加到 SQL 算式表中,單擊 APPLY 按鈕,就將市區的主要道路選擇出來了。第二步自然就是主幹道噪音緩衝區的建立。(1)在使用緩衝區分析之前,我們先加載緩衝區分析工具,操作如下:選擇主菜單中“Tools>Customize”命令,進入“Command”標籤;(2)在“Command”對話框選中Categorie框中的“Tools”,然後在右邊的“Commands” 框中選擇“Buffer Wizard”,將其拖動到工具欄上的空處,出現緩衝區圖標。然後根據操作完成主幹道噪音緩衝區的建立、商業中心影響範圍建立、名牌高中的.影響範圍建立和名勝古蹟的影響範圍建立。這樣做是建立滿足個至條件的緩衝區圖層。然後把個個滿足條件圖層進行綜合,這也就是下一步的疊置分析了。疊置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統中常用的用來提取空間隱含信息的方法之一,疊置分析是將有關主題層組成的各個數據層面進行疊置產生一個新的數據層面,其結果綜合了原來兩個或多個層面要素所具有的屬性,同時疊置分析不僅生成了新的空間關係,而且還將輸入的多個數據層的屬性聯繫起來產生了新的屬性關係。先進行交集操作。打開 ArcToolBox,在“Analyst Tools”下選擇“overlay” 下的“Intersect” 操作,將商業中心的緩衝區、名牌高中的緩衝區和名勝古蹟的緩衝區分別添加進來,單擊“OK”,從而獲得同時滿足三個條件的交集區域。 接着進行擦除操作。為便於購房者的選擇有更大的餘地,更直觀地,綜合上述四個因子,對整個市區進行分等定級,這樣

我們做的擇房分析就完成了,心裏頓時有一種成就感,也體會了ArcGIS的強大之處。

四.實驗總結

剛上大學時就有學長跟我們説ArcGIS有着強大的功能,加上自己對地理的熱愛,更加讓我對地理信息繫有着濃厚的興趣。在上地理信息系統導論和實驗之前,急想知道地理信息系統是幹什麼的,他到底能解決什麼樣的問題等等。想去弄清楚他,學好他,征服他。然而看看越來越對GIS迷茫了。直到開了地理信息系統導論和實驗課讓我對GIS有了初步的瞭解,大體上知道GIS能做些什麼了。通過這學期的實習讓我體會到了ArcGIS的強大之處。這也讓我明白要想學好GIS我還得發一番功夫,雖然現在還有的不懂,但只要我們有信心,肯努力,我相信我們能學好的。通過實習讓我懂得理論的重要性更明白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重要性。GIS在迅速發展,我覺的作為GIS人應時刻關注GIS的發展動態,讓我們更快更好的掌握和應用GIS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篇三:ArcGIS實習報告

長 安 大 學

地 理 信 息 系 統

姓名:

學號:

專業 : 遙 感 科 學 與 技 術

指導老師:

學院:地 測 學 院

一、實習目的

1、熟悉GIS軟件——ArcGIS的體這種繫結構,掌握ArcMap用於地圖數據的編輯、顯示、查詢和分析等功能,瞭解ArcCatalog對數據

的管理,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理解GIS軟件應具備的基本功能。

2、掌握地圖掃描矢量化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驟,並通過圖像配準,進一步理解座標變換的原理與方法。

3、掌握利用ArcMap對數據的獲取及存儲,熟悉ArcMap的空間查詢、疊加、緩衝區分析等常用的地圖分析功能,能有效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4、掌握地圖渲染方法及製圖輸出。

5、根據野外採集的離散點數據集,建立DEM,並進行三維可視化,瞭解虛擬現實的構建過程。

二、實習任務

(1)完成給定區域的地圖矢量化,建立數據庫。

數據共分10層,分別為:高程點(點:高程)、電力線(點)、散墳(點)、橋(點)、道路(線:類別)、陡坎(線)、地類線(多邊形:類別)、地類界(多邊形:類別)、村組界(多邊形:村名)、池塘(多邊形)、建築物(多邊形:類別、拆遷指標)等

注:地類分為:農用地(耕地、園地、其它)、建設用地(莊台、道路)、未利用土地。如圖上綠色線所示。

(2)統計圖幅內,各類用地面積,各村組內各類用地面積所佔的比例。

(3)進行地圖編制,製作專題地圖並進行渲染輸出。

(4)以衞星遙感影像地圖為紋理,建立研究區域的三維可視化地圖,並以樓層為高度構建虛擬村組。

三、實習內容(附實習具體操作步驟)

1、shp文件的創建

2、圖像配準及矢量化

3、空間查詢

4、緩衝區分析

5、地圖渲染

6、製圖輸出

7、構建TIN

8、在TIN的基礎上,粘貼衞星遙感影像地圖,建立三維可視化地圖。

四、實習時間

2014.1.6——2014.1.17

五、實習地點及時間安排

實習地點:2#實驗樓第2層圖像信息處理機房

實習時間:上午(1~4節課)、下午(5~8節課)

六、實習要求

(1)紀律要求

? 按時參加各項實習工作,請病假要有醫生證明,一般不批准請事假的情況。特殊情況請假者1天以內(含1天)必須實習隊批准,2天以內(含2天)必須系主任批准,3天以內(含3天)必須學院批准,缺勤累計超過3天(不含3天)者沒有實習成績。

? 嚴禁在實習機房上網,打遊戲。

(2)工作量要求

每人各自完成一份。

(3)成果要求

在自己的文件夾(用自己的名字)下完成指定內容、規定要求的實習科目;

提交最終實習成果與實習報告。

注意事項:

1、

2、

3、 各圖層座標系嚴格一致,均為Gauss-Kruger,Beijing-1954-3-Degree-GK-CM-108E; 拆遷標準:樓房:1000元/m2;簡易房500元/m2;棚房200元/m2;廊房200元/m2; 每加一圖層,最好至少矢量化一個要素,否則很難保證在一個視窗範圍

內顯示;

七、實習總結

1、(1)、通過這次實習,讓我基本熟悉了GIS軟件——ArcGIS的體這種繫結構,掌握了ArcMap用於地圖數據的編輯、顯示、查詢和分析等功能,瞭解了ArcCatalog對數據的管理,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理解了GIS軟件應具備的基本功能;(2)、掌握了地圖掃描矢量化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驟,並通過圖像配準,進一步理解了座標變換的原理與方法;(3)、掌握了利用ArcMap對數據的獲取及存儲,熟悉了ArcMap的空間查詢、疊加、緩衝區分析等常用的地圖分析功能,能有效解決了一些實際問題;(4)、掌握了地圖渲染方法及製圖輸出;(5)、根據野外採集的離散點數據集,建立了DEM,並進行三維可視化,瞭解了虛擬現實的構建過程。

2、在完成了此次的實習後,我更加學會了怎樣更好地學習、更好地與同學交流,遇到不懂的通過自己上網查詢、求助同學、向師哥師姐及老師請教,因此也讓實習進行得很開心、較順利。如此,提高

  篇四:arcgis空間分析實習報告

實習一:ArcGIS地統計分析

指導老師:趙永

一 實習目的

利用地統計分析模塊,根據一個點要素層中已測定採樣點、柵格層或者利用多邊形質心,輕而易舉地生成一個連續表面。這些採樣點的值可以是海拔高度、地下水位的深度或者污染值濃度等。當與ArcMap一起使用時,學習利用地統計分析模塊提供的一整套創建表面的工具來生成一個相對精確的連續表面,用這些表面來進行可視化、分析及理解各種空間現象等。

二 實習內容

1瞭解地統計分析模塊,創建臭氧濃度缺省參數表面。

2學習在創建表面之前如何對數據進行檢查。數據檢查的目的是為了找出數據中那些離羣值並且發現數據中存在的趨勢。

3創建第二個表面,這個表面更多地考慮了練習2中數據分析發現的空間關係,並且對練習1中生成的表面進行了改進。

4對練習1和練習3中創建的表面進行比較,並判斷哪個表面對未知值的預測更好。

5創建臭氧濃度超出臨界值的概率圖,從而生成第三個表面。

6利用ArcMap的功能將你在練習3和練習5中創建的表面放在一起做最終的顯示

三 實習步驟

1 利用缺省參數創建一個臭氧表面

(1)打開arcmap 並激活地統計分析模塊

(2)加載數據

(3)利用缺省參數創建臭氧濃度表面。

圖1利用缺省值創建的臭氧表面

2 檢查數據

(1)檢查臭氧濃度數據分佈是否符合正態分佈,從下圖可以看到臭氧濃度分佈大致符合正態分佈

圖2 臭氧濃度分佈直方圖

(2)正態QQ圖。另外一種檢驗數據是否符合正態分佈的方法,通過標準正態分佈與現有數據分佈比較,還可以找到一些異常值,來檢查並校正這些異常值。若符合正態分佈則數據點應成一條直線,那些不在直線上的點為異常點。

圖3 臭氧濃度正態QQ圖

(3)用趨勢分析工具識別數據中的全局趨勢。只有數據分佈符合一定的趨勢,才能用數學公式對確定表面進行模擬,故需要分析數據的全局趨勢。

圖4 臭氧數據全局趨勢

(4)理解數據的空間自相關和方向效應。利用半變異函數/協方差函數雲圖,在半變異函數/協方差函數雲圖中,每個紅點表示一對採樣點。既然越近的點越相似,那麼在半變異函數雲圖中鄰近的點(在X軸的左邊)應該有較小的半變異函數值(在Y軸的下部)。隨着樣點對間距離的增加(在X軸上向右移動),變異函數值也要相應增加(在Y軸上向上移動)。然而,當到達一定的距離後,雲圖變平,這表明超出這個距離時,樣點對之間不再具有相關關係了。

觀察半變異函數圖,如果某些靠得很近的數據點(在X軸上接近於零)具有異常的較高的半變異函數值(在Y軸的上部)時,你就應該仔細檢杳這些樣點對,看看是不是這些數據不準確。(可用於探測異常值)

圖5半變異函數/協方差函數雲圖

3 製作臭氧濃度圖

在生成臭氧濃度表面模型時考慮到數據分佈符合一定的趨勢,在差值時加入趨勢因素生成模型。

圖6 加入趨勢因素後臭氧濃度圖

4 模型對比。通過比較缺省參數的臭氧濃度模型和加入趨勢因素後的臭氧濃度模型,選擇一種能較少模擬出臭氧濃度表面模型。通過比較可以得到Trendmoved 模型對數據的模擬更精確。

  

標籤:ArcGIS 實習 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