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政範文 > 調查報告

愛國調查報告

隨着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我們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涵蓋報告的基本要素。那麼一般報告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愛國調查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愛國調查報告

愛國調查報告 篇1

“少年強則強,少年智則國智”。愛國主義是永遠佇立的話題,尤其是現在信息和經濟高速發展的社會,良好的愛國主義思想與道德非常重要。目前社會人才向大學生團隊爲主體趨變。大學生的素質與思想關係着國家的命運和前途。政治家說:一個國家的民族精神的好壞決定着國家的衰亡。好的正確的民族精神使國家更興旺發達,走上永不滅亡的道路。

爲了進一步激發在校學生的愛國熱情,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愛國行爲。我們對大學生進行了問卷抽樣調查。

關鍵字: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

調查目的

瞭解當代大學生愛國的情況,及今後對大學生教育的方向。

調查對象

安陽工學院在校大學生

調查方法

問卷調查、實地訪談等方法。

調查題目

1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過外國的節日,你有何感想?A.贊成B.不大同意C.反對

2你對日本首相小泉屢次參拜xx神社有何感想?A覺得國家不應該介入B.憤慨至極

C.國家應該加強幹預D.沒有感覺

3你認爲怎樣的愛國方式屬於理性?A.參加合法示威遊行活動B.向周圍的人宣傳愛國主義C.努力學習和工作,報效祖國D.仇視反對中國的國家和組織

4就目前大學生中盛行的在宿舍懸掛國旗以及不少人喜歡把國歌設爲鈴聲的行爲,你有什麼看法

A.很好,是愛國情感的表達B.出發點很好,但實際意義不大C.應該多做有實際意義的事

5假如你有機會、有條件移居發達國家,你會如何選擇? A.暫時移居國外,以後再回來B留在國內

C.一旦出去,就不再回來D .在哪裏都一樣6政治面貌A團員

B入黨積極分子C 黨員

7你認爲當今中國有哪個方面比較存在卻顯不足?

A教育體制B醫療C法律D其他

8對共產黨政策的評價 A好B一般C差

9作爲一個大學生,你對於愛國主義的態度?A有一顆愛國之心B因爲是中國人,所以愛國C不以爲然

10你是否經常關注國家政策方針和黨的思想路線?A很關心,主動了解B一般,聽別人說說C不關心,不去了解

本次調查於20xx年11月1日——11月18日進行。調查選取我校的在校大學,共發放問卷100份,其中男女比例:男生佔60%,女生佔40%。各題的結果如下:

調查總結:

1.分析大學生對待國外問題:

當代大學生大部分都有積極的愛國熱情,對國家的命運十分的關注。“國興則民興,國亡則民亡的愛國主義思想已經深深扎進了他們的心中,有90%的大學生都認爲我們該好好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和培養良好的素質來報效祖國,爲祖國奉獻自己的汗水。對日本的首相小泉屢次參拜xx神社有55%的市民表示憤恨至極,45%的市民認爲國家應該加強國防干預,這表明中華民族有積極的愛國主義思想和熱愛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優秀精神。當問到“假如你有機會、有條件移居發達國家,你會如何選擇?”時,80%的大學生選擇留在國內投身於祖國的現代化建設事業中,他們已經明確認識到個人的命運和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而且所有的大學生都希望在學有所成之後盡己之力踐愛國之行。愛國不分先後,不分大小,學生們有的留學海外後,學有所成再報效祖國,有的'學生留在國內立報國之志,增建國之才,踐愛國之行。

2.分析大學生對待國內問題:

對於“愛國”實際上有深層和淺層的理解。當問到“就目前大學生中盛行的在宿舍懸掛國旗以及不少人喜歡把國歌設爲鈴聲的行爲,你有什麼看法”時70%的大學生認爲實際意義不大,從這裏可以看得出大部分的學生會理性看待愛國主義而不是盲目的追求愛國主義的表層含義。當問到“怎樣的愛國方式屬於理性?”時,絕大多數的大學生都選擇了“努力學習和工作,報效祖國”,而沒有人選擇“仇視反對中國的國家和組織”,這可以說明大學生的內心中的強烈的愛國情懷,但是當問到“作爲一個大學生,你對於愛國主義的態度?”時,所有的大學生認爲自己是愛國的,同時,大部分調查對象同意愛國主義思想很重要,我們得出結論:很大一部分大學生的內心深處是存在“祖國”這一概念的。但對於概念來講,很多人都懂,可是30%大學生未必能夠理解其真正的內涵,在調查過程中發現,很多人在說到自己愛國的表現時,往往都會說支持中國主權與領土完整、不受別國欺壓、無理干涉等表面問題。很顯然,少數的大學生對於“愛國”仍然沒有一個深層的理解,只是一種作爲國人的意識同時摻雜着個人情感的表述而已。

大學生看待中國共產黨執政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當代的大學生堅信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具有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是正確的,歷史也證明了共產主義是我國發展的必然趨勢!大學生對黨的信任度增強大學生對黨的信任度增強。在接受調查的大學生中,100%的學生認爲整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都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預備隊。因此愛國主義在大學生上的體現更加是重中之重。中華民族是富有愛國主義傳統的偉大民族,歷來都將愛國主義作爲動員和鼓舞人民奮鬥的旗幟,作爲一名中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愛國主義的體現,愛國是每個人都應該自覺履行的責任和義務。

愛國調查報告 篇2

一、導言

1、研究的緣起、目的和意義

2、概念解釋

二、調查方法及樣本概況

1、問卷的設計

2、發放回收

3、調查對象狀

4、統計結果

三、樣本分析

1、代大學生對抵制日貨的基本認識

2、當代大學生對理性愛國的基本狀況

四、結論與思考

1、愛國已成爲當代大學生的主流思想

2、抵制日貨的結論與思考

附錄:調查問卷

市場調研基本情況

調查地點:武漢市武昌、漢陽部分高校

調查時間:xx

撰寫時間:xx

樣本數量:xx

樣本情況:武漢市部分高校在校大學生

調查機構:武漢科技大學城市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部“市場調研中心”

報告撰寫:武漢科技大學城市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部“市場調研中心”

20xx年11月20日20xx年11月上旬480份

一、導言

1、調研的緣起、目的、意義

中華民族的歷史之所以悠久和偉大,愛國主義作爲一種精神支柱和精神財富是起了重要作用的,愛國主義是一種深厚的感情,一種對於自己生長的國土和民族所懷有的深切的依戀之情.這種感情在歷史的長河中,經過千百年的凝聚,無數次的激發,最終被整個民族的社會心理所認同,昇華爲愛國意識,因而它又是一種道德力量,它對國家、民族的生存和發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中日兩國一衣帶水、隔海相望,交往源遠流長,在長達兩千多年的歷史中,中華古代文明推動了日本文化的形成和發展,近代中國也從日本學習了許多重要的西方先進文明成果。雖然中日關係比較緊張但是歷史告訴我們,兩國人民需要交往,期望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然而20xx年9月7日發生在釣魚島海域附近的撞船事件經過數月的持續發酵,進而導致中日關係跌破冰點,中日民間情緒對抗升級。據媒體報道,10月16日,日本右翼在東京組織數千人圍攻中國大使館;同一天,中國個別城市發生了涉日遊行。特別是在武漢這個大學生雲集的城市裏。 10月25日,武漢爲紀念武漢淪陷72週年而鳴防空警報,因爲1938年的今天,武漢淪陷。然而原本是愛國的集體舉動,卻因9月起就沸沸揚揚到如今的釣魚島系列事件而參雜了一些不和諧的畫面:遍地的狼藉,毀的日產汽車,被破窗的日資企業,諸如“殺光倭寇”、“血洗日本”之類的聳人聽聞標語??這樣的畫面,已經在網上流傳開來。從而導致民間愛國熱情和反日情緒高漲。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就此發言,“部分羣衆對前一階段日方的某些錯誤言行表達義憤是可以理解的,但我們主張,應當依法、理性表達愛國熱情。”

同時,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形成全民族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團結和睦的精神紐帶,強調要堅持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爲核心的時代精神。面對抵制日貨我們大學生有怎樣抒發自己的愛國情懷,又該怎樣表達自己對祖國的無比熱愛之情呢?

基於以上情況,武漢科技大學城市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部市場調研中心立足於武漢大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大學生理性愛國”爲主題針對武漢部分抵制日貨行爲較爲嚴重的地區高校於20xx年11月20號進行了一次問卷調研活動。在對調查研究結果進行深入系統的整理、分析和思索後,形成了該調研報告。本次調研報告的目的在於描述並探討以下幾項內容:第一、反映廣大大學生的整體精神面貌展示他們的愛國熱情從而反映大學生的愛國情懷;第二、更加深入瞭解廣大大學生對於理性愛國的理解和看法,從而更好的推動武漢大學生愛國思想發展;第三、探索高校等相關部門加強對當代大學生理性愛國精神培養教育、引導大學生走理性愛國之路。

2、概念解釋

愛國是中國人的傳統,是中華文明重要的組成部分。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對國家的深刻認同。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愛國主義是寬厚的,有很高的思想境界和文明高度。它從來不是狹隘的民族主義。近代以來,中國從來沒有欺負過別的國家,也沒有搞過擴張侵略。中國的愛國主義謀求的是和諧、共同發展,是對“和而不同”的傳統文化精髓的'一種表達。即使在國難深重的年代,孫中山等革命先驅提出的口號仍然是“與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如今,我們的愛國主義仍然應該保有這樣的精神。

在近一個半世紀以來的歷史中,由於中華民族遭受了深重的苦難,中國人的愛國主義情緒難免帶有一點悲情色彩。當國家處於貧弱狀態時,愛國主義曾以一種張揚的戰鬥精神表現出來。但經過改革開放,中國的國力提升了,世界格局變化了,愛國主義的含義

也有了發展變化。

我們的愛國不再以擺脫“亡國滅種”命運爲主題,我們的終極目標是實現國家的富強,因此民族悲情的傾訴已經過去,愛國主義應該更加理性、平和,應該更有遠見、更明智。今天的年輕人應該對中華民族的未來,對全球化下的世界格局有更深刻的認識和更冷靜的觀察,應該把自己的愛國激情和成熟的理性思考結合起來。

在全球化時代,生產和消費結構日益複雜。在這個時代,互相抵制貨物和產品,已經沒有多大效果了。捍衛民族尊嚴應該選擇真正適當的表達方式,如果還用以前的老辦法,不一定合乎時宜。

中國的年輕人應有登高望遠的視野,用21世紀的新眼光看待未來,並不斷加強自己與世界的溝通,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捍衛我們的利益和尊嚴。中國人應超越一時的激情,用“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的堅韌態度,放眼未來。

二、調查方法及樣本概況

1、問卷的設計

本次《關於大學生理性愛國的問卷》是有經濟與管理學部市場調研中心和市場營銷專業的相關老師共同製作。問卷全文主要有10月份的抵制日貨行爲展開來調查瞭解廣大大學生對理性愛國的理解

此次問卷調查採用抽樣調查的方法,選擇武漢部分抵制日貨行爲較爲嚴重的地區高校如武漢大學、中國地質大學等進行入校攔截調查。

調查地點主要有:武昌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大學、華中師範大學;

漢陽:武漢商業服務學院、江漢大學文理學院

3、問卷發放回收

本次活動共發放問卷480份,回收475份,通過篩選及邏輯校驗,排除種種情況造成的廢卷,我們最終得到的有效問卷是455份。符合問卷調查的一般規律和標準,可以進行數據分析。調查結果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推論總體——武漢大學學生羣體——的價值。

3、調查對象的基本狀況

調查對象都是武漢在校大學生,其中本科學生佔66.2%,專科學生佔33.8%其年齡大部分在25歲以下。

4、統計結果(附件問卷)

愛國調查報告 篇3

1.調查背景

在中國不斷髮展的歷程中我們不難得知存在着許多本土的以及非本土的因素在制約着中國的發展,其中不乏經濟、文化以及主權問題等方面,那麼在這全球經濟大變革,時代步入快節奏的背景下,我們國人的愛國主義情感是怎樣的呢?尤其是大學生,我們的愛國意識又如何呢?就此問題我們進行了如下調查。

2.調查目的

對於此次調查,我們着重把握當前時期我笑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並對其中所凸顯的相關問題進行深度的剖析以及提出我深度的見解,以此共勉,希望增強我們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3.調查對象

4.調查方式

四川商務職業學院(和盛校區)50名大學生問卷調查、深度訪談

5.調查結果分析

(1)對於“我們大學生對我國的歷史傳統、地理環境、經濟狀況瞭解的程度”的問題。13.5%選擇了“比較瞭解”27.5%選擇了“一般瞭解”,而有29%的人選擇了“不太瞭解”,21%的人選擇了“不瞭解”。

由此可見,儘管現如今大衆傳媒發展的很快,我們很容易瞭解到上訴知識但仍有大部分的大學生對我國的歷史文化、地理狀況不甚瞭解。

(2)針對“就個人而言,愛國主義方式有哪些?”約有12%的人選擇“將自身的價值寄託祖國的需求中”,又21%的人選擇“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又11%的人選擇“時刻關注國內外新聞”,又22%的人選擇“樹立名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反對崇洋媚外,熱愛傳統”,15%的人選擇“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的美德”,只有13%的人選擇“在日常行爲中彰顯愛國主義情感”。

從中亦透露出大學生愛國心理,一方面雖沒有了解到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文化,但從愛國主義者情感來講還是會銘記傳統道德和熱愛傳統文化。同時,愛國主義情感都表現在自身情感的寄託方面,難以表現在日常行爲小事中。

(3)對於“你認爲愛國主義表現的重要性方面”,80%以上的人都認爲“重要”。

大多數大學生都認同愛國主義情感的重要性,這也說明從層次心理來講,在校大學生對於我國都有一種強烈的認同感,對於身爲中國人,絕對多的大學生都有一種自豪感。亦證明了此點。

(4)調查中對於“愛國主義的舉動”,很多人都選擇“支持國家領土、主權的完整,不受他國的欺壓,積極參政議政,支持國內產品”,但仍有少部分人選擇了“不學外語,禁止洋貨進入中國大陸市場(尤其是日、韓國家的產品)”。很顯然,當前大學生對於大的愛國理念有一定的認識,但並沒有認識到“愛國”的深度意思,只是一種作爲中國人的意識同時摻雜個人情感的表述而已。

(5)在選擇“熱愛中國傳統文化”方面,大多數同學選擇“一般都熱愛”同時對於“外來文化”一半同學選擇“取其精華,取其糟粕”。

顯然數據的本身並不能說明說明問題,但現實中,我們可以看到,大多數同學對於傳統文化表示熱衷的程度很低,主流思想是“取其精華,取其糟粕”,但爲什麼現實中仍津津樂道和一味追求西方文化,尤其是當代青年人對於外來文化的狂熱程度也大大超過對傳統文化的認識,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6)“你會不會移民,如果條件允許,你打算移居哪個國家?”,80%的人表示“不會”,20%的人表示“會考慮”而且多數移民到歐美髮達國家,並沒有選擇亞非登發展中國家,其中日、韓都很少在人們考慮之內,通過諮詢可知,大多數同學對於亞洲某些國家有較強烈的民族憎恨感,所以沒有太多人願意在這些國家長期的生活,這並不是說我們要用仇恨去報復仇恨。當然,對於國仇家恨,我們也不能忘記。然而,對於一些想移民到歐美國家的現象便可以反映出這些人的'基本社會價值觀的整體取向了。

(7)在“中國現狀的經濟發展問題方面”,調查中的大多數大學生都提出了諸如“政府工作應透明,經濟纔是當前的工作的重心,教育出現了很大的問題,城鄉兩極分化嚴重”等問題,只有少數人選擇了其他的建議。

可見,當前的大學生還是可以客觀的去面對一些事情。對於國家的現況表示強烈關注,希望國家向好的方面發展,並對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所凸顯的問題運用正當方式指出。

(8)對於“假如中美,中日開戰,中國收復臺灣,你將會怎樣做?”。85%以上的同學選擇了“參戰,武力解決”等這樣的回答,有少數的人主張用其他的方式打擊假想敵,也又很少人想到的是應該立即調停,避免戰爭。

這不能立即說明當代大學生是屬於好戰的一代,只是從另外一個方面反映了我們對於本國,對於世界形式的瞭解,以及是否理性的去面對各種問題的現象。這其中有一些亦然成爲“仇恨一族”,渴望用武力去還擊一切,對我們持敵對態度。

(9)“就目前大學生中盛行在書桌上懸掛國旗,把國歌設爲手機鈴聲,你如何看待?”有30%的同學認爲很好,是愛國的表現。有18%的同學認爲出發點很好,但實際意義不大。有52%的同學認爲很幼稚,不是愛國的表現,是一種跟風。

對於當前大學生的這些行爲,大多數的同學都理性的看待此類表現行爲,對於當前大學生的愛國行爲多樣化,絕大多數的同學都表現出一種跟風,失去了原本的意義,因此,我們應該深思。

(10),“如果條件允許你出國留學,你的動機是什麼?”有29%的同學選擇了“感受異國文化,豐富自己”,有13%的同學決定學習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然後爲國建設效力,有20%的同學想深造自己,在國外尋求更好的發展,而有38%的人選擇了提升將來求職的競爭力。

由此可見,當前是經濟高速運轉的時代,我們大學生所面臨的壓力有多大!由此,對於愛國的這一點,來我們大學生又難以有全面的認識,只有個人對生活的狹義追求。這就更需要我們大學生提高愛國主義情懷,將自己的價值體現在爲國家的發展和建設當中去,促進國家經濟的全面發展和提高民族的自信心。

6 .調查結果顯示

對於上訴結果,結合口頭諮詢與座談會等形式的調查發現,當前大學生有着濃厚的愛國主義情懷、關心國家出路和前途的發展,對中國的未來要有信心,愛國情感的多元化,但未能合理的表達。

當代大學生對於“愛國“已有一個深刻的理解,但深層次,理性的看待就不那麼理想了,由於受社會、學校、家庭及個人自我發展等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大學生有着濃厚的,狹隘的民族觀念,對某些國家有着強烈的民族情結,在愛國的框架下,更多的表現出作爲一個公民以及個人情感在內的愛國行爲。有時,甚至是個人的喜好主導的愛國意識,但普遍有着對國家有着強烈的認同感,並以中國人的身份而感到驕傲。

雖然很多大學生有着濃厚的愛國主義情感,但愛國主義的行爲還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不足的思想認識滋生不妥的愛國方式和觀點,以及在愛國行爲上一些“有心無力”的現象。

對於“愛國主義”這一概念,想必也是“熟悉而陌生的”從小到大,我們在教科書中,影視傳媒中都能感受到愛國主義的情感。但是有很多人認爲在和平年代談“愛國”是不必要的,是庸俗的事。每一個人都是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在生活着。從功利主義的角度來說,公民的言行對國家有利就是愛國的,而不是很在乎你的方式;從義務的角度來談,行動應該是出於愛國,而不是出於愛國的需求,以情感來看,有些人覺得只要意識裏又愛國的觀念就行了,行不行動是例外的事,關鍵是我們無法劃定愛國主義行動的範圍。就好像你無法評定好心人辦了壞事的行爲是否是正義的,所以也就無法定義什麼是愛國主義。當然也有相當多的大學生對於愛國主義存在相對清晰地認識。認爲愛國主義是一個人的道德修養,是一種精神境界又能夠有愛國主義情懷的人會努力爲增強祖國的實力做貢獻,他的言行必然不會有損國家的尊嚴,在必要的時刻,甚至會爲國家的尊嚴而獻身。

當代大學生愛國行爲都都表現在愛國主義情感形式化,但國家遭遇重大的災難或國家取得巨大成績時。熱血澎湃的青年大學生會和國家同呼吸共命運,爲祖國加油。在大是大非面前,我們大學生任然是愛國的並且表現尤爲積極,但是在平淡的現實中,我們也都只是爲自己生活而生活,很難處處想着國家,也很難做到愛國主義的基本要求,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燦爛文化,愛自己的骨肉同胞;當代大學生在現實與自我期待中試油很多矛盾的心理,一方面,痛恨社會的不公平,追求外來文化、外來事物。一方面對本國的文化流傳、經濟發展又愛又恨,因此出現愛國情感的多樣化、極端化,且情感多於現實中的行動,僅僅侷限於個人的人生,而少有人將自己的價值與國家的利益相融合,同時愛國情感,愛國行爲呈現單一性,片面性,大衆化。很少有人涉及到“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維護統一,反對分裂”等方面的內容,這之中當然有着教育體制的弊端的體現,桎梏大學生多方面發展的心理教育,大多數的同學千篇1律的談愛國,但事實上只是一種個人的情感加上公民意識而已,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當代大學生的愛國情感十分複雜,但不可一概否之,畢竟在嚴格的意義上來講他們還是具有很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的。

7 .當代大學生愛國主義情感的引導策略

在進行策略引導之前,我們首先必須弄明白愛國主義的時代內涵是什麼?

愛國主義是當前中華民族最強有力的凝聚力

愛國主義需要熱情,但不需要狂熱,需要感悟,但更需要理性。

愛國主義需要與時俱進。熬過主義教育也需要與時俱進,社會不斷髮展。我們要在發展的新時代賦予愛國主義新的內涵,讓愛國主義成爲永不過時的主題。在充分了解愛國主義情感時代內涵的基礎上。那麼在對於加強愛國主義情感教育、增強愛國主義觀念、培養愛國主義情感方面,我們就必須以整個時代背景進行着手於大學生愛國主義情感。

○1加強社會主義教育,實現教育內容的多元化

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屬於思想政治教育的範疇,而思想政治教育屬於社會教育的一個內容。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有着其他教育的支持和配合,包括一些信仰的教育、人文素養的教育、科學文化教育、創新實踐教育等。相互依託,相互支持,從而實現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的有效引導,增強和發揚愛國主義的理性思想。通過社會教育的多元化開展,是大學生更好地融入到愛國主義的實踐中。

○2關注社會的熱點,建立有效的對話機制。

大學生的情緒具有建立在動態性,開放性和感染性的基礎上的不確定性和高傳導性,只有瞭解這些,才能充分喚起大學生的愛國熱情,就現實而言,大學生在面臨社會與自身的發展的雙重壓力下,很難使各級祝賀發揚愛國主義,大部分時間他們會安心做自己的事情,也同時會關注社會熱點,關注國家發展在社會重大事件中。如:汶川大地震、北京奧運會、玉樹地震事件上,大學生都投入了很多煩人努力,用行動詮釋自己的愛國主義情感。從中同學了愛國主義是有效的、強大的凝聚力,以及大學生自身的愛國主義情感。社會熱點問題也是愛國主義情感的教育和引導,愛國主義實踐的良好教材。專家、學者、媒體評說員,以及高校教授可以通過各種媒介來與大學生進行交流,解答各種問題,建立有效的對話機制。正確引導和傳授的愛國主義情感。

○3從最根本的教育入手,引導大學生以及所有的人民,銘記書本中的科學理論,讓人們社會實踐中去,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從內心去感知“祖國的存在,祖國的偉大”,而不是盲目、非理性愛國,中有充分了解自己的祖國,只有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只有將愛國的思想和理性的愛國行動相結合才能算是真正的愛國。愛國主義教育的真正目的也就是這樣。

○4大學生愛國總的來講必須是具有科學性、時代性、民族性

只有堅持科學性,才能在愛國主義實踐中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把握人類前進的客觀規律,更好的發揮主觀能動性,激勵性愛國,只有堅持愛國主義的科學性,才能更好的創造有利的社會關係。愛國是通過人的行爲來體現的。因此,科學愛國應是我們的初衷,也必須是我們的最終。在科學快速發展的今天,社會關係多樣化的今天,我們的愛國主義情感也會隨着社會關係的變化而有着不同的新內容,而這些內容都是與時俱進的。

○5就大學生個人而言,應以全局觀念來統籌個人與國家之間的關係,不僅要全面充分的發展自我,還要有意識的將自我價值與國家利益相聯繫起來,瞭解愛國主義的內涵和時代價值。並着重體現在個人的日常生活當中,特別是對國家重大事件的面前理性的思考與科學的行動上加以體會和把握,就客觀因素而言,社會應充分的展現愛國的思想內涵。而針對我們大學生,學校的教育就尤爲重要了。社會、家庭、學校三維一體要關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以及思想素質的提高。

結束語

通過此次調查,使我不僅對我校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有了一個更清晰

的認識。更重要的是,在此次調查中鍛鍊了我的實踐操作能力,與人溝通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加深了我對“愛國”這一主題的理解。在這個過程中,我組織朋友收集資料,加以整理,並以座談會、口頭諮詢、討論等多種方式,深入地瞭解大學生的心理活動。此次活動對於提高我的認知水平又很大的幫助。 “愛國”是一種激情與理性的交融,是一種真摯的情感。作爲大學生,作爲社會主義建設的新力量,我們要更懂愛國,要更注重愛國主義情感的培養。“愛國”是維護國家的利益,促進民族的團結,維護國家統一,增強國防意識。以“振興祖國爲己任”將思想用行動表現出來。

最後,我希望自己通過努力的學習,將真正的愛國主義想傳播給更多的人,爲愛國行動而努力的付出,做一名優秀的中國人。

愛國調查報告 篇4

報告名稱:大學生愛國意識

參與人員:全組

調查的目:瞭解大學生愛國意識的情況

調查對象:南陽理工學院的名大學生

調查方式:問卷式調查

調查時間:2009年10月28日――――2009年10月31日。

調查內容:主要調查大學生的愛國意識情況,問卷共向大學生提出了12個問題。調查結果:

問卷調查結果統計如下表:

愛國主義程度得分情況人數所佔百分比

強≥807468.52%

中≈603229.63%

弱<6021.35%

大學生愛國主義意識調查報告

[摘要]爲了瞭解當代大學生的愛國意識情況,並分析產生此種現象的原因,以及如何提高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意識。2009年10月份,我對108名南陽理工學院大學生進行了問卷式調查,對在大學生愛國意識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分析、思考,並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愛國主義意識現狀體會

一、現狀分析及思考

(一)據調查結果顯示:68.52%的學生愛國意識強,他們能以國家利益爲重,又有高昂的愛國熱情、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這充分顯示了他們較強的愛國意識。

大多數大學生之所以有較強的愛國主義意識是由於自身較高的文化素質。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一般都具有較高的科學文化素質、思想道德素質,加之從小就接受了家人、老師、社會的愛國主義教育,能深刻的認識到愛國主義的重要性。

但其愛國主義方式可能還存在一些消極方面,在對待外來文化上可能還存在一些盲目排外的現象,這是其沒能用理性的方式表達愛國主義。

(二)據調查結果顯示:29.63%學生愛國意識一般,愛國主義是一個民族的民魂,是一個國家的國魂,是一種思想觀念的社會意識形態。作爲中國人,沒有人會說自己不愛國,只是程度深淺問題。

隨着時代的發展,影響當今大學生愛國意識的因素也日益增多,使大學生的愛國情感更加趨向於複雜化。我國現在處於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信息時代的到來、社會價值觀念的轉變等等都使大學生的思想觀念特別是愛國主義情感受到了極大的衝擊,使大學生的愛國意識更加淡漠。

面對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我們尋求一個爲什麼?不良的愛國情感主要表現爲兩個極端,一是盲目的愛國,一味的排外,並進而引發抵制社會、抵制西方世界的過激行爲;二是愛國情感

麻木,愛國激情弱化,愛國主義情愫被抹去。看看“八榮八恥”,“以熱愛祖國爲榮。”看看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學發展觀給國人帶來的好處,大學生有什麼理由不愛國?可存在這種潛意識的同時由於當代社會的複雜性,使好多的大學生愛國找不到方向,對國家漠不關心,愛國情感麻木,愛國激情弱化。這是一種很消極的現象。但當國家真正的需要自己時定會挺身而出。對一些表面上的事似是不愛國,可骨子裏透着愛國,也就是愛國意識一般的大學生。

(三)據調查結果顯示:1.35%學生愛國意識薄弱,此次愛國調查顯示,絕大多數大學生有愛國熱情,但也有少數大學生表現不到位,不盡如人意。調查顯示,有的大學生對愛國意識並不瞭解,不知道什麼叫愛國,對中國的歷史不清楚,對中國的大小事不關心,認爲這種事都離自己很遠很陌生;在平時,同學們的表現,如升國旗,少數同學東搖西晃說小話兒,一點也不嚴肅,認爲這只是種形式;奧運會上,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時,表現得一臉麻木,認爲國家培養他們,這是他們應該做的。

此次大學生愛國意識調查中僅有1.35%的人愛國意識薄弱,這是爲什麼呢?一,從歷史背景看:中國是個多戰之國,人口大國,經過60年發展,中國已逐步走向成熟,相對於歷史,我們都處於和平,穩步發展中的國家,以至於有些大學生沒有憂患意識,對愛國表現不夠熱心。二,從國際環境看:中國處於相對穩

定的狀態,世界各國,有陷於戰爭,捲入災難,飽嘗窮困的國家,而我國屬於和平穩定的大國,人們衣食無憂,基本上已走上小康生活。不在爲生存有所困擾,所以形成了有些人“只要不犯法”就好的思想意識,對國家的重大事件新聞都表現得很漠然。三,從社會背景來看:少數家庭存在教育問題。六七十年代的`人們很少有讀過數的,所以,一些學生自小就沒有那種很好的環境薰陶,對深層次的愛國理解得不夠徹底。四,從教育問題來看:一些學校,爲了升學率,不注重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愛國情操的培育;只是讓學生把學習完全用在所有能擠出來得時間裏,以至於培養出來一些高智力,低素質"人才"。

二、對策及建議

面對以上情況,我認爲應予以以下方式提高大學生的愛國意識。

(一)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①加強以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的教育;②加強祖國四個現代化的教育;③加強改革開放的教育;④加強維護國家和民族利益的教育;⑤加強促進祖國統一事業的教育,認識明確後,在歷史教學的過程中,緊扣課本內容突出上述幾方面的教育。

(二)加強校園精神文化建設。學校可以多播放一些愛國主義電影,多介紹一些英雄事蹟,多樹立一些精神榜樣,讓同學們瞭解中國發展至今所經歷的曲折之路,明白中國的發展是靠先輩們的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我們要熱愛祖國,勿忘國恥。

(三)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如組織紅色旅遊等,可以使大學生通過旅遊方式,讓大家瞭解中國的歷史,熟悉國家名將,知道中國的發展是多麼的不容易,激起廣大學生的愛國激情。

三、調查體會

歌德說:“我們爲祖國服務,也不能採用同一種方式。每個人應該按照資稟,各盡所能。”所以,我們愛國要從小事做起,從小愛到大愛。

那麼,我們大學生在新時期該如何愛國呢?

首先,我們大學生應當理性愛國。愛國既要有熱情的表達,更需要理性,能夠從維護國家和民族利益的大局出發。所以,我們應當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辱使命,牢記責任,理性愛國。其次,應當將愛國這願化爲學習的動力,從點點滴滴做起,沒有必要去絞盡腦汁的思考“我該如何愛國”。我們給世界最有力的還擊就是國家的富強。然而這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與不懈,壓在我們肩上的擔子千斤重。我們能回報給國家的只有驕人的業績。因此,從小心做起,從現在做起,腳踏實地準備着爲中華民族的崛起承擔一份力所能及的責任。

最後,作爲大學生的我們,不能光說不練,我們還應該付諸與實踐,把愛國情感和學習相結合;樹立遠大的奮鬥目標。真正的把愛國情懷融入到我們的生活,融入我們的血液,進而達到爲國家之崛起而輸送人才,實現個熱鬧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

當今的世界是一個廣泛聯繫的世界,改革開放已成爲我們的基本國策。在這種世界格局背景下,一方面,我們要堅定自己信念,走自己的路,讓自己真正強大起來;另一方面,我們必須加大改革步伐,以更加開放的意識與胸懷,融入世界,共享人類文明成果,要使愛國熱情發揮積極作用,使之成爲一種推動社會進步的巨大力量,我們還必須將愛國熱情納入理性的通道,使這種愛國熱情更加理性、寬容和開放,更加符合國家和民族的利益。對於外來文化要學會兼收幷蓄,這樣才能讓我們的祖國更加的強大。

愛國主義教育是在幫助大學生了解祖國壯麗河山、悠久歷史、燦爛文化和中華民族對人類世界的巨大貢獻的同時,激發大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時幫助他們客觀地分析我國近代所以落後的原因和未來美好的前景,激勵他們刻苦學習、奮發圖強的精神。對於我們大學生而言,把愛國熱情轉化爲學習的動力,做好學生應該做的事,這纔是最好的愛國方式。

愛國調查報告 篇5

前言:

愛國是大學生德育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現代教育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內容,更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中引人奮發向上的動力,是中華民族復興的源泉,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要條件。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美德。愛國思想歷來是動員和鼓舞中國人民團結奮鬥的一面旗幟,是推動中國社會前進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主旋律的重要組成部分, 同時也是中國培養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也是大學生成長爲國家合格公民的重要工程。自改革開放後,外來文化的加入使一些年輕人迷失了方向,盲目的追求所謂的新潮,認爲中國的傳統文化和愛國主義都是空談,毫無意義,這種盲目的世界觀使我國的愛國主義教育受到影響,也對當代大學生造成很多不良的影響。因此,本人進行了一項大學生愛國主義調查,通過調查我校大學生愛國意識的情況,瞭解大學生在愛國意識方面存在的問題,瞭解大學生的思想狀況。本次調查報告採用調查問卷形式進行數據提供。

調查結果:

受訪者男女比例基本爲1:1,受訪專業包括通信工程、會計、軟件工程、英語等,受訪者絕大多數爲共青團員。

你知道愛國主義的基本要求嗎(多選)?

A.愛祖國的大好河山 B.愛自己的骨肉同胞 C.愛祖國的燦爛文化 D.愛自己的祖國 對於此問題絕大多數的同學都選擇了“愛自己的祖國”,78%的同學將四項全部選上了。

你覺得當代大學生應通過哪些途徑來實現理性愛國?(多選) :

A. 經常關注國內外動態 B. 在公共場合維護國家的尊嚴和利益 C. 學好專業知識,提高綜合素質,努力成爲國家需要的人才 D. 瞭解國家的相關政策和發展的形勢,並有自己的分析和理解,對那些對中國有危險的國家和民族表示抗議 F. 參與公共事業,志願服務社會 G. 做好自己的事就好,不違法就行

從調查結果來看,80%的同學認爲大學生應“經常關注國內外動態”“在公共場合維護國家尊嚴和利益”,同時受訪者中認爲應該“做好自己的事,不違法就行的”最少,僅佔受訪者的10%。

你是否會選擇移民?

A .會考慮 B.有機會會的 C.不會 D.絕不會

調查中有50%的人表示不會移民,另外30%人則表示有機會會的,僅有3%的人表示絕不會。

你怎樣看待中國學生對外國娛樂文化(如韓日偶像、日本動漫、好萊塢大片等)的崇拜?

A. 外國的就是好,中國的就是差 B.學習借鑑國外精品 C. 純屬外國文化侵略,堅決反對

調查顯示有80%的學生認爲應該學習借鑑外國精品,有14%的人認爲外國的就是好,中國的就是差,剩餘4%的人覺得這是外國的文化侵略。

你認爲是否有必要宣揚理性愛國?

A. 有必要,越是在國際形勢複雜的時候越是要顯示中國人的冷靜、智慧和團結 B. 有必要,大學生考慮問題不全面,容易被鼓動而犯錯誤 C. 沒有必要,僅靠理性不能夠解決問題的時候,需要適當地表達憤慨 D. 一味強調理性愛國只會磨滅大學生的熱情

55%的'受訪者認爲“有一定的必要,部分大學生的愛國情結雖然可嘉,但其行爲已缺乏理智判斷,容易被鼓動”,25%認爲“十分有必要,當代大學生絕大部分已經缺失了理性和非理性的意識,不理性的事件也多見於大學生”,而認爲“沒必要,當代大學生的愛國覺悟普遍較高,不需要再引導”和“沒必要,當代大學生的愛國覺悟普遍較高,不需要再引導”的各佔10%。

調查總結分析:

通過此次調查,我發現大學生由於受教育程度較高,所以有較好的愛國意識。但愛國的觀念不夠深入,愛國意識普遍比較淡薄,較少有自發的實際行動。大學生作爲未來中國社會的中流砥柱,需要以身作則。愛國既需要捍衛共同的國家利益,也需要捍衛共同的價值。我們大學生應該努力學習,用行動爲祖國的繁榮昌盛,爲人民的安居樂業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樣,我們國家才能獨立自主,不依賴國外的高端科技。爲了民族的尊嚴,民族的利益,我們每一箇中國人都應該團結起來,將強烈的愛國情懷轉移到學習中去,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必將匯聚成一股強大的動力,讓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

中華民族是富有愛國主義傳統的偉大民族,歷來都將愛國主義作爲動員和鼓舞人民奮鬥的旗幟,作爲一名中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愛國主義的體現,愛國是 每個人都應該自覺履行的責任和義務,大學生就應該心繫祖國關注祖國的未來前途。

愛國調查報告 篇6

大佛寺環境綜合整治情況

大佛寺的環境整治,不僅要徹底拆除亂搭亂建的建築物與構築物,還要對巫婆神漢進行封建迷信活動加大打擊力度,嚴禁欺詐遊客錢財。必須重點整治景區內狗肉攤、燒烤攤等有損景區形象的臨時攤點,加強景區內環境治理,維護景區秩序,立竿見影地徹底改變寺內、外髒、亂、差現象和混亂的遊覽秩序,打造良好的景區環境。我局組織人員,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大佛寺的外部環境進行了綜合整治。

一、殿外環境整治

1、限定時間改變殿外環境。文管所已經將大佛寺殿外原人行道砌築的臨時構築物全部自行拆除,留作遊人參觀疏散的通道,未再擺攤設點。

2、已經按照規定拆除了位於大佛東巖下和鑑亭旁搭建的簡易棚等有礙觀瞻有損景區形象的臨時攤點。

3、縣文管所對大佛寺保坎下的攤位攤架及香臺、字庫進行了統一規劃,做到攤位統一,規範管理,基本改變大佛寺攤位零亂,燒香放鞭炮極不規範的狀況。

4、大佛寺派出所加強了巡查,加強對危巖路段的監控,維護景區秩序,保護遊人生命財產安全。

5、已由大佛寺派出所具體牽頭,並邀請公安、工商、消防等相關部門予以協助,對大佛寺環境進行綜合治理。在大佛寺殿內、外一律不得燒錢化紙,燃放煙花爆竹,不準巫婆神漢、算命先生等迷信職業者進入大佛寺景區從事封建迷信活動,殿內不準堆放易燃易爆物品,殿坎上一律不準擺攤設點,營造良好的`文物旅遊環境。

6、由大佛寺派出所牽頭,縣文管所、大佛寺派出所發出通告,並邀請公安、工商、消防等相關部門予以協助,對大佛寺遊覽環境進行綜合治理。

(1)不準在大佛寺圍牆以內亂丟果皮紙屑,不準隨地大小便,不準亂倒垃圾;

(2)燒香、燃燭必須入香案、燭臺。

(3)殿坎以上一律不準擺攤設點。擺攤設點必須到指定攤位,不得亂擺亂放、遊走推銷。

(4)不準在大佛寺景區內的石壁上、圍牆上、樹木上、古建築上亂寫亂畫和張貼廣告。

(5)在大佛寺圍牆以內,大佛殿、觀音殿之外,開展任何活動都必須事先向文管所和大佛寺派出所提出書面申請,經批准後方能實施。一切活動都必須遵守文物保護工作的方針,不得破壞景區環境,不得對文物造成損害。

(6)大佛寺範圍內一律不得燒錢化紙,燃放煙花爆竹。

(7)嚴禁巫婆神漢、算命先生等迷信職業者進入大佛寺景區從事封建迷信活動。

二、殿內環境整治

1、廟內不得存放、銷售煙花爆竹和香蠟紙燭等易燃易爆物品。

2、殿內不得使用明火,香、燭、神燈等一律改用電子燈具,電源線全部穿阻燃管。

3、殿內不準抽籤、算命。

4、殿內不得變相售遊覽票。

5、殿內懸掛幡幛不得妨礙遊人的參觀視線。

三、大佛寺遊覽區保潔工作

1、形成保潔工作制度,堅持每天清掃一次。

2、每月七年級、十五和佛誕日的下午,由文管所組織全體職工進行大掃除。

四、建立長效機制

縣文管所具體負責對大佛寺環境進行全面整治,並建立長效管理機制,維護整治成果。堅持二十四小時值班制度,做好安全巡查並記錄,確保文物安全和遊人的生命財產安全。

目前,我局已經委託河南省文物建築保護設計研究中心(文保資質甲級)對大佛寺和楊氏民宅進行保護規劃設計,將充分保護文物本體,有效地改變文物區域環境。

愛國調查報告 篇7

一.研究方法

本次調查報告採用調查問卷形式進行數據提供(問卷後附)。

1.調查內容

本次調查主要關注於大學生對於理性愛國的認識程度及自己是否身體力行地進行理性愛國活動,涉及的問題包括受訪者的政治面貌、對於時事的關注情況、自己對於愛國主義的認識、理性愛國的必要性等方面。從中,我們可以得到較客觀的數據。

2.調查對象及一般情況

調查對象: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在校本科生

一般情況:收教育程度高,並接受過一定程度的愛國主義教育。

3.調查方式

本次調查採用的是隨機問卷調查形式,發放是在大學生活動中心及文德S508教室,並當場填寫回收。

4.調查時間:2014年5月7日~5月8日

二.研究結果及分析

我們小組設計問卷時主要考慮的是有關近年的xx問題,全國各地掀起了一股敵日熱潮,但是有些地區的行爲過激導致社會混亂,造成了許多不良影響,故對於在校大學生這一羣體進行了問卷調查。

受訪者男女比例基本爲1:1,受訪年級從大一至大四,其中以大二爲主。受訪專業包括通信工程、材料物理、自動化、數統、大氣科學、會計、軟件工程、英語、給排水、網絡工程、防雷、人力資源、水文氣象、遙感科學與技術、漢語言文字、國貿、環境工程、應用物理等,受訪者絕大多數爲共青團員,少數爲預備黨員。

第二題是我們對於愛國主義認識的調查。絕大多數的同學都選擇了“愛自己的祖國”,其他三項選擇的同學也僅次於這項,73%的同學“愛祖國的大好河山”、“愛自己的骨肉同胞”、“愛祖國的燦爛文化”、 “愛自己的祖國”這四項全部選上了。

三、四兩題是關於大學生對於時事關注程度及媒體對於國民的引導作用的調查。

其中28.6%的同學經常關注時事報道,63.6%的同學表示“偶爾看”,7.8%的同學則是“難得看”,並沒有選擇“從不”的受訪者。另一方面,51.9%的受訪者認爲媒體對於國民理性愛國觀念應起到的作用是“合理引導,不偏不倚,實事求是”,認爲“沒什麼作用的”僅佔受訪者的2.6%,其餘兩項人數基本持平。

五、六兩題調查的是受訪者親身參與的愛國活動及認爲實現理性愛國的合理途徑。從調查結果來看,參與過“觀看愛國電影或愛國文藝演出”及“參觀紅色景點”的人數最多,,其餘各項人數基本持平。此外,83%的同學認爲大學生應“經常關注國內外動態”“在公共場合維護國家尊嚴和利益”,同時受訪者中認爲應該“參與示威遊行”和“做好自己的事,不違法就行的”最少,僅佔受訪者的16.7%。

第七題是關於日本在很多科技方面超過我國,受訪者是否會因曾經的敵我關係而牴觸這些方面的調查。受訪者中60.5%認爲應該“吸收有益方面,對於違背原則的東西不可原諒”,23.5%認爲“不會,好東西無國界”,而最後16%的同學則表示“會的,曾經的傷害不可原諒”。

第八題是受訪者對於當代大學生愛國行爲的評價,其中35.8%認爲“整體愛國熱情不高,較少付諸行動”,28.4%認爲“大多時刻關注國家利益,理性實踐愛國行爲”,25.4%認爲“具有強烈愛國思想,但偏激現象較爲普遍”,最後10.4%則認爲“缺乏愛國熱情,更不懂得如何實踐”。

第九題是關於理性愛國的必要性問題。85.7%的受訪者認爲“有必要越是在國際形勢複雜的時候越是要顯示中國人的冷靜、智慧和團結”,6.0%認爲“有必要,大學生考慮問題不全面,容易被鼓動而犯錯誤”,4.8%認爲“沒有必要,僅靠理性不能夠解決問題的時候,需要適當地表達憤慨”,還有3.6%的受訪者認爲“一味強調理性愛國只會磨滅大學生的熱情”。

最後一題是關於對愛國情結進行正確引導的必要性問題。60.5%的受訪者認爲“有一定的必要,部分大學生的愛國情結雖然可嘉,但其行爲已缺乏理智判斷,容易被鼓動”,27.2%認爲“十分有必要,當代大學生絕大部分已經缺失了理性和非理性的意識,不理性的事件也多見於大學生”,而認爲“沒必要,當代大學生的愛國覺悟普遍較高,不需要再引導”和“沒必要,當代大學生的愛國覺悟普遍較高,不需要再引導”的各佔6.2%。

三.調查總結

通過此次問卷調查,我們發現大學生由於受教育程度較高,所以對於理性愛國的認識普遍較爲正確。

衆所周知,中國是日本汽車的主要市場,而隨着今年釣魚島的問題,許多正在購買或者打算購買日本品牌的消費者都會掂量再三,而這也恰好擊中了日本的軟肋。日本是一個對外經濟依賴極強的國家,這一點從中國開始抵制日貨日本豐田公司就立刻派出訪華團就能很明顯看出。21世紀的戰爭並不只是在軍隊的層面上,更多的'是在經濟的層面上,我國民衆的愛國行爲無疑從經濟上狠狠的打擊了日本。但也必須看到,愛國需要理性表達。隨着抵制日貨的呼聲越來越高,民衆也出現了不理性的舉動。日產越野車“被愛國青年卸下螺絲”、打砸日系汽車被拘留……這樣的行爲不僅法律不允許,同時也受到了廣大民衆的反對。比如對於“被愛國青年卸下螺絲”的新聞,有人評價“無異於謀殺同胞”;甚至對於燒燬自家汽車的做法,評論家也認爲“愛國”過頭,有可能危及過往車輛和行人的安全等等。的確,假如愛國表達不能在一個理性和合法的範圍內,引發國人互毆,豈不反而起到了反效果?

大學生作爲未來中國社會的中流砥柱,更需要以身作則,踐行理性愛國現代社會愛國不再只有民族主義一個內容,而是要在民族國家的基礎上建設一個法治、文明、民主的現代國家。而當代的愛國者,也是這個國家的公民。同時,愛國不是讓國家更糟糕,而是爲了讓國

愛國調查報告 篇8

“少年強則國強,當代青少年尤其是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狀況直接關係到我國今後一段時期社會意識形態的形成,關係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

爲了瞭解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狀況,如實反映當代大學生的內心世界,我們小組利用一個月時間,就我校大學生通過問卷調查形式,對當代大學生的愛國主義,價值觀與道德素養狀況進行了廣泛的調查。

這次調查於20xx年10初進行,調查我校大學生,共發放問卷100份回收有效問卷74份,大一佔40%,大二佔30%,大三佔30%,現將問卷具體結果報告如下:

一,愛國,愛社會主義已成爲當代大學生的主流思想。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美德,愛國主義歷來是動員和鼓舞中國人民團結奮鬥的一面旗幟,是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歷史前進的巨大力量,是中華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繼承和發揚愛國主義傳統,對於振奮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團結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爲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宏偉事業而奮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而在調查中我們發現,當代大學生有着濃烈的愛國意識。許多大學生都已經明確認識到個人和國家的命運緊密聯繫,所以很關注國家大事,對政治形勢有這一定的鑑別能力。在問到對臺灣的看法時,有70%的學生能理性評價。這充分體現了當代大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主人翁意識。

二,大學生對國際國內時事的關注度有所下降,學習生活和就業成爲當代大學生關注的焦點。

調查還發現大學生的精英意識已轉爲平識。通過調查我們發現,當代大學生更多的是抱着一種務實的態度,更多的是關注身邊的'和自己利益密切相關的事,對於事實和一些跟自己關係不大的事熱情不是很高,在被調查的學生當中,他們大多數都表示不經常關注時事新聞。

三,當代大學生對祖國的命運都十分關注

當代大學生大部分都有着積極的愛國熱情,“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已經深深扎進他們心中。當問到“假如你有機會和條件移居到國外,你會如何選擇、”時,80%的大學生認爲應該選擇留在國內投身於祖國的現代化建設中。愛國不分先後,不分大小,學生們有的留學海外之後,學有所成之後盡己之力踐愛國之行,有的學生在國內立志報國之志,增建國之才。

四,大學生對待國內問題:

對於愛國實際上有深層和淺層的理解,很大一部分大學生的內心深處是存在祖國這一概念的。但對於概念來講,很多人都懂,可是30%的大學生未必能夠理解其真正的含義,在調查中發現,很多人在說到自己愛國的表現是,往往都會說支持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受別國欺壓,無理干涉等表面問題。很顯然,少數的大學生對於愛國任然沒有一個深層的理解,只是一種作爲國人的意識同時夾雜個人情感的表述而已。

通過這次調查我們發現:我校學生思想道德狀況的主流呈現積極,健康,向上的姿態。時代的變遷,觀念的蛻變是當代大學生表現出前所未有的獨特性以

下是我們在調查分析後的一些建議:

(1)加強青年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能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

和價值觀,樹立爲祖國繁榮昌盛而獻身的精神,增強他們爲祖國和民族的振興而勵志成才的力量。

(2)保護大學生愛國熱情,引導大學生理性愛國。

(3)重視隱性教育,昇華愛國熱情所謂隱形教育是指運用多種喜聞樂見的手

段,寓教於樂,寓教於文,把政治思想貫穿於其中,使人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它有誘導性,娛樂性,潛隱性的特點。

(4)大學生要認清肩負的歷史使命,冷靜理智地表達愛國熱情,明確當前最

大的愛國就是要勤奮學習,提高個人本領,用所掌握的知識服務與祖國和人民,將滿腔的熱情轉化爲努力學習的實際行動。

感想: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愛國主義是指在知祖國,愛祖國的基礎上,立報國之志,踐報國之行。其有機統一纔是真正的愛國主義。因此愛國主義教育必須引導大學生知國愛國報國上下功夫,做到以瞭解祖國,學習愛國主義和有關理論爲基礎,以激發大學生愛國主義爲重點,着力培養大學生投身祖國四化建設的雄心壯志和努力學習的積極行動。這是愛國主義的三個字基本環節。

從感情層次上講,愛國不需要理由:但從理性上來講,愛國行動的採取是需要方法和策略的,理性的表達愛國主義是一種胸襟,更是一種對民族負責任的態度。在國際風雲瞬間變化,國內各種因素錯綜複雜的現實下,理性愛國顯得尤爲重要,更爲珍貴,因此,當前一定要將面向世界和影響未來的自尊自信自強的理性愛國主義發揚光大,讓全國人民都以爲自己的力量推動祖國的發展和民族的復興。

愛國調查報告 篇9

愛國社區位於周村區西南部,社區轄區面積1.5平方公里,居民8000多人,是周村區較大的綜合性居住區域,愛國社區在區委、區政府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動下,逐步提高和豐富着社區管理的發展,成爲周村區比較有影響的社區。但是隨着對城市管理的要求提高,愛國社區的管理工作還存在着影響社區發展、社區自治的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關係着社區管理水平的提升與和諧社區的構建,爲此,4月份,我對愛國社區行政管理工作進行了實地走訪調研,對在社區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分析、思考,並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一、社區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社區居委會的工作行政化傾向嚴重、工作任務繁重

1、社區居委會自治功能尚未到位

通過調查發現,社區居委會的功能當前還未能突破辦理政府行政事務爲主,辦理社區事務爲輔的現狀,還習慣於上級領導佈置什麼就幹什麼,工作中表現較強的依賴性,自主性、自治性沒有得到體現。一是社區自治的任務與工作要求有距離。社區居委會的自治工作應有三方面內容,即:首先要做好社區服務,但實際上社區服務做得極少或是空白;其次要做好社區事務的民主決策與管理,但實際上的效果不明顯;第三是豐富社區教育活動,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但實際上文體活動多,教育活動少。二是社區居委會已經成爲事實上的“政府的腿”。《居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了社區居委會有協助政府有關部門做好管理工作的職責,具體規定了必須要協助政府部門做好社區治安、公共衛生、優撫救濟、最低生活保障、計劃生育和青少年教育等有關工作。通過調查,以上這些職責應該是社區居委會通過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等形式開展的,但是大多數情況是街道辦事處要求社區居委會替政府部門填表格、建檔案、出具證明材料等行政性工作;同時政府部門臨時性的統計、調查任務也都通過街道辦事處落實到社區居委會來執行。這使得社區居委會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協助政府部門的工作上,居民自治組織的作用被行政化所覆蓋。

我結合工作對50人進行了調查,當問到居委會是什麼性質的組織時,有35人回答是代表政府的機構,只有10人回答是代表居民的',還有5人不清楚。在社區專職工作者隊伍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有“吃人俸祿,爲人分憂”;“拿政府的薪水,替政府幹活”的思想。在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中絕大多數都認爲社區居委會是街道辦事處的下屬單位,理所應當地完成街道辦事處佈置的各項工作任務。

2、社區事務纏身,工作任務繁重

隨着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大量的“單位人”轉化爲“社會人”、大量農民進入城市生活、本地農民失地流向城市,流動人口的大量進入城市,使社區居委會面對複雜衆多人口而發生的各項管理工作和事務數量增加、難度加大,“小社區,大社會”的模式,增加了社區居委會的工作強度。

3、政府部門職能不到位,社區自治職能弱化

繁忙的行政和社會管理事務使社區居委會陷於被動應付的境地,許多部門提出了“橫到邊,豎到底”、“把工作觸角延伸到社區”的目標和任務,以進一步加強城市基層基礎工作,這本是一件好事,但是指導、服務不到位,形成了會議多、檢查多、報表多的局面。有些部門工作(含街道)進入社區沒有發揮自身指導、服務職能,爲社區居民辦實事,而是習慣於把社區當作自己的下屬單位去佈置工作;熱衷於創建、搞評比,輕內容、重形式,各項工作都要求“建班子、掛牌子、設展板、建臺帳、要數據”。社區居委會每天應付着上級領導的檢查和收集報表、傳送各種數據,從而淡化了居民羣衆對社區的認同感,削弱了社區居委會對居民羣衆的親和力和凝聚力,弱化了社區居委會作爲羣衆性自治組織的職能。

(二)社區居委會業務經費不足

一是發揮自身職責,調動居民參與社區建設的活動經費較少。《居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社區居委會負責宣傳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維護居民合法權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應盡的義務,愛護公共財物,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活動,調解民間糾紛,協助政府或派出機構做好與居民利益有關的公共衛生、計劃生育、優撫救濟、青少年教育等項工作。在當前形勢下,社區居委會還要做好社區治安、社區教育、組織社區文體活動、美化社區環境等工作,這些都需有必要的經費作保障,否則很難形成居民的廣泛參與和工作效果。

二是日常辦公經費緊張。在各項工作中,召開會議、報送信息和數據,建立臺帳等文件資料的辦公消耗,加之社區居委會自身水、電、暖以及電話費,一年就得需要6000元左右。日常的上網費和消耗,一年也需要5000元。政府部門部署的工作大多要求制度上牆,製作展板,每年此項支出至少4000多元。

在社區居委會經費方面,我區規定每個社區居委會每年1萬 5千元。各街道辦事處統籌部分外,社區居委會實際的使用只有4000-8000元,業務經費嚴重不足。

(三)社區專職工作者待遇較低

通過調查發現,社區專職工作者待遇低的問題比較突出:一是社區協管員待遇較高,如勞動、城管、矯正、治安協管員等都是由勞動部門安排的失業人員,工資比社區專職工作者(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高,不僅發工作服,而且遇年節還有福利。而社區專職工作者都是經過招考和居民選舉形成,心理反差大;二是社區專職工作者的付出與回報差距較大。社區專職工作者承擔的工作繁重,但扣除三險個人負擔部分後,每個人只有800-1000元月收入,直接影響了積極性,影響了社區管理工作的成效。

二、改進對策與建議

(一)應積極爲社區居委會減負

一是理順區街關係。要按照“條專塊統”的原則,對專業性比較強的由區委辦局在街道設站(所),實現條條上的一專到底。街道主要是代表政府履行塊塊上的綜合管理職能,具體講就是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區政府的授權或者有關職能部門的委託,使街道具有綜合協調權、處置權等,從而有效地行使政府對城市的管理職能,對地區社會治安、市容市貌、城市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等達到高效的管理。

二是理順街(部門)居關係。理順關係要改變過去領導與被領導、命令與服從的關係,成爲指導與協助、服務與監督的關係。進一步明確社區居委會的任務。社區居民委員會作爲城市管理四級網絡中的一個網格,而不是一個“級”,這個理念是理順街居關係的基礎,必須牢固樹立。按照政事分開的思路,將社區居委會的各項工作進行梳理,做到“兩個明確”:即明確哪些屬於街道(部門)的工作,哪些屬於社區的工作;明確哪些是政務性工作,哪些是事務性工作。在此基礎上,屬於街道的工作,街道(部門)無權向社區攤派;屬於社區的工作,社區有責任完成;對需要社區協助辦理的工作,要建立社區工作準入制度,履行正式的授權手續。

三是明確社區功能定位,發揮社區居委會自治功能。一要搞好社區服務。主要是抓好四項服務:即抓好社區安全服務,保持社區的長治久安;抓好社區的文化服務,滿足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抓好社區的健康服務,培養居民良好的生活習慣;抓好社區生活服務,解決居民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建立社區的長效服務機制,實現政事分開,建立社區公共服務社,按照市場規律進行運作;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以居民需要與否、居民滿意與否、居民擁護與否爲社區服務的唯一宗旨,來推動社區服務。二要保證社區居委會的自治權得到有效行使。這個權力能不能落實,關係到社區建設的成敗。社區自治權應主要體現在社區民主決策權、社區管理權、社區財務自主權、社區依法協管權以及社區對政府部門的監督權上,只有把這五項權力真正落到實處,社區居委會才能真正從大量的政務性工作中解放出來,也才能真正把社區服務搞起來。

(二)多渠道解決社區居委會業務經費

目前的社區居委會經費由街道辦事處統籌安排,這雖然有利於基層社區管理工作的協調統一,但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社區居委會工作的進一步發展,使得居委會受到資金不足的限制和制約,難以解決居民的熱點、難點問題,制約居民對居委會的認同和歸屬,因此必須採取多渠道保證居委會業務經費。

一是社區居委會建立單獨帳戶並全面安排,使其工作正常運轉,爲居民羣衆辦實事、辦好事。

二是要動員發動轄區單位資源共享、共建共駐,各社區要協調轄區單位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把社區各種各樣有形的、無形的資源開發出來。

三是社區居委會採取多種形式拓寬社區服務領域,建立自身的便民利民社區服務組織,在有償或低償爲居民提供服務的同時,增強自身實力。

四是政府要加大社區業務經費的投入力度,在現有每年每個社區1萬5千元基礎上提高到3萬元。

五是建立社區工作準入制度。政府部門和街道經批准需要社區協助的工作,要做到權隨責走,費隨事轉。

(三)努力提高社區專職工作者的待遇

按照市人事局、市民政局、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聯合發文精神,結合區域實際,調整社區專職工作者待遇,在提高月工資的基礎上,可由區政府或辦事處根據實際情況酌情安排年終獎勵,同時,按照勞動法規定繳納養老、失業、醫療等保險,切實解決委員會工作人員的實際困難,保障委員會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愛國調查報告 篇10

愛國主義教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內容,而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內容的核心是弘揚民族精神,激發民族鬥志。從“五四”以來,大學生一向被認爲是最愛國的羣體,但自從改革開放後,許多外來文化的加入使得一些年輕人迷失了方向,他們盲目的追求所謂的新潮,認爲中國的傳統文化和愛國主義教育都是空談,毫無意義,更有甚者更改國籍,這種盲目的世界觀使我國的愛國主義教育受到影響,也對當代大學生造成很多不良的影響。爲此,本小組進行了一項針對大學生愛國意識的調查,通過調查我校大學生愛國意識有關情況,瞭解當代大學生在愛國主義方面存在的問題,積極的採取措施進行補救。爲了能夠走進當代大學生的內心,瞭解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狀況,特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對當代大學生的愛國意識狀況進行了調查。

關鍵詞:大學生愛國意識愛國主義精神思考對策

近年來,中國的經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問題已是中國社會問題中排序在前幾位的重要問題。由於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接觸新鮮事物的途徑得以增加。外來文化使得中國文化得以發展,但是很多大學生出現了哈韓哈日的現象,不僅僅是着裝方面,就連思想認識也已經出現了偏離,他們盲目的認爲愛國主義在當今的社會已經不再需要。這種現象的發生使愛國主義受到了嚴重的衝擊。當代大學生多數人都表示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具有一定的愛國意識,但仍有少數大學生愛國主義意識

還比較淡薄。大學生是祖國建設的頂樑柱,只有大學生的愛國意識提高了,中國才能處於不敗之地。由此對我校大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思想調查,調查分析如下:

1你認爲你愛國嗎?

本題的結果分析表明,64.3%的人很愛國,30.8%的人一般愛國,14.2%的人無所謂愛不愛國。從中可以發現,大學生都是具有愛國意識的。而多數同學能夠保持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愛烈的民族自豪感。

2你覺得一個大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表現在哪些方面?

對於本題,14.2%的人積極關心國家大事,時刻等待國家號召,爲國家發展奉獻自己的力量;35.7%的人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社會,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42.8%的人熱愛中國傳統文化,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精神於傳播中華文明;7.1%的人認爲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就是對祖國的最大貢獻。

3我們現在處於和平年代,你覺得現在弘揚甘於奉獻、敢於犧牲的大無畏的愛國主義精神具有現實意義嗎?

本題結果分析表明,50.0%的人覺得非常有意義,沒有革命先烈們的敢於奉獻、敢於犧牲的愛國主義精神,哪有我們現在安居樂業的生活,我們要時刻記得他們的這種精神,並傳承下去;35.7%也有的人覺得有意義,但是和平年代強調敢於奉獻的精神有點杞人憂天;14.3%的人覺得沒有意義和平年代,強調敢於奉獻、敢於犧牲的大無畏的愛國主義精神是不合理的.,我們應該保持平靜的心態,好好生活就算爲構建和諧社會做貢獻了;0%也有的人不清楚。

4你對現在青年中對國家的情感現狀滿意嗎?

52.9%的人覺得滿意,大部分大學生對國家和民族有着相當的感情;也有28.6%的人覺得是個人問題不需要關注;28.6%的人不滿意,認爲很多大學生和中國傳統或當代的文化思想正在脫節;當然還有其他的想法。

5目前,我們的國家飛速發展,國際聲望越來越高,你是否感到了一股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由問卷調查可知,21.4%的人非常自豪,爲我們的國家進步喝彩,爲中國加油;64.3%的人自豪,我們的國家慢慢步入大國的行列,但是和發達國家還有一段差距;14.3%也有的人,沒有自豪感,我們的國家體制不健全,國民的素質普遍不高,和西方國家比較起來差距太大;沒有人沒有任何自豪感,對國家的發展並不瞭解。

6你認爲作爲當代大學生,認真學好專業知識和技能與報效祖國的理想關係大嗎?

對於本題,46.2%的人認爲學好專業知識和技能與報效祖國的理想有很大的關係,因爲學好專業知識和技能不僅能夠爲我們的國家做出貢獻,同時提高我們國家總體的實力,讓我們的國家發展更迅速;7.7%也有的人認爲有一定的關係,畢竟學好專業知識和技能能爲自己找到更好的工作,與國家的發展並無太大的關係;46.2%的人覺得沒有任何關係,這類人認爲自己好就是好,國家的發展與好壞與自己毫無關係。

7你能談談大學生義務服兵役是否可行?

經由調查問卷可得知,多數人認爲是可行的,因爲大學生義務服兵役既鍛鍊了自己的意志和體魄,同時也增強了自身的愛國熱情,爲國家效力,還可以從中鍛鍊大學生的抗壓能力,在苦難中能堅強面對,這些都爲以後

的創業或人生理想打下基礎。還有就是國家的軍事強大了,也就是國家的硬件實力也強大了,所以大學生服兵役是可行的;當然也有少部分人認爲不可行,因爲會耽誤學業,影響以後的前途。

總結建議:

愛國主義教育是學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內容,而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內容的核心是弘揚民族精神,激發民族鬥志。從“五四”以來,大學生一向被認爲是最愛國的羣體,但自從改革開放以後,許多外來文化的加入使得一些年輕人迷失了方向,他們盲目地追求所謂的新潮,認爲中國的傳統文化和愛國主義教育都是空談,毫無意義,更有甚者更改國籍,這種盲目的世界觀使我國的愛國主義教育受到影響,也對當代大學生造成很多不良影響。

由於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們接觸新鮮事物的途徑得以增加。外來文化使得中國文化得以發展,但是很多大學生出現了哈韓哈日現象,不僅僅是着裝方面,就連思想認識也已經出現了偏離,他們認爲愛國主義在當今的社會已經不再需要。這種現象的發生使愛國主義受到了嚴重衝擊。當代大學生多數人都表示熱愛祖國,具有一定的愛國意識,但還有少數大學生愛國意識薄弱。大學生是建設祖國的頂樑柱,只有大學生的愛國意識提高了,中國才能處於不敗之地。

我校大學生在愛國意識方面覺悟很高,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主動尋求愛國主義教育的能力較低,因此提出了相關的建議,希望通過學校的加入使我校同學的愛國主義情懷得以提升。

一、愛國教育必須符合大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採取多樣形式,讓大學生們從內心深處熱愛我們的祖國。具體可以通過向學生介紹中華民族歷史上的愛國主義英雄,介紹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的英雄模範人物,來增進大學生的愛國意識。這點學校已經做了,但位置不合適,內容較少更新。也可以通過旅遊娛樂的方式大力進行愛國教育。

二、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讓學生及時瞭解社會主義祖國的巨大成就。

學校可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在投影教室放映有關愛國教育的影視節目。另外可以在晚上專門組織學生看中央一套的新聞、焦點訪談、科技博覽、軍事天地等節目,讓同學們分析當前局勢,激發出同學們強大的愛國熱情。

三、愛國主義教育應滲透到各個學科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各學科教育都可以而且也應該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政治教學是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主渠道。日常生活中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是多種多樣的。例如,在生物課堂上介紹當今世界各國在生物科技領域的研究狀況,比較我國目前的發展狀況,以激發學生的愛國和求知慾。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承和發揚愛國主義傳統對於振奮民族精神,凝結民族力量,振興中華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當代青年要想作爲民族有爲的一代,這樣才能使民族振興,祖國強大。

愛國調查報告 篇11

目前在我校學生中進行了調查愛國意識問題。我們的調查證明,當代大學生絕大多數人都表示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是有一定愛國意識的,但是有部分學生的愛國意識相對還比較淡漠。

大學生的愛國意識表現在許多方面。例如學校舉行的升旗儀式是表現學生愛國意識的重要場合。可是當我們參加升旗儀式時,發現有一部分學生不夠嚴肅,有人在升旗時左顧右盼.我們就大學生參加學校升旗儀式的態度進行了問卷調查,有20%同學認爲參加升旗儀式是一種崇高使命感的體現。有40%的同學同意參加升旗儀式有好處。但還有不少同學把升旗當做走形式。有的同學認爲唱國歌沒感覺,還不如唱流行音樂帶勁.更有寫同學因爲貪睡而不參加升旗儀式。

爲什麼相當一部分大學生的愛國意識明顯淡化。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缺少革命傳統教育方面書籍,學生在思想意識裏對祖國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概念,缺少愛國意識。現在一些青年人不清楚“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甚至不知道南京大屠殺是怎麼回事。其次,學校和家庭在這方面的教育力度還不夠。因爲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過多地強調學生的智力發展,重視學生的學業成績,重視考試的分數。學校開的思想政治課,大多數學生不願去上,感覺枯燥無味.家庭教育也常常忽視愛國主義教育。第三是教育的方式不夠完善,愛國主義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僅需要多學科的共同努力,而且需要學校、社會、家庭的協同作戰。但現在一提對學生的思想教育,不少人認爲主要是班主任和政治教師的責任。

針對這些問題,對愛國主義教育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愛國教育必須符合大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心理特點。採取多樣形式,生動活潑的教育方式,讓大學生對社會主義祖國產生髮自內心的熱愛。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們可以通過向學生介紹中華民族歷史上的愛國主義英雄,介紹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當中的英雄模範人物,來增進大學生的愛國意識。我們也可以通過旅遊娛樂方式大力進行愛國教育。古人尚且講究寓教於樂,例如我們學習旅遊專業的學生,可以記一些關於革命紀念地的導遊詞,給大家當當導遊,講講祖國的歷史,組織學生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緬懷革命英烈,極大地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

第二,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讓學生及時瞭解社會主義祖國的巨大成就。現代教育技術爲生動地進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提供了廣闊的天地。我們學校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在投影教室時常放映有關愛國教育的影視節目。另外可以在晚自習專門組織學生看中央一套的新聞、焦點訪談、科技博覽、軍事天地等節目,讓同學們分析當前局勢,以激發出強大的愛國熱情,鼓勵學生去奮鬥,將來爲祖國效力。第三是愛國主義教育應該滲透在各學科教學當中,應該滲透在學生日常生活當中。各學科教育都可以而且應該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政治教學是向學生進行愛國義教育的主渠道。我們有許多政治老師在轉變學生思想方面很有經驗。日常生活中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是多種多樣的,例如,開展我爲祖國做好事活動。應當小事做起,一點一滴地積累愛國主義感情。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陽的光輝,一件小事可以反映

一個人的品質。愛國主義教育應該從小事出發。要想做一個對祖國有用的棟樑,就要從小事做起,瞭解祖國的歷史,積土成山,積水成淵。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組成部分之一,在民族復興的歷史進程中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是因爲:從我國曆史發展的狀況來看,積聚以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爲基本特徵的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不斷髮展壯大的'前提和基礎。自秦漢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以來,中華民族開始形成多元一體的民族發展形式。在隨後的發展進程中,雖也曾多次發生過民族間的衝突和戰亂,出現過短暫的分裂和割據局面,但總體來說,各民族間的相互關係是在統一的國家內發展,從而促進了中華民族精神的凝聚和積澱。

從愛國主義的特有功能來看,它歷來是動員和鼓舞人民羣衆團結奮鬥的一面旗幟,是推動我國社會歷史前進的巨大力量,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千百年來,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歷經磨難而不衰,飽嘗艱辛而不屈,千錘百煉而愈加堅韌,靠的就是不斷豐富和發展的愛國主義精神的激勵。近代民族英雄林則徐寫下了“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福禍避趨之”的詩句,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傾訴過“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熱愛着我的祖國和人民”的心聲,正是這種真切的愛國情懷,激勵他們爲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去進行忘我的奮鬥,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從中華民族承擔的現實使命來看,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前無古人的既宏偉而又艱鉅的事業,

不可能一帆風順,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用愛國主義來團結和凝聚全國各族人民的力量,爲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共同奮鬥。

作爲大學生我們應該

(一)抓住契機,深入開展理性愛國主義教育,培養良好的國民心態

(二)把愛國情感與公民意識結合起來,有效引導公民的愛國行爲

(三)激發公民理性愛國的內在動能,把公民的愛國情感提升爲公民的素質.

同時,應把公民的愛國情感提升爲公民的素質。愛國是一個人內心深處樸素的自發情感,理性愛國卻是一個人理性的表現和整體素質的反映。愛國情感來源於內心,理性卻來自於生活閱歷、知識積累和思維活動。只有把理性的分析判斷與樸素的愛國情感相結合,纔會在表達愛國情感的同時提升整體素質。

愛國調查報告 篇12

1.問題提出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政府和相關教育部門先後頒佈了《國小德育綱要》《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等文件,將愛國主義教育作爲國小德育的重要內容。各地根據新時期、新時代的新特點,採取多種形式、各種社會實踐活動等,加強對少年兒童的愛國主義教育。

文獻分析發現,社會各界對國小生愛國主義教育的研究比較深入,但多是以教師的主觀意願爲出發點,缺少對國小愛國教育的主體—國小生的調查和分析,忽略受教育者本身的主觀情感因素。由於國小生道德品質的發展是在教育的影響下,在具體的實踐活動中,通過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爲不斷矛盾統一的過程而逐步發展起來的,所以,國小生在這一階段所形成的愛國主義態度,對其未來的愛國主義行爲有奠基作用。

對於國小生而言,外界教育在他們的愛國主義觀念形成上的影響是否會使得不同學生在這些方面表現出顯着性差異,還都不得而知,所以我們有必要重新審視愛國主義教育的現狀。本研究通過自設信效度較高的問卷,抽樣調查了北京市部分國小生的愛國主義教育現狀,爲如何更有效地實施愛國主義教育提供數據參考。

2.研究方法

2.1、研究對象

“從中年級開始,兒童能夠比較獨立、有根據而又明確地論證一些比較複雜的判斷。”“國小兒童在四、五年級期間對道德準則的理解纔可能達到初步本質概括的水平。”[1]由於六年級畢業班不便“打攪”、五年級有學業抽測不能“分心”,本研究抽樣四年級國小生,若發現問題後,尚有兩年的教育補救時間。考慮到研究的覆蓋面和代表性,本研究選擇性抽樣了北京市的一所市級示範國小(a)、有延安紅色傳統教育的某國小(b)和某城區普通國小(c)三所不同類型的學校進行調研。從每所學校的四年級分別隨機抽取了兩個班作爲研究對象,共266人,共發放問卷266份,回收有效問卷248份,有效回收率93.2%。

2.2、研究工具信效度

在結合《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等政策性文件基礎上,研究者總結出國小生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的態度包括活動的認知、活動的形式、活動的內容、活動的評價、活動的效果等五方面。問卷共24小題,其中認知、形式、內容、效果各5題,評價4題,問題形式包括判斷、填空、選擇等。

2.2.1、信度分析

同質性信度:通過計算問卷的同質性信度來檢驗其信度,問卷的內部一致性係數爲0.715。

2.2.2、效度分析

研究採用各維度間的相關係數矩陣來檢驗結構效度。從表1可以看出,本問卷的各維度既有一定的獨立性,又反映了問卷所要測查的.內容。符合良好問卷結構的要求(維度與總測驗的相關在0.30~0.80之間,各維度之間的相關在0.10~0.60之間)。

2.3、數據統計

調查數據運用excel、spss17.0進行分析。

3.研究結果與分析

3.1、被調查國小生的基本情況

以往研究顯示,國小生的學業水平與外界環境存在很大的關係,就國小生的愛國主義教育而言,其態度主要由父母的言傳身教和學校教育兩個因素決定,同時其自身的性別和興趣也在一定程度上對其態度產生了影響。所以本研究假設國小生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的態度與父母是否爲黨員、學校情況和學生性別三種因素相關。結果見表2。

3.2、國小生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態度的各維度情況分析

3.2.1、父母是否爲黨員的學生在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中的態度現狀

從表3可以看出,在對父母黨員數爲影響因素的分析下,三所國小在五個維度的平均(總分2分)分都很接近,父母是否爲黨員與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的認知、形式、內容、效果、評價等五項維度上沒有顯着性差異,這說明學生的父母黨員身份沒有影響學生對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的態度,這也說明學生父母的愛國主義教育資源尚未充分利用。

3.2.2、不同學校類型的學生在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中的態度現狀

根據表4看出,三所國小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開展情況都不錯,特別是在活動認知、活動形式、活動評價和活動效果方面鍛鍊和培養了學生,但是三所國小都需要對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的內容進行必要的改革,針對活動開展的效果也要進行監督和鞏固。

表4還說明,不同類型學校之間在活動的內容、形式和認知等三項上沒有顯着性差異;在活動的效果和評價兩個維度上存在極其顯着性的差異;某示範校的總平均分在其中偏低,說明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亟待加強。

3.2.3、不同性別的學生在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中的態度現狀

從表5可以看出,國小中的男生和女生在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的認知、形式、內容、評價和效果的態度現狀差異不大,沒有呈現出明顯差異性。

3.3、學生最喜愛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形式調查結果

從圖1可以看出,在給出的10項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的形式中,學生在選擇上有一定的差別,各維度按選擇人數由高到低依次爲:夏令營、影視傳播、故事會、主題班會、參觀訪問、專家講座、課堂學科滲透、家庭教育、社區服務、專門教材。

夏令營、影視傳播、故事會、主題班會等活動形式深受學生歡迎,說明國小生偏愛形式靈活、富有樂趣的活動。儘管專門教材、專家講座、學科課堂滲透、參觀訪問等也是很好的愛國主義教育形式,但是學生的心理接納率不高。

4.研究討論與建議

4.1、北京國小生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態度的現狀

4.1.1、北京國小生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態度的整體現狀

本研究發現,北京國小生整體的愛國主義素養較高,三所國小四年級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整體參與狀況處於中等水平以上,其態度也是積極端正的,學習效果較明顯。

4.1.2、北京國小生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態度的具體現狀

三所國小四年級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態度在父母是否爲黨員和自身性別上沒有差異,只在學校類型中存在差異;學校類型的差異又着重體現在效果和評價方面;此研究結論與以往陳麗鴻和楊剛[2]的研究結果類似,其主張符合學校校情的具有實效性的愛國主義教育理論和活動。但值得關注的是,紅色傳統教育校並未顯着差異於其他學校,甚至紅色傳統教育校和市級示範校的某些方面得分還不如普通國小。

4.2、北京國小生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態度的影響因素分析

4.2.1、父母是否爲黨員的因素分析

本研究表明這三所國小的四年級學生的父母黨員身份和數量並沒有影響學生對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的態度,這個結果與研究初期的假設有一定出入,看來父母在國小生的家庭愛國主義教育方面投入精力不夠,國小生主要通過學校途徑獲取和吸收愛國主義教育的知識和能力。本研究希望廣大教育工作者在今後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中要注意關注父母在愛國主義教育中的潛在力量,充分調動父母的積極性,挖掘家庭愛國主義教育的良好資源。該結論與朱桂蓮[3]的不謀而合,她提出愛國主義教育要重視社會、學校和家庭的合力作用,共同加強對中國小生的教育和引導。

4.2.2、學校類型的因素分析

不同的學校類型對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的影響相對較大,特別是在活動的效果和評價方面顯示出了統計學上的極其顯着差異,且傳統校和示範校不如普通校,這應引起傳統校的警覺、示範校的反思。

從多數學生更願意參與靈活性強、趣味性濃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的調查結果來看,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的形式亟待創新,增加趣味性和靈活性強的春秋遊、影視傳播、故事會、主題班會等,讓同學們產生較高的積極性和能動性,縮短其心理預期。一些學者也都同樣提出要充分尊重兒童,寓教於樂,利用多種形式和結構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4.2.3、學生性別的因素分析

在測評過程中,對於國小四年級的男生女生,調查出的結果幾乎一樣,差別很細微,這個結果不僅表明我們的學校愛國主義教育對每個學生都是公平的,沒有性別差異,還說明國小階段的學生正處於情感萌芽時期,還沒有出現分化現象,正是大力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愛國主義情感培養的關鍵時期。

5.結論

北京市國小生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的態度是良好的,作爲學校德育核心問題的國小愛國主義教育值得關注和投入。國小生的愛國主義教育是複雜的教育現象和艱鉅的教育任務,離不開學校、父母和學生自身的相互作用,在關注黨員父母、學校類型、學校活動和學生性別中,也許能尋找促使學校增強愛國主義教育實效性的途徑和方法。

建議一,學校把愛國主義教育提升到德育的首要內容和爲人底線的高度,切實予以重視,以培養千千萬萬個有愛國主義情懷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建議二,學校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資源,引導家長從教孩子珍愛生命、熱愛家庭入手,逐步過渡到熱愛家鄉、關愛社會、敬愛祖國的層面上來;建議三,學校的愛國主義教育形式要多樣化,尤其是增加一些國小生喜聞樂見的直觀活動,如組織春遊、秋遊引導孩子親近自然、熱愛生活的同時,學會關注家鄉變化、感受祖國進步,增進愛國情感。

愛國調查報告 篇13

目前在我校學生中進行了調查愛國意識問題。我們的調查證明,當代大學生絕大多數人都表示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是有一定愛國意識的,但是有部分學生的愛國意識相對還比較淡漠。

大學生的愛國意識表現在許多方面。例如學校舉行的升旗儀式是表現學生愛國意識的重要場合。可是當我們參加升旗儀式時,發現有一部分學生不夠嚴肅,有人在升旗時左顧右盼.我們就大學生參加學校升旗儀式的態度進行了問卷調查,有20%同學認爲參加升旗儀式是一種崇高使命感的體現。有40%的同學同意參加升旗儀式有好處。但還有不少同學把升旗當做走形式。有的同學認爲唱國歌沒感覺,還不如唱流行音樂帶勁.更有寫同學因爲貪睡而不參加升旗儀式.從大學生課外閱讀來看,有49%的同學喜歡愛國題材的影片和圖書,另有51%的同學衷情於金庸的武俠小說以及瓊瑤的言情小說。

面對損害國家集體利益的現象、面對破壞公共財物的行爲,能否堅決制止。有33%的學生表示能見義勇爲。有23.7%左右的學生表示緊急關頭會爲國家挺身而出。另有不少人表示會感到非常氣憤,但卻有心無力,不敢挺身而出。

爲什麼相當一部分大學生的愛國意識明顯淡化。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缺少革命傳統教育方面書籍,學生在思想意識裏對祖國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概念,缺少愛國意識。現在一些青年人不清楚“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甚至不知道南京大屠殺是怎麼回事。其次,學校和家庭在這方面的教育力度還不夠。因爲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過多地強調學生的智力發展,重視學生的學業成績,重視考試的分數。學校開的思想政治課,大多數學生不願去上,感覺枯燥無味.家庭教育也常常忽視愛國主義教育。第三是教育的方式不夠完善。愛國主義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僅需要多學科的共同努力,而且需要學校、社會、家庭的協同作戰。但現在一提對學生的思想教育,不少人認爲主要是班主任和政治教師的責任。

針對這些問題,有關人員對愛國主義教育提出建議:第一,愛國教育必須符合青少年的年齡特徵和心理特點,採取多樣形式,生動活潑的教育方式,讓中學生對社會主義祖國產生髮自內心的熱愛。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們可以通過向學生介紹中華民族歷史上的愛國主義英雄,介紹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當中的英雄模範人物,來增進大學生的愛國意識。我們也可以通過旅遊娛樂方式大力進行愛國教育。古人尚且講究寓教於樂,例如我們學習旅遊專業的學生,可以記一寫關於革命紀念地的導遊詞,給大家當當導遊,講講祖國的歷史,組織學生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緬懷革命英烈,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

第二,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讓學生及時瞭解社會主義祖國的巨大成就。

現代教育技術爲生動活動地進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提供了廣闊的天地。我們學校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在投影教室時常放映有關愛國教育的影視節目。另外可以在晚自習專門組織學生看中央一套的新聞、焦點訪談、科技博覽、軍事天地等節目,讓同學們分析當前局勢,以激發出強大的愛國熱情,鼓勵學生去奮鬥,將來爲祖國效力。

第三是愛國主義教育應該滲透在各學科教學當中,應該滲透在學生是日常生活當中。

各學科教育都可以而且應該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政治教學是向學生進行愛國義教育的主渠道。我們有許多政治老師在轉變學生思想方面很有經驗。日常生活中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是多種多樣的,例如,開展我爲祖國做好事活動。應當小事做起,一點一滴地積累愛國主義感情。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陽的光輝,一件小事可以反映一個人的品質。愛國主義教育應該從小事出發。要想做一個對祖國有用的棟樑,就要從小事做起,瞭解祖國的歷史,積土成山,積水成淵。

愛國教育可以造就一代新人,可以鑄成一個國家的靈魂。歌德說過:“我們爲祖國服務,也不能採用同一種方式,每個人應該按照資稟,各盡所能。”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確實應該引起學校、家庭和社會的重視。

前幾日在書房,興之所致,隨手拎起了一本四書,翻到到第一面,唸了兩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便發現自己意興闌珊,隨手又把它扔到了書櫥裏,拿起本日本漫畫,有滋有味地啃到最後。今天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感嘆中國當代青少年(主要是指80年代和90年代)對於自己國家傳統文化知之甚少甚至一無所知。反省自己前日所爲,不禁感到慚愧,一向標榜熱愛傳統文化的我自己不也正慢慢放、棄這些中國驕傲麼?時逢國慶,單位邀請我們新行員寫一篇關於愛國主義的文章。我便想,是用華麗的辭藻去堆砌一篇空洞的文章來感嘆祖國多麼秀美多麼壯麗的河山,還是切實關注一下我們正在慢慢遺失的民族驕傲呢?臺灣忠信工商學校的校長高震東在內地演講時說,“什麼是愛國?哪裏是愛國?什麼都是愛國,哪裏都是愛國!”愛國是微小卻又具體的。我們身在中國,有時卻茫然不知自己國家有什麼,是什麼。是因爲“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還是我們過於注意別人的東西?愛國其實很簡單,最基本的是要了解和愛我們的.傳統文化。

什麼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是歷經千年,在漫長曆史過程中逐步創造發展起來的。她幾經建構-解構-再建構,綿延不絕,生生不息,慢慢沉澱而成。她是千百年來國人對文化的希望,是國人對文化思想的反思。當我們今日面臨着隨資訊發達的電子時代而如洪水般涌來的西方文化時,還有多少人可以堅持那涓涓的細水長流?我們的81年代後、90年代的孩子們心目中的傳統文化是什麼?我想不會是女子十二樂坊穿着性感的高叉旗袍在舞臺上鬧哄哄的演奏那所謂的傳統民樂吧?

還是認爲魯迅先生筆下那個滿嘴“之乎者也”的孔乙己就是代表中國的古代文人?簡練的講,所謂中國傳統文化就是“詩、書、禮、易、春秋”。我用五經的名字來概括中國傳統文化,是因爲它剛好總括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五個方面。“詩”,是指從最早的詩歌《詩經》開始到歷朝歷代的詩詞歌賦、古樂。“書”,是指歷代文人體現他們思想觀點的專著,包含了古代文人的人生觀,體現了古人的人文精神。

“禮”,是指我國傳統的倫理道德、禮法制度、思想、以及教育體制。“易”,並不單純的是指《易經》,還包括了農業、醫學、天文、地理、數學。而“春秋”便是特指從《尚書》到《春秋》、《史記》、《資治通鑑》等一系列的史學專著。中華傳統文化涵蓋範圍之廣,思想之博大精深,怎可以用現代那些僞民俗或是一個酸朽的孔乙己可以概括、代表的!如果80年代和90年代的孩子們是從周杰倫的《東風破》或是SHE的《長相思》裏纔開始接觸體會到中國古典詩詞之美是不是太遲了?自《詩三百》到《漢樂府》再到《全唐詩》、《全宋詞》,還沒包括屈原、班固的楚辭、漢賦,更沒提到魏晉的“蓬萊文章建安骨”,這浩瀚如海般的詩詞國度,怎是一首《東風破》所能表達的?現在我們是否只停留在國小課本里教的“離離原上草”或是什麼“二月春風似剪刀”的階段,或是爲了逗情人開心爲她輕吟“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濃情蜜意?我們現在是否能從那些靡靡之音中感受到古人的瀟灑不羣、壯志豪情呢?是否知道古龍金庸小說裏的“任俠之氣”是指“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義之所當,千金散盡不後悔;情之所鍾,世俗禮法如糞土;興之所致,與君痛飲三百杯”。而“俠之大者”是指“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身去,深藏功與名”呢?大概只會沉迷在江湖恩怨、打打殺殺中了吧。

沒有了“花間一壺酒”、“共剪西窗燭”的爛漫情懷,沒有了“誓掃匈奴不顧身”、“醉裏挑燈看劍”的壯烈胸襟。沒有這些古韻的滋養,我們的80年代和90年代難道只能在歐美的HIP-HOP、日本動漫、韓式的多袋闊腳褲中顯示自己的瀟灑不羈麼?沒有了任俠的少年輕狂,沒有了溫文的少年情懷,我們的青春還完整嗎?還有多少人知道“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來自孟子的“以天下興亡爲己任”?天下的興亡,不是匹夫之責,而是我的責任。有多少年輕人還會以國家興亡爲己任,大概只會裝作很酷的說“我就是我,我喜歡,我可以。”他們只是整日埋首在《蠟筆小新》和《機器貓》中拒絕長大。

還有多少人知道何爲“仁義禮智信,忠孝悌忍勇”?看多了吳宗憲的《我猜》和《週日八點檔》,大概只會迷惘的說:哦,臺北忠孝路的小吃很出名。多少人會覺得“香九齡,能溫席”是一種孝心的表現,大概會覺得他好傻,幹嘛用自己的身子暖席子呢,買臺空調不就得了嗎?還有誰會覺得“融七歲,能讓梨”是一種中國式的謙遜禮讓?孩子們自小接受着“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達爾文式教育,被沉沉的課內科外功課壓得喘不過氣。哪還會有人說,第一名我不要,給你吧!再不知何謂“謙謙君子,溫潤如玉”了,更不用期望孩子們可以

成爲象曹子建、王摩詰那樣的翩翩濁世佳公子了。孩子們現在學習琴棋書畫的目的已大多爲考試加分服務,哪還有“爲君唱遍《紅豆吟》”的情懷了。

君不見上元燈節賞花燈,君不見端午賽舟掛香符,君不見盂蘭盆會驅鬼儺,君不見重陽登高插茱萸。我們開始相信基督,相信有聖誕老人。我不知道誰是阿福,也好久沒放過爺爺紙糊的風箏了。傳統的節日在我們看來除了意味着能看到無聊的文藝晚會,多幾天去哪裏都是人滿爲患的假期以外,剩下的只有蒼白。傳統,從我們指縫滑過,輕輕流失。

西元一九00年,梁啓超寫到“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今日,樑先生所期望的“希望、進取、日新、破格、好行樂、盛氣、造世界”的少年氣質在我們身上依稀可見,卻再嗅不到中華之氣息。純粹的行樂主義、盛氣,在沒有文化底蘊的支持下顯得那麼的蒼白和輕浮。我們應從何處尋覓正在遺失的傳統文化。難道是在鄰國日本的傳統活動上發現:“咦,這個東西是從我們中國唐朝傳過去的嘛!切~小日本~。”可是,爲什麼我們不反省,我們爲何只有在別人那裏欣賞到曾經的國粹。驀然回顧,國已不國。

愛國調查報告 篇14

前言在中國不斷的發展歷程中,我們不難得知存在着很多本土的以及非本土的因素在影響着制約着中國的發展。其中不乏經濟、文化以及主權問題等方面。然而隨着時代的進步,國人的愛國意識似乎並沒有跟着進步,尤其對於年輕一代,愛國問題顯得越發嚴重。就此問題,特於20xx年6月2日對石家莊經濟學院xx級大學生做了關於愛國主義思想的調查,現就調查結果做以下分析報告。

一.當代大學生對愛國主義思想的重視程度及理解

大部分大學生認爲自己是愛國的,同時,大部分調查對象同意愛國主義思想很重要,我們得出結論,很大一部分大學生的內心深處是存在“祖國”這一概念的。但對於概念來講,很多人都懂,可是我們未必能夠理解其真正的內涵,在調查過程中發現,很多人在說到自己愛國的表現時,往往都會說支持中國主權與領土完整、不受別國欺壓、無理干涉等表面問題,可是難以接受的是,居然有人說出不學外語就是愛國的無稽之談。很顯然,當代大學生對於“愛國”沒有一個深層的理解,只是一種作爲國人的意識同時摻雜着個人情感的表述而已。

二.當代大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

在調查中,有近一半的大學生對於“是否熱愛中國的傳統文化”一題選擇了“一般”,而對於外來文化入侵,大部分同學的回答都是取其精華等類似答案。從中我們無法知曉大學生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瞭解程度,但不難看出其熱衷度甚低,“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無數人在說,可是又有幾人在真正的去辨別何爲精華何爲糟粕?很多人已經逐漸的被西方化,尤其是當代青年人,對外來文化極其狂熱,而對自己本民族的傳統文化卻知之甚少,此種現象不僅反映出了社會責任及價值觀的變化,更折射出了教育的`諸多弊端。

三.大學生對中國與外國比較

調查中有80%的人表示即使有機會也不會移民,另外20%人則表示會考慮,而且如果移民則會首先選擇歐美國家。當代大學生對亞洲某些國家懷有民族情結,所以沒有人會願意在這些國家長期生活,當然國恨家仇我們是絕對不可以忘記的,可絕對不可以用仇恨去報復仇恨。然而對於一些人想移民到歐美國家的現象便可以反映出社會價值觀的整體取向了。

四.大學生對本國現狀的考慮

關於中國的現狀及發展,問卷列出了xx個方面,被調查者最多可以選擇5項自認爲最有問題的選項,其中所有調查對象無一例外的都認爲中國現行的教育體制有很大問題,同時50%的人選擇了法律,另有40%的人選擇了政治及醫療。而關於政府各項工作是否透明及是否應該透明的問題,近90%的人選擇了“不透明”和“依情況而定”,可以看出當代大學生可以客觀的去面對一些事情,他們能夠理解一個國家政府工作的複雜與困難,但他們依舊希望一些本可以透明的東西應該變的透明,從這裏我們或許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當代大學生是愛國的。

五.假想問題

對於“假如中美的開戰你會怎麼做?”所有問卷回答都是參軍、投入戰鬥等相似內容。沒有人想到用其他方式去打擊假想敵,也沒有人提到是否應該立即調停避免戰爭,更沒有人考慮去對比兩國國力,這不能說明當代大學生是好戰的一代,只是從另一個角度反映了我們對本國對世界的瞭解以及是否理性的去面對各種問題的現象,當然這其中不乏有些人已然成爲“仇恨的一代”渴望用武力去還擊一切對我們持有敵對態度的勢力。

六.結論與建議

通過該調查發現,當代大學生具有一定的“愛國主義思想”,但其中包含了很多的民族情結與民族仇恨,又由於對本國某些工作及文化的不滿與不瞭解,從而滋生了很多不合理的愛國方式和愛國觀點,甚至出現了“無力愛國”的尷尬局面。建議改革,從最根本的教育來引導大學生乃至所有人羣,摒棄書本上的死板理論,讓人們從內心深處去感知到“祖國的存在”而不是盲目的愛國。

標籤:調查報告 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