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作文

傳統節日作文4篇(精品)

作文1.27W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傳統節日作文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傳統節日作文4篇(精品)

傳統節日作文 篇1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端午節,又叫端陽節,目的是爲了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相傳從前,楚國有位大臣,名叫屈原,當楚國危機重重,因爲屈原一向受楚國的信任,所以他每天晚上都爲楚王出謀劃策。有一天,一羣小人在楚王面前告了屈原一狀,楚王信以爲真,把屈原趕出楚國。後來楚國滅亡了,屈原,傷心欲絕,跳汨羅江自盡。大家得知這個消息後,紛紛捕撈屈原的屍體,可是一無所獲,人們怕魚兒吃掉屈原的'屍體,就往河裏扔糉子,從此有了端午節吃糉子的風俗。

每年端午節,大街上都飄着糉子的清香,那糉子不是方的,也不是圓的,而是菱形的,糉子的形狀不同,品種也不同,有蜜棗餡的,有肉餡的……我最愛吃的是蜜棗餡的,撥開糉葉,雪白的糯米中夾着一個蜜棗咬一口,甜而不膩,讓人回味無窮。

如今我們生活在這麼幸福的社會主義更應該弘揚端午節文化,傳承民族精神,澎湃愛國心。

傳統節日作文 篇2

在春寒料峭之後,是清明的節氣。這時春意盎然,萬物復甦,四野明淨,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 我,喜歡奇思妙想。大概是因爲這時天清地明,氣清景明,所以古代帝王一時興起命名爲“清明”吧。我就懷着一顆稚嫩的童心去理解清明,感悟清明。

清明前後,種瓜得豆。是一句民間諺語。清明一到,春暖花開,正是耕種的時節。對於農民而言,應該是忙碌而充實的。

迎着和煦的微風,沐浴着溫暖的陽光。春遊踏青,欣賞美景,陶冶情操,增添生活樂趣。 在我小小的心目中,清明是一片美好的景象。春雨飛灑是清明的另一番氣象。它與春陽照臨是截然不同的。清明還是一個傷感寂寥的日子。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天空的臉——總是寫滿悲傷。 天空中聚集着陰沉的雲,雨瀝瀝淅淅地下着,或是忽然間變成滂沱大雨傾瀉而下。 從清晨到傍晚,從遠古到今天。纏綿着,交織着,時下時停。

人們肅穆在先輩的墓前,神情莊重地掃墓、獻花、、緬懷,通過各種方式祭奠德高望重作古的人。他們的心中,一定是淒涼的,要不然怎麼都是神色憂慮,並與那荒涼的背景融爲一體了呢?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雨水是憂傷的,苦澀的,它爲悲傷愁苦的人們又增添一絲絲的酸楚。使人們沉重的心情更加沉重了。陰鬱的`天空,憂傷的雨水,緬懷祖輩的人們,構成了一幅悲涼悽切的畫面。

懷着不同的心情,在清明的時節裏,便會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

清明節,這一美麗的中國傳統文化,它將會在我們的手中繼續傳承。

傳統節日作文 篇3

剛來揚州的外地人,長住揚州的外地人,生長在揚州的本地人,提到湯包,誰不是嘴裏就立時生出一種鮮鮮的`嫩嫩的感覺呢?先把豬皮在開水中煮20分鐘,去除腥味,然後重新加水,煮1小時,保留煮肉的汁和豬皮;再把煮好的豬皮放到絞肉機裏絞碎兩次;然後再放到肉汁裏,加入砂糖、醬油,再煮2個半小時至豬皮化掉,起鍋過濾一下,把煮好的湯汁預冷、凝固。凝固後切碎,拌到肉餡裏,快速包起來,最後放到篜籠裏蒸,看它騰起的熱氣,就能咽好幾口的唾沫了。不過,要小心地把湯汁吸光,才能大口大口地吃呢。

傳統節日作文 篇4

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個,但對每個節日,我對它們的瞭解都是一星半點,片面的,或從書本,或是傳說,又或是從姥姥和媽媽茶餘飯後閒聊中聽來的。每每聽他們的講述還頗有一番憶苦思甜的感慨。

就這一年一度即將來臨的“中秋節”吧。在我從小到大的記憶裏,一說“中秋節”,我立馬就想到各種餡,各式各樣香香甜甜的月餅,放在盤子裏,供在桌子上對着圓圓的月亮。據說是供“嫦娥和小玉兔”。自從上次聽了姥姥和媽媽的回憶,我又有了一種說不出的糾結的情愫。

聽媽媽和姥姥說,她們那一代人對“八月十五”,也就是“中秋節”非常重視。她們是農村人,“月餅”對媽媽那個年代來說都成了奢侈品。媽媽兄妹多,只有姥爺一個苦力掙錢供他們上學。過中秋節根本沒錢買月餅,每年只能買兩個月餅。供“月婆婆”完了才能分着吃,還美名其曰“好事成雙”。月餅少就包餃子,餃子在農村來說就是最好的飯。餃子還分白麪和玉米麪兩種。白麪的少只供月婆婆,完了只給老人吃,年輕人和小孩子是不能吃的,只能吃玉米麪的。能吃上一頓玉米麪的餃子也是很不錯的啦!再有就是農產品了:紅薯、玉米棒、毛豆煮熟了再供,核桃、棗、蘋果……有啥供啥。領居之間,沒有的還互相相送。心裏就一個願望,就是希望“月婆婆”保佑今年是個豐收年,有個好收成,孩子們都能吃飽穿暖、不挨餓受凍,最好都能吃上白麪餃子,這是純樸心裏的期盼。

祭拜完“月婆婆”,才能分月餅吃。每到這時,媽媽和舅舅們就不喧鬧了,靜靜地專注地等着姥姥分。能不能平均分,爲了誰的大誰的小,還要再爭論一番。媽媽說,其實每年總是媽媽的較大,因爲媽媽在家裏最小,又是唯一的'女兒,所以偏愛些。這時姥爺開口了,你們是哥哥,妹妹還小,理應大一點。這時誰都不吭聲了,只看着自己手裏那小的可憐的那塊月餅,用舌頭慢慢舔,細細地品嚐那種久違的香甜……後來生活好了,姥爺卻走了,說到這時,媽媽和姥姥眼裏都噙滿了淚水。我聽了好慚愧,真是無地自容,現在這麼好的生活還挑肥揀瘦,真是……

看着琳琅滿目、各式各樣的月餅,它不僅僅是食品,它也都寄託着人們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凝聚着我們親人間的親情、祝福、對團圓的期盼。

圓圓的月餅又像我們學校的大家庭,代表着我們每一個師生。辛勤的園丁用知識和汗水和成的皮,裏面包裹着性格各異的每一位同學。月餅要吃得細嚼慢嚥,食之適量,就像我們學習要耐心研讀,由易到難。

我們師生要共同團結,奮進!同時,也要將中秋代表的精神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