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作文

鄧敦偉作品中的傳統文化

作文2.95W

藝術,是個時間概念。換句話說,它是對社會生活、對世界的一種認識過程和發展預見。藝術,也是個橫向的地理概念。如同仲夏的漫步,閒適但有些漫無,突聞淡香陡然精神,赫然所見片片水中君子在月光在霓虹燈光也在目光中反射出種種風致,不禁感嘆:是的,它的確應在這裏。美麗的八桂之地,山川壯美,瓜果之鄉,養育了淳樸的廣西人民,也養育了當代着名工筆畫,坭興陶大家鄧敦偉先生,見證了他藝術的一路前行。

鄧敦偉作品中的傳統文化

朱自清老先生曾經寫到過:“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個世界裏。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羣居,也愛獨處。”在鄧敦偉先生的藝術世界裏,我看到了這一份詩意。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迎來了藝術的春天,社會主義敞開了大門迎接世界上一切優秀藝術,藝術家們如飢似渴地汲取其中的營養,創造出一批無愧於社會新世代的,爲人民羣衆喜聞樂見的藝術珍品。但現代商業化潮流,快餐模式的快速傳播和世界主流文化的衝擊給中國藝術家們提出了嚴峻的考驗。商業大潮把藝術家們推向市場,一些藝術家身上存在浮躁情緒,難以正確處理藝術與商業之間關係,使得創作落入媚俗。藝術精神形態的特殊性使得難以和商業交換簡單掛鉤,因爲藝術生產的個體性相當明顯,所以藝術文化的批量化的生產交換總難免被人詬病。於是,一批藝術家們或者拘守狹小的藝術領地自生自滅,或者怨天尤人,退隱到他們理想中的桃花源中去,這是消極的,也絕不會可能有出路的。但鄧敦偉先生做出了一個紮根於中國厚土大地上優秀藝術家應有的表率,鄧先生和善,誠實憨厚,他出入於中國傳統價值觀念,繪製英雄人物,大哲賢人,英雄是人民的英雄,是歷史的英雄,代表着自強不息的中國精神,體現着藝術民族性的核心和靈魂;從接受角度看,審美大衆不但能從其作品構造的新的現實所感動,從而能以新的態度,新的眼光,重新審視、理解現實生活,而且還能在現實生活中通過社會性的實踐活動把精神力量轉化爲物質力量,在社會實踐中重新構造我們的現實,最終反饋在社會生活當中,這和當下提倡的主流價值觀念是一致的。

藝術作品是藝術家製作活動的最後結果,藝術家纔是精神生產活動過程中的主宰,但藝術家也是有所選擇的,就像是人們所說的那樣:我們不能選擇我們的出生和家庭,但是我們可以選擇我們的朋友。“朋友”--在這裏,我想特指的應是藝術修養:是按照“美的規律”創造藝術作品時所應具備的思想、文化、生活等方面的豐富內涵和審美感受力:進步的世界觀、廣博的文化素養和超常的審美創造能力。只有具備深刻的見解,才能把握和揭示出生活深層中的本質和規律來,也才能創造出有生命力的藝術作品。從鄧敦偉先生的'事蹟和作品中我們可以感受的到:藝術家的思想,見解不僅是進步的,還是深刻的。我這裏有一個來自於《鄧氏族譜》考察者的手記摘抄,其對鄧先生的品性境界可見一斑:“1990年,我經洛陽赴西安,途中得知一個信息:已散佚千年的《鄧氏族譜》又重現世間。自獲悉有《鄧氏族譜》存世,我就一直在謀劃如何聯繫以及複製自存,但幾年來因種種緣由終未能如願。偶將此事告知鄧敦偉先生(廣西工藝美術大師、欽州市民盟副主委),他欣喜至極,即起程河南,不惜本錢,費了許多周折,纔將複印本帶回了南垂。捧着《鄧氏族譜》複印本,沉甸甸的,敬仰之情肅然而起。”正如畢加索所說:“難道作爲畫家僅僅只有一雙眼睛?作爲音樂家只有一對耳朵?作爲詩人就只有一具心琴?相反,藝術家同時也應該是一個政治家他會常常感覺到與他有關的悲歡事件……繪畫絕不是爲了裝飾住宅,它是抵抗和打擊敵人的戰鬥武器。”鄧敦偉先生執着於藝術創作,緣於其對中國傳統文化構架下藝術執着的愛,根源於其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爲藝術而獻身的精神。《鄧氏太祖曼公德陽聖像》、《鄧氏始祖鄧國侯吾離聖像》這些讀起來如此拗口的作品下,不正是一部中國血脈文化精神的史詩片段?不正揭示了一個飽含高尚愛國情操的中國藝術家的熱忱之心?不正承接着文明古國的自豪與現代化大國的驕傲!作品中鄧氏先賢們或睿智驍勇,或發憤圖強,熱愛家園,力建功業的共有性格,即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具體寫照。創新是種勇氣,懷念是種情結,記念纔是良心。

近些年來,國際上對於奧地利分離派畫家克里姆特的熱情在持續升溫,我認爲可以從一些方面來結合我們中國傳統文化和自己的藝術家作統一的探討。克里姆特的作品將強調輪廓線的面和古典主義鑲嵌畫的平面結合起來,創造出一種獨特的富有感染力的繪畫樣式,他注重空間的比例分割和線的表現力,用“孔雀羽毛、螺鈿、金銀箔片,蝸牛殼的花纊、色彩或光澤”,創造了一種“畫出來的鑲嵌”繪畫,使作品中的繪畫和工藝性達到了極點,實質上我們可以簡略的歸結爲--裝飾性。西方藝術在早期往往形容東方的藝術爲裝飾的藝術,對於我們中國還有更爲精確地定義:線的藝術。古代就有“春雲浮空,流水行地”的觀感,也有“天衣飛揚,滿壁風動”的動勢,“筆跡勁力如錐刀焉”的力度,同時“筆才一二,像已應焉”的才華。看我們自己的藝術家鄧敦偉的作品:《呂布》中人物怒目而視的氣勢,遍身金甲的剛硬,披風的柔感飄動,戰馬兩蹄騰空後腿蹬地猶如磐石,短線排出體積,長線劃出趨勢。《諸葛武侯聖像》通體傳統素色長衫,衣角處,風起微動,臥龍面色淡然,嘴部微微收起,美髯以焦墨皴擦而成末端細筆勾型淡色微染,綸巾以單色平塗,平滑又突出透視。這些非對稱的構圖、裝飾化的造型、或金碧輝煌或淡雅悠閒的基調、強烈的平面感和裝飾效果,使畫面瀰漫着強烈的個性氣質和共性審美--事實證明藝術家們在不同的時空和地域中出現了相似的審美感受。克里姆特運用金銀鑲嵌,在西方美術館的燈光下,熠熠生輝,鑲嵌的衣服,像流水似得把女人的線條包裹的凹凸有致。中國藝術家們向來含蓄,千年儒家思想,墨客大儒氣息,從選擇的角度和表現力上好像是低了一頭似得。實則不然,那繚繞在名山大川間的雲彩,你怎能想到不是作者的身軀所化?那個個樹下彈琴的老者,是不是現在所謂的社會發展構想的前生?比如鄧先生的作品《一劍橫空開皇漢大業》,漢高祖劉邦,大風起兮,黃土漫天,垓下一役,萬人來朝,江山就在腳下!我們看到了戰馬奔騰而來所向披靡,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在默默的呈現在現代人們的視野中。

自古人們要裝飾要美的天性和耕作不惜生命不止的生活,平靜、舒緩但內勁強烈的創造着,美化着眼界和中國人的心。中國古代寓意吉祥的形式,以喜聞樂見和對於美好未來的憧憬陪伴着一代代中國人的成長。但任何一個時代都面臨着如何從以前浩如煙海的藝術遺產中選取有用的東西加以繼承。在西方,席勒遇到了克里姆特,在繼承和創造中確定了自己的選擇,最終席勒在自己的天空放射出了奪目的光芒。現在,我們也可以自豪的聲明:我們也有像鄧敦偉這麼一批優秀的藝術家們,在沁淫着傳統的同時運用東方或西方的技巧,賦予作品中國的精神,他們的作品是當代藝術所蘊世故的中國情境的最佳體現。如同邵大箴先生評價的那樣:“在現當代的藝術創作中,許多國際上的藝術家都紛紛跳脫繪畫的本身,漸漸地把手法,技巧等基本元素擱置在一旁,而將精力更多的轉向對社會問題的觀點表達、對生活和生命的思索和質疑……但像鄧敦偉這樣始終堅持傳統的中國工筆人物繪畫,並能沉下心來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仔細琢磨,反覆錘鍊,精益求精的追求作品的完美,誠可謂是難能可貴的。”

近日落筆時正值孔子誕辰週年紀念日。2567夫子廟舉辦年祭孔大典暨“孔子文化節”活2016動,邀遊客賞大典,學古代禮儀。這對於中國人來說確可是個不大不小可大可小話題。但國學經典、古典之路,路漫漫其修遠兮。鄧敦偉的藝術保持住了精神,在觀念上尋求創新突破,運用多種的形式、材料賦予新時代的特徵和審美理想,把對古代遺產的尊重放在了首位,使現在提倡挖掘精神礦藏的中國人重新審視自家的後院,原來這裏纔是真正的天下糧倉。鄧敦偉先生對於古代豪傑之士的憧憬之情是溢於言表的,忍辱負重的岳飛,單騎救主的趙子龍,個個眼神堅毅豪情萬丈。衆多古典人物中,忠義形象的集大成者武聖關羽絕對是鄧先生最爲盡心和喜愛的題材,這也才爲自己贏得了“關聖鄧”的美譽。歷代都以關羽爲忠義的化身成爲教育愛國信念的材料,郝經雲:“羽,昭烈??血起義,夙定君臣之分,期復漢室,百折興王。闞如虎嘯風從龍,夾之以飛,雄猛震一世,號稱萬人敵。羽報效於操,致書而去,而與操決。矯轎義烈,上通於天,漢於是乎不亡。”.如果不是敬仰崇拜,他繪不出武聖的正氣凜然,栩栩如生,義薄雲天有情有義,如果不是盡心盡力,作品中不可能從傳統紅臉,長髯,丹鳳眼,臥蠶眉,頭帶鑲金綠冠,身穿綠色文武袍,一肩陪虎頭護肩,一手持青龍偃月刀,一手翻讀《春秋》中傳達出對關公民間形象的典型概括。《漢壽亭侯關聖帝君圖》的關公,居中端坐於虎皮背椅之上,綠袍無風自揚,踏雲靴,金鎖甲,手握《春秋》,浩然正氣鋪滿畫卷,背後周倉手握青龍偃月刀,鬍鬚直上,銅眼大耳,好個將軍氣度!同樣,以“義”字當頭的梁山一百單八將的作品系列同樣是鄧敦偉古典人物畫代表作之一,《水滸一百單八將》系列也是他投入精力最多的一組作品。他用將近一年的時間構思創作白描稿,後在一對兒高達一人多高的坭興陶上首度實現了雛形。在此基礎之上,又花了一年多的時間重新構思,創作了兩幅年畫作品,受到廣西人民出版社關注並出版發行,連續三年再版,發行量高達多萬份,至今其作品累積發行1002000多萬份,是廣西年畫發行量之最,鄧敦偉先生因此也被出版部門譽爲“門神虎將”.持久不懈的努力,嚴肅認真的創作態度,藝術想象力的豐富及藝術表現的周密不苟,鄧先生用作品和態度爲同行和後輩刻出了尺度。

鄧敦偉從藝的始終,走的是一條“中國之路”,探尋的是中國傳統文化下的藝術美。他深知人有思想,作品也要有思想;人有靈魂,作品也要有靈魂。所以他牢牢握住中國文化的根源不放手,始終從中國的民族魂,中華魂入手,使他作品的命名到畫面的創作上都呈現出他骨子裏那中國文化思想的烙印--這就是鄧敦偉藝術美的精髓,必然也成就了中國自己的一位藝術家!

標籤:鄧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