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作文

中華傳統文化的的作文7篇

作文2.14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華傳統文化的的作文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華傳統文化的的作文7篇
中華傳統文化的的作文 篇1

生活中有許多傳統文化,比如:端午節賽龍舟,新年吃餃子……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新年倒貼福字的來歷。

從前,有一個大官,他命令大家在過年的時候貼福字。在一次過年,那位大官想了解了解百姓過得怎麼樣。大官走在大街上,他發現了一位人家把福字倒着貼,於是,那位大官叫士兵把他們全家抓進了府裏。大官審問其中一人,道:“你怎麼把福字倒貼了?”那人顫抖着說:“大人,把福字倒貼,讀起來就是福到,因此小人就自作主張將福字倒貼了……”大人聽了,感覺很有道理,不僅沒有罰他們一家,還獎勵了他們。

我們生活中的傳統文化真是奇妙啊!

中華傳統文化的的作文 篇2

說起中國傳統文化,而我最喜歡看秧歌了。

先在屋裏聽到熱熱鬧鬧的鑼鼓聲,從遠而近,我便飛奔出門。擠在人羣中間向遠處觀望,只見一隊花花綠綠的人馬沿着街道緩緩而來,最先看清的是敲鑼打鼓的。然後就扭秧歌的了。他們打扮成京戲中小姐書生的模樣。只是穿得更加新鮮豔麗。臉上還畫了濃濃的妝,腳上踩着半人高的高蹺,有的手中拿着彩色的扇子。有的腰上系一根長長的紅綢帶,雙手各拎一角。踏着節奏揮舞開兩隻胳膊,投入而神氣的扭動。那股神常常會把一些孩子吸引進隊伍裏去。

扭秧歌的隊伍中有時還會有唐僧師徒,老漢推車、小媳婦騎驢等有趣的造型。他們在一樣的節奏下,做着各種各樣的動作,顯得更逼真,更有趣,也更吸引人。

扭秧歌的隊伍很快就扭過去了。我常常會跟出去很遠很遠,追着看。

簡評:這篇短文,寫出了作者在看秧歌時候的情景。對扭秧歌的人物描寫得生動、形象、活靈活現。對人物神情、動作、表情的描寫更是惟妙惟肖,有一種真實感情溶入其中。勾起讀者對扭秧歌的熱愛之情。也突出作者對觀看扭秧歌的熱愛之情。

中華傳統文化的的作文 篇3

假期裏媽媽給我報了個學武術的興趣班,是少林派的。我的教練是一位頭髮花白的長者,身穿白色練功服,滿臉嚴肅,讓人望而生畏。

教師開始給我們講學武術的目的,學武術是爲了強身健體,要堅持不怕苦,不怕累,要像大禹治水一樣持之以恆,像愚公移山一樣堅定不移。

剛開始練武術,以爲很簡單,上課老是開小差,教練講的話我一句也沒聽進去,結果教練挨個的檢查的時候,看到我做的動作不得要領,拿起棍子直接抽上了我的屁股,我在那裏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響”,之後我再也不敢不認真了。教師帶我們在操場上練習蹲馬步、出拳、出掌……我學得很認真。頭上的汗水往下滴,但我依然興致勃勃,漸漸地我開始喜歡上了武術。

讓我記憶猶新的是教練讓在三十攝氏度的氣溫下練習蹲馬步。一分一秒的,灼熱的紫外線把我曬得熱汗直流,我的淚水在眼睛裏打轉,但最後我強忍着淚水練習。教練說:“你們的父母是爲了讓你們在艱苦的環境中鍛鍊意志,你們一定要堅持。”

是呀在生活當中,不免要遇到與挫折,只要勇敢的去面對,就會戰勝!

中華傳統文化的的作文 篇4

中華傳統文化——剪紙

中華傳統文化豐富多彩,但我最感興趣的是剪紙。

舅媽會剪各種各樣、奇形怪狀的窗花,非常漂亮,我很羨慕,於是纏着舅媽教我剪一些簡單又漂亮的窗花。那天,舅媽拿出兩把剪刀和兩張白紙,要教我剪一個“喜”字。舅媽讓我把紙對摺,再寫上半個“喜”字,然後慢慢地剪下來。一開始,我怎麼剪都剪不好看,在舅媽的幫助下,我終於剪出了一個大的`“喜”字,我喜出望外。舅媽不但會剪“喜”字,還會剪“鳳凰”、“喜雀”、“蝴蝶”、“小魚”、“小鹿”……個個栩栩如生,讓人愛不釋手。

媽媽還特意讓我上網查找了一些有關剪紙的資料。原來剪紙藝術是從唐代一直流傳到今的,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了,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藝術。有些人,還能把一張張普普通通的紙,剪成一張張“花草樹木”、“山山水水”、“活潑的小孩”、“年邁的老人”等等,真是太神奇了。

剪紙不僅豐富了我的課餘生活,還訓練了我的動手能力,更發揮了我的想象力,設計出一張張美麗的剪紙。

中華傳統文化的的作文 篇5

那我們立了這個志,接着我們學習的態度很重要。我們中華文化是內學,內學就是向內,向自己的內心下功夫,不是向外去要求別人、去指責別人,所以我們一開始有這樣的觀念跟態度很重要。不然假如我們沒有這個態度,我們光是讀經心都定不下來。比方說,我們今天讀這一篇經典,說,「黎明即起」,對啊,我那個媳婦就起得很晚;「灑掃庭除」,我兒子從來不掃地;「要內外整潔」,我女兒那個房間很亂。你看他念這篇下來,那個腦筋很多鏡頭,都是向外在要求別人了。那這樣子繼續學下去,走回家裏去全家人都把門關起來,說那個警察又來了。所以先向內求。我們道家《太上感應篇》也教誨我們:「正己化人」。自己真正做的好,自然感化身邊的人,不是去要求的,其實我們只要有要求別人的念頭,我們心地當中控制別人的慾望那個貪求的念頭就沒有辦法減低,沒有辦法放下,它是非常細微的。所以這個內學心地功夫,「惟從心源隱微處默默洗滌」,那個是很細的東西,你不真正去非常真實的去關照自己的念頭很可能都發現不了,甚至自我欺騙。人家說你好像有點動怒了,「我哪有?我哪有?」那就沒辦法了,人家提醒了都不承認的時候,那人家也不敢再提醒我們了。

所以首先這個內學的心態,在經典裏面也教導我們「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假如這個態度沒有建立起來,我們學聖教愈學煩惱愈多,因爲要求別人,別人不聽我們的話,我們求不得的痛苦就來了。再來不止自己痛苦,身邊的人全部痛苦,壓力都很大。所以說聖教應該是讓人如沐春風不應該是讓人家壓力很大。假如我們身邊的人壓力愈來愈大,那就是學錯了,我們自己學錯了。應該是學到自己的家人,「我這個先生學了傳統文化以後,對我很好很體貼」,到處去幫聖教宣傳。這樣您就是給聖賢臉上貼金了,你就爲人表演得很好了,做得很好了。

再來,我們學習聖教「學貴力行」。學一句就要做一句,要有這個態度。假如沒有這個態度,那每一句經句它還是知識,我們只是讀過它了,只是把它背起來,沒有辦法知行合一,自己受用不了。不止自己受用不了還會增長傲慢心,《弟子規》說:「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讀了這些有時候還可以講講別人,甚至於人家在讀的時候我們會說「我也會,我背給你聽」,還在那裏表演給人家看,在炫耀,那個是傲慢。就生怕別人不知道我們背了不少書,那這個「長浮華」就不知不覺了。

所以師長老人家常常提到,說李炳南老師說的不能玩弄聖教,不能消遣聖教。什麼是消遣?拿來讀誦讓人家覺得我們挺有涵養,但是一句也沒有實實在在去做它,這就變成玩弄消遣,真不得受用。所以我們今天形成一個態度,學一句我們馬上做,好不好?好。來打勾勾,我們互相提醒。攝像機有拍到大家,「凡出言,信

爲先」。你們已經入了賊船,哦,不是,你們已經上了聖賢的大舟了,邁向幸福圓滿的人生大道!

中華傳統文化的的作文 篇6

京劇是祖國傳統文化之一。京劇,是流傳全國,影響最大的劇種,它以高超的表演藝術和擁有衆多名角,名劇目而成爲中國戲曲傑出代表,飲譽世界。

京劇的前身是安徽的徽劇,通稱黃皮戲。清乾隆五十年起,相續進入北京演出,同時吸收了漢調,秦腔,崑曲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融化,演變成一種新的聲腔,更爲悅耳動聽,稱爲“京調”。現在我們稱爲京劇。京劇的角色根據男女老少,俊醜正邪,分爲生,旦,淨,醜四大行當。角色行當的表演各有不同的程式動作,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各有不同的特點,富有舞蹈性和高超的技巧。

京劇的服飾有它獨立風格,色彩豔麗,描龍秀鳳,五顏六色,質量考究,在舞臺上大顯身手。京劇是以完整的故事情節,悅耳動聽的聲腔,色彩豔麗的服飾,更用高超的表演藝術吸引了古今中外廣大觀衆,讓人們享受到了中國戲曲的魅力,也使人們從故事情節中辨別真善美和假惡醜,勸人爲善受到教育。京劇是中國戲曲的魂寶,祝願它繼續發揚光大,更好地爲人民服務。

中華傳統文化的的作文 篇7

十字繡——“清明上河圖”

十字繡在我國流傳已經很久了,它是我國的一種傳統文化。我特別喜歡,因爲我的媽媽是一位十字繡高手,她已經繡過七八份十字繡的大型作品了。現在,她又繡了“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有2米多長,74釐米寬,橋上、河上、地上、樹上、房子上、店裏……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在上面了。

“清明上河圖”上,有挑擔的農民,有趕驢騎馬進城去趕考的,還有走江湖的醫生,留着長鬍子的道士呢!

這幅畫,有意思的是橋北頭的情景:一個人騎馬,因爲人太多,眼看就要碰上對面來的一乘嬌子,就在那時,那個騎馬人一下子拉住了馬籠頭,這纔沒碰上。不過,這麼一來,卻把馬右邊的兩頭小毛驢嚇得又踢又跳,站在橋頭欣賞風景的人,被毛驢驚呆了,過了好一會才連忙回頭趕小毛驢。

我真佩服媽媽,她繡出了“清明上河圖”,傳承了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