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作文

傳統文化作文集合八篇

作文3.19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爲國小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傳統文化作文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傳統文化作文集合八篇

傳統文化作文 篇1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隨着新年的到來,我的心情也快樂無比,那麼我來向大家道道我的新年趣事。

大年除夕的晚上,我剛吃完年夜飯,就聽見有人喊:“孟丙辰,快下來放炮呀!”於是我就三步並作兩步的跑下樓和他們匯合。我們先放花炮,我先把引線點燃,只聽“嘶”的一聲,炮筒裏出現了五顏六色的火花,時不時的還發出聲響。我又放了一種像火箭的炮,那炮迅速的飛上了天,接着是重頭戲了,我把最大的炮引線點燃,我們就立刻捂住耳朵,只聽“啪”的一聲飛上了天,又是巨響,只見天上充滿了無數顆五顏六色的`星星,天上頓時變白了。那也就是幾秒鐘的呈現。後來那些全部化爲烏有,擡頭望望天,只是一片濃煙…。

雖然除夕晚上過的很熱鬧,七年級也毫不遜色。

只聽“新年好!新年好!”我就知道有人來家拜年了,於是我迅速穿好新衣服,和媽媽一起給鄰居拜年。媽媽告訴我抱拳施禮要左手上,右手下。我們挨家串戶…。七年級上午就這樣過去,我的口袋也收穫很大,什麼糖啊、瓜子啊都有,還有20塊錢…。

啊!過年真有趣!

傳統文化作文 篇2

前幾天老師講課提到家鄉話可能將會被普通話取代,固然大家交流的障礙消失是好事,可這樣我還是感到一絲絲擔心。也許將來再也不會有方言了,再也不會看到那種本來就少見的文字,這樣不禁讓我想到了中國的傳統文化,不知道它會不會也將被人們忘記?

輕輕的翻開了中華民族的史冊,點點滴滴的文字,繪聲繪色的畫面,交織成中華民族歷經滄桑的歲月,勾勒出中華民族久經不衰的歷史。翻看史冊,閱覽了三國兩晉時不盡的劍影刀光;閱覽了五代十國時繁榮的景象;享受了大唐盛世和平富饒的生活;欣賞了宋元明清殿前宏偉的琉璃。歲月,就在朝代的周而復始一點點流逝,傳統文化也隨着時間的推移一點點被人忘記。

猶記得20xx年,在新春佳節即將到來的時候,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推出一個調查節目“家風是什麼?”這讓我不由自主地想起20xx年國慶前期央視推出的“幸福是什麼?”電視臺的記者奔赴各個地方採訪了很多工作者。有些人的回答讓人感動,有些人的回答讓人感到無奈。“家風”在人們的印象中就沒有那麼清晰了。“幸福”是經常會用到的,“家風”就很難回答。經過思考,很多普通老百姓回答:“家風是中國傳統,不能忘。””做人要誠實、厚道。””別出去打人。”家風是家庭遵守的規則、道德。好的家風需要一個家庭、一代人,甚至數代人的日積月累和長年品行的.沉澱才能形成。

當今社會,科技飛速發展。很多新的東西浮現在人類的腦海裏,很多舊的思想漸漸淡去。家風對現在的家庭來說已經變得陌生,很多好的家風被遺忘。現在一家人聚在一起,又有幾家人會談論家風?親朋好友都是討論如何賺錢、怎樣過上幸福的生活。現在重提家風,是非常有積極意義的。這是一種良好文化的迴歸,是一種智慧的挖掘。是一種道德的力量。

但怎樣弘揚傳統文化呢?首先要熱愛自己的祖國。古往今來,有多少文人和戰士爲維護祖國的尊嚴和獲得祖國的榮譽爲後人做出了榜樣,有多少先烈爲國捐軀,然而有許多人面對物質的誘惑賣國求榮。我們時刻要重視祖國的利益。俗話說得好“有志者事竟成”。一個人只要有堅強的信念,什麼事都能成功。很多成功人士的以前是失敗的,他們經過了堅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巨大的成功。勤儉廉政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大美德。不要被金錢和物質所迷惑,不要被甜言蜜語動搖。我們要從生活中一點一滴的小事中學會勤儉。我們身邊有許多人,很少人能注意他們。吃剩的菜和飯,他們不是選擇倒掉,而是選擇繼續把剩菜剩飯吃完;破舊不堪的衣服,一般的人們都會選擇扔掉,他們會用針細密地縫起來,因此,你會看到他們的衣服上有一個個補丁。

讓我們牢記中國的傳統文化,弘揚傳統美德吧!

傳統文化作文 篇3

中國有許多傳統文化,比如:中秋節吃月餅,端午節吃糉子,元宵節吃湯圓······在這些當中我最喜歡端午節的傳統文化。

記得端午節那一天,媽媽買了一大袋糉子,有豆沙餡的`,有牛肉餡的,還有蛋黃餡的······我問媽媽:“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呢?”媽媽笑着說:“端午節吃糉子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媽媽告訴我,屈原是戰國時期的浪漫主義詩人。當時,秦國入侵楚國,屈原悲憤之下跳江自殺了。人們爲了讓屈原的屍體不被魚吃掉,就包好糉子丟進水裏讓魚吃糉子,魚吃飽了就不會吃屈原的屍體了。媽媽說:“除了吃糉子,端午節還有賽龍舟的習俗。”屈原跳江的時候,人們爲了救他,就爭先恐後地划龍舟,一艘艘龍舟你追我趕地到處搜救屈原。後來,有些地方過端午節就用賽龍舟來紀念屈原。

我喜歡端午節的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作文 篇4

書法是我們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我們要努力學好書法,發揚光大。

寫書法首先準備好文房四寶,哪些是文房四寶呢?分別是紙、墨、毛筆、硯瓦。然後將墨汁倒進硯瓦中磨,再將準備好的白紙平鋪在書畫氈上,右手大拇指、食指、中指將毛筆握緊,擡頭挺胸,將毛筆蘸好墨後在紙上書寫。

“收鋒,回鋒。”我癡迷地望着學書法的哥哥姐姐們那跳躍筆尖和留在紙上的那一個個鋼勁有力的大字,便也纏着媽媽要學習書法,於是,我就在書法的海洋開始遨遊。

剛步入書法的大門,難免有些不適應。老師先教我學握筆姿勢,兩指在前,兩指在後,一指緊貼比干,要求堅持二十分鐘。剛開始我覺得這個動作十分簡單,可不一會兒我就發現我小看了這個動作,變得又酸又痛,好像關節也在吱吱作響,耳邊好像有天使與惡魔在鬥嘴,改放還是不放呢,我想起了王羲之一生艱苦奮鬥,每天堅持練好幾個小時書法,最終練完八缸大墨,成爲了世界書法歷史上最有名大書法家。一想到這個故事,我就咬咬牙,決定堅持到底。

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握筆練習,我終於可以學習寫字了。只見老師端來了一個裝滿墨的硯臺,拿來了一張黃色的毛邊紙,然後把起我的手,沾了沾墨,把筆移到了紙上。我好奇地看老師的`筆輕鬆地在紙上跳躍着,一會兒停頓,一會兒向下按,一會兒向左平移,筆尖像一隻小燕子歡快地嬉戲着,沒幾秒鐘,一個端正秀美的“一”就出現了。我心裏早就癢癢的,一等老師指導完畢,就開始動手了,我把毛筆左抓抓,右抓抓,不知如何下筆,只好胡亂地找了一個起點,用力地按了下去,可因太用勁,把“一”的一頭變成一個大錘子,我這次吸取了教訓,開始輕輕行筆,結果“一”的四周出現了“鋸齒”,我心灰意冷,但又想起了老師說過“寫書法心要靜”,接着又細心地練了好幾個“一”,終於練出了一個自我感覺不錯的字,得到了老師的表揚,於是我開始樹立了信心。

現在我已經在學各種結構複雜的字了,此時的我才真正意識到學書法不能三心二意,也不能輕易放棄,而應一絲不苟,持之以恆。

傳統文化作文 篇5

“臨海剪紙”,原名“張家剪紙”,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起於元代,至今已有700多年曆史了。因此,我們決定去“張家剪紙”考察。

“張家剪紙”爲什麼叫“張家剪紙”呢?哦,原來這是用一個人的姓來命名的。那個人是張秀娟,我打聽到:張秀娟是1965年出生,由於歷史的機緣巧合,她1—18歲,關鍵成長期,恰逢“張家剪紙”製作技藝向整個家族開放時期,並由奶奶親自教習長大……

我們開始剪了,我先剪了青蛙,我先把它的眼睛剪掉了,它的眼睛是月牙形的;它的`背上有條紋,條紋是一豎一豎的,條紋有三根; 最後,我把青蛙的輪廓剪來,一隻小青蛙就完成了。

這時,某一位同學舉起了手,說:“這些剪紙代表什麼呢?”老師沉默了一會,說“魚嘛,代表如魚得水……”沒等老師說完,我就插嘴了:“那麼青蛙是不是害蟲沒有?”“這個嘛,對了,青蛙不是很會跳嗎?所以是步步高昇。”我高興的點了點頭,又轉心地剪起了紙。

下面我剪起了蛇,我先剪了蛇捲起來時的空洞,空洞很像太陽和月亮;我再剪了小三角形,有幾個呢?讓我數數看,1、2、3……總共15個;接下來我剪了小花,有幾片花瓣呢?數一下吧,1、2、3、4,有4片花瓣;下面我剪它的眼睛,眼睛是n形的;最後,我把它的輪廓剪了下來,蛇就完成了。下面我剪了一個女孩打鼓……

時間像小馬奔跑得那麼快,一下子就到中午了,大家才依依不捨地離開了。

傳統文化作文 篇6

今天下午,看了會兒電視,電視里正在播放“愛情公寓”。這個電視挺搞笑的,我們喜歡看。

我今天剛好看到了裏面有個人叫龍在天,我忽然想起上次和爸爸看收藏節目的時候,爸爸不是給我出了副對聯嗎?那天看到馬未都在節目中剛好在說馬的故事,爸爸就隨口說了一句:“馬年馬未都說馬,這個對聯怎麼樣?你能對上來嗎?”

當時我實在接不上來,就說:“等我哪天想起來再告訴你吧。”

“ 龍年龍在天說龍”,我研究了一下覺得好像能對上哎!我立即打電話給爸爸說:“你上次不是出了副對聯嗎?我終於對出來了!”“什麼對聯啊?”“上次在看收藏節目時,你給我出的那道啊”“噢那個啊,你說說看。”“馬年馬未都說馬,龍年龍在天說龍”“不錯哦,你真聰明!”

通過這件事,我發現中國的`傳統文化還是很有意思的!

傳統文化作文 篇7

原來我一直以爲京劇只是依依呀呀喊,再往臉上瞎塗一大堆五顏六色顏料,直到今天我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京劇。京劇,又稱“皮黃”,由“西皮”和“二黃”兩種基本腔調組成它的音樂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調(如柳子腔、吹腔等)和崑曲曲牌。它形成於北京,時間是在1840年前後,盛行於20世紀三、四十年代,時有“國劇”之稱。現在它仍是具有全國影響的大劇種。它的行當全面、表演成熟、氣勢宏美,是近代中國漢族戲曲的代表。京劇是中國的“國粹”,已有200年曆史。京劇,亦稱“京戲”、“國劇”、“皮黃”。我國最具影響力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至今已有將近二百年的歷史。

唱、念、做、打是京劇表演的四種藝術手段法,也是京劇表演的四項基本功。“唱”指演唱,“念”指具有音樂性的`唸白,二者相輔相成,構成歌舞化的京劇表演藝術兩大要素之一的“歌”;“做”指舞蹈化的形體動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藝,二者相互結合,構成歌舞化的京劇表演藝術兩大要素之一的“舞”。戲曲演員從小就從這四個方面進行訓練培養的,雖然有的演員擅長唱功(唱功老生),有的行當以做功(花旦)爲主,有的以武打爲主(武淨)。但是要求每一個演員必須有過硬的唱、念、做、打四種基本功,才能充分發揮作爲歌舞劇的戲曲藝術表演的功能。更好的表現和刻畫戲中的各種人物。京劇角色的行當劃分比較嚴格,早期分爲生、旦、淨、末、醜、武行、流行(龍套)七行,以後歸爲生、旦、淨、醜四大行,每一種行當內又有細緻的進一步分工。“生”是除了花臉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統稱,又分老生(鬚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是女性角色的統稱,內部又分爲正旦、花旦、閨門旦、武旦、老旦、彩旦(揺旦)刀馬旦。“淨”,俗稱花臉,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質或相貌上有些特異的男性人物,化妝用臉譜,音色洪亮,風格粗獷。“淨”又分爲以唱工爲主的大花臉,如包拯;以做工爲主的二花臉,如曹操。“醜”,扮演喜劇角色,因在鼻樑上抹一小塊白色粉底,俗稱小花臉。京劇角色的行當劃分比較嚴格,早期分爲生、旦、淨、末、醜、武行、流行(龍套)七行,以後歸爲生、旦、淨、醜四大行,每一種行當內又有細緻的進一步分工。“生”是除了花臉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統稱,又分老生(鬚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是女性角色的統稱,內部又分爲正旦、花旦、閨門旦、武旦、老旦、彩旦(揺旦)刀馬旦。“淨”,俗稱花臉,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質或相貌上有些特異的男性人物,化妝用臉譜,音色洪亮,風格粗獷。“淨”又分爲以唱工爲主的大花臉,如包拯;以做工爲主的二花臉,如曹操。“醜”,扮演喜劇角色,因在鼻樑上抹一小塊白色粉底,俗稱小花臉。在人的臉上塗上某種顏色以象徵這個人的性格和特質,角色和命運,是京劇的一大特點,可以幫助理解劇情。簡單地講,紅臉含有褒義,代表忠勇;黑臉爲中性,代表猛智;藍臉和綠臉也爲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黃臉和白臉含貶義,代表兇詐兇惡;金臉和銀臉是神祕,代表神妖。臉譜起源於上古時期的宗教和舞蹈面具,地方戲中都保留了這種傳統。京劇,又叫,“京戲”、“平劇”、“國劇”,它是中國傳統名劇,已有200多年曆史。清乾隆55年(1790年),四大徽班陸續進京演出,於嘉慶、道光年間同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相互影響,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並吸收了一些民間曲調。道光以後,三大班的班主兼主要演員程長庚以唱徽音、二黃着稱,隨着湖北漢調演員余三勝等進京搭入徽班,又帶來被稱爲“楚調”的湖北西皮調,促成由徽調與漢調合流的“皮黃”唱腔的形成。京劇廣泛流行於全國各地。

傳統文化作文 篇8

平安小虎隊又出發啦!上一站我們舉行了垃圾分類活動,這一站,我們要去工藝美術博物館尋找身邊的傳統文化。

博物館裏最吸引我的就要數木雕了,因爲它想雕什麼就能雕什麼,而且還含有一種深刻的含義呢!

我走進木雕展廳時,看見一位叔叔正一心一意地雕刻着一個柱着柺杖的老爺爺,老爺爺已經刻了一大半。我仔細地看着叔叔的作品,當看到老爺爺的頭部時大吃了一驚:老爺爺的每根頭根都是飄着的,而且只有一兩根碰在一起。“叔叔,您真厲害,一整片頭髮已經很難刻了,您竟然能刻出一根一根的頭髮!”看着木頭雕的老爺爺的頭髮,我情不自禁地稱讚起了叔叔。叔叔聽了我的這番話,笑了。他摸了摸我的小腦袋,說:“小朋友,你真逗!不過,叔叔告訴你呀,其實這頭髮是天然的樹根做的.。”說着你拿起身旁的一段還沒雕刻的原木說:“你看,這樹根是不是很像一根一根的頭髮?”“是的!”我一本正經地對叔叔說,“樹根確實很像頭髮。”“那我們就可以用樹根當頭發呀!”“對呀,我怎麼沒想到呢?好笨,好笨,好笨!”我一邊說一邊敲自己的頭。“還有,我們用木頭雕東西時,要看這個木頭適合雕什麼我們就用來雕什麼。像這塊木頭本來頭上有根,我就用它來雕了老爺爺,根可以當老爺爺的頭髮,反正他的頭髮少。”叔叔說。“哦”我高興地說。

你們明白木雕的含義了嗎?它就是——因材施教。

對呀,人也應該是這樣:你擅長什麼,你就去幹什麼,難怪木雕會成爲中國的傳統文化呢!

中國的傳統文化還有很多,如:剪紙、繡花、國畫、中秋賞月做月餅、扎風箏……好多傳統文化等着你來找呢!

標籤: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