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職場範文 > 職場百科

會計初學者的幾大誤區

多年審計的工作經歷總結了會計從業人員在實踐工作中的幾大誤區:

1、 會計準則是上市公司的事,我只要做好分錄就行。

絕大部分會計抱有這種想法,在上學的時候就着重記憶會計分錄,工作中一旦碰到書本上沒有的業務就發懵,不敢做分錄,於是不斷查閱相關書籍,上網詢問。他們試圖找到一本能夠涵蓋世間所有類型交易與事項分錄的大全,象查字典一樣查出要找的分錄。這樣的會計網上發問時有一個特點,他總是首先會問“有做過某某行業某某業務的嗎?”的確,會計準則的執行需要從業人員有較高的理論水平,由於表達準則所用語言需要“精準、與高度涵蓋”因此對初學者有些“晦澀難懂”,並且絕大部分準則規範的事項一般企業實踐中根本碰不到,例如“借款費用”“股份支付”等等,還有一些企業執行確有難度,例如“所得稅”。但這並不代表會計準則不適用一般企業。許多,特別是大衆化業務還是要尊重準則的。因爲,準則是會計人員主觀編制分錄的基礎與指導。只要理解了準則,可以說幾乎所有行業的業務分錄都不會難倒你。對於初學者來說,必須先行掌握會計的基本原則與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前者給出了處理業務的指導方向,後者給出了會計六大要素的基本定義。

舉例來說,曾有網友問我 “去年12月份的費用可以計入在今年1月份麼?”我會反問 “多少錢,佔淨利潤比例?”假設他回答該金額8萬,去年淨利70萬。那麼我會回答,“不能!要走以前年度損益調整,並調整相應報表期初數。”如果還是8萬的費用,而淨利是8000萬?那麼完全可以入在今年。爲什麼處理不同?答案就是重要性原則!還有網友問“公司支付的一些費用或購買的資產無法取得發票,是否應掛在其他應收款?”我的回答“絕不能!只能按事項的真實性質處理!”原因爲何?首先參見實質重於形式原則,其次參見基本準則中對資產的定義。至於因違反了會計法規及稅收條例而被罰款,那是你不取得發票的代價,但總好過因假賬引起的民事甚至刑事責任。再舉一例,許多網友在實踐中分不清一項支出到底是“資產”?還是“費用”!我一般會反問“請你告訴我什麼叫做資產?”大家可以想想看,作爲從業多年的你,能準確說出資產的定義麼?
也有的.網友會說,我做的是“內賬”沒必要去遵循哪些破“準則”。“大錯特錯!”內賬是做什麼的?是給管理層看的,是管理層經營管理的重要依據,如果你的業務處置遵循的不是“普遍接受的規則與標準”而是“閉門造車”,那如何與同行業平均水平比較?利潤是你按公司自己的標準覈算而出,又何來“客觀性”?如果這些會計目標都達不到,你的報表又有何意義和作用呢?如果你的老闆因看不懂會計報表而只關注“剩餘的現金”那麼請你退回一個世紀前的做法,請個“賬房先生”。

會計初學者的幾大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