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政範文 > 報告

扶貧工作情況調研報告

報告1.05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報告,不同的報告內容同樣也是不同的。那麼大家知道標準正式的報告格式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扶貧工作情況調研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扶貧工作情況調研報告

扶貧工作情況調研報告1

爲了進一步推進我縣扶貧開發工作的順利開展,根據縣人大常委會20xx年工作要點安排,6月22日,由傅主任帶隊,全體常委參加,對全縣扶貧開發工作情況進行了調研。調研組實地查看了城關鎮、大新鎮、新集鎮扶貧開發項目的實施現場,聽取了項目負責人的彙報,併到城關鎮淮五村查閱了扶貧開發工作的相關資料,初步瞭解了我縣扶貧開發工作開展情況及存在的問題。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扶貧開發工作總體情況

近年來,我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決策部署,以同步小康作爲扶貧開發工作的總體目標,大力實施扶貧攻堅行動計劃,深入推進精準扶貧產業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有效開展精準扶持、精準管理和精準脫貧,使得貧困戶自我發展能力有所提升,貧困羣衆收入有所增加,縣級領導聯繫鄉鎮、縣直部門幫村、黨員領導幹部包戶的扶貧工作機制進一步落實,全縣扶貧開發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加強組織領導,明確目標任務。爲了加強對扶貧開發工作的領導,成立由縣委書記和縣長任組長,縣委副書記、常務副縣長任副組長,縣直相關單位主要負責同志爲成員的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農委主任任辦公室主任,並從縣發改委、財政局、科技局和農委抽調4名同志爲辦公室成員集中辦公,處理扶貧開發辦公室日常事務。鄉鎮和縣直相關單位也成立了組織,各鄉鎮還建立了由分管領導任站長、扶貧專員、信息系統維護員組成的扶貧工作站,貧困村設立由選派幹部任隊長的駐村工作隊,人員35人,非貧困村設扶貧專幹,確保扶貧開發工作有機構管事、有人辦事,爲做好扶貧開發工作提供了組織保證。同時,年初根據省、市要求,制定年度目標任務,並對目標任務進行層層分解,做到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20xx年度,全縣脫貧人口任務爲12700人,19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圍繞20xx年目標任務,制定下發了《五河縣20xx年扶貧開發工作要點》。

(二)壓實工作責任,實施精準扶貧。

一是編制扶貧責任清單,落實扶貧責任和要求。縣政府與各鄉鎮簽訂目標責任書,明確年度扶貧工作任務,分解落實脫貧指標。從嚴落實包村工作制度,爲各牽頭責任單位和責任人下達扶貧任務清單,明確脫貧人數,縣扶貧辦對各項工作落實情況進行督促檢查,督促各包村單位和扶貧幹部與貧困戶對接。實行扶貧隊長工作日誌制度,要求駐村隊長每月彙報駐村工作情況,落實扶貧工作責任。同時進一步加強了扶貧開發工作任務的督查考覈,實行半月一通報,每月一調度,每半年向常委會專題彙報的機制,通過聯席會議討論解決扶貧開發工作中出現的重要問題,確保如期實現全縣整體脫貧目標。

二是建立精準識別和動態管理機制。覈實扶貧對象以及致貧原因,摸清貧困村和貧困戶基本情況和脫貧需求。因村施策、因戶施法,制定詳細脫貧計劃,建立工作臺帳,明確進度、倒排時間,掛圖作戰。

三是加大資金投入。縣級扶貧專項資金逐年增加,20xx年投入資金830萬(省撥付專項資金570萬元、市撥付70萬元、縣配套190萬元)。20xx年增至1411萬(省撥付570萬、市撥付184萬、縣配套657萬)。四是制定精準幫扶措施。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實行分類施策,分析貧困戶致貧原因,逐戶制定脫貧方案和幫扶措施,全縣共制定精準扶貧方案3623戶9153人;根據貧困戶脫貧方案,確定貧困村產業發展項目,19個貧困村全面制定精準扶貧項目。縣農委、縣教體局等11個縣直單位根據年初行業扶貧任務制定了扶貧計劃,並根據扶貧計劃逐項抓好落實。

(三)注重加強管理,提高扶貧實效。

一是加強項目管理,嚴格項目立項審查。按照羣衆參與、村級申報、鄉鎮審查、縣級審批的原則進行確定。把一些切合實際、羣衆急需、有利於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項目,經扶貧辦篩選考察後,再推薦給縣政府選擇立項,確保幫扶項目的科學性、實效性和可行性。20xx年全縣19個貧困村實施省級專項扶貧項目22個,脫貧10164人,20xx年實施了專項扶貧項目37個,計劃脫貧12700人。

二是加強工程監督,嚴把質量關。扶貧辦對實施的幫扶項目實行全方位協調和全過程跟蹤,,隨時跟蹤檢查項目實施進度、確保工程質量、按期完成任務。

三是及時組織有關部門對幫扶項目工程進行竣工驗收,嚴格把關,確保建成優良工程、效益工程。

四是加強資金管理。明確了幫扶資金和物資的管理原則、使用範圍。財政、審計部門密切配合,加強監督,規範各項目實施單位財務制度,資金實行專戶存儲,專款專用,同時嚴格執行省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管理辦法,簡化資金撥付流程,加快資金撥付進度。充分利用建檔立卡成果,按照建檔立卡貧困村數量分配資金,提高資金使用精準度和有效性。

二、存在的問題

(一)部分幹部思想認識不高。部分職能部門和鄉村兩級幹部對脫貧攻堅任務認識不到位。沒有從頭等大事、第一民生的高度來認識脫貧攻堅工作,沒有認識到脫貧攻堅任務的艱鉅性和繁重性,沒有認識到脫貧攻堅工作的全局性和綜合性。一些農村幹部工作方式方法不能適應新形勢的要求,責任心不強,作風不實,對貧困人口認識有偏差,認爲精準扶貧建檔立卡是搞形式,扶貧到戶不一定能兌現,導致鄉村幹部對建檔立卡動態管理工作不夠重視。存在扶貧對象信息錄入漏項、錄入信息錯誤、檔案管理混亂、丟失重要資料等問題,從而給精準扶貧帶來一定難度。

(二)貧困農民主體作用發揮不夠。部分鄉鎮、村一味強調自身的貧困,重視向上級政府、幫扶單位爭取幫助支持,幫扶單位只重視扶貧濟困,積極爲貧困羣衆捐資捐物辦實事,輕視引導和調動羣衆的積極性,發揮農民羣衆的脫貧主體作用,個別貧困戶主觀脫貧意識差,沒有危機感,缺乏擺脫貧困的信心和決心。一些貧困人口文化素質低,思想消極保守,思維觀念還停留在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時期,缺少發展動力,安於現狀。傳統的等、靠、要思想不同程度的存在,被動等待幫扶的現象比較突出。

(三)扶貧資源項目整合不科學。一些鄉鎮、村只重視爭取了多少項目,接受了多少幫扶資金和物資,忽視了對幫扶項目和捐贈資金和物資的使用管理,在項目設置上沒有從貧困村、貧困戶的實際去考慮該發展什麼項目、如何實施管理好項目,沒有很好的把資金與項目的質量完成情況掛鉤。各種扶貧項目和資金整合不科學,有單打獨鬥現象,整村推進效果不明顯,影響了扶貧項目綜合效益的發揮。

三、幾點建議

(一)加大宣傳培訓力度,增強做好扶貧開發工作的責任心。

一是通過召開會議、電視宣傳等形式對中央的扶貧工作政策及做好扶貧工作的重要性進行再宣傳、再動員。通過宣傳動員進一步增強扶貧幹部做好扶貧開發工作的政治責任感。

二是通過舉辦扶貧工作專題培訓班,請專家講座,對做好扶貧工作進行業務再培訓。通過培訓提高幹部做好扶貧工作的.業務能力,使得貧困對象戶信息錄入準確,資料建檔規範。

三是建立扶貧工作考覈機制,制定考覈辦法,將考覈結果與評先評優、幹部提拔使用相結合。同時對扶貧工作開展好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對弄虛作假搞數字脫貧的單位和個人,嚴肅追究責任。通過獎懲制度的建立,強化扶貧幹部的責任意識。

(二)堅持分類指導,充分發揮羣衆主體作用。幫扶的主要對象是貧困農民,因此貧困農民既是參與主體又是受益主體,必須充分調動農民羣衆實施幫扶項目,改變落後面貌的積極性。要針對貧困人口具有相對性、動態性和階段性的特點,堅持扶貧扶志、扶勤扶能的原則,在扶貧工作中做到政策、步驟、批次上區分不同情況,分類扶持,對有強烈脫貧願望和具備一定勞動技能的貧困戶,要集中力量優先扶持,讓這一部分貧困戶先脫貧致富。對於無勞動能力,因殘疾、疾病致貧的,納入社會民政救濟中去。對於有勞動能力但好逸惡勞、坐等靠要、懶惰酗酒致貧的,進行耐心教育和引導。以此激發、激活貧困戶自力更生、勤奮努力、自我脫貧、走向富裕的內生動力,最大限度的調動貧困戶的生產生活積極性,使貧困戶變壓力爲動力,讓貧困戶的精神狀態、思想觀念發生轉變,生產方式和生活水平得到較大提升和鞏固。

(三)做好各種扶貧資源的整合,提高扶貧開發的綜合效益。要把扶貧工作與構建和諧社會相結合,與改善生產生活條件、促進經濟發展相結合,與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相結合,與美好鄉村建設相結合。進一步整合各種扶貧項目資源,形成幫扶合力,建立脫貧致富的長效機制,發揮幫扶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縣政府及相關部門要強化統籌措施,將定點幫扶資金、財政扶貧資金、信貸扶貧資金、國家投入的涉農資金和其它社會扶貧資金聚集起來,最大限度實現整合使用,充分發揮扶貧資源的引導作用和綜合效益。

扶貧工作情況調研報告2

扶貧開發工作是促進農業增產,加快農村改革,實現農民致富的有效途徑,爲進一步掌握扶貧開發工作進展情況,瞭解扶貧開發工作中的難點和問題,緊緊瞄準貧困人口,以減少貧困、縮小差距、增加收入、構建和諧爲目標,以改善貧困地區的生產生活條件爲中心,以增加貧困羣衆收入爲重點,積極拓寬扶貧資金籌集渠道,不斷加大扶貧開發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創新扶貧開發機制,提高扶貧開發水平,增強貧困對象的自我發展能力,探索與化隆縣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扶貧工作新模式,紮實推進創新創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現就對全鎮扶貧開發進行的調研情況形成報告如下。

一、xx鎮基本情況

xx鎮位於化隆縣東南部黃河沿岸,離縣城25公里,總面積爲16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900米,年平均氣溫爲8.7℃,氣候適宜,屬化隆縣三大川水鄉鎮之一,也是化隆縣的主要農業生產基地。全鎮共有25個行政村,86個社6871戶,總人口3.13萬人,有回族、撒拉族、漢族、藏族、東鄉族五種民族,少數民族佔90.6%。全鎮總耕地面積爲xx01畝,人均耕地面積爲0.72畝,農作物以冬小麥爲主,兼溫棚蔬菜、瓜果等經濟作物。以拉麪經濟爲主的勞務經濟第三產業收入佔48.6%,以農牧業爲主的第一產業收入佔收入佔33.33%,以拉麪經濟爲主的勞務收入已經成爲全鎮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

歷年扶貧工作進展情況:隨着國家對扶貧工作的大力支持,xx9年我鎮積極爭取在唐寺崗、牙目、橋頭、東五、下四合生、朱乎隆六個村的實施了整村推進項目,涉及農戶744戶,發放扶貧資金372萬元;xx3年在xx街、阿化、西灘三個村種植薄皮核桃1300畝;xx4年根據《青海省農村牧區扶貧對象建檔立卡工作方案》要求,我鎮通過行政村申請、政黨政班子會議研究,上級扶貧部門審覈確定了上四合生、牙路乎、關巴、東六、東七、xx街、阿化、西灘8個行政村爲貧困村,xx3年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均在2736以下,貧困率均在42.5%以上。通過農(牧)戶申請、村(牧)民代表大會民主評議、村(牧)委會覈實、鎮政府審覈,確定了貧困戶1355戶(5257人)。對所有貧困戶進行了建檔立卡工作;xx年年初對貧困戶數據進行了更新,初步確定了幫扶單位和幫扶責任人。

二、取得的工作成效及經驗

近年來,我鎮按照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的原則,紮實開展我鎮解困脫貧工作。主要做法:

1、加大宣傳力度,是搞好扶貧工作的前提。按方案宣傳,鎮、村分級召開貧困戶認定動員大會,宣傳扶貧政策和扶貧方案。對外出打工及未能到會的羣衆,通過入戶走訪、電話通知等方式做好宣傳,努力做到政策方案家喻戶曉,營造全村上下共同支持、共同參與、共同監督的工作氛圍。

2、正確決策、科學決策是扶貧開發成功的關鍵。深入調研,方案制訂科學化。堅持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從國家扶貧政策和村情、戶情出發,幫助貧困戶理清發展思路,制定符合實際的扶貧規劃。填好扶貧對象基本信息表,重點弄清家庭人口、收入來源、支出負擔、存款或負債額度、致貧原因、脫貧依靠等問題;建立專門數據庫,對所有認定的對象,將蒐集到的情況進行信息錄入。通過深度分析貧困對象的基本信息,根據其家庭實際,綜合考慮所在村社相關情況,明確了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宜遊則遊的脫貧思路。

3、嚴格按程序認定是搞好扶貧工作的準則。按照戶主申請、村民小組提名、村民代表評議和票決、村委會審查、鎮政府審覈、縣扶貧局審批的程序,堅持做到條條到位、環環盡責。特別在代表評議環節上,我鎮注重突出民主性、廣泛性,要求評議小組至少30人以上,且每個村民小組不得少於5人;在鎮政府審覈環節上,組織幹部到各個村民小組開展入戶調查,進一步瞭解申請戶主的基本情況,確保對象認定不出現偏差。

4、強化保障,資金籌措多元化。堅持創新扶貧參與機制,構建各界廣泛參與的大扶貧格局。

一是我鎮積極向上級部門爭取扶貧資金、項目。

二是通過項目整合,積極整合國土、發改、水利、林業、衛生、交通等方面的項目資金,將錢用到通村公路硬化、安全飲水工程、衛生室建設、電力改造等刀刃上。

三是羣衆湊。發揮困難羣衆主體作用,引導他們在扶貧過程中力所能及地投入資金。

5、跟蹤問效,信息管理動態化,建立長效機制。堅持動態識別、動態管理,保持扶貧對象的精確性和政策投放的精準性。建立定期回訪機制。按季度對貧困戶進行回訪,及時瞭解困難情況、增收狀況,對於脫貧效果不理想的,及時調整扶貧方案,糾正扶貧措施。

6、羣衆自覺行動,苦幹實幹是根本。使羣衆改變觀念,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自力更生,苦幹實幹是扶貧開發工作成功的動因。

總結的經驗:我鎮充分利用扶貧資金,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快了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把國家的幫助和自身結合起來,有效推動了我鎮謀求自我發展的內在動力,激發羣衆依靠自己力量發展生產的積極性。

1、地理條件優越。我鎮位於縣東南部黃河沿岸,離縣城25公里,平均海拔1900米,海拔較縣城低近1000米,年平均氣溫爲8.7℃,氣候溫和,日照時間長,適宜種植各類蔬菜、瓜果及藥材等經濟類作物,且交通便利,202省道貫穿境內與循化縣連接,石甘公路與石大倉鄉相連,公伯峽電站公路與循化縣紅旗鄉相連,適合發展特色種植業。

2、旅遊資源豐富。境內有拉木峽丹霞地貌、公伯峽電站、蘇只電站、水車生態園區、黃河彩籃蔬菜種植基地、馬步芳公館、阿河灘清真寺和古樹等豐富的自然旅遊觀光資源,並可依託寬廣的庫區水域資源,發展冷水養殖、水上娛樂等項目,打造黃河谷地旅遊、觀光、娛樂、餐飲爲一體的服務產業。

3、民俗文化有待開挖。我鎮以回族和撒拉族居多,佔全鎮總人口的86%,回族和撒拉族擅長做可口的飯菜,尤其是撒拉族的民族特色餐負有盛名,回族的刺繡也享有名譽,有收藏黃河奇石的愛好,且這兩個民族熱情好客,可依託豐富的旅遊資源扶持發展農家樂、民族餐等民族特色餐飲業。

4、勞務經濟漸成規模。全鎮農村勞動力轉移力度不斷加大,農民增收渠道不斷拓寬。農村外出打工、就地從業、回鄉創業的人數越來越多,拉麪經濟明顯提升了農民收入,勞務經濟已成爲農民特別是青壯年農民謀生就業、脫貧致富的主要收入來源和支柱產業。

5、扶持產業經濟快速發展。近年來,我鎮大力扶持帶頭致富羣衆新建畜禽養殖規模、冷水養魚、農產品加工等產業的生產規模,農業組織化程度得到不斷提高,從而帶動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及不足之處

從根本上改變貧困地區社會經濟的落後狀況,縮小與發達地區之間的差距,是一個長期的歷史任務。新階段的扶貧開發工作我鎮仍然面臨嚴峻的形式。

(一)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亟待加強。我鎮有些貧困村多在深山、庫區一線,羣衆居住分散,自然條件差,交通不便,基本公共服務不夠到位,抵禦自然災害能力較弱,飲水難、上學難、就醫難、居住條件差等問題比較突出。一些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仍然比較落後,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差。比如我鎮26村人飲工程一直未能完成;北片各村澆水渠道還沒有實施防滲工程,渠道滲漏、決口等現象嚴重,造成羣衆灌水困難;我鎮境內的巴燕溝和6條大排洪溝治理不徹底,每年發生洪災沖毀和淹沒耕地現象,給廣大羣衆造成巨大經濟損失,影響了農民脫貧致富的步伐。

(二)扶貧資金投入嚴重不足,持續發展能力弱。

一是資金投入難以滿足羣衆需求。現有的貧困村基礎條件和資源條件都較差,基礎設施建設點多線長面廣,任務重成本高,資金投入遠遠不能滿足實際需求,缺口大。

二是部門資金整合難。扶貧資金整合度不高,部門大多各自爲陣,撒胡椒麪,難以發揮整體效益;互助資金量少且使用面小,發揮的作用有限。

(三)貧困羣衆參與的積極性不夠高,參與程度比較低。現階段扶貧實際工作中仍是一種自上而下的.、單向度的政府行爲,貧困人口的參與比較被動,羣衆自我發展能力弱。我鎮貧困村經濟結構單一,土地拋荒嚴重,致富企業、專業合作社或能人大戶帶動和輻射作用發揮有限,持續增收能力不強。農村留守人員老人居多,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國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佔貧困總戶數比例高。思想觀念陳舊,科技意識不強,生產經營能力較低,缺乏致富能力和發展門路,抵禦風險和自我發展能力脆弱。

(四)轉移就業培訓重點不夠突出。當前扶貧系統開展的轉移就業培訓是短期非學歷培訓,這種培訓方式的優點是培訓範圍廣、成本低、見效快,但缺點是對最需要轉移就業的貧困人口幫助不大,短期培訓並不能有效地幫助他們提高自身技能參與市場競爭。因此,必須突出轉移就業培訓的重點,探索出新的培訓方式,幫助貧困羣衆轉移就業,擴大轉移就業培訓的成效。

(五)扶貧工作長效機制有待健全,返貧現象較爲突出。扶貧開發工作與農村其它建設項目缺乏有效銜接,工作聯繫、項目對接、資金整合相互之間協調不夠,社會幫扶體系還未完全形成。部門之間合力不夠,不少是各自爲陣,統籌協調能力弱。部分行業、部門和單位對扶貧開發的思想認識、重視程度和工作力度不同,實際效果差異性也較大,存在不平衡狀況。因病因教致貧返貧現象較爲突出,貧困人口脫貧與返貧相互交織,因重度殘疾、重大疾病、年老體弱致貧佔40%以上,還有相當一部分貧困戶是病殘、精神障礙和無勞動力戶,基本難以脫貧。

四、對做好扶貧工作的意見建議

(一)建立精準扶貧工作機制。在已有貧困村、貧困戶建檔立卡工作的基礎上,按分級負責、精準識別、動態管理的原則,深入分析致貧原因,逐村逐戶制定幫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切實做到扶真貧、真扶貧,確保在規定時間內達到穩定脫貧目標。

(二)建立到戶到人長效機制。集中幫扶,着力解決整家整戶整體脫貧的問題。按照規劃到戶、責任到人,精準幫扶、逐戶驗收的工作要求,因戶制宜,實施扶貧到戶到人工程。

一是幹部幫扶到戶。建立幹部駐村幫扶機制,開展萬名黨員幹部幫萬家活動,可分期分批安排,確保每個貧困村都有駐村工作組,每個貧困戶都有幫扶責任人。駐村工作組要協助基層組織貫徹落實黨和政府各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積極參與扶貧開發各項工作,幫助貧困村、貧困戶脫貧致富。落實保障措施,建立激勵機制,實現駐村幫扶長期化、制度化。並建立幫扶臺帳;

二是轉移就業到戶。實施農村零轉移就業貧困家庭就業工程,鼓勵和支持自主創業,穩定實現該類家庭中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意願的農戶至少1人轉移就業;

三是技能培訓到戶。整合雨露計劃、農業實用技術和新型農民培訓等教育資源,確保貧困農戶掌握1-2項實用技術和就業技能;四是產業扶持到戶。幫扶貧困戶宜種則種、宜養則養、宜工則工、宜商則商增加收入。

(三)建立健全扶貧資金投入和管理機制。

一是進一步加大對貧困地區扶貧資金的投入力度,儘量按實際投資安排項目資金,減少甚至取消到戶項目要求農戶特別是特困農戶自籌的資金,減輕貧困羣衆負擔;

二是提高一些扶貧項目的扶助標準。當前貧困區域的生產生活條件都比較惡劣,在這些地方修建基礎設施如道路、飲水工程等項目建設難度非常大,而且當前項目建設所需物資、勞務價格也不斷上漲,項目單位投資越來越高,因此,要進一步提高項目建設資金標準;

三是統一規範扶貧項目稅費收取。扶貧資金扶持的都是貧困區域和弱勢羣體,因此除國家硬性規定不能免除的稅費外,所有扶貧項目尤其是直接扶持貧困農戶的項目,都應考慮免稅。

四是完善金融服務機制。完善扶貧貼息貸款政策,增加財政貼息資金,擴大扶貧貼息貸款規模。進一步推廣小額信用貸款,推進農村青年創業小額貸款和婦女小額擔保貸款工作。

(四)完善基礎提升長效機制。改善民生,着力解決貧困區域生產生活基礎薄弱的問題。以貧困村爲重點,實施五大工程建設,完善基礎設施條件。

一是村級道路暢通工程。完善村級公路網絡的基本要求,加強村出口公路和連村一般出口公路硬化、安全防護設施和中小危橋改造等建設;

二是完成農村安全飲水工程;

三是加強完善生活保障。將符合條件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範圍,實行動態管理。

四是就醫保障到戶。籌集新農合資金,實現貧困人口新型合作醫療參保率達到100%。

(五)、強化管理要點,健全工作推進長效機制。

一是編制特色產業發展規劃,加大統籌、協調和改革力度,構建扶貧開發工作的組織、推進和落實長效工作機制。切實提高貧困戶的參與度、受益度。積極培育貧困地區農民合作組織,提高貧困戶在產業發展中的組織程度。做大做強扶貧產業,爲貧困羣衆穩產增收打牢基礎,扶持做大做強扶貧龍頭企業,發揮扶貧龍頭企業對貧困地區主導產業的輻射帶動作用,培育扶貧龍頭企業的帶動能力。整合資源,着力解決扶貧開發工作合力不夠的問題。

二是鄉村旅遊扶貧工作。加強貧困地區旅遊資源調查,圍繞美麗鄉村建設,依託貧困地區優勢旅遊資源,發揮精品景區的輻射作用,帶動農戶脫貧致富。對貧困鄉村旅遊發展給予重點支持。結合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農村危房改造、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生態搬遷、遊牧民定居、特色景觀旅遊村鎮、歷史文化名村名鎮和傳統村落及民居保護等項目建設,加大政策、資金扶持力度,促進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業發展。

(六)加強領導,確保各項措施落到實處。深刻認識扶貧開發的重大意義,更加重視扶貧開發工作,踐行黨的羣衆路線,轉變作風,紮實工作,切實幫助貧困地區改變面貌,幫助貧困羣衆脫貧致富。

1、明確工作職責。要把扶貧開發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黨政主要負責同志要認真履行職責,把工作重點放在扶貧開發上,切忌空喊口號,不提好高騖遠的目標,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關注少數民族、婦女兒童、殘疾人等特殊羣體,加大支持力度;

2、完善管理體制。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對本區域內貧困地區的扶貧脫貧負總責,逐級建立扶貧開發目標責任制,整合各種資源予以支持。採取措施,幫扶到村到戶到人,把扶貧開發任務和政策逐項落到實處;

3、加強基層組織。加強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健全黨員幹部聯繫和服務羣衆制度,切實發揮基層黨組織推動發展、服務羣衆、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選好配強村級領導班子,突出抓好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發展集體經濟,增加村級集體積累。尊重貧困地區羣衆在脫貧致富中的主體地位,鼓勵其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精神,通過自身努力增加收入,改變落後面貌。

4、強化隊伍建設。加大貧困地區幹部培訓力度,提高執行能力,重視扶貧開發隊伍建設,提供必需的工作條件和經費保障。各級扶貧開發相關部門要加強思想、作風、廉政和效能建設,加強督促檢查,認真履職盡責。

5、營造良好環境。進一步加強扶貧開發宣傳工作,積極宣傳貧困地區廣大幹部羣衆自強不息、戰勝貧困的先進事蹟,總結推廣扶貧開發實踐中探索的成功經驗,大力弘揚中華民族扶貧濟困、樂善好施的傳統美德,引導和鼓勵社會各界更加關注、廣泛參與扶貧開發事業,激發貧困地區幹部羣衆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