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政範文 > 調查報告

新農村調查報告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報告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報告根據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類型。你還在對寫報告感到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新農村調查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新農村調查報告

新農村調查報告1

我是周口師範學院的一名在校大學生,爲了瞭解和掌握新時期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現狀,存在的問題和困難以及對未來的一些展望。我利用寒假的時間去我鎮劉井村進行調查,入村後通過走訪羣衆和向工作區的老同志諮詢等方式瞭解村情民意,現將對劉井村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新農村建設現狀

1、劉井村簡介

劉井村位於周口市商水縣黃寨鎮東北部,距鎮中心三公里,是一個擁有3274人的大村。周項路穿境而過,交通較爲便利。全村分爲10個村民小組。20xx年初步建成以節約整合土地,提高村民生活質量,創造優美和諧的新型農村社區—黃寨鎮劉井和諧社區。作爲省級示範村的黃寨鎮劉井和諧社區整合黃樓等10個自然村,可入住4389人,共節約用地720畝。

2、生產發展

近幾年來,劉井村村民對產業結構做出了調整。其中,種植業已不僅僅停留在傳統的小麥種植上,西瓜,黃豆,玉米等多種經濟作物被大量種植。資料顯示,10年本村小麥種植面積比例爲72%,xx年爲68%。本村實行黃豆、西瓜套種方式,既合理地利用了土地資源,又便於加強管理,提高了產量。除此之外還有幾戶農民種植果樹,主要種植有桃樹,葡萄樹等,經濟效益比較好。該村勞動力農閒時主要以外出務工爲主,外出務工比例佔全村人口的1/6。隨着經濟環境的不斷優化,區位優勢的不斷挖掘,劉井村的養殖初具規模。由於劉井村的交通較爲便利,不少村民都自建養殖場,飼養雞、鴨、鵝、魚等。目前該村大型養雞專業戶1戶,大約養有五、六千隻雞。大型養豬專業戶2戶,每戶大概有四百多頭豬,其中養殖能手勾治國又投資100多萬元籌建新的養豬場,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飼養的豬、雞主要銷往附近村莊和周口市各縣(市、區)。劉井村第三產業以經營銷售爲主,在周項路兩旁比較大型的超市就有幾家,如果園香連鎖超市、平價超市等,主要銷售日常生活用品、化肥、農藥等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銷售對象是本村和附近村民。除此,該村還有祥雲禽畜飼養站和獸醫醫院等。

3、精神文明建設

村兩委幹部和無職黨員利用遠程教育來宣傳、貫徹黨的方針、路線和政策,傳授農業技術知識,使羣衆從中受益匪淺;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社會和諧,帶領全村羣衆爲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而努力奮鬥。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加快農村衛生、教育、文化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加強村級自治組織建設,明確目標,端正態度,提高領導班子全體成員的思想認識。增強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進信息化,培育新興農民,使劉井村早日成爲“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自20xx年國家實施農村合作醫療以來,劉井村村民參合率每年都達到95%以上。每個村民小組都設有2衛生所,村民看病難、看病貴,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決。自20xx年免除農村義務教育學生學雜費以來,劉井村的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已達到98%以上。村中國小的辦學條件有了很大改善。學校的硬件設施逐步現代化,教師的學歷、綜合素質也有了很大提高。村委會還不定期對村民進行宣傳教育,包括食品衛生、用電安全、防火防災等。

4、基礎設施建設

調查發現,劉井村村委非常重視基礎設施建設,劉井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不斷加大。10個村民小組已全部通了進村道路,進村道路爲水泥路和磚渣路,其中水泥路已佔了將近80%。xx年全村硬化村內道路2.2公里,村內道路硬化程度已超過75%。全村自來水管系覆蓋率已達到80%。以政府出資一部分,村民出資一部分的方式,部分村民建起了沼氣池,保護了農村生態環境,也使得農村農作物資源得到了充分合理的利用。在劉井“和諧社區”,一說起自己的新房子,家住該社區的朱春花讚不絕口。她說,自家以前住的是四間老瓦房,家門口的小路整日泥濘不堪,晴天是土,雨天是泥,車輛進出都極其不方便,想做個小生意都困難。20xx年,聽說村裏要建設“和諧社區”,她就第一批申請了。如今,朱春花家的三層小樓只佔三間房子的地皮,卻有九間房子336平方米的使用面積。“以前家裏有四間老瓦房,孩子大了都不夠住。現在雖然只用了三間房子的地方,可是我娶兩個兒媳婦都夠用了!”搬進了“和諧社區”後,交通也方便了很多,現在她家出門就是大路,再也不用爲車子出不來進不去而發愁了。

5、生活水平的改善

劉井村村民的收入主要來源於外出打工,種植業和養殖業。由於產業結構的調整以及機械化程度的相對提高,村民的收入逐年上升。資料顯示xx年村民年人均收入爲xx20元,10年則升高到1568元,xx年增至2478元。大部分村民家中已配備了彩色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等現代化電器,3/4的村民家中都購買了電動車,摩托車或是三輪摩托,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6、組織建設

農村幹部隊伍整體素質有了較大提高,幹部平均年齡進一步年輕化,爲新農村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村務更爲公開,並且不再是簡單的流於形式。村委會換屆選舉更爲民主,公開,村民選舉熱情大爲提高。村裏重大決定決策主要由村委會和村民代表大會決定。

二、新農村建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1、農業生產水平還較低

由於生產條件、氣候條件限制,農村地區生產難以實現大規模化、機械化、集成化,生產方式總體還停留在傳統的粗放生產階段。在農作物種植和畜產品養殖過程中,更多的是追求數量而忽略質量。同時,農產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級生產,加工上科技含量較低,附加值也不高。

2、農村的組織化程度較低

在堅持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前提下,由於土地使用權流轉機制尚未健全,各種類型的合作經濟組織不盡規範,農民駕馭市場、防範市場風險的能力較低。

3、農村教育資源不能充分利用

雖然村裏有國小,但由於師資力量,學習環境,教師責任心等問題,導致農民一般將自己的孩子送到縣城甚至縣城以外的地方接受教育,造成農村教育資源的極大浪費。資料顯示,75%以上的農村國小,68%以上的鄉鎮初級中學,生源狀況不容樂觀。

4、農村勞動力素質偏低

當前,大多數農民的素質不容樂觀,傳統的小農意識根深蒂固,生產生活方式都與現代社會生活的要求差距甚遠。由於歷史原因,一些有文化,有技能的農村青壯勞力都外出務工,留守人員多爲年齡較大或年齡較小的老人或兒童,也造成農村勞動力素質的整體偏低。

5、農村社會保障需要進一步完善

近年來,隨着國家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和發展,農村社會保障問題有了很大進步。但僅靠現有的保障機制和救助制度還不能滿足人口龐大的農村日益增長的社會保障需求。

三、解決新農村建設中存在問題和困難的對策及建議

1、加大農村投入力度,強化政府服務功能

統籌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大力推動社會公共資源向農村傾斜,公共設施向農村延伸,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城市文明向農村輻射。積極調整政府的財政支出結構,不斷加大對農村教育、衛生、基礎設施等公共產品的支持力度。

2、抓好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業發展

調整產業結構,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按照產業化發展的方向和要求,對有資源優勢和市場需求的農產品,實行連片規劃建設,形成有特色的區域性主導產業,爲農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後系列化服務。目前農產品存在生產的`產品不優,沒有品牌,只是追求面積和數量,出現豐產不豐收的不良現象,應進一步注重產品質量的提高,樹立品牌意識,發展相關產業,把“品牌”作建爲設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的切入點,實現品牌效應。堅持種小麥爲主,其他經濟作物共同發展,同時大力發展養殖業。集中力量幫助發展有特色、有市場的養殖項目,以增加人均收入爲中心。目前我村農戶主要以養雞養豬爲主,所以就要依靠科技進步,着力優化品種,提高質量,增加效益,實現養殖業可持續發展。抓好糧食、果業、養殖業基地的集約化經營。以市場爲導向,在積極抓好糧食生產,確保糧食安全的同時,繼續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綠色農業和生態農業。

3、搞好農民技能培訓,培育新型農民,引導返鄉創業

農民是建設新農村的主體,大多數農民受教育的年限比較短,文化程度比較低。要培養具備現代化素質,成爲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紀律的“四有農民”。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己成爲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迫切要求。加大轉移培訓力度,突出抓好職業技能培訓,促進農民由體力型向智力型,技能型轉變,由素質低、技能差的勞動力向高素質、高技能轉變。一方面擴大勞務輸出規模,提高勞務輸出質量。另一方面,抓好就地就近轉移就業工作。鼓勵農村勞動力大力發展種植業,養殖業和手工加工業等,就地就近消化富餘勞動力。積極引導和鼓勵外出務工人員帶資金、帶技術、帶經驗返鄉創業,發展本地經濟。制定完善的優惠配套政策,爲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開闢“綠色通道”。

4、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強化農村文化、衛生、教育事業

進一步搞好村民精神文明建設,在物質生活相對充裕的今天,人們開始注重對精神生活的追求。建設具有圖書室、娛樂室及健身室的文化大院是村民的強烈需求,有了文化大院,村民們茶餘飯後就可以聚在一起聊天、看書、健身了,會極大地豐富村民的精神生活。也會使村幹部、羣衆關係和諧,家庭和睦,婆媳關係融洽,鄰里關係親如一家。在醫療方面,努力作到明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人數達到100%,解決農民看病難的問題。積極推進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和農民養老保險制度。劉井村有國小和國中兩個校園,爲本村解決了上學難的問題。百年大計,教育爲本,我們要繼續努力,做到讓村裏的孩子特別是留守兒童“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該村開通了現代遠程教育,要合理利用遠程教育平臺,科學引導廣大羣衆學習種植方面的病蟲害防治、種子管理、收割機具維護保養、種植結構調整、高效經濟作物發展、農業標準化建設等方面的科普知識;有關專業技術信息方面的電焊、美容美髮、家電維修等技術知識,使村民充分受益。同時也需進一步增強農民的集體意識,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促進家庭幸福,民族繁榮與社會進步,儘早實現社會主義新農村。

5、加強村級自治組織建設

明確目標,端正態度,提高領導班子全體成員的思想認識。增強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搞好規範化管理和檔次升級,嚴格定時定點辦公制度,搞好黨員的管理和科技培訓,做好發展黨員和培養入黨積極分子、後備幹部工作。堅持以人爲本,推動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實現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進步。至村換屆時,做好政策宣傳工作,協助包村幹部工作,採取入戶座談、遠程教育、分發資料等形式,廣泛宣傳村委換屆選舉相關政策、法規,增強羣衆法制觀念;廣泛宣傳村委換屆選舉的重要意義、基本程序,讓羣衆充分了解掌握選舉的方法步驟,7引導廣大黨員和羣衆樹立正確的選舉觀,爲換屆選舉工作營造良好氛圍。

結束語:

新農村建設對於我國來說是個重要、艱鉅的課題,它不僅僅是關係農村和佔全國絕大多數比例的農民的事情,在資源緊張的當今中國,也與城市和城市居民緊密相關,農村建設與城市建設應是緊密相連,不可分割的。新農村建設同時關係着經濟、政治、文化等社會多個層面,關係着我們國家未來的發展道路。作爲一個大學生,在這次實踐活動中,我看到了農村建設的新變化、新希望,爲此我感到十分的欣喜和自豪。同時,也看到發展中的不足,但我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在羣衆的共同努力下,這些問題必將解決,新農村建設必將創造新的輝煌!

範鼕鼕

  20xx年2月23日

新農村調查報告2

夏季烈日當頭,我們展開了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調查新農村新建設的活動。早在未放假兩週前我們就已計劃好此次社會實踐的目的和安排,大家都很期待暑假的到來。

6月30號,我們正式放假了,隊長就當天召集我們開了會議,安排我們這次社會實踐並不是讓我們去遊山玩水,而是去吃苦耐勞的鍛鍊,讓我們輕裝簡行,做好不怕熱不怕累的心理準備。一路上,每個人都要注意安全,服從領導,聽從指揮。

7月2號上午我們先參觀了周邊的風景。熟悉了當地的環境。我們通過當地政府,聯繫上桐柏縣團委書記,約與桐柏縣政府門前見面。由於當天太陽太毒辣吃過中午飯我們休息了一會兒,準備好防暑工作約三點起程去了市裏。經過2小時的山路顛簸由於山路崎嶇我們車開得很慢。一路上,大家都熱的汗流浹背。雖辛苦大家都說着笑着欣賞着路邊的風景。甚至,有的同學感到身體不適,但從未停止前往的心念。不知不覺我們來到了政府門口,詢問門衛,找到了縣團委書記辦公室。由隊長上前介紹我們這次來的目的.,書記聽後非常高興,並願意大力支持我們的活動開展。大家聽後非常高興,我們與書記合了影,當做留念。根據書記的指示,我們順利完成了開展了這次社會實踐。

7月3號上午,我們做好調查問卷的準備工作,去了李溝村,找到了李書記,當時他汗流浹背的坐在樹蔭下接待我們。又倒水又切西瓜,高興的樂不此疲。我們還是先介紹我們來的目的與大概計劃。書記聽後,鼓掌叫好。然後,看了一下問卷調查,指點了他對新農村建設問的看法及目前的計劃。最後針對我們的問卷做了全面分析。給了我們一份完美答卷。我們都在認真聽取並作了記錄。最後,李書記留下了幾份問卷,說在與其他幹部討論一下針對某些問題。5點半左右我們離開了李溝村。調查報告

7月4號,我們又出發去了大河鎮,針對當地的新農村做採訪,當天還下了雨,我們依然按計劃前行。於早晨7:30我們坐大巴去了大河鎮,經過兩個小時的顛簸,我們來到了大河鎮大河村。經聯繫,找到了上河村村長,他帶領我們參觀了上河村的建築,並介紹了當前的發展進度,級以後的發展規劃。最後,我們一村長合影做了念。村長讓我們四處隨意逛街,遊玩參觀。隨後,我們開始了我們的調查採訪。走街串戶,對當地民衆進行採訪,我們認真的對其講解,他們針對自己的觀點及認知對我們的問卷做了答覆。不知不覺幾個小時過去了,我們的任務也完成的差不多了。最後,我們由於當地農民建築合影,留下了我們的足跡。晚上我們就總結整理了一下這幾天的任務。

7月5號早晨,我們就整理行囊準備起程回校了,約八點,我們坐上大巴,踏上了回校的旅途。

這次社會實踐,讓我們感概頗多,深切體會到了團隊的力量。由於大家的積極配合與努力,我們不負衆望,成功完成了這次社會實踐,給了校領導一個完美的答卷。

新農村調查報告3

但願我能用這有限的文字,訴說自己無限的感激與感動。

  一、我只是這艘大船的一支布帆,我不是孤帆

我們的實踐隊是一艘開往南安的大船,在這艘船上有8支船帆,我們一同迎風、逆風,我們方向一致,纔開啓了順利之航。而我,只是其中的一支布帆,因此,我的故事中,也有大家的故事。

其實,很多事情都是大家協作來完成。如對蘭田村村委書記潘春來的採訪中,鴻婕主打,小嘉、偉新、進興、偉偉和我輔助提問,最後萬珺還在負責攝影和拍照。再如,對海西政策的宣講是閩南話主導的,這樣能讓當地人民感到親切自然。像我這樣的一個北方女孩自然無“用武之地”了,可是我也儘可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發傳單、發紀念書籤還有拍照以及舉旗子。總之,我覺得大家總是分工明確,做事不推諉的。在這樣的集體裏做事真好,我不會有“孤帆遠影碧空盡”的寂寞,而是“衆人划槳開大船”的成就感。

  二、屬於我的小小“事蹟”

當然在集體中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我也不例外。

第一個是我的主打項目就是做會議記錄。按照大家的意思,我心思細膩,最適合做記錄員的工作。可是,當我做起來才發現記錄員原來不是這麼好當的。記錄不是單純的聽寫,它需要記載大家會議討論的精華,需要的是傾聽——整理——濃縮,這樣的至少3個過程。而這三個過程中,需要你快速而敏捷的反應,這樣才能保證接下來的會議內容不會丟失。一開始,我還真有些適應不了。經常寫的手掌痠疼,有些細節似乎也把握的不夠。但是,這樣的“苦差”我到自得其樂。每當想到事後自己的會議記錄會讓大家作爲一面鏡子回憶這美好的時光時,心裏就很開心和激動。

我的第二個主打項目就是對康美鎮鎮政府的委員進行電話採訪。由於我們上次去康美鎮鎮政府時,鎮政府的委員們正在開會,所以我們只能通過電話採訪對其進行追蹤報道。沒想到,這樣的“大任”就交到了我的手中。說真的,我頓時感覺有些壓力和緊張。雖說是短短的幾分鐘的電話採訪,可之前問題的準備那是煞費苦心。當電話撥通後,我的心跳驟然加速,等候電話那邊的應答雖說只有幾秒鐘的時間,但是卻令我激動和焦慮。終於電話那邊的康美鎮鎮政府的委員應答了,沒想到自己突然鎮定了,於是,沒有波瀾地問完問題。我輕鬆地舒了一口氣,小小的成就一下。

我的第三個主打項目就是整理問卷、寫調查報告。在我們將來自蘭田村村民的90份調查問卷收集後,我需要將調查問卷整理歸類,然後根據調查數據和結果寫一份具有學術價值的調查報告。這其中最費時也最費力的就是整理調查問卷,形成相關的數據。每份調查問卷的選項我都需要歸類和彙總,已經記不清自己在一張寫有各題abcd的紙上畫了多少個“正”字,現在在看到那張紙上密密麻麻的“正”字,那種成就已將當初的辛酸和苦澀全部沖淡。接着,就是根據整理好的數據寫調查報告了。我將值得考量和重要的數據都做了圖表,這樣就會更加清晰明瞭。同時,分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三個層次對蘭田村目前的發展情況和海西政策的貫徹力度進行了分析。當然,調查報告的.好壞和學術價值還需要大家把關,但是當我完成它時,我內心是滿足的……

  三、經歷、見識及精神三豐收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在這次社會實踐中,雖然陽光曝曬,雖然也有過辛酸苦辣,但是得到的更多的是收穫。

在這以前,我眼中的農村充斥着城市人固有的偏見,可是來到了蘭田村,農村的發展已超越了我狹隘的偏執。通過與青島科技大學同學的交流,我瞭解到蘭田村的用網率已經高達30%;在參觀完蘭田村的特色——“世紀之村”網絡信息點後,我看到農村也在逐步地走上了信息化;走過蘭田村新修的縱觀全村的水泥馬路,我感到農村正在與城市相連……就這樣,曾經自己固有的偏見在這令人欣喜的現實面前變得蒼白無力。有時我在想,如果沒有這次來蘭田村的經歷,我會認識到農村這麼深刻的變化嗎?曾幾何時,我一直把貧窮落後等同於農村,現在看來,雖然農村仍然與城市有着差距,但是這些差距不代表不能縮小。

同時,蘭田村村委書記的一番話也讓我觸動很深。他說:“現在蘭田村不能單純地模仿晉江模式,因爲那個模式是二十年前開始發展起來的。當時,爲了發展經濟,人們對資源無節制的利用不利於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而蘭田應走新的模式,這樣才能打破規則,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這番話顯示出他的遠見,也令我對農村的發展模式產生了思考。未來的農村的發展模式不一定要走城市的發展道路。難道我們一定要將農田變成工廠,將高山變成礦山嗎?對於未來農村的發展模式我想至今仍然沒有一個完全可行適用的具體方案,但是我想農村的真正的發展之路一定不是簡單的城市化。

此次社會實踐還給了許多精神上的鼓勵和安慰。沒有什麼物質可以抵過當你發放書籤時孩子們的一張張笑臉,當你問路時當地村民的熱情的指引,當你做電話採訪時隊友們的鼓勵和加油。這些記憶,這些人和事,我將永遠珍藏着這些感動,點點滴滴,等下回再到南安來品味……

新農村調查報告4

新農村建設是農村第二次飛躍式發展的基礎和關鍵。新農村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統籌城鄉經濟與社會發展,推進農村全面小康。農業的弱質性,人口的衆多性,農村地域的廣闊性是中國'三農'問題的根本特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新農村建設關鍵在農村和諧,難點在農民增收。近年來在市委、政府及上級各部門的關心和支持下,作爲典型鄉區鄉鎮,農村經濟在糧煙支柱的推動下,基本實現了長足、快速、穩步發展,農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但經調查表明,制約全鎮農村經濟發展的瓶頸以及影響農村穩定和持續繁榮的因素依然很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還有許多新的問題和情況亟待解決,新農村建設任重而道遠。

一、農民羣衆對新農村建設的期望和要求

1、迫切希望有新的支柱產業推動農村經濟發展,更有效地解決“三農”問題。xx鎮作爲農業鄉鎮,目前農民的經濟收入來源主要是靠烤煙和糧食,但調查表明,不少菸農從成本、風險等來考慮,其實不太情願栽煙或只種點玉米,因爲不少農民表示:一株煙從每11月就得開始操勞,要用近10個月的時間才能變成經濟收入,除了生產成本和勞務成本外,其實所得到的利潤實在少得可憐,但除了烤煙和核桃外,又一時無法找到更好的產業來發展。爲此,不少農民都懷着一種“不得已而爲之”想法來抓這一棵煙,其實都迫切希望各級政府能夠多發展一些適合農村發展的新產業來推動經濟發展,通過更多新產業的發展,以此來促進新經濟組織組建,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提高農村抵禦市場風險能力,促進新技術、新品種的推廣。

2、希望進一步加快農業產業化經營,提高農業綜合效益。(1)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是實現農業兩個根本性轉變的有效途徑,是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希望各級在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方面有更多扶持政策,以推動農村結構調整既要有量的擴張,更要抓質的提高。(2)希望加快對農業龍頭企業培育發展。龍頭企業是推進農業產業化的重要載體。希望各級部門能夠出臺更多的扶持政策,集中人力、財力,對有一定規模且科技含量高、牽動力大的龍頭企業進行扶強扶壯,儘快培植起一批以主導產業和骨幹農產品爲基礎原料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儘快改變目前這種“種菜無法賣,種糧無法加工”的局面。?(3)希望着力推進農村專業經濟組織建設,不斷增強農業抗禦市場風險能力。?(4)希望大力發展“訂單農業”,以促進農產品銷售難的問題。

3、希望以農民增收爲目標,抓核桃等主導產業促經濟發展。只有發展富民產業,使農民增收致富有保障,才能支撐起真正意義上的新農村。據調查發現,65%的農民都迫切希望政府在產業發展方面應做好引導,在產業建設中積極發揮以點帶面和典型輻射的帶動作用,促進二、三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提高農民收入。

4、希望進一步加強村社道路建設。'要想富,先修路',縱觀xx鎮的村組公路,道路硬化率低,農民羣衆希望村民自治以後,村級組織應從關心熱點問題入手,發動農民,出資出力,解決村、社道路'雨天泥濘、秋季塵飛'的局面。

5、希望加強對農業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要求構築政府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主導作用,發揮公共財政職能,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加大投入力度,使農村的基礎設施更加完善。

6、希望各級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堅持兩手抓。在落實財力投入的同時,希望各級黨組織要加強對農民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基層黨的建設,培養農民創造新精神,通過創業改善自己生活,幫助困難羣衆致富,共同建設文明富裕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7、希望以實施提高農民素質爲依託,培育新農民。'三農'問題的核心是提高農民素質。應依託產業發展對農民進行農業實用技術培訓,面向市場爲農民提供職業技能培訓,使60%以上的適齡農民成爲具有較高科學文化素質和較強就業能力的新型農民。

8、希望以創建文明村社爲先導,塑造新風貌。應着力整治農村環境,植樹造林,美化、淨化村容鎮貌,儘快改變農村的髒亂差現象。同時,紮實開展文明村鎮創建活動,改變農村的各種生活陋習,倡導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創造一個農民羣衆安居樂業、物質文化生活豐富多彩、人與人和諧相處的良好環境。

9、希望有好的基層帶頭人和村級領導班子。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工作的基礎,也是建設新農村的組織實施者。通過走訪發現,全鎮51%的農戶認爲,現在的村委會實行“村民自治”以後,沒有很好地發揮好自治作用,更有一部分人認爲“根本自治不了,自治就成了一盤散沙”。因此希望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創建好班子作爲農村各項工作的龍頭,通過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提高農村幹部的素質和能力,爲加快新農村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10、希望以抓農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爲重點。抓農村社會治安要以安排農村剩餘勞動力爲突破口,俗話說:'遊手好閒',人們都有事幹了,小偷小摸和聚衆賭博現象自然會銷聲匿跡;另外要對外來走村串巷的流動人口加以監管,避免不法行爲發生;對村民要適時進行法制教育,嚴禁邪教等違法亂紀行爲在農村中蔓延。

11、希望注重農村教育。孩子是社會發展的希望,再窮不能窮教育。從長遠考慮應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力度,壯大師資力度,提高教學質量;積極推進農村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規模和現代化水平,節約資源;減免農村義務教育費、以及到城市就讀借讀費,讓城鄉教育同步發展。

12、希望整頓農村藥品市場,進一步加大新型合作醫療的減免力度,改善農村醫療衛生條件。提高醫務工作人員的醫療和職業道德水平,加大對藥品的監督管理,嚴禁假冒僞劣和過期藥品在農村市場橫行。控制藥品價格,讓農民能夠看得起病,放心看病。

二、當前農村鄉風文明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及對策建議

突出問題:文化生活單調,基層文化建設滯後。農村文化事業底子薄,基礎差,人才缺,資金少,設施差的狀況未從根本上改變。缺乏多種形式的文化活動和體育活動,民間文化遺產得不到發揮和有效保護。村級的文化室名存實亡,適合農村的各類科普資料缺乏;農村有線電視普及率不足35%,農村文化生活匱乏;導致賭博等不良現象突出。廣大農村羣衆舊習俗、舊觀念束縛嚴重,思想不解放,幹部羣衆創新意識不強,不思進取,小農經濟意識色彩濃厚、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小農觀念根深蒂固,一方面限制了自身的`發展,另一方面難以接受新文化、新技術和新觀念,阻礙着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

因此,應積極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社會風尚,引導農民樹立科學觀念,消除愚昧、落後的舊思想、舊觀念。鎮、村兩級應通過加強對馬克思主義唯物論和無神論的宣傳教育,幫助農民劃清科學與迷信、文明與愚昧的界限,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從根本上剷除愚昧、迷信賴以存在和蔓延的社會土壤。各部門應努力抓好基層文化陣地建設,以寓教於樂、健康向上的羣衆性文化活動和文化產品,來佔領農村陣地,抵禦和消除不良文化對農村的侵襲。要狠剎封建迷信歪風,對當前小廟小庵的回潮和愈演愈烈的封建迷信歪風,要結合農業農村現代化教育,採取教育與懲戒並重的方法,加大打擊和管理的力度。要敏銳注意各類宗教活動在農村中的新動向,對於非法宗教和宗教不良活動,堅決取締和制止,對於民間假道士等封建迷信職業者,應一打到底,徹底淨化農村社會風氣;並通過不斷豐富農村文化生活和宣傳教育,使賭博等不良社會風氣有所改變。應着力整治農村環境,植樹造林,美化、淨化村容鎮貌,儘快改變農村的髒亂差現象。同時,紮實開展文明村鎮創建活動,改變農村的各種生活陋習,倡導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創造一個農民羣衆安居樂業、物質文化生活豐富多彩、人與人和諧相處的良好環境。

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1、要防止“形式多於內容”。即在新農村建設中,應作出詳細的規劃和年度計劃,並嚴格圍繞所作的規劃、計劃內容來實施,在防止只搞宣傳發動不注重實施行動的傾向。

2、要防止“不聯繫實際,想當然”的現象。由於受農業基礎、農業推廣水平等因素影響,在新農村建設工作,在制定具體方案過程,應充分考慮各地區的經濟總量、農民收入水平、增長速度等因素,儘可能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政策或方案,以縮短村與村、組與組、地區與地區之間差距,以防止新農村建設乏力。

3、要防止“一手硬,一手軟”的傾向。經濟建設和精神文明是新農村建設中缺一不可的重要內容,在工作中,應做到一手抓經濟一手抓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都硬,以促進新農村和諧發展。

4、要防止只注重農村建設,不關心小城鎮建設,導致整體發展緩慢,城鎮化水平低,輻射帶動力弱,城鎮二、三產業發展緩慢,推動力不強,不能有效吸納剩餘勞動力的現象。

四、農民羣衆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願望和要求

1、由於農業基礎薄弱,希望繼續加強農田水利建設、中低產田改造等基礎設施。

2、隨着人口增長,飲水問題不斷突出,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對現有水資源進行統一規劃,合理調配使用,以減少用水糾紛。

3、在村組道路建設中,希望上級有關部門能夠適當補助。

4、希望繼續加大“整村推進”和“小康村建設”扶貧項目的實施力度,分步分批實施,最終在所有村、組實施整村推進”扶貧項目。

總之,通過各級部門與廣大農民羣衆的不懈努力,最終實現“環境優美、村舍整潔、經濟繁榮、民主法治、誠信友愛、安定有序、保障可靠、社會和諧”社會主義新農村。

新農村調查報告5

一、調查方案

(一) 調查的意義及目的

隨着新農村建設的不斷開展,農村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農村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然而,在新農村的建設過程中也涌現出越來越多的問題,本次調查主要是想發現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並對之進行思考。

(二) 調查內容

我國新農村建設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問題。

(三) 調查範圍:

l、被調查地域:江蘇省東臺市臺南鎮董賢村十三組

2、被調查對象:江蘇省東臺市臺南鎮董賢村十三組部分村民。

(四) 時間安排:

1、準備階段:20xx年1月17日--1月18日,問卷設計、收集資料等。

2、調查階段:20xx年1月19日--1月20日,問卷發放與填寫、訪談等。

3、總結成文階段:20xx年1月20日--1月21日,資料彙總統計、數據處理分析、撰寫調查報告與總結。

(五)調查途徑

我們選擇了問卷與訪談相結合的調查方式。

(六) 問卷填寫及回收情況

在調查中問卷均由被調查者本人獨立完成。在本次調查中,除部分調查問卷由於誤差形成無效問卷外,有效問卷112份。此外,重點訪談和實地觀察也爲我們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二、新農村建設問題的調查數據

1.被調查者的學歷

2.在對“您認爲新農村建設過程中需要突出解決的首要問題是什麼?”的問題中村民的回答情況是:

A.鄉風民俗的改善 10%

B.財富的增加 55%

C.未來的規劃 25%

D.其他 15%

3.村民對新農村建設了解情況:

A.不瞭解5%

B.瞭解一點 10%

C.基本瞭解 60%

D.瞭解很多 25%

4.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調查情況

調查結果顯示,現在農村的基礎設施總體建設還不完善。村裏基本沒有娛樂設施,農民精神生活還比較匱乏;醫療保險制度也相當不完善,據調查35%的農民沒有參加醫療保險。 5. 對“您認爲新農村建設哪些還有待加強?”的問題調查情況是:

A.村公路的建設50%

B.自來水20%

C.衛生設施20%

D.其他10%

6. 對“您認爲當前扶貧開發最應優先做的是什麼?”的問題調查情況是:

A.加大資金和技術支持 20%

B.加大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培養30%

C.加強建設和改善農村基礎設施以及醫療改革40%

D.其他 10%

7.村民承受孩子費用的能力調查結果:

A.可以承受5%

B.勉強可以80%

C.承受不了15%

三、新農村建設的成就

1、村容村貌有了新變化

在全國範圍建設新農村的總動員下,通過環境整治,目前村主幹道路基本上達到道路的硬化、村莊的綠化、河道的淨化、以及斷牆殘壁的拆除,基本上改變

了農村的“髒、亂、差”現象,改善了衛生保潔制度,村莊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善。

2、羣衆環保意識有了新提高

通過淨化、綠化、亮化、美化工程,羣衆不但對庭院衛生意識有了轉變,對公共衛生也有了講究,樹立起講衛生、美環境的新意識,形成“人人講文明、個個愛清潔、戶戶講衛生”的良好氛圍。現在垃圾不隨處亂扔,家禽的糞便也不隨處亂倒,都有了統一的'安排和處理。現在到哪都是乾乾淨淨的水泥地,讓人的心情也十分的舒暢。

3、物質生活得到新突破

而如今在中國不斷的發展變化中,農民也意識到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物質水平,開始不斷尋求致富的道路。現在我們村裏不僅發展了養殖業,還有很多小型的工廠,同時給一大批的婦女提供了就業崗位。

4、精神文明建設得到新發展物質生活上去了,精神生活也隨着提高了。現在在村幹部的帶領下,有時候大家在村部跳舞。愉悅了每個村民的身心,豐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

四、新農村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

1、農村的各項基礎尤爲薄弱

農村居民普遍存在學歷不高的現象,對先進的思想和政策難於理解和接受。由於小農意識濃厚,只看重眼前利益及局部利益,對於政府的舉措響應不大。甚至一些由於法律知識貧乏、法制意識淡薄,做出損害集體利益的違法違紀行爲。

農村基礎設施落後各個方面都需要建設,道路、住房、衛生醫療等硬化、綠化、美化、淨化、亮化、標準化都需要大量的資金。而縣鄉村財力薄弱,鎮、村二級只能夠靠中央財政轉移支付維持運轉,根本沒有財力投資農村公共設施建設。

農村薄弱的基礎是新農村建設的一大難題和挑戰,也是新農村建設的根本所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項系統工程和長期任務,並非一朝一夕可以改變農村面貌的,要不斷的加強投資和建設。 2農民的積極性不高

首先,農民沒有充分認識到新農村建設的意義和重要性,以至於他們也無法知道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他們需要突出解決的一些問題。由於宣傳力度不夠,一部分村民對於新農村的瞭解不多。

一方面,農民受到的切實利益十分有限,醫療衛生設施不完善,看病難問題仍然存在。農民增收不是很明顯,各種下鄉活動沒有到位,業餘文化活動不豐富等等。一些短期的職業培訓無法提供足夠的技能,使他們從事某項職業。而且一些建設需要向農民籌集資金,這對於很大一部分沒有固定收入來源的農民是一種不小的負擔。

另一方面,新的建設也帶來了一些環境問題。由於在農業生產中不正當使用化肥、農藥等,造成農村環境不同程度受污染。一些地區,胡亂引進開發,佔田、佔地的現象時有出現。開發商爲了利益,不僅低價從農民手裏購買土地,而且開山毀田。既破壞了當地的生態環境,又使農民的利益受到損害。

這一切都制約着農民對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農村的建設關鍵在於農民本身,因此如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不容忽視。 3.政府部門工作的不足

政府部門是爲人民服務的機構,也對人民的進行管理和約束。新農村建設的關鍵在於領導者的決策是否正確。要看能不能真正做到“情爲民所繫,權爲民所用,利爲民所謀”,做到一切爲人民服務。

新農村建設當中部分縣、鄉、村領導幹部對新農村建設熱情不高,存在畏難情緒,工作缺乏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宣傳工作不到位,工作沒有思路,資金不落實,問題不解決,幾乎完全停留在農民自發建設的階段。領導機構上下不統一、不對應,職能不明確,工作無法協調。

建設只注重表面,有的爲了應付上面的檢查,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光做一些表面工作。建設急於求成,將資金分散,準備工作不足、顧此失彼,“重建設、輕管理”的現象很嚴重。而竣工不久的村水泥道路路面就出現了破損、坑窪、翻沙等現象,卻沒有維護的人員。

還有一些官員徇私舞弊、以權謀私,只把自己附近建設好,疏於對其他地方的建設。

五、關於新農村建設的建議

新農村調查報告6

爲進一步讓學生走進社會,瞭解社會,體驗生活,豐富閱歷,積累經驗,大力提高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在今年國慶假組織部分學生開展中學生綜合實踐活動。

實踐活動的主要內容 :

“新農村建設”

請你利用國慶假期,深入農村進行實地調查,全面瞭解當地的經濟、政治、文化、歷史、風俗等各方面的真實情況,通過調查、訪談等形式寫一篇關於地方、新農村發展等內容的論文或調查報告。

活動流程:

1、對家鄉的變化的'調查,以及家鄉變化對你的影響。(山川、河流、房屋、人口、經濟收入、村民文化水平)寫一篇調查報告,不少於1500字。

2、對農村“留守老年人”或“留守兒童”生活現狀的調查。寫一篇調查報告,不少於1500字。

3、你在社會綜合實踐活動中運用了哪些學科知識?做了哪些事?有何感想?寫一篇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心得,不少於1000字。 對中學生使用手機的調查

活動流程:

1、全班分成六小組,對中學生使用手機進行,調查,注意調查應具有普遍性:對學生進行調查、對家長進行調查、對教師進行調查、對社會進行調查??

2、各小組利用一週時間進行調查,由組長彙總並上報老師。 深入社會、瞭解社會

活動目的:

走向社會、接觸社會、瞭解社會、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增強社會責任感,培養並提高社會交往、組織管理、分析思考、實踐創新能力

活動主題:

深入社會、瞭解社會、增強社會責任感,

走進社區,開展社區服務活動,自主參加社會公益活動,進一步培養和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能力。

活動時間:

寒假

活動內容 :

1、協助村委會出牆報、普法宣傳,進行清潔街道、拾撿垃圾等活動,清理綠化帶內隨意丟棄的垃圾;

2.清理街道牆面上張貼的廣告;

3.爲社區居民分發報紙;

4.服務孤老,爲村裏孤寡老人做家務事;

5.開展綠色環保活動。在村裏開展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宣傳活動;開展本地區水資源狀況的調查及提出改善的建議;對本地區水環境污染的調查、分析和建議等。

6.開展讀書學習互助活動,幫助和指導村裏的國小生開展讀書學習。

活動心得:

通過服務社區的活動,使我熟悉社區在地理環境、人文景觀、物產特色、民間風俗等方面的特點,繼而萌生親切感、自豪感,並懂得愛惜、保護它們;留意社區中人們關注、談論的問題,並能學會綜合而靈活地運用自己的知識加以解決,從而掌握基本的服務社區的本領,形成建立良好生活環境的情感和態度;在服務的過程中學會交往、合作,懂得理解和尊重,形成團隊意識和歸屬感,增強服務意識和責任感。自覺地從身邊小事開始,關注周圍、社區、國家乃至世界性的環境問題,並養成隨時隨地保護環境的意識和習慣。

新農村調查報告7

一、基本情景

xx鎮地處xxx三縣交界處,幅員面積xx平方公里。耕地xx餘畝,森林面積xx畝。共有xx個行政xx個村民小組,xx戶,xx人。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xx年到達xxx元,比xx年增加xx元。xx個省級扶貧村。

二、發展現狀

“十五”期間,全鎮農村經濟出現四大變化:一是農業結構調整效果明顯。二三產業、養殖業、林果業產值佔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逐年增加;二是農作物品種結構逐步優化。優質糧油、蔬菜、三元雜交豬、肉羊新品種改良率逐年增加,林果業高接換優等新技術全面推廣;三是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較快。xx年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xx元,比xx年增加xx元;四是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從李橋鎮的鎮情出發“夯基礎,增後勁”圍繞“修路、治水、改網、建集鎮、興旅遊”的思路,完成了xx餘萬元的公路硬化和xx萬元的渠系配套設施和投資近xx萬元的光纖電視工程,農網改造xx個村,新增變壓器xx臺,改井打井xx多口,xx自然風景區已完成規劃設計工作。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這次調研的情景看,xx鎮新農村建設,總的形勢較好,部分農民比較富裕,房子比較漂亮,農村也比較穩定。但同時也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而又一時難以解決的問題。

1、村級經濟實力薄弱,牽引力不大。近年來,由於鎮村兩級加大對重點產業發展、公益事業建設、基礎設施配套及文教衛生等項目的投入和建設,使鎮村兩級債務沉重,全鎮負債總額xx萬元,僅村級債務就多達xx萬元,大部分村少則數萬元,多則上十萬、幾十萬。村級經濟實力薄弱,發展經濟包袱沉重,使經濟發展難以構成牽引力、向心力。

2、傳統農業難以拓展,支撐力不強。xx鎮是一個典型的農業、林業大鎮,農業資源、林業資源、畜牧產品是其三大經濟支柱。可是,此刻由於受氣候、品種、市場等因素的制約,農業產業的發展空間越來越小,除了進一步調優、調精、提高單產外,發展的潛力似乎不大。同時,傳統農業還受自然災害、市場供求等因素影響,處在一種靠天吃飯的極不穩定的狀態,對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撐十分有限。

3、加工產業規模偏小,帶動力不足。近年來,各村都相繼建設了一批爲民服務的小型加工房。但由於資金有限、投資規模小、市場風險大、經濟效益差,這些企業自身的生存發展還十分困難,更不用說帶動農業和農村經濟快速發展。

4、農民增收門路狹窄,增長點不多。在深入基層調研中,我深深地感到:農民增收門路狹窄,產業結構調整任務艱鉅。傳統農業只能解決農民的“吃飯”問題,而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他們的“致富”問題。大部分農民把增收的期望寄託在外出打工上。雖然收入相對較高,但受羣衆觀念、農民素質、就業門路所限,盲目性大,流動性強,難以穩定就業,也不是長遠之計。

四、對策和提議

1、要堅持富民爲先,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體是農民,根本是發展農村經濟,重點是增加農民收入,難點是構建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的長效機制。儘管“十五”期間,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到達xx元,個別村初步具備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礎條件,但農民收入渠道不寬,增收基礎並不穩固,靠天吃飯、靠農業增收的現狀並未根本改觀,偶遇自然災害,稍遇市場波動,增幅就會大起大落,陷於徘徊。所以,在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我們要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爲振興全鎮經濟的中心任務,擺在一切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跳出農業發展農業,跳出農村致富農民,採取“內外抓、綜合抓、重點抓”,既向農業的廣度和深度進軍,把農業和農村內部的文章做足,又要繼續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在農業和農村外部尋求增收途徑;既要抓好面上增收,全方位開闢農民就業和增收的渠道和途徑,又要分類指導,突出重點,着力解決好農村貧困人口等特殊困難羣衆的生產生活問題,做好扶貧救助工作;既要立足當前採取見效快的具體措施,又要着眼長遠尋求解決農民增收問題的治本之策,建立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的長效機制,多途並進,多管齊下,不斷開拓農村經濟發展的新空間,不斷開闢農民增收的新途徑。

2、要抓住農業結構調整這條主線,鞏固和發展增收基礎。着力培育特色支柱產業,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一是優化品種結構,加大示範帶動。結合本鎮實際,在穩定種植業的基礎上,鞏固發展好筍材兩用竹、黑山羊、生豬生產。二是要依靠科技,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要以巖區爲重點,認真做好中藥材xx畝、薑黃xx畝、香樟xx畝的栽植。以壩區村爲重點的蔬菜基地xx畝、青蒿種植xx畝,撐綠竹種植xx畝,着力推進種植業從單一的糧食生產結構向糧、油、飼、林、果、蔬多元結構轉變。

3、要創新機制,加強和培植市場主體。一是扶持種養大戶,培植農業生產主體。積極發揮xx種豬場,xx養場的帶動優勢,經過對一些市場意識強、科技素質高的種養大戶,採取政府扶持支部引導、農戶投資的辦法,大力發展規模養殖,使他們不僅僅是科學種養致富的典型,並且成爲農村先進生產力的.代表。二是扶持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培植科教、流通、農資服務的主體。要引導農村大戶、運銷能人、龍頭企業、基層幹部和村級團體經濟組織創辦領辦農村專業服務組織和專業協會,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提高農村經濟的自主發展本事。

4、要以點示範,凸現新農村建設新亮點。要緊緊藉助中央、省、市、縣新農村建設的強勁東風,以xx村、xx村兩個示範村建設爲主體,全力提升示範村以點帶面示範引導的作用。一是要超前規劃。二是要高起點建設,進而推動全鎮新農村建設進程的加快。

5、要轉移農民,拓寬增收領域。近幾年,xx鎮農村勞動力向外轉移的速度呈加快趨勢,務工經商收入成爲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從調查情景看,xx年全鎮縣內外轉移輸出已達一萬人,農民在縣內務工的年收入一般在xx元左右,縣外務工異常是在沿海發達地區務工的年收入一般在xx元以上,文化層次較高又有必須技能的農民,年收入超過萬元。

所以,圍繞新農村建設,今後幾年要繼續重視農村勞動力資源開發。一是加強外出務工的組織引導。我鎮農村勞動力外出主要依靠親幫親、鄰幫鄰的方式,就業的盲目性較大。要注重加強同縣勞務市場和勞務中介組織的聯繫,爲農民工供給及時的勞務信息和維權保障服務,讓農民出得去、能就業。二是大力發展非農產業。爲農民務工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爲農民增收開闢新途徑。三是大力提高農民工素質。經過“陽光培訓”和扶貧培訓工程提高外出務工農民競爭本事。經過發展特色農業消化一部分,發展非農產業吸納一部分,發展外出打工輸轉一部分,大力提高剩餘勞動力的轉移率,爲新農村建設供給人力和物力支持。

新農村調查報告8

本人特對xxx村的新農村建設進行調研,在下着眼於xx村新農村建設的具體情況作此報告,報告涉及新農村政策與稅費改革政策,新農村經濟建設,農村社會保障問題,農村基礎教育與農業科技文化,城鎮化建設,農村醫療衛生等內容。

一、自然狀況與經濟發展現狀

xx村位於浙江中部,是由原來的新嶺腳村和牛歪村合併而來。現有人口20xx人左右,勞動力1200人左右,在外勞務人員300人左右,預備黨員15名,黨員42名。全村國土面積27、8平方公里。人均收入達6000元左右。在上級政府部門的倡導下,xx村堅持以生產發展爲中心,以提高生產力水平、農民收入、集體收入爲落腳點,以村鎮規劃爲突破點,以村屯整治的“四清四改”爲切入點,以培養新型農民爲根本點,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可喜成果。

村子的主導產業是農業和畜牧業。主要的農副產品有:水稻、小麥、玉米,在養殖方面,雞鴨成爲近年的主要牲畜。自合村並組以來,該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爲指導,狠抓村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圍繞本地獨特優勢,大力發展葡萄生產,葡萄已經成爲農民主要收入來源的經濟支撐。圍繞國家重點項目建設,加大就地打工創業的步伐,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造就了一批有眼光、有技術、會經營的農民工隊伍。圍繞改善村容村貌,狠抓了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村級公路硬化得到突破性的發展,農民居住條件、交通運輸條件大爲改觀。圍繞建設文明新村,科學制定居民點村莊規劃,加強引導管理,爲農民娛樂的“文化廣場“已成雛型。

二、基本情況和民主建設現狀

近年來,隨着中央、省、市、區、鄉各級黨委、政府的各項支農惠農政策的出臺和貫徹落實,xx村在經濟結構調整、基礎設施建設、農民增收等方面有了較大的改善,在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進當地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

(一)農業生產情況

xx村現有耕地2680畝,人均耕地面積1、8畝,全村主要是以蘋果、蔬菜產業爲主,產業發展比較滯後。20xx年末農民人均純收入約爲3100元。產業結構情況:xx村一、二組以蘋果、糧食種植爲主;三、四組以蔬菜種植爲主;五組以林木、幹雜果,菸草和糧食種植爲主。

(二)、有關農村政策的落實情況

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得到進一步落實,全村的社會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得到進一步發展。全村基本實現村村通公路、通電、通水、通電視、通電訊。現xx村建設有一所衛生室,解決了村民看病難的問題;村上建有1個科技文化活動室;全村享受農村低保戶120人,65週歲以上老黨員生活補貼6人,困難戶基本上得到救助,新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參合人數1424人,參合率90%。

(三)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情況

村“兩委”班子共5人,其中:村黨支部委員4人,村民委員會委員3人;全村共有黨員42人,其中:男性黨員39人,女性黨員4人;每年召開黨員大會2—3次;實行村務公開、財務公開、政務公開,堅持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加強黨羣、幹羣關係,努力調動村民的參與政務、事務的積極性。

三、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的及意義

(一)新農村建設目的

長期以來,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一直是決定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和現代化進程的關鍵性問題,也是關係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問題。沒有農業的牢固基礎和農業的積累與支持,就不可能有國家的自立和工業的發展;沒有農村的穩定和全面進步,就不可能有整個社會的穩定和全面進步;沒有農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國人民的小康。農業豐,則基礎牢;農村穩,則社會安;農民富,則國家昌。只有近億農民全員加入現代化進程,才能盤活國民經濟全局,實現可持續發展;只有廣大農村的落後面貌明顯改變,才能實現更大範圍、更高水平的小康。因此,xx村要想發展就必須進行新農村建設。

(二)新農村建設意義

1、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與解決“三農”問題是相互統一的。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中,解決三農問題始終是全局性、根本性的問題。構建和諧的農村社會與城市不同,應與農村建設的實際緊密結合起來,把農村建設成爲經濟繁榮、設施配套、功能齊全、環境優美、生態良好、文明進步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2、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統籌城鄉發展、實現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徑。社會公平、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本特徵。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堅持以發展爲重、發展爲先,以經濟建設爲中心,通過加快農業產業化、農村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步伐,不斷縮小城鄉差距,從而實現農村社會由溫飽到小康。

四、建設新農村存在的問題

(一)經濟建設發展緩慢,物質基礎較爲薄弱

簡單的農業生產、常規的農業生產佔據農村的.主導地位,小農意識較爲深厚,農業產業化滯後,特色農業規模農業形成不了優勢,產業缺乏,市場信息落後。造成農民收入低,經濟建設發展緩慢的主要原因。農業生產結構單一,缺乏其它副業的發展。我們村座落在浙中盆地上,本村村民是一個以農業爲發展主業的村莊。就土地總數與人口總數相比,可以算作地多人少的村落。然而幾十年來,本村村民在農業生產上一直沒有任何突破、創新。種植作物單一,無怪乎小麥、玉米、棉花。村中沒有什麼農特產品,更談不上農特產品的加工。在蔬菜種植上、林果業發展、畜牧業等方面的發展落後,國家出臺的農村政策中鼓勵提倡的農村要發展多種經營模式的要求至今未在本村實現。

(二)農村基礎教育不夠全面

農村的教育現狀是“適齡兒童入學率低”、“失學率高”、“教育狀況落後”,甚至有些地區人們根本不重視教育。忙於修建,急住新房,讀書人漸變少。村中這幾年的住房修建規模發展很大,使得村容村貌也煥然一新,但卻出現了一個很不好的趨勢:讀書上大學的人少了,有很大一部分村民只盯住眼前利益,將家庭絕大部分收入投到了住房修建上,而相對減少了對孩子學習方面的投入。村中有很大一部分孩子在國中畢業後就外出打工掙錢,這種看輕知識、缺乏知識的現象,其負面影響是深遠的。村名腦中“墨水”還是少,種田缺乏科學知識。在村中廣泛存在着村民種田不懂科學、不用科學、不信科學的現象,有的人想科學種田還受到周圍人的嘲笑,認爲那是瞎折騰。科學知識的缺乏嚴重製約着村莊的發展,制約着村民的“錢袋子”。最近幾年,有科學員下鄉講述科學種田的活動,聽者不是很多,聽了的人大部分也沒有按照做。

(三)對農民的思想教育薄弱

黨在農村的思想凝聚力下降。由於一些基層組織忽視對農民的思想教育和引導,缺乏有效的措施來管理和組織農民。又由於村幹部的個人工作繁重等原因,不能對農民進行經常的教育。

(四)對新農村建設欠缺理解

部分黨員幹部對新農村建設的認識不高,加快發展的緊迫感和責任感不強,“等、靠、要”的思想嚴重。農民羣衆的整體生產水平不高,質量意識、商品意識薄弱,農業產業化建設起點較低,農業龍頭企業規模不大,帶動能力不強,各類專業協會工作運轉困難。

五、新農村建設社會實踐調研方法及收穫

調研主要採用實地考察,理論聯繫實際的策略。通過查閱《村志》瞭解歷史,通過走訪羣衆得知他們所之所想。在調查訪問過程中,村民就對制約我村發展的問題提出了建議。針對本村所存在的諸多問題,結合鄉親父老發表的對於改變本村發展現狀,儘快脫貧致富的想法、看法,我也思考良多。

(一)發展農特產品,擴大農特產品的生產規模,進行農特產品的深加工

村中有些村民表示:不是不想發展農特產品的生產,只是因爲生產規模較少,這種單戶單幹的規模易造成農特產品的出售困難。村民們說:“種植太少了,成不了規模,人家不願來收,還往下壓價。”村中領導幹部應號召發展農特產品的種植、生產,形成生產規模,將本村打造成一個以某種農特產品爲主的生產基地,吸引購買商前來收購,並在此基礎上號召有能力的村民進行農特產品深加工,過大生產鏈,取得經濟效益。

(二)開展農貿集會,擴大村民收入,消費渠道

像我們臨近村鹽廠村就是一個農村發展的典型。村中帶頭人本着“先富帶動後富”的思想,在村中投資蓋起樓房,建起工廠、學校。爲取得經濟效益,開展了“九月九農貿會”“元宵大型農貿會”,這些或大或小的農貿集會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帶動了其村的經濟發展。像這種發展農村經濟的模式很值得借鑑,開展本村的農貿招商活動,促進村民多方面、多途徑收入。另外若趕上好機遇,還可以吸收外商投資。

(三)完善水裏灌溉系統,擴大人工河流的範圍

我村遠離河流、湖泊,水源缺乏,這是客觀原因所致。但是我們完全可以發揮人力資源,不斷完善水裏灌溉系統,擴大人工水流影向範圍。隨着村莊經濟的不斷髮展,村民爲了增收、創收,開鑿了地下井。村中也曾組織兩次開鑿人工河流的活動,讓村民受益頗多。我們村領導幹部還應繼續發揮作用,解決擺在村民面前的用水、吃水難的問題。

(四)豐富農民頭腦,增加農民科學種田知識

在調查訪問的村民中有12、4%的村民認爲制約本村發展的最大因素是科學知識。這個數據表明一部分村民是認識到科學種田的重要性的。像現在科技員下鄉講述科學種田的活動就應繼續下去。要在村中進行實打實的實驗,讓村民嚐到科學種田的甜頭,從而達到運用科學知識達到穩產、高產的目的地。

六、新農村建設主要思路

(一)認真組織黨員幹部羣衆深入學習

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圍繞實現農業特色優質化、道路房屋整潔化、村風民俗文明化、社會秩序和諧化的要求,堅持統一規劃,分步實施,突出重點,整體推進,通過新農村建設實現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切實體現,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更加完善,各種制度建立健全,農民收入穩步增長,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村容村貌明顯改觀,村民素質明顯提高,村風民俗文明進步,社會環境安定有序,使社區成爲文明村、富裕村、和諧村,在全鄉率先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

(二)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創新發展思路,抓住關鍵,凝聚力量,優化發展環境

積極推進農業信息化,產業化進程,優化產業結構,改善農村基礎條件,提高農村可持續發展能力。農業形成產業化、商品化、專業化、區域化的生產方式。在確保糧食種植面積基礎上,大力發展高效和經濟作物和畜牧業,形成村有品牌,有特色的農業示範基地。

(三)要加快發展農村農育事業,實現城鄉教育均衡發展

切實抓緊抓好“普九”工作,大力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統籌發展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進一步完善城鄉學校對口幫扶制度,組織城市學校選派校長、教師到農村中國小任教,不斷提高農村學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學質量。進一步加大對貧困學生的幫助力度,避免學生因家庭貧困而失學。

七、新農村建設成功原因

(一)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

在新農村建設中,xx村注重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深入開展農村“三級聯創”、“無職黨員設崗定職”、“黨支部和農戶結對幫扶”等活動,組織開展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進一步提升農村黨員幹部帶頭致富、帶領羣衆共同致富的能力。加強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進一步搞好村務、財務和黨務“三公開”,切實保障農民羣衆的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和監督權。

因此,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培養一支創造力、戰鬥力和凝聚力強的基層黨員幹部隊伍,應當選擇年齡輕、有文化、社會責任感強的村級後備幹部作爲重點培養對象,提高他們在羣衆中的影響力,有意識地鍛鍊和提高他們的執政意識、執政能力以及帶頭創業和帶領羣衆共同致富的能力。

(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着力形成統籌城鄉發展的新格局,進一步縮小城鄉差距。

xx村地處浦江縣北部,原來是一個交通不便、信息不靈的偏僻小村。20xx年以後,隨着通村而過的四海大道建成通車,該村的交通狀況得到了極大改善。目前,該村到城區和鎮區只要幾分鐘的時間。城鄉統籌、城鄉一體爲該村的新農村建設創造了一個極其有利的發展機遇。城鄉統籌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需要。

xx村新農村建設的實踐證明,要使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決策落到實處,要根據農村的實際情況,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點和着力點是增加對農村公共產品的供給,主要包括:加強農村道路、水利、通訊、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農村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加強農村社會保障、社會安全體系建設。同時,各級政府還應通過制定發展規劃,確定產業政策,運用經濟槓桿等多種手段來統籌城鄉發展,逐步實現城鄉一體的新格局。

(三)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量力而行,防止盲目投入。

新農村建設是一項只有資金投入,沒有或很少有經濟回報的工程,而且投入資金的數額較大。一個村要完成“小五化”、污水和用電線修標準化改造,投入少則百萬元,多則達千萬元。儘管我市財政對新農村建設扶持的力度較大,但還不足以滿足新農村建設項目的各項支出。

有的村爲了儘早完成新農村建設,主動向上級爭取項目,不惜向銀行貸款;有的村兩委幹部爲了追求政績,項目貪大求洋,不顧農村財力,建造高檔次、高品味的亭臺樓閣,造成集體資產大規模的虧損。而市口村立足可持續發展,採取積極措施,合理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全面加快建設小康、和諧新農村的步伐,促進村經濟全面發展,走出一條符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基本特徵和發展方向的新路子。

八、新農村建設取得的經驗

一是不斷創新領導方式,充分發揮了鄉黨委的核心領導作用、企業的支撐作用、機關站所的服務作用和社區的主體作用,整合資源,形成合力,爲新農村建設提供有力的組織保證,是抓好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保障。

二是不斷調整和完善工作思路,找準切入點,落實各項工作措施,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組建龍頭企業,拉動社區經濟社會發展,確保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促進集體經濟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是新農村建設的有效途徑。

三是不斷加強班子隊伍建設,增強“兩委”班子的凝聚力、戰鬥力、創造力,始終把解決“有人辦事”作爲解決“有錢辦事”的前提條件,充分發揮黨員幹部的模範帶頭作用,積極投身到“三村四化”建設中,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努力爲家鄉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貢獻力量,是抓好新農村建設的決定因素。

四是不斷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贏得各級政府和上級有關部門的關心和支持,爲新農村建設和集體經濟的發展增加動力,是新農村建設取得實效的關鍵。

九、社會實踐感悟

大學生參與實踐活動,是當年五四青年開創的走向社會,深入民衆'光榮傳統的延續,是教育同生產實踐相結合在新時期的具體表現,是青年學生將自身價值與祖國命運緊密相連的重要環節。我們想要儘快的成爲現代化建設的有用人才,適應社會的需要,就要在學習期間,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認知社會,認清自我,調整和完善自我,在困難和挫折中鍛鍊自我,爲適應以後的工作準備。這是我參加實踐活動的主要目的。抓住有利時機參與各種形式的暑期實踐活動,對於引導我們把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於社會實踐統一起來,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新農村調查報告9

最近,我參加了市委組織部組織的對江蘇省江陰市華西村進行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培訓學習,幾天的參觀學習過程中,我親身感受華西村如火如荼的發展氛圍,親耳聆聽了華西村率先發展的先進經驗,親眼目睹華西村新農村建設的巨大成就,感受很深,觸動很大。華西的巨大發展變化不僅讓我驚歎,也讓我深思。更多的是華西村的發展經驗,讓我對農村經濟的發展和新農村建設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體會。

一、幾點啓示

1、要建設新農村必須要有一個好的帶頭人。華西村經濟的發展,吳仁寶在其中發揮的核心作用,沒有吳仁寶,華西固然也能像其它農村一樣能得到發展,但是要想取得今天的鉅變,恐怕很難。正是由於有吳仁寶這樣的好帶頭人,華西才先後實現了電話村、彩電村、空調村、汽車村、別墅村。因此,新農村建設必須要有一個無私奉獻、信念堅定、能領着羣衆共同致富的好帶頭人。

2、要建設新農村必須要立足實際,因地制宜。發展農村經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華西村正是立足本地資源,從發展小五金起步,逐步發展壯大。農村與農村的情況不同,經濟基礎也不一樣,資源優勢也不一樣,我們只有從實際出發,立足本地實際,找準符合本村的發展道路,才能走上富裕的新農村建設之路。

3、要建設新農村必須必須要堅持制度創新。華西村從實際出發,制定了一整套具有華西特色的管理制度和分配製度,創造性地提出了提出一分五統(即村企分開,經濟統一管理、幹部統一使用、勞動力統一安排、福利統一發放、村建統一規劃)的發展建設大華西的新舉措,建立了企業合作制、廠長負責制、經理監管制、工代議事制的管理體制,對員工實行首位高工資、末位淘汰制、違章辭退制,在分配機制上,堅持少分配,多積累;少拿現金,多入股,這些創新理念和舉措,吸引了大批有識之士,來這裏創業,使華西村獲得了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華西經濟如滾雪球一般越來越大。

4、要建設新農村必須首先發展農村經濟。華西村在吳仁寶老書記的帶領下,經過四十多年的艱苦創業,把華西建成了年產值超過400億元,聞名全國的天下第一村。華西發展了,華西人富裕了,正是因爲有這樣的經濟實力,華西的村民才能過上幸福的日子。因此,農村要發展,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就要從發展農村經濟做起。華西的實踐證明,只有走集體經濟道路,發揮集體的力量,才能在農村集中力量辦大事,才能實現共同富裕。

二、今後工作的思考

借鑑外地成功經驗,作爲一名組工幹部,我感受最深的是,當前我區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建好班子,配強隊伍。華西村之所以能夠永葆先進,取得今天如此輝煌的成績,最關鍵的`就是有一個好班子,一個好的領路人。我們要借鑑華西村的經驗,一是要在村級班子建設上,着力打造村級領導核心。二是要在黨員隊伍建設上,注重發揮黨員模範作用。在農村黨員中深化和拓展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工作,在武廣客運專線等重點工程項目上發揮把好無職黨員帶頭作用。三是在後備幹部培養上,大力培養村級後備力量,保障班子隊伍持續發展。通過建立健全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長效機制,實現制度管人、有章理事,進一步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提高黨組織的戰鬥力、凝聚力和號召力。

2、理順思路,強化管理。要通過強化制度管理,進一步推進基層的民主建設,一方面落實好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和村務公開、財務公開的四民主二公開制度。另一方面抓好黨內民主,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加強黨員幹部與羣衆的交流,暢通聯繫渠道,讓羣衆監督黨員,評價黨員,要廣泛收集當前羣衆反映的熱點、難點、焦點問題以及對新農村建設的意見和建議,在調查摸底的基礎上,根據各村的黨員大會和村民代表大會討論制定本區的發展目標規劃,力求使發展規劃科學合理、符合實際,達到羣衆滿意。

新農村調查報告10

前言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和國家全面建設小康和現代化、推進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重大舉措,是時代的召喚,是廣大農民的迫切願望和心聲。“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20字方針的貫徹與落實,使得以往的貧窮落後的山區和不發達地區,經過幾年的艱苦奮鬥,如今已是另一番新景象。這次,藉由課程需要的機會,以及爲了瞭解新農村建設情況,我利用寒假時間走訪我村的各家各戶,做了個實地調查。

一、村容村貌介紹

峯崎村系泉州市惠安縣輞川鎮第一大行政村,是一個面積6.5平方千米的村莊,有村民1325戶5500多餘人。有耕地面積2500多畝。背靠麒麟山,地處縣城北郊外,距離鎮區2公里,毗鄰斗尾港,林輞溪斜貫村之西南;村之東北爲泉惠石化園區,西南爲國家級農業示範園區——走馬埭。本村屬省定革命老區村。國道324線、省道201線,沿海大通道分東西中並行南北走向於我村及周邊,玉輞公路東西走向橫貫本村,泉肖鐵路穿村而過,所轄自然村公路縱橫交錯,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多年以來,村兩委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緊緊圍繞福富村強民這一工作重心,牢牢抓住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這一歷史機遇,堅持抓班子,帶隊伍,理清思路,完善制度,優化體制,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格局,促進了全村經濟建設和各項公益事業的快速健康協調發展,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不斷向前推進,全面達到並超過泉州市寬裕型小康村標準,“三個文明”建設取得豐碩成果。

二、調查對象與方法

(一)調查對象

20xx年1月25日-28日,對峯崎村的村民做了問卷調查活動。

(二)調查方法

本次以書面問卷爲形式,深入各家各戶調查走訪,以及街頭隨機調查。其中,有效份數100份,街頭調查佔了31份。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調查結果

1.被調查人信息

從性別看,男性所佔比重爲70%,女性爲30%;從年齡看,25歲以下的佔24%,26-55歲佔50%,55歲以上的佔26%;從學歷看,文化程度是國小及以下的佔31%,國中文化程度的佔35%。高中文化程度及以上的佔34%。

2.被調查人對新農村建設的瞭解程度

調查結果顯示,被調查村民中有4%對新農村建設很瞭解;有20%比較瞭解;57%不太瞭解,只是聽說過;還有19%的不瞭解新農村建設這一說法。

3.被調查人的收入情況

調查結果顯示,被調查中10%的村民的主要經濟來源是農業所得;64%爲外 出打工;26%爲其他行業收入

4.新農村建設中的首要問題

調查結果顯示,被調查中12%的認爲是環境衛生;39%的認爲是醫療保健;29%的認爲是文化教育,還有20%的認爲都很重要。

5.被調查人對教育的看法

對子女的上學態度都非常支持,如今考上名牌大學的有一部分人,希望自家的子女能向他們靠前。他們認爲,農村要擺脫貧窮,就必須要有文化的人來幫助農民脫貧致富。

6.村裏基礎建設

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公路、電、電話等基礎設施建設較好。村鄉之間一般都連通了水泥公路,甚至房子與房子間的小道也普遍用水泥鋪成,還有路燈照明,格外溫馨。農村個人交通工具主要爲自行車與電動車,其中電動車越來越普及。

7.被調查人對徵地拆遷的看法

隨着農村經濟的發展,徵地現象比較普遍,受傳統觀念和生活習慣的影響,大多數農民的“戀土”情結較濃,不願離開賴以生存的土地。雖然部分年青人在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過程中,開始離開土地外出務工,逐漸融入大都市的生活中,但是他們更相信祖輩傳統的“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倘如徹底改變他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他們仍覺得故土難離,特別是對於沒有一技之長的“4050”人員,更擔憂失去土地而喪失了生活的依靠。二憂拆遷而導致生活質量下降。部分農民雖然對改善居住條件和生活質量十分嚮往,但是由於自身素質較低,收入不穩,對搬遷建設新居缺乏足夠的信心。一方面,他們盼望自己現在的居住條件能夠儘快得到改善。另一方面,他們又擔心把僅有的一點積蓄都投入到建房上去之後,往後的生產和生活無所依靠,因此,他們對搬遷到農民新村既贊同又擔憂。同時,部分農民擔心進入農民新村集中居住後,家庭費用支出增多,特別是水、電、氣等費用的支出而導致生活質量下降。

8.政府在民生方面的投入

調查結果顯示,有34%的認爲很好;60%的認爲一般;還有6%的認爲不好。

(二)調查分析

1.新農村建設宣傳力度不夠。

雖然中央、省級媒體對新農村建設宣傳力度較大,部分黨員羣衆還沒有真正認識到位。同時,具體操作中難以掌握,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村民參與新農村建設積極性,進而影響了新農村建設的進程。

2.村民對於徵地拆遷沒有很好的認識。

由於以前石頭房的老舊,有諸多安全隱患,政府大力推進房屋改建工程,但是,另一方面,農民的“戀土”情結較重,這使得農民對政府工作的開展不夠理解和支持,從而給政府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

3.環境污染還存在一定問題。

環境問題是農村存在的一個嚴重問題。隨着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村企業不斷涌現,污水的處理不當造成嚴重的水污染。另外,還有蓋房產生的建築垃圾,建築商爲了降低成本,直接就把垃圾就地掩埋或者倒掉,以至於土地的有效利用率下降。

4.農村的文化建設有待加強。

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豐富農民的文化生活很重要。儘管在近年的春節活動有所增加,但是還有不少農民反映文化水平低是限制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平時的文娛活動也很少,除看電視、打撲克、打麻將外,基本沒有什麼活動。

5.不同村民,不同立場。

各自所關心的利益也不近相同,並且對新農村的建設具有一些差異,從村民們家庭生活情況看出,大多數家庭條件都不錯,有些都已經達到小康水平,但一些偏僻的地方出行還不太方便,生活環境不是那麼理想,一些村民的思想有些落後,這些東西是不能完全避免,改革開放帶來的迅速發展必然會帶來地域發展的差異與不平衡。

四、解決對策

(一)要大力宣傳新農村建設新形勢

要利用標語橫幅、宣傳車、走訪等將新農村建設的意義、標準、要求進行全方位宣傳,在全社會營造新農村建設的良好氛圍,充分調動起羣衆參與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圍繞中央“20字”方針,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二)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

農民是建設新農村的主力軍。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是將農村巨大的人口壓力轉化爲人力資源優勢的根本途徑。在下一階段的工作中,我們必須加大宣傳力度,讓廣大羣衆瞭解國家政策,增強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性、長期性和艱鉅性認識,讓他們在新農村的`建設過程中充分發揮主體作用;要採取舉辦培訓班、走出去學、請進來教和農業科技下鄉等形式,提高農民素質,增強他們的法律意識,讓他們掌握致富實用技術,用現代農業科技、法律知識武裝農民;要加強農村的思想道德建設,積極開展“文明家庭”、“和諧村組”創建活動,堅持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讓羣衆自覺抵制封建迷信活動,樹立社會主義新風尚。

(三)經濟上,推進農業現代化

農業問題是“三農”問題之一。使農業向着市場化、產業化、規模化、公司化、多樣化、科技化、生態化、綠色化、服務化、自主合作化的方向邁進,有利於實現富村強民。同時,也要大力發展節水節能高效農業、生態農業、綠色農業、有機農業、觀光農業,深入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與農業技術創新。

(四)社會保障方面,要全面改善

要使農村社會向着安全保障化、社會和諧化、全面小康化的方向邁進,進一步完善合作醫療制度,積極推進老齡、孤兒、貧困與意外方面的保障制度建設,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和諧農村社會。對農民工要普遍推行綜合保險,包括勞動保險、意外保險、醫療保險等,有條件的城市,要有序地不斷地使長期在該城市服務的農民工轉爲城市市民。使農村文化向着多元化、多樣化、多彩化、現代化,農村道德向着規範化、合法化、合情合理化的方向邁進。

(五)文化上,多元化、現代化等是關鍵

要使農村文化向着多元化、多樣化、多彩化、現代化,農村道德向着規範化、合法化、合情合理化的方向邁進。一方面要進一步加強文化教育娛樂健康等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另一方面要大力發展多種形式與內容的社會教育。在覈心價值觀與道德建設方面,要以科學發展觀、和諧社會觀、八榮八恥觀、生態文明觀引領新農民培育,大力弘揚優秀傳統道德文化,積極推進傳統道德的科學化、規範化、合法化與現代化。從觀念變遷看,新農村建設要充分發揮農民在新農村建設中的自主性與自覺性,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面向市場、具有企業家精神的新農民。因此,政府及有關開發機構不僅要傳授農民各種實用的知識與技能,特別是具有地方特色的資源知識及其技術,以提高農民的技術與管理水平,尤其要着力培育農民的市場與創業意識、生態與社會意識,使新農村建設普遍成爲現代文明對農村的洗禮,真正使農村迸發出持續發展的內在活力。

新農村調查報告11

近年來,我縣農業農村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先後被評爲省市農業產業化先進單位、省市勞務經濟開發先進縣、全市農辦系統先進單位、全市新農村建設先進縣。

一、統籌城鄉發展,穩步推進新農村建設

一是高標準高起點完成了規劃編制。二是產業發展勢頭良好,農民收入顯著提高。三是基礎設施逐步完善,農村各項公益事業蓬勃發展。四是村莊改造穩步推進,村容村貌明顯改觀。五是加強村級班子建設,民主管理成爲主流。

二、發展現代農業,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

一是優化產業結構,壯大產業基地規模。穩步發展了優質稻板塊基地45萬畝、優質雙低油板塊基地40萬畝、優質棉板塊基地16萬畝、蔬菜板塊基地20萬畝。全縣已建成萬頭豬場11個,萬隻以上的蛋雞養殖場478個,千頭奶牛場2個,規模肉牛場9個,規模養羊場18個,畜禽養殖大戶達到4000戶以上。建成水產板塊基地18萬畝,小龍蝦養殖基地7.6萬畝。

二是壯大龍頭企業,強化帶動效益。近年來,全縣已建成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7家,國家級1家,省級8家,市級17家,縣級11家,形成了糧食、油料、棉花、水產四大加工體系和畜禽養殖體系。

三是加大農產品加工園區建設,實行產業集羣發展。着力推進了食品工業園和散花水產品加工園區建設,先後組建了中禾糧油集團和水產集團。

四是實施農產品品牌戰略,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全縣有286個農產品獲得國家“三品”認證,其中綠色食品28個,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258個。“”牌水產品已打入等國際市場。“”、“”牌水產品商標成爲全市知名商標;7家企業生產的產品進入家樂福、中百倉儲、黃商集團等大中型超市。

五是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全縣已登記註冊合作社234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入會社員達到3.8萬人,帶動農戶11.8萬戶,涵蓋了種、養、加、產、供、銷等多個行業。

六是創新體制機制,強化龍頭企業與農民的.利益聯結。中禾糧油公司積極探索土地流轉新模式、雙明糧棉油公司推行“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帶動農戶發展。

新農村調查報告12

一、金融支持新農村建設的現狀

1、信貸供需不適應新農村建設。

一是需多供少。據權威專家測算,未來5年,新農村建設農民年人均需資金投入1700元—4900元,以最低標準1700元和80萬人計算,每年約需新農村建設資金14億元。全縣金融系統累放貸款爲3.4億元,其中農村貸款1.2億元,遠遠無法滿足新農村建設資金的需求。如楓林鎮花塘村按新農村建設規劃共需建設資金600萬元,農村金融部門目前爲止,沒有實質性參予到建設當中。

二是流多回少。郵政儲蓄存款餘額4.7億元全部上存,其它各類商業性銀行都有資金上存或外流現象。止末,全縣銀行存款餘額27.89億元,其中,農村存款17.4億元;全縣實際投放不足5億元,僅佔存款的四分之一,從存貸差可以看出,__縣資金外流至少在11個億以上。三是取多予少。“三農”資金總需求爲15億元,農信社當年的信貸資金淨投放爲3650萬元,僅佔總需求2.53%。如,黃顙口鎮三洲村七組人口418人,有330人入股,入股人數達80%以上,享受農金支持的僅佔17%;該村村民周妹,下崗後,回鄉創辦養豬廠,當年盈利全部存入農信社,因生豬市場價格下跌,資金週轉困難,她多次找上金融部門申請貸款,由於缺乏抵押品,沒有獲得信貸支持,以致該企業面臨倒閉。

2、信貸結構不適應新農村建設。主要表現爲“三放三不放”。

一是放小不放大。主要是抓農戶小額貸款,而放掉大額農業發展項目資金投放,農業信貸資金供給與農業產業化發展不相配套的狀況已制約着農業生產水平的總體提升。農信社對全縣4萬餘農戶發放了貸款。其中,2萬元以下的佔77%,2—5萬元佔17%,5—10萬元佔4%,10萬元以上僅爲2%。

二是放短不放長。主要以短期貸款業務爲主,忽視了中長期農業基礎設施項目、科技開發項目等的投入,貸款週期短的制約,已不能滿足新農村建設“生產發展”的廣泛需求。抽樣調查的木港、楓林、龍港、富池、大王五個鄉鎮,1年期限以內的各類貸款佔貸款總量的98.4%;1年期限以上各類貸款餘款僅佔1.6%。

三是放熱不放冷。如__縣農業銀行,從至今,對一些工業企業、房地產開發、消費性按揭等的貸款較熱的項目累計累計3億元,對“三農”的貸款投入累計不足200萬元。其他金融部門重城輕鄉、重消費領域輕農村項目建設的經營思路,也嚴重製約了對新農村建設資金的投入。

3、信貸環境不適應新農村建設。主要表現爲“三好三不夠好”。

一是大環境好,小環境不夠好。近年來,爲解決“三農”問題,國家各項支農、惠農金融支持政策較多,而地方金融部門信貸資金直接投放農村建設的領域窄、數量少。加之相當部分鄉鎮重視項目資金,忽視信貸資金,導致金融對農村支持“袖長手短”,政策無法得到較好貫徹。

二是軟環境好,硬環境不夠好。據不完全統計,__縣每年打工收入在6億餘元,每年上級對農村轉移支付、各項專款等資金1億餘元,爲農村金融業的發展提供巨大商機。而目前__縣鄉鎮一級金融機構只有農信社一家,比較邊遠的5個鄉鎮連一個網點也沒有,並且城鄉無法進行電子匯兌覈算,資金結算極爲不便。加之新農村建設全面實施,農村資金流量將會更大,農村金融機構根本無法承載。

三是點上環境好,面上環境不夠好。在爭創湖北省最佳信用縣活動中,__縣先後推行了“羣體信用”、“規模定貸”、“農戶聯保”等信貸模式,試點鎮、村信用環境大大改善。如大王鎮柯畈村原是有名“借貸不還”村,全村52戶村民拖欠信用社貸款達27.4萬元,在,該村43戶村民主動全部還清貸款本息,並被評上信用戶,既獲得了政府專項豬欄支持款,同時每戶在信用社辦理到5000—10000元的貸款購回仔豬,到9月份,戶均出欄10頭以上,人均增收2132元,該村現已成爲全縣有名的“養豬專業村”。但是,面上少數農戶只借不還、還息掛本、欠本拖息等現象仍然存在。如楓林鎮農信社累計發放貸款1049萬元,收回貸款700萬元。

二、金融支持新農村建設存在問題的原因

1、農銀互動不夠是直接原因。

一是思想認識不夠。新農村建設是一個長期過程,也是農村金融部門加快自身發展的有效載體。然而,當前金融部門認爲農村投入是週期長、效益差、風險高,經營思路基本是傾向投資短、見效快、效益高的工作項目;部分農民則認爲新農村建設資金大部分由國家無償投入,將金融信貸資金也視爲國家政策扶持資金。認識上的偏差直接影響了農銀對資金供需的溝通、影響了農銀關係的和諧發展。

二是金融政策宣傳不夠。從調查的情況看,木港鎮棗園村胡受組150戶農戶,瞭解金融信貸政策的不到10戶,目前,該村僅有2戶在信用社辦理貸款,宣傳不夠直接影響了信貸投入,影響了農業項目的開發和資源收益的共享。

三是農銀協作不夠。雖然__縣開展創建“信用鄉鎮、信用村組、信用農戶”的“農村信用創建”活動已初見成效,但真正農銀協作的份額仍然不高,貸款農戶佔比較小。加之,農村金融機構爲適應股份制改革,大幅撤併營業網點,而新農村建設涉及的各類資金較多,因網點太少,缺乏互動載體,導致農村資金異地存儲和外流現象嚴重。農銀互動不夠,致使金融信貸在農村很多地方是“空白”,直接影響了農村金融發展和新農村建設。

2、支農體系不全是重要原因。

一是政策性銀行功能單一。__農發行只承擔農產品(糧棉油)政策性收購資金供應的任務,對商業性經營業務從未開展,而隨着農產品購銷市場化步伐的加快,國有糧油企業的經營空間將縮小,糧棉油收購貸款的業務量也會大幅下降。而對於急需政策扶持的農業基礎設放建設、農業產業化開發,農業科技項目推廣、農副產品的深加工等卻得不到應有的政策性金融支持,農業發展銀行沒有發揮其政策性支農的作用。__縣農發行1997年貸款在6000萬元,年貸款僅3000萬元,全部爲農產品收購資金,這種不完整的政策性信貸業務,與新農村的生態建設、公用設施建設要求不對稱;

二是農業銀行功能錯位。隨着改革進程的加快,__農行的市場定位逐步從農村轉向城市,從農業轉向工業,主要支農功能體現在扶貧貸款方面,而扶貧貸款的扶弱性與商業銀行效益最大化經營之間相矛盾,扶貧貸款在撬動“三農”困局上功能完全消失,力度大大減弱。

三是農信社力不從心。農信社儘管是農村金融的生力軍,但同時也是金融體系中的一個“弱勢羣體”,由於農村貸款週轉慢、季節性強、業務分散,在建設新農村的高潮中更顯單薄,對涉農的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根本沒有力量去應對。這些問題勢必會導致農村金融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的雙重窘境。

3、金融政策不活是根本原因。

一是信貸審批權限過於集中。單筆發放萬元以上的貸款由省級分行審批,萬元以下由地(市)分行審批,縣級支行只有信貸申報權,農村金融機構實際上已經成爲變相的吸存窗口,造成了農村信貸規模逐步縮減。

二是利益與服務位次互換。信貸風險小、收益高是現代金融企業的追求,而農業在金融中被視爲是“弱勢產業”,最大化目標與扶弱性之間的矛盾,農村資金“非農化”,必然導致金融部門慎貸、懼貸,使飽受資金短缺的農村發展資金缺口更大。

三是信貸手續過嚴。目前,縣級金融部門信貸業務主要放在抵押、質押的傳統信貸模式上,而農村貸款的主要問題是缺乏有效的抵押品,土地、房產等農民擁有的財產均不能做抵押;小組聯保或小額信貸由於受額度的限制,只適用於小規模的生產農戶;儘管目前農村金融部門採取以信譽爲物品替代抵押品,由於農戶評級缺乏統一的規範和規定文本,現實存在評定手續過於複雜,信貸人員責任過大,使這方面的業務開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約,農民貸款難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改善。農村金融政策的侷限性,加劇了資金供求關係的緊張,新農村建設將很難分享到金融改革和金融發展的成果。

三、完善金融支持新農村建設的對策與思考

1、金融理念由傳統向現代延伸。在縣域農村經濟發展中要徹底打破農民“貸款難”和銀行“放貸款”的兩難現狀,理念革新是先導。

一是變輕貸重存爲存貸並重,強化支農意識。新農村建設離不開金融支持,金融發展也離不開新農村建設。相關金融機構應重新審視自身在農村金融服務中位置,定好位,用好錢,充分認識新農村建設帶來的機遇,搶佔先機,樹立農村發展我發展,農民增收我增效的觀念,積極融入新農村建設這個龐大的金融市場,變“抽吸”爲“供養”,在支持新農村建設中實現農銀雙贏。

二是變守門等貸爲上門送貸,強化服務意識。金融部門要根據新農村建設的資金需求特點,主動走向市場,尋找項目,打造支農品牌,有針對性地制定信貸營銷策略,積極培育新的貸款增長點;要正確認識農村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建立良好的金融服務體系,擴大有效的金融需求主體,充分發揮自身優勢。

三是變風險掣肘爲正面激勵,強化經營意識。在強化風險意識的同時,不斷完善風險控制和補償機制,讓風險承擔與收益相匹配。要建立金融投入的正面激勵機制,逐步消化各金融機構的政策性包袱,對金融支農投入大、服務優的機構政府予以利息貼補與獎勵。建立與財政、稅務、農業相關部門的協作與溝通機制,着力解決影響金融投入中的突出問題,研究服務當地經濟發展的金融措施,更好地支持地方經濟發展。

2、服務品種由單一向多元延伸。新農村建設對金融服務的需求是全方位、多層次、個性化的。解決農村經濟主體的'融資難題,不能簡單地把城市金融發展的模式照搬到農村,要根據農村實際制定區分城市行、農村行的發展策略。把政策性、商業性與民間性金融服務結合起來,不斷開發出新的個性化的服務品種。

一是在貸款額度上,實行小、中、大額度並重。單一的小額農貸已不適應當前農業產業化、農村城鎮化和農民市民化的發展需求與消費趨勢。要通過“羣體信用”、“規模定貸”、“農戶聯保”、“合作互動”等模式,推行符合民情、迎合民意的授信額度。更多開辦新農村建設中的大宗農機具購置、農業種養大戶基地建設、農田水利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等業務品種。

二是在貸款期限上,實行短、中、長期並存。要按照農業生產規律和要求,合理制定貸款期限,確保農業發展資金“鏈”不中斷。同時可參照按揭貸款的方法,實行一次貸款,分期還款。三是在服務領域上,實行生產、流通、消費並舉。金融部門要樹立“小客戶、大市場”的經營理念,用銀團方式、銀聯方式、主戶聯營等多樣方式,積極支持農村現代物流業的營銷;支持發展農產品、農業生產資料和生產消費品連鎖經營;支持建立以集中收購、統一配送爲核心的新型營銷體系和農產品“綠色通道”網絡。四是在風險規避上,實行銀、民、保並聯。農業生產週期長、產出回報率低、抗禦風險能力差等行業特點,迫切要求金融保險在新農村建設中發揮“減震器”作用。要研究出商業性保險與政策性保險相結合的有效機制,充分考慮到農民生產生活的需要和經濟承受能力,加大保險產品的創新力度,設計出有農業特色,受農民歡迎的農產品運輸、季節價格、災害減收等保險品種來,爲農業生產和農村發展消災避禍,增資增效。

3、農銀互動,由“點”向“面”延伸。要結合地方政府發展新農村建設規劃,重點選擇經濟基礎較好,發展潛力較大村鎮實施信用工程建設,以點帶面,不斷向四周延伸。要加大對農村扶貧龍頭企業和小康示範村信貸支持力度,拓展農銀互動的渠道和方式。

一是整合金融資源,建立科學合理支農體系。金融支農體系應當涵蓋縣域國有商業銀行、農業發展銀行、農村信用社、農業保險機構,信用擔保機構和民間小額貸款擔保組織,允許農村信用社、農行、農發行區域內相互融資。要在積極拓寬農發行業務範圍、大力倡導農行重返農村市場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農信社改革,促進農信社法人治理結構的完善和經營機制的轉換,支持農信社做大做強;培育民間小額農貸組織,規範運行機制和操作規程,使之與其他金融機構之間形成合理分工、功能互補、羣體聯動、有序競爭的格局。要研究農村郵政儲蓄資金迴流政策,允許其在農業產業化發展中尋找資金增值點,保證農村郵政儲蓄資金服務新農村建設。

二是發揮金融功效,培育更優更強信貸主體。要充分發揮金融投向的引導和扶植作用,深入調查研究,把資金投入到新農村建設項目中去。同時也要充分依靠政府在經濟建設中的引導作用,主動聯姻,建立健全信息互動和銀農協作洽談制度,把政策性投入與金融性投入鏈接起來,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提高經濟主體的組織化程度,把經濟主體由個體農戶做成集體農莊,由單個產業做成產業集團,做優做強。

三是提高經營水平,增強金融支農的信心。各農村經濟主體必須自覺增強自身的綜合素質和誠信意識,提高駕馭市場的能力,建立公司加農戶的以工促農的長效運行機制,不斷改善金融生態,實現農銀良性互動,促進農村經濟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獲得可持續發展。

新農村調查報告13

【摘要】:

本次調查的主題是“貫徹科學發展觀,服務農村促和諧”。我們主要調查梅州市大埔縣長教村在新農村建設中出現的問題以及這些問題對當地新農村建設的影響,對蒐集的資料彙總分析,爲當地政府以及相關部門提供一些有價值的信息,併爲當地建設新農村提供一些實際可行的新思路、新方法。

【關鍵詞】:新農村建設政府規劃管理泥石流基礎設施規模經濟吸引投資增加就業人才交流和醫療合作精神文明

生態旅遊

一、本次調查的目的和意義

本次調查主題是“貫徹科學發展觀,服務農村促和諧”。

爲了響應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做好我校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工作,本着“貫徹科學發展觀,服務農村促和諧”的理念,我們組建團隊到梅州市大埔縣長教村進行新農村建設調查。

我們主要通過立足當地實情,深入瞭解當地情況,親身體驗農村生活,聯繫當地村委,走訪農戶,搜索長教村有關資料,考察該村在新農村建設中出現的問題以及這些問題對當地新農村建設的影響,對蒐集的資料彙總分析,爲當地政府以及相關部門提供一些有價值的信息,提出新農村建設的新思路、新方法。

這次調查活動也提升了團隊成員的自身價值,培養了隊員艱苦奮鬥的作風,昇華隊員的思想,增強隊員的政治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進而更深刻理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並結合所學專業知識爲當地新農村建設提出一些實際性的建議,全面提高隊員的素質。

二、長教村概況

梅州市大埔縣茶陽鎮長教村是一個山區農村,現有約100戶人家。該村是一個典型的人口流出地,村裏的年輕人都到外面打工或讀書了,留下的大多是老人、小孩和婦女。

該村以種植業爲主,主要種植水稻、苦瓜、南瓜、冬瓜、蜜柚、板栗等。該村沒有工業或加工業,沒有集體經濟,農民自己生產的糧食供養自己家庭,也就是以自給自足的生產模式爲主。

該村是華僑之鄉,村裏的一些基礎設施,如公路、橋樑是華僑捐資建設的。

該村在新農村建設中沒有什麼變化。村民對新農村建設意識不高,積極性不夠,當地政府對新農村建設的資金投入不夠、執行力度不夠。

三、長教村在新農村建設中出現的問題

通過爲期七天的實地考察、走訪農戶,深入瞭解當地實情,我們當地在新農村建設中出現的問題整理如下:

(1)農田、菜地沒有管理規劃,農民收成收入不高。

我們在調查時發現,農民都是自家種稻田、瓜菜,田地和菜地東一塊四一畝。政府對這沒有規劃管理,農民種的瓜菜產量不高,只是供自己家庭吃,基本上沒有在市場上賣。

我們剛到長教村的時候就看到一大片倒下的水稻,這是暴雨衝擊的結果。如果水稻沒有到收割時候,農民損失就很大了。我們採訪村委的時候,談到這種災情,村委書記跟我們解釋說,這是因爲農民省了些程序,而且爲了多產種植過密。這是可以理解的,農民種水稻都是自家吃的,當然不會花錢預防,這樣省些錢省些勞動力,另外他們也想自己的稻田收成高些,於是種植密些。

問題在於,農村沒有改變自給自足的生產模式,政府沒有統一規劃,而村委沒有資金援助也就無能爲力。如果當地政府在資金、人才方面提供一定的支持,土地資源得到很好的規劃管理,就有能力引進先進農業技術,規模生產,發展集體經濟,改變原有的自給自足的模式。

(2)泥石流威脅農民住宅,農民安全沒有得到保障。

長教村四面高山環繞,暴雨衝擊很容易發生泥石流,而農民的房屋就在山腳下,一旦泥石流發生了,農民人生安全就沒有保障了。

我們調查的時候就發現有一戶村民的房屋已經受到泥石流的積壓,這戶村民的房子後面緊挨着座大山,高山的泥土下滑到房子壓着牆,已經有一米多高了,山上的有些樹根已經不穩固了,快要塌下了。如果該戶村民的房子不是磚房,而是泥屋的話,早就支撐不住一米多高的泥土的積壓而倒塌了。

我們進這戶村民的房子裏面,可以看到,泥石流的那面牆壁已經溼了。泥石流已經滲到窗子邊緣,快要把窗淹沒了。我們站在房子裏都覺得害怕,想想這戶村民在這裏居住就沒有安全感了。

令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這戶村民竟沒有得到當地政府一分錢的住房補助,也沒有得到慰問。我們瞭解了實情,這戶村民向村委反應了情況,但結果是這樣的,如果房子真的倒塌了,該村民會得到一定補助;如果房子沒有塌,即使泥石流威脅很大,村民也不會得到任何補助的。當地政府建議該戶村民搬走,但要知道農民蓋這房子不容易,就只有這麼一座房子,哪有能力搬走呢?

(3)農村醫療條件落後,農民看病難。

我們調查發現,當地只有一間簡陋的衛生站,醫生是一位村幹部,自學成醫。當地農民小病不用看醫生,大病醫生看不好。而且村裏老人特別多,老人的各種病痛,如風溼病,在村裏是沒法看好的,如果老人家裏沒有人帶他到鎮上或縣裏看病,根本就看不上病了,因爲從農村到鎮上起碼要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到縣裏要更長時間。

農村醫療條件落後,農民亟需有能力的醫生。這一點我們是有深刻體會的。就在我們在長教村建章希望國小設諮詢點的那天上午,有一位中年人用摩托車載着一位老人專程到我們設點的地方尋醫,老人得風溼病已經很久了。當時很尷尬,我們非常抱歉地告訴他們實際情況,我們不是醫療服務隊。當時就非常希望我們懂醫療,能幫上他們的忙。

可見,農村非常需要一間醫療設備齊全、醫療服務良好的衛生站,解決農民看病難的問題。

(4)缺乏人才教師,在村裏讀國小的孩子越來越少。

調查發現,長教村建章希望國小是附近幾條村唯一一所國小,國小裏只有幾個教師。據瞭解,村裏國小生越來越少,十多年前的時候一個班有三四十人,現在一個班只有二十來人。我們在訪問村民時發現,當地國小老師“一身多職”,一般一個老師同時教多科,非常缺乏教師。教學質量不高,很多小孩都跟着父母到鎮上或縣裏讀書,但學費很貴,不是一般家庭能負擔得起的。

(5)農村基礎設施不完善。

據瞭解,長教村唯一一條像樣的水泥路是橫穿該村的一條國道,一方通往縣城,另一方通往福建,這是華僑捐資建設的。村裏的其他路都是當地村民自己掏腰包鋪的,政府沒有這方面的資金支持。

農村基礎設施不完善,交通不方便,沒有投資者來這裏投資。農民的.房子和稻田沒有得到規劃管理,這裏一間房那裏一塊田,土地資源沒有得到很好管理。

農村沒有市場。農民要買肉,只能很早的時候在村頭買,那裏每天差不多那個時候會有人騎車賣豬肉,過了那個時間一天就吃不上肉了。當地村民都是吃自己種的瓜菜,我們去的那幾天吃的是村民給的瓜菜,都是冬瓜、南瓜、苦瓜、水瓜,基本上沒有白菜、生菜之類的,能吃上蕃薯葉就很不錯了。

農村沒有商業街。農民要買衣服只能到鎮上或縣裏去。傢俱、電器當然也只能到鎮上或縣裏才能買到。

農村沒有娛樂場所。村裏沒有文化廣場或活動中心。這讓我們很苦惱,很不容易找到一個投放電影的地方,那就是一戶人家門前的一小塊空地,附近村民每天晚上都會聚在這裏乘涼,特別是老人和小孩。我們調查時還發現,村裏的小賣部門前貼着今年茶陽鎮會考喜報,也許小賣部算是農村的一個公共場所了。

四、建議方案

針對長教村在新農村建設中出現的問題,我們提出一些解決方案,僅供參考:

(1)政府規劃當地土地,發展集體種植業或農產品加工業,形成規模經濟。這樣有利於引進新的農業科技技術,提高農產品產量,也可以把農產品投入市場銷售,增加農民收入。

(2)給受到泥石流威脅的村民提供住房補助,給生活困難的村民提供困難補助,給予農村老黨員和退伍軍人及其家人定期的慰問金。

(3)完善基礎設施的建設。這需要政府提供一定的資金扶持,修建公路,方便農產品運輸到外面市場。交通方便一定程度上可以吸引投資,發展民營企業或外資企業,帶動整條村的經濟發展。

(4)增加就業。農村孩子有些讀完國中就到外面打工,有些到外面讀大學。外面的生活很吸引人,村裏的孩子一般到外面都不會回來村裏發展了。如果農村發展工業、加工業,增加就業崗位,一定程度緩解農村缺少人才的問題。

(5)建立醫療設備先進、醫療服務良好的衛生站。可以採取社會募捐,也可以政府投資。解決農村看病難的問題。

(6)可以跟城市開展人才交流和醫療合作項目。讓在讀大學生或社會上有志人士到農村國小支教、到農村醫院工作。

(7)加強農村娛樂場所的建設。例如建立文化廣場、村民活動中心等。同時加強精神文化宣傳,掃除賭博、lhc的風氣,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8)發展農村生態旅遊業。梅州市的客家文化值得發揚,可以舉辦一年或幾年一度的客家文化節,辦自己的文化品牌,吸引外來遊客,當地村民可以爲遊客提供客家飯菜、提供住宿,遊人付門票可以到當地果園體驗。旅遊業可以增加當地農民的收入。

長期以來,三農問題一直是決定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現代化進程的關鍵性問題,也是關係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問題。沒有農業的牢固基礎和農業積累與支持,就不可能有國家的自立和工業的發展;沒有農村的穩定和全面進步,就不可能有整個社會的穩定和進步。只有近八億農民全員加入現代化進程,實現可持續發展;只有廣大農村的落後面貌明顯改變,才能實現更大範圍、更高水平的小康。

在本次社會實踐活動之前,我並未真正體會過“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內涵,現在終於明白了。“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指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反映一定時期農村社會以經濟發展爲基礎,以社會全面進步爲標誌的現代化農村建設。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發展經濟,增加收入。這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得前提。要通過高產高效,優質特色,規模經營等產業化手段,提高農業生產效益。二是建設村鎮,改善環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處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莊綠化等內容。三是擴大公益,促進和諧。要辦好義務教育,使適齡兒童都能入學並受到基本教育;要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使農民享受最基本得公共衛生服務;要加強農村養老和貧困的社會保障;要統籌城鄉就業,爲農民進城提供方便。四是培育農民,提高素質。要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倡導健康文明的社會風尚;要發展農村文化設施,豐富農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強村級自治組織建社,引導農民主動有序參與鄉村建設事業。

具體而言,所問的“新農村”包括五個方面,即新房舍、新設施、新環境、新農民、新風尚。這五者卻一不可,共同構造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範疇。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設各具民族和地域風情的居住條件,而且房屋建設要符合“節約型社會”的要求;要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道路、水電、廣播、通訊、電信等配套設施要具全,讓現代農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態環境好、生活環境優美。憂其是在環境衛生的處理上要體現出新的時代特徵;使農民具備現代化素質,成爲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紀律的“四有農民”;要移風易俗,提倡科學、文化、法治的生活觀,加強農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新農村調查報告14

一、引言

隨着黨中央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決策後,全國大大小小的農村也掀啓了一起響應新農村的建設的浪潮。新農村之所以新即是體現在“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 ”這幾方面。其中村容整潔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同時也是新農村建設的外在體現。隨着收入的增加,農民羣衆對改善生態環境、人文環境和基礎設施環境的要求越來越強烈。爲了能夠更加清晰的瞭解農村這幾年來的變化,我們利用寒假的時間,對自己家鄉關於村容整潔方面做了走訪調查,來了解新農村建設前後村莊的變化,從而以小見大來了解一下新農村建設所取得的成就。同時也希望能對當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有關方面起到一點參考和借鑑作用。

調查小組成員:09級臨牀三大班15小班:郭磊 何春燕 陳金鎖 張雅楠 龐世雄 艾祺

調查時間:20xx 年 12 月 15 日——20xx 年 1 月 15 日 地點:保定市高陽縣“北圈頭村、南馬村、南沙窩村、於堤村”;保定市易縣“東市村、店北村、北齊村、東關新村”;保定市清苑縣“龐莊村、西孫村、臧村、仙人橋村”;滄州河間市“郭家村、劉莊村、民擡頭村”;江西省贛州市上猶縣“沙塅村、水南村”,榆林市“高西溝村” 調查方式:通過走訪村莊,在村幹部的陳述以及該村一些相關的公示欄中的信息對村莊的環境變化進行調查,同時通過村裏同學,親戚朋友調查瞭解。 現將此次實踐活動的有關情況報告於下

二、調查內容

保定市高陽縣“北圈頭村,南馬村,南沙窩村,於堤村” 北圈頭村

初入北圈頭村,感覺很清爽,毫無一般農村髒亂差的狀況。新建的農居錯落有致,鄉村道 路也鋪成了水泥路或磚路,道路上鮮有礙眼的垃圾,而且兩旁還放置了些許垃圾箱,道路兩旁還矗立着一排排的路燈。在詢問調查中得知,該村前幾年幾乎走幾步就有一個露天的垃圾堆;而且臭水坑還散發着惡臭,到了夏天蚊子到處飛。晚上到處摸黑。現在這些幾乎都改變了,村容變得越來越整潔。而且該村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家家戶戶搞紡織,自從改革開放以來,該村就一直從事着紡織行業,到現在已經頗具規模了。這也成爲了全村百姓經濟收入的來源。雖說現在規模不小,但是該村並沒有因發展而以破壞環境爲代價,反而村莊越來越整潔,這就積極地響應了國家關於環境友好型發展的戰略戰策。 於堤村

聽大家介紹於堤村這幾年發展的很是不錯,於是我們便組隊走訪了該村。一進入該村給人感覺就是該村村容等方面的確要上一個檔次。通過走訪查看村容發展投入公示等了解到,多年來,在兩委班子帶領下,不斷加大民心工程的實施力度,力促社會和諧穩定。一是大力加強村內公益事業建設。籌集資金,新安裝自來水管道1300米,解決全村吃水問題。投資20多萬元,建設村民活動廣場。投資2萬元,成立村清潔隊,定期清理村內垃圾。投資54萬元,建設幼兒園,教室、餐廳、圍牆以及其他配套設施完善。投資1.2萬元,對2400米農田道路進行修整。投資20多萬元,修建連接外村的主幹道2400米,方便了村民出行。二是實施綜合治理,保持農村穩定。投資4000元完善警務工作站建設,充分發揮警務工作站作用。投資1.3萬元組織10名黨員羣衆建立安全保衛巡防隊,每天在村四周站崗,在學校周圍巡防,保護村民及及學生安全。投資4萬元配置了一輛消防車,設專人負責,每天對集市、企業等人口密集場所進行檢查,及時消除災患,爲村民挽回經濟損失。這一項項的數據顯示出於堤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南馬村

南馬村位於高陽縣城的東北方向,距離縣城偏遠,而且該村算是一個土地面積比較大的村莊。走訪該村時,一路上道路兩旁看到的都是成片成片整齊的莊稼。向村長尋訪該村發展情況時,村長向我們介紹到起初村民們非法佔用農業土地蓋房子,有的甚至擠佔道路,嚴重的非法佔地弄的整個村莊佈局亂七八糟。後來在有關部門和政策的驅使下所有的非法佔地被一律取消,百姓們又重新擁有了大片的農業用地。而且在黨支部的領導下重新進行了規劃,現在放眼望去土地道路整潔,阡陌交通,呈現一種清新的田園風光。深入村莊走訪,村長介紹到以前村民們私拉電線,弄得到處都可見橫七豎八的廢舊電線,顯得村容很是凌亂,後來國家政策低壓整改,在有關人員的幫助下,私拉電線現象全沒了,整個村莊的電力系統很是規矩。現在看來,整個村莊怡然恬靜,民房錯落有致,道路交通便利,環境優雅,該村還爲百姓建了一些健身鍛鍊的基礎設施。整體上講該村村容較以前有了很大的進步。 南沙窩村

繼續走訪村莊,調查村容整潔。來到南沙窩村。我記得在我上國小的時候來過該村。當時該村都是土道。碰上下雨天,到處泥濘,行人和車輛都很難前行。而現在到處都是修好的水泥馬路,道路兩旁栽滿了樹木。繼續走訪,你會發現該村不少人家都已經住上了樓房,錯落有致。而且該村有個初具規模的菜市場。起初菜市場髒論差,到處可見的爛掉的蔬菜果皮以及白色垃圾,而現在在新的黨支部的帶領下,配備專門人員管理菜市場,整體上變得很整潔,以前的髒亂差已經明顯減少了,使得村莊的村容整體上上了一個臺階。而且隨着走訪的深入,我發現該村的大部分村民家的院子也是相當整潔的。紅磚鋪地,玉米等整齊地擺放在角落或懸掛着,而且有的院子裏還種着各種時令蔬菜。給人一種清新感。整體上村莊的建設和整治有了很大提高。

保定市清苑縣龐莊村、西孫村、臧村、仙人橋村等村 龐莊村 西孫村

剛來到龐莊村與西孫村時,村莊整潔的環境,整齊統一錯落有致的農舍村居,給人煥然一新的感覺,多年未踏入此地,十幾年前的泥濘不堪,崎嶇羊腸的田間小路,已然都鋪就了水泥路,道路更加寬敞,偶爾還可以看到大小不一的公共廁所。爲了節省能源,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響應國家號召,村子裏有部分村民自行修建了沼氣池,和廁所及豬圈相連,達到了資源的循環利用,節能環保,且高效,改善了農村居民與牲畜糞便及殘留食物雜亂長久廢棄,隨意堆積,難以及時有效處理的問題,改善了農民生活環境,亦算是農村治理出有成效的表現了吧~ 西孫村、龐莊村

西孫村與龐莊村整體改進力度相差無幾,在環境治理與資源循環利用上村委會均加大力度,沼氣池的普及率同比過去增高很多,據村民反應,這都是在有相關技術支持的情況下改進的,在鄉政府指派技術人員來幫助完成。村民的生活垃圾則統一由政府集中處理,焚燒、填埋,進一步改善了村莊中生活環境質量,同比之下,臧村的新農村建設就更加趨緊現代化,可以說是示範作用,村民自行建設的村舍大部分已舊貌換新顏,平整寬闊的柏油馬路兩側一排排整齊的二層樓房,儘管農田耕作已經不再是村莊發展農民致富的主要手段與模式,但是由新居分隔開來的農田依然能感到淳樸的鄉土氣息,在村中心可以看到新安置的體育設施,鄰近的.小廣場有中老年人組建的鑼鼓隊秧歌隊,增加了農民的農閒時業餘消遣的活動。 仙人橋村

仙人橋村算是發展較爲緩慢,從村道口進入主路,柏油馬路相當破舊,兩側村舍大部分爲村民的自家院落,大門緊閉,相對冷清,偶爾能看到幾輛三馬農用車,沿路兩側各種垃圾隨處可見,牲畜都是露天飼養,據當地村民反映當地政府治理力度不夠,村民環保意識較爲淡薄,對於此類情況稀鬆平常,但是走訪的幾戶人家中大部分院落較爲乾淨整潔,但是門前相隔不遠處的的垃圾卻無人打掃,儘管公共垃圾桶安置較爲合理但是由於認識不夠,依然有垃圾隨意堆積在垃圾桶周圍。據村民表示均歸因於政府治理不嚴,不作爲。村莊周邊有機做人工堆砌的土山,河北地區水資源缺乏,走訪的所有村莊一個共同的特點便是植被缺乏,經常可見荒置的土地,詢問當地村民,大部分以經營畜牧養殖爲主業。 保定市易縣“東市村、店北村、北齊村、東關新村” 東市村

東市村,村子裏比較整潔,新建的農居錯落有致,鄉村道路也鋪成了水泥路,而且兩旁還放置了些許垃圾箱,修建了公共廁所。部分人家修建了沼氣池,與廁所及豬圈是連結來的,這就有效地解決了農村居民與牲畜糞便及殘留食物長期堆積,難以及時有效處理的問題,大大提升了農村局部環境質量,改善了農民生活生存環境。 北齊村

北齊村與東市村相差無幾,沼氣池的普及率較高,而且事先都有專門技術人員指導村民使用,但大部分村民都反映池內原料不夠,閒置的時間較長,似乎有些浪費了。至於生活垃圾則集中起來,或焚燒,或掩埋。村裏的衛生狀況也改善了許多,村民生活感覺良好。 店北村

店北村可以說是一個還比較滯後的村,行走於店北村的街道,各種垃圾隨處可見,牲畜都是露天飼養,幾乎每幾十米就能發現一坨牲畜糞便,氣味難聞之極!用髒亂差來形容一點不過!尤其流經村莊的一條河,成了村民們傾倒垃圾的場所,河道兩旁堆滿了垃圾,可見其受污染的嚴重性。當問他們用不用這河水時,他們說是絕對不敢用,太髒了!而問他們爲何仍要向裏面倒垃圾時,得到的回答卻是:垃圾沒地方倒啊,政府又不管,大家都這樣做,那我也就倒了,只要不用這水就行了,都習慣了。而且從調查情況來看,幾乎每位受訪者都對村裏的衛生狀況感到不滿,而大多數居民都把責任歸於政府沒有采取措施,根本沒有擔任起新農村建設的職責。

東關新村

東關新村是新農村建設的一個典型代表,步入東關新村的確給人一種不一樣的味道,街道兩旁都是樓房,柏油的道路十分整潔,道路兩旁放置着垃圾桶,村子裏設置了幾個公共的衛生間,最大的兩點還是村子中心處新建立的小廣場,廣場設置了許多健身的器材,老人和孩子們沒事可以到小廣場來活動,村子裏還組織了秧歌隊,經常在廣場進行演出,增進了村民的業餘活動,在村裏轉時還見到幾個小工廠,有雕刻硯臺的,有編織中國結的,村民們生產出來可以賣到外地,這也大大的增加了農民的收入,每戶居民都感覺比以前幸福,感覺就像生活在城裏一樣了。

滄州河間市“郭家村、劉莊村、民擡頭村”

寒假時走訪調查這幾個村落,通過向村民的詢問和自己的印象,發現隨着國家對農村政策一次又一次的調整、完善,農村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變化最顯著突出的方面就是村容整潔,規劃合理,修建了統一的住宅房和水泥的公路,有了公廁和固定的垃圾投放點。並且各村都已初步完成亮化工程,公路旁有路燈,衚衕弄堂裏也有照明的燈,空地也有許多綠化面積,已經看不到了原來農村的髒亂差的景象。村裏每戶人家都已經通了自來水管道,並且耕地的灌溉系統也已經統一化初步自動化。

村裏的比較繁華的公路已經初步發展爲商業街,公路兩邊已經開了許多商店,超市、五金、太陽能、化肥農藥等等,各種商店都比較齊全,村民日常購物已經可以不用出村,並且村落周邊已經有很多工廠,多數是輕工業,職工絕大多數是本村村民,爲村民提供了就業崗位,也帶動了村子的經濟發展,工廠周圍綠化比較不錯,環境也相對沒有污染。

通過走訪這幾個村,發現再也沒有小時候農村污水橫流、道路泥濘、垃圾遍地的現象了,現在農村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整潔,統一,乾淨,簡單,每戶的住宅房都是整齊劃一,不再像原來那種錯落不齊的的民房。還有的村子已經有了幾幢村裏集資修建的住宅樓。

江西省贛州市上猶縣“沙塅村,水南村”

沙塅村

村民何平告訴我原來的沙塅村是重點水土流失治理區之一,大部分山場的山頂光禿,水土流失嚴重,當地有句諺語“沙塅千百家,家家要淘沙;一家不淘沙,就不像人家”,五六月份水災頻發,把即將收割的水稻沖毀,不少村民只有背井離鄉外出逃荒。如今,“三送”工作人員積極參與,在村民貸款、融資方面提供優惠,併爲種植戶提供補貼,扶貧,並架設電力主幹線,爲農戶免費提供桂花苗水。90%的農場和70%的耕地經營權共計6200畝已流轉給上猶麗豐農業綜合發展公司。村委書記何善學介紹,從20xx年開始,沙塅村以市場爲導向,大力發展桂花苗木種植,按照桂花苗木種植,按照山、水、田、園、林、路、村鎮、產業、文化、生態、旅遊有機融合的要求,建設農業產業園,美麗家園、鄉村旅遊觀光園爲一體的現代農業示範基地。因此,沙塅村從過去的“窮山惡水”成了如今的“青山綠水”,80%農合蓋起小洋樓,自來水管、太陽能熱水器、電視網絡等現代化設施一應俱有,和城裏的“洋樓別墅”不相上下。過去,農民進城打工,如今“泯腿子”搖身一變成了桂花苗木基地的老闆或者產業工人;不僅是桂花產業,該村大量種植贛南臍橙,開發山地;短短几年,村民在村長的帶領下,逐漸走上了致富道路,超越周圍其他村莊。現在,村長正在帶領村民們以桂香飄香爲特色的旅遊度假村——“桂花園”。 水南村

過去的水南村,村民進出村莊只能路過山間小道、山埂,據村民介紹在十多年前,家家戶戶都使用蠟燭或煤油燈,農作物以水稻爲主,大多農民施用農家有機肥爲主,由於貧困基本無法使用化肥。如今,走進水南村,在新農村建設下,村裏鋪上了水泥大道,周邊蓋起了小洋房,爲了更好的對農作物灌溉,政府在村裏興修了3個大型水庫,每年農曆十月份是水南村甘蔗豐收的季節,基本80%的農田都種植甘蔗,甘蔗大多數都是銷往北方,該村的經濟發展迅猛,農民除了在田間耕作除外,還可以在村裏電子廠上班,多種掙錢渠道使得水南村民擺脫了貧困線,過上了幸福生活。以前孩子上幼兒園都得在鄉鎮,現在可直接在村幼兒園,並且每天都有校園接送。20%的農戶家裏都裝上了太陽能,40%的農戶都配上了電腦。水南村的山場暫時還沒有得到有效開發,山上以油茶爲主,據村委及村官小胡透露,水南村在未來的幾年的主要工作方向是大力開發山場。由於山地丘陵弱酸性適合種植茶葉、西瓜等作物,因此,山地將被打造成現代式果園、茶園。

榆林市米脂縣高西溝村

陝北的米脂縣——高西溝村,此次利用寒假時間走訪調查了它,

12月初,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的冬天,連綿起伏的黃土之上,除了城市、窯洞旁邊的空地上有一些花草之外,很難見到綠。

但來到冬日的高西溝,熟悉黃土高原的人會被眼前的情景驚呆:

進入村莊,沿途是高聳的一排排白楊樹;黃土坡上,是成片的沙打旺草和檸條;山頭上,連綿的松柏林不真實地在山頭上泛着綠色;掛滿枯葉的果園到處都是。一個5畝的水庫正在慢慢結冰。

“在黃土高原,可能沒有哪個地方的孩子比這裏的幸福。這裏的孩子夏天可以游泳,冬天可以在冰蓋上滑冰。”現任村支書姜良彪說。

漂亮的窯洞散佈在樹林背後和壩地旁邊,裏面的陳設幾乎和城市裏沒有什麼兩樣,乾淨、整潔。有種氣味讓村民感到踏實,那就是窯洞旁一個又一個羊圈。

40年來,靠村民的人工和自然淤積的力量,村前40到50米深的溝壑被填平,成爲今天一壩接一壩的良田。

米脂縣官員說,全縣396個行政村,除了河谷地帶,高西溝的環境在丘陵溝壑區是獨一無二的。

姜良彪說,土地承包後被集體強行保護下來的財產,爲集體帶來越來越多的收入。自1980年以來,僅村上120多畝4000多株蘋果樹,年產蘋果20多萬公斤,收入近8萬元。

高西溝應該是我們陝北地區一個綠色的奇蹟吧,這裏說的有限,有機會大家一定要親自去遊玩一番。

三、調查分析

通過此次調查,我們不難看出整體上各地村莊的村容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也不排除一些村莊發展相對緩慢,在村容整潔上顯得和如今大部分村莊有些格格不入如上述走訪的仙人橋村、店北村等。究其發展相對緩慢的原因,我們總結了一下幾點:

一、經濟建設發展緩慢,物質基礎較爲薄弱從而導致當地沒有足夠的資金用於村莊的規劃和建設上來。

二、對農民的思想教育薄弱,缺乏有效的措施來管理和組織農民,建設的相對遲緩。

三、新農村政策宣傳力度不夠

儘管廣播、電視、會議等大力宣傳新農村的優越性,但由於受財力、物力、人力等原因影響,這項工作還沒有真正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還沒有調動羣衆參與的熱情,還沒有讓全體羣衆動員起來。

四、對新農村建設欠缺理解

部分黨員幹部對新農村建設的認識不高,加快發展的緊迫感和責任感不強,“等、靠、要”的思想嚴重。 農民羣衆的整體生產水平不高,積極性相對較低,使得村莊建設一直髮展緩慢甚至停滯。

然而在此次調查當中也不乏出現了一些發展相對迅速的村莊如於堤村、沙段村、郭家村等,無論是村容整潔還是經濟發展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稱讚的地步。通過調查分析,我們也總結出了這些村莊取得顯著成效的一些經驗。

一、首先是當地的領導班子工作認真負責,真真正正的全心全意是爲當地百姓服務的。有優秀的帶頭人才能走得更遠。

二、當地經濟發展快速,有適應市場的產業,使得當地有一定的物質基礎,有一定的資金可以用來對村莊進行合理的規劃和建設,使村容變得越來越整潔。

三、當地的農民思想相對積極,想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把家鄉建設的更美好,生活在優美的環境中。

通過此次的調查,也讓我們對新農村建設的情況有了一定的瞭解,同時根據此次調查的對象及內容,我們也有了自己的一些收穫和關於新農村建設的建議:

(一)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和黨員鋒模範作用。

(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着力形成統籌城鄉發展的新格局,進一步縮小城鄉差距。

(三)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珍惜山水自然環境,力求保持地方原有特色。

(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量力而行,防止盲目投入。

(五)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要有好的政策幫扶和激勵機制。

長期以來,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一直是決定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和現代化進程的關鍵性問題,也是關係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問題。沒有農業的牢固基礎和農業的積累與支持,就不可能有國家的自立和工業的發展;沒有農村的穩定和全面進步,就不可能有整個社會的穩定和全面進步;沒有農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國人民的小康。農業豐,則基礎牢;農村穩,則社會安;農民富,則國家昌。只有近億農民全員加入現代化進程,才能盤活國民經濟全局,實現可持續發展;只有廣大農村的落後面貌明顯改變,才能實現更大範圍、更高水平的小康。

通過此次調查,我們看到的成果,也堅定了我們對國家新農村建設這一戰略戰策必將取得輝煌成就的信心。

五、結束語

走出象牙塔,融入農民大衆,纔會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艱辛,收穫的喜悅,纔會真正把成長的根深深植入祖國的沃土。大學生社會實踐,有利於自身成長。社會實踐是知識創新的源泉,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磨練意志,砥礪品格,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學習,才能真正成爲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實踐以充分證明,社會實踐促進了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實踐中 ,大學生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得到進一步完善。提高了自身的能力,爲以後建設祖國奠定了基礎 。

其實,在調查中我們發現,農村真的很需要高素質的人才去建設,需要科技的支撐,更需要更多的有志青年學生到這裏來實踐。農村,並不僅僅代表着貧窮和落後,更代表着潛力和市場。農村是磨練和鍛造人才的地方,越是艱苦的地方越能更好的激發人的潛力。 農村在召喚着我們當代大學生,農村也同樣期待我們爲它的發展做貢獻,加入到農村的建設中來吧!新農村建設就像一顆花,需要不斷的滋養,只要付出,就會看到越來越多的燦爛之花的開放。

在新農村建設的道路上,你我都在努力,我們一起加油!

新農村調查報告15

  一、我只是這艘大船的一支布帆,我不是孤帆

我們的實踐隊是一艘開往南安的大船,在這艘船上有8支船帆,我們一同迎風、逆風,我們方向一致,纔開啓了順利之航。而我,只是其中的一支布帆,因此,我的故事中,也有大家的故事。

其實,很多事情都是大家協作來完成。如對蘭田村村委書記潘春來的採訪中,鴻婕主打,小嘉、偉新、進興、偉偉和我輔助提問,最後萬珺還在負責攝影和拍照。再如,對海西政策的宣講是閩南話主導的,這樣能讓當地人民感到親切自然。像我這樣的一個北方女孩自然無“用武之地”了,可是我也儘可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發傳單、發紀念書籤還有拍照以及舉旗子。總之,我覺得大家總是分工明確,做事不推諉的。在這樣的集體裏做事真好,我不會有“孤帆遠影碧空盡”的寂寞,而是“衆人划槳開大船”的成就感。

  二、屬於我的小小“事蹟”

當然在集體中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我也不例外。

第一個是我的主打項目就是做會議記錄。按照大家的意思,我心思細膩,最適合做記錄員的工作。可是,當我做起來才發現記錄員原來不是這麼好當的。記錄不是單純的聽寫,它需要記載大家會議討論的精華,需要的是傾聽——整理——濃縮,這樣的至少3個過程。而這三個過程中,需要你快速而敏捷的反應,這樣才能保證接下來的會議內容不會丟失。一開始,我還真有些適應不了。經常寫的手掌痠疼,有些細節似乎也把握的不夠。但是,這樣的“苦差”我到自得其樂。每當想到事後自己的會議記錄會讓大家作爲一面鏡子回憶這美好的時光時,心裏就很開心和激動。

我的第二個主打項目就是對康美鎮鎮政府的委員進行電話採訪。由於我們上次去康美鎮鎮政府時,鎮政府的委員們正在開會,所以我們只能通過電話採訪對其進行追蹤報道。沒想到,這樣的“大任”就交到了我的手中。說真的,我頓時感覺有些壓力和緊張。雖說是短短的幾分鐘的電話採訪,可之前問題的準備那是煞費苦心。當電話撥通後,我的心跳驟然加速,等候電話那邊的應答雖說只有幾秒鐘的時間,但是卻令我激動和焦慮。終於電話那邊的康美鎮鎮政府的委員應答了,沒想到自己突然鎮定了,於是,沒有波瀾地問完問題。我輕鬆地舒了一口氣,小小的成就一下。

我的第三個主打項目就是整理問卷、寫調查報告。在我們將來自蘭田村村民的90份調查問卷收集後,我需要將調查問卷整理歸類,然後根據調查數據和結果寫一份具有學術價值的調查報告。這其中最費時也最費力的就是整理調查問卷,形成相關的'數據。每份調查問卷的選項我都需要歸類和彙總,已經記不清自己在一張寫有各題abcd的紙上畫了多少個“正”字,現在在看到那張紙上密密麻麻的“正”字,那種成就已將當初的辛酸和苦澀全部沖淡。接着,就是根據整理好的數據寫調查報告了。我將值得考量和重要的數據都做了圖表,這樣就會更加清晰明瞭。同時,分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三個層次對蘭田村目前的發展情況和海西政策的貫徹力度進行了分析。當然,調查報告的好壞和學術價值還需要大家把關,但是當我完成它時,我內心是滿足的……

  三、經歷、見識及精神三豐收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在這次社會實踐中,雖然陽光曝曬,雖然也有過辛酸苦辣,但是得到的更多的是收穫。

在這以前,我眼中的農村充斥着城市人固有的偏見,可是來到了蘭田村,農村的發展已超越了我狹隘的偏執。通過與青島科技大學同學的交流,我瞭解到蘭田村的用網率已經高達30%;在參觀完蘭田村的特色——“世紀之村”網絡信息點後,我看到農村也在逐步地走上了信息化;走過蘭田村新修的縱觀全村的水泥馬路,我感到農村正在與城市相連……就這樣,曾經自己固有的偏見在這令人欣喜的現實面前變得蒼白無力。有時我在想,如果沒有這次來蘭田村的經歷,我會認識到農村這麼深刻的變化嗎?曾幾何時,我一直把貧窮落後等同於農村,現在看來,雖然農村仍然與城市有着差距,但是這些差距不代表不能縮小。

同時,蘭田村村委書記的一番話也讓我觸動很深。他說:“現在蘭田村不能單純地模仿晉江模式,因爲那個模式是二十年前開始發展起來的。當時,爲了發展經濟,人們對資源無節制的利用不利於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而蘭田應走新的模式,這樣才能打破規則,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這番話顯示出他的遠見,也令我對農村的發展模式產生了思考。未來的農村的發展模式不一定要走城市的發展道路。難道我們一定要將農田變成工廠,將高山變成礦山嗎?對於未來農村的發展模式我想至今仍然沒有一個完全可行適用的具體方案,但是我想農村的真正的發展之路一定不是簡單的城市化。

此次社會實踐還給了許多精神上的鼓勵和安慰。沒有什麼物質可以抵過當你發放書籤時孩子們的一張張笑臉,當你問路時當地村民的熱情的指引,當你做電話採訪時隊友們的鼓勵和加油。這些記憶,這些人和事,我將永遠珍藏着這些感動,點點滴滴,等下回再到南安來品味……

標籤:農村調查 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