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語文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集錦15篇)

語文9.43K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說到古詩,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詩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體式的詩,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後仍按古式創作的詩。你還在找尋優秀經典的古詩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古詩兩首》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集錦15篇)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1

  【學習目標】

1、認識“促、憶、異”等7個生字。會寫“促、深、憶”等10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詩中的真情實感,背誦課文。

3、懂得熱愛家鄉,珍惜親情。

  【課前準備】

1、課文插圖。

2、生字卡片:《夜書所見》詩句字條。

3、《舟夜書所見》(清·查慎行)、《泊船瓜洲》(宋·王安石)、《雜詩》(唐·王維)三首古詩。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夜書所見》

  一、以舊引新,激趣導入

1、學生自由背誦已學過的或課外讀過的古詩。

2、板書課題,理解課題中的“書”是什麼意思。

  二、指導看圖,感知圖意

出示掛圖,觀察圖畫,說說所看到的情景。

  三、自主學習,初步感知

1、自由朗讀。藉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讀正確這首詩。

2、同桌互讀互查。

3、出示生字卡片檢查學生認讀生字的情況,有重點地指導識記。

4、指名朗讀,先指導讀準字音,再讀準節奏,讓學生體會古詩朗讀的特點。

朗讀節奏參考: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深夜/籬落//一燈明。

5、藉助字典和詩後註釋,理解詩中詞語意思,並圈出不理解之處。

6、小組合作學習,交流討論、嘗試解決不理解的問題,老師巡視指導。

  四、再讀感悟,理解詩意

1、老師範讀古詩。要求學生邊聽邊仔細看圖、思考:畫面中的景象表現了哪幾句詩的意思。

2、學生討論,對上面的問題發表見解。

3、質疑:

還有什麼問題或哪些詞語不理解?老師重點點撥理解“動客情”的意思。(一是動思鄉之情,二是勾起對童年往事的回憶。)

4、有感情朗讀。

  五、趣味活動

1、我說你讀。方法:

⑴ 老師描述詩句的內容,學生讀出對應的詩句。

⑵ 老師點掛圖上的景物,學生讀出對應的詩句。

2、字條連詩。方法:

老師出示某句詩的字條,學生接續後面一句詩(多連幾次,讓學生基本會背)。

3、情境背詩。方法:

學生可自由下位,把詩背給最要好的同學聽。

  六、當堂作業

1、出示生字,指名組詞朗讀。

2、觀察生字,交流寫字經驗:怎樣既正確又漂亮地寫好這些生字?

3、自己練習寫生字,同桌交換,改正不足。

  七、拓展閱讀

《舟夜書所見》(清·查慎行)、《泊船瓜洲》(宋·王安石)、《雜詩》(唐·王維)

  第二課時

  一、課前遊戲,複習導入

1、說說知道的傳統節日,有哪些習俗。(春節、中秋節、端午節、重陽節也可以以連線的方式出現節日、日期和習俗。)

2、小組比賽背誦《夜書所見》。

3、揭示課題《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理解“憶”的意思。

  二、自主學習,初步感知

1、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通詩文,可輕讀、大聲讀,可獨自讀、同桌齊讀、小組合讀。

2、檢查朗讀,先讀準字音,再讀準節奏:

⑴ 出示生字卡片,讀準字音。

⑵ 以指名讀、齊讀等多種方式讀通古詩。

⑶ 讓學生憑藉已有的經驗和直覺讀準節奏。

3、自主學習,老師巡視指導:

⑴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古詩。可以自學,也可幾個人合作學習;用、看註釋、看插圖等方法理解詩中詞語意思,並圈出不理解的詞語。

⑵ 交流學習收穫。

⑶ 質疑:有什麼不懂之處?老師重點指導“異鄉”、“異客”的意思。

4、指導有感情朗讀,讀出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感情。

  三、趣味活動

1、卡片連詞背誦。方法:

請學生把生字卡片按出現的先後順序排列,再連起來,試着背誦。

2、詩句連對。老師說詩句意思,學生背相應句子。

3、情境練背。學生當小小詩人,或加動作或加表情,先自己朗讀再上臺表演,達到背誦。

4、賽詩會。方法:

⑴ 集體賽:每個小組背一、兩首古詩,一首課內的,一首課外的,看哪一組背得既響亮又流利。

⑵ 個人賽:每一小組派一名代表參加比賽,看誰背得最有感情。

  四、當堂作業

1、出示生字卡片,組詞朗讀。

2、觀察生字,交流寫字經驗:怎樣既正確又漂亮地寫好這些生字?重點指導“異、插”的寫法。

3、學生練寫生字,同桌交換,改正不足。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10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讚美之情。

3、喜歡背誦古詩,有條件的,背誦課文以外的古詩。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

朗讀感悟。

【教學準備】

字卡、詞卡、小黑板、收集其它的古詩。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

今天我們學習兩首描寫深秋美麗景色的古詩。

二、學習第一首古詩

1、釋題:

⑴讀古詩題目。

(注意重點字音:贈。)

⑵師簡介詩人“蘇軾”。

2、看圖說話:

看圖,說說你在圖上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3、初讀感知,瞭解古詩大意:

⑴自讀,藉助拼音,讀準字音。

⑵找出詩中生字,注意讀音易錯字:

擎殘橙劉

⑶自讀,畫出不理解的詞語。

⑷小組讀,合作學習,理解詞義。

三、學習第一首古詩中的生字

1、找出古詩(一)中要求寫的生字:

首枝記劉

2、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主識記字音字形,然後找小夥伴交流是否認識了。

3、指導寫字,教師示範寫,學生在課堂上寫前三個字,教師注意巡視。

四、再讀感悟,想象詩歌畫面

1、自由讀,結合圖理解詩意。

2、小組內討論交流,師點撥。

3、自由組合,與學習夥伴體會讀,讀完後交流自己的體會,交流後再讀。

五、啓發想象,感情朗讀,背誦

1、師描述詩意,激發學生想象。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六、想想、議議

你認爲一年最好的時節是哪個季節,爲什麼?

(秋天,收穫的季節。)

七、作業

背誦古詩。

第二課時一、複習

1、認讀古詩(一)中的生字。

2、背誦古詩。

二、學習第二首古詩

1、釋題:

⑴讀題。

⑵簡介詩人“杜牧”。

2、識記生字字音:

找出詩中要認的生字,認讀,解決字音。

3、小組合作,討論學習:

⑴根據《贈劉景文》的學習經驗,討論確定本組的學習方案。

⑵按自己組的方案自學。

4、師生合作,解決疑難:

每組提出學習中的疑難處,老師和其他組的同學與他們一起討論解決。

5、啓發想象,感情朗讀:

⑴師範讀,生邊聽邊想象。

⑵生練讀,一邊想一邊讀。

6、感悟詩意,熟讀成誦:

⑴生自由讀,藉助插圖感悟詩意。

⑵找夥伴,練背誦。

三、學習詩中生字

1、字音、字形、字義。

2、指導書寫。

四、實踐活動

把自己課外學的古詩背給同組同學聽,還可以教同組同學背一首自己課外學的古詩。

五、作業

課後“我會填”。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送元二使安西》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能深入理解“故人”“煙花三月”“盡”“唯”等詞語的豐富內涵。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兩首古詩,背誦第一首詩。

3.理解詩句意思,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境,體會詩人李白和孟浩然依依惜別之情,培養審美情趣。

4.強化語感訓練,提高鑑賞能力。

  教學重難點

準確理解詩意,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境。體會詩中情,讀出詩中情。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預習課文,並蒐集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揭示題意。

1.播放名曲《送別》,引導學生回憶讀過或學過的幾首送別詩。

2.初讀本課兩首古詩,大致瞭解異同。

3.引導先學第一首詩。板書詩題,瞭解有關“送”的內容。

4.師生互動,瞭解黃鶴樓:課件展現黃鶴樓雄姿;板畫長江圖,明確黃鶴樓、廣陵的地理位置;交流資料,瞭解李白和孟浩然真摯友誼的故事。

(評:在師生交流中,通過畫面──黃鶴樓雄姿、簡筆畫──黃鶴樓及廣陵位置、故事──李、孟交往的生動內容,使學生如見其形、如臨其境,拓展了學生想象的空間,達到了解題入境的效果。)

5.要求學生完整表達詩題的意思。

二、初知詩意,質疑梳疑。

1.自由練讀全詩,注意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指讀正音。

3.自讀自悟,引導學生利用工具書或註釋瞭解詩的大意,並激勵學生質疑。

4.集體交流。

(1)結合板畫弄懂“西辭”的含義,理解“下揚州”“孤帆”“盡”“唯”的意思。

(2)提出疑問,並梳理出需要重點探討的問題。

三、賞析佳句,入境悟情。

1.師講述李、孟真摯友誼的故事,爲理解李白與孟浩然依依惜別的深情作好鋪墊。

(點評:講解李、孟之間交往的生動故事,爲學生理解後兩句詩埋下伏筆,可謂講在“關鍵處”,有畫龍點睛之妙。)

2.賞析“煙花三月”的含義。

(1)喚起學生生活體驗。引導想象鮮花盛開的春天是怎樣一幅美景。

(2)師生共議“煙”的豐富意蘊,肯定學生富有創意的個性化理解。如:江邊水氣繚繞,籠罩在淡藍色的薄霧中,霧氣時聚時散令人產生無限遐想。

(3)師生共同在音樂中想象,感受“煙花三月”令人神往的美景。

(點評:抓住“煙花三月”的“煙”,引發學生對春天美景的想象,聯想長江兩岸的一片春意,“形真”而“意遠”。先讓學生感受、理解,再表達美的感受,融理解運用爲一體。)

(4)拓展理解:“煙花三月”不僅僅指黃鶴樓所在的武漢,還有揚州,乃至整個長江兩岸沿途都是春意濃濃,一派“千里鶯啼綠映紅”的美好春景。這句詩表達了詩人愉悅的心境。

(5)指導朗讀前兩句。

3.品析“碧空盡”“唯”的含義。

(1)品第三句,各抒己見,談談對“碧空盡”的理解,體會詩人仁立凝望遠帆的情景。

(2)體會李白目送帆船遠去時間之長,對朋友感情之深。

(3)從最後一句中,體會詩人寄情於浩蕩的一江春水,對摯友的一片深情。

(4)指導朗讀後兩句。學生自讀,自評,評後再讀。師引讀,板書:情深意長。

四、賞讀全詩,背誦全詩。

1.自由組合練習讀。

2.展示個性指名讀。

3.師生互動背誦讀。

(評:自由組合讀,讓學生自讀自悟,讀中悟情;教師引讀,可點撥學生如何讀出抑揚頓挫,觸發學生深入體會;展示個性讀,可引發學生展示自身獨特體會,因此多樣化的反覆誦讀,是培養語感的必由之路。)

五、回顧全詩,歸納昇華。

1.歸納總結全詩情景交融的表達方法。

2.略讀第二首詩。

3.激發學生體會第二首詩及其他送別詩的興趣。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瞭解詞語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領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聯繫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審美情趣。

【學習重點】

學會本課的生字,熟讀背誦兩首古詩。

【學習難點】

領悟春天自然景物的美,激發學生讀書求知的樂趣。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作業,導入新課

1、同學們上課老師佈置的一樣特殊的作業給你們:你們完成了嗎?

(學生出示收集的柳葉)

2、知道老師爲什麼要你們完成這樣的作業嗎?因爲,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一首讚美柳樹的古詩。

(板書詠柳)

3、全班齊讀課題。

4、我們以前學過一首古詩叫做

(學生答:詠鵝)

5、詠鵝就是讚美鵝的意思,那麼詠柳是什麼意思?

6、出示課件中的圖,你們右圖中看到了什麼?

7、這首詩的作者就是賀知章。

(簡介詩人生平)

二、初讀古詩,認讀生字

1、詩人是怎樣讚美柳樹的呢?請大家先自己讀一讀,邊讀古詩邊把課後的生字劃出來,多讀幾遍,讀準音。

2、學生自由讀,認讀生字。

3、檢查自讀生字情況。

4、從讀詠、碧、妝、裁、剪要求學生會讀,讀準。

5、指名讀,請其它學生正音,全班齊讀。

三、指導朗讀,瞭解詩意

1、指導第一、二句:

⑴(放遠處看到柳樹的照片)你看到了什麼?

⑵詩人從遠處看到了柳樹,發生了這樣的感嘆: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課件出示該句)他覺得高高的柳樹像是碧玉妝成的一樣:碧玉可是翠綠晶瑩的,美麗極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萬條絲帶,你們看詩人比喻的多好,如果你是詩人,你會怎麼來讀這兩句以表達對柳樹的讚美。

2、自讀第三、四句:

⑴接下來,詩人又是怎樣讚美柳樹的呢?請同學樣和同桌去讀第三、四句多讀幾遍,讀出感情。

⑵學生自讀,指名讀,讀到第三句時,讓全班看着採集的柳葉說說柳葉的樣子。

⑶讀到第四句時,引導學生理解詩人通過讚美柳樹,也讚美了春的創造力。

四、指導說句寫句

1、詩人用古詩讚美了柳樹,你們能用自己的話來讚美柳樹嗎?大家去和小夥伴互相說說柳樹的樣子。

2、指名說和同桌說。

3、把你說的寫下來,只要求兩三句。

4、講評學生的小綠筆。

五、指導生字

1、出示要寫的生字,學生提出難寫的難記的字,老師指導:

垂筆順要多次書空,記準四橫的長度不一樣。

裁要注意筆順,下面的部件與衣字要區別開來,一捺改成一點。

剪字下面是刀。

2、學生自己練習、老師指導。

六、作業

背誦古詩。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檢查作業

1、背誦《詠柳》。

2、讀春,積累詞句。

(開火車,每人說一個詞語,看誰的膽量大,說一個含有春的詞語,看誰的普通話標準,誰的聲音好)

3、課前蒐集的有關春的佳句名詩,你們都蒐集了多少?

4、學生把自己蒐集的材料講出來。

5、老師出示課件(收集的詞語、成語、名詩佳句)請學生來讀。

二、詠春,享受春天

1、同學們,當春天到來時,人們會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詩人對春天的讚美。他們對春天是那樣欣賞,那樣癡情,真可謂是把春天描摹的絢麗多彩,古人讚美春天的詩很多,我們今天學的是南宋詩人朱熹《春日》。

2、今天咱們學的這首詩,誰知道它們題目是什麼意思。

3、簡介詩人朱熹。

4、請大家自由地大聲地讀朱熹的《春日》。

5、讀了這首詩後,你能猜一猜詩人在寫《春日》時的心情嗎?

(高興、喜悅、歡快、舒暢)

(學生板書在黑板兩側)

6、猜測終歸猜測,大家能從詩文中找出明確的詞句來證明詩人當時的心情。

(說出一處,請學生將詞語板書到相應的橫線上)

老師點拔如下: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閒、設得、東風面、總是春

萬紫千紅

7、指導學生誦讀古詩,師範讀一次。

8、說一說古詩的大意。

三、惜春,書海求知

同學們,詩人朱熹在泗水濱春遊,心情爲何如此快樂?

原因之一是因爲朱熹欣賞到了萬紫千紅的春色;原因之二,請聽我細細說來(出示)《春日》這首詩,不僅是一首詠春詩,而且是一首含意深刻的勸學詩。(板書勸學)勸告大家多讀書,因爲泗水在山東地區是春秋時期大教育家孔子的家鄉和他講學的地方,尋芳泗水就是說孔子在書籍中尋找知識,書中的知識道理就像是原野上美麗的春色使詩從耳目一新,深感快樂。

試想一個不喜歡讀書的人,能有春日尋芳與書海求知的聯繫嗎?我們大家要在書海中求知識,因爲書的海洋裏也有一片萬紫千紅的春色。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自讀古詩,理解字詞,讀懂詩意。

2、體會詩中所表達的作者與朋友的深厚友誼。練習感情朗讀古詩。

3、掌握學習古詩的一般方法,並學會積累古詩。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詩中作者運用誇張、比喻的方法表達感情的方法。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收集描寫送別的古詩。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新課

1、我們今天一起來學習一首古詩《贈汪倫》,出示古詩:

贈汪倫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2、你知道“贈”是什麼意思嗎?

3、請說一說題目的意思。

二、學習古詩

1、初讀,學生自由讀古詩,思考:

這是一首描寫什麼的詩?(送別)

2、再讀古詩,想一想,誰送誰,誰別誰?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3、有誰知道李白是誰、汪倫是誰嗎?

學生介紹有關背景。

教師過渡,他們一個是大名鼎鼎的詩人,一個是普普通通的村民,他們之間是怎以聯繫起來的呢?(學生說故事)

4、是啊,天下沒有散的筵席,再好的朋友也要分別,同學們再讀一讀詩句,看看分別時的情景怎能樣?

5、自讀,說詩意。

你認爲哪一句還可以怎麼說?(修正詩意、注意關鍵字詞)

6、你還有什麼不理解的?(學生質疑)

(根據學生質疑情況體會朋友之間的深厚情意)

朗讀。

7、小結:這首詩是以歌聲來送別朋友,其實古時候還有許多詩,我們看一下,古人還會以什麼來送別朋友?

三、帶讀古詩

1、出示以下三首詩,引導學生自讀理解,古人又是以什麼來送別朋友的呢?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別董大 唐·高適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城朝雨?徘岢荊?蛻崆嗲嗔??隆?/p>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2、朗讀、小結:無論以什麼送別,都有可以概括爲以“真心”送別。

四、課外練習

收集送別詩,舉行一次吟詩會。

【板書設計】

贈汪倫

李白 深情厚誼 汪倫

踏歌聲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6

學習目標

1.會認“廬”等9個生字,會寫“吳”等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讚美之情。

3.激發學習古詩的興趣,積累古詩中的名句。

課前準備

1.課文插圖的實物投影。

2.課件。(瀑布映襯青山、飛流直下的情景)

3.生字卡片。

第 一 課 時

(學習《望廬山瀑布》)

情境導入 ,理解詩題

1.(投影展示插圖)老師以優美的導語 ,把學生帶進詩的意境。同時隨機講解“香爐”“廬山”等詞語。

2.理解詩題,認讀生字“廬”“瀑”。(注意“瀑”的讀音)

3.齊讀詩題。

吟誦感悟,想象畫面

1.自由吟讀,用筆圈出生字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自己讀完以後再讀給同桌同學聽。

2.結合插圖思考:詩人站在哪裏?看到的是什麼樣的景物?

3.夥伴之間交流,老師隨機點撥。

4.組織交流或提出不懂的問題,老師進行指導,結合課件的演示,幫助學生理解“紫煙”“遙看”“飛流直下”等詞語。

5.老師小結:詩人被眼前的美景陶醉了,看着這“飛流直下”的瀑布,產生了一種想象──這飛流直下的瀑布,真好像是銀河從天上落下來一樣!(學生齊讀後兩行詩句)

6.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讀出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圖文對照,熟讀成誦

1.讓學生看圖讀文,根據自己的理解讀出感情。

2.練習背誦,可同桌之間互相背。

鞏固生字

出示“廬”“瀑”“爐”“疑”,用卡片檢查學生認記情況,用組詞的方式理解字義。

學寫生字

1.出示下列要求會寫的字:爐、銀、煙、流。

2.啓發學生交流自己的學習方法,記憶字形,老師點撥。

3.重點指導“流”字。(提示:“流”右邊的上半部分與“雲”的區別,右下部分三筆之間的間距要勻稱)

4.學生先觀察範字,再書寫,老師巡視指導。

第 二 課 時

(學習《絕句》)

複習導入

1.小組比賽背誦《望廬山瀑布》。

2.填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3.揭示詩題“絕句”,簡要說說詩人杜甫。

自讀課文,初步感知

1.自由朗讀,藉助生字表的拼音讀準字音,再讀正確、讀通這首詩。

2.同桌互讀。

3.指名朗讀,齊讀,注音糾正讀錯的字音。(如“行”不讀xíng;“泊”不讀pò)

圖文對照,理解詩意

1.老師範讀,要求學生邊聽邊觀察插圖,思考:畫面上有哪些景物?(柳樹,黃鸝,天上飛的白鷺,山上的積雪,江面上的船)

老師在學生回答後板書:黃鸝白鷺雪船

2.看圖思考:詩人是站在哪裏看到這些景物的?(結合理解“窗含”“門泊”兩個詞語的意思)

3.學生質疑,師生共同釋疑。(先讓學生說說,還有哪些不理解的詞句,根據學生的'提問師生一起答疑)

4.看圖讀課文,想象詩人欣賞大自然美景時的心情。(讓學生帶着感情再讀課文)

活動激趣,記誦詩句

1.找對應的詞語,老師讀一個詞語,要求學生找出與它相對應的詞語。(如兩個—一行黃鸝—白鷺翠柳—青天窗—門西嶺—東吳千秋雪—萬里船)

2.師說生讀。(老師描述詩句的內容,學生讀相對應的詩句)

3.讀詞連詩。(老師出示詩中任意一個詞語,學生背出相對應的詩句)

4.情境背詩。(讓學生扮演詩人,指點畫面上的景物吟詩)

5.集體背誦。

識字、寫字,完成課後練習

1.出示要求認識的字“鷺”“含”“嶺”“泊”“吳”,引導學生交流記字方法,練習組詞語。

2.出示要求會寫的生字:“吳”“含”“窗”“嶺”“鳴”“絕”“泊”“柳”。

3.啓發學生說說自己記憶方法,識記字形。

4.重點指導“窗”與“柳”的筆順。

5.老師範寫。(注意把字寫美觀,提示容易寫錯和不容易寫好的字)

6.學生先觀察田字格中的範字,再書寫,老師巡視。

7.完成課後“我會填”的第2道填空題。

課外延伸

回家收集有關描寫春天的古詩,試着背一背。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7個生字,知道這些生字在詩句中的意思。認識一個多音字。

2、初步懂得兩首古詩的意思,感受作者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的思想。

教學重、難點:

1、能用自身的話說說詩意。

2、觀察大自然的變化,寫幾句話

課時佈置:兩課時

優秀教案: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春雨》。

2、初步感受《春雨》的詩意,感受作者對春雨的喜愛讚美之情。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小朋友們,現在正好是春天,天氣暖和,百花齊放,人們心情舒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兩首古代詩人抒發自身對春天喜愛的古詩。

2、板書課題

二、揭示課題

1、今天,我們先來學習一首古詩,齊讀課題。

2、你們知道這首古詩是誰寫的嗎?

3、作者簡介“

杜甫,是唐代偉大的詩人,被人稱爲“詩史”

三、學習課文

1、自身小聲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

2、指導看圖,說一說春雨的特點

3、指名讀第一句,邊讀邊理解

這一句的意思就是:這真是一場好雨,你知道什麼季節需要雨水嗎?春天一到,就下了起來。

4、爲什麼春雨是好雨呢?

5、齊讀第一句

6、指名讀第二句,邊讀邊理解。

這句詩的意思是:春雨往往在夜間,乘人們不注意的時候,隨着春風輕輕地灑落,滋潤着萬物。

7、齊讀第二句。

教師範讀,同學自身練習。

8、有感情地背誦。

四、小結

這首詩讚美了和時而下,無聲地滋潤着萬物,反映了詩人對春雨的喜愛讚美之情。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學會5個生字,掌握“春曉、眠、覺、聞、啼鳥、知”等詞語。

2、能借助拼音讀準字音,通過朗讀課文理解內容,並能用自身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3、能背誦課文,默寫課文。

4、到郊外或公園去找春天,把看到的大自然的變化,先說說,再用幾句話寫下來。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指名朗讀背誦《春雨》。

2、今天,我們還將學習一首描寫春天的詩,[板書課題:春曉]

二、學習《春曉》

1、範讀課文,學會體會詩的意思。

2、講解詩意。

(1)介紹詩的作者。

《春曉》是唐代詩人孟浩然所作。他寫的田園山水詩很有名。

(2)逐句分析。

全詩共四行,兩句話。

第一行:講春天的晚上人們睡得很熟,很沉,不知不覺天就亮了。

(眠:睡 覺曉:天亮)

第二行:講醒來以後,聽到到處都有鳥的叫聲。

(聞:聽到 啼:鳥叫)

第三、四行:昨夜又颳風又下雨,不知花被打落多少。

3、問:《春曉》寫了怎樣的景象?

仔細看圖,展開討論

《春曉》寫的是百花盛開,小鳥在枝頭歡快地鳴叫,風雨過後,地上滿是落花的春天清晨的景象。

4、小結

這首詩既寫了春天的早晨,雨過天晴,小鳥在枝頭鳴叫跳躍的歡樂局面,又抒發了作者對昨夜風雨交加,滿地落花的惋惜之情。詩中有聲有色,有景有情,意境清新、自然,構成了一幅情景交融的春曉圖。

三、朗讀背誦課文。

1、範讀課文,注意停頓。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2.請同學反覆讀詩,在注意停頓的基礎上,注意生字讀音。

3.請同學背誦課文。

4.指導生字。

(1)複習舊字。

澆 民 耳 帝

(2)請同學說出新字。

曉 眠 聞 啼

(3)指導重點字。

曉:右上角最後一筆爲撇,沒有點。

5、看圖讀詩,體會文中意境,注意語氣。

四、指導練說。

1、指導同學說話。

(1)冬天過去了,春天來了,你看到了什麼變化?

(2)花、草、樹有什麼變化?

(3)小動物有什麼變化?鳥和自身所見到的動物有何變化?

2、教給同學說話方法。

(1)注意說話次序,回憶上次《春天》看圖說話的次序。

(2)要加進想象和形容詞,體現出春天萬物復甦的情景。

3、廣泛讓同學練習說話。

(1)單個說。

(2)同位子說。

(3)請同學到前面說。

五、作業

1、讓同學通過觀察說出春天大自然的變化,再讓同學練習寫一寫。

2、收集幾首描寫春天的古詩。

板書設計

5 春 曉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8

學習目標

1、根據新舊字的聯繫認識13個生字,會寫6個字。

2、在反覆朗讀的過程中理解、感悟古詩,感受優美的春景,能說出“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明白”;

3、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結合插圖,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古詩。

重點:識字寫字;朗讀背誦古詩。

難點:在反覆朗讀的過程中理解、感悟古詩,感受優美的春景,能說出“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明白”。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 認識13個字,會寫6個字。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 學了前面幾篇課文,你覺得春天怎樣?(指名說)

2、 古代的人也喜歡春天,他們寫了好多的詩篇來歌頌春天,今天我們將來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

3、 板書課題,認讀生字“古、詩、首”。

4、 下面我們學習第一首古詩,誰能讀一讀?

二、初讀感知。

1、 老師感悟。

2、 學自由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順詩句。

3、 分小組互相檢查生字的讀音,互相糾正讀錯的生字。

4、 誰能勇敢地站起來讀給大家聽聽?

三、再讀感悟。

1、 課文插圖。

你看到了什麼?詩中哪裏講了鳥?讀給大家聽聽?哪裏講了花?用詩句來告訴我們。

2、 這麼美麗的畫面,大家一定很喜歡吧?那該怎樣讀這首詩呢?

3、 指導朗讀。

四、讀詩想畫面,指導背誦。

1、 把眼睛閉上,聽老師讀古詩。你眼前浮現出了什麼?

2、 指導背誦。

五、擴展活動:

這麼美麗的畫面,拿出你們手中七彩的筆,畫出七彩的春天吧。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能背誦古詩。

教學過程:

一、猜謎遊戲

1、 小朋友,今天老師爲大家帶了一個謎語,請大家聽清謎

面。

2、 這是什麼?

3、 大家經常放風箏嗎?覺得有趣嗎?

二、揭題

1、 出示課文插圖

2、 詩人高鼎把它們寫進了一首詩中,我們來讀一讀。

3、 板書課題,讀準“村”。

三、初讀感悟。

1、 自由讀古詩,藉助[拼音讀準字音。

2、 同桌互相檢查生字的讀音,互相糾正讀錯的生字。

3、 指名讀,齊讀。

四、圖文對照,讀中感悟。

1、 看圖,幾個小夥伴在幹什麼?大家看詩中是怎樣寫的呢?

2、 全班齊讀。

3、 看看圖中的景物怎樣?

4、 詩中是怎樣寫的呢?

5、 小夥伴在這麼美的風景下放風箏,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詩人寫成了一首富有情趣的詩,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五、讀詩想畫面,指導背誦。

1、 師配樂朗誦,小朋友閉上眼睛,再說說剛纔彷彿看見了什麼?

2、 看圖背誦,全班齊背。

六、擴展活動

有條件的同學可小組合作製作風箏,開展放風箏活動。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自讀古詩,理解字詞,讀懂詩意。

2、體會詩中所表達的作者與朋友的深厚友誼。練習感情朗讀古詩。

3、掌握學習古詩的一般方法,並學會積累古詩。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詩中作者運用誇張、比喻的方法表達感情的方法。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收集描寫送別的古詩。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新課

1、我們今天一起來學習一首古詩《贈汪倫》,出示古詩:

贈汪倫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2、你知道“贈”是什麼意思嗎?

3、請說一說題目的意思。

二、學習古詩

1、初讀,學生自由讀古詩,思考:

這是一首描寫什麼的詩?(送別)

2、再讀古詩,想一想,誰送誰,誰別誰?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3、有誰知道李白是誰、汪倫是誰嗎?

學生介紹有關背景。

教師過渡,他們一個是大名鼎鼎的詩人,一個是普普通通的村民,他們之間是怎以聯繫起來的呢?(學生說故事)

4、是啊,天下沒有散的筵席,再好的朋友也要分別,同學們再讀一讀詩句,看看分別時的情景怎能樣?

5、自讀,說詩意。

你認爲哪一句還可以怎麼說?(修正詩意、注意關鍵字詞)

6、你還有什麼不理解的?(學生質疑)

(根據學生質疑情況體會朋友之間的深厚情意)

朗讀。

7、小結:這首詩是以歌聲來送別朋友,其實古時候還有許多詩,我們看一下,古人還會以什麼來送別朋友?

三、帶讀古詩

1、出示以下三首詩,引導學生自讀理解,古人又是以什麼來送別朋友的呢?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別董大

唐·高適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城朝雨?徘岢荊?蛻崆嗲嗔??隆?/p>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2、朗讀、小結:無論以什麼送別,都有可以概括爲以“真心”送別。

四、課外練習

收集送別詩,舉行一次吟詩會。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10

【教材分析

《江雪》是蘇教版國小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古詩兩首》之一。此詩爲柳宗元被貶永州之後所作。詩人借描寫風雪之中垂釣的漁翁,來襯托自己清高孤傲的情感,抒發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鬱悶、苦惱。其中那位“獨釣寒江雪”的漁翁,正是詩人不屈不撓和孤獨情懷的人格化身。

【學情分析

古詩文作爲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領域裏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文質兼美,已得到人們的重視。四年級的學生對讀古詩、賞詩境、悟詩情已有一定的基礎,在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知識特點,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設計適合學生的教學,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下學習古詩。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理解討論,體會古詩的意境

2、過程與方法:

品讀重點詞句,理解詞句意思,想象詩中描寫的畫面,瞭解詩境。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故事的教學,感悟古詩選詞精煉和豐富的內涵,從中受到美的薰陶。

【教學重難點

教學時,從文字表面挖掘開來,用朗讀、吟誦、議論等形式,深入感受詩歌的內涵,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滲透科學自然觀和美的教育,是本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所在。

【教法、學法

教法:

1、情境創設:讓學生觀看視頻,充分感受老翁寒江獨釣的畫面。

2、引導示範:在學習古詩時,充分引導學生通過抓關鍵詞的方法來學習古詩,理解詩意。

學法:

1、朗讀感悟:讓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在熟讀的基礎上感悟古詩。

2、小組合作學習:在老師的引導示範之後,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教學媒體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景激趣,自主設疑(5—8分鐘)

1、在大雪紛飛,寒分嘯嘯的時候,人們都已回家避寒,江面上卻有一位老翁在垂釣,他就是柳宗元,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古詩——《江雪》(板書課題)。

2、齊讀詩題,總結題目意思。(江上的雪景)

3、觀看視頻,說說你感受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4、瞭解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研讀感悟,自主探究(5—7分鐘)

1、用自己喜歡的朗讀方式讀古詩,讀準字音,讀出節奏。

2、說一說你讀懂了什麼?還有哪些地方不懂?(指名交流彙報)

3、學習生字,掃除攔路虎

孤蓑翁

三、多元導悟,合探解疑(10—15分鐘)

1、同學們,《江雪》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寓意深刻的“寒江獨釣圖”,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首詩。

2、引導學生學習第一句:

千山鳥飛絕。(抓住關鍵字詞理解詩)

絕:盡,沒有

這一句的意思就是“所有高山都被厚厚的積雪覆蓋,一片潔白,一隻飛鳥也沒有”。

3、小組合作學習

用學習第一句的方法小組合作學習剩餘的詩句。

要求:

(1)、把字音讀準,把詩句讀通順

(2)、重點抓“滅、孤、獨”這幾個關鍵詞進行理解

(3)、根據關鍵詞,把整句詩的意思翻譯出來,並讀一讀。

4、交流彙報

第二句:萬徑人蹤滅。

徑:小路滅:消失

此句解釋爲:所有的道路上都沒有行人,一片沉寂。

第三句:孤舟蓑笠翁。

孤:指江面上只有一條船

蓑:指蓑衣 笠:指斗笠

此句解釋爲: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有一葉孤舟,一位老人披着蓑衣,戴着斗笠。

第四句:獨釣寒江雪。

獨:獨自一個人

此句解釋爲:獨自一個人在寒冷的江心垂釣。

5、理解整首詩的意思,把詩意連起來讀一讀。

所有高山都被厚厚的積雪覆蓋,一片潔白,一隻飛鳥也沒有,所有的道路上都沒有行人,一片沉寂。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有一葉孤舟,一位老人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獨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釣。

6、此時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讓同學們想一想,議一議)

7、此情此景,詩人爲什麼還在獨釣呢?

8、瞭解作者的寫作背景,昇華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鞏固深化,學用延展(8—10分鐘)

1、簡要說說古詩的大致意思。

2、古人說“詩中有畫”。你能將《江雪》想象成一副畫嗎?先說一說,再寫下來。

3、課後蒐集柳宗元的詩讀一讀。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理解詩句的意思,並能用自己的話講一講。

2、在理解古詩詞句的基礎上,領悟“詩人借景抒情,對大自然神奇、偉大的贊頒,表達了對和平生活的嚮往”。

3、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詞句,能夠有感情地朗讀這兩首詩。

4、背誦並默寫兩首古詩。

【教學重點】

1、理解詩句,通過詩中所描寫的景色,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指導朗讀:深刻理解詩文的含義,並能用自己的話講出詩文的內容。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出示課題《望廬山瀑布》

二、檢查“預習”,作者簡介

1、通過“預習”,你知道了什麼是唐詩。

2、預習中哪些詩句讀懂了,哪些還沒讀懂,並劃下來。

三、讀《望廬山瀑布》

把下面的字音讀準:

廬紫川

四、出示第一首古詩《望廬山瀑布》,理解詩意

1、提問:

這首唐詩是誰寫的?

這是學習古詩的第一步:知詩人。

2、“望廬山瀑布”是什麼意思?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李白的作品,他在遊廬山時觀賞了瀑布,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七言絕句。

這是學習古詩的第二步:解詩題。

3、讀一讀古詩,弄懂詩句的意思:

這是學習古詩的第三步:明詩意。

逐詞逐句理解全詩,指導看圖:

日照香爐生紫煙:

太陽照射在香爐峯,高高的香爐峯上升騰起紫色的煙雲。

遙看瀑布掛前川:

遠遠望去,瀑布就像一條懸掛在山峯前面的大河。

飛流直下三千尺:

長長的水流,飛快地從山上直瀉而下。

疑是銀河落九天:

真讓人懷疑是天上的銀河流到了人間。

4、這首詩表達了作者的什麼感情。

5、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6、學習有關的生字,教師重點指導。

第二課時

一、揭示課題《絕句》

二、檢查預習,作者簡介

三、讀《絕句》

把下面的字音讀準:

鳴行泊

四、出示第二首古詩《絕句》,理解詩意

1、提問:這首唐詩是誰寫的?

2、《絕句》是什麼意思?因作者興到筆隨,未事先擬題,於是以“絕句”標題,解釋“絕句”。

3、讀一讀古詩,悟懂詩句的意思:

逐詞逐句理解全詩,指導看圖:

⑴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自鷺上青天。

重點理解:

黃鸝:鳥名,也叫黃鶯。

鳴:叫。

翠柳:翠綠色的柳樹。

從“翠柳”一詞可以看出是什麼季節?

春天。

白鷺:一種白色的水鳥,吃魚蝦。

青天:蔚藍色的天空。

說句意:兩個黃鸝在翠綠色的柳樹上鳴叫,一行白鷺飛上蔚藍色的天空自由飛翔。

⑵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重點理解:

窗含:從窗口看到。

含:包含在裏面,存在着。

西嶺:指草堂西北的岷山。

千秋雪:指千秋萬代積累下來,終年不化的積雪。

千秋:時間很長。

泊:停靠。

東吳:指江蘇一帶。

萬里船:船要行萬里路。

說句意:從窗口可以看到巍巍的岷山上終年不化的積雪,門外停靠着要到萬里之外東吳去的船隻。

⑶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12

展示古詩:朱熹所作的《春日》

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閒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註釋]

1. 勝日:天氣晴朗的好日子。

2. 尋芳:遊春,踏青。

3. 泗水:河名,在山東省。

4. 等閒:平常、輕易。“等閒識得”是容易識別的意思。

5. 東風:春風。

[簡析]

人們一般都認爲這是一首遊春詩。從詩中所寫的景物來看,也很像是這樣。

首句“勝日尋芳泗水濱”,“勝日”指晴日,點明天氣。“泗水濱”點明地點。“尋芳”,即是尋覓美好的春景,點明瞭主題。下面三句都是寫“尋芳”所見所得。次句“無邊光景一時新”,寫觀賞春景中獲得的初步印象。用“無邊”形容視線所及的全部風光景物。“一時新”,既寫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煥然一新,也寫出了作者郊遊時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覺。第三句“等閒識得東風面”,句中的“識”字承首句中的“尋”字。

“等閒識得”是說春天的面容與特徵是很容易辨認的。“東風面”借指春天。第四句“萬紫千紅總是春”,是說這萬紫千紅的景象全是由春光點染而成的,人們從這萬紫千紅中認識了春天。這就具體解答了爲什麼能“等閒識得東風面”。而此句的“萬紫千紅”又照應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時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語言具體寫出光景之新,尋芳所得。

從字面上看,這首詩好像是寫遊春觀感,但細究尋芳的地點是泗水之濱,而此地在宋南渡時早被金人侵佔。朱熹未曾北上,當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濱遊春吟賞。其實詩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門,因爲春秋時孔子曾在洙、泗之間絃歌講學,教授弟子。因此所謂“尋芳”即是指求聖人之道。“萬紫千紅”喻孔學的豐富多彩。詩人將聖人之道比作催發生機、點染萬物的春風。這其實是一首寓理趣於形象之中的哲理詩。

[作者簡介]

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學家。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別稱紫陽,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他是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也寫過一些好詩,善於寓哲理於形象,以《春日》、觀書有感》等較著名。

各位老師可以作爲參考使用。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13

  教學要求:

1、在學生自讀的基礎上,結合閱讀“譯文”弄清詩句的意思,感受詩歌的意境。

2、引導學生多誦讀,體味詩的意蘊,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

3、收集一些自己能讀懂的古詩,增加語文積累。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簡介《涼州詞》。

“涼州詞”是涼州歌的唱詞,不是詩題,是盛唐時流行的一種曲調名。開元年間,隴右節度使郭知運蒐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譜,進獻給唐玄宗。玄宗交給教坊翻成中國曲譜,並配上新的歌詞演唱,以這些曲譜產生的地名爲曲調名。後來許多詩人都喜歡這個曲調,爲它填寫新詞,因此唐代許多詩人都寫有《涼州詞》。

王之渙這首詩寫戍邊士兵的懷鄉情。寫得蒼涼慷慨,悲而不失其壯,雖極力渲染戍卒不得還鄉的怨情,但絲毫沒有半點頹喪消沉的情調,充分表現出盛唐詩人的廣闊胸懷。

首句“黃河遠上白雲間”抓住遠眺的特點,描繪出一幅動人的圖畫:遼闊的高原上,黃河奔騰而來,遠遠向西望去,好像是從白雲中流出來的一般。次句“一片孤城萬仞山”,寫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環抱下,一座地處邊塞的孤城巍然屹立。這兩句,描寫了祖國山川的雄偉氣勢,勾勒出這個國防重鎮的地理形勢,突出了戍邊士卒的荒涼境遇,爲後兩句刻畫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個典型環境。

在這種環境中忽然聽到了羌笛聲,所吹的曲調恰好是《折楊柳》,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離愁。古人有臨別折柳相贈的風俗。“柳”與“留”諧音,贈柳表示留念。北朝樂府《鼓角橫吹曲》有《折楊柳枝》,歌詞曰:“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兒。”歌中提到了行人臨去時折柳。這種折柳贈別之風在唐代極爲流行。於是,楊柳和離別就有了密切的聯繫。現在當戍邊士卒聽到羌笛吹奏着悲涼的《折楊柳》曲調時,就難免會觸動離愁別恨。於是,詩人用豁達的語調排解道:羌笛何須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楊柳》曲調呢?要知道,玉門關外本來就是春風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楊柳可折!說“何須怨”,並不是沒有怨,也不是勸戍卒不要怨,而是說怨也沒用。用了“何須怨”三字,使詩意更加儲蓄,更有深意。

三、四兩句,明代的楊慎認爲含有諷剌之意:“此詩言恩澤不及於邊塞,所謂君門遠於萬里也。”(《升庵詩話》)中國古代詩歌向來有“興寄”的傳統,更何況“詩無達詁”,我們認爲讀者未嘗不可這樣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確有此意。

四、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一)教師活動設計

1.從故事入手,激發學生興趣,同時交代時代背景,便於學生理解。

2.啓發學生交流自學成果,鼓勵他們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3.有重點地討論學生提出的問題,相機點撥學生體會詩的意境。

(二)學生活動設計

1.自己查找資料,自學古詩,並提出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

2.通過小組討論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不能解決的全班討論解決。

第二課時

學習《出塞》

1.讀課文,解題。

塞:關塞,邊塞。你怎麼理解題目?

簡介作者王昌齡,唐代著名的詩人。字少伯,很有才華,曾中進士,擅長“七絕”,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稱。今天學的是他最著名的一首詩。

2.教師範讀課文。

3.交流自學體會。

4.提出問題,教師歸納,集體解決。

(l)秦時明月漢時關:(學生理解不了。教師提示講解)這一句應用了一種古修辭方法(“互文”),應當理解爲“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也就是說,明月照在關塞上的景象,自秦漢一來,一直如此。

(2)萬里長征人未還;表面意思是,萬里遠征的人還沒有回來。實際上是說,戰亂終年不止,遠征的戰士還沒有返回家園。

(3)教師簡介“龍城”“飛將”“胡馬”“陰山”等詞語。以利於學生理解這兩句詩。

5.體會詩的意境。

(l)讀了這首詩你有什麼感受?(古代戰亂不斷髮生,百姓苦不堪言;盼望能有飛將軍重出,救百姓於水火;這首詩意境深遠,言少意多。)

(2)你覺得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6.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體會作者渴望出現英勇善戰,體恤士卒的將帥,鞏固邊防的心情。

7、佈置作業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認識“古、詩”等13個生字。會寫“古、聲”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重難點】

識字寫字和朗讀背誦。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導入

1、小朋友們,學了前面的幾篇課文,你覺得春天是怎麼樣的呢?

2、古代的人啊,跟小朋友一樣也非常喜歡春天!所以他們寫了好多好多的

詩篇來歌頌春天、讚美春天,今天老師就和小朋友一起去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板書課題,認讀生字“古、詩、首”。)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題。(區分“春”“村”的讀音)

2、自讀古詩,自學生字。

⑴ 學生藉助拼音讀古詩。

⑵ 準確認讀詩中的生字。

三、試讀課文、讀出詩韻

1、師範讀。(注意讀好韻腳“曉、鳥、少”和“天、煙、鳶”。)

2、學生跟師讀。

3、指名讀。

4、師生對讀。

5、學生齊讀。

四、認讀、識記生字

1、指名拼讀生字。(領讀)

(注意讀準“詩、首、處”和“村、醉、散”的聲母。)

2、齊讀生字。

3、引導學生識記生字:

⑴ 自由記生字。

⑵ 共同探討識記生字的辦法:

比如:“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改一改”等。

自──首 舍──古 讀──詩 醒──醉

睡──眠 屋──居 親──童 外──處

對──樹──村 閃──問──間──聞

五、鞏固生字

1、認讀生字卡片。

2、讀詞語鞏固生字:

兩首古詩 一首兒歌 冬眠 到處 見聞

鄉村 居住 煙花 童話 散步

六、指導寫字

1、書寫生字“古、聲、多”。

2、觀察生字的結構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書空生字筆順,並逐一指導。

古:橫要長而凸。

聲:上爲“士”,上橫長,下橫短。

多:上下兩部分一樣,但位置要注意必須寫成“一上一下,上小下大”。

3、生練習書寫。

第二課時

一、複習

1、齊讀生字。

2、開火車讀生字。

二、朗讀感悟、理解古詩

1、看課文插圖,聽配樂朗誦。

2、全班齊讀《春曉》、《村居》。

3、學生自由讀,思考:我從中讀懂了什麼?體會到了什麼?

4、交流彙報自讀情況,並提出不理解的問題。

5、分小組討論疑難問題。

6、反饋釋疑,教師對重點問題進行簡單講解或點撥。

三、背誦古詩

1、指導朗誦(感悟詩人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⑴ 師範讀。

⑵ 自願讀。

⑶ 比賽讀(同桌賽、小組賽)。

2、背誦古詩。(指名背、小組背、齊背、師生對背等。)

四、指導書寫

1、口頭擴詞:

古( )( )( ) 聲( )( )( )

多( )( )( ) 處( )( )( )

知( )( )( ) 忙( )( )( )

2、書寫生字“處、知、忙”。

3、觀察生字的結構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書空生字的筆順,並逐一指導。

處:半包圍結構,捺要拖長、“包住”。

知:左右結構,“口”在右邊偏下。

忙:左右結構,“豎”要垂直且稍長。

4、學生練習書寫,師巡視、指導。

五、擴展活動

班裏開展一次放風箏活動。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15

【學習目標】

1、認識古、詩等13個生字,會寫古、聲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和朗讀背誦。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今天老師爲大家帶來一位小朋友,一起先聽聽他的自我介紹吧。

放錄音:嗨,我是古詩博士,非常高興認識你們。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學習,在學習之前,我想和你們進行一場背詩比賽。

小博士要求:

1、任意背一首詩,開火車背。

2、別人背過的不能得復背。

教師小結背詩比賽:同學們表現很棒,教師也想背了,想不想聽呢?

二、朗讀古詩,學習生字

1、詩背古詩,請同學評價後,讓學生自讀《春曉》、《村居》。

2、師:這兩首古詩的題目分別是──指名讀,區分春、村的讀音。

3、出示生字:

⑴ 先讓學生藉助,拼音讀一讀。

⑵ 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學生字。

⑶ 小組交流自學情況。

⑷ 小組彙報,全班交流。

4、鞏固識字。

5、比賽背。

二、鞏固生字

1、出示詞語:

指讀。

搶讀。

同桌互讀。

2、比賽:

出示字卡,打亂順序,分別發給四個小組,讓小組合作,按詩句的順序擺一擺。

三、寫字

逐一指導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