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語文

分析教學逐句講解的弊處

語文2.37W

逐句講解從根子上講是低估了學生的智力和主觀能動性,在課堂內外能不能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不僅有學生本身的素質問題,更主要的是起主導作用的教師,有沒有本事讓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出來,讓學生把良好的方法掌握到手裏。這便是教書匠和教師的分水嶺。

分析教學逐句講解的弊處

“逐句講解對學生是一種刑罰,這種刑罰是沒法補償的,一十六年的疲憊與厭倦給與身心的影響將永遠是人生的缺陷”

在我國的中國小語文閱讀教學中,長期以來一直較爲普遍地存在着一種錯誤傾向,即認爲閱讀教學就是靠教師在課堂上的逐句講解。大量事實證明,逐句講解導致的後果是語文教學效率的少、慢、差、費。我國現代著名語文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對逐句講解進行過極其深刻的剖析和抨擊,在《葉聖陶教育文集》中隨處可見葉聖陶先生要求儘快改變這種陳舊落後的閱讀教學方法的呼籲、辯駁。

何謂逐句講解?它包括解釋字詞的意義,說明成語典故的來歷,把書面的文句譯作口頭的語言等。從前的私塾先生教書就是這樣教的。時至今日,除了一部分矢志改革的執教者外,還有爲數不少的語文老師與從前的私塾先生一樣,依然在課堂上沿襲着逐句講解。這不能不說是一個相當嚴重的問題。

現代教育學的基本觀點告訴我們,教學的過程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雙向活動,應該同時調動師生兩個方面的積極性,教學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逐句講解的教法只是從教師的.主觀意願出發,把學生當作被動接受知識的瓶子或袋子。這種方法總是老師講、學生聽,老師演、學生看,老師寫、學生抄,嚴重地阻礙了學生獨立思考,壓制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老師在講臺上逐句講解,學生翻開課本之後只需坐在那裏聽講。從形式上看,他們太舒服了,一切都由教師代勞;但是從實際上說,他們太吃虧了,幾種很有價值的心理過程,如足以調動閱讀興趣的快感,追求解決問題的注意力等,他們都沒有親身體驗。葉聖陶認爲更加糟糕的是,“這辦法與養成閱讀書籍的習慣那個目標根本矛盾。臨到上課,才翻開課本或選文中的某一篇來;待教師開口講了,才豎起耳朵來聽;這個星期如此,下個星期也如此,這個學期如此,下個學期也如此,還不夠養成習慣嗎?可惜養成的習慣恰是目標的反面。目標要學生隨時讀書,而養成的習慣卻要上課才翻書;目標要學生自己讀書,而養成的習慣卻要教師講一句纔讀一句書。”處於這樣一種被動的地位,學生上課時一點也用不着“動天君”(注:葉聖陶家鄉蘇州方言,意爲“動腦筋”),久而久之就不會動腦筋了。假若一個學生從國小到大學畢業,碰到的教師不幸全都是搞逐句講解的,那麼,“站在學生的地位,替學生設身處地想一想,就覺得受教育是一種刑罰。這種刑罰是沒法補償的,一十六年的疲憊與厭倦給與身心的影響將永遠是人生的缺陷。”

“學生要靠自己來閱讀,自己能辦到幾分務必辦到幾分,不可專等老師講解”

既然這種逐句講解的教法對學生是一種刑罰,那麼,什麼樣的閱讀教學纔是我們所應該提倡、追求和實行的呢?對這個問題,葉聖陶在進行了長期深入的調查、研究和分析之後,認爲,閱讀能力的提高和閱讀習慣的養成,決非易事一樁,得靠學生和教師長期共同努力方能見效。從受教育的學生方面來講,必須明白,閱讀要多靠自己的力,自己能辦到幾分務必辦到幾分;不可專等老師講解,也不可專等老師抄給字典、辭典上的解釋以及參考書上的文句。直到自己實在沒法解決,纔去請教老師或其他的人。

要靠自己的力氣來閱讀,至少必須要作這樣一些準備工作。首先,平時要留心聽人家講話。聽講話也是閱讀,是用耳朵閱讀,讀的是有聲音的書。經常反覆進行比較、斟酌、思考,這對於閱讀能力的提高極有幫助。其次,要經常留心翻和辭典,搞清常用字詞的含義以及使用範圍,這樣,在進行獨立閱讀時就能辨別字詞的細微差別和表達效果。此外,還要在課外留心看各種參考書。“多接觸一種參考書就如多結識一個朋友,以後需要的時候,還可以向他討教,與他商量。”這也是“積蓄”,積蓄得越多,閱讀能力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