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政範文 > 調查報告

農村環境調查報告【熱】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避免篇幅過長。一聽到寫報告就拖延症懶癌齊復發?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農村環境調查報告,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農村環境調查報告【熱】

農村環境調查報告1

作者:赴榆中縣環境保護宣傳小分隊

一、調查的背景和目的

隨着農村改革的深化,工農一體化已成爲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方向,它的出現爲農村經濟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但隨之而來的農村環境問題出現在我們面前,根據中央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精神,藉着本次西北民族大學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赴榆中縣環境宣傳小分在榆中縣高墩營村進行了關於農村環境問題的問卷調查,統計整理出調查報告,爲當地政府更好地建設環境友好新農村提供依據。

調查時間:20xx年7月29日——8月1日

地點:榆中縣高墩營村

調查對象:榆中縣高墩營村村民

二、調查的內容和方式

活動準備期間,我們走訪了榆中縣環保局和縣城周圍各村,對初步瞭解到的環境問題進行分析,並針對農村村民製作了調查問卷(見附件)。

通過大量的問卷調查、走訪和實地考察,我們得到不同村民對農村環境現狀的認識,從而更加客觀地瞭解農村環境的情況。通過分析造成不同人羣觀點差距的原因,我們總結出解決問題的具體措施。本次調查共走訪農戶一百餘戶,回收整理有效調查問卷107份。

三、調查的結果統計

通過走訪農戶進行調查,以及對調查表的整理分析,我們發現村民普遍對當前村裏的環境表示不滿意,不到30%的村民表示滿意,針對當地的環境問題,村民們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觀點。現將調查問卷做系統的整理如下:

(一)調查人羣的基本情況

在被調查者中,25歲以下者佔10.28﹪,26-45歲者佔43.92﹪,46-65歲者佔28.97﹪,65歲以上者佔16.82﹪(見圖1)。其中,90.65%的被調查者文化程度爲高中以下;91.59%被調查者在當地務農,只有不到10%在外地打工或正在上學。

圖1:調查人羣年齡示意圖

(二)影響村民生活的環境問題

問卷第3題:影響您生活的環境問題有哪些?(可多選)

調查表顯示,100%的村民都選擇有“生活廢棄物污染”,91.58%的村民還選擇了“家畜排放物污染”(見表1)。

問卷第4題:當地家畜糞便污染狀況如何?

調查表顯示,大部分的村民認爲家畜糞便污染比較嚴重(見表2)。

表1:影響村民生活的環境問題

表2:當地家畜糞便污染狀況

(三)用水情況在高墩營村,大部分村民認爲當地缺水,這些農民反映近年來在農村周圍建起了工廠,以前河流的水都已不能再直接使用,現在村裏的用水都來自井水,而現在的井越打越深,他們也在擔憂。村民對當地是否缺水的認識如圖2。

對於當地農作物的灌溉,62.61%的農戶還是選擇大水漫灌。只有極少數農戶採用較爲科學的滴灌技術。(如圖3)

圖2:村民對當地是否缺水的認識圖3:當地農作物澆灌方式

(四)農藥、化肥對環境的影響

調查表顯示,84.11%的村民認爲使用農藥、化肥對環境有一定影響(如圖4),但他們都不知道具體有哪些危害。

在選擇農藥、化肥時,67.29%的村民更是不加思考地說選擇效果好的,不到1/4的村民選擇不污染環境的。(如圖5)

圖4:農藥、化肥對環境是否有影響圖5:農民選擇農藥、化肥的標準

(五)村民對《環保法》的認識

問卷第9題:您對《環境法》瞭解多少?

圖6爲村民選擇的情況。其中,僅有1.87%(2人)認爲自己對《環境法》基本瞭解,而這兩位被調查者也只是本村暑假回家的兩名大學生。其他人的選擇則體現出當地農民法律意識的淡薄。

圖6:村民對《環保法》的認識

(六)是否投訴

問卷第10題:環境污染問題影響到自己的生活,您是否選擇投訴?

圖7爲村民的選擇情況,其中將近一半的村民怕麻煩而不投訴。

圖7:村民對環境問題是否投訴的看法

(七)環境問題與經濟發展的聯繫

問卷第11題:您認爲環境問題是否制約當地經濟發展?

調查表顯示,15.89%的村民認爲環境問題阻礙經濟發展,66.36%的村民認爲二者有一定聯繫,17.75%的村民認爲二者毫無關聯。

(八)對造成當前環境問題原因的認識

問卷第12題:您認爲造成當前環境問題的原因有哪些?(可多選)

表3爲當地村民的看法,其中大部分村民能意識到羣衆環保意識的重要性。

表3:村民認爲造成環境問題的原因

(九)對加強環保的建議

問卷第13題:您認爲目前在環保方面最需要的是什麼?

圖8爲村民的選擇,有些村民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見,諸如:政府加大資金的投入建設生活垃圾處理站;減少外來工廠的進入農村;村幹部進行學習培訓後進行正確引導等等

圖8:村民對加強環保的建議

(十)環保宣傳的負責部門

問卷第14題:您認爲環保宣傳由誰負責?

調查表顯示,15.89%認爲由政府部門負責,71.03%認爲由村委會負責,4.67%認爲應該由村民自行組織,8.41%認爲由下鄉學生。

四、調查的結果分析

通過對高墩營村環保問題進行調查可以看出,農村環境方面存在的問題並不是個別人、個別具體組織造成的,而是在我們的發展建設過程中存在的社會問題所導致。

(一)生活廢棄物和農村蓄禽養殖業帶來的環境問題

我們走訪農村時發現,當地村民的生活垃圾隨意亂倒,蚊蠅滋生,嚴重污染周圍的環境。某些農民甚至將動物皮釘在門板、板凳上,放到路邊晾曬,將豬毛等動物鬃毛隨意攤曬、氣味難聞,蚊蠅大量聚集。從而嚴重影響了周圍村民的生活質量,損害了人們身心健康、惡化了農村環境衛生狀況。

(二)城市污染向農村轉嫁加速農村的環境污染

隨着城市產業結構調整,一些耗能高、污染重,難以治理的企業遷移到農村,

農村環境調查報告2

環境是人類生存的基礎。本世紀以來,經濟快速發展,在人們環保意識匱乏的情況下,環境遭受了環境巨大地破壞。環境污染成爲當今人們面臨的一大嚴重難題。據統計,全世界每年的垃圾排放量達6000—7000億噸。我國作爲一個發展中國家,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也對環境作出了極大地破壞。因此,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我們每個人應盡的責任與義務。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有50。8%的人口居住在農村,而且今年來城市工業化開始向農村轉移,農村的生態環境遭到破壞。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農村環境治理就成爲了一項重要舉措。

我的家鄉在寧夏南部山區屬乾旱地帶。近年來環境也遭到了很大的破壞。其原因有:

(一)家禽養殖污染

近年,農村養殖業快速發展,我村的牛,羊,豬的養殖量逐年增加。但人們普遍缺乏環保意識給環境帶了巨大壓力。養殖戶將畜禽糞便未經過利用就直接排放,造成了淺層地下水中的微生物無法存活,形成了有機污染。農戶更將糞便隨意堆放在道路上,在炎熱的天氣不僅臭氣熏天,而且滋生細菌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下雨天,更是污水橫流,危害人們的飲水安全。

(二)白色污染

人們在享受了塑料帶來的便利的同時,是飽受了苦惱。爲發展經濟,農村建起了塑料大棚,種上了薄膜玉米,但廢舊的塑料卻無發得到正確的處理。就地掩埋是農戶最長做的 ,但薄膜在土壤中極難分解,會嚴重的污染土地,造成土地的無法再次利用。此外,在有風時,薄膜被吹的到處都是,造成視覺污染。

(三)農藥、化肥污染

由於地處乾旱地帶農作物多蟲害,人們爲保證收成會加大對農藥、化肥的使用量。農藥、化肥不僅會被作物吸收,在人類使用後危害健康,而且會進入土壤,污染土壤和地下水,近而對人們的水源形成威脅。

(四)大氣污染

農村的機動車,近年來快速增加,相應的對燃料的需求也大幅增加。化石燃料燃燒會產生大量溫室氣體,破壞大氣環境。另一方面,植被的大量砍伐也造成了大氣的污染和水土流失。

(五)政府原因

政府在鼓勵人們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對環境的保護力度卻很小。在我村,政府沒有安裝任何的垃圾箱或建造垃圾回收點。對環境保護的宣傳也不到位。

人不可能獨立於環境之外。如何解決農村的環境問題,我的建議是:

1、政府應加大環保的宣傳力度,將農村污染防治作爲一項長久的工作。村長要高度重視環境工作,落實專人負責,建立長效的保潔隊伍,保持村道、河道清潔的正規化。

2、合理佈置畜禽養殖場,治理養殖場糞便污染。應該加派養殖技術人員到鄉村去,推廣科學養殖和處理技術,實現畜禽糞便的全部合理利用。

3、科學合理施用農藥、化肥等化學物質,治理農村的化學污染。發揮基層植保站的功能,科學施肥。培育發展無公害、綠色蔬菜。

人類可以改造自然,但卻不能征服自然。爲了實現人類的長久發展,我們就要保護環境,與自然和諧相處,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農村環境調查報告3

前言

近些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迅速,國家提出了很多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方針政策,現在的新農村建設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着,農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然而農村的環境問題卻越來越多,深刻影響着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環境問題讓農村的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到底農村的環境與以前相比發生了哪些變化,這些變化的原因又是什麼,我們究竟要怎樣對待這個亟待解決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我與幾位好友在寒假期間,組成一個小小的團隊,展開了一個以“農村環境問題”爲主題的問卷調查。

一、 調查對象與方法

(一) 調查對象

20xx年1月27日、28日、29日,由我與四位好友組成的一個團隊,對我鎮的8個大隊的部分村民進行了問卷調查活動。

(二)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通過上門拜訪並填寫調查問卷爲主,在調查的準備階段我們也隨機訪問了幾位老鄉,幫助我們完善了調查問卷的題目,也得到了老鄉的肯定。

二、 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調查結果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80份,其中每個大隊10份,調查的範圍比較廣,而且老鄉也比較配合我們的調查,問卷得到了100%的回收率。

(二)調查問題分析

1.農民的環境知識缺乏

人們對環境知識的認知程度是決定他的環境意識是否高尚的基礎。如果環境知識缺乏。不知道如何保護環境。那麼他的環境意識必然不會高尚。在調查中我們設計了以下幾個問題來調查我鎮老鄉的環境意識。

(1).對相關的環境紀念日的認知程度,目前已經確立的環保紀念日有10多個,我們選擇與農民和農業生產密切相關的三個環保紀念日作爲調查項目:“世界環境紀念日”(6月5日)、“土地日”(6月25日)和“植樹節”(3月12日)。在80位被調查村民中,對上述紀念日不知道的人數分別佔95.3%、96.8%和5.07%,這說明多數村民對環保紀念日不太瞭解。

此外,村民對環保紀念日的瞭解程度還與受教育程度相關。對上述紀念日回答不正確或不知道的人數中,國小及文盲所佔的比例分別爲49.5%、48.8%和69.4%.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所佔的比例分別只有15.1%、14.9%和7.3%。在調查中發現,村民中能正確回答“植樹節”的人數明顯多於其它三個環保紀念日。即使在回答不正確的村民中多數人也表示知道有植樹節,而對其它二個環保紀念日,多數村民表示不清楚有這些節日。這是因爲每年植樹節時在各級政府的推動下機關、團體、學校都會開展義務植樹活動,而在其它環保紀念日時幾乎沒有任何活動。

(2).對“工業三廢”及其危害的認知程度。工業三廢指工業生產中產生的廢氣、廢水、廢渣。這些廢棄物如果超標排放就會污染環境。而且在環境中還會發生物理的和化學的變化而產生新的污染物。對生態環境、農業生產、人畜健康造成危害。“工業三廢”是報刊、雜誌、電視、廣播中出現頻率最多的詞語之一。但是.當我們在調查問卷中問哪些是“工業三廢”時,80個被調查者中回答完全正確、不完全正確和完全不正確的分別佔10.1%、38.1%和51.8%,而且多數村民並不瞭解“工業三廢”的危害。

(3).對溫室效應和溫室氣體的認知程度。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濃度增加,阻止地球熱量的散失,使地球發生可感覺到的氣溫升高。這就是所謂的“溫室效應”。造成溫室氣體濃度增加的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高耗能(過多燃燒煤、石油、天然氣等燃料)和無節制排放工業廢氣;二是森林減少,阻斷了自然界對二氧化碳的吸收。溫室效應造成了氣候變暖,其結果是洪澇乾旱等極端氣象災害頻繁,病蟲害增多。應該說,溫室效應與我們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而且也是報刊、電視出現比較多的詞語。但是。在80個被調查者中能夠正確回答燃燒秸稈會加劇溫室效應的只有55人,佔被調查人數的68.75%

2.農民的環境行爲不雅

在農村,農民的環境行爲直接關係到農村的環境狀況。在調查中我們詢問了下列有關的農民環境行爲問題:

(1).如何處置廢電池?有關資料顯示.一節一號電池爛在地裏能使l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價值:一粒鈕釦電池可使600噸水受到污染,相當於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在對自然環境威脅最大的幾種物質中,電池裏就包含了汞、鉛、鎘等多種,若將廢舊電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或者隨手丟棄。滲出的汞及重金屬物質就會滲透土壤、污染地下水,從而進入魚類、農作物中。破壞人類的生存環境,威脅人類健康。在調查問卷中有這樣一個題目:下列物質(廢鐵、廢玻璃、廢電池)丟棄在土壤裏,哪一項對環境危害最大正確的答案應該是廢電池對環境危害最大。但調查結果仍有26人回答不正確,在平時的生活中大多數村民都是隨手丟棄。有許多人雖然能夠意識到廢電池的危害。但可能僅僅是圖方便、嫌麻煩而仍然選擇了不利於環保的行動。

(2).如何處置秸稈現在農村有不少農民爲了搶農時圖省事.將收穫後的秸稈一燒了之。焚燒過程中產生的濃煙對大氣環境造成污染,危害人體健康,甚至影響交通安全。我們在調查問卷中問:“你認爲焚燒秸稈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嗎”結果有23人勾選“不清楚”.10人回答“不會造成污染”,兩項合計人數33人。當我們在調查中問:“你家是如何處理秸稈的”結果大部分回答“在田地裏焚燒掉”,可見焚燒秸稈的問題比較嚴重。

(3).如何處置廢棄的農藥瓶廢棄的農藥瓶、農藥塑料包裝袋已經成爲農村環境的主要污染源.其主要危害是其中的農藥殘留滲入土壤。流入河流池塘而形成污染。威脅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甚至造成人畜、鳥類中毒。我們在調查問卷中問:“你如何處置廢棄的農藥瓶”勾選“隨手丟棄”的33人, “隨生活垃圾堆放”的30人,佔全省被調查人數的78.7%。在我們那裏廢棄農藥瓶、農藥塑料包裝袋污染還是比較嚴重的。

(4).使用農藥的環保行爲。農藥使用不當或濫施農藥,不僅會污染大氣、土壤和水源,也間接和直接地威脅到農產品質量安全。農藥殘留是蔬菜產品質量安全的最大隱患。由於氣候變暖。害蟲猖獗,被調查者普遍反映“不使用農藥不行”。蔬菜生產中使用農藥的安

全採摘期因農藥品種、蔬菜品種、季節等不同而不同.一般來講,葉菜收穫前禁用期至少7天,茄果類、瓜類蔬菜禁用期至少2—3天。在調查中詢問:“施過農藥的蔬菜何時可採摘食用”73.5%的被調查者能回答正確。這說明大多數農民是瞭解相關要求的。當詢問:“自己食用的蔬菜也使用農藥嗎”結果有80人回答“不使用農藥或很少”。

三、解決對策

通過以上調查可以看出,目前農民環保素質總體來講不高。主要表現爲環保知識缺乏,

環保意識淡薄和環境行爲不雅。爲了進一步提高農民環境意識,改善農村環境狀況。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一)加強農村環保宣傳,提高農民環保意識。

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互聯網等現代傳播媒介,報道黨和政府的環保政策,宣傳環保新進展新經驗,普及環保科普知識.表彰環保先進事蹟.營造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輿論氛圍。要從農村和農民的實際出發,採取靈活多樣、農民喜聞樂見的宣傳手段與形式.例如宣傳欄、環保“大篷車”、文藝演出、環保知識競賽等,突出藝術性、形象性和羣衆參與性,以增強環保宣傳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要堅持經常宣傳和主題宣傳相結合。各級政府部門特別是環保部門、宣傳部門以及基層村委會要把環保宣傳作爲基本工作任務.常抓不懈,同時在相關的環保紀念日(環境紀念日、土地日、植樹節等)期間開展形式多樣的主旨性宣傳活動。通過加強環保宣傳,切實提高農民的環保意識,一是樹立環保新觀念,使環保成爲廣大農村居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二是培育環境新道德.平等看待自然界的各種生命,維護生物多樣性;三是創建環保新文化,使保護環境爲榮、破壞環境爲恥的榮恥觀蔚然成風。

(二) 增加農民教育機會,提升農民環保素質。

調查顯示:在食野習俗、亂堆垃圾、焚燒秸稈等非環保行爲的人羣中,較低文化程度所佔的比例較大,這說明農民的環保素質與受教育程度相關。由於受城鄉教育資源配置失衡.教育投入相對偏低以及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我國農村地區的教育機會偏少、優質教育缺失,這是造成一部分農民環保素質不高的重要原因。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是增加農民的受教育機會。加強農村環保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從中國小生抓起,他們是未來農村勞動力的主體。

要在幼兒園把環保知識編成兒歌和遊戲,讓孩子們在演唱和表演中瞭解環保知識;在中國小開設環保知識課.組織他們參加力所能及的環保宣傳活動。把學到的環保知識帶給社區和父母,這樣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此外,要把環保教育融人到農民職業技能培訓中,包括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種植、農業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生態農業、人畜糞便無害化處理和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等.使廣大農民在發家致富的過程中提高環保素質,自覺保護環境和生態。

(三) 建立新型農村產業模式

大力發展既節約資源又能促進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產業,以此作爲協調解決傳統農業與環境保護矛盾的手段。加強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和農業科技培訓,倡導和推進循環經濟提升農產品結構,發展優質、高效、生態型農業產品,培育發展無公害產品、綠色產品和有機農產品。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改變過去單一種植業生產結構爲農林牧副漁.生產加工爲一體的複合型生態循環系統,提高物質循環和能量轉化效率。實現資源利用與環境協調發展,逐步形成物質和能量的良性循環建設相互依存 .

農村環境調查報告4

環境的污染嚴重製約着農村經濟的繼續發展。農村產業化經營與旅遊業開發是當今農村發展最快的路子,也是最熱門但又最難以實施的路子。如今城市興起吃綠色、吃健康,良好的生態環境就是有機農作物生產的必要條件。

生態環境質量下降,使農田生態系統遭到破壞,隨着個別物種的消失和一些異地植物的入侵,農田間病蟲害爆發率上升,農作物產量和質量明顯下降。

爲響應xx大會議召開,充分的認識並認真解讀“科學發展觀”,將理論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去。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爲實現自然與人類和諧發展,環境與經濟共榮,共同攜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一、調查對象和方法

1、調查對象:田間地頭,路邊和村頭垃圾的多少與分佈。

調查方法:將農田劃分爲幾個區域,將路段等分爲小路段,將村莊劃分爲小的區域(以道路爲基礎)並都以數字命名,如“農田1區”、“11號路段”、“村莊1區”。

2、調查對象:農村水渠和池塘中水的質量問題。

調查方法:對以上區域的水分別取樣,並觀察其清澈程度,聞其氣味,並用物理化學方法粗測分析其污染物的成分。

3、調查對象:污水與垃圾的來源。

調查方法:通過走訪諮詢居民,詢問垃圾的來源與排放垃圾的時間。

4、調查對象、:樹木覆蓋率(村莊)。

調查方法:將全村以街道爲界劃分爲塊,隨機抽取五塊,算出覆蓋率,求出平均值。

5、調查對象:近年來田間野生生物的數目變化與種類的變遷。

調查方法:用樣方法統計各種野生植物的數量和分佈,用表格對比三年來農田生態系統中,生物種類比例的變化。

6、調查對象:調查村民對環保的認識與生態農業的態度。

調查方法:隨即在居民名單中抽出十名,對其進行環境方面的採訪。

7、調查對象:調查村民的近幾年健康狀況,並與相對的環境對比,找出二者的關係。

調查方法:與年齡相對較高的居民進行訪談,在大隊中查閱有關村民健康的資料並列出表格與環境對比。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1、經調查,垃圾主要分佈在路、農田、村莊和水溝相對集中的地方,約佔45。在城鄉交會的道路旁邊,垃圾也相對較多,約佔32。在村裏的大路邊,有15的垃圾。在農田中,有2的垃圾。在小巷和其他地方的垃圾約佔6。

分析:由垃圾的分佈來看,在人活動越頻繁的地方,垃圾的量也越多,垃圾堆積主要是人爲產生的和任意丟棄造成的。從中反映了人們的環保意識並不高,責任心也不強。

2、農村水渠中水的清澈度不高並且有異味,不符合國家二等水的標準。經過濾,發現水中浮游生物甚多,並且有很多蚊子的幼蟲。有些水渠已經淤塞,水道中充滿了垃圾,併發出陣陣惡臭。池塘的水爲綠色,是以爲水中有很多藻類而產生的水華現象。水中的魚類尚多,水有腥味,且不清澈。經過過濾蒸餾等處理,未發現有毒物質。

分析:水質變壞,但未發現有害化學物質,說明目前水體主要是受固體垃圾污染所至。由此可推,由於垃圾堆積,無人清理導致垃圾入水;另外村民亂排污也使水體受到了污染,使水質變壞。

3、經過調查發現,村頭垃圾主要是生活用品廢棄物,來源於村民。村民圖方便、省錢,便將生活垃圾倒在村頭。在離城較近的路旁,臭氣沖天,招來了很多蒼蠅。這裏的垃圾主要是縣城裏的人倒的。因爲把垃圾倒在農村省去了向垃圾處理廠交錢,而且也省時間。時間久了,便都往這裏倒垃圾。污水的主要來源是生活污水,未發現有工廠在此排污。

分析:既然沒有工廠,村民都把環境污染成這樣,成堆的垃圾無人管,亂仍亂排,只圖自己方便而不顧集體形象,說明村民缺乏責任心與環保意識,村民素質有待提高。

4、居民幾乎家家都有樹,有的院子竟然全被大樹遮着,而有的院子只是沾到一點樹陰。總體來講,全村樹木覆蓋率約在40-50。

分析:村裏人都有在院子裏栽樹的習慣,樹木爲村民帶來了很多好處,且美化了自己的家園。表明村民希望生活在一個好的環境裏。這樣有利於環保工作的進行。

5、年份青蛙蛇麻雀菜青蟲螳螂刺莧刺蔓田鼠

分析:經詢問農民得知,對於蛇,因其生的醜陋,雖然無毒,仍然遭到人類的殺害。還有的就把它當作野味,數量銳減。對於麻雀,因其偷吃糧食,一直得不到人類的喜歡,也遭屠殺。同時在農藥的作用下螳螂的數量也在急劇下降,而害蟲與田鼠卻頑強的抵抗住了農藥。在人爲的作用下生態在悄悄的變化,推測將來蟲害與鼠害仍會上升。人對刺莧的討厭恨不得將其斬盡殺絕;而同時又有種刺蔓蔓延。可見人類的愛憎對環境是有作用的,更不用說在生活中的不良習慣對環境的傷害有多大了。

6、調查人數:40方法:抽樣法結果如下:

認爲環境問題很重要無所謂不清楚

人數71221

分析:目前人們對環境問題的認識不夠,重視不足。很多人都未曾考慮過環境惡化的後果,還有一些人說那是杞人憂天,只有少數人認識到了環境的重要性,說明關於環保知識尚未普及,宣傳工作仍要進行。

7、年份05060708

出生人數16181914

非意外死亡人數12151418

癌症死亡人數3679

由表對比可知,得癌症死亡的人比例在逐年升高。經調查得知,環境與腫瘤的產生有很大的關係。即,隨着環境的惡化,細胞癌變比率也在升高。由此說明,環境與居民的健康的關係十分密切。

三、問題與建議

1、農民對於環境問題缺乏瞭解,不能認識透徹,對於集體的生活環境,缺乏責任感和主人公意識。所以要加強宣傳力度,開展教育會議,改變村民原本不負責的的觀念。

2、作爲新世紀的青年要走在時代的前列,要積極的配合環保工作,做好自己家人的思想工作,在自己努力的基礎上,號召大家共建美好家園。

3、在村委會成立環衛小組,定期對村裏的環境進行整治美化。在中國小成立志願者,鼓勵中國小生保護環境。

4、對於城市的個別企業提出警告,要求其停止對村裏環境的破壞,並對已造成的不良後果要求賠償。對於不聽警告者進行勸導教育,若仍任意妄爲則追究其法律責任。

5、學習科學發展觀,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與理論相結合,爲農村的和諧發展提供精神支柱。

四、結語:爲了這個世界更加美麗和諧,讓我們共同攜手,把我們自己的家園“打扮”的更加美麗,讓我們爲自己的美好生活共同努力!

農村環境調查報告5

【前言】

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生產與生活的基本條件。黨和政府把環境保護作爲一項基本國策。伴隨着“基本國策”、伴隨着新的世紀正邁着希望的腳步,作爲地球村的重要成員,草木蔥蘢,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空氣清新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家園。地球是人類唯一居住的地方,人類要在地球上安居樂業,就要愛護地球,愛護大自然。地球是茫茫宇宙間唯一一艘載有生命的航船,我們人類是這艘船上的乘客。當船漏水的時候,誰能說拯救地球與我們無關?近年來,隨着地區經濟的

迅猛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越來越高。然而在人們越來越奢侈的物質享受的背後,卻是生態的失調、環境的惡化。環境污染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到處可見的水污染、大氣污染、固體污染、水土流失等一系列嚴峻的問題正在威脅着人們的正常生活,同時也嚴重影響着經濟的發展。防止環境污染,保護環境,維持生態平衡,已成爲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

【環境的基本狀況】

寒假,學校大學生實踐調查的作業,因此,我對我家鄉的環境進行了調查。多年了一直在外面讀書,很少回家,回家也從來沒有好好的瞭解家鄉環境的變化,這一次的調查和實地走訪,說實在話家鄉的環境讓我打吃一驚。小時候,經常從爺爺、奶奶那一輩聽到這樣的說唱:“二十年代洗米洗菜,六十年代魚蟲絕代,七十年代河水氾濫”。我記得小時候,家鄉的河水是清澈見底的,河裏魚蝦成羣結隊,傍晚時分河裏的石頭上會有螃蟹停留在上面,我們就這樣一邊撿着螃蟹,一邊嬉戲,這裏曾是我童年快樂的回憶,是我童年迷戀的地方。那時從來不曾想過這一切都會逝去。可是現在卻應徵了“魚蟲絕代”、 “河水氾濫”的說法。河道里滿是廢器、垃圾,由於垃圾的堆積,沒有清理,河水變得臭氣難聞,河裏沒有了魚蝦,更別說小孩嬉戲了。而且許多水資源也因爲人類的過度索取和開發已經枯竭。不僅僅在於河裏,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是有是無得污染。今年來由於環境污染,天氣也變得異常炎熱,特別是在夏天令人難以接受。

【環境污染的原因】

由於我國工農業生產的迅猛發展和村鎮住宅建設的激增,不僅城市,農村的生態環境也日趨惡化,許多地區的鄉鎮工業由於缺乏長遠規劃,一方面各種工業任意布點;另一方面又因經濟能力和技術力量的薄弱,企業無力處理“三廢”,污染問題相當嚴重。農村地區對自然資源利用多,培育少,目前興建的水利設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自然災害的威脅。隨着生產的發展,化肥農藥不合理的大量使用,畜禽養殖業廢水、廢氣和廢渣的任意排放,使各種污染物在農村地區內循環,造成大面積農村面源污染,水體污染現象十分嚴重。小城鎮衛生條件差,交通擁擠,居住緊張。村鎮或佈局分散,或延展過長,於生產、生活和公共設施的安排都極爲不便。村莊內部結構鬆散,空間混雜,生活用水不衛生,道路不規範等。但城鎮建設費用很少,無力改變這種現狀。通過調查發現造成家鄉環境污染的原因有:

(一)“白色污染”

1、塑料垃圾沒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處置,垃圾沒有實行分類收集,能回收回的不回收利用。

2、許多企業對於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白色垃圾沒有科學地處理,放任自流。

3、我國現有的法律沒有對塑料包裝廢棄物的處理,制定出過硬的相關法規。(幸好國家新出臺了“禁塑令”,但效果還不顯著。希望能有大的作爲。)

4、儘管在創建省級文明衛生城鎮的口號下,我們的縣城變得整潔得多,但是總的來講,人們的環保意識比較淡薄,濫用和隨意亂倒塑料製品現象相當普遍。

(二)森林遭受迫壞,水資源污染嚴重:

1、森林面積減少,除了一些自然因素外,還有就是認爲造成的森林面積減少。人類大量開發森林資源,然而又沒有及時的進行補進;

2、由於森林面積的減少,土壤變得鬆散,雨水下來,泥土衝進河道,造成河道,河水可以的道換新,形成污染;

3、森林減少,造成了水土流失問題;

(四)整治仍不徹底

在城區,雞鴨屠宰點和燒肉攤點污染嚴重;花盆和盆景中菸頭、紙屑較多;攤點商戶佔道經營較多;車輛亂停亂靠現象依然存在;牛皮癬仍然很多;向河道里傾倒垃圾依然嚴重,河水污濁。在鄉鎮街道,亂丟亂吐亂倒現象嚴重;農貿市場垃圾較多;車輛亂停亂放現象嚴重;小食店清潔衛生問題突出;存在重城鎮輕農村、重幹道公路沿線輕邊遠村社的現象;部分鄉鎮對場鎮和主要公路沿線外的村社還未開始環境整治。在農村,農戶院壩散養家禽嚴重;柴草亂堆,垃圾亂倒較爲普遍。

(五)設施不夠完善

一是環衛設施數量不夠多,尤其是垃圾池、垃圾桶、果皮箱、垃圾清運車、路燈、人行道板等環衛設施配套不足,破損嚴重;二是部分設施佈置不合理,有的修(洗、停)車嘗水果市嘗畜禽交易市場佈局不合理,造成市場交易秩序混亂,影響市容市貌;有的垃圾池設置、垃圾桶擺放位置不合理,造成新的環境污染和視覺污染。

(六)交通工具(、車輛、輪船、飛機等)廢氣和噪音音;

(七)使用化肥、殺蟲劑、除草劑等化學物質的農田灌溉後流出的水。

(八)廢水、廢渣

【境污染的危害】

人類要擁有健康的身體,就必須要擁有健康的生活環境。環境污染不利於人類的生存,吸入有害的氣體,影響呼吸,影響健康;“白色污染”的危害有:

1、視覺危害:

散落在環境中的塑料廢棄物對破壞了市容景觀。如散落在自然環境、街頭巷尾、江河湖泊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飛舞或懸掛枝頭的超薄塑料袋,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不良刺激。

2、潛在危害:

(1)塑料地膜廢棄物在土壤中大面積殘留,長期積累,造成土壤板結,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導致農作物減產。

(2)拋棄在陸地上或水中的塑料廢棄物,被動物當作食物吞食後,會導致動物死亡。

(3)進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廢棄物質量輕、體積大,很難處理。如果將它們填埋,會佔用大量土地,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難以分解。

(4)部分的塑料含有毒性,如果用作餐具或食品包裝的材料,這樣對人體的健康不利。

【保護環境的措施】

通過調查的我得了:環境的污染和破壞不是一個人造成的,所以保護環境應該是全社會的行爲。我們每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雖然家鄉現在在的環境狀況不是很樂觀,但是據調查,我們的政府正在努力進行環境保護的工程:植樹造林,退耕還林,向老百姓宣傳環境保護,提高人們的環境白虎意識等;在政府的努力下,作爲這片土地主任的人們,外面更應該努力保護我們生存的家園,愛護它,保護它,從手上的事做起,不亂扔、亂折、亂吐;從身邊的是做起,共同把我們的家鄉建成美好的家園。

【總結】

通過這次調查活動,我們瞭解到:隨着工農業生產的迅速發展,爲人類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使環境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生態破壞、環境污染對人類生存和發展已經構成了嚴重威脅。每當大風颳起時,空中就瀰漫着黃色的粉塵,有時在空中還飛舞着白色塑料袋。使人們出門十分狼狽。因此,解決環境問題已成爲刻不容緩的重大任務。改變這種狀況,光靠環衛工人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提高我們大家的環保意識。環境的污染和破壞不是一個人造成的,所以保護環境應該是全社會的行爲。我們每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把“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牢記心中!

農村環境調查報告6

在彷徨中走向城市-----農村環境調查報告

調查人:李**

課題背景:新農村建設和全面小康展開之際,圍繞城鄉和諧一體發展關注農村環境,爲縮小農村發展短板提供可行性視角。

調查範圍:**農村

調查時間:xx

調查方式:實地考察,查閱資料,問卷調查。

生存環境

現狀:

生存環境總體優良,但成惡化趨勢,隨着工業郊區化和農村盲目招商引資,大量高污染企業紮根郊區和農村。以**,**爲例,主要交通線路煙囪林立,綠化極不到位。

植樹補貼的刺激不夠,森林覆蓋率小有上升但質量下降。

垃圾處理方式不完善,基本靠掩埋焚化,垃圾圍村已經小具規模。

能源來源成低水平多元化,秸稈燃燒沒能有效減少。

水資源逐漸短缺(部分支援城市),喝水難,澆水難,絕大多數河湖乾涸,污染嚴重(以**爲甚)。子牙河專項治理不持續,不繫統,資金利用率低。

短板:

技術短板,技術人員下鄉不到位,無監管,無實效,存在吃吃喝喝現象。

資金短板,財政對農村支持力度不夠,某農業大縣只給了50臺農機購置補貼……現有資金利用不到位。

政策短板,政策不落實,口惠而實不至。

交通短板,公路損毀嚴重,維修滯後。

人才短板,金鳳凰不往回飛。

前景及對策:

政策回頭看。增強資金可持續性,建立城鄉一體發展機制,落實環境審批。

工業帶頭走。完善區位規劃,引入農產品加工,秸稈建材,農村沼氣,集中供暖等惠民項目。

人才排頭走。建立農業大學,農科院等機構與農村合作機制,下鄉常態化,完善獎懲制度,鼓勵技術員把成績寫在土地上,把榮譽掛在莊稼上。

發展環境

現狀;

發展環境總體水平較低,可持續性差。政策指導性差,農村在彷徨中成長。

發展效益低,增收難,增收慢,城鄉差距拉大。

城市經濟輻射不夠,發展空間狹小,現有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急需改革進化。

農村特色不完善,傳統民居和農村文化保護力度不夠,農村面臨過度模式化。

短板:

宣傳短板,有特產沒知名度。

市場短板,華北總體消費水平低,農家樂不成規模。

文化短板,農民文化素質總體較低(道德素質優良),農村文化站,圖書館未普及。

工業短板,發展模式水平低,粗放落後,土地利用率低,規劃不合理。

前景及對策:

城市總體合理規劃,功能分區完善。

加大宣傳力度,廣告優惠(cctv7)。

電影下鄉,興建農村圖書館等文化措施。

建立文化保護專項制度及資金,維護農村特色。

聯繫農業發展銀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村綠色工業。

小結

農業是基礎,農村是基本,土地是根本。綜合統籌農村發展,走可持續道路是農村的必經之路。

農村環境調查報告7

實踐報告主題:浙江農村環境污染情況調查

調查時間:20xx年7月10日至7月24日

調查地點: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區後溪鎮棠村

調查方式:實地考察,口頭採訪

調查目的:通過調查發現目前農村環境污染存在的問題,提出相關建議,使之日益完善,使環境污染問題得到改善。

一 目前農村的環境狀況

近幾年來,鄉鎮企業迅速發展,農村現代化產業水平有了進一步提高,農村經濟持續發展。但是在保證經濟增長的同時,卻沒有注意保護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主要包括了以下幾個方面。

1 水質污染

我們村之所以稱爲棠村,是因爲村子裏有很多的池塘,前身爲“塘村”,池塘主要用來養魚。在我小的時候,池塘裏的水還是很乾淨的。但是這幾年,池塘裏的水質污染已經非常 嚴重,池塘裏已經無法再用於養魚。池塘已經荒廢,成爲了一個個大型的垃圾場。水面經常發出一陣陣的惡臭,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有:一些農民的環境保護意識淡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都直接排放到池塘裏。尤其是這幾年,柑橘的價格非常不好,很多人都是直接將一車車的桔子直接倒在池塘裏。現在一眼望去,池塘表面都是成堆的爛桔子。還有個原因就是村民們對於病死的家禽,小豬等處理辦法不好,大多扔在池塘裏。於是,路過池塘邊的人經常可以聞到一股刺鼻的腐屍味。

建議:村裏相關部門要及時給村民們普及環境保護知識,告訴他們環境污染已經造成的嚴重後果。同時,清理池塘裏的各種垃圾,對往池塘裏傾倒垃圾的村民進行罰款。爭取早日使水質得到恢復。

二 白色污染

在農村裏,很多地方還沒有實行塑料袋有償使用政策。因此,塑料袋,塑料盒使用情況還是比較嚴重的。特別是在農村裏,很多塑料袋,塑料盒都是不可降解的。隨處可見各種花花綠綠的袋子。這些袋子大多有毒,如果用來裝食物則其中的有毒物質會一起進入口中,危害人的健康。不僅如此,由於這些盒子,袋子大多不可降解,完全分解需要好幾百年的時間。如果它們散落在土壤裏,會使土壤環境惡化,嚴重影響農作物對水分,養分的吸收,從而抑制了農作物的生長,造成農作物的減產。若牲畜吃了這些塑料品,還會引起牲畜的消化道疾病。

建議:農村要實行塑料袋有償使用制度,規範塑料袋的使用來源。提出用布袋或籃子購物。對於使用過的塑料袋要統一回收處理。

三 空氣污染

在農村裏有一個很不好的習慣,就是把很多垃圾直接進行焚燒處理。而這些垃圾中通常包括很多塑料製品。因此,若直接燃燒會給環境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塑料焚燒時,會產生大量的黑煙以及刺激性氣味,其中包含了很多的有毒物質。長期吸收這樣的空氣會給人的身體健康帶來很大的危害。

建議:對於生活中的各種垃圾應當進行分類處理,()可以回收的要進行回收。對於塑料製品更不能直接焚燒,應當統一回收進行處理。

四 農業污染

這是一種農村特有的污染,它主要來源於農業措施中使用的化肥和農藥。它們的殘留物被雨水淋溶後隨徑流進入水環境,以及水土流失一起被帶入水環境。農藥,化肥的大量使用以及污水灌溉和集約化養殖場的污染是其根本來源。一些不可分解的農藥還會隨蔬菜等進入人體,給人體造成一定的損害。還有一些未經處理的死家禽,牲畜等的屍體直接丟棄在土壤裏,他們攜帶的病菌,病毒進入水中,土壤中則產生生物污染,最後危害的還是人類的健康。

建議: 儘量使用可以分解的農藥,不要過多使用化肥,農藥,對於病死的家禽,牲畜不要隨意丟棄。應當統一進行合理的處理。

通過這次調查,我對自己村子裏的環境污染情況有了較爲深刻的瞭解。我深受啓發:我們居住在這片土地上,我們應該保護好它,受益的還是我們自己。我們應該從現在做起,從自我做起。並且號召更多的人一起來保護環境。

農村環境調查報告8

農村環保是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內容,是提高農民生活質量、改善農村面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爲了解我市農村環保工作的基本情況,推進農村環保工作的進一步開展,XX年8月至9月,我們對我市農村環保工作進行了一次專題調研,先後深入閻良、灞橋、高陵、周至、戶縣、藍田等區縣的數十個村、鎮和農戶,對我市農村村容村貌整治、垃圾和污水處理、畜禽糞便無害化處理、面源污染、飲水安全等方面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直觀的瞭解,就進一步防治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污染,綜合整治鄉鎮環境,提高城鄉居民的生活環境質量,提出了一些意見和建議。

一、我市農村環保工作的基本情況

從調查情況看,近年來,市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以“清潔水源、清潔家園、清潔田園、清潔能源”爲目標,以生態示範創建爲載體和抓手,把環境綜合整治作爲農村環保的切入點和突破口,保障農村飲水安全,大力推進生態示範創建,不斷加大農村環境污染治理設施建設與環境保護力度,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構建和諧社會提供了環境安全保障。

(一)生態示範創建取得積極進展。

生態示範創建是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和生態環境建設的基礎工程。我市堅持“以點帶面”、“示範帶動”的原則,通過大力開展示範區、環境優美鄉鎮、生態村創建和綠色文明單位創建活動,有效地促進了農村環保工作的整體推進。截至XX年底,全市獲國家級環境優美鄉鎮1個,省級生態示範區2個,市級生態示範鄉鎮9個、生態示範村43個,綠色文明示範單位800餘家,臨潼區、周至縣通過了國家級生態示範區縣預驗收。爲使創建活動順利開展,各區、縣積極行動起來,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哄鄙態區、曲江新區強力推進生態創建活動,目前正在申報國家生態區驗收。閻良區制定了《閻良生態區建設規劃》及實施方案,高陵縣制定了《高陵縣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有組織、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農村生態建設活動。閻良區、灞橋區積極開展治理“三亂”(亂倒垃圾、亂潑污水、亂堆雜物)、清理“三堆”(柴草堆、糞便堆、垃圾堆)、推廣“三改”(改水、改廁、改廚)、美化“三口”(村口、路口、門口)的活動,優化了農村環境,推動了生態示範創建活動的深入開展。

(二)農村飲用水條件逐步得到改善。

近年來,市和區、縣都把解決農村羣衆飲水困難、保障飲水安全作爲重中之重,予以高度重視。劃定水源保護區,加大資金投入,3年來全市建成集中飲水工程600餘項,解決了90.6萬農村羣衆的飲水安全問題。市財政XX年投資3700萬元,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和戶用沼氣工程建設,改善農民的生活條件。戶縣按照政府規劃、環保牽頭、部門配合、鄉鎮監管、村子保護的原則,制定了《戶縣農村生活飲用水水源環境保護管理辦法》,確保農村飲水安全。閻良區在全市率先實現了村村通自來水的目標,80個行政村全部用上了自來水。藍田縣今年計劃建設飲水工程55處,已建成15處,開工28處,解決了1.53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高陵縣已建成各類集中供水工程91處,解決了16.2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臨潼區徐楊街辦新華村、屯劉村建成了飲用水淨化工程。周至縣沿山、沿渭的17個鄉鎮及全縣各處飲用水質均符合標準。灞橋區今年安排資金1300萬元,計劃新建集中供水工程1個,單村供水工程20個,可解決3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

(三)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積極開展。

大力推進綠色生態養殖,強化養殖業污染防治。強化畜禽養殖環境監管,不斷加強畜禽養殖廢棄物的綜合利用和污染治理,引導畜禽業生產在農業生態系統內的良性循環。市上下撥110萬元環保專項資金,支持了4個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示範工程建設,其中戶縣馬村養雞場生態示範園區、閻良區綠源瘦肉型豬繁育基地、藍田縣西安旺源養殖廠和臨潼溢盈畜牧養殖公司通過建設沼氣發酵池,使畜禽糞便資源化,實現了“畜-沼-農”循環發展,節省了不可再生能源。灞橋區以益稼科技公司提供的技術爲支撐,開展了三綠生態養殖廠畜禽糞便無寄存化處理試點工作。戶縣惠豐有機肥廠收集蒼遊鄉各村散養戶雞糞、採取烘乾技術生產有機肥,西安天源綠州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開發蚯蚓分解牛糞消除污染項目,實現了污染防治與經濟效益的統一,爲農村養殖污染防治提供了新的途徑。高陵縣圍繞沼氣池建設改廁、改圈、改竈,已建成6633口沼氣池,有效防止了人畜糞便對農村生態環境的污染。

(四)農村生活垃圾污染整治穩步推進。

市建委、市愛衛會出臺了《關於加強我市農村垃圾處理管理工作的意見》,制定了農村地區建立垃圾集中處理管理體系的總體規劃,市環保局積極推廣村收集、鎮中轉、縣(區)處理的垃圾處理模式。一些村組建立了垃圾環衛管理制度,設立了專職保潔員。高陵縣制定了《高陵縣農村生活垃圾收集管理辦法》,並積極組織落實。閻良區7個街鎮的29個村(234個組)共聘請保潔員275人,形成了“組清掃、村收集、鎮(街)清運、區處理”的垃圾處理機制。灞橋區在13個重點村修建了76座垃圾臺,配備垃圾密封清運車14輛,收集車9輛,爲垃圾規範化處置打下了良好基礎。臨潼區代王垃圾無害化填埋場已經建成,並通過驗收。周至縣爲20個生態村配備了垃圾清運車、垃圾箱,建立了簡易垃圾填埋場,做到了日產日清。戶縣積極開展村組垃圾處理示範活動。長安區上王村每天下午專門將農家樂產生的廢棄物收集起來運送到區上指定的垃圾處理場,並建有村上的污水處理設施。閻良區垃圾資源化處理廠擁有20多項發明專利,採取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仿生實時處理技術,經過原始創新和集成創新,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體系的城市生活垃圾工業化處理快速生產線,每天可處理200噸生活垃圾。

(五)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開始啓動。

針對我市農村羣衆居住地理位置差異較大的實際,對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採取分散和相對集中、環境工程設施與自然淨化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我市除城六區外的其他區縣全部開工建設了污水處理廠,同時結合“百鎮”建設,在藍田、周至等區縣同步規劃建設鄉鎮小型污水處理工程。閻良區污水處理廠將周邊農村的生活污水納入管網處理,正在建設關山鎮、武屯鎮污水處理廠以及啓動了武屯鎮全市首個污水生物處理項目的建設,農村的乳品行業廢水處理設施建設也在進行之中。藍田縣動工建設湯峪鎮、葛牌鎮污水處理廠,玉山鎮污水處理廠正做前期論證,湯峪湖森林公園建立了污水處理設施,對產生的生活污水經生化處理後,全部用於花草樹木澆灌,實現了零排放。

(六)土壤污染防治初見成效。

過量使用化肥、農藥,使得土壤養分比例失調,土壤有機質、鉀和微量元素嚴重失調,土壤理性化性質惡化,穩定性差,肥力下降。過度使用農藥,不但影響農作物的正常生長,而且污染環境。非降解 農膜碎片進入土壤後,會嚴重改變土壤物理性質,影響土壤透氣性,阻礙農作物吸收和根系生長,導致減產。我市加強對農業用地的環境監測和評估,通過技術、工程等多種手段,積極防治土壤污染。XX年,灞橋區就開展了土壤測土配方工作。周至縣以科學施肥爲指導,大力推行測土施肥和減量增效技術,減少農田氮、磷流失,積極鼓勵使用有機肥,發展綠肥種植。目前已完成61萬畝測土配方工作,爲建立一批農藥減量控制示範區和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基地提供了保證。高陵縣加大了對假冒僞劣化肥農藥的檢查打擊力度,堅決取締銷售國家明令禁止銷售的劇毒農藥,淨化農藥市場。

(七)農村大氣污染和工業企業監管力度不斷加大。

我市加大了區域大氣環境整治力度,取締了一些碎石和大**加工企業,搗毀了一些廢舊塑料加工點,建立了聯合整治揚塵污染的工作機制及空氣質量預警機制,制定了嚴格的考覈辦法,強化了對城鎮工地及渣土拉運車輛的監督檢查。特別是秸杆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成效顯著,今年夏季秸稈禁燒工作實現了未出現一起着火點的可喜成績,秋季秸稈焚燒工作也取得好成績,10月份良好空氣質量比去年多2天。涉農區縣積極推廣玉米硬茬播種、旋耕滅茬播種、秸稈撿拾打捆和秸稈粉碎等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爲禁燒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藍田縣大力推廣秸稈還田、秸稈飼料、秸稈草編等綜合利用措施。閻良區大力推廣秸稈青貯技術、秸稈氣化技術,武屯鎮三合村、紅豐村秸稈青貯率達到90%,完成秸稈氣化技術近XX戶。同時,加大了農村工業企業和造紙企業治理監管力度,使農村老百姓呼吸的空氣更清新,居住的環境更舒適。

二、我市農村環保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一)農村生態創建工作有待深化。要實現“村在林中,院在綠中,路在樹中,人在景中”的農村生態格局,必須持之以恆地抓好生態建設。而目前我市農村的生態建設工作尚處於示範階段,農村環境“髒、亂、差”的問題在一些地方仍然突出,“垃圾靠風颳,污水靠蒸發”的現象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

(二)農村飲水安全保障程度不高。目前,我市農村飲用水源主要採用地下淺層水源及地表水。在渭河、涇河等河流附近的農村,多飲用淺層地下水,其水質普遍較差,口感苦澀,礦化度偏高,以苦鹹水、高氟水爲主,水質不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加之農村生活污水長期污染淺層地下水。畜禽養殖污染問題沒有得到有效遏制,既污染環境,又污染水源。特別是灞橋區唐家寨水庫污染,由於受江村溝垃圾填埋場滲濾液的影響,庫中COD濃度達到14100毫克/升,氨氮濃度爲1969毫克/升,給生活在附近的上千村民飲水造成嚴重的危害,羣衆反應強烈。

(三)化肥、農藥和農膜對農業生態環境的污染不容忽視。化肥的應用對農業的增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於使用技術落後,導致大部分化學元素進入環境和土壤,對生物多樣性破壞的嚴重後果已經顯露。同時,隨着農膜使用量的逐年上升,非降解農膜破碎部分殘留在地表和土壤中,不易分解,污染了環境。據統計,我市化肥使用中,氮肥施用量過大,鉀肥施用量過低,全市有六個區縣的化肥使用水平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和發達國家警戒線。

(四)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滯後,環保投入不足。多數農村沒有垃圾填埋場或是垃圾填埋場比較簡陋,一些村子沒有污水排放設施,垃圾清運車輛數量不多,保潔人員以及垃圾桶的配備並未覆蓋全部村莊,僅限於重點村鎮,有待大面積推廣,以及農村環保政策、法規、標準體系不健全,機制不完善等。

三、對加強農村環保工作的幾點建議

加強農村環保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全市各級人民政府、各有關部門對此要高度重視。根據專題調研的情況,提出以下建議。

(一)加強宣傳教育,增強環境意識。

各級人民政府要充分認識加強農村環保工作的緊迫性和重要性,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各種宣傳工具和渠道,採取有效措施,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農村環保知識宣傳教育活動,大力宣傳加強農村環保工作的重要意義,努力形成人人珍惜環境、保護環境、美化環境的良好氛圍。要把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的相關內容編成農村羣衆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通過舉辦文藝匯演、“下鄉”等活動,寓教於樂,潛移默化,以提高農民的環保意識,推廣健康文明的生產、生活和消費方式。要在中國小校廣泛開展生態環保教育活動,通過青少年文明素質的提高,帶動家長,影響社會。要加強對農民等生產者的科技文化教育,把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系列標準和生產技術、生態環境保護基本知識作爲農技培訓、“綠色證書”培訓的重要內容,引導農民逐步從傳統的耕作方式向現代高效農業轉變。

(二)建立長效機制,完善監管體系。

農村環保是一項跨部門的綜合性系統工程,涉及到環保、發改、財政、農業、建設、衛生、水利、國土、林業、科技等部門。因此,要建立長效機制,加強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要完善農村環保機構建設,建立城鄉一體化環境監管體系,環保機構要向鄉鎮、街辦延伸,形成各有關部門和鄉鎮、街辦以及村組各司其職、齊抓共管的農村環保工作機制。根據受益者付費、破壞者賠償、開發者補償的原則,逐步建立完善公平合理的生態環境補償機制。研究制定有關農村環境保護的考覈辦法,把生態環境保護狀況納入領導幹部政績考覈的一項重要內容,以落實好環境整治和生態保護任務。積極探索加強農村環保自我管理的村莊保潔機制,鼓勵、支持村民建立村規民約,增強村民的自主保護環境能力。對涉及農民切身利益的發展規劃和建設項目,要廣泛聽取農民的意見與訴求,尊重農民的環境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維護農民的環境權益。

(三)發展生態農業,重視科技支持。

市和區、縣人民政府要從科學發展的戰略高度,積極發展良性循環的生態農業,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要加強農藥、化肥控制,堅決禁用超標農藥,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積極引導和鼓勵農民使用生物農藥或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推廣病蟲草害綜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準施藥等技術,積極扶持生產企業開發生產生物肥等新型高效肥料品種。要儘快建立和完善農村環保科技支撐體系,推動科技創新,大力研究、開發、推廣農村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農業面源污染防治、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以及農村健康危害評價等方面的環保實用技術,將清潔生產和廢物的綜合利用融爲一體,大力扶持並建設一批集研究、開發、生產、銷售爲一體的化廢爲利的生物科技企業,通過“壓小上大、扶優汰劣”提升產業層次,延伸產業鏈條。推廣農業廢棄物的綜合利用,重視對塑料農膜的污染防治。採取適時揭膜技術,增加塑料地膜的回收率;要提倡使用可降解地膜,鼓勵開發農膜再生加工技術。加強農村飲用水水質衛生監測、評估,掌握水質狀況,採取有效措施,保障農村生活飲用水達到衛生標準。要對灞橋區唐家寨水庫污染問題進行認真研究,妥善解決。

(四)加大資金投入,加強能力建設。

市和區、縣政府要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逐步增加農村環保的資金投入,加強能力建設,着力解決農村環境中的突出問題。要在財政安排、城建和預算內資金補助、各專項資金等向農村傾斜,圍繞重點小城鎮、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農民培訓、產業引導等制定明確的支持政策,形成長效有力的支持新農村建設機制。在每年財政預算中安排一定的專項資金用於農村環保工作,重點支持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水質改善和衛生監測、農村改廁和糞便處理、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畜禽和水產養殖污染治理及生態示範創建工作的開展。逐步建立“政府補助、部門幫助、社會支助、農民自助”的多渠道投入機制,將資金更多地投入到解決危害農民羣衆身體健康、威脅城鄉居民食品安全、影響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的突出環境問題上。

(五)加強環境整治,改善村容村貌。

市和區、縣人民政府要把農村環保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加強組織領導,完善政策措施,落實目標責任。大力推進農村生活污染整治工作,明確整治的重點區域,制定科學合理的整治規劃和方案。一要集中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對農村普遍存在的“垃圾亂倒、糞便亂堆”等髒、亂、差現象進行集中整治,力求短期內見成效。按照國家農村戶廁衛生標準,推廣無害化衛生廁所。二要逐步建立完善的農村垃圾處理系統,努力解決農村垃圾處理問題。逐步推廣戶分類、村收集、鄉運輸、縣處理的方式,實施城鄉清潔工程,實現垃圾無害化處理。三要加強畜禽養殖集中整治。科學佈局畜禽養殖場(點),改變人畜混居現象,改善農民生活環境,堅決落實養殖業禁建區、禁養區的要求;加強對畜禽養殖散養戶的引導和扶持;把養殖與改善燃料結構結合起來,把農村污染治理、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同發展清潔能源結合起來,大力實施改廚、改廁、改圈,實現“一池三改”,推廣“豬-沼-果”、“四位(沼氣池、畜禽舍、廁所、日光溫室)一體”等能源生態模式,實現養殖廢棄物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發展農村戶用沼氣,推廣秸稈利用、秸稈氣化、秸稈發電等措施,逐步改善農村能源結構。四要結合新農村建設,積極開展示範村、生態村、文明村創建活動,出臺支持創建活動的獎勵辦法,推動創建工作的深入開展,提升農村環境面貌。對一些有條件的村鎮道路兩側、房前屋後及廢棄的曬場等裸露閒置地進行全面綠化或硬化,營造優美整潔的村居環境。

(六)加大監管力度,保障環境安全。

在農村環保工作中,環保、水務、國土、衛生、農業、林業等各職能部門要以保障環境安全、維護羣衆環境權益爲目的,充分行使執法職能,認真履行督促職責,嚴肅查處有關違法行爲。要加強對礦產、旅遊等資源開發活動的監管,努力遏制新的人爲生態破壞。加強農村飲用水水源地、自然保護區和基本農田等重點區域的環境監測。努力實現由注重末端治理向注重從源頭抓起、由控制工業污染爲主向控制工業和生活污染並重、兼顧農業污染控制轉變,加強對農村工業企業的監督管理,嚴格執行企業污染物達標排放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防治農村地區工業污染,並採取切實有效措施防止工業污染向農業轉移、城市污染向農村轉移。要對不能達標排放的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實行限期治理等措施,下大氣力保護好農村的自然生態環境。

(七)加強法制建設,促進依法治理。

現行的《環境保~》制定較早,其規定雖然適用於農村環境的污染治理,但不夠具體,針對性不強,其側重點是工業污染控制和城市環境保護,對農村環保相對薄弱。爲保證環保法律的有效實施,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和農村環保事業協調一致的發展,完善農村環保的政策、法規、標準體系,十分必要。因此,有關方面要研究制定村鎮污水、垃圾處理及設施建設的政策、標準和規範,逐步建立農村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的投入和運行機制。加快制定農村環境質量、人體健康危害等相關監測、評價標準和方法。抓緊研究擬訂有關土壤污染防治、面源污染防治、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農村生態保護等方面的法規規章。在目前情況下,我市可考慮制定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法規或者規章,以確立“誰污染誰治理、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恢復、誰利用誰補償”原則。制定鄉鎮生活垃圾處理方面的規章制度,以明確村民、村委會、鄉鎮管理部門在垃圾的清運、收集、貯存、處置過程中的責任和分工,使農村環保工作規範化、制度化。

農村環境調查報告9

隨着全球氣溫的上升,環境問題已經成爲大家所關注的熱點問題,不管是在農村還是在城市,經濟的發展與生態環境的破壞已經成爲負相關因素。舒塘村是一個鄉下小村,十年以前這裏有山有水,河水清澈見底,溪邊小魚嬉戲,那是一種現代人都十分羨慕的生態狀態。可是隨着經濟的發展,生態環境也隨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小溪裏魚兒絕跡,臭水溝瘴氣難聞,農藥包裝隨處可見,生活垃圾氾濫。最近由於降水極少甚至出現河水乾涸的現象。對於這十年來環境的變化,相信看到這變化經過的人都會感到十分的愧疚。

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是我國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必由之路,在可持續發展進程中,處理好佔我國土地面積相當大比例的農村地區的生態環境就成爲重中之重。對農村的生態環境做好全面認識,並採取合適措施來改善其生態環境已是一件不容忽視的事情。

舒塘村村民主要依靠務農和農閒時的外出務工獲得經濟來源,周圍沒有太多工業企業的影響,整體上屬於典型的農村環境。

在調查過程中發出的100份問卷中,有效問卷爲100%。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在舒塘村,80%的人是在溪裏提水作爲飲用水,但是對此99%的人對此有一定程度的擔憂,他們認爲農藥調水許多也是在溪裏,導致很多人就近把農藥包裝也丟在溪裏,致使水中也會或多或少含義農藥的成分在裏面。而1%的人認爲這不足擔憂因爲溪中有沙石,沙石是對溪水最好的清潔。由於用水的緊張,我們知道89%的人是在溪中洗衣或其它生活用水。

差不多99%的村民對使用後產生的生活污水習慣性的處理方式是隨地處理,經過自然的風乾,有的會採取下水道排出方式,而下水道的最後出口卻是村莊周圍的小河流,這並沒有從根本上對污水進行處理,反而加重了周圍河流的污染狀況。

與污水相對應的另一項嚴重影響生態環境的就是各種各樣的垃圾,包括生活垃圾,養殖業垃圾,秸稈雜草等,前三種分別佔77%、10%、7%。生活垃圾的問題在於村民的隨意排放,以及對一些電子垃圾的隨意丟棄,像電池,充電器等,因環保意識淡薄未經過分類和回收處理,就和一般的生活垃圾混在一起丟棄。一些村民在收割後對秸稈就近堆放,部分焚燒,部分經過雨水等的侵襲後腐爛堆積,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垃圾的積累。由於近些年化肥的使用,村民對人工堆肥垃圾的依賴降低,許多垃圾也就得不到有效的處理。

另一項潛在的對生態環境的威脅就是農藥,化肥的大量使用,之所以潛在是由於這些影響在短期內是不明顯或是看不到的,但他們對生態環境的危害卻是不容忽視的。隨着近幾年各項農藥產品的大量出現和性能的不斷改善,村民對農藥的依賴性不斷增強。在調查過程中村民也坦言,隨着生活質量的改善,許多原本由人工來進行的生產活動也改爲採用化學的手段,譬如爲莊稼除蟲除草,以往均是由人在田間地頭進行勞作,現在則在莊稼仍爲幼苗時就噴打農藥進行根除。農藥化肥中的大量有害物質都殘留在土壤中,造成土壤板結,農田減產,這又刺激村民使用更多的化肥來提高產量,成爲一個惡性循環。化肥的流失率高,利用率低,不僅導致農田土壤污染,還通過雨水等造成對水體的污染。農藥化肥的不當使用在農村生態環境破壞的進程中是佔着相當大的比重的。

在做完這項調查後,發現舒塘村的村民對於村莊周圍以及自己生活環境中存在的問題認識不夠,沒有采取積極的處理的態度措施,而這些問題如果不及早進行處理,日積月累,對生態環境勢必產生不良的後果。對阻礙生態環境進程的因素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農民沒有維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這是最關鍵的一條。很多時候農民不是不願意去維護生態環境,而是他們根本沒有生態環境和污染的概念。對於生活污水,他們不覺得隨手傾倒有甚末不對,只要是倒出了家門且沒有影響別人就不存在問題,他們不會聯想到污染,不會聯想到生態環境。就地焚燒,只要是方便,怎末會把一些煙霧和大氣污染聯繫到一起呢?在他們的意識裏沒有全球變暖,沒有酸雨的概念,更不會把這些抽象的東西和自己的生活聯繫在一起。

二、缺乏生態環境方面的人才。

21世紀註定是一個社會高度關注環境問題的世紀。當前,我國已經走出低收入國家行列,正向中等收入國家邁進,這是一個極爲重要的發展時期。一方面,經濟體制轉型提供了經濟持續增長的強大動力;另一方面,經濟、社會和環境的不均衡,又使得各種矛盾不斷暴露;同時,這一時期也是消耗資源最多、人與自然較量最爲嚴重的時期。在這個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提高公衆環保意識,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和諧發展是我們的歷史責任。農村的廣大地域面積與其人才的引進是不成比例的,許多人在獲得較高的受教育程度後是不願意到農村這樣的基層去服務工作,這就造成農村人才的缺乏,也導致無法對農村的生態環境工作提出科學的應對方法和保護措施,無法制定出長遠合理的生態環境的維護方案。

在採取一定的教育引導措施後,也要制定必要的行政法規。生態環境保護本身是一項公共事業,屬於責任主體難以判別或責任主體太多,公益性很強,沒有投資回報或回報率較小的領域。制定相應的法規來明確責任,對不合乎規範的行爲予以懲治,從強制的角度提高各個責任人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視。

農藥化肥的過量使用也是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有重大影響的一個因素。農藥化肥的使用是提高土地產出水平的重要途徑,如果要求農民停止或減少對其的使用是不現實和可行的,農民不會爲了抽象的生態環境的概念而放棄可以看得到的收益。改善這種依賴的另一個有效方法是國家加大對科研的投資力度,研發出新的環保無機或對土地生態危害小的產品來取代目前所使用的農藥化肥,這既不會影響到農民的切身利益,也從源頭對目前的狀況進行了控制。

農村環境調查報告10

社會實踐時間:20xx.1.20-20xx.2.20

社會實踐地點:靈山縣伯勞鎮那春村

一、社會實踐的背景和地點

隨着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髮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但與此同時環境污染問題也日益突出,現如今城市環境污染問題已經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採取了積極的治理措施,可是農村環境污染的問題至今仍未有過多的關注,農村正面臨着嚴峻的環境污染問題。作爲一名環境工程專業的學生,爲了深入瞭解農村環境污染的現狀,讓更多的人關注農村環境污染,我利用寒假的機會對我的家鄉—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靈山縣伯勞鎮那春村的環境污染情況進行了調查。

靈山縣伯勞鎮那春村位於伯勞鎮東五公里,全村共85戶居民,主要靠種植甘蔗、香蕉和水稻,養殖豬鴨等獲得收入。目前村民都已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樓房中,吃得飽穿得暖,均已步入了小康生活的行列。

本次調查的對象以伯勞鎮那春村村民家庭居住環境爲主體,以其居住的周圍環境爲輔。調查通過實地走訪和對當地居民的採訪來進行。對當地老一代的居民就環境問題進行了深入瞭解,他們都表示近幾十年來村裏的環境污染日益嚴重了。

二、調查結果及現狀

1、村民居住環境現狀

村民居住環境是與其身心健康密切相關的,但是村民居住環境可謂惡劣。村民生活環境“髒亂差”現象嚴重,“柴草亂堆、污水亂流、糞土亂丟、垃圾亂倒、雜物亂放、畜禽散養”等問題普遍存在,不僅影響村貌,還對大氣、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一定的污染。

就像我家,我家的西面、南面、北面都是養豬場,經常飄來陣陣豬屎味,讓人噁心。我的臥室的窗外就是一條臭水溝,每當颳風之際,只得關上窗才能免遭其害。每當夏天的時候,臭水溝引來的蒼蠅就在我房間裏飛來晃去,讓人煩心。而很多的村民家中都如我家一樣,忍受着這種煎熬,更有甚者已經習以爲常,熟不知這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是很有害的。

2、村裏水污染現狀

據瞭解流經村落的小河很多年以前一直都是清澈見底,河裏有很多的魚游來游去,因爲河水清澈村裏的人都是拿衣服到河裏洗,小孩子也經常到河裏洗澡。現在因爲水體富營養化、倒入垃圾和生活污水、紙廠污水的排入而變得烏煙瘴氣,

惡臭無比。清澈的河水一去不復返,人們只能打更深的井,才能夠水洗衣服。居民的糞便和畜禽養殖污染物排放到河裏更加深了村裏的水污染。在小河裏隨處可以見到漂浮的糞便、腐爛的雞鴨屍體和各種生活垃圾。

3、 村裏土地環境狀況

首先是土地沙化嚴重,人民砍伐樹林,種植甘蔗,使用過多的肥料所致。雖然政府已經實施了“退耕還林”等政策,但對大地母親的傷害,是絕不可能那麼快就能夠復原的。特別是冬季砍完甘蔗過後,放眼望去,只有一個個光禿禿的山頭和一塊塊光禿禿田地,到處呈現出一片荒涼的景象。 再者,土地的鹽鹼化也很嚴重 。應該另外,一些小工廠排放的污水、廢渣等污染物也會造成此影響。土地的質量已經嚴重下降。

村裏的三大爺跟我說以前他們小時候,經常看到成羣的小鳥在天上飛來飛去,現在樹木沒有了,鳥兒也不懂到那裏去了。見到的只有垃圾袋在天空飄了,說時,眼裏是無限的感傷。

4、 村裏大氣污染情況

近年來隨着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根據人們的需要,在農村也開了一些製造薯粉之類的小工廠。這些工廠排放的廢氣混入了大氣中影響了環境質量。 不過最主要的還是車輛的劇增而導致排放的氮氧化物增多,污染了環境空氣。還有修路建房、土地沙化的加劇以及颳風天氣的頻繁使得空氣中懸浮顆粒增多,影響空氣質量。此外,農民焚燒甘蔗葉,水稻稈也使得原本就受到污染的空氣中,更是增多了二氧化碳。使得農村空氣進一步惡化。每年夏秋兩季就會出現焚燒秸稈的現象。秸稈焚燒時所產生的煙塵,降低了大氣環境質量。

4、 村裏噪聲污染情況

爲了農村居民的交通方便,政府提出了“要想富,先修路”的口號,道路有了,買車的也多了,經常鳴笛,安靜的農村不再安靜,更有甚者------一些年輕人在車上裝上擴音喇叭疾馳而過,對當地居民造成了嚴重的噪聲污染。

村民中打鐵戶家的打鐵聲音總是在村裏迴盪,也對村裏造成了噪聲的污染。

5、村裏農藥、化肥污染現狀

村民大量使用農藥、化肥造成了有毒有害物質的大量殘留。20xx年,我村化肥使用量80多噸,農藥使用量爲1噸多。專家指出,過量使用化肥造成的污染驚人。化學肥料施於土壤中,被農作物吸收的只是其中的極小部分,大部分在雨水的`作用下滲透到地下,污染地下水,將導致水中的硝酸鹽、亞硝酸鹽過多,容易引起食道癌、胃癌等消化系統的癌症。農藥的大量使用,導致土壤的有害物質殘留非常嚴重,對環境生物和人類產生不良影響。調查表明,癌症的發病率逐年增高與農藥化肥使用量呈平行關係,農村中40-50的兒童白血病患者,其發病原因是農藥殘留的化學物質。

三 分析原因

1、農村基層組織對農村環境治理工作的緊迫和重要性認識不足,重經濟發展輕環保的思想依然存在,對環境治理工作缺乏長效治理。同時,農村環境治理工作又是一項工作難度大,資金投入多的公益工作,經濟效益的相對較低和獎勵機制的欠缺,直接造成治理資金投入的不足,制約了治理工作的發展。

2、農村環境治理普遍存在人員,資金的欠缺,治理的工作走上邊污染,邊治理的惡性循環。目前治理以自主投入爲主,政府補貼爲輔的模式,在基層組織經濟更力不強的情況下農村環境治理中人員,資金不到位的情況比較普遍。據我的調查,那春村環境治理投入沒有向村民收取一分衛生資,全部由村敗政全額投入。與此同時,由於資金的投入上的嚴重不足,保潔隊伍和長效管理幾乎難以落實到位,部分居民生活區髒亂差的情況屢見不鮮。

3、大部分農民環保意識薄弱,農村環境污染呈多元化。一方面,新農村建設的穩步推進極大的衝擊了農民轉流的生活方式,部分農民環境保護意識薄弱結和傳統陋習的長期存在,嚴重製約了農村環境治理工作的成效,另一方面,農村環境污染呈多元化特點,由過去單一的生活垃圾向生活垃圾建築垃圾工業垃圾轉變。

4、政府監管不力。農村環境保護與治理既無規劃,又缺乏環保監督檢查力量,環保指標沒有納入有關部門績效考覈評價體系,未建立起以問責製爲核心有效的監管機制,由此造成農村環境污染問題管理上的缺位。

5、農村環境立法缺位,農村環境管理機構匱乏、環境保護職責權限分割並與污染的性質不匹配、基本沒有形成環境監測和統計工作體系。我國目前的諸多環境法規,如《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對農村環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具體困難考慮不夠。例如,目前對污染物排放實行的總量控制制度只對點源污染的控制有效,對解決面源污染問題的意義不大;對諸多小型企業的污染監控,也由於成本過高而難以實現。而未建立農業和農村自然資源覈算制度。資源家底不清,對自然這樣的利用動態缺乏真實的瞭解,不能不是我國農村生態環境趨於惡化的一個基本原因。

四、建議與措施

1、政府應該加大宣傳保護環境的力度,將農村污染防治作爲一項長期的重要工作。各村要高度重視環境治理工作,落實專人負責,建立長效保污隊伍確保村通、河道清理保潔的正規化。

2、合理佈局畜禽養殖場,科學合理的處理畜禽糞便,實現畜禽糞便全部綜合利用。

3、合理佈局村民的樓房,讓人畜分開居住。

4、建設好農村水利,疏通地下水道,完善農村排污系統。。

5、科學合理使用農藥、化肥、植物生長調節劑等農用化學物質,治理農村化學污染。發揮基層工作站,植保站的指導作用,大力推廣科學施肥施藥,培育和發展有機食品,無公害食品和綠色食品,引導農民形成綠色的生活和生產方式使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相協調 。

6、建立和完善農村環保的投入機制

一是充分發揮公共財政作用,始終堅持公平原則。財政每年要安排一定資金,用於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和建設。二是建立適應市場體制的生態環境保護多渠道投機機制,制定和完善生態環境補償政策。通過政府政策引導,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吸納社會基金用於農村環境保護,擴展農業環保資金的開源渠道,改變環保投機分配機制,逐步形成政府主導,多元投資,企業經營的市場運行機制,使農村環境保護真正走上法制化、市場化的道路。

7、依靠科技力量,大力發展新型農業

要把現代科學技術與傳統農業技術的精華相結合,採取秸稈還田、作物倒茬輪作和生物固氮等措施來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地力。把農業生產、農村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治理與保護、資源的培育與高效利用融爲一體。大力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推廣有機農業和生態農業,積極引導農民科學合理施用化肥和農藥,提倡和推廣使用有機肥料。逐步取消關閉小型飼養場,支持創辦規模化的畜禽飼養場,採用科學化的排污治理手段。把種植業和林業、牧業、漁業以及相關加工業有機結合起來,建立具有生態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環、能耗低的新型綜合農業體系,走循環經濟之路,這樣及解決面源污染問題,又帶來經濟效益,使農業經濟走上健康、可持續發展道路,實現高產、優質、高效與持續發展目標,達到經濟、生態和社會三大效益統一。

總結:

我們對環境的保護,歸根結底是基於保護地球上日益故萎的資源,保護我們生存發展的最起碼條件。當工業文明進入20世紀後它對環境的破壞日益趨嚴重,對資源的使用滅了濫用,這引起了人們越來越高度的警惕。各國政府爲了保護環境,尤其是農村的自然環境,採取了許多措施,環境保護取得了長期的進展,並且成爲人類社會的共識,今天提起環境保護,幾乎沒有什麼人會反對,但是真正做到自覺長久地保護環境。保護資源,還有許多工作在等待着我們去做。我認爲首要的就是要在全民族樹立起環保意識,具體的說就是樹立意識,生存意識,要讓大家都認識到保護環境與資源和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保護環境不僅是關於子孫後代得千秋大業,而且已經直接關係到人類社會今天的生存,不能抱着環保多我一人少我一人差別不大的思想,也不能對保護環境有任何鬆懈和怕麻煩的思想。政府部門對環境保護固然富有重要的責任,而且每個單位,每個企業,每個人對此更是擔負了更爲直接更爲具體的責任。只要我們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大家共同努力持之以恆,就一定能爲社會,也爲自己留下一片碧水藍天。

農村環境調查報告11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一項重大歷史任務,農村環境治理作爲新農村建設中的一項重要舉措,其工作成效如何,直接關係到新農村建設的目標能否順利實現。爲進一步改善廣大農民的生產生活環境,提升農村整體面貌,近期,我們深入喬司鎮12個行政村1個社區進行了深入細緻的調查摸底,重點是對農村村道管理、生產生活垃圾和建築垃圾的處理、河道水體污染、農貿市場周邊環境等問題進行了調查,現將有關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目前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1、村道兩側亂搭建、亂堆放、亂傾倒的情況比較嚴重。以喬井路沿線五星村和葛家車村爲例,部分沿街農戶擠佔村道隨意搭建簡易棚用於出租獲利;部分建房戶佔用村道,隨意堆放建築,嚴重影響了道路交通;同時,農戶建房中產生的大量建築垃圾缺乏統一的消納場地,隨意將建築垃圾傾倒在河岸和路邊,不僅影響到村容村貌的改觀,同時也加大了政府對道路基礎設施的反覆投入。

2、外來務工人員集中居住區環境衛生存在不同程度的“髒、亂、差”。三角村、勝稼村和五星村是我鎮外來務工人員比較密集區域,外來務工人員居住的出租房往往是人口居住密度大、空間小,人員環保意識淡薄,受傳統生活陋習影響深,加上原有垃圾箱等基礎設施的滯後,專職保潔員和清運設備的不足,衆多因素的存在造成了出租房周邊的“髒、亂、差”,直接制約了出租房周邊環境衛生治理成效的提升。

3、河道水體污染嚴重。部分基礎設施不到位的區塊,部分生活垃圾和建築垃圾被隨意傾倒,在北沙河、和睦港和月牙河等河道、池塘的垃圾成堆,工業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河道的情況時有發生,造成了河道淤泥和水體污染。比較典型的象五星村,位於五星村的華東家禽交易市場,一方面給當地的家禽加工和生豬養殖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面,大量的動物內臟和糞水混合物未經處理直接排入八字港,加大了河道治理工作的難度。

4、農貿市場周邊基礎設施薄弱,垃圾箱設置不科學。在對五星村、良熟村和喬司鎮三處農貿市場的調查中發現,農貿市場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腐爛菜葉和白色垃圾,但是市場周邊配套的垃圾箱數量嚴重不足,基本維持在2~4個,位置分佈也不科學,加上每天垃圾清運的滯後直接造成市場經營環境差。

農村環境調查報告12

隨着各地區的經濟迅猛發展,環境污染問題也越來越嚴重,保護環境,維持生態平衡也成爲了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也是爲了社會更好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愛護環境從我做起。

隨着社會的發展,經濟的快速增長,環境污染也開始向農村蔓延,並已經成爲環保工作的一項現實而嚴峻的課題。我國明確提出,到20xx年,農村改革發展的基本目標之一是: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村生產體系基本形成,農村人居和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這些都爲我們構建生態新農村提出了方向、明晰了思路。我們只有切實解決好危害農民羣衆身體健康、影響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的突出環境問題,才能使農村真正走向“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發展道路。

針對很多農村環境污染的情況,我們應該提出相應的可行的防治對策,並得到認真落實,以防農村經濟的發展重蹈城市發展的“先發展,後治理”的覆轍,這樣纔有利於農村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字:農村 環境污染 防治對策

我國有3億多人喝不上乾淨的水,其中超過60%是由於非自然因素導致的飲用水源水質不達標;農村人口中與環境污染密切相關的噁心腫瘤死亡率逐年上升,等等。

與城市系統、嚴密的環境保護監督管理相比,農村環境保護監督管理欠缺。環境監測、環境監理和環境規劃在農村難見身影,致使農村環境保護形勢越來越嚴峻,壓力越來越大。農村環境污染可分爲生活、生產、工業三大污染。從生活污染來看,由於農村很少有垃圾、污水處理設施,再加上農民意識的缺乏,生活垃圾隨手亂扔,生活污水隨意排放。從生產污染來看,農民在使用化肥、農藥上缺乏科學性,流失的化肥、農藥和隨手扔掉的農藥瓶,很容易造成水體和土壤的污染。從工業污染來看,國家對環保的重視程度日益增強,城鎮的環保“門檻”也越來越高,那些高污染、高能耗的工業企業很難在城鎮立足,於是轉向廣闊的農村,也正因此,農村的環境正在不斷惡化。

隨着以使用機械、農藥、化肥爲基礎的特徵的工業化農業的發展以及鄉鎮企業雨後春筍般的興起,使得農村的環境問題變得異常嚴峻,嚴重製約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爲此黨和國家的領導人高度重視,今年來曾先後多次召開解決農村環境問題的專項工作會議,部署和研究解決這一難題。然而由於農村環境問題具有影響因素多、影響範圍廣、影響程度大等特點,因此短時間難以見成效,因此迫切需要加大這一領域的研究。本實踐團隊在系統地分析了農村存在的主要環境問題後,探討解決農村環境問題的對策和農民環境意識現狀,以期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一些理論依據。

1.農村存在的主要環境污染問題

1.1農村面源污染問題

1.1.1農藥化肥的不合理使用

由於目前我國處於依靠農藥、化肥來提高農作物產量的發展階段,據統計目前全國農藥用量達140萬噸,其中殺蟲劑70%,殺蟲劑中有機磷農藥佔70%,而有機磷農藥中高毒種類佔70%。化肥的施用量爲4700萬噸左右,有機肥施用量僅佔肥料施用總量的25%。由於農藥、化肥的利用率只有30%-35%,絕大部分揮發到空氣中或從排水溝渠流失,因而造成土壤、地下水、地表水和空氣污染,進而通過呼吸或食物鏈影響人類身體健康。

湖南省是我國的農業大省,農藥、化肥的使用量較大,對農村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影響。農藥、化肥對農作物的增產有很重要的作用,但長期使用,造成土壤物理性質惡化,據統計,20xx年全省農藥的使用量達861噸,很多農藥、化肥中含有重金屬,造成水源的嚴重污染,同時化肥的使用導致田力下降、土壤板結,肥效降低,反過來又促使施用量增加,造成惡性循環。

1.1.2畜禽養殖業的污染

我國畜禽養殖規模發展迅速,目前全國大中型畜禽養殖場已近4萬多家,我國每年產生的畜禽類糞便約27億噸,COD(化學耗氧量)產生量6900多萬噸,是全國工業和城市COD排放量的4倍多,已經成爲農村主要污染源。然而我國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和污染防治水平還很低,一些地區養殖規模遠遠超過環境容量,且種養分離現象嚴重,大量畜禽糞便無法就近還田,而是直接排到土壤、河道中。由於畜禽糞便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因此未經過處理直接排入土壤、河道中對農作物的生長和水源的污染危害極大。

長株潭地區農村水源豐富,但不合理的使用和欠缺保護,造成很多水源的嚴重污染。調研過程中據村民介紹,很多村民將家中的生活污水、畜禽的糞便隨意排到農田和水溝裏,造成地下水嚴重污染。原本清澈見底的水成了醬紫色的污水,下雨天,糞便、衛生紙和衛生巾等到處都是;村民下田時,皮膚常常發癢難受。

1.1.3農用薄膜的大量使用

大量使用農用薄膜已成爲一項農業常規技術。我國農膜使用面積已突破億畝,年殘留量高達45萬噸。大部分農膜不易分解,不但破壞了土壤結構,阻礙了作物根系對水的吸收和生長髮育,降低了土壤肥力,造成地下水難以下滲,而且殘膜在分解過程中分析出鉛、錫、鈦酸酯類化合物等有毒物質,造成新的土壤環境污染。

20xx年全省農膜使用量達446噸,20xx年單位耕地面積農膜使用量8.44Kg/m2。農膜除了殘留在耕地中,造成土質的污染外,廢棄堆積情況隨處可見,遇風雨天氣,便在空中亂飛,掛在輸電線、建築物等上面,嚴重影響了農村面貌。

1.1.4秸稈焚燒

在歷史上,我國秸稈多作爲替代薪柴使用,現在隨着農村經濟的發展和條件的改善,煤炭、液化氣等開始作爲農村燃料代替了秸稈。此外,以秸稈爲原料的小造紙廠全部被取消,也使大量秸稈成爲無用廢棄物。我國每年秸稈產量爲7億噸,其中有約40%未得到有效的處理和利用,又

無處存放,壓佔大量土地,所以農民只有一燒了之。每年夏秋兩季就會出現焚燒秸稈的現象。秸稈焚燒時所產生的煙塵,降低了大氣環境質量,還造成了航空、鐵路、公路的交通事故。

1.2農村生活污染

目前,我國農村生活垃圾、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嚴重滯後,現在還基本處於“污水靠蒸發,垃圾靠風颳”的現狀。全國約4萬個鄉鎮中絕大多數沒有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在60多萬個行政村中,絕大部分污染處理還處於空白。據初步調查,全國農村生活垃圾年產生量2.8億噸,露天碓房量超過30%,平均處理率爲20%左右,絕大部分生活垃圾未經處理,不僅成爲蚊蠅的孳生地,也成爲地表水和地下水重要的面源污染。全國農村生活污水年產生量90多億噸,平均處理率15%左右,其他均就近排往農舍附近的溝渠,因此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很大。

1.3鄉鎮企業污染

隨着城市污染那你控制力度的加強,污染嚴重的工業企業向農村地區轉移增加,成爲農村新的污染源。由於進入鄉鎮的企業主要集中在造紙、印染、電鍍、化工、建材等少數產業和土法煉磺、煉焦等落後技術上,大多數設備相對落後,產品技術層次不高,再加上監督管理不力以及企業的環保意識較差等原因,因而環境污染嚴重。農村工業污染已使全國16.7萬平方千米的耕地遭到嚴重破壞,佔全國耕地總量的17.5%。目前,我國鄉鎮企業廢水COD和固體廢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佔工業污染物排放總量的50%以上,而且鄉鎮企業佈局不合理,污染物處理率也顯著低於工業污染物平均處理率。鄉鎮企業所排放的廢水、廢氣和廢渣佔全國“三廢”排放總量的比重分別爲21%、67%和89%,已經成爲環境保護的突出問題和影響人體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

長株潭地區是我國重點開發的經濟區之一,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中小型鄉鎮企業如雨後春筍般興起,這將對地區的經濟發展有很大的帶動作用,但在調研過程中,我們發現很多鄉鎮企業並沒有很有效的“三廢”處理措施,還有相當一部分直接將廢棄物排入附近的河道或堆積在農田旁,在一些鄉鎮的工業園區,遠遠就可以問道一股刺鼻的味道。在對附近的村民的採訪中,村民對此喜憂參半,一方面,鄉鎮企業給很多村民提供了很好的就業機會;另一方面,大家坦言環境已大不如前,農作物的產量沒法保證,而人畜也只能生活在嚴重污染的環境中。

2.防治對策

2.1提高農民的環境保護意識和參與意識

目前我國農民的整體素質水平還很低,環境保護意識淡薄,對環境保護缺乏迫切的要求和污染後果的危機感,因此人爲地、隨性地破壞環境問題十分突出。要徹底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做好幾個方面:一是要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農村環境保護知識宣傳教育,樹立生態文明理念,提高農民的環境意識,調動農民參與農村環境保護的積極性、主動性,推廣健康文明的生產、生活和消費方式。二是要開展環境保護知識和技能培訓活動,培養農民參與農村環境保護的能力。三是要廣泛聽取農民對涉及自身環境權益的發展規劃和建設項目的意見,尊重農民的環境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維護農民的環境權益。

2.2多方籌集資金,加強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

要解決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問題,就必須落實好資金,縱觀發達國家的經驗,我們可以通過逐步建立政府、企業、社會多元化投入機制來解決資金問題。首先中央和地方政府均按照一定比例安排專項資金用於農村環境保護,與此同時還要加強對投入資金的制度安排,研究制定鄉鎮和村莊兩級投入制度。其次要積極引導和鼓勵社會資金參與農村環境保護。籌集的資金要優先用於以下兩個方面:一是要加快推進農村垃圾集中收集和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按照中心鎮、一般鄉鎮、村莊區域區分,制定不同標準,分類組織實施。把農村垃圾處理等納入城市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由政府投資建設,採取“村收集、鎮中轉、失去處置”的運行機制,解決好農村生活垃圾隨處亂倒的陋習。二是建設中心鎮和重點鄉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工程,防止城鎮污水污染。從現有城市污水處理廠處理情況看,城鎮工業、生活污水處理後一般能夠滿足農灌用水的要求,既能防止污染水環境,也能夠節約水資源。

從湘潭市環保局的工作人員得知,20xx年,湘潭市開始向國家環保部爭取中央農村環保資金,對農村環境進行綜合整治。當年,成功爭取到資金77萬元,對嶽塘區板塘鄉搖錢村進行了環境整治;20xx年,爭取到272萬元,分別對湘潭縣白石鎮潭口村、韶山市清溪鎮清溪村、湘鄉市棋梓鎮鵝石村進行了環境整治;20xx年,爭取到1700萬元,對湘鄉市和韶山市的農村環境進行了整治。

2.3依靠科技力量,大力發展新型農業

要把現代科學技術與傳統農業技術的精華相結合,採取秸稈還田、作物倒茬輪作和生物固氮等措施來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地力。把農業生產、農村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治理與保護、資源的培育與高效利用融爲一體。(調查報告 )大力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推廣有機農業和生態農業,積極引導農民科學合理施用化肥和農藥,提倡和推廣使用有機肥料。逐步取消關閉小型飼養場,支持創辦規模化的畜禽飼養場,採用科學化的排污治理手段。把種植業和林業、牧業、漁業以及相關加工業有機結合起來,建立具有生態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環、能耗低的新型綜合農業體系,走循環經濟之路,這樣及解決面源污染問題,又帶來經濟效益,使農業經濟走上健康、可持續發展道路,實現高產、優質、高效與持續發展目標,達到經濟、生態和社會三大效益統一。

從株洲市環保局工作人員處瞭解到,全市有養豬戶約20萬戶,年存欄規模500頭以上的養殖場123家,其中

20xx頭以上的11家。規模在20xx頭的養殖場在20xx年6月前已完成治理;500頭以上的養殖場已於20xx年6月前完成治理。

在整治的同時,鼓勵發展生態農業,市農辦每年爭取國債資金1000萬元,利用養殖污水糞便建沼氣池,,每家農戶補助1200元,每年建設沼氣池8000餘個。畜牧部門還在三年內爭取到3600萬元的扶持資金,用於養豬小區的欄舍建設,20xx年改進完善規模養殖小區(場)76個,20xx年再度改良小區(場)65個。

2.4健全農村環境監管體系,加大環境監管力度

目前很多地方農村的環境監管工作基本處於真空無人管理的狀況,因此各級政府應高度重視,要逐步建立覆蓋農村的環境管理組織體系,努力形成“層級職責清晰、面上責任落實、運轉制度保障、防治公衆參與”的農村環境保護工作新格局。各級農村環境監管部門應加大環境監管力度,嚴格執法,認真抓好農村地區工業企業污染減排,不能達標排放的企業限期治理、限產限排直至關閉。嚴格環境准入,淘汰環境污染嚴重的生產工藝和設備,防止“十五小”和“新五小”等企業在農村地區死灰復燃,防止污染由城市向農村轉移。加強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監管,對新、改、擴建的規模化畜禽養殖場要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通過推行農村和農業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覈制,能夠促進各級政府領導層對本轄區農業環境保護工作具體化,並通過量化指標考覈,使農業環境保護工作具體化,別切實得到落實。

株洲市縣級環境監測站人少、素質較低且監管能力及手段弱,醴陵、攸縣站稍好外,其他3各站3-4人,離國家縣級站的標準建設要求15人相差甚遠。檢測儀器缺乏,現有的幾臺儀器非常落後,均無專用檢測車輛,大部分污染物縣環境監測站無法檢測,不能掌握其污染情況,監測站形同虛設。針對以上情況,株洲市重點加強先環境保護局的建設,建立了鄉鎮環境保護辦公室或環保專幹,建立了鄉鎮長及黨委書記的環境保護考覈制度。

參考文獻:

【1】李幹傑,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推進農村環境保護工作

【2】陳潤羊,新農村建設中的環境問題初探

【3】劉菁,農村環境污染的現狀及防治對策

【4】曾鳴,謝淑娟.中國農村環境問題研究

【5】俱國鵬,房妮。我國農村環境污染問題的現狀及防治對策

【6】株洲市環保局網站

【7】湘潭市環保局網

農村環境調查報告13

現階段我國農村地區環境污染問題已經是不爭的事實,有電視媒體也曾報道過“垃圾圍村”的現象。以前人們只重視城市環境污染的問題,處於邊緣位置的農村地區的環境破壞問題往往被忽視。隨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工作的不斷深入,人們開始重視村容村貌的整潔,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問題得到普遍的重視。

我通過實地考察和在農村生活對農村環境污染情況進行了調查和了解,簡要論述了農村環境污染問題的背景原因、環境污染的嚴重性及其解決方案

本文以餘姚市康山村爲例,分析了造成該村環境污染的原因,還提出了一些解決的意見措施。

一、餘姚市康山村簡介

康山村地處餘姚市區北首,距市中心2公里,區域面積3。 5平方公里。東靠北郊村,南臨豐山前村,西隔姚江與畈周村相望,北止旗山、新橋村。交通發達,樑週一級公路,餘禾公路穿村而過,給我村提供了有利的地理條件。村土地總面積3026。6畝,其中耕地面積1384。6畝,山林1162畝,水面100畝。總人口2240人,下轄13個村民小組,農戶849戶,黨員99名,社員代表39人,村民代表40人。20xx年村總收入45110。3萬元,農業收入1935。3萬元,工業收入3906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10589。84元元,村集體可用資金212。7萬元。先後獲得餘姚市衛生村,餘姚市計生工作先進單位,街道先進黨組織等榮譽稱號。村境屬姚江以北平原,地形平坦,間有小山丘,屬古瀉湖地貌,多粉泥土、黃斑泥。氣候溫暖多雨,屬亞熱帶季風區。

近十年來,康山村新建了多家公司企業、工廠和化工廠,也發展起了農禽業、畜牧業和養殖業,爲村子的發展帶來了動力,創造了條件。但在發展的同時,也不可避免的爲村子帶來了污染。污水、廢氣的排放、大量垃圾的產生都使村子的河流、土地、大氣有了不同程度的污染。針對這些情況,村委會也實施了各項措施,進行了治理。

二、康山村環境惡化的現象、特徵及危害

(一)康山村環境污染現象簡述

康山村的環境污染問題一直都存在,但近些年尤爲突出。該村的環境污染主要是沿溪流區域部分,而又以有居民帶更勝。康山村各個自然團都有小溪,這些水量並不豐富的溪流是當地主要的自然水源,不僅灌溉農田,有些當地居民和外地務工人員還經常用以滌衣洗菜和清洗器具。除此之外,在興建了許多工廠之後,大量的污水排放到河流之中,雖然已及時處理過該問題,但也對環境造成了影響。曾經的河流還是相當清澈的,沒有水藻,魚蝦也豐富,平時不僅用以洗米,還有許多人去游泳。但是現在已經儼然不是那般模樣,小河裏沉積了厚厚的淤泥,水藻、水葫蘆遍佈,湖水也發綠發臭,部分流段出現斷流現象。

處於這樣的生活環境之下當地村民雖不滿這些情況,已很少使用河水,但也沒有人會主動清理河流。有的居民還在門前溪流中餵養家禽家畜,排放物如鴨糞直接排放到溪流中,而人們還在這樣的水質中洗衣物甚至洗菜,根據食物鏈的原理,最後傷及當地居民在所難免。

除了水污染,垃圾污染也是比較嚴重的。經常有村民在路邊或者田裏焚燒垃圾或農作物剩餘。焚燒時產生的大量濃煙和焚燒後剩的垃圾灰不僅污染了大氣,也影響了農田的質量。此外,農村居民的環保意識不如城市居民,即使已經建造了一些公廁和大垃圾箱,但隨地大小便、隨地吐痰、隨手扔垃圾的現象還是屢見不鮮。

另外,在化肥、農藥被推廣之後,大量化肥和農藥被用於田地中,並且隨着水流進入河流之中,這不僅對土地有污染,對河流也造成了污染,更會間接影響到人和動物的身體健康。

(二)康山村環境污染的特徵

1、污染來源多樣。污染源有當地農業生產所產生的污染、生活垃圾和工業生產排放的垃圾,如農作物垃圾、化肥農藥、家禽家畜糞便、瓜果皮、塑料袋、污水等。

2、主要表現爲水源污染、垃圾污染。水中產生的水藻過多過快,家禽家畜糞便排放,污染遠遠超過了溪水的自淨能力;生活垃圾過多,垃圾隨處亂扔。

3、污染區域集中於居民區、工農業生產區。很多居民爲圖方便就近傾倒垃

圾,所以很多門前和路口段都堆積了很多垃圾廢物。

4、污染時間的全年性。

5、治理的艱難性。環境破壞了需要治理,但是農村環境的治理起碼受到一下兩個因素的制約:

(1)農民文化素質低下,環保意識薄弱,對環境污染問題不能引起足夠的重視。工廠不願治理排放的污水廢氣,因爲會影響他們的利益。人們對公共衛生的維護還缺乏認識。

(2)人力、物力和財力的奇缺。污染起來是舉手之勞,而要治理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大規模的治理、清除和保護沒有一定的經濟支持是不現實的。

(三)康山村環境污染的危害

這樣的環境污染所帶來的危害的嚴重性和廣泛性事毋庸置疑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破壞當地生態平衡。被污染的小溪內魚蝦大量減少,土質遭到破壞。

2、不利於飼養家禽家畜的健康。容易引起瘟疫的流行。

3、不利於人的身體健康。人是環境污染的最終和最大的受害者。因爲人所食用的是在污染的環境下成長的家禽家畜,是污水洗滌後的蔬菜;人們所呼吸的是惡臭難聞的被污染後的空氣。

4、間接危害到城市區域。當地被污染的農產品可能流向城市,而間接危害到城市的居民。

5、不利於當地經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以環境換取的繁榮一定是不持久的。總有一天人們將面臨無水可用的局面。它將影響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是構建和諧社會時代的一個不和諧音符。

6、對當地形象影響不好。環境的破壞是人們素質低下的表現。

總而言之環境的污染和生態的破壞時百害而無一利,應該引起政府相關部門和當地居民的重視,抓緊治理。

三、康山村環境污染的治理

縱然是困難重重,總不能因噎廢食。權衡利弊,人們還是支付不起環境污染的沉重代價。它所帶來的危害不只影響一個人,而是生活在這個環境中的每一個人;它所危害的也不只是我們這一代人,還有今後的子子孫孫??

治理環境利國利民,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治理農村環境污染措施的制定需要遵循以下幾點原則:

(一)因地制宜。要制定符合當地實際條件的措施,這樣才具有可行性。不能盲目照搬其他地區的方法。

(二)依靠廣大羣衆。“人民羣衆的力量是無窮的”。要發動羣衆積極參與環境保護活動。脫離了羣衆,一切都是空談,毫無價值。

(三)從根本入手,標本兼治。這個根本就是要通過環保教育提高廣大羣衆的環保意識和憂患意識,發揚熱愛家鄉熱愛家鄉河山的精神,杜絕不良衛生習慣,積極愛護公共環境。人的覺悟提高了,自然就不會再做有害生態環境的事,環境治理好了,也就能保護好。

(四)堅持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這是我國在治理環境污染過程中積累的寶貴經驗,具有普遍的適用性。

根據上述幾點原則方針,我提出了以下幾個建議:

(一)加強環保教育,提高村民環保意識,從分認識到環境污染的嚴重危害。宣傳教育工作應該由村委會安排人員專人專辦,這項工作應該長期堅持不容放鬆。

(二)制定本村的環境保護工程表。比如先增加公用垃圾箱的數量,並每天增加清理次數;同時開展河流治理,定期打撈河流中的垃圾、清理水藻等。

(三)制定相關的保護措施,全體共同協商制定後嚴格執行,必要時可使用強制措施。

(四)責任到戶,責任到人。每戶居民負責自家門前路段流域的環境衛生。

(五)實行嚴格的獎懲制度,設衛生監督員巡視本村衛生。污染公共環境者應給予一定的罰款。

(六)探索新的運作模式。一個村可以成立一個環保合作組織,每個組設分理處。每個自然團應該選擇合適場所作爲垃圾處理場,垃圾焚燒場應遠離居民區。將垃圾分類處理,並進行適當的回收利用。

(七)開展衛生評比工作。在本村轄區範圍內的各個小組或自然團之間進行衛生評比工作,定期評比一次,評比出最佳衛生團隊和最差衛生團寨通報全村,表揚先進批評落後。

(八)嚴禁在上游河段飼養或放養家禽家畜,以免動物糞便造成水質污染。

(九)要控制農村工業污染。認真落實國家產業政策,嚴把建設項目環境准入關,禁止淘汰的、落後的生產工藝和污染嚴重的技術、產品向農村轉移。加強對企業進站廢水檢測,防止超標排放廢水進入管網。繼續抓好化工產業的整治,最好能建立污水處理站,並與城市污水管網相連接。對農村的企業實行分類治理,關停淘汰一批非法小加工點,搬遷整合一批基本符合條件、有一定規模的企業,確保水質提升。結合行業實際,提出准入條件和排放要求,通過治理來整合提升一批,淘汰取締一批,促進該行業的規範健康發展。

(十)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加強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對新改擴建的規模畜禽養殖企業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對已投產的規模養殖場,按要求建設污染處理設施並進行限期達標排放。爭取在三年內完成80%畜禽養殖戶污染治理,20%農戶的生活污水得到處理,全村生活垃圾實現無害化處置。加強農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治理,加大投入,爭取出臺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補助政策,因地制宜利用管網接入集中處理和厭氧動力、生化處理和人工溼地處理等辦法,加快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進度。推廣大嵐鎮有機垃圾太陽能處理的模式。

四、結語

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就是保護我們自己,我們並不希望生活早污濁不堪的環境當中,我們呼喚青山綠水,那就要從我們每一個做起,從日常的點點滴滴做起,有時候文明只是舉手之勞。

關於全市農村環境污染防治情況的調查報告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解決“三農”問題的重大舉措。而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工作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當前我市農村環境形勢嚴峻,環境基礎設施嚴重滯後。因此,加強農村環境污染防治和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對於改善農村環境狀況,提高環境質量,建設村容整潔、生態良好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一、我市農村環境存在的問題

(一)畜禽養殖污染嚴重。在對新鄭市幾個鄉鎮的調研中我們發現,多數村莊養殖戶的養殖設施簡單,除少數村莊外,大多數村都沒有對畜禽糞便進行綜合利用處理,如養殖戶聚集的新鄭市八千鄉南部的幾個村莊,多數養殖戶都是在自己的家裏進行飼養。少則幾千只,多則上萬只,空氣質量十分惡劣。並由此滋生了大量的蒼蠅,嚴重影響了農村的生活環境。

(二)生產生活污水和生產生活垃圾大部分沒有得到妥善處理。在我們調查的幾個鄉鎮中,池塘邊、小河旁、村邊地頭多數成爲了農村的生活垃圾場;鄉鎮企業較發達的鄉鎮,都沒有污水處理廠,企業的生產廢水、廢渣和生活污水都直接排入河流或滲入地下。特別是地處城鄉結合部的一些鄉村,個體企業較多,產生的工業垃圾和生活垃圾無人管理,環境監管失控。造成農村污水橫流,垃圾遍地,使農村飲用水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到目前爲止,流經新鄭的雙洎河水質一直沒有得到根本性改善。農村水環境的惡化不僅危及農民的身體健康,也影響了農產品的食品安全。

(三)農業生產中過度使用化肥、農藥。這是多年來農村普遍存在的現象。化肥、農藥的大量使用不但使農田土壤層有害元素含量超標、板結硬化,水源污染等問題突出,同時也使農產品農藥殘留問題突出,降低了農產品質量。農產品殘留通過“米袋子”、“菜籃子”最終也將影響到城鄉居民的食品安全。

(四)能源利用方式落後,清潔能源利用率底。目前,我市農村的主要能源依然是薪材和煤炭,液化氣、沼氣等清潔能源利用率不高。這樣既浪費了木材、破壞了植被,又污染了大氣環境。有些農村燃燒秸稈現象仍時有發生,產生的煙塵也給城市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五)思想認識不到位、資金投入不足。地方政府、有關部門和企業包括當地農民在內都對農村環境污染問題的嚴重性和治理工作的緊迫性認識不足,尚未引起高度重視,重經濟發展輕環境保護的思想依然存在。同時農村環境污染治理是一項工作難度大、資金投入多的工程,更多的是體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相對較低,這就造成治理資金投入上有一定困難和不足,制約了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工作的開展。

二、幾點建議

(一)加強農村環境保護立法。我市應儘快依法制定和實施一批地方性農村環境保護法規、規章和標準。使農村環境保護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堅持綜合利用,實現有效治理。一是要通過綜合規劃和設計配套,使畜禽糞便資源化,儘量實現零排放,解決污染治理設施投資大,運行費用高的難題。二是對新、改、擴建規模化養殖項目,在項目立項、

選址、環境影響評價等方面嚴格把關,引導鼓勵企業走綜合利用的路子,實現養殖業可持續發展,從源頭上控制污染源。三是積極引導農民發展農牧、魚牧、果牧相結合的牧—沼—果、牧—沼—魚、牧—沼—菜等種養模式,實現對有機營養物質進行多層次的利用,達到減少環境污染的目的。新鄭市新村鎮的文士灣村農民發展豬-沼-果種養模式已有十幾年的歷史,這種模式不僅使農民一年四季不用買煤,也減少了化肥、農藥的使用量,同時也使飲用水安全得到了保障。

(三)加快農村改水改廁工作步伐。各地要結合文明村建設,協同農辦、水利等有關部門,在政策和資金上予以扶持,加快農村改水改廁步伐。在這項工作中要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政府可提供的資金和農民的承受能力來制定方案,避免操之過急,造成新的不安定因素。

(四)加快鄉鎮污水處理廠建設,提高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程度。各級政府應採取一些扶持政策,通過多渠道籌集資金,予以重點補助。可以先選擇基礎條件好的鄉鎮,建設污水處理廠,其他鄉鎮以後逐步建設。建制鎮要單獨或聯合建設生活垃圾處理廠(場),提高生活垃圾的無害化處理率。

(五)積極推行生態村鎮建設,大力推廣和發展有機農業、生態農業。生態村鎮對農村環境建設具有榜樣和示範作用。可以借鑑外地的成功經驗,因地制宜,根據當地的生態環境特色和產業特色探索經濟、社會和環境協調發展方式,推進生態村鎮建設。

(六)加大對鄉鎮企業環境監管力度,確保生產廢水、廢氣、廢渣的達標排放。一是要加大對鄉鎮企業環境監管力度,建設一套完善的環

境監管制度,確保鄉鎮企業生產符合環境管理要求;二是要對污染嚴重的企業予以關停;三是嚴格控制村莊新辦企業,並逐步引導村辦企業進入鄉鎮工業園區,便於集中管理,確保達標排放。

(七)廣泛宣傳發動,提高思想認識。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媒體,廣泛宣傳和普及農村環境保護知識,及時報道先進典型和成功經驗,揭露和批評違法行爲,提高農民羣衆的環境意識,調動農民羣衆參與農村環境保護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維護農民羣衆的環境權益,尊重農民羣衆的環境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農村環境質量評價結果應定期向農民羣衆公佈,對涉及農民羣衆環境權益的發展規劃和建設項目,應當聽取當地農民羣衆的意見。

農村環境調查報告14

應國家xx規劃“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提高生態文明水平”的號召,在學院團委暑期社會實踐籌備工作逐漸開展的前提下,我們綠色行動團隊-濰坊分隊於7月25-7月27號在壽光市洛城街道開展了我們的調查活動,本次活動主要目的是尋找農村垃圾污染現象,並積極尋找解決方法,在大家的同心協力下,調查活動順利進行。

本次活動的主要活動地設置在“蔬菜之鄉”-壽光,我們幾個人分成三支小隊,分別到不同的區域去進行問卷調查、實地造訪、羣衆交流等方式獲取各種信息。壽光作爲一個農業比較發達的城市,最引人注目的還是大棚蔬菜,據調查,壽光40多萬個蔬菜大棚每年要產生近120萬噸蔬菜垃圾和秸稈,大棚垃圾也成爲了一個不可忽略的環境問題,雖然絕大多數地區都已經設置了大棚垃圾存放點,由專人統一清除並且通過技術處理生產出沼氣和有機肥等,這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還是有一部分地區由於地形偏僻或者道路難行而並沒有設置垃圾存放點。

上述圖片中,大棚垃圾或堆放在路邊,影響交通,或聚集到一塊,無人處理,這都或多或少的影響了我們的環境,同時,對農民的調查問卷中顯示有隻有一小部分人關心大棚垃圾的處理問題,大多數人表示無能爲力。本次調查活動我們掌握了部分農村垃圾污染的數據,這爲我們分析問題,查詢資料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通過兩天的調查走訪活動,我們得出幾點結論:第一個是大棚垃圾年年會有,而且數量非常多,這比較符合“破窗效應”,如果一戶農民亂扔垃圾到一個點,那麼不久之後,這個地方便成爲垃圾集中地。第二個是農民的環境意識不強,雖然在調查過程中我們習慣性的普及環境保護的知識,但是,總是感覺力不從心。此次活動,讓我瞭解了農村環境污染的現狀,雖然工業污染很少,總體環境比較美,但是大棚垃圾還有待於改善,這個,我們會在後續調查中陸續尋求解決辦法,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農村環境調查報告15

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對於推進和諧社會建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具有重要意義。爲促進我縣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縣人大常委會決定專題審議生態縣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情況。根據工作安排,今年3月,我們組織調查組,對生態縣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情況進行了調研,先後聽取了農辦、環保、經貿、農業、林業、工業園區管委會等部門的有關工作情況,召開發改局等相關部門座談會,走訪20個鄉鎮、街道,實地考察了部分醫化企業,聽取了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X年3月,我縣提出了建設生態縣的目標:爭取到20xx年,把仙居建設成爲生態環境良好、經濟發達高效、人居環境優美、社會文明進步、可持續發展能力較強、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總目標。X年6月,縣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縣政府關於生態縣建設和環境保護法實施情況的報告,並提出審議意見。近年來,按照生態縣建設和環境保護的要求,縣政府加強組織領導,積極制訂和實施規劃,大力發展生態經濟,重視環境保護和污染整治,各項工作穩步推進。

(一)明確工作目標,健全工作機制。縣政府把生態縣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納入了我縣經濟社會發展“X”規劃,在建立工作機構、召開動員會議、與各相關單位簽訂目標責任書等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工作職責,制訂生態建設資金管理辦法,並建立健全考覈機制;組織編制了《仙居生態縣建設規劃》,經縣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制訂了《仙居生態縣建設規劃實施細則》,生態鄉鎮規劃編制已作了相應部署;開展生態環保宣傳教育,採取多種形式,宣傳相關法律法規和生態環保知識,提高全社會的生態環保意識,樹立生態環保理念。

(二)重視自然生態環境保護,優化生態環境。各有關方面按照生態縣建設的要求,堅持開發與保護並舉,加強自然生態資源保護管理。一是實施城鄉綠化一體化戰略。大力實施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和退耕還林,嚴格落實森林防火責任制,強化森林保護。五年來,完成封山育林75萬畝,綠化造林12萬畝。二是實施百萬畝生態公益林建設。建設生態公益林113萬畝,其中省級73萬畝,縣級40萬畝,全面實行省級重點生態公益林效益補償基金制度。三是紮實推進自然保護區建設。建立了省級自然保護小區4個,面積1。9萬畝。四是開展生態鄉鎮、村和綠色創建活動。創建了橫溪、白塔等2個生態鄉鎮和高遷下屋、上麻等8個市級生態示範村;建成綠色學校23所,其中省級5所、市級10所。

(三)發揮自然生態優勢,生態經濟發展初見成效。一是生態農業穩步發展。已初步形成了楊梅、三黃雞、高山蔬菜、優質米、淡水養殖等爲主的種養殖業,建成各類無公害農產品基地34個,面積14萬畝,綠色食品基地和有機食品基地1萬畝,53只農產品獲得有機食品、綠色食品和全國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其中楊梅種植面積達10萬多畝,X年產量3。5萬噸,產值3。2億元。二是培育發展生態工業。通過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整工業產業佈局和結構,加快現代、永安等工業集聚區建設進程,初步形成“一城四園”的格局;重視引進高科技項目,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導向和國內外市場需求,加強醫化等行業的技術改造,推進企業清潔生產。全縣已有4家企業通過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建成省級綠色企業2家,市級綠色企業2家。三是生態旅遊蓬勃發展。依託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生態休閒、楊梅觀光體驗、“農家樂”等生態旅遊。已建成25個農家樂休閒旅遊村(點),X年共接待遊客35萬人次,其中楊梅果園觀光遊人數達6。5萬人次,門票收入超過60萬元。

(四)有重點地實施城鄉生態環境綜合整治。一是重視醫化行業污染整治,促進醫化行業改造提升。對上規模企業要求加快環保設施投入改造,實現“三廢”達標排放,對規模小、設備工藝落後、難以治理的小化工企業實施關停。實行排污申報許可制度,禁止無證排放,努力控制排污總量。規範項目審批程序,嚴把項目審批關,相關項目實行環保前置,堅持執行“三同時”驗收制度,加強項目後續管理,控制污染源頭。二是加強農業農村面源污染治理。優化畜禽養殖業佈局,重視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出臺了《仙居縣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工作實施方案》。推廣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生物農藥和有機肥,實施測土配方施肥,減輕農業面源污染。三是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結合新農村建設,開展以改廁改水、清理垃圾、清理河道爲主要內容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實施“十百”工程,完成示範村7個,整治村100個;實施“百村飲水工程”,完成了291個村514個自然村飲用水工程建設,解困和改善飲水條件人口17。96萬人;開展百里清水河道整治工程,完成整治123公里;已有6個鄉鎮建立垃圾中轉站,295個行政村建有保潔隊伍,全縣去年清理垃圾數量達3300噸;消滅露天糞坑6022座,建造公廁195個。

(五)生態環境管理能力有了提高。一是建立環境事件預防和應急體系。制定環境突發性污染應急預案,落實環保應急措施,有效應對和妥善處理了一些環境突發事件,緩解社會恐慌,維護社會穩定。二是加強環境監察巡查。對一些環境影響大、羣衆反響強烈的污染項目進行重點監控,對市控重點污染源實行“月巡查”,一般污染源做到“季巡查”。三是嚴厲查處羣衆反映強烈的環境污染事件。針對一些“三廢銀”冶煉、非法煉油等突出環境違法行爲,加大執法力度,予以重點查處。

二、存在問題和困難

由於我縣屬經濟欠發達地區,又地處靈江流域上游,加上以醫化行業爲主的傳統產業佈局,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存在一定矛盾,生態縣建設一些經濟指標完成難度較大,環境保護壓力較重。

(一)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還沒有形成全社會共識。生態縣建設和環境保護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系統工程,涉及20多個部門和所有鄉鎮、街道,但少數成員單位重視程度還不夠,配合意識還不強,面上工作進展不平衡,部門之間、城鄉之間還未有效形成整體合力;生態環保宣傳的深度廣度還不夠,有關政策精神未能得以及時貫徹落實;一些環境污染主體追求經濟利益,忽視環保問題較爲突出;廣大羣衆對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缺乏理性認識,保護生態環境的主動性、自覺性不強,重視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社會氛圍不濃。

(二)環保基礎設施落後。環境控制性工程未建成投入使用,城市污水處理工程正在建設之中,生活垃圾處理工程進展艱難;城市環保基礎設施落後,污水收集管網、排污設施建設嚴重滯後,集鎮環保設施嚴重缺乏,農村幾乎沒有環保設施;城區供水管道老化,部分城區、城郊及多數集鎮沒有自來水設施,飲用水安全問題較爲突出;一些涉污企業污染處理設施落後,“三廢銀”等廢金屬集中冶煉設施尚未建成。

(三)重點生態區域保護形勢嚴峻。一是永安溪生態環境破壞嚴重。河道採砂點多面廣,影響了永安溪生態環境和漁業資源保護;一些攔河工程影響魚類生存繁殖環境;部分土地整理項目影響了沿溪溼地保護和防護林體系建設。二是沿溪沿線森林景觀檔次不高。森林結構不合理,林分質量不高,觀賞性不強。三是生態補償機制不健全。省級生態公益林補償標準較低,縣級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尚未落實,生態公益林保護與林農生產生活需求存在矛盾。

(四)環境污染點多面廣,污染事件時有發生。一是醫化、工藝、廢金屬回收等行業污染面廣量大,部分醫化企業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居高不下,存在治污投入不足、排污設施運行不正常、超標排放和偷排、漏排等現象,少數限期治理企業進度緩慢,違法排污現象時有發生,局部污染問題嚴重。在承接產業轉移過程中,存在忽視生態環境保護而盲目引進高污染項目的問題。以“三廢銀”爲主的廢金屬回收冶煉遍及城關及周邊地區,並有向邊遠鄉村蔓延之勢,導致空氣和地下水污染擴散。二是農業面源污染問題較爲突出,濫用農藥、化肥現象仍然存在;畜禽生產總體上還處於粗放、落後的經營狀態,污染物缺乏有效治理;城鎮、農村生活污水直排,水環境污染狀況令人擔憂,農村生活垃圾亂丟亂倒,環境髒亂差現象隨處可見。三是跨區域污染問題呈上升趨勢,治理協調難度較大。

(五)城南化工區整治達標任務艱鉅。城南化工區被列爲市重點監管區,要求今年10底前整治達標,如果不能按期完成整治任務,將給我縣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更大的制約。根據目前情況,城南30多家醫化企業,大部分污染處理設施設備落後簡陋,有的甚至沒有處理設施,各項污染物排放指標要達市驗收控制目標,難度很大,壓力很重。

(六)生態環境支持保障和管理能力較爲薄弱。生態縣建設資金投入不足,多元化投融資機制還未形成,生態補償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生態環境共建共享氛圍未真正形成。生態環保管理力量不足,執法條件較差,設施設備落後,難以適應生態環保形勢發展要求。

三、幾點建議

生態環境是承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是地區綜合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爲進一步推進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促進經濟社會和自然環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出如下建議。

(一)統一思想認識,營造生態環境共建共享的社會氛圍。要貫徹落實黨和國家有關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方針政策,深刻認識生態縣建設的科學內涵,認真研究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係,把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作爲當前和今後工作的重中之重,貫穿於和諧社會和新農村建設的全過程。生態縣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要切實擔負起決策、指導、協調、監督等各項職能,各成員單位和鄉鎮、街道要緊密合作,主動參與,進一步明確責任,形成政府統一領導、環保部門統一監管、相關部門分工負責、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良好局面。要利用各種媒體,採用多種方式,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和培訓活動,提高全社會的思想認識,積極引導廣大人民羣衆自覺參與生態縣建設和環境保護,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二)加快環保基礎設施建設。要加快污水處理廠建設進度,加大縣城排污管網建設力度,力爭早日實現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全部入管網集中處理;重視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研究處理好縣垃圾處理工程的一些實際問題,力爭如期建成使用。要研究建立符合我縣實際的城鎮、鄉村垃圾處理運作機制,積極探索垃圾減量化產生、資源化利用、無害化處理的有效模式。重視城區供水管道改造及部分城區、城郊和集鎮的自來水設施建設,切實解決飲用水安全問題。督促企業加大環保投入,改進環保治理設施,提高污染處理能力。支持儘快建成貴金屬集中回收冶煉設施。

(三)加強重點生態區域環境保護。一是切實加強永安溪生態環境管理。對永安溪採砂,要科學安排、嚴格審批、從嚴監管,確保合理有序開採,嚴禁在魚類繁殖期採砂,防止過度濫採而影響永安溪生態環境、資源保護和行洪安全;重視解決好攔河設施建設帶來的魚類生存繁殖環境破壞問題;實施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加強永安溪沿岸防護林體系建設和溼地自然環境保護;妥善處理好土地整理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二是加強景觀林建設。在高速公路、省道等主要通道兩側山體和風景名勝區,實施林相改造,發展闊葉林或針闊混交林,增強生態功能,改善景觀效果,提高觀賞品位。三是健全生態補償機制。研究設立縣級專項生態補償基金,落實40萬畝縣級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並要加強生態公益林管護,研究解決林農的生產生活實際問題。

(四)加強環境綜合整治,優化生態環境。一是大力發展生態循環經濟。以綠色農產品作爲農業產業發展方向,大力推廣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的生產,發展生態農業;以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爲導向,積極推進現有企業技術改造和產業升級,發展低消耗、低污染、高科技、循環型的生態工業,要嚴防產業轉移中的高污染項目轉入;利用良好的自然生態優勢,發展生態旅遊並促進和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二是切實加強污染治理。深入實施“811”環境整治行動,繼續推進重點領域、重點區域、重點行業污染整治;要堅持開展多種形式的環保執法專項行動,加強監察、督查和巡查,努力遏制環境污染。要重點抓好醫化行業的整治,重視解決工藝企業的污染問題,限制廢金屬回收業的無序發展,要採取有力措施加快推進白銀等貴金屬集中回收冶煉進程,實行污染集中治理,規範冶煉行爲。要重視跨區域環保協作,防止跨區域環境污染問題。三是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改善城鄉生態環境。全面推進以村莊整理、舊村改造、下山脫貧、生態移民爲主要內容的城鄉一體化進程,改善城鄉環境質量;實施“十村示範、百村整治”工程,加快農村改水改廁進程,減少農村生活垃圾污染;加快推進農業標準化建設,加強農業投入品監管,優化養殖業佈局,推行生態養殖模式,切實解決種、養業的污染問題。要繼續重視研究秦州養殖場的處置問題。

(五)高度重視城南化工區整治達標工作。要按照城南化工區環境污染整治實施方案要求,全面推進醫化企業污染治理工作。對重點醫化企業,要求加快完成廢水、廢氣規範化治理工作,健全企業環保管理制度,安裝在線監測監控裝置,建立污染治理的長效機制;對限期治理的企業,要下達限期治理任務書,督促企業制訂污染整治工作方案,加大環保設施改造投入,實現“三廢”達標排放,對期限內不能完成治理的,要堅決予以關停;對停產治理的企業,下達停產治理任務書,污染整治達不到要求的,一律不得恢復生產;對列入關閉的企業,各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採取有力措施,用足各種手段,確保關閉到位。同時,要認真做好城南化工區驗收的準備工作,建立醫化企業污染治理檔案,確保今年10月份通過市級摘帽驗收。

(六)完善保障機制,提高生態環保管理水平。一是加強資金保障。加大對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資金投入,拓寬投融資渠道,充分運用企業化、產業化、市場化等方式,建立政府主導、多元投入、市場推進、公衆參與的投入機制,鼓勵和支持社會資金投入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二是積極爭取區域生態環境共建共享機制。要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積極向省、市爭取建立跨區域生態補償機制,通過政策傾斜、財政轉移支付、產業合理轉移等途徑,實現經濟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三是加強生態環保管理能力建設。充實生態建設和環保管理力量,加強隊伍思想教育和業務培訓,不斷提高隊伍整體素質;重視環保執法現代化建設,改善執法條件,提高裝備水平,更好地適應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