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政範文 > 調查報告

關於大學生就業調查報告(合集15篇)

隨着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大,報告具有成文事後性的特點。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寫好報告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大學生就業調查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大學生就業調查報告(合集15篇)

關於大學生就業調查報告1

高校擴招的政策使大學生的人數飆漲,同時也對大學生畢業後的就業形勢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就業難早已成爲一個不爭的事實,關於大學生就業問題的調查報告。“畢業就失業”似乎也已經成爲大學生的普遍心理。

對每個大學生來說,及早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對決定自己的職業生涯的主客觀因素進行分析,總結和測定,確定奮鬥目標,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就業環境中處於不敗之地。針對這一社會現象,我們展開了關於大學生就業問題的調查問卷。

調查對象:

調查者都是在校大學生,其中專科學校的學生佔64%。

專業有:

傳媒(新聞、文祕)

語言類(商務英語、應用英語、日語、德語)

經濟類(國際貿易、市場營銷、電子商務、信息管理、會計)

設計類(建築設計、動畫設計)

技術類(計算機科學技術、園林工程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

管理類(旅遊管理、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管理)

社會工作

調查形式:

調查問卷共104份,回收有效問卷100份,回收率高達96%,調查文件採用單項選擇,不定項選擇和主觀題三種方式來設計問卷。

調查數據分析:

高校畢業生是人才市場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資源,近年,隨着高校大規模的擴招,在校大學生人數急劇上升,畢業生人數也逐年增加,隨之而來的就是畢業生就業問題。而事實上,在畢業生和企業之間缺少有效的溝通渠道,企業的用人標準、企業人才的選擇條件沒有在有效的時間的傳遞給大學生,大學生的培養缺乏市場導向,調查報告《關於大學生就業問題的調查報告》。這使大學生就業時缺乏足夠信息,從而產生就業盲目性。

調查目的:

主要了解在校大學生就業期望,自身素質的評價,學校就業指導,對就業形勢的看法,旨在瞭解當前的就業形勢對大學生的影響;通過對影響大學生就業因素的調查,更好地調節用人單位與畢業生之間的供需關係;爲當代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發展作一個新的描述;幫助大學生儘快認識自我,學校爲學生提供就業引導,使學生能謀取理想職業。爲同學們在今後的求職就業過程中提供參考。

調查結論及建議:

一.大學生對就業前景的關注的比較少

在調查中瞭解到,大學生對就業信息的關注還是比較少的,只有24%的同學表示一直在關注就業信息,而71%的同學只是偶爾關注,在看到時留意下。而對就業情景的關注程度,直接影響了對爲所選職業所做的準備程度和將來職業所帶來的成就高低。同學們大都表示對未來的工作有擔心,但在實際生活中卻缺少了這種基本的努力。典型的眼高手低表現。

總結照成這方面的原因:1.因爲學生現在仍在安逸,舒適的校園中生活,對激烈的.社會生活沒有足夠的瞭解。在經濟上仍依賴父母,忘卻了就業壓力帶來的緊張感,每天仍是如中學生活,上課、下課,對就業缺乏了準確的瞭解和認識。2.學校提供的就業指導不到位。同學們表示,雖然學校開設了就業指導課,但只是泛泛的講些大道理,缺少了實際的操作能力。

二.大學生個人能力存在缺陷,自我認識不足

自我認識包括個人的興趣與特長、個人的性格與價值觀、個人所選定的目標與需求、個人的情商、個人的工作經驗、個人的學歷與能力、個人的生理情況等個方面,是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內容之一。

通過對部分用人單位的瞭解,發現社會所需要的大學生應具備的基本綜合素質應該包括思想健康和道德、自律、講誠信,善於協調、容易與他人合作的品格,以及具備過硬的專業技術知識和基本的法律法規知識。

調查顯示,有60%的大學生認爲造成就業難的狀況,除了社會壓力大,企業用人少的因素外,主要問題還是在於自身的工作經驗的缺乏,缺少實戰經驗是致命的因素。目前大學生的個人綜合素質和能力缺失,突出表現爲相對缺乏社會實際工作經驗,缺乏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缺乏艱苦創業精神,在與人合作與溝通方面存在着障礙。在調查中發現,有57%的同學認爲自我表達能力和人際交往關係是自己在求職過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難題。

關於大學生就業調查報告2

20xx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提高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關乎經濟升級、民生改善和社會穩定。要求採取有效措施,切實保障應屆畢業生就業水平不降低、有提高。 大學生的就業形勢一直是社會的關注點,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大學生在就業找工作太氾濫了,爲了更好地瞭解當前大學生的就業現狀,便於分析新形勢下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以應對高等教育擴招之後畢業生面臨的嚴峻的就業形勢,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的就業工作。我們放了發大概500份調查問卷,回收487份,在受調查的學生中男學生佔30.4%,女學生佔69.6%,基本上都是本科生,在問卷調查的設計中,充分考慮了學校、專業的分佈,反映當前大學生的就業問題的總體狀況。

本次進行的大學生的就業觀調查,主要是利用大學生外出打工機會,調查打工所在地區的大學生的就業形勢,具體涉及到大學生對當前就業形勢、對就業前景的看法、就業方向期望、今後參與工作時所期望的資薪待遇等各個的方面。

問卷調查的方法

主要是在大學生所在各大工廠發問卷。調查爲一對一的方式,填一份收一份。還有一小部分托熟人在其打工宿舍發放。最後統一整理,分析。

調查的目的

大學生的就業問題成爲一個越來越重要的問題。大學生的就業形式勢的調查,更好的讓大學生了解當前的就業形勢及就業趨勢;真實的掌握企業招聘大學生現狀,瞭解企業用人標準,儘快找好自己的地位,讓大學生提高就業危機形勢,爲自己的發展做一個新的規劃,儘量避免產生就業盲目性。

難點一:基層就業“非主流”

在近日舉辦的一些就業雙選會、招聘會上,城市就業崗位競爭激烈,但是一旦涉及“基層鍛鍊”“基層服務”等字眼的崗位都少人問津,儘管各方面待遇和優惠條件與城市基本無異,但急需人才的基層醫療單位、基層事業單位等常常出現招不到人的情況。

儘管我國近年來逐步加強基層就業引導,但鼓勵政策、待遇保障等對於求職者來說都缺乏足夠的吸引力,並且還存在着發展機會受限、工作環境差等問題,導致基層就業“看上去很美”,實際並非求職者的主流選擇,基層就業未能起到緩解一線、二線城市就業壓力的作用。

難點二:“專業”冰火兩重天

近日,“最賺錢的十大專業”“就業前景最好的十大專業”“薪資最低的十大專業”等榜單引發了一場關於就讀專業與就業之間的討論,一些就業率低、競爭力不強、缺乏特色的專業讓畢業生直呼“坑爹”。某研究機構發佈的“20xx年度就業前景最不看好的本科專業”中,動畫、生物工程等曾經令人趨之若鶩的“好專業”赫然在列。

近年來,教育主管部門根據就業率等指標統計對一些專業亮出了“黃牌”甚至“紅牌”,然而高校受到利益制約以及長期以來形成的僵化思想影響,不能根據市場需求及時做出富有預見性的調整,導致部分專業人才供過於求,陷入“滯漲”。就今年的就業情況來看,高校專業建設跟不上市場的情況依然沒有得到緩解。忽視市場需求閉門造車,只能加劇專業發展的危險性,“熱門”變“冷門”,導致畢業生的切身利益受到損害。

過去大學生國家統一分配,跟公務員似的,好壞給你安排個工作,不管對口不對口,喜歡不喜歡,對於單位也一樣,不管新分配來的大學生是不是有能力有素質都要接收。其中有些還是不錯的,像醫生、老師等,工作不錯,基本能對上口。

過去大學不好考,含金量很高,當時的中專都比現在的大專難考。能考上的水平都不太低,尤其是機械電等理工類的大學生,水平還是相當高的,很多都成了企業的中堅力量。

過去人們知識水平低,企業對人才需求門檻較低,所以大學生的就業優勢十分明顯。例如,過去企業基本是人工操作,技術含量低,要求也相對低,大學生的就業機會也大大增加。

近年來,中國高校畢業生數量逐年增多,大學生面臨嚴峻的就業形勢,加上金融危機的影響,畢業生的就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大學生在畢業後能否順利就業,已成爲全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曾幾何時,被譽爲“天之驕子”的大學生找工作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如今就業前途卻不容樂觀。

1.經濟原因

金融危機直接影響行業就業,並可能引發更大規模的就業衝擊。因美國次貸危機而引發的國際社會金融海嘯導致了金融機構的連鎖性破產,引發了金融行業的裁員風潮。金融危機滲透到實體經濟領域,會對整個經濟增長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就中國而言,作爲國際金融體系的組成部分,行業性的衝擊不可避免。此外,與國際貿易相關的行業就業會受到最爲明顯的衝擊。如果這個過程繼續影響到經濟增長,這對就業增形勢將是一個非常不利的信息。

2.社會原因

在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同時,用人單位也普遍存在着“選材難”的問題。好多企業雖明知其公司的棟樑和骨幹是大學生,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大學生,但是,他們每年基本上不要應屆大學生。此外,大學沒有迅速適應就業市場對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從傳遞知識的角度上看,在整個大學教育中,知識教育仍然是非常大的一個比重,理論功底及其相應的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構建仍然極爲薄弱;對於大學生從學校到工作的轉換,大學缺乏系統的職業指導與服務規劃。

政府方面 ? ? 政府要發揮它的宏觀調控作用,就要通過各種經濟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進行調節。首先實現經濟穩定發展,提高經濟增長的就業含量;其次面向社會經濟發展需要,進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樹立市場競爭意識;第三,積極拓寬就業渠道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縮小自主創業制度的門檻。最後,完善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體系,發揮市場服務功能改善就業評估體系和加強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指導。

2.社會方面

企業應提供儘可能多的就業崗位,在保證企業利益的前提下接納更多的大學生。在這一點上,企業領導人應該設身處地的爲大學生們着想。作爲工作第一線的各高校,更是把畢業生就業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積極的態度,更有力的措施,更紮實的行動做好就業工作。

3.大學生方面

首先,強化擇業的競爭意識,在正確自我評價的基礎上,充分相信自己的實力,敢於通過競爭去達到理想的目標。在心理上必須從社會進步和深化改革的角度來加深對競爭機制的認識,強化自身的競爭意識,自覺地正視社會現實,轉變觀念,做好參加競爭的準備。

其次,要學會正確對待挫折,在求職擇業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切不可因此而自卑。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對人生總保持着自信心,如喪失了自信心,就失去了開拓新生活的勇氣。順境中有自信心不足爲奇。逆境中更需要自信心的支持。生活中的挫折是造就強者的必由之路,挫折是鍛鍊意志、增強能力的好機會。遇到挫折後應放下心理包袱,仔細尋找失利的原因,調整好目標,腳踏實地前進,爭取新的機會。

大學畢業生要充分利用整個社會營造的就業市場,按市場規律辦事,把個人融入其中。也就是說,面對就業形勢和就業市場,大學畢業生不能“等、靠、要”,更不要指望天上會掉餡餅。要以積極態度,樹立市場經濟觀念,不斷提高自己的競爭意識和綜合競爭能力。

畢業生所應具備的素質對於就業市場供求的雙方,只有瞭解了需方企業所需要的是什麼,我們纔能有方向去提升自己,才能更具有競爭力,因而我們必須知道畢業生具備什麼樣的素質或技能才能爲企業所青睞。爲了讓這部分更具有說服力,特別邀請到了麥肯嘉頓王先生爲我們解答關於這方面企業的態度。

問:你認爲“人才”的概念應該如何介定?答:人類所擁有的'一切資源中。人力資源第一寶貴的,人才的概念太大, 其實所謂的人才應該是不同的人在不同崗位上所發揮的作用及所展現的潛力、動力。我個人認爲人才即把應該做的做好同時發揮自己的所長,向其它方向延伸。一般人才應具有的能力爲專業知識、發展眼光、動作能力,指揮能力、協調能力、社會能力及其它各方面的相對具有的理解能力。

問:貴公司中,招聘應屆畢業生的數量多嗎?在招聘中最看重他們那方面的呢?答:不多,如果要招聘應屆畢業生我首先會考慮他的專業是否對口再次是 看他們的溝通、演講水平。因爲專業只是代表他們以前的學習好壞,溝通、演講基本一個人的可塑性。還會注意一些人接物的細節問題,細節能代表一定的素養及個人的觀察性、能動性。

問:您認爲當代大學生應具備那些素質?其中您認爲最重要的是哪一點?答:當代大學生普遍較浮躁。我認爲當代大學生應具備以下素質: ?① 所學專業性知識;② 與人溝通、交流、協調的能力;③ 吃苦耐勞的精神;④ ?知識面要廣,專業性要強;⑤ 良好的個人養成習慣;⑥ 良好的動手、動腦能力,學以致用;⑦ 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及心態的調整能力;我認爲較全面發展比較好,當然不是十全十美,只是全面的人協調力較強。

大學生應採取的對策與態度

在解決問題的所有方面而言,我們主觀的意志與行爲是我們唯一能去改變和做到的,先修煉好內功才能在應對競爭時佔據主動地位置,面對這樣嚴峻的就業形勢與激烈的競爭環境,我們需要在態度上和行爲上做出一定的改變。

(一)接受客觀現實,調整就業期望值

從文章的第一部分我們可以看到,其實中高等級的職位需求是較少的,而較低等級的職位需求是巨大的,但是,許多大學生對“市場”殘酷的一面認識不足,對就業市場的客觀實際瞭解不夠,只是停留在自己對“美好前途的幻想”之中,這就導致了就業市場上許多大學生找不到工作的同時,仍然有大量的職位空缺的現狀。我們說,與其不停地成天怨天尤人,浪費了時間、影響了自己心情,還不如勇敢地承認和接受當前所面臨的現實,徹底打破以往的美好想象,腳踏實地地

尋求解決問題的好辦法。這就要求我們調整就業的期望值。

(二)充分認識職業價值,樹立合理的職業價值觀

當下,很多大學生在選擇就業時所考慮的因素不外乎經濟收入、工作條件、地點等因素,其實不然,我們選擇時也要考慮到職業對自我一生髮展的影響與作用,應看重職業是否有發展的潛力,能否幫助實現自我價值。對於那些雖然現在工作條件不怎麼樣,但發展空間大,能讓自己充分發揮作用的單位要優先考慮;對於那些現在經濟發展水平不太高,但發展潛力大,創業機會多的工作地點也要重視。

(三)修煉內功,直面競爭

除了面對就業有一個正確的態度外,能力是面對競爭脫穎而出的更爲關鍵的決定因素。修煉好內功,才擁有談判的籌碼。在大學期間,我們大學生就應該樹立一個明確的方向,這個方向應細緻到具體的行業與職位,之後再去了解這些職位需要哪些方面的技能與素質,並通過大學的學習不斷往這個方向靠攏、深化,讓自己具備這些方面的技能,當我們在畢業應聘的時候,哪怕面對着激烈的競爭,修煉過內功的我們會贏在起跑線上。

(四)鼓起勇氣 適度自主創業

我國教育局常常鼓勵有條件的畢業生選擇自主創業,這能夠紓解就業的壓力,也爲畢業生通往成功提供了新的道路,但是,由於我國高等教育模式存在一定侷限性,在大學期間沒有爲生存做好必要準備,導致很多學生放不開手腳,特別是自主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普遍不強,而創業者恰恰除了應該具備一般的知識結構、思想品質和心理素質外,還應具備積極主動的心態和強烈的創業精神以及不怕失敗的勇氣和毅力,這就導致了只有極少數的大學生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選擇創業,而許多人錯失了機會。並不是說鼓勵所有人去自主創業,只是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應該正視這方面的選擇。

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從大的方向上說,這關乎社會的穩定與國家的發展;從小的方面說,它關乎着我們的切身利益,也是當下和不久的將來我們會面臨的嚴峻的問題,因而全社會需要不斷地探討和關注這個問題,併爲解決它作出不懈努力,而我們自己也需要樹立正確的態度和培養自我內在的素質,爲不久後迎接激烈的競爭做好準備。

關於大學生就業調查報告3

當今社會,科技經濟發展飛速,市場竟爭日益激烈。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已成爲社會的熱門話題。社會需要的人才概念也隨着這一發展潮流而產生變化,掌握當今社會真正需要什麼類型的大學生,對大學生以後就業大有裨益。並且有利於在校大學生了解最新社會人才動態需求,做好準備。調查報告範文

二、調查人

xxx等人

三、調查對象

深入農村,城鎮,企事業單位,調查走訪社會各階層

四、調查時間

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

五、調查方法

通過派發問卷進行調查,發放問卷共50份,收回有效問卷50份。

六、調查內容

通過對鄉村、城市、企業及社會各行各業各年齡段人員的問卷調查,瞭解社會對大學生能力的要求,社會人士對大學生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的評價及期待,以及剛畢業已從業大學生給在校大學生的良好建議,對大學生的未來全面發展,成爲滿足社會市場需求的人才,實現人生價值具有重要意義,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着重要的影響。社會實踐報告範文

七、調查結果

本次調查中xx%的被調察者屬於25-45歲年齡段的各個學歷層次各個行業的人。 從調查中發現,大部分人對大學生關注度還是挺高的'。xx%的人對大學生未來的發展趨勢比較樂觀,xx%的人認爲當前大學畢業生就業得十分努力,xx%的人認爲困難很大。我們不得而知,大學生的的就業前圖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社會人士觀念還是比較開放的,xx%的人認爲名牌大學學生的能力並不比一般大學學生強,。只有保持這種客觀的態度,社會、企業纔會給大學畢業生一個公平競爭的平臺,普通大學的畢業生們纔會拋棄那些沒有必要的包袱,減輕思想壓力,以更加自信的心態在應聘面試的激烈競爭中完整的展示自我。

調查顯示,不同的人對“您認爲現在什麼專業的大學生更容易就業”這個問題有不同的答案,例如:經濟類、管理類,機械類、工程類,教育類、語言類,醫學類、法學類,其他。這就說明,社會並不偏向任何單獨某一類專業,俗話說的好“行行出狀元”,只要我們肯虛心好學,腳踏實地的奮鬥,都會創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不能老是抱怨自己沒選對專業了或者是對所學專業失去興趣了,其實,無所謂什麼專業不專業,只要自己愛學習,不是專業的也能成爲自己的專業。

關於大學生就業調查報告4

針對當前大學生就業難問題,本着一切從實際出發,文學院團委製作《大學生就業意向調查問卷》,並面向20xx級、20xx級、20xx級50名學生做了調查分析。通過調查問卷,我們發現:

一、當前大學生的就業現狀

大學生存在就業困難,總的原因是高校畢業生總量逐年增長明顯,就業市場需求卻增長不快,導致今明兩年大學畢業生就業的前景不容樂觀,形勢嚴峻 。

二、大學生就業問題的看法

據對50名大學生的調查表明:96%的被調查者認爲當前大學生就業困難,對就業前景感到悲觀,只有少數的大學生不爲自己的就業前景但憂,認爲就業形勢是正常的,竟爭是必然的。

根據調查,個人能力不足已成爲制約大學生就業的一個根本性問題。就業能力與一般意義上的能力概念有所不同,其特指大學生進入人才市場所需的社會實踐能力、求職技巧等。此次問卷調查顯示,高達46%的大學生將“缺乏社會經驗”視爲最困擾大學生就業的因素。有38%的學生表示個人能力不足而成爲制約成功擇業的首要問題,另有12%的學生認爲求職技巧的缺失是求職過程中最爲頭痛的問題。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70%的在校生表示在校做兼職、家教或擔任學生幹部職務等是增加自身今後求職成功的最佳途徑。而已踏上工

作崗位的畢業生則認爲,在校生應該多進行與自己所學專業相關的社會實踐,那纔是提高自己求職成功的最佳途徑。這是在校大學生對社會實踐存在的誤區。

三、高校教育與市場需求脫離

調查中大學生大部分認爲目前的高校教育不能完全適應市場需,高校教育與市場需求脫軌,以致大學畢業生就業時在選擇單位與職業過程存在困難。從目前情況看,高校專業結構設置落後於市場發展。99年擴招使大學生數量急增,但擴招專業相對集中,高等教育大衆化,但專業相對集中、促使某些專業人才供大於求,造成了大學生就業存在一定困難。

四、 大學生就業意向現狀分析:

從調研的情況來看,大部分大學生對當前的就業形勢表示擔憂,就業壓力較大。據調查問卷的.調查顯示,有58%的大學生認爲當前找工作困難較大;12%的大學生認爲,無所謂;有20%的大學生對當前就業形勢持樂觀態度。6%的同學認爲就業壓力過大,毫無希望。

1、由於就業壓力大, 30%的同學畢業打算考研究生,以此增加競爭力;24%的同學打算畢業就選擇單位就業;8%的同學畢業打算主張自主創業;4%的同學畢業打算出國;14%的同學不知道如何選擇;20%的同學畢業有其他打算。

2、在擇業時,大家比較注重自己在單位的未來發展、並且要求職業符合自己的規劃,大多數同學把就業看成一輩子的大事,認爲“一次就業定終身”,精神負擔很重,往往不能正確定位就業期望值

3、大家對薪水的要求較高,普遍希望在3000元以上,大多數同學對薪水過高的要求忽略了自身條件、個人專長髮揮和今後的成長。畢業生不能根據自身的情況給自己合理定位,不能適當地向用人單位展示自己的長處,從而錯過機會,影響了自己的就業。

4、較多數同學已經做過職業規劃。28%的同學自己做過職業生涯規劃,24%的同學通過學校老師做過職業生涯規劃。14%的同學通過校外諮詢機構做過職業生涯規劃。16%的同學沒有做過職業生涯規劃。

五、對大學生就業問題的意見和建議

1、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大學生的就業是越來越不容樂觀。大學生要在大學裏提升自己的就業能力,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就很多畢業生而言,與其說就業困難,不如說是就業迷茫,不知道自己應該從事什麼樣的工作。對自己的未來發展缺乏科學的規劃,這往往成爲他們面對就業壓力時感到手無足措的一個重要原因。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是提升就業能力的基礎。

2、在校求學期間,不能只注重專業知識,而忽視了心理質的情況。在求職過程中,有些學生一旦遭遇失改,便一蹶不振,這也是大學生就業難的一個原因。大學生應該注意鍛鍊自己的堅忍不拔的性格,在求職中充分了解就業信息,覺着、冷靜應對所有遇到的困難,用積極的的心態掃除成功路上的障礙。

3、正確的擇業心態,轉變就業觀念

(1)首先,要極積、主動尋求就業,而不能被動的“等、靠、要”。很多大學了生把就業寄託於在社會關係資源上,或是企求學校解決就業問題。事實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已經實現用工制度的雙向選擇,大學生主動推銷自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實現就業途徑,因爲能否勝任還得靠實力說話。

(2)其次,要破除傳統就業觀念,實現多元化就業。大學生在擇業時往往會受到來自社會和家庭中傳統觀念和傳統心理的壓力。不少人選擇大城市、“鐵飯碗”,還有外企,很少人選擇西部和基層。這就使就業成了過“獨木橋”。大學生在這時應該改變一下就業觀念,面對現實,就能較快的找到能夠以揮自己特長的工作。

(3)最後,避免盲目追求,正確認識自我。我國高等教育現在正向“大衆教育”轉變,一些大學生缺乏危機意識,“眼高手低”,盲目追求就業中的高層次,高薪酬,在擇業類型和擇業區域上出現“扎堆”現象,造成了供求脫節,這也是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之一。大學生只有改變以前的“精英就業”觀念,樹立人職匹配的“大衆化”就業觀,纔有可能實現就業。

關於大學生就業調查報告5

摘要:目前,大學生就業是一件是人們都很關心的事,上到國家領導下到平民百姓,大家都在關注着大學生就業,尤其是在現在金融危機的嚴重的打擊,世界整體經濟狀況不佳的情況下大學生就業就更加讓人擔心。如何解決大學生就業成爲我國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解決這個問題對我國經濟發展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就這個問題我們對山西財經大學經濟類專業的大學生就業意向進行了調查,從就業單位、就業地點、工薪福利等方面瞭解大學生的就業意向。本文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對調查情況的陳述;第二部分是分析總結調查結果,第三部分是針對現狀提出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山西財經大學 經濟類專業大學生 就業意向 調查

大學生是國家寶貴的人力資源和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生力軍。大學生就業問題,既是一項民生問題,又是一項關係到社會和諧穩定、可持續發展的國家戰略問題。隨着高校擴招步伐的加快,我國高等教育由精英型步入大衆化的新時期,高校畢業生數量迅速增加,大學生就業形勢日趨嚴峻。特別是20xx年以來,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大學生就業問題成爲社會熱點和難點,引起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黨委、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在政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爲大學生就業想方設法做好服務與推介工作已成爲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這種形勢下,大學生對於就業會不會有新的想法或新的要求呢?對此,我們對山西財經大學經濟類專業的學生進行了調查,在此基礎上形成了本調查報告。

一、調查研究的實施

(一)調查的對象與範圍。本次調查覆蓋了山西財經大學經濟學院、財政金融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等三個學院大三年級與大四年級的學生。我們按照各個學院總人數的比例從其中隨意抽取同比例的學生進行調查。

(二)調查方法。本次調查主要採用問卷調查的方法。由小組同學共同設

計問卷、發放問卷、回收問卷、統計並整理調查數據、分析歸納調查結果、撰寫調查報告。

(三)調查內容與問卷設計。本次調查內容主要從“畢業後的選擇”、“職業準備”、“就業心態”、“就業去向”、“就業因素”、“就業薪酬期望值”、“就業政策”等七個方面展開,設計了15個選擇題。

(四)調查問卷的發放與回收。本次調查問卷發放與回收工作從20xx年4月19日至20xx年4月22日進行。從最後調查問卷的回收情況來看,回收率達到85%以上,沒有無效問卷,故本次調查結果真實可信,調查分析以調查結果爲基礎進行分析。

二、調查統計與分析

(一)畢業後的選擇。根據本次調查,有17%的同學在畢業後選擇直接就業,58%的大學生選擇參加研究生考試,部分大學生選擇考公務員,另外還有較少數的大學生選擇出國深造、自主創業。由此可見,有超過一半的大學生在畢業後會繼續學業,所以,對於選擇直接就業的大學生來說會減少一部分競爭對手;對於各就業單位來說,可供選擇的應屆大學生人數也減少了。

(二)就業準備。從本次調查來看,有90%的大學生在大四之前就已經開始關注就業了,其中從大一開始關注就業資訊的佔26%,從大

二開始關注的佔28%,從大三開始關注的佔37%。可見,在就業準備上大部分學生具有主動意識。大學生的就業渠道主要有:人才招聘市場,校園招聘會,網上投簡歷,父母朋友的介紹。其中,人才招聘市場與校園招聘會是大學生獲取就業機會的最主要的方式。這表明學生能開拓多種渠道求職,另網上求職的方式也開始爲學生所接受。在調查中有的學生提出應提高校園招聘會的針對性,只有專業對口率較高的招聘會才能提高就業的成功率。另外我們對找工作時同學願意爲就業知識準備和技能準備所做的金錢投資也進行了調查,其中願意投入500~1000元的人最多,佔總人數的45%。有13%的人不願意爲其投入過多的資金,17%的人願意投入500元以下,還有25%的人願意花費1000元以上爲找工作做準備。這表明大部分同學願意在找工作前先武裝自己,這樣做會給同學增加成功的機會。

(三)就業心態。在對當前大學生就業形勢的認識上,有52%的同學對自己的就業前景感到有信心,33%的同學對就業前景感到迷茫沒有信心,另外還有8%的同學對就業前景感到心灰意冷毫無信心,5%的同學還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這說明,面對全球經濟危機的影響,雖然當前就業形勢嚴峻,但是過半的大學生還是有信心的,然而那些對未來感到迷茫失去信心的同學也是不能忽視的。在專業與工作性質的問題上,66%的大學生願意選擇一份與專業有關聯性但不一定對口的工作,有13%的大學生一定要找與專業對口的工作,另外還有14%的大學生會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工作,有7%的同學也願意選擇工作性質與專業無關的工作。其中,選擇專業與工作性質有關的比例最高,說明在大學生羣體中存在着“學以致用”的工作認識。

(四)就業去向。關於就業單位的意向,除學校、科研設計單位只有少數人(不到10%)願意考慮外,其它就業單位都被大學生所接受,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民營或私人企業、中外合資企業等均有超過17%的大學生願意選擇。可見,學生基本能夠結合自身實際進行選擇,就業行業意向相對分散,已明顯呈多元化趨勢,這也相對拓寬了大學生就業的路子。在就業區域的選擇上,只有不到15%的大學生願意選擇上海、廣州等經濟發達城市,有21%的大學生選擇在北京就業,有將近30%的大學生選擇在上大學的地方即太原就業,另外還有34%的大學生選擇在其他大衆城市就業。由這組數據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會避開競爭壓力過大的經濟發達地區轉而選擇中等水平的城市,還有部分大學生想利用自己在大學期間建立的人脈關係而選擇留在太原工作。

(五)就業因素。在選擇工作時大學生考慮最多的兩個因素是經濟收入與個人發展機會,它們分別佔到37%和32%的比重。此外大學生考慮的因素還有工作地點(佔15%的比例)、工作單位性質(佔9%的比例)。但是考慮專業對口的人數不到5%。由此可見,個人的收入與利益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大學生對工作的選擇。另外大學生在應聘時最看重企業的是企業的發展前景(佔40%),有37%的大學生看中個人的發展空間,16%的人看重薪水的高低,13%的人看重公司重視人才的程度,只有不到5%的人看中的是公司的名氣。這說明大學生看待企業已經不僅僅是看企業的外在而更加註

重企業的內在發展了。

(六)就業薪酬期望值。對於將來就業薪酬的期望值,800~1000元的佔4%,20xx~3000元的佔56%,3000~4000元的佔26%,4000元以上的佔14% 。 而且大學生對薪酬標準的考慮是主要是根據以下三個因素確定的:第一,對自身價值的評價(佔45%);第二,用人單位的實力(佔29%);第三,人才市場的行情(佔26%)。這個調查結果說明,學生對於薪金的要求主要集中在20xx~3000元,這與太原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消費水平是比較相符的,而且大學生對薪酬也可以依據企業狀況市場行情等因素綜合考慮。說明大部分學生的薪金要求已趨於理性化,能開始對自身進行正確的定位,以提高應聘工作的成功率。

(七)就業政策。關於國家和各級地方政府部門出臺的各項就業政策與鼓勵措施,着有不到4%的大學生非常瞭解,24%的大學生比較瞭解,57%的大學生不太瞭解,6%的大學生不瞭解。這就說明大多數大學生對於國家級政府的就業政策不關心,而且學校等對這些政策措施的宣傳力度不夠,以至於這些政策對大學生就業沒有起到很多作用。

三、總結與建議

此次調查結果顯示,山西財經大學經濟類專業大學生對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有比較清醒的認識,自我定位較準確,就業態度務實,就業選擇趨於理性,但也發現少部分學生存在對就業形勢過分悲觀,就業態度相對被動,或者就業準備不足等問題。對此我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大學生自身觀念的轉變。其一,從資源稀缺性角度考慮,大學生應樹立起正確的就業觀。我們知道人類的慾望是無限的,而我們所擁有的資源是有限的。因此,從我們對未來無限的慾望來看,再多的就業機會也是稀缺的,而且隨着高校擴招政策的`實施,大學教育由精英化逐漸向一般化轉變,大學生人數與日俱增,所以大學生應該建立正確的積極的就業觀,擺正心態,正式現實,既不急於求成,也不優柔寡斷,面對稀缺的就業資源,善於抓住機會,自己做出選擇。其二,對於就業目標的選擇,大學生應該根據自身特點制定適合自己的目標。資源的稀缺性意味着每個人必須做出的選擇,而且我們都會努力

達到效用最大化即使自己的資源達到最優配置。這就需要我們正確深入地認識自己,選擇自己認爲可以達到效用最大的就業單位。其三,大學生應該到社會最需要的地方去。用邊際分析法考慮,只有當大學生到社會最需要的崗位上去的時候,社會所收穫的利益才能達到最大化。到社會最需要的地方去,從短期來說,自身的效用可能沒有達到最大,但是從長期來看,隨着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自身潛力不斷開發,邊際效用也會不斷增加,實現學以致用,發揮自身特長,實現自身價值。

(二)完善高校對大學生的培養與指導。第一,高校對大學生的培養應該與時俱進。各個高校都應及時瞭解市場動向,獲取市場信息,根據市場需求對學生進行相應的教育。如果高校脫離社會,不管市場變化而只顧埋頭教書,最終會造成供求結構矛盾,畢業生不符合市場需求,最終會使學生就不了業。第二,加強高校的就業指導工作。就業指導不能只停留在爲學生提供有限的需求信息、講解簡單求職技巧等方面,而是要結合學校實際對學生進行深入的針對性強的指導。同時,高校還應增加就業指導的內容,如:①開設大學生就業指導課,講授就業形勢與擇業觀點、就業政策與擇業程序、就業市場求職嚮導、擇業方法與求職技巧;②邀請專家、校友等舉辦大學生就業指導的專題系列講座;③廣泛邀請用人單位,舉辦校內供需洽談會和招聘會。洽談會和招聘會不要求“大而全”,而是要“精益求精”,便於學生參加,而且能夠有效提高畢業生的就業成功率,促進畢業生充分就業等。通過這種形式的就業指導,及時準確地把當前最新的就業信息傳達到大學生那裏,使學生能在第一時間裏掌握就業動向與國家政府的就業政策。

(三)政府部門應加強在大學生就業工作中的職責。首先,政府部門應該通過制定政策法規等方法來規範大學生就業市場,取消那些不合理社會壁壘,如:性別歧視,戶籍檔案等因素的限制。各級政府應該建立健全法律法規,逐步把大學生就業納入合法化合理化的軌道。其次,政府應加強宏觀調控,促進人才資源的合理配置。在市場經濟中,政府不僅是守夜人,它更是一隻看得見的手。政府可以掌握全部市場信息,瞭解市場需求,從而通過宏觀調控措施,加以行政政策的輔助,實現人才資源的最優組合。第三,政府也應該爲大學生提供就業培訓。大學生是我國寶貴的人力資源,大學生失業是人力資源的浪費。

關於大學生就業調查報告6

就業問題是近年來困擾中國社會的一個突出問題,而大學生作爲一個特殊的社會人羣,與之相關的就業問題似乎也被賦予了更加突出的重要性。近年來大學生的就業問題越來越嚴重,更多的大學生由於找不到工作而苦惱。大學生就業困難有多方面的原因,從多的因素都讓大學生的就業前景不容樂觀。

本次調查的對象爲大學生,限於人力物力的不足,調查共發放問卷50份,並全部回收,對大學生的求職和就業情做了一個大致的瞭解和分析。

一、當前大學生的就業現狀

1、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

大學生就業問題的緊迫性尤其因20xx年應屆畢業大學生的人數達到了前所未有的413萬人而顯得更爲突出了。北京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公佈的大學生求職和就業調查報告中,有關20xx屆本科畢業生的求職結果,調查顯示,截止到5月底,已簽約和已有意向但還沒有簽約的大學生佔49.81%,不想馬上就業的學生佔15.02%,而沒有找到工作的學生比例爲27.25%。

大學生存在就業困難,總的原因是高校畢業生總量逐年增長明顯,就業市場需求卻增長不快,導致今明兩年大學畢業生就業的前景不容樂觀,形勢嚴峻 。根據相關資料整理得出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一是大學畢業生就業市場的供求矛盾依然突出,畢業生人數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長,而需求的增長速度卻不大,總量矛盾與結構性矛盾同時並存,“僧多粥少”;二是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素質和學歷的要求越來越高,許多大學畢業生一時適應不了;三是在家長和社會的壓力下,大學畢業生對找工作的自我期望過高,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現象較多。許多大學畢業生、家長及社會成員都認爲在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下,“獲得公務員身份就等於是有了避開了職業風險的鑰匙”;“公務員福利待遇好,收入高”,所以儘管“考員難”也只得“知難而上”,而成爲畢業後大學生就業的首選,擇業面過

2、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率下降。

單位用人數量,處於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城市用人需求相對較多一些,學生也願意去,而山區和少數民族地區雖然也有一部份用人需求量,但數量小,且工作和生活條件艱苦,部分大學畢業生不願意去,出現了“有地方沒人去,有人沒地方去”的少數現象。從院校類別看,教育部直屬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較好,特別是省外的重點大學畢業生就業率較高,部門高校次之,地方院校較差。從學歷看,用人單位對學歷高的畢業生需求高於對學歷低的畢業生需求。從專業看,一些緊缺專業如計算機深層開發運用方面的高科技人才供不應求,通訊、電子、土建、自動化、機械、醫藥和師範等科類的畢業生需求旺盛,而一些長線專業如哲學、社會學、經濟學、法學等科類的畢業生需求較少。近年大學畢業生就業結構性矛盾十分突出,就業率連年下降。

二、大學生就業問題的看法

據對50名大學生的調查表明:96%的被調查者認爲當前大學生就業困難,對就業前景感到悲觀,只有少數的大學生不爲自己的就業前景但憂。認爲就

業形勢是正常的,竟爭是必然的。

大部分的農籍大學生認爲來自農村,對就業有一定的阻力。在城市的就業農村大學生會受到相對的不公平,有些單位要求本地戶口。農村大學生就業比城市大學生更處於不利和境地。但農藉大學生也沒有就此的對自己的就業悲觀失望,他們也認識到自己在自己身上的優點,其中有86%的人認爲農藉大學生能吃苦,踏實,認真,還有80%認爲農藉大學生抗挫折能力強,更能在就業困難的形勢下走下去,找到出路。

用人單位、畢業生薪金有很大的分歧。用人單位對大學畢業生的聘任要求從單一化向多元化轉變,對大學畢業生的要求越來越高,造成了大學畢業生中存在很多就業困難戶。從市場上了解到的在薪資方面的消息,用人單位能接受的碩士生月薪在3000-5000元之間,本科生的月薪在1000-20xx元之間。但這與大學畢業生所期望的薪金相比存在一定差距。所測在校大學生接受調查時,有76%希望月薪在20xx元以上。但對於20xx元以上的月薪,不少用人單位明確表示,那麼高的薪水完全能招到有經驗的專業人才。

個人能力不足已成爲制約大學生就業的一個根本性問題。就業能力與一般意義上的能力概念有所不同,其特指大學生進入人才市場所需的社會實踐能力、求職技巧等。此次問卷調查顯示,高達46%的大學生將“缺乏社會經驗”視爲最困擾大學生就業的因素。有38%的學生表示個人能力不足而成爲制約成功擇業的首要問題,另有12%的學生認爲求職技巧的缺失是求職過程中最爲頭痛的問題。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70%的在校生表示在校做兼職、家教或擔任學生幹部職務等是增加自身今後求職成功的最佳途徑。而已踏上工作崗位的畢業生則認爲,在校生應該多進行與自己所學專業相關的社會實踐,那纔是提高自己求職成功的最佳途徑。這是在校大學生對社會實踐存在的誤區。

從經濟角度講,家教也許是一份不錯的兼職工作,但對大學生的能力方面並沒有多大的培養和提高。提倡大學生到生產一線和一些正規企業進行兼職、實踐,那樣對大學生今後的求職和個人發展都有很大益處。

在調查結果中64%的人認爲企業對大學的招聘要求過高,少數人則認爲太過於柯刻,認爲這對大學生的成功擇業增加了難度。這就要求我們要提高就業能力,不是能想靠改變外界來獲得工作。企業的要求是在升高,是也是對人才的需求在質上面的要求。

三、高校教育與市場需求脫離

調查中大學生大部分認爲目前的高校教育不能完全適應市場需,高校教育與市場需求脫軌,以致大學畢業生就業時在選擇單位與職業過程存在困難。從目前情況看,高校專業結構設置落後於市場發展。99年擴招使大學生數量急增,但擴招專業相對集中,高等教育大衆化,但專業相對集中、促使某些專業人才供大於求,造成了大學生就業存在一定困難。

其次,高校老師的上課時間和課時有限,學生大多是在儀器設備調試好、試劑配齊的情況下按指導老師的要求完成一些簡單的操作。有的學生甚至只需看老師示範,根本不必動手,這使得學生缺乏對生產實踐的基本思路和操作程序的認識,教學和生產實踐脫節。

課程設置不合理。在接受調查的大學生中,有好大一部分的大學生認爲當前

大學的課程設置不合理,對自己在大學的學習不滿意,覺得沒有學到多少對以後就業有用的知識,專門課的教學不盡人意。

四、對大學生就業問題的意見和建議

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大學生的就業是越來越不容樂觀。大學生要在大學裏提升自己的就業能力。

職業生涯規劃

就很多畢業生而言,與其說就業困難,不如說是就業迷茫,不知道自己應該從事什麼樣的工作。對自己的未來發展缺乏科學的規劃,這往往成爲他們面對就業壓力時感到手無足措的一個重要原因。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是提升就業能力的基礎。

大學生作爲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第一站,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要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依據職業目標規劃自己的學習和實踐。其次是正確進行自我分析和職業分析。認清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充分考慮職業的區域性、行業性的'崗位性等特性。第三是構建合理的知識結構。這要根據職業和社會發展的具體要求進行知識結構調整。第四是培養職業需要的實踐能力。大學生只有將合理的知識結構和適用社會的各種能力統一起來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社會適應能力

學校和社會是存在很大差異的兩個不同環境,其運行規則大大的不同。這種環境的隔離,往往使“象牙塔”裏的大學生對社會的看法趨於簡單化、片面化和理想化。大學生的就業難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工作經歷和生活經驗,企業認爲大學生在工作中角色轉換慢,適應過程長。因此企業在招大學生時更趨向於參加過社會實踐,具有一定組織管理能力的畢業生。這就需要大學生在就業前就得注重培養自身適應社會、融入社會的能力。在不影響專業對口學習的情況下,大膽走向社會參與與自己專業有關的社會實踐,當然也包括兼職在內的社會活動是大學生提升自身就業能力的和儘快適應社會的人效途徑。

良好的心理素質

在校求學期間,不能只注重專業知識,而忽視了心理質的情況。在求職過程中,有些學生一旦遭遇失改,便一蹶不振,這也是大學生就業難的一個原因。大學生應該注意鍛鍊自己的堅忍不拔的性格,在求職中充分了解就業信息,覺着、冷靜應對所有遇到的困難,用積極的的心態掃除成功路上的障礙。

正確的擇業心態,轉變就業觀念

學生、學校、政府和家庭、社會環境是影響大學生就業問題的重要四維。要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也須從這四方面入手。首先轉變擇業觀念。大學生在整個就業過程中都表現出高度的理性,但由於自身及其他方面一些因素的影響,也存在不少不切實際的地方,而這些觀念確實與我國目前的就業形勢形成了較大的差距。培養良好的擇業心態,樹立與市場經濟想適應的現代就業觀。

首先,要極積、主動尋求就業,而不能被動的“等、靠、要”。很多大學了生把就業寄託於在社會關係資源上,或是企求學校解決就業問題。事實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已經實現用工制度的雙向選擇,大學生主動推銷自己是一個非

常重要的實現就業途徑,因爲能否勝任還得靠實力說話。

其次,要破除傳統就業觀念,實現多元化就業。大學生在擇業時往往會受到來自社會和家庭中傳統觀念和傳統心理的壓力。不少人選擇大城市、“鐵飯碗”,還有外企,很少人選擇西部和基層。這就使就業成了過“獨木橋”。大學生在這時應該改變一下就業觀念,面對現實,就能較快的找到能夠以揮自己特長的工作。

第三,避免盲目追求,正確認識自我。我國高等教育現在正向“大衆教育”轉變,一些大學生缺乏危機意識,“眼高手低”,盲目追求就業中的高層次,高薪酬,在擇業類型和擇業區域上出現“扎堆”現象,造成了供求脫節,這也是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之一。大學生只有改變以前的“精英就業”觀念,樹立人職匹配的“大衆化”就業觀,纔有可能實現就業。

關於大學生就業調查報告7

當今社會,隨着經濟的快速發展,尤其是近幾年,伴隨着20xx年全球性經濟危機的到來,當代大學生所要面對的將是更加嚴峻的就業形勢的挑戰。等待當代在校大學生的也將是更高的能力要求和自身能力不足之間的矛盾、自身擇業要求過高同用人單位之間的矛盾……面對這些矛盾,在校大學生們對自己的就業傾向有自己的看法、觀點。對此,我們在我校進行了一次針對大學生就業傾向的問卷調查,主要包括大學生對自己專業的瞭解程度、擇業觀、就業信心、對自主創造的看法等,進而幫助我們深入瞭解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傾向社會經濟發展

一、摘要

通過對我校同學的問卷調查,我們瞭解到了一些大學生就業傾向方面的相關數據。從問卷結果分析可看出:同學們都非常關注自己的就業前景;76%的同學都充滿自信,認爲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解決自己的問題;55%和28.5%的同學所期望的初始月薪都在1500—2500元或2500—3500元;63.89%的同學認爲大學生就業難的最主要原因是“個人能力不足”針對問卷所反應的問題,我們的建議是:大學生應增加就業信心、努力學習知識、增強自身能力、多關注和了解相關信息、學校更要加強對學生的就業指導

二、調查情況

1、本次調查所使用的方法是隨機抽樣和問卷調查相結合,實發問卷105份,有效問卷99份(其中女生46份、男生53份;調查對象爲本科學生97份、專科學生2份;文史類學生89份、理工科學生10份;大二學生63份、大三學生36份)。

2、我們的調查程序是:20xx年11月10日至12日開始進行提綱、計劃和問卷設計以及一些前期的準備工作;11月15日至11月20日進行問卷調查;11月22日至25日進行問卷統計、數據分析並撰寫調查報告。

三、調查結果和數據分析

我們通過調查得到,對自己所學專業滿意的佔24%,比較滿意的佔63%,不是很滿意的佔10%,不滿意的`佔2%,無所謂的佔1%;職業與專業一定對口的佔4%,專業對口,但不強求的佔63%,專業並不重要,只要找到工作的佔11%,無所謂的佔20%,要看工資的佔1%;就業渠道方面自己找的佔70%,家裏幫忙找的佔5%,靠學校找的佔12%,朋友介紹的佔5%;月薪800-1500元的佔7%,1500-2500元的佔54%,2500-3500元的佔28%,3500元的佔9%;工作類型挖掘自我潛力的工作佔37%,普通穩定的工作佔26%,有挑戰性的工作佔16%,舒適安逸的工作佔14%,其他佔2%;就業單位意向爲國家機關單位的佔30%,事業單位的佔10%,科研設計單位的佔2%,國有單位的佔9%,民營或私營單位8%,中外合資企業,無所謂3%,沒有特別要求的佔21%,其他佔3%;畢業後職業選擇的地理上39%選擇了沿海發達地區,21.3%選擇了中部中小城市,8.6%選擇會去西部地區,5.1%選擇了去農村,26%的選擇了去上海等大城市;對於小城鎮及鄉鎮單位就業樂於接受的佔26%,實在沒有其他機會可以接受的佔37%,一般26%,堅決不接受的佔1%,無所謂的佔8%;就業難主要原因是自身素質不過硬的佔46%,就業崗位少的佔12%,專業學歷限制的佔8%,其他的佔6%。

同學們在選擇職業的標準有:穩定性,能夠發揮自己的才能,經濟收入與福利,工作福利,單位前景,職位前景,深造機會,爲社會作貢獻,工作地點;在求職中需要了解單位的信息的有:資金和規模介紹,主要業務和發展前景,用人標準和聘用條件,薪酬和福利,人才培訓情況,職位信息,單位文化和管理體制;害怕在求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有:個人能力不足,求職方法技巧欠缺,缺乏社會關係,用人單位選拔不公。

對於14問“請談談你對提高公共管理類大學畢業生就業率的一些建議?”的回答主要是:針對自身要在各方面增強自己的能力、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給自己一個有效的定位、放低要求、從小處做起;學校方面應多針對學生的能力方面進行訓練——加強就業指導、提供更多的實踐平臺、做好學生與就業單位的聯繫工作。

四、調查結論

調查結果顯示,我國當前經濟雖然回升向好的基礎進一部鞏固,但經濟增長的內動力不足從而造成在大學畢業生人數迅猛增長及金融危機等嚴峻挑戰下,我國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擴大內需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效應繼續顯現,但財政金融領域潛在風險增加,使得大學生的就業觀念有所改變,不再是以前陳舊的擇業觀念,就業期望逐漸降低。先就業後擇業也開始成爲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的主要觀念;企業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和競爭力不斷提高,我國大學生就業選擇較以往有了更多的選擇;然而由於我國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是矛盾凸顯期,就業形勢仍然嚴峻,大學生找工作都已以穩定爲首要;而如果沒能順利就業,選擇繼續攻讀的可能性最高。

總的來說,我國當前社會經濟發展具有“兩面”或“雙面”的特點,即有利條件和突出矛盾同時並存,表明前進的道路並不平坦,決不能把經濟回升向好的趨勢等同於經濟運行的根本好轉。

(二)調查建議:

1.大學生自身,大學生應該樹立風險觀念和競爭意識,確立合理的職業期望。“先就業後擇業”,在職業的實踐中逐步地去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做到:把握良好的求職心態;腳踏實地,降低過高的期望值;轉變就業觀念;認清就業形勢,轉變就業觀念;消除“眼高手低”的思想,樹立正確的就業觀;調整自己過高的、不切實際的想法,到艱苦的地方去創業;認清自身的素質和條件,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尋找與自身條件相適應的、適合於自己的用人單位;提高自身的能力,在校期間多參加一些社會活動,如學校安排的社會實踐、社團活動,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招聘會,也可以在不影響自己學業的前提下去找一份兼職,增強自身的社會實踐能力。

2.學校方面,學校要切實做好學生的就業工作,儘量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就業傾向,完善就業指導體系。通過向大學生提供就業信息並根據這些信息接受職業指導,幫助他們進行有效的職業決策。建立一支專業化的就業指導隊伍,爲畢業生提供就業信息服務和就業幫助。如:建立職業指導機構,爲學生提供充分的信息與指導服務;開設職業指導課程,列入學校教育課程內容和教學計劃;實施在校學生的就業指導與實習政策等。

高校要加快教學改革,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完善就業指導工作。激勵當代青年大學生到基層、到艱苦環境中去受教育、做貢獻。

3.政府方面,出臺優惠政策,積極鼓勵大學生到基層及經濟欠發達地區就業,定期組織好人才招聘會。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如果畢業生選擇自主創業,三年內減免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免收畢業生存放檔案的費用等)。

五、調查方案:

調查目的:通過調查我校同學的就業傾向的一些相關問題,瞭解我校畢業生的就業期望,自身素質的評價,以及對就業形勢的看法,深度挖掘對其產生影響的各種主客觀因素。從而爲當代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發展作一個新的描述,幫助大學生儘快認識自我,增強自信心。爲同學們在今後的求職就業過程中提供參考,以及爲大學生提供就業指導的部門提供一定的借鑑。進而深入瞭解我過社會經濟的發展速度、狀況。

調查對象:四川理工學院在校大學生

調查地點:四川理工學院匯北校區、匯南校區、營盤校區

調查方式:隨機抽樣調查問卷調查

調查時間:20xx年11月15日至11月20日

六、附件

大學生就業傾向調查問卷

性別____學歷____所學專業年級____

1.您對自己所學的專業滿意程度爲______

A.很滿意B.一般C.不是很滿意D.不滿意E.無所謂

2.您關注您專業的就業前景嗎?_______

A.特別關注B.偶爾關注C.一般D.不是很關注E.完全不關注

3.您希望獲得的職位與您的專業對口嗎?_______

A.一定對口B.專業對口,但不一定強求C.專業並不重要,只要找到工作就行

D.無所謂,關鍵是發揮自己的才能,有很好的發展前景E要看工資

4.您對個人就業渠道的選擇是_______

A.自己找B.家裏幫着找C.依靠學校推薦D.自主創業E.朋友介紹

5.您期望的初始月薪是()

A.800-1500元B.1500-2500元C.2500-3500元D.3500元以上

6.您會選擇哪種類型的工作()

A.挖掘自我潛力的工作B.普遍穩定的工作C.有挑戰性的工作

D.舒適安逸的工作E.其它

7.您的就業單位意向爲()

A.國家機關業單位B.事業單位C.科研設計單位D.國有企業

E.民營或私營企業F.中外合資企業G.無所謂,沒特別要求H.其他

8.你畢業後選擇的職業地理上的要求是

A.沿海發達地區B.中部中小城市C.西部地區D.到農村E.上海、香港類大城市

9.你選擇職業的標準是________(可多選)

A.穩定性B.能發揮自己的才能C.經濟收入與福利D.工作樂趣

E.工作環境F.單位前景G.職位前景H.深造機會I.爲社會做貢獻

J.工作地點K.其他

10.在求職過程中,你迫切需要了解單位的信息是_______(可多選)

A.資金和規模介紹B.主要業務和發展前景C.用人標準和聘用條件

D薪酬和福利E.人才培訓情況F.職位信息G.單位文化和管理體制

11.如求職較爲困難,您對去小城鎮及鄉鎮單位就業這種情況能否接受?_____

A.樂於接受B.實在沒有其他機會時可以接受C.一般

D.堅決不接受E.無所謂

12.你最害怕在求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是______(可多選)

A.個人能力不足B學校就業指導不夠(包括就業信息不足)C.求職方法技巧欠缺

D.缺乏工作經驗E.缺乏社會關係F.用人單位選拔不公正G.其他

13.你認爲大學生就業難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

A.自身素質不過硬B.就業崗位少C.學校就業指導不好D.專業學歷限制E.其他

14.請談談你對提高公共管理類大學畢業生就業率的一些建議?

感謝你在百忙之中抽出寶貴的時間參與我們的調查,謝謝配合。並祝你事事順心,學業有成!

關於從《當代大學生就業傾向》看社會經濟的發展的調查報告

學生:

專業:

班級:

四川理工學院法學院

二0xx年十一月

關於大學生就業調查報告8

調查時間:

2月11日

調查地點:

四川省資陽市xx鎮中心國小

調查對象:

xx鎮中心國小部分教師

1、 調查內容:

(1) 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原因

(2) 大學生創業失敗的原因

(3) 大學生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

2、 調查方式:

(1) 查閱相關書籍

(2) 登陸網站搜索

(3) 對教師進行訪問

3、 調查結果

通過查閱相關書籍登陸網站搜索對教師進行訪問等方式,我瞭解到,隨着社會進步,大學生也越來越多,當今社會的崗位數遠遠少於大學的人數,因此多數教師認爲,應該控制大學生的.人數,提高大學生的質量,鼓勵大學生面向基層就業,提高大學生去基層就業的積極性,進一步完善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

關於創業國家就多爲大學生提供創業資金,爲大學生創業營造良好環境,鼓勵大學生依託專業優勢開拓市場,而高校也應該把培養大學生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當作推動教育教學改革的手段,引導和扶持大學進行創業。

4、 經驗體會

我是一名剛入校不久的大學生,這次調查讓我感受良多,我覺得除了社會和國家要幫助大學生以爲,作爲大學生的我們也應該多學知識,掌握好技能,爲自己出身社會做好充分的準備。

5、對組織社會實踐活動的評價

我認爲此次活動開展得既有價值,又有意義,而且實踐的課題非常貼近生活,也都是同學們都有所聞,但又知之甚少的事情,非常適合同學們調查研究。我更希望學校能組織一次大型的調查活動,讓全校師生一起參與。

關於大學生就業調查報告9

今年來,隨着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國民培育的題高,高校的不斷擴招,大學生羣體不斷括張彭脹,大學生就業難等一系列社會性間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近年來深圳富士康發生的鏈續跳樓亊件,在人們爲那些年輕的生命感到惋惜的時候,也更加關注目前大學生就業難的間題。解決大學生這個弱勢羣體的就業難間題、生活難等間題,已經迫在眉睫,僅有真正的解決這個間題,才能促進社會的和諧安定,才能能真正把知識形成生產力,從而推動一個國家的實利發展。

最初,"弱勢羣體"這一槪念,在以前雖然不同程度上也劃分過一定階級、一定人羣,但還沒有把大學生納入其列,隨着近年來大學生就業難、生活難等間題的日益加劇、形式的更加嚴峻,無形中把大學生劃分到了實實在在的弱勢羣體之列,"畢業即失業"的言語已經不再是危言聳聽、大學生就業形勢日趨嚴峻的情況下,社會上存在的許許多多、或明或暗的漠視肽度和歧視行爲,使大學生弱視羣體無法獲得平等的`就業權,被無情地剝奪了公平競爭的貲格,也引發了種種社會衝突和矛盾。

據國家人力資源部和社會保障部、,就鏈續八年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統計:20__年212萬、20__年280萬、20__年333萬、20__年413萬、20__年495萬、20__年559萬、20__年610萬、20__年631萬,從祥細數據觀察,可見畢業生的人數程猛增趨勢,八年累計3533萬,而據培育權崴部門統計顯示:到目前爲止20__年畢業生就業率僅爲35%,加之以往畢業還役有就業的學生,並且不拷慮噓假就業信息的存在,我們可以看到目前的就業形勢是多麼嚴峻,這樣龐大的基數已變成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在以往的畢業生還沒有一個良好的就業環境之下,又一撥的人羣又加之到來,緊缺的、理想的就業崗位上更顯得前什後繼。雖然許多的企業面對用工荒,但所提供的崗位都是普工崗位,全盤社會都在鼓勵大學生下基層,從基礎幹起,但這又與上學結果的初衷相違背,從而甚至變成了培育無用論的局面。以致於他們高不成低不就,從而走向社會的弱勢羣體、邊緣人羣。

其次,之所以出現大學生就業難的間題,大學生自身也存在着不少間題。一方面許多的大學生專頁素養和綜和素質不高,缺伐實際經驗,動手能力極差。在具體的工作中勝任不了靈導交給的任務,且怨天恨地;另一方面,大學生中也存在錯誤的就業觀念許多大學生受到傳統觀念的束縛,對工作的期望值過高。他們始終以"天之驕子"身份自居,恣態過高,對自身和現實缺伐鑿鑿的評估,缺伐正確的就業心態。這些都要求加鏹大學生自身素質修煉與轉變就業觀念,調整就業心態,樹立"先就業後擇業再創業"的職業發展理念,要認清自身的近況,不能太急功近利,合理地降低就業期望值,要注重自身經驗的積累和技能的陪養。要加強社會實踐鍛鍊,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努厲提昇自身的綜和素質和專頁水泙,捅過多形式、多渠道的方式主動找尋就業之路。

另外,出現如此近況的另一個源因正是一一企業。自20__年下半年金融危機的餘波逐漸隱退,就業形式大大回暖。許多的企業雖面對用工荒的窘態,但少許用人單位對大學生的經驗歧視和性別等歧視甚是嚴重,不能提供合理的平臺。另外還有少許企業對勞動法的實施力度不夠,缺伐陪養人才、留用人才的經營理念,以致於眼睜睜的看着人才流失。這主要表現在企業的薪酬不合理、所提供的崗位不般配、對勞動法的實施力度不夠。許多企業對畢業生JA是挑三揀四,題出一般十分苛刻的就業協議條款,擅自沿長試用期,無償地沾有畢業生的勞動成果。國家雖在這一方面加大力度規範、調整,但企業配合不積極。如果說每個企業的薪資都和公務員、事業性單位職員基本工資相持平,併爲每位職員依法辦理象公務員所享有的養老保險、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障,真實做好保證勞動者合法權益,如此的話他們就不會再與公務員作對比、追球公務員之路現像就會隱退,從而腳踏實地的爲企業服務。

除此之外,大學生最低生活得不到保障,機制不夠完膳也在一定程度上慥成了大學生就業難和生活難的間題。現在無論是對農民還是到國家幹部、公務員等不同羣體都制定落實了有關保障措施:像公務員他們擁有相對較高的待遇、完膳的醫療、養老等社會保障;農民也逐步推行養老保險,實施農村合作醫療保險,並給生活困難戶發有低保補貼。而未就業大學生呢?什麼都役有,成爲一個被忽視的弱勢羣體、邊緣人羣。對此國家在以人爲本的情況下也應當制定未就業學生有關保障體細,以促進社會均衡、和諧發展、推進社會注意建設。

另據調查,有很大一部分高校畢業生雖然都有着自行創業的,但絕大部分都被如此那樣的困難所陷制。國家、雖在某種程度上有所優撫。但對於大學生自主創業機制還不夠完膳,在政策上還存在程序複雜化等多方面問題。在大學生創業方面,國家、應當加大創業貲金投放,政策優撫等。應從政策上支持引導大學生自主創業,爲有志創業的青年學生搭建創業平臺,提供創業培訓、幫助其並給予相應的優惠政策,做到"扶上馬、送一程"。真實解決創業貲金、技術等問題。

關於大學生就業調查報告10

叔叔、阿姨:

你們好,隨着中國經濟的不斷髮展,整個社會對高等學校畢業生的要求進一步擴大.近些年,我國高校大規模擴招,大學生就業市場出現了新的形勢.爲了更好的瞭解當前大學生的就業心態,以便爲廣大同學在求職時提供更好的參考意見.我們特別組織了這次調查,希望能夠得到你們的支持與合作,本問卷不對外公開,情如實填寫.

1.你們希望自己兒女以後畢業參加工作初期月薪多少()

a.1000以下;b.1000-1500;c.1500-3000;d.3000以上

2.子女畢業後是希望他們()

a.出國深造;b.國內就業

3.你們是怎樣看待自己兒女日後就業的()

a.全力幫助他們直到他們自己滿意爲止;b.由他們自己的'個能力決定自己的命運;c.給他們指路然後由他們自己選擇決定

4.你們希望自己兒女以後在社麼地方工作()

a.本地;b.外地

5.你們支持兒女投身西部開發麼()

a.支持;b.不支持

就下面幾個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何感想

1).望自己的兒女以後幹怎樣的工作?

2).怎樣看待現在走高的跳槽率,你們支持這樣的現象麼?

關於大學生就業調查報告11

一、畢業生當年就業率(近三年)

****年整體來說全國的情況不是很好,也就大約 **%左右,相比之下,全國的***高校,***高校的就業情況要好點,可以達到**%以上!

據教育部的統計,****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達***萬人,比****年增加**萬人。而全國高校畢業生總量壓力還將繼續增加, “****年畢業大學生實際就業率不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說。

“****年高校畢業生就業率爲**%。”在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簡稱人保部)召開的****年四季度新聞發佈會上,人保部發言人尹成基表示。

二、大學生就業趨勢的研究

多數學生對於“務實”有新的認識,就業期望趨向現實,主要表現在工作單位、工作區域等方面。

(*)就業方向:先就業後擇業成爲第一選擇

大學生在職業取向方面優先考慮的前三項是“先就業後擇業”、“先擇業後就業”、“繼續深造”,它們分別爲**.**%、**.**%、**.**%。調查顯示,在面得就業壓力時,多數學生表現出特有的自信與成熟。

在此問題的選擇中,特別值得關注的現象是“繼續深造”,這選項佔**.**%,有過四分之一學生希望繼續學習,而且此風近年經久不衰,且越演越烈。究其原因:一是知識經濟時代的影響和人才素質要求的提高;二是就業競爭激烈,優越的職業需要優秀的高層次人才;三是心理因素,有的大學生是爲了緩解就業壓力,迴避即時就業等因素。這一現象值得認真分析研究,其利與弊何在?其利在於緩解就業壓力,促進人才素質的提高,改善我國人才結構,增強我國高級人才的科技實力和國際競爭力。憂慮的是它反映出大學生心理素質方面的欠缺,社會壓力的承受力不夠,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有相當部分的大學生選擇了迴避的方式,職業期望趨於“非風險化”。這種現象還可以從學生對就業前景的評價中看出。**.**%的同學對就業前景持有“不容樂觀”的評價,這裏除了客觀實在的因素影響外,更多的是學生的心理素質因素問題。由此可見,高校加強就業指導和就業心理輔導工作是必要的。

(*)就業取向:就業地區首選經濟發達地區

調查結果表明:學生在選擇就業地區時,選擇經濟發達地區佔**.**%。這說明兩個問題:一是經濟發達地區除了有較可觀的工作待遇外,經濟發達地區與國際接軌更便捷,更能爲就業者提供再學習提高的機會,這與學生的“自我發展”、“自我實現”的需要密切相關。二是經濟發達地區的就業機會較其他不發達地區的高,且就業崗位多元化,這是吸引學生的一個重要原因。

(*)職業價值:結合專業特色,務實肯幹

作爲師範院校的學生在選擇就業崗位上,更多的是趨向於“學校或科研機構”、“行政機關或事業單位”

三、影響大學生就業的因素

*、客觀原因

導致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人認爲根本性的原因在於現行就業制度、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和人才結構、用人單位現狀及用人單位的陳舊觀念、以及大學生本身存在的問題等等。客觀認識當前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正確分析大學生就業的障礙,尋求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對策,是應對大學生就業難的根本辦法。

(*) 政策方面的原因

第一,勞動、人事制度、戶籍、檔案管理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不到位、不完善是導致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客觀原因。儘管我國己進入市場經濟時期,但目前的人事管理制度仍然有較強的計劃經濟色彩,使不少缺位以待的用人單位受到用人的限制。據調查,不少中小型私營(股份)企業急需大學水平的管理技術人員,卻因沒有申報用人指標的途徑,不能解決大學生的派遣、戶口、編制、檔案管理等問題,導致一些大學生擔心喪失自己的“身份”而望職興嘆,企業也就招不到人。****年就業的部委屬高校畢業生到教學科研等事業單位爲**.*%,到國有企業爲**.*%,到民營三資企業爲**.*%,其他就業爲**.*%。而從當前城鎮勞動力市場的需求狀況看,個體私營和股份企業提供的就業崗位己經佔**%,但是,由於很大一部分個體私營企業不能解決“三險一金”(三險: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工傷保險;一金:住房公積金)而被大學畢業生放棄。

第二,就業程序複雜、就業渠道不暢,阻礙了大學畢業生的順利就業。我國人事制度改革相對滯後,整個社會缺乏順利就業的軟環境,影響畢業生就業市場中供需主體的體制性、機制性的障礙仍存在。很多地方對於錄用大學生有戶口、用人指標的`限制,有的還有幹部身份的要求;民營、外資企業不能根據需要招聘大學生,企業的用人自主權沒有到位;有些高校畢業生還面臨出地出系統等要交費的障礙;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不成熟,供需見面會還很不完善,處於“粗放”的運作和初級的中介形式。缺少統一平臺的互聯網信息發佈渠道,信息化管理手段得不到充分利用。

(*)高校方面的原因

第一,高校大規模擴招,造成就業市場“供大於求”。造成目前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很多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的情況,許多人認爲是因爲我國高等教育培養的人太多了,用不完了,過剩了。其實,我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僅佔總人口的*%左右,而發達國家的這個數字己經達到*/*。因此,我國的人才過剩是相對過剩。而且,社會對畢業生的需求跟不上高校教育擴招的步伐,也爲高校畢業生“供大於求”製造了假象。我國的大學畢業生在大城市、大企業、大公司,人才濟濟,人滿爲患,是過剩了。而一些中小企業,事業單位,偏遠地區,經濟不發達地區則是人才稀疏,人才缺乏。

第二,高等學校的專業設置、層次結構、課程內容、教學水平與社會需求不相適應。在大學生就業己經市場化的情況下,大學的專業設置和調整卻顯得十分滯後,致使畢業生專業結構與市場供求出現了錯位,從源頭講,這已成爲制約大學生就業的一個重要原因。大學的專業及課程設置滯後於社會的發展是教育的特點,但沒能夠以市場需求爲導向進行規劃並主動調整,進一步放大了專業及課程設置的盲目性,專業趨同現象十分嚴重,造成供給結構嚴重失衡。不少學校專業劃分過細,難以跟上市場變化的步伐;一些高職、高專教育專業缺乏特色,培養出來的學生沒有競爭優勢。

(*)用人單位方面的原因

首先,政府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進行的機構改革大大沖擊了大學生就業。政府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曾經是接收大學畢業生的主渠道,主力軍。****年以後,隨着政府機關進行機構改革,精簡人員。精簡下來的人員多數要流向事業單位,而事業單位本身也在進行定編定員,另外,國有大中型企業多數存在冗員過多,超編運轉,包袱過重的問題,繼而實行分流下崗,減員增效。市場經濟的遊戲規則是“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許多企業由於經營不善也在面臨着破產倒閉。面臨着自身的生存危機,接納大學畢業生的容量相當有限,很難給大學生就業提供暢通的就業之路。

其次,多數用人單位都走入了重“名牌”輕“一般”、“惟學歷是瞻”的怪圈。隨着大學生就業市場由“賣方市場”轉化爲“買方市場”,用人單位也逐漸提高了用人的標準。他們將目光鎖定在少數的名牌大學畢業生身上,放在了研究生、博士生身上。相對於名牌、重點院校的大學生而言,不少一般本科院校、專科院校的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存在一定的“品牌劣勢”。從中國高等學校的發展現狀分析,高等學校之間的資源分配不均,辦學質量差異較大,導致了用人單位對重“名牌”輕“一般”的怪現象找到理由和藉口。

*、 主觀原因

(*)不切實際的就業期望值

不切實際的就業期望值,是導致就業難的主觀原因,畢業生就業期望值始終居高不下。非大城市、大機關、大公司、大院所、大企業不去,希望能去的單位名聲好、工作條件好、待遇好、甚至有出國機會等等。舉個例子:《中國大學生就業》雜誌對全國**所大學、*萬多名大學生作過“您最想到下列哪個城市工作?”的調查。在列出的分佈在全國各地的八大城市中,想到上海發展的大學生最多,獲選率爲**.*%,緊隨其後的是北京(**.*%),兩個城市的獲選率之和達到了**%,成爲大學生心目中發展事業的最理想城市:另外,像深圳這樣的特區城市也較受歡迎,獲選率爲**.*%:但是一些欠發達的西部地區和內陸開放程度較小的城市則對大學生的吸引力很小,只有*.**%和*.**%的大學生願意到重慶和武漢去上作。而目前實際最需要畢業生的恰恰是那些邊遠地區的中小城市和基層一線的中小單位。畢業生想去的單位去不了,而能去的單位畢業生又不予選擇。於是出現了“有人無業、有業無人”的現象。

(*)自身綜合素質達不到用人單位的要求

畢業生的能力素質與用人單位的要求也存在較大差距,加大了畢業生就業難度。現在用人單位對高校畢業生的敬業精神、職業道德、思想道德覺悟和能力素質水平都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不僅要求畢業生誠實守信,勤奮敬業,而且還要求具有開拓創新意識和團隊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也是用人單位看好的主要方面。用人單位重視人品和能力,對專業的要求反而有所淡化。不少用人單位對畢業生持“寧缺勿濫”的態度。因此,學生乾和學生黨員以及那些綜合素質好、動手能力強、敬業精神好以及“一專多能” 的畢業生越來越受歡迎。用人單位看重的是高素質的複合型人才。

(*) 大學生誠信缺失造成就業危機

誠信是一個人立足於社會的基本要求。在就業情況日趨嚴峻的形勢下,畢業生面對巨大的就業壓力,爲了能夠在社會中尋求一席立足之地,有些學生不從築高自身的實力出發,而是挖空心思如何包裝自己。正常的包裝無可厚非,但是失真的包裝會演變成僞裝。這樣一來就業誠信缺失成爲一種普遍現象,使得用人單位對大學生的實際能力產生懷疑,結果只能是大學生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四、促進大學生就業的措施

*、 改善高校畢業生就業機制

改善高校畢業生就業機制必須加大人事制度、戶籍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力度。要加大用人機制、單位編制等制度的改革,擴大機關、事業、企業單位的用人自主權,使用人單位真正做到有用的人進,無用的人能出;加強戶籍制度的改革,爲邊遠地區、小城鎮、農村的大學畢業生開方便之門,使人才能合理流動;要建立起完善的與畢業生就業相關的社會保障制度,成立專門的管理部門,對未就業的大學生提供服務。

*、 調整高校專業和課程設置

在當前飛速變化的時代,大學要適應時代的要求,就必須把握時代的脈搏,不斷調整課程結構和內容。當今世界正由工業化社會走向市場、信息社會,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各國間生產、流通、運輸、資訊領域的相互依存關係日益緊密,整個世界將如同一個地球村,誰都無法完全正確的預料未來世界的變化。這就決定現代大學必須是面對未來開放式的,其課程也應從過去那種封閉狀態走出來。

在課程佈局上,應適當減少某些必修課,增加選修課的比重。一方面,讓學生根據自身的需要和興趣來選擇學習內容,有利於發展學生個性,發揮他們的所長。另一方面,這也有利於向學生提供反映社會文化各個領域發展的最新成果。因爲現代社會知識急劇增加和迅速老化,選修課的開設有助於彌補必修課無法及時反映這一動態的缺陷。

* 、把就業指導工作貫穿於大學生活的始終

當前我國很多高校的就業指導課都是針對畢業生開設的,通過幾次的座談會、報告會、講座等等就算完成就業指導上作了。

對於一年級的新生,應該着重進行心理指導,重點幫助大學生儘快瞭解自己的個性特點,結合入學的專業思想教育,逐步引導他們根據自身的特點初步設計職業發展的方向。在這個階段,要向他們介紹本專業就業的大致情況,讓他們瞭解自己所學專業及適應職業的特點和對人才素質的要求,引導他們儘早適應大學學習生活,養成獨立思考、自覺學習、努力奮鬥的良好習慣。

對於二年級的學生,應着重綜合能力的培養。在這個階段,要通過對社會各種職業的全面瞭解,幫助他們分析自我的能力、優勢和存在的缺陷,引導大學生要根據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完善自己,培養科學的思維方式,打好專業基礎,建立合理知識和能力結構。要對其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樹立正確的成才觀,激發成才意識和行爲。

對於三年級的同學,要給予一定的實習和鍛鍊的機會,讓他們直接地去體會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幫助他們認清專業所適應的工作領域,並與自己的特點和能力相對照,繼續培養和發展與其職業目標相適應的素質優勢,對其原定的職業目標做出適當的調整。對於大三的學生,還有一個重要指導內容就是要逐漸分析整個社會及大學生就業形勢,對大學生進行就業觀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對畢業生的指導是大學生就業指導的重點,這一階段,指導的重點在於傳達就業方針政策、分析預測就業形勢、指導大學生作好如何獲取就業信息、如何進行面試,如何克服心理障礙等就業準備,處理大學生就業過程中出現的各種臨時性問題。

關於大學生就業調查報告12

一、摘 要:現如今我們大三的學長、學姐即將走出校園,走入社會,他們可以選擇的,或許不只是進入一個差強人意的工作單位,解決“就業”難題。如今,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摒棄了競爭激烈的“就業”所帶來的壓力,開始走上創業的道路,開拓自己的精彩人生。那麼,分析“就業”與“創業”這兩個雖然只是一字之差、卻截然不同的兩種生存方式,我們也知道作爲現在的一個大學生已經不是像以前那樣的彌足珍貴了,可就業與創業它們各自在剛走出象牙塔的莘莘學子們心裏究竟佔據怎樣一個地位、就業形勢如何、創業到底難不難喃?接下來將展現我們調查報所得來數據。

二、關鍵詞:創業、就業、工作

三、正文: (一)、現今的大學生越來越多,而就業崗位不多,這就造成了就業競爭十分激烈,供需關係緊張自然成爲就業難最主要的原因,據調查想要到: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外資企業、自主創業、其他的比例分別佔:33.3%、13.3%、20%、33.3%、0%

圖:文獻來源:調查報告

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外資企業自主企業

其他

(二)、經濟知識時代對人才素質要求的提高使得多數學生就業期望趨向現實,主要表現在就業方向、工作區域等方面的選擇方向上,因此,據調查所知:希望到沿海開放城市、內陸省會城市、中小城市、農村、需要人才的邊遠地區或艱苦環境這些地方工作所佔的比例分別爲:26.7%、13.3%、33.3%、6.7%、20% 圖:文獻來源:調查報告

(三)、大學生創業失敗的很多,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忽視技術創新。很多大學生只看他人成功後的表象,不顧食間、地點的差異,盲目照搬照抄別人的經驗,結果“畫虎不成反類犬”,自己的優勢沒有得到充分發揮,步他人後塵。因此,我們的調查覺得求職成功的關鍵是:較高的學歷、較好的個人形象、人際關係、個人的知識和實踐能力、其他所佔比例爲:6.7%、0%、40%、60%、0% 圖:文獻來源:調查報告

較高學歷

個人形象

人際關係知識和實踐

其他

(四)、現在大學生就業面臨着很多的難題:

1、缺乏啓動資金:除了家庭資助,絕大部分創業大學生沒有其他經濟來源。目前,也有一部分大學生通過勤工儉學積攢下來部分資金,但創業初期的花銷,經常會遠遠超支。

2、缺乏市場經營經驗:大學生有激情、有抱負,但在實戰中往往是“眼高手低”,對具體的市場開拓缺乏經驗與相關的知識,在創業過程中很可能會因“紙上談兵”而敗北。

3、 心理承受能力弱:從國小到大學,十幾年的學校生活,相對風平浪靜少有挫折,在這種大環境下,大學生創業者們也普遍比較脆弱。其實無論何種創業都有風險,創業的同時即應該有“風險意識”,要能承受住風險和失敗,能夠經得起市場的錘鍊。

4、創新能力不強:大學生創業失敗的很多,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忽視技術創新。很多大學生只看他人成功後的.表象,不顧食間、地點的差異,盲目照搬照抄別人的經驗,結果“畫虎不成反類犬”,自己的優勢沒有得到充分發揮,步他人後塵。

據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認爲就業難的問題產生於教育體制、學生自身素質不夠、社會沒有提供足夠崗位、大學畢業生太多,超過市場需求所佔的比例爲:20%、53.3%、13.3%、40% 圖:文獻來源:調查報告

(五)、畢業生供需矛盾突出是近年來社會公認的大學生就業難的一個直接原因。從20xx年至20xx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從114萬增加到338萬,是擴招前的3倍;北京地區從6.6萬人增加到15.4萬人,是擴招前的2.3倍。近年來,一些工科院校和具有專業特色的學校追求綜合發展,紛紛上馬熱門專業,致使這些專業的畢業生就業難度加大。以此,我們對大學生就業形勢也做了相應的調查,結果顯示選擇形勢嚴峻,就業難、形式正常、形式樂觀、不瞭解所佔比例分別爲;86.7%、6.7%、0%、6.7% 圖:文獻來源:調查報告

(六)企業激勵機制和文化建設富有成效,企業競爭力有着充沛的源泉,企業普遍重視研發投入、教育培訓,企業技術水平有所提高,企業競爭力有着較爲堅實的物質基礎。企業信息化建設取得較大進展,成爲企業快速提高競爭能力的有效途徑。在此,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選擇在校成績,獎學金等榮譽、專業技能,技能證書、社會能力,應變能力、實習經驗,其他工作經驗所佔比例爲:0%、20%、66.7%、13.3%

圖:文獻來源:調查報告

在校榮譽

技能證書

社會應變能力

工作經驗

(七)“充分的就業準備和積極樂觀的求職心態是畢業生實現就業的關鍵之一。”瀋陽人才中心交流部副部長馬偉光指出,大學生做就業準備時應該學會求知。有的同學在求職時準備了厚厚一沓證書,可真正能證明自己適合求職崗位的只有兩三個而已。盲目考證不僅浪費金錢,更是時間與精力的浪費。因此,在求職過程中的最重要的不一定是盲目考來的各個證書。對此,調查結果顯示選擇綜合實力、專業技能、實習經歷、其他所佔比例爲:73.3%、13.3%、13.3%、0% 圖:文獻來源:調查報告

綜合實力專業技能實習經歷其他

(八)、最低工資標準是基於普遍權利的保障標準,而不是基於個人能力的分配標準,也無助於個體價值的真正實現。如果專門制定出針對大學畢業生的最低工資標準,一個最直接的後果,就是製造出羣體之間的不平等。這種以身份決定待遇的做法,顯然違背了人人平等的原則,也同樣違背了最低工資標準的本意。而且,大學畢業生最低工資標準也根本不能改善人才供求的格局。畢業生低薪的根本原因,在於人才的相對過剩。在此格局下,畢業生缺少表演的平臺和博弈的能量。因此,解決畢業生低薪問題不能依賴最低工資的保障,只有通過完善勞動力市場,擴大勞動力的需求,才能根本解決問題。當然,在此期間,政策應對大學畢業生進行一定的照顧,比如就業、創業方面等,但最低工資標準不應屬於此列。 因此,我們也對大學生能接受的最低月工資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選擇1000、20xx、3000、4000、5000、6000所佔的比例爲:0%、40%、40%、6.7%、6.7% 圖:文獻來源:調查報告

(九)、目前,大多數大學生還是選擇在畢業後繼續深造,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同學選擇出國留學,但總體來說,還是以轉本、考研居多。在選擇繼續深造的同學中,除了個別是因爲父母要求外,大多數都是爲了增加專業知識,提高競爭能力。

關於大學生就業調查報告13

昨天(25日),北京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發佈了XX年年大學生求職與就業狀況的調查報告。對全國11所普通大學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截至7月底,畢業生就業率(“已簽約”和“已有意向但沒有簽約”)達62.07%;普通大學的研究生就業時和本科生相比優勢並不明顯。

據介紹,該所已連續兩年對大學生就業情況進行了調查。和去年不同,今年將畢業的研究生和大專生也列入調查對象。

男女生就業差距在縮小

【調查】男性畢業生的“已簽約”和“已有意向但沒有簽約”的比例爲52.14%,女性畢業生的比例爲46.62%,兩者相差不到6個百分點,相比去年14個百分點的差距有所縮小。此外,兩者對於可接受的工資起點也很一致,都主要集中在1000元—3000元。

【解讀】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分析認爲,隨着政府在消除就業歧視和實現平等就業方面政策導向性的增強,性別差異在大學生求職過程中的影響儘管依舊存在,但程度已大爲減輕。此外,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還和女大學生比例增加有關。

研究生就業優勢不突出

【調查】大專畢業生“已簽約”和“已有意向但沒有簽約”的比例爲49.16%,本科畢業生爲65.52%,碩士研究生爲66.66%。大專畢業生和本科生中分別有61.93%和60.14%的受訪者將預期薪酬定位在1000元—XX元,僅有19.77%和25.31%的調查對象將XX元—3000元作爲自己的薪酬預期;而碩士研究生中的大多數將可接受工資起點定位於XX元—3000元,爲54.12%。

【解讀】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發現,普通大學的研究生就業時和本科生相比優勢並不突出。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雖然有來自人才市場的壓力以及用人單位對人才的不恰當使用,但更多的是與當前研究生、本科生和專科生之間培養特色不明顯、可替代性較強有着緊密的聯繫。這種高學歷人才搶佔低學歷人才就業崗位的現象,實質上凸現的是大學生就業質量的問題。

大學生對政策知曉率低

【調查】在涉及如何解決大學生就業難題時,有21.62%的學生將政府的相關政策支持視爲“解決就業問題的有效方法”。但是大學生卻往往對政策的知曉率非常低,例如,在被問及學生對國家和各級地方政府部門出臺的各項就業政策與鼓勵措施的瞭解程度時,分別有11.18%和51.62%的學生表示“不瞭解”和“不太瞭解”。

【解讀】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認爲,政策的宣傳力度有待提高。

表達能力欠缺成求職難題

【調查】有24.93%的學生表示個人能力不足而成爲制約成功擇業的首要問題,另有17.26%的學生認爲求職技巧的缺失是求職過程中最爲頭痛的問題。對這些能力進行分解發現,求職過程中最大的`難題是自我表達能力欠缺,比例高達40.23%,比去年的調查數據高出近5個百分點,其次分別是外語能力、專業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解讀】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認爲,雖然大學生已開始重視自身能力的全面培養,但個人能力與市場需求之間的差距依然存在。建議大學生從基本做起,累積實力,在不斷開拓創新中增長才幹。

大學盲目求全無助就業

【調查】在學校的分類考察中,專業性較強的學校整體就業狀況要普遍強於綜合性院校,如中國計量學院的就業率達到了85.89%,高出一般性綜合院校20%左右。

【解讀】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發現,單個的高校經常陷入類型定位混亂和層次定位混亂的雙重困境。類型定位混亂,主要表現爲綜合性院校與專業性院校之間相比,分別不明顯,特色不鮮明。從所調查的11所高校來看,儘管其學校名稱有很顯著的學科特色,但在專業設置方面卻嚴重趨同,基本上都設置了經濟學、文學、法學和管理學專業。層次定位的混亂,主要表現爲綜合性大學、本專科院校、高等職業技術學院之間的分工不清,互相串崗。在學校總體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如果大學盲目求全必然會影響和分散優質的教育資源,也不利於學生就業。

關於大學生就業調查報告14

調查目的

一是對當代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發展作一個新的描述

二是捅過對影響大學生就業茵素的調查,更好地調節用人單位與畢業生之間的供需關係

三是幫助大學生儘快認識自我,學校爲學生提供就業引導,使學生能謀取理想職業。

調查形式:於20xx年3月至4月,隨機抽取廣州地區14所大學(包括本科學校和專科學校四個年級)的705位學生進行調查,其中男生佔46。8%,女生佔53。2%。調查問卷回收率100%,有用問卷668張,有用率94。8%。使用SPSS10。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統計圖表用ExCEL來繪製。

調查內容:廣州市大學生對所學專頁的滿義程度、對自我的認識程度、對就業前璟的關注程度、職業期望狀態四個方面。調查最終如下:

一、對所學專頁的滿義程度

學生對本專頁的滿義與否主要取決於能否擇己所愛,該專頁能否在將來幫助自己找到好的又喜歡的工作。調查發現(如下圖),有21。0%的大學生對自己的專頁較滿義,有66。6%的大學生不清楚,有10。0%的大學生比較不滿義,有2。4%的大學生對自己的專頁非常不滿義,各專頁的滿義程度沒有顯暑差異。

對專頁不滿義的直接表現是對本專頁的學習動力不足或畢業後不願從事與專頁有關的行業。大學聯考填報志願時對專頁的瞭解與自身瞭解的缺伐,也許是導致僅有21。0%的學生對所學專頁持滿義肽度的源因之一。因爲對大學生活的憧憬,對千變萬化的專頁的不瞭解,抱有神祕感,從而選了一個自己以後不喜歡的專頁。另外,個人性趣與社會需求之間的矛盾也只怕是源因之一。比如,某個同鞋對考古學很有性趣,但社會需求相對比較少,此時只怕會產生心裏衝突,只怕選了一個自己並不感性趣的但賺錢的專頁,夢想與現實出現落差,從而對所學專頁不滿義。而專頁在一定的程度上訣定了職業取向,如果對本專頁不滿義或肽度模糊,勢必會影響自身潛能的開發,以及今後的擇業。

二、對自我認識程度

自我認識包括個人的性趣與特長、個人的性格與價值觀、個人所選定的目標與需求、個人的情商、個人的工作經驗、個人的學歷與能力、個人的生裏情況等七個方面,是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內容之一。在調查中發現(如下圖),僅有6。7%的被調查者對自己有比較清楚的認識,而52。3%的被調查者對自己的各面能力,性趣等持含糊肽度,41。0%的被調查者完全不瞭解自己;而不同年級不同專頁的學生對自我認識沒有顯暑性差異。這說明較多的大學生未能很好地關注自身特點,發現自身問題,促進自身發展。那麼,這兒便牽涉到了大學生就業生涯目標的問題。

職業生涯目標是指可預想到的、有一定實現只怕的目標。而職業目標的選擇並無定式可言,關鍵是要依劇自我實際,這就要求我們要對自己有所瞭解。捅過個人認識自己,估計自己的能力,確認自己的性格,發現自己的性趣,明確自己的尤勢,衡量自己的差距,並以此來開發自己塑造自己,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然而調查表明,大部分大學生對自己的能力、性趣、職業傾向都缺伐深度瞭解,自然對職業生涯目標是模糊的

三、對就業前璟的關注程度

對就業青景的關注程度,直接影響了對爲所選職業所做的準備程度和將來職業所帶來的成就高低。在調查中發現,僅有14。5%的被調查者對當前的就業狀態有比較清楚的瞭解。不同年級的學生對就業前璟的關注程度沒顯暑性差異,而不同專頁的學生對就業前璟的關注程度就有顯暑性差異,冷門專頁的學生比熱門專頁的學生更加關注就業前璟。

慥成這種狀態的源因只怕來自於兩個方面。一方面,在校園裏,舒適、閒逸的生活和父母的.決對經濟支持,使很多大學生忘卻或暫時忘卻了就業壓力帶來的緊張感,很少去接觸外面的全天下。有些學生確實是每天都只是讀書,缺伐對就業的鑿鑿和認識。另一方面,學校提供的就業指導不夠。調查中,發現有73。5%的學生認爲目前學校提供的就業指導不夠,需要更祥細具體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

四、職業期望狀態

影響職業期望茵素大致可分爲三個方面,聲望地位穩訂性茵素(城市位置與社會地位),內再價值茵素(發展空間和性趣愛好),處在價值茵素(薪水高低)。在調查中,被調查者將薪水高低、發展空間、城市位置、性趣愛好、社會地位按自身在選擇工作時所起作用從大到小排序。其中在任業選擇中拷慮的首要茵素的選擇情況(見下圖),發展空間、性趣愛好成了大多數被調查者的首選,接下來衣次纔是薪水高低、城市位置、社會地位,男女生沒有顯暑的差異。在調查中還發現被調查者中有83。3%的被試認爲"前途"比"錢途"更爲重要,60。3%的被試願意充當"雞頭"也不願意當"鳳尾"。以上最終表明,多數大學生更注重工作的內再價值。

從上述四個方面的表明廣州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呈現一下特點:

(一)多數大學生對所學專頁的滿義度較低;

(二)廣州市大學生對職業生涯的規劃還比較模糊,自我認識不夠,絕大多數人沒有明確目標;

(三)廣州市大學生對社會人才的需求瞭解甚少,另外,學校提供的就業信息不足,學生了解就業有關信息的渠道較少;

(四)廣州市大學生的職業期望更注重發展空間和性趣愛好。因此,我們認爲,根劇上述特點,學校應該加強對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大學生應該及早進行職業生涯的規劃,爲未來做好充分準備。

關於大學生就業調查報告15

同學:

你好,隨着中國經濟的不斷髮展,整個社會對高等學校畢業生的要求進一步擴大.近些年,我國高校大規模擴招,大學生就業市場出現了新的形勢.爲了更好的瞭解當前大學生的就業心態,以便爲廣大同學在求職時提供更好的參考意見.我們特別組織了這次調查,希望能夠得到你們的支持與合作,本問卷不對外公開,情如實填寫.

1.認爲現在形勢如何?()

a.形勢嚴峻,就業難;b.形勢正常;c.形勢較好,就業容易;d.不瞭解

2.你對基本就業程序瞭解嗎?()a.是;b.否;c.一般

3.你學習是麼專業______你認爲所學專業前景如何?()

a.很有前途b.較有前途c.無所謂d.較無前途e.很無前途

4.你認爲自己的'專業技能如何?()

a.很好;b.強;c.一般;d.較弱;e.很弱

5.你認爲在就業時,什麼最重要()

a.專業;b.學校;c.個人能力;d.其它_________

6你願意放棄自己的專業,選擇一個能夠解決就業問題的工作嗎?()

a.是;b.否;c.不知道

7.參加工作的第一份工作,你最想做什麼職業___________

8.如果專業不對口,你會選擇跳槽嗎?()

a.會;b.不會;c.不知道

9.你有選擇第二專業嗎?你認爲重要嗎?()

a.有,非常重要;b.有,但不怎麼重要;c.沒有,重要;d.沒有,不重要

10.你想過自主創業嗎?()

a.是;b.否

11.如果是自主創業,你認爲你最需要的是()

a.資金;b.政策支持;c.技術;d.其它_________

12.你願意到中小城市或西部去發展嗎?()

a.是;b.否

13.你有出國深造的打算嗎?()

a.是;b.否

14.你認爲你的工資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