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政範文 > 調查報告

心理調查報告15篇

隨着人們自身素質提升,大家逐漸認識到報告的重要性,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語言要準確、簡潔。一聽到寫報告馬上頭昏腦漲?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理調查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心理調查報告15篇

心理調查報告1

在教育的過程中,你會發現,各種各樣的孩子,健康、善良、真誠、勇敢的陽光孩子,都是被喜歡的,但是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學生出現了不同的問題,讓人唏噓!經過多年的教學,我發現學生的心理問題有幾個原因:

第一,自身的性格因素

國小生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性格也造就了孩子不同的心理特徵,所以活潑、抑鬱、冷靜、偏執等。,都有自己固有的性格弱點。如果老師不能正確引導不同的孩子,就會造成心理問題。所以,我們自古提倡的因材施教,不僅是一種非常經典的教育方法,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心理教育藥方。但是我們現在的國小班級太大了,這種經典的教育方式很難或者不可能實施。所以不同性格的孩子用同樣的方法去管理,容易導致孩子的心理問題。

第二,家庭因素

家庭關係複雜,父母離異,父母常年不在身邊,孩子沒有固定的父母監管等。,會使孩子無法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養成不良行爲習慣,形成不良思想。慢慢的,正常羣體的孩子會發現自己和別人不一樣,這種差異會越來越明顯,導致孩子心理失衡。

第三,學校因素

學校的教育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健康發展的兒童。但在我們的教育機制中,學生成績的接力棒很難換,老師更注重結果,而忽略了孩子的正常發展過程和性格差異。可想而知,老師對學生的成績是用簡單的方法對待的,不同性格、不同學習情況的學生,必然會產生心理問題。

第四,同伴因素

學生在學校與同齡人相處最多,同齡人之間的攀比和威脅會在孩子心中造成壓力。

第五,社會因素

至於社會因素,大家應該很清楚,社會環境的複雜,現代社會認知的扭曲,會讓這些剛剛建立了辨別是非能力的國小生產生恐慌。他們真的不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會迷茫,會焦慮,會模仿,會嘗試。這樣一來,就會出現心理失衡或者疾病。

如何處理學生在現實生活和教育教學中的心理問題?我們對厭學做了一些研究。具體方法有:

對於厭學的學生,我們的老師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家長和老師應該重視孩子的目標培養

一個孩子從小到大的成長,需要目標激勵,尤其是國小生。引導孩子設定自己的階段目標,不僅會讓孩子的生活和學習充滿樂趣,還會給孩子的學習帶來動力,讓他們學會克服困難,享受成功的快樂,以實現自己的目標。當然,實現目標時也會有失敗。這是家長和老師教育引導孩子正確面對困難的機會。所以,目標訓練很重要。

2、教師應該真正提高自己的教育藝術。

作爲現代教育教師,我們應該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和現代學生的特點。因此,時代要求我們提高教育的藝術,21世紀我們不能再用落後的教育理念來教育孩子。現代教育藝術不僅關心學生的學習,而且更注重學生如何學習,如何快樂地學習。不僅要關心學生學到了什麼,還要注意學生是否以合適的方式學到了知識。只有這樣,學生的厭學情緒纔會減少或不再發生。

3、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學生的成長離不開豐富多彩的活動。只有在活動中,學生才能開動腦筋,開動腦筋,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激發學生新的學習需求,開拓學生的廣闊視野。視野更廣,興趣更廣,老師馬上把這種興趣轉移到學習上,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總之,在教育教學中,作爲教育者,我們必須在關注學生學習的同時,更加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讓學生更有效地學習。

心理調查報告2

離會考日子越來越近,九年級學生在進行緊張的複習迎考,希望自己能夠在會考中勝出,農村國中學生的壓力更大了,面對全市只有一半的學生能夠考上普通的高中,競爭壓力可想而知了。作爲班主任,我對班級學生進行了會考前的心理調查,發現有狀態較亢奮的,也有狀態不夠好的,心理呈現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 心態積極:

男生A:會考臨近了,三年的努力在此一舉!也許我會在這場戰鬥中勝出,瀟瀟灑灑地踏進新校門,可以無憂慮地揮灑輕鬆的暑假,結識新的同學、老師,我的瞳孔裏溢滿了快樂。一切靠自己去開拓,願生命像火一樣燃燒,放肆卻帶來溫暖,慘烈卻沒有絕望。

男生B:我現在最想做的只是拿起我的筆在練習上奔馳,正好比一棵樹上的五十隻橘子,我便是那瘦小的一隻,現在只要努力爭取我所需要的養料與水分,盡力地生長,長成最大最甜的那一隻。

男生C:用樂觀是心態面對會考,只要儘自己的一切去考完會考,即使考得不好也不後悔,相信自己,我是最棒的!最後再給自己講一句話:樂觀的心態是最鋒利的武器!

男生D:我想在考試那天,會努力做題,做到問心無愧就好了,即使沒有考上,那也沒有什麼好遺憾了。

2、 緊張,有壓力:

男生E:在這剩下的不到20天的時間裏,我好像經歷了人生的所有苦難,如今,我的父母給我降低了要求,他們在每一次吃飯時都提到我的成績,無一次不爲我嘆氣。

男生F:時間已經不早了,在僅剩的20天時間裏,我的心情很煩躁,心急如焚啊,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裏挖掘出潛藏的能力,發揮出應有的水平?話已至此,涕淚泗流,心之所想,無法言語。

男生G:鬱悶啊,怎麼這樣!最近有點暈!有些是事,有些是人,天氣也有點悶熱,心情時好時壞,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解脫,還有三個星期決定命運的時刻就要來臨了。想到不遠的將來,自己是否可以再次坐在教室裏或者是站在工廠裏上班,真有點緊張。

男生H:時間老人跟我開了一個玩笑,三年國中只剩下20天了,面對四面八方的壓力,我開始退縮了,我擔心看到老師和父母失望的眼睛。

3、太疲勞:

女生A:現在的我,是一隻迷茫的螢火蟲,到處亂飛,我真希望在最後的時間裏能夠複習好,我自己制定了複習計劃,但是到了晚上,我就睡意朦朧,直打哈欠。而在睡夢中好幾次驚醒過了。

男生I:最近在家裏總是靜不下心來學習,不知爲什麼覺得活得好辛苦,雖然老師激情澎湃給我們複習,但我的腦細胞好象沒有接受,處於昏迷狀態。

4、 要放棄:

女生B:在這最後的時間裏,我已經無心學習,而像和尚一樣,過一天算一天,國中讀完了,如果考不上,就在家裏帶小弟,或者成爲上班族,或者去學習一些手藝。

5、很迷茫:

女生C:就這樣,迷迷糊糊,昏昏沉沉竟然只剩20天了,這意味着什麼?不知道!

在最後的一段時間裏,希望老師家長注意會考生的心理狀態,適當引導,多加關心,理解他們,幫助他們。

心理調查報告3

蒙牛是一家總部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內蒙古的乳製品生產企業,是中國大陸生產牛奶、酸奶和乳製品的領頭企業之一,擁有液態奶、酸奶、冰淇淋、奶品、奶酪五大系列400多個品項。1999年成立,至20xx年時,蒙牛已成爲中國奶製品營業額第二大的公司,其中液態奶和冰激凌的產量都居全中國第一。蒙牛是中國馳名商標的獲得者,中國企業跨世紀的成長冠軍。蒙牛是在資源優勢地區,以現代化的創新手段,提供綠色、時尚、健康乳製品的專業製造商和服務商。

一、品牌廣告:

品牌知名度

蒙牛,中國乳業強勢品牌,家喻戶曉。

“蒙牛,每一天,爲明天”

“蒙牛,只爲優質生活。”

“每天一斤奶,強壯中國人”

“中國航天員專用牛奶”

“酸酸甜甜就是我”

冠名贊助“超級女聲”,在觀衆特別是青少年觀衆中收視率和參與度都非常高,在音樂選秀的外殼下,加大大衆娛樂的力度口傳:口頭傳播是指消費者彼此之間面對面地傳播信息。

蒙牛的口碑傳播:

“每一天爲明天”是蒙牛的口號。蒙牛一直注重口碑傳播:贊助中國航天事業,樹立良好的形象;產品質量優良,價格合理。蒙牛通過一系列努力,在老百姓中口碑很好,達到了口碑傳播的效果。

流行:流行,是指一個時期內社會上流傳很廣、盛行一時的大衆心理現象和社會行爲。流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消費者在某些商品消費上的共同偏好。流行促進了人們在商品購買上的從衆行爲。流行以滿足一定的社會和心理需要爲基礎。流行過程大體上可以分爲介紹、風行、高潮、衰落四個階段。不同階段的採用者,一般具有較大的心理與個性差異。

蒙牛的流行:

蒙牛與湖南衛視聯手打造的大型選秀活動“超級女聲”,紅遍大江南北,也將蒙牛的知名度及流行度提升了一個檔次,蒙牛一直緊跟潮流,不斷推出適應流行的各種商品,比如酸酸乳,提升爲果蔬酸酸乳。酸酸乳的流行已經不僅僅是以一種飲品的形式,還代表着時尚,潮流。

創新擴散:蒙牛是中國食品企業文化創新第一品牌

產品定位:以乳飲料爲載體宣揚青春時尚的個性宣言;消費者定位:主要爲15~25歲的女孩子

二.消費者的購買動機

需求與購買的關係

消費者需要是指消費者生理和心理上的匱乏狀態,即感到缺少些什麼,從而想獲得它們的狀態。需要雖然是人類活動的原動力,但需要並不一定導致行爲的發生。有了需要不一定會產生購買動機,只有喚醒需要且需要十分重要時纔會產生購買動機。

增加接觸的應對策略:

網絡媒體的運用:蒙牛網站網站的整改。新浪等站上的報道及宣傳。湖南衛視網站上的報道及宣傳。超級女聲秀網站上的報道及宣傳。各大小電視臺循環播放廣告。蒙牛網站(及以上)提供遊戲下載及遊戲獎項,增加互動性。進行促銷活動。

三、影響消費者行爲的環境因素分析

文化價值觀與消費者行爲:

誠信:百德誠爲先,百事信爲本,誠信是蒙牛文化的核心。

感恩:滴水之恩,涌泉相報,感恩報恩是蒙牛做人的原則。

尊重:建立相互尊重的蒙牛拇指文化,讓人人都感到偉大和崇高,在工作中感受生命的意義。

合作:二人爲仁,三人爲衆,人字的結構就是相互支撐,在合作中共贏是蒙牛人做事的原則。

分享:一個人最大的智慧就是與別人分享的智慧,只有分享的思想纔有力量,沒有分享,就沒有團隊的成長。

創新:創新是舊的資源新的整合,創新是蒙牛事業發展的靈魂,與時俱進是創新的最佳體現。

蒙牛乳業價值觀分析:

中國的價值觀對消費者產生很大的影響,作爲乳製品行業在中國做的很好的蒙牛,一直以勤勤懇懇、孜孜不倦的形象立於中國市場。蒙,牛酸酸乳口味多、營養高、飲用方便,與中國文化的多樣性,人本主義不謀而合。文化是一直變化的,蒙牛酸酸乳從一開始的多口味到後來的果蔬酸酸乳,都是在適應文化發展。還代表着時尚,潮流。

心理調查報告4

一、調查目標和方法

(一)調查目標

城鄉國中生的學習和生活的心理狀況,當前城鄉國中生的心理特徵及其二者的差異性,當前城鄉國中生的學習和生活心理的成因及對策。

(二)調查方法

鄉國中生的學習和生活的心理狀況,當前城鄉國中生的心理特徵及其二者的差異性,當前城鄉國中生的學習和生活心理的成因及對策。

二、調查活動

本次調查圍繞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展開,內容涵蓋了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需求、學習目的、人生觀、價值觀、人際關係以及相關的心理髮展狀況等。着重瞭解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以小見大,呈現出浙江省國中生心理的發展狀況,並積極提出相關的對策和解決途徑。調查從7月15日開始,於7月24日結束,在湖州市吳興區當地幾所中學展開,包括實地訪問和問卷調查兩部分。

(一)實地訪問

儘管正值酷暑時節,我們走訪了湖州市吳興區和遂昌縣妙高鎮當地的幾所中學,在學校同學和老師的配合下,順利地訪問一些學生,詢問了他們一些關於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問題,並作了一定的記錄。

(二)問卷調查

問卷發放的地點主要在湖州市吳興區附近和遂昌縣妙高鎮。我們採取當場回收問卷的方式,隨機抽取了附近的路人以及居民幫助我們完成了問卷的填寫。問卷的回收率在八成以上,問卷回收後,我們對問卷答案經行了統計冰作了一定的分析,以便得出有關結論。

三、調查結果及分析

在我們本次調查中我們調查了多數中學生其中選取了部分較爲有代表性的學生進行研究其中1.選擇學習壓力還可以的學生佔被調查人數的70%左右,壓力過大的學生佔12.9%,在選擇壓力過大的國中生中,城市學生佔64.2%,農村國中生佔35.8%。由此可見,許多國中生的學習壓力適中,因爲畢竟不是高中,會考遠沒有大學聯考那樣緊張、隆重和麻煩。經調查結果顯示,城市國中生的學習壓力要比農村學生大。我們認爲這可能跟城市競爭日趨白熱化這一社會大背景有關。

2.選擇現在的學習壓力來自於家長期望的學生佔61.3%。選擇來自於自己的期望佔25.8%,而來自於同學的競爭佔12.9%。而來自於老師的期望的比例幾乎是零。結果表明,家長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學生學習壓力的重要來源。在訪談中我們瞭解到,一些家長的“重點中學、名牌大學”、“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等緊箍咒無疑給孩子造成巨大的壓力。一些家長常將自己孩子的成績和親朋好友的孩子的成績進行比較,形成一股攀比風,這也會給孩子產生一定的壓力。

3.在一般情況下,有38.7%的學生會用聽音樂的形式來緩解自己的壓力,因爲音樂能舒緩人的心情,陶冶人的情操。也有29%的學生選擇用網絡。隨着電腦和網絡的不斷普及,網絡媒體的力量不容小覷。

4.在一次考試失利後,有48.4%的同學會選擇更加努力,和以前一樣。保持一顆平和淡然的心態的同學佔41.9%。而認爲自己很無能的學生的比例幾乎爲零。由此可見,目前的國中生總體還是積極向上、奮發拼搏、充滿自信的。一次考試的失利並不能挫敗他們,使他們一蹶不振,反而使他們更加努力。同時,目前國中生的心態還是讓人感到欣慰的,能夠寵辱不驚,以平和的心態看待考試的失利。

5.目前存在的心理問題是青春期問題佔了42%左右,而選擇父母師生關係緊張的學生佔了16.1%。由此可見,青春期問題是困擾學生心理的主要問題。在訪談中我們瞭解到這些國中生青春期情感上更深刻,但敏感多變而不穩定。同時,看待問題存在這一定的偏激性。對人對事有時感到很美好,有時感到很糟糕;興趣愛好比較廣泛,但容易見異思遷;當考試取得好成績往往沾沾自喜,遇到挫折又容易悲觀、沮喪失去信心;情緒易激動、感情易衝動。主要是中學生進入青春期後,對理想的追求、人生的探索、知識的渴求、友情的尋覓、熱情的釋放、才幹的顯露等日趨迫切,因而感情也日益豐富。但由於受年齡、閱歷、經歷、財力等方面限制,情感處於易變不穩定狀態。因此對人對事物都要全面客觀地分析,失敗時不要泄氣,成功時不要驕傲;對人要多看長處,要學會寬以待人,嚴以律己。遇事要有毅力,有恆心,逐步增強理智地控制自己情緒和情感的能力,使心理、品質健康發展。同時,同父母關係緊張,和父母存在代溝。

6.在空閒的時候,有42%的學生選擇上網遊戲,20%左右的學生選擇看電視電影。而只有12.3%的學生選擇做運動。無怪乎現在的中學生近視率越來越高,而體質卻越來越差,肥胖率顯著增加。再者,只有10.8%的學生在空閒時做家務,而在做家務的同學中農村學生佔將近75%。由此可見,農村學生在一定程度上比城市學生要勤勞、能幹、生活能力要強。另外,在調查中,我們發現許多女生在空閒時會選擇逛街。

7.遇到不順心的事時,71%的學生會選擇向朋友傾訴,只有12.9%的學生會想父母傾訴,而向老師傾訴的比例幾乎爲零。可見,學生跟父母老師存在着一定的代溝,尤其是和老師的關係。這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和關注。學生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在學校中度過,主要的煩惱和壓力也大多來自於學習。然而,學生和老師之卻是非常的疏遠。這導致老師不能即使瞭解學生的心理,不能真正的瞭解學生心裏的想法,而這又反過來加劇了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距離。在問題出現時,老師不能即使的與學生進行交流,因而在很多的情況下,問題不僅不能得到很好的解決,反而會因爲彼此的不理解而加劇。做爲老師,應該加強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只有瞭解他們心中真正的想法,才能在學習和生活上更好的幫助他們。在新時代中,我們倡導的師生關係應該是亦師亦友。在隨後的調查中我們發現,和父母親近感是一般的佔了41.9%。而和父母不親近甚至有敵意的學生各佔4%。

8.有74%左右的學生認爲學習上最大的不適應是缺乏約束力和自制力。隨着科技的日新月異和電腦網絡的不段普及,一些電子產品正嚴重影響這學生的學業和使學習效率顯著下降。我們在調查中瞭解到,一些國中生沉溺於網絡遊戲和QQ聊天,欲罷不能。另外一些國中生上課時拿手機發短信、玩遊戲,更有甚者又來作弊。同時,也有3.23%的學生缺乏自理能力,其中城市學生佔多數,這說明城市學生的自理能力亟待提高。

9.目前,多數國中生的學習動力主要來自於爲了今後有顯赫的地位,或者將來有一份高而穩定的薪水。這說明目前的國中生很現實,對於學習的目的比較清晰,有明顯的動力:有絕大多數的學生是爲了今後的生存在努力的學習着。這部分學生認爲,未來的社會將是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信息社會,而知識則是信息社會最主要的因素,因此必須努力學習,全面掌握知識。這個層次的學生代表了中學生思想發展的方向。當然,也有一部分的學生的學習動力來自父母。現在的社會是知識的社會,越來越多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兒女能夠想學習到更多的知識,以便能在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中不被淘汰,能夠擁有自己的成功。但是,值得提出的就是,學習是自己的事情。爲了父母而學習的動力,一旦遇到挫折,就很有可能會放棄。學生必須對學習擁有正確的認識。學習是自己的事情,不是爲了某人而學習,只有對學習擁有了正確認識,才能做到在困難面前不退縮,才能真正從中找到真正的動力。也只有這樣,在學習上,我們才能擁有好的成績。

調查中發現,越來越多的中學生希望得到多層次和橫向聯繫的知識,他們不滿足於縱向的傳統的封閉式的知識,以求更新知識,擴大知識面。新穎、獨特、先進是當代學生所追求的:解題時獨特的解法,探討時逆向的思維,爭辯中與衆不同的見解,寫作中新奇的構思,他們用自己的視覺去觀察事物,審視世界,用自己的多向思維去分析問題,探索規律,不喜歡人云亦云。

好奇、愛幻想也是當代中學生的特點。“缺乏幻想的學者只能是一個好的流動圖書館和活的參考書,他只掌握知識,但不會創造。”萊辛的這句話千真萬確,當代的中學生可不願做“兩腳書櫥式”的學者。

當代的中學生不僅求知慾強,而且渴望得到父母的理解。據反映,許多學生跟父母思想有隔閡,其主要原因是不少父母喜歡用老眼光看待他們的一言一行。不是嗎?隨着物質生活的富裕,人們的追求也在提高,愛美是青年的特性。中學生也不例外。穿戴得漂亮些有些家長就說什麼思想變了,忘記了“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所謂“艱苦本色”。課餘時間聽聽音樂,唱唱歌,也說什麼不行。這些都爲中學生普遍反感。時代在前進,五彩繽紛的生活火花,對中學生也產生了多向性的吸引力。多數同學呼籲,請父母理解,我們追求樸素大方的美,不追求資產階級墮落的“美”。我們的美,反映出時代的生氣,我們沒有忘記艱苦奮鬥的革命傳統;輕鬆明快,熱情奔放的音樂使我們興奮、愉快,能使我們更好地投入學習。渴望大自然的薰陶,渴望友誼,也是年輕人的心聲。

10.有61.3%的國中生打算畢業後讀完高中後再上大學。有25%左右的學生準備讀中專,學門技術,而準備讀中專的學生中農村學生佔多數。直接去打工的人數非常少。隨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將有越來越多的人獲得上大學的機會,這在爲祖國培養更多的人才的同時,也滿足了許多同學對大學的渴望,以至於部分學生對考大學信心十足。但我們在調查中瞭解到,一些農村學生家中並不寬裕,而上大學是一筆巨大的開支,這無疑給家庭造成巨大的經濟負擔。伴隨着大學生畢業後的工作越來越難找,畢業後不一定能找到工作。所以他們認爲上大學的機會成本太大了。他們選擇上中專,使自己有一技之長。總的來說,他們都堅信科學文化只是對他們今後事業發展的基礎性作用。當代的中學生,對於自我清晰的認識和對未來精細的打算,說明我們的中學生們已經成長,能夠根據自己的判斷作出正確的認識。對此,我們感到非常的高興。

四、思考與啓示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內涵及其必要性

1.青少年成長過程的心理需求成才的心理需求,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趨勢下,知識經濟已初見端睨,無知便無生存之本的理念成爲人們的共識。在家長望子成龍的慾望促使下,涉世不深的中學生祈盼自己成才的心理日趨發展。受尊重被理解的心理需求,受尊重被理解是人的基本的心理需求,對於處在成長中的中學生來說更是如此。獨立的心理需求,中學生身心正處於漸趨成熟的過程,他們有一定的判斷力和自信心,但有時對學習、生活中及社會上遇到的問題則缺乏判斷力。歸屬的心理需求,中學生對班級的歸屬感,對結交的來自同學的朋友羣體有依附感。被異性關注的心理需求,中學生因生理的漸趨成熟,在內心深處有一種得到異性注意和肯定的心理需求。自省的心理需求,中學生容易衝動,遇事缺乏冷靜分析,因而做錯事時有發生,待冷靜後又後悔。青少年存在上述心理需求,需要學校教育工作者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反之,極易造成心理疾病,影響他們的學習和生活,而最終導致人格上的缺陷。如教師不尊重學生“受尊重被理解的心理需求“,極易造成學生對教師的牴觸情緒,這種牴觸情緒會使教師的一切教育歸於失敗。

2.目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隨着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成長的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日趨複雜,身心發展受到的負面影響越來越大,致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較以前更爲突出。近年來大量的研究和調查表明,當前我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狀況令人擔憂。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會同世界衛生組織(WHO)和美國夏威夷大學聯合對上海市中國小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大規模調查,數據顯示有27%的學生心理異常(包括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研究表明,隨着年齡的增長,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有上升的趨勢。浙江省心理衛生工作者對全省城鄉不同類型學校2961名大中國小生進行了心理健康狀況測查,學生中存在着嚴重心理問題的國中生爲13.6%,高中生爲18.7%,而大學生高達25.9%。令人擔憂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僅導致了學生自身的身心疾病,嚴重影響了身體健康和學習生活,同時還直接損害了他們的品德發展和正常的社會適應性。如因心理問題而休學、退學、離家出走,甚至犯罪等,給社會、學校、家庭和個人造成了不良的後果。

(二)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1.對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存在着片面的理解認爲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對部分有心理疾病的學生進行心理矯正。因此,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點放在心理諮詢室,認爲心理諮詢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做法就是等候學生上門諮詢。其實,正如專家指出的那樣,中學心理健康教育應當着眼於學生的健康和發展,而不是問題矯正,心理健康教育應貫穿於學校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它是以課堂教學爲主渠道,以活動爲載體。

2.過分偏重學習心理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爲提高升學率的一種手段,一切圍繞提高升學成績。比如,進行智商測驗、學習焦慮測試,學習方法指導、考前心理調試等。其實,中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內容應包括:學習心理教育、情感教育、青春期教育、人際關係指導、健全人格培養、抗挫折能力的培養及學生自我心理修養等。

3.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化。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化表現在有些學校採取簡單生硬的說教,生搬硬套心理學概念,心理教育課以傳授心理學知識爲主,甚至大量考名詞解釋。有的還不恰當地按學科知識體系的方法,規定出不同年級每一學期的訓練目標與任務。對此,上海師範大學心理學教授傅安球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模式應當是生活經驗型的,而不是知識傳授型的,不應當有固定的模式,更不應當有考覈,應當進行行爲訓練,加強個別輔導。從廣義上來說,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包括班級心理教育活動、團體心理輔導等顯性課程,也包括教育教學滲透、環境陶冶等隱性課程。

(三)加強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議與對策

1.努力營造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心理環境中學生良好的心理環境

學校內部心理環境建設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主環境建設

主環境建設是學校心理建設的重要任務,包括教學大樓、實驗室、運動場等等在內的學校主環境,應以嶄新面貌出現,儘可能地體現“新穎、整潔、明亮、美麗”的風貌。要把各種建築物構建在綠化環境中,使學校成爲花園式的大教室,讓池塘、名花異草、茂林修竹、綠色草坪和曲徑通幽的小道,也成爲學生修身養性的環境。

校園文化建設

學校要通過開展各種文化、藝術、體育、科技和學習名人等活動,提高學生興趣,激發學生技藝,活躍學生身心,達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融洽師生關係的目的,改善學生心理環境。

校園校風建設

培養良好的校風,既能反映學校的特色,也是穩定心理環境的因素。學生的生理、心理、智力、能力等綜合素質,只有在良好的校風校貌這個心理環境中才能得到良好的發展。學校還應努力創設良好的家庭心理環境。學校可以定期對家長進行心理健康知識培訓,向家長傳授孩子身心發展的常識,使家長既關心子女的身體健康,更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讓家長們認識到:培養學生良好心理素質離不開文明、和睦、明朗、愉快的家庭環境。學生從小能生活在溫暖、愉快的家庭中,得到父母、長輩的正確的愛,必然會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安全、愉快,充滿歡樂和信心,良好的情緒從小就佔據心理狀態的主要地位,從而保證每一個學生身心健康地發展。

2.以課堂爲主渠道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

心理健康教育應作爲一門學科走進課堂,納入教學計劃。因爲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針對有心理障礙的學生,還要面向全體中學生,作預防性輔導,運用現代心理科研成果,採取有效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對自己的心理特點有所瞭解,掌握一些調控自我心理的常識,學會自我修養、鍛鍊的具體方法,養成健康的心態的良好的行爲習慣。

3.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寓心理健康教育於有益的活動之中,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塑造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使學生髮揮才智,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良好品質,提高心理素質。

4.開展個別心理諮詢

學生具有的煩惱、焦慮、緊張,往往因人而異,通過團體指導有時難以收到最佳效果,對此應通過個別諮詢,對個體進行指導,幫助他們減輕心理壓力和負擔。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根據學生行爲中存在的問題採取科學有效的心理諮詢、信箱、輔導或訓練,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提高社會適應能力。此外,加強對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還必須努力提高學校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識,增強實施心理健康的能力。學校要組織教師學習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引導教師開展討論,讓教師充分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心理調查報告5

一、調查目的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學質量的主渠道。在新課程實施中,教師應優化課堂教學用語與評語,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以學生髮展爲本”的教育新理念。爲了瞭解我縣目前教師課堂教學日常用語的現狀,提煉並倡導常用示範語,找出並杜絕禁忌語,科學分析二者對學生髮展的積極或負面影響,探索在新課程理念下優化教師課堂教學日常用語的應對策略,我們進行了此次調查。

二、調查內容與方法

此次調查,我們以問卷調查爲主要形式,輔之於座談等方法。我們按年級進行隨機抽樣,調查了臨城縣十一所一至九年級中的20xx名學生。一至六年級以座談的形式開展;七至九年級學生以問卷調查的形式進行。我們將七至九年級學生集中在每個學校多功能教室,在自然狀態下讓學生完成問卷;在調查過程中,要求學生不署名,真實填寫,班主任教師迴避,並且不做任何暗示,從而保證了調查的真實性和科學性。

另外,我們對全縣大多數教師也進行了問卷調查,要求教師獨自填寫,尤其要真實地寫出對學生產生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的語言,並進行了科學整理與分類。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不良評價語言對學生的心理影響

1、教師因偏向性評價語言的影響

有些教師常常習慣於將學習落後的學生概括爲一個字“笨”,指責學生:“人家能學好,你爲什麼不能學好?”這種把失敗歸因欲學生內在不可控因素的做法,會對學生產生消極影響,使他產生類似“我就是本,努力也沒有用”的錯誤思想,從而喪失學習信心,甚至自暴自棄。歸因理論研究表明:當把失敗歸因於內在的不可控因素(如智商)時,會導致無助感和不愉快情緒;而將成功歸因於內在的可控因素(如努力程度)時,就會提升其自我效能感和產生愉快的情緒。因此,教師應在保護學生自尊心的基礎上進行積極的歸因訓練,使學生樹立這樣的信念:學習成績好壞首先取決於努力,其次纔是能力。即使不如別人聰明,只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照樣可以成功。從而使學生產生着重於努力的內在化動機歸因,形成積極向上的健康心理。

2、教師傷害性評價語言的影響

在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仍有些教師不注意自己的言行會引起學生怎樣的心理感受,動輒就亂扣帽子“差生”、“問題學生”,甚至辱罵學生“朽木不可雕”、無可救藥“等,好像不用這種挫傷學生心理的語言,便不能顯示自己的高明。也許這樣做能解一時的心頭之“恨”,但由此而造成的後果卻不堪設想:學生會因爲老師的粗暴冷漠而厭學,甚至輟學;憎恨老師,不願服從管教,師生關係緊張;嚴重的還可能誘發一些心理疾病,影響學生的將來乃至一生。同時,教師不善聆聽學生的發言和意見,匆忙結論,往往也會給學生造成一定的傷害。比如有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常常把注意力放在一個事先設計好的教學模式裏,學生的回答必須順着教師的思路才能得到肯定的評價,否則就給以否定或批評,甚至擱在一邊不管,這樣,勢必會嚴重挫傷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不敢大膽發表意見,久而久之,就會扼

殺學生的創造性。因此,教師應努力保持良好的心態,營造和諧、民主、寬鬆的課堂氣氛,鼓勵學生大膽發言,使其平等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例如,有位政治教師在教“我的宗教政策”時,經過學習分析,已逐漸形成共識:共青團員、共產黨員不能信教。然而這時,卻有一位學生提出異見:“既然我國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那麼作爲我國公民的共產黨員和共青團員也可以信教。”當時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這位教師沒有簡單否定該同學的觀點,而是積極肯定他善於獨立思考、敢於發表不同見解的膽識,並以誠摯的態度疏導、辨析,令其心悅誠服,從而爲教學創設了一種無拘束、暢所欲言、敢於爭鳴的氛圍,保護了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的信心和熱情,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也隨之被激活。

3、教師籠統性評價語言的影響

在教育教學中,不少教師對不同學生的回答,往往習慣於適用相同的簡單評價,如“回答正確”、“對”等千篇一律的語言,這種千人一面的評價會在無形中遏制學生的熱情,泯滅學生的創造性。其實每個學生都存在個性差異,他們對知識的理解也存在水平上的差異,因此,教師對不同學生的回答必然應有不同的評價和語言提示,且應注重發揮評價的激勵和導向作用,這樣,才能激起每一個學生的興奮,使他們產生愉快的心理體驗。例如,當學生回答問題正確時,教師可報以讚賞的語言:“不錯,有進步”等;當學生回答問題或作業有新意時,教師可用欣賞的語氣讚歎:“很棒,有創新精神”;或寫上批語:“很有獨創性,望繼續努力”等等,這會給學生帶來莫大的快樂、巨大的信心、更大的投入,促進師生間友好的情感交流,從而取得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二)學生喜歡評語及其影響

以“我喜歡什麼樣的評語”爲題,對西豎中學六個班進行了解,對學生喜歡的評語標準整理如下:

1、實事求是的評語,寫出優點和缺點,對優點進行表揚,對缺點提出改進的建議、方法,這樣就知道如何改進。

2、有針對性,教師不能從電腦上、資料中抄評語,對學生要說真心話,都是肺腑之言。

3、指出學期中未做到的事、未遵守的紀律、哪門功課薄弱、學習方法哪些不正確,讓學生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補己之短,完善自己。

4、寫出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的表現,應全面寫、多方面寫,讓學生全面地瞭解自己。

5、寫鼓勵的話、寫祝福語、寫上對學生的希望、期望,使學生從評語中受益,從而促進學生去思考,去改正,堅定其學習的信心。

教學中正確的評價對學生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

1、教學中的評價能幫助學生明確努力方向

正確的評價要有比較明確的目的性,它可以使學生了解自己對於學習目標的完成程度,喚起學生新的認知需要和成就需要,從而引導學生朝着正確的方向發展。

2、教學中的評價能激勵學生產生內在的動力

正確的評價要有較強的指導性,它能夠促使學生產生心理上的自動力,幫助他們開啓思維的閘門,提高其學習的興趣和信心,鼓舞他們積極向上的勇氣。正確的評價,能夠滿足學生自尊的需要,引起學生積極的情緒體驗,促進學生將內在的需求外化爲積極的行動。

對學生學習行爲進行評價,要以尊重、理解學生爲前提,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自尊是個人對自己的一種態度,是人格的一個主要特徵,它同樣對學生的行爲有着重要的影響。不正確的評價,會導致學生自尊感受損,出現自卑、冷漠等行爲的反應,甚至會出現自暴自棄或逆反的行爲反應。

3、教學中的評價能使學生有意識地克服自身的不足

正確的評價要有較強的針對性,它能夠引發學生認識自身的不足,意識到自己的行爲與他人的差距,進而產生完善自我的心理,去努力追求更好的發展。教師要特別注意及時評價,及時反饋,才能使學生切實瞭解自己的情況,自覺的發揮自身的優勢,克服不足。

許多人的實踐都說明,人的自卑心理往往來自失敗的打擊,而自信則更多的來自成功的鼓勵。國小生正處於身心發育的旺盛時期,他們非常需要來自老師的表揚與鞭策,非常需要同學的認同和鼓勵,在尊重、信任、理解的基礎上,恰當地指出其存在的問題,以激勵其積極進取,就能達到教育的最佳效果——學生的自我教育。

4、教學中的評價能夠激發學生的潛能

正確的評價應能比較準確地表達老師對學生的期待。期待就是教師對學生寄於厚望,相信學生能夠成功。教師恰到好處的誇讚學生,能營造課堂教學的激勵氛圍,激勵他們不斷產生新的追求。如果教師能夠準確地把握每位學生的認知特徵和人格特徵,形成恰如其分的期望,這樣的期望便有可能產生良好的自我應驗效應。實驗證明,高期待與取得優秀成績成正相關,低期待與成績不良成正相關。教師通過評價表現出的高期待,就是在給學生充電、加油,使他們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從而獲得成功。

心理調查報告6

前言:

一片葉子屬於一個季節,年輕的莘莘學子,擁有絢麗的青春年華。誰說意氣風發的我們年少輕狂,經不住暴風雨的洗禮?誰說象牙塔裏的我們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走出校園,踏入社會,我們不能辜負他人的期望,我們要爲自己書寫一份滿意的答卷……

調查背景與目的:

大學生是社會上最爲活躍、最富有朝氣、充滿活力的羣體之一。近幾年來,隨着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和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大學在不斷地進行着變革來適應這個社會,使得大學生面臨的學習、生活、情感和就業壓力明顯增大,由此產生的心理問題日益突出,直接影響到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和高校的校園穩定,接連發生的大學生自殺事件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已成爲了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調查的基本方式:

我們主要通過會議和訪談等形式來了解我係各年級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

本次調查共分爲三部分:

1、資料收集:整理原有的相關材料,查看文獻,收集相關信息。

2、調查走訪,開展會議。

3、問卷調查

4、資料整理:問卷分析研究,並且在分析思考的基礎上成文。

各年級的調查情況及解決方案

一、12級新生

1、關於學校初進大學後,一些學生不適應教學方式的改變,面對寬鬆的學習方式有些手足無措,不知如何處理打斷的空餘時間。*解決方案:校方應開展一些講座,對他們進行指導,讓他們學會自己怎樣規劃人生,使他們更加了解大學生活。

2、學習方面存在調劑生對自己所學的專業課不是很感興趣,總覺得上課無趣,沒有用處,且難以理解課程內容,學習壓力大。*解決方案:班委應積極主動營造學習氣氛,引導同學主動學習,建議制定學習計劃,儘快投入到大學課程中。

3、人際關係不善於處理人際關係,發覺與周圍的同學無法溝通交流,無法投其所好;與舍友相處不和睦,對於一些小問題無法合理解決。*解決方案:多開展一系列互動活動,增添班級同學間的交流,強調團隊精神的重要性,學會寬容,學會與人相處之道。

4、性格問題相對自閉,自卑,不敢表現自己,否定自己,無法自信、快樂地面對生活、面對大學——這個小社會,不知如何做到取捨。*解決方案:多參加一些團體活動,加入到集體中;而班委對於這些同學應多加關注,多與其溝通交流,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5、大學裏基本是學生自主管理,班委擔負的責任就更重大,工作與學習時常發生衝突。*解決方案:學會信任他人,將一些工作分與其他班委,但要在不涉及一些隱私及重要性大的情況,明白團隊與團隊之間的協作,以減少自己的工作量。

6、環境適應進入大學後,一切的一切都需要重新開始,認識新的人、事、物等,會感到迷惘、失落、甚至想回到曾經的衝動。*解決方案:學會適應,慢慢調整心態,自我激勵。

總的來說,新生們已很好的適應大學生活,但仍存在小部分孩子有着不適。

二、11級

經過大一的適應,生活和學習都比較平淡了。很多大二的學生會面臨一個相對艱難的緩和期,有些同學會對周圍的事物提不起興趣,時常感到無趣,有壓迫感,愛瞎想等問題。這時,我們需要對這些同學進行積極正確地引導,鼓舞他們在不影響課業的情況下,積極參加一些團體互動活動。例如,可以與同學三五結伴,外出散散心,逛逛街,爬爬山等,多與人進行溝通交流,分享心情。

通過對我係大二學生的調查瞭解到,大二學生有些存在“三慌”,即“年齡恐慌”,“學業恐慌”,“愛情恐慌”。

1、“年齡恐慌”很多學生存在着這樣一種觀念,“邁去入二頭,已經開始奔三了”,覺得自己的青春正在快速地悄然流逝,且當有新生稱呼“學長”“學姐”時,表示會有壓力,所以不禁對自己的年齡產生恐慌。其實,只要我們以客觀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年齡這個問題,認清事物總在發展的原則,不必太過在意,這個恐慌是能得到合理地解決。

2、“學業恐慌”一進入大二,每個人都覺得學業壓力加大了,看到大家都如此努力,我也要去努力才行,不甘落後,從而對學習產生一定程度的恐慌。其實,做好自己,給自己制定適宜的學習計劃,並落到實處,你也能做一個很棒且不一樣的自己。

3、“愛情恐慌”愛情是校園裏一個敏感的話題,對於大二的學生來說,已度過了一個懵懵懂懂的大一時光,因而便會開始擔心自己這四年裏沒有機會去體驗愛情,對待校園愛情便產生了恐慌。針對這一類問題,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制定一份個人的發展計劃,用積極的態度來衡量與評價自我,相信能得到一定的疏導。

針對在校大學生的一些心理健康問題,我們必須給予重視,並加大心理健康的宣傳力度,積極舉辦心理健康講座和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要求深入學生中,瞭解學生的心理健康,及時的給予溝通與輔導,爲在校大學生的校園生活營造出一種更友愛,更和諧的氛圍。

三、10級

1、學習壓力大三學生面臨更大的學習,各種考試考證接踵而來,深入學習難懂複雜的專業知識,自然而然地就會產生或多或少的學習壓力。○解決方案:身爲班委,應主動學習,平常與同學多溝通討論學習上的問題,爲班級營造學習氛圍,有人請教時,應耐心解答。

2、戀愛問題戀愛在校園裏司空見慣,告別了大一大二的輕鬆日子,隨着學生的年齡漸長,許多同學有了依戀。○解決方案:校方應對學生戀愛進行積極引導;而自身要把握尺度,保護好自己。

3、人際困難有的同學較孤僻,喜歡單獨行動,不願參加集體活動。○解決方案:班級有活動應多鼓動同學們參加,讓其感受到班級的氛圍,融入班集體中。

4、學業加重,班委的工作與學習容易發生衝突,不知道該如何選擇。○解決方案:若工作不涉及隱私問題,班委應懂得信任他人,適當將工作分配給他人幫忙,同時也能讓其他人瞭解班級內務,提升班級凝聚力。

5、更換季節,天氣變化也帶來了心情改變。○解決方案:不要把時間排得太滿當,節假日應多與同學出去放鬆放鬆,懂得認真工作,輕鬆玩。

四、09級

1、本學期大四學生已在緊張準備着畢業論文,選擇導師,根據自己的課題準備着實驗,查找文獻,一切忙碌而有序進行中。部分學生已有明確的奮鬥方向,如:參加考研、公務員隊伍,但據說我校考研壓力大,因爲多數人選擇報選外校,然而授課方式及資料差異,造成難度加大。

2、據調查仍有部分學生未通過英語四級,因其與我們的學位證書密切相關,大家十分擔心,正在緊張準備着即將到來的考試,但有小部分學生因自己能力有限而放棄。

3、面臨畢業,意味着即將踏進社會,即使已是足夠優秀的學生也擔憂着進入社會後無法適應激烈地競爭。

4、積極應戰的大隊伍中仍隱藏着自我墮落的小羣體,經尋訪得知,當看到同學或舍友前去自習、做實驗,發覺自己缺少了目標,會感到不安、失落。

5、本學年首場畢業生招聘會已開展,據調查得知,此時,我們的簡歷還未準備好,或是發現簡歷上唯有榮譽缺少經驗,或是簡歷上一片空白,種種問題令他們越發感到擔憂和恐懼。

總而言之,大多數學生已準備好成爲促進社會進步發展的一份子,問題是有的,但總會解決的。我們已長大,要學會思考,學會承擔,學會忍耐,。

結論:

當代大學生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進程的關鍵力量,他們朝氣蓬勃,奮發有爲。從整體上看,我係大學生羣體是好的,儘管他們還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大學生這個隨着高教改革日益壯大的青年羣體仍保持着強烈的獨特性,他們以出色的知識背景和極具魅力的年齡優勢吸引着人們的視線,他們以其追求不同凡響的衝動和多夢的青春參與了社會的脈動。現代社會充滿着機遇和挑戰,競爭的日益激烈,事業的艱辛及生活節奏的加快,給每一個人,尤其是希望獲得知識、贏得未來發展先機的大學生提出了很高的心理要求,同時也給他們帶來了心理壓力。

一切都會從大學開始,大學雖然是人生中不長的幾年,但因其匯聚了人們青春最熾熱的年華而影響深遠,是我們人生的黃金歲月,有人在這裏立下了一生的宏願,也有人在這裏走向了永遠的迷失。大學生活包含了青春的驕傲和沮喪,也充滿了青春的美好與苦惱。大學風景線,永遠是最動人的篇章。而大學生羣體,永遠是社會關注的焦點羣體之一。

關於大學生心理健康的調查報告

摘要:近年來,大學生自殺事件頻頻發生,這一現象引起了家庭、學校以及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對多數苦讀三年的高中生而言,步入大學校門無疑是一件喜事。而隨着大學生活的開始,每個人都面臨着一個嶄新的環境,心態也會因此有所改變。大學正處於青春期,青春期是生長髮育的高峯期,也是心理髮展的重大轉折期,這一時期的大學生們往往在各種互相矛盾的心理狀態中掙扎,如獨立性和依賴性的矛盾、自制性和衝動性的矛盾、渴求感與壓抑感的矛盾等等。因此,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尤其值得關注。

關鍵詞:大學生大學生活矛盾心理健康

一、主題簡介

我們圍繞大學生心理健康這一話題爲主題,利用網絡、實地調查、查閱資料等方式對我們身邊的同學進行了心理健康調查。作爲當代大學生的我們,面對着嶄新的生活,無論是在生活上、學習上還是情感上,很多人都曾有過一段迷茫的時期。而近年來,關於大學生心理問題引發的悲劇報道也日益增多,所以我們希望通過對同齡人的調查,總結出大家目前存在的一些普遍問題,提出寶貴的意見,向身邊的同學宣傳關注心理健康的必要性,幫助身邊的同學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健康快樂地度過自己的大學生涯,併爲將來步入社會做好準備。

二、活動日程

1. 7月1-9日:準備階段

組員集中,分配任務,內部交流,通過各種渠道收集相關資料,談論自己對大學生心理狀況的看法,提出問題,製作調查問卷。

校內調查:(1)口頭詢問,在宿舍、班級、同學之間互相交流。作爲初步參考資料。(2)問卷調查,在校園內隨機派發問卷進行調查。

校外調查:將問卷以郵件的形式發送給其他大學的同學進行問卷調查。

在揚州大學農學院進行實地調查,分小組行動並且討論調查情況。

4. 8月24-25日:諮詢階段

將通過調查總結出的大學生主要面臨的心理問題諮詢相關的老師,聽取他們的意見,並進行信息彙總。

5. 8月26-28日:總結匯報階段

小組成員一起討論整理材料,各自發表自己的觀點,最後以書面報告形式進行總結。

三、調查情況

1.調查背景

近年來,關於大學生由於心理健康問題而引發的負面報道越來越多,這一現象引起了學校、家庭以及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結合到我們的實際大學生活,我們也確實面臨着學習壓力、嚴峻的就業壓力還有複雜的感情問題。

2.調查目的

我們想通過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調查,從中尋找出當代大學生所面臨的一些比較普遍的心理困難,向大家宣傳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爲大家提出一些適當有效的生活學習以及情感建議,幫助大家克服那些出現在我們多姿多彩大學生活中的小阻礙,爲我們的健康成長提供動力與信心。

3.調查對象

本校的同學和江蘇省其他各高校的一些大學生。

4.調查方法或工具

主要是問卷調查,通過網絡以及實地調查兩個方面進行實施。

5.數據分析或問題與現狀分析

心理健康調查問卷問題分析

(1)您認爲您目前所在的大學與高中的整體氛圍相差很大嗎?

a.特別大b.很大c.差不多d.無差別

分析:12%的同學認爲相差的氛圍特別大,無論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48%的同學認爲相差很大,主要實在學習氛圍和生活習慣上,大學的學習相對輕鬆而且老師也不會總是督促學習,大學都是住宿生活而很多人都是到了大學才離開家開始住在學校,這一方面很多人表示一開始真的很不習慣。40%的同學認爲差不多,雖然大學與高中相比是一個嶄新的環境,但他們表示自己很快就適應了這樣的生活。0%的同學認爲無差別。

(2)您對目前的大學生活適應狀況如何?

a.很好b.還可以c.較差d.差

分析:調查顯示15%的同學認爲對大學生活狀況適應狀況很好,而25%的同學對大學生活適應狀況感覺較差,絕大部分的同學樂觀的認爲適應狀況還可以。這說明大部分同學(60%)生活態度非常樂觀他們懂得調節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然而小部分同學則值得注意,他們對生活中的事情處理的不是很樂觀,由於他們思想太重,壓力太大,所以他們需要更多的幫助和鼓勵。

(3)您認爲壓力在您的學習生活中對你的影響怎樣?

a.正面影響,學習的動力b.沒影響c.有點影響,影響情緒d.負面影響,無心學習

分析:有58%的同學認爲壓力是一種正面影響是他們學習的動力,這表明這些同學面對壓力是有着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他們化壓力爲動力爲自己的人生增添光彩,32%的同學認爲有點影響,但並不嚴重,這樣說明他們也能夠逐漸地找到處理壓力的方法而不是受挫沮喪,10%的同學認爲壓力是負面影響,會導致他們無心學習,這說明他們的心理素質還不是很好。

(4)當您出現學習效率底下的情況時,您會覺得心煩氣躁嗎?

a.經常會b.偶爾會c.很少會d.不會

分析:調查表明有63%的同學認爲偶爾會,20%的同學認爲很少會,7%的同學認爲不會,這表明絕大多數同學能夠樂觀地處理自己的學習問題,有着良好的心理素質,而10%的同學表示他們經常會覺得心煩氣躁,他們需要加強鍛鍊。

(5)您認爲宿舍是否有利於您的學習?

a.非常有利b.比較有利c.一般d.比較不利e.非常不利

分析:從調查中發現沒有同學認爲宿舍非常有利於他們的學習,25%的同學認爲比較有利,32%的同學認爲一般,而38%的同學認爲比較不利,5%的同學認爲非常不利。這說明大多數同學還是把學習放在第一位的,但宿舍的學習氛圍不是很好,所以大多數同學表示他們還是傾向於去圖書館或者自習室學習。

(6)您是否對學校或者教學質量產生過不滿心理?

a.經常有.b.偶爾有c.很少有d.沒有e.未考慮過

分析:調查發現15%的同學經常有不滿心理,說明他們時常在思考自己,反省自己,但又從未去試圖改變現狀,改變自己,有50%的同學偶爾會產生不滿心理,說明大多數同學是樂觀的,只是學習任務和不幸偶爾讓他們心煩,只有20%的同學很少會出現不滿心理,13%的同學從未不滿,5%同學從未考慮過這一問題,這說明他們的心理素質非常好。

(7)您與同學相處的狀況是否讓你感到壓力?

a.經常會b.偶爾會c.根本不會

分析:從調查中發現有12%的同學經常會有壓力,說明他們非常重視同學之間的友誼,但出於某些客觀原因使他們對自己的友誼表示不滿,有60%的同學偶爾會存在壓力,這說明他們的交際能力和心理素質是很好的,而28%的同學則認爲根本不存在,說明他們在交際上都是很樂觀,總體來說同學們的交際交友都沒有什麼大的障礙。

(8)遇到壓力你會最先向誰求助?

a.家人b.知心朋友c.專業人士

分析:據調查有42%的同學遇到困難會找家長,說明他們的依賴心理還是很強的,缺乏獨立思考生活的能力,有58%的同學認爲找知心朋友更好,這類同學適應性比較強,自我生活能力比較強,他們不想讓父母擔心最先想到的是知心朋友。

(9)您贊成大學生談戀愛嗎?

a.贊成b.不贊成c.有時好就可以談了d.完全沒有必要

分析:有33%的同學贊成談戀愛,他們覺得不管以後能不能走在一起,都會給自己留下美好的回憶,62%的同學認爲有時好就可以談了,這說明這部分同學會根據自身的條件狀況來決定談與不談,而5%的同學認爲大學生的任務仍然是學習,應該把學習放在首位,而且大學生的經濟來源都是父母,談戀愛需要花費,也會浪費學習的時間,影響學習。

(10)您失戀後會傷心嗎?

a.不會b.會c.看情況d.無所謂或一點都不傷心

分析:對大學生失戀問題,13%的同學不會,5%的同學認爲無所謂或一點不傷心,談戀愛只是在找異性朋友,失戀也許是對方的不足,或者是自己的缺點,而42%的同學認爲會傷心,畢竟雙方都是真心的最後如果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不能在一起還是很難過的,40%的同學認爲要看情況。

從調查問卷中可以看出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現狀:

1.心理素質方面,具體表現爲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適應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自信心,依賴性強等。在困難與挫折面前,很容易束手無策、茫然,面對學習生活中的種種壓力,不能調整好心態以樂觀積極的態度去面對他們。

2.人際關係方面,衝動、不能平靜地考慮問題是許多大學生的共同問題,缺乏溝通,不能融洽地與同學相處也是一部分同學的困難所在。

3.情感方面,當面對學習生活中的一些挫折時,許多同學都會出現不良情緒,有些人能夠正確地對待它們,而有些人卻會因此造成人生的悲劇。同樣在大學生最敏感也最普遍的戀愛問題中,有些同學可能無法面對失戀最終自我墮落。

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原因分析:

大學生心理素質方面存在的種種問題一方面是與他們自身所處的心理髮展階段有關,同時也與他們所處的社會環境分不開。大學生一般年齡在十七、八歲至二十二、三歲,正處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變化最激烈的時期。由於心理髮展不成熟,情緒不穩定,面臨一系列生理、心理、社會適應的課題時,心理衝突矛盾時有發生。

1.客觀原因

1)學習的任務、內容、方法發生了變化。大學更加強調獨立自學、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像中學有老師天天輔導,日日跟隨。

2)生活環境發生了變化。進入大學,宿舍成爲主要的生活區,生活需要自理,對於那些沒有寄宿經歷和依賴父母的同學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挑戰。

3)人際關係較中學時代要複雜。跨進大學,周圍的人來自五湖四海,大家有着不同的生活習慣、語言、習俗等,形成了陌生的交流環境。

4)對待社會工作的態度發生了變化。大學強調的是學生的自我管理,除了學習之外,還需要參加一些社會工作來鍛鍊自己的能力,有些同學面對這些倍感壓力。

2.主觀原因

1)盲目自滿與自我陶醉。考上大學之後很多人都不由自主地懈怠了下來,一方面大學裏沒有了中學裏的學習壓力,另一方面許多同學自認爲中學裏自己是個佼佼者而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卻不知大學裏的人才比比皆是。

2)失望與失寵感。很多同學都覺得目前的大學與自己理想中的大學相差甚遠,因此產生了失落感,同時在大學裏一下子不再是家庭與老師的重點保護對象也不免覺得有些失寵。

3)畏首畏尾。面對嶄新的環境以及激烈的競爭,很多同學此時卻失去了信心,他們不敢表現自己展現自己的才華,久而久之還會產生自卑心理,這給自己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6.解決方法

(一)開展相關心理講座,設立心理諮詢室

校方應充分發揮作用,積極引導同學們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心理問題的出現很可能是由於同學們對自我和社會的認知不夠,心理教育一方面可以向學生灌輸正確的觀念,另一方面也可以糾正大家過去的錯誤觀念,幫助有困難的同學走出心理陰影,沐浴陽光。

(二)積極參加活動,保持良好心態

多數同學認爲自己並不快樂,其實快樂隱藏在生活中的許多角落裏。保持良好的心態,首先需要相信:快樂是自己尋找的。自我暗示也是一種有效方法。時刻相信自己是快樂的,就能在無意中將陰霾無限縮小直至消失。積極的參加社會活動,能夠增進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將自己的不快樂與快樂都學會與身邊的人分享,困難時尋求朋友的幫助,失落時尋求朋友的安慰,在這樣的氛圍中自己也體會到了助人爲樂的快樂,進而形成樂觀的生活態度。

(三)降低壓力,促進良性競爭

現代的大學生雖然還沒有步入社會,但是沉重的壓力卻已經在他們身邊蔓延開來,就業壓力,各種各樣的競爭壓力,來自父母老師的壓力等等,這麼多的壓力往往壓得許多人透不過氣來。因此,一方面學生應學會自我調整,學會怎樣把這種激烈的競爭環境轉化爲源源不斷的動力,另一方面,學校與家庭應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與鼓勵,而不是一味地施加壓力。只有這樣,才能避免過多的壓力壓垮學生,造成嚴重的心理問題。

四、結語

大學對於許多人來說都是一個滿載夢想與希望的園地,大學也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在這裏我們不斷積累,在這裏我們不斷成長,在這裏我們不斷感悟,所以我們應當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正視一切困難,堅定自己的決心與信心,只有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才能讓我們更好地感受大學生活的美好,感受大學生活的多姿多彩,爲自己的未來插上飛翔的翅膀。

在這次關於大學生心理健康調查的社會實踐中,我們受益頗多,雖然只有短短的十天,但是這十天裏的經歷卻是一分寶貴的財富。

十天裏鍛鍊的是我們的能力。在實地問卷調查的過程中,我們也遇到了一些小困難,例如遇到有些同學的不配合,成員之間的意見分歧等等,但是我們都認真耐心地去解決這些小困難。我們總是帶着誠懇的微笑去與每一位接受我們調查的同學進行交流,我們總是心平氣和地進行小組討論,我們總是積極地參與到小組活動中去。這十天我深刻地意識到與人交流溝通的重要性,溝通是人與人和睦相處的重要平臺,溝通也是人與人之間互相瞭解的重要工具,溝通更是人與人之間心靈磨合的潤滑劑。與朋友的溝通,與陌生人的溝通,與老師的溝通,面對不同的對象,需要的是不同的溝通方式,但無論怎麼樣,真誠的心平靜的態度都是或不可缺的金鑰匙。這十天我也感受到團隊合作的重要力量,團隊合作不僅僅體現在學校體現在班級裏,它還是我們步入社會的一個重要考驗。作爲小組的小組長,我擔負着使組員默契配合的重要責任,團隊裏既要體現團隊合作的精神,也要發揮每一位組員的能力。

十天裏幫助我們樹立了積極樂觀的態度。參加問卷調查的同學都是我們身邊的同齡人,對於近年來頻繁發生的由於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引發的悲劇我們也深有感觸,自殺、傷害他人這些原本不該出現在多姿多彩的大學生活裏的事,只因爲同學們的一念之差而釀成了千年之恨。通過我們自己的實踐調查,大家對身邊的朋友同學以及自己都有了進一步的瞭解,也充分認識到了擁有健康的心態,快樂的心靈對於自我生活學習的重要性。

心理調查報告7

我於20xx年1月在實習期間對富源縣大河鎮格宗國小五年級﹙一﹚班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研究,對農村國小生的學習 心理有了初步的瞭解,爲準確地把握當前農村國小生的學習心理動向,服務於教學改革,加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思路,提供相應的依據。

一、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具體目標

1.農村國小生的學習心理現狀

2.當前農村國小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3.當前農村國小生的學習心理成因及對策

(二)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

學生問卷,內容涵蓋教育價值觀、學習態度、學習需求和學習目的四個方面。問卷調查在大河鎮格宗國小五年級﹙一﹚班進行,共發問卷50份,回收有效問卷47份,達到預定目標。

二、調查結果分析

對學生問卷調查分析,以及個案分析結果顯示,農村國小生的學習心理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

(一)農村國小生的學習心理現狀分析

1.教育價值觀

調查顯示,大部分農村國小生具有較爲明確的教育價值觀。74%的學生認爲學習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質,10%的學生認爲學習的作用是爲了生存,16%的國小生沒有考慮。 調查還顯示,農村國小生的教育價值觀帶有顯著的經濟社會特徵。

2.學習態度

調查結果表明,67%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24%的學生學習的熱情中等,9%的學生害怕學習。這與他們學業意識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學習的學生數佔相當份額。而且,在調查中還發現,90%的學生都有自己“最討厭的課程”。學生害怕學習或討厭某些課程的根本原因,一是與教師的教學方法緊密相關;二是與學生對該課程興趣緊密相關。調查結果顯示,86%的學生對與現實生活聯繫緊、實用性強的語文、品德、科學學習熱情較高,而對學術性較強的學科不感興趣。在學生討厭的課程中,數學是國中的核心課程之一,有57%的學生認爲“數學太難”,在調查中我還發現,在所調查的學生中,數學成績有3個學生考10分以下。

3.學習目的

調查結果表明,對於學習的作用,55%的學生選擇繼續深造,18%的學生選擇務農態度,27%的學生還沒有考慮。

(二)當前農村國小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調查顯示,當前農村國小生的學習心理與以往農村的國小生的學習心理相比,有明顯不同。

1.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

自己走出農村,走向城市。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已經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價值在於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學知識,以增強自己在未來社會的競爭能力。在此基礎上,部分家庭經濟條件較好且成績優秀的學生則致力於追求繼續深造。

國小生的教育價值觀的另外兩個特點是實際化和功利化。國小生越來越強烈地追求未來教育的重要性,他們中有部分學生從適用的角度去衡量所學課程的價值,繼而決定自己在不同課程上的努力程度。他們要求課程教學更多地聯繫生活實踐。 我們知道,由於年齡和學識的制約,國小生的認知、分析、判斷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穩定。事實上,相當多的國小生的教育價值觀是迷茫的。更爲嚴重的是,我在調查中發現,由於對學生前途的失望,部分家長和教師也失去了對教育的信心,厭學情緒在國小生身上發展起來。

2.學習需求的不同取向

在調查中我發現,農村國小生由於個人的學習基礎、教育價值觀和對未來的期望等方面的差異,使他們的學習需求具有不同取向的特點。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度要求不一。有的只要求掌握基礎知識;有的要求課程教學難易適度、學業成績達中等水平;有的則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學知識,學業成績達上等水平。

3.學習目的明確,但具有主觀性和不協調性且學習目標較單純

在問卷調查中我發現,大部分學生具有明確的學習目標但具有主觀性和不協調。主觀性表現在:這些學習目標不是從自身的實際出發,沒有現實依據,只是根據自己的理想而定,在學習過程中,這些學習目標也沒有跟自己的學習活動聯繫起來,有部分學生的學習目標不穩定,今天的目標和昨天就會發生很大的改變,具有很強的主觀性。不協調性表現在:大部分國小生的學習目標參差不齊,學習目標各不相同,沒有跟具體的教學實際相結合,學習目標跟自己的學習情況不協調。學習目標很單純,很多學生目標是爲了考試能考到一個好成績,認爲好的學習目標就是能考高分,當然這與現行的教育過程中的思想觀念有關,教師在評價學生是更注重的是學生是否能考高分,教師用分數衡量學生的優劣。

三、對調查結果的思考

(一)當前國小生的學習心理狀況成因分析

當前農村國小生的學習心理狀況,其主流是積極向上的,他們正在健康地成長,同時也存在消極的一面,不容忽視。

1.受市場經濟發展的影響

從宏觀角度看,農村國小生感觸到經濟發展的快步伐,受金錢的影響,致力於追求金錢。調查結果顯示,98%的學生對未來充滿美好的嚮往。從微觀角度看,市場經濟在農村的逐步深入,使農業的生產結構、生產方式不斷變化,而轟轟烈烈的農民打工隊伍更使農村人的生活發生了質的變化。農村國小生對於這些變化極爲興奮,使他們不願生活在農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結束學業而外出打工。

2.農村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影響

素質教育是一種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對於學生的積極作用,是使他們認識到了具有真才實學、一技之長的重要意義,從而要求課堂教學更多地聯繫生活實際和生產實踐,並自發地牴觸以考試爲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學率

的教學方式。其對於學生的消極作用,是使部分學生過多地追求學習的功利性,而忽視了學術性較強的文化課程的基礎性意義。

3.家庭教育的影響

當前,農村國小生中有部分是獨生子女,處於一種相對優越的生活環境中,備受家人的寵愛,他們一般表現爲意志不堅強,缺乏進取精神,樂於生活享受。很多家長對學生的要求較低,且大多數側重於紀律方面,家長把學生交給學校,認爲就要管好學生,有部分家長甚至認爲只要學生在學校不違紀,學習情況好不好不要緊。這也對國小生的教育產生不良影響,對國小生的學習心理產生消極後果。

4.學校教育的影響

在農村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進程中,農村國小越來越重視特長教育和培養學生的`個性。可是,由於資金和人才的制約,對於學生學習的不同目標需求無法滿足,從而導致學生需求與學校教育之間的矛盾衝突。

(二)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的對策

影響學生學習心理的因素非常複雜,因而幫助他們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的任務十分艱鉅。爲了幫助國小生健康全面發展,作爲教育工作者應積極幫助國小生建立健全良好的學習心理。

1.增加投入,創造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

當前,農村學生已經感受到了社會進步的快節奏,初步瞭解了滲透於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科學技術。但在日常的學習中,他們接觸的卻是落後教學設施、簡陋的學習場所、過時的科學技術知識,這種強烈的反差必然使他們感到厭倦併產生牴觸。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軟件的投入,教育教學環境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才能對學生產生求知的誘惑和刺激。

2.幫助學生準確地瞭解和把握未來

由於主客觀方面的原因,農村國小生對國家市場經濟發展、高等教育改革、素質教育實施等的瞭解既不全面也不深入,所以有必要向他們介紹國家市場經濟發展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難以及未來的美好前景。進行職業指導,幫助學生了解不同職業主要是務農的特點、現狀和發展趨勢,從而使他們在學習期間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正確的發展自己。

3.改善教師待遇,改革教育系統的人事制度,營造一個合理、高效的競爭環境在現實的教育教學中,教師的付出和經濟收入不相匹配,在偏遠地區教師條件艱苦,工資待遇偏低,教師的心理狀況較差,且心理壓力較大,比如來自家庭,社會,學校以及學生升學等各方面的壓力,使得一些老師出現消極的教學情緒,這也從一個方面影響到實際的教學效果,同時也影響到學生如何面對自己的學習狀況和學習心理。因此,要改變學生消極的學習心理,把消極的學習心理轉變成積極的學習心理,在教師待遇方面也要加大力度。

綜上所述,農村國小生的學習心理受到各方面的影響,不論是家庭﹑學校﹑還是社會都對國小生的學習心裏產生各種各樣的影響,我們作爲教育工作者,就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從學生出發,把學生的實際作爲我們教學的出發點,把學生的成長作爲我們教育教學的出發點,爲學生的健康成長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改善學習心理,促進國小生的健康成長。

心理調查報告8

希望瞭解某個事件或情況時,我們務必要去搞清背後真相,調查結束以後,還需要寫調查報告。現在你是否對調查報告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師心理健康調查報告,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助到家。

1、課題的背景及意義

近年來,在筆者從事的心理諮詢工作中,發現師源性心理障礙的比例不斷上升。特別是教師不健康的心態所引起的學生不良的學習態度、師生敵對、甚至輟學事件時有發生。這不僅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產生不良的影響,也給學校的聲譽帶來負面影響。在筆者接觸的中國小教師羣體中也有因爲心理健康問題停課甚至自殺的案例。這些現狀給我們敲起了警鐘,我們在關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時,也應該關注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有專家指出“一個人心理不健康影響的是他自己和家人,可一個老師心理不健康,禍及的是一批學生或許多批學生”。作爲基礎教育的國小教師心理健康現狀如何?調查研究這個課題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它不僅關係到教師自身的生活質量、職業生涯發展,更關係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長。筆者在仙遊師範學校暑期舉辦的莆田市國小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培訓班這個平臺上,展開了莆田市國小教師心理健康現狀的調查。

2、調查的目的與方法

2.1調查的目的:

一是瞭解本市國小教師心理健康的現狀;

二是瞭解其心理問題的成因;

三提出合理的建議與對策,爲下一步培訓的內容與形式提供有建設性的建議。

2.2調查方法:採用SCL90量表作爲測量工具。SCL90對心理症狀(即有可能處於心理障礙或心理障礙邊緣的人)有良好的區分能力,適於測量某人羣中哪些人可能有心理障礙?哪種心理障礙及其嚴重程度。其總分超過160提示陽性症狀,其中因子分2-2.9爲輕度;3-3.8爲中度;3.9及以上爲重度。

2.3調查對象:莆田市80所國小,參與調查人數2人,其中女教師188人,男教師76人。

3、結果與分析

3.1國小教師心理問題現狀

SCL90調查數據顯示:莆田市國小教師心理健康現狀不容樂觀,其中表現出輕度心理症狀的比例爲20.2%;有3.4%的國小教師存在中度心理障礙。從以上數據還可以看出,在被調查的教師中很多項目出現陽性症狀,其中強迫症狀比較突出排在第一位,比例爲26.8%,表現爲腦子變空了,記憶力下降,明知道沒必要但又無法擺脫的無意義思想、衝動及行爲表現。在談中一老師提到我現在一躺到牀上,就開始想我的學生什麼時候會打架,若打架會以哪種方式打?哪幾個學生可能參加?明知道沒必要想卻又控制不了,晚上睡不好,第二天沒精神,我真不知道這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我現在才32歲呢。其次是抑鬱,比例爲26.6%,表現在精神不振,沒有目標感,不想說話,不想上課,自責等。排在第三、第四位的分別是人際關係敏感(19.1%)和敵對(17%)。在談中教師提到人際關係的圈子小,沒有什麼社會性的交往,同事的性別比例又是女性明顯多於男性,愛計較,喜歡咬舌頭,導致人際關係出現矛盾;加上目前評聘分開,競爭激烈從而引發人際關係緊張。同時有10.9%的老師出現軀體化症狀,表現爲呼吸系統的不適以及身體的不適感,如頭痛、頸背部及肌肉痠痛,有的出現胃口不好,入睡難,早醒多夢等症狀。

3.2國小教師心理健康問題在職稱、性別等方面不存在顯著差異

對不同性別教師的心理健康進行T檢驗,結果顯示女教師除了人際關係敏感和軀體化症狀較男教師高外,其它因子上都沒有顯著性的差異;對農村的教師與城裏的教師進行T檢驗,結果顯示城裏的教師與農村的教師在各個因子上都不存在顯著性的差異;對不同職稱的教師進行方差檢驗,結果顯示不同職稱的教師在心理健康方面不存在顯著性的差異。

3.3不同年齡段教師心理健康狀況存在明顯差異

對各年齡段的教師的心理健康進行方差檢驗,結果顯示在總均分上各年齡階段的教師心理健康水平存在顯著性的差異。進一步的事後檢驗顯示,25-30、31-35年齡段的老師與36-40年齡段的老師之間存在顯著性的差異,從平均數上可以顯示25-30歲(1.50±0.40)教師的心理健康情況不如36-40歲(1.31±0.28)教師,31-35歲(1.56±0.42)教師的心理健康情況不如36-40歲(1.31±0.28)教師。40歲以上(1.36±0.28)的教師的心理健康也與31-35(1.56±0.42)年齡段的老師之間存在顯著性的差異,40歲以上教師的心理健康情況比31-35歲教師好。

從以上數據可以得出:36歲以上的教師心理健康狀況比25-35歲的教師相對較好。這與教師的角色適應,教學經驗,家庭情況有着密切的關係。剛畢業不久的教師沒有教學經驗,角色適應能力較差,難免出現緊張、焦慮、等消極情緒。等短暫適應後,對教師職業有了認同,也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卻面臨戀愛、結婚、生子,繁重的教學任務和多重的社會角色,使得一些老師產生了消極的情緒,引發心理問題。36歲之後,生活多穩定,孩子相對一些,教學經驗豐富,因此處於這個年齡段的教師心理健康狀況相對較好。

4、結論

莆田市的國小教師心理健康現狀不容樂觀。SCL90調查顯示莆田市國小教師輕度心理問題檢出率爲20.2%;有3.4%的國小教師存在中度心理障礙。心理問題主要集中在強迫症狀、抑鬱、人際關係敏感、敵對、焦慮和軀體化等方面。調查還得出:國小教師心理健康問題在職稱、性別、區域等方面不存在顯著差異;但不同年齡段教師心理健康狀況存在明顯差異,35歲-45歲之間的教師心態相對較好。

5、建議

5.1加培訓力度,提高教師的自我調適能力

教師心理問題的產生與較的職業壓力有關,但是與教師缺乏心理健康知識與自我調適能力有着密切的關係。從調查結果得出:有62%的被調查教師對心理健康知識不太瞭解,只有9.8%的教師認爲自己比較瞭解心理健康知識。從心理健康知識獲取的途徑上看,通過培訓獲取的只佔13.4%。當問到出現心理問題時如何調適?有36.8%老師回答不知道。不瞭解心理健康知識和自我調適的方法,使得很多教師對自己出現心理問題時,不知所措,沒有相應的防禦和疏導機制,導致心理問題的產生和加重。莆田市國小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培訓每年200多人,這遠遠不能滿足教師對心理健康知識的需求。因此希望相關部門能給予高度重視,加培訓力度,增加培訓人數,儘可能做到全員接受心理健康專題培訓。授人以漁,終身受用,只有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訓力度,讓教師通過正式的渠道獲得心理健康知識,習得心理調適方法,纔能有效提升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

5.2增強管理者心理健康意識,優化校園心理環境

領導者對心理健康的重視程度,關係到整個教師隊伍的心理健康建設。筆者通過問卷調查了秀嶼區70所國小校長,您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採取了哪些具體的方法措施?您知道什麼是師源性心理障礙嗎?從調查中得出:對心理健康教育重視67%,只有7.8%校長回答不重視;但問到具體採取什麼措施?79.8%沒有采取任何措施,11.6%回答偶爾開會有正面引導,主要靠教師自學吧;37.5%的校長不知道什麼是師源性心理障礙。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學校領導並未真正重視教師的心理健康,如果說重視也只是表面文章,停留在口頭上。在談中一部分校長應自己對心理健康教育這一領域都十分陌生,更不用說去引導其他老師或開展相關活動;另有一部分暑期參加培訓的老師也應,學校並不重視,看誰方便就叫誰去。通過追,這些參加培訓的老師回去後多數都沒有開專題講座或爲學校的心理健康建設做些什麼。但從饋中瞭解到教師本人通過培訓後心理健康意識提高,並能習得一些方法進行自我調適。

因此,希望負責各學校心理健康有關工作的校長、副校長或分管行政應先接受相關培訓,提高管理者心理健康意識,促進其從管理者角色出發,構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平臺,優化校園心理環境,促進教師羣體心理健康朝良性發展之路邁進。

5.3改進心理健康培訓模式,增強培訓實效性

仙遊師範暑期國小心理健康師資培訓班,爲期10天,從初期的以講座爲主的模式逐漸向以講座、案例、討論、演練相結合的培訓模式,提高了實效性。但仍然存在培訓內容過多,專業性過強,教師自我調適內容較少,實例分析與操作層面的訓練也相對薄弱。因此,改進培訓的模式與內容,增加實例分析以及教師常見心理問題的調適方法與訓練,採用小班上課與輔導,增強培訓實效性,纔能有效提高國小教師隊伍的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調查報告9

xxxx一中是一所育人環境優美,校園文化氛圍濃郁、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設施較完善的xxxx北省示範學校,在辦學的歷程中她形成了一套比較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和嚴格的學生管理制度。但是隨着擴招熱浪的影響,學生的總體素質在逐年下降,學生在學習、心理等方面曝露了某些不足,爲了更好地瞭解學生,特別是高一學生現階段的學習、心理現狀,通過開展《中學生心理調查問卷》的形式,我對高一學生進行了一次心理調查工作。(調查問卷樣式附後)

本次抽樣調查採取無記名的方式進行,調查對象的年齡在15歲到17歲之間的高一年級學生,收回有效的問卷165份;另外在調查方式上還採取與和個別學生談話的形式來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由於在調查之前,事先已經在學生進行了比較好的準備,因此在一定的程度上,保證了本次調查的有效性和準確性。

通過對調查問卷進行的數據分析,和自己在與學生進行個別交流的記錄,結合自身在實踐中的感受和認識,現將此次調查問卷反映的內容、分析的結果以及問題解決的策略等有關情況報告於下:

一、學生學習壓力狀況:

(一)中學生學習壓力的基本狀況

1、調查問卷統計顯示有34.4%學生認爲學生壓力過大;58.8%覺得“還可以”;對於目前的學習任務,有87.5%的學生感到力不從心,因此在對於進入高中後,面對緊張的學習生活是否感到不太適應這個問題上,有71.5%學生選擇的是“有時”;18.4%選擇的是“總是如此”;這表明學生學習壓力已經超負荷。

2、學生學習壓力主要來自各方面的期望、生活和學習環境方面的改變。

(1)在調查中發現,學生對自己的成績關注達到83.3%,對於爲短時間內成績沒有提高而苦惱不己選擇“總是”和“有時”的選項分別達到17.4%和64.5%。成績是學習效果的反映,學生對於成績的關心和獲得高分的願望自然十分強烈,但在與學生進行個案調查的時候,學生無不表示畏懼成績的排名,特別是在尖子班,這種抗拒感十分的強大。成績排名於成績優秀的學生固然是激勵與肯定,同時這也會造成巨大的心理負擔,他們必須始終保持領先地位,否則,被師長視爲不正常;而成績排名於基礎差的學生更多的是一次又一次的被擊敗,受老師冷落同學歧視家長責備,背上沉重心理負擔,甚至自暴自棄。可見,成績排名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是一種壓力,這種壓力不僅僅是在學習上的,它最大的影響是在心理上的。

(2)是否掌握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也是造成學習壓力的重要因素。在開放性問題的回答上,有60.5%的學生對學習上提出自己的疑惑,沒有適合自己的有效的學習方法,學生感到苦惱。

(3)學習的壓力也有來自自身的要求。調查數據表明,有65%的形式認爲目前的學習壓力來自於“自己的期望”,32%來自家庭的壓力,來自於“老師的期待”則僅僅爲2%。對於學生對高中生活的適應性的調查有71.5%學生選擇的是“有時”;18.4%選擇的是“總是如此”的結果,主要是上述原因發展積聚的一個必然。

(二)實施對策

高中階段學生多爲15——17歲,屬於青春期,正處在一個獨立走向社會生活的準備時期,他們的身心發展是國中階段的繼續,因而具有許多與國中生相似的特點。但其隨着年齡的增長、知識的增加,閱歷的豐富,顯得相對成熟、老練些,在表現程度及關注的焦點上也有所差別;另外高中階段的學生對未來有無限美好的憧憬,他們的想象豐富但又常脫離實際,他們都期望擁有一個理想的、完美的“自我”,這種理想在一定的時期內,確實也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對他們的學習、生活具有指明方向、產生動力的作用。但現實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爲轉移的。由於其期望值過高,使理想的“我”與現實的“我”存在距離,或急於求成,於是常因此而產生心理挫折,使自己處於矛盾痛苦之中,久而久之出現悲觀消極的現象。因此針對上述的情況,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來解決他們目前的困惑:

首先,提高學生自我的認識能力。人貴有自知之明,班主任在開展日常的的輔導工作中,關鍵是要做到如何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瞭解自己,對自己做出一個適中的評價。通過對學生進行“責任理想”的教育,培養他們獨立自主生活的能力,教育學生處理同學關係的技巧,班主任應該多到學生宿舍等羣體活動的地方,密切瞭解和注意學生的心理動向,給予學生更多的人文關懷,讓學生在新的生活環境中,消除陌生感,提升他們對環境適應度。

其次,學校建立與家庭相互溝通的制度。家庭、學校都是學生成長的重要環境,學校與家長的溝通對於學生的成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家庭對孩子的期待永遠都是高的,這就造成學生在學習一種無形的壓力,處理不好,對學生的學習心理產生不良的後果,爲此,在家庭教育上,家長主動聯繫學校,主動與班主任溝通,密切瞭解學生的學習、生活、心理狀態的發展,無疑是必要的。而學校在教育的過程中,保持嚴格的管理制度對於有效的教學管理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是過於苛刻的規章制度學校應該要慎重考慮。雖然學生都基本認同並能認真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但是處在青春期的高中生,對新事物敏感,接受快,思想活躍,愛趕時髦,追潮流,也是各種觀念和意識逐步形成的一個階段,當世界觀初步形成在行爲中形成個性的張揚與學校制度的衝突,也會造成他們的心理壓力。因此在完善學生管理制度上,建議學校應該採取一種人文意識,既要讓學生認識到學校管理制度的作用,又要既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同時可以保證教學和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第三、學習是學生的主要任務,它也是衡量一個學校辦學水平的重要標誌,因而十分重要。各課老師應該要向學生明確講清自己學科的特點,教育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學習方向;努力實現從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的轉變,不僅要重視課堂教學活動,而且要重視社會實踐和校園文化生活,儘可能地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要“授人以漁”,尋找讓學生迅速掌握知識、形成能力的途徑,傳授學習方法和策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考試觀和分數觀。

二、學生學習態度和目標:

(一)調查的基本情況:

1、調查問卷統計,在接受調查的學生羣體中,有55%的學生認爲學習是一種樂趣,有64.7%的學生不監督就可以自主學習,有76.1%的學生對高中的學習有個明確的計劃,絕大部分的學生能夠明確處理學習與娛樂之間的矛盾,能夠認識到高中的知識點是一種理解與記憶相結合的學習,也能夠獨立完成各門功課,會利用空閒時間來溫習,這些表明了在調查的學生中,基本上能夠意識到自己現階段的任務,角色的定位準,學習的目標明確。但是在調查中,有幾組數據也是不容忽視的:有46.6%的學生認爲學習是“不得不做的事”; 有45.2%的學生“經常想自己不用花太多時間成績也會超過別人”;還有18.3%的則對“不喜歡的功課放任自流”這也突出反映了不少學生的學習態度上存在偏差。

(二)對策分析:

對於上述問題,主要是從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來着手。

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於學習也是一樣,部分學生之所以認爲學習是不得不做的事,它的根源在學生缺乏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同時這也是學生對學習本身的過程認識不足的結果,因此,在教育學生的時候,可以向學生點明學習它是“馬拉松“式的比賽,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是一個積少成多的積累過程,這個過程艱鉅而又辛苦;同時還可以對學生進行一種意志、毅力的主題班會的教育,幫助他們在學習上樹立起敢於面對挫折,敢於挑戰自我的信心和勇氣。同時還要指出學生認爲學習是”不得不做的事“這種看法本身就給自己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同時也會給自己造成壓力,影響健康,是不取的。

2、對於學生不勞而獲的思想,教師不應該嗤之以鼻。這類現象,應該結合思想教育爲主,幫助學生認識“一份耕耘,一份收穫”的道理,讓學生明白天底下是沒有免費的午餐。

3、調查顯示學生在學習方法上,有71.1%的學生認爲“共同學習”的效果會好點,但在學習時間的分配上有70%的實行平均的形式,18.3%的則對“不喜歡的的功課放任自流”,這顯然是不合理的。因此對這部分的學生,可以通過採用個案處理,個別談話的方式來加以教育。

三、學生心理壓力的調節

(一)中學生心理壓力的調節方式:

1、從調查問卷分析的結果來看,當前中學生在壓力舒緩上的方式存在以下的情況:有15.7%的學生向家長傾訴;75.8%的向自己的好朋友傾訴;令人驚訝的是找老師傾訴的只有1.8%,還剩下的則會以發脾氣、上網聊天、寫日記、做運動、聽音樂等方式來宣泄自己的不快與抑鬱。

2、在對待心理諮詢這個問題上,有26.6%的學生明確表示不會去做相關的諮詢;有33.3%的則不知道有這樣的一種舒緩壓力,解決心理障礙的方法;只有5%人選擇這種諮詢方式。

(二)對策分析:

適度的壓力是一種動力,但是目前中學生所遇到的壓力已經成爲名副其實的壓力,因此心理壓力的疏導與宣泄於中學生的身心發展是很重要的,他們都在以各種方式去減輕或解除心理壓力。學生多數選擇向朋友傾訴,這符合中學生與同齡夥伴交往並建立友誼的需要日趨強烈的心理特點,但不太願意與師長交談,或許會使學生心理壓力的化解缺乏正確的指導,因此班主任在這方面,應該要主動做他們生活學習的引路人,教會他們調整心態積極面對人生,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同時在引導學生舒緩壓力的過程中,教師在教育的過程中應該幫助學生樹立文明、健康、科學的方法。

進一步加強學校的心理諮詢工作,建立起科學有效的心理檔案管理體制。學生的心理問題是一個隱性問題,學校在這方面應該建立一套比較完善的管理制度,引進一些比較科學的心理測試機制,多深入學生當中,瞭解學生的心理現狀,爲學生的成長和學校的決策提供依據。

另外在開放性題目中,也有部分學生反映由於緊張的學習負擔和心理壓力造成了失眠的現象,情緒的波動很大;還有學生認爲自己的自信心不足;與同學溝通、師長的交流存在隔膜等一系列問題,針對這樣的情況,學校相關部門應該定期對學生進行各種衛生知識的宣傳;心理室的老師也可以定期組織各種心理的相關講座,提高學生在交際、與人溝通的技能等;同時在班主任工作方面,可以建議多搞一些貼近中學生思維,適合中學生心理髮展特點的主題班會,在無形當中給予適當的教育等。

通過與學生的接觸,無論學生是從學習上,還是生活,抑或是面對的壓力上,他們都比其他部分羣體要重,對於一個剛剛結束會考緊張的學習狀態的高一學生,我們更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人文關懷,學校提供更多的關注,家庭給予更大的體諒,社會給以他們更多的支持,作爲與學生接觸最親密的班主任,給予他們更多的鼓勵,幫助他們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順利完成高中三年的學業,讓他們健康成長。

心理調查報告10

隨着我國經濟持續穩定的增長和移動通信服務的發展,我國的移動通信市場增長迅速,手機日漸普及。中低齡層手機普及率的增長要明顯高於中年層的居民,而且,手機潛在消費羣有低齡化的趨勢,可以說青少年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現在在校園裏,大學生基本人手一部手機,高中生擁有手機也很常見,甚至在國中生中,也有不少同學擁有手機。網上資料顯示目前學生手機年消費量約在50萬部左右,約佔市場總消費量的8.2%。

根據調查問卷顯示,在學生市場份額排名靠前的品牌中,學生市場份額偏高的品牌有諾基亞34%、摩托羅拉21%、三星11%等,這幾個品牌無一例外都是主要以低端機衝擊市場,目前國產品牌在學生市場中認可度也在不斷提高。 衆多手機廠商與經銷商都認爲低價位款式造型又比較時尚的手機就是學生手機。

大學生購買手機主要考慮因素是時尚個性化款式、功能、價格、品牌等,這也成爲學生購買手機的四個基本準則。在調查中表明,大學生選擇手機時最看重的是手機的外觀設計,如形狀、大小、厚薄、材料、顏色等,佔45%;但大學生也並非一味追求外表漂亮,“內涵”也很重要,所以手機功能也佔有一席之位,佔40%;其次看重的是價格,而較少看重的是品牌。

1、在網上對大學生獲得手機途徑的調查中,家人購買的有512人,佔總調查人數的45%;自己購買有580人,佔51%;朋友贈送有34人,佔3%;來歷不明有11人,佔1%,但購機費用有1067人來源父母或長輩,佔93.8%。因爲學生大多沒有經濟收入,所以選購要求爲時尚、實用和低價,要大部分學生來選購自己真正喜歡的手機是不現實的,所以學生手機族只有委屈一下自己,主要把眼光放在了低價位而且有時尚的款式和顏色,個性化的外觀設計和功能搭配,並且具有較好功能的手機上。既要時尚、實用又要便宜,對於手機和學生來說,這種條件的篩選都是極爲苛刻的,要求在各個方面尋求最佳結合點。另外,環保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手機發射功率極低,輻射極少,對人體無傷害以保護學生的大腦,健康成就未來。

2、傾向於尋求方便

學生在選購手機的過程中,也越來越注重手機的使用是否方便這一方面,如手機的菜單是否方便簡單,手機的功能是否全面、方便實用等。像電子詞典(漢英互譯),電子書(可下載),超強短信息,學生用計算器,筆記薄記錄本(可儲存公式或其他筆記),智能時間表(計時、提醒)。智能中文輸入、來電顯示、電話簿檢索、鬧鐘功能、內置震動和振鈴、和絃音樂、智力遊戲等。女生比較愛拍照,比較關心的是手機的像素,男生比較關心的是遊戲。

3、消費心理還存在一定的攀比和麪子問題

愛面子和喜歡攀比是年輕人的特點,這也表現在學生對手機的選購上。學生選購手機,品牌問題也成爲其考慮的一個因素。很多同學經常在一起談論手機,那麼那些手機檔次較低或沒有手機的同學就會覺得沒有面子,而欲買手機的同學就想買個好於其他人的手機。在身邊的同學之中,每個人能接受的價位都不同,家境好一點的同學能接受到2500左右,大多同學的手機在1000左右,而家境一般的同學的手機都是300以上,600以下的,攀比也是要靠實力的。

4、學生購買手機的主要目的:

學生買手機一般是爲了交流、溝通,用途多爲發短信和聯繫親朋好友及方便學習、求職

手機短信非常熱火,似乎有戰勝普通通話成爲手機主要功能的架勢。學生也是手機短信的偉大貢獻者,學生生活單調和無聊,發發短信解解悶成了手機一族無聊時候的休閒生活;而同學之間、親朋好友之間的聯繫現在也主要依靠手機短信,畢竟寫信太麻煩了,發郵件沒電腦還得跑到網吧上網,打電話又太貴了,所以手機短信就擔當起了這個橋樑與紐帶的任務。

5、主要購買羣體爲畢業生和追趕時尚的學生

學生手機市場裏的消費者主要爲畢業生和追趕時尚的學生。據調查問卷顯示,XX名大一,大二學生中,手機擁有率高達42%,而大三學生中就有更多人有手機,手機擁有率有90%,可見,高年級的大學生手機擁有率明顯要高於低年級學生。學生比較喜歡追求一些時尚的東西,特別是在手機短信流行之後,手機短信的流行加速了這些學生追逐流行的念頭,據調查有63%的學生購買手機是爲了收發短信,也就是說是短信帶動了手機的消費。

心理調查報告11

一、問題的提出

家庭是幼兒社會化的第一途徑,也是人可塑性最強時期的生活環境。父母是幼兒的第一任教師,他們教育素質將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身心發展。家庭教育的影響先於幼兒園教育的影響。家庭教育在幼兒發展中有特殊的地位、作用,是幼兒教育機構無法代替的,家庭教育不等於幼兒園教育。家庭教育是整個教育系統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提高幼兒家庭教育質量成爲提高幼兒教育質量的關鍵。

爲了更好地瞭解並掌握本園幼兒家庭教育的情況,針對家長所受教育程度的差別,對幼兒家庭教育的影響做了調查。

二、調查方法

1、調查對象:市某幼兒園 兒童100名(大、中、小班)

2、調查時間和地點:20xx年7月—9月

3、調查手段:採用問卷調查

4、調查內容:家長基本情況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1、基本情況(調查顯示)

(1)教養者:母親佔65% 父親佔30% 其他:5%

(2)教養者學歷;大專畢業佔40%中專畢業佔30% 高中畢業30%

(3)家庭結構:以核心家庭爲主,有20%的是以三代家庭

2、大專、中專、高中家長在家庭教育觀念上的差異

在調查中發現,許多家庭由於家庭背景和父母素養及環境的差異,大多數家庭都認爲把孩子培養成“才”,將來有出息,有個好的職業,一生能在順境中度過。還有許多家庭認爲時間和精力不足,與家校溝通不夠,教育觀念的衝突,兩代家長教育的不一致。

(1)經調查顯示,有絕大多數家庭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認識到家庭教育是教育孩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大專、中專、高中家長看法有顯著的差異。

(2)經調查顯示,大專以品德爲主,中專高中以知識爲主。

(3)經調查顯示,大多數家長主張對孩子要以民主平等的方式教育,大專、中專、高中家長對民主平等觀念有差別的。還有許多家長認爲“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持有很明顯的比例,大專家長佔37%,中專家長佔20%,高中家長佔20%,這說明許多家長又要給孩子民主平等,又要有制約性的教育孩子,這就是新舊觀念的矛盾,也是我們家庭面對的問題。

3、大專、中專、高中家長在教育內容上的差異:

(1)教育方面:家長在保證讓幼兒吃好及有病得到治療的基礎上,有70%的家長只重視智力教育,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孩子的學習上,有85%的家長都有非常注意兒童的生活有規律性的培養。還有78%的家長都鼓勵幼兒通過戶外活動增強身體素質,其餘的家長則由於周圍環境的安全因素而不鼓勵孩子進行戶外活動。在調查中發現,有90%的家長認爲教育孩子的最好方法是“民主平等、表揚鼓勵、耐心說理、正確的教育指導”。但是在這些家庭中,家長雖然懂得教育

子女的方法,還有45%的家長認爲孩子犯了錯誤的有效方法是“打一頓,全家人不理他,關在家裏不許出去”等。這就說明了,還有一半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理論水平與實際操作不成正比。

(2)德育方面:調查結果顯示,有82%的家長重視幼兒禮貌教育,也喜歡鼓勵幼兒自行交往。在交往中鼓勵幼兒自己解決交往中的問題和爭端的大專家庭明顯低於中專、高中的家庭。

(3)智育方面:經調查結果顯示88%的家長重視智力教育,同時家長都很注重幼兒專業能力的培養。經調查結果顯示,大專家庭以繪畫、音樂、外語爲主,中專家庭以音樂、舞蹈爲主,高中家庭以其他的爲主。

四、結論和建議

1、調查中發現的幼兒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過高,而教育的方法簡單,這種現象,中專、高中的家庭佔到65%,調查中也發現一些家長在教育子女過程中,普遍對孩子期望過高,在管教孩子方面顯得束手無策,重視孩子物質上的需求,忽視孩子精神上的需要,對孩子不夠信任,未能正確全面評價自己的孩子,對孩子不滿時往往採取簡單消極的教育方法,如責罵、非難、侮辱、體罰。在不良的教育方式中長大額定孩子較易出現如依賴、退縮、恐懼、軟弱、撒謊、攻擊、急躁、自卑等情緒與行爲方面的問題,應引起家長的高度重視。

(2)許多家長在對孩子教育中缺乏正確的管教孩子的態度與方法。隨着社會發展,傳統的教育觀念與教育孩子的方法已經不適應新

時期的要求,不少家長自己認爲是“愛”孩子、“關心”孩子,但孩子感受不到這份“愛”,這份“關心”;不少父母正在認認真真地做傷害自己孩子的事,從而也易產生一些溺愛孩子的現象,這種情況在大專家庭中較多,調查顯示在三代同堂的情況較多,在教育子女觀念上存在嚴重的分歧,祖父母的寵溺和父母的管教往往形成對立局面,甚至父親和母親有時也不統一。

2、對策

(1)教子做人,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和根本的任務,就是十分重視子思想品德教育。許多年來,應付教育的弊端在家庭教育中的突擊反映就是“重智輕德”。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儘快成才,把是否學習好作爲衡量孩子的唯一標準,把輔導、扶助孩子學習,作爲家庭教育的重點,忽視了對孩子如何做人的教育,也忽視了在各行各業中數以億計的有道德,有一技之長的勞動者。其結果,造就了一批高分低能,甚至是智優德劣的孩子。許多家長爲孩子付出的很多,但是由於不懂教學規律,不瞭解教學內容和方法,往往事與願違。因此,家長必須先懂得孩子的基本原理,提高各方面素質,注重對孩子做人的教育,爲家長髮揮自身在家庭中教育孩子的獨特功率提供了相當廣闊的領域,也進一步明確了家庭德育方面的重點。

(2)強調個性教育,重視每個受教育者個性發展,促進其潛能在自身原有基礎上得到充分開發。個性教育的主要內容包含培養學生獨立人格、主體意識、創造性能力和諧、完整個性。譬如著名的教育家蒙特梭利認爲兒童存在着與生俱來的“內在生命力”,這種生命力是

積極的,不斷髮展的,具有無窮的力量。因此在這方面,家庭教育明顯的優勢。因爲家庭教育不同於學校教育突出特點之一的就是有鮮明的針對性,尤其在健全的獨生子女家庭中,是家長多於孩子,教育者多於受教育者,家長對孩子基本上是“一對一”的教育。這就不同於學校裏的一個教師面對幾十個學生更難了解學生的長處、短處,孩子的思想,情緒變化。所以我們的父母要認真研究,觀察孩子、瞭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在日常生活中融入思想品德教育內容,培養孩子的自主意識,自己動手做事的能力等。在寬鬆和諧的家庭環境中,給孩子充分的表現自己,體現自我實現的機會。這就要求家長轉變教育觀念,優化教育方式,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這一優勢,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開發孩子的潛能。

(3)父母親應加強自身學習,不斷提高個人素質。父母親學習不僅包括教育知識的學習,還應包括做人的學習。父母親在孩子面前要注意一言一行,給孩子起到一定的作用。父母親應學會給予孩子鼓勵和表揚。對於孩子成績的肯定會給孩子帶來成就感,無形中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就會不斷地做好,這樣在家庭教育環境中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多參與孩子的活動,不僅要參與孩子學習,還應更多地與孩子一直進行其他活動,家長應該成爲孩子的好朋友,與孩子多溝通多交流,瞭解孩子的心理活動,引導孩子健康發展。

(3)現實中,我們依然處於社會變革的21世紀中,審視對孩子成長起着重要作用的家庭教育狀況時,不能不對其未來的使命再作一番認真的思考。在家庭教育的內容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呼喚着家

心理調查報告12

根據廣州市考試招生辦公室的要求,在xxxx年的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考試,英語科考試中首次增加英語口語考試。針對此要求,課題組對同學在口語考試時的心理焦慮水平進行了調查,瞭解國中同學對英語口語考試的心理髮展過程和造成焦慮水平不正常、不能在考場發揮出原有的英語口語水平的原因,對同學進行一些必要的心理素質培養,從而提高同學的現場應試能力、快速思維的能力顯得尤爲重要,也爲提高英語總體水平打下基礎。有鑑於此,我們課題組對我校的九年級同學進行了調查。

一、調查對象

本校(C層次)的隨機抽出九年級年級3個班同學作爲調查對象,在第一次口語考試後,進行心理焦慮水平的問卷調查。這些同學在以前從未進行過口語考試,只在課堂和課後進行初步的口語交際。

各班的人數和男女生比例如下所示:九年級(1)班女生17人男生19人共36人九年級(3)班女生18人男生21人共39人九年級(6)班女生17人男生18人共35人

二、調查方法

課題組根據同學平時在課堂進行口語練習的一些表示,並借鑑《健康學習心理與能力測評新概念》的一些有關考試焦慮度的測試題,反覆修改,制定了九年級同學口語測試焦慮水平問卷。

調查詢卷共35題,共105分,四個選項。

分別爲A、B、C、D。

結果分四個級別:

0-24分(鎮定)

25-49分(輕度焦慮)

50-74分(中度焦慮)

75分-105分(重度焦慮)

測試總分在0-24分之間屬於鎮定水平,說明考生能夠以較爲平靜和輕鬆的心情對待考試。

一些同學是後進生,對分數的高低持無所謂的態度,就不會有一些反常表示,就表示爲鎮定。

也有一些考生經常上臺發言,對這些局面已能應對自如也表示爲平靜和輕鬆。

總分處在25-49分之間屬於輕度焦慮水平,說明考生面對考試心情比較激動,有點惶恐不安。這屬於正常臨考和考試狀態,因爲輕度的焦慮水平能使考生行動起來,積極認真備考。

總分處在50-74分之間屬於中度焦慮水平,說明考生心情過於激動和擔心,焦慮不安,以這樣的心情去參與考試會影響考生的正常發揮,從而難以反映考生的實際水平。

這局部考生必需通過正確的心理素質輔導和提高,來降低焦慮水平,克服口語考試的心理障礙以體現真實口語的水平。

75分以上說明是處於重度焦慮水平,說明考生以患上考試焦慮症。它會導致考生的考試失敗,學習水平不能正常發揮。他們表示爲心情極度緊張,不時冒汗,打顫,臉色慘白手足無措等。

必需進行一系列的心理輔導和治療,才幹發揮出原有的英語口語水平。

三、結果與分析

1)心理焦慮度情況分析

隨機抽查一個班的問卷分析,多數考生口語考試前表示爲感到緊張,怕題目難,擔心自身考試不和格,心跳加速。有些同學因爲以前沒參與過口語考試,心裏沒底,對考試沒有信心而心慌;有同學因爲害怕抽到題目難的考卷,會考出低分而擔心,心情不好、煩躁;有局部考生手心出汗,雙腿哆嗦,甚至坐立不安;有同學覺的腦子一片空白,害怕失敗。

我們採用SPSS11.0的社會科學統計軟件進行分析。

第一次心理焦慮度測試情況和第二次(抽三個班前後對比)進行比較。

在第一次的口語考試和心理測試後,課題組依據克拉申提出的“情感過濾假說”,習得能獲得足夠的語言攝入(input)情感因素起着對輸入進行過濾作用。情感因素因人而異。學習的情感因素會阻礙或加速語言的習得。只有在最佳情感條件下,纔會發生真正的習得。最佳條件有三:學習者有最強烈的學習動機,充溢信心,心情舒暢、無什麼焦慮感等。

課題組對同學進行有關英語考試心理的專題輔導,如邀請廣州市現代教科中心的心理學教授進行題爲《誰讓我們焦慮?》的講座,通過這次心理輔導講座和我們課題組成員爲實驗同學進行題爲《輕輕鬆鬆上考場》、《口語考試不用怕,我能行》、《如何克服口語考試怯場》等心理專題研討活動課,在與第二次口語考試後進行了考試心理調查情況前後對比,有明顯的進步。通過SPSS11.0的統計,p=0.000<0.05,前後兩次有顯著差別。同學的口語考試焦慮度大大降低。

2)口語考試成果情況分析

口語考試題型模仿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考試樣題設計。

分三大題:

一、朗讀短文;

二、回答問題(只讀一次);

三、口頭表達(用所給的中文提示詞語對話或者說話)各5分,共15分。

學校第一次口語考試和第二次口語考試的成果比較:實驗班和對比班在第一題的朗讀短文方面P=0.002<0.05,有顯著差別。說明經過心理專題輔導和同學對考試過程的自我認識,瞭解口語考試的心理髮展過程,做好心理調適。就能發揮出原有水平,提高英語口語的水平。

3)性別心理情況和口語成果分析

從第一次的心理焦慮水平測試結果來看,女生的焦慮程度比男生的略高些,人數也比男生多,反映女生在心理調適方面不如男生。這也許是由於女生的生理特點或性格特徵等原因所致。從口語成果來分析,女生和男生的成果各題分佈是P=0.009<0.05,有明顯差別。女生平均分比男生高,特別是第二和第三題尤爲明顯。

四、研究的方向

由於對同學進行心理輔導時間不長,對同學進行的口語技能訓練還沒有系統化,還在探索階段。因此,口語成果還沒有很大進步,由於兩次口語考試是“人人對話”,而對於“人機對話”的考試方式,同學的心理焦慮程度如何?同學的考試心理調適能力如何?男生和女生的心理輔導是否要看不同情況分層次來開展心理和技能輔導?這些有待下階段進一步研究。我們期待今年的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考試英語口語考試後再進行調查統計、分析和研究。

心理調查報告13

醫務人員是一個特殊的職業羣體,在社會中擔負着多重角色,同時還面對着繁重而緊張的臨牀、教學和科研任務,在醫患關係日益緊張,傷醫事件層出不窮的今天,醫務人員承受着來自社會、家庭和工作的巨大壓力。

1、在美國,醫生身心疲憊是非常普遍的,並且日趨嚴重。20xx年12月梅奧雜誌(MayoClinicProceedings)的一篇研究報告,採用MaslachBurnoutInventory(MBI,一個用以診斷身心疲憊的標準),對6880美國各科醫生的工作生活是否平衡的滿意程度以及對身心疲憊的調查顯示,超過一半的醫生經歷職業上的疲乏,表現在情緒不穩,工作無激情,無成就感,中年一線醫生尤其突出。醫生罹患抑鬱症及自殺的比率大約在39%,遠高於一般民衆(6.4%)。

在我國,情況也不容樂觀,鄒至禮等人在論文《綜合醫院醫務人員心理健康狀況調查》中指出,在工作中,95.2%的醫務人員有中度及以上的壓力,這使得醫務人員長期處於較高水平的心理應激狀態,且容易出現焦慮、抑鬱、睡眠障礙等各種心理問題。一項調查發現,醫務人員中36.3%處於抑鬱狀態,甚至大約有22.5%處於中度或重度抑鬱狀態。

2、醫務人員是“人類健康的保護者”,醫生身心疲憊必將損害患者安全與醫療質量。社會與醫院應充分關注醫務人員的心理健康,加強人性化管理,醫院應定期組織心理健康篩查,發現問題並及時進行心理干預。美國的醫務人員心理健康管理工作做得非常超前,大部分醫療系統都設有員工心理健康幫助計劃(EAP,EmployeeAssistantProgram),幫助醫護人員在需要的時候疏導減輕心理壓力、平衡生活和工作及各種關係,預防治療心理疾病和身體疾病,以及提供生活上的各種幫助。在遇到醫療糾紛時,有專門的機構或部門幫助醫護人員瞭解情況,協調關係,支持協助醫務人員解決問題,或打官司,而不是讓醫護人員孤單無助。

3、而在我國,這方面的工作還不夠成熟,醫務工作者在工作中的壓力很難得到釋放與排解。

20xx年3月24日,因醫鬧事件患上抑鬱症的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張世林教授從八樓辦公室跳下身亡。而張教授在數年前,就因爲一起醫鬧事件出現了情緒低落、沮喪等抑鬱症的症狀,後經過治療,症狀得以控制。病情好轉後在門診工作期間,因爲一次膀胱鏡檢查,家屬反覆糾纏,導致張教授抑鬱症病情反覆加重,這一次,工作壓力導致的抑鬱症奪走了張教授的生命,一位技藝精湛、德高望重的外科專家離開了我們,留下無盡的感傷與嘆息。

這件事爲醫務人員的身心健康敲響了警鐘,有媒體呼醫務人員要注意減壓,自我心理疏導,必要時求助心理醫生,進行心理干預,遠離抑鬱之類的心理疾患。

然而現實是,在國內大部分醫療機構,並沒有專業的心理輔導機構,在醫生遇到醫療糾紛時,也沒有專業的機構跟進幫助醫生處理,在殺醫傷醫事件以後,更沒有對受害者和家屬做危機干預的意識。在巨大的壓力下,醫生常常處於一種孤獨無助的狀態。

4、陳仲偉主任的離世讓醫療圈的集體陷入了一種悲傷後的無助狀態。爲了緩解恐懼、發泄情緒,網絡上甚至流傳着一則「醫生自救手冊」,雖然對大部分人來說,悲傷恐懼的情緒會隨着時間推移紓解,然而,沒有專業的心理援助與心理健康管理,這樣的事件給醫務工作者帶來的傷害並不能完全平復,帶着防禦恐慌的心理去工作,會影響醫生正常的判斷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勢必會影響患者安全與醫療質量。

因此,關心促進醫務人員的身心健康,在遇到糾紛時,從法律的角度給予保護支持,在傷醫殺醫事件爆發後,給予危機干預,非常的緊迫與必要。

心理調查報告14

近年來,大學生自殺事件頻頻發生,這一現象引起了家庭、學校以及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對多數苦讀三年的高中生而言,步入大學校門無疑是一件喜事。而隨着大學生活的開始,每個人都面臨着一個嶄新的環境,心態也會因此有所改變。大學正處於青春期,青春期是生長髮育的高峯期,也是心理髮展的重大轉折期,這一時期的大學生們往往在各種互相矛盾的心理狀態中掙扎,如獨立性和依賴性的矛盾、自制性和衝動性的矛盾、渴求感與壓抑感的矛盾等等。因此,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尤其值得關注。

一、主題簡介

我們圍繞大學生心理健康這一話題爲主題,利用網絡、實地調查、查閱資料等方式對我們身邊的同學進行了心理健康調查。作爲當代大學生的我們,面對着嶄新的生活,無論是在生活上、學習上還是情感上,很多人都曾有過一段迷茫的時期。而近年來,關於大學生心理問題引發的悲劇報道也日益增多,所以我們希望通過對同齡人的調查,總結出大家目前存在的一些普遍問題,提出寶貴的意見,向身邊的同學宣傳關注心理健康的必要性,幫助身邊的同學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健康快樂地度過自己的大學生涯,併爲將來步入社會做好準備。

二、活動日程

1. 7月1-9日:準備階段

組員集中,分配任務,內部交流,通過各種渠道收集相關資料,談論自己對大學生心理狀況的看法,提出問題,製作調查問卷。

校內調查:(1)口頭詢問,在宿舍、班級、同學之間互相交流。作爲初步參考資料。(2)問卷調查,在校園內隨機派發問卷進行調查。

校外調查:將問卷以郵件的形式發送給其他大學的同學進行問卷調查。

在揚州大學農學院進行實地調查,分小組行動並且討論調查情況。

4. 8月24-25日:諮詢階段

將通過調查總結出的大學生主要面臨的心理問題諮詢相關的老師,聽取他們的意見,並進行信息彙總。

5. 8月26-28日:總結匯報階段

小組成員一起討論整理材料,各自發表自己的觀點,最後以書面報告形式進行總結。

三、調查情況

1.調查背景

近年來,關於大學生由於心理健康問題而引發的負面報道越來越多,這一現象引起了學校、家庭以及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結合到我們的實際大學生活,我們也確實面臨着學習壓力、嚴峻的就業壓力還有複雜的感情問題。

2.調查目的

我們想通過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調查,從中尋找出當代大學生所面臨的一些比較普遍的心理困難,向大家宣傳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爲大家提出一些適當有效的生活學習以及情感建議,幫助大家克服那些出現在我們多姿多彩大學生活中的小阻礙,爲我們的健康成長提供動力與信心。

3.調查對象

本校的同學和江蘇省其他各高校的一些大學生。

4.調查方法或工具

主要是問卷調查,通過網絡以及實地調查兩個方面進行實施。

5.數據分析或問題與現狀分析

心理健康調查問卷問題分析

(1)您認爲您目前所在的大學與高中的整體氛圍相差很大嗎?

a.特別大

b.很大

c.差不多

d.無差別

分析:12%的同學認爲相差的氛圍特別大,無論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48%的同學認爲相差很大,主要實在學習氛圍和生活習慣上,大學的學習相對輕鬆而且老師也不會總是督促學習,大學都是住宿生活而很多人都是到了大學才離開家開始住在學校,這一方面很多人表示一開始真的很不習慣。40%的同學認爲差不多,雖然大學與高中相比是一個嶄新的環境,但他們表示自己很快就適應了這樣的生活。0%的同學認爲無差別。

(2)您對目前的大學生活適應狀況如何?

a.很好

b.還可以

c.較差

d.差

分析:調查顯示15%的同學認爲對大學生活狀況適應狀況很好,而25%的同學對大學生活適應狀況感覺較差,絕大部分的同學樂觀的認爲適應狀況還可以。這說明大部分同學(60%)生活態度非常樂觀他們懂得調節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然而小部分同學則值得注意,他們對生活中的事情處理的不是很樂觀,由於他們思想太重,壓力太大,所以他們需要更多的幫助和鼓勵。

(3)您認爲壓力在您的學習生活中對你的影響怎樣?

a.正面影響,學習的動力

b.沒影響

c.有點影響,影響情緒

d.負面影響,無心學習

分析:有58%的同學認爲壓力是一種正面影響是他們學習的動力,這表明這些同學面對壓力是有着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他們化壓力爲動力爲自己的人生增添光彩,32%的同學認爲有點影響,但並不嚴重,這樣說明他們也能夠逐漸地找到處理壓力的方法而不是受挫沮喪,10%的同學認爲壓力是負面影響,會導致他們無心學習,這說明他們的心理素質還不是很好。

(4)當您出現學習效率底下的情況時,您會覺得心煩氣躁嗎?

a.經常會

b.偶爾會

c.很少會

d.不會

分析:調查表明有63%的同學認爲偶爾會,20%的同學認爲很少會,7%的同學認爲不會,這表明絕大多數同學能夠樂觀地處理自己的學習問題,有着良好的心理素質,而10%的同學表示他們經常會覺得心煩氣躁,他們需要加強鍛鍊。

(5)您認爲宿舍是否有利於您的學習?

a.非常有利

b.比較有利

c.一般

d.比較不利

e.非常不利

分析:從調查中發現沒有同學認爲宿舍非常有利於他們的學習,25%的同學認爲比較有利,32%的同學認爲一般,而38%的同學認爲比較不利,5%的同學認爲非常不利。這說明大多數同學還是把學習放在第一位的,但宿舍的學習氛圍不是很好,所以大多數同學表示他們還是傾向於去圖書館或者自習室學習。

(6)您是否對學校或者教學質量產生過不滿心理?

a.經常有

b.偶爾有

c.很少有

d.沒有

e.未考慮過

分析:調查發現15%的同學經常有不滿心理,說明他們時常在思考自己,反省自己,但又從未去試圖改變現狀,改變自己,有50%的同學偶爾會產生不滿心理,說明大多數同學是樂觀的,只是學習任務和不幸偶爾讓他們心煩,只有20%的同學很少會出現不滿心理,13%的同學從未不滿,5%同學從未考慮過這一問題,這說明他們的心理素質非常好。

(7)您與同學相處的狀況是否讓你感到壓力?

a.經常會

b.偶爾會

c.根本不會

分析:從調查中發現有12%的同學經常會有壓力,說明他們非常重視同學之間的友誼,但出於某些客觀原因使他們對自己的友誼表示不滿,有60%的同學偶爾會存在壓力,這說明他們的交際能力和心理素質是很好的,而28%的同學則認爲根本不存在,說明他們在交際上都是很樂觀,總體來說同學們的交際交友都沒有什麼大的障礙。

(8)遇到壓力你會最先向誰求助?

a.家人

b.知心朋友

c.專業人士

分析:據調查有42%的同學遇到困難會找家長,說明他們的依賴心理還是很強的,缺乏獨立思考生活的能力,有58%的同學認爲找知心朋友更好,這類同學適應性比較強,自我生活能力比較強,他們不想讓父母擔心最先想到的是知心朋友。

(9)您贊成大學生談戀愛嗎?

a.贊成

b.不贊成

c.有時好就可以談了

d.完全沒有必要

分析:有33%的同學贊成談戀愛,他們覺得不管以後能不能走在一起,都會給自己留下美好的回憶,62%的同學認爲有時好就可以談了,這說明這部分同學會根據自身的條件狀況來決定談與不談,而5%的同學認爲大學生的任務仍然是學習,應該把學習放在首位,而且大學生的經濟來源都是父母,談戀愛需要花費,也會浪費學習的時間,影響學習。

(10)您失戀後會傷心嗎?

a.不會

b.會

c.看情況

d.無所謂或一點都不傷心

分析:對大學生失戀問題,13%的同學不會,5%的同學認爲無所謂或一點不傷心,談戀愛只是在找異性朋友,失戀也許是對方的不足,或者是自己的缺點,而42%的同學認爲會傷心,畢竟雙方都是真心的最後如果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不能在一起還是很難過的,40%的同學認爲要看情況。

從調查問卷中可以看出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現狀:

1.心理素質方面,具體表現爲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適應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自信心,依賴性強等。在困難與挫折面前,很容易束手無策、茫然,面對學習生活中的種種壓力,不能調整好心態以樂觀積極的態度去面對他們。

2.人際關係方面,衝動、不能平靜地考慮問題是許多大學生的共同問題,缺乏溝通,不能融洽地與同學相處也是一部分同學的困難所在。

3.情感方面,當面對學習生活中的一些挫折時,許多同學都會出現不良情緒,有些人能夠正確地對待它們,而有些人卻會因此造成人生的悲劇。同樣在大學生最敏感也最普遍的戀愛問題中,有些同學可能無法面對失戀最終自我墮落。

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原因分析:

大學生心理素質方面存在的種種問題一方面是與他們自身所處的心理髮展階段有關,同時也與他們所處的社會環境分不開。大學生一般年齡在十七、八歲至二十二、三歲,正處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變化最激烈的時期。由於心理髮展不成熟,情緒不穩定,面臨一系列生理、心理、社會適應的課題時,心理衝突矛盾時有發生。

1.客觀原因

1)學習的任務、內容、方法發生了變化。大學更加強調獨立自學、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像中學有老師天天輔導,日日跟隨。

2)生活環境發生了變化。進入大學,宿舍成爲主要的生活區,生活需要自理,對於那些沒有寄宿經歷和依賴父母的同學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挑戰。

3)人際關係較中學時代要複雜。跨進大學,周圍的人來自五湖四海,大家有着不同的生活習慣、語言、習俗等,形成了陌生的交流環境。

4)對待社會工作的態度發生了變化。大學強調的是學生的自我管理,除了學習之外,還需要參加一些社會工作來鍛鍊自己的能力,有些同學面對這些倍感壓力。

2.主觀原因

1)盲目自滿與自我陶醉。考上大學之後很多人都不由自主地懈怠了下來,一方面大學裏沒有了中學裏的學習壓力,另一方面許多同學自認爲中學裏自己是個佼佼者而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卻不知大學裏的人才比比皆是。

2)失望與失寵感。很多同學都覺得目前的大學與自己理想中的大學相差甚遠,因此產生了失落感,同時在大學裏一下子不再是家庭與老師的重點保護對象也不免覺得有些失寵。

3)畏首畏尾。面對嶄新的環境以及激烈的競爭,很多同學此時卻失去了信心,他們不敢表現自己展現自己的才華,久而久之還會產生自卑心理,這給自己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6.解決方法

(一)開展相關心理講座,設立心理諮詢室

校方應充分發揮作用,積極引導同學們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心理問題的出現很可能是由於同學們對自我和社會的認知不夠,心理教育一方面可以向學生灌輸正確的觀念,另一方面也可以糾正大家過去的錯誤觀念,幫助有困難的同學走出心理陰影,沐浴陽光。

(二)積極參加活動,保持良好心態

多數同學認爲自己並不快樂,其實快樂隱藏在生活中的許多角落裏。保持良好的心態,首先需要相信:快樂是自己尋找的。自我暗示也是一種有效方法。時刻相信自己是快樂的,就能在無意中將陰霾無限縮小直至消失。積極的參加社會活動,能夠增進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將自己的不快樂與快樂都學會與身邊的人分享,困難時尋求朋友的幫助,失落時尋求朋友的安慰,在這樣的氛圍中自己也體會到了助人爲樂的快樂,進而形成樂觀的生活態度。

(三)降低壓力,促進良性競爭

現代的大學生雖然還沒有步入社會,但是沉重的壓力卻已經在他們身邊蔓延開來,就業壓力,各種各樣的競爭壓力,來自父母老師的壓力等等,這麼多的壓力往往壓得許多人透不過氣來。因此,一方面學生應學會自我調整,學會怎樣把這種激烈的競爭環境轉化爲源源不斷的動力,另一方面,學校與家庭應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與鼓勵,而不是一味地施加壓力。只有這樣,才能避免過多的壓力壓垮學生,造成嚴重的心理問題。

四、結語

大學對於許多人來說都是一個滿載夢想與希望的園地,大學也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在這裏我們不斷積累,在這裏我們不斷成長,在這裏我們不斷感悟,所以我們應當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正視一切困難,堅定自己的決心與信心,只有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才能讓我們更好地感受大學生活的美好,感受大學生活的多姿多彩,爲自己的未來插上飛翔的翅膀。

在這次關於大學生心理健康調查的社會實踐中,我們受益頗多,雖然只有短短的十天,但是這十天裏的經歷卻是一分寶貴的財富。

十天裏鍛鍊的是我們的能力。在實地問卷調查的過程中,我們也遇到了一些小困難,例如遇到有些同學的不配合,成員之間的意見分歧等等,但是我們都認真耐心地去解決這些小困難。我們總是帶着誠懇的微笑去與每一位接受我們調查的同學進行交流,我們總是心平氣和地進行小組討論,我們總是積極地參與到小組活動中去。這十天我深刻地意識到與人交流溝通的重要性,溝通是人與人和睦相處的重要平臺,溝通也是人與人之間互相瞭解的重要工具,溝通更是人與人之間心靈磨合的潤滑劑。與朋友的溝通,與陌生人的溝通,與老師的溝通,面對不同的對象,需要的是不同的溝通方式,但無論怎麼樣,真誠的心平靜的態度都是或不可缺的金鑰匙。這十天我也感受到團隊合作的重要力量,團隊合作不僅僅體現在學校體現在班級裏,它還是我們步入社會的一個重要考驗。作爲小組的小組長,我擔負着使組員默契配合的重要責任,團隊裏既要體現團隊合作的精神,也要發揮每一位組員的能力。

十天裏幫助我們樹立了積極樂觀的態度。參加問卷調查的同學都是我們身邊的同齡人,對於近年來頻繁發生的由於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引發的悲劇我們也深有感觸,自殺、傷害他人這些原本不該出現在多姿多彩的大學生活裏的事,只因爲同學們的一念之差而釀成了千年之恨。通過我們自己的實踐調查,大家對身邊的朋友同學以及自己都有了進一步的瞭解,也充分認識到了擁有健康的心態,快樂的心靈對於自我生活學習的重要性。

心理調查報告15

觀察法是在自然情況下,觀察者依靠自己的視聽器官,通過消費者的外部表現(動作、行爲、談話),有目的、有計劃地觀察瞭解消費者的言語、行動和表情等行爲,並把觀察結果按時間順序系統地記錄下來分析原因,用以研究消費者心理活動的規律。它是心理學的一種基本調查研究方法,觀察法的具體形式有以下幾種。

1、直接觀察法

直接觀察法是指調研人員到現場觀察發生的情形,用以蒐集信息。例如,在進行商場調查時,調研人員並不訪問任何人,只是觀察現場的基本情況,然後記錄備案。一般調研的內容有某段時間的客流量、顧客在各櫃檯的停留時間、各組的銷售狀況、顧客的基本特徵、售貨員的服務態度等。

在特定條件下,當消費者難以配合調查研究的實施時,應採取直接觀察法。如消費者面對某些敏感性、私密性的問題而不好回答或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回答提問時,就應通過這種方法,直接觀察他們的行爲表現,記錄他們的行爲方式或行爲時間,以此來達到研究的目的。

在自然條件下,僅憑觀察者的注意力和記憶力,是難以完整記錄下消費者複雜的行爲活動的,加之觀察結果容易受觀察者個人的態度、觀念和周邊具體環境的影響,即使觀察者有着較高的專業水平,其觀察結果也難免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所以,現代運用這種方法,要藉助於先進的記錄工具,如錄音、錄像、照相等器材。

2、儀器觀察法

在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許多電子儀器和機械設備成爲對消費者進行心理調查的工具。例如,經過被調查者的同意,可以在家用電視上安裝一個監視裝置,記錄下這臺電視機的開關時間、收看哪些頻道、收看時間如何等。再如,在測定廣告效果時,可以藉助照相機照下人們的眼部活動,觀察瞳孔的變化,分析廣告設計對人們注意力的影響。另外,目前有些超級商場配備了整套監視裝置,分析消費者的購物習慣。當然,在這一方法實施之前,要注意維護好這些設備的質量,以保證其正常地、有效地運行。

3、實際痕跡測量法

該方法是指調研人員不是直接觀察消費者的行爲,而是通過一定的途徑來了解他們的痕跡和行爲。比如,某商場爲了調查顧客購買電器後的反應,可到各維修點調查哪些產品維修最多、哪些部件替換最快、消費者的評價等。國外有家飲料公司曾根據垃圾站飲料瓶的回收狀況,來分析消費者的口味偏好。

這種方法的優點是比較直觀,觀察所得到的材料一般也比較真實、切合實際。這是由於消費者是在沒有被施加任何影響、沒有干擾的情況下被觀察的,是一種心理的自然流露。觀察法的不足之處,在於其具有一定的被動性、片面性和侷限性。因此,觀察所得到的調查材料本身還不足以區分哪些是偶然現象,哪些是規律性的反映。

標籤: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