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語文

放下或者練習警世哲理故事

語文3.25W

網上流傳一則警世小故事,一女子因情愛之苦向智者求助:“師父,爲什麼我還不能放手?”智者示意女子握起桌子上的杯子,女子照做了。智者向杯內倒開水,水溢了出來,燙着她的手,她大叫着鬆開,杯子被砸碎在地上。智者開口道:“不放手只因你沒有真的覺得痛。”千百年來,那些俯首求助的情愛受困者問的無非就是——我們要這愛戀,可是很痛怎麼辦?長輩的答案常常是“放下就不痛”。然而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世間可與“求不得”一較的苦楚便是“不放下”。遭到傾心者的拒絕,不放下;被無情者拋棄,不放下;明明婚姻不幸,爲了孩子,不放下。

放下或者練習警世哲理故事

女友與一個比自己大20歲的男人癡纏5年。她現年30,他已50,且離異有子,她中邪一樣要跟他一起過——哪怕5年間被殘忍地拋棄過兩次。父母以死相逼,他沒房沒車沒錢都不要緊,但豈能放心將女兒託付給這樣不負責任的男人?父母與她交談無數次,但她心意不變。“執著”在此是個貶義詞。問她,你不覺得被他傷害了一次又一次嗎?這樣的人值得嗎?她搖頭說:“我並沒有覺得被傷害,在一起時很開心就可以了。”那些令旁人聽了都暴跳如雷、爲她打抱不平的傷害,卻並沒有進入當事人的內心,究竟是她的愚蠢還是幸運?幸福究竟是旁人的冷眼判斷還是一個人內心真實的感受?到頭來只能長嘆一聲,“子非魚焉知魚不樂”。

自古的聖賢道理仔細去想其實很玄妙。“長痛不如短痛”、“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這類俗語都是告誡人們遇事不要太過執著,要懂得變通,適時收手。而“滴水能穿石”、“堅持就是勝利”這類俗語又是鼓勵人們在困境中不懈不怠的`真理。可是聖賢只說“長痛不如短痛”,而並沒有說“何爲長痛”“何爲短痛”。那麼,她那在世人眼中皆不被看好的戀情,究竟是“長痛”還是“黎明前的黑暗”?

從小巴赫進入中巴赫,唯一一支《波蘭舞曲》卡在那裏過不去。小巴赫的最難曲目,像卡在喉嚨裏的一根不上不下的魚刺。三個聲部,左手控制其一,右手控制其二,難點在於右手的兩個聲部音量需強弱交替,可是一隻手纔有五根手指啊,她練到崩潰。情愛一事,答案只此兩項,“放下”或者“練習”。要緊握那燙手的杯也可以,那就練習。練七情和六慾,練智慧與勇氣。練“被傷害”後對痛感產生的抗體,練到一隻手掌、五根手指可以分管悲歡離合四個聲部,合成新的自己。

哲理:捨得之間,有舍纔有得;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拿得起是一種自信,放得下是一種解脫。

標籤:警世 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