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中國小教育調查報告15篇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報告十分的重要,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內容的完整。你所見過的報告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國小教育調查報告,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小教育調查報告15篇

中國小教育調查報告1

一、調查目標

隨着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英語學習越來越受到國人的重視。近年來,英語教育的年齡不斷往前移,從以前的中學移到現在的國小、甚至幼兒園教育,英語教育已經成爲整體國民教育的一部分。

而最近幾年各地英語培訓機構如雨後春筍般層出不窮,越來越多的中國小生加入培訓大軍。有人說培訓機構的出現是公共教育的失敗。到底我國中國小英語教學中有沒有出現問題?培訓機構的教學是否有可取之處?中國中國小英語教學是否有必要改革?爲此,我們做了本次調查。

此次調查的目的在於通過對比各外語培訓機構與公共學校的英語教學,瞭解當前中國小生接受英語教育的現狀,並取長補短,探索中國當代中國小生英語的教育改革之路。提高學生英語水平,爲中國現代化建設儲備人才。

二、調查內容與方法

20xx年8月17日至20xx年8月26日,我們進行了“南京市中國小生英語學習”的調查。本調查採取了問卷調查的方法,主要是包括以下三部分:基本信息、學生對英語學科的認識、當代中國小英語教學的現狀(主要是盈利性外語培訓機構和公立學校)調查。共發放問卷500份,回收問卷493份,回收率98.6%,有效問卷486份。調查對象是南京市國小三年級至高中三年級階段的在校學生。我們在南京市圖書館、各大書店、商場、地鐵站、各培訓學校等中國小生比較集中的地方發放問卷,範圍覆蓋了鼓樓區、白下區、棲霞區、下關區、建鄴區、江寧區等,具有廣泛的代表性。

三、調查結果分析

1、對於學習英語的目的,有73.5%的學生認爲學習英語是爲了學業考試,有61.8%的學生是爲了爲以後就業做準備,31%的學生是出於對英語或英語文化感興趣而學英語,2.3%的學生爲將來出國而學英語。

2、對學習英語的重要性調查中,認爲學習英語“非常重要”和“重要”的佔94.2%,認爲重要性“一般”的學生佔5.8%,認爲學習英語不重要的佔0%。

3、培訓機構教學的成功之處是:課堂氣氛輕鬆,教師風趣幽默(71.4%),教師英語專業水平高,知識面豐富(68.4%),課堂效率高,注重學習方法的教授(61.7%),課程設置合理(52.1%)等。

4、培訓機構的不足之處有:不能因材施教(89.2%),以營利爲主,急於求成(82.5%)等。

5、學校英語教學的優勢:教師認真負責。易溝通(75.6%),教學系統完善,教學設施齊全(58.7%),學費較低(76.4%)等。

6、學校英語教學的不足之處: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率低(60.7%);應試教育,缺乏英語綜合素質的培養(72.8%);教師專業水平不高(62.3%);難以因材施教(53.4%)等。

四、問題與思考

從調查結果來看,絕大都數中國小生認識到了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多數學生認爲學習英語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將來就業的需要,說明他們已認識到英語在當代中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但令人驚訝的是,有73.5%的學生是爲升學考試而學習英語,高於“爲就業做準備”(61.8%)的目的,而真正因爲對英語或英語文化感興趣的只有31%。這說明很多學生只是順應學校的教學要求,被動的學習英語以應付考試。各學校對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方面值得反思。興趣是的老師,如果學生只是在學業的重壓下才學習英語,而非出於對英語的熱愛,很可能導致對英語的厭惡情緒,不利於長期的英語學習。

但是相比於培訓機構,公立學校的優勢也不可忽視。公立學校一般有較爲完善是教學系統,有利於學生循序漸進,穩步提升英語水平,而培訓機構大多是短期零碎教學,並且急於求成,不利於英語的長期進步。另一方面,據學生反映,很多培訓機構的教師雖然課上幽默風趣,與學生互動良好,但一下課就立馬走人,很少與學生交流溝通。在親切感方面,培訓機構的老師遠不如學校老師。學校老師出於本身是職業素養以及長期代班的原因,能與學生進行更深入的交流,因材施教,有利於學生成長。

通過總結學生對公共教育中英語教學的看法與建議,與培訓學校的成功之處對比,並結合我國當代的具體國情,我們得出公共學校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以下問題:

1、應試教育爲主,文化意識淡薄,缺乏興趣引導。中國小英語課堂教學多是以單純的詞彙習得,語法分析、句子講解爲主。儘管教師偶然涉及文化方面的內容,也得蜻蜓點水,難以引起學生重視。多數學生對英語學習持有應試性動機,學習的目的不是出於對英語的熱愛而掌握一種語言本領,而是爲了應付考試。因此教師在英語教學中一般以完成課本內容爲主,並側重於課文知識的傳授,不重視聽、說能力的訓練,這也是導致很多“聾啞英語”主要原因所在。

2、教師業務水平不高。很多被調查者反映學校老師的專業水平不及培訓機構。一些培訓機構爲了吸引學員,不惜花重金聘請高級教師。這些教師無論口語還是詞彙語法都很優秀,而且教學方法新穎,能打造良好的課堂質量。而很多學校的英語教師隊伍卻不盡人意。很多優秀的師範院校外語畢業生都選擇高級中學和大學教育,而普通中學和國小很少有非常優秀的英語教師,導致此類學校英語教學師資力量薄弱。有同學反映學校的某些英語老師竟然連音標都讀不準。基礎英語是學生培養英語基本能力的重要階段,若基礎階段就接受不專業的教育,試想這些孩子以後的英語學習之路將會何等坎坷!

3、教學班級容量大。公立學校一般採取大班教學,某些中學甚至每班達五六十人。英語課堂是幫助學生習得英語知識,掌握英語實用能力的場所,也是爲學生提供英語交際的場所,大班教學使得英語教學的手段、方法及課堂組織難以實施。由於課堂學生人數多,師生之間無法進行有效交流,教師無法得知學生真實的信息反饋,教學效率便無法保障。大班教學只能是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教師在課堂上難以顧及每一位學生。單一的教學方式使相當一部分學生對英語失去興趣。

4、教學方法單一,課堂講解枯燥。中國小英語課堂基本以“教師講,學生聽”爲主要形式,忽視不同學生在認知活動和方式中的差異。爲了完成學期的教學任務,教師只能採取“填鴨式”教學,課堂教學多以講授語言難點、語法、課文結構和筆頭練習爲主,忽視學生口語、聽力能力的訓練。教師是課程學教學的控制者,知識的傳授者,而學生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這種單一乏味的教學形式和內容與素質教育目的的實踐性嚴重脫離,“啞巴英語”、“聾子英語”現象普遍存在。

五、建議

1、加強中國小英語教師隊伍建設。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占主導地位,英語教師業務素質的高低、教學手段的優劣,以及教學方法的得當與否直接影響學生的學。具有淵博的知識、牢固的專業基礎、豐富廣博的英語理論知識、基本功紮實、基本技能嫺熟是一位英語教師追求的目標。中國小教師需具備流利的口語、準確的發音,靈敏的思維反應能力及流暢的英文板書等。

第一,教師要提高思想素質。中國小生處在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階段。作爲中國小教師應清楚的認識到自己肩上的使命,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的成長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只有思想道德素質高的教師才能幫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把他們塑造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懂英語的人才。

第二,要重視教師培訓,建立教師定期培訓學習制度,不斷爲老師充電。

第三,因材施教,增加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中國小生一般對老師有依賴情緒,老師是否具有親和力,是否懂得揣摩學生心理對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有很大關係。因此教師應經常與學生溝通,瞭解不同學生的學習特點、學習困難,對症下藥,做學生的“心靈夥伴”。

第四,教師要積極投入科研工作,積極探索教學創新。科研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應教師業務水平。中國小教師在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和教學能力的同時,要敢於對教學中的實際問題進行探討,突破傳統教學模式,尋求教學創新之路。

2、豐富改善英語教學模式,課程設置多樣化。教學改革首先應從課程設置入手。課程設置是教學內容的重要體現。當代教育改革的一大重要特點是實施素質教育,英語素質教育的要求是通過英語學科的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提高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及文化素質、思想道德素質、心理素質和創新素質、實踐應用素質。因此中國小英語課程設置應打破以考試爲目的,開展形式多樣的課程。可以在傳統英語課堂的基礎上增設“英語視聽說”課程,增強學生聽力、口語等方面的訓練。課堂應增加學生小組討論、情景對話等,使學生學有所用,在應用中練習英語。使學生學有所用,

3、改革考試評價系統。教學活動中,評價是一個不可或缺的要素,有教學就勢必有考覈和評估,科學的、合理的測試會對教學起到積極的反饋作用,反之則會帶來負面的影響。傳統的中國小英語測評是書面考試的形式,重視語言知識和語言形式,忽視語言能力和實際應用,導致中國小英語教學費時低效、高分低能、“聾啞英語”等現象。在試題形式上,應適當減少客觀選擇題的比重,增加主觀題的比重,同時還應增加口試部分。在評分項目上,可以借鑑大學,增設“平時分”,既要保留傳統的期中、期末筆試形式,也要把課堂表現、做作業情況等平時表現算入總成績。測試方式以人爲本,體現出交際性特徵,從聽、說、讀、寫、譯諸方面對學生進行全面考察。

4、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隨着時代的發展,單一“黑板、粉筆、教材”的授課方式已經不能滿足教學需求,而計算機網絡和多媒體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普遍應用爲教學的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機。教師應充分利用好學校提供的有利條件,利用多媒體教學,用心製作課件,使學生在優化的學習環境中進行學習,提高教學效率。

六、結語

總之,通過本次調查,我們找到了當代中國小英語教學存在的優勢與不足,也認識到到中國小英語教學改革的艱鉅任務。英語教學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不懈的摸索與探討。如何使中國小英語教學符合學生、家長的要求,符合社會的需要,需要我們進一步探索研究,不斷深化教育改革,最終使中國小英語教學日臻完善和成熟。

中國小教育調查報告2

一、調查的目的、意義以及調查方法

全面推行新課程改革和教學改革,於是出現了很多問題。本次調查採用採訪法。通過採訪,瞭解了農村教師、學生和家長對教育的看法及其總體教育狀況。

二、調查的基本情況

1、教學問題

在我們農村,九年義務教育已無法滿足絕大多數家長和學生對教育的要求,他們要求上高中、上大學。有71%的家長希望孩子拿到大學以上學歷。在回答升高中的原因時,68%的學生選擇是因爲他們自己喜歡讀書,而選擇是家長要求的僅爲6、4%。由此看來,教育已經受到了家長和學生的普遍重視。孩子們是渴望擁有知識的,知識可以讓他們開拓視野,知識可以讓他們進一步的高升,知識可以讓他們增長見識。當然,農村也是需要人才和技術的。沒有技術,人才也是普通大衆中的一員;沒有人才,技術只能等待有人來駕駑。從調查情況來看,農村國小教育存在着很多問題:教育經費短缺,以至於辦學條件和辦學效益差,教學設施簡陋,教師隊伍教法相對陳舊,嚴重影響着素質教育的實施;思想觀念落後,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調查發現很多學生願意留在家鄉建設家鄉,爲家鄉人們過上幸福生活而儘自己的一份力量;教學內容有些脫離農村實際,人才培養與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不相適應。

2、教師問題

在農村,教師的工作量很大,一些老師很不滿;儘管近些年來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積極推進實施着新課程改革。尤其是國小從三年級開英語課,但很多國小校裏英語老師數量太少,導致老師工作量太大,出現了“一人多課”的現象。一些老師竟教全校學生的英語,可見工作量之大!由此導致教師不能安心工作

農村現有教師隊伍中存在許多無心從教的現象,其表現形式主要有:

1)跳槽:包括徹底調離教育系統或由村級學校向縣、鄉級學校轉移。跳槽教師多爲農村中的佼佼者,這部分人員的離去無疑會降低師資隊伍的總體水平。

2)厭教:部分學校常規工作管理落實不利,教師敬業精神缺乏、工作倦怠、責任心淡化,不願鑽研教材,對任何形式的教研活動絲毫不感興趣。近年來各級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爲了引進和穩定人才普遍重視了提高教師待遇,卻往往放鬆了對教師的思想教育工作,對於不良傾向不大膽批評,造成教師爲人師表意識淡薄、見異思遷,。

另外,農村教師水平遠遠低於城區教師水平。雖說教師整體學歷在提高,但正規的全日制本科大學生回來的還是比較少,很多骨幹教師不願意呆在農村,調至鄉鎮或縣一級教育機構,這是因爲農村的教學條件比較差;隨着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不斷深入,農村教師隊伍的結構已由原來的公辦、民辦、代課教師變成了全部是公辦教師,但是音樂、美術,微機等教師嚴重不足。

近年來各級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爲了引進和穩定人才普遍重視了提高教師待遇,卻往往放鬆了對教師的思想教育工作,對於不良傾向不大膽批評,造成教師爲人師表意識淡薄、見異思遷。

3、學生問題

通過和學生們的接觸,結合自己的經歷,我覺得制約農村國小生學習進步的主要因素是農村國小生學習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需要不斷督促才能認真學習。這方面的原因不能排除心理髮展的因素,國小生的學習是無意識的,缺乏主動性,需要家長及其老師的監督指導才行。據調查,76%的農村學生一般都要承擔部分家務勞動,這就難以保證他們擁有充足的學習時間。此外,農村基礎教育條件較差、學習資源匱乏等問題也嚴重製約着農村學生的學習。就學生資源而言,學生基本上出了課本教材沒有課外書可供閱讀,學校裏也因自身經濟、書目價格太高等原因無法大量購進閱讀書目供學生閱讀,這就導致閱讀視野很窄,

4、家庭問題

在西部農村,父母爲了維持家庭這種開支,相當一部分父母外出打工,將孩子留給爺爺奶奶照看。由於隔代的關係,爺爺奶奶們大都很寵孫子孫女,對他們溺愛有加,這對孩子的成長,性格的形成都極爲不利。在採訪過程中發現,較爲普遍的現象是現在的孩子大都很調皮,爺爺奶奶根本管不住他們,任他們由着性子來,一位有一個6歲小孫子的老人說:“沒辦法,爸爸媽媽沒在家,我們根本管不住他。”

還有大多數家長沒有家教意識,他們認爲教育就是在學校讀書,學生有問題就是學校教育的問題,把自身置之於外;家長沒有教育能力,絕大部分家長最多隻是國中水平,而且又不是從事教育職業,就是他們重視家庭教育,其能力也是相當有限的;家庭影響大於學校,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出去,不要像他們一樣,面朝黃土背朝天,一人三曲的在地裏刨食吃。

三、解決農村國小教育問題的對策和建議

據調查的情況,當地政府拿出的有限資金來辦鄉村教育,是不能滿足廣大農村青少年對教育的需求的,而且有的貧困地區由於財政吃緊還會挪用教育經費。

中國小教育調查報告3

教育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有着不可動搖的地位。黨和政府對我國教十分重視,並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來大力扶持教育。我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也是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我國總人口的80%。所以農村的發展對現代化的建設有着舉足輕重的影響,農村的發展要取決於農村教育,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農村的教育決定着中國的未來。現在基礎教育工程已被列入國家重中之重;素質教育已經被推入教育改革前列。隨着近幾年的教育改革,農村的教育又是怎樣呢?看一下我的調查報告:

我就是從農村出來的,看到現在的教育狀況,跟我那時候相比,確實發生了太大的變化,但是一些客觀問題仍然存在。現在來說農村中國小的整體面貌已發生了巨大變化。首先在校園建築上,由原來的的土坯和磚混合的房子,改建爲瓦房,寬敞明亮,爲學生提供了更優良的學習環境;在教學硬件設施上,也有原來的長桌子板凳到現在的全新桌椅,一些文體器材,教學儀器也相應完善。但是現在的農村中國小教育仍存在許多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校規模小,硬件設施落後

儘管目前中國小在校園建設和硬件設施配備上已有了很大改善,但與城市比差距仍然很大。由於農村教育經費有限,很多需求無法的到滿足。老師和同學們無法使用多媒體設備。

二、師資力量不足,質量不高

農村學校的老師大多是民辦的教師,他們的學歷通常也是國中到高中的水平,而且沒有經過正規的師範教育。由於沒有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在對現代的學生教育方面,由於能力有限而造成阻礙。所以就使少年兒童接受知識的領域變得越來越狹窄。

三、素質教育難以進行

農村教育,一直是應試教育,受大的環境制約和影響。通常老師都把學生考高分作爲評判自己教學成果的評判標準。其他音樂美術等課程雖然開設,但學習效果難以保障,學生的身心難以得到全面的發展,知識面狹窄。在教育的過程中,老師忽視關注學生的心理素質和綜合能力的培養,造成學生養成不良的學習習慣。

四、學生人數減少

這幾年,農村學生流失嚴重,有的班級只有十來個學生,而且年齡偏小。這主要是農村人口的自然出生率下降;同時,每年有大量鄉村學齡兒童被父母帶進城裏,還有一些農村家庭吧孩子送進了城鎮條件相對較好的學校,所以導致農村學校的在校生人數急劇減少。

以上這些都是現在農村中國小教育中比較突出的問題。

通過這次調查就以上四個問題進行分析,就此,我提出以下的解決建議:

(一)保證教育經費,改善辦學條件

每年國家在教育事業上的投入都相當可觀,但不難得知,這些資金中絕大多數被用在了城市重點學校的建設上,農村學校少之又少。所以爲改變這種現象,各級教育部門應該成立專門機構,對資金的流

向、用途進行專門監督管理,堅決杜絕發放過程中的剋扣、偏流現象,確保經費合理分配。同時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並且政策儘可能向薄弱、偏遠的農村中國小地區傾斜。定額、定時、定量地通過銀行將鄉村教育的經費劃撥給鄉鎮學校,這樣可避免教育經費在多箇中間環節的截留現象,又可保證鄉村教育經費的穩定性、均等性、可靠性。同時,購置必需的教育儀器設備和圖書資料,使村辦中國小辦學條件、管理水平、教育教學質量有明顯提高。只有這樣,農村的教育事業纔會有資金的保障,纔會慢慢發展起來!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老師應該盡力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在最少的考試訓練下發揮學生的最大潛力。學校要開展形式多樣的德育課程,恢復音體美課程,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不至於成爲“書呆子”。讓學生的包袱減輕,老師的壓力減小,這樣才能更好的完成教與學的工作,爲以後素質教育的實施鋪平道路。

只有教師隊伍強大了,學校的教學水平才能提高,農村的教育狀況才能改善。上級教育部門應統籌下級教師分配情況,對需要老師的學校及時補充,而且要確保他們在學校任職的時限,不能中途轉校。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應注重教師培訓的經常性,創造條件和機會使農村中國小教師能夠參加繼續教育。通過學習和培訓,掌握現代化教學手段,在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上不斷有所完善,從而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另一方面,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技能和教育責任感,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和素質教育的要求,不斷改進教學方法。

(三)開展素質教育,全面發展學生

素質教育是一種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可以使學生認識到具有真才實學、一技之長的重要意義,要求課堂教學更多地聯繫生活實際和生產實踐,並自發地牴觸以考試爲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教學方式。保證音樂美術體育等課程的課時,重視課外活動的開展,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同時,也要注重提高農村教育管理者的素質教育管理水平。打破學校之間的嚴格界限,實行跨校兼課,體、音、美教師到不同學校授課,讓校校有歌聲、校校有球聲、校校有繪畫。激勵優秀教師到薄弱學校任教。

(四)解決生源問題

對於學生流失輟學嚴重的問題,學校必須改善自身的教學環境和教育成果,以好的成績讓學生家長信服。同時學校加強宣傳力度,對自己進行全方面的宣傳,和其他學校對比,講清利弊,使那些盲目擇校的家長們有更清楚的認識。對家庭條件差的學生,校方應盡力呼籲社會力量去幫助他們,老師應經常到學生家中走訪,對留守兒童、隔代撫養所產生的問題應進行相應的心理輔導,打消學生家長因缺錢讓孩子輟學的念頭。只有學校提高自身的實力,才能保住生源,使農村中國小更加健康發展!

本次調查的體會和感悟

基礎教育是面向未來的事業,今天的學生到了將來就是建設現代化的中堅力量。抓好義務教育,尤其是農村義務教育刻不容緩!

感謝學校給了我一個瞭解農村中國小教育狀況機會,感謝家鄉中國小校的配合,我對家鄉農村中國小教育狀況有了一個深層次的瞭解,農村教育狀況不容樂觀,必須抓緊解決資金問題和提高教師隊伍的水平,這樣,其他問題纔會迎刃而解,農村教育才會走上素質教育之路。

中國小教育調查報告4

一、教育科研調查報告

1、題目:通過簡煉、確切、鮮明的文字概括全篇內容、點明被調查範圍。

2、署名:寫明研究者的單位和真實姓名。非個人的要求署集體名,並附研究人員名單,但可寫上執筆人。

3、引言:簡要說明調查的目的、意義、時間、地點、對象、範圍、方法、內容等,或提出社會、師生關注和迫切要發解的問題。

4、正文:主體部分。把調查獲得的大量材料,經過分析整理。歸納出若干項目,條分縷析地敘述,做到數據確鑿,事例典型、材料可靠、觀點明確。報告的內容重點視調查的目的和問題的性質而定。最後寫清楚調查結果。

5、討論或建議:依據正文的科學分析,對結果做理論上的進一步闡述,深入地討論一些問題,亮出自己的觀點,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6、結論:通過邏輯推理,歸納出結論。即簡單交待調查研究了什麼問題,獲得了什麼結果,說明了什麼問題。

二、教育科研實驗報告

1、題目:以簡煉、概括、明確的語句反映出實驗的對象、領域、方法和問題,使讀者一目瞭然。爲避免冗長,可加副標題,使主標題簡煉。

2、署名:寫明研究者的單位和真實姓名。非個人的要求署集體名,並附研究人員名單,但可寫上執筆人。

3、引言:(研究工作概述):簡要說明課題的來源、背景,別人在這方面所作的工作,實驗目的、對象、時間、方法、規模、該實驗達到什麼結果和實驗進展情況等,表明解決該課題的實際意義。

4、實驗方法(正文):報告的主要內容之一,對研究內容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研究結果是在什麼條件下,通過什麼方法,根據什麼事實得來的,從而判斷實驗研究的和科學性和結果的真實性與可靠性,並可依此進行重複驗證。爲了科學、準確、生動形象地表述研究成果,提高說服力和可信性,減少不必要的文字敘述,正文部分常常利用若干表、圖、照片來集中反映數據和關鍵情節。

5、實驗結果:實驗結果中最重要的是提出數據和典型事例。數據要嚴格覈實,典型事例要能使人更好地理解實驗結果,使實驗更有說服力。

6、結論:是對整個實驗的一個總結,是作者經過反覆研究後形成的總體論點,它是整篇報告的歸宿,語言要準確、簡明,推理要嚴密而有邏輯性。

7、分析與討論:即運用教育教學理論來分析和討論與實驗結果有關的問題。其主要內容有:第一,由實驗結果來回答篇首提出的問題;第二,對實驗結果進行理論上的分析與論證;第三,把實驗結果與同類研究結果相比較,找出得失優劣;第四,提出可供深入研究的問題及實驗存在的問題。

8、參考文獻和附錄:參考文獻應寫明著作者姓名、書名、出版社、出版時間和出版地點。附錄,指的是能反映該實驗的研究過程、研究成果、研究價值的主要材料,論文、證書、照片、錄像帶等資料。

(實驗報告也可以按照:1、題目;2、署名;3、前言;4、正文;5、結論;6、參考文獻和附錄幾個部分來撰寫。)

三、教育科研論文

1、題目:要求既能表達論文的基本精神,又要簡潔、精煉。

2、署名:作者所在單位和姓名。非個人完成的要署集體名,附研究人員名單,但可寫上執筆者。

3、內容提要(摘要):較長的論文需要有摘要,以便讀者瞭解全文的概貌,寫作時要注意:第一,文字簡練,二三百字爲宜;第二,內容全面,重點突出,使讀者對論文的結構、主要論點一目瞭然。

4、緒論:即引論,要求概述三個方面:第一,提出課題,說明研究這一課題的理由、意義;第二,交待研究背景,提出需要論證的問題;第三,說明作者論證的方法和手段。其中提出需要論證的問題是緒論的核心部分,體現着全文的基本價值。

5、本論:即正文,是展開論題,表達作者個人研究成果的部分。該部分佔論文的絕大部分篇幅,處於極其重要的地位。寫好這部分關鍵在於論證,即證明作者提出的論題。包括論題的提出,對解決問題的設想,論據的選用,理論上的邏輯推理及得出的結論等。要特別詳細地闡明作者提出的新的獨創的東西,這是論文的學術水平高低,有無學術價值的具體表現。如果論文較短,這部分可以一氣呵成。如果文字較長,爲了概括內容和閱讀方便,這部分可分章、節或冠以大小標題,或使用不同的序號加以顯示。

6、結論:這部分要對正文中分析論證的問題加以綜合,概括出基本點。結論是實驗結果和理論分析的邏輯發展,是課題解決的答案,是全篇論文的歸宿。

中國小教育調查報告5

引言:20xx年x月x日、四月間,我校承擔的省級課題《信息技術環境下縣域中國小藝術教育協同發展研究》,在課題負責人陸正啓、李苗老師的率領下,課題組全體成員分成5個小組,重點調查了我縣*所國小、*所國中、*所高中的藝術師資配備情況;藝術教室、教學器材的擁有使用情況;信息技術設備、資源的擁有使用情況;近三年開展的藝術類教學教研活動及取得的成果情況。

本調查報告研究,旨在對縣域內中國小美術、音樂教育和信息技術設備、資源狀況進行摸底,收集課題研究所需的第一手資料。接下來,課題組將依據調查資料,結合相關文獻理論,提出縣域中國小藝術教育協同發展實施方案,制定操作規程,並針對性地施以各項干預措施,進而論證課題研究的前期預設,實現在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縣域內城鄉之間、不同學校之間藝術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協同並進。同時,本調查報告也爲今後進一步研究區域中國小藝術教育協同發展問題提供借鑑,驗證其有效性、可行性。

一、研究背景

1、幾個重要概念的界定

藝術教育:這裏專指美術、音樂教育;協同發展:協調多所學校相互協作完成共同發展目標,它可以是以強帶弱,也可以是強強聯合;信息技術環境:指基於計算機和網絡通信技術用於中國小教育教學的獲取、加工、存儲、變換、顯示和傳輸文字、圖像、聲音信息的方法和設備環境;縣域:指xx縣轄區範圍。中國小:以研究國小、國中兩個學段爲主,高中爲輔。

2、問題的發現與提出

我工作三十餘年,經歷了從農村到城區、從國中到高中的美術教育生涯。三十餘年來,我的工作地始終不出生我養我的xx這片熱土,目睹了xx縣中國小藝術教育從無到有、由弱變強的全部過程。我既是縣域中國小藝術教育發展的見證者,更是直接參與者。1990年10月,xx縣中國小藝術教育研究會的成立,是我縣中國小藝術教育事業發展的分水嶺,具有里程牌意義。那時我參加工作不久,是一名研究會成員,在研究會負責人的帶領下,做了大量縣域中國小藝術教育協同發展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如今快三十年了,社會在轉型、在發展,城鄉面貌已發生巨大變化。縣域中國小藝術教育也出現許多前所未有的新情況、新問題,尤其是在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如何做好縣域內中國小藝術教育協同發展研究工作,是我們面臨的又一次新挑戰。經過周密計劃與部署,我們決定再出發、再研究、再提升。

二、目標與內容

1、研究目標

(1)培養提升學生信息素養。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思動腦,使學生在信息化環境下對美術、音樂的學習成爲自主探究、實踐創新的過程。以在線課堂、網絡教育模式爲主實施遠程教育,在多媒體網絡課程爲核心的教育環境下,使學生充分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逐步建立起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學習模式與思維方式。

(2)培養提升教師信息素養。教師通過雲盤、局域網、公共賬戶等方式建立共享資源庫,收集包括教學設計、課件、微課、課例以及來自網絡的音頻、視頻、微電影等信息資源,供大家整合利用,推進藝術教育信息化。並以報告、講座等培訓形式對組內、組外校內、校外縣內藝術師資進行相關培訓,促進藝術教師縣域流動與協同發展。

(3)中國小藝術教育協同發展:通過培養提升學生和教師信息素養,師生均能很好地運用現代教育信息化手段,共享網絡教育資源,進而優化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促進縣域內中國小藝術學科發展。改善縣域內中國小藝術教育發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現狀,促成城鄉之間、不同學校之間藝術教育協同發展,齊頭並進。

2、研究內容

(1)抽樣調查縣域內中國小校信息技術設備、資源擁有使用狀況;藝術教育師資配備情況(含人數、性別、年齡、學歷結構等);藝術教室及器材的擁有、使用情況;近三年各種美術、音樂類活動開展情況及取得的教研成果等。

(2)採集樣本學校(新橋中心學校、泊湖中心學校、雷陽中心學校、華陽中心學校、沈衝中心學校、賽口中心學校、涼泉國中、高士國中、賽口國中、雷池國中)以上四項數據,並對數據進行分析,發現問題並提出應對措施,形成本調查報告結論,供課題組進一步開展各項研究活動參考使用。

中國小教育調查報告6

中國小教育面臨的主要困惑是什麼?家長偏向的教育方式有哪些?當下中國小生都愛選擇哪些學習方式……8月26日,由xx教育研究院委託艾瑞諮詢集團協助開展,廣大家長與學生共同參與調研的“國內中國小教育學習現狀“調查報告正式對外公佈。調查顯示,在新一代學生與家長心中,成績不再是唯一考評標準,而是更注重能力素質的培養。隨着互聯網應用日趨低齡化,在線教育的普及將爲學生個性化教育提供更多可能。

近半學生嘗試在線教育

此次調查的樣本採集來自北京、上海、廣東等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抽取的學生羣體主要爲中國小生,其中中學在讀生比例佔77%;家長羣體中,7—12歲孩子的家長比例爲50%,13—18歲學生的家長佔22%。調查顯示,有六成的家長認爲現有的中國小教育沒有做到最大限度發揮學生特長;有77%的家長認爲,中國小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在於“以成績爲考評標準,難以培養孩子主動學習和創新能力。“而對於學習目的,新一代的學生不再將“爲了考上大學,以後能有一份好工作“放在首位,更多人認爲學習的目的是“爲了提升個人能力“。

對教育認識轉變影響着家長和學生對學習方式的選擇。家長們開始將更多的關注點投向個性化教育和遊戲娛樂方式學習,不再侷限在傳統的“側重傳統知識的教學課程“。

而學生運用pc端進行在線學習仍是主流,學生選擇在線學習的原因主要有:學習時間地點更爲自由,可選內容更多,可根據自身需求選擇自己喜歡的老師,安排學習進度,相對於線下面授形式,費用較低。

三大教育痛點待破題

調查中表明,個性化的學習效果不佳、優質教育資源分佈不均、既有的知識傳授方法未能滿足現實需求等,已成爲當下教育亟待解決的“三大痛點“。無論是家長還是學生都迫切渴望改變現有的學習模式,藉助先進的科技,進一步提升學習的體驗和效果。在學習模式中,超過7成的學生希望將科技互聯網與線下面試有機結合,形成基於傳統面授,配合使用科技產品服務的學習方式。

而這一選擇恰好與好未來的教育定位不謀而合。一年前,好未來由“學而思(微博)“更名之時,確立了“用科技與互聯網推動教育進步“ 的定位,在更名後一年間,旗下七個子品牌共同發力,力求通過科技普及與人文行動改變“學習之痛“,改善學習現狀,由此彰顯了其行業領軍者的形象,也因此獲得效果與口碑的雙豐收。

一直以來,好未來以“讓學習更有效“爲企業使命,讓孩子們真正成爲課堂的主人。由此,打造了一系列改善學習體驗的互動教育產品,以激發學生們主動學習的興趣。在專爲學前兒童打造的摩比思維館的課堂上,遊戲化的作業、視頻等功能實現了“既學又玩“的效果。在網校,教師通過提升教學中的趣味性和互動性,最大化發揮教學魅力。在學而思培優、智康1對1的課堂中,多項虛擬課件的採用,讓教學擺脫了“黑板+粉筆+課本“的傳統教學手段,學生在課堂上能聽、能看,能參與各類實驗,滿足並優化了學習體驗。

此外,爲了進一步實現個性化教學,好未來依託自身在教學行業的資深教師團隊的教研積累、近百萬學員的學習實踐、專項技術團隊的數據分析等優勢,爲每個學生記錄學習軌跡,建立數字化檔案,並以此產出個性化的教學方案。旗下學而思培優的ics3。0、智康1對1“i教學系統“中均引入了相應系統,逐步完善學習的個性化、智慧化、智能化效果。

讓學習成爲美好體驗

教育信息化浪潮滾滾而來,作爲一家有着濃重互聯網基因的教育企業,好未來一直勇立潮頭,用不斷創新、突破來改變着傳統教育。更名一年來,好未來加速了向“教育科技企業“的轉型,敞開懷抱吸納不同領域的精英加盟,在好未來各事業部中,既有來自教學、教研團隊的傳統教育者,也有來自互聯網平臺的技術專家,他們合作互通,重塑自己的知識和能力體系,擁抱先進的技術和理念。

據不完全統計,好未來除了收購考研(微博)網、入股育兒網站社區寶寶樹外,還投資了視頻公開課網站多貝網等。同時,好未來有意去扶持定位於科技與互聯網驅動爲主的教育培訓領域新興成長型公司,甚至爲此設立了專項教育戰略投資基金。近期,被譽爲在線教育“創業大本營“的好未來“未來之星“在線教育創業營也在烽火如荼的開展。

如果將傳統的“傳道授業解惑“觀念視爲教育的第一階段,那麼以用戶爲中心的發展是第二階段,個性化體驗引導則是第三階段——也是所有教育從業者最終期望實現的結果。

“讓學習成爲美好體驗“是好未來創始人張邦鑫堅持教育的初心。XX年前他曾堅定預言“互聯網會改變教育“,現如今,好未來將繼續通過豐富的一線教學,更直接、更豐富地發現學習中遇到的困境和需求,再利用科技手段,改變學習的'過程和結果,讓學習在體驗中不斷被昇華,實現着“科技預見學習“的願景。

中國小教育調查報告7

音樂教育實踐表明,學習音樂對培養學生良好記憶力和敏捷的思維能力,幫助發展情感和提高語言技巧,有着獨特的教育功效。音樂教育是開發人類智力、陶冶人的情操和激勵人們奮進的一種工具。中國小音樂教育是我國普及教育的一個和重要組成部分,是啓蒙教育。

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我市中國小音樂教育經過幾代音樂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取得了很大的進步。近年來,中國小音樂教育逐漸受到政府和教育部門的關注和重視,並提出相關的工作思路與要求,使我市城鎮中國小音樂教育水平得到空前提高。不過,對於農村學校的音樂教育仍存在不容忽視的問題。

我通過對百色市的相關教育部門進行了走訪調查,瞭解到當地中國小目前音樂教育的一些情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農村音樂師資不足

據瞭解,城市學校的專職音樂教師配備大大優於鄉村學校。城市每所中國小校,大多配備了2—3名以上的專職音樂教師。相比之下,廣大農村中國小校的音樂師資狀況就令人擔憂。一般最多也只有一個專業的音樂教師,其他大多由非音樂專業的教師兼任。而部分鄉村學校連能兼音樂課的教師都沒有,音樂課只能虛設。一方面受到教育經費的限制,鄉村學校配不起、也養不起專職音樂教師,這是普遍存在的。另一方面受鄉村經濟、生活條件、文化氛圍、個人發展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以至於師範院校音樂專業的畢業生不太願意去鄉村學校任教,導致音樂師資不足。

二.受重視的程度不夠

各級教育部門對農村中國小的音樂教育提出的要求和教學目的不夠明確,政府、學校對音樂教育的重視不夠,片面追求升學率、音樂教師待遇差等阻礙了中國小音樂教育事業的向前發展。有的學校雖然開設了音樂課,但很多時候只是爲了應付上級,一個學期下來沒有上過幾堂音樂課。因此,也沒有能夠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三.音樂課程安排不合理

通過調查,音樂課程開設狀況鄉村不如城市,高中好於國中,

國中又好於國小。受師資狀況的限制,城市學校的音樂課比較規範化, 而不少鄉村學校的音樂課形同虛設,應付上級,一個學期下來基本沒上過幾節音樂課。另外,受應試教育和傳統的“大三門”與“小三門”觀念的影響,很多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不重視音樂課。導致學生無法瞭解各民族的音樂史論也無法體會到高雅的藝術賞析,從而也阻礙了中國小音樂教育的發展。

四.音樂教學中的問題

在一些設有專職音樂教師的學校中,也往往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對教研活動抓得比較緊,新的教學理念、新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能得到較好的體現;但新的教學手段,受到教學設備條件的制約以及教師能力的限制,在相當多的學校的音樂課教學過程中是沒有得到應用的。在師資不足與器材缺少的學校裏,音樂課的教學過程中存在着不規範、隨意的現象。他們把音樂課變成了簡單的娛樂活動課,課堂上只要求學生學會唱一兩首歌,而沒有教授學生如何識譜和唱譜,也沒有教授學生了解民族音樂史。這同樣成爲當地農村音樂教育落後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 學生自身的學習態度

這個問題在調查中反映也比較突出,大部分的學生都很喜歡音樂,但一般只喜歡流行歌曲、選秀歌曲,很少有學生喜歡民族音樂或者古典音樂,有的學生也不喜歡上音樂課。這其中存在着諸多的原因:有來自社會影響的原因;有學生自身學習態度的原因;也有有教材、教法方面的原因;這些也是阻礙音樂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的原因之一。

六.家庭經濟上的原因

很多農村家庭的學生,經濟不是很寬裕。而很多家長覺得藝術之路太難走,擔心孩子找不到好工作,就沒想讓孩子去考藝術。只希望孩子能把主考科目學好,爲此很多喜歡音樂的學生也沒有機會繼續學習音樂。這樣一來,瞭解和喜愛民族音樂的學生則少之又少,進一步阻礙了音樂教育的健康發展。

例如;1.百色高級中學是市重點中學,其高一、高二每個班級每週有一節音樂欣賞課。而音樂特長生每週除了週末和星期一上午的升旗儀式外,其餘每天上午6:20—7:10和下午的5:20—6:10都安排有專業課。主要安排有聲樂、視唱練耳和樂理三門課程,專業學習時間很充足。音樂教師上課積極、認真,負責任,對學生的學習要求嚴格,在兩位老師的悉心指導下,每一屆學生在專業上都有了很大的進步,並在全區藝術統考中榮獲佳績。2.田陽縣初級中學是田陽縣重點國中,擁有聲樂、樂器、舞蹈等多名專職音樂教師。音樂器材與設施比較齊全,音樂課安排比較合理,七年級八年級每個班級每週都安排有音樂課。且學校經常舉行歌詠、表演、演講等各類文藝活動,學生也積極參加,被高中錄取的音樂特長生的人數也不斷增加。3.田陽縣洞靖國中是農村初級中學,其七年級八年級每個班大概每週有一節音樂課。但由於沒有專職的音樂教師,音樂課上一般只要求學生學唱一到兩首歌曲,而並沒有樂理知識和音樂欣賞的教學。因此,該校音樂教育課程並沒取得很好的效果,靖安中心國小和其他幾個村完小點的學校更談不上了。

從以上調查結果中,我感到自己任重而道遠。同時,我認爲一方面中國小音樂教育,尤其是農村中國小音樂教育應更加受到教育部門和學校的重視。另一方面廣大音樂教育專業的高校畢業生應積極到農村中國小任教,努力建設農村中國小的音樂教育事業。

關於我市今後音樂教育的發展,我有以下幾點建議;

一. 政府

進一步加強農村的經濟建設與思想文化建設,以經濟建設爲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教育機構的教學資金得到

保障。教學資金得到了保障,才能引進優秀的師資隊伍和先進的教學設備,才能保證音樂教育的順利發展。

二. 教育部門

繼續加強對中國小音樂尤其是農村中國小音樂教育的建設與投入,加大對音樂教師隊伍的建設。一方面,要引進一批專業音樂教育機構畢業生,只有具備了強大的師資隊伍,高質量的教學纔有保證。另一方面,對一些學校已任的音樂教師進行再培訓,教育行政部門可組織一些再培訓活動,或者爲他們提供去高校學習專業技能的機會,使教師們不斷提高教學涵養和教學能力,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三. 在職音樂教師

一方面,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教師不斷地調整教學的方式方法,不

斷驗證備課時設計的反思。通過自情感的充分投入僅僅的吸引住學

生,引導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音樂活動中,教師飽滿的授課情緒和學

生高漲的學習情緒是相互聯繫的。教師要用愛心、責任心、真摯的情

感等激起學生的情緒,培養學生熱愛民族音樂和音樂課。另一方面,

音樂教師還要不斷學習專業技能,提高教學涵養和能力,從而提高教

學效率。

四. 高校音樂畢業生

自覺以爲祖國培養下一代爲己任,主動到城鎮、農村去執教,幫助教育落後的學校發展教育事業。積極傳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藝術精髓和民族音樂,爲祖國和民族的未來培養更多更好的藝術人才,爲國家的教育事業作貢獻。

五. 學生家長

應轉變讀書無用或非主課不學等傳統思想,尊重和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鼓勵和支持孩子發展自身的愛好與特長,使孩子德、智、體得到全面發展。

六. 學生自身

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宋祖英曾說過;民歌也流行。所以,學生自己應該多欣賞愛國歌曲與藝術歌曲,而不是僅僅關注所謂的流行音樂。同時,要積極配合學校的音樂教學活動,努力學習,天天向上,不斷提高愛國主義精神,提高自身音樂素養,爲國家社會主義建設而努力奮鬥。

中國小教育調查報告8

摘要:組成教學系統的基本要素是學生、教師與課程、客觀世界(特指英語語言)。如何把三者有機結合起來,收到最佳效果,是我實習期間一直思考的問題。通過校外實地教學,我意識到,能否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教學成敗的關鍵。所以,實習期間我就如何調動學生主動性、積極性這一問題展開了調查。

中學教育中,尤其是英語教育,應如何根據其自身特點有效地組織教學,一直是英語教育研究的重點。組成教學系統的基本要素是學生、教師與課程、客觀世界(特指英語語言)。如何把三者有機結合起來,收到最佳效果,是我實習期間一直思考的問題。通過校外實地教學,我意識到,能否調動學生學刁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教學成敗的關鍵。

所以,實習期間我就如何調動學生主動性、積極性這一問題展開了調查,調查對象是我任課的鄭州師範學校九九(1)一(5)班的學生,調查以問卷形式進行,共收回有效答卷250份。調查的題目共六個:

(1)對英語課的興趣;

(2)英語課上的主動性積極性的重要性;

(3)英語教學的交際特點;

(4)師生關係對英語教學的影響;

(5)在課堂教學中師生的角色與作用;

(6)你心目中的英語教師。

統計分析如下:

一、學習興趣對發揮主動性、積極性的影響情況

喜歡、一般、不喜歡

人數:103、46、101

百分比:41.2、18.4、40.4

從上表可以看出,喜歡上英語課的和不喜歡的比例基本持平,中間部分比例很小,呈兩極分化態勢。說明學生對待英語課的態度觀點鮮明,它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效果。學生們喜歡英語課的原因主要有:認爲英語課很重要,是新世紀的需要;當前就業的通行證;喜歡接觸新事物。不喜歡英語課的原因,按教師和學生自身因素從兩方面分析:

(一)老師因素:現今教學傳授知識的手段是“灌"。並沒有帶動學生去感受英語,教會其學習方法。教學步驟公式化,課堂上講得多,讓學生參與的少,致使學生被動接受,思維不活躍。

(二)學生自身因素:本身英語基礎不好。學得越多,越聽不懂、記不住,喪失信心,從而對老師及其所教內容產生恐懼厭煩心理。

由此可見,興趣是學習一切知識的初始原動力。在興趣帶動下,可以有克服一切困難的勇氣;如果喪失了興趣,不僅會成爲學習的阻力,還會造成心理壓力,影響今後發展。所以,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是搞好課堂教學的關鍵和調動其積極主動性的基本條件。

二、學生對課堂上老師調動其主動性、積極牲重要性的認識

從調查結果顯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學生能夠認識到課堂上主動性積極性的調動與發揮是極其重要的。因爲學習是自已的事,無論教師講得多麼好,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無論如何也學不好的。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學生纔會樂意攻讀,積極思維,主動進取。有位學生說得好:“好學之,不如樂學之。"正是如此,課堂氣氛直接影響教師的教學熱情與同學的學習興趣。

調查中,學生提出了許多有益的實際操作性的意見。整理如下:老師應以教材爲中心,適當穿插課外知識和口語練習,例如介紹外國風情知識、典故。這適應了中學生好奇求新心理。在訓練口語和聽力時,可以用簡單單詞串起來講一些小故事、小幽默,組織學生自己用英語表演小品、小話劇,爲學生培養髮散思維能力提供機會。在趣味和娛樂中學習,才能使學生儘快接受所學知識,達到最佳教學效果。另外,針對程度稍差和心理上膽怯、內向、怕羞的學生,應說服學生克服膽怯心理,找回自信。多輔導幫助、委婉糾正其錯誤,先鼓勵回答較簡單的問題,建立起自信心,再逐漸提高問題難度,從而敢於主動發言,參與活動。還有,教師課堂用語應簡短,指示明確,語言風趣,表情生動,這樣可以減輕學生心理壓力,以免造成緊張氣氛。還要注意發掘表現積極、外向的學生,使其有發揮機會,從而帶動全班同學,形成主動、積極的氣氛。

由此可見,學生和教師同樣熱心於課堂教學的改革。

三、學生如何看待交際能力這一英語教學主要用途

調查問卷的統計結果表明,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學生認爲培養英語交際能力是學習的最主要目的。因爲語言是交際的工具,學習語言是爲了互相溝通、瞭解,就是爲了交際。針對這一點,學生們希望老師在授課時多講些實用的東西,包括見面、生活、家庭、師生間的日常用語,多搞些這方面的仿真練習,既拓寬了學生知識面,又提高了參與意識。按需供應,也是教師課堂教學應致力的方向。這樣才能調動受教育者的積極性主動性,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四、學生對師生關係影響教學的意見

這一調查數宇是出乎意料又是合乎情理的。幾乎百分之百的學生非常看重師生關係,認爲它的好壞對教學效果有直接影響。這一結果與平時看似冷淡的師生共處場面截然相反。由此可見教與學並不只在課堂短短的四十分鐘和不大的教室內發生作用,它遠遠超出了這一範圍,涉及課下的方方面面諸多因素,教師的人格魅力也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問卷顯示,不少同學認爲“喜歡老師就會喜歡他/她的課"。"教"者爲師,“學"者爲生,在教學中必然形成師生關係(一位學生如是說)。師生關係好了,距離拉近了,學生上課自然會尊重老師的言行,就會爲課堂學習提供一個快樂的積極主動的氛圍。和諧的師生關係使師生雙方都能以最佳的精神狀態投入教與學的過程中。

學生們爲搞好師生關係提了不少有效的建議。摘錄如下:以誠相待,對學生象朋友,不擺架子,有時開開玩笑,給學生們以親切感;利用課間、空餘時間深入學生之間,與其多交流、多溝通,主動接觸,增進了解,聽取教學意見、建議,及時改進教學方法;清楚每位學生的學習程度、層次,因材施教。而且不僅要在學習方面,還要在生活、處事諸方面給以指導、幫助,即記熟每個學生的姓名;提問時面帶微笑,設身處地理解體驗學生學習英語的喜、怒、哀、樂,或找回做學生時的感覺。

在現實生活中,師生之間似乎除了教學外,交流機會很少,大多數班級並未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但其實雙方都渴望得到對方的理解與支持,只有溝通,才能交流,然後才能相互配合,上好每一堂課。

五、教學中,老師與學生的角色及所起的作用

現在雖然提倡實施素質教育,要以學生爲教學的中心,但在實際操作中,還是似老師爲主要角色。此次調查表明,還有不少學生認爲應以老師爲中心,因爲是老師在“教",學生應跟着老師走,而意識不到教的目的是爲了“學",而“學”是學生在學。這說明教育體制中這一改革還未收到預期效果。但是也應看到,大多數學生知道學習是自己的事兒,應該以學生爲主體,即英語課堂的語言活動應以學生爲中心,老師爲主導,是“助手"或“導演"。“助手”要以“主人"的要求制定計劃,安排活動。否側即使老師表演得再精彩,學生也會聽得乏味。老師應起好引導作用,調動“演員"的熱情,發揮出自身潛能。另外,根據師範學校的特點,學生將來必定要充當老師的角色,所以培養鍛鍊他們的能力,給予施展空間,對今後教書育人是必須的。所以老師也應在課堂上盡力轉變學生的觀點,使他們認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主動參與學習,而不是被動地受教,這樣才能提高他們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

六、學生心目中的老師形象

最後,我調查了在學生的眼中,一個好老師應該是什麼樣的。學生們思路很活躍,提的意見很中肯,道出了他們渴望好英語老師的心聲。其中,佔第一位的是老師的教學水平。講課內容要準確,有條理,生動有趣,通俗易懂。老師應知識淵博,有好的口才,語言幽默風趣,發音優美動聽,吐字清晰,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其次,在人格上,要尊重學生,時時把學生放在心上,親切和藹,和學生打成一片,關係融洽,絕不能諷刺挖苦學生,心中不能有好、壞生差別,不歧視學習成績差、反應慢的學生,而是更多地耐心幫助、關懷他們。再就是,儀表方面,要形象好,有氣質,爲人師表。其他,不拖堂,不佔自習時間,作業不要太多,多和同學談心、聚會等也提了出來。

本次調查可以看出,學生把能否上好每一堂課排在了第一位。它強烈反映了教學目標和學生的需求。所以,提高自身素質必須是每一位教師奮鬥不止的目標。教師的人格魅力也被放在了關鍵位置。這就說明,在抓好業務工作的同時,一定要加強自身修養,保持良好的心態。這樣才能樹立威信,從而帶動教學。

從這次調查中,我更加深入瞭解了現階段我們的中學教育現狀和學生的需求、老師的艱辛。每上好一節課,需要多方努力。在英語教學中重視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上好課的關鍵,教育改革迫在眉睫。其他更深入的問題有待進一步研討。

中國小教育調查報告9

爲了深入瞭解徐聞縣教師繼續教育培訓情況,促進教師教育工作的可持續發展。我於20xx年4、5月與部分骨幹教師、班主任、新教師進行了個別訪談和查閱相關資料;並對徐聞縣220所學校上交的20xx—20xx學年度繼續教育年審學分登記表作了數據統計分析。現將調查結果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若干建議敘述如下。

一、徐聞縣教育系統人力資源基本情況

(一)全縣教師人數

全縣教師6359人,具有專業技術人員總數5380人,其中:高級職稱194人(國小4人,中學190人);中級職稱3650人(國小2335人,中學1315人);初級職稱1536人(國小801人,中學735人)。

(二)人員結構情況

引進的教師以大專以上學歷爲主,具有實踐經驗的高學歷的年輕人逐步走上中、高層管理崗位;中、高層管理人員堅持理念與定位培養,這樣可以加快教育現在化和較好地實現素質教育與現代文化的融合。

(三)教育局對教師的培訓情況教育局對教師每年平均培訓天數爲0—6天;平均培訓次數爲1—3次;培訓支出爲管理費用的3%—6%;教育局主要有四種培訓方式,分別爲內部培訓、委託外部培訓機構進行培訓並舉行各種現場會加以實踐。

二、徐聞縣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的主要舉措

(一)領導高度重視教師繼續教育工作

從科學發展教育的思路出發,徐聞縣教育局領導把抓師資隊伍建設作爲發展縣教育的根本。近年來,相繼出臺了《徐聞縣教育局關於印發中國小教師全員培訓計劃的通知》、《徐聞縣教育局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的意見》,並正在擬訂《徐聞縣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獎勵辦法》。以上文件對促進徐聞縣教師繼續教育的深入開展,影響極大。特別是今年縣裏決定拔專款,用於解決教師參加縣級培訓的費用。從今年起,徐聞縣教育局組織的班主任培訓、骨幹教師培訓、新教師培訓、等集中培訓已沒有收取培訓費、資料費。如,免去了以往教師每人每年每科40元的繼續教育培訓費,僅此一項全縣每年就免收了70多萬元。今年全縣繼續教育人數6359人,合格5724人,合格率爲90%。

(二)教師繼續教育走內涵發展之路

1、把師德教育作爲繼續教育的重要內容,從抓師德建設入手抓教師隊伍建設,進一步增強教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不斷提高教師的師德水平和業務水平。 2、徐聞縣繼續教育工作重點已從培養數量充足、學歷合格的教師轉向培養質量達標、能力勝任的教師。統計顯示,徐聞縣國小、國中、高中教師學歷合格率分別是98。53%、100%、90。46%,已超過國家規定標準。

(三)基本形成“縣、校”教師繼續教育體系

1、開展以需求導向的“送教下鄉”活動

爲了切實增強繼續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每年由各中國小校上報培訓需求信息表,進修校分類整理後,組織縣內外優秀教師到鄉鎮學校進行現場課堂教學示範和專題講座。這樣就解決了“理論性培訓”與“操作性培訓”相脫節的問題,很受基層學校歡迎。本年度共開展了70多場次“送教下鄉”活動,足跡遍及全縣70多所學校,共3200人次中國小教師參加了培訓。

2、縣集中培訓管理精細化

落實培訓項目專人管理,從學員情況分析、培訓預案制定、內容安排、活動設計、組織實施等各個環節對培訓負責。運用現代成人教育理念,改變過去以講座或會議爲主的培訓方式。培訓前深入調研,瞭解培訓對象需求,制定培訓方案;培訓中增強互動;培訓後及時反饋。通過自主交流、小組討論、現場觀摩等形式,充分體現了培訓過程的針對性、平等性、參與性、實效性,調動了教師參加培訓的積極性。今年教育局組織參加各類短期培訓的教師有2289人,佔全縣教師總數的36%,是參訓人數最多的一年。

(四)初步建立徐聞縣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評價機制

1、對教師繼續教育的評價

將繼續教育作爲職稱評聘的必要條件,納入教師崗位考覈的內容。凡年度繼續教育未達學分最低要求者,當年度繼續教育爲不合格;凡本週期滿時,未完成總學分最低要求或未完成每個板塊相應的最低學分者,視爲本週期繼續教育不合格。

凡繼續教育年度不合格者,當年年度考覈爲不合格;本週期繼續教育不合格者,不得續聘,不得申報高一級職稱,不得評優評先。新教師未完成上崗培訓規定學時者,不得轉正定級。

2、對學校繼續教育工作的評價

制定《徐聞縣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工作考覈辦法》,從今年開始,擬每年對全縣各中國小的繼續教育工作按組織管理、計劃落實、活動開展、績效(主要包括各學校應培訓對象參加縣級培訓的優秀率、合格率、出勤率)等指標進行全面考覈,在此基礎上,評出徐聞縣教師繼續教育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

三、徐聞縣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部分學校對繼續教育重視不夠

按照20xx—20xx學年度繼續教育學分驗審日程安排,有25%的學校無故不在規定時間送審。部分學校的校本培訓應付了事,送審材料在網上下載,明顯做假。特別是個別鄉鎮國小,繼續教育送審極其草率,基本沒有培訓項目的印證材料。

調查顯示,大多數教師認爲參加繼續教育是有必要的,但主動要求參加培訓的教師不到五成。學校制定了各種學習制度,組織了各項學習活動,花費了大量的精力財力,而教師卻並不積極參與。上交作業有不少是抄的,學習筆記是檢查前連夜趕的,教師自我培訓意識、熱情的缺乏是教師繼續教育面臨的主要問題。

(二)缺乏繼續教育過程管理

目前的繼續教育考覈基本上還是終結性考覈,缺乏繼續教育過程管理。考覈流於形式,很多時候唯一的考覈就是考勤,只要人到場了,甚至只要考勤時人到場了,就可以獲得繼續教育學分。而學員在學習過程中的評價往往沒有及時跟上,尤其是對學員學習態度方面的評價不足,導致學員學習積極性沒有及時提高。這樣既缺乏激勵性,又助長了形式主義、弄虛作假之風。

(三)校本培訓不規範

不少學校不知道校本培訓如何開展或者把它完全等同於常規教研活動,沒有客觀分析學校教育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及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制定相應的培訓規劃,爲了完成規定的校本培訓學時任務,敷衍了事。

(四)高中教師參加縣以上規範化培訓的比例較低

按照《徐聞縣普通中國小教師20xx—20xx學年度繼續教育管理實施細則》文件要求,不少高中學校教師沒有完成繼續教育板塊要求,表現在參加縣以上規範化培訓的科目不夠,且明顯低於國中和國小教師參加縣以上培訓的比例。國中教師95%參加了縣級以上組織的規範化培訓,而高中僅爲70%。

(五)培訓內容難以滿足教師需求調查顯示,60%的教師把“教學培訓”作爲培訓內容的首選,“通識培訓”是最不受歡迎的培訓。

培訓沒有把教育理論、教學論、學科教學三個層面的內容有機整合在一起;沒有以具體的教育教學實踐爲基點確定培訓主題和安排培訓內容;沒有解決教學實際中的困惑;沒有教給教師最迫切和最需要的知識與技能。雖然講的東西涉及教師應具備的學習內容,但與教師們關注的課堂教學有一定的距離。

四、建議

(一)建立以制度作保障的教師繼續教育長效機制

1、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不能僅僅當成教師個人的事情,要求學校和有關部門做出系統反應,使繼續教育步入良性發展軌道,切實推動教師專業發展。學校要設立繼續教育領導小組,校長是第一責任人,由分管副校長、教務主任、骨幹教師代表組成繼續教育領導小組,具體落實繼續教育的開展。

2、依法治訓,堅持“先培訓,後上崗;不培訓,不上崗”的原則。對積極參加培訓的單位和個人要給予物質和精神獎勵,形成一個愛學習的氛圍,變培訓的“外鑠性”爲“內發性”。實現由“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使培訓成爲自覺行爲。

3、召開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現場會,表彰一批繼續教育先進學校,發揮繼續教育先進學校的示範輻射作用,帶動全縣學校繼續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

(二)開展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需求調查1、良好的培訓效果取決於對培訓對象實際需求的全面分析,增強對培訓前期的需求調查研究,才能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學校必須對該校教師專業發展需求現狀作一次全面真實地瞭解,分析存在的主要問題。然後對發現的主要問題進行梳理,明確一段時間的重點培訓內容。在確定了主要內容之後,再選定一些對主要培訓內容有幫助的輔助學習內容,使培訓內容有系統,有重點。在明確學校培訓主要內容的基礎上,每一個教師根據自己的不同情況,確定自己的側重點,形成適合自己特點的培訓內容系列。學校制訂學校學年度校本培訓計劃,每個教師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訂個人的年度自我培訓計劃。

2、採用問卷《徐聞縣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需求問卷調查表》,其中包括基本情況、參訓目的、對知識和能力的需求、對培訓方式及時間安排的建議等,對本縣中國小教師進行繼續教育需求的問卷調查。對問卷調查數據信息進行整理和分析。根據需求調查情況,針對性的提出本縣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目標、內容、方法、管理等的初步實施方案,並在學校和教師中廣泛徵求意見,形成本縣繼續教育實施方案和學校開展校本培訓的指導建議,重在操作層面。開發適合本縣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需求,具有實踐價值,針對性強的課程體系。

(三)立足課堂教學實踐開展培訓

教師的專業發展始終不可能離開課堂,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的目標,是爲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過去,教師培訓多采用講授法的形式,離開了真實的課堂教學情景,理論與實踐脫節,教師普遍反映很難把新課程的理念運用到日常課堂教學中,因爲教學行爲這種實踐性知識難於通過別人的直接講授而獲得,只能在教學實踐中發展和完善,因此,培訓中應多開展課例教學。

深入挖掘校內培訓資源,充分發揮骨幹教師“傳、幫、帶”作用,對優秀骨幹教師課堂教學進行“觀摩—研討—模仿—創新”,再實行“自我講課—同行研討糾錯—重新設計—再講再評”的對照訓練,這樣以課堂教學案例爲載體,通過“在做中學”,提升教育理念與教學行爲的結合度,促進理論向實踐的轉化。

(四)以市縣校級課題研究爲抓手

課題研究是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有效途徑,也是校本培訓的重要形式。教師如果能夠完整地開展一個課題研究,就能基本掌握教育研究的步驟、方法。具體的研究思路是“發現問題,確立課題—分析問題,尋找策略—解決問題,開展研究—總結經驗,成果交流”。

研究的課題應該來自於課堂,來自於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以教師自身最急於解決的真實問題、現實問題爲研究課題。

要樹立“向教育科研要質量”的意識,以課題做平臺,集中精力攻關,解決學校發展和教育教學實踐中的難題。

(五)加強校本培訓管理

1、加強校本培訓管理,提高校本培訓質量。每年對校本培訓的成效作一次評估,評估內容主要有校本培訓的組織領導、規劃、內容開展情況、效果、個人檔案資料、經費支持等,評估結果通報全縣中國小校,作爲考覈校長政績的必備條件。

2、縣繼續教育中心要派指導教師到學校瞭解校本培訓開展情況並幫助學校解決培訓過程中的困難,查看培訓檔案資料,確定校本培訓內容,幫助制定校本培訓方案,建立校本培訓制度。

3、做好培訓後的跟蹤反饋,在培訓機構與參訓教師之間建立長期、有效的聯繫通道,使培訓教師或機構隨時瞭解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或好的經驗,參訓教師也可以隨時向培訓教師或機構反映新課程實施過程出現的問題或請求指導。這樣可以使教師培訓更加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五、結束語

通過對徐聞縣中國小教師的繼續教育進行的人力資源管理中培訓環節的調查中可以發現,本縣教師繼續教育在人力資源管理中培訓職能的重要性的認識逐漸清晰。但我們也應看到,在教師繼續教育培訓管理方面還存在着一些問題和不完善的地方,需要不斷的加以完善和解決。如何採取有效的方式,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師繼續教育的培訓,將教育系統後備人才的儲備與教師的職業生涯結合起來將是本縣教育系統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的重要課題之一。

中國小教育調查報告10

如今,在農村國小,音樂教育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和發展。同時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提出了:要以培養人的綜合素質爲目標,爲現代社會培養所需要的複合型人才,而音樂教育是其他學科所不能代替的。由此可見,農村國小音樂教育不容忽視,應該得到全社會的關心和關注。針對上述實際情況,我們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去入手:

(1)要轉變和更新思想教育觀念;

(2)要有愛崗敬業的態度和精神;

(3)要有善於教學、勤於鑽研的能力;

(4)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

我們在調查中發現:在農村國小,音樂教育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和發展。我們都知道:我國農村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4/5,農村人口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整個民族的人口素質。同時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提出了:要以培養人的綜合素質爲目標,爲現代社會培養所需要的複合型人才,而音樂教育是其他學科所不能代替的。由此可見,農村國小音樂教育不容忽視,應該得到全社會的關心和關注,提高音樂教育在農村學校及其在社會上的地位已刻不容緩。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在音樂學科師資配置上,我縣農村國小基本上沒有專職音樂教師,有的僅限於鄉鎮中心國小。村小几乎沒有音樂教師,有幾個鄉鎮有兼職的,也是以其他學科爲主,捎帶上音樂課。再有一點就是音樂師範畢業生分佈不均,有的鄉鎮多,音師生教不上音樂課,去當班主任。而有的鄉鎮音師生少,或者連中心校都分不到一個。在音樂教學設備上也比較落後,一部分學校有專用音樂教室和鋼琴,大部分的音樂教室也可以叫做綜合活動室,各種活動都可以用這一個教室。一些國小上課必備的打擊樂器、教學磁帶等也只有幾家學校有。還有一些村小連音樂教材都沒訂,可想而知,沒有教材如何上音樂課?另外,一些學校還常以各種理由,利用音樂課上其他學科的課程,致使學生無法學習和掌握完整的音樂知識結構,剝奪了兒童享受音樂教育的權利,阻礙了音樂教育的發展。針對上述實際情況,我們應該怎樣做?

一、要轉變和更新思想教育觀念。

要想改變當前的這種音樂教育狀況,要轉變教育觀念,大力倡導新的音樂教育理念。各級教育部門的領導,更要更新教育思想觀念,把農村國小音樂教育工作提到議事日程,嚴格的執行《音樂教育大綱》和新的《音樂課程標準》,清除“主科”與“副科”的意識,真正把農村的音樂教育工作紮實、有序地開展起來,把快樂和美的享受還給孩子們,讓每一個孩子都擁有接受音樂教育的權力。

二、要有愛崗敬業的態度和精神

現在大多數的農村學生認爲,學習的目的就更爲了考大學。因此家長和學校從小都對語文、英語和數學等所謂的“主科”關心,忽視了學生在音樂方面的學習。相應地說,音樂教師在學校的地位就無法提高。記得一位音樂教師說:“咱們在學校從來沒有被評爲優,更別說先進了”。儘管這名教師在教學和其他方面都不錯。音樂教師在學校的地位低,音樂教學設備差,社會及教育部門不重視音樂教學等一系列客觀現象,極易造成教師主觀上對音樂教學的應付心理,對自己的崗位不熱心,甚至願意當班主任。這種態度看起來似乎是人之常情,但我對此有不同的看法,音樂學科地位的提高,有賴於教學質量的保證,假設我們的教學水平是一流的,我們的課外活動、校園文化都搞得多姿多彩,有聲有色,我想,我們的領導和同志都會看到,無論考覈還是評優,都會有你一份兒。

無論專職和兼職教師都應該有敬業精神,提高師德素養,增強對學生的愛心和爲專業獻身的精神,勇於在“艱苦”的環境中“創業”。利用身邊一切可用的資源,爲上好音樂課服務。敬業還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細心大膽,不拘泥於固定形式,敢於開拓創新,善於營造一個輕鬆愉快的審美環境。農村學生與城市學生的相同點就是他們都熱愛音樂藝術,所不同的是農村學生受到的音樂教育比城市學生更少些,因此,他們對音樂有更濃的好奇心,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如何引導他們從好奇心開始,一步步走進音樂的殿堂。

現在的學生今後將面臨的是處處充滿競爭的複雜社會,良好的心理素質與完善的綜合能力是他們必備的參與社會競爭的條件。這種能力的培養任務責無旁貸地落在教師身上。音樂教育在這方面的功能雖不是萬能的,但也是其他學科所不能替代的。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而起到直接或間接的作用。例如:歌唱的音調對語調的影響,合唱對團隊精神的培養,舞臺表演對心理素質與應變能力的培養等。

總之,要求我們教師要有一種特殊的神韻,貫注在他的言談舉止中,引導學生用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用自己的心聲去表達,用自己的動作去體驗,給他們貧乏的心靈帶來朝氣,給他們生硬的舉止帶來生機。

三、要有善於教學、勤於鑽研的能力

這種能力它包括教學技術、文化修養、創新意識、教研意識等多方面內涵。教師只有具備了這些能力,才能把知識準確地、完整地傳給學生,才能真正喚醒激發學生的心靈和智慧。據瞭解,像我們縣這種情況不只是存在少數地方,是全國多數農村國小共同存在的一種普遍現象。這就要求我們音樂教師如何用方便、有趣的方法有效地使學生真正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如何結合實際因陋就簡地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如何藉助音樂特有的魅力培養他們對音樂的興趣、愛好,如何結合新課程理念,把其他姊妹藝術融入到音樂教學中來。能力是實施的保障,作爲一名音樂教師,要有創新意識,要有設計充滿新意、效果最佳的音樂課堂教學和教學方案的能力。要使音樂課堂教學成爲蘊含審美價值、洋溢審美情趣的立體動態藝術的能力。

四、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

作爲一名音樂教師還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知識要不斷的更新,不斷的給自己充電,這樣才能適應社會和時代飛速發展的需求,才能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

柏拉圖曾說過:“音樂教育是至高無上的,因爲任何事物都不能像節奏與和聲那樣深達人類內心深處並給予最強烈的震撼。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應將音樂銘刻在心,傳於後人。”因此,真誠期望各級領導和全社會都來重視農村國小音樂教育,也真誠希望農村國小音樂教師能運用新課程理念,指導教育教學實踐,以飽滿的熱情,投身到我縣的音樂教育教學之中,讓更多的孩子享受到學習音樂的樂趣!

總之,只要把農村國小的音樂教育搞好了,我們農村國小才能更好、更全面地實施素質教育。

中國小教育調查報告11

摘要:作者通過對杭州12所國小的教師、學生、家長及部分國中教師進行深度訪談與問卷調查,瞭解在中國小教育銜接上存在的主要問題,並在總結有關國小經驗的基礎上指出,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是促進中國小教育更好銜接的途徑,文章着重對國小如何與中學有效銜接的具體措施與注意事項做了介紹。

 關鍵詞:中國小銜接;心理健康;措施

一、前言

國小升入中學後學生生活發生明顯變化。首先,環境變了:同學結構重新組合,原來的位置發生變化,優秀的同學更多了;與教師關係有了變化,中學接觸教師也更多,班主任的管理和照顧不像國小那樣周到。這就要求國小培養的學生具有學習自覺性、較強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良好的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其次,學習任務和特點有了很大變化:課程的深度、廣度、難度,知識的密度有很大增加,老師教學中比較“開放”,這就要求學生具有刻苦學習的精神、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較強的心理承受力。第三,國小與中學的管理不同:中學開展活動常由學生負責,教師只作引導;中學自由支配的時間更多。這就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自理能力,有對行爲進行自我抉擇併爲自己的行爲承擔責任的能力。中、國小在環境、任務和管理上都存在明顯差異,如何解決中國小教育的銜接是我們所關注的。爲此20xx至20xx年期間,我們以“如何幫助學生平穩地從國小過渡到中學”爲主題,對杭州市12所國小作了調查研究,揭示了目前中國小教育銜接上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是促進兩者更好銜接的途徑,並總結了在實行中有效的具體措施及注意事項,爲探索中國小教育的銜接提供借鑑。

二、調查研究

1.目前中國小教育銜接上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們於20xx年10月對當前中國小教育銜接上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訪談與問卷調查。調查對象爲杭州市12所國小在讀6年級學生640名、6年級學生家長612名、畢業班教師60名和8所中學的七年級教師60名。問卷(滿分爲100)調查的結果表明:家長對子女各方面表現評估的平均分爲75分;學生對自己的評估是78分;國小教師對學生的評估分是85分;中學老師對七年級學生入學時表現的評估爲68分。中、國小教師對國小畢業生的評估有着顯着差異,反映了中國小教育存在差異。中學老師調查中得分最低的8個項目依次爲:自信心、競爭精神、創新精神、自尊心、自我調控、自理能力、學習興趣和表達能力。從對學生的調查中發現許多值得教師和家長注意的問題。比如:在學習方面,57%的學生認爲學習是一件令人厭煩的事,41%的學生上課時注意力集中差;在人際關係方面,57%的孩子認爲父母提出的要求根本做不到,44%的學生對部分老師感到害怕,31%的學生感覺經常受到老師不公正的對待,52%的學生與部分同學關係緊張或對立,有28%的學生經常有被孤立的感覺;在情緒狀態方面,49%的學生經常感到心裏煩躁、無處訴說,64%的學生對考試感到緊張;在自我觀念方面,59%的學生覺得自己許多方面不如他人,17%的學生對自己的將來不抱什麼希望;在適應性方面;則有43%的學生覺得越大煩惱越多。

調查結果表明,要幫助孩子平穩地完成從國小到中學的過渡,亟待解決的問題涉及四個維度:(1)道德水平和行爲習慣;(2)心理承受能力;(3)人際關係;(4)創新精神。如果這些方面的問題能夠得以解決,最終就能培養出具有良好適應力的學生,從而實現國小與中學教育的良好接軌。

2.解決問題的主要途徑是心理健康教育。

從理論上,要解決上述的問題,實質上就是要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道德水準、獨立自主的個性、完善的社會適應性、交往的合作性,塑造學生具有完善的人格、富有勇於創新的精神,這些都是基本的心理素質。從實踐看,中學老師評價比較好的4所國小的經驗總結中也反映出,抓心理健康教育能對幫助國小生儘快更好地適應中學生活,打下良好基礎。通過討論與研究,12所國小的領導與有關教師達成共識,確立了抓心理健康教育是解決國小與中學教育良好接軌主要途徑的觀點。在12所國小領導的積極支持與參與下,根據各個學校實際情況,採用各種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通過一年多的實踐,我們於 20xx年11月再用同一問卷對基本相同數目的同類人員進行調查,家長對子女各方面表現評估的平均分爲88分,學生對自己各方面表現打的平均分是89分,國小教師對畢業班學生的評估分是90分,中學老師對七年級學生入學時各方面表現評估的平均分爲86分。中、國小教師對國小畢業生的評估不再有顯著差異,反映了心理健康教育有助於國小生更好地適應中學生活。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

1.進行教育思想大討論。

把心理健康教育當作一件大事來抓,必須使教師的學生觀、教育觀發生變化。進行教育思想的大討論,是改變教師的學生觀和教育觀的有效途徑。例如通過培養學生創造精神的討論,使教師認識到教育中一個要求、一個標準、一條出路,嚴重束縛了孩子個性的發展,兒童的天性和潛能在我們統一的規則下將會一點點被扼殺,所以培養學生創造精神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教育思想討論,使教師進一步認識到要尊重學生人格,注重個體差異,愛護與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幫助學生自主學習,將自己的角色由“權威者”、“塑造者”轉變成“協助者”、“服務者”。

2.進行教法改革。

教法改革的核心是教學生“學會生存”、“學會關心”、“學會學習”和“學會創造”。“學會生存”是要求學生具備與瞬息萬變的世界相適應的知識和能力,國小階段要讓學生學會安排自己的學習、活動和生活。“學會關心”是要求學生按照社會主義社會的行爲準則正確處理個人和社會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國小階段要讓學生學會關心自己的家庭、朋友和他人;關心學校、社會和國家的大事。“學會學習”是要求學生學會科學方法、推理方法、蒐集資料的方法、從事實中做結論以及分析綜合事實的方法。國小階段要最大限度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學生高質量地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使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學會創造”是要求學生掌握具有創新性的學習方法,國小階段可以教學生學習系統思維,由點到面地分析問題;學習逆向思維,從反面分析問題;學習辯證思維,全面地考慮問題;學習頓悟思維,憑直覺思考問題;學習發散思維,全方位地考慮問題。

3.教育過程中弘揚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選擇性和創造性。

教育過程中注重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使學生由消極被動地學習到積極主動地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通過開展自由的課堂討論,讓學生各抒己見,什麼想法都不受約束,使許多求新求異的火花得以在順暢的思維中迸發出來;發揚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讓每個學生在各項學校、班級組織的活動中都做“主角”,不做旁觀者:舉行一些“學生自主”的活動,由學生自主確定活動主題,設計活動方案,主持活動內容和進行活動評價;開展“假如我是班主任”、“假如我是中隊長”、“今天我是一日小班長”的主題演講,羣策羣力制定班級管理目標;通過“一事一議”、“課間怎樣與同學友好相處”等主題討論,進行自我教育,認識自己,悅納自己,欣賞自己的長處,改正不足,學習心平氣和地接納別人的意見,剋制自負、自傲、自卑、自責等不良的情緒和反應;設置學生自己負責的“圖書角”、“生物角”、“作業展”等,發揮和發展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創造性。

4.加強小組活動,促進學生交往。

加強小組活動,以小組活動來組織教學:預習、朗讀、研討、質疑、評價。還可以實行小組長“自主承擔、輪換負責”制,按學科或“職能”各設一名小組長,如數學組長、語文組長、預習組長、討論組長、朗讀組長、分析例題組長、實驗操作組長等等,並定期輪換,這樣每個學生都能表現自我,都能受到學習管理的訓練。

5.創造成功的心理體驗。

成功的體驗會給孩子自信。教師要珍惜和接納孩子的每一次努力、每一點成功,引導學生去領略無處不在的成功喜悅。如在大衆面前順利地作了三分鐘的發言,球賽結束前三秒鐘仍作了最好的發揮,考試因審慎而多得了幾分,等等。對於每一個學生,既要求他們有遠大的抱負和追求,又必須讓他們按自己的實際水平和能力,一步一個臺階地去接近。幫助學生設定一些通過努力有把握成功的短期目標,讓學生付出努力後能看到自己的成果。如過去對學生期望過高,就作適當調整。經過奮鬥獲得勝利能幫助學生恢復自尊與自信,去爭取更大的勝利。

6.開展心理輔導活動。

心理輔導活動多種多樣。如:設立心理輔導站,由專職心理輔導員、班主任擔任輔導員,耐心聽取同學的內心傾訴,熱心幫助解答問題;建立“諮詢信箱”,開通“熱線廣播”,讓同學把自己的心理問題寫出來投進信箱,心理輔導員以專門回信的方式和同學交流談心,解決他們的心理憂慮,開闢心理健康教育專欄、開設心理輔導課、舉辦心理講座,介紹有關的心理知識和解決生活中小矛盾;進行考前心理疏導,漫談如何公平競爭、如何正確認識自我價值、如何正確對待挫折、如何克服煩惱、控制憤怒、消除嫉妒,介紹交往的準則、人際溝通的方式和技巧,指導同學們以健康的心態去學習和生活,等等。

7.開展藝術活動,陶冶同學的情操。

利用國小生愛唱愛跳的天性,舉辦舞蹈、歌詠、書法、繪畫等興趣小組,每個同學都可按自己的興趣愛好,選修其中一項。既培養同學廣泛的興趣愛好,使個性特長得到充分發揮,還能夠促進其身心得到健康和諧的發展。同時也可以提高其鑑賞美的能力,爲陶冶同學的情操,促進心理素質的提高服務。

8.通過體育遊戲活動,優化同學的人際關係和鍛鍊意志。

體育鍛煉是最具積極意義的保健措施,不僅是增強孩子的體質、消除疲勞、調節緊張的學習生活、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還是形成開朗、堅強堅韌、積極進取的良好性格的重要途徑。因此,有關身體運動方面的活動是與道德教育、文化科學知識教育等有着同等重要價值的教育活動。遊戲是國小生喜愛的一種合作性很強的活動形式。它既有合作也有競爭,有成功也有失敗,合作成功的喜悅或競爭失敗的不甘心,都是對同學心理素質的磨練和考驗。

9.結合國內外重大事件進行教育。

結合國內外重大事件進行教育是有效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種措施。例如運動員爲祖國爭光,奪得的每一塊金牌背後都有令人感動的故事,而這些恰恰都是活生生的最好的心理教育材料,使同學們意識到良好的心理素質和高超的競技水平是奪得金牌的根本保證。

四、對兒童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實踐中應注意的事項

1.心理健康教育寓活動性、趣味性、操作性、參與性之中。國小生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的時期,心理教育不能只採用知識傳授、簡單說教的方式,要從興趣入手,把同學的心理需要和心理教育內容有機結合起來,滲透到同學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中。

2.在教育中要注重主體性、全面性和主動性。要運用自主性原則,活動的內容要有針對性,針對同學們存在的、關心的、主要的問題進行,發動同學主動地自我教育,自我要求,自我完善。通過同學自願參加活動,達到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效果。

3.要及時強化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成效。在組織各種活動過程中,要注意及時強化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成效,把握好教育的契機。每次活動要有表揚、有典型、有總結,使活動確確實實起到促進學生向心理健康轉化的作用。

4.要“以身作則”,要求學生做的,教師也要做到。教師的情緒、眼神、語言和行爲都可能造成師源性心理障礙,使學生產生心理焦慮、不安、困惑、無助、傷害自尊心等。所以每個教師要加強自身心理狀態的調整與人格的完善,用健康的人格,美的心靈去塑造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

5.加強與家長的聯繫,共同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鼓勵家長與孩子建立平等、互重的關係,能以接納和尊重的態度面對孩子的成長,在向孩子提出進取要求和幫助孩子解決成長中的障礙時,更多地是從正面鼓勵、肯定和引導,而不是帶有負面情緒的方式去刺激孩子。

中國小教育調查報告12

在蘭山區教體局的大力支持下,美術教師們積極參與新課程改革的實踐與探索。

我區通過聘請本區省市級學科專家進行“新課程專題講座”、及“美術新課程教學研討會”、通過美術教師的“城鄉互動交流課”、“美術課堂比賽”、每學年組織進行的“美術教師新課程培訓”、以及每年利用暑期進行的“全區美術教師遠程研修培訓”等等豐富多彩、行之有效的活動,使我區美術教師從觀念意識上有了極大的提高、涌現出一批批優秀的名師,他們底蘊豐厚,教學成績顯著,例如:臨沂四小於潔老師在山東省美術講課中榮獲一等獎的第二名,在山東省美術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中,獲得一等獎 ,二小聶秀梅老師在山東省組織的全省國小美術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中,獲得一等獎 ,老師李光磊老師也獲得省美術比賽資格,蘭山中小王效宗爲省編書法教材,高志玲老師的國畫多次獲獎,等等還有好多好多,全區600多名學生的美術作品在省市獲獎,目前,蘭山區美術取得的各項成績在臨沂市各區中均前列。美術教師隊伍真可謂是人才濟濟,這是我區美術教育的一筆寶貴財富。

有了名師的帶動也就出現了名師團隊,如:臨沂三小美術組老師們,在組長劉延芬的帶領下,全組齊心協力搞教學教研,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成爲全區第一名免試單位;臨沂四小全體美術組老師,是一個年輕的團隊,他們每天上午利用有效的時間,大練基本功,他們還

自己報名參加一些美術培訓活動,提高自己的美術專業,很多老師在各項活動中獲獎,學校還開展了書法、繪畫、剪紙、等多個社團活動,本學期聘請了中國剪紙協會的理事長林化強老師先後五次給師生做剪紙培訓,很好的提高全校師生的美術素養,也成爲全區免試單位;臨沂北城國小美術“新課堂”精彩呈現,課前三分鐘展示,三段式教學模式即課前參與—課中研討—課後延伸,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爲課堂的主人,教師適時的進退,引導、點撥、總結;棗溝頭國小邵長磊老師爲自己學校畫了那麼多壁畫,他的國畫造詣也較深,成立了國畫室、兒童畫室、書法室、瓶子畫室,帶動全校師生 的積極性,推動了美術教學的步伐。

可以說,我區部分學校對於落實好美術課程,上出美術特色來,都有了一定的探索,也涌現出了一批優秀的學科帶頭人。爲了瞭解各學校落實美育的情況,發現典型,找出問題,我們借這次全區新課堂調研活動,對全區70多所國小的美術教學進行了專題調研。現總結如下:

基本情況

一、課堂教學情況分析:

(一)關於課堂教學

從課堂教學反映出大部分教師教學觀念轉變較快,新課堂教學研討氛圍非常濃厚,能體現新的課程觀和新《課標》精神,具體表現在:

①能樹立目標意識:由重傳授向重學生髮展轉變,重視情感體驗,重視過程與方法;採用多種形式教學,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親身體驗。

②體現面向全體學生這一基本理念,改變以教師講授爲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體現新的學習方式: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相互交流,並給學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

③體現了以興趣爲動力,採用多種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多方面多角度培養學生創造能力,體現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觀等。

二、學校設施

這一學期,全區所有學校配備了班班通多媒體教學設施,這一現代化教學設施的有效運用,給美術課帶來了生機和活力,讓學生從視覺上得到美的薰陶,有效的提高了教學實效性。在調研中,我們發現,全區所有老師已基本能運用這一先進的教學設備進生教學,讓我們的教學發生了煥然一新的變化。

三、存在的問題

(一)城鄉美術教育發展不均衡,駐城學校校班額過大,農村學校教師老齡化嚴重,還存在包班現象,有的教學理念落後,美術教師配備不齊,特別是村小,例如:閔寨國小、新橋大官莊國小、姚莊國小、屠蘇國小等他們學校幾乎就沒有美術教師。

(二)教師專業過於單一,缺少全能型美術教師,有的學校老師大都是設計專業或只攻國畫,或只有油畫,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要加大力度培訓,讓其全面發展,部分學校參加培訓只派一二名教師參加,有很多教師就從沒有機會參加培訓,對老師培訓是否要面向全體美術教師。

(三)少數學校領導不夠重視美術教育,器材配備不足,美術教學參考數據較少或沒有,也阻礙也新課堂改革。

四、下步工作努力方向:

1、利用多渠道的培訓與學習使美術教師能夠深刻理解美術新課程理念,努力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學習能力與教研能力。

2、各校要在已建名師工作室的基礎上,充實工作室內容,充分發揮名師在教改和教研中的骨幹作用。要結合校園網絡平臺和省教研平臺,進行深度教研,不僅讓名師帶動區域教研,更要向外界推介名師經驗,擴大名師影響力。

通過 “教研員示範課” “送教下鄉”“全區美術課堂大比武”“新課堂——每人一節精品課”“常態課督導”等活動的開展,加強指導與督導,進一步提升全區每位教師的思想認識與教學水平。

3、爲落實素質教育,加調“評估與教學行爲”相關課題的實驗研究,改進評估方式,引領教師的教育教學。

4、繼續將美術教學特色納入學校評估,鼓勵各個學校加強探索,形成自己獨特的理念與特色。在學期末,擇機組織一次現場經驗交流會。並將此作爲評估的常態工作,以期打造出一批有特色的學校,讓我區的美育工作走在省市的前列。

總之,我區美術教育工作任重道遠,我們會在新的學期裏,通過多種方式,更好地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加強對教師的培訓,抓好課堂教學這一核心陣地,讓各個學校在落實好課程標準的基礎上爭取做出特色來,讓我區的美育工作上一個新的臺階。

中國小教育調查報告13

9月28日,第六屆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頒獎大會暨2021年中國教育科學論壇在北京召開。會議由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和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懷進鵬以視頻方式發表講話。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翁鐵慧出席會議。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顧明遠等代表獲獎人員發言。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鍾秉林教授等在主論壇作主旨報告和專題報告。專家的發言、報告在教育戰線和廣大網友中引起了熱烈反響。

石中英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院長、教授

教師是中國小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主體。在前期研究當中我們發現,教師對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意識和能力相比而言要弱於學科教學的意識和能力,我們在中國小比較容易找到非常優秀的學科教學專家,卻很難找到價值觀教育方面的優秀教師。搞清楚教師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核心價值觀教育是如何認識和理解的、他們在教育過程中採取什麼樣的途徑和方法、對於家庭和社會環境支持作何評價、能力建設狀況如何、碰到過哪些困難和問題、有哪些意見和建議,對於進一步來推動中國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幫助青少年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釦子至關重要。

研究方法

基於此,課題組通過教師訪談和專家諮詢,編制了面向教師的調查問卷,於去年疫情期間,採取立意抽樣法,共獲得2426位中國小教師樣本。調查問卷共有五種題型,分別爲人口統計題、評分表題、多選題、五點計分的李克特量表題、開放式問題。數據分析包括兩大部分:第一,描述性統計呈現中國小教師對核心價值觀和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認知狀況和開展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途徑方法、環境支持、能力建設狀況和困難程度。第二,使用T值檢驗和方差分析法比較不同年齡段、性別、地區、教授科目、學段、擔任與未擔任班主任的教師對核心價值觀和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認知、開展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環境支持、能力建設及困難程度五個可比指標上的得分。

研究發現

研究發現,廣大中國小老師在覈心價值觀的認知水平上得分很高,對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認知水平也比較高,但是在覈心價值觀具體內涵的理解程度方面,得分不是十分理想。

就核心價值觀教育難度的認知而言,教師認爲在12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最難開展教育活動的三個價值觀是自由、民主和富強,屬於國家層面和社會層面的核心價值觀。難度最低的三個價值觀爲愛國、友善和誠信,均爲個人層面的核心價值觀。

在回答“您認爲中國小校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困難的地方在哪裏”時,教師認爲教學工作忙、家長不重視、資源缺乏和不理解內涵是中國小校開展核心價值觀教育比較突出的難點。這就說明老師們通常把價值觀教育當做教學以外的任務,對於如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學科教學沒有形成清晰認識。

在談到影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時,升學壓力大被認爲是影響教師核心價值觀教育效果最顯著的限制因素,家長不重視、教師自身對核心價值觀內涵不理解也對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效果有較爲突出的負面影響。

教育部有關文件對如何在中國小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提供了很多途徑和方法的選擇,這些方法到底在中國小實踐的情況如何,大家常用的方法和途徑有哪些,我們稱之爲途徑與方法偏好。調查發現,絕大多數中國小校教師認爲主題活動、課堂滲透、社會實踐是開展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主要途徑,選擇校園網絡、體育活動和校園戲劇的教師則相對較少。有90%以上的教師指出,自己所在的學校已經通過課堂滲透和主題活動開展核心價值觀教育,選擇體育活動、校園網絡和網絡戲劇的比例則相對較低。

絕大多數教師認爲榜樣示範和情感陶冶是開展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主要方法。選擇理論說理、價值澄清和校園童謠的教師則相對較少。

“您認爲我們的國家在下面的價值觀維度上可以得多少分?”教師對我國在個人層面核心價值觀中“愛國”、“敬業”、“友善”三個價值觀維度上社會實踐環境的評價較高,對我國實踐國家層面和社會層面核心價值觀中“平等”、“民主”、“公正”和“文明”四個價值觀維度的評價相對較低。

教師對於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環境支持水平評價尚可,但對於資源狀況的評價較低,這表明中國小校尚需更多核心價值觀教育資源上的支持。

課題組還進行了比較複雜的人口學統計,看看不同學科的老師、不同年齡段的老師、不同地域的老師在對核心價值觀教育環境支持水平評價上是否存在不同的態度和反應。在社會價值觀環境、同輩的表率作用、學校開展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資源、家庭價值觀環境、家長支持程度五個方面,國小教師高於高中、完全中學和一貫制學校的教師,這可能是因爲中學面臨更大升學壓力,而國小開展的價值觀教育活動比較豐富。

第四個維度是教師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能力建設狀況。當被問到“您最喜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培訓形式是什麼”時,中國小教師更傾向於參加以參觀訪問、案例分析和同行交流爲形式的核心價值觀教育培訓活動,偏好理論講座的教師的比例相對較少。

在中國小教師的培訓中,有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培訓相對不足。在參加核心價值觀培訓活動的頻次、教師對自身開展核心價值觀教育能力的評估上,文科教師的得分高於理科教師,國小教師高於高中和一貫制學校的教師,東部地區的教師高於中西部地區的教師。

就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困難程度而言,國小教師是比較樂觀的。

教師對進一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意見建議主要包括:第一,將核心價值觀教育滲透於教學、學生的校園及家庭生活。教師提供了在教學中滲透核心價值觀的具體事例,如對數學史的講授可以幫助學生體會“愛國”這一核心價值觀。第二,教師提出核心價值觀教育應促進學校與家庭、社會的協同,核心價值觀教育應結合理論與實踐,並應貼合學生的年齡、發展規律和實際情況。第三,學校可以開展各類活動促進教育,使學生在實踐中加強對核心價值觀的體會和理解。第四,在覈心價值觀教育中加強對案例分析法、榜樣示範法的運用,從而有效促進學生對核心價值觀的認同、理解和實踐。

討論與建議

總體而言,十八大以來,中國小校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效果顯著,廣大講師對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認同度都是比較高的,對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基本途徑和方法的應用也能做到得心應手。未來還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作出努力:

第一,加強教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學習。教師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認知水平較高,但教師對核心價值觀教育專業理論知識的掌握仍有欠缺。不瞭解12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是開展核心價值觀教育效果的難點。特別是老師們普遍感覺比較難以理解和開展的自由、民主、富強、平等、公正等價值觀需要從理論上進一步闡明。

第二,繼續深化中國小校教育評價制度改革。升學壓力、教學負擔及家長配合程度欠佳是中國小校覈心價值觀教育進一步發展的限制性因素。由於較高的升學壓力,高中教師可能較難在開展核心價值觀教育方面得到充分的支持。

第三,加強學校、家庭和社區的合作,構建中國小校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社會支持網絡。調查發現,學校實際上採用社會實踐開展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比例比較低,從家庭和社區中能夠獲得的支持也比較有限。提高家庭、社區與學校覈心價值觀教育在方向上的一致性,是做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的可靠保證。

第四,加強中西部教師、中學教師和理科教師的核心價值觀教育能力建設。如把核心價值觀教育納入教師職前和職後培養、校本教師培訓和教師專業發展計劃;加強課程教學資源建設,建立資源共享平臺,爲教師提供經驗和案例;挖掘課程內容和教學活動中蘊含的豐富價值因素,幫助教師引領課堂中出現的價值衝突;指導教師開展價值教育的行動研究,保障教師價值教育能力的培養和提升。

未來建議開展大樣本、週期性的青少年核心價值觀素養調查,以動態地瞭解我國青少年價值觀素養變化趨勢;開展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國際比較研究,探索在尊重各自國家價值觀傳統的基礎上,如何促進國際之間的價值理解和價值共識,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打下堅實的價值觀基礎。

中國小教育調查報告14

一、在走訪校長時,他講了:國小校長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職責:

1、在上級領導部門的指導,領導、推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

2、建立合理有效的學校心理健康工作體制,加強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管理;

3、提高學校教師的心理教育水平,營造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氛圍;

4、提供必要的經費、場地與設施,配備專兼職心理輔導教師,爲心理健康教育創造必要的條件;

5、督導心理輔導室擬定心理輔導與心理健康教育計劃;

6、主動與家長和社會人士溝通,爭取社會力量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支持。

就如何在國小各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隨堂聽了陳忠祥老師的一節數學課,事後陳老師談了自己的做法:

二、發放調查問卷61份,設計的問題是:

1、學習疲勞2、學習困難3、厭學4、拒學5、多動傾向。回收調查問卷60份,感覺學習疲勞的有25人,佔總人數的41.6%,學習有困難的有10人,佔16.7%,厭學的佔10%,拒學的佔2%,多動傾向的佔1%,年齡在8-10歲,男孩多於女孩。

三存在以上問題的主要原因:

1、學習疲勞產生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從國小生的實際情況看,學業負擔重是導致一些學生疲勞的重要原因。其中學校作業每天在2小時者佔50%,家庭作業每天在2小時者佔12.69%,結果使得許多學生天天圍着課堂和書本作業轉,很少有時間參加體育鍛煉和其他活動。臨近期中和期末考試,學生的課外作業量爲平時的2倍。學校還頻頻要求家長代惠子抄寫已考過的試卷,要學生重做,理由是加深印象,減少錯誤,使得家長和孩子叫苦不迭。

2、造成兒童學習困難的原因較多,有兒童本身的原因,也有來自家庭學校方面的因素。

①國小生自身原因:大腦左右半球整合功能偏差。人類大腦左右兩半球各自掌管着不同的認知領域。大腦損傷,它影響兒童的感知、思維及情緒等方面,從而產生學習困難。疾病、虛弱身體障礙。有些兒童體質弱,還有的長期患病,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孩子的學習能力。

②家庭原因:父母的教養方式不當。有些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寄予孩子過高的期望、管教嚴厲,常用粗暴的方法對付孩子,致使孩子對學業失敗感到無助,產生了厭學情緒,考試成績總不理想,懼怕家長的懲罰,造成心理障礙。缺乏指導。有些家長本身文化水平較低,孩子在課堂上學不好的課程在家得不到父母的指導。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培養上缺乏必要的指導,導致學生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

③學校原因。教學方法不當,教師缺乏耐心。缺乏學習方法的指導;對一些學習困難的學生缺乏耐心,往往還挖苦諷刺,使學生自尊心嚴重受挫,失去學習興趣。

3、厭學原因有三個方面的原因:學校、家庭和社會。在學校方面,老師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如“填鴨式”教學,強迫學習,濫用懲罰,學生學習負擔重、作業多、壓力大、考試頻繁、學習過難、缺乏活動、遊戲,同學關係緊張等都有可能是造成厭學情緒的因素。家庭教養方式不當,也往往使孩子在學習上感到挫折感,考試不好,學習不好,就遭父母的責罵與毒打,使孩子對學習產生畏懼心理和厭煩情緒。社會上不良風氣如“一切向錢看”,“讀書無用論”等也是造成兒童厭學的社會誘因。

4、拒學原因:個別兒童自我控制能力差,形成極端退縮的性格特點,產生拒學現象。個別兒童不適應學校生活,害怕學習,害怕老師,害怕考試,害怕同學,不去學校是潛意識裏的一種逃避方式。孩子出生後一直與父母生活在一起,一旦分離就產生分離恐懼而影響上學。學校中功課太多、太難,使孩子感到焦慮,千方百計想逃避它,在沒有合理理由的情況下就可能轉化爲疾病症狀,以此爲藉口,獲得暫時的解脫。

5、多動傾向的原因:兒童聽講容易受外界干擾分散注意力,頻繁地從一項活動轉向另一項活動,做事有頭無尾。個別兒童不分場合,特別好動。在課堂上經常扭動,做小動作。好動、衝動造成一系列違反紀律、打架鬥毆等行爲,爲逃避懲罰,經常表現出說謊、逃學或離家出走等行爲問題。

四、解決以上原因的措施:

1、學習課程若安排不當,難度較大的學科相繼排列,易使學生陷入高度疲勞狀態。課程安排要科學,有難度的學科與音樂、體育、美術等學科適當調和。教師應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力爭做到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繫,趣味性強,易被學生接受;在教學方法上教師應當採取多種教學手段,靈活運用,常教常新,多加指導,在教學環境上,爲國小生安排一個舒適溫馨的教室。課間休息雖然短暫,但對於學生恢復腦力十分重要,教師切忌拖堂。課外作業量要嚴格控制,儘量做到當堂講授,當堂練習,不留家庭作業,給學生留下適當的遊戲空間。保證兒童每天睡眠時間應爲9到12小時。

2、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教師和家長應給予方法指導和情感支持。學習困難的學生大部分是學習不得法,雖然很努力,但學習效率不高。在學習方法上,教師和父母應給予具體的指導和訓練,使孩子掌握學習方法,並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情感上認可孩子,鼓勵他克服困難,不斷取得成功,注意及時表揚,使其樹立自信心,增加喜悅,增加生活的力量。另外,教師和家長要清楚他到底在哪個或哪些方面存在困難,並根據困難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和訓練。教師對學生的輔導時一定要有耐心,具有誠意。讓孩子相信他是沒有問題的,只是學習方法不當,讓他樹立正確的自我觀念,增強信心。

3、解決厭學的措施與方法:首先,教師要讓孩子體驗到學習的樂趣,讓他們做他們喜歡做的事,做他們力所能及的事,使他們相信自己有能力做事,能夠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要儘量減輕孩子的學習、作業和考試負擔,多開展一些“第二課堂”活動,讓孩子在做中學習,體驗積極的情感。

其次,教師要對學生充滿愛心和責任感,積極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和藝術性,大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多和孩子溝通、交流,瞭解他們的心理需求,在民主平等的基礎上進行對話。

4、國小生拒學的措施:首先,要改變對孩子的態度。對教師來講,就是以真誠和藹友善的態度對待學生,使他能感受到學校生活的溫暖,在學校裏有安全感和舒適感。就是還要準備一些有趣的活動,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讓學校更有吸引力,讓他們喜歡學校,願意學。根據孩子的心理接受能力,提出適當的要求,多鼓勵,多幫助,多表揚。

其次,讓孩子體驗成功的喜悅。在學習方面,要求要適當,難度要適宜,讓孩子體驗到學習活動本身的快樂,產生對學習的直接興趣。在活動和遊戲上,讓孩子們發揮各自的專長,鼓勵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做自己的主人。

5、訓練兒童採用較好的認知活動改善注意力、克服分心;其次通過一定程序的訓練,減少兒童的過多活動和不良行爲,逐步消除不良現象。根據兒童的個性特點可以開展一些娛樂活動,如唱歌、聽音樂,讓兒童在活動中陶冶性情,鼓勵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並在活動中給予指導、矯正其行爲偏異。開展兒童心理衛生保健及諮詢,及時發現,及早治療,必要時轉入專門的心理治療機構進行治療。

缺乏學習興趣,學生就會對學習產生厭煩的心理,把作業看成是老師制約學生的一種手段,同時完作業也是一種應付的心態。久之,就會伴隨出現馬虎,學習成績下降。要想防止學生這種心態的出現,就應避免單調乏味的教學,結合教學內容,運用遊戲、教學本身的趣味、美感、教學方式的靈活運用等不同形式,來調動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中國小教育調查報告15

我在農村進行了“農村中國小教育問題”調查。本次調查以國小和國中的農村教師、學生、家長爲主要對象,調查的四個部分分別是:教學問題、教師問題、學生問題、家長問題。其中以教師問題和學生問題爲重點。

一、調查的目的、意義以及調查方法

隨着新一輪課程改革和教學改革的普遍推行,農村中國小的教育問題更加明顯地暴露出來了。對此老師抱怨、學生抱怨、家長抱怨。爲了找到問題的實質,把握問題的關鍵,從而向有關部門、有關人士發出呼籲,我進行了“農村中國小教育問題”調查。本次調查以走訪調查及問卷座談的形式爲主,走訪了八個中國小,調查了國小生25人,國中生34人,老師及校長19人。通過調查,瞭解了農村教師、學生和家長對教育的看法及其總體教育狀況,並對中國農村教育的發展方向和模式做了進一步的思考。

二、調查的基本情況

1.教學問題

在農村,九年義務教育已無法滿足絕大多數家長和學生對教育的要求,他們要求上高中、上大學。有62.5%的家長希望孩子拿到大學以上學歷。在回答升高中的原因時,64.18%的學生選擇是因爲他們自己喜歡讀書,而選擇是家長要求的僅爲3.49%。看來,事實上相當多的學生和家長已經認識到了受教育的重要性。

孩子們是渴望知識的,農村也是需要人才和技術的。但是從調查情況看,農村中國小教育存在着很多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公共教育經費短缺,導致辦學條件和辦學效益差。教育主管部門的領導對素質教育不夠重視,教學設施簡陋,教師隊伍教法相對陳舊嚴重影響着素質教育的實施。

(2)師資隊伍不穩定,總體素質不高。

(3)思想觀念落後,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調查中沒有一個孩子表示將來會回到自己的家鄉。

(4)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脫離農村實際,人才培養與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不相適應。

2.教師問題

調查發現,相當大數量的教師對生活表示不滿意(51.8%)和比較不滿意(7.8%),感到壓力很大。我總結了一下,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一)不合理的農村教育編制導致農村教師的工作量很大。(二)儘管近些年來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積極推進實施着新課程改革,但誰都清楚大學聯考制度不改革,老百姓認可的還是能真正改變孩子命運的考試分數,升學率也就關乎學校生存。面對動輒“下崗”“走人”的內部管理體制,老師們爲了保住“飯碗”,感覺壓力很大。(三)最近幾年教育部門出於維護學生權益考慮,對老師限制很多,比如不準打罵學生,不準開除學生等。然而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學生個性越來越強,紀律越來越差,暴力傾向突出,打架鬥毆時有發生,談戀愛的越來越多,教師對學生的組織與管理難度也越來越大。同時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學校和社會越來越關注學生在諸如被敲詐、勒索、恐嚇等人身、精神方面被傷害的問題,這使得老師們經常“提心吊膽”“如履薄冰”。

另外我發現,還有幾個關於教師較爲集中的問題是:(一)農村教師水平遠遠低於城區教師水平。雖說教師整體學歷在提高,但大部分的學歷是通過函授和自考取得的,正規的全日制本科大學生回來的還是比較少。反而外調城鎮的幾乎全是骨幹教師,以致走訪的幾所中學幾乎都沒有高級教師。(二)隨着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不斷深入,農村教師隊伍的結構已由原來的公辦、民辦、代課教師變成了全部是公辦教師,但是音樂、美術,微機等教師嚴重不足。

3.學生問題

學生自主學習的現狀與思考

在調查學生的學習態度或學習主動性方面,大部分學生都有明確的學習目標,但學生的學習目標大部分是家長、老師壓出來的,成績認可高,重視分數的達80%。在所學課程中,選擇英語最薄弱的學生比例最高,佔了47.67%。然而對於“你想如何提高”這一問,我原先設計了“自己複習鞏固”,“請家教”,“參加培訓班”和“其他”四個選項,結果有56.3%的同學選了其他,詢問後發現學生們想到的更多方式包括家長指導,向同學、老師請教等等。調查表明,46.1%的農村學生在平時能努力學習,並持之以恆,但也有34.5%的農村學生平時學習沒有規律,主要靠在考前加班學習來應付考試。

通過和學生們接觸,結合自己的經歷,我覺得制約農村學生學習進步的主要因素是農村中國小生學習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需要不斷督促才能認真學習。學生們將學習效果不理想主要歸因於學習方法有待改進,但由於59.3%的農村學生一般都要承擔部分家務勞動,難以保證他們擁有充足的學習時間。此外,農村基礎教育條件較差、學習資源匱乏、教師的教育思想觀念落後等問題也嚴重製約着農村學生的學習。

4.家長問題

在回答“你覺得所在地區教育狀況如何”的問題時,75.36%的家長選擇“一般”,5.8%的家長認爲“較差”。可以看出,很多家長對當地教育狀況並不滿意。如欒卸村,擁有生產康必得的集團公司,當地農民收入較高,但由於很多家長不滿足於當地教育,就將孩子送往城裏上學。

當問及“您對孩子在校表現情況瞭解程度”時,只有17.5%的家長表示很瞭解,而選擇“基本不知道”的佔20%。然而在回答“對孩子學習上關心程度”時,卻有58.75%的家長表示很關心。這其中似乎存在着矛盾,即對孩子在校表現基本不知道又何以說對孩子學習很關心呢?對此我詢問了部分家長,原來很多家長認爲對孩子學習成績的關心即是對孩子學習關心的全部表現。

對家長問題的一些思考:

(1)家長沒有家教意識。絕大多數家長認爲教育就是在學校讀書,學生有問題就是學校教育的問題,把自身置之於外。

(2)家長沒有教育能力。絕大部分家長最多隻是國中水平,而且又不是從事教育職業,就是他們重視家庭教育,其能力也是相當有限的。

(3)家庭影響大於學校。家長們希望孩子們能考出去“將來出息會大一點”,“將來不再去忙土地”。但也許是條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