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政範文 > 調查報告

農村勞動力調查報告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報告成爲了一種新興產業。你知道怎樣寫報告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農村勞動力調查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農村勞動力調查報告

農村勞動力調查報告1

城市資源,以形成城鄉良性互動的大好局面,實現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就地轉移;另一方面,我們在調整城市產業結構以實現農村剩餘勞動力的異地轉移的同時,我們還要鼓勵農民進城創業,發揮其主觀能動性以推動就業。

“三農”問題就是對農業、農民和農村問題的總稱。具體的講,就是農業的增長與發展;農民現實的收入及其增長、未來的生活、職業等變化及由此帶來的問題;農村發展,包括農村經濟及社會的發展。農業、農村與農民三者之間的聯繫是緊密相連而難以分隔的。其中,農民從事生產活動,創造價值,增加收入,改善居住地的生存環境條件,建設新型的農村;農民將所得收入用於增加農業投入,進一步促進農業發展。可見,在這三者關係中,農民是具有主動性的一方,而農業是農民獲取收入的源泉和進行勞動創造收入的對象之一,農村則是在農民通過勞動創造收入後進行改造、改變的對象。因此,三農問題的實質是農民問題。近年來,隨着農副產品價格的普遍下降,農民負擔日益加重,中國農民、農村和農業的困境越來越成爲人們普遍關注的話題。

一、“三農”問題的癥結

“三農”問題的癥結在於農業人口過剩,農民就業不足。據李子奈(2002年)對農業就業結構偏離度的測算,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員中大約有1.4億人爲農村剩餘勞動力。隨着我國農業生產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比重的進一步下降,隨着農業生產技術的進步,需要轉移的農村剩餘勞動力還將增加。龐大的農業人口與有限的農業資源的尖銳矛盾,成爲我國“三農”問題的癥結所在。

1.農業人口過多至使農業低效率。威廉·阿瑟·劉易斯(W·A·Lewis)認爲,由於傳統農業部門剩餘勞動力比較多,勞動力供給是無限的,勞動生產率很低,其邊際勞動生產率接近於零甚至是負數,農民的報酬極低。按照他的邏輯,在剩餘勞動力未輸送完畢之前,農業部門的勞動生產率很難提高,農民的收入將始終處於停滯狀態。

2.農業人口過多導致農民貧困。農業人口過多從兩方面直接影響農民的收入:一是有限的農業收入由龐大的農業人口分攤,導致人均收入水平低下;二是有限的農業資源由龐大的農業人口分攤,造成農民就業不足。農民收入水平低,又會通過兩個途徑形成農民貧困的惡性循環:收入水平低人力資本投資不足農民謀生能力低收入水平低;收入水平低擴大再生產投資不足收入水平低。

3.農業人口過多影響農村穩定。農業人口過多通過兩個方面因素影響農村穩定:一是農民是農村不穩的經濟根源。當前農村77.5%的農民收入處於負增長,這是農村出現不穩定因素的經濟原因。二是農民組織化程度低,自我保護能力弱,農民利益得不到充分保障。農業人口過多,且經營分散,使農民通過適當的形式組織起來形成利益集團的成本過高,至使農民組織化程度低,造成農民自我保護能力弱。

總之,農業人口過多形成農業、農民與農村問題的惡性循環。農業人口過多既直接作用於農業、農民和農村,又通過三者間的相互影響和制約形成農業、農民和農村問題的惡性循環。因此,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出路只能是減少農業人口的數量,轉移農村過剩的勞動力,降低農村自然資源的負載率,使農村勞動力和自然資源的配比逐步趨於合理,增加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人均資源空間。

二、“就地轉移”是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基礎

小城鎮戰略是就地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的方法之一,即“離土不離鄉”的轉移策略。20多年來農村鄉鎮企業的迅速發展,已使1億多農民從土地上轉移出來,另外,城市和沿海工業加工區也吸納了1億多農村剩餘勞動力。這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農村中勞動力與土地、農民增產與增收之間的矛盾。但也要看到,這種通常不伴隨身份轉變的轉移方式有很大侷限性,它使許多已從土地中轉移出來的農民不能專營工商業和服務業,許多人仍是遊歷在農業與非農產業之間的兩棲職業者。已轉移的農民仍然把農村視爲自己的家,保留在農村中佔有的資源,就成爲在這種制度安排下理性選擇。這既使農業日益成爲“業餘產業”、“副業”,也不利於土地資源的規模利用。因此,現在實施城鎮化戰略必須着眼於農業產業佈局和產業結構的調整,以農業爲基礎大力發展農村的非農產業,通過農村的工業化來形成和培育城鎮化的基礎,這纔是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的特色所在。

1.大力發展農村工業化

當前,我國鄉鎮企業已全面進入國民經濟各個部門,在城市工業之外構建了“第二工業體系”,是就地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的重要途徑之一。截止2001年低,鄉鎮企業從業人員達到1.33億人,佔全國農村勞動力的26.8%,大大緩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鄉鎮企業支付職工的工資總額已達8200億元,農民人均從鄉鎮企業獲得的工資性收入爲850元,佔全國農民人均收入的34.4%;同時,鄉鎮企業的集聚會帶動農民集聚,進而勞動服務業和市場的興起,既促進了小城鎮的建設,又培植了小城鎮的產業基礎,併成爲鄉鎮企業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城鎮化建設的經濟支撐。

2.加快農業產業化步伐

具有官方方面估計,農業的充分發展,農業結構的優化,可吸納近一半的農村剩餘勞動力。我國農業產業化經營程度不高,農業產業鏈短,附加值低。目前,發達國家對農產品的加工約佔總量的80%,我國只佔10-20%。發達國家食品工業產值相當於農業產值的2-3倍,我國還不到1/3。發達國家農業產前、產中、產後的產值比例爲2:1:7,我國正好相反,是7:1:2。可以看出我國農產品加工轉化增值的空間很廣闊,潛力很大。只要認真抓好農產品的加工與轉化增值,農業效益的增長大有希望。

3.鼓勵民工回鄉創業

大中城市作爲一個開放系統,更容易給農民帶來現代觀念。美國著名經學家,諾貝爾獎金獲得者阿瑟·劉易斯指出:“市民素質的提高既有利於其自身的轉移,成爲與時俱進的現代工人和現代商人,又能爲農業實現現代化培養一代現代農民。”農民外出打工,不僅增加了現金收入,提高了農民的勞動生產率,更重要的是不少農民轉變了觀念,學到了本事。對這些經受幾年鍛鍊,積累了一定資金,學到了一些管理知識,掌握了一定技術的農民工,要動員他們回鄉創業,擴大就業,把他們看作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表彰他們的創業事蹟和先富幫後的奉獻精神,激勵更多的外出農民工回鄉爲本地經濟社會發展創造條件做出貢獻。

4.積極引進城市資源

解決“三農”問題,不能僅靠農村內部的資源,而是要統籌城鄉資源,跳出長期以來就“三農”解決“三農”問題的傳統思維侷限,衝破歷史形成的城鄉分割的二元經濟格局,引導先進生產力、先進文化下鄉,跨產業、跨區域重組資源,合理配置生產要素,從而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增強農業的市場競爭力,加快農村城鎮化和農村小康社會建設的步伐。例如,目前大部分的城市工業生產能力過剩,許多企業開工率不到60%。在這種情況下,城市資本所有者急於尋求新的投資方向,這就爲將城市資本連同企業家、生產技術、管理經驗等一起引入農村提供了前提條件。

在實現農村剩餘勞動力就地轉移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鼓勵農民就地走向現代化,並不是將農民堵回農村,而是應更加關注農村的發展,統籌城鄉發展,有效地擴大農村內部的就業容量。

三、“異地轉移”是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的關鍵

異地轉移農業剩餘勞動力,特別是將這部分勞動力轉移到大中城市,是解決我國“三農”問題的出路之一,也是實現我國現代化及我國城市化道路的另一種思路。他的最大好處在於可以減輕農村人口對有限自然資源的依賴與壓力,提高農業勞動力的邊際生產效率;同時,他還能通過勞動力的城市遷移形成勞動力市場,在流動中確立勞動力價值,消除勞動力工資扭曲的現象,使全部勞動力在城鄉之間都得到充分合理的配置。

1.促進大中城市的工業產業結構升級和優化

限於我國尚有1.5-2億的農業剩餘勞動力需要轉移和總體勞動力素質偏低的條件,我國工業結構優化戰略應以發展勞動密集型工業爲基礎主體,應以農村勞動密集型工業爲加速工業化的推力,較快走完勞動密集型爲主體的工業化階段,進入成熟階段。工業過程中,製造業勞動力佔總勞動力的最大比重,美國爲26.1%(1926年),日本爲27.4%(1973年),臺灣爲33.5%(1985年),而我國目前只有15%左右。借鑑工業化較爲成功的國家和地區的經驗,只要形成勞動密集型主導產業,抓住入世機遇,我國製造業勞動力份額可以再上升0-15個百分點,所吸納的農業勞動力絕對量相當於1990年農村新增的7500萬勞動力。

2.大力發展第三產業

目前,我國第三產業發展還很落後,統計數字顯示,我國第三產業的就業比重只有30%左右,而發達國家就業比重高達60-80%,發達國家第三產業的種類有150個,而我國只有50左右。發達國家的社區服務就業份額爲20-30%,而我國目前僅有4%左右。據推算,全國32個人口在百萬以上的特大城市和43個人口在50-100萬的大城市中,社區服務業可提供的就業機至少應在1500萬個以上,再加上其它中、小城市提供的就業機會,就可以大大緩解我國巨大的就業壓力。因此,解決就業問題在第三產業還能找到巨大空間。

3.鼓勵農民進城創業

大量農民進入城鎮需要大量的相應的就業崗位。在當前城鎮就業壓力加大的情況下,農民進城就業的難度更大。這就需要大力鼓勵農民進城創業,尤其是鼓勵農民在第三產業創業,因爲目前我國的第三產業發展滯後,而該產業又是進入門檻較低、吸納就業人數較多的產業。政府應當制訂鼓勵農民進城創業的政策,要完善農村的土地流轉制度和貸款制度,比如可以允許農民以土地經營權爲抵押取得銀行貸款等,從而增強農民進城創業的信心和能力。

4.擴大農村對外開放

擴大農村對外開放,開拓國際市場,有利於彌補我國農業資源的不足,拓寬我國農業發展空間和農業勞動力的就業空間,對我國農村經濟發展具有深遠意義。要積極吸引國外的資金和技術,改善農業生產要素的配置格局;採取有力措施擴大農產品出口,包括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突破食品安全等技術檢測壁壘,先行取消對具有比較優勢的農產品所徵收的農業特產稅,適當加大農產品退稅的力度,增加農產品需求;在國外創辦農業企業,利用國外資源;促進勞動力輸出,發揮勞動力資源豐富的比較優勢。

在實現農村剩餘勞動力異地轉移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的是,要統籌城鄉發展,一方面要大力發展城市產業,以吸納更多的農村剩餘勞動力;另一方面,鼓勵農民進城創業,發揮其主觀能動性以推動就業。

總之,就地轉移和異地轉移這兩種形式對解決農業剩餘勞動力的空間配置都具有積極作用,我國的政策應該是將這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正如十六大報告所示:要用城鄉統籌的眼光解決中國的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三農”問題的解決,不可能封閉在農村的內部,要和城市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城鄉統籌的格局,逐漸使得解決中國的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找到一個新的前途。

農村勞動力調查報告2

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快速轉移,是解決“三農”問題、促進城鄉經濟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戰略舉措。近年來,隨着我縣工業的加快發展,企業的不斷壯大和就業需求的不斷增加,農業生產技術也在逐步提高,農業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和完善,農村剩餘勞動力明顯增加。縣域企業“招工難”和“用工難”與下崗職工和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業難”之間存在矛盾。爲了解決這一矛盾,我縣開展了大規模的“農民技能培訓工程”,爲加快農村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吹響了新的號角。一年來,全縣完成技能培訓和人才轉移,轉移率高,有效促進了農民就業,實現了農民收入的增加。在培訓過程中,農村人作爲一個特殊的羣體,開始打動人們的目光,吸引了各行各業的更多關注。

一、農村人員的基本情況

農民工,按照目前普遍接受的觀點,是女性一週歲以上,男性一週歲以上,有勞動能力的農村勞動力。根據年全縣農村勞動力資源普查統計,全縣共有農村人口,有男有女,男女性別比例。在文化結構上,國中及以下的比例和全體員工的比例一樣高,而高中(中專)及以上的比例只有,其中只有大專以上的。產業分佈方面:現有實際從業人員,佔總人數,依次從事三大產業,其中,第二次生產中,從事服裝加工業、建築業、轉椅傢俱業的人數分別達到人、人,三者之和佔第二次生產從業人員,與我縣主導產業快速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密切相關;三大行業中,從事批發零售業、交通運輸業、餐飲業、旅遊業的人數分別爲人、人、人,排在第三產業之前的前三位。就業方面:本鄉就業人數爲人,佔總數;縣外和縣內其他鄉鎮從業人員分別是人和人,佔總就業人數的總和。

根據普查數據,我縣屬於農村勞動力資源範疇,不參加勞動的人數是人。此外,從事第一產業的人理論上可能會向第二、三產業轉移。這是一個很大的羣體,也可以認爲是我們縣人的剩餘勞動力。隨着我國工業化、城市化和農業產業化的大力推進,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勞動生產率的快速提高將不可避免地受到驅動。未來,初級生產將主要面臨季節性的農忙,剩餘勞動力將在一年的大部分時間裏完全閒置。走出田野,實現就業轉移,已成爲人們不可迴避的現實問題。

二,農村人才的基本特徵

對農村人員的調查將有助於我們進一步瞭解人員的基本特徵,進行有針對性的勞動力轉移。根據人口普查,目前農村人口有三個基本特徵。第一,教育水平低,競爭力弱。因爲不到90%的農村人是國小文化程度,思想觀念相對落後,缺乏技能,大部分只能從事沒有技術含量的簡單勞動。第二,家庭負擔重,轉移慾望強。農民工基本處於老幼的年齡階段,是一個家庭的中堅力量。他們大多承擔着孩子上學、結婚、建房等沉重的經濟負擔。,並且有強烈的養家餬口的慾望。第三,不想遠行,希望就近掉頭。根據普查數據,在參加求職意向調查的1萬人中,有1萬人想在家附近工作,佔被調查者的比例,能考慮出去工作的人數佔了比例。

三、關於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幾點建議

在中央高度重視“三農”工作的背景下,人民作爲農村勞動力中的弱勢羣體,應該得到更多的關注。堅持“政府重視、市場引導、自力更生”的總體要求,按照“本地轉移爲主、異地輸出爲輔”的方向,採取有效措施,共同推進農村人員勞動力轉移。

1.加強領導,推動政策。按照全國委員會的要求,農村人才的培訓和轉移應被視爲政府公共服務的一項重要任務。各級各部門要把農村人才培養作爲“十萬農民培訓工程”的兩個重點之一,抓緊抓好。“十萬農民培訓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實行農村人員勞動力轉移專人負責,每年下達轉移計劃。同時,在現有轉移補貼政策的基礎上,提高對農村人員的補貼標準,降低培訓成本,對培訓後轉移工作突出的培訓機構按照轉移率給予不同程度的獎勵;研究制定農村人員創業或辦財團的優惠政策,探索出臺鼓勵企業吸納農村人員的優惠措施,動員全社會力量幫助扶持。

⒉加大以村莊爲單位的集中生產區建設。引導和鼓勵全縣所有鄉鎮和行政村大力發展村級經濟,就近吸納剩餘勞動力。進一步完善中心村規劃,安排土地和宅基地,利用好廢棄礦址、兼併學校和閒置集體房屋,發展村級產業“孵化港”,實現就業轉移,增加農民收入。

3.大力發展規模經濟農業。開展“生態觀光種植”工程,利用我縣良好的環境資源,積極引導和支持農村人員生產綠色農產品;鼓勵有實力的企業成立專業合作社,推動濾布大規模種植,帶動人們發展觀光種植。同時,做好有機茶、畜禽、種苗等四大特色主導產業的深度發展,培育“三位一體”經營實體,提高農民組織化和農業產業化程度,吸納更多人就業。

3.大力發展以旅遊業爲主導的第三產業。創新機制,加快實施旅遊總體規劃,通過景區深度開發加快旅遊商品市場建設,大力發展景區“農家樂”,爲人員提供更多創業機會。加快“千鎮萬村可靠店”建設,規範農村商貿發展,爲農民轉移致富提供更大平臺。

⒌建立了城鄉一體化勞動力市場。隨着城鄉一體化的不斷推進,農村人口脫離傳統農業、離開家園和城市的步伐將進一步加快。一方面,加大農村基礎設施的投資和建設,爲勞動者創造更多的機會;另一方面,城市化進程需要社會保障服務體系的支持。針對城市綠化需要大量保潔人員的情況,針對上海世博會的契機,加強與上海相關部門的聯繫,培訓輸出一批保潔人員,並進行定期維護;針對城市雙職工家庭普遍存在的嬰兒無人照看的情況,充分發揮女性有經驗能管好家庭、照顧好孩子的特點,專門組織一批能拉出來玩好的女性專家。通過規範化培訓,建立專業組織,開展家政服務,實現城鄉互動共贏。

農村勞動力調查報告3

近年來,隨着工業化、城市化步伐的不斷加快,尤其是園區經濟的蓬勃發展,土地這個經濟發展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被大面積徵用,被徵地的農民逐漸向非農方向轉變。如何促進被徵地農民實現充分就業已成爲××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中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成爲各級黨委、政府工作的熱點、難點問題。爲此,××市婦聯緊緊圍繞這一工作中心,急黨政所急,想婦女羣衆所需,盡婦聯所能,面向廣大失地婦女,在調查失地婦女就業現狀、加大培訓、進行就業推薦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幫助和引導廣大失地婦女提高整體素質,提高勞動技能,幫助和引導農村婦女實現勞動力轉移,服務於農村,服務於經濟建設。

一、我市農村婦女勞動力轉移的主要特點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市有農村婦女勞動力24.68萬,已轉移20.34萬,佔82.4%。從我們的調查數據情況看有以下幾個特點:

1、我市農村失地婦女勞動力轉移的行業分佈以第二產業爲主。目前,我市已轉移的農村婦女勞動力中,原創:有63.7%轉移至第二產業,其中從事工業的佔57.2%;轉移至第三產業的僅佔11.2%。轉移的農村婦女勞動力,多數是從事輕工業和加工業,主要以勞動密集型的民營企業爲主,如紡織和服裝加工企業等。

2、我市農村失地婦女勞動力轉移的年齡結構以中青年爲主。在我市已轉移的農村婦女勞動力中,45歲以下的中青年婦女勞動力所佔比重達80%。各年齡組的構成爲:25歲以下的佔15%,25-35歲的佔30%,35-45歲的佔35%,45歲以上的僅佔20%。

3、我市農村失地婦女勞動力轉移的流向以就地爲主。我市婦女勞動力外出就業的比較少,絕大多數在本鎮或鄰近鄉鎮工作,屬於典型的“離土不離鄉,務工不進城”。全市農村婦女勞動力轉移至本鎮的佔77.4%;轉移至本市外鄉鎮的佔18%。在本市範圍內轉移的人數佔全市農村婦女勞動力轉移的95%以上,而轉移至本市以外的農村婦女勞動力比例不足5%。

二、我市促進農村失地婦女勞動力轉移的做法

隨着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推進,在土地被徵用的過程中,我市各級黨委、政府主要通過出臺有關政策措施,促進失地婦女勞動力的轉移。一是在簽訂土地出讓合同時,對勞動力的安置達成協議。有些地方在簽訂土地出讓合同時,明確規定在建企業要優先安置本地勞動力,以利於農村失地婦女勞動力的轉移。二是對農村勞動力實行養老補助和社會保障。如新港鎮對16-35週歲的失地婦女發放每人每月110元、期間2年的待業金,對36-50週歲的失地婦女發放每人每月50元的生活費,對50週歲以上的失地婦女每人每月發放141元的養老金。三是由政府出資對農村勞動力進行培訓。以“政府購買培訓成果”和“以獎代補”的方式,對被徵地農村勞動力實行免費技能培訓、免費就業指導培訓、免費提供求職登記、信息諮詢及中介服務。四是鼓勵用人單位招用農村被徵地勞動力。用人單位招用年滿40週歲的農村被徵地婦女勞動力,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且按規定參加社會保險的,按相關規定給予用人單位崗位補貼。五是鼓勵農村勞動力自謀職業、自主創業。凡在規定期限內申請開辦個體工商戶的農村勞動力,創業經營一年以上,參加社會保險且對社會有一定貢獻的,由所在鎮政府給予一次性創業補貼。六是設立“就業崗位貢獻獎”。凡當年招用本市農村勞動力達到200人或城鄉勞動力達到150人、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並按規定參加社會保險,本地勞動力佔職工總數達60%以上的用人單位,由市政府授予“就業崗位貢獻獎”。

在農村失地婦女勞動力轉移中,我市各級婦聯組織發揮了積極作用。一是開展各類教育培訓。各級婦聯重視對農村失地婦女勞動力的教育培訓,市婦聯利用市家政服務中心、市巾幗就業培訓基地,爲失地婦女提供培訓、發證、推薦就業一條龍服務。各鎮場婦聯以鎮婦女幹部學校和村婦女之家爲陣地,以“十萬農家女,十項新技術”爲重點,通過開展綠色證書培訓、“五學”活動、科技結對等活動,引導農村婦女增強致富本領。另外,新港、練塘等鎮利用婦女學校、成人教育中心校成立了農村婦女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基地,對失地婦女勞動力開展“定向”和“訂單”式技能培訓。二是拓展就業服務渠道。我們以“巾幗社區服務工程”爲載體,以“市婦聯家政服務中心、巾幗就業培訓基地”爲抓手,廣泛協調,逐步形成了“城鄉聯動、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平等就業”的格局,幫助失地婦女開闢多門類就業渠道。家政服務中心開設了鐘點工、職業介紹、房屋中介等系列項目,推出了家政服務卡,招募了小美容、小書屋、小花店等多家“八小”服務業加盟店,帶動失地婦女就業。

中心還與市勞動就業服務中心聯網,在網上爲失地婦女尋求就業信息。每年我們通過舉辦女性勞動力招聘專場,爲失地婦女勞動力尋求工作崗位。三是鼓勵自主創業致富。通過舉辦女性創業知識培訓班、農村婦女創業致富現場會、巾幗創新業演講會、座談會等多種形式,引導農村失地婦女增強創業本領。鑑於家庭工業在轉移農村婦女勞動力方面的獨特作用,組織農村婦女參觀家庭工業現場,引導農村婦女積極創辦家庭工業。充分發揮女企業家的輻射作用,在幫助她們成就事業的同時,引導她們帶動失地姐妹共同創業,爲失地姐妹提供就業崗位。通過培育女能手、女狀元、優秀創業羣體,評比創業標兵,宣傳創業典型,使農村失地婦女學有榜樣,趕有目標。四是深化“雙帶雙扶”工程。通過實施“雙帶”工作,建立婦女幹部聯繫制度,帶動農村婦女致富。近年來,共涌現出“雙帶”婦聯幹部104名,帶動吸納近萬名農村婦女增收致富。召開了“雙扶”工作現場會,將對貧困婦女的扶貧由原來的單純扶貧擴展到扶貧、發展、創收爲一體的開發式扶貧。給予“三八”科技示範基地資金、項目上的扶持,發揮其輻射帶動作用,帶動一方婦女致富。

三、農村失地婦女勞動力轉移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濾布,我市失地婦女在轉移就業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也存在着就業層次低、就業穩定性差等方面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農村失地婦女的綜合素質不能適應轉移的需要。農村失地婦女,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缺乏科學知識、專業技能和市場意識,難以向新興產業轉移,在與城市勞動力的競爭中往往處於劣勢。特別是許多大齡失地婦女由於長期從事農業生產,文化偏低,競爭意識弱,不善於利用信息,而且“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負擔重,雖然就業願望強烈,但成功可能較小。就業觀念方面,多數失地婦女就業觀念上缺乏自主創業精神,認爲婦女只能在家做家務;就業方式上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等待政府安排崗位;就業心理上準備不足,對髒、累等工作不能承受,缺乏按照勞動力市場需要進行自我重塑的主動意識。

2、農村失地婦女勞動力轉移的制度障礙依然存在。一是農村婦女進城的“門檻”依然很高。農村勞動力在各類企業中歷來是以“臨時工”的身份出現的,還沒有達到較爲固定的就業。另外,農村勞動力也沒有被納入城市就業培訓範圍,缺乏分享現代化的知識、信息和技術的機會,無法融入先進生產力系統中。依附在戶籍上的勞動用工、住房、教育、社會福利等制度的配套還未相應到位,這些都嚴重製約了農村失地婦女勞動力向城市轉移。二是隨着企業及經營性事業單位的改革的深化,城鎮下崗人員增多,勢必增加農村失地婦女在本市城市就業的難度。三是隨着村級經濟的減弱,結構調整難度加大,公益性崗位開發能力下降,就業矛盾隨之變得突出。加上開發區載體建設徵用土地後,原有的村級企業被拆遷,村級企業就近吸納勞動力的能力減弱,不少農村婦女面臨失地又失廠的境遇。

3、用工單位的外地化制約着失地婦女勞動力轉移。由於外地勞動力流動性大,社會保險參保意識不強,法制意識相對較差,出於節約生產成本的考慮,我市許多外資企業和個私企業都熱衷於使用外地勞動力,不願爲本地勞動力提供就業崗位。有資料顯示,目前我市外來勞動力相當於本地轉移數量的一半以上,而且這種趨勢正在進一步擴大。

4、農村失地婦女勞動力轉移機制不健全,壓濾機濾布處於自發狀態。長期以來,“二元經濟結構”的體制,嚴重束縛了農村婦女勞動力在城鄉之間的自由流動和轉移。隨着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發育,農村勞動力開始在城鄉之間形成規模流動轉移。但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市場調節與適度計劃調節結合不夠,原創:勞動力供求市場信息還不完全。從近幾年我市農村女性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的現狀來看,無論是流入城市打工,流向私營企業,還是從事交通運輸、服務等行業,農村女性勞動力向非農產業流動基本上都是依託傳統的血緣、地緣、人際關係網絡爲主,受市場經濟因素趨動的較多,缺乏有組織、有規模、有計劃的有序轉移,可以說都是屬於農村女性勞動力自發的轉移,帶有較強的盲目性。

四、加快實現農村失地婦女勞動力轉移的建議

1、加強教育,引導失地婦女轉變就業觀念。要引導失地婦女增強心理承受能力,既要看到困難,又要抓住機遇,正確認識自己,在參與發展中不斷提高自己,發展自己。要引導失地婦女拋棄“統包統配”等舊的觀念,樹立新的擇業觀,增強新形勢下的危機感。尤其是中年婦女要正視現實,認清自我與社會需求之間的差距,擇業觀更要趨於現實,通過多方式、多渠道實現就業。要引導婦女明確“四自”精神內涵,塑造獨立人格,以新的姿態、新的作爲爭當生活和事業的強者,樹立新時期婦女的嶄新形象。

2、搞好培訓,幫助失地婦女提高勞動技能。要依託市巾幗就業培訓基地、家政服務中心、婦女學校、婦女之家等陣地,通過鄉鎮建立農村婦女職業技能培訓基地,根據市場需求和農村婦女特點,多渠道、多形式、針對性地開展培訓,如家政、電腦、縫紉、餐飲服務及一些實用技術培訓,幫助失地婦女掌握一定的職業技能,爲實現轉移提供保證。

3、鼓勵創業,爲失地婦女提供有效服務。鼓勵婦女創業是實現農村婦女勞動力轉移的有效形式。婦聯組織要積極鼓勵和發動農村婦女創業。要加強宣傳和引導,通過舉辦報告會、座談會、推介會等,激發農村失地婦女創業的熱情和信心;要加強培訓,努力提高農村婦女創業的素質和技能;要加強服務,爲農村婦女創業提供信息,爲她們辦理工商、稅務、檢驗檢疫等提供便利;要扶持好已創辦的企業,做大做強婦字號服務品牌,吸納更多的失地婦女勞動力就業。

4、加快發展,爲失地婦女拓展就業空間。社會經濟的發展,不僅可以增加就業機會,實現農村婦女勞動力快速簡便的轉移,而且以工補農,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村婦女生活水平。我們認爲,實現農村女性勞動力轉移可做到“三個一批”。

一是通過發展企業吸納一批。企業是實現女性農村勞動力就地轉移的主要陣地。因此要做大做強企業規模,着力培育區域特色經濟,增強企業特別是女性創辦的企業吸納農村勞動力的能力。同時要大力發展各類加工業。調查表明,家庭工業有着勞動時間靈活、生產成本低,能夠提高單個勞動力使用率等優點。因此要充分認識家庭工業在現階段對吸納女性勞動力的作用,政府要出臺有關優惠政策,扶持促進家庭工業的發展。

二是加快小城鎮建設轉移一批。小城鎮是農村經濟文化活動中心,是聯繫城市和農村的橋樑,是工業化的基地,小商品的集散地。它的發展有利於優化城鄉經濟結構,有利於加速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並降低轉移的成本和風險。小城鎮的建設直接帶動了農村第三產業的發展,擴大了農村婦女的就業空間,給她們提供了衆多適宜的就業崗位,如餐飲娛樂業、旅遊服務業等,實現了農村婦女勞動其它生產要素的優化組合。

三是實施“雙帶雙扶”工程幫扶一批。要繼續發揮女企業家、婦女幹部的帶動作用,在項目、資金、技術、信息和就業崗位等各個方面積極開展“手拉手、一幫一”結對幫扶活動。

農村勞動力調查報告4

提高農民素質,發展農村勞務經濟,是增加農民收入,推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條有效途徑。經過調研,現就建立和完善農村勞動力轉移基層體制機制報告如下。

一、現狀:成效比較明顯

全區勞務工作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農村第一經濟”目標,突出技能

培訓、轉移就業和服務管理三大重點,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一)農民就業能力得到提高。我區始終把強化技能培訓,提升就業能力作爲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的關鍵環節來抓,,依託各類培訓資源,全區對15080名農民進行了引導性培訓,比上年增加50%;

對6765名農民實施了職業技能中期和短期培訓,將1939名新增勞動力納入中等職業教育。自實施“陽光工程”以來,全區共對2.6萬農民工實施了技能培訓,佔已轉移總數的22%,其中獲得職業資格證書的1.36萬人,佔培訓人數的52%。

(二)勞務經濟實現較快增長。全區實現勞動力轉移11.92萬人,比上年增加2.8%,勞務總收入5.6億元,比上年增加7.7%,農民工人均勞務收入4698元,比上年增加216元,農民人均勞務收入1294元,佔農民人均純收入的45.8%,勞務收入已成爲我區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

(三)基地建設取得成效。由區勞務辦牽頭,先後多次組織有關部門到市外考察勞務市場,走訪用工單位,洽談勞務協作,多層次、多渠道、多工種開展勞務合作,建立了上海、深圳(中山)、浙江、陝西、新疆、廈門等勞務輸出基地,吸納了籍農民工5.8萬餘人。

(四)農民工返鄉創業發展較快。全區農民工返鄉創業2620人,其中:從事生豬養殖1230人,個體經營1052人,從事蔬菜、中藥材、茶葉、水產等種養殖338人。

二、問題:成爲影響因素

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存在着一些問題和不足,需引起各級各部門的高度重視。

(一)管理體制分散、綜合效能難以體現。目前,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管理體制和培訓經費分散,轉移工作農業局、勞動局和社會保障局都在管,而農業、勞動、扶貧、教育等部門都有培訓資金,都出臺了管理辦法,而培訓的對象都是農村富餘勞動力。這種條塊分割、經費分散、多頭管理在客觀上影響了培訓質量和有序轉移綜合效能的提高。

(二)培訓資源難以滿足農民工培訓的需要。一是培訓學校小而弱,目前除職教中心能夠承擔中職長期培訓外,其他學校僅能承擔中、短期培訓。二是培訓學校專業設置、調整跟不上市場變化的需求。由於在農民求學盲目性和學校條件差的影響下,競爭激烈、就業困難的計算機專業成爲農民工技能培訓學校和農民工選擇專業的首選,而市場需求大且容易就業的專業卻因辦學設備和農民擇業意識的影響而不能形成規模。三是市場需求技術水平高的專業,區內難以開展技能培訓。四是培訓經費投入不足,不能滿足龐大的農民工羣體培訓的需求。除了已培訓的2.6萬名農民外,還有12.9萬名需要轉移的富餘勞動力中,國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佔95%,而每年還有4000多新增勞動力不斷涌現。

(三)供求雙方信息不對稱,盲目外出務工隊伍較龐大。由於受地處邊遠山區、居住分散等各方面條件的制約,用工信息收集渠道少,發佈信息難以延伸到農村及村民,致使部分農民想外出又因缺少信息而舉棋難定,即使外出務工也難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

(四)轉移渠道單一,組織有序勞務輸出面臨較大困難。目前富餘勞動力有序轉移主要依靠培訓機構和勞動力市場,有序輸出比重較小,沒有形成市場主體,中介培育力度不大,難以形成市場品牌效應。儘管每年有關部門都要聯合舉辦1-2次企業用工招聘會,但成功率並不很高,主要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農民工對有序勞務輸出的用工單位缺乏瞭解和信任,他們仍選擇“親帶戚、鄰帶裏、師帶徒、父帶子”等自發轉移方式。二是輸出後的工資收入與農民自身的期望值存在差距,收入較低的工作不願做,工資高的工種自身技能又達不到崗位要求,造成了部分農民不願意遠離家鄉而外出務工的局面。

(五)服務管理跟不上快速發展的勞動力轉移的需要。一是在對外出農民工的`服務管理方式上,還不能滿足外出務工農民的需要。全區外出務工農民人數多,分佈較廣,服務管理難度大,農民工在外的醫療、子女入學等諸多問題沒有形成系統的解決辦法。二是維權工作步履艱難。一些用人單位不依法與農民工鑑定勞動合同,拖欠農民工工資,不繳社保費,不支付或不足額支付農民工加班工資的現象仍較突出。三是返鄉創業上還不能滿足農民工創業的要求。全區除發展生豬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外,在其他領域創業缺乏具體的扶持措施,還沒有形成農民工返鄉創業的良好氛圍。

(六)經濟發展滯後,就地轉移勞動力較難。儘管近幾年我區經濟發展提速,步伐加快,但比市內主城區及市外經濟發達的地方,仍然差距甚大;

目前當地無大、中型企業帶動,富餘勞動力就地務工較難。

(七)土地流轉程度不高,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村勞動力轉移。一是農業產業化、生產規模化經營程度不高,勞動力不能從土地上有效解脫出來。二是部分農民想將土地

流轉出去後外出務工,但無流轉接受對象。三是部分農民想把土地流轉出去又存在害怕收不回來的擔憂,不願流轉。四是部分農民兩頭兼顧,農閒外出務工,農忙回家種地,往返奔波於家庭和務工之間,形成了務工連續性差,崗位不穩定,流動性大,務工收入不高的特點。

三、對策:理體制建機制

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各級各部門密切配合,改革培訓方式,培育市場主體,開闢勞務基地,打造勞務名牌,拓展服務內容,創新工作方式,促進城鄉統籌。

(一)理順管理體制,統籌城鄉就業。爲了更好地體現人力、物力、財力的綜合效能。根據市編委渝編()31號文件精神和市勞務辦職能已劃轉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的實際情況,儘快將現由區農業局負責的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工作移交給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有利於上下工作銜接,提高辦事效率。具體工作由就業局承擔。以便建立勞動力資源調查、信息收集發佈、組織培訓、技能鑑定、基地建設、轉移輸出、社會保障、執法監督、爭議仲裁一條龍的服務管理體系。

(二)摸清情況,建立農村勞動力資源調查機制。以區就業局爲龍頭,鄉(鎮)社會保障服務所(農業服務中心)爲中心,村(居)委爲基礎,建立縱向到村、橫向到培訓機構、用人單位的勞動力資源調查體系,準確掌握全區勞動力總量、已培訓和轉移的人員數量、本人願意轉移而沒有轉移的人員及這些人員的技能情況、培訓狀況,每年調查1-2次,逐步推行“一戶一卡、一村一檔”的檔案體制,實現由目前的無序靜態管理向科學動態管理轉變。

(三)以突出提高技能爲主,建立農民工培訓機制。一是培訓管理上,由勞動局統籌協調。長期培訓(畢業時發兩證:畢業證和職業資格證)由教委負責;

中期培訓由教委、勞動局共同負責,以勞動局爲主;

短期培訓由勞動局負責。二是在培訓方式上,堅持市場運作,強化訂單培訓,實行農民訂單、學校接單、政府買單的“三單”式培訓。三是在培訓內容上,除長期培訓的以外,少講理論課,多上實踐課,中短期培訓的至少應做到“半耕半讀”;

同時要把《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納入培訓內容。四是在培訓質量上,要以市場用工需求設置培訓科目,做到“數量”與“質量”並重,以成功輸出和穩定就業爲考評培訓機構的主要內容。有關部門要加強對培訓資金的審計監督,確保政府投入資金的安全有效使用。

(四)建立收集渠道廣泛、發佈迅速的企業用工信息服務機制。加強信息溝通是確保富餘勞動力有序輸出的重要因素之一,區就業局除與市勞動力市場信息聯網外,還應在勞務輸出基地和勞務輸出人員較爲集中地方的人員中聘請信息員,廣泛收集和反饋各種勞務用工信息。各村(居)明確1—2名信息聯絡員,形成市、區、鄉(鎮)、村、社五級勞務信息網絡體系,爲“訂單培訓”提供信息支撐,爲富餘勞動力有序輸出提供信息保障。

(五)拓展勞務基地,培育勞務中介,建立多渠道勞務輸出機制。一是在鞏固現有勞務基地的基礎上,加強與經濟發達地區的大、中型企業聯絡對接,開發建立技能型成規模的勞務定向輸出基地,拓展基地規模。二是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建立勞務公司,外來用工單位招收農民工,由勞務公司統一規範勞動合同,實施全程跟蹤服務。三是培育經紀人隊伍,充分發揮能人的帶動作用。四是充分發揮勞動力市場的作用,爲農民的轉移搭建好服務平臺。逐步實現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從自由型向組織型,分散型向規模型,季節型向常年型,流動型向穩定型轉變。

(六)加大宣傳力度,開展聯合執法,建立農民工維權機制。一是加大對《勞動合同法》等法律的宣傳力度,提高勞資雙方學法守法的意識;

二是企業要實事求是的建立勞動用工臺帳;

三是建立聯合執法檢查制度,由公安、勞動、司法、工會、工商聯等部門組成聯合維權組,每年開展1—2次聯合執法檢查;

四是繼續實行勞動合同簽證制度,以確保勞動合同的合法性;

五是勞動部門要加大執法監督力度,變被動執法爲主動執法。

(七)制定鼓勵政策,優化投資環境,加強引導性培訓,建立擴大就地轉移規模的激勵機制。一是通過引導性培訓,轉變輸出觀念,同時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當地經濟發展步伐,逐步引導農民工就地轉移當產業工人。二是通過創業培訓,增強農民工的創業意識,引導農民工自主創業。三是通過圍繞農村土地資源招商引資,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引導農民自願將土地流轉出來,實現由農民向產業工人的轉變。四是通過政策鼓勵和寬鬆的環境吸引,引導一批有實力、懂技術、善管理的農民工返鄉創業並實行獎勵,實現由“走出去”到“引回來”的轉變。

(八)加強領導,增加投入,建立考評獎懲機制。一是區政府向已成規模的勞務基地派駐辦事處,負責招商引資、企業用工信息收集反饋、農民工的維權及相關協調工作。二是增加投入,首先是整合教育、農業、扶貧、勞動和社會保障等部門的培訓資金,形成政府統籌,部門協同配合的工作機制;

其次是負責富餘勞動力轉移工作的主管部門加大向上級業務主管部門多爭取培訓指標的力度;

再次是區級財政應按照上級有關規定,設立職業教育專項經費,專項用於農民工技能培訓。三是對培訓質量高、轉移輸出穩定就業;

基地建設成效顯著;

一次性轉移50人以上的單位或個人給予一定的獎勵。四是將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工作,列入區委、區政府對各鄉鎮年度工作目標任務考覈,實現富餘勞動力轉移工作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統籌協調發展。

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發展勞務經濟,既是當前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也是統籌城鄉發展的客觀要求,同時還是實現城鎮化戰略目標的必經之路。各級各部門應緊緊圍繞“打造勞務品牌,創新服務機制,發展勞務經濟,增加農民收入”這一主題,堅持“政府推動、市場運作、部門服務、農民受益”的原則,加強領導增添措施,推動勞務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農村勞動力調查報告5

隨着農業結構的調整、農業產業化的實施,農村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農村剩餘勞動力的隊伍日趨龐大,第一產業已經不能容納和消化這些勞動力,農村勞動力資源會在全社會各行業進行重新配置,如何儘早安置、有序轉移這龐大的農村就業隊伍,已成爲人們關注的話題。世界各國工業化進程表明:農業剩餘勞動力轉移是一個長期性、階段性的轉化過程。隨着科學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農業勞動力會持續不斷地向非農產業轉移,特別是山區地區,耕地在逐漸減少,信息閉塞,非農產業不夠發達,對轉移勞動力更是困難重重,進而制約農民收入的提高。

我所駐的鎮村是位於富陽市以南約20公里,是靈橋鎮的一個經濟薄弱村。村地處山區,地理位置並不十分優越,但全村平均收入卻有5618元,具備典型的尚未開發的農村的特徵。作爲村的農村工作指導員,我是帶着“盡己所能爲提高農民收入尋求一個好的切入點”來開展工作的。兩個月來,我和村兩委的幾位同志通過上門走訪、座談等形式,掌握了制約村經濟發展的第一手資料;聯繫周邊地區的經濟情況和村的歷史,經過分析後覺得:村靠通過農業結構調整、培育農業特色經濟、搞實業辦工廠來發展經濟的可能性不大、而且見效也不會很明顯;村的出路在於高質量的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勞動力的關鍵在於加強農民技能培訓,提高農民的素質。

一、村農村勞動力轉移現狀

第一,轉移不夠。截止到12月,村農村總人口692人,勞動力總數約爲370人,各類外出務工的勞動力有172人,佔全村勞動力總數的46.5%左右。村第二村民小組是全村外出務工最多村民小組,其總人口218人,勞動人口87人,外出務工55人,外出務工人數佔勞動人口總數的63%。第五村民小組則相反,總人口131人,勞動人口68人,外出務工17人,外出務工人數佔勞動人口總數的25%。

第二,文化程度較低。村外出務工人員中文化程度普遍較低,有很大一部分甚至爲文盲。以第二村民小組當前外出務工人員爲例,國中及國中以下文化程度60人,佔70%;高中文化程度12人,佔13.8%;中專5人,佔5.7%;文盲10人,佔11.5%。

第三,男性較多。村農村外出務工人員中男性約146人,佔84.9%左右;女性約26人,佔15.1%左右。

第四,技能較差。目前外出務工的人員中,只有部分受過正規專業培訓的勞動力,而這鴻世電器公司和電動工具廠。大部分未經過正規專業培訓的勞動力,主要分散在各造紙廠。

在調研中我們還發現村外出務工人員年齡普遍在18~45歲之間,爲農村的青壯年勞動力;絕大多數涌向電器或造紙行業,從事簡單的低技能的體力勞動。外出務工人員地區分佈亦不平衡,絕大部分集中在附近的地方,較遠相對比較少。

二、促進剩餘勞動力轉移的途徑

1、以農業結構調整爲契機,促進農村剩餘勞動力在農業內部就業

隨着城鎮企業轉制改革,企業下崗人員增多,並且受基礎設施限制,城鎮不能容納過多的農村剩餘勞動力。因此,發揮山區優勢,在保證糧食生產能力穩定提高的前提下,大力發展生態型農業,不斷拓寬生產新領域應成爲當前的舉措。通過農業綜合開發,向農業深度和廣度進軍,以農業結構調整爲契機,把一些中低產田改造好,種植一些適銷對路的農產品。根據調查,村在白揚尖曾有茶葉地200多畝,可以通過引資將其擴大,產出高質量的茶葉。因此,要堅持把農業放在經濟工作的首位,繼續加強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作用。

一是增加投入,保障農業生產的後勁。對農業的保護和投入,要強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進一步開發山區山地資源,充分發揮農村勞動力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把農業綜合開發與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強化農業地位有機結合起來,促進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吸收更多的農村勞動力。

二是優化農村資源配置機制。按照“保障所有權、穩定承包權、放活使用權”的原則,逐步建立科學規範的土地流轉機制,積極穩妥地推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

三是努力培育農村市場體系,培育一個包括商品市場、生產要素市場健全、開發的農村市場體系,重點是深化流通體系改革,就地轉移更多的農村勞動力。

2、努力提高山區勞動力素質,增強轉移勞動力的市場競爭力

前面所述,不管是已工作的勞動力,還是未就業的勞動力,村勞動力文化程度還是較低的。文化程度低下,只能從事重體力的第一產業勞動和一些傳統的、低水平的交通運輸和商業飲食服務業上,一些急需的第三產業如科技服務、技術信息諮詢等行業嚴重不足,這就要求培養一支掌握科學技術的高素質農民隊伍,以擴大就業面。長期實際情況表明,勞動力素質高的地區,轉移勞動力的速度要高於素質低的地區,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經濟方式的轉變,各行各業對勞動力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很多企業在招工時,不但要求管理人員要具有一定的學歷和技術職稱外,連一般工人也要各種的就業證書,這說明了提高勞動力素質的緊迫性。由於勞動力的自身素質決定轉移的速度與成效,所以加強農村青年的文化素質教育是勞動力轉移的關鍵。當前要圍繞農村經濟發展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實行基礎教育,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三教”統籌。應根據具體情況建立各種成人教育中心、成人培訓學校。培訓農電技術人員,注意加強農村成人教育與實用技術培訓,實施“綠色證書”工程,切實提高農村勞動者的科技文化素質,爲農業剩餘勞動力增加就業機會。

3、完善勞務市場管理體系,確保剩餘勞動力順利轉移

山區剩餘勞動力轉移到經濟發達地區打工,是近年來農民收入的重要渠道,但是很多勞務市場不歸範,招工既濫又亂,以招工之名行騙財之實屢見不鮮,甚至引發社會治安不穩定,特別是偏遠山區農村,那些缺乏文化的青年經常受騙。因此有關政府職能部門規範好城鄉勞務市場應下大力氣,建議全市甚至全國用工單位要通過政府部門統一招工,與外出人員簽定正式的招工合同,完善招工手續,明確勞動保障。

規範管理好農村勞務市場,不僅可以避免上當受騙,也有利於外出勞動人口的計生、治安管理,防止盲目外流,造成城鄉混亂,增加外出人員不必要的開支,還可以進行集中專業技術培訓,提高勞務工的素質和效率,減少勞務浪費,避免造成農村無人種田等多種問題,這是當前農民企盼的一件事。應做到:⑴加強信息網絡建設,積極發展勞動力職業介紹所。⑵採取政府民間多種形式對農電進行職業培訓,增強適應能力。⑶對勞動力轉出地人員進行跟蹤服務和管理,以保護輸出地農村勞動力的合法權益。

農村勞動力調查報告6

一、概念描述和理論假設

(一)主要概念

1.小城鎮。本文所指的小城鎮主要是指建制鎮,包括縣城所在的城關鎮,不包括非建制鎮或集鎮。

2.鄉鎮企業。指由鄉鎮集體、村莊和村民小組、農戶和個體農民投資的各種經濟類型的生產經營單位,包括雖領取農村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但從業人員超過8人的企業。

3.農村剩餘勞動力。這裏指的是中國農村未充分就業的勞動力。本文將綿陽市農村剩餘勞動力替換爲從事非農業生產經營活動的顯性從業人員,不包括從事農業生產但利用不足的隱性農村剩餘勞動力。

4.經濟潛力差。這裏指的是居民的實際或預期收入差距。城鄉潛在差異是指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鄉鎮位勢差是指小城鎮居民與農村居民的收入差距。

(二)理論假設

首先,城鄉位勢差和鄉鎮位勢差決定了農村勞動力的流動。

第二,農村勞動力流動受到制度條件的制約。

第三,小城鎮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機制缺陷的修復必須依靠大中城市的輻射或外資的刺激。

二、西部內陸小城鎮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機制缺陷:

(一)理論分析

在西方人口流動理論中,劉易斯和託達羅的人口流動模型揭示了發展中國家農村勞動力(人口)流動的機制:農村勞動力“近乎無限供給”,收入水平低,對勞動力有巨大的外部推力;城市預期收入高,對勞動力有很強的吸引力。這兩種力形成的合力可以產生類似河水流動的“電位差”,電位差越大,流速越快;如果沒有電勢差或者電勢差太小,就不可能或者很難流動。

在農村有一定的外推力的情況下,小城鎮必須吸納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比城市有更大的吸力,形成城鎮與鄉村之間比城鄉之間更大的差異;否則只能通過行政權力在城鄉之間築起制度屏障,人爲地阻斷農村勞動力向城市的流動,把他們限制在小城鎮裏。

位勢差的大小取決於兩個因素,即勞動力流動的成本和預期收益。流動成本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直接成本,即遷移成本;二是機會成本,即勞動力外流所放棄的其他利益。預期收益由兩個因素決定:一是就業概率,二是預期工資水平。農村勞動力總是選擇成本低、預期收入高的地方作爲流入地。

顯然,農村勞動力流入當地小城鎮的成本最低。不僅遷移成本很低,甚至可能是零成本,而且可以在不耽誤農活的情況下照顧家庭,機會成本也很低。因此,從流動成本的角度來看,農村勞動力流向當地小城鎮是最經濟的。但在收入方面,由於西部內陸地區小城鎮工業水平低,就業能力有限,就業崗位遠遠不能滿足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要求,就業概率很低。而且即使能就業,工資也明顯低於大中城市。這樣,預期收益和預期成本的差異就更小了。另一方面,農村勞動力流入大中城市的直接成本和機會成本可能更高,但大中城市的就業概率和工資水平高於小城鎮,城鄉之間的潛在差異更大。因此,農村勞動力在選擇流入地時選擇大中城市而不是小城鎮。

(二)綿陽市的實證分析

綿陽市位於四川省成都市東北110公里處,面積20249平方公里。根據第一次農業普查數據(數據爲1997年1月1日時數),綿陽市建制鎮122個,農村人口417.6萬戶。除縣城所在的建制鎮外,建制鎮115個,平均每個鎮面積1.5平方公里,全鄉平均人口2997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677人。

綿陽市農戶從業人員298.7萬人,就業分佈爲:農業從業人員238.9萬人,非農業從業人員59.8萬人。非農業從業人員中,城市從業人員31萬人,農村從業人員28.8萬人。農村非農從業人員中,有15.3萬人被非農鄉鎮企業吸納,其中6.8萬人分佈在建制鎮鄉鎮企業,5.1萬人分佈在自然村鄉鎮企業,3.4萬人分佈在非建制鎮或工礦區鄉鎮企業。

1.小城鎮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

許多學者和政策制定者認爲,小城鎮的發展有利於鄉鎮企業的集中,鄉鎮企業基本上以農村勞動力爲吸收對象(米增玉、鄒,20xx),所以只要小城鎮發展起來,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會被他們吸收。但是,只要分析一下鄉鎮企業的分佈情況,就會發現依靠鄉鎮企業吸收農村剩餘勞動力到小城鎮並不樂觀。調查顯示,中國只有7%的鄉鎮企業位於建制鎮(米增宇、鄒,20xx),其從業人員僅佔鄉鎮企業從業人員的20.8%(,20xx)。綿陽市的情況和全國其他省市地區不完全一樣。綿陽市鄉鎮企業3072家,其中自然村分佈的鄉鎮企業1701家,佔鄉鎮企業總數的55.4%;分佈在小城鎮的鄉鎮企業有1035家,佔鄉鎮企業總數的33.7%;有36家鄉鎮企業分佈在大中城市,佔鄉鎮企業總數的1.2%;有300家鄉鎮企業分佈在集鎮或工礦區,佔鄉鎮企業總數的9.8%。從鄉鎮企業吸收的農村剩餘勞動力來看,綿陽本地鄉鎮企業僅吸收15.3萬人,佔本地農村剩餘勞動力的25.5%。其中,小城鎮鄉鎮企業僅吸納6.8萬人,佔農村剩餘勞動力的11.3%(佔全部農村從業人員的2.27%);自然村、集鎮、工礦區鄉鎮企業吸納8.5萬人,佔當地農村剩餘勞動力的14.2%;綿陽51.9%的農村剩餘勞動力在大中城市就業。

小城鎮能否通過分散在自然村和小警察鎮的鄉鎮企業吸收更多的農村勞動力?筆者對綿陽市T鎮J村某磚廠的調查表明,該磚廠不願建在鄉鎮的主要原因是:

一是鄉鎮土地佔用費較高;

第二,鄉鎮沒有荒地可挖作原料;

第三,鄉鎮污染控制嚴格;

四是城鎮工資成本較高;

第五,非正式制度成本較高,人際關係複雜。

通過對綿陽市其他自然村鄉鎮企業的調查,筆者還發現,他們不願意搬遷到小城鎮的原因還涉及到產權的劃分和歸屬、搬遷費用等問題。事實上,分佈在西部內陸地區自然村和小警察鎮的鄉鎮企業普遍具有就地取材(自然資源和勞動力資源)、生產規模小、管理水平低、污染嚴重的特點。所以這些鄉鎮企業最好的生存環境就是自然村和小警鎮。如果他們離開特定的環境,他們的生存就會受到威脅。J村磚廠的老闆說,如果工廠建在鄉鎮,只有土地佔用費和治污費會害死工廠。所以很難集中在小城鎮。

2.城鄉之間和城鄉之間的潛在差異分析。

如果能縮小城鄉位勢差,擴大鄉鎮位勢差,不僅可以“盲目”流入大中城市的農村剩餘勞動力,還可以將分散在自然村和小警鎮的剩餘勞動力吸引到小城鎮。但根據綿陽市調隊提供的數據,從1980年到1998年,無論從相對還是絕對來看,城鄉之間的潛在差異都在不斷擴大。雖然鄉鎮之間的電位差有所擴大,但小於城鄉之間的電位差。因此,農村剩餘勞動力的主要流向仍然是大中城市。

如果以1997年初綿陽市小城鎮鄉鎮企業吸收的農村剩餘勞動力比例(11.3%)作爲小城鎮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就業率,以城市僱傭的農村剩餘勞動力比例(51.9%)作爲城市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就業率,分別近似代表小城鎮和城市的就業概率,我們會發現預期收入(就業概率×工資水平)轉移到小城鎮這不僅遠遠低於預期收入2476.67元轉移到大中城市,也低於農村地區的實際收入1824元。即使農村勞動力在小城鎮就業的機會成本爲零,即每年仍可獲得農村人均純收入,1997年向小城鎮轉移的總預期收入僅爲2245.72元;向城市轉移的預期收入比農村實際收入高652.7元,比零機會成本向小城鎮轉移的預期收入高230.95元。這可能解釋了爲什麼更多的農村剩餘勞動力選擇城市作爲流入地,而不是小城鎮作爲流入地。

第三,小城鎮區位特徵與吸收農村剩餘勞動力的相關性分析

根據距綿陽市的距離,作者將小城鎮分爲三組:第一組,20公里以內;第二組,20公里到70公里之間;第三組,70公里外。然後,作者從三個羣體中隨機選取了三個小城鎮,利用農業普查數據和實地調查分析了它們的區位特徵與勞動力吸收的相關性。

那麼,小城鎮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能力差異大的原因是什麼呢?

第四,小城鎮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機制缺陷的修復:大中城市的輻射還是外資的刺激

從全國來看,蘇南、珠三角等地區的小城鎮發展勢頭良好,不僅吸收了大量本地和國外農村剩餘勞動力,而且縮小了城鄉差距,加快了二元社會的統一進程。通過分析他們成功的原因,不難發現他們除了原有的良好基礎、起步早、政策支持外,還得益於當地大中城市的輻射和外資的刺激。蘇南蘇北小城鎮的發展歷史和現狀正好說明了這一點。蘇南大中城市人口密集,通過投資、技術擴張、周邊合資等方式發揮巨大的輻射效應。蘇南不僅受到區域內城市發展的帶動,還受到上海大型產業的強烈輻射;但蘇北大城市稀疏,城市實力弱,輻射效果差。濾布是蘇南和蘇北小城鎮發展差異的重要原因(劉保金等,20xx)。西部內陸地區小城鎮發展水平低與蘇北情況有很多相似之處。

從綿陽市的情況來看,大多數小城鎮的建設仍然是政府行爲,而不是農民自下而上的願望和自覺行動。通常在政府和地方部門的支持下,先做好基礎設施,再通過優惠政策吸引農村人口到小城鎮居住。這種政府領導下的小城鎮很難形成自己的特色,工業基礎很薄弱,沒有城市的城鎮空殼現象相當普遍。20xx年初,筆者調查了綿陽市附近的三個小城鎮。w鎮是國家小城鎮建設示範鎮。從外觀上看,小鎮高樓林立,街道整潔,配套設施齊全;然而,進一步調查發現,相當多的建築被遺棄,人行道被關閉,生意蕭條。比如全鄉最受歡迎的鄉鎮企業飼料廠、印刷廠,瀕臨破產;雖然原有的具有一定優勢的農產品市場進行了改造,但攤位閒置,年底也沒有什麼繁華景象。據當地官員介紹,Y鎮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牲畜交易場所。據說鎮上人山人海,但我看到的牲畜交易場所是一條狹窄的老木房子之間的街道,除了街道兩旁屈指可數的幾個店面,幾乎沒有像樣的鄉鎮企業。除了政府、醫院和學校的工作人員,這個鎮的人口大多是原鎮居民。近年來,該鎮幾乎沒有吸收農村人口和勞動力,因此鎮上沒有居委會或街道辦事處。1999年以前,T鎮的農村剩餘勞動力要麼去綿陽市打工,早退,夜間鐘擺式流動,要麼常年出國打工,要麼留在村裏從事城鄉之間的拐賣,很少去鄉鎮就業或定居。1999年後,綿陽市向外擴張,T鎮被列爲經濟試驗區,使該鎮迎來了一個極好的發展機遇。去鎮上調研,看到了兩個對比鮮明的場景:舊田荒蕪,新田繁忙。當鎮官員向提交人介紹情況時,提交人從他的講話中可以感覺到,他們對鎮的未來充滿信心。的確,我們沒有理由不同意鎮上官員的期望,因爲試點區建成後,T鎮將與綿陽市整合,屆時T鎮將成爲“一城之內的鎮”。當然也不再是普通小城鎮的代表。

鑑於永興鎮和唐荀鎮在吸收農村剩餘勞動力方面的巨大差異,筆者於20xx年6月對這兩個鎮進行了調查。作者發現,城市工業的輻射效應是小城鎮發展和吸收勞動力的關鍵,城市的輻射效應在某些地方比在其他地方更明顯。也就是說,小城鎮的發展速度通常只靠城市的輻射而緩慢;相反,如果大規模城市產業的觸角直接延伸到小城鎮,如果小城鎮能夠抓住機遇,就有可能形成經濟增長點,發展迅速。永興鎮就是這樣的例子。上世紀90年代初,永興鎮的鄉鎮企業開始與市內幾家大型國企聯姻,生產配套產品。90年代中後期,該鎮抓住在綿陽建立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和長虹集團新區建設的機遇,使鄉鎮企業規模和檔次上了一個臺階,直接爲高新區內企業(包括長虹集團)提供配套生產和服務。鄉鎮企業發展迅速,同時吸收了更多的農村剩餘勞動力。1997年初,全鎮有鄉鎮企業70家。其中,59家鄉鎮工業企業吸納的從業人員佔全鎮鄉鎮企業從業人員的88.58%;分佈在鄉鎮的32家鄉鎮企業吸收的從業人員佔全鎮59家鄉鎮企業從業人員的65%。然而,在1999年之前,唐荀鎮沒有這樣的機會。1997年初,全鎮有鄉鎮企業16家。其中鄉鎮工業企業14家,這14家企業吸收的從業人員僅佔全鎮鄉鎮企業從業人員的38.4%;全鄉只有三家鄉鎮企業,員工只有74人。鎮上有一家建築鄉鎮企業,員工1.1萬人,佔鄉鎮企業員工的60.44%。但企業不是建在鎮上,而是在綿陽市,所以對鎮的發展和直接帶動作用不明顯。

通過調查,作者還發現,許多學者認識到小城鎮第二產業的發展將帶動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從而吸收更多的農村剩餘勞動力,這在綿陽市小城鎮的現實中很難得到驗證。主要原因是小城鎮規模小,常住人口少。鄉鎮企業的從業人員多爲農民,不出家鄉,早出晚歸,第三產業缺少服務對象,從業人員比例很低。在永興鎮這樣一個發達的小城鎮,第三產業從業人員只有79人,佔鄉鎮企業從業人員的1.59%。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由於西部內陸地區發展小城鎮的輻射源——城市產業相對落後,輻射力較弱,大部分小城鎮無法直接由城市產業帶動,外資刺激的可能性更小。因此,小城鎮吸收農村剩餘勞動力的機制缺陷需要時間來修復。

農村勞動力調查報告7

隨着農業結構的調整、農業產業化的實施,農村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農村剩餘勞動力的隊伍日趨龐大,第一產業已經不能容納和消化這些勞動力,農村勞動力資源會在全社會各行業進行重新配置,如何儘早安置、有序轉移這龐大的農村就業隊伍,已成爲人們關注的話題。世界各國工業化進程表明:農業剩餘勞動力轉移是一個長期性、階段性的轉化過程。隨着科學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農業勞動力會持續不斷地向非農產業轉移,特別是山區地區,耕地在逐漸減少,信息閉塞,非農產業不夠發達,對轉移勞動力更是困難重重,進而制約農民收入的提高。

我所駐的xx鎮xx村是位於富陽市以南約20公里,是靈橋鎮的一個經濟薄弱村。xx村地處山區,地理位置並不十分優越,但20xx年全村平均收入卻有5618元,具備典型的尚未開發的農村的特徵。作爲xx村的農村工作指導員,我是帶着“盡己所能爲提高農民收入尋求一個好的切入點”來開展工作的。兩個月來,我和村兩委的幾位同志通過上門走訪、座談等形式,掌握了制約xx村經濟發展的第一手資料;聯繫周邊地區的經濟情況和xx村的歷史,經過分析後覺得:xx村靠通過農業結構調整、培育農業特色經濟、搞實業辦工廠來發展經濟的可能性不大、而且見效也不會很明顯;xx村的出路在於高質量的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勞動力的關鍵在於加強農民技能培訓,提高農民的素質。

一、xx村農村勞動力轉移現狀

第一,轉移不夠。截止到20xx年12月,xx村農村總人口692人,勞動力總數約爲370人,各類外出務工的勞動力有172人,佔全村勞動力總數的46。5%左右。xx村第二村民小組是全村外出務工最多村民小組,其總人口218人,勞動人口87人,外出務工55人,外出務工人數佔勞動人口總數的63%。第五村民小組則相反,總人口131人,勞動人口68人,外出務工17人,外出務工人數佔勞動人口總數的25%。

第二,文化程度較低。xx村外出務工人員中文化程度普遍較低,有很大一部分甚至爲文盲。以第二村民小組當前外出務工人員爲例,國中及國中以下文化程度60人,佔70%;高中文化程度12人,佔13。8%;中專5人,佔5。7%;文盲10人,佔11。5%。

第三,男性較多。xx村農村外出務工人員中男性約146人,佔84。9%左右;女性約26人,佔15。1%左右。

第四,技能較差。目前外出務工的人員中,只有部分受過正規專業培訓的勞動力,而這鴻世電器公司和電動工具廠。大部分未經過正規專業培訓的勞動力,主要分散在各造紙廠。

在調研中我們還發現xx村外出務工人員年齡普遍在18~45歲之間,爲農村的青壯年勞動力;絕大多數涌向電器或造紙行業,從事簡單的低技能的體力勞動。外出務工人員地區分佈亦不平衡,絕大部分集中在附近的地方,較遠相對比較少。

二、促進剩餘勞動力轉移的途徑

1、以農業結構調整爲契機,促進農村剩餘勞動力在農業內部就業

隨着城鎮企業轉制改革,企業下崗人員增多,並且受基礎設施限制,城鎮不能容納過多的農村剩餘勞動力。因此,發揮山區優勢,在保證糧食生產能力穩定提高的前提下,大力發展生態型農業,不斷拓寬生產新領域應成爲當前的舉措。通過農業綜合開發,向農業深度和廣度進軍,以農業結構調整爲契機,把一些中低產田改造好,種植一些適銷對路的農產品。根據調查,xx村在白揚尖曾有茶葉地200多畝,可以通過引資將其擴大,產出高質量的茶葉。因此,要堅持把農業放在經濟工作的首位,繼續加強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作用。

一是增加投入,保障農業生產的後勁。對農業的保護和投入,要強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進一步開發山區山地資源,充分發揮農村勞動力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把農業綜合開發與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強化農業地位有機結合起來,促進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吸收更多的農村勞動力。

二是優化農村資源配置機制。按照“保障所有權、穩定承包權、放活使用權”的原則,逐步建立科學規範的土地流轉機制,積極穩妥地推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

三是努力培育農村市場體系,培育一個包括商品市場、生產要素市場健全、開發的農村市場體系,重點是深化流通體系改革,就地轉移更多的農村勞動力。

2、努力提高山區勞動力素質,增強轉移勞動力的市場競爭力

前面所述,不管是已工作的勞動力,還是未就業的勞動力,xx村勞動力文化程度還是較低的。文化程度低下,只能從事重體力的第一產業勞動和一些傳統的、低水平的交通運輸和商業飲食服務業上,一些急需的第三產業如科技服務、技術信息諮詢等行業嚴重不足,這就要求培養一支掌握科學技術的高素質農民隊伍,以擴大就業面。長期實際情況表明,勞動力素質高的地區,轉移勞動力的速度要高於素質低的地區,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經濟方式的轉變,各行各業對勞動力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很多企業在招工時,不但要求管理人員要具有一定的學歷和技術職稱外,連一般工人也要各種的就業證書,這說明了提高勞動力素質的緊迫性。由於勞動力的自身素質決定轉移的速度與成效,所以加強農村青年的文化素質教育是勞動力轉移的關鍵。當前要圍繞農村經濟發展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實行基礎教育,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三教”統籌。應根據具體情況建立各種成人教育中心、成人培訓

學校。培訓農電技術人員,注意加強農村成人教育與實用技術培訓,實施“綠色證書”工程,切實提高農村勞動者的科技文化素質,爲農業剩餘勞動力增加就業機會。

3、完善勞務市場管理體系,確保剩餘勞動力順利轉移

山區剩餘勞動力轉移到經濟發達地區打工,是近年來農民收入的重要渠道,但是很多勞務市場不歸範,招工既濫又亂,以招工之名行騙財之實屢見不鮮,甚至引發社會治安不穩定,特別是偏遠山區農村,那些缺乏文化的青年經常受騙。因此有關政府職能部門規範好城鄉勞務市場應下大力氣,建議全市甚至全國用工單位要通過政府部門統一招工,與外出人員簽定正式的招工合同,完善招工手續,明確勞動保障。

規範管理好農村勞務市場,不僅可以避免上當受騙,也有利於外出勞動人口的計生、治安管理,防止盲目外流,造成城鄉混亂,增加外出人員不必要的開支,還可以進行集中專業技術培訓,提高勞務工的素質和效率,減少勞務浪費,避免造成農村無人種田等多種問題,這是當前農民企盼的一件事。應做到:⑴加強信息網絡建設,積極發展勞動力職業介紹所。⑵採取政府民間多種形式對農電進行職業培訓,增強適應能力。⑶對勞動力轉出地人員進行跟蹤服務和管理,以保護輸出地農村勞動力的合法權益。

農村勞動力調查報告8

根據市政府辦公室安排,爲掌握農村五大產業體系建設對勞動力吸納情況,找出轉移中存在的制約因素,研究進一步深化農業結構調整、加快農村五大產業體系建設、促進農村富裕勞動力轉移就業的對策措施,我們採取調查統計與典型分析相結合的形式,就農業結構調整對農村富裕勞動力轉移的帶動和影響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調查的有關情況綜合如下:

一、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對農村勞動力的吸納情況。

調查情況表明,自市委、市政府作出關於培育壯大畜禽、林果、瓜菜、優質專用糧棉油和農村勞務經濟農村五大產業體系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以來,全市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紮實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快速發展,在有力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有效推動了農村勞動力就業結構的深刻變化。據初步調查統計,到底,全市鄉村總人口645.7萬人,農村勞動力資源總量爲355萬人,其中,從業人員爲343萬人,常年性剩餘勞動力資源約20萬人,季節性臨時剩餘60萬人。其中按從業結構分,從事第一產業的197萬人,佔從業人員的57%;從事二三產業的146萬人,佔43%。在轉移到二三產業的農村勞動力中,行政區域(指縣市區)內就近就地轉移就業73.4萬人,行政區域外勞務輸出72.4萬人,境外就業人員1926人,實現勞務經濟收入近50億元。綜合分析,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對農村富裕勞動力轉移就業的帶動促進情況,有以下幾個主要特點:

一是以種養業爲主的現代集約型農業呈現出吸納農村勞動力的潛力巨大。以露地瓜菜、反季節精細瓜菜、苗木花卉、特色種植和規模養殖爲代表的現代農業,把現代農業科技與傳統精耕細作、精養細管相結合,呈現出對農村勞動力較強的吸納潛力。農村五大產業體系建設的快速發展,農業結構調整的深入推進,促進畜禽、林果、瓜菜和優質專用糧棉油等主導產業規模的迅速膨脹,把越來越多的農村富裕勞動力,吸納到農村五大產業體系建設上來。金鄉50萬畝大蒜,僅收穫季節就吸收15萬外來打工勞動力。

二是農業產業經營已成爲吸納農村富裕勞動力的重要途徑。農業產業經營特別是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建設的快速發展,已成爲許多地方農村富裕勞動力轉移就業的重要途徑。目前,全市各類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2200餘家,其中農產品加工流通企業810家,年銷售收入280億元,吸收本地和外地15萬勞動力就業。像兗州綠源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種鴨飼養、苗鴨孵化、飼料供應、肉鴨宰殺、出口創匯爲一體的大型肉鴨綜合加工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現擁有固定資產1.4億元,年銷售收入4億多,該企業從基地養殖、生產經營管理到肉鴨加工、市場開拓、產品銷售等各個環節,吸收當地和外地不同層次技術、管理和普通工人共1900餘人就業。菱花集團是一家擁有固定資產8.2億元、年銷售收入12億元、以玉米爲主要加工原料的味精企業,僅在濟寧本地就吸收3200名勞動力就業。

三是農村二三產業和民營經濟已成爲消化吸收農村富裕勞動力的主體。近年來,農村工業、建築業、交通運輸和商業飲食服務業等農村二三產業和民營經濟的快速發展,已成爲吸收和消化農村富裕勞動力重要載體。到底,僅全市24.3萬戶個體工商戶和民營企業,就吸收120多萬勞動力就業。

四是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綜合開發已成爲農村富裕勞動力就地消化的新途徑。近年來,農村道路、交通、農業設施建設以及以荒山、荒灘、荒水、陷地治理、中低產田改造等各類農業綜合性開發,也吸納了一批富裕農村勞動力,併成爲農業和農村經濟內部消化吸收農村富裕勞動力的新途徑。

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吸納農村勞動力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通過調整分析,全市農村五大產業體系建設的快速發展、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深入推進,在消化吸收農村富裕勞動力轉移就業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並呈現出領域不斷拓寬、容量進一步擴大的趨勢,但就總體上看,通過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特別是農業產業經營對農村富裕勞動力轉移就業的吸納能力不夠強,消化吸收的農村勞動力數量不夠多、質量不夠高,無論與農村經濟快速發展,還是與農民收入快速增加的要求都不相適應。其主要原因:

一是農村勞動力的思想觀念落後。受傳統陳舊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的影響,認爲在農業內部從事種養業生產經營,是沒有出息和沒有本事的表現,主觀上不願意從事農業生產經營活動。

二是農村勞動力的綜合素質低。從農村勞動力的文化程度看,國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勞動力佔82%以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僅佔18%。受過專業技術培訓學習、具有一定專業技術特長的僅50%左右,有相當比例的農村勞動力素質低下,沒有一定的技術特長。由於文化素質低下、專業技術水平差,嚴重製約和影響了農村富裕勞動力的轉移就業。

三是農業結構調整步伐緩慢。目前就全市來講,農業結構調整步伐緩慢,農業結構調整的數量規模小,農業結構調整的質量檔次低,農業結構調整的深度和廣度不夠,這些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對農村富裕勞動力的消化吸收。

四是農業產業化水平不高。農業龍頭企業數量小、規模小、帶動能力弱,農產品生產基地規模小、檔次不高,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和農民經紀人隊伍發育緩慢,造成農業產業化工水平提升不快,影響了農村富裕勞動力的消化吸收。五是農村二三產業和民營經濟發展不夠快。受經濟基礎、經濟發展水平等多方面的條件制約,我市農村二三產業和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緩慢,與省內外經濟發達地區表現出較大差距,與加快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解決“三農”問題的要求,不相適應。

三、深化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對策措施。

針對農村勞動力在農業和農村經濟內部轉移就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爲最大限度地發揮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對農村富裕勞動力轉移就業的吸納能力,擴大農村五大產業體系對農村富裕勞動力的吸納的容量,通過對落後的農業生產條件、低水平的農業生產結構和傳統的農業經營方式的全面改革創新,通過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全方位開發等來挖掘農業農村內部的就業潛力。下步工作中應採取以下對策措施:

一是以農業適用技術培訓爲重點,強化農村勞動力技能素質培訓,提高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適應能力。以新世紀青年農民培訓、農民綠色證書培訓、農村勞動力轉移陽光培訓和農村勞動力創業培訓等一系列提高農民素質培訓爲重點,切實搞好對廣大農民特別是青壯年農民的科技、實用技術和就業技能培訓,特別是針對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建設的需要,搞好訂單培訓,提高農村勞動力的綜合素質特別是從業適應能力,爲農村富裕勞動力轉移創造條件。

二是以農村五大產業體系建設爲主線,深度推進農村經濟結構調整,通過發展規模經濟和現代集約型農業吸納更多農村富裕勞動力。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確立的農村五大主導產業,適應市場需求,藉助現代農業科技成果,加快膨脹產業規模,優化生產要素組合,大力發展高市場佔有率、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產業和產品,通過規模經營和集約化經營,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向縱深發展,吸納更多的農村富裕勞動力轉移就業。以市場爲導向,依據資源特點,充分發揮比較優勢來調整農業生產結構,是農業和農村發展的必然要求,又爲深化農業內部就業提供了較大的空間。一方面,以市場爲導向調整農業生產結構,要求農業生產應發展滿足市場需求的優質農產品,調整過程中必然要求更多的勞力、資金、技術等資生產源要素的投入,因而會產生更多的勞動力需求;另一方面,根據加入wto後農業發展面臨的形勢,依據我市人多地少、勞動力資源豐富、成本低廉的特點加快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農業,包括棉花、糧食、油料、畜產品、水產品以及水果、花卉等農畜產品生產業。加快農業生產從耕地密集型產品爲主向勞動密集型產品爲主的轉變,發揮比較優勢,提高農產品競爭力,產生更大的勞動力需求。

三是以農業龍頭企業建設爲重點,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通過產業鏈條的延伸吸納更多農村富裕勞動力。農業產業化經營通過延長農業產業鏈,實行農產品產、供、銷對接,把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後等環節聯結爲一個完整的產業體系,從而改變農村勞動力在農業內部就業渠道僅侷限於農業生產部門的局面,形成農村勞動力在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等多部門就業的新局面。適應現代農業、市場農業發展的需要,採取力度更大、更直接的措施,特別是對市場前景好、規模大、帶動輻射能力強的市級以上重點農業龍頭企業,在用地、用電、用水、稅收、貸款、出口退稅等方面,進行多方面扶持。通過龍頭企業的快速發展,延伸農業產業鏈條,快速提升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吸納更多的農村富裕勞動力轉移就業。

四是大力發展農村二三產業和民營經濟,通過產業化和所有制結構的優化調整促進勞動力就業結構調整。借鑑學習經濟發展地方的先進經驗和做法,制定鼓勵和支持農村二三產業和個體私營經濟發展的政策和措施,通過農村產業結構和所有制結構的優化調整,帶動整個農村經濟結構和農村勞動力就業結構的優化調整,消化吸納更多的農村富裕勞動力轉移就業。

五是大力開展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綜合開發,通過培植農村經濟新增長點吸納更多農村富裕勞動力。緊緊抓住國家實施農業綜合開發、繼續加大農村生產生活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大力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良好機遇,通過爭取上級政策支持、自身立項和制定更寬鬆的政策調動基層等多種途徑,不斷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綜合開發力度,吸納更多的臨時性、季節性農村富裕勞動力轉移就業。

農村勞動力調查報告9

爲了解當前農村社會和經濟發展態勢,掌握農村基層組織的基本情況,以便進一步做好農村社會穩定和農業生產發展工作,本人以所駐的石浦鎮坦塘村當前農村勞動力轉移與農村社會和經濟發展關係爲切入點開展了調查。

一、農村勞動力轉移對農村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影響

應當說,當前農業勞動力的轉移是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對農村社會和經濟發展來說是機遇和挑戰並存。

從有利因素看:一是適宜開展大面積的土地開發項目,發展規模農業。由於在農村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力減少,大批土地沒有得到有效開發利用,許多外出經商務工戶把全家的承包地、自留地都出租給同村農戶,因此,使農村中部分有能力也有發展農業規模生產意向的農民有了一個機會。如本村葡萄種植大戶李善澤,在本村租種7畝,還在鄰村租種12畝,成爲象山的葡萄種植大戶。

二是有助於擴大城鄉交流,減少城鄉差距。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隨着農業生產的不斷髮展,農村社會面貌日新月異,城鄉差距不斷縮小。但是由於歷史的和教育上的原因,農民的思想觀念還比較陳舊,生活方式還比較落後,科技水平也相對較低。通過廣大勞動力外出經商務工,帶回的不僅僅是金錢,更爲重要的是帶回了城市的集體合作思想、生產技術和生產方式。

從不利因素看:一是農業勞動力的轉移使農村缺乏農業技術人員的問題更加突出。可以說,坦塘村絕大多數外出農業勞動力並不是靠種地養活不了全家才外出經商打工的,他們是爲了獲得更高的收入才棄地而去的。而這部分人中絕大多數恰恰是原來村中種植業的骨幹。如村民洪昌根,務農二十幾年,當生產隊長也有十幾年了,對種植業特別是柑桔種植相當在行,今年8月全脫產去上海務工。據他說,種一畝西瓜要先後投入近百元,辛辛苦苦管理三個月,最多能賺一二百元,還要“靠天吃飯”,收入沒有保證。而每天做做短工也有30-50元一天,做一個星期就比種三個月地收入高。

二是部分土地出現拋荒現象。有些農戶三家三口、四口外出務工,承包地未能轉包,無人料理,致使出現拋荒現象。許多柑桔任由自生自滅,使柑桔樹生產力逐年下降。

三是投入農業再生產資金減少,效益農業發展緩慢。目前坦塘農業生產中除水產養殖業投入資金在增加以外,其餘種植業資金投入僅能維持簡單的再生產,農民把外出務工的收入主要用於住宅改造和子女教育方面,對發展效益農業、改良種植品種的興趣不大。

二、農村勞動力轉移對基層組織建設的影響

當前農村大量勞動力轉移卻給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一是大量農村勞動力轉移使農村缺少合適的幹部人選。因爲農業種養殖生產無法獲得較高的收益,絕大多數懂經營、有致富思路和開拓精神的農村勞動力紛紛外出經商務工。和當前許多農村一樣,坦塘村常住人口中大部分是老人、婦女和兒童。目前,坦塘村共有黨員17人,除了3位年老的以外,其餘14人中有9人外出經商務工,而且均是黨員中文化程度相對較高的國中以上文化程度者。30歲以下青年大部分長年在外,發展黨員、培養後備幹部難度較大。

二是黨員幹部在村時間減少,降低了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由於黨員幹部大量外出經商務工,住村時間短了,他們與村民接觸的時間相對少了,也較少參與村務事務,與羣衆感情也就相應地疏遠了,因此在村民中也不一定具有很強的號召力。在坦塘村,黨支部和村委會的工作完全落在村支書和村主任身上,一旦他們退職,就無合適人選頂替。

三是農村黨員的教育管理難度增加。大量勞動力特別是黨員幹部的轉移,使鎮鄉黨委不能及時掌握農村基層黨員的動向,缺乏對農村基層黨員管理監督的有效手段。由於廣大黨員的流動性,鎮鄉黨委和村黨組織難以集中人員進行統一宣傳教育,使近年來農村黨員的學習教育幾乎是個空白。

三、應對當前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對策

一是加快中心城鎮和次中心城鎮的建設,儘量就近轉化勞動力。隨着農業生產力的提高和農業效益的相對下降,產生的大批農業剩餘勞動力必然需要選擇新的就業門路。結合我縣廣大中心鎮周邊農村實際,要加快中心城鎮和次中心城鎮的建設,擴大城鎮人口容量,擴大以第三產業爲主的就業機會。就近就地轉化農村勞動力,還可以減少農民外出費用,減輕農民負擔,可以進一步提高農民收入,拉動農村與城鎮的一體化發展步伐。

二是積極探索土地流轉機制,鼓勵和引導有資金、有技術、懂經營的農民發展規模農業。鼓勵致富了的外出經商務工農民進城居住,提高農村人均耕地面積。要建立農村土地流轉機制,實現土地所有權、使用權和經營權的完全分離,方便外出經商務工的農戶將自有土地長期轉包給其他農戶,提高土地的使用率和規模效益。

三是開發農業合作項目,增加與外地的農業交流,開拓農民眼界,鼓勵年青人回鄉從事農業產業化經營。要鼓勵外出農民來象山投資發展農業生產,這樣使本地農民直接地瞭解當前農業生產的現狀和發展趨勢。要改變年青人對農業生產“睛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的偏面看法,樹立農業產業思想,引導年青人回鄉從事農業生產。

四是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教活動爲契機,廣泛深入地對農村基層黨員開展宣傳教育工作。要加強對黨員管理,建立流動黨員登記制度,明確各地各部門的管理職責,使黨員走到哪裏都有組織的關心幫助和管理監督。要通過多種形式、多種渠道對黨員進行黨性、黨風教育,提高村黨員幹部自身素質和農村基層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

農村勞動力調查報告10

各村、各社區、鎮屬各單位:

爲進一步營造推動我鎮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濃厚輿論氛圍,大力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根據《縣關於切實做好今後三年勞務經濟工作的意見》文件要求及鎮上提出的“輸出一人、脫貧一戶,輸出二人、致富一家”工作思路,經鎮黨委會議研究決定,將年2月10日至3月10日作爲全鎮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宣傳發動月,爲切實開展好此項活動,結合我鎮實際,制定本方案。

宣傳發動的目的

通過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宣傳發動月活動,使我鎮廣大羣衆及時瞭解各類務工信息和培訓信息;全面瞭解縣、鎮兩級政府關於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指導方針和技能培訓的相關優惠政策;學習《合同法》、《就業促進法》等與外出務工相關的各類法律法規知識,學習外出務工常識;介紹務工能人、返鄉創業帶頭人和務工典型,讓羣衆認識到外出務工爲自身帶來的好處。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羣衆參與培訓、外出務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一大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將原來的“苦力勞務”轉變爲現在及今後的“技術勞務”。大力發展勞務經濟,拓寬農牧民增收渠道,進一步凸現勞務經濟在促進農牧民增收中的支撐作用,推動全鎮勞務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宣傳發動的內容

1、縣、鎮兩級政府關於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指導方針和技能培訓的相關優惠政策。

2、學習《合同法》、《就業促進法》等與外出務工相關的各類法律法規知識和外出務工常識。

3、縣、鎮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相關務工信息(如內蒙古鄂爾多斯招工信息)、培訓信息(電焊工培訓信息)。

4、務工能人、返鄉創業帶頭人和務工典型,現身說法務工增收入的事蹟。

宣傳發動的形式

1、利用廣播電臺、電視等媒體進行宣傳報道。

2、採取黑板報、政務公開欄、刷寫牆體標語、懸掛橫幅、編印簡報、印刷宣傳材料等形式陸續進行宣傳。

3、各村、各社區幹部及勞務信息員要進村入戶,逐門逐戶對本村、本社區外出務工人員的數量、去向、勞務收入等信息進行詳細的調查瞭解,登記造冊並上報,同時樹立本村、本社區內的務工能人、返鄉創業帶頭人和務工典型。積極發動農村富餘勞動力,特別是陽山村、中莊村、南山村等土地貧瘠、發展特色經濟困難地區的羣衆外出就業,爭取做到“家家有人外出、戶戶有人務工”。

宣傳發動的要求

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這次宣傳發動月活動是爲了推進農村勞動力走出去、穩下來、能致富,進一步凸現勞務經濟在促進農牧民增收中的支撐作用。各村、各社區要以技能培訓爲重點,勞務輸出爲中心,回鄉創業爲突破,完善政府服務機制,引導更多的人走出去、穩下來。全年勞務輸轉人數要在去年5651人的基礎上提高24%,達到7000人以上;爭創勞務收入6085萬元以上,組織輸出率達到60%以上。農村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力爭達到2180人。按照“政府推動,多方參與,市場運作”的辦法,進一步加強信息溝通、政策協調和勞務協作,通過多種渠道、多種方式,力爭在省內和新疆、內蒙等地區建成4個100人以上相對穩定的勞務基地。鼓勵支持勞務經紀人、帶頭人積極參與勞務輸出的市場化運作,使勞務經濟收入佔到農民人均純收入的50%以上。各村、各社區要高度重視,要成立勞務信息宣傳發動領導小組,由領導小組組長及勞務信息員負責宣傳發動活動,採取有效措施,確保活動有序開展,取得實效。

2、主動溝通、加強協調。宣傳發動月活動工作涉及各村、各社區,覆蓋面廣,需要多方的配合支持。各村、各社區要積極與鎮上及新聞媒體密切協作,加強溝通,做到部門聯動,上下配合,切實做好協調工作,努力形成宣傳發動月活動領導重視支持、部門傾力配合、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良好局面。

3、精心策劃、周密部署。各村、各社區要制定詳細可行的宣傳實施方案,進行周密的部署和安排。要精心策劃,組織專門隊伍,集中時間,狠抓工作落實。每個村、社區製作黑板報或公開欄1塊,各村書寫牆體標語至少1條。活動結束後要及時總結,書面總結材料在年4月5日前報鎮勞務辦。此項宣傳活動完成實效將作爲年度勞務考覈的一項內容。

農村勞動力調查報告11

隨着農業結構的調整、農業產業化的實施,農村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農村剩餘勞動力的隊伍日趨龐大,第一產業已經不能容納和消化這些勞動力,農村勞動力資源會在全社會各行業進行重新配置,如何儘早安置、有序轉移這龐大的農村就業隊伍,已成爲人們關注的話題。世界各國工業化進程表明:農業剩餘勞動力轉移是一個長期性、階段性的轉化過程。隨着科學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農業勞動力會持續不斷地向非農產業轉移,特別是山區地區,耕地在逐漸減少,信息閉塞,非農產業不夠發達,對轉移勞動力更是困難重重,進而制約農民收入的提高。xxx我所駐的xx鎮xx村是位於富陽市以南約20公里,是靈橋鎮的一個經濟薄弱村。xx村地處山區,地理位置並不十分優越,但全村平均收入卻有5618元,具備典型的尚未開發的農村的特徵。作爲xx村的農村工作指導員,我是帶着“盡己所能爲提高農民收入尋求一個好的切入點”來開展工作的。兩個月來,我和村兩委的幾位同志通過上門走訪、座談等形式,掌握了制約xx村經濟發展的第一手資料;聯繫周邊地區的經濟情況和xx村的歷史,經過分析後覺得:xx村靠通過農業結構調整、培育農業特色經濟、搞實業辦工廠來發展經濟的可能性不大、而且見效也不會很明顯;xx村的出路在於高質量的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勞動力的關鍵在於加強農民技能培訓,提高農民的素質。

一、xx村農村勞動力轉移現狀

第一,轉移不夠。截止到12月,xx村農村總人口692人,勞動力總數約爲370人,各類外出務工的勞動力有172人,佔全村勞動力總數的46.5%左右。xx村第二村民小組是全村外出務工最多村民小組,其總人口218人,勞動人口87人,外出務工55人,外出務工人數佔勞動人口總數的63%。第五村民小組則相反,總人口131人,勞動人口68人,外出務工17人,外出務工人數佔勞動人口總數的25%。第二,文化程度較低。xx村外出務工人員中文化程度普遍較低,有很大一部分甚至爲文盲。以第二村民小組當前外出務工人員爲例,國中及國中以下文化程度60人,佔70%;高中文化程度12人,佔13.8%;中專5人,佔5.7%;文盲10人,佔11.5%。第三,男性較多。xx村農村外出務工人員中男性約146人,佔84.9%左右;女性約26人,佔15.1%左右。第四,技能較差。目前外出務工的人員中,只有部分受過正規專業培訓的勞動力,而這鴻世電器公司和電動工具廠。大部分未經過正規專業培訓的勞動力,主要分散在各造紙廠。在調研中我們還發現xx村外出務工人員年齡普遍在18~45歲之間,爲農村的青壯年勞動力;絕大多數涌向電器或造紙行業,從事簡單的低技能的體力勞動。外出務工人員地區分佈亦不平衡,絕大部分集中在附近的地方,較遠相對比較少。

二、促進剩餘勞動力轉移的途徑xxx

1、以農業結構調整爲契機,促進農村剩餘勞動力在農業內部就業隨着城鎮企業轉制改革,企業下崗人員增多,並且受基礎設施限制,城鎮不能容納過多的農村剩餘勞動力。因此,發揮山區優勢,在保證糧食生產能力穩定提高的前提下,大力發展生態型農業,不斷拓寬生產新領域應成爲當前的舉措。通過農業綜合開發,向農業深度和廣度進軍,以農業結構調整爲契機,把一些中低產田改造好,種植一些適銷對路的農產品。根據調查,xx村在白揚尖曾有茶葉地200多畝,可以通過引資將其擴大,產出高質量的茶葉。因此,要堅持把農業放在經濟工作的首位,繼續加強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作用。一是增加投入,保障農業生產的後勁。對農業的保護和投入,要強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進一步開發山區山地資源,充分發揮農村勞動力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把農業綜合開發與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強化農業地位有機結合起來,促進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吸收更多的農村勞動力。二是優化農村資源配置機制。按照“保障所有權、穩定承包權、放活使用權”的原則,逐步建立科學規範的土地流轉機制,積極穩妥地推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三是努力培育農村市場體系,培育一個包括商品市場、生產要素市場健全、開發的農村市場體系,重點是深化流通體系改革,就地轉移更多的農村勞動力。

2、努力提高山區勞動力素質,增強轉移勞動力的市場競爭力前面所述,不管是已工作的勞動力,還是未就業的勞動力,xx村勞動力文化程度還是較低的。文化程度低下,只能從事重體力的第一產業勞動和一些傳統的、低水平的交通運輸和商業飲食服務業上,一些急需的第三產業如科技服務、技術信息諮詢等行業嚴重不足,這就要求培養一支掌握科學技術的高素質農民隊伍,以擴大[]就業面。長期實際情況表明,勞動力素質高的地區,轉移勞動力的速度要高於素質低的地區,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經濟方式的轉變,各行各業對勞動力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很多企業在招工時,不但要求管理人員要具有一定的學歷和技術職稱外,連一般工人也要各種的就業證書,這說明了提高勞動力素質的緊迫性。由於勞動力的自身素質決定轉移的速度與成效,所以加強農村

青年的文化素質教育是勞動力轉移的關鍵。當前要圍繞農村經濟發展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實行基礎教育,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三教”統籌。應根據具體情況建立各種成人教育中心、成人培訓學校。培訓農電技術人員,注意加強農村成人教育與實用技術培訓,實施“綠色證書”工程,切實提高農村勞動者的科技文化素質,爲農業剩餘勞動力增加就業機會。

3、完善勞務市場管理體系,確保剩餘勞動力順利轉移山區剩餘勞動力轉移到經濟發達地區打工,是近年來農民收入的重要渠道,但是很多勞務市場不歸範,招工既濫又亂,以招工之名行騙財之實屢見不鮮,甚至引發社會治安不穩定,特別是偏遠山區農村,那些缺乏文化的青年經常受騙。因此有關政府職能部門規範好城鄉勞務市場應下大力氣,建議全市甚至全國用工單位要通過政府部門統一招工,與外出人員簽定正式的招工合同,完善招工手續,明確勞動保障。規範管理好農村勞務市場,不僅可以避免上當受騙,也有利於外出勞動人口的計生、治安管理,防止盲目外流,造成城鄉混亂,增加外出人員不必要的開支,還可以進行集中專業技術培訓,提高勞務工的素質和效率,減少勞務浪費,避免造成農村無人種田等多種問題,這是當前農民企盼的一件事。應做到:⑴加強信息網絡建設,積極發展勞動力職業介紹所。⑵採取政府民間多種形式對農電進行職業培訓,增強適應能力。⑶對勞動力轉出地人員進行跟蹤服務和管理,以保護輸出地農村勞動力的合法權益。

農村勞動力調查報告12

中國城市勞動力市場和就業現狀調查報告

一、經濟景氣波動與就業壓力

90年代的中國勞動力就業遇到了新的挑戰:產業結構調整和國有企業改革推進帶來大量職業下崗,這一過程又伴隨着城市化加速的必然趨勢——農村勞動力大量流向城市,尤其是中國新增經濟活動人口壓力一直居高不下,使得世紀之交的中國面臨嚴重的就業“衝擊波”(圖一)

在城市失業大量發生的情形下反而發生農村勞動力大量剩餘並且產生向城市的持久移民傾向,這是一個與劉易斯著名的二元就業模型(Lewis,1954)相違背的問題。因爲該模型認爲,在許多發展中國家普遍存在着有關生產和組織的各種不對稱性,當勞動力在傳統農業部門和現代製造業部門之間流動時,由於傳統部門不按照邊際產品原則定價,因此保留着幾乎可以“無限供給”的邊際產出爲零的勞動力,而現代部門追逐利潤最大化,因此兩部門的邊際產出並不相等。在劉易斯看來,經濟發展就是現代部門通過資本積累而擴張,直到將傳統部門“剩餘勞動”蓄水池全部吸乾。這就是說,傳統部門存在着大量勞動剩餘,而現代部門裏不存在。

這一問題在哈里斯—託達羅模型 (Harris-Todaro Model,1970)中可以找到答案。他們指出,只要城市的預期工資高於一個有保證的農村工資,農村勞動力就會在城市失業已經存在的條件下繼續向城市流入。這裏,城市工資有政府法令規定而高於市場均衡工資時,預期工資就可能對農村移民有刺激力。

圖二直觀地描述上述幾個模型的思想。橫軸OO’表示一個經濟中給定的勞動力總量。農村勞動力從原點O向右,農村勞動力的邊際產出由曲線MPRL表達。城市就業從O’點向左計算,曲線MPUL代表城市勞動力的邊際產出。如果有一個充分競爭的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兩部

門勞動邊際產出相等,均衡工資就是Wc。在均衡工資條件下,總勞動力中的OL部分配置給農村,LO’配置給城市,全社會沒有剩餘勞動。但是,如果城市標準工資(Wu)定的高於均衡工資水平,即Wu>Wc,城市就業就會減少,城市出現公開或隱蔽的失業(LL);但此時城市期望工資(W),即標準工資與城市就業概率的乘積,仍然高於農村均衡工資,因此農村就業量還仍然按照XX’曲線向城市流動,形成農村勞動力供給價格提高,農村就業減少,而城市公開或隱蔽的失業進一步增加,從LL增加到LL。

以上模型假定農村勞動力可以自由向城市部門流動。但是如果存在着禁錮流動的制度性障礙,情形又會不同。在部門間勞動流動被隔絕的條件下,城鄉之間可能持久保持工資水平的顯著差異而沒有發生相應的勞動力流動。“兩元模型”無從分析這樣的情形,因爲“兩元”之間的隔絕,使得每個部門都近乎孤立地決定其內部勞動力的供求和定價。這正是改革前中國的情況。正如我們將在後文中看到的,只有當城鄉隔絕的體制鬆動後,哈里斯—託羅達模型纔可能重新作爲一種有用分析工具。

顯然,在國有企業職工大量下崗和農村勞動力大量流向城市的這一雙向進程中,關鍵因素是城鄉的工資差別,不同性質的勞動力對於城市期望工資的預期差異對於中國的勞動力流動、勞動力市場的形成和就業形勢發揮着重要作用。以下我們將會通過進一步的分析來詳細闡述這一問題。

1、城鎮下崗與失業 1992年以來,中國的城鎮登記失業率穩步上升,自1996年達到3.0%時,1997、1998年兩年保持在3.1%的水平上。但是中國的新增經濟活動人口和新增從業人員始終分別在1.3%左右和1.2%左右的水平上保持着。

如果把下崗職工考慮在內,中國1997年的城鎮失業率將達到9.36%,就業壓力將會更爲突出(孟慶紅等,1999)。1992年中國的城鎮失業人中、下崗人數分別爲420萬人和300萬人,而到1997年,這兩個數字分別變爲620萬人和1435萬人(其中國有企業下崗職工爲929萬)(胡鞍鋼,1999A);1998年進一步變爲892萬人和571萬人(陳淮,1999B)。顯然,中國的城鎮的失業問題越來越多地通過職工下崗這一種形式表現出來。據原勞動部的一項調查分析,至1999年6月底,下崗職工佔全部職工的比例爲11.2%,而全國下崗職工總人數爲711萬人(原勞動部培訓就業司,1999)。而楊宜勇估計,1999年全國下崗未就業人口爲600萬人,登記失業人口爲620萬人,企業新下崗300萬人,城鎮新增勞動力274萬人,機構改革預計分流300萬人,農轉非估計有300萬人,絕對數總計達到2394萬人,比1998年多出460萬人,即1999年就業壓力將比1998年增加23.7%(劉詩白,1999)。而且,楊宜勇等人估計表明,在1999到20xx年三年間,中國勞動力總供給中,農轉非的人口約爲1000萬人,其中需要就業的勞動力600萬人;城鎮國有企業富餘人員新下崗850萬人,扣除當年再就業的70%,將會有255萬人等待就業;機關事業單位分流82萬人,1998年年底結轉國有企業再就業服務中心託管的下崗職工614萬人,這樣僅僅因爲勞動力總量的調整就將會爲城鎮增加1551萬人的就業壓力(國家計委宏觀經濟研究院,1999)。

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市場競爭的加劇使得國有企業必須通過市場化改革走出困境,減員增效勢在必行;另一方面,經濟增長率的放慢意味着經濟對就業的吸收作用減小;但是人口增長的慣性使得新增就業人員繼續以較快的速度增加,這樣整個經濟面臨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就業崗位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因此,那些本就因爲自身技能較差而被調整下來的下崗職工重新就業的可能性變得更爲渺茫。由於城鎮職工的下崗具有周期性和結構性的雙重特徵,經濟疲軟和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對就業構成的壓力交織在一起,從而使得國有企業的就業壓力更爲嚴重。

這一下崗趨勢是對於長期以來國有企業效率過低局面的一種糾正。在中央根據計劃指令來配置經濟資源,優先發展資本密集型的重工業,並且因此形成由國家行政等級組織壟斷工業和商業,管制農業和實行城鄉隔絕的經濟體制。在這一體制下,國有企業由於管理公有制僵化,缺乏自主權,企業家的創新精神受到扼制,導致企業無力實施有效的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結果是企業的效率始終在低水平上徘徊甚至虧損;企業的剩餘也被政府以利稅的形式拿走,作爲補償,職工獲得了“城裏人”身份:較低的工資水平(但是這一工資水平相對於農村的工資水平還是很高的),從搖籃到墳墓的福利安排。這相當於一種“借舊債還新債”的制度安排,即運用當期企業的利稅來支付對國有企業職工的歷史負債,但是隨着這一負債水平的提高和當期企業效益的下降,這樣的制度安排無法繼續維持下去。職工的下崗就在所難免。由於整個經濟發展前景暗淡導致勞動崗位供給不足、下崗職工自身競爭力差、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等因素,下崗職工再就業的難度很大。於是,各地政府費盡心機尋找再就業門路,甚至是關閉農村勞動力向城市遷徙的通道。這樣一方面使得最具有競爭力的那一部分勞動力找到工作的概率在大減少,從而阻礙了城鄉開通的勞動力市場的形成;另一方面,這些舉措混淆了週期性失業和結構性失業的界限,造成了城市中“有人沒活幹、有活沒人幹”的局面,同時使得城市中大量使用外來勞動力的那部分經濟競爭力大大下降,這樣進一步加劇了就業壓力。如果在面臨城市就業壓力時,政府開始選擇退卻,那麼城市就業改革所取得的成就將喪失殆盡。

2、農村的勞動力轉移 城市就業壓力劇增這一進程不可避免地與中國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的大趨勢相互衝突。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村就業通過三個途徑得到緩解:第一,農業內有效利用勞動力資源的機會增加了;第二,農村的非農就業,尤其是鄉鎮企業的吸收;第三,城市的吸收,即農村勞動力加速向城鎮製造業、商業和服務業轉移。據作者參加的勞動部一項研究的結果估計,16年間(1978-1992)農業內部有效利用勞動力的機會共增加了約50%,農村非農就業提供了近1億個新的崗位,另外約有3000萬農民工轉移到縣城以上的城市就業。另外,據範芹估計,截至1997年,中國的鄉鎮企業已安排的就業人數佔全部農業勞動力總數的25%,1.9萬多個小城鎮累計吸收農村勞動力3000多萬,約佔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總量的30%(範芹,1997;轉自鄧大鬆等1999成都)。

但是,當前鄉鎮企業由於中國經濟狀況不佳、融資需要遠遠不能得到滿足、鄉企自身面臨制度創新等原因,發展速度顯著放慢,其對中國農村勞動力的吸收能力也隨之減少。1991年以來中國第一產業中的勞動力一直呈現絕對下降的趨勢,也即將會有更多的農村勞動力尋找新的出路,鄉鎮企業無法滿足其要求時,農村勞動力向城市的遷徙就成爲其主要出路。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的動力主要在於城鄉工資差別,如果城市就業的期望工資(城市工資水平乘以在城市找到工作的概率)高於農村的工資水平,農民就會流向城市。顯然,隨着鄉鎮企業界的不景氣,農村勞動力在農村就業的工資水平大大下降,這無疑加大了城鄉工資差別,使得勞動力更有激勵流向城市就業。如果城市改革止步不前,城市工資水平仍然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上,農民工的流動帶給城市的就業壓力就會更大。

而政府在這個問題上採取的是“關門”政策,即城市由於下崗壓力對農村勞動力關閉了大門。但是,這只是部分影響到農村勞動力在城市找到工作的概率,城市工資水平難以下調,而農村的工資水平則隨着鄉鎮企業停滯而大幅下降,這樣就意味着農民在勞動力市場上具有壓倒性的競爭優勢。因此,政府“關門”政策的結果是農民工“清而不退”,這一巨大的勞動力人口的一部分通過重新回到土地上轉變成爲隱性失業堵塞,大部分則通過採取種種規避措施在城市的灰色勞動力市場上找到就業機會;而且,一旦農民工在某一地區工作一段時間後,他們可能就會習慣於城市的生活,即便暫時失業,也不願意返回農村。在1995、1996和1997年三年中,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的數字達到2400萬、2500萬和3000萬(陳淮,1999)。這一壓力在中西部的一些人口大省,如四川、湖南,反映的更爲明顯;很難想像這些跳出“龍門”的農村勞動力因爲城市的大門緊鎖而全部返回農村。農村勞動力向城市的遷徙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如何協調這一人口轉移壓力在城鎮就業壓力日漸嚴重的今天更凸現其重要性。

3、新增勞動力壓力 中國的就業壓力不僅反映在勞動力存量的變化上,而且來自於新增勞動力的數量。在H-T模型中,如果勞動力的邊際產出水平沒有較大的改進,而勞動力總量卻發生了較大的增加,這就意味着農村勞動力的邊際生產率和城市勞動力的邊際生產率相等的那一點所決定的就業水平沒有大的增加,最後的結果是總失業水平面的上升。

因此,把中國所面臨的就業壓力放到中國總的人口增加框架下,我們對於中國窘迫的就業狀況將會有更好理解。由圖三可知,中國總人口增量在1982年達到了一個高峯,1986-1990年達到了另一個高峯,其中在1987年達到峯值;而中國新增城市人口則分別在1981年有一個大的增量,1984年達到高峯;新增農村人口在1982年就已經達到一個高峯,1984年後更是一直持續增加到1991年。如果以16歲作爲勞動力開始要求參加工作的年齡,那麼中國的就業壓力在1998年達到了第一個高峯,在20xx年再度加大,20xx年達到高峯,並且一直持續到20xx年左右。而城市就業壓力將在1997年達到第一個高峯,20xx年左右達到另一個高峯;如果考慮到農村勞動力自20xx年以後持續增加的壓力,中國的就業狀況將會更爲嚴峻。

農村勞動力調查報告13

一、研究背景: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以經濟建設爲中心、市場經濟的發展、全方位的對外開放,加速了中國城市化和工業化的進程。

在農村勞動力大量流動的情況下,中國的農村社會養老制度尚處在改革探索之中,國家尚未對農村老年人實現了普遍的社會福利,再加上相關社會制度支持度的不足,使得農村老年人生活不太樂觀,這一弱勢羣體的養老問題的解決與否,不僅僅關係到這一羣體是否老有所養,還關係到建設新農村的成敗。

老年人是社會上的弱勢羣體,針對當今的經濟全球化趨勢,經濟發展速度日益增快,雖然社會福利制度和養老制度在不斷完善,但農村還是有些許老年人生活較艱苦,甚至孤單度日,這值得大家關注。

二、選取的原因:

隨着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速度也在不斷加快,人口大都從農村遷往城市,種田在也不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精神文化需求,所以大部分青、中年人都外出打工,每次回家,都感覺到人煙稀跡,看到的大都是老人、婦女和小孩,沒有太多的嘈雜,一般是一片沉寂,除非是農忙時節,否則很少聽到吵鬧聲,希望通過寒假這幾天的實踐,去觀察農村老年人的生活狀況,從而引發思考,去更加現實地接觸鄉村生活,瞭解農村老年人的生活狀況。

三、農村老年人生活現狀分析。

(一)生活方式:

1、衣:經過觀察,大都穿着樸素。

2、食:三餐較簡單,菜色較少。

3、住:一般都住在大約幾十平方的就房子,房屋擺設簡單,傢俱簡陋。

4、行:一般都呆在村子裏,偶爾去趕集買生活用品,沒有像城市社區那樣的健身場所。

(二)健康狀況:

1、老年人一般都帶有各種小病。

2、農村醫療條件較差,一個村有時一個衛生所都沒有,一個鄉纔有一個大型的醫院。

3、有的老年人還種着幾畝田,經常下地勞作。

(三)精神生活:

1、農村青、中年人大都在外打工,子女陪伴在身邊的時間較少。

2、農村很少舉行大型的活動,除非是開會或者是全村放電影,否則很難聚到一塊,娛樂方式較少。

3、一些老年人以打麻將、牌等方式消遣時間,很少討論國家大事,看書籍等,在家忙着做一些瑣碎事情。

(四)家庭關係:

大多數家庭關係都是較和睦的。

農村勞動力調查報告14

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強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的要求。農民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體,農村勞動力整體素質低是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先天性障礙。提升農村勞動力整體素質,大力培養農村實用人才,加強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是當前和今後較長一個時期農村勞動力培訓工作的中心任務,也是擺在我們面前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應引起全社會的思考。

爲深入瞭解我縣農村勞動力素質狀況和培訓工作的開展情況,xx年6月——7月,清水縣農廣校組織調查小組,深入5鄉15村鎮調查了農村勞動力整體素質現狀,通過對中部永清鎮蘇屲村,東部白沙鄉馬溝,北部黃門鄉王店,西部郭川鄉宋川村,南部豐旺鄉柏樹村195戶農戶的抽樣調查。瞭解了農民教育培訓機構及其培訓實施情況,基本摸清了制約農村勞動力整體素質提升的成因,並據此提出了提升農村勞動力整體素質的對策。

一、對當前農村勞動力整體素質現狀的調查

(一)清水縣農村勞動力基本情況

清水縣是傳統的農業大縣,人均耕地面積1.88畝。近年來,按照基礎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統籌”的工作思路,在農村勞動力培訓、提高農民素質方面做了大量基礎性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清水縣現有6鎮12鄉,260個村民委員會,1118個村民小組,71901戶,總人口達31.87萬人,其中農業人口達29.59萬人,佔總人口的92%。農村勞動力資源總量18.0316萬人,實有勞動力總量14.8986萬人。其中男性7.8885萬人,女性7.0101萬人,在農村勞動力中,從事農林牧漁業的勞動力10.3251萬人,佔69.3.00%,從事工業的勞動力2695人,佔6.54%,從事建築業的勞動力9286人,佔6.23%,從事批發、商業的勞動力2234萬人,佔1.8%,從事交通、運輸、倉儲勞動力2228人,佔1.5%,從事其他的勞動力6559人,佔4.4%。

(二)清水縣縣農村勞動力整體素質現狀

從調查情況看,全縣農村勞動力整體素質不高,主要表現在:

1.文化素質較低。據調查,xx年底全縣實有勞動力總量14.8986萬人,其中文盲半文盲仍有3.7013人,國小文化程度5.6361萬人,佔62.6%,國中文化程度3.9802萬人,佔26.7%,高中以上學歷的1.5670萬人,佔10.6%。大專以上138人,僅佔1%。而發達國家的情況是,美國的大部分農場主都是農學院畢業生;德國農民有67%是大學畢業生,53.2%接受過2~3年的職業教育;日本農民中大學生佔59%以上。

2.科技素質差。目前,全縣實有勞動力中,真正受過系統專業技能培訓的僅爲3.2%。大多數農民缺乏基本的科學生產知識,沒有掌握一技之長,對一些新品種和新技術的實驗、示範,即使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也很難完成;一部分青壯年農村勞動力對一般性農業生產技術都不能很好掌握。

3.思想觀念落後。小富即安、滿足現狀等傳統觀念仍然束縛着農民的思想。抽樣調查100名農村勞動力顯示,不願參加培訓的佔38%,今後打算參加培訓的佔27%,因不願耽誤勞動原因不參加培訓的佔25%。相當一部分農民思想保守,逢事喜歡走老路,按老規矩辦事,缺乏創新精神和敢闖、敢幹、敢試的勇氣和信心。

同時,我縣農村勞動力表現出以下幾方面的特徵:

1.農村青壯年勞動力比重大。據統計,全縣實有勞動力總量佔農村勞動力資源總量的比重達到90.85%,其中18~45歲的青壯年勞動力7.0418萬人,佔農村勞動力資源總量的比重達到49.79%。

2.從業時間不足,隱形失業嚴重。全縣農村勞動力中有30%的人常年從業時間在8個月以下。主要從事農業的從業人員中,從事農業在8個月以下的佔34%;主要從事非農業的從業人員中,從事非農業時間不足8個月的佔28%,隱性失業現象較爲明顯。

3.農村勞動力流動性差,盲目性強。全縣實際常年外出務工農民僅佔實有農村勞動力總量的12.9%。全縣農村外出務工人員中,大多集中在年初是羣體外出,有明顯去向的只佔30%左右,70%沒有目標,且收入極不穩定。這些人大多爲青壯年勞動力,但多數是靠出體力、賣苦力換取收入,從業帶來很大的盲目性、季節性和風險性。經培訓有組織輸出的農民僅0.716萬人,月平均收入在1000~1500元之間,比未參加培訓的月平均收入高300元以上。

二、農村勞動力整體素質不高的成因分析

制約農村勞動力整體素質提升的因素比較複雜,既有歷史的因素,也受現實的教育理念的制約;既受農民主觀因素的制約,也受基層政府和相關政策的影響,總的可概括有以下幾點:

1.歷史因素的影響。年齡在45~55歲的勞動力大多就讀在動亂期間,由於受“白卷英雄”和讀書無用論的影響,加之當時教育受到較大的衝擊,正常教學秩序無法保證,學生的自控能力又比較弱,荒廢了學業,因此大部分人文化底子薄,進而影響了對科技知識的理解、掌握和運用。

2.現實的教育理念的制約。儘管各地都在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從現實情況來看,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做法還是沒有完全改變,社會評價學校教學質量高低的標準還是沒有離開會考和大學聯考的指揮棒。農村中學儘管已經開始實行教育教學模式改革,但由於時間較短,加之受中大學聯考、專業師資缺乏、實驗實習場地缺少、資金缺少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改革效果還不十分明顯,分流教育存在流於形式的現象,導致新增勞動力缺乏從事農業和非農產業的基本技能。

3.農民觀念落後的影響。一是部分青年勞動力只顧眼前利益,片面認爲“讀書不如賺錢”從而過早輟學打工;二是壯年勞動力接受新技術、新事物的能力差,培訓機會少;三是相當多的農民從衆心態嚴重,傻子過年看隔壁,人家不去學他也不去學,沒有看到各自的差別;四是接受培訓的興趣不高,主觀上不求進取,認爲學不學一個樣,延續過去傳統落後的種養模式和技術。

4.基層政府對農村勞動力培訓工作重視程度不夠。農村勞動力培訓工作沒有得到基層政府應有的關心、重視和支持。多數鎮政府沒有把農村勞動力培訓列入工作日程,制定長遠規劃,指定專門機構和專人具體負責;沒有像關心和重視普教那樣關心和重視農村勞動力培訓,在人力、物力和財力上投入不足;在政策的制定和輿論宣傳上缺乏力度,沒有形成人人關心、重視和支持農村勞動力培訓的良好氛圍;工作上存在重佈置、輕檢查、輕落實的形式主義問題。

5.農村勞動力培訓資源不足,體系不健全。從調查情況來看,全縣現有的農村勞動力培訓機構主要是縣農廣校、天水農校。這些培訓單位分屬於不同的主管部門,培訓條件差別很大,工作中存在着各自爲政的問題。沒有形成培訓工作全縣一盤棋的良好局面。另外,有些鎮的領導對培訓的認識不夠,不配合培訓單位,一年幾乎不怎麼開展工作。其次,能夠開展培訓的也大多集中在縣或鎮舉辦培訓班,很少能下到村,況且許多培訓是大雜燴式的培訓,師資水平參差不齊,培訓內容一般停留在農業技術、機械加工等幾個工種,與真正意義上的技能培訓和農民需求差距很大。因此,迫切需要對現有的培訓資源進行合理地整合,健全培訓體系,以發揮其最大作用。

農村勞動力調查報告15

一、勞動力整體狀況

全市總人口106萬,農村勞動力43萬,其中農村富餘勞動力20餘萬,農村人均耕地面積0.8畝,是重慶轄區的勞務輸出大縣(市)之一,常年在外務工經商的農民達14.9萬人,每年帶回的經濟收入總額在4億元以上。農村富餘勞動力有效轉移,是農民致富增收的重要渠道,農民外出經商務工,成爲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爲我市農村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永川要在未來7年內建設成爲大城市,30%以上的農村人口必須轉移到城鎮,這其中,首先是農村富餘勞動力的轉移,必須通過多種措施吸納這部分人就業。

我市農村富餘勞動力中,30歲以下的勞動力佔68%,30—40歲佔27%,40歲以上佔5%。農村勞動力特別中40歲以下的人將是轉向城鎮的主要人口,他們的轉移情況、務工收入高低,將直接影響到我市城鎮化建設的進程。

二、富餘勞動力轉移現狀

去年,我市農村勞動力在永川範圍內轉移4萬人,在重慶市區轉移2萬人,重慶市外轉移12萬人,境外轉移累計人數1498人(次)。重慶市外轉移主要集中在廣州、深圳、珠海、福建、廈門、上海等沿海城市和新疆、雲南等邊遠地區,境外轉移主要在新加坡、南非、阿根遷、日本北海道等十幾個國家從事漁業捕撈。外出人員中,86%的人員從事第二產業,從事第三產業和第一產業的各佔7%。永川範圍內轉移的勞動力,主要在城區、集鎮從事運輸、建築、餐飲、服務業,重慶市內轉移的勞動力主要從事建築、服務、經商業。

經過近年的努力,我市農村富餘勞動力輸出已經呈現出了“三健全”格局。一是勞動力市場進一步健全。目前,我市建成了高規格的綜合服務大廳和交易大廳,成功與重慶市勞動力市場聯網,初步形成了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勞動力市場框架。二是服務功能進一步健全。據調查瞭解,我市先後建立了勞動技能培訓基地26個,建立了農村富餘勞動儲備基地3個,勞務輸出基地5個。同時,對各類外出民工分別進行登記造冊,促進民工有序流動。僅去年,就幫助民工追收工資96萬元,清退保證金1.8萬元,督促用工單位替民工參加社會保險850人,處理民工工資爭議案件156件。三是職工技能鑑定和就業准入制度進一步健全。在建立和完善農村勞動力市場中,我市大力推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就業制度和預備制度的同時,規範和發展社會力量培訓機構18家,職業技能鑑定機構增加到4家。

三、存在的問題

在對我市農村富餘勞動力市場調查中瞭解到:三大問題已成爲制約我市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的“癥結”:一是自發外出,無序流動。有關資料顯示,除境外勞務輸出通過勞動部門外,我市90%以上的農村勞動力轉移主要依靠親朋好友或自發外出。由於不規範的勞務輸出,這部分民工的勞動權益往往很難得到保障,極易造成用人單位拖欠民工工資、發生勞動爭議等侵權行爲。二是文化層次低。我市農村外出務工人員中,48%爲國中以上文化,30%具有高中以上文化,國小文化或文盲人員高達20%,大專文化以上僅佔2%。文化偏低,使他們難以進入較高層次的產業,往往在低層次的產業中競爭,工資收入低,生活工作條件差,勞動福利待遇得不到較好保障,處於劣勢求生狀況。據市農調隊和勞動部門抽樣調查統計,我市民工從事第一產業的勞動力月平均收入500—700元,從事第二產業的勞動力月平均收入1000元,從事第三產業的勞動力月平均收入1000元以上,境外就業的農村勞動力月平均收入1500元左右。其中,從事第二產業的民工高達86%。這些低水平務工結構,直接影響到農民的增收。三是開發難度達。我市二、三產業發展滯後,農業產業化程度不高,制約了農村富餘勞動力的就地轉移。而外出務工,又由於多種因素的影響,常年性轉移人數尚需鞏固:進一步增加外出人數,又因爲有的地方經濟基礎差、交通不便、信息不靈,大量富餘勞動力難以轉移。

四、方向

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近期看是實現農民增收,遠看是加快城鎮化進程、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根本途徑。有關人士認爲,要實現我市農村富餘勞動力的大轉移,必須“六架馬車”拉動。一是以經濟增長拉動勞動力轉移。堅定不移地在實施工業強市發展戰略中,大力發展二、三產業,努力保持區域經濟較快增長的勢頭,不斷創造和開闢新的就業渠道,千方百計增加就業崗位。二是以結構調整帶動勞動力轉移。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是擴大農民進入城鎮就業的主要途徑。重點發展農產品加工、旅遊、商貿和飲食服務業,實施品牌戰略,培育商貿優勢企業,加快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三是以政策投入驅動勞動力轉移。認真貫徹落實有關勞動力轉移和就業工作的各項優惠政策,鼓勵農民在城市自主創業,積極開發公益性就業崗位和其它適宜農民進城就業的項目,解決他們的就業問題。四是以職業培訓促進勞動力轉移。我市應全面推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就業准入制度和勞動預備制度,加大職業教育培訓工作力度,以培訓學校或者中心爲基礎,建立各種專業技能培訓基地,凡申請辦理《職業資格證》,必須培訓合格後有職業培訓中心向技能鑑定部門申請鑑定。努力提高農民工勞動者隊伍素質,增強其就業的能力,從根本上改變其劣勢地位。五是以就業服務推動勞動力轉移。充分利用我市作爲全國100個流動就業重點監控點的特有優勢,加快勞動力市場建設,充分發揮人才交流中心和各種職介所的作用,加快我市“職業培訓、勞動力儲蓄、勞務輸出、外出人員返鄉創業”四大勞務輸出基地的建設,進一步規範用人單位招工用工行爲,督促指導各類用人單位與招用的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形成穩定的勞動關係。六是以小城鎮建設拉動勞動力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