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作文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

作文1.39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鄉的風俗的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1

每個人的家鄉都有自己獨特的風土人情,我的家鄉也有獨特的風土人情,這些風土人情是獨一無二的,蘊含着濃厚的中國文化。我的'家鄉是山西省大同市。臘月初八是我家鄉的傳統節日“臘八節”

臘八今天早上,天剛亮,我們一家人就早早起牀準備臘八粥。說起臘八粥的做法,頗爲講究,主料八種,輔料八種,與臘八八相一致,寓意吉祥。

我把泡了一夜的豆子放進鍋裏,加了水,鍋立刻變成了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花花綠綠的,還帶着淡淡的豆香味。半小時後,豆子軟了,我把回米、薏米、黃米放進鍋裏。媽媽用大勺子輕輕攪拌,鍋裏的馬就翻騰起來。然後她蓋上蓋子就走了,但我對鍋裏的臘八粥還是很感興趣,耐心等待。

一個多小時後,白氣從鍋蓋裏冒出來,鍋也濺了一地。我興奮地把媽媽拉過來,當她揭開蓋子時,我迫不及待地往鍋裏看。盛滿粥的水已經快沒了,混在一起的米粒不時冒出小氣的水果,就像火山一個個噴發,但腫起來的紅棗卻浮到頂上,像可愛的胖娃娃。

“粥做好了”媽媽的聲音沒有落下,我已經拿着筷子站在媽媽身邊了。勺子舀進嘴裏,粥煮爛了,不用咀嚼,還帶着一絲爽滑,很快就融化了,誘人的紅棗又甜又好吃,令人流連忘返。

-一碗粥下肚,整個人都暖和了,冬天也冷了,-沒了。同時也預示着一年的收穫、喜悅和美好的期待,也預示着來年會越來越好!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2

所謂“百里不一樣風,千里不一樣俗”。下面我就介紹一下我家紹興的民風和民俗吧。

紹興是水鄉,魚米之鄉,大家紹興有很多風俗和特產,都是非常不錯玩、非常有趣的。

這裏的風俗是相當有趣的。正月十五的時候要鬧元宵的所謂鬧元宵就是看花燈、猜燈謎。在4月1日是大家的愚人節,在這一天裏,就是要開高興心得過,無論如何也不可以生氣,特別是上當受騙是,譬如其他人約你吃飯,到了相約的時間,其他人還沒有來,你只能自認倒黴一個人吃飯了。6月1日是六一,是孩子子們最喜歡的日子,在這一天裏小孩們可以瘋狂玩耍,無拘無束。9月10日是教師節,所有些學生都給老師送鮮花送禮物物,這是老師最幸福的一天。10月1日是十一國慶節,每年的十一國慶節都會有一個典禮,那是爲慶祝建國才搞的儀式。12月又稱臘月,在臘月三十,是大夥最忙的日子,這一天大夥團聚在一塊。

不只這裏的風俗特別有趣,這裏的.特產也特別豐富。紹興最有名的兩個字是“臭”和“黴”,臭是一臭,臭豆腐;黴不是倒黴的意思,黴是二黴,一黴是黴千張,二黴是黴乾菜。紹興還有幾件特產,一件是扯白糖,你別聽它名字裏有“白”,但它剛開始是黃色的,白是扯出來的。還有一件是臘腸,是用豬肉和豬腸在臘月做的,所以叫臘腸。大家不可以光顧着吃,紹興還有一些好玩的特產,一是烏氈帽,二是烏篷船,我把它們稱爲“二烏”,2、烏最好玩。可以邊劃邊看風景。

紹興真是一個好城市,作爲紹興人,成長在這樣漂亮而又富有個性的地方,我感到榮幸,我要保護大家的土地,保護大家的家園。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3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是王安石的《元日》,一想到這首詩,我就想到家鄉的春節。

我的家鄉在山東濰坊,這裏的春節很熱鬧,春節的前一兩天,大街上、商店裏、餐館裏全都充滿了年味。大街上都是賣燈籠,春聯的,商店的門上,窗戶上還有許多“福”,店裏面也有許多關於春節的貼紙,餐館和商店一樣,有推出一些五花八門的套餐。

最有年味的地方還是每個人的家裏,我家也不例外,除夕早上我和爸爸貼對聯,貼福字,掛燈籠。還要進行大掃除,乾乾淨淨迎新年的歡樂氣氛。下午就開始準備年夜飯了,晚上,我們一家人圍坐在桌邊吃着美味的'年夜飯,還有餃子,吃餃子最有趣了,因爲餃子裏面放着錢,誰吃到錢誰將會在新的一年運氣就好,所以都爭着吃餃子,恨不得一口就能吃到錢的餃子。啊!我吃到了一個帶錢的餃子。晚上八點我們全家一起看春節晚會,隨着新年的鐘聲敲響新的一年到來了。

春節的這一天,一定很早就要起來,穿上新衣服,我和妹妹去給爺爺、奶奶磕頭拜年,他們會給我倆壓歲錢,我們非常高興。整個村子都是噼裏啪啦的鞭炮聲,地上全是鞭炮紙的碎屑,空氣中夾雜着硝煙的味道。接着,我高高興興的跟着爸爸媽媽到親戚家去拜年,送上美好的祝福,希望大家能夠在新的一年裏萬事如意。

到元宵節又是一個高潮,我們買元宵,買湯圓。這天晚上放煙花的爆竹的很多,聲音震耳欲聾,天空中多了許多五顏六色的花朵,美不勝收。

家鄉的春節是熱鬧的,也是最令人開心的節日。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4

除夕,這個並不陌生的名字,雖然只有兩個字,但寓意不小呢。

聽爸爸講,傳說,有一個怪獸,人們管這怪獸叫作“夕”,夕每年的最後一個夜晚就會出沒,去偷吃人們的食物,還會把人弄傷,所以人們都很害怕它。但是,這個怪獸有兩個缺點,一是怕紅色的東西,二是怕巨大的響聲,這讓一個村民想出了辦法:貼春聯,放鞭炮。在門口兩邊貼上紅紅的春聯,門前還擺了幾根碩大的紅鞭炮,等到除夕的'夜晚,家家戶戶都把鞭炮燃放,然後來到屋子裏吃團圓飯,這樣夕就會害怕,也不敢擅自去傷害別人了。而這天就叫除夕,把夕除掉嘛,去迎接新的一年。

現在也是一樣,一到除夕,家家都會掛起紅燈籠,貼上春聯和放爆竹,只是因爲空氣污染的原因,不能再去燃放了。但也少不了過春節的氣氛:吃年夜飯。大清早,人們就來到集市上購買新鮮的食物,爲晚上的年夜飯準備的,再順便給孩子買些雜拌兒就趕緊回家了。眨眼的功夫就會到晚上,得趕快預備好才行啊。

一擦黑兒,大家就都團聚在家裏吃年夜飯,不亦樂乎,別提有多開心了。門口亮着紅燈籠,貼着春聯,多麼有年味兒。

吃過豐盛的年夜飯,有的人會去串串門,玩一玩,小孩子有的會睡覺,但大孩子們可睡不着,要守歲。

除夕,就是把舊的一年,包括煩惱、傷心、憂慮、焦急通通都丟掉,在新的一年裏取得更大的收穫!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5

中秋節,爸爸的同事寄來一盒月餅。精緻的木盒子中幾塊月餅靜靜地臥在絲絨上,是皇家女兒,金枝玉葉伴着。

母親特意拿出珍藏的水晶盤子,月餅切成細細小塊,擺成菊的模樣。一家人洗淨手笑咪咪地放進嘴中品味:燕窩做的餡,味道怪異,家人通常碰了一口,就放下了,我強迫自己吃了兩塊,肚中一陣排山倒海。最後狠狠心,丟進了垃圾桶。

我不禁對母親小時候的`中秋節月餅感了興趣。

聽母親說,她們小的時候物資貧乏,一年只有幾塊月餅,用牛皮紙包着,多是桂花和紅豆餡的。拆開包裝,金黃的餅皮滲出鮮香的油,令人垂涎三尺。豆沙餡軟,面,入口即化;桂花餡甜,清鮮,拌上蜜糖後鮮美可口。麪皮更是層層起酥,咬一口滿嘴留香,回味無窮。

孩子們拿到月餅,通常不急着先吃,而是掰成一點點的碎渣,慢慢品味。大人們則是不捨得吃,用幾層紙包着拿回屋中。等孩子們都吃完後又從屋中拿出平分,引得一陣歡呼。有一次,外祖母將月餅放入櫃子,便忘了這事,等找到時已經發黴。全家人因此懊惱了好幾天。

飢餓是食品最好的調味劑,在物資豐富的今天,我能品嚐到高端、昂貴的月餅,卻再也買不到母親小時候對中秋節的盼望和對吃到月餅的歡喜了。

少了這些,月餅索然無味……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6

今天是九九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家鄉要進行一年一度的民間活動——煉火。聽媽媽說煉火之前還有表演,而且媽媽也要去參加表演。

晚飯過後,我懷着一顆快樂的心來到煉火場。擡頭一看,煉火場那塊地方放着一堆木炭,木炭旁邊有一大塊地方空出來,上面鋪着一塊布。五點三十分,表演時間到了,首先是花頭臺,然後是腰鼓,第三個節目是舞蹈,接着我媽媽也出場了,她們表演的是紅色娘子軍,穿着整齊的軍裝走出來,手中拿着一把玩具槍,演得多麼精彩!

節目表演很快結束了,人們在那空地上盼着、等待着。那些工作人員把火堆用工具往中間推,然後生起來。那堆火從遠處看去就像一座火山。火越來越旺,人羣也多起來了,有些人站在火堆旁,有些站在山上,還有些人拿來梯子站在梯子上,真是人山人海。

八點左右,煉火活動終於開始了,勇士們到小河邊把腳給洗了,領頭的“勇士”在桌子上說着話,好像爲煉火的“勇士”祈求神仙保佑,領頭的祈求完畢,向火堆的四個方向噴了一口水,然後勇敢地衝了過去,後面的“勇士”們相繼衝過了火堆。第二次衝鋒時,領頭的又飛快地衝過了熊熊的烈火,後面的人用他們的工具——鐵鍬把烈火往兩邊翻,翻的時候總有一羣羣火苗冉冉升起,衝過去時也會有一些火苗升上天空,好像成千上萬只螢火蟲在空中飛來飛去,似乎那些“螢火蟲”也在爲那些勇士們鼓掌。煉火漸漸接近尾聲,我們只好戀戀不捨地離開煉火場。回到家裏,我還在不斷地回憶這次煉火的場景。

煉火是我們家鄉的.一種民間活動,它能吸引全國各地的來客,據老人們說,能去邪,保一方平安,讓家鄉的人們一年四季安居樂業,開開心心地生活在美麗的山村土地上。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7

過年,不僅有五花八門的活動,更有平時吃不到的美味。我最喜歡的,莫過於好吃的醬油肉了。在溫州,過年時家家戶戶都會在陽臺曬醬油肉,那場面想起來就讓人流口水呢!

冬至的前幾天,我們去外婆家做醬油肉。可是醬油肉怎麼做呢?怎麼做纔好吃呢,外婆說,醬油肉一定要在冬至前後這幾天曬,因爲西風比較乾燥,醃製醬油肉更容易曬乾,不易壞。

外婆開始示範起來:先把五花肉去皮,切成大約5釐米左右厚度的長條,然後放入一些叫做“二鍋頭”的白酒和醬油醃半天,最後放入花椒,蒜,薑片....外婆說,醬油肉好不好吃,取決於醬油好不好,是否有醃入味。然後問我:“萌萌,你要試試嗎?”我當然願意。洗好手後,外婆指導我不停的攪拌,揉捏,給五花肉按摩,這樣能讓肉更快的入味。大約過了十分鐘,肉的顏色明顯變深了。接下來大概要曬3—5天,我們就能吃到美味的醬油肉啦!

冬至來臨,“醬油肉來啦———”媽媽把熱氣騰騰的醬油肉端出來了。我好奇的看着醬油肉:肉已經完全染上醬油的紅褐色了,裏面的醬油似乎被蒸出來了,在碗底還不安分的吹出一股股熱氣。聞了一口,醬油的微甜和肉特別的鮮香融合到一起,形成一股特別的`味道。輕咬一口,開始微微的鮮甜味充斥在嘴間,轉眼間肉的鮮味就迫不及待的鑽進喉嚨……因爲曬乾了,肉質很有嚼勁,鮮味也很好的鎖在裏面,讓人回味無窮......

吃着美味的醬油肉,我們聽着媽媽講起醬油肉的寓意:“你們看醬油肉的顏色是不是紅褐色?因此過年吃醬油肉也寓意着新的一年紅紅火火。”原來如此呀!

我們的家鄉風俗很多,想了解嗎?來我的家鄉——溫州看看吧!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8

阿拉的年夜飯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照阿拉寧波人的老規矩,過年從臘月中旬就開始了呢!老話說得好:“廿三祭竈,廿四撣塵,廿五做豆腐……三十晚上守歲”喜慶的氣氛延續到元宵節。最讓我們小孩子期待的是大年三十那頓熱熱鬧鬧、有滋有味的年夜飯啦!

年夜飯的準備,從大清早就開始了。瞧,各家各戶去菜場進行大采購“鯧魚,透骨新鮮。”“買點年糕,好做烤菜年糕嘞!”“看看鹹蟹,看看這紅膏……”吆喝聲此起彼伏,熱鬧極了。購置完成後,打道回府。這時,阿拉寧波的廚房恐怕已經忙成一團,準備年夜飯了。

製作年夜飯時,小孩子能參與其中的,大概就是包湯圓了。據傳,湯圓起源於宋代。現在,寧波最有名的招牌是缸鴨狗,還流傳着“三點四點餓過頭,豬油湯圓缸鴨狗”的順口溜呢!一般來講,傳統的芝麻湯圓需要準備糯米粉團、豬油、黑芝麻餡材料,先把糯米粉團分成數十塊,再把豬油餡和芝麻餡搓成小球,手指鑽洞,把餡料放進去封口,揉搓成圓,就大功告成了。即便是臉上、手上沾滿了白白的粉,我每次對包湯圓這事兒還是樂此不疲,兄弟姐妹聚在一起做一件事,家裏充滿歡聲笑語。看着鍋裏寓示着“團團圓圓”的湯圓,我也滿是自豪感。

瞧,一道道菜琳琅滿目:熱騰騰的暖鍋討了個新年的好彩頭,蘊含着團圓紅火的寓意;鮮爽嫩滑的鹹菜黃魚湯讓人們不禁咋舌;年糕預示“年年高”,咀嚼着綿軟的`年糕,就像飛上了天般開心;清蒸鯧魚、醃鹹蟹、蒸鰻鯗幹……最後每人一碗湯圓。全家圍坐一起吃頓年夜飯,這一年的辛苦煙消雲散,未來的一年充滿期盼!

在阿拉寧波,春節洋溢着歡聲笑語,不知此時的他鄉,又是怎樣一番熱鬧景象?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9

在中國這個古老而又巨大的國度裏,包含着許多小的城市,這裏的每個城市都有着自己歷史悠久的風俗。我的家鄉——哈爾濱,就是一個很有特色的城市。

說到哈爾濱,每個人都會想象到哈爾濱的冬天。在大多數人的心中,冬天是凋零的、荒蕪的,但是哈爾濱的冬天卻是一片繁榮的`生機。這生機的背後,正是哈爾濱最有特色的風俗——冰雪盛宴。

每年冬天,萬衆矚目的冰雪盛宴就會來到。在這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多姿多樣的冰雕,閃亮出衆的冰燈……

每個外地遊客來到哈爾濱,看到冰雕都會讚不絕口,爲何?只看那冰雕花樣奇多,別具匠心,一個冰雕,一個故事。你看那十二生肖的冰雕,一個個如真的一樣,彷彿在訴說着古老的傳說,讓人身臨其境。這其中有一塑龍狀的冰雕格外的吸人眼球,栩栩如生,好似一條真龍悠然地盤旋着,這不僅表現了手藝者的高超技藝,更體現了華夏兒女對於龍的傳說的敬愛與嚮往。

說完冰雕,我們來一起看看冰燈吧!每到冰雪節的夜晚,光明隨着夜幕照亮了這哈爾濱的大街小巷,帶來光明的正是那精製而又小巧的冰燈。冰燈的起源,是早年間,靠近松花江的漁民和農民晚間用來照明用的。後來經過工匠們的改造,成爲了現在人人喜愛的冰燈。做冰燈用的冰也十分考究,近其觀賞,見那冰白光四射,讓人不禁產生一種威嚴神聖之感,遠觀之,見那冰光晶瑩剔透,如那十分稀有的珍貴寶石一樣,讓人不禁想去觸碰、欣賞一番。那冰燈,讓人在這深夜中毫無睡意,只抱着一顆激動的心,對它戀戀不捨。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風俗——冰雪盛宴。因爲有了這些別具特色的風俗,我的家鄉變得更美、更迷人了。我愛家鄉,愛它的風俗。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10

在中國有許多有名的傳統習俗,例如春節吃餃子,元宵節吃湯圓,端午節吃糉子……其中最有名的應該是中秋節吃月餅。

那天是中秋節,媽媽邀請了許多親戚來我家吃飯。一到下午,媽媽就在廚房裏忙得火熱朝天。但是由於工作量太大,我也無奈地被拉入了“戰場”。進入“戰場”後,媽媽就開始分配任務:她做菜,我做月餅。可是我根本不會做月餅!

媽媽猜到了我的心思,開口道:“我知道你不會做,所以我已經完成一半了,你只需要揉揉麪,把餡料弄進麪糰裏,再放進模具壓一壓,然後拿出來,放進烤箱裏烤一會兒就好了。”

說完,媽媽就拿起鍋鏟就開始炒菜,我只好拿起麪糰就開始揉。沒想到揉着揉着麪糰變硬了,我意識到我揉得太久了。我開始思考對應的方法。“誒?我記得好像加水就可以了。”我自言自語地說完,便接了點水倒了上去,繼續揉,麪糰果真變軟了。揉到差不多的'時候,我用刀切開面團一看——沒有氣泡,OK,可以進入下一步了。

我先把麪糰分成數個小麪糰,再挖一勺餡料裝進去,揉成一個圓形,然後用麪糰包住餡料,再拿出月餅模具,把包裹着餡料的麪糰放進去壓好,再拿出來放進烤箱烤上半小時。月餅就做好了。

烤好的月餅香氣撲鼻,隔壁小孩聞了一定都饞哭了。

吃着我製作的香噴噴的月餅,舅舅突然心血來潮地問我們小孩子:月餅是怎麼來的?我思考了一會兒信心十足地回答道:“據說月餅起源在唐朝,在高祖年間李靖大將軍征討匈奴取勝,有一個吐魯番商人向高祖貢上月餅,唐高祖便用月餅慶祝李靖大捷。”親戚們聽了直誇我懂得多。

心靈手巧的我做好了月餅,博學強記的我講清楚了由來,接下來貪吃好玩的我就要吃着月餅,和小夥伴們賞月亮去啦……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11

重陽節是一個很傳統的節日,但是很多地方其實並不會過重陽節而是過清明節。但是我們老家就喜歡在重陽的時候去祭祖,而且那個動靜非常的大,幾乎是整個村的人都會派一個代表去感謝先輩們遷移到此的恩情,也是因爲我們都是同一血脈的人,所以大家也等於是同一個祖先的人,這也是爲什麼每年我們這裏都會很熱鬧的原因。當然重陽還有另一個含義就是敬老,這天除了祭祖,還有很多別樣的花樣供我們遊玩。

重陽那天,人們有敬老的風習,各家晚輩都要給上了年紀的`老人多一些體貼。除了專給他們做些可口的吃食外,分家另過的親屬須慰問老者,出了嫁的閨女一早要回孃家探望父母,以報答養育之恩。有條件的人家,還要陪老人去看看熱鬧兒逛逛公園,這樣會讓老人心胸更加開闊,便於長壽。賞菊花是市民多年傳統風俗,戴菊花防災去病也是人們舊時一大習慣。重陽節到來各大公園將舉辦菊花展,北海、天壇、紫竹院、植物園名聲最大。重陽節之時,北京正值秋風送爽,天高雲淡的季節。到空曠之處放風箏,不但簡便易行,也是很受人喜歡的一種娛樂活動。

當然還有很多很多的習俗這裏沒辦法列舉出來,只有自己親身來感受才能夠明白這其中的樂趣。尤其是在晚上的時候,雖然比其他的節日沒有那麼的熱鬧,但是在晚上也會有很多豐富的活動展現我們的風俗表演,如果你也是一個喜歡遊玩,喜歡尋找民族風俗的,不妨親自來體會一下。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12

中秋節與新年、清明節、端午節並稱爲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中秋節來源於天象崇拜,由上古年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中秋節也包含着思念家鄉的感情。

早上,奶奶便買了糯米粉、芝麻、藕和月餅回來,我湊上前去好奇地問:“奶奶,你買這麼多東西回來做什麼?”坐在旁邊的母親白了我一眼:“今天是中秋節,你忘啦?”“哦,對哦。”我恍然大悟,但隨即又問道:“那又要糯米粉和芝麻做什麼?”奶奶笑着答道:“中秋節不止要吃月餅,還要吃糯米粉,買這部分就是用來做的。”

只見,奶奶將芝麻炒熟,搗碎,加入白糖攪拌,如此餡就做好了。用糯米粉和水將來揉成麪糰,將餡包在麪糰裏,搓成湯圓的形狀,再壓平,一個糯米餅就做好了。上鍋炕熟就好了。

無聲無息中,一天已經過去,夜晚已經到來了。奶奶讓爺爺搬了一張桌子來到院子裏祭月,桌子上有月餅、糯米餅、柿子、藕,與一碗水。我好奇地問奶奶:“祭月的桌上爲何要放水呢?”奶奶反問道:“有吃的怎能沒喝的呢?”母親笑着說:“毛毛,大家以前中秋節時常常到人家偷喝這個水,你知曉爲何嗎?”我茫然地搖了搖頭,母親繼續說道:“據瞭解喝了這個水可以不尿牀,所以一到中秋節晚上就看見很多小孩在人家院子裏穿梭偷喝水,晚上反而由於喝多了尿牀。”

坐在院子裏,聽着母親講的這個笑話,品嚐着美食,我不禁仰起頭看着天上的.月亮,月亮上是不是真的會有嫦娥,會有玉兔,會有砍樹的吳剛嗎?

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各有各的風俗,你們那兒的風俗又是什麼呢?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13

香噴噴的糉子熟了,黃澄澄的雄黃酒釀好了,賽龍舟的船也準備好了,端午節也就隨着風而來了。

彩繪的龍舟,整齊的着裝,如潮的人羣,那熱烈的場面實在令人悠然神往。今年榮幸地來到新會司前大範親眼目睹一次久違的賽龍舟。

比賽在人們的翹首以待中最終開始了。青年橈手們意氣風發,頭上腰上各束一塊紅布,在朝陽的光線下熠熠生輝。鼓聲響起,龍舟便如一支離弦的箭,在塘江上來去如飛。一時間,吶喊聲、鑼鼓聲、劈劈啪啪的鞭炮聲交匯在一處,在江面上迴盪,震耳欲聾。

端午節又怎能少了糉子呢?我們新會司前的糉子是所有糉子之中體積最大、用料最豐富、做法最講究的。鹹糉內餡有鹹肉、蛋黃、燒雞、燒鴨、叉燒、栗子、香菇等;甜餡有蓮蓉、綠豆沙、紅豆沙、慄蓉、棗泥等;更有廣東鹼水棕、竹葉糉等。

然而這一天還得戴香囊,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並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一樣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佩香囊,雖是一種民俗,但也是一種預防瘟疫的`方法。在夏季傳染病開始擡頭的時候,古人爲了確保孩子們的健康,用中藥製成香袋拴在孩子們的衣襟和肩衣上。

我十分喜歡端午節,因爲其中包含着豐富的歷史文化。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14

鄉村的房子上都貼着春聯,地上都是剛放完的炮仗留下的紅紙皮,炮仗的聲還在繁響。

我剛起來走出了房間,廚房裏傳來了打開袋子的.聲音,我進去一看是奶奶在廚房裏不知在幹什麼,她拿着剷刀在鍋裏炒着什麼東西。我過去一看,奶奶看見我來趕緊說:“孫子到後面去我來這炒芝麻呢。”

“爲什麼?”

“今天是大年三十我得趕緊做湯圓。”

剛把芝麻炒好奶奶就拿起了旁邊的一個小棍子,在芝麻上面輕輕拍打着,等到芝麻碎了之後又把在旁邊的花生也倒入子正在加熱的鍋中去炒了起來。

奶奶又把炒好了的花生仁拿了出來放入了一個塑料袋裏並把口給封上了讓我用手把裏面的花生給拍碎,我問着:“奶奶爲什麼要把這個花生和芝麻都給拍碎啊?”

“那當然是爲了吃起來的的時候更入味啊。”

說着她拿出一個大鐵盆往裏面倒入了幾袋麪粉,還加了幾杯水用手在盆中柔捏着麪粉,不一會面粉就把奶奶倒入的水給吸乾淨了奶奶則是在馬不停蹄地捏着麪粉直到麪粉團快要有一些乾的時候把麪粉弄成了一根大長條,又把這些長條都搓成一個個小圓的時候拿過了我手中的花生碎。

奶奶又把花生碎和芝麻碎都柔捏成一體,就讓我和她一起去把這些小圓球都壓成了一個個小麪餅,又把這些花生碎和芝麻碎都放一些在這面小麪餅上,然後把這些碎兒都包起來,一個個的小湯圓就在我和奶奶的手下一個個的成了型可是就在我要包最後一個時,奶奶就搶了過來在這個上面加了一個小尖,還說這個是面在早上給一家之主吃的。那些湯圓一下鍋就變得晶亮好似一個個星星一樣,煮好的湯圓好似是一個大家庭一樣緊緊地擁抱在一起難捨難分。

湯圓它是深刻在所有靖江人舌尖上的記憶,也是千萬遊子的回憶。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15

我的家鄉在武漢,每逢春節時,貼春聯,猜燈謎,燒爆竹,做團圓飯等這些風俗一下子來到了武漢的每家每戶,而令我難以忘懷的是20xx年春節前的團圓飯了。

先讓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團圓飯的來歷吧。相傳很久以前,有一個老員外僱了一個好廚師。眼看就要過年了,自已的兒子卻一直沒個信兒,老廚師沒什麼辦法,只能把飯做好叫倆口高興點兒。三十那天,他兒子回來了,廚師因兒子回來了有三個人,所以覺得兩個菜太掃興了,於是又加了一個菜,廚師將這頓飯稱爲團圓飯,表示全家團圓。

每到大年三十那天,我們全家就忙活起來,女人們有說有笑的買菜去了,男人們則在家裏貼春聯,掃塵等。而我們小孩子們自然就在水塘邊放煙花爆竹。不一會兒,菜就買好了,這下廚房裏傳出了一陣清脆的丁當聲,濃濃的煙霧夾雜着濃郁的香味一下子飄散在家裏,走進廚房一看,洗菜的洗菜,切肉的切肉,煮菜的煮菜,年味越來越濃了,只見竈臺上全是臘味十足的大魚大肉,還有一串串的肉腸。窗外大街上早已掛上紅紅的大燈籠,鞭炮聲此起彼伏。我的心裏早已興奮不已怦怦跳個不跳。夜幕降臨了,團圓飯也做好了,口水止不住地往下流,桌上已擺滿了豐盛的飯菜,快看,大伯的京菜、奶奶的鄂菜、媽媽的粵菜,還有我們家獨創的諶菜。“祝我們的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乾杯”,祝福聲把團圓飯推向高潮。

香甜的.團年飯已開啓,今年我們團團圓圓的相聚實屬不易,這頓飯的背後凝聚了多少醫護工作人員的默默的付出,不能忘記鍾爺爺,不能忘記張院長,以及爲了千千萬萬人民身體健康付出的英雄們。歡迎大家來我們家一起吃上熱氣騰騰、年味十足的團年飯。

標籤:風俗 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