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政範文 > 報告

物流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報告6.61K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報告十分的重要,通常情況下,報告的內容含量大、篇幅較長。那麼,報告到底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物流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物流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物流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1

近期,我們採取實地調研和書面調查相結合的方式,對全省17個市進行了現代物流業發展情況調研。實地考察調研了青島、煙臺、臨沂、日照等8個市,聽取了50餘家物流企業和製造企業物流業發展情況的介紹。對當前物流業發展過程中涉及到的政策環境、企業主輔分離、製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以及影響物流業發展等方面的問題進行了調查摸底。現將調研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省物流業發展總體情況及其特點

近年來,特別是《山東省現代物流業振興發展規劃》的出臺,我省物流業發展環境和條件不斷得到改善,物流需求快速增長,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服務水平顯著提升,對國民經濟的支撐作用明顯增強。今年以來,隨着我省國民經濟整體回升向好勢頭的不斷髮展,現代物流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20xx年底全省社會物流總額105831億元,同比增長22.7%;物流業增加值2871.4億元,同比增長19.5%,佔gdp比重7.28 %,佔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19.9%;社會物流總成本7081億元,同比增長12.8%,佔gdp的比率下降爲17.9%;物流產業完成投資2190億元,同比增加25.7%。全省各種運輸方式貨物發送量27.45億噸,同比增長12.34%。從行業發展狀態看,有以下特點:

(一)物流市場需求增加,物流企業快速增長。隨着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升級,物流運行模式不斷出現新變化。製造企業加快資源整合、流程再造,不斷釋放物流資源。目前,全省80%以上的規模企業,採取多種方式,分離外包物流服務功能,建立了一大批以企業集團內部服務爲主,逐步面向社會服務的物流企業。物流需求不斷增加,初步形成了分離分設物流中心、合資合作物流公司和全面外包主輔剝離物流公司配套等不同形式的兩業聯動發展模式;商貿物流加快發展,生產資料流通企業和傳統批發市場升級改造,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農產品進城、農資和日用工業品下鄉帶來較大的物流需求,推動了物流企業的快速增長。20xx年全省物流總額同比增加了22.7%。全省從事物流業務的企業17000多家,其中骨幹661家,先後進入全國100強企業23家,享受全國稅收試點企業62家,被評爲“山東服務名牌”企業69個。物流企業向規範經營和專化服務延伸,專業化物流服務能力不斷增強。形成了由多種所有制、不同經營規模和多種服務模式構成的具有行業特色的物流企業羣體。

(二)行業物流得到快速發展,專業化物流服務水平不斷提升。自20xx年以來,全省具有行業特色的物流企業保持較快的發展速度,鋼鐵、煤炭、輕工、石油化工、汽車及零部件、紡織、醫藥及農產品等行業不斷整合物流業務,與物流企業結成戰略合作聯盟關係,物流供應鏈一體化建設紮實推進。東營市完善石化物流供應鏈建設,以港口、油田、煉油廠爲基礎,加快推動石化產品的儲存、運輸等供應鏈管理。兗州整合煤炭資源,建立了煤炭產品的加工、存儲、配送的供應鏈系統。壽光建立了農村物流服務體系,以農產品爲重點,開展冷鏈物流一體化建設。淄博建設危險化學品物流的跟蹤與監控體系,加強危化品行業物流的推動和管理。工農商貿企業資源整合,專業化一體化物流供應鏈模式逐步形成,出現一批專業化物流企業,如以危險化學品物流爲主的依廠物流、用國際集裝罐運輸化工產品的煙臺德華物流,以圖書物流爲主的臨沂新華印刷物流集團等。物流企業不斷創新服務方式,供應商管理庫存、供應鏈金融、卡車航班、保稅物流等服務新模式得到推廣運用。

(三)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物流信息化技術得到充分應用。20xx年全省物流相關產業投資2190億元,同比增長25.7%。從調研情況看,我省綜合運輸體系正在加快形成,多種運輸方式銜接的聯運、轉運樞紐規劃建設步伐加快,各地貫徹物流業振興發展規劃,物流園區、物流中心建設進度加快。全省現有物流園區245個,在建園區94個,規劃新建園區37個,物流中心407個。物流園區資源逐步整合,信息化水平和園區服務功能不斷提升,園區內積聚了大量物流企業,拉動了社會就業,帶動了區域經濟的發展。山東蓋世物流、德州運達物流等一批重點園區顯示了良好的企業效益和社會效益。

物流信息化加快發展,倉儲管理、運輸管理、採購管理、客戶關係管理系統得到普遍應用,從事物流業務的企業中有90%以上的建立了內部局域網,20%針對部門級業務流程,企業資源計劃(erp)和供應鏈管理(scm)軟件應用開始普及,rfid等物聯網技術在車輛監管、物品定位管理、自動識別分揀、配載配送和路徑優化技術等開始應用,出現了網上交易、金融、檢測、配送等集成化電子商務服務的信息平臺。物流信息平臺、物流服務平臺,倉儲管理系統、運輸管理平臺、電子報關等一批先進適應的信息化項目,爲物流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技術支撐。

(四)製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成效顯著。我省製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起步早,發展速度快,成效顯著。近幾年來,按照省委、政府二、三產業剝離工作的部署,加快推進製造企業釋放物流需求,剝離物流服務環節。20xx年,以政府辦公廳下發了《關於加快推動製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的實施意見》,首批啓動40個項目,在全省範圍內開展了製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示範工程。從調研情況看,實施意見的出臺推動了供應鏈一體化運作,示範工程帶動作用明顯,85%以上的製造企業採用現代物流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實施流程再造,並在倉儲、運輸和配送等多個環節實施了物流剝離、合作和服務外包,取得明顯經濟效益。20xx年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爲17.9%,同比下降0.7個百分點,相當於新增社會效益276億元,物流運行效率不斷提高,濰柴動力、山東海化集團、首鋼東星、冰輪集團、魯南製藥、濟鋼集團等製造企業實施主輔分離,開展供應鏈一體化管理,企業物流成本平均下降11%以上。張裕集團實施物流外包產成品噸公里運價比過去下降了45%;山鋼集團推進水鐵聯運和供應鏈整合後,年降低物流成本3億元。山東立晨物流與臨工沃爾沃聯動發展,提供供應鏈管理一體化服務,聯動發展合作後20xx年爲臨工沃爾沃節約物流費用30%。

二、物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應進一步深化對現代物流業重要性的認識。近年來,隨着物流調整振興規劃等一系列政策的出臺,物流產業的作用、地位和社會認知度顯著提高。但從調研情況看,有相當一部分物流企業和部門,對現代物流是爲工農商貿企業生產經營提供物資供應和保障的新的組織形式和新的組織技術,以信息化爲支撐,整合生產資料供應、運輸、加工、倉儲、配送、包裝、金融服務、迴流回收,以降低物流成本爲目的,最終實現物流供應鏈一體化管理模式的概念不甚瞭解,內涵掌握不夠系統,對現代物流在轉方式、調結構,促進產業升級、提高服務業比重中的作用認識不到位,制約了物流資源和功能的釋放,束縛了物流服務水平的提升,不利於物流業的推進和發展。

(二)物流企業成本上升壓力加大,物流業的稅賦不甚合理。一是物流企業運營成本加大。隨着人力、土地、燃料等成本不斷升高,影響物流企業運營的各要素價格呈上升態勢,加上市場競爭加劇,物流服務效益難以提升,物流企業的利潤空間進一步縮小。據調查,運輸型物流企業20xx年燃料成本和過路過橋費約佔總費用的30-40%,到20xx年第一季度已經上升佔到了55-65%,其中燃料成本佔40%左右(運輸營業稅與新增加的燃油稅重疊),過路過橋費佔20%左右;另外,有些運輸企業營業稅還要附徵2.5%所得稅,企業無論是否有利潤,都要預徵,並且存在只徵不返的情況。一些物流企業在高成本、低收益、微利潤狀態下運行,缺乏發展後勁。二是物流業稅收管理、稅賦不甚合理。首先,目前從國家到地方政策均沒有一個統一的物流稅目,現行的營業稅將物流業務劃分爲運輸(包括運輸、裝卸、搬運)與服務(包括倉儲、代理等)兩大類。前者營業稅稅率爲3%,後者爲5%。在實際經營中,綜合型物流企業各項業務上下關聯,互相重疊,很難區分運輸與服務收入,稅務機關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則進行徵收。其次,存在重複納稅現象。如,物流園區出租倉庫,既要按照租金收入繳納5%的營業稅,還要繳納12%的房產稅,合計17%,除此之外還要繳納土地使用稅等,稅收約佔收入的25%,過高和不甚合理的稅負嚴重製約了物流園區和物流企業的發展。第三,製造企業因剝離非核心物流業務造成稅負增加部分,同級財政等額予以扶持補助的政策得不到落實,主輔剝離積極性受影響。據有些製造企業反映,物流業從製造業中剝離,雖然增加了地方稅收,培植了地方財源,但就企業而然,各項稅收費用統算,剝離後比剝離前要高出10-20%。如果沒有較強的政策支持和引導,物流業務從主業中剝離的積極性受到影響,物流市場得不到更有效釋放。第四,地方稅源流失嚴重。有些運輸企業和物流公司由於沒有稅務發票的開票資質,開據發票困難,有關政策尚未配套、落實不到位,便選擇政策優惠的省份開發票和註冊公司,造成地方稅源流失。

(三)物流標準有待於規範和完善。一是物流主體標準不規範。物流市場主體龐雜,物流企業集中度不高,競爭秩序不規範等問題比較嚴重,誠信體系建設有待於加強。物流企業專業化和精細化與供應鏈的一體化配套的服務水平不高,突出表現在小、散、亂,形不成規範化經營和規模化發展,急待用統一的標準進行規範整合。二是物流技術標準不規範,各種運輸方式之間不能有效銜接,物流信息尚未達到共享共用,造成物流企業間以及物流企業與製造企業間的信息不對稱。

(四)物流園區建設規範性較差、相關服務功能偏低。物流園區的建設缺乏統一的規劃與管理。有些市、縣物流園區建設與區域經濟發展不匹配,綜合性的園區建設較多,具有行業和地方特色的專業化園區相對較少,園區的服務功能低,定位不明確。調研發現,近幾年一些地市,在規劃建設物流園區時,不顧經濟發展現狀、產業物流規模,不考慮與當地產業集羣和產業特色的結合,爲建園區而建園區,簡單的認爲貿易市場就是物流綜合園區,盲目跟風建設,結果是一方面物流企業的發展需要相適應的土地不能滿足,另一方面由於設計規劃的不盡合理,造成園區土地的浪費。如何防止重複建設和土地資源浪費,合理規劃、整合物流園區的建設,不斷完善物流園區功能,是當前面臨的實際問題。

(五)專業化物流和精細化服務水平有待於提升。隨着經濟結構的調整,物流市場的專業細分加快,製造企業對物流服務需求的個性化要求越來越高。一般性的運輸、倉儲服務,難以滿足專業生產所需要的專業化、定製化、供應鏈一體化的服務。物流與商流、信息流、資金流相結合,物流業與製造業、農業、流通業、金融業等多業聯動融合發展是加快物流業發展的關鍵。

三、加快推進物流業發展的建議

(一)進一步優化物流業發展的政策環境。現代物流業發展的關鍵在於製造業主輔分離,向物流企業釋放物流資源。調研中發現,現階段物流發展勢頭比較好的`物流企業,主要是從大型製造企業自身剝離出的企業物流實體,即集團(企業)二級法人的物流企業,這類企業具備滿足製造企業專業化生產所需要的配套服務,具有投資建設專業化物流園區的條件,能將園區與當地的產業發展很好結合,形成生產前物流供應服務與企業內部流程再造相匹配,與生產後商貿物流相接軌的供應鏈一體化整體服務功能,從而推動物流服務專業化、社會化的發展。因此,必須進一步優化支持製造企業主輔分離的政策環境,落實《關於加快推動製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的實施意見》(魯政辦發[20xx]51號),採取切實措施,制定相關配套政策,加快推進製造企業主輔剝離,釋放物流服務的社會化需求,推動物流企業增強一體化的服務能力。

1、加快推進物流業與工農商貿流通業聯動發展。在20xx年開展製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示範項目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寬聯動面,推動農業、商貿流通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紮實推進鋼鐵、煤炭、石油化工、汽車、農產品、醫藥等行業物流供應鏈一體化建設,有效整合物流資源,降低物流成本,全面提升我省物流業與傳統產業的聯動發展水平,加快建立一體化物流服務體系。

2、落實並完善稅收配套政策。儘快落實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試點物流企業有關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讓物流企業享受到差額納稅等政策;儘快設立物流稅目,整合與物流業務相關的各類發票,推出統一的物流業專用發票,建立統一的物流企業納稅體系;按照物流一體化運作的需要和公平稅賦的原則,將物流業的運輸、裝卸、搬運、倉儲、代理等環節的營業稅統一調整爲3%。;物流業務與主業成功剝離的物流企業,新增加的營業稅等稅額,各級政府留成部分均按50%獎勵企業,用於支持物流企業發展(江蘇、福建、廣州等省份,按40-60%返還),避免到省外開發票和設分公司,造成地方稅源流失。

3、加強交通運輸管理。全面清理過路過橋費收費線路、標準及收費期限;嚴厲打擊公路“三亂”,免除企業不合理負擔;加快修訂大件運輸車等特種運輸車輛的標準,徹底解決特種運輸車輛超限限行、隨意罰款和“大車小標”問題;研究相關管理辦法,爲城市配送車輛進城通行停靠和裝卸作業提供便利;加快推進建立集裝箱多式聯運管理服務體系,支持甩掛運輸發展;制定最低運費保護限價政策,在運營稅中扣除燃油稅部分,優化物流運價參照客運業制定貨運業燃料成本補貼制度。

4、規範物流企業用地問題。對納入省規劃內物流園區土地徵用給予重點支持,對重點物流項目用地,在地價上等同或低於工業用地,相關費用按照下限收取或採取減、免、先徵後返等相關政策;物流企業以原劃撥土地改建物流項目的,應優先辦理土地使用手續。

(二)規範物流園區建設和認證管理。物流園區建設要從實際需要出發,充分考慮物流市場需求,把整合現有物流資源與新建物流項目有機結合,規劃建設一批佈局合理、用地節約、產業集聚、功能集成、經營集約的大型物流園區(中心)。原則上每市建立2-3個綜合性園區,3-4個專業化園區。在產業集聚區,有針對性地建設石油化工、建材、鋼鐵、汽車及零部件、醫藥、農副產品等行業物流中心。在縣級交通樞紐城市建設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在鄉鎮建設物流配送站,形成省、市、縣、鄉四級物流運營網絡;加強物流園區的認定管理工作,儘快出臺我省物流園區的認定標準和認定程序,規範理順現有物流園區的管理。

(三)協調解決物流企業融資難問題。許多物流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發展較快,自有資金積累無法滿足企業發展需要,企業發展難以得到金融、擔保機構的貸款支持。政府有關部門要積極引導商業銀行在防範資金風險的前提下,放寬物流企業貸款融資條件,降低其融資成本;建立物流業融資擔保體系,協助中小物流企業取得貸款;推廣物流金融新模式,圍繞產業鏈上下游資金往來,開發供應鏈融資解決方案;對於區域重點物流企業在物流園區、基地、中心重點項目建設方面給予投資補助、貸款貼息等方面的扶持。

(四)加大財政資金的扶持力度。是我省發展現代產業體系的關鍵時期,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產業物流社會化,物流業不僅要發揮支撐經濟總量持續增長的作用,更要通過資源整合、供應鏈一體化運作,促進國民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的提高。爲落實山東省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確定的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篩選確定了六大類739個重點物流項目,其中在建項目375個,擬新建項目364個,總投資約2817億元,預計年新增營業收入4750億元,實現利潤260億元,交納稅金162億元。建議省財政建立支持物流業發展的專項資金,年度列支5000萬元(據瞭解,目前青島已經安排1000萬元,淄博安排1500萬元,東營已經安排了500萬元),用於扶持規劃中確定的物流重點工程,加快提升物流業發展水平,促進我省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五)支持物流標準化和信息化建設。物流標準化是加強物流管理的重要手段,信息化是現代物流業的重要支撐,政府有關部門要加大在這兩個領域的投入和引導。加快我省物流企業和物流園區標準的制定、宣傳和推廣,規範物流園區和物流企業的建設和管理,打造一批具有區域優勢的專業化物流園區和中心。重點支持全國性和區域性物流節點城市的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加快建立平臺間信息交換標準,完善平臺間互聯互通機制,推動跨區域、多領域的信息網絡聯盟合作。

(六)加強物流人才的培養和培訓。支持重點高等院校與國內外企業、行業、協會合作,通過採取物流人才定單式培養的方式,開展物流專業培訓和職業認證;以先進適應的現代物流知識爲主,有針對性地培訓行業內能夠統籌規劃和服務於物流管理的專業人才。加強校企合作,鼓勵企業和學校之間合作,支持企業爲大學生實習提供方便,增強大學生就業的適應能力。

物流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2

根據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對地稅局《發展交通運輸物流業服務定遠崛起》調研報告的批示,交通運輸局黨組對此十分重視,及時安排人員對我縣交通運輸物流業發展情況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縣貨運公司、物流企業及貨運車輛的基本情況

自20xx年至20xx年期間,交通部門爲了培植交通規費費源,先後發展了36家貨運公司,擁有大、中、小型貨車3272輛,運力70263噸;社會車輛2293輛,運力7401噸。這些公司的成立,既發展了我縣交通運力又促進了我縣交通規費的徵收,同時還便於安全管理。20xx年前,全縣每年徵收交通規費不足500萬元,到20xx年全縣年度徵費額已突破20xx萬元。在安全管理上,對車輛的年審、檢測、維修、保險等均有公司負責督促幫辦,由運政管理機構在年審、辦證、檢查時把關,安全教育由運政管理機構抓公司企業,企業負責教育到每位駕駛員及業主。

隨着東向發展戰略的推進,特別是鹽化產業的開工建設,給我縣物流業發展帶來了機遇,目前我縣已註冊登記、許可名稱爲物流運輸公司3家(經營範圍:普通貨運),其中東運物流擁有貨車20臺、浙利物流24臺,瑞達物流還未上車,總運力爲1290噸。由於鹽化項目還沒有完全啓動生產,物流業的運力只能隨着鹽化項目的生產情況,將逐步增加。

二、我縣貨運公司的運力分佈情況

我縣貨物運輸車輛經調查,約有60%的車輛,分佈在江、浙、滬三地,還有約20%的車輛,屬於流動配載運輸。僅有20%的車輛在縣內運輸。

 三、我縣貨運公司稅收徵管情況

我縣貨運車輛流動性很大,雖然據初步統計約有60%分佈在江、浙、滬三地,但真正跑起運輸,應該說是遍佈全國各地,這些車輛在交通部門只能按《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管理條例》要求,實行每年年審一次,運輸中的稅收發票管理一直處於失控現象。

經瞭解:滁州市的稅率約3.1%、(部分鄉鎮的稅率約3%)、長豐縣的稅率約3%、來安縣的稅率約3%、蕪湖市的稅率約3%、江西省的稅率僅1.9%;而我縣的稅率高達約6.6%。上述稅率的差距,是導致稅費流失的根本原因。

作爲客戶或是業主,在稅率高低不等、懸殊很大的情況下,自願交納高稅率的.人,實在是太少了,即使在我縣運輸業務需要提供稅票,到較近的滁州、來安、長豐即可,何必要多交那麼多稅收呢?據瞭解:浙利物流運輸企業(屬滁州華塑物流公司的分公司)不久將在江西申報許可物流運輸分公司的業務,這樣整個公司稅票可以在江西開1.9%稅率的稅票,可想而知:一年內公司可以少交很多稅款。稅務部門如果再不積極主動上門服務、上門收稅、降低稅率標準,我縣的稅款流失將會越來越嚴重。

四、加強我縣交通運輸物流行業稅收管理方案的建議

1、要加大對我縣在外地運輸的車主要在車輛所在地開票交稅的宣傳力度,稅收宣傳不能只侷限在稅務部門,應發動全社會各級組織和部門,共同負起宣傳的責任。

2、我縣稅務部門要借鑑周邊縣、市的稅率徵收標準,適當降低稅率,以防縣內稅款流失。3、稅務部門要根據公安、交通部門提供的運輸車輛分佈等信息,必須要上門服務、上門宣傳、上門徵稅。

4、交通部門將號召縣內各運輸公司,要積極協調車主在縣內開稅票的幫辦、服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