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語文

矛和盾的集合評課稿5篇

語文1.75W

矛和盾的集合評課稿1

矛和盾的集合評課稿5篇

《矛和盾的集合》是國小語文三年級上冊第25課。這篇課文寫的是發明家手持矛和盾,在與朋友對打比賽時,由矛和盾的長處想到了發明坦克。由此說明“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作者按發明坦克的過程——坦克的實際應用——從中引發道理的順序敘述。敘事簡潔清楚,用事實說明道理。

蘇老師呈現的這堂課,主要有以下幾個亮點:

1、以遊戲的方式導入新課。先讓學生玩“集合”遊戲,如“輪子+椅子=輪椅”,“房子+車子=房車”等,形式新鮮又富有生氣,孩子們玩的興致很高,同時也在娛樂的過程中感受和體會了“集合”的含義。這樣的導入自然又不乏趣味性。

2、課題的呈現具有藝術性。課題是文章的眼睛,它的作用不可小覷。蘇老師並不是直截了當地把課題寫出來,在課題的呈現上注重了層次性,先呈現“矛”和“盾”這一組反義詞,同時讓學生識記這兩個字,將課題於鞏固舊知相結合。接着再讓學生說說矛和盾的作用,然後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如果將矛和盾集於一身、合二爲一,將會如何?”至此課題才完整地呈現出來。整個過程非常自然連貫,同時學生學文的興趣也油然而生。

3、在講解坦克的發明過程時,蘇老師並不是平鋪直敘地進行教學,而是下發道具,讓學生自己動手擺一擺的方式體驗坦克的形成與發展過程。學生自己動手,能夠更深刻地記憶,能夠更深刻地體會坦克的發明過程。樂於動手、善於動手本來就是孩子的天性,因此這樣的方式能讓學生寓學於樂。

但教育是一門缺憾的藝術。也正是因爲缺憾讓教育越走越遠。蘇老師在這堂課還需改善的是教學過程中部分的引導語。例如“作者通過那兩個關鍵詞表現他的思考的呢?”這句話對於三年級的學生而言還是比較抽象的,因此學生的反映並不夠積極,教師沒有順利地達到自己的預設。我認爲可以將這個問題具象化,便於學生理解。

矛和盾的集合評課稿2

我評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科書國小語文三年級上冊25課《矛和盾的集合》。這篇課文寫的是發明家手持矛和盾,在與朋友對打比賽時,由矛和盾的長處想到了發明坦克。由此說明“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作者按發明坦克的過程——坦克的實際應用——從中引發道理的順序敘述。敘事簡潔清楚,用事實說明道理。

《矛和盾的集合》這篇文章從語言到內容都偏於理性,這對於形象思維強,抽象思維弱的三年級學生來說,無疑存在理解方面的困難。針對教材這一突出的特點,蘇老師把教學重點放在學習發名家發明坦克的過程這一部分,這部分的教學到位了後面的識理就是水到渠成。

1、課題的呈現具有藝術性。

課題是文章的眼睛,它的作用不可小覷。雖然我們今天所聽的是第一課時,但蘇老師並不是直截了當地把課題寫出來,她在課題的呈現上注重了層次性。

首先她出示圖片,(1)、鉛筆加橡皮等於什麼?(2)、房子加什麼等於房車。(3)什麼加什麼等於溜冰鞋。我們知道這些東西是融合了前面兩者的優點。這樣自然引出課題《矛和盾的集合》。接着出示圖片,什麼是矛?什麼是盾?讓學生猜一猜。“矛”和“盾”這是一組反義詞,同時讓學生識記這兩個字,將課題於鞏固舊知相結合。然後再讓學生說說矛和盾的作用,最後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如果將矛和盾集於一身、合二爲一,將會如何?”至此課題才完整地呈現出來。同時學生學文的興趣也油然而生。

2、問題的設計具有多維性。

有效進行課堂提問,引領學生在創造性的智力震盪中活躍氣氛,調劑精神,促進思考,啓迪智能,最終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果。坦克同學們沒見過,對他充滿了好奇,問題肯定也很多。他們想知道坦克爲什麼要做成鐵屋子的摸樣?爲什麼還要伸出長長的炮口或槍口?爲什麼會跋山涉水?等等。蘇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緊緊圍繞“發明家在發明坦克的過程中發現了哪些問題?是怎麼解決的?”這兩個關鍵問題展開教學,變散爲聚,化零爲整,優化了課堂提問。學生在關鍵問題的統領下,自覺地把大問題化解爲:①盾太小了怎麼辦?②鐵屋子不能進攻怎麼辦?③鐵屋子不能動怎麼辦?不需要老師再多費口舌,學生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既能體現教師的教學思路也能打通學生的學習思路,從而理解發明家的創造思路。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得到了發展,學會了獨立思考問題,學會了自主、合作、探究。

3、詞句的教學具有靈活性。

漢語是世界上情感最爲豐富的語言,她沉澱着中華五千年的古老文明,蘊含着博大而豐滿的精神元素。語言的教學,詞句的教學永遠是語文課的大餐。蘇老師在課堂教學中抓住了重點詞句,把重點詞句的教學與課文內容、情境、學生的體驗緊密結合,具體做法有:①喚醒表象,構築畫面。例如,蘇老師在教學“大顯神威”這個詞語時,運用多媒體播放了生動的畫面,坦克在戰場上跋山涉水、所向披靡的神威令學生嘖嘖稱讚。同時再把這個詞語放回句子中,在具體的語境中讓學生想象德國兵見到坦克時的情景,有點彷彿看到了德國兵狼狽逃跑的樣子,有的彷彿聽到了呼救聲等進一步體會到坦克的神威。這樣的教學使靜止的語言變得生動了,使平面的語言變得立體了,令人拍手叫好。

②轉換語境,移情體驗。例如,蘇老師在教學“如雨點般”“左抵右擋”“難以招架”這幾個詞語時,就採用了移情體驗的方法。先讓老師來拿盾當文中的發明家,同學們用矛刺,再互換角色,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不僅明白了詞語的意思,而且體會到了這場比賽是多麼緊張激烈,發明家的處境多麼窘迫,他想要發明坦克的願望是多麼強烈!教師將語言的教學置於特定的情境中,讓學生以身體之,以心驗之。

4、朗讀指導有實效性。

蘇老師在課堂上力避繁瑣的講解,把讀的劍揮舞得遊刃有餘。①創設情境,讓學生有滋有味地讀書。他利用多媒體、利用表演讓學生入情入境地讀。例如在讀“如果盾大得像個鐵屋子,我站在鐵屋子裏,敵人就一槍也戳不到我啦!”這個句子時,教師利用表演先讓學生體驗到發明家的危急,學生讀起來就有真情實感了。

②設計問題,讓學生心有所想地讀書。

如第一部分設計了“發明家在發明坦克的過程中發現了什麼?怎麼解決?第二部分設計了坦克在戰場上如何大顯神威?第三部分設計了你能用哪些事例來說明這個道理?使學生讀書的目的性很明確。

5、板書設計具有新穎性

蘇老師在黑板中間一排出示坦克發明的四個過程,用四張圖片出示,直觀形象。上面一排板書:發現問題:可是(盾太小)、(不能攻擊)、(不能跑)。相對應的,最下面一排板書:解決問題的方法:對了(鐵屋子)、(裝炮口)(裝上履帶)。這樣的板書設計新穎,簡明扼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6、拓展練習具有可行性。

學生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一方面進行思維活動,另一方面進一步發展思維能力。對三年級學生而言,“是的,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較爲抽象。蘇老師將課文和事例融爲一體,選擇一組圖片,用上“可是,對了”來練習說話。在事例中感悟語言,在事例中理解課文,那麼教學就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更有利於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在本課的整個教學過程中,蘇老師充分採用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教學,使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把要我學變成了我要學,我想學,我會學。總之,老師在儘量嘗試着新課程帶來的新理念。

矛和盾的集合評課稿3

此次區教研活動中,聆聽了**學校兩位老師執教的語文課:《矛和盾的集合》和《科里亞的木匣》,頗有受益。他們的課風清新,語言靈動,教材處理簡約得宜,導學紮實,真正體現了“以生爲本”的教學理念。

下面着重就毛老師執教的《矛和盾的集合》來做以簡單評析。《矛和盾的集合》這篇課文是三年級上第七單元的開篇文章。這一單元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想的不一樣,做的不一樣,結果往往不一樣。這篇課文寫的是發明家手持矛和盾與朋友對打比賽時由矛和盾的長處想到了發明坦克。由此說明“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從以上單元目標和課文的具體特點看,引導學生了解發明家的思維過程即把矛的自衛和盾的進攻合二爲一的過程就成了本課教學的重點。縱觀毛老師的整堂課,教學思路清晰,各教學環節緊緊相扣,教學重點突出;課堂導學耐心細緻,比較重視學生讀的訓練,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讓學生走進文本、親近文本,在讀悟之中較好地達成教學目標。

一堂課上下來,給我留下印象較深的有兩點。一、毛老師對學生極具耐心的指導。比如,毛老師對課堂上書寫和朗讀的指導符合年段特點,很能調動低年段孩子聽說讀寫的多種感官。及時課堂教學容量較大,時間稍顯緊缺的情況下,毛老師依然能花一定的時間對生字的書寫進行指導和鞏固,對詞語反覆認讀,放在句中同桌互讀,非常紮實;再如對“大顯神威”相關語段和重點句的朗讀,形式多樣,指導有效,不走過程,“耐心”讓課堂更具語文味。

二是設計精心,學生的學習活動層次性比較強。毛老師先從《自相矛盾》的故事導入,讓學生對矛和盾的特點有了初步的瞭解。接下來在認讀詞語、初讀感知的基礎上,以填空的形式,讓學生概括全文“誰把矛和盾集合成了什麼”,而這恰恰是切入教學重點的突破口“文中有一句話非常概括地寫出了矛、盾、坦克三者之間的關係,用波浪線劃出來。”引出重點句“坦克把段的自衛、矛的進攻合二爲一,在戰場上大顯神威。”結合第五自然段終點語句理解了“大顯神威”之後,老師緊接着順理成章地拋出本課核心探究的問題“這麼棒的武器來自於矛和盾的集合,那發明家是怎樣把矛和盾合二爲一的呢?”接下來毛老師圍繞這一問題,引導學生品讀課文,重點剖析發明家發明坦克的心路歷程,讓學生明白髮明家在發明坦克中遇到什麼問題,是怎麼想,怎麼做的。從而讓學生懂得任何一項發明都是在不斷的發現問題,不斷思考,尋求解決問題的過程。當然時間關係,最後的總結比較倉促,但此刻學生對由坦克的發明引發的道理的明理感悟已經水到渠成,教學環節層層推進,不說教,不空洞。

最後提一點不成熟的建議,如果在課尾,老師對教學的設計能有一個學以致用的訓練環節,如聯繫生活拓展的環節深入爲課堂的小練筆,將思維固化爲語言,就如課件的思維提綱一樣,或許會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穫。

矛和盾的集合評課稿4

我評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科書國小語文三年級上冊25課《矛和盾的集合》。這篇課文寫的是發明家手持矛和盾,在與朋友對打比賽時,由矛和盾的長處想到了發明坦克。由此說明“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作者按發明坦克的過程——坦克的實際應用——從中引發道理的順序敘述。敘事簡潔清楚,用事實說明道理。

張老師所講授的是本課的第二課時,依據課程標準改革精神,以及實驗要求,確定了本課的教養、教育和發展目標是在達到正確、流利朗讀課文的基礎上,讀懂本課內容,結合生活經驗理解“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並初步瞭解用事實來說明道理的表達方法。依據實驗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結合本課的教材特點,教學重點是瞭解發明家是怎樣發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衛和矛的進攻的優點合二爲一的過程。教學難點是理解、體會由坦克的發明引發的道理。教學中通過多種形式朗讀法,民主交流等手段,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接受知識。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以學生爲主體,老師爲指導的作用,達到教學目標。在教學中有這樣幾個亮點:

一、複習舊知

識字是讀寫的基礎,人教版實驗教材對此十分重視,爲了進一步鞏固對生字的識記,張老師先指名讀了一遍課文,再通過課件出示生字詞,讓學生以開火車的形式認讀,之後,她聽寫了部分本課要求會寫的詞語,檢查學生對字詞的掌握情況。接着提問:聽寫的詞語中有不懂的嗎?學生互問互答,在理解“大顯神威”這個詞後,讓學生圍繞這個詞,你能提出哪些問題?學生提出了“誰大顯神威?”“它具有什麼神威?”“它爲什麼能大顯神威?”等一些問題。這樣就讓學生帶着問題自己去讀書,改變“被動接受”的局面,讓學生進入積極的讀書狀態,在文章中尋找答案,在思考中尋找答案。

二、感悟、理解課文

以疑促讀,既把握了課文的命脈,又關注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感受,維護了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意識、進取精神,使課堂真正成爲一個學生思維浪花相互激趣、強烈碰撞的信息交換場。學生在讀書中不難發現,課文中“1916年,英軍的坦克首次衝上戰場。德國兵頭一回見到這龐然大物,嚇得哇哇直叫,亂成一團,一下子退了十公里!”這生動具體的描述不但解答了學生所提出的問題,還激發了學生說一說對坦克的瞭解。

質疑是學生求學的重要途徑。在質疑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可以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有機地結合起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隨着學生對課文內容理解的逐步深人,會產生不同的問題“文中告訴我們坦克是怎麼發明來的呢?”學生通過分組學習,在讀一讀,說一說中,強化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坦克是怎麼發明來的。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爲。”張老師採用表演的`形式在學生對“左抵右擋”“難以招架”等詞語的理解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生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一方面進行思維活動,另一方面進一步發展思維能力。對三年級學生而言,“是的,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較爲抽象,如能將課文和事例融爲一體,在事例中感悟語言,在事例中理解課文,那麼教學就會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更有利於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在本課的整個教學過程中,張老師充分採用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教學,使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把要我學變成了我要學,我想學,我會學。總之,在儘量嘗試着新課程帶來的新理念。

矛和盾的集合評課稿5

《矛和盾的集合》這篇課文是三年級上第七單元的開篇文章。這一單元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想的不一樣,做的不一樣,結果往往不一樣。這篇課文寫的是發明家手持矛和盾與朋友對打比賽時由矛和盾的長處想到了發明坦克。由此說明“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從以上單元目標和課文的具體特點看,引導學生了解發明家的思維過程即把矛的自衛和盾的進攻合二爲一的過程就成了本課教學的重點。

張老師在上本堂課時,教態自然,充滿激情,能做到以身示教。學生學習興趣濃厚。分析張老師執教的這節課,我認爲本課教學的最大亮點是緊扣語文教學的重點引導學生學會求知、學會思考、學會表達。爲了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分三個方面組織教學。

第一方面:重視學生的初讀感知,通過不同形式和不同的側重點,從生字的讀音、字形、以及詞語之間,詞語在句子中的內在聯繫,瞭解生字詞的意義。這一步教師做得十分有耐心,“矛和盾”的字形從會意的角度出發,提醒學生寫字的注意點,“坦克和履帶”的關係通過圖片展示,讓學生認識履帶的作用,從而爲下文的教學打下伏筆。至於“左抵右擋和難以招架”這一組詞教師又以現成的鉛筆和書本作道具,創設課文情境,體驗比賽的緊張激烈,從而形象地理解詞的含義。我想這樣的教學,學生學到的不僅僅是本課的字詞,更重要的是學到了學習字詞的方法策略。

第二方面:重視對語文文字的表達方式的探究。鼓勵學生讀好課文,在由衷讚歎聲中,學生將課文讀懂了,並能結合“矛、進攻、盾、自衛”等詞語概括了全文主要講的一件事。同時,教師重點抓住發明家的發明坦克的心理歷程,讓學生潛心會文,找出寫發明家想法的幾個句子,抓住關鍵詞,讀讀議議。“如雨點般向他刺來;左抵右擋,還是難以招架;固然安全”等詞句。體會作者用詞用句的準確。並引導學生讀相關句子。對這幾個句子的教學,教師也各有側重點。

第三方面:巧用表格,探究發明家的思考過程,同時遷移運用課文的表達方式。發明家是如何想到給帶“槍口和炮口”的“鐵屋子”裝上輪子、按上履帶的,課文沒有具體展開,這便爲學生的探究和實踐提供了平臺。教師及時地抓住了這一機會,激勵學生也來做一回發明家,模仿課文中“如果……就……”表達方式,闡述發明的思考過程。在這一過程的教學中,教師引導從讀到說到自由寫,體現由扶到放的教學原則。

整體上,張老師上課富有激情,表情豐富。但是我也有疑惑的地方,首先張老師的板書是否還未完整,研讀部分是否偏重人文,忽略了工具性。語文課離不開學生主動地反覆地讀,在讀中感受語言,在讀中積累語言。

這純屬個人意見,有不當之處,請大家指正。

標籤:矛和盾 評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