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作文

實用的傳統文化作文【大全9篇】

作文2.8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傳統文化作文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傳統文化作文【大全9篇】

傳統文化作文 篇1

春節,是農曆正月七年級,又叫陰曆年,是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還是個又熱鬧又興奮的日子。那一天的慶祝活動真是豐富多彩,家家戶戶早早把房間打掃得乾乾淨淨,買來各種各樣的年貨,準備迎接新的`一年。

除夕,又叫大年三十,家家戶戶都要吃年夜飯。吃完後長輩們都會給我們發紅包,我美滋滋地拿着壓歲錢,這是長輩對我的期望,也是他們對我的關心和愛護。然後,我們一家人都坐在電視機前看《春節聯歡晚會》。

一會兒,爺爺說:“我們去放煙花了。”我跟着跑出去看,外面都在放煙花,讓我看得眼花繚亂。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到了12點,新年的鐘聲敲響了,這時又響起了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五顏六色的煙花在天上綻放,把整個天空裝扮得絢麗多彩,來迎接新年的到來。

新年新氣象,在新的一年裏,祝所有的小朋友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也祝願所有的老師和家長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傳統文化作文 篇2

新年一開始,外婆家便忙開了。每年春節總少不有些好吃的東西,如餃子、清燉老母雞、紅燒魚……餐桌上也總是排得滿滿的。放鞭炮、吃年夜飯、散紅包、守歲,樣樣我都喜歡。

外婆知道我是個小饞貓,總給我貯備些美味零食,種類也不少。其中單說那山芋糖絲便是家鄉的一種獨特的年貨。

外婆家的山芋糖絲在鄉里是出了名的。每到過年時,外婆總是要個左鄰右舍的孩子們送些,好讓孩子們解解饞。外婆也不厭其煩地向鄉里的人傳授山芋糖絲的製作方法。

糖絲雖說好吃,但做起來卻有些繁雜。山芋糖絲,顧名思義,山芋是主要原料。其次是麥芽。山芋要是紅心的,且要已曬出漿的最好;麥芽要新出的嫩芽。把山芋去泥洗淨後放到鍋裏煮熟,待到香氣瀰漫了整個屋子方纔開鍋。這時再把洗好的麥芽倒入鍋裏,與熬熟透的的山芋拌在一起,用鍋鏟使勁地攪,直到出汁才行。然後濾渣,熬汁。

熬汁是最後一道工序,時間有點長。大人們忙來忙去,燒刷洗都要做,有些疲憊。這時的我迫不及待,寸步不離地守在鍋前。晚上也乾脆睡在那兒,聞着糖的香味,夢裏也想着。到了第二天中午,便開鍋了。孩子們都不約而同站在鍋邊,嘴裏發出&ldqu;呀&rdqu;的一聲,一陣令人窒息的香氣把你團團圍住。望着那翻滾着的.金黃漿液,不禁咧着嘴笑了。我高高舉着的小碗只分得一小勺,用筷子一卷,在午後的溫暖的陽光下,晶瑩剔透,……。

我很捨不得一下吃完,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地吃,有時是流着口水舔一舔。看到最後一縷糖絲湮沒在陽光下,回味無窮。

而現在,隨着最後一根菸囪的倒下,外婆家搬到城市了。此後,我再也沒有吃過那樣美味的山芋糖絲了。

傳統文化作文 篇3

其實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正是我們經常耳熟能詳的傳統節日。比如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等,都是我們所熟知的節日。“文化越來越成爲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成爲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傳統文化中有很多優秀的東西,我們需要堅守的是傳統文化中那些優秀的富有民族精神的東西,物質文化如國畫、書法、碑刻,精神文化如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等。這些都是我們應該堅守的。

然而,隨着社會的變革,一個嚴峻的現實是,我們很多傳統節日都被冷落了,誠然,聖誕節、復活節等“洋節”的到來帶給了我們新鮮活躍的西方文化,拓寬了我們的視野,豐富了我們的見聞,但我們也應該看到,如今的人們,尤其是年輕人,似乎對“洋節”過分偏愛從而忽視了我們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在這個農業文明向城市文明、工業文明轉化的時代,傳統節日儀式上的淡化雖難以避免,但節日若是被人們淡忘,甚至尋覓不到一息對傳統節日的記憶,那將是危險的。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化,需要優秀傳統文化滋養,不尊重不善待傳統文化,難免逐漸喪失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在邁向現代化的進程中,如何堅守傳統文化,是擺在我們面前亟待重視的課題。

每一個佳節都寄託着華夏兒女源自民族本性的希望和祝願。在中國,每個傳統節日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寓意,每個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都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裏面所蘊含的是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人類智慧的結晶。當下,只要我們記住傳統節日內涵,牢記傳統節日所蘊含的深刻韻味,改變傳統節日的慶祝方式未嘗不可。

當然,堅守傳統文化內涵意在守住民族文化的深刻內涵,這並不意味着墨守陳規或固步自封,而應是呼應時代、順應發展要求、創新形式和突破。

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接班人,要做好這一點,首先要做好弘揚中華美德,這是有着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中華美德這一方面我們都可以做到的。在學校了見到老師問好,有禮貌,於同學團結友善,學習生活上勤儉節約,在社會中,多爲他人做好事,樂於助人,無私奉獻,默默無聞。我們只要想做,一定會做到的`!作爲一名中國人,我們本身就要有一正確的觀念,從子身觀念意識上做到弘揚中華美德。

現在社會的現代化帶來了價值觀念的衝突。在這場衝突中要不要保持中華美德,關係到中華民族的前途問題。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就是要把傳統價值思想體系中德優秀精華髮揚光大,把它和現代化結合起來。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文明,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鬢繁的國際交往帶來了許多外來的價值觀念。“麥當勞文化”正在侵蝕着中國文化。對於西方文化,我們不是一概排斥,而是要加以選擇和改造,要丟起一切腐朽落後的,或者我國國情不符合的的價值觀念。弘揚中華美德就是要振奮民族精神,抵禦一切不健康的價值觀念的侵蝕,樹立健康的社會主義美德。

傳統文化作文 篇4

前些年我們跟着潮流奔跑,在時尚中玩轉非主流:前些年我們追逐所謂的娛樂,在嬉笑中尋求特別。我們作爲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國家的兒女,擁有着富裕的物質生活,也在文化廢墟中行走。

現在的電視劇不斷地翻拍各種古典作品,《紅樓夢》就是遭劫之一大的文學。據調查,新版的《紅樓夢》被百姓們評論爲自娛自樂的惡搞,戲中的人物,情節堪稱不凡,由於都是著名的影視明星所扮演。由於這樣的《紅樓夢》與曹雪芹的《紅樓夢》相去甚遠,收視率只有倆三成!這是“折騰”名著還是羞辱傳統文化?雖然重新解讀名著是一種時尚,我們也不該不對歷史負責,我們該多一份文化擔當,做一個無愧於歷史,無愧於良知的中國人。弘揚傳統文化,推進社會主義的發展與繁榮。

惡搞杜甫也是一大熱點。書中悠然恬淡的詩人杜甫時而手持刀槍,時而揮刀切瓜,時而腳踏摩托車……這些形象稀奇百怪的惡搞圖片成爲學生們的一大樂趣。在調查中,學生們聲稱當今的語文課偏離其真正的價值軌道,僵化的與語文教育使他們頗爲不滿,參與塗鴉只是一種宣泄方式,內心並不排斥杜甫。杜甫並不只是整天愁苦坐吟的詩聖,他也有過追鷹追兔的豪邁生活。學生們的話並不是不無道理,但是我國的傳統文化到底該怎樣繼承和發揚?杜甫偉大精神。博大胸襟又有多少人真正理解?倘若真的願意走進杜甫,嘗試領略其文學境界,那纔是美事。否則,惡搞許多圖片做爲大衆娛樂,只能表明當今社會的無聊輕薄,空虛而已。

隨着科技的飛速發展,我們進入了數字化的.世界。伴隨網絡打字帶給我們便捷的同時,手寫之美漸漸淡出我們的生命。幾乎將近一半的中國人提筆忘字,所有人都認爲我們的書寫能力在普遍下降。鍵盤固然是時尚便捷,但我們也不該丟棄傳統的文字書寫。保留書法這門藝術,是要將傳統的文字傳承融入到我們的靈魂、血液中去。

不管是重新解讀傳統經典,還是用潮流的形態往古代詩聖身上灌輸,又或者玩轉時尚用數字化生活代替傳統的書法藝術。都是我們科技日新月異的表現,我們不該丟掉最本質的傳統文化。在時尚中立異的同時,也要有着靈魂的修養,散發着中華民族最美的文化,是我們現代人最需要的。

傳統文化作文 篇5

風箏是一種中華傳統文化,下面聽聽我的介紹吧!

風箏源於春秋時代,至今已有20xx餘年。相傳“墨子爲木鳶,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就是說,墨子研究了三年,終於用木頭製成了一隻木鳥,但這隻木鳥只飛了一天就壞了。墨子製造的這隻“木鳶”就是中國最早的風箏。至東漢期間,蔡倫發明造紙術後,民間開始以紙做風箏,稱爲“紙鳶”。 最早的風箏並不是玩具,而是用於軍事、通訊上。唐代晚期,因爲有人在風箏上加入了琴絃,風一吹,就發出像古箏那樣的聲音,於是就有了 “風箏”的叫法。

山東濰坊是我國著名的風箏之都,那裏每年都要舉行一次國際風箏節,可熱鬧了。

我還知道風箏是怎麼做的呢!首先準備好工具:漿糊, 紙、刀 ,用的材料是:竹篾,紗紙條,馬拉紙。

先將竹篾浸水,令竹篾軟身,再用刀將竹篾破開,約三份之一粗度,然後修半形,因爲稍後要將竹篾貼在馬拉紙上,如果太粗,竹篾會拉破紙張,同時竹篾太粗,紗紙條就貼不穩。將修好的`竹篾裁成兩條長短適當的長度,約爲(16吋及23吋)。下一步,就將馬拉紙裁成一個四方,長約24吋,馬拉紙是一種非常粗糙的紙張,最適合作風箏。

此時就可以將竹篾貼在紙上,但要記住,將長長的竹篾,用紗紙紮在短的三份之一,然後慢慢屈曲,直至長竹篾兩端觸到紙的對角之上將它貼好。

最後一步就將風箏的尾巴貼在風箏的下方,較好線與風箏的角度後,就可起放。風箏的尾巴是平衡風箏的主要工具,當風箏乘風而上之時,如果一方較重,風箏就會偏向這方,而尾巴最好比較長,因爲越長就會有一個重量令風箏頭部升起,使全身受風,平衡了斜的一方。 風箏的絲線可以用牛皮線,棉線,玻璃線等線轆可分圓線轆及排轆將線紮在風箏上,要成一斜角。

看了上面的介紹,你是否對風箏有了許多瞭解呢?你也去做一做吧,非常有趣的哦!

傳統文化作文 篇6

中國是個古老的國家,傳統文化更是源遠流長,豐富多采。有民間工藝陶瓷,民族藝術戲劇,國畫,風俗習慣端午節賽龍舟,元宵節鬧花燈等等。不過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民間藝術------剪紙。

剪紙是中國的民間藝術瑰寶,是民間藝術的一朵奇葩,看了讓人羨慕不已,嘖嘖稱讚。剪紙的內容包含着濃濃的生活氣息。鳥蟲魚獸,花草樹木,這些人們熟悉而又熱愛的`自然景觀成了人們剪紙的花樣.每逢過年,過節或喜事臨門,人們都要剪一些"福''"壽''"喜''等貼在門上,窗戶上來表示慶賀.瞧,這幅剪紙作品多有趣呀.一隻小老鼠拖着一條長長的尾巴,爬到燈臺上去頭油吃.它的眼睛滴溜溜地四處張望,害怕人們發現呢.等它把燈油裝到葫蘆裏的時候,葫蘆卻有個窟窿.燈油一滴一滴地流到地上去了.小老鼠急得直跺腳,連忙跳下燈臺趴在地上用舌頭去舔,那貪婪的樣子讓人忍俊不禁.剪紙藝人剪的十二生肖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真像活了一樣.連外國人也嘖嘖稱奇,豎起大拇指一個勁的來誇讚.十二生肖印成郵票飛到世界各地,讓全世界的人都見識到中國的剪紙文化是多麼精彩.

太精美了,它體現了民間藝人的心靈手巧,它是勞動人民聰明才智的智慧展示,是民間傳統文化藝術的結晶.

傳統文化作文 篇7

中國——兩個銅鑄一般鏗鏘,又如玉一般溫潤的、曾一度失落而今又傲然站立起來的漢字,難道就不應該挺直腰身,用炎黃子孫那不盡的青春在九百六十萬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揮寫出屬於我們那博大精深、曆久彌新的中國文化嗎?

中國,有白蛇與許仙真摯的愛情,有秦皇與漢武雄霸的才幹,有嫦娥與萬戶偉大的夢想,有唐詩與宋詞不盡的哀怨。中國繼承大禹治水的智慧才華,愚公移山的鍥而不捨,運用女媧補天的精神與盤古開天闢地的膽識譜寫了中國古文化的傳奇與美麗,留下了彪炳千古的燦爛文明。

從“濃妝淡抹總相宜”的杭州西湖到世界屋脊上莊嚴神聖的布達拉宮,帶給我們的是那無限的神往;從山水到國畫,從漢字到書法,帶給我們的是那不盡的讚歎;從麻布到絲綢,從笨重的泥陶到精美的瓷器,帶給我們的是那千年榮耀的“China”。

我曾癡迷於少數民族的服飾,它們古樸典雅而又各具特色。在苗寨中,人們依然保留著手工製衣的習慣。她們用臘染的.技術以黑色爲底,以粉紅、青色、白色等顏色爲衣服配上花紋。姑娘們穿上這種衣服,更顯出她們的嫵媚溫柔,小夥子們穿上這種衣服,會愈發精神俊朗了。他們閒話自在,毫不遜色於國際時裝週上的模特。

而如今,爲什麼這個枯於野火卻長於春風的漢文化得不到發揚?它們像長城的方磚一樣方正敦厚,像黃河一般的雄壯悠遠,卻屢屢受到韓文化的衝擊,難道是韓國文化優於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華文化嗎?我不甘心,我們需要的是對自己的行爲進行反思!

楚人早朝的熊圖騰崇拜,同樣爲韓國先民所景仰尊奉;《楚辭》中的千古絕唱,也反映在韓國最古老的詩歌裏;每年五月端午,中國人吃糉子、賽龍舟,祭奠屈原,韓國江陵也舉行盛大的農耕祭祀活動——端午祭;江陵、襄陽、漢陽、漢江、洞庭湖等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地名也出現在韓國的地圖上……這些現象僅僅是離奇巧合嗎?打開塵封的歷史,韓文化與中國文化究竟又有什麼淵源呢?

我們應該崇拜韓文化嗎?對於韓文化,中國文化是否就要不由自主地爲之傾倒嗎?那麼,這樣與被外國入侵中國領土又有什麼區別了?與其遣責韓文化的軟入侵,倒不如去發揚光大中國五千多年燦爛的歷史文化,畢竟東亞文化的根在中國!

一千前我們遙遙領先,一百年前我們一度落後,在這繼往開來的新時代,我們必須重新認識中華文化,準確定位,發掘弘揚具有普世價值的中華文化,使之風靡世界。到那時,中國,我將再次爲你而歡呼!

傳統文化作文 篇8

這個星期的星期五我放學回到家,奶奶正在煮湯圓。我奇怪地問奶奶:“奶奶,爲什麼今天要吃湯圓?”奶奶微笑地回答道:“因爲今天是冬至呀。”

可是,什麼是冬至呢?爲什麼冬至要吃湯圓呢?我趕緊上網查了一查,終於略知一二了。冬至是我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很重要的節氣,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北方人們在冬至習慣吃水餃,而上海人的風俗就是吃湯圓。這就是北方和南方的差別。湯圓也稱“湯糰”,因爲有“圓”又有“團”,表示着“圓滿和團圓”,祝福家家戶戶閤家團圓。

那麼冬至日還有什麼特點呢?奶奶又告訴我,冬至日的特點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也就是這一天會黑得比較早。每年的冬至是在公曆12月21日或12月22日,因爲沒有固定的'特定日,因此和“清明節”一樣被稱爲“活節”。冬至後就進入“數九”了,也就是我們常講的“三九嚴寒”,冬至後的27天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等到了“九九”,也就是冬至後的81天,這時冬天就已經全部過完,春天就要來臨了。

我心裏暗暗地在想:冬天終於來了,今年不知道能不能和小朋友們一起堆雪人?想着想着,奶奶大叫一聲:“吃湯圓嘍!”嘻嘻,溫暖的冬至啊!

傳統文化作文 篇9

同學們,你們知道爲什麼會有影子呢?那是因爲物體遮住了光的傳播,光線不能穿過不透明的物體所以形成了較暗的區域,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影子,它是一種光學現象。皮影戲就是靠光的這種現象完成的,當有道具擋着,透不過去,就產生了影子,而將道具移動,影子就隨之移動了。

今年夏天,爸爸媽媽帶我來到了位於中國京西皮影非遺園的皮影戲博物館新館,接待我們的是王熙團長,當時正有兩場皮影戲演出。我們沒顧得上休息直接去看演出了,此時正在上演的是武松打虎,場面很熱鬧,屏幕上的武松和老虎你爭我鬥,打成一團,最後還是武松把老虎制服了,但是沒有打死。後來演員一個一個從幕後出來,分別介紹自己控制的皮影,並解釋說:“我們要保護動物,所以這場戲我們不會把老虎打死的”,我們在場的`觀衆爲他們的精彩演出熱烈鼓掌。

後來演員們又給我們介紹,皮影戲又稱“影子戲”,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後面,一邊操縱戲曲人物,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唱述故事,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絃樂,擁有着濃厚的鄉土氣息。

看完演出我們又參觀了博物館,看到了全國各地使用不同的材料製做成的皮影,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紅樓夢》中的人物,做的好看極了,再後來我們在演員的幫助下,製作皮影。這次參觀時間雖然很短,但使我喜歡上了皮影戲,我雖然喜歡看動畫片,但是我更喜歡中國的傳統文化-皮影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