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政範文 > 調查報告

語文教學調查報告15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報告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內容的完整。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報告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語文教學調查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學調查報告15篇

語文教學調查報告1

新課程改革是一場全方位的深刻變革,正深刻影響和改變着我們的教學。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現狀如何?我根據自己在三個月的實習期間裏在一線教學的親身體會和深入課堂的觀察和訪談結果設計了一份“高中語文課課堂管理現狀問題問卷調查表”,並在石柱民族中學高二年級進行了實地調查。

1 問卷調查

1.1調查對象和方法

結合自身在實習三個月的時間裏在一線教學的親身體會和深入課堂的觀察和訪談結果設計了一份“高中語文課課堂管理現狀問卷調查表”。問卷調查對象爲隨機抽取高二年級5個班級的學生。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200份,各班各40份。高二(3)班共收回30份,有效卷25份;高二(7)班共收回35份,有效卷32份;高二(8)班共收回40份,有效卷35份;高二(11)班共收回37份,有效卷35份;調查問卷共24小題,均爲單選題。每題共四個選項,分別是:A、總是100%; B、大多時候75% C、偶爾25% D、從不0%

調查問卷主要從明瞭課堂目標、積極參與學習過程、學科內容和學生的生活相聯繫、追求自己的興趣、體驗成功、收到迅速,真實的反饋、受到合理的約束、整合學習的時間、與同學積極交往、得到與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學習風格相匹配的教學,共10項問題進行調查。

1.2調查結果分析

從問卷調查統計結果可以看出:普通高中語文課課堂教學在不斷優化,取得很多成就。金無足赤。當前普通高中語文課課堂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可以歸納爲以下三方面:一是教學管理方面的問題(問卷的第1、3、4、5、6、8、10題依次反映了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評價和教學方法層面的具體問題);二是教學交往方面的問題(問卷的第2、9題所反映的);三是教學紀律管理方面的問題(問卷的第7題所反映的)。

下面着重就教學交往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並提出相應對策。 2 教學交往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2.1存在的問題

首先,教師過多強調對學生的管束和學生的順從,而較少給學生留出自由的空間。我國現階段的課堂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以控制爲特徵的傳統管理階段,很多地區的普通高中語文教師的課堂管理觀基本上是傾向於課堂秩序的控制和維護教師的權威,在絕大多數學校裏,教師追求的理想課堂是安靜的課堂,能夠控制的課堂,學生聽從指揮的課堂。所以,學生在課堂上可以發表意見的機會不多,時間久了,學生養成了習慣,所以他們不會經常主動回答問題,更不會提出改進我們的教學的意見了。

其次,在很多高中語文教師的課堂上,學生花在小組和全班活動的時間極不平衡,絕大多時候課堂上進行的是單一的全班活動,課堂交往時間比重的失調導致學生個體意識的缺乏。 再次,我們很多高中語文教師在努力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但在實際操作中還是出現:教師往往對活躍而愛表現的學生予以較多的關注,而對沉默的學生缺少關愛、缺少尊重,以至於在課堂交往中,一部分學生成爲交往的“貴族”而另一部分學生則淪落爲交往的“奴隸”,甚至出現了教師教學失明失聰的現象。

2.2 相應對策

一、營造民主寬鬆的交往氛圍是課堂交往和諧進行的基礎。

1、養成平等對話的教學風格。現代教育學認爲,教與學的平等互尊是促進教育、優化人才培養的基本條件。教師尊重學生,尊重其個性和需求;相信學生,鼓勵學生自我探究、自我實現,在課堂中,給學生提供發現、創造和實現自我價值的機會,這樣的課堂氛圍有助於學生形成開放、自由、靈活的思維和創新能力。

2、信任並鼓勵學生參與交往。教師真誠的信任、賞識和鼓勵,可以增強學生的交往信心,“夥伴式”的.師生關係,又可增進學生的“向師性”,促進師生友誼,提高教學效果。

二、實現合作學習,強調生生互動。

合作學習是交往教學模式中的重要一環,是一種促使學生之間人際交往和合作互動的基本形式。最初學生是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和他人交流的,作爲教師,首先要教給學生如何合作。這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我們可以在兩個步驟上掌握這一過程:學會珍惜合作,掌握合作的技巧。 第一步,讓學生必須懂得珍惜合作。如,教學時,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要求各個小組的學生在相互合作的過程中完成任務。合作活動結束後,教師要引導學生總結,使其意識到彼此的需要,彼此能夠互相幫助。

第二步,學生在逐漸適應合作後,教師可以先讓他們參與塑造團體形象、增強小組凝聚力的活動。如讓小組設計橫幅或海報展示小組的名字和標誌。爲了確保每個人都參與設計,可以要求在內容上必須有每個成員的作爲。在學生慢慢學會了合作之後,教師就可以組織各種團隊競賽,如“知識接龍”,“辯論賽”等。 總之,通過合作學習可以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友誼,可以培養學生的“競合”精神,讓學生既要學會在啊競爭中勝出,還要學會在合作中超越!

三、提升教師的人格魅力,提高教師的課堂交往技巧。

1.教師要學會實現心理角色換位,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有效實現師生雙向互動。馬斯洛認爲人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會需要、自尊和自我實現的需要,並依次由低層次向高層次發展。當低層次需要得到部分滿足之後,較高層次的需要就會成爲人們所追求的目標。自尊和自我實現的需要作爲高層次的需要,是人們所追求的目標。當人們的這一高層次的需要得到尊重和滿足的時候,人們纔會產生自我價值感,產生積極進取的渴望,也纔會有開朗的性格,形成優良的個性。教師只有深入瞭解學生需求、願望的動機,才能創設相應環境,激發學生潛能,保證教育最佳接受效果的出現。

2.教師應該擅長使用一些小技巧。如,準時上課、記住所有學生的名字等獲取心理優勢;掌握課堂提問、師生對話與引導學生討論、交流的策略和具體方法必將營造出優質高效的課堂交往。 教無定法。我們的教學本就是充滿激情和生命理想的師生共識、共享和共進的過程,讓我們師生雙方用心用智慧去實現和昇華這一過程。

語文教學調查報告2

一、調查概況

20xx年x月xx日至x月xx日,我很榮幸的有機會在鎮江市南門國小過我一個多月的實習生涯。我這一個多月的實習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作爲一名語文教師的教育實習,二是作爲一名班主任的工作實習。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裏,我積極認真地工作,虛心向辦公室裏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取得不錯的成績。同時,我還利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做一番的調查,這個調查是針對語文這門課在當今時代的教學情況的。通過調查研究,我對當下語文教學的狀況有初步的解,爲深化教學改革,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客觀依據。

二、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具體目標

1、從語文教師的自身、教學等方面探究現今國小語文教學的現狀。

2、從學生的角度探究現今國小語文的發展現狀。

3、從學生的心理角度探究現今語文教學該往何處去。

(二)調查方法抽樣調查:以我實習的三年級語文教師爲主要調查對象,調查對象爲我的指導老師王燕老師、年級主任張俊妹老師、三年級二班班主任黃麗萍老師以及兩位新老師:仲菲老師和孫琴老師。

三、調查結果

1、從語文教師的自身、教學等方面探究現今國小語文教學的現狀。首先,從國小語文教師的自身方面談一談語文教學的狀況。經過一個多月的相處,我發現三年級的語文教師的文化水平都是大專。經過從教導處解的信息,在這所國小中擁有大專文憑的老師佔多數,只有少數教師擁有本科文憑。這證明國小語文教師普遍文憑不高。另外,有些人的普通話不算很標準。這些狀況比較讓人憂心。其次,從現今國小語文教師的教學方面來看語文教學的狀況。在教學方法方面,三年級的語文老師基本都採用問答法、講授法,少數有經驗的老教師會採用自學輔導法、情境教學法以更好地達到效果。

在採用教學設備方面,經調查發現,現在的語文課堂教學,大多數老師所使用的教學方法還是原始的:老師講學生聽,他們很少使用多媒體、掃描儀等先進的手段。導致這種現象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採用這種教學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減少師生互動的機會。以使用多媒體教學爲例,上課時學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學生再看書本。

學生多愛看一些圖畫,對圖畫的記憶倒很清楚,但卻忽略圖畫旁邊的文字。這種教學方法還使得老師變得懶惰起來,大部分老師在上多媒體課時很少板書,一些老師一節課下來,根本就沒在黑板上寫一個字,學生也就不作筆記。他們認爲國小的主要任務還是在認字識字一塊,利用多媒體等先進設備,無形之中就降低寫字的重要性,而很多學生的自覺意識不高,基本是老師寫他們也寫,老師不動他們也不會動,爲提高學習效率只能捨棄先進的設備,轉向老舊的方法。事實也證明採用老舊的方法是正確的,它符合教學的實際情況。

2、從學生的角度探究現今國小語文的發展現狀我實習的年級是三年級,學生都在十歲左右,這個年紀的學生心智很不成熟。經過一個多月的觀察,我發現不僅男生好動,女生也不容易安靜下來,上課開小差、做小動作的學生比比皆是,而三年級是個特殊的時間段,語文這門學科從這個年級開始,才真正發揮它的作用,從這裏他們上語文課的任務不僅僅是識字,更重要的是要開始學習如何使用語言,如果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是根本掌握不語文的知識的,這非常讓三年級的語文老師頭痛。所以上課時,吸引學生注意、維護課堂秩序就成每個三年級語文教師的重頭戲,他們努力以富於激情的聲音、高低起伏的腔調吸引着學生的注意力,以遊走於課堂每個角落的眼神、恰如其分的懲罰維持着課堂的秩序。每一位國小語文教師都努力讓每一個學生愛上語文,他們使盡手段、用盡方法,就是要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語文學習上來。

在實習期間,我曾帶領實習班級的學生去多媒體教室上過三次課。通過這幾次課,我發現國小生對現代化的教學手法還是比較喜歡的,很感興趣,可是他們自律意識比較差,到新鮮的地方就東張西望、交頭接耳,導致課堂紀律難以維持,另外由於學校資源問題,多媒體教室又是科學實驗室,實驗器材設備比較多,學生好奇心太強,儘管老師千強調、萬強調,還是有個別學生會去拿、去碰。正因爲這樣,這所國小的語文老師都不願意帶着學生使用先進設備。

國小生年紀比較小,所以知識面比較狹窄,上他們的課就不能海闊天空地、一股腦兒地將語文老師所有知道的、關於課文的東西都灌輸給他們,要考慮到他們的接受能力。如果語文老師不管不顧這些,那就有可能使學生失去上語文課的興趣,甚至討厭起語文課來。實習期間,我教的第一篇課文就是《做一片美的葉子》,這篇課文中有這樣一句話:“每一片葉子都做着相同的工作——把陽光變成生命的乳汁奉獻給大樹。”這裏需要給他們拓展一下關於光合作用的含義,但是又不能講的太過深入,不然的話不僅語文課不像語文課,而且學生也理解不。於是,我用我自己的語言比較淺層次的`講述一下基本過程,只要求他們明白葉子做的工作是光合作用便成。

在學習壓力方面,我是在國小實習的,調查的對象都是國小生,教育局明文規定他們的在校學習時間不能超過六個小時,回家作業不能超過一個小時。因爲回家作業的總時間不能超過一個小時,所以劃給語文的時間就更少,所以我認爲他們的負擔還是很輕的。不過我不是他們,不能爲他們立言,爲此我專門進行解。據我深入學生之中解到的,大多數學生對回家作業的量還是很滿意的,也能夠及時完成,只有少部分學生因爲種種原因,遲交或不寫作業。可是他們普遍都認爲在校的課堂作業太多,導致他們沒時間玩耍。

我解到硬筆習字冊是他們課後必須要完成的,大多數時候還要完成大練習冊和補充習題的訂正,有時候還需要在校完成作文的底稿或謄寫。針對這種情況,我特地去問幾位老師,老師們告訴我其實他們並不想這樣,但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一是由於教育局給的回家作業時間太少,導致很多既定任務無法完成;二是學生本身回家作業存在很多這樣那樣的問題,只能利用課後時間讓他們訂正返工;三是學生的升學還是要靠他們自己的成績,放鬆作業這塊,有可能導致很嚴重的後果,學生家長也不能理解,這在前幾屆有過這樣的前車之鑑。

3、從學生的心理角度探究現今語文教學該往何處去。

國小生的'認知發展的一般特點:國小生的感知覺已經逐漸完善,他們的方位知覺、空間知覺和時間知覺在教育的影響下不斷髮展,觀察事物更加細緻有序。國小生的記憶能力也迅速發展,從以機械識記爲主逐漸發展到以意義識記爲主,從以具體形象識記爲主到詞的抽象記憶能力逐漸增長,從不會使用記憶策略到主動運用策略幫助自己識記。國小生的言語也有很大發展,能夠比較熟練地掌握和運用口頭言語,在教育的影響下,逐漸掌握書面言語,學會寫字、閱讀和寫作。國小生思維的基本特徵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要形式過渡爲以抽象邏輯思維爲主要形式。國小低年級兒童形象思維所佔的成分較多,而高年級兒童抽象思維的成分較多。

國小語文教學要把握學生的認知發展,找出適合本階段學生的學習方法。注重學生在思維方面的發展,引導他們從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要形式過渡到以抽象邏輯思維爲主要形式。重視學生在言語上的發展,適時給與引導,讓他們獲得更好的發展。適時把握學生在識記能力上的發展,讓他們多記多背,爲以後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國小生的社會性發展的一般特點:入學以後,他們的社會關係發生重要變化,與老師和同學在一起的時間越來越長,在與老師和同學的相處中,他們逐漸學會與人相處、與人合作及競爭的一些基本技能技巧。師生關係及同伴關係對他們的學校適應有重要影響。這種關係的質量既影響到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對班級、學校的歸屬感,也影響到學生情緒、情感的發展。國小階段也是個體自我概念逐漸形成的一個重要時期,他們的學業成敗、社會技能的掌握程度,來自教師及同伴的社會支持,對其形成自信或自卑的個性品質有很大的影響。

國小語文教學要注重學生在個性品質上的塑造,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正確的思想認識。注重學生在人際交往方面的表現,適時給予他們指導,鼓勵他們融入集體,關心他人。

國小生的道德認識能力也逐漸發展起來,從只注意行爲的後果,逐步過渡到比較全面地考慮動機和結果。由於認知能力的發展特別是觀點採擇能力的發展,他們越來越能從他人角度看問題,道德情感體驗日益深刻。

我認爲,在現今條件下改善語文教學現狀必須先從制度改革抓起,國小生減負不能光看回家作業量,最重要的是要關注教育局的既定作業量。其次要提升教師團隊的學歷水平和專業素質,要培養一批關愛學生的老師。最後就是,要從學生的心理出發,制定適合他們的課程,讓他們在身心愉悅中增長知識、獲得做人的學問。

語文教學調查報告3

調查時間: 20xx年10月28日——20xx年11月18日

調查地點:三建鄉中心學校國小部

調查對象:國小語文教師,語文課堂,國小學生

調查方法:

1、聽課

2、座談會及作業教案檢查

調 查人: 向彥橋 白將軍 黃平 李力

爲了解新課改指導下的國小語文教學在我校的普遍現狀,我們對我校國小部通過訪談、聽評課、查看教案作業等方式進行了調研。現將調查情況分析整理如下:

一、優點

1、大部分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教學理念新,有一定的課改意識,“合作、參與”等新的課改術語能在課堂中頻頻出現,教師的角色行爲相應地發生了轉變。如:“誰來幫幫他?”“你同意他的看法嗎?”教師能尊重學生的人格,把學生置於主體地位,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得到一定的運用。如“同桌互相讀讀,先左邊讀,再右邊讀,讀得好了再表揚表揚”“老師跟你合作好嗎?”“我們就來解決同學們的這些問題”三、四年的課改實驗,的確給我們的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一部分課堂富有親和力,學生敢想敢說,生命課堂的構建越來越顯著了。

2、多數教師能遵照語文學習的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施教。江美老師的拼音教學課,師生關係融洽,把四聲的拼讀和學生生活結合起來,引入汽車的行駛,生動貼切,學生愛學樂學;李亞紅老師笑容可掬,一個微笑,一個眼神,讓孩子神氣活現,字詞理解更是聯繫實際,如在教室裏找一找,在圖上看一看,在讀中想一想,用動作演一演,用聲音學一學,課堂富有生命的氣息。總之,多數老師能在課堂中創情設境,通過遊戲、故事,激勵競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閱讀教學能很好地體現以讀爲本的理念,聽、說、讀、寫等語文實踐性得到一定程度的重視。

 二、問題

1、教學理念陳舊,學生的主體地位受到衝擊。

儘管教師的教學理念有了一定的轉變,取得一些較爲可喜的成績,但與現代教育理念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傳統教育觀念仍佔主流。

多數教師的教育視野不夠開闊,不能從學生個體綜合素養的培養中去關照語文素養。只盯着學生的字詞劃會了嗎?意思會背嗎?課文會背、會默寫嗎?只瞅着學生卷面上的成績,不能着眼未來,閱讀、感悟、朗讀指導、思辨能力、創新能力、表達能力等綜合素養的培養並不重視。

學生主體地位受到嚴重衝擊。教師主宰課堂,不相信學生,不放心學生,處處越俎代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雖然已有運用和體現,但因缺乏具體的方法指導而流於形式。聽、說、讀、寫訓練還停留在膚淺的層面上,不能較有效地進行指導。

總體來看,大部分教師理念相對新一些,青年教師普遍有一定的課改意識,角色行爲體現了較濃的課改色彩;老教師雖然老,卻因外出培訓的機會多,課堂教學雖然傳統,但能老中求新,有一定的課改意識;中青年教師因外出機會少,在傳統的路上走得較遠,角色轉換不夠到位,還有一部分中老年教師教學觀念過於陳舊。

2、教研教改意識不強,教學基本功不夠紮實。

農村村級學校教師人數少,沒有專職語文教師,部分教師既教語文,又兼教好幾門其他學科,平時教學任務繁重,自學、集體學習、相互聽評課相對較少。現代教學手段未發揮應有作用,教師缺乏資源意識,同時,據調查80%教師未使用媒體教學,20%的教師只有在集體觀摩時才使用。

由於缺乏學習、研究,加上教師基本功不過硬,嚴重影響教育教學質量。

3、教學方式方法趨於傳統,三維目標被機械割裂。

由於觀念陳舊,素質不高,致使教學方式方法趨於傳統。雖然多數教師認爲在教學方式上應該採用現代理念倡導的參與式教學,但從課堂觀察和訪談中看到學生的主體性發揮不強,教師講得過多、過細,學生自主讀書、討論交流的時間過少,三維目標被機械割裂,教師重語文知識的講解,重字、詞、句的意思的講解,把生動活潑、具體形象的課文肢解爲孤立的字詞句,而且字詞句的教學只停留在會認會寫的層面上,很少能聯繫語言環境理解,也很少講求學習的方法,編兒歌、順口溜等,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極少運用。拼音教學除能適當發揮小老師的作用外,教師一領到底,很少以遊戲和活動激發學生的興趣,也很少運用編兒歌、講故事,以調動學習的積極性。閱讀教學中,教師一問到底,以問代講,以問代讀,問題缺乏針對性、啓發性,擠佔了讀書、思考的時間。語文自身的魅力,教師的人格力量等沒有充分調動,教學感受不到語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文中優美的詞句段很少引導學生朗讀背誦;典型句式和寫作方法,很少引導學生學習借鑑;美的畫面、情感,很少啓發學生在讀中感悟,受到薰陶和感染;而是喋喋不休地講解問答,過繁過細的分析,課堂缺乏生命的氣息。如翠鳥的美、荷花的美,不能引導學生圖文結合,聽讀想像,而是在簡單的讀一遍,提幾個問題,找到答案後再齊讀一遍的過程中“完成教學任務”

4、朗讀背誦及作文教學,缺乏指導,急待加強。

(1)、部班級唱讀現象比較嚴重,教師缺乏引導矯正意識。一提要重視朗讀,課堂上從上課到下課,齊讀聲不絕於耳,範讀、領讀、個體讀、默讀、快速瀏覽等很少運用,而且缺乏朗讀的層次性和有效性指導。想像讀、圖文結合讀、情讀、欣賞讀等被忽視了,而是浮光掠影泛泛一讀,以爲達到了朗讀的要求,文章的情、神、色、味均化爲烏有。

(2)、雖然決大多數教師重視背誦積累,但很少將背誦引進課堂,很少講求背誦方法的多樣化,而是一味地讓學生死記硬背,往往事半功倍。

(3)、訪談中,多數教師深有感觸地說:“如今的作文教學太難,教師不會輔導,學生無話可說,胡編亂造、病句滿篇、土話連篇,更有許多教師爲了應付考試,只好讓學生讀背《作文選》。”細一分析,除了教師不會輔導,學生缺乏發現的眼睛、生活內容單一外,一方面貧窮落後的鄉村生活和文盲半文盲家庭教育,使學生缺少一個良好文化氛圍的薰陶,另一方面,學生課外閱讀量、背誦經典詩文的數量和課標精神相比少得驚人。95%的學生把教科書、作文書及大哥大姐們讀過的課本作爲主要閱讀內容。童話故事、寓言故事、文學名著農村學生幾乎未曾見過。沒有厚積,焉能薄發?作文教學確實是農村國小語文教學亟待開發的.一塊荒蕪地。

三、建議

1、加強培訓學習及教學研究,切實轉變觀念,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上級行政部門、教研部門,各級學校要多組織教師集中學習、培訓,進一步熟悉課改精神,加大教育科研力度。要多給教師“走出去學習,請進來指導”的機會;教研部門要深入基層學校多聽課、多評課,堅持“送教下鄉”,發揮專業引領的作用;學校要利用僅有的電教資源,組織教師多觀看光盤,多收看空中課堂,多組織觀摩教學;廣大教師要加強自學,向特級教師學,向身邊的優秀教師學,多學習,多實踐,多反思,樹立大語文教學觀,大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創造性地教。只有廣大教師在理念上受到充分的“洗禮”,才能較好地實現觀念的轉變、角色的轉化,促進其專業化成長。

2、教學中要注重三維目標的統一,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廢棄過去知識的傳授方式和注入式教學,要運用新理念,新方法,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和技巧,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要注重語文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重視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既教書又育人,切實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奠基。

3、各級學校、教師要重視學生的閱讀和背誦積累。開放圖書室,動員家長購買圖書,引導學生愛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積極開展班級讀書會,同時要鼓勵學生背誦積累經典詩文,增加語言積累,豐富人文積澱。

4、各級教研部門、學校和教師要把改進作文教學和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作爲兩大課題,自上而下,形成合力,通力研究,形成適合農村學校較爲科學、操作性強的理論總結和實踐經驗,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5、教育行政部門要關注基層學校教師隊伍年齡老化,人員緊缺,合理解決和分配人力資源。建議不應以學生數爲定編標準,切實減輕基層教師繁重、繁雜的教學任務,以利於促進教師隊伍的專業化成長。

  三建鄉中心學校辦公室

  20xx年11月20日

語文教學調查報告4

一、調查情況

我於xx年10月份,對我教學的一所省一級中學的高一學生對語文學科的興趣情況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研究,對中學生的學習語文的興趣有了初步的瞭解,爲準確地把握當前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傾向以及尋求到解決問題的對策,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觀依據。

二、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具體目標

1、中學生喜歡語文(課)的理由

2、中學生不喜歡語文(課)的理由

3、對學好語文的意見和建議以及解決問題的對策

(二)調查方法

學生自行答卷,包括喜歡和不喜歡語文(課)的理由、對上好語文或學好語文的建議和對策。調查在高中一年級某班進行,共63人,其中農村出來的學生佔大多數。回收有效答卷6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樣本數。

三、調查結果

影響當前中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存在着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並且具有時代性的特點。

(一)中學生喜歡語文(課)的理由

1、教師本身的素質和技能方面:

a、語言幽默、活潑。

b、引導成功,博學多才;講解清晰、有章節。

c、教師與學生相處像朋友一樣,有親切感。

d、教師教態很好,上語文課像欣賞藝術一樣輕鬆。

2、學生自身的喜好方面:

a、喜歡讀小說,覺得小說很有意思。

b、喜歡演講,而演講需要豐富的語文藝術。

c、喜歡唱歌,而歌詞上的語言文字要有意義和感動他人,離不開語文。

d、喜歡聽故事,特別是偉人事蹟。

e、喜歡語文中的趣味文字遊戲。

f、喜歡語文課本上的一些詩詞句,特別是唐詩宋詞,可以從中明白一些道理。

3、語文學科的功能與作用方面:

a、能增長知識、陶冶情操;可以學會怎樣做人,體會人生。

b、文字表達的思想內容讓人陶醉;文言文含蓄;能豐富人的情感。

c、可以有助於寫好作文,有成爲作家的夢想。

d、可以加快閱讀速度,可以咬文嚼字,提高思維能力。

e、語文可以讓人更有氣質,可以提高交際能力。

f、學好語文對學好其他科目有幫助。

g、語文本是我們的母語。

h、語文與生活有關,應用廣泛,涉及範圍廣。

j、學好語文可以對中國的文化、傳統、禮儀瞭解得更深刻。

古今中外,許多教育家都十分重視興趣在學習中的作用。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陶行知認爲,學生有了興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學與樂不分。在國外,第一位把心理學作爲教育學理論基礎的赫爾巴特認爲,人有多方面的興趣,教育就應該以此爲基礎。通過調查顯示,學生對學習語文的興趣還是很濃的,教師應瞭解當前中學生的興趣特點,把引起和培養人的`多方面興趣作爲自己的一項任務。

(二)中學生不喜歡語文(課)的理由

1、語文學科的內容方面:

a、古文難記憶。

b、議論文枯燥。

c、太深奧,難以理解古詩文、閱讀題、一詞多義等。

d、語文的知識面廣,不易精通。

e、害怕寫作文、週記、日記等。

f、語文作業有太多的文字,題目難理解。

2、學生自身的知識水平方面:

a、理解能力較差。

b、寫作水平差。

c、表達能力不好。

d、反應慢。

3、學生的心理因素方面:

a、看見教師還有點恐怖感,造成緊張情緒。

b、一直以來語文成績都不好,形成了定勢的心理陰影。

c、不適應高中的語文教學,熄滅了對語文的熱情。

d、有“學語文出社會無用”的觀念。

e、對語文完全不感興趣。

4、外界因素的影響:

a、課堂環境不好,周圍同學太吵。

b、授課教師的形象不好。

c、語文教師板書的字跡潦草,凌亂;字體不美觀。

語文作爲社會羣體性的語言,是廣大人們羣衆使用的交際通用工具,它具有社會性質的特點,人們必須要使用與運用它,否則,對於工作,學習與生活都有着很大的影響。然而由於社會發展,以及社會分工,語文對於有的人來說,作用的範圍就不再像其起初的歷史時期那樣重要了,因爲對於有的人來說,不用語文或“官話”,同樣可以生活。比如生長在鄉村的居民,他們與城市或官方接觸比較少,於是他們根本就不用使用語文作爲他們的學習或生活的工具,而他們懂得自己的本地土話就可以過活,哪裏還在乎學或不學“語文”這一種官方語言呢?從這個角度來說,語文對他們的作用就不太大了,同樣語文對於他們的子女也是如此,就是學了,對於那些孩子來說,他們將來也是在農村生活的比較多,而他們也會學着自己父母,也對語文不感興趣了。從調查中可以看出,當前中學生不喜歡語文的理由是有着一定的歷史和社會原因的。特別是農村出來的學生普遍內向和膽小,思想觀念比較傳統甚至受了“語文無用論”的定勢影響。作爲語文教師就應該正確引導學生,尋求好的方法去學習古詩文,並且要注意自己的教師形象。

(三)對學好語文的意見和建議以及對策

學好語文,首先要注重對中學生語文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的培養,引導學生認識語文學習的價值、明確語文教學的目標和適當加大語文教學內容的難度以及要努力創設語文學習的良好氛圍。通過調查,主要有以下意見:

1、教師上課時不要過於嚴肅認真;“幽默值千金”。

2、可以在授課時適當穿插一些有關日前發生的事件或國內、國際新聞,使學生有更豐富的材料去寫作文。

3、語文課應該互動多一些,能讓學生自己發言,有思考的餘地;授課的內容範圍要廣一些。

4、最好能向學生傳授一些好的學習方法和人生理念。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從中讀出當前中學生的心聲。新時代的中學生在知識與精神需求上要求很高,爲此,教師的作用就顯得尤爲重要了。儘管在教育教學中還存在着諸多問題,但我相信,新時代的教師們一定會尋求到更好的教學方法去培育那些“祖國的花朵”。

語文教學調查報告5

教學目標:

1、會認“禿、萎、貿、攤、宜、販、訂、罰”等8個生字,會寫“調、棍、剩、宜、垃、垠、坑、真、訂”等9個字。

2、掌握“枯萎、木棍、集貿市場、垃圾、適宜、樹坑、訂立、必罰”等詞語。

3、弄清文章的結構,說說各部分的聯繫。

4、通過學習課文,教育學生樹立環保意識,自覺保護環境。

教學重點:

弄清這篇調查報告各部分的內容,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繫。初步學習寫調查報告的方法。

教學難點:

讓學生知道調查報告的意義,教會學生如何利用提到的方法蒐集、分析、處理信息。

教具準備:

教學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談話導入:同學們,美麗的春天,園林工人在馬路兩側種植了許多國槐樹,可到了盛夏,有些小樹居然死了。這個現象讓一位細心的小朋友發現了,他經過調查找到了原因,還寫出了一份調查報告,那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吧!

2、(板書課題:《小樹死因的調查報告》),齊讀課題

教師問:同學們,看到這個題目你們有什麼想問的?(預設學生回答:小作者爲什麼寫這份調查報告?作者是如何調查的?結果怎樣?)。

什麼是調查報告。(調查報告:是對某項工作、某個事件、某個問題經過深入細緻的調查後,將調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統整理,分析研究,以書面形式向組織和領導彙報調查情況的一種文書。)

教師:小作者爲什麼寫這份調查報告?作者是如何調查的?結果怎樣?讓我們帶着這些問題,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瞭解主要內容。(提醒自己讀自己的,不要齊讀;並且注意不會讀的字查課後生字表)

2、小組內識記生字,教師檢查(生字卡)教師在黑板上書寫“攤”字和“罰”字,讓學生書寫時注意左右結構和上下結構,及其筆畫順序。

3、學生提出不理解的詞語,集體解決。

4、學生說說課文一共分爲幾個部分,主要講了什麼。

三、細讀課文,感悟理解

(一)學習第一、二自然段。作者爲什麼寫這份調查報告。

1.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讀,讀後評議。引導:讀出高興的語氣和疑問句。

(2)作者爲什麼對小樹的死因進行調查?(原因一:“我”特別喜愛馬路兩側的小樹 原因二:盛夏時,我發現小樹遭到了破壞 )

(板書:原因 春天(發芽、長滿綠葉)

夏天(枯萎、木棍、剩下半截))

(3)有感情地讀出情感變化。

(二)學習“調查”部分。(板書:調查)

不僅作者感到奇怪,我們也很奇怪,一起看看作者是怎樣進行調查的?

1.默讀“調查”部分

(1)畫出作者調查過程中有哪些做法?並完成填空。彙報所畫內容並說說這樣寫的作用。你們還知道有哪些調查方法?

小作者用了步量法、統計、考察環境、畫圖、拍照的方法。

(板書:方法:1.實地測量;2.統計;3.考察;4、畫圖;5、拍照。)

還可以有:問卷;採訪等方法。

(2)通過調查小作者有什麼發現?請畫出這部分課文中表示數字的詞語。

彙報所畫內容並說說這樣寫的作用。(列數據)

(4)通過小作者的調查,你發現了什麼問題?你想到了什麼?

(三)默讀“分析”部分。(板書:分析)

思考:作者進行了哪些方面的分析?

(1)說說這些小樹在正常情況下應該生長得怎樣,爲什麼?

(2)然而,實際卻比正常情況多死了三十三棵,這說明什麼?結合課文中的圖來說明。根據學生回答並(板書:小樹是非正常死亡的)

(3)小樹生長的不利因素是什麼?

(四)自由朗讀“結論”部分(板書:結論)

1.概括說說小樹非正常死亡的原因。

2.作者得出了什麼結論?這個結論正確嗎?爲什麼?

3、這樣帶來的後果是什麼?

4.小組合作朗讀這部分內容,注意要讀得具有說服力。

四、課堂小結,課後思考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是調查報告。

小作者爲什麼要做調查?調查的方法有哪些?

小作者找到了小樹死亡的原因,我們感到高興。但嚴重後果,又讓我們擔憂,下節課看看小作者有什麼好辦法解決槐樹死亡的問題?你們又會有哪些好的建議呢?課後想一想。

板書設計:

小樹死因調查報告

原因:1、“我”特別喜歡

2、春天(發芽、長滿綠葉)

夏天(枯萎、木棍、剩下半截)

調查

方法:1.實地測量;2.統計;

3.考察;4、畫圖;5、拍照。

分析 小樹是非正常死亡的

結論

語文教學調查報告6

一、語文課堂教學現狀

根據調查者的知識水準、教學水平、教學經驗和對教學觀點及教學風格的粗淺認識,適用直觀判斷的方法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對所調查的課大致分類如下:

1、 就課堂內教與學雙邊活動的情況的直觀反映而言:教師講課的時間在35—40分鐘的佔總調查課時的80.4%;學生活動時間在10—15分鐘的佔26%,當堂練習正確率達85%以上的佔12.3%;學生髮言在5—8人的佔49.4%;學生髮言在10人次以上的佔21%。如果將其歸結爲課堂的教學模式而言,演講型的課佔總調查課時的25%,演講、對話型的課佔40%,純對話型的課佔14.3%,混合型的課佔10.3%,其它10%。

2、 就一般課堂教學綜合評估的四大因素(內容講解、教學方法、教師素質、教學效果)評價分類而言:內容講解好的佔18.1%,一般的佔60.3%,差的佔21.3%;好的課時佔22.4%一般的佔53.3%,差的佔24.3%;教學方法好的教師佔22.4%,一般的佔48.2%,差的佔29.7%;好的課時佔22.8%,一般的佔44.1%,差的佔33.1%;教學效果好的教師佔18.7%,一般的佔60.3%,差的佔21%;好的課時佔21.4%,一般的佔54.2%,差的佔24.2%。

3、 就教師提供給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機會的角度而言:語文課堂教學存在“三多三少”。即:全班統一學習的機會多,學生個人獨立學習的機會少;接受學習的機會多,表達學習的機會少;水平高的學生主動參與機會多,水平低的學生主動參與機會少。通過對學生的問卷分析,就語文課而言:有20%左右的學生能有機會參與分析課文全過程,有48%左右的學生只能部分地參與分析全篇課文,還有32%左右的學生長期得不到獨立分析課文的機會。在對學生問及“你班語數課的上課狀況是怎樣的?”選答“教師講,學生聽或記筆記”狀況的學生佔52%;選答“教師主講,學生多數能夠參與答問”狀況的學生佔39%;選答“教師主講,學生多數能參與課堂小組討論”狀況的學生佔9%。

4、 就課堂教學縱向程序的每一環節,每一步驟中教師和學生相互聯繫的方式而言:教師一般面向全體學生提問,幾個思維較快的學生隨口口答,只要有一人說對了,教師便重複一遍,接着便在黑板上寫出答案。如果學生回答不上,教師就自問自答的佔總調查課時的80%。

5、 就教師教學的終極目的而言:教學生學會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師佔84%,教學生學會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並同步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師佔12%,傳授知識,培養自學能力,培養集體合作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的教師佔7%。

6、 就學生是否願意主動參與教學而言:願意積極參與教學的學生佔77.4%,不願意積極參與教學的學生佔22.6%。

二、語文課堂教學現狀分析

上述幾方面的調查情況表明:農村中學近76%的教師課堂教學水平不高,教學效果令人擔憂,較難適應現今素質教育的要求。造成初、高中教學尤其是學生學習思維,學習方法的脫節,導致學生高中段學習潛力不足或不能正常發揮,致使中學教育質量較難提升。造成此種現狀的原因很多,單就課堂所反映的現象而言,分析如下:

1、 課堂教學容量不合理。有的教學密度太大,課堂節奏太快,學生接受不了,甚至不知所云;有的教學容量不當,從七年級起就一味地“瞄準”會考,盲目加大深度、難度,甚至無限“拓寬”知識,超過學科教學大綱的要求。

2、 部分教師的惰性心理導致教學方法陳舊。由於這些教師缺乏進取精神對教改的新成果抱輕視態度而不學習教學效果顯著的優秀教師的教學法,不管教材的變化,不顧問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願望和學習需要,或照書所講,一板一眼生怕學生少了什麼似的“滿堂灌”,學生不感興趣,聽不進去或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不去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激發他們發現問題,探索新知識的潛能,致使課堂紀律亂,學生厭學。

3、 教學方法單一粗暴,忽略了學生的情感,個別的教師對學生動輒訓斥、挖苦、諷刺、甚至體罰。

4、 不能正確對待不同層次的學生的.看法。隨意中斷學生的發言,對學生缺乏及時的鼓勵,造成師生之間的情感障礙,使學生對老師產生一種畏懼感而不是敬重感,使學生的自尊心受到傷害。學生的人格的得不到尊重,個性得不到張揚,思維得不到發展。

5、 課堂上教師對待學生缺乏公平。偏愛優生,討厭差生是較爲普遍的現象,教師抽問,中上等生回答佔多數,公開課中的抽問,更與差生無緣。

6、 缺乏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的姿態。

7、 批評學生時,不注意方式方法,不尊重學生的自我價值。部分教師嚴守“師道尊嚴”,課堂上只要求學生守紀,認真聽講,不許“亂說亂動”。把大量的精力花在指責學生“上課講話”“不動腦筋”等上,浪費了教學時間,割裂了知識傳授的完整性,造成了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關係僵化,嚴重者導致教師自己也無法上課。

三、幾點對策

1、切實提高語文教師的素質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教師的素質直接作用於課堂教學,直接反饋於教學質量。而教師素質的提高,又存在着一系列的誤區。

①、教師的素質狀況就是一種學歷層次。

②、教師的素質狀況就是一種授課能力。

③、教師的素質狀況就是教師的解題思路。

④、教師的素質狀況就是將現代媒體應用於課堂的能力。

⑤、教師的素質狀況就是教師自身對特長的鑽研。

⑥、教師的素質狀況就是良好品德的形成。

⑦、教師的素質狀況就是博覽、博學。

⑧、教師的素質狀況就是學生的考分情況。

⑨、教師的素質狀況就是著書立說的能力。

以上這些教師素質自我提高的誤區,對“傳道、受業解惑”不能說沒有好處。但提高教師素質必須要注意其全面性、滲透性;必須要注意其深度、廣度以及教師自身對學生的影響,而不能顧此及彼。因此,再切實提高教師素質方面,最重要的是其綜合素質、創新素質。爲此,對在崗教師,上級主管部門應根據各層次,各年齡段,各學科教師的實際情況加強其教材、教法、教學組織、教學技能等的定期測試,並逐漸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獎懲逗硬的制度,促使其教師具有較強的“大綱意識”“教材意識”“好課意識”“因材施教意識”等現代教育教學觀念,而不是流於一種形式,更不是流於一種內容。

2、改進語文課堂管理的辦法

①端正對學生的態度,重視學生的主體參與。學生的主體參與是一切教育改革都必須經過的一個環節,不管怎麼樣的教育,只要它視學生髮展爲己任,就必須提倡學生的主體參與,尊重學生的求學權力,尊重學生健康的個性發展,體現師生平等原則,用理性感化學生,增進情感交流。

②有創造性組織課堂的能力,改變原有的教學觀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的策略千百萬化,它也必須通過學的策略體現效果。因此,必須從學生角度考慮學生髮展的教學策略,根據素質教育的價值取向,使學生逐步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健體。既重視知識的“工具”功能,又重視知識的“精神”功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發展。

③分層次要求,讓學生全面參與,做好“角色”定位。

④制定一套有效管理課堂教學的方法,使課堂教學納入真正的制度化,量化管理。

3、抓好學段銜接

注意教學方法、學習思維的銜接。正確處理好知識銜接。這兩者中,其教法、思維的銜接又最爲重要。爲此,應大膽改革現有的中國小領導的管理制度,實行一定程度的垂直管理制度。

4、增強教師的吸引力

①教師必須以身作則,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爲人師表。

②教師要有淵博的學識和較強的教學能力,對學生有知識上的征服力。

③教師要有良好的品格,樹立“人和”的教育觀點, 對學生產生有益的人格影響。

語文教學調查報告7

引 言

我們有理由認爲,提問是教師課堂教學中最重要的語言活動之一。半個多世紀以前,史蒂文斯發現高中教師平均每天在課堂上幾乎要問400個問題。弗洛伊德從一個抽樣調查中得出國小教師一天平均在課堂裏提348 個問題。貝拉克發現,在中學的水平線上,課堂教學的核心是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然後是教師再對學生的回答做出反

應。我們的經驗告訴自己,無論在哪一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課堂提問可能是使用最爲頻繁也是最爲重要的教學方式。故閱讀教學中的提問設計之優劣,對其教學質量有着至關重要的影響。基於以上的問題和考慮因素本人在研究課題中進行了一次對國小語文閱讀教學課堂提問的調查。

一、調查實施

(一)調查內容

調查問卷12道題目

(二)調查方法

調查方式是以問卷調查形式對本校五六年級31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

(三)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對象是五六年級共31名學生。

(四)調查步驟

3月15日問卷調查

3月20日統計、分析調查結果

3月28、29 日深入研究撰寫調查報告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1、你認爲課堂提問這種教學形式會幫助你掌握知識,提高能力嗎?

選A佔66%;選B佔3%;選C佔13%,由此可看,絕大部分學生能夠清楚的意識到課堂提問能有效幫助自己掌握知識,提高能力,但仍有極少學生認爲幫助不大。看來,從思想上幫助學生認識積極應答課堂提問是非常有必要的。

2、語文閱讀課上,你是否主動舉手發言?

選A佔44%;選B佔28%;選C佔3%,選D佔25%,數據顯示,上課願意回答閱讀課堂提問僅佔44%,其餘學生則顯示過於被動。可見,教師在教學閱讀課,必須提升學生興趣。興趣是人們活動強有力的動機之一,它能調動起人的生命力,使大家熱衷於自己的事業而樂此不疲。

3、上課選D或E的同學,你“不太願意”或“非常不願意”舉手發言的原因是?

選A佔12.5%;選B佔25%;選C佔9%,選D佔6%,此題設置是針對上題不願意上課舉手發言同學的調查。數據顯示,25%學生困擾他們回答問題的是口頭表達有困難,剩餘學生或是問題太難,不會回答;或是懶得動腦思考;或是缺乏自信,不喜歡出風頭。可見教師在閱讀教學中,不僅應兼顧問題設計巧妙,還應時刻培養學生良好的思考與表達習慣。

4、課堂上,你是怎樣對待語文老師提出的問題的?

選A佔38%;選B佔25%;選C佔3%,選D佔25%,總是積極思考教師所提問題的學生僅佔38%,經常積極思考問題和很少思考的學生各佔25%。這組數據告訴我們,教師必須在充分考慮學情的基礎上設計教學問題,所設問題應突破舊有觀念、陳舊理論的限制,有效激發學生主動思考。

5、上題選D或E的同學,你爲何“很少思考”或“從不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

選A佔12.5%;選B佔41%;選C佔6%,選D佔9%。41%的學生認爲對於老師課堂提問不知道如何思考,看來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指導學生思考方法,特別是對於難度過大的問題應該給於適當提示。

6、你願意回答何種形式的問題?

選A佔31%;選B佔19%;選C佔16%,選D佔3%。一部分學生喜歡回答以記憶爲主的問題,少部分學生喜歡回答以理解或應用爲主的問題。可見學生的課堂動腦思考習慣養成欠缺。

7、在默讀課文的過程中,你通常?

選A佔22%;選B佔50%;選C佔28%。調查顯示,過半同學能夠在默讀的過程中理解全文,在文章不懂的地方作標記。少部分學生能夠做到帶着疑問瀏覽課文,也準備向老師提出自己疑問的地方,而對於只默讀不思考的學生也佔不少人數。可見,培養學生有效思考問題至關重要。

8、當老師要求你回答詞句的意思時,你會?

選A佔22%;選B佔3%;選C佔41%。絕大部分學生選擇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重新組織語言進行回答,但要求同學互助或是主動查閱的寫生卻很少。說明教師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積極動腦和團結協作的習慣。

9、在課堂上,你覺得語文老師提問後給你的思考時間?

選A佔50%;選B佔38%;選C佔13%。一半學生認爲教師給於學生思考問題時間比較適合,不過不少,極少部分認爲不夠充足。這部分所佔比例較大,由此可見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應充分根據學情備課。

10、當你暫時回答不出問題時,語文老師通常會?

選A佔44%;選B佔6%;選C佔28%,選D佔9%,選E佔12.5%。這組數據顯示教師對於未回答問題的學生能夠延長等待時間,重新解釋,儘量讓學生自己回答。教師的這種處理方式是開明可取的。

11、當你回答完問題後,教師會?

選A佔38%;選B佔16%;選C佔12.5%,選D佔34%。對於學生所回答問題,教師必須能夠嚴厲批評錯誤並加以糾正,但也存在僅是簡單的“好”“很好”。學校教學中必須建立切實可行的,具有激勵機制的評價系統。

12、通過教師的提問,你能夠?

選A佔59%;選B佔19%;選C佔9%,選D佔12.5%。絕大部分學生已經養成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只有極少部分學生能夠通過提問深層次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可見必須提高教師設計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昇華課本主題的高質量、高標準教學問題。

三、調查對策(或結論)

基於以上的分析和認識我們也必須採取相應的對策來更好的讓學生掌握課堂知識。

1、創設情境、培養興趣,激發學生學習閱讀的自覺性與積極性

心理學認爲興趣是心理活動的傾向,是學習的內在動力,是開發智力的鑰匙。有了興趣學生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慾主動的進行學習。閱讀教學不是簡單的教授閱讀知識而是要在豐富的課堂活動中讓學生掌握知識,讓課堂變得更有趣。這樣學生自然就會對閱讀課感興趣,同時學生學習閱讀的自覺性和積極性自然會被激發出來。

2、教師應掌握課堂教學問題設計的依據

課程目標是問題設計首先要考慮的材料,它影響着教師問題設計的方向以及所設計問題的難度,問題設計要符合課程目標對學生在字詞句理解、標點符號掌握等方面的要求,設計過難、過易的問題都不利於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故教師在進行問題設計時除應以語文素養爲導向並反映廣泛的教學內容,也應關注語文知識、閱讀技能。同時由於課標對三個學段的閱讀要求有梯度差異,學段的閱讀重點也不同,教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就要考慮課程標準對各個學段的要求。

3、教師應提高問題設計意識

新課程標準對教師角色的定位爲引導者、組織者,對學生的角色定位爲學習的主體。教師不論在備課、授課甚至是課後都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的引導、輔助作用而不是將課堂完全交與學生,對學生學習的內容及其對內容的`掌握情況不加以限制。在備課過程中教師應該在充分考慮學情的基礎上,設計符合課程標準對年段學生閱讀的基本要求以及不超出教科書對學習內容的範圍規定的問題。備課是每一位國小語文教師的日常工作,問題設計又是備課的重要內容。爲此,教師們特別是新手教師應該提升問題設計積極性,明確在備課的過程中精心準備問題是每一個教師的責任,而不僅是經驗豐富的教師、教科書編者等人的專利。

4、提升教師確定教學內容,將教學內容問題化的能力

確定教學內容的能力即教師對課程標準、教科書的解讀能力,學情分析能力以及應用解讀、分析結果選擇教學內容的能力;將教學內容問題化的能力指根據所選定的教學內容,將教學內容轉化爲問題的能力,包括分解教學內容確定目標,根據目標決定給定,根據目標與給定的差距明確障礙,以及通過選詞、構句將問題用語言表述出來的能力。確定教學內容,將教學內容問題化的能力是教師問題設計能力最爲重要的內容。爲此,提高教師問題設計能力的關鍵應該是提高教師確定教學內容並將其轉化爲問題的能力。

5、完善教師的日常問題設計實踐

一是確定教學內容的流程。首先,根據課程標準和考試綱要等資料列出本學段學生應該掌握的知識,並繪製知識框架圖;其次,將知識框架圖中的知識點分配到本學段的教材中,根據教材中的選文內容、單元安排、助讀系統確定教材中的每一篇選文的教學內容的大致範圍,並繪製教學內容分配表;最後,根據學情從教學內容分配表中確定學習內容。二是將教學內容轉化爲核心問題並預設輔助問題的過程。三是將問題用準確的語言表述出來。

四、結束語

總之針對上述問題,筆者在今後的工作和研究中,將利用工作上的便利,一邊進行國小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一邊進行教學內容向問題轉化的過程、策略等方面的深入探索,教學內容向問題轉化的過程、策略等方面的深入探索,希望通過行動研究充實自己任教間的研究成果,並提高自己的問題設計水平。

語文教學調查報告8

新課程改革是一場全方位的深刻變革,正深刻影響和改變着我們的教學。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現狀如何?我根據自己在三個月的實習期間裏在一線教學的親身體會和深入課堂的觀察和訪談結果設計了一份“高中語文課課堂管理現狀問題問卷調查表”,並在石柱民族中學高二年級進行了實地調查。

1 問卷調查

1.1調查對象和方法結合自身在實習三個月的時間裏在一線教學的親身體會和深入課堂的觀察和訪談結果設計了一份“高中語文課課堂管理現狀問卷調查表”。問卷調查對象爲隨機抽取高二年級5個班級的學生。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200份,各班各40份。高二(3)班共收回30份,有效卷25份;高二(7)班共收回35份,有效卷32份;高二(8)班共收回40份,有效卷35份;高二(11)班共收回37份,有效卷35份;調查問卷共24小題,均爲單選題。每題共四個選項,分別是:

A、總是100%;

B、大多時候75%

C、偶爾25%

D、從不0%

調查問卷主要從明瞭課堂目標、積極參與學習過程、學科內容和學生的生活相聯繫、追求自己的興趣、體驗成功、收到迅速,真實的反饋、受到合理的約束、整合學習的時間、與同學積極交往、得到與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學習風格相匹配的教學,共10項問題進行調查。

1.2調查結果分析

從問卷調查統計結果可以看出:普通高中語文課課堂教學在不斷優化,取得很多成就。金無足赤。當前普通高中語文課課堂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可以歸納爲以下三方面:

一是教學管理方面的問題(問卷的第1、3、4、5、6、8、10題依次反映了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評價和教學方法層面的具體問題);

二是教學交往方面的問題(問卷的第2、9題所反映的);

三是教學紀律管理方面的問題(問卷的第7題所反映的)。

下面着重就教學交往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並提出相應對策。

2 教學交往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2.1存在的問題

首先,教師過多強調對學生的管束和學生的順從,而較少給學生留出自由的空間。我國現階段的課堂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以控制爲特徵的傳統管理階段,很多地區的普通高中語文教師的課堂管理觀基本上是傾向於課堂秩序的控制和維護教師的權威,在絕大多數學校裏,教師追求的理想課堂是安靜的課堂,能夠控制的課堂,學生聽從指揮的課堂。所以,學生在課堂上可以發表意見的機會不多,時間久了,學生養成了習慣,所以他們不會經常主動回答問題,更不會提出改進我們的教學的意見了。

其次,在很多高中語文教師的課堂上,學生花在小組和全班活動的時間極不平衡,絕大多時候課堂上進行的是單一的全班活動,課堂交往時間比重的失調導致學生個體意識的缺乏。

再次,我們很多高中語文教師在努力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但在實際操作中還是出現:教師往往對活躍而愛表現的學生予以較多的關注,而對沉默的學生缺少關愛、缺少尊重,以至於在課堂交往中,一部分學生成爲交往的“貴族”而另一部分學生則淪落爲交往的“奴隸”,甚至出現了教師教學失明失聰的現象。

語文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手段。加強語文閱讀教學,是當前語文教學大綱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也是現實的需要與學生學習的需要。而當今在農村國小,語文閱讀教學如何開展?其效果怎樣呢?爲此,我在平安縣平安鎮東村國小進行了實習教學,並進行了調查研究:

一、閱讀教學的現狀

(一)閱讀教學的意義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培養學生具有獨立閱讀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培養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國小六年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45萬字。”

所以,閱讀教學對於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我們必須認真研究閱讀教學,並搞好閱讀教學。

(二)閱讀教學的現狀

農村國小語文閱讀教學普遍沒有很好地開展起來,這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將造成很大的影響,在閱讀教學的認識方面也存在着一些誤區。認爲閱讀教學沒什麼好的方法,帶領和要求學生讀書就是了,學生喜歡讀什麼就讀什麼,喜歡怎麼讀就怎麼讀。實際上,在讀的方法和讀的內容的選擇上,教師還是大有可爲的,應對學生進行認真的指導,不然學生亂“吃”一通吃壞了肚子那就麻煩了。

我對平安縣平安鎮東村國小三至六年的學生在閱讀習慣、閱讀興趣、閱讀材料、閱讀量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調查,掌握了一些數據,也發現了一些問題。

第一,閱讀興趣不高。多數同學不喜歡看課外書,即使看的同學也相當馬虎,做摘記的同學很少。另外,從同學們的閱讀時間上反映出,同學們平時上課期間的閱讀較少。說明同學們學習負擔過重,這也應該是同學們不很喜歡的原因之一。再次,同學們交流也很少,作用不大。

第二,閱讀對象單一。學生大多喜歡故事書,對其它的書涉獵很少,如文學書籍、科技書記和生活書籍等。雖然,這不能說不好,但我想我們教師,又特別是語文教師應積極的引導,把更有利於學生成長的書籍推薦給學生,讓他們在健康書籍的海洋裏健康成長。

據瞭解,國小生大多對中外經典文學作品都不熟悉,文學積累薄弱,他們對文學作品故事的瞭解,大多都是從電視劇中得知的,如,中國的四大古典名著《西遊記》、《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等。

第三,閱讀數量不夠。從該校的情況來看,進行了課外閱讀的僅有10%左右。就其原因有二:一是學生沒有很感興趣的課外書,這與本地區的'經濟環境,語文教師重視程度有很大關係。二是和現在的考試製度關係密切,個別教師一味追求考試成績,這也直接的剝奪了學生的閱讀時間,挫傷了學生的閱讀興趣,這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讓學生在書的海洋中健康成長。

第四,閱讀環境較差。學校與家庭,教師和家長共同構成了學生的閱讀環境。家長文化素養高,愛看書讀報,對學生能起到積極而良好的影響。所以,農村國小生課外閱讀的好壞與家庭環境和家長的文化素養很有關係。在家庭環境中,家庭文化氛圍濃,書籍報刊豐富,那麼學生有書可讀,其課外閱讀狀況就好,反之,則無書報可看,課外閱讀只是紙上談兵。另外學生家長有一定的文化修養,愛讀書看報,對孩子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其影響力是很大的,反之,學生家長文化素養低,愛好庸俗,不讀書不看報,沉醉與打牌酗酒,對孩子的影響也是不可低估的。

二、閱讀教學的策略及措施

(一)改變閱讀觀念

在對待閱讀的問題上,有的領導和老師認爲,用大量的時間讓學生去讀書,特別是讀課外書會耽誤學生做作業的時間和影響其它學科的學習。我認爲,這種觀念是不正確的。要真正搞好學生的閱讀學習和教師的閱讀教學,就必須從根本上改變學校領導和教師的閱讀觀念,努力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和新課改形勢,正確對待閱讀教學。

(二)創造閱讀條件

要搞好閱讀教學,必須具備必要的閱讀條件,根據調查的情況來看,教師要爲學生創造必要的閱讀條件,如安排好閱讀所必須的時間,指導好閱讀的方法和閱讀書籍的購買等。沒有必要的閱讀時間,沒有適當的閱讀方法和必要的閱讀材料,那閱讀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了。對於閱讀材料的準備,可以讓大家捐一點組成班級圖書角,自己買一點互相交流着閱讀,去學校圖書室借書閱讀等。另外,學校應積極與家長聯手,從改善家庭環境、營造家庭文化氛圍入手,創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氣氛。作爲學生的家長還應給自己的子女做好表率,帶頭進行廣泛的閱讀,以豐富自己的知識面,以便與自己的子女交流。

(三)開展閱讀活動

學校在開展閱讀學習和閱讀教學活動的同時,爲了能更有效地提高閱讀學習和閱讀教學的效益,還應積極開展各種語文閱讀活動和閱讀競賽等,從而激發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與閱讀能力,如講故事、自辦手抄報、寫讀書筆記等比賽活動。除此以外,班級語文教師也應在班級內儘可能多地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閱讀學習、閱讀成果展示等閱讀活動。

(四)課內外閱讀結合

閱讀,是一個非常廣泛的範疇,它包括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我們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活動中一定要把二者結合起來,既要搞好課內的閱讀教學,指導好學生對課內經典課文的閱讀學習,又要搞好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如書籍和學習方法的的選擇,時間的安排等。我們要充分地認識到,課外閱讀是對課內閱讀的一個有益的補充。

爲了更好地搞好我們的語文閱讀學習和語文閱讀教學,更好地向學生傳授語文知識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我們語文教師應責無旁貸地擔當起搞好語文閱讀學習和語文閱讀教學工作的職責,這是語文教學大綱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我們一定要把它落到實處,收到實效。

語文教學調查報告9

在實施新課程改革的今天,如何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同時讓學生的個性特點得到有益的發展,這是當前教學改革的嶄新課題。而素質教育的主要陣地之一在課堂,因此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採取多行之有效的手段,確實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

一、重視讀中品味,提高理解能力。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認讀書,在讀的基礎上認真體會重點詞句含義,讓學生理解其描述之事、比喻之理、含蓄之情,如果把一些應該讓學生品味的詞句忽略了,學閱讀勢必達不理解作品意境的效果,因而不能準確地把握住課文的主要內容。

比如教課文《驕傲的孔雀》,學生剛接觸文章內容,還沒細細地品詞品句,如果這時候盲目地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就顯得造作了,結果學生在讀到"孔雀昂着頭,挺着胸脯,拖着美麗的尾巴,沿着湖邊散步"時,只能"感情不夠,動作來湊",學生笨手笨腳地擺出昂首挺胸的樣子,其實並沒有體會到孔雀的"昂首挺胸"是自以爲天下第一,是目中無人的表現。

二、重視學習過程,訓練思維能力。

目前課堂教學還存在着"重結果輕過程"的弊端,教師只注重學生掌握了多少知識,滿足於學生說出正確的結論,而忽視兒童的思維過程,這是不可取的,教師要在學生回答問題的基礎上追問:你是怎樣想出來的?你是怎麼知道的?爲什麼是這樣而不是那樣?請你說說思考過程。這樣激活了學生的思維,並起到了一種交流作用。某學生回答的結論即使是錯誤的,也不要馬上否定,教師應該讓學生說出思考過程。這樣能讓其他學生髮現錯誤的原因,教師因勢利導,讓學生互相討論,互相啓發,逐漸明確是非,認識不斷深化。在這一思維訓練過程中,全體學生達到了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創造表演機會,培養表達能力。

給他們創造機會。語文教材中,有故事性很強的記敘文,不這有童話、寓言等體裁的文章,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讓學生登臺表演文中的故事。只要注意引導,學生把講臺當舞臺,學生自己表演,是他們極感興趣的.了事。國小生有較強的表現慾望,教師要會很快地進入角色,在極大的興趣中施展才華。如:《小白兔和小灰兔》一文,是一篇有趣的童話故事,文中有生動有趣的對話。當學生戴上頭飾演小白兔、小灰兔、老山羊時,同學們樂極了,演到小白兔對老山羊說:"我不要白菜,你就給我一些菜籽吧!"時,同學們議論紛紛,在熱烈討論中理解了本課的主題。這樣,把深刻的道理寓於有趣的活動之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人人登臺演出,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語文課堂教學絕不單純爲了傳授知識,而是爲了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同時提高認識能力。只要我們明確語文課素質教育目標,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和兒童的身心特點,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就能達到提高學生全面素質的目的。

語文教學調查報告10

我在縣中心校實習,實習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九年級的語文教學學實習工作,二是班主任的實習工作。在這期間我積極地努力工作,虛心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同時,我還在實習期間做了一次深入的調查工作,是針對語文這門課而言的。調查的過程十分辛苦,爲了得到教師和學生的真實想法,我頗費了一番心思,最終的調查結果還是很讓我滿意的。

爲了全面、詳細地獲取材料,我不僅只限於我實習的兩個班的調查,而且還跨班級、年級調查,甚至還到其他同學所在的實習學校調查。重要的調查形式是發放調查問卷。同時,我也積極地與學生談話,同老師交流,以便更好地瞭解情況。

在此,我介紹一下自己的調查結果,談談對中學語文教與學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問題可能是前人已經敘述的或者是老師們常談論到的,但我想這對於我們實習生來說,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體驗和感受,而不僅僅是以前從理論上的認識。希望我的認識能對自己以後的工作有些效果。

首先,從教師的角度來談一下語文教的情況。

我調查發現,現在的語文課堂教學,大多數老師所使用的教學方法是正確的,它符合教學的實際情況。很多語文老師在備課時,設計了很多的問題,以便上課時提問學生,達到和學生交流的目的。調查中有的語文老師對我說現在的學生比較懶,對學習不是很重視,尤其是語文這門課程,認爲努力與否考試時都不會得高分,也不會得很低分,和其他同學不會有太大的差距,況且努力了也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績。因而,你讓他們回家預習課文的時候,大多數學生基本上是不看。因此上課要多提問題,這樣才能迫使他們課後去看。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多問個“爲什麼”,這一方面可以使老師和學生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進一步挖掘教材的有關內容。我自己在實習的教學中也採用了此方法,學生成績果然不錯。

一些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我發現在現在的中學的教學中並不是很受歡迎,重要的原因就是採用這種教學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減少了師生互動的機會。以使用多媒體教學爲例,上課時學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學生再看書本了。學生多愛看一些圖畫,對圖畫的記憶倒很清楚,但卻忽略了圖畫旁邊的文字。這種教學方法還使得老師變得懶惰起來,大部分老師在上多媒體課時很少板書,一些老師一節課下來,根本就沒在黑板上寫一個字,學生也就不作筆記了。

老師們認爲一個班裏的學生語文成績有很大的差別,可以把學生分爲幾等。一個老師要想讓所有的學生都把語文學好,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看學生的具體情況,視個人的情況不同而對學生有不同的要求。對於成績特別差的學生一些老師就採取了放棄的態度,他們認爲不能因爲某個學生成績差而犧牲了大家的利益,那樣是不值得的,而且老師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老師們也承認他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存有偏見,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有一個大學聯考的指揮棒在無形中束縛着他們。老師不能平等地看待學生,這一點老師們能很坦誠地同我講,確實是難能可貴的。

據我所知:“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們很重視文言文教學工作。因爲考試時有一道大題是文言文,可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也不能夠準確地把握。調查中,大部分的教師採用的文言文教學方法是讓學生讀課本,反覆地讀,以致於達到背誦,然後疏通字詞,講解一些文言文常用的句法,句式等。在文言文的授課中,很少有老師採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法,多是以講解爲主,這樣更能夠讓學生很好地記憶。而小說的講解卻與此相反,多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電視、電影的片段,讓學生從中去領會故事的情節,去感受其中的人物形象。這說明了老師們能因材施教。”

在調查中我還發現有經驗的老師進行教學時,課堂氣氛總是很活躍。他們備課時不限於教參、優秀教案等書,能夠根據自己所教的學生的實際情況去發揮,這在我實習期間聽不同的老師講課時感受最深。有一個老師講授一篇很枯燥的文言文時,給學生補充了一些甲骨文字,引起了學生的極大好奇,激發了他們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很好地記住了難懂的字詞。他的語言也十分的幽默,還不時地做一些動作,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從中我們不難看出,瞭解及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對授課情況有直接的影響,這就是教育學中提到的“備課的同時要備學生”,這一理論在我教育實習的調查中得到了驗證。

其次,從學生的角度來談一下語文學的情況。

在調查中,部分學生對我公開表示他們對語文學習不感興趣,不想學語文。他們認爲語文從國小一年級到現在一直都在學,每天說的也都是母語。特別是理科生,他們的這種想法更爲嚴重,他們認爲自己又不想成爲作家,語文學的再好也沒有多大用,況且自己考試時得分也不會太低。現在的學生是多麼有個性,我想學好語文還是有不少好處的。畢竟在大學聯考時多得一分,人生道路不同,更何況以後踏入社會後,要進行人際交往,好的表達能力是很受人歡迎的,就是搞對象也要把話說的漂亮些呀。

學生對現代化的教學手法一開始還是比較喜歡的,很感興趣,可是等時間一長也就無所謂了。有的學生告訴我,上課老師用多面體教學時間把握的不是很好,有時太快,記筆記記不下來,有時太慢,學生聽起來又感覺到無聊。有的學生乾脆告訴我說,還不如在家裏自己上網學習。

語文教學調查報告11

一、調查基本情況

二、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a)具體目標

1.教師使用多媒體教學的現狀

2.學生對使用雲端多媒體教學的看法

3.學生希望通過使用多媒體教學達到什麼樣的教學效果

(2)調查方法

1.面試,我們學校幾個班的10個老師

2.學生問卷,內容涵蓋四個方面:多媒體教學的'價值觀、態度、學習需求和學習目的

三、調查過程和結果

(一)教師使用多媒體的現狀

1.中老年教師的使用:

2.青年教師的使用:

一些年輕的教師,由於他們的培訓經驗,有熟練的信息操縱技術,並迅速接受新的知識和信息。因此,通常採用現代教學方法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因此多媒體在年輕教師中的使用更加頻繁。

(二)學生的意見和建議

四、調查結果揭示的問題

目前,多媒體教學在學校教學發展中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總的來說,調查結果表明,學生認爲多媒體教學是有效的,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多媒體教學可以從形狀、聲音和顏色等方面給學生帶來更直觀的感受,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學習內容。

雖然多媒體教具的作用很大,但適當的課件教學可以使課堂教學更加強大。但如果每節課都做課件,會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和精力,甚至會轉移老師的注意力,忽視對教材重點和難點的學習。而且不是所有的課文都適合做成課件來教學。如果做課件很牽強,課件不僅會失敗,還會弄巧成拙。

語文教學調查報告12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我鄉從20xx年開始全面進入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七~九年級語文課程設計按“新課標理念”也將致力於“轉變學生學習方式”,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能力,要適應這種學習方式的轉變,國中學生就必須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困生而言,他們的自學能力和習慣本身就較弱,因此新課標所要求的“學習方式轉變”,可能爲學困生學習國中語文帶來更多的困難和問題,而這些困難和問題將是課改實驗區國中語文教師急待解決的。

二、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與方法

(一)研究的內容

本課題所提及的學困生是指智力與感官正常,且處在通常的教學環境中,但語文學習水平又明顯低於同齡學生平均水平,達到語文課程標準合格要求還存在一定程度困難的學生。本課題主要研究課改試驗中農村國中語文學困生的面臨的問題及教學對策。筆者主要從新課程下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學習、語文實踐、答案多樣化、教學評價等方面研究語文學困生面臨的學習困難。

(二)研究的方法

研究的方法主要有問卷調查法、個別訪談法、試卷分析法、聽課調研法。蒙公鄉有國中學生2500人,筆者採用無記名問卷調查的形式調查了全鄉500名學困生,發放調查問卷500份,收回調查問卷500份,收回調查問卷佔100%。希望通過調查研究對學困生問題加以定量和定性分析,找出農村國中學困生的在新課改中面臨的新問題,進而探尋相應的教學對策。

三、研究成果

(一)問卷調查的數據分析

1、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對語文學困生學習的影響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30.5%的學生喜歡接受性學習方式,但在教師講授式教學裏只佔10.6%。有46.4%的學困生選擇自主學習,在自主學習中認爲老師有引導只佔13.5%,如果沒有教師引導,大多數學困生就會對問題無從下手,這是造成部分學生學習語文困難原因之一。教師提出問題時,要求學生馬上回答問題佔41.9%。教師在教學中提出很簡單的問題就等於沒問,假如問題比較複雜,學困生沒有經過獨立思考怎能立即回答?喜歡其結果是:學生由於準備不足,無從下手,往往長時間課堂鴉雀無聲,這種現象在教學中是常見的。這也是新課程造成學生學習成績兩極分化的一個主要原因。通過自己獨立發現問題的學困生佔43.0%,選擇老師提示、引導如何解答問題的佔63.2%。這說明學困生也喜歡獨立思考,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發現問題,而不喜歡老師把知識直接灌給他;在解決不了問題時,希望老師提示和引導。如果長期接受教師灌輸性的學習,則會造成學生的惰性,形成新的學困生。有43.6%的學困生選擇先練習,後講解的教學方式,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採用讓學生嘗試性教學的方法,學困生才理解得比較深刻,記得牢固。

2、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對語文學困生學習的影響。

新課程倡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究竟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對語文學困生的學習有什麼影響?問卷調查結果表明:32.8%的學生認爲教師大小問題都要合作學習,有51.2%的教師認同這個觀點,認爲這樣做才符合《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有68.5%的學生認爲,教師在教學中提出問題後,立即讓學生合作學習是學習困難的主要原因之一。因爲在這個時候個別優秀生往往搶着回答問題,而後進生還不明白,但教師認爲學生全懂了。長此下去,後進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了很大的打擊,自然就造成了學生的兩極分化。有39.5%的學困生表明他們在合作學習中只做聽衆。在合作學習中我們要求學生既學會傾聽,更要學會分享。如果只看或聽一位好學生的操作或發言,沒有學生間的互動,不分享,優秀生與學困生就很難共同成長。有44.3%的學生認爲,在合作學習中教師沒有及時引導,在訪談中有68.3%教師認爲沒有必要引導。有的學生說“過去的教學我們還沒有來得及思考老師就把問題灌輸給我們了,現在提倡合作學習,我們經過獨立思考,小組合作學習還沒有得到結論時候,是多麼希望老師給予引導啊!”如果沒有老師的及時引導,優等生可能靠自己的努力會解決問題,但學困生往往是一知半解,這也是學困生越來越多的另一個原因。

3、語文與生活相聯繫對語文學困生學習的影響

在問卷調查中,有78.3%的學生覺得語文與生活聯繫在一起更有助於理解語文問題,有51.3%的學生認爲所學語文知識能幫助我解決生活中的語文問題。然而許多學生在課堂內、考試時才感到語文有用,走出課堂,離開試場後,就感受不到語文的趣味和作用。因此,對學語文越學越沒有興趣,從而造成了又一些學困生。

4、答案多樣化對語文學困生學習的影響

調查表明:有55.2%的學生選擇最簡單的一種答案。這說明學困生能掌握一種簡單的答案已經是不錯的,對他們不應貪多求全。

5、教學評價對語文學困生學習的影響

調查表明:有23.2%的學生認爲教師有不切合實際的表揚,有61.8%的學生認爲教師能中肯地評價學生。這個調查結果顯示,我們前階段的研究課題——發展性教學評價是很有效的,廣大的教師都能以發展的眼光來評價學生,不切合實際的表揚學生少了,中肯地評價學生多了。但還有8.9%的學生認爲教師經常地批評挖苦學生,有33.0%的學生認爲教師很少表揚我。

(二)農村國中語文學困生的教學對策

針對課改試驗中農村國中語文學困生面臨的新問題,筆者提出以下5種對應的教學策略。

1、自主探究與啓發式講授有機結合

教育實踐證明,教師啓發性講授,學生有意義接受學習,曾是我國傳統教學的精彩之處,它在學生獲得基本知識和技能的培養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啓發性講授與學生自主學習的學習方式應該是並存的。對於一些定義、概念等已經定論的知識,就無需進行自主探究學習,這隻會浪費了學困生的課堂時間;而教材中大量的“想一想”、“研究性課題”、“閱讀材料”、“實習作業”等都是很好的適合學困生自主探究的學習素材。自主學習中,教師的主導應是“適當的引導”,把握好“度”是最佳境界;給予學生足夠的思維空間和時間,給予學生充足的實踐機會。

2、適當開展合作學習

(1)對於一些未定論的,需要繼續探索的問題,學習內容有一定難度、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的內容,有一定探究和討論價值的,問題有一定的開放性的,學困生容易出錯的問題,應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習。

(2)小組合作學習建立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在合作學習之前要讓學生先獨立思考問題,每個學生有了初步想法後再進行探究、交流,共同解決問題;這樣做給不愛動腦思考的學困生提供了進步的機會,對提高這部分人的學習是有幫助的。

(3)在合作學習中要學困生既學會傾聽又要學會分享。傾聽就是傾聽別人的見解,要聽懂別人說的重點、難點以及解題的方法與思路,聽的時候還要分析他的方法和思路與自己的是否一致,從而改進、吸收。當別人的見解和我不一樣的時候,我就反思他的方法是否正確,當他的方法比我還要好的時候,我就吸收過來爲我所用,這就分享了別人的思維方法和學習成果。

(4)教師要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活動進行及時調控。在學生合作學習期間教師要在組間巡視,針對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及時引導,幫助學生提高合作技巧,並注意觀察學生學習和人際關係等各方面的表現,做到心中有數。要讓學困生多思考、發言,保證他們達到基本要求,要加強對每個小組進行及時調控,尤其關注困難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讓他們多一些發言的機會。

3、語文與生活適當聯繫

怎樣的教學才能數學與生活相聯繫?筆者認爲要注意如下幾點:一是用生活情景“包裝”語文。二是把語文“蘊藏”在生活的遊戲中。三是學會用語文的“眼光”看生活中的現象。四是教學內容力求生活化。

4、答案多樣化,事物的正確答案不只一個。

提倡和鼓勵答案多樣化,是新課程改革的主要理念之一。由於學生積累的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客觀存在着差異,在思考問題的角度上是有區別的,所以出現多樣的答案是必然的。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答案多樣化。答案多樣化並不是說答案越多越好,多了學困生接受不了,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有時連一種答案都不能完全掌握;而是要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交流、評價、體驗,在感知不同答案中,選擇適合自己的答案。

5、教學評價個性化

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恰當與否,是學生情緒的晴雨表,如果學生的做法能得到老師及時而中肯的評價,學生就會感到自己被賞識、重視,就會愉快、積極,增強自信心。即使他們做錯了,也不要全盤否定,更不能諷刺、挖苦,而要就事論事,幫助他們分析錯誤的原因,鼓勵他們想辦法戰勝困難。在衡量他們的進步時,要因人而異,捕捉其閃光點,及時表揚和鼓勵,如這次考試比上次多了幾分,就要表揚,使其認識到有努力就有進步,同時再給他們提出新的要求,使他們在看到光明和希望的同時,也感受到壓力。在堂課中,筆者經常見到:有位同學回答出問題,教師就“某某同學回答正確(很棒),讓我們掌聲鼓勵”這樣的評價性語言,在些學生在沒有弄明白問題的情況下,也是茫然隨聲附和。這樣的討論幾乎是流於形式,絕大多數學生並沒真正參與進去,熱鬧的是課堂氣氛,冷卻的是學生思維。對學困生的評價可以多一些鼓勵性語言。如“你的答案獨特,能否把你的思考方法告訴大家?”“你的想法很好”!“再考慮一下,還有更好的思路。”教學實踐表明,教師體現個性差異,客觀地評價學生,有利於“學困生”心理的健康發展,實現“學困生”的轉化。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評價過程中學會正確對待自我,學會欣賞別人,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語文教學調查報告13

現代社會已經進入了高科技迅猛發展的信息時代,隨着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以計算機爲中心的多媒體技術在各個教學領域中得到了廣泛應用。語文是基礎教育的基礎學科,在語文教學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逐步實現教學的網絡化,不僅是21世紀教育現代化必須完成的任務之一,也是語文學科克服自身弊端,進一步實現科學化的有效途徑。本次調查以國中語文教學爲對象,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瞭解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整合的現狀並發現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改進的建議與對策。

1、問卷調查:

 1.1 調查的目的:

(1)、瞭解當前國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一些主要問題。

(2)、瞭解信息技術在國中語文教學中應用現狀。

(3)、對今後國中語文教學,特別是對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整合中存在的問題提供改進的建議。

 1.2 被試與取樣:

本次調查對象爲我校國中三個年級的學生,我設計了中學生信息技術認識問卷調查二份,全卷共設計了二十九個問題,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237分,收回218分,回收率92 %,其中有效問卷218分,有效率100%。

 1.3 調查工具:

調查工具爲:“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應用現狀調查問卷”

2、現將本試卷的各個問題進行分析:

2.1、本次調查的學生中79%的學生家庭中沒有計算機,這與我們這山區的學校實際情況相符。從另一個側面說明,我校學生學習計算機知識主要依賴於學校的機房。

2.2、通過調查得知我校學生目前的操作水平一般的佔53%,知道一點的佔33%,其餘的是很棒。喜歡多媒體教學同學佔94%,無所謂佔6%。認爲多媒體教學增強了學生對學習語文的興趣的佔99%。認爲多媒體教學內容豐富,視覺效果、聽覺效果更好的佔100%。認爲多媒體教學內容更豐富、有助學習,適合學習進度,提高學習效率的佔98%。對課件使用的`滿意評價佔98%。

2.3、通過調查得知學生沒有不喜歡上多媒體課的同學。在課堂教學中經常使用多媒體教學的科目有語文、數學、外語、思品課。偶爾使用的有化學、物理、地理、歷史、生物和健康課。同學們認爲課件製作水平很好,有實用性的佔98%。同學們上多媒體課,注意力能夠集中,不受課件中的音樂影響,認爲運用多媒體增大了知識的信息量,省事省力,課程進度快。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了學生學習 的興趣和認知能力,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2.4、在調查中問到用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相比,認爲更便於自己對知識的深入理解的佔48%,有一些的佔50%。在複習課中用多媒體教學比傳統複習方法好佔61.73%。

2.5、在調查中同學們還提出了寶貴的改進意見:

①、繼續優化多媒體。多媒體教學確實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但在創造性上還應有所改進。

②、多媒體課件要聯繫教科書,不可脫離教科書單一使用課件。

③、多讓學生回答問題,不要只顧展示。

④、在意境性的內容時需要課件的展示。

由以上調查來看,絕大部分學生還是樂於接受多媒體教學的學習 ,多媒體教學的方式。凡是使用了多媒體的班級,語文成績普遍高於一般上課的班型。由此,只要我們的老師使用得當的話,多媒體輔助教學還是一個非常有優勢的教學手段,資源庫的建設還等着大家去完備並使其價值充分發揮。

語文教學調查報告14

爲了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促進新聘國小語文教師快速成長,儘快承擔起明光國小教育的重任。在教育局領導的正確領導和教研室領導的統一組織安排下,各學科教研人員從11月8日起對XX市新聘國小語文教師和鄉鎮國小轉到城市的語文教師進行了全面細緻的課堂教學調查。本次調查充分發揮教研處的組織作用,讓他們牽頭安排教研處各校新聘教師集中在兩三個鄉鎮的中心國小,以借課的形式進行課堂教學。我們的老師和科研人員按照科目一個個上課,聽完之後有面對面的交流。在交流中,我們不僅肯定了成績,也指出了不足,並着重提出了改進方案。讓這些新入職的老師得到實實在在的教訓,爲他們的課堂教學指明方向。具體調查簡述如下:

一.優勢

1.這些新聘國小語文教師的平均年齡爲23.3歲。他們是教育局嚴格按照招聘指引,通過筆試、面試、考覈等層層選拔出來的,最後獲得了職位,不容易。所以,他們年輕,精力充沛,工作態度端正,情緒飽滿。

2.新聘教師均具有大專學歷,其中漢語佔70.6%,初教佔29.4%。他們可以說是優秀的專業人士,紮實的文化知識。教師資格證都是高水平的國中,完全具備國小學歷。

3.通過仔細調查,我們發現他們有一定的基本教學技能;對新課程改革有一定的教育理念;能掌握國小語文課堂教學的基本環節和方法;初步意識到學生是課堂的主體,知道如何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現問題,探索問題;能夠掌握一定的現代教學方法;基本上可以用普通話實施教學,語言清晰,教學風格自然。

第二,缺點

1.教學理論素養缺失。到目前爲止,許多教師還沒有完全閱讀《語文課程標準》,不知道《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概念、語文教育的總體目標、階段性目標以及教學建議和評價建議。

2.沒有掌握備課的基本步驟,機械地抄現成的教案。至於設計教案的想法,不知道,只是爲了學校應付檢查。

3.缺乏崗前培訓。缺乏基本的教學套路,學生注意力不夠的時候往往會搶着去教。在教學中,基本上是老師讓學生聽,讓學生回答問題,但是隻有前排的幾個學生不能照顧到班上所有的學生。學生根本沒有參與學習的實踐,教學也沒有實質性的效果。

4.不能掌握教學的基本環節,步驟混亂。國小語文課本上的課文,一般兩個課時完成。在教學中,他們經常混淆不清,分不清課時。

5.上課板書,粉筆字寫的很差,基本屬於“火柴棍體”,很不規則。它不能準確地反映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以及課文的基本內容。

三.推薦

1、校準是爲了設定明確的培訓目標。這些新聘的各科老師有知識,有精力,有熱情,但缺乏經驗。因此,崗前培訓是他們教學中的.重要一步,也是他們教學生活中的關鍵一環,我們學校領導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根據學校的工作特點和實際情況,制定培訓計劃,確立培訓目標,指定專人負責,紮紮實實地實施。

2.建模根據不同的學科和不同的內容,制定相應的教學模式,讓這些新教師在教學中嚴格遵循這種模式。讓他們堅定地邁出第一步,打牢基礎,掌握一定的技能,然後讓他們在教育的舞臺上自由奔跑。比如一年級的漢語拼音教學的基本步驟。一節課通常在兩小時內教完。第一課時的重點是看信;第二課時的重點是學習拼寫。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節課

(1)用“情景圖”引出字母。

(2)字母的識別。

(3)利用“留聲機”增強對字母的記憶。

(4)利用“語境歌曲”鞏固字母的識別和閱讀。

(5)畫紅色模仿學習寫信。

第二節課

(1)複習字母的識別。

(2)利用課文的插圖,讓學生掌握拼寫方法。

(3)用拼寫法練習拼寫。

(4)描紅,抄音節。

“字符串識字”教學的基本步驟。

一般兩個課時就能教完。

第一節課

(1)激動人心的進入。

(2)通過漢語拼音自學漢字。

(3)把文字和事物聯繫起來。

(4)串聯讀詞,讀寫結合,描紅仿影。

第二節課

(1)複習鞏固生詞。

(2)把單詞讀成串,邊讀邊想。(把每行字讀成一串,想象畫面、場景、場景等。閱讀時)

(3)一系列文章形成積累。(把單詞作爲韻文一起讀,把它們作爲背誦來讀)

(4)讀寫結合,指導寫作。

此外,還有閱讀教學模式和作業教學模式。等等。

3.嚴格訓練就是嚴格訓練。即學校要充分研究新聘教師的特點,制定系統的培訓方案,嚴格按照方案內容腳踏實地地實施培訓。採取培訓掌握理論知識,課堂實踐檢驗理論效果,總結形成教學經驗,再實踐,不斷總結提高,直至達到目標。儘量少走彎路,減少盲目性,努力早日成才,爲明光基礎教育服務。

語文教學調查報告15

20xx年4月,Xx市Xx鎮Xx國小立足學校的實際情況,確立我校課題研究的方向爲“國小語文‘高效閱讀教學’” 的研究。該研究方向得到了Xx市教科所領導的肯定與指導,並獲得了鎮教育辦領導的大力支持與幫助。爲了更好的瞭解我們學校語文閱讀教學實際情況,獲得第一手資料,保證課題研究的順利進行,20xx年4月上旬,我們設計了“教師閱讀教學現狀調查問卷表(教師卷)”“國小生閱讀現狀調查問卷表(學生卷)”,對我校全體語文教師及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學生進行了深入的調查與分析。現將相關問題報告如下:

一、問卷製作與調查對象

“閱讀教學現狀調查問卷”由我校課題組主要領導人結合全國相關方面的調查問卷並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經過十餘次的推敲,最後形成的。教師問卷共設15道(以選擇題爲主,有一道問答題),學生問卷依據學生的特點設計成較爲豐富的模式。

4月上旬對我校全體參與課題研究的一線教師(不含教輔及工勤人員)及學校中年級部分學生做了抽樣問卷調查。調查過程共發教師問卷15份(課題組成員全員參與了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15份;共發學生問卷105份(部分班級學生採取了大額隨機抽樣),共回收有效問卷100份。

二、問卷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教師層面

1.有100%的教師認爲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提高閱讀能力、學習能力以及對於學生的終身發展至關重要。

2.有20%的教師上課經常引導學生用自由讀的方式進行閱讀;有40%的教師經常引導學生用齊讀的方式進行閱讀;有40%的教師經常引導學生用小組合作讀的方式進行閱讀,但是沒有教師引導學生用邊讀邊感悟,並記下所感所想的方式進行閱讀。

3.有26.67%的學生閱讀時與同學、老師經常交流讀書心得;有40%的學生閱讀時與同學、老師有時交流讀書心得;有13.33%的學生閱讀時與同學、老師偶爾交流讀書心得;有20%的學生閱讀時與同學、老師從不交流讀書心得。

4. 有13.95%的教師經常應採用老師指導學生把握文章,然後學生自己理解的方式進行閱讀教學;有20%的教師經常應採用.理解文章思路、寫作特點、指導寫作的方式進行閱讀教學;有60%的教師經常應採用師生提出問題,然後共同討論的方式進行閱讀教學;有6.05%的教師經常應採用學生自學的方式進行閱讀教學,

5你認爲閱讀教學急需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有20%的教師認爲是如何拓寬知識面;有26.67%的教師認爲是教師設計精要的問題讓學生閱讀思考;有53.33%的教師認爲是引導學生通過閱讀自己感悟,掌握閱讀方法。

6.閱讀的過程中,你認爲下列哪些能力很重要?有6.89%的教師認爲是記憶能力;有26.65%的教師認爲是理解感悟文章;有66.49%的教師認爲是駕馭語言,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7.對閱讀課教材的使用,你的做法是怎樣的?有40%的教師經常重組;有53.33%的教師有時重組;有6.67%的教師原封不動使用。

8.在閱讀教學中,如果學生有不同觀點時,100%的教師會有師生共同討論得出結論。

9.對學生在閱讀時的不時提問,你的態度和做法是怎樣的?有65.29%的教師非常願意並鼓勵;有20%的教師比較認可不鼓勵;有5.32%的教師很反感;有9.39%的教師無所謂。

10.100%的教師在學生之間交流討論閱讀感悟時,是觀察、傾聽並參與的'。

11.有13.33%的教師經常在班裏組織讀書交流會;有80%的教師有時在班裏組織讀書交流會;有6.67%的教師因爲怕影響學生正常學習不會在班裏組織讀書交流會。

12.對於提倡學生課下多閱讀課外書,有76.67%的教師大力提倡,並要求學生建立課外閱讀筆記;有20%的教師鼓勵但沒有硬性要求;有3.3%的教師不提倡,怕學生掌握不好書的性質,影響學習;有0.03%的教師表示順其自然。

13.在上閱讀課時,有4.53%的教師認爲老師講重要;有14.72%的教師認爲學生獨立思考重要;有80.75%的教師認爲學生自主感悟老師適時引導重要。

14.有13.37%的教師認爲學生學會了閱讀內容就是好的閱讀課;有66.63%的教師認爲學生學會了閱讀方法並形成了能力就是好的閱讀課;有6.29%的教師認爲學生喜歡語文課就是好的閱讀課,有13.71%的教師認爲學生形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就是好的閱讀課。

15.你在閱讀教學中是怎樣培養學生的與閱讀能力的?有60.54%的教師認爲應精講多讀,交流討論;有39.46%的教師認爲應讓學生在朗讀中記下自己的所感所想,

(二)學生層面

1.有62%的學生認爲自己非常喜歡閱讀;有30%的學生認爲自己比較喜歡閱讀;8%的學生對於閱讀只是一般的喜歡。

2.有82.3%的學生媒體花30—60分鐘的時間讀書;有13.7%的學生花60分鐘以上的時間讀書;有4%的學生不到30分鐘。

3.有85.57%的學生經常看的是學習輔導類的書;只有12.43%的學生會看一些其他方面的課外書;2%的學生只看語文課本。

4.有82.6%的學生在閱讀時能讀到自己感興趣的地方,邊讀邊想記下疑問並請教別人;有25.4%的學生能做到在閱讀時能讀到自己感興趣的地方,邊讀邊想記下疑問請教別人和寫摘錄,做一些批註或標記;有2%的學生在閱讀時只是看自己感興趣的部分。

5.上課有84.3%的學生在讀書時有摘抄的習慣,善於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有13%的學生在老師的要求下摘抄;有2.7%的學生只是偶爾摘抄。

6.在閱讀說明性文章時,有81.7%的學生能抓住要點,說出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有18.3%的學生表示基本能,但是有時會很困難,把握不準。

7. 有98.15%的學生能通過閱讀,概括說出文章的主要內容;有1.85%的學生有時能通過閱讀,概括說出文章的主要內容。

8. 有99.8%的學生能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採用不同的閱讀方法;有0.2%的學生有時能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採用不同的閱讀方法。

9. 有97.71%的班級經常開展讀書交流活動;有1.69%的班級有時開展讀書交流活動;有0.6%的班級幾乎沒有開展讀書交流活動。

10. 上課時,老師給學生閱讀課文的時間,有62.23%的學生認爲比較充裕;有37.77%的學生認爲基本夠用。

11. 閱讀課文時,學生能夠自己在課文中圈畫或標註重點、疑點的,有82.14%的學生會;有14.26%的學生不會;有3.6%的學生想但懶得做。

12. 學生認爲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於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促進自己學習能力的提高,有82.58%的學生認爲至關重要;有16.12%的學生認爲有點重要;有1.3%的學生認爲重要性不大。

13. 在閱讀時有49.28%的學生與同學、老師經常交流讀書心得;有26.94%的學生與同學、老師有時交流讀書心得;有20.02%的學生與同學、老師偶爾交流讀書心得;有3.76%的學生與同學、老師從不交流讀書心得。

14. 有32.12%的學生喜歡老師採用老師指導學生把握文章,然後學生自己理解的方式進行閱讀教學;有52.36%的學生喜歡老師採用師生提出問題,然後共同討論的方式進行閱讀教學;有10.11%的學生喜歡老師採用理解文章思路、寫作特點、指導寫作的方式進行閱讀教學;有5.41%的學生喜歡老師採用讓學生自學的方式進行閱讀教學。

15.在閱讀教學中,如果學生有不同觀點時,建議老師用哪種方式處理?有76.34%的學生認爲應由師生共同討論得出結論;有15.21%的學生認爲應以老師的答案爲標準;有4.61%的學生認爲應以多數學生的答案爲準;有3.84%的學生認爲應以好學生的答案爲準。

16. 在閱讀時,有9.1%的學生不喜歡老師對文章的詳細講解;有30.9%的學生不喜歡老師對文章的概括解說;有40%的學生不喜歡老師讓學生自主閱讀;有20%的學生不喜歡按老師的思路閱讀。

17.在閱讀詩歌時,73.63%的學生能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景,體會作品的情感;26.37%的學問基本能,但是有時會感到詞不達意,詞彙量匱乏。

18. 你知道幾種理解課文重點詞句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以及理解課文內容的方法?79.25%的學生僅僅知道聯繫上下文;17.77%的學生知道聯繫自己的親身經歷,把重點詞句找出,把詞句放到課文裏讀一讀,查字典的方法;2.98%的學生只是回答要多讀邊讀邊思考但是沒有說出具體的方法。

19.你老師常常怎樣指導你閱讀?你最希望老師怎樣指導你閱讀?有81.98%的老師經常用多讀、詳細講解,理解文章內容的方式指導學生閱讀,有14.25%的老師經常讓學生邊讀邊寫出閱讀感悟,並畫出優美句段,3.77%的老師會直接給學生說答案。絕大多數學生都希望老師能教給他們閱讀方法,讓他們自己通過閱讀獲得感悟。

20.你知道你所在的年級的課外閱讀量是多少嗎?應該會背多少古詩文呢?100%的學生都知道。

三.探討與建議

根據本次調查瞭解到的我校語文閱讀教學的情況,我們認爲,我校語文閱讀教學改革已邁出了可喜的一步,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近年來,我校引進了Xx市實驗國小、濟南市育賢國小等校的先進經驗,校長和骨幹教師還到市內外、省內外名校參觀學習。廣大教師認真學習新課程理念,積極開展閱讀教學研究,進一步解放了思想,轉變了觀念,改進了教法,閱讀教學效率有所提高。不少教師還參加優質課比賽,獲得了市級一等獎。但是用科學發展觀看我校閱讀教學還存在着許多不足的地方。校領導和教師,應當總結經驗,揚長棄短,改革創新,通過深入探索與實踐,進一步提高我校語文閱讀教學效率。

(一) 轉變教學觀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根據本次調查的情況,多數教師的教學觀念是轉變了,但也由一些教師的.教學觀念還比較陳舊,教學還是以教師爲中心,以教代學,以講代練。根據問卷調查,有6.67%的教師還是習慣原封不動的使用閱讀課教材,只是完成閱讀教材規定內容,而不根據學生實際對閱讀教材進行重組,拓展開發內容。有20%的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還是習慣全程帶領。在聽課考察中,這種教師的比例與問卷調查的比例實際還要大得多。新課標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但是,從調查的數據分析來看,教師在組織學生交流討論閱讀感悟時,由於教師自己提出問題並控制學生活動問題導致學生不敢在課堂上自由表達感悟的比例都突破了10%。這些問題都影響了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

分析成因,結合學生的基本情況調查表,有這幾點值得思考:

(1)教師對新教材理念的理解有待提升,課本培訓及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理

念都急需轉變。

(2)我校學生的特性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外在的有效經驗與模式對我們所有的參考價值是有限的。

(3)我校所處的農村的特殊環境對學生學習習慣及學習方式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作用。

(4)儘快探究並建立有效的適合我校的語文閱讀教學模式顯得極爲緊迫。

(5)提升學生語文素養,改變語文學習方式,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

(二)探究務實有效的閱讀教學方式,提升閱讀教學質量。

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效率是全面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根本保障,而課堂是學生在校閱讀學習的主要場所。在調查中,我們感受到閱讀教學的核心是通過課堂教學的師生雙邊活動,達到學生的閱讀目標,進而產生新認知,悟情、悟理、悟人生,強化學生學習主體地位,使課堂教學輕鬆、生動、紮實,使學生的綜合語文素質得到快速發展。閱讀教學是否有效、高效,不是看教師是否講得認真,是否講完了課時教學的內容,而是看學生是否真正閱讀了或者閱讀得好不好,看學生是否體驗到了閱讀學習的快樂,學生有無閱讀的興趣,學生是否從閱讀中有所感悟,這是檢驗閱讀教學質量高低的重要標準。改進閱讀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發展學生智慧,把不聰明的學生變聰明,讓聰明的學生更加聰明——這纔是語文閱讀教學的根本目的。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了,自然而然的考試成績也會提高。因此,我們要改進閱讀教學方法,讓學生學會閱讀,讓閱讀成爲“悅讀”,讓“悅讀”成就學生幸福的人生。

我們認爲,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改進語文閱讀教學:

一是把方法教給學生。在學生閱讀時,要教給學生有效的閱讀方法,或者引導學生回顧以前的閱讀方法。例如:怎樣閱讀,怎樣抓重點,怎樣勾畫圈點,

怎樣從中感悟,怎樣篩選信息,怎樣質疑解難,怎樣梳理答案,怎樣聯繫實際,怎樣遷移應用等等。我們在調查訪談中發現有不少教師還沒有注意指導閱讀方法。

二是把課堂還給學生。當道教育理論認爲,一節課應該把2/3的時間教給學生,教師的講解累計不要超過1/3的時間。然而,根據問卷調查,在閱讀教學中只有6.67%的教師讓學生自主參與交流閱讀感悟並自行結束活動,大多數教師還是將課堂的主動權控制在自己手中。

(二)注重表揚激勵,讓學生體驗閱讀的快樂。

時間、結果和體驗是檢驗閱讀教學的三個指標。閱讀時間是前提:在課堂上,我們要引導學生把時間用在閱讀上,千方百計提高單位時間的閱讀質量,爭取在相對的時間內感悟到更多的東西。閱讀結果是關鍵:閱讀結果是指學生經過閱讀所帶來的情緒、思想上的變化,每節課都應該讓學生感覺到有具體的閱讀收穫。閱讀體驗是靈魂:我們通過組織閱讀教學,要讓學生體驗到閱讀的樂趣,讓學生想讀、會讀、悅讀,不斷提高閱讀質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表揚激發閱讀興趣,讓學生變“要我讀”爲“我要讀”,變被動閱讀爲主動閱讀,從而提高閱讀質量。從心理學的角度看,表揚激勵能夠路喚起學生的好心情,好心情容易喚醒學生的上進心,上進心容易誘發學生學習的內動力,內動力的發揮能使學生不斷進步。這點可從調查分析中不難看出。

(四)堅持引領,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從調查情況看,有82%的學生認爲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提高閱讀能力、促進學習能力的提高至關重要,但是卻只有49%的學生在閱讀時會與同學、老師經常交流讀書心得,有11%的學生在閱讀課文時根本不會寫出自己的想法、看法,有4%的學生想但懶得去做。我們要加強引導,按照學生終身發展的要求,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他們終身受益。我們要學習名校經驗,堅持精心引導,把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作爲語文教學的常規工作來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