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政範文 > 調查報告

中國小教育調查報告14篇(優秀)

隨着社會不斷地進步,需要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語言要準確、簡潔。那麼一般報告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國小教育調查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中國小教育調查報告14篇(優秀)

中國小教育調查報告1

教育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有着不可動搖的地位。黨和政府對我國教十分重視,並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來大力扶持教育。我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也是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我國總人口的80%。所以農村的發展對現代化的建設有着舉足輕重的影響,農村的發展要取決於農村教育,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農村的教育決定着中國的未來。現在基礎教育工程已被列入國家重中之重;素質教育已經被推入教育改革前列。隨着近幾年的教育改革,農村的教育又是怎樣呢?看一下我的調查報告:

我就是從農村出來的,看到現在的教育狀況,跟我那時候相比,確實發生了太大的變化,但是一些客觀問題仍然存在。現在來說農村中國小的整體面貌已發生了巨大變化。首先在校園建築上,由原來的的土坯和磚混合的房子,改建爲瓦房,寬敞明亮,爲學生提供了更優良的學習環境;在教學硬件設施上,也有原來的長桌子板凳到現在的全新桌椅,一些文體器材,教學儀器也相應完善。但是現在的農村中國小教育仍存在許多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校規模小,硬件設施落後

儘管目前中國小在校園建設和硬件設施配備上已有了很大改善,但與城市比差距仍然很大。由於農村教育經費有限,很多需求無法的到滿足。老師和同學們無法使用多媒體設備。

二、師資力量不足,質量不高

農村學校的老師大多是民辦的教師,他們的學歷通常也是國中到高中的水平,而且沒有經過正規的師範教育。由於沒有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在對現代的學生教育方面,由於能力有限而造成阻礙。所以就使少年兒童接受知識的領域變得越來越狹窄。

三、素質教育難以進行

農村教育,一直是應試教育,受大的環境制約和影響。通常老師都把學生考高分作爲評判自己教學成果的評判標準。其他音樂美術等課程雖然開設,但學習效果難以保障,學生的身心難以得到全面的發展,知識面狹窄。在教育的過程中,老師忽視關注學生的心理素質和綜合能力的培養,造成學生養成不良的學習習慣。

四、學生人數減少

這幾年,農村學生流失嚴重,有的班級只有十來個學生,而且年齡偏小。這主要是農村人口的自然出生率下降;同時,每年有大量鄉村學齡兒童被父母帶進城裏,還有一些農村家庭吧孩子送進了城鎮條件相對較好的.學校,所以導致農村學校的在校生人數急劇減少。

以上這些都是現在農村中國小教育中比較突出的問題。

通過這次調查就以上四個問題進行分析,就此,我提出以下的解決建議:

(一)保證教育經費,改善辦學條件

每年國家在教育事業上的投入都相當可觀,但不難得知,這些資金中絕大多數被用在了城市重點學校的建設上,農村學校少之又少。所以爲改變這種現象,各級教育部門應該成立專門機構,對資金的流

向、用途進行專門監督管理,堅決杜絕發放過程中的剋扣、偏流現象,確保經費合理分配。同時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並且政策儘可能向薄弱、偏遠的農村中國小地區傾斜。定額、定時、定量地通過銀行將鄉村教育的經費劃撥給鄉鎮學校,這樣可避免教育經費在多箇中間環節的截留現象,又可保證鄉村教育經費的穩定性、均等性、可靠性。同時,購置必需的教育儀器設備和圖書資料,使村辦中國小辦學條件、管理水平、教育教學質量有明顯提高。只有這樣,農村的教育事業纔會有資金的保障,纔會慢慢發展起來!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老師應該盡力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在最少的考試訓練下發揮學生的最大潛力。學校要開展形式多樣的德育課程,恢復音體美課程,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不至於成爲“書呆子”。讓學生的包袱減輕,老師的壓力減小,這樣才能更好的完成教與學的工作,爲以後素質教育的實施鋪平道路。

只有教師隊伍強大了,學校的教學水平才能提高,農村的教育狀況才能改善。上級教育部門應統籌下級教師分配情況,對需要老師的學校及時補充,而且要確保他們在學校任職的時限,不能中途轉校。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應注重教師培訓的經常性,創造條件和機會使農村中國小教師能夠參加繼續教育。通過學習和培訓,掌握現代化教學手段,在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上不斷有所完善,從而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另一方面,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技能和教育責任感,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和素質教育的要求,不斷改進教學方法。

(三)開展素質教育,全面發展學生

素質教育是一種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可以使學生認識到具有真才實學、一技之長的重要意義,要求課堂教學更多地聯繫生活實際和生產實踐,並自發地牴觸以考試爲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教學方式。保證音樂美術體育等課程的課時,重視課外活動的開展,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同時,也要注重提高農村教育管理者的素質教育管理水平。打破學校之間的嚴格界限,實行跨校兼課,體、音、美教師到不同學校授課,讓校校有歌聲、校校有球聲、校校有繪畫。激勵優秀教師到薄弱學校任教。

(四)解決生源問題

對於學生流失輟學嚴重的問題,學校必須改善自身的教學環境和教育成果,以好的成績讓學生家長信服。同時學校加強宣傳力度,對自己進行全方面的宣傳,和其他學校對比,講清利弊,使那些盲目擇校的家長們有更清楚的認識。對家庭條件差的學生,校方應盡力呼籲社會力量去幫助他們,老師應經常到學生家中走訪,對留守兒童、隔代撫養所產生的問題應進行相應的心理輔導,打消學生家長因缺錢讓孩子輟學的念頭。只有學校提高自身的實力,才能保住生源,使農村中國小更加健康發展!

本次調查的體會和感悟

基礎教育是面向未來的事業,今天的學生到了將來就是建設現代化的中堅力量。抓好義務教育,尤其是農村義務教育刻不容緩!

感謝學校給了我一個瞭解農村中國小教育狀況機會,感謝家鄉中國小校的配合,我對家鄉農村中國小教育狀況有了一個深層次的瞭解,農村教育狀況不容樂觀,必須抓緊解決資金問題和提高教師隊伍的水平,這樣,其他問題纔會迎刃而解,農村教育才會走上素質教育之路。

中國小教育調查報告2

一、在走訪校長時,他講了:國小校長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職責:

1、在上級領導部門的指導,領導、推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

2、建立合理有效的學校心理健康工作體制,加強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管理;

3、提高學校教師的心理教育水平,營造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氛圍;

4、提供必要的經費、場地與設施,配備專兼職心理輔導教師,爲心理健康教育創造必要的條件;

5、督導心理輔導室擬定心理輔導與心理健康教育計劃;

6、主動與家長和社會人士溝通,爭取社會力量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支持。

就如何在國小各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隨堂聽了陳忠祥老師的一節數學課,事後陳老師談了自己的做法:

二、發放調查問卷61份,設計的問題是:

1、學習疲勞2、學習困難3、厭學4、拒學5、多動傾向。回收調查問卷60份,感覺學習疲勞的有25人,佔總人數的41.6%,學習有困難的有10人,佔16.7%,厭學的佔10%,拒學的佔2%,多動傾向的佔1%,年齡在8-10歲,男孩多於女孩。

三存在以上問題的主要原因:

1、學習疲勞產生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從國小生的實際情況看,學業負擔重是導致一些學生疲勞的重要原因。其中學校作業每天在2小時者佔50%,家庭作業每天在2小時者佔12.69%,結果使得許多學生天天圍着課堂和書本作業轉,很少有時間參加體育鍛煉和其他活動。臨近期中和期末考試,學生的課外作業量爲平時的2倍。學校還頻頻要求家長代惠子抄寫已考過的試卷,要學生重做,理由是加深印象,減少錯誤,使得家長和孩子叫苦不迭。

2、造成兒童學習困難的原因較多,有兒童本身的原因,也有來自家庭學校方面的因素。

①國小生自身原因:大腦左右半球整合功能偏差。人類大腦左右兩半球各自掌管着不同的認知領域。大腦損傷,它影響兒童的感知、思維及情緒等方面,從而產生學習困難。疾病、虛弱身體障礙。有些兒童體質弱,還有的長期患病,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孩子的學習能力。

②家庭原因:父母的教養方式不當。有些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寄予孩子過高的期望、管教嚴厲,常用粗暴的方法對付孩子,致使孩子對學業失敗感到無助,產生了厭學情緒,考試成績總不理想,懼怕家長的懲罰,造成心理障礙。缺乏指導。有些家長本身文化水平較低,孩子在課堂上學不好的課程在家得不到父母的指導。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培養上缺乏必要的指導,導致學生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

③學校原因。教學方法不當,教師缺乏耐心。缺乏學習方法的指導;對一些學習困難的學生缺乏耐心,往往還挖苦諷刺,使學生自尊心嚴重受挫,失去學習興趣。

3、厭學原因有三個方面的原因:學校、家庭和社會。在學校方面,老師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如“填鴨式”教學,強迫學習,濫用懲罰,學生學習負擔重、作業多、壓力大、考試頻繁、學習過難、缺乏活動、遊戲,同學關係緊張等都有可能是造成厭學情緒的因素。家庭教養方式不當,也往往使孩子在學習上感到挫折感,考試不好,學習不好,就遭父母的責罵與毒打,使孩子對學習產生畏懼心理和厭煩情緒。社會上不良風氣如“一切向錢看”,“讀書無用論”等也是造成兒童厭學的社會誘因。

4、拒學原因:個別兒童自我控制能力差,形成極端退縮的性格特點,產生拒學現象。個別兒童不適應學校生活,害怕學習,害怕老師,害怕考試,害怕同學,不去學校是潛意識裏的一種逃避方式。孩子出生後一直與父母生活在一起,一旦分離就產生分離恐懼而影響上學。學校中功課太多、太難,使孩子感到焦慮,千方百計想逃避它,在沒有合理理由的情況下就可能轉化爲疾病症狀,以此爲藉口,獲得暫時的解脫。

5、多動傾向的原因:兒童聽講容易受外界干擾分散注意力,頻繁地從一項活動轉向另一項活動,做事有頭無尾。個別兒童不分場合,特別好動。在課堂上經常扭動,做小動作。好動、衝動造成一系列違反紀律、打架鬥毆等行爲,爲逃避懲罰,經常表現出說謊、逃學或離家出走等行爲問題。

四、解決以上原因的措施:

1、學習課程若安排不當,難度較大的學科相繼排列,易使學生陷入高度疲勞狀態。課程安排要科學,有難度的學科與音樂、體育、美術等學科適當調和。教師應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力爭做到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繫,趣味性強,易被學生接受;在教學方法上教師應當採取多種教學手段,靈活運用,常教常新,多加指導,在教學環境上,爲國小生安排一個舒適溫馨的教室。課間休息雖然短暫,但對於學生恢復腦力十分重要,教師切忌拖堂。課外作業量要嚴格控制,儘量做到當堂講授,當堂練習,不留家庭作業,給學生留下適當的遊戲空間。保證兒童每天睡眠時間應爲9到12小時。

2、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教師和家長應給予方法指導和情感支持。學習困難的學生大部分是學習不得法,雖然很努力,但學習效率不高。在學習方法上,教師和父母應給予具體的指導和訓練,使孩子掌握學習方法,並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情感上認可孩子,鼓勵他克服困難,不斷取得成功,注意及時表揚,使其樹立自信心,增加喜悅,增加生活的力量。另外,教師和家長要清楚他到底在哪個或哪些方面存在困難,並根據困難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和訓練。教師對學生的輔導時一定要有耐心,具有誠意。讓孩子相信他是沒有問題的,只是學習方法不當,讓他樹立正確的自我觀念,增強信心。

3、解決厭學的措施與方法:首先,教師要讓孩子體驗到學習的樂趣,讓他們做他們喜歡做的事,做他們力所能及的事,使他們相信自己有能力做事,能夠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要儘量減輕孩子的學習、作業和考試負擔,多開展一些“第二課堂”活動,讓孩子在做中學習,體驗積極的情感。

其次,教師要對學生充滿愛心和責任感,積極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和藝術性,大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多和孩子溝通、交流,瞭解他們的心理需求,在民主平等的基礎上進行對話。

4、國小生拒學的措施:首先,要改變對孩子的態度。對教師來講,就是以真誠和藹友善的態度對待學生,使他能感受到學校生活的.溫暖,在學校裏有安全感和舒適感。就是還要準備一些有趣的活動,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讓學校更有吸引力,讓他們喜歡學校,願意學。根據孩子的心理接受能力,提出適當的要求,多鼓勵,多幫助,多表揚。

其次,讓孩子體驗成功的喜悅。在學習方面,要求要適當,難度要適宜,讓孩子體驗到學習活動本身的快樂,產生對學習的直接興趣。在活動和遊戲上,讓孩子們發揮各自的專長,鼓勵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做自己的主人。

5、訓練兒童採用較好的認知活動改善注意力、克服分心;其次通過一定程序的訓練,減少兒童的過多活動和不良行爲,逐步消除不良現象。根據兒童的個性特點可以開展一些娛樂活動,如唱歌、聽音樂,讓兒童在活動中陶冶性情,鼓勵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並在活動中給予指導、矯正其行爲偏異。開展兒童心理衛生保健及諮詢,及時發現,及早治療,必要時轉入專門的心理治療機構進行治療。

缺乏學習興趣,學生就會對學習產生厭煩的心理,把作業看成是老師制約學生的一種手段,同時完作業也是一種應付的心態。久之,就會伴隨出現馬虎,學習成績下降。要想防止學生這種心態的出現,就應避免單調乏味的教學,結合教學內容,運用遊戲、教學本身的趣味、美感、教學方式的靈活運用等不同形式,來調動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中國小教育調查報告3

摘 要:中學生(12、13——17、18歲)正處於少年期和青年初期,是心理髮展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學生的性格、情感、認知水平、價值觀等都會有巨大的變化,稱爲“黃金歲月”;同時,又是心理障礙的易發期、初發期和多發期,稱爲“多事之秋”。因此,在這一時期必須爲中學生提供系統、有效、全面、科學的輔導和幫助.爲此,我們在暑假對湖州市吳興區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狀況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研究,我們對目前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狀況有了初步的瞭解,爲準確地把握當前城鄉國中生心理動向及其差異性提供了一定的客觀依據。

關鍵詞:中學生;心理;學習和生活

一、調查目標和方法

(一)調查目標

城鄉國中生的學習和生活的心理狀況,當前城鄉國中生的心理特徵及其二者的差異性,當前城鄉國中生的學習和生活心理的成因及對策。

(二)調查方法

鄉國中生的學習和生活的心理狀況,當前城鄉國中生的心理特徵及其二者的差異性,當前城鄉國中生的學習和生活心理的成因及對策。

二、調查活動

本次調查圍繞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展開,內容涵蓋了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需求、學習目的、人生觀、價值觀、人際關係以及相關的心理髮展狀況等。着重瞭解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以小見大,呈現出浙江省國中生心理的發展狀況,並積極提出相關的對策和解決途徑。調查從7月15日開始,於7月24日結束,在湖州市吳興區當地幾所中學展開,包括實地訪問和問卷調查兩部分。

(一)實地訪問

儘管正值酷暑時節,我們走訪了湖州市吳興區和遂昌縣妙高鎮當地的幾所中學,在學校同學和老師的配合下,順利地訪問一些學生,詢問了他們一些關於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問題,並作了一定的記錄。

(二)問卷調查

問卷發放的地點主要在湖州市吳興區附近和遂昌縣妙高鎮。我們採取當場回收問卷的方式,隨機抽取了附近的路人以及居民幫助我們完成了問卷的填寫。問卷的回收率在八成以上,問卷回收後,我們對問卷答案經行了統計冰作了一定的分析,以便得出有關結論。

三、調查結果及分析

在我們本次調查中我們調查了多數中學生其中選取了部分較爲有代表性的學生進行研究其中1.選擇學習壓力還可以的學生佔被調查人數的70%左右,壓力過大的學生佔12.9%,在選擇壓力過大的國中生中,城市學生佔64.2%,農村國中生佔35.8%。由此可見,許多國中生的學習壓力適中,因爲畢竟不是高中,會考遠沒有大學聯考那樣緊張、隆重和麻煩。經調查結果顯示,城市國中生的學習壓力要比農村學生大。我們認爲這可能跟城市競爭日趨白熱化這一社會大背景有關。

2.選擇現在的學習壓力來自於家長期望的學生佔61.3%。選擇來自於自己的期望佔25.8%,而來自於同學的競爭佔12.9%。而來自於老師的期望的比例幾乎是零。結果表明,家長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學生學習壓力的重要來源。在訪談中我們瞭解到,一些家長的“重點中學、名牌大學”、“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等緊箍咒無疑給孩子造成巨大的壓力。一些家長常將自己孩子的成績和親朋好友的孩子的成績進行比較,形成一股攀比風,這也會給孩子產生一定的壓力。

3.在一般情況下,有38.7%的學生會用聽音樂的形式來緩解自己的壓力,因爲音樂能舒緩人的心情,陶冶人的情操。也有29%的學生選擇用網絡。隨着電腦和網絡的不斷普及,網絡媒體的力量不容小覷。

4.在一次考試失利後,有48.4%的同學會選擇更加努力,和以前一樣。保持一顆平和淡然的心態的同學佔41.9%。而認爲自己很無能的學生的比例幾乎爲零。由此可見,目前的國中生總體還是積極向上、奮發拼搏、充滿自信的。一次考試的失利並不能挫敗他們,使他們一蹶不振,反而使他們更加努力。同時,目前國中生的心態還是讓人感到欣慰的,能夠寵辱不驚,以平和的心態看待考試的失利。

5.目前存在的心理問題是青春期問題佔了42%左右,而選擇父母師生關係緊張的學生佔了16.1%。由此可見,青春期問題是困擾學生心理的主要問題。在訪談中我們瞭解到這些國中生青春期情感上更深刻,但敏感多變而不穩定。同時,看待問題存在這一定的偏激性。對人對事有時感到很美好,有時感到很糟糕;興趣愛好比較廣泛,但容易見異思遷;當考試取得好成績往往沾沾自喜,遇到挫折又容易悲觀、沮喪失去信心;情緒易激動、感情易衝動。主要是中學生進入青春期後,對理想的追求、人生的探索、知識的渴求、友情的尋覓、熱情的釋放、才幹的顯露等日趨迫切,因而感情也日益豐富。但由於受年齡、閱歷、經歷、財力等方面限制,情感處於易變不穩定狀態。因此對人對事物都要全面客觀地分析,失敗時不要泄氣,成功時不要驕傲;對人要多看長處,要學會寬以待人,嚴以律己。遇事要有毅力,有恆心,逐步增強理智地控制自己情緒和情感的能力,使心理、品質健康發展。同時,同父母關係緊張,和父母存在代溝。

6.在空閒的時候,有42%的學生選擇上網遊戲,20%左右的學生選擇看電視電影。而只有12.3%的學生選擇做運動。無怪乎現在的中學生近視率越來越高,而體質卻越來越差,肥胖率顯著增加。再者,只有10.8%的學生在空閒時做家務,而在做家務的同學中農村學生佔將近75%。由此可見,農村學生在一定程度上比城市學生要勤勞、能幹、生活能力要強。另外,在調查中,我們發現許多女生在空閒時會選擇逛街。

7.遇到不順心的事時,71%的學生會選擇向朋友傾訴,只有12.9%的學生會想父母傾訴,而向老師傾訴的比例幾乎爲零。可見,學生跟父母老師存在着一定的代溝,尤其是和老師的關係。這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和關注。學生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在學校中度過,主要的煩惱和壓力也大多來自於學習。然而,學生和老師之卻是非常的疏遠。這導致老師不能即使瞭解學生的心理,不能真正的瞭解學生心裏的想法,而這又反過來加劇了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距離。在問題出現時,老師不能即使的與學生進行交流,因而在很多的情況下,問題不僅不能得到很好的解決,反而會因爲彼此的不理解而加劇。做爲老師,應該加強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只有瞭解他們心中真正的想法,才能在學習和生活上更好的幫助他們。在新時代中,我們倡導的師生關係應該是亦師亦友。在隨後的調查中我們發現,和父母親近感是一般的佔了41.9%。而和父母不親近甚至有敵意的學生各佔4%。

8.有74%左右的學生認爲學習上最大的不適應是缺乏約束力和自制力。隨着科技的日新月異和電腦網絡的不段普及,一些電子產品正嚴重影響這學生的學業和使學習效率顯著下降。我們在調查中瞭解到,一些國中生沉溺於網絡遊戲和QQ聊天,欲罷不能。另外一些國中生上課時拿手機發短信、玩遊戲,更有甚者又來作弊。同時,也有3.23%的學生缺乏自理能力,其中城市學生佔多數,這說明城市學生的自理能力亟待提高。

9.目前,多數國中生的學習動力主要來自於爲了今後有顯赫的地位,或者將來有一份高而穩定的薪水。這說明目前的國中生很現實,對於學習的目的比較清晰,有明顯的動力:有絕大多數的學生是爲了今後的生存在努力的學習着。這部分學生認爲,未來的社會將是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信息社會,而知識則是信息社會最主要的因素,因此必須努力學習,全面掌握知識。這個層次的學生代表了中學生思想發展的方向。當然,也有一部分的學生的學習動力來自父母。現在的社會是知識的社會,越來越多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兒女能夠想學習到更多的知識,以便能在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中不被淘汰,能夠擁有自己的成功。但是,值得提出的就是,學習是自己的事情。爲了父母而學習的動力,一旦遇到挫折,就很有可能會放棄。學生必須對學習擁有正確的認識。學習是自己的事情,不是爲了某人而學習,只有對學習擁有了正確認識,才能做到在困難面前不退縮,才能真正從中找到真正的動力。也只有這樣,在學習上,我們才能擁有好的成績。

調查中發現,越來越多的中學生希望得到多層次和橫向聯繫的知識,他們不滿足於縱向的傳統的封閉式的知識,以求更新知識,擴大知識面。新穎、獨特、先進是當代學生所追求的:解題時獨特的解法,探討時逆向的思維,爭辯中與衆不同的見解,寫作中新奇的構思,他們用自己的視覺去觀察事物,審視世界,用自己的多向思維去分析問題,探索規律,不喜歡人云亦云。

好奇、愛幻想也是當代中學生的特點。“缺乏幻想的學者只能是一個好的流動圖書館和活的參考書,他只掌握知識,但不會創造。”萊辛的這句話千真萬確,當代的中學生可不願做“兩腳書櫥式”的學者。

當代的中學生不僅求知慾強,而且渴望得到父母的理解。據反映,許多學生跟父母思想有隔閡,其主要原因是不少父母喜歡用老眼光看待他們的一言一行。不是嗎?隨着物質生活的富裕,人們的追求也在提高,愛美是青年的特性。中學生也不例外。穿戴得漂亮些有些家長就說什麼思想變了,忘記了“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所謂“艱苦本色”。課餘時間聽聽音樂,唱唱歌,也說什麼不行。這些都爲中學生普遍反感。時代在前進,五彩繽紛的生活火花,對中學生也產生了多向性的吸引力。多數同學呼籲,請父母理解,我們追求樸素大方的美,不追求資產階級墮落的“美”。我們的美,反映出時代的生氣,我們沒有忘記艱苦奮鬥的革命傳統;輕鬆明快,熱情奔放的音樂使我們興奮、愉快,能使我們更好地投入學習。渴望大自然的薰陶,渴望友誼,也是年輕人的心聲。

10.有61.3%的國中生打算畢業後讀完高中後再上大學。有25%左右的學生準備讀中專,學門技術,而準備讀中專的學生中農村學生佔多數。直接去打工的人數非常少。隨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將有越來越多的人獲得上大學的機會,這在爲祖國培養更多的人才的同時,也滿足了許多同學對大學的`渴望,以至於部分學生對考大學信心十足。但我們在調查中瞭解到,一些農村學生家中並不寬裕,而上大學是一筆巨大的開支,這無疑給家庭造成巨大的經濟負擔。伴隨着大學生畢業後的工作越來越難找,畢業後不一定能找到工作。所以他們認爲上大學的機會成本太大了。他們選擇上中專,使自己有一技之長。總的來說,他們都堅信科學文化只是對他們今後事業發展的基礎性作用。當代的中學生,對於自我清晰的認識和對未來精細的打算,說明我們的中學生們已經成長,能夠根據自己的判斷作出正確的認識。對此,我們感到非常的高興。

四、思考與啓示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內涵及其必要性

1.青少年成長過程的心理需求成才的心理需求,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趨勢下,知識經濟已初見端睨,無知便無生存之本的理念成爲人們的共識。在家長望子成龍的慾望促使下,涉世不深的中學生祈盼自己成才的心理日趨發展。受尊重被理解的心理需求,受尊重被理解是人的基本的心理需求,對於處在成長中的中學生來說更是如此。獨立的心理需求,中學生身心正處於漸趨成熟的過程, 他們有一定的判斷力和自信心,但有時對學習、生活中及社會上遇到的問題則缺乏判斷力。歸屬的心理需求,中學生對班級的歸屬感,對結交的來自同學的朋友羣體有依附感。被異性關注的心理需求,中學生因生理的漸趨成熟,在內心深處有一種得到異性注意和肯定的心理需求。自省的心理需求,中學生容易衝動,遇事缺乏冷靜分析,因而做錯事時有發生,待冷靜後又後悔。青少年存在上述心理需求,需要學校教育工作者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反之,極易造成心理疾病,影響他們的學習和生活,而最終導致人格上的缺陷。如教師不尊重學生“受尊重被理解的心理需求“,極易造成學生對教師的牴觸情緒, 這種牴觸情緒會使教師的一切教育歸於失敗。

2.目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隨着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成長的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日趨複雜,身心發展受到的負面影響越來越大,致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較以前更爲突出。近年來大量的研究和調查表明,當前我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狀況令人擔憂。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會同世界衛生組織(WHO) 和美國夏威夷大學聯合對上海市中國小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大規模調查,數據顯示有27 %的學生心理異常(包括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 。研究表明,隨着年齡的增長,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有上升的趨勢。浙江省心理衛生工作者對全省城鄉不同類型學校 2 961名大中國小生進行了心理健康狀況測查,學生中存在着嚴重心理問題的國中生爲13. 6 % ,高中生爲18. 7 % ,而大學生高達25. 9 %。令人擔憂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僅導致了學生自身的身心疾病,嚴重影響了身體健康和學習生活,同時還直接損害了他們的品德發展和正常的社會適應性。如因心理問題而休學、退學、離家出走,甚至犯罪等,給社會、學校、家庭和個人造成了不良的後果。

(二)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1.對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存在着片面的理解認爲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對部分有心理疾病的學生進行心理矯正。因此,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點放在心理諮詢室,認爲心理諮詢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做法就是等候學生上門諮詢。其實,正如專家指出的那樣,中學心理健康教育應當着眼於學生的健康和發展,而不是問題矯正,心理健康教育應貫穿於學校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它是以課堂教學爲主渠道,以活動爲載體。

2.過分偏重學習心理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爲提高升學率的一種手段,一切圍繞提高升學成績。比如,進行智商測驗、學習焦慮測試,學習方法指導、考前心理調試等。其實,中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內容應包括:學習心理教育、情感教育、青春期教育、人際關係指導、健全人格培養、抗挫折能力的培養及學生自我心理修養等。

3.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化。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化表現在有些學校採取簡單生硬的說教,生搬硬套心理學概念,心理教育課以傳授心理學知識爲主,甚至大量考名詞解釋。有的還不恰當地按學科知識體系的方法,規定出不同年級每一學期的訓練目標與任務。對此,上海師範大學心理學教授傅安球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模式應當是生活經驗型的,而不是知識傳授型的,不應當有固定的模式,更不應當有考覈,應當進行行爲訓練,加強個別輔導。從廣義上來說,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包括班級心理教育活動、團體心理輔導等顯性課程,也包括教育教學滲透、環境陶冶等隱性課程。

(三)加強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議與對策

1.努力營造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心理環境中學生良好的心理環境

學校內部心理環境建設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主環境建設 主環境建設是學校心理建設的重要任務, 包括教學大樓、實驗室、運動場等等在內的學校主環境,應以嶄新面貌出現,儘可能地體現“新穎、整潔、明亮、美麗”的風貌。要把各種建築物構建在綠化環境中,使學校成爲花園式的大教室,讓池塘、名花異草、茂林修竹、綠色草坪和曲徑通幽的小道,也成爲學生修身養性的環境。校園文化建設 學校要通過開展各種文化、藝術、體育、科技和學習名人等活動,提高學生興趣,激發學生技藝,活躍學生身心,達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融洽師生關係的目的, 改善學生心理環境。校園校風建設 培養良好的校風,既能反映學校的特色,也是穩定心理環境的因素。學生的生理、心理、智力、能力等綜合素質,只有在良好的校風校貌這個心理環境中才能得到良好的發展。學校還應努力創設良好的家庭心理環境。學校可以定期對家長進行心理健康知識培訓,向家長傳授孩子身心發展的常識,使家長既關心子女的身體健康,更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讓家長們認識到:培養學生良好心理素質離不開文明、和睦、明朗、愉快的家庭環境。學生從小能生活在溫暖、愉快的家庭中,得到父母、長輩的正確的愛,必然會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安全、愉快,充滿歡樂和信心,良好的情緒從小就佔據心理狀態的主要地位,從而保證每一個學生身心健康地發展。

2.以課堂爲主渠道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

心理健康教育應作爲一門學科走進課堂,納入教學計劃。因爲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針對有心理障礙的學生,還要面向全體中學生,作預防性輔導,運用現代心理科研成果,採取有效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對自己的心理特點有所瞭解,掌握一些調控自我心理的常識,學會自我修養、鍛鍊的具體方法,養成健康的心態的良好的行爲習慣。

3.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寓心理健康教育於有益的活動之中,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塑造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使學生髮揮才智,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良好品質,提高心理素質。

4.開展個別心理諮詢

學生具有的煩惱、焦慮、緊張,往往因人而異,通過團體指導有時難以收到最佳效果,對此應通過個別諮詢,對個體進行指導,幫助他們減輕心理壓力和負擔。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根據學生行爲中存在的問題採取科學有效的心理諮詢、信箱、輔導或訓練,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提高社會適應能力。此外,加強對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還必須努力提高學校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識,增強實施心理健康的能力。學校要組織教師學習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引導教師開展討論,讓教師充分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中國小教育調查報告4

一、調查概況

我於20xx年5月3日對我的家鄉河北省灤縣一所重點國中“灤縣第五中學”學生的素質教育現狀問題做了一次調查報告,通過爲期兩天的調查,我對我家鄉中學生素質問題有了一次深入的瞭解,並且準確掌握了學生的心理動態,對學校加強學生的素質教育提供了客觀依據,對加強教育體制,增強學生的素質有借鑑意義。

二、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具體目標

1、當前中學生的學習態度及方法

2、當前中學生的言談舉止

3、當前中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4、當前中學生的心理狀況

(二)調查方法

採用問卷調查,以一個班爲單位,內容涵蓋學習方法、理想、學習的自主性、創新性等一系列素質教育問題。問卷調查在灤縣第五中學進行,共分發問卷200份,收到有效問卷199份,可以作爲參考依據。

三、調查結果

通過對灤縣第五中學二百名學生的調查分析及與老師的交流與討論,對現代城鎮中學的學生素質問題有了一次深入的瞭解,並且也從中發現了一些弊端,有助於學校及老師尋找糾偏措施,更好的完善教育體制。

(一)中學生的學習態度

通過調查發現,此中學學生有極大一部分屬於好學愛學的,比例接近百分之七十五,他們認爲良好的教育有助於他們將來的發展,並且自己能夠克服一些外在壓力,投入學習;有百分之十五的學生認爲學習對他們來說無所謂,接受教育與否對他們影響不大(此類學生大多是有錢有勢人家的孩子);還有接近百分之十的學生認爲學習是一件既枯燥又乏味的事,他們基本上不會把精力放在學習上並且有厭學棄學的傾向。值得一提的是,一般學生厭學是因爲老師的授課方法不適應或者因爲對某一科不感興趣造成的。

(二)中學生的學習方法

通過調查分析,發現現代中學生對學習方法的重視率不高,大約百分之六十的學生認爲自己沒有學習方法,只是想起什麼就是什麼,不會刻意地追求學習方法的問題,也不曾重視過,當然對於老師提供的學習方法也不屑一顧;有百分之二十的同學認爲自己有屬於自己的學習方法,是通過長時間的訓練堅持下來的;百分之五的學生是採取老師提供的學習方法,自己沒有創新;更有百分之十五的學生對學習方法沒有概念。調查表明,教師講課枯燥是造成學生聽講注意力不集中的主要因素,佔整體的.35%。由於教師講課的水平普遍不高,不能引起學生足夠的興趣,所以調動不了學習的積極性。

(三)中學生的言談舉止

學生在什麼時候做什麼事,什麼年齡穿什麼衣服並且有什麼樣的打份,人不可脫離了年齡階段,也不可脫離了環境隨便地去做自己認可的事。中學生應該做的就要做好,不應該做的事一定不要做。如中學生在學校中讀書,就要把書讀好,聽老師的教導,參加學校和班級組織的活動。不能做的事一定不要做,做了會受

到傷害,有時青少年時做的事受到傷害是一輩子會受到影響的。如不能吸菸、不能喝酒、不能上網吧上吧等,還有一些如中學生談戀愛、帶管制刀具到學校、參加不法分子的非法活動等。通過調查發現,本學校學生學生有百分之八十的學生會意識到自己的言談舉止代表學校及個人的形象,會在某些方面加以剋制自己的不良行爲舉止,而恰恰相反,大約百分之二十的學生不會在衣着打扮,與老師見面問好等一系列小事上下功夫,他們認爲那是不酷不帥的具體表現,這種差異讓我們反思,盲目的追求酷又是一種社會現狀。一個人的言談舉止就像一張明信片,自己的名字緊緊簽在上面,這也是一種素質問題。

(四)中學生的人生觀

問卷反饋的情況說明,高中學生對自己的家庭關係非常關注,大多數高中學生對於家庭氣氛和父母關係還是比較滿意的,與父母的交流也是有效的,在回答“你的家庭和睦程度”這一問題時,分別有36%的學生和39%的學生回答“非常和睦”和“和睦”,兩者比例佔到總調查人數的75%左右,並且男生和女生回答家庭和睦的都佔到了73%以上,回答“不和睦”和“很不和睦”的只佔3%和1%,其中女生認爲不和睦的比例高於男生。這說明,高中學生無論男女對家庭的和睦程度都是重視的。在與同學的關係反饋捲上,調查表明,在與人交往合作方面,有62.1%的學生願意“積極參與”;但也有30.7%的學生持“無所謂”的態度。面對需要幫助的陌生人,69.8%的學生態度謹慎,需要“看情況再說”;3%的學生認爲“與己無關”;4.1%的學生“怕惹麻煩”;只有21.1%的學生願意提供熱情幫助。這表明高中學生具有一定的合作意識,但對於陌生人,還缺乏扶危濟困的美德。在與老師的交往過程中,能夠把自己心裏話說給老師的學生僅佔25%,而72.2%的學生沒有說心裏話的老師。這說明隨着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政治、文化等社會環境也在不斷髮生着變化,這使得現在中學生的獨立意識明顯增強,學生觀發生了明顯改變。

(五)中學生的價值觀

中學生希望自己有一個什麼樣的人生,這關係到他們學習的方向。這次調查中發現,現代中學生的人生目標還是快樂積極的。“身體健康”被排在第一位,“事業有成”位居第二、“真誠友誼”、“婚姻美滿”等詞語的排位也比較靠前,這說明中學生希望自己未來生活美好。同時“世界和平”、“社會穩定”等詞語也被大多數學生選擇到了,說明現代中學生有很強的政治意識,同時希望自己有一個寬鬆的生存環境。在調查中,“奉獻社會”、“服務他人”等詞語的排位比較靠後。這也說明現在的中學生在“衆星捧月”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產生了比較多的個人主義思想。要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就要付出努力,那麼當代的中學生如何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呢?這次調查發現“拼搏進取”、“百折不撓”、“勇於競爭”、“敢冒風險”等詞語排在前幾名,說明中學生已經認識到當今社會競爭的大環境,有信心參與這種競爭,表現是積極的,但是,在中學生的選擇中,“投機取巧”、“不擇手段”等詞語竟然被排在中間位置,同學們對這種行爲並不反感。這也說明一部分中學

生的人生手段出現了偏差,是非常值得警惕的跡象,是社會上一些不良的現象影響到了同學們的思想。

(六)中學生的心理狀況

調查顯示,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與以往農村的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相比,有明顯不同。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已經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價值在於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學知識,以增強自己在未來社會的競爭能力。在此基礎上國中生的教育價值觀的另外兩個特點是務實化和功利化。國中學生越來越強烈地追求未來教育輸出的經濟價值,他們中的很多人從經濟的角度去衡量所學課程的價值,繼而決定自己在不同課程上的努力程度。他們要求課程教學更多地聯繫生活和生產實踐,滲透更多的實用技術。

四、調查體會

通過對灤縣第五中學學生的調查分析及相關研究,我總結了幾點觀於加強中學生素質教育問題的方法策略,對於學生自己:

1、培養學生了解自我,悅納自我的能力;

2、培養良好的學習適應能力;

3、養成理想的人際交往習慣;

4、促進人格的健全發展。

對於老師等一些指引者:

1、心育工作應面向全體學生;

2、工作應尊重人的尊嚴和價值;

3、要注重並多加了解學生的心理活動。

中國小教育調查報告5

我在農村進行了“農村中國小教育問題”調查。本次調查以國小和國中的農村教師、學生、家長爲主要對象,調查的四個部分分別是:教學問題、教師問題、學生問題、家長問題。其中以教師問題和學生問題爲重點。

一、調查的目的、意義以及調查方法

隨着新一輪課程改革和教學改革的普遍推行,農村中國小的教育問題更加明顯地暴露出來了。對此老師抱怨、學生抱怨、家長抱怨。爲了找到問題的實質,把握問題的關鍵,從而向有關部門、有關人士發出呼籲,我進行了“農村中國小教育問題”調查。本次調查以走訪調查及問卷座談的形式爲主,走訪了八個中國小,調查了國小生25人,國中生34人,老師及校長19人。通過調查,瞭解了農村教師、學生和家長對教育的看法及其總體教育狀況,並對中國農村教育的發展方向和模式做了進一步的思考。

二、調查的基本情況

1.教學問題

在農村,九年義務教育已無法滿足絕大多數家長和學生對教育的要求,他們要求上高中、上大學。有62.5%的家長希望孩子拿到大學以上學歷。在回答升高中的原因時,64.18%的學生選擇是因爲他們自己喜歡讀書,而選擇是家長要求的僅爲3.49%。看來,事實上相當多的`學生和家長已經認識到了受教育的重要性。

孩子們是渴望知識的,農村也是需要人才和技術的。但是從調查情況看,農村中國小教育存在着很多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公共教育經費短缺,導致辦學條件和辦學效益差。教育主管部門的領導對素質教育不夠重視,教學設施簡陋,教師隊伍教法相對陳舊嚴重影響着素質教育的實施。

(2)師資隊伍不穩定,總體素質不高。

(3)思想觀念落後,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調查中沒有一個孩子表示將來會回到自己的家鄉。

(4)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脫離農村實際,人才培養與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不相適應。

2.教師問題

調查發現,相當大數量的教師對生活表示不滿意(51.8%)和比較不滿意(7.8%),感到壓力很大。我總結了一下,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一)不合理的農村教育編制導致農村教師的工作量很大。(二)儘管近些年來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積極推進實施着新課程改革,但誰都清楚大學聯考制度不改革,老百姓認可的還是能真正改變孩子命運的考試分數,升學率也就關乎學校生存。面對動輒“下崗”“走人”的內部管理體制,老師們爲了保住“飯碗”,感覺壓力很大。(三)最近幾年教育部門出於維護學生權益考慮,對老師限制很多,比如不準打罵學生,不準開除學生等。然而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學生個性越來越強,紀律越來越差,暴力傾向突出,打架鬥毆時有發生,談戀愛的越來越多,教師對學生的組織與管理難度也越來越大。同時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學校和社會越來越關注學生在諸如被敲詐、勒索、恐嚇等人身、精神方面被傷害的問題,這使得老師們經常“提心吊膽”“如履薄冰”。

另外我發現,還有幾個關於教師較爲集中的問題是:(一)農村教師水平遠遠低於城區教師水平。雖說教師整體學歷在提高,但大部分的學歷是通過函授和自考取得的,正規的全日制本科大學生回來的還是比較少。反而外調城鎮的幾乎全是骨幹教師,以致走訪的幾所中學幾乎都沒有高級教師。(二)隨着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不斷深入,農村教師隊伍的結構已由原來的公辦、民辦、代課教師變成了全部是公辦教師,但是音樂、美術,微機等教師嚴重不足。

3.學生問題

學生自主學習的現狀與思考

在調查學生的學習態度或學習主動性方面,大部分學生都有明確的學習目標,但學生的學習目標大部分是家長、老師壓出來的,成績認可高,重視分數的達80%。在所學課程中,選擇英語最薄弱的學生比例最高,佔了47.67%。然而對於“你想如何提高”這一問,我原先設計了“自己複習鞏固”,“請家教”,“參加培訓班”和“其他”四個選項,結果有56.3%的同學選了其他,詢問後發現學生們想到的更多方式包括家長指導,向同學、老師請教等等。調查表明,46.1%的農村學生在平時能努力學習,並持之以恆,但也有34.5%的農村學生平時學習沒有規律,主要靠在考前加班學習來應付考試。

通過和學生們接觸,結合自己的經歷,我覺得制約農村學生學習進步的主要因素是農村中國小生學習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需要不斷督促才能認真學習。學生們將學習效果不理想主要歸因於學習方法有待改進,但由於59.3%的農村學生一般都要承擔部分家務勞動,難以保證他們擁有充足的學習時間。此外,農村基礎教育條件較差、學習資源匱乏、教師的教育思想觀念落後等問題也嚴重製約着農村學生的學習。

4.家長問題

在回答“你覺得所在地區教育狀況如何”的問題時,75.36%的家長選擇“一般”,5.8%的家長認爲“較差”。可以看出,很多家長對當地教育狀況並不滿意。如欒卸村,擁有生產康必得的集團公司,當地農民收入較高,但由於很多家長不滿足於當地教育,就將孩子送往城裏上學。

當問及“您對孩子在校表現情況瞭解程度”時,只有17.5%的家長表示很瞭解,而選擇“基本不知道”的佔20%。然而在回答“對孩子學習上關心程度”時,卻有58.75%的家長表示很關心。這其中似乎存在着矛盾,即對孩子在校表現基本不知道又何以說對孩子學習很關心呢?對此我詢問了部分家長,原來很多家長認爲對孩子學習成績的關心即是對孩子學習關心的全部表現。

對家長問題的一些思考:

(1)家長沒有家教意識。絕大多數家長認爲教育就是在學校讀書,學生有問題就是學校教育的問題,把自身置之於外。

(2)家長沒有教育能力。絕大部分家長最多隻是國中水平,而且又不是從事教育職業,就是他們重視家庭教育,其能力也是相當有限的。

(3)家庭影響大於學校。家長們希望孩子們能考出去“將來出息會大一點”,“將來不再去忙土地”。但也許是條件、思想

中國小教育調查報告6

一、調查目標

隨着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英語學習越來越受到國人的重視。近年來,英語教育的年齡不斷往前移,從以前的中學移到現在的國小、甚至幼兒園教育,英語教育已經成爲整體國民教育的一部分。

而最近幾年各地英語培訓機構如雨後春筍般層出不窮,越來越多的中國小生加入培訓大軍。有人說培訓機構的出現是公共教育的失敗。到底我國中國小英語教學中有沒有出現問題?培訓機構的教學是否有可取之處?中國中國小英語教學是否有必要改革?爲此,我們做了本次調查。

此次調查的目的在於通過對比各外語培訓機構與公共學校的英語教學,瞭解當前中國小生接受英語教育的現狀,並取長補短,探索中國當代中國小生英語的教育改革之路。提高學生英語水平,爲中國現代化建設儲備人才。

二、調查內容與方法

20xx年8月17日至20xx年8月26日,我們進行了“南京市中國小生英語學習”的調查。本調查採取了問卷調查的方法,主要是包括以下三部分:基本信息、學生對英語學科的認識、當代中國小英語教學的現狀(主要是盈利性外語培訓機構和公立學校)調查。共發放問卷500份,回收問卷493份,回收率98.6%,有效問卷486份。調查對象是南京市國小三年級至高中三年級階段的在校學生。我們在南京市圖書館、各大書店、商場、地鐵站、各培訓學校等中國小生比較集中的地方發放問卷,範圍覆蓋了鼓樓區、白下區、棲霞區、下關區、建鄴區、江寧區等,具有廣泛的代表性。

三、調查結果分析

1、對於學習英語的目的,有73.5%的學生認爲學習英語是爲了學業考試,有61.8%的學生是爲了爲以後就業做準備,31%的學生是出於對英語或英語文化感興趣而學英語,2.3%的學生爲將來出國而學英語。

2、對學習英語的重要性調查中,認爲學習英語“非常重要”和“重要”的佔94.2%,認爲重要性“一般”的學生佔5.8%,認爲學習英語不重要的佔0%。

3、培訓機構教學的成功之處是:課堂氣氛輕鬆,教師風趣幽默(71.4%),教師英語專業水平高,知識面豐富(68.4%),課堂效率高,注重學習方法的教授(61.7%),課程設置合理(52.1%)等。

4、培訓機構的不足之處有:不能因材施教(89.2%),以營利爲主,急於求成(82.5%)等。

5、學校英語教學的優勢:教師認真負責。易溝通(75.6%),教學系統完善,教學設施齊全(58.7%),學費較低(76.4%)等。

6、學校英語教學的不足之處: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率低(60.7%);應試教育,缺乏英語綜合素質的培養(72.8%);教師專業水平不高(62.3%);難以因材施教(53.4%)等。

四、問題與思考

從調查結果來看,絕大都數中國小生認識到了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多數學生認爲學習英語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將來就業的需要,說明他們已認識到英語在當代中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但令人驚訝的是,有73.5%的學生是爲升學考試而學習英語,高於“爲就業做準備”(61.8%)的目的,而真正因爲對英語或英語文化感興趣的只有31%。這說明很多學生只是順應學校的教學要求,被動的`學習英語以應付考試。各學校對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方面值得反思。興趣是的老師,如果學生只是在學業的重壓下才學習英語,而非出於對英語的熱愛,很可能導致對英語的厭惡情緒,不利於長期的英語學習。

但是相比於培訓機構,公立學校的優勢也不可忽視。公立學校一般有較爲完善是教學系統,有利於學生循序漸進,穩步提升英語水平,而培訓機構大多是短期零碎教學,並且急於求成,不利於英語的長期進步。另一方面,據學生反映,很多培訓機構的教師雖然課上幽默風趣,與學生互動良好,但一下課就立馬走人,很少與學生交流溝通。在親切感方面,培訓機構的老師遠不如學校老師。學校老師出於本身是職業素養以及長期代班的原因,能與學生進行更深入的交流,因材施教,有利於學生成長。

通過總結學生對公共教育中英語教學的看法與建議,與培訓學校的成功之處對比,並結合我國當代的具體國情,我們得出公共學校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以下問題:

1、應試教育爲主,文化意識淡薄,缺乏興趣引導。中國小英語課堂教學多是以單純的詞彙習得,語法分析、句子講解爲主。儘管教師偶然涉及文化方面的內容,也得蜻蜓點水,難以引起學生重視。多數學生對英語學習持有應試性動機,學習的目的不是出於對英語的熱愛而掌握一種語言本領,而是爲了應付考試。因此教師在英語教學中一般以完成課本內容爲主,並側重於課文知識的傳授,不重視聽、說能力的訓練,這也是導致很多“聾啞英語”主要原因所在。

2、教師業務水平不高。很多被調查者反映學校老師的專業水平不及培訓機構。一些培訓機構爲了吸引學員,不惜花重金聘請高級教師。這些教師無論口語還是詞彙語法都很優秀,而且教學方法新穎,能打造良好的課堂質量。而很多學校的英語教師隊伍卻不盡人意。很多優秀的師範院校外語畢業生都選擇高級中學和大學教育,而普通中學和國小很少有非常優秀的英語教師,導致此類學校英語教學師資力量薄弱。有同學反映學校的某些英語老師竟然連音標都讀不準。基礎英語是學生培養英語基本能力的重要階段,若基礎階段就接受不專業的教育,試想這些孩子以後的英語學習之路將會何等坎坷!

3、教學班級容量大。公立學校一般採取大班教學,某些中學甚至每班達五六十人。英語課堂是幫助學生習得英語知識,掌握英語實用能力的場所,也是爲學生提供英語交際的場所,大班教學使得英語教學的手段、方法及課堂組織難以實施。由於課堂學生人數多,師生之間無法進行有效交流,教師無法得知學生真實的信息反饋,教學效率便無法保障。大班教學只能是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教師在課堂上難以顧及每一位學生。單一的教學方式使相當一部分學生對英語失去興趣。

4、教學方法單一,課堂講解枯燥。中國小英語課堂基本以“教師講,學生聽”爲主要形式,忽視不同學生在認知活動和方式中的差異。爲了完成學期的教學任務,教師只能採取“填鴨式”教學,課堂教學多以講授語言難點、語法、課文結構和筆頭練習爲主,忽視學生口語、聽力能力的訓練。教師是課程學教學的控制者,知識的傳授者,而學生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這種單一乏味的教學形式和內容與素質教育目的的實踐性嚴重脫離,“啞巴英語”、“聾子英語”現象普遍存在。

五、建議

1、加強中國小英語教師隊伍建設。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占主導地位,英語教師業務素質的高低、教學手段的優劣,以及教學方法的得當與否直接影響學生的學。具有淵博的知識、牢固的專業基礎、豐富廣博的英語理論知識、基本功紮實、基本技能嫺熟是一位英語教師追求的目標。中國小教師需具備流利的口語、準確的發音,靈敏的思維反應能力及流暢的英文板書等。

第一,教師要提高思想素質。中國小生處在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階段。作爲中國小教師應清楚的認識到自己肩上的使命,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的成長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只有思想道德素質高的教師才能幫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把他們塑造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懂英語的人才。

第二,要重視教師培訓,建立教師定期培訓學習制度,不斷爲老師充電。

第三,因材施教,增加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中國小生一般對老師有依賴情緒,老師是否具有親和力,是否懂得揣摩學生心理對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有很大關係。因此教師應經常與學生溝通,瞭解不同學生的學習特點、學習困難,對症下藥,做學生的“心靈夥伴”。

第四,教師要積極投入科研工作,積極探索教學創新。科研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應教師業務水平。中國小教師在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和教學能力的同時,要敢於對教學中的實際問題進行探討,突破傳統教學模式,尋求教學創新之路。

2、豐富改善英語教學模式,課程設置多樣化。教學改革首先應從課程設置入手。課程設置是教學內容的重要體現。當代教育改革的一大重要特點是實施素質教育,英語素質教育的要求是通過英語學科的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提高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及文化素質、思想道德素質、心理素質和創新素質、實踐應用素質。因此中國小英語課程設置應打破以考試爲目的,開展形式多樣的課程。可以在傳統英語課堂的基礎上增設“英語視聽說”課程,增強學生聽力、口語等方面的訓練。課堂應增加學生小組討論、情景對話等,使學生學有所用,在應用中練習英語。使學生學有所用,

3、改革考試評價系統。教學活動中,評價是一個不可或缺的要素,有教學就勢必有考覈和評估,科學的、合理的測試會對教學起到積極的反饋作用,反之則會帶來負面的影響。傳統的中國小英語測評是書面考試的形式,重視語言知識和語言形式,忽視語言能力和實際應用,導致中國小英語教學費時低效、高分低能、“聾啞英語”等現象。在試題形式上,應適當減少客觀選擇題的比重,增加主觀題的比重,同時還應增加口試部分。在評分項目上,可以借鑑大學,增設“平時分”,既要保留傳統的期中、期末筆試形式,也要把課堂表現、做作業情況等平時表現算入總成績。測試方式以人爲本,體現出交際性特徵,從聽、說、讀、寫、譯諸方面對學生進行全面考察。

4、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隨着時代的發展,單一“黑板、粉筆、教材”的授課方式已經不能滿足教學需求,而計算機網絡和多媒體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普遍應用爲教學的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機。教師應充分利用好學校提供的有利條件,利用多媒體教學,用心製作課件,使學生在優化的學習環境中進行學習,提高教學效率。

六、結語

總之,通過本次調查,我們找到了當代中國小英語教學存在的優勢與不足,也認識到到中國小英語教學改革的艱鉅任務。英語教學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不懈的摸索與探討。如何使中國小英語教學符合學生、家長的要求,符合社會的需要,需要我們進一步探索研究,不斷深化教育改革,最終使中國小英語教學日臻完善和成熟。

中國小教育調查報告7

爲了深入瞭解徐聞縣教師繼續教育培訓情況,促進教師教育工作的可持續發展。我於20xx年4、5月與部分骨幹教師、班主任、新教師進行了個別訪談和查閱相關資料;並對徐聞縣220所學校上交的20xx—20xx學年度繼續教育年審學分登記表作了數據統計分析。現將調查結果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若干建議敘述如下。

一、徐聞縣教育系統人力資源基本情況

(一)全縣教師人數

全縣教師6359人,具有專業技術人員總數5380人,其中:高級職稱194人(國小4人,中學190人);中級職稱3650人(國小2335人,中學1315人);初級職稱1536人(國小801人,中學735人)。

(二)人員結構情況

引進的教師以大專以上學歷爲主,具有實踐經驗的高學歷的年輕人逐步走上中、高層管理崗位;中、高層管理人員堅持理念與定位培養,這樣可以加快教育現在化和較好地實現素質教育與現代文化的融合。

(三)教育局對教師的培訓情況教育局對教師每年平均培訓天數爲0—6天;平均培訓次數爲1—3次;培訓支出爲管理費用的3%—6%;教育局主要有四種培訓方式,分別爲內部培訓、委託外部培訓機構進行培訓並舉行各種現場會加以實踐。

二、徐聞縣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的主要舉措

(一)領導高度重視教師繼續教育工作

從科學發展教育的思路出發,徐聞縣教育局領導把抓師資隊伍建設作爲發展縣教育的根本。近年來,相繼出臺了《徐聞縣教育局關於印發中國小教師全員培訓計劃的通知》、《徐聞縣教育局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的意見》,並正在擬訂《徐聞縣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獎勵辦法》。以上文件對促進徐聞縣教師繼續教育的深入開展,影響極大。特別是今年縣裏決定拔專款,用於解決教師參加縣級培訓的費用。從今年起,徐聞縣教育局組織的班主任培訓、骨幹教師培訓、新教師培訓、等集中培訓已沒有收取培訓費、資料費。如,免去了以往教師每人每年每科40元的繼續教育培訓費,僅此一項全縣每年就免收了70多萬元。今年全縣繼續教育人數6359人,合格5724人,合格率爲90%。

(二)教師繼續教育走內涵發展之路

1、把師德教育作爲繼續教育的重要內容,從抓師德建設入手抓教師隊伍建設,進一步增強教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不斷提高教師的師德水平和業務水平。 2、徐聞縣繼續教育工作重點已從培養數量充足、學歷合格的教師轉向培養質量達標、能力勝任的教師。統計顯示,徐聞縣國小、國中、高中教師學歷合格率分別是98。53%、100%、90。46%,已超過國家規定標準。

(三)基本形成“縣、校”教師繼續教育體系

1、開展以需求導向的“送教下鄉”活動

爲了切實增強繼續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每年由各中國小校上報培訓需求信息表,進修校分類整理後,組織縣內外優秀教師到鄉鎮學校進行現場課堂教學示範和專題講座。這樣就解決了“理論性培訓”與“操作性培訓”相脫節的問題,很受基層學校歡迎。本年度共開展了70多場次“送教下鄉”活動,足跡遍及全縣70多所學校,共3200人次中國小教師參加了培訓。

2、縣集中培訓管理精細化

落實培訓項目專人管理,從學員情況分析、培訓預案制定、內容安排、活動設計、組織實施等各個環節對培訓負責。運用現代成人教育理念,改變過去以講座或會議爲主的培訓方式。培訓前深入調研,瞭解培訓對象需求,制定培訓方案;培訓中增強互動;培訓後及時反饋。通過自主交流、小組討論、現場觀摩等形式,充分體現了培訓過程的針對性、平等性、參與性、實效性,調動了教師參加培訓的積極性。今年教育局組織參加各類短期培訓的教師有2289人,佔全縣教師總數的36%,是參訓人數最多的一年。

(四)初步建立徐聞縣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評價機制

1、對教師繼續教育的評價

將繼續教育作爲職稱評聘的必要條件,納入教師崗位考覈的內容。凡年度繼續教育未達學分最低要求者,當年度繼續教育爲不合格;凡本週期滿時,未完成總學分最低要求或未完成每個板塊相應的最低學分者,視爲本週期繼續教育不合格。

凡繼續教育年度不合格者,當年年度考覈爲不合格;本週期繼續教育不合格者,不得續聘,不得申報高一級職稱,不得評優評先。新教師未完成上崗培訓規定學時者,不得轉正定級。

2、對學校繼續教育工作的評價

制定《徐聞縣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工作考覈辦法》,從今年開始,擬每年對全縣各中國小的繼續教育工作按組織管理、計劃落實、活動開展、績效(主要包括各學校應培訓對象參加縣級培訓的優秀率、合格率、出勤率)等指標進行全面考覈,在此基礎上,評出徐聞縣教師繼續教育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

三、徐聞縣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部分學校對繼續教育重視不夠

按照20xx—20xx學年度繼續教育學分驗審日程安排,有25%的學校無故不在規定時間送審。部分學校的校本培訓應付了事,送審材料在網上下載,明顯做假。特別是個別鄉鎮國小,繼續教育送審極其草率,基本沒有培訓項目的印證材料。

調查顯示,大多數教師認爲參加繼續教育是有必要的,但主動要求參加培訓的教師不到五成。學校制定了各種學習制度,組織了各項學習活動,花費了大量的精力財力,而教師卻並不積極參與。上交作業有不少是抄的,學習筆記是檢查前連夜趕的,教師自我培訓意識、熱情的缺乏是教師繼續教育面臨的主要問題。

(二)缺乏繼續教育過程管理

目前的繼續教育考覈基本上還是終結性考覈,缺乏繼續教育過程管理。考覈流於形式,很多時候唯一的考覈就是考勤,只要人到場了,甚至只要考勤時人到場了,就可以獲得繼續教育學分。而學員在學習過程中的評價往往沒有及時跟上,尤其是對學員學習態度方面的評價不足,導致學員學習積極性沒有及時提高。這樣既缺乏激勵性,又助長了形式主義、弄虛作假之風。

(三)校本培訓不規範

不少學校不知道校本培訓如何開展或者把它完全等同於常規教研活動,沒有客觀分析學校教育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及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制定相應的培訓規劃,爲了完成規定的校本培訓學時任務,敷衍了事。

(四)高中教師參加縣以上規範化培訓的比例較低

按照《徐聞縣普通中國小教師20xx—20xx學年度繼續教育管理實施細則》文件要求,不少高中學校教師沒有完成繼續教育板塊要求,表現在參加縣以上規範化培訓的科目不夠,且明顯低於國中和國小教師參加縣以上培訓的'比例。國中教師95%參加了縣級以上組織的規範化培訓,而高中僅爲70%。

(五)培訓內容難以滿足教師需求調查顯示,60%的教師把“教學培訓”作爲培訓內容的首選,“通識培訓”是最不受歡迎的培訓。

培訓沒有把教育理論、教學論、學科教學三個層面的內容有機整合在一起;沒有以具體的教育教學實踐爲基點確定培訓主題和安排培訓內容;沒有解決教學實際中的困惑;沒有教給教師最迫切和最需要的知識與技能。雖然講的東西涉及教師應具備的學習內容,但與教師們關注的課堂教學有一定的距離。

四、建議

(一)建立以制度作保障的教師繼續教育長效機制

1、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不能僅僅當成教師個人的事情,要求學校和有關部門做出系統反應,使繼續教育步入良性發展軌道,切實推動教師專業發展。學校要設立繼續教育領導小組,校長是第一責任人,由分管副校長、教務主任、骨幹教師代表組成繼續教育領導小組,具體落實繼續教育的開展。

2、依法治訓,堅持“先培訓,後上崗;不培訓,不上崗”的原則。對積極參加培訓的單位和個人要給予物質和精神獎勵,形成一個愛學習的氛圍,變培訓的“外鑠性”爲“內發性”。實現由“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使培訓成爲自覺行爲。

3、召開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現場會,表彰一批繼續教育先進學校,發揮繼續教育先進學校的示範輻射作用,帶動全縣學校繼續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

(二)開展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需求調查1、良好的培訓效果取決於對培訓對象實際需求的全面分析,增強對培訓前期的需求調查研究,才能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學校必須對該校教師專業發展需求現狀作一次全面真實地瞭解,分析存在的主要問題。然後對發現的主要問題進行梳理,明確一段時間的重點培訓內容。在確定了主要內容之後,再選定一些對主要培訓內容有幫助的輔助學習內容,使培訓內容有系統,有重點。在明確學校培訓主要內容的基礎上,每一個教師根據自己的不同情況,確定自己的側重點,形成適合自己特點的培訓內容系列。學校制訂學校學年度校本培訓計劃,每個教師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訂個人的年度自我培訓計劃。

2、採用問卷《徐聞縣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需求問卷調查表》,其中包括基本情況、參訓目的、對知識和能力的需求、對培訓方式及時間安排的建議等,對本縣中國小教師進行繼續教育需求的問卷調查。對問卷調查數據信息進行整理和分析。根據需求調查情況,針對性的提出本縣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目標、內容、方法、管理等的初步實施方案,並在學校和教師中廣泛徵求意見,形成本縣繼續教育實施方案和學校開展校本培訓的指導建議,重在操作層面。開發適合本縣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需求,具有實踐價值,針對性強的課程體系。

(三)立足課堂教學實踐開展培訓

教師的專業發展始終不可能離開課堂,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的目標,是爲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過去,教師培訓多采用講授法的形式,離開了真實的課堂教學情景,理論與實踐脫節,教師普遍反映很難把新課程的理念運用到日常課堂教學中,因爲教學行爲這種實踐性知識難於通過別人的直接講授而獲得,只能在教學實踐中發展和完善,因此,培訓中應多開展課例教學。

深入挖掘校內培訓資源,充分發揮骨幹教師“傳、幫、帶”作用,對優秀骨幹教師課堂教學進行“觀摩—研討—模仿—創新”,再實行“自我講課—同行研討糾錯—重新設計—再講再評”的對照訓練,這樣以課堂教學案例爲載體,通過“在做中學”,提升教育理念與教學行爲的結合度,促進理論向實踐的轉化。

(四)以市縣校級課題研究爲抓手

課題研究是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有效途徑,也是校本培訓的重要形式。教師如果能夠完整地開展一個課題研究,就能基本掌握教育研究的步驟、方法。具體的研究思路是“發現問題,確立課題—分析問題,尋找策略—解決問題,開展研究—總結經驗,成果交流”。

研究的課題應該來自於課堂,來自於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以教師自身最急於解決的真實問題、現實問題爲研究課題。

要樹立“向教育科研要質量”的意識,以課題做平臺,集中精力攻關,解決學校發展和教育教學實踐中的難題。

(五)加強校本培訓管理

1、加強校本培訓管理,提高校本培訓質量。每年對校本培訓的成效作一次評估,評估內容主要有校本培訓的組織領導、規劃、內容開展情況、效果、個人檔案資料、經費支持等,評估結果通報全縣中國小校,作爲考覈校長政績的必備條件。

2、縣繼續教育中心要派指導教師到學校瞭解校本培訓開展情況並幫助學校解決培訓過程中的困難,查看培訓檔案資料,確定校本培訓內容,幫助制定校本培訓方案,建立校本培訓制度。

3、做好培訓後的跟蹤反饋,在培訓機構與參訓教師之間建立長期、有效的聯繫通道,使培訓教師或機構隨時瞭解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或好的經驗,參訓教師也可以隨時向培訓教師或機構反映新課程實施過程出現的問題或請求指導。這樣可以使教師培訓更加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五、結束語

通過對徐聞縣中國小教師的繼續教育進行的人力資源管理中培訓環節的調查中可以發現,本縣教師繼續教育在人力資源管理中培訓職能的重要性的認識逐漸清晰。但我們也應看到,在教師繼續教育培訓管理方面還存在着一些問題和不完善的地方,需要不斷的加以完善和解決。如何採取有效的方式,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師繼續教育的培訓,將教育系統後備人才的儲備與教師的職業生涯結合起來將是本縣教育系統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的重要課題之一。

中國小教育調查報告8

一、前言

國小升入中學後學生生活發生明顯變化。首先,環境變了:同學結構重新組合,原來的位置發生變化,優秀的同學更多了;與教師關係有了變化,中學接觸教師也更多,班主任的管理和照顧不像國小那樣周到。這就要求國小培養的學生具有學習自覺性、較強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良好的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其次,學習任務和特點有了很大變化:課程的深度、廣度、難度,知識的密度有很大增加,老師教學中比較“開放”,這就要求學生具有刻苦學習的精神、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較強的心理承受力。第三,國小與中學的管理不同:中學開展活動常由學生負責,教師只作引導;中學自由支配的時間更多。這就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自理能力,有對行爲進行自我抉擇併爲自己的行爲承擔責任的能力。

二、調查研究

1、目前中國小教育銜接上存在的主要問題。

要幫助孩子平穩地完成從國小到中學的過渡,亟待解決的問題涉及四個維度:

(1)道德水平和行爲習慣;

(2)心理承受能力;

(3)人際關係;

(4)創新精神。

如果這些方面的問題能夠得以解決,最終就能培養出具有良好適應力的學生,從而實現國小與中學教育的良好接軌。

2、解決問題的主要途徑是心理健康教育。

從理論上,要解決上述的問題,實質上就是要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道德水準、獨立自主的個性、完善的社會適應性、交往的合作性,塑造學生具有完善的人格、富有勇於創新的精神,這些都是基本的心理素質。從實踐看,中學老師評價比較好的4所國小的經驗總結中也反映出,抓心理健康教育能對幫助國小生儘快更好地適應中學生活,打下良好基礎。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

1、進行教育思想大討論。

把心理健康教育當作一件大事來抓,必須使教師的學生觀、教育觀發生變化。進行教育思想的大討論,是改變教師的學生觀和教育觀的有效途徑。例如通過培養學生創造精神的討論,使教師認識到教育中一個要求、一個標準、一條出路,嚴重束縛了孩子個性的發展兒童的天性和潛能在我們統一的規則下將會一點點被扼殺,所以培養學生創造精神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教育思想討論,使教師進一步認識到要尊重學生人格,注重個體差異,愛護與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幫助學生自主學習,將自己的角色由“權威者”、“塑造者”轉變成“協助者”、“服務者”。

2、進行教法改革。

教法改革的核心是教學生“學會生存”、“學會關心”、“學會學習”和“學會創造”。“學會生存”是要求學生具備與瞬息萬變的世界相適應的知識和能力,國小階段要讓學生學會安排自己的學習、活動和生活。

3、教育過程中弘揚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選擇性和創造性。

教育過程中注重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使學生由消極被動地學習到積極主動地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通過開展自由的課堂討論,讓學生各抒己見,什麼想法都不受約束,使許多求新求異的火花得以在順暢的思維中迸發出來;發揚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讓每個學生在各項學校、班級組織的活動中都做“主角”,不做旁觀者:舉行一些“學生自主”的活動,由學生自主確定活動主題,設計,主持活動內容和進行活動評價;開展“假如我是班主任”、“假如我是中隊長”、“今天我是一日小班長”的主題演講,羣策羣力制定班級管理目標;通過“一事一議”、“課間怎樣與同學友好相處”等主題討論,進行自我教育,認識自己,悅納自己,欣賞自己的長處,改正不足,學習心平氣和地接納別人的意見,剋制自負、自傲、自卑、自責等不良的情緒和反應;設置學生自己負責的“圖書角”、“生物角”、“作業展”等,發揮和發展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創造性。

4、加強小組活動,促進學生交往。

加強小組活動,以小組活動來組織教學:預習、朗讀、研討、質疑、評價。還可以實行小組長“自主承擔、輪換負責”制,按學科或“職能”各設一名小組長,如數學組長、語文組長、預習組長、討論組長、朗讀組長、分析例題組長、實驗操作組長等等,並定期輪換,這樣每個學生都能表現自我,都能受到學習管理的訓練。

5、創造成功的心理體驗。

成功的體驗會給孩子自信。教師要珍惜和接納孩子的每一次努力、每一點成功,引導學生去領略無處不在的成功喜悅。如在大衆面前順利地作了三分鐘的發言,球賽結束前三秒鐘仍作了最好的發揮,考試因審慎而多得了幾分,等等。對於每一個學生,既要求他們有遠大的抱負和追求,又必須讓他們按自己的實際水平和能力,一步一個臺階地去接近。幫助學生設定一些通過努力有把握成功的短期目標,讓學生付出努力後能看到自己的成果。如過去對學生期望過高,就作適當調整。經過奮鬥獲得勝利能幫助學生恢復自尊與自信,去爭取更大的勝利。

6、開展心理輔導活動。

心理輔導活動多種多樣。如:設立心理輔導站,由專職心理輔導員、班主任擔任輔導員,耐心聽取同學的內心傾訴,熱心幫助解答問題建立“諮詢信箱”,開通“熱線廣播”,讓同學把自己的心理問題寫出來投進信箱,心理輔導員以專門回信的方式和同學交流談心,解決他們的心理憂慮,開闢心理健康教育專欄、開設心理輔導課、舉辦心理講座,介紹有關的'心理知識和解決生活中小矛盾;進行考前心理疏導,漫談如何公平競爭、如何正確認識自我價值、如何正確對待挫折、如何克服煩惱、控制憤怒、消除嫉妒,介紹交往的準則、人際溝通的方式和技巧,指導同學們以健康的心態去學習和生活,等等。

7、開展藝術活動,陶冶同學的情操。

利用學生愛唱愛跳的天性,舉辦舞蹈、歌詠、書法、繪畫、籃球等興趣小組,每個同學都可按自己的興趣愛好,選修其中一項。既培養同學廣泛的興趣愛好,使個性特長得到充分發揮,還能夠促進其身心得到健康和諧的發展。同時也可以提高其鑑賞美的能力,爲陶冶同學的情操,促進心理素質的提高服務。

8、通過體育遊戲活動,優化同學的人際關係和鍛鍊意志。

體育鍛煉是最具積極意義的保健措施,不僅是增強學生的體質、消除疲勞、調節緊張的學習生活、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還是形成開朗、堅強堅韌、積極進取的良好性格的重要途徑。因此,有關身體運動方面的活動是與道德教育、文化科學知識教育等有着同等重要價值的教育活動。

9、結合國內外重大事件進行教育。

結合國內外重大事件進行教育是有效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種措施。例如運動員爲祖國爭光,奪得的每一塊金牌背後都有令人感動的故事,而這些恰恰都是活生生的最好的心理教育材料,使同學們意識到良好的心理素質和高超的競技水平是奪得金牌的根本保證。

中國小教育調查報告9

引言:20xx年xx月xx日、四月間,我校承擔的省級課題《信息技術環境下縣域中國小藝術教育協同發展研究》,在課題負責人陸正啓、李苗老師的率領下,課題組全體成員分成5個小組,重點調查了我縣*所國小、*所國中、*所高中的藝術師資配備情況;藝術教室、教學器材的擁有使用情況;信息技術設備、資源的擁有使用情況;近三年開展的藝術類教學教研活動及取得的成果情況。

本調查報告研究,旨在對縣域內中國小美術、音樂教育和信息技術設備、資源狀況進行摸底,收集課題研究所需的第一手資料。接下來,課題組將依據調查資料,結合相關文獻理論,提出縣域中國小藝術教育協同發展實施方案,制定操作規程,並針對性地施以各項干預措施,進而論證課題研究的前期預設,實現在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縣域內城鄉之間、不同學校之間藝術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協同並進。同時,本調查報告也爲今後進一步研究區域中國小藝術教育協同發展問題提供借鑑,驗證其有效性、可行性。

一、研究背景

1、幾個重要概念的界定

藝術教育:這裏專指美術、音樂教育;協同發展:協調多所學校相互協作完成共同發展目標,它可以是以強帶弱,也可以是強強聯合;信息技術環境:指基於計算機和網絡通信技術用於中國小教育教學的獲取、加工、存儲、變換、顯示和傳輸文字、圖像、聲音信息的方法和設備環境;縣域:指xx縣轄區範圍。中國小:以研究國小、國中兩個學段爲主,高中爲輔。

2、問題的發現與提出

我工作三十餘年,經歷了從農村到城區、從國中到高中的美術教育生涯。三十餘年來,我的工作地始終不出生我養我的xx這片熱土,目睹了xx縣中國小藝術教育從無到有、由弱變強的全部過程。我既是縣域中國小藝術教育發展的見證者,更是直接參與者。1990年10月,xx縣中國小藝術教育研究會的成立,是我縣中國小藝術教育事業發展的分水嶺,具有里程牌意義。那時我參加工作不久,是一名研究會成員,在研究會負責人的帶領下,做了大量縣域中國小藝術教育協同發展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如今快三十年了,社會在轉型、在發展,城鄉面貌已發生巨大變化。縣域中國小藝術教育也出現許多前所未有的新情況、新問題,尤其是在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如何做好縣域內中國小藝術教育協同發展研究工作,是我們面臨的又一次新挑戰。經過周密計劃與部署,我們決定再出發、再研究、再提升。

二、目標與內容

1、研究目標

(1)培養提升學生信息素養。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思動腦,使學生在信息化環境下對美術、音樂的學習成爲自主探究、實踐創新的.過程。以在線課堂、網絡教育模式爲主實施遠程教育,在多媒體網絡課程爲核心的教育環境下,使學生充分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逐步建立起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學習模式與思維方式。

(2)培養提升教師信息素養。教師通過雲盤、局域網、公共賬戶等方式建立共享資源庫,收集包括教學設計、課件、微課、課例以及來自網絡的音頻、視頻、微電影等信息資源,供大家整合利用,推進藝術教育信息化。並以報告、講座等培訓形式對組內、組外校內、校外縣內藝術師資進行相關培訓,促進藝術教師縣域流動與協同發展。

(3)中國小藝術教育協同發展:通過培養提升學生和教師信息素養,師生均能很好地運用現代教育信息化手段,共享網絡教育資源,進而優化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促進縣域內中國小藝術學科發展。改善縣域內中國小藝術教育發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現狀,促成城鄉之間、不同學校之間藝術教育協同發展,齊頭並進。

2、研究內容

(1)抽樣調查縣域內中國小校信息技術設備、資源擁有使用狀況;藝術教育師資配備情況(含人數、性別、年齡、學歷結構等);藝術教室及器材的擁有、使用情況;近三年各種美術、音樂類活動開展情況及取得的教研成果等。

(2)採集樣本學校(新橋中心學校、泊湖中心學校、雷陽中心學校、華陽中心學校、沈衝中心學校、賽口中心學校、涼泉國中、高士國中、賽口國中、雷池國中)以上四項數據,並對數據進行分析,發現問題並提出應對措施,形成本調查報告結論,供課題組進一步開展各項研究活動參考使用。

中國小教育調查報告10

隨着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競爭的加劇,社會發展對人才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衆所周知,基礎教育是教育事業的奠基工程,也是人生的奠基階段。基礎教育要迎接時代的挑戰,爲國家和社會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就必須實施素質教育。從基礎教育面臨的形勢來看,現在可以說是建國以來經濟發展最快、政治形勢最好的一個時期,應該看到我國的基礎教育所面臨的不僅僅是挑戰,更面臨着改革與發展的大好時機,一個有利於實施素質教育的大環境正在逐步形成,我們要抓住機遇,開拓進取,積極推進素質教育。當然,推進素質教育要因地制宜,不同的地區應該採取不同的措施。那麼,忻州市近年來實施素質教育的情況如何?本文將在調查的基礎上,分析其現狀及原因,並對素質教育的實施提出自己的建議。

一、素質教育的內涵

素質教育的概念,在我國產生於上世紀80年代中期。1985年《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指出:“教育體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國民素質,多出人才,出好人才。”這可能是提出素質教育概念的來源。然而,“素質教育”一詞正式提出最早則是見諸於《上海教育(中學版)》1988年第11期刊載的言實《素質教育是國中教育的新目標》一文。此文是針對上海改變國中薄弱學校,全面提高國中畢業生素質而寫的一篇論述。從此,“素質教育”一詞頻繁使用。然而,時至今日,有關素質教育的界定,可謂衆說紛紜。其中最具權威、運用最多的是《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的表述,即“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爲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爲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筆者將從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比較中,來界定素質教育的內涵。

素質教育的第一要義是面向全體學生。實施素質教育首先要有普及意識,淡化選拔意識。而“應試教育”面向的是升學有望的少數學生,是“英才教育”。

素質教育的第二要義,就是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而“應試教育”往往着眼於學生智育方面的發展,卻削弱了德育、體育、美育等方面的發展,是一種不完全的畸形教育。素質教育的第三要義,是讓學生主動發展。只有讓學生主動發展,人才規格纔會有多樣性,才能符合經濟和社會發展對人才的多層次需求。而“應試教育”則是學生機械被動地學習,死摳書本,脫離實際的教育。

素質教育的第四要義,是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生活、學會健體、學會創造和學會審美的開放教育。而“應試教育”是把學生選拔出來送入高一級學校作爲學校教育的唯一目標,把課堂和書本作爲教學的唯一途徑。

通過以上的比較,我們對素質教育下一個簡單的定義:素質教育是讓每個受教育者都能積極主動地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得到全面發展,使他們不僅學會求知,更重要的是學會做人,學會生活的開放式教育。

二、忻州市國小素質教育的現狀

素質教育作爲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在我國已推行二十多年,其觀念已被人們普遍接受。但是近年來不少地方的現實情況與素質教育背道而馳,有人形象地說是轟轟烈烈講“素質”,紮紮實實幹“應試”,應試教育愈演愈烈,學生負擔有增無減。應試教育在家長和學生思想當中還有很大的影響。比如:學校不抓應試了,不重視成績了,不再排名次了,一些家長和學生反而感到沒底了,沒有動力了。他們認爲面對激烈的升學競爭和就業競爭,只有讓孩子們上了重點國小、重點國中、重點高中、重點大學,纔能有好的工作,好的未來。總之,素質教育推行這些年來,“兩張皮”的特點越來越顯著。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忻州市國小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也進行着艱難的探索。素質教育理念在該地已被社會各界所接受,在實施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但由

於受到社會、歷史、經濟、地域等因素的影響,素質教育的實施還存在許多突出的問題和困難。筆者以忻府區實施素質教育的具體狀況來窺視忻州市近年來落實素質教育的情況。忻府區隸屬忻州市,是忻州市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轄3個街道、6個鎮、11個鄉,總面積1954平方千米,總人口52萬人(20xx年),其中城區人口萬左右。該區現有國小335所,1464個班,其中城區公立國小19所,民辦國小6所。以20xx年爲例,城區國小生入學人數32103人。可見,該地絕大多數國小在鄉村,同時城區國小入學人數和學校數量極不相稱。爲了瞭解該地近年來素質教育的實施情況,和進一步完善素質教育,筆者採用問卷和訪談相結合的方式調查了忻府區辦學條件較好和師資力量較爲雄厚的三所國小,即七一路國小、長征路國小和實驗國小。本次調查發放問卷140份,其中學生問卷100份,教師和家長問卷各20份;收回有效問卷,學生問卷89份,家長問卷17份,教師問卷19份,有效回收率爲學生89%,家長85%,教師95%。

(一)目前取得的初步成績

1、學校師資力量較爲雄厚。坐落在忻州市七一路氣象巷的七一路國小,在校教職工120人,專任教師109人,其中國小高級教師49人。教師學歷大專以上佔88%。擁有國家級模範教師1人,山西省特級教師1人,省級模範教師3人,省級教學能手5人,省學科帶頭人2人,省級骨幹教師5人,省級優秀班主任11人,市級教學能手12人。實驗國小在校教職工190多人,其中大專以上佔77%(本科學歷佔27%,大專學歷佔50%,)。長征路國小在校教職工180多人,其中大專以上佔55%。雖然學歷不等於能力,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些情況。從調查數字可以看出,該地國小教師學歷較高,學校師資力量雄厚。

2、多數教師具有終身學習的理念。信息化時代,教師不再是知識的絕對擁有者,希望依賴已有的知識來應付學生的日子已一去不復返了。本次調查顯示,87%的教師都具有終身學習的理念,他們通過自考、函授、電大等形式付諸實踐。此外,學校領導也十分重視教師的繼續教育。在調查中,實驗國小的教導主任詳細說明了他們學校的教師學習情況。每學期都要舉行青年教師講課比賽,教師教學經驗交流會、出差培訓、定期在職培訓等。可見,終身學習理念受到教師和學校領導的普遍重視。

3、學生學習動機廣泛,學習興趣濃厚。應試教育以學生的考試升學爲要義,從而在課程設計、教學計劃的實施等方面不顧學生的學習興趣,壓抑學生的個性發展。而素質教育則重視教育的人本性,提倡尊重學生的學習興趣。調查顯示,學習動機是爲“社會作貢獻”的國小生佔75.9%,“報答父母”的.佔41.4%,“考大學”的僅佔6.9%。可見,該地國小生有着廣泛的學習動機,而且多數人有着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考大學不再是他們學習的唯一目標。

(二)存在的突出問題

1、學生學習負擔太重。推行素質教育後,學生的學習負擔如何呢?是減輕了還是加重了?這是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對於家庭作業的負擔問題,從對國小生週末進行活動的調查中發現。週末國小生將大部分時間主要用於做作業的爲100%,其中週末進行補課(包括學校補、家裏補、校外補)的爲 48%。對學生每天看幾個小時電視的調查結果表明,國小生看電視平均每天在1小時以下(包含沒有看電視的學生)佔問卷的比例爲53%,其中完全沒有看電視的佔28%。25%的國小生沒有看電視是因爲作業太多,38%是因爲父母不允許。由此可見,該地國小生的生活每天基本上是圍繞學習展開,課外活動的機會很少。

2、班容量過大,因材施教難以實施。調查顯示:七一路國小是市教育局直屬六年制六軌國小。學校現有2654名在籍學生(一年級440人,二年級431人,三年級479人,四年級(五制)413人,四年級(六制)373人,五年級518人),設30個教學班,平均班容量爲89人,最大班容量爲106人。實驗國小在校人數3038,現有班級30個,平均班容量爲100人。長征路國小在校人數3000人,現有36個班,平均班容量爲83人。在調查中還發現,畢業班(五、六年級)班容量普遍超過100人。這樣不僅加重了教師的工作量,而且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不利於因材施教。

3、評價機制不完善。“評價是指人們對某一事物做出的價值判斷。教育是人類的一種有目的的社會實踐活動,自然離不開評價。”長期以來,由於“應試教育”思想在人們頭腦中根深蒂固,升學率和高分數成爲衡量學校、教師、學生優劣和好壞的唯一標準。長期形成的一整套“應試教育”運行機制,嚴重阻礙了素質教育的順利推行。在調查中發現:考試分數和升學率,雖然不是評價學生、評價教師、評價學校的唯一標準,但卻深受人們重視。該地在國小生學業成績評定中採用百分制,這無疑是加重學生心理負擔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爲百分制劃分太細,可比性太強,一分之差可見高低,增加了國小生的心理壓力。在調查過程中,有一名四年級的學生,平均98分,竟排在20多名的位置,給孩子自尊心造成很大挫傷,家長也爲之不安。其實,國小階段,學生年齡還小,所學知識也較淺,身心正在不斷髮展,是需要全面打基礎的時期。所以,對國小生來說,百分制貌似準確,其實並不科學。由於考試分數作怪,國小生心理緊張,時常處於焦慮、壓抑的狀態,孩子純真的心理、活潑的天性受到影響。其次是不利於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由於以考試和分數爲槓桿,學校教育強化了智育,輕視了德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以四年級的課程安排爲例來說,一週上35節課,文化課21節,佔60%;德育課1節,佔2.9%;體育課2節,佔5.8%;美術課2節,佔5.8%;勞動課缺乏。而許多情況下德育、美術等課被看成是副課,常常被領導甚至教師忽視,要麼教師不上,要麼被主課語數所擠佔,這偏離了教育方針,違背了教育規律,造成學生綜合素質下降。

4、師生關係不和諧。在教育活動中,教育質量的好壞,關鍵在於教師。教師素質表現在教育活動的方方面面,如教學水平、師生關係、管理班級的藝術等。而學生對老師的態度則很大程度地影響着教師的教育效果。該地教師從整體上說,素質是比較高的,也比較熱愛教育事業,但也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在本次調查中,學生大多數的意見集中在對老師的看法方面,集中在處理與學生的關係上。認爲教師不應該偏心,要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教師不應該太嚴厲,要對學生友善;要經常和學生交流、溝通;要尊重每一個學生等。這說明和諧的師生關係是該地教學過程中所缺乏的。

5、家庭教育中存在許多突出問題。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環境。家庭教育是在父母和子女共同生活中,通過雙方的語言交流和情感交流進行的,孩子對父母有特殊的信賴。家庭教育作爲起始教育,對每個人的成長都有着重要的影響。隨着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該地家庭教育雖然出現了可喜的變化,但仍然存在着不少與素質教育不相適應的問題。在調查中發現,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過分溺愛。愛自己的子女是父母的天性,但愛的過分了,就會適得其反,達不到愛子的目的,而是害子。今天,我國新生一代,大多是獨生子女,被父母溺愛的比比皆是。在家長調查問卷中,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平時你會讓孩子做家務嗎?”結果87%的家長持否定態度。理由是孩子作業太多,沒有時間或是沒有什麼家務可以讓孩子做,認爲他們的重要任務是學習。可見,父母對孩子傾注過分的愛,包辦代替,而不注重培養孩子的勞動能力,導致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差,社會適應能力弱。

(2)缺乏有效溝通。由於意識到早期教育的重要,家長們不惜花費大量的財力、物力來滿足孩子們的多方面要求,有的甚至節衣縮食也在所不惜。但同時由於家長們忙於工作或個人娛樂而無暇照顧孩子,使孩子們長時間缺乏親子接觸和父母的關懷。調查中發現,目前,忻州市的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大致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A、溝通人數少。調查結果顯示,對於成長過程中遇到的煩惱等問題,85.7%的孩子不會與父母交流,理由大多是父母會曲解他們的意思。

B、溝通時間短。父母忙於工作,很少抽時間與孩子溝通。

C、溝通效果差。在訪談中瞭解到一些家長的無奈,他們很想與孩子溝通,可由於自身素質不高,有時會感到力不從心。

(3)家庭教育的方法簡單、陳舊,與素質教育的要求不相適應。調查中發現:有的家長實行棍棒教育;

有的家長實行金錢教育;有的家長搞專制教育;有的家長

整天喝酒、打牌、搓麻將,使孩子缺乏安靜的學習環境等。可見,家庭教育存在的一些問題和誤區,嚴重影響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影響兒童的身心發展和健康成長。

三、忻州市國小素質教育存在問題的原因

影響該地素質教育實施的因素很多,筆者試圖從歷史、現實兩大方面來探討和分析。

(一)從歷史因素分析

1、重人文、輕自然。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文明古國。在我國的傳統文化模式中,“主要是人文的東西,而缺乏自然的東西。

人們以模仿過去或他人的經驗來生存。”這種傳統文化直接影響着我國的教育發展。忻州市國小作爲我國教育系統的一部分,毋庸置疑也受這種傳統文化的影響。主要表現在:(1)重視德育和智育,輕視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形成以德育爲中心的一種不完全教育。(2)重視間接經驗的學習,輕視學生直接經驗的獲得,從而導致學生動手能力、實踐能力不強。

2、重考試、輕素質。在傳統教育中,我們不難發現,無論是古代的科舉制度,還是近現代的教育制度,基本上都是應試教育的模式。比如科舉制度最重要的歷史價值在於區分優劣、劃分等級、評價好壞,爲封建社會選拔合格人才。科舉制度沿襲了數千年,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許多問題也因此沉積下來。新中國成立後,大學、中國小教育迅速發展,考試成爲教育發展狀況的重要評價體系。在這種社會大環境的影響下,忻州市學校教育也是圍繞考試而展開,缺少甚至忽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和素質的提高。當地人們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都十分重視考試,強調分數,把分數作爲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考試成績好,似乎就意味着一切都好。事實上,考試成績好,並不意味着素質就高。

毋庸置疑,該地的教育至今仍然延續着這種傳統方式,幾乎每個孩子都得考試;幾乎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在爲升學考試做着緊張的努力;幾乎所有的教育都成了學生參加考試的工具,考試成了學生學習的唯一目標。於是學校考什麼教師就教什麼,學生也就機械地接受什麼。在許多學校,課程表上雖然有體育、音樂、美術等課程,但那都是應付上級檢查,或即使真正上了,也缺乏專業的老師;教師成了教學機器,課堂上滿堂灌,對“主課”的知識點講了又講,生怕有半點疏忽;學生成了學習機器,教師教什麼就學什麼,沒有一點學習的自主性。總之,我國的傳統教育和傳統文化長期以來對現代教育還有着深刻的影響。

(二)從現實因素分析

1、經濟落後,教育投資少。不可否認,建國以來,尤其是近十幾年來,隨着國家和各級政府對教育的高度重視,忻州市的教育事業無論是規模還是質量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由於該市經濟發展較爲緩慢,發展水平較低,導致其教育投資一直嚴重不足。而素質教育的實施,必須有一定的物質條件作保證。如教師的培訓,校本課程的建設,教學設備的購置,校園環境的建設等,都離不開資金的投入。可見,經濟落後,教育投資不足直接影響素質教育的實施效果。

在調查中發現,由於該市經濟落後,優質教學資源有限,政府只能把有限的財力集中投入到幾所學校,從而導致學校之間發展不平衡,結果導致非重點學校資金投入不足,難以發展,而重點學校投入相對較多,生源廣,甚至人滿爲患。如調查中的三所國小(實驗、七一路、長征路國小),班容量普遍較大,這樣很不利於因材施教,不利於教育的均衡發展。

2、考試製度和課程體制不合理。

(1)考試內容和考試形式單一。調查發現:該地學校主要採用筆試的形式來考查學生對基本知識的掌握。顯然,這種做法不利於學生動手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等的培養,不利於學生全面發展。

(2)課時分配不合理。調查發現,在課程安排上, 文化課佔總課時的60%,而在國外卻只佔到38%。在國外雖然也有考試課和非考試課之分,但沒有主課與副課之說,在課時安排上更沒有區別對待。目前我國有些地方已經開始向國外學習、開始逐步反思這個問題,甚至有的地方開始在實踐中嘗試,積累了不少經驗。但忻州市教育界乃至整個社會仍然沒有認識到這種變革的必要性,課時安排仍然停留在過去傳統的做法上,只是側重於學生智育的培養,把德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則擺在相對薄弱的地位,造成學生實踐能力和心理素質相對較差的結果。此外,該地目前一節課均爲45分鐘。而國外如英國的課時分配卻沒有統一的規定,它是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科的特點來靈活分配課時的。目前,我國一些經濟發達的地區也開始嘗試這種改革,即靈活設置課時,而忻州市在這方面卻尚未覺醒。

3、思想觀念落後。改革開放以來,該市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從總體上看,還是沒有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和人才觀。在調查中發現,現在人們主要還是依據“升學率”和“分數”來評價學校和學生。這是素質教育難以推行的思想障礙。

四、推動忻州市國小素質教育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筆者結合實際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能爲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提供參考,爲進一步推進和完善國小素質教育做一點貢獻。我認爲要確實推動素質教育需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切實減輕國小生課業負擔

中國小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是長期以來困擾我國基礎教育的頑症,是社會各界和人民羣衆十分關注的問題。近年來,全社會做出了很大努力,在減輕學生過重負擔的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爲使本地區減負工作達到預期的理想目標,筆者建議:

1、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使部分作業能在課堂上及時完成。

2、佈置家庭作業可以因人而異。

3、家庭作業儘量要少而精。

4、家長可以適當取捨家庭作業,同時要及時與老師溝通。

5、改變傳統的家庭作業的內容,佈置貼近生活的家庭作業。使孩子們懂得學以致用,增強做作業的興趣。

6、改革傳統的課時分配模式。要根據孩子的注意力和學科特徵分配學時,可以嘗試設置“長短課”或增加實踐課程。

7、做好家長的工作,使他們不要給孩子隨意佈置額外的作業。總之,只要學生課業負擔減輕了,他們纔能有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時間。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多次論述過這個問題,他指出“自由支配時間對於全面發展和形成他們的智力、審美的興趣和需要是必不可少的”

(二)順利推進小班化

小班化教學已成爲世界教育的一個發展趨勢。“所謂‘小班化’教學是指班級規模較小,人數在15——30人之間。究其‘實質’,則是以‘個性化教育’爲特點的現代教育理念。”從各國小班化教學實踐及我國部分省市的實際情況來看,小班化教學有利於學生個性的培養,有利於素質教育的實施。但在調查中發現,該地國小班容量普遍較大,這不僅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而且也嚴重影響了因材施教。當地許多家長、教師和有關領導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但如何有效控制班容量來實施小班化教學卻一直困擾着人們。針對這種情況,筆者認爲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大力發展經濟,加大教育投入,尤其是對師資力量薄弱學校的投入。在調查中瞭解到,有的學校門庭若市,有的則門可羅雀。究其原因主要是學校之間發展不平衡和優質教育資源有限。因此,當地政府應下大力氣縮小好學校與薄弱學校之間的差距,從投入、師資、領導幹部力量配備等方面向薄弱學校傾斜,尤其是要通過建立校際之間的校長和教師的交流或輪換制度,以迅速提高薄弱學校的教學質量。

2、鼓勵和支持多元化辦學。調查發現,該地國小以政府辦學爲主體,這不僅加重了政府的辦學負擔,同時也造成有的學校辦學經費不足,不能滿足羣衆日益增長的對教育多樣化需求。所以,該地政府應該積極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以多種形式辦學,使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共同發展。

3、改變人們的擇校觀念。當今家庭大多是獨生子女,家長都很重視子女的教育,所以都想讓其讀重點學校,結果導致重點學校人滿爲患。爲此筆者建議,家長在爲孩子擇校時,不要人云亦云,而要根據孩子的綜合情況來選擇適合他們的學校。

(三)建立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科學的評價機制

長期以來,社會評價學生就是看分數,差一分就會給學生造成很大的壓力,這很不科學。評價學生應按照全面發展的要求,看學生是否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得到了發展,看學生是否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了生動活潑的發展。現在全國許多地方的國小,如上海、北京、煙臺、汨羅等地,進行了評價改革實驗,取消百分制,實行等級加評語,淡化分數;還有的探索“素質學分制”,用正面、積極和充滿情感的語言給學生寫評語,激勵學生努力向上。這些舉措在當地受到人們的普遍歡迎,成效顯著。這些措施無疑值得借鑑。此外,筆者還建議:忻州市學校應實行考試製度改革。以“知識+能力”爲內容,採取“口試+筆試”的形式來全面考查學生,同時對平時表現好的學生可以試用免試製度,改變過去那種單一的考試製度,只有這樣的評價才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

(四)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

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是一種特殊的社會關係。師生關係的好壞直接影響教育工作的效果,甚至成爲教育成敗的關鍵。“現代教育思想告訴我們:師生關係健康、和諧,學生纔會接受教育,纔有可能培養成爲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在調查中發現,該地的師生關係仍然停留在師道尊嚴的舊模式中,教師和學生之間沒有人格、心理上的真正平等,所以教師應該擺脫師道尊嚴和教師角色的影響,把學生看作有獨立思想的個體,以心理學爲基礎,以人文精神爲核心,尊重學生個體,在人格完全平等的層面上來與學生交流和溝通。

(五)改善家庭教育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要求進一步改善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的質量。首先,家長要轉變觀念,破除長期應試教育形成的舊觀念,樹立素質教育的新觀念。其次,家長要善於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增強家庭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家長作爲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潛移默化中對孩子有重要的影響。因此,家長要樹立終身教育、繼續教育的理念。再次,家長應增強自身的責任感,切實承擔起教育子女的職責。最後,家長要學習、採用適應素質教育的新方法,建立良好的育人環境,父母要把孩子作爲一個獨立的人格來看待,培養孩子的多種興趣。“優秀學生的家長很重視孩子好奇心,鼓勵和支持孩子做感興趣的事情,並且讓孩子多見世面”。家長要在與孩子平等相處和相互理解中給孩子上好素質教育第一課。爲此,該地政府可以組織教育專題講座、開辦各種輔導班等。比如,可以利用忻州師院實力雄厚的師資來開辦家長學校等。

總之,該市素質教育已經被社會各界所接受,已經成爲人們的一種理性選擇,但在實踐中還存在許多的問題和困難,仍然需要繼續努力。當然素質教育的實施,決不是單純教育系統本身的事,也不可能由教育系統本身單獨完成,而是涉及全社會的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學校、家庭共同支持;素質教育的實施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長期不懈地努力。我相信:只有全社會長期不懈地努力,纔會讓國小生們有時間到書本和課堂以外的世界去觀察、去實踐、去體驗,還他們以色彩、歡樂、聰慧和靈氣,讓他們真正享受到教育所帶來的成長的樂趣,在充滿陽光的環境裏健康地成長!

中國小教育調查報告11

摘要:組成教學系統的基本要素是學生、教師與課程、客觀世界(特指英語語言)。如何把三者有機結合起來,收到最佳效果,是我實習期間一直思考的問題。通過校外實地教學,我意識到,能否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教學成敗的關鍵。所以,實習期間我就如何調動學生主動性、積極性這一問題展開了調查。

中學教育中,尤其是英語教育,應如何根據其自身特點有效地組織教學,一直是英語教育研究的重點。組成教學系統的基本要素是學生、教師與課程、客觀世界(特指英語語言)。如何把三者有機結合起來,收到最佳效果,是我實習期間一直思考的問題。通過校外實地教學,我意識到,能否調動學生學刁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教學成敗的關鍵。

所以,實習期間我就如何調動學生主動性、積極性這一問題展開了調查,調查對象是我任課的鄭州師範學校九九(1)一(5)班的學生,調查以問卷形式進行,共收回有效答卷250份。調查的題目共六個:

(1)對英語課的興趣;

(2)英語課上的主動性積極性的重要性;

(3)英語教學的交際特點;

(4)師生關係對英語教學的影響;

(5)在課堂教學中師生的角色與作用;

(6)你心目中的英語教師。

統計分析如下:

一、學習興趣對發揮主動性、積極性的影響情況

喜歡、一般、不喜歡

人數:103、46、101

百分比:41.2、18.4、40.4

從上表可以看出,喜歡上英語課的和不喜歡的比例基本持平,中間部分比例很小,呈兩極分化態勢。說明學生對待英語課的態度觀點鮮明,它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效果。學生們喜歡英語課的原因主要有:認爲英語課很重要,是新世紀的需要;當前就業的通行證;喜歡接觸新事物。不喜歡英語課的原因,按教師和學生自身因素從兩方面分析:

(一)老師因素:現今教學傳授知識的手段是“灌"。並沒有帶動學生去感受英語,教會其學習方法。教學步驟公式化,課堂上講得多,讓學生參與的少,致使學生被動接受,思維不活躍。

(二)學生自身因素:本身英語基礎不好。學得越多,越聽不懂、記不住,喪失信心,從而對老師及其所教內容產生恐懼厭煩心理。

由此可見,興趣是學習一切知識的初始原動力。在興趣帶動下,可以有克服一切困難的勇氣;如果喪失了興趣,不僅會成爲學習的阻力,還會造成心理壓力,影響今後發展。所以,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是搞好課堂教學的關鍵和調動其積極主動性的基本條件。

二、學生對課堂上老師調動其主動性、積極牲重要性的認識

從調查結果顯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學生能夠認識到課堂上主動性積極性的調動與發揮是極其重要的。因爲學習是自己的事,無論教師講得多麼好,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無論如何也學不好的。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學生纔會樂意攻讀,積極思維,主動進取。有位學生說得好:“好學之,不如樂學之。"正是如此,課堂氣氛直接影響教師的教學熱情與同學的學習興趣。

調查中,學生提出了許多有益的實際操作性的意見。整理如下:老師應以教材爲中心,適當穿插課外知識和口語練習,例如介紹外國風情知識、典故。這適應了中學生好奇求新心理。在訓練口語和聽力時,可以用簡單單詞串起來講一些小故事、小幽默,組織學生自己用英語表演小品、小話劇,爲學生培養髮散思維能力提供機會。在趣味和娛樂中學習,才能使學生儘快接受所學知識,達到最佳教學效果。另外,針對程度稍差和心理上膽怯、內向、怕羞的學生,應說服學生克服膽怯心理,找回自信。多輔導幫助、委婉糾正其錯誤,先鼓勵回答較簡單的問題,建立起自信心,再逐漸提高問題難度,從而敢於主動發言,參與活動。還有,教師課堂用語應簡短,指示明確,語言風趣,表情生動,這樣可以減輕學生心理壓力,以免造成緊張氣氛。還要注意發掘表現積極、外向的學生,使其有發揮機會,從而帶動全班同學,形成主動、積極的氣氛。

由此可見,學生和教師同樣熱心於課堂教學的改革。

三、學生如何看待交際能力這一英語教學主要用途

調查問卷的統計結果表明,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學生認爲培養英語交際能力是學習的最主要目的。因爲語言是交際的工具,學習語言是爲了互相溝通、瞭解,就是爲了交際。針對這一點,學生們希望老師在授課時多講些實用的東西,包括見面、生活、家庭、師生間的日常用語,多搞些這方面的仿真練習,既拓寬了學生知識面,又提高了參與意識。按需供應,也是教師課堂教學應致力的方向。這樣才能調動受教育者的積極性主動性,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四、學生對師生關係影響教學的意見

這一調查數宇是出乎意料又是合乎情理的。幾乎百分之百的學生非常看重師生關係,認爲它的好壞對教學效果有直接影響。這一結果與平時看似冷淡的師生共處場面截然相反。由此可見教與學並不只在課堂短短的四十分鐘和不大的教室內發生作用,它遠遠超出了這一範圍,涉及課下的方方面面諸多因素,教師的人格魅力也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問卷顯示,不少同學認爲“喜歡老師就會喜歡他/她的課"。"教"者爲師,“學"者爲生,在教學中必然形成師生關係(一位學生如是說)。師生關係好了,距離拉近了,學生上課自然會尊重老師的言行,就會爲課堂學習提供一個快樂的積極主動的氛圍。和諧的師生關係使師生雙方都能以最佳的精神狀態投入教與學的過程中。

學生們爲搞好師生關係提了不少有效的建議。摘錄如下:以誠相待,對學生象朋友,不擺架子,有時開開玩笑,給學生們以親切感;利用課間、空餘時間深入學生之間,與其多交流、多溝通,主動接觸,增進了解,聽取教學意見、建議,及時改進教學方法;清楚每位學生的學習程度、層次,因材施教。而且不僅要在學習方面,還要在生活、處事諸方面給以指導、幫助,即記熟每個學生的姓名;提問時面帶微笑,設身處地理解體驗學生學習英語的喜、怒、哀、樂,或找回做學生時的感覺。

在現實生活中,師生之間似乎除了教學外,交流機會很少,大多數班級並未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但其實雙方都渴望得到對方的理解與支持,只有溝通,才能交流,然後才能相互配合,上好每一堂課。

五、教學中,老師與學生的角色及所起的作用

現在雖然提倡實施素質教育,要以學生爲教學的中心,但在實際操作中,還是似老師爲主要角色。此次調查表明,還有不少學生認爲應以老師爲中心,因爲是老師在“教",學生應跟着老師走,而意識不到教的目的是爲了“學",而“學”是學生在學。這說明教育體制中這一改革還未收到預期效果。但是也應看到,大多數學生知道學習是自己的事兒,應該以學生爲主體,即英語課堂的語言活動應以學生爲中心,老師爲主導,是“助手"或“導演"。“助手”要以“主人"的要求制定計劃,安排活動。否側即使老師表演得再精彩,學生也會聽得乏味。老師應起好引導作用,調動“演員"的熱情,發揮出自身潛能。另外,根據師範學校的特點,學生將來必定要充當老師的角色,所以培養鍛鍊他們的能力,給予施展空間,對今後教書育人是必須的。所以老師也應在課堂上盡力轉變學生的觀點,使他們認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主動參與學習,而不是被動地受教,這樣才能提高他們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

六、學生心目中的老師形象

最後,我調查了在學生的眼中,一個好老師應該是什麼樣的。學生們思路很活躍,提的意見很中肯,道出了他們渴望好英語老師的心聲。其中,佔第一位的是老師的教學水平。講課內容要準確,有條理,生動有趣,通俗易懂。老師應知識淵博,有好的口才,語言幽默風趣,發音優美動聽,吐字清晰,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其次,在人格上,要尊重學生,時時把學生放在心上,親切和藹,和學生打成一片,關係融洽,絕不能諷刺挖苦學生,心中不能有好、壞生差別,不歧視學習成績差、反應慢的學生,而是更多地耐心幫助、關懷他們。再就是,儀表方面,要形象好,有氣質,爲人師表。其他,不拖堂,不佔自習時間,作業不要太多,多和同學談心、聚會等也提了出來。

本次調查可以看出,學生把能否上好每一堂課排在了第一位。它強烈反映了教學目標和學生的需求。所以,提高自身素質必須是每一位教師奮鬥不止的目標。教師的人格魅力也被放在了關鍵位置。這就說明,在抓好業務工作的同時,一定要加強自身修養,保持良好的心態。這樣才能樹立威信,從而帶動教學。

從這次調查中,我更加深入瞭解了現階段我們的中學教育現狀和學生的需求、老師的艱辛。每上好一節課,需要多方努力。在英語教學中重視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上好課的關鍵,教育改革迫在眉睫。其他更深入的問題有待進一步研討。

中國小教育調查報告12

一、序言

由於現代經濟飛速發展,居民收入日益增加,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因此對各種生活用品的要求也開始嚴格。牙膏作爲必備的生活用品之一,在全球佔有廣大市場,需求量之大,消費者之廣泛,讓商家趨之若鶩。目前在國內幾個知名品牌牙膏的廠家競爭日趨激烈。諸如佳潔士、高露潔、黑人……牙膏品牌層出不窮,消費者也是各有所好,使用品牌廣泛。所以我們針對這個現象,特展開了一項關於大學生牙膏市場的消費狀況的調查。

二、調查目的

瞭解各種牙膏在市場上的品牌聲譽和銷量情況,及目前市場上哪種產品的牙膏是最受廣大消費者歡迎,以及消費者對於此類產品的意見建議,以作爲提升產品形象質量的依據。

三、調查方法

以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區所有牙膏用戶爲抽樣母體,進行抽樣調查。隨機發放問卷,並及時的回收問卷,與此同時對合格的問卷進行登記、計算、得出可供分析使用的初步計算結果,進而對調查結果做出準確描述及初步分析,爲下一步的分析提供依據。將本次調查實施情況,調查結果及分析結果整理,形成《牙膏消費市場調查報告》,以此作爲本次調查的最終結果。

四、調查內容

產品價位

產品質量

產品功效

產品口味

產品包裝

產品宣傳渠道

產品品牌效應

產品成分需求

產品促銷方式滿意度

產品存在問題分析

產品性價比

產品代言需求

產品亮點

五、調查結果

圖一:消費者對於牙膏需求的注重餅狀圖

分析:對於圖一的此種情況,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出消費者對於牙膏消費最注重的還是功效,其次就是價格、口味、品牌,而對於包裝和牙膏的主體狀態,這一塊,消費者不是很在意,足以看出,相對來講,消費者對於牙膏的使用還是注重功效這塊,所以可以看出牙膏功效是決定消費者牙膏使用的一個很大的因素,也是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可以初步得出結論,廠家應該注重提升產品的功效,側重功效的多樣化,以及功效的針對性,這樣消費者的選擇將得到最大的滿足。

圖二:消費者對牙膏價格的看法

分析:從圖二的結果可以看出,消費者對於牙膏的價格集中分佈在10元左右,這個區間段是最多的,也反映了大多數的.人的看法,牙膏是日常生活用品,若價格過高,消費者將承受不起,畢竟這是每天都要的生活用品。所以經濟型的牙膏是最受歡迎的產品。

圖三:消費者對於牙膏功效的需求條形圖

分析:圖三顯示的是消費者對於牙膏功效的不同需求,從中我們可以非常清晰地得出結論,消費者最注重牙膏的美白效果,當今社會,形象是個很重要的工程,所以牙齒美白成爲一個日益漸熱的話題,不難看出,正式因爲社會發展所帶來的對形象的注重,牙齒也是形象的一部分,牙齒美白也是人們關注的,所以,對牙膏的需求其中美白功效的牙膏成爲了消費者最關心的。

圖四:消費者對於牙膏口味的不同需求條形圖

分析:從圖中很容易的得到結論,茶味和薄荷味道的牙膏是最受歡迎的口味而水果味、中草藥味則緊隨其後。

圖五:品牌需求條形圖

綜合上面的結果再看到我們的品牌需求受歡迎程度,我們可以清晰可見黑人牙膏是最受歡迎的品牌。可見,黑人牙膏的市場佔有率是比較高的,這可以說明,黑人牙膏的綜合實力在牙膏市場中比較搞,口碑好。

五、調查結論與預測

通過這次問卷統計調查,我們得出了一系列的結果,和黑人牙膏的市場佔有率是最高的,而且在市場上消費者越來越注重牙膏的功效,美白成爲了一大需求。

綜合結果,我們可以大膽的預測,在市場佔有率這塊,黑人雖然暫時領先,但後面的佳潔士、高露潔的市場份額也不小,有很大的希望趕上,特別是佳潔士,佔有率比較搞,有良好的口碑,並且藥膏價格適中,屬經濟適用型牙膏,有着廣大的市場,而且佳潔士的系列比較多,品種齊全,能滿足不同需要,不同層次的人使用,所以,佳潔士是很有希望趕超黑人的。

中國小教育調查報告13

一、教育科研調查報告

1、題目:通過簡煉、確切、鮮明的文字概括全篇內容、點明被調查範圍。

2、署名:寫明研究者的單位和真實姓名。非個人的要求署集體名,並附研究人員名單,但可寫上執筆人。

3、引言:簡要說明調查的目的、意義、時間、地點、對象、範圍、方法、內容等,或提出社會、師生關注和迫切要發解的問題。

4、正文:主體部分。把調查獲得的大量材料,經過分析整理。歸納出若干項目,條分縷析地敘述,做到數據確鑿,事例典型、材料可靠、觀點明確。報告的內容重點視調查的目的和問題的性質而定。最後寫清楚調查結果。

5、討論或建議:依據正文的科學分析,對結果做理論上的進一步闡述,深入地討論一些問題,亮出自己的觀點,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6、結論:通過邏輯推理,歸納出結論。即簡單交待調查研究了什麼問題,獲得了什麼結果,說明了什麼問題。

二、教育科研實驗報告

1、題目:以簡煉、概括、明確的語句反映出實驗的對象、領域、方法和問題,使讀者一目瞭然。爲避免冗長,可加副標題,使主標題簡煉。

2、署名:寫明研究者的單位和真實姓名。非個人的要求署集體名,並附研究人員名單,但可寫上執筆人。

3、引言:(研究工作概述):簡要說明課題的來源、背景,別人在這方面所作的工作,實驗目的、對象、時間、方法、規模、該實驗達到什麼結果和實驗進展情況等,表明解決該課題的實際意義。

4、實驗方法(正文):報告的主要內容之一,對研究內容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研究結果是在什麼條件下,通過什麼方法,根據什麼事實得來的,從而判斷實驗研究的和科學性和結果的真實性與可靠性,並可依此進行重複驗證。爲了科學、準確、生動形象地表述研究成果,提高說服力和可信性,減少不必要的文字敘述,正文部分常常利用若干表、圖、照片來集中反映數據和關鍵情節。

5、實驗結果:實驗結果中最重要的是提出數據和典型事例。數據要嚴格覈實,典型事例要能使人更好地理解實驗結果,使實驗更有說服力。

6、結論:是對整個實驗的一個總結,是作者經過反覆研究後形成的總體論點,它是整篇報告的歸宿,語言要準確、簡明,推理要嚴密而有邏輯性。

7、分析與討論:即運用教育教學理論來分析和討論與實驗結果有關的問題。其主要內容有:第一,由實驗結果來回答篇首提出的問題;第二,對實驗結果進行理論上的分析與論證;第三,把實驗結果與同類研究結果相比較,找出得失優劣;第四,提出可供深入研究的問題及實驗存在的問題。

8、參考文獻和附錄:參考文獻應寫明著作者姓名、書名、出版社、出版時間和出版地點。附錄,指的是能反映該實驗的研究過程、研究成果、研究價值的主要材料,論文、證書、照片、錄像帶等資料。

(實驗報告也可以按照:1、題目;2、署名;3、前言;4、正文;5、結論;6、參考文獻和附錄幾個部分來撰寫。)

三、教育科研論文

1、題目:要求既能表達論文的基本精神,又要簡潔、精煉。

2、署名:作者所在單位和姓名。非個人完成的'要署集體名,附研究人員名單,但可寫上執筆者。

3、內容提要(摘要):較長的論文需要有摘要,以便讀者瞭解全文的概貌,寫作時要注意:第一,文字簡練,二三百字爲宜;第二,內容全面,重點突出,使讀者對論文的結構、主要論點一目瞭然。

4、緒論:即引論,要求概述三個方面:第一,提出課題,說明研究這一課題的理由、意義;第二,交待研究背景,提出需要論證的問題;第三,說明作者論證的方法和手段。其中提出需要論證的問題是緒論的核心部分,體現着全文的基本價值。

5、本論:即正文,是展開論題,表達作者個人研究成果的部分。該部分佔論文的絕大部分篇幅,處於極其重要的地位。寫好這部分關鍵在於論證,即證明作者提出的論題。包括論題的提出,對解決問題的設想,論據的選用,理論上的邏輯推理及得出的結論等。要特別詳細地闡明作者提出的新的獨創的東西,這是論文的學術水平高低,有無學術價值的具體表現。如果論文較短,這部分可以一氣呵成。如果文字較長,爲了概括內容和閱讀方便,這部分可分章、節或冠以大小標題,或使用不同的序號加以顯示。

6、結論:這部分要對正文中分析論證的問題加以綜合,概括出基本點。結論是實驗結果和理論分析的邏輯發展,是課題解決的答案,是全篇論文的歸宿。

中國小教育調查報告14

“科教興國”是國家提出的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的重大戰略,是增強綜合國力、強國富民的戰略方針。科教興國戰略爲科技和教育事業的發展提出了重要任務,企業職工教育培訓作爲教育大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着提高勞動者素質、促進科學技術發展的重任。做好企業職工教育培訓工作,有利於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有利於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職工培訓是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的組成部分和關鍵職能,企業要生存和發展,必須重視職工培訓。隨着科學技術的進步、職工個人的發展以及企業發展的需要,職工培訓越來越重要;由於傳統和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一些企業對該工作存在諸多誤區:成本能省則省、效益好時不需培訓、效益差時無錢培訓、高管人員不需培訓等。因此要從觀念、內容、方式以及授課者的選擇等方面創新職工培訓工作。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因此研究和探討企業職工教育培訓工作意義深遠重大。

企業職工必須接受培訓作爲繼續學習的一種手段,職工培訓在幫助企業迎接競爭性挑戰的過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職工培訓可以有效地幫助企業創造價值或贏得競爭優勢,重視職工培訓工作的企業會比他們的競爭對手錶現出更好的經營業績,更有信心迎接競爭性挑戰。培訓不僅通過職工自覺性、積極性、創造性的提高而增加企業產出的效率和價值使企業受益,而且增強職工本人的`素質和能力,使職工受益。培訓是管理的前提、培訓是管理的手段。培訓不僅爲管理創造了條件,其本身就是一種管理的手段,即培訓通過滿足職工高層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來激發職工的幹勁和熱情。企業同時

應把培訓作爲管理的機會和途徑,以及完成任務的方法和手段,圍繞企業的任務和目標來實施培訓,並通過培訓溝通上下級的聯繫,掌握工作進展狀況,達成相互理解與支持,共同不斷提高工作績效。

爲了充分了解企業職工思想現狀,瞭解企業對職工培訓要求和規劃,建瞭解統化、結構化的企業內部培訓體系。本人在成都某企業範圍內採取問卷的方式進行了一次培訓需求調研,共發出問卷100份,回收問卷95份,其中有效問卷94份,中層管理人員問卷8份,主管級及職工級86份,現簡要對問卷結果加以統計與分析。

二、調查時間、地點、方法

1.調查時間:20xx年xx月xx日

2、調查地點:xx國有企業

3、調查方法:問卷式調查和查閱資料相結合

三、調查內容及分析

(一)目前企業培訓存在的問題

1、對培訓工作不夠重視。隨着科技技術的飛速發展對職工的知識技能、創新能力、管理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但是對職工的素質培訓和技術培訓不能及時進行,大部分現場職工各部分管理人員不能得到有效的培訓。缺乏“苦練內功、培養後勁”的意識和行動,長期以往只會導致企業管理水平和安全生產水平的下降。

2、培訓工作尚不能適應企業發展的需求。培訓工作仍停留在簡單的技能培訓上,且多以陳舊的培訓方式爲主,培訓效果級差,沒有根據企業的整體發展合理地進行佈局規劃,缺乏分專業分層次和循序漸進的培訓。

3、沒有調動職工參與培訓的積極性。目前培訓工作被動參加的多,主動學習的少,應付的多,真正求知的少。由於沒有建立起有效的激勵機制,企業需求和員工個人發展的要求不能很好地結合起來,再加上培訓工作沒有結合企業生存的。些根本性問題,因而難以充分調動職工培訓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