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政範文 > 報告

鄉村旅遊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報告1.01W

在當下社會,報告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報告具有成文事後性的特點。你還在對寫報告感到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鄉村旅遊發展情況調研報告,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鄉村旅遊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鄉村旅遊發展情況調研報告1

我縣結合創建全域旅遊的示範區的總體實施方案,將全力實施鄉村旅遊發展作爲鄉村振興戰略、脫貧攻堅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抓手及有效途徑,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發展鄉村旅遊工作的組織機構,並實行定期調動制度。大力實施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精品工程,注重利用本區域地處半山區,山、水、林、田的資源稟賦,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以“農”爲主題,以“家”爲歸宿,以“樂”爲目的,深度整合鄉村旅遊資源,經過多年的開發與建設,我縣的鄉村旅遊取到了階段性的成效。

一、基本情況

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相關部門通力合作及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與關注下,我縣的鄉村旅遊雖然起步較晚,但收效顯著,在努力打造一村一品的經營模式的同時,抓好典型示範引領,適時推出綠色農業,遊憩休閒、康體養生、冰雪娛樂、民宿風情等旅遊系列產品,精心謀劃和打造綠色生態環保的鄉村生態產業鏈,爲帶動貧困人口就業增收,建設美麗現代化新農村奠定了堅實基礎。

截至目前,以國際旅遊度假區、民俗文化風情園,鎮果蔬生態休閒農業觀光區、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休閒農莊、、、和等爲代表的鄉村旅遊方興未艾,紮實推進。同時,我縣以“綠色、生態、民族”爲主題的各類鄉村文化旅遊節慶活動漸成品牌,並形成規模化,常態化。鎮被評爲國家級綠色旅遊景觀名鎮,鄉被確定爲國家級強鎮建設單位,伊美生態園,,被評爲“市十家生態採摘園”,鎮村榮獲“20xx中國美麗休閒鄉村”“市十家特色鄉村”的`稱號,全縣鄉村旅遊(農家樂)已達83家,典型示範村2個,示範戶20家,投資規模2個億,20xx年共接待遊客40多萬人次,旅遊收入5600多萬元,同時,鄉村旅遊爲農村剩餘勞動力提供就業920多人。

二、辦法舉措

一是堅持規劃先行,樹立城鄉融合,一體設計,多規合一的理念,注重以旅遊帶動鄉村振興與經濟發展,脫貧攻堅等規劃的密切銜接。

二是實施政府主導,部門聯動機制,充分發揮縣旅發委,旅遊協會,旅遊產業聯盟的統一指導,協調運營,具體操作等作用,實現鄉村旅遊振興“一業”帶“百業”的聯動效應。

三是高度重視培育鄉村旅遊振興發展實用人才。使突出抓好鄉村旅遊專業人員返鄉創業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作,爲鄉村振興發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四是建立健全投入保障制度,拓寬投融資渠道,加快形成縣財政優先保障,經營重點傾斜,社會廣泛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格局。

五是典型引路,不斷加大培植典型,宣傳推廣典型的力度,以點帶面推動鄉村旅遊振興戰略全面突破。同時,規劃建設一批實施鄉村旅遊發展新動能培育試驗區,推動綠色發展,加快培育新產業,新業態。

六是強化招商引資激勵機制,優化軟環境建設,從政策入手,突出投資的吸引力,制定出臺優惠政策,創新彈性舉措,推進優質服務,並配套和完善相關具體管理辦法和細則,使鄉村旅遊戰略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以此促進鄉村旅遊管理工作整體升位。

三、思路與設想

(一)實施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精品工程

要在旅遊資源較爲豐富,交通區位優勢明顯,具有發展潛能的鄉鎮,建設有一定規模和檔次的鄉村旅遊(農家樂)經營單位。並在政府統籌、部門指導、社會參與下,有條件的鄉鎮、街道應依據本地資源特點,因地制宜,開發自身的旅遊產品,努力形成一村一品,一戶一品的特色經營模式。

到20xx年,全縣要發展有一定規模和品位的鄉村旅遊(農家樂)120戶,創建5個特色鮮明的休閒農業爲鄉村旅遊示範鄉(鎮),10個示範村,30家示範戶,15家晉升爲省級鄉村旅遊經營單位。

(二)增加農業生態產品、提升綜合服務功能

要依據本區域資源稟賦,實施強化基礎設施建設,要全方位、多角度、多渠道和多元化地推進鄉村旅遊發展戰略,進一步深度開發觀光農業、遊憩休閒、康體養身、冰雪娛樂、民俗風情旅遊商品等系列產品,使之成爲建設活力、法制、文化和幸福“四個”的重要支撐體。

(三)以政府爲主導、市場爲需求、企業運營爲主線

在鄉村旅遊的開發建設中嚴格遵循規劃方案,使鄉土文化、自然景觀、人文歷史和民宿風情有機滲透,相互融合,崇尚“森”呼吸,讓遊人體驗慢生活,爲遊人提供宜居的住宿,民族美食走入心田,快樂體驗。

(四)努力改善鄉村生態環境,加大研發力度

採取多條腿路徑,注重突出適合本民族特色,便於攜帶的紀念品、工藝品的深度研發,真心讓青山綠水、冰天雪地變成金山銀山。

四、有關建議

爲增強民族自治地區發展鄉村旅遊的經濟活力與自主發展能力,結合我縣實際,提出如下建議:

一是幫助民族自治地方拓寬間接或直接投融資渠道,加大專項金融扶持力度,並按一定的比例每年有所遞增。

二是上級文旅行業管理部門對少數民族地區的鄉村旅遊給予規劃、設計及有力指導。

三是有關職能部門對民族地區的鄉村旅遊開發與建設給予必要的優惠及傾斜政策,以促進鄉村旅遊良性健康、繁榮發展。

四是將富有民族特色的鄉村旅遊納入國家和省級重點旅遊專線序列,納入相應的儲備庫。

五是加大對鄉村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力度。特別是在鄉村旅遊道路和旅遊廁所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使之城鄉聯動,一體化整合運作,快速實現鄉村旅遊步入高質量發展的運營軌道。

鄉村旅遊發展情況調研報告2

縣地處泛珠三角地區中南部,處在我國與東盟自由貿易區的黃金廊道上,位於市南面、區東北部,隸屬桂北經濟區的南部,縣人民政府則處於桂東北重要交通樞紐國道323與國道321的交界處。

旅遊產業是支撐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縣地處優拓區,與大旅遊圈陽朔縣僅相距40km,不僅交通便利同時旅遊資源豐富,1994年我國加大了旅遊產業的推廣力度和政策支持,到1998年我國旅遊正式進入產業化轉型階段,並從以接待爲主的旅遊產業轉化爲以經濟發展爲主的旅遊產業,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穩步提升,使旅遊成爲了聞名天下的重要旅遊地點,尤其是以陽朔鎮爲中心不斷輻射的旅遊產業。2005年縣在旅遊高速發展的大環境下,正式將旅遊提升到產業化發展階段,到2008年底,縣已基本實現了“四大旅遊景區,五大旅遊線路,六大旅遊特色”的總體發展格局。

在深入調查瞭解的基礎上,對照縣鄉村旅遊發展情況,經過認真思考,現將縣鄉村旅遊發展有關調研情況具體報告如下:

一、縣鄉村旅遊的發展現狀

縣具有秀麗的田園山水景觀、特色民居景觀、豐富的岩溶資源、濃郁的民間文化,依託這些資源開發的旅遊項目主要有田園風光遊、巖洞探險遊、攀巖登山活動、竹筏漂流及尋幽訪古遊,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由於有強烈的致富願望,縣廣大村民對發展鄉村旅遊認識超前,並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許多村民主動開辦家庭旅館飯館。但是,由於受主客觀因素的制約,縣鄉村旅遊還存在着旅遊資源整合不夠,從業人員的素質尚待進一步提高,民居建築有待進一步改善,可供遊客購買的商品比較少等問題。另外,參與性、體驗性的活動還不多。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旅遊經濟呈現“餐宿經濟”顯著特點,旅遊綜合效益尚需提高

縣遊客結構以散客、觀光爲主體。旅遊經濟呈現“餐宿經濟”特點,綜合帶動作用沒有得到顯著體現。旅遊總收人中餐飲、住宿收入比重佔絕對優勢,其他如門票、導遊、娛樂、購物等方面收入比重小,旅遊綜合效益不高。

(二)旅遊產品質量較低,類型較單一,體驗參與性活動項目尚需進一步開發

縣一些飯館廚房設備簡陋,基本消毒設施缺乏;排污排水通道不暢;從業人員也缺乏必要的健康保證等。此外,民居旅遊仍停留在單純的餐飲和住宿服務上,對於挖掘民俗和利用農家生活開展的參與性項目較少,缺少“農家樂”的“幹農家活、享農家樂”的體驗。

(三)規劃佈局不夠合理

縣鄉村旅遊的規劃設計佈局由於得到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重視,總體情況良好,90%村民建了新房,縣賞月路兩側已改造成具桂北民居特色的飯館、旅館。但由於鄉村旅遊具有分散性、鬆散性等特點,很多規範管理是事後管理,事前較難控制,造成縣主村一些飯館旅館在規劃佈局上缺乏必要的科學依據,亂建設、亂開發在一定範圍內存在。縣目前尚有大量舊房保存的現象,同時縣主幹道尚未改造完成。

(四)鄉村旅遊的內涵挖掘不夠深人

縣對獨特的田園山水、民俗文化、飲食文化等旅遊資源的培育開發不夠。縣優越的旅遊資源未得到充分利用,文化品位尚需進一步提高。

二、縣鄉村旅遊的發展優勢

(一)鄉村旅遊日益成爲全省旅遊產業的重頭戲

2010年到2012年,各級政府和組織把發展鄉村旅遊作爲響應國家提出的“鄉村旅遊年”和融入全省社會經濟發展的切人點,積極規劃景區,推出線路,培育產業龍頭典型,合力推進。雖然起步較晚,但行動迅速,很快由落後地區躍升爲全國鄉村旅遊的巾上游省份。到***年,全省評比推出了涉及鄉村旅遊的.各類省級示範區(景點)***家,其中涉及“三農”的示範區(景點)**家。到2012年末。鄉村旅遊已經成爲整合全省各類旅遊資源,推動旅遊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柱。

(二)形成了較高水準、品牌獨特的鄉村旅遊線路和景區

黑龍江省根據國家旅遊局確定的“中國鄉村旅遊年”的“新農村、新旅遊、新體驗、新風尚”的主題,將“旅遊產業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爲全省旅遊業發展的重要目標之一。推出了多條鄉村遊線路,集中展示了縣衆多的農業產業、田園風光、山水森林、地質奇觀、鄉村古鎮、休閒養生、民風民俗、鄉村古蹟、農耕文化遺存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風貌等獨特景觀,推出了***區旅遊區、**狩獵場、**森林動物園、**山莊、**生態湖、***農場等一大批鄉村旅遊精品。

(三)極大的推動了全省旅遊產業的發展和宏觀經濟建設

鄉村旅遊的發展,推進了全省的旅遊產業,推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生態環保建設,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到2012年,全省共接待入境旅遊者***萬人次,創匯***億美元,分別比上年增長***%;接待國內旅遊者***萬人次,旅遊收人***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和***%;旅遊總收入實現***億元,比上年增長***%。各項指標均創歷史最好水平。鄉村旅遊經濟總量估計佔全省旅遊經濟指標的***%左右。

三、縣鄉村旅遊的發展策略

(一)政府主導戰略,加大宣傳力度

縣政府應將鄉村旅遊產業發展提升到經濟發展的戰略層面上,將政府的主導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並根據社會、經濟以及環境制定整體發展規劃。同時政府應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積極聯合網絡、廣播以及電視等媒體,擴大縣鄉村旅遊的對外宣傳力度,此外,對縣旅遊資源進行整合,突出重點旅遊資源,並實施對旅遊周邊產業,配套產業進行引導,爲旅遊營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進而實現推動縣鄉村旅遊業穩步發展的目的。

(二)發揮示範作用,推動品牌建設

品牌塑造差異,精品鑄就品質,推動精品化戰略發展,樹立起“打造世界級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的總體發展目標,發揮鄉村旅遊示範作用,對各示範點的特色進行調查研究,結合實際情況,全面打造縣旅遊示範基地,將**示範片作爲縣發展的龍頭示範片,縱深推動**、**等示範片的旅遊資源開發和配套設施建設力度,形成具有特色的溶洞旅遊精品,使旅遊形象和品質得到彰顯,進而塑造起獨有的旅遊品牌。

(三)推動特色產業,營造民俗氛圍

是一個多民族居住地,這裏集合了壯族、漢族、苗族和瑤族等多個民族,其中壯族和瑤族只要集中於茶城、新坪、龍懷、東昌、馬嶺以及杜莫等鄉鎮,他們長時間居住於此,形成了獨特的精神和物質文化,也爲縣營造了獨特的民族文化資源,積極推動鄉村旅遊與民族文化相結合的本土特色旅遊項目,使田園和民族特色成爲吸引遊客的亮點,通過構建茶場遊、民族園等遊園項目,重點對民俗風情遊進行開發,爲遊客營造一個民風特色和鄉土氛圍濃厚的旅遊園地,讓遊客能夠在旅遊中體驗到不同於當代的特色文化,進而使其魅力得以充分展現。

(四)加大資金投入,推動新農村建設

政府應設立專門的鄉村旅遊專項資金,將其全部用到縣鄉村旅遊發展中,重點用於鄉村旅遊資源的保護、項目貸款貼息和補助、鄉村宣傳促銷獎勵等上,同時給予新農村建設優先扶持,加大生態環保、水電路氣等設施建設中,將農村飲水和建設工程作爲重點,通過推動休閒林場、休閒農村、綠色茶園、庭院大戶延伸、規模果園等發展,針對以農業爲依託的旅遊項目應優秀安排、優先考慮。組織農民參與到鄉村旅遊服務培訓中,尤其是針對導遊、營銷、管理以及民俗文化傳承等人員應作爲重點培訓對象。

(五)結合農業發展,打造生態旅遊

縣不僅擁有享譽國內外的“皇室貢品”芋,同時縣的生豬、馬蹄、生薑、夏橙、八角以及食用菌等均非常聞名,故應將發展的重點放到花卉、桑蠶、速豐林、中草藥等上,以“生態、綠色、體驗、休閒”爲主題,真正實現生態旅遊的構建,同時將市場需求作爲發展嚮導,在農村的依託下,打造一個民俗文化、自然生態、農林牧漁以及田園景觀的特色農業產業,培訓其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鄉村旅遊點,使其真正成爲推動縣旅遊發展的動力源。

鄉村旅遊發展情況調研報告3

自貢市政協外事聯誼委員會組織部分委員,在市外事僑務旅遊局、市委農工委、市農牧業局等單位的配合支持下對我市鄉村旅遊發展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鄉村旅遊是指以鄉村自然和人文資源爲感受對象的旅遊方式,包括在傳統農村休閒遊和農業體驗遊的基礎上拓展度假、休閒、娛樂等項目的旅遊內容。我是市發展鄉村旅遊有着較強的需求和較好的條件,自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歷經自發發展、規模發展和規範發展等階段,至今已有20多年曆史,形成了一定規模,產生了較好成效。

(一)鄉村旅遊發展條件較好

我市是老工業城市,城市居民對業餘生活質量和方式有更高的要求,加上鄉村資源良好,發展鄉村旅遊具有較好的基礎條件。

鄉村旅遊需求較大。我市是一個城區人口過百萬、主城區每平方公里居住人口超過2萬的大城市,居民業餘閒暇生活選擇出城返鄉、迴歸自然的方式已成爲主流。按照旅遊部門統計測算,去年鄉村旅遊接待遊客總數已突破700萬人次,反映出城市居民對鄉村旅遊需求巨大。隨着城區人口的增加和人口老齡化的增長,鄉村旅遊市場還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發展鄉村旅遊條件較優。我市處於川南淺丘地帶,氣候溫和溼潤,降水豐沛,四季分明,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生態資源豐富多樣,森林覆蓋率達30%以上,自然條件較好,便於開展鄉村旅遊。我市自然和人文資源富集,特別是獨具特色的鹽業文化、鹽幫美食風味文化和衆多的歷史人文古蹟,對遊客具有很強的吸引力。

鄉村旅遊發展契機良好。我市是全省統籌城鄉試點市,在統籌城鄉、加快新農村建設中,結合新村建設統籌發展鄉村旅遊,推動鄉村旅遊發展步伐,增加農民收入,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二)鄉村旅遊發展已成產業

鄉村旅遊已成爲我市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大產業,同時已成爲全市大旅遊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旅遊產業的重要增長點。

鄉村旅遊已初具規模。20xx年從事休閒旅遊的經營主體已達600餘個,其中休閒農莊108個、特色農家樂450個(星級農家樂、鄉村酒店57家)、休閒農園48個,從業人員1.79萬人,輻射帶動4萬多農民致富。已形成市區近郊南北環路沿線集中佈局的鄉村旅遊產業帶,出現了以貢井區長土元壩、建設固勝、大安區江姐故里、自流井區尖山農團、沿灘區箭口村、榮縣雙石金臺村、富順縣永年鎮等鄉村旅遊集中發展區。其中自流井區尖山一飛龍峽景區、貢井區建設鎮固勝村被評爲“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

鄉村旅遊較有特色。目前主要是以農林果漁業爲基礎,以農家樂和鄉村酒店爲載體的觀光農業園、森林旅遊、科技農園、漁業風情等觀光休閒爲內容,基本形成了農家旅遊、農村旅遊及農業旅遊三種主要類型的鄉村旅遊發展形態,具有突出的自然生態、地方人文、休閒體驗等特色。

鄉村旅遊佈局合理。鄉村旅遊形成了以環城爲重點,遍及全市農村;以重點項目爲支點,帶動多線多片發展的鄉村旅遊佈局。目前,基本構建起“一環五區”的空間發展格局,以“南環花卉、北環農耕、飛龍生態、古鎮風情”爲重點品牌,打造了19個鄉村旅遊重點項目,開發了33條旅遊線路。

(三)鄉村旅遊發展效益可觀

我市鄉村旅遊的發展,既有較大經濟效益,又有較好的社會效益,增加了農民收入,促進了農村社會進步,還對城市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經濟效益較大。20xx年,鄉村旅遊接待遊客720萬餘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41億,佔全市旅遊綜合收入160億元的25.6%。以全市三星級農家樂爲例,一般正常年份經營收入能達到200 -400萬元,利潤20-50萬元,稅收20-40萬元,吸納就業20-30人。辦十幾個農家樂比辦一個鄉鎮工業企業產生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財政收益更好。

社會效益明顯。鄉村旅遊發展拓寬了農村勞動力轉移渠道,形成農村一、三產業互動融合發展局面,促進了現代農業和新型小城鎮建設。通過城市居民到農村旅遊,把城市現代文化、城市文明帶到農村,有利於促進農村形成新的文明鄉風。大多數城市居民選擇市郊就近參與鄉村旅遊,感受自然山水,享受農村風光,體驗農家生活,減輕和緩解了城市過分擁擠的現象,有利於創造城鄉寬鬆和諧友好的生活和社會環境。

二、存在問題

我市在發展鄉村旅遊上積極探索、大膽嘗試,採取了一系列發展措施,發展勢頭良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總體上還處在較低的發展階段,在規劃、建設、管理和服務方面還存在許多問題。

(一)發展觀念滯後,創新動力不足

多數地方對發展鄉村旅遊的重要意義認識不足,僅僅把這項事業當作一個單純的找錢的門道,很少站到城鄉統籌、建設新農村和促進城鎮化發展的高度來認識。一些地方把鄉村旅遊發展認同爲搞吃喝玩樂,認爲旅遊只是自然風景和名勝古蹟的“專利”,鄉村旅遊資源不被重視,對開發、發展鄉村旅遊特別是農業旅遊不屑一顧。還有些認爲發展鄉村旅遊只是旅遊部門的事情,農家樂、鄉村旅遊是低檔次的旅遊產品等。

(二)缺乏統一規劃,統籌協作不夠

鄉村旅遊發展20多年來,全市規劃引導總體上沒有跟上發展需要,缺乏全市性的統一規劃引領,發展檔次、規模和佈局隨意性大。全市發展鄉村旅遊的工作,分散在幾個部門開展,各有一些開展工作的優勢,雖然互有聯繫,但工作措施仍存在統籌和協調不夠的問題。

(三)政策扶持力弱,發展助力不大

缺少有效的管理體制和政策支持。我市鄉村旅遊總體上還是自由發展狀態,旅遊行業管理部門只是通過評選旅遊示範村、星級農家樂和農業旅遊示範點來規範鄉村旅遊的發展,管理力度不大,導致我市鄉村旅遊無規劃、無序、低水平發展。因目前農家樂對財政的直接貢獻率低,相關部門對鄉村旅遊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夠,優惠政策落實不到位。一些重要項目建設受到現行土地使用政策的限制,不能有效地開發、改造和升級。鄉村旅遊開發總體上資金投入不足,大多項目都只能算是低成本開發,項目難上水平,投入不足的一大原因是融資渠道少,政府支持資金不多。

(四)總體水平較低,服務質量不高

基礎配套設施薄弱,大部分的鄉村旅遊景區點與省級、縣級公路幹線連接比較差,鄉村道路大多是隻能單車通行的村村通公路,一些鄉村道路管護不力,路況差,標識缺乏,安全隱患多,嚴重製約了鄉村旅遊發展。投入嚴重不足,多數鄉村旅遊點上旅遊住宿、餐飲、購物等接待服務設施,遊覽步道、觀賞休憩設施、旅遊廁所、垃圾收集等設施的建設不配套。服務水平參差不齊,從業人員整體素質不高,專業旅遊人才缺乏,缺導遊、缺服務規範、缺旅遊知識、缺衛生和安全常識。地域文化特色不足,全市具有鄉村文化特色的休閒接待場所很少,忽視了對農耕文化、鄉土文化、鄉村民俗等文化內涵的開發。產品結構單一,現有鄉村旅遊活動項目以棋和牌、垂釣娛樂爲主,體驗性、參與性、文化性和創新性不夠。同質現象嚴重,開發和經營中普遍存在盲目跟隨現象,投資者及經營主體對當地資源優勢和風土人情研究不深入,市場調研不充分,規劃設計質量較低,定位不準,盲目從事休閒農業,脫離了樸素、自然、協調的基本原則,脫離了休閒農業內涵,開發配套性差,品位不高,競爭盲目,經營效益不高。

(五)項目包裝較差,宣傳推廣不夠

從目前鄉村旅遊遊客結構看,除到川南皮革城等少數幾個旅遊點外,其它鄉村旅遊項目的'市外遊客還不多,說明對外宣傳推廣的工作還做得不夠。

三、發展建議

針對存在的主要問題,綜合調研中各方面提出的發展要求,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一)提高認識,加強鄉村旅遊發展工作領導

發展鄉村旅遊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義,有利於充分利用農村自然、生態和人文資源,調整和優化農村產業結構,促進農民轉移就業,增加農民收入,爲新農村建設創造較好的經濟基礎;有利於促進城鄉統籌,增加城鄉之間互動,把城市的政治、經濟、文化、意識等信息輻射到農村,促進形成新的文明鄉風;有利於擴大城市生活空間,舒緩壓力,促進社會和諧。因此,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加強對鄉村旅遊發展工作的領導。

(二)完善規劃,促進城鄉旅遊有序發展

根據我市鄉村旅遊特色資源,進一步修訂完善旅遊發展規劃,使市縣(區)兩級規劃銜接、配套,與基地產業互融,協調發展,追求個性化、特色化、原生態、唯一性,彰顯地方特色,提高鄉村旅遊發展品位。

(三)優化項目,打造鄉村旅遊新亮點

依託各鄉鎮區位條件、資源特色,整合旅遊資源,積極串珠成鏈,緊貼市場,開發具有傳統和地方特色的旅遊商品。着力打造一批豐富多彩的鄉村旅遊精品,設計推出更多文化內涵豐富,趣味性、參與性強的鄉村旅遊精品線路。

(四)加強培訓,提升鄉村旅遊服務品質

加強對鄉村旅遊從業人員的崗位培訓,積極引進和培養懂市場經濟運作的高素質人才,壯大鄉村旅遊人才隊伍。重點培養管理人才、經營人才、解說人才、民族特色用品研發和加工人才,使我市鄉村旅遊有一個穩定的人才集羣,促進鄉村旅遊健康發展。政府應積極引導和推動,積極探索“農旅融合”,激活高效生態農業新路子。

(五)配套建設,打牢鄉村旅遊硬件基礎

着力改善鄉村旅遊景區(點)道路交通狀況,整治村容鎮貌,完善鄉村旅遊配套設施,改善鄉村旅遊區(點)的供電、供水、通信、消防以及教育、醫療衛生和文化條件,積極培育特色餐飲、住宿、購物、娛樂等配套服務設施,努力提高旅遊景區(點)的可進入性與旅遊活動的安全性、舒適性。

(六)加強宣傳,着力推介鄉村旅遊品牌

通過電臺、電視臺、報刊、網站等多種手段,開設鄉村旅遊欄目,加大鄉村旅遊的宣傳推廣力度。舉辦西南旅遊聯盟年會,邀請雲、貴、川、渝的旅遊同行來自貢共商旅遊合作,與川南五市一同開展“川南一線遊”爲主題的聯合促銷,組織各類項目推介活動。進一步辦好“豆花節”、“桃花節”等節慶活動。辦好自貢旅遊網絡營銷全媒體平臺,做好電子宣傳和營銷工作。

鄉村旅遊發展情況調研報告4

一、發展情況

近幾年,隨着張北草原生態旅遊業的蓬勃發展,作爲旅遊產業合理延伸的鄉村旅遊也得到了快速發展。發展中,我們始終堅持鄉村旅遊與富民強縣相結合的指導方針,制定出臺了《張北縣人民政府關於加強鄉村旅遊經營管理的規定》以及相關行業管理辦法,並對鄉村旅遊經營服務標準做出了具體要求。20xx年全縣鄉村旅遊共計投入資金達230萬元,接待遊客達6萬多人次,實現收入1200萬元。到目前,全縣已有三寶營盤、三臺蒙古營、海子窪、大梁莊等7個村的500多戶農民參與到鄉村旅遊的建設中來。其中,郝家營鄉三寶營盤村已被評爲河北省首批30處鄉村旅遊示範點之一。

三寶營盤村緊鄰中都原始草原度假村,憑藉良好的區位優勢和豐富的草場資源,積極發展鄉村旅遊。去年該村投入資金60多萬元,新建了農家賓館樓一棟和農家小院5處。截止06年底,全村旅遊接待戶發展至50多戶,擁有馬匹85匹,草原摩托35輛,卡丁車20輛,戶均收入1.6萬多元。經營突出的農戶,被授予“星級鄉村民俗旅遊接待戶”標牌。農戶家家吃、住設施一應俱全,娛樂項目、針繡編織等農民自制旅遊紀念商品特色鮮明。鄉村旅遊的興起實現了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再就業,拉動了鄉村經濟的有效增長,成爲實現我縣旅遊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有力補充。

二、鄉村旅遊發展中存在問題

一是鄉村旅遊發展還處在散亂狀態,缺乏科學規劃來指導鄉村旅遊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二是鄉村旅遊特色品牌不夠突出,文化內涵有待深入挖掘;

三是政策扶持力度不夠強,基礎服務設施建設較爲落後;

四是鄉村旅遊市場秩序有待進一步加強管理與規範,鄉村旅遊隊伍整體素質有待提高。

三、下一步工作方向

(一)科學規劃,指導鄉村旅遊可持續發展。一是成立張北縣發展鄉村旅遊工作領導小組,合理制定工發展方案,把鄉村旅遊建設納入政府的宏觀調控當中。同時,在原有鄉村旅遊示範村的基礎上,重點針對樺皮嶺、海子窪、馬連灘生態園區、小二臺農業示範區、錯季蔬菜種植園區、奶牛小區、甜菜種植園區以及牡丹花山觀林亭等區域內具有鄉村旅遊開發價值的村莊,積極確定第二批張北鄉村旅遊示範點的建設,把鄉村旅遊引向健康、持續、和諧的軌道上來。

(二)深挖文化內涵,突出特色品牌。目前,我縣鄉村旅遊還停留在粗放式格局,存在片面強調鄉村自然資源的開發,忽視本地鄉土文化內涵挖掘利用的現象。今後,一要將傳統文化優勢打造成鄉村旅遊產業優勢,走文化品牌之路。要以特色文化提升鄉村旅遊含金量。鄉村休閒旅遊作爲一種體驗經濟,其特徵是旅遊者通過體驗式消費獲取愉悅感受。要在鄉村旅遊產品參與性方面大做文章,以鄉土文化含量高、遊客參與性強、滿足個性化體驗、民風淳樸的多樣化的旅遊產品和項目來滿足體驗經濟需求。三要避免千村一面,走飲食文、遊牧文化、旅遊商品文化之路。要開闢生態型農業觀光園,讓遊客參與農作勞動,體驗農事樂趣。要注重蒐集飲食文化資源的文化背景、歷史淵源、民間傳說等資料,讓遊客邊聽故事、邊賞原料和烹飪工藝、邊品嚐美味佳餚,重視遊客的精神享受,提升鄉村餐飲的文化內涵,積極推進鄉土旅遊商品的開發創新,保持特色工藝品、民族服飾幾傳統工藝的鄉土氣息,從而增加鄉村旅遊的'內涵,推動鄉村旅遊的持續發展。

(三)多措並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一是出臺扶農、惠農政策,積極爭取省、市農口、扶貧等部門的專項資金,重點改善道路、院牆、排水排污、醫療衛生、旅遊廁所、通訊等基礎服務設施。二是邀請河北地理科學研究所的專家對三寶營盤村鄉村旅遊發展規劃編制進行專業指導,注重在開發資源、興辦旅遊的同時做好環境保護工作。三是拓寬融資渠道,積極吸納社會資金投入鄉村旅遊建設,加快鄉村旅遊示範村整體上檔升級。

(四)強化管理,努力提升整體服務水平。充分發揮旅遊派出所和執法大隊的職能,定期深入農家旅遊接待戶,對其餐飲質量、衛生環境、服務態度進行抽查,對不合格者責令限期整改。加強管理制度化,與各鄉村旅遊經營戶簽訂安全、衛生責任書,爲遊客提供一個安全放心的旅遊環境,同時也提高了從業人員的安全、衛生意識。開展鄉村旅遊服務培訓。制定鄉村旅遊服務規範及鄉村旅遊教育培訓計劃,結合建設,進行多層次、多形式的教育培訓,組織人員深入農村示範點(戶),送教上門,努力提高我縣鄉村旅遊的整體服務水平。

鄉村旅遊發展情況調研報告5

爲貫徹“創業富民、創新強省”總戰略,根據呂祖善省長關於組織省級機關工作人員下鄉體驗鄉村旅遊的指示精神,我按照局統一安排於4月24-27日赴衢江區的板固村和下呈村開展體驗鄉村旅遊、幫扶農村建設活動。通過四天三夜吃在農戶、住在農戶,參與打麻餈、挖野筍等農事民俗活動,充分體驗了鄉村旅遊的樂趣。在2個村參加座談會,走訪農家樂經營戶,瞭解鄉村旅遊發展中的困難和期盼,瞭解並實地勘察旅遊基礎設施,幫扶鄉村旅遊的發展。現將體驗的情況作一彙報:

一、兩村的基本情況

板固村位於羅樟源的中部,距離市區約30公里,地處海拔800米的山澗峽谷地帶,森林覆蓋率達到96%以上,整個板固村就是一個天然的“大氧吧”,自然生態優美。總面積10平方公里,其中竹林面積5000餘畝,同時也是衢州市的野生蘭花保護基地。全村46戶228人,經濟來源主要依靠農家樂經營和毛竹、高山蔬菜、土種牛羊養殖等。現從事農家樂經營戶13戶,能同時接待680人就餐和100餘人住宿,直接從業人員近40人,間接從業人員80餘人,20xx年接待23600餘人,實現經營收入120餘萬元。

下呈村坐落於紫微山國家森林公園境內,由5個自然村組成,245戶農戶761人。境內有年接待遊客達到10萬人次的國家aaaa級旅遊區----天脊龍門風景區,是衢州市重點旅遊景區。依託旅遊景區開展“農家樂”,現共有26家,可提供牀位500張,直接就業人數60餘人,日平均接待遊客3000人次。20xx年該村年“農家樂”收入達到300多萬元,人均純收入3142元。在“農家樂”的發展帶動下,村民大力發展綠色無公害農業,茶葉、高山蔬菜種植和土雞、土鴨養殖業發展迅速,農副產品的銷售產業也初具規模,帶動了村民的經濟發展。

二、體驗衢江區鄉村旅遊的感受

1、各地鄉村旅遊如火如荼。20xx年,在村支書傅梅英的動員下,板固村的3戶農戶自發開始農家樂經營,經歷了怕經營到試經營再到愛經營,從不懂服務到學服務再到提升服務的轉變。村民從觀望到積極參與,20xx年底發展到13家,而且還有繼續增加的趨勢,農家樂迅速發展,並向規模化、專業化、特色化發展,經營狀況明顯高於農戶預期,並保持穩定的增長。下呈村由於依託景區,起步較早,發展到現在已經有一半農戶從事農家樂,全村農家樂的收入佔農民總收入的30%。原來遊客依靠單一的衢州市區和衢化職工發展到金華、杭州等周邊地市;促銷方式由口碑傳銷發展到旅行社組團旅遊,旅遊方式由原來的單一自駕遊逐步提高了團隊份額;從消費方式上由原來的定額價爲主發展到以自報價爲主,經營狀況日趨成熟。由於農家樂更適於短途旅遊,兩村預計“五一”的長假變成3個短假將使當地農家樂更趨火爆。

2、鄉村旅遊給農民帶來真正的實惠。一是農民致富了,板固村大部分農家樂經營戶年收入超過10萬元,不少農戶放棄既辛苦又不穩的來料加工,投入到鄉村旅遊;二是農村發展了,板固村的農家樂不僅帶動了周邊地區農村經濟的發展,而且江西農村定期送土雞,麗水的遂昌農村定期送豬肉過來,形成了鄉村旅遊的產業鏈;三是不出遠門當地就業了,板固村的秋蘭館農家樂不僅夫妻當家,而且將外出打工的女兒也叫回來,忙時還動員親戚幫忙,生意紅紅火火,村民安居樂業;四是環境改善了,農家樂的開辦使村民認識到良好的環境是其收入的源泉,村民主動放棄造紙等污染環境的項目,還青山綠水本來面貌。

3、發展鄉村旅遊因地制宜各具特色。兩個村充分利用各自的.環境優勢和區位優勢發展具有當地特色的鄉村旅遊,板固村利用自然生態優勢發展小橋流水型農家樂,主要爲衢州市民提供休閒度假場所;下呈村則利用天脊龍門景區的獨特優勢,主要爲中短途旅遊者遊玩天脊龍門景區提供吃農家菜的服務。

三、鄉村旅遊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1、旅遊接待設施有待完善。住農家屋是城市居民返璞歸真的追求,但由於有些農戶缺乏熱水器無法洗澡、衛生間窗戶沒有窗簾布以及棉被厚度不夠等原因,住宿條件還無法滿足城市居民的基本需求;農戶的碗筷消毒土法上馬,洗淨後用開水沸煮,缺乏消毒櫃等消毒器械和措施;景區小賣部出現銷售過期食品的現象。爲此,農家住宿設施設備要從方便遊客出發,以人爲本,根據城市居民的需求和生活習慣合理安排設施和提供服務,增加舒適度和私密性,讓遊客真正有賓至如歸的感覺;餐飲方面,既要在菜餚上突出“農”字,更要在碗筷等器具上講究食品衛生,適當引進消毒櫃等現代化衛生設備,讓遊客吃得放心。

2、鄉村旅遊環境有待改善。雖然農家樂經營戶已經注意隻身周邊的環境衛生,但一些沒有從事農家樂的農戶仍然維持原有的生活陋習,一時難以改變,加上游客的不斷增加,環境保護矛盾日益突出;村莊整治使農民過上潔淨的生活,但一些農戶新建築()過於城市化,而且樓間距越來越小,房屋越造越高,缺失了農家特有的韻味,農家特色在逐步淡化。因此,要向農民灌輸“建設好自己家園就是增加收入”的理念,鄉村旅遊的環境是發展農家樂的根本,城市居民絕大部分就是來感受鄉村的山清水秀,合理佈局農家屋,避免城市化,垃圾收集制度化,創造一個整潔的環境,才能吸引更多的旅遊者。

3、鄉村

旅遊管理有待加強,管理部門服務有待提高。壓價競爭、爭相拉客等無序競爭現象在農家樂發展早、競爭相對激烈的下呈村已經開始出現苗頭,小商小販在通往景區道路隨意佔道設攤;板固村後的火山溼地雖然很美,但囿於資金匱乏,一直沒有得到開發,上山道路是砍竹人運輸毛竹的通道,幾乎無路可走,遊客上山安全無法得到保障,安全亟需加強。此外,一些部門缺乏服務意識,如衢江區地稅局在減免農家樂經營戶5000元經營額的稅收後,不再提供發票,農戶經營額超過後要去衢州城裏的區地稅局開發票,不僅來去坐公家車要一天,而且每月10日後開發票還要收取滯納金,限制了農家樂的做大做強。爲此,要加強農家樂協會等自律組織的建設,制定規則避免惡性競爭;要加強行業管理,引導鄉村旅遊有序發展;要加強安全檢查,避免旅遊事故的發生;要增強管理部門特別是欠發達地區行政管理部門服務農家樂的意識,徹底改變官僚作風,主動上門爲鄉村旅遊的發展做好服務。

總之,發展農家樂一要突出“農”字,充分挖掘農村特色,展示農耕文化;二要突出“家”字,讓旅遊者不僅賓至如歸,更要感受到農家的淳樸、熱情和溫馨;三要突出“樂”字,要開發出一批參與性廣、娛樂性強的農事活動,使旅遊者在農家感受到開心和快樂。發展鄉村旅遊,主要抓好幾件事:一要整合資源,農家樂經營戶要走合作化道路,發揮集體作用,在發展中還應與村莊整治相結合,做好環境保護的文章;二要發揮協會功能,加強安全、服務和價格等方面的自律,從簡單地提供餐飲逐步發展到提供住宿,再發展到娛樂,最後讓遊客帶走當地土特產,使農家樂形成產業鏈;三要提升服務和技能,要從學好普通話着手,提高經營能力和經營水平;四要齊抓共建,旅遊、交通、林業、公交、宣傳等部門要相互合作,整合力量,合力抓好鄉村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