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語文

有效性的識字教學

語文2.4W

《國小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國小階段,學生要認識3500個漢字,1—2年級,認識1600—1800個常用漢字。這樣大的識字量,對教師是一個考驗,一個挑戰。在我們的識字課上,這樣的情景屢見不鮮:老師口乾舌燥,學生卻興趣索然;老師面面俱到,識字效果卻不如人意;老師反覆強調,學生卻分辨不清。這樣的教學令人頭疼,我們期待有效的識字課堂。怎樣才能收穫紮實、有效、樂學的識字教學呢?

有效性的識字教學

一、潛心鑽研文本,梳理識字信息。

語文姓“語”。閱讀教學是這樣,識字教學更是如此。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說,沒有對文本這個例子的反覆認識、誦讀、感知,就沒有日後的積累成誦。新課程給教師提供了一個很大的文本研讀空間,需要老師沉下心,細細研讀文本。作爲低段識字課,我們在鑽研文本時一定要關注:

1、文本的字音困難。

識字、把課文讀正確,是學生初讀課文的“攔路虎”,也是低段學習的重要任務。本學期,我經歷了一次難忘的磨課,作課一年級下冊《美麗的小路》。在反覆解讀《美麗的小路》一文時,我發現,本文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說,篇幅長,很難讀。

1)句子難讀。文中有很多長句,如:“朋友們都喜歡在美麗的小路上散散步,說說話。”“鴨先生推來一輛小車,拿來一把掃帚,認真地清掃小路上的垃圾。”

2)詞語難讀。如“鵝卵石、灑水壺、一輛小車、一把掃帚”等。

3)有很多帶“啊”的變音的句子。 如“美麗的小路不見了。”“呀,美麗的小路怎麼不見了?”“咦,美麗的小路哪兒去了?”“天哪!我的美麗的小路呢?”“啊,多美的小路啊!”“美麗的小路好香啊!”“美麗的小路好亮啊!”等大量感嘆句、問句的出現。

2、文本的字形特點

中國漢字蘊藏着巨大的智慧,根據構字特點,識記字形,是有效的識字方法。第二冊《識字4》中的字形就很有特點,有形聲字:蜻蜓、蝴、蚯、蚓、螞、蟻、運、蝌、蚪、蜘、蛛等,還有會意字:網。一位老師就根據形聲字的特點,將它們組合在一起教學,起到了較好的效果。環節如下:

師:( 課件出示圖和動物名字)你找到了哪些小動物?生認讀動物的名字。

師:請你們再看看這些有趣的名字,你有什麼發現?

生1:都是“蟲”字旁的字。

生2:都是動物。

生3:都是左右結構。

師:觀察得真仔細。蟲字旁的字大都跟昆蟲、小動物有關。觀察一下“螞、蟻”二字,因爲是昆蟲,所以左邊是蟲字旁,右邊呢?你有什麼發現?

生:我發現:馬和螞的讀音相同,義和蟻的讀音相近。

師:對了,像這樣,在一個字當中,一部分表示字的意思,另一部分表示讀音,這樣的字叫——形聲字。漢字中有許多形聲字,抓住這個特點可以幫助我們牢牢地記住這些字。

生開火車讀形聲字。

3、文本的構詞特色

反覆朗讀課文,發現文本特點,挖掘文字背後隱藏的特有的語文現象,才能創造性地運用文本。在鑽研《美麗的小路》一課時,我發現課文的詞語極有特色。文本中有很多輕聲的詞語,而這些詞語又有各自的結構特點,如:

乾乾淨淨、花花綠綠(AABB式,重疊的第二個字爲輕聲。)

捂上了鼻子、皺起了眉頭、一拍腦袋(都是動作,表示人身上器官的詞語,末尾一個字爲輕聲。)

散散步、說說話、澆澆水、洗洗澡(AAB式,第2個字爲輕聲。)

鹿先生、兔姑娘、鴨先生(表示稱呼的二個字爲輕聲。)

一把掃帚、一輛小車(一組量詞的運用。)

二、強化目標意識,確定識字力點。

整體決定成敗,細節彰顯精彩。一堂好課需要有明確的目標預設,首先老師要有較強的目標意識。黃永敏老師認爲,在備課時,老師要問自己兩個問題:

1、學什麼?一堂課,必須要知道到底學什麼?是語言上的規範?是閱讀中的感悟?是識字、寫字、學詞、學句,還是其他的什麼?必須要有明確的目標意識。

2、練什麼?對於低段學生來說,識字、寫字、落實詞句的理解,這些基本的技能必須要掌握。

對於識字課,老師更要從字的音、形、義上明確任務,有所側重,而不是平均用力。有了這樣明確的目標意識,課堂纔不至於上成大雜燴,大鍋燒,才能紮實地植根於語言文字,促進學生的語文發展。因此,對於文本中挖掘呈現的豐富的原始材料,要篩選、梳理、加工、整合,而不是一股腦兒的搬運。

《美麗的小路》一課,詞語教學就經過3次較大的變動。第一次試教,我把它們一塊兒集中出現的:

第一組:堆積 推車 奇怪 趕來 不久 鹿先生慢慢地乾乾淨淨

第二組:鵝卵石 灑水壺 一輛小車 捂上了鼻子皺起了眉頭一拍腦袋

第三組:散散步 說說話 澆澆水 洗洗澡

第二次試教時,我作了這樣的修改:

第一組:堆積推車 奇怪趕來 不久

慢慢地 鵝卵石 灑水壺

一輛小車 一把掃帚

第二組: 鹿先生

捂上了鼻子 皺起了眉頭 一拍腦袋

花花綠綠 乾乾淨淨

散散步 說說話 澆澆水 洗洗澡

經過反覆修改,我將詞語這一塊的教學內容確定爲:

第一組:堆積推車奇怪趕來不久慢慢地

鵝卵石灑水壺 一輛小車乾乾淨淨

第二組:皺起了眉頭捂上了鼻子一拍腦袋

散散步說說話澆澆水洗洗澡

我認爲:本課詞語教學一塊可以輕聲詞語的練讀、積累爲主。目標預設爲:讀正確文中的輕聲詞語,感受輕聲詞語的朗讀美。第一次教學時,識字教學有特點,但特點不明顯,詞語很多且雜。經過修改,第二次語教學有了明顯的教學特色,也比較系統,但給人的感覺是一大串詞語的堆砌。什麼都想抓,肯定什麼都抓不好。對於教學目標應有所選擇,有主有次,然後舉一反三。第三次教學時,第一組詞語以學習文中出現的生字爲主目標,在讀中讀準字音,認識自形,對字意有所瞭解。第二組詞以練習輕聲爲主目標,讀準字音,瞭解字意。這樣,識字教學目標明確、簡單,也有了特色,顯得清爽、乾淨,達到了較好的預期效果。

三、依據識字要點,實施有效策略

低年級識字教學要以課堂爲主陣地,探究多種識字方法。在識字中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引導他們自己觀察,自己比較,自己思考。教會學生用眼去看,用心去記。學生的思路是很開闊的,大多可以通過自己的觀察想出記字辦法。

1、調動感官,多樣化識記生字。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國小生往往用形象、色彩、聲音來進行思維。”根據這一特點,在識字教學中,我們常常要藉助圖片、音樂、遊戲等手段,以求識字更優化

1)識字生活化,發展語言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爲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最近筆者聽到一位老師在作課第二冊《識字3》時,利用課前蒐集到的大量雲、霧、霞等自然現象的圖片,藉助一張張鮮活直接的圖片認識生字,再配以老師生動形象的解說,使學生在不知不覺、在增長見聞、在拓展生活視野中記住了生字的音、形,瞭解了字義。這樣的方式直觀、形象,又充滿生活氣息。

2)識字色彩化,發展視覺空間能力

兒童總是喜歡色彩鮮亮、畫面感強的東西,利用這一特點組織識字教學,比如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寫一寫漢字的筆順;給漢字配上一幅畫面等,當抽象的字符變爲一個個美麗的彩色記號或圖畫時,兒童的無意注意也得到了很好的發揮,這種符合兒童認知特點的識記比老師直接灌輸給他的要深刻得多。

3)識字兒歌化,發展音樂能力

兒歌琅琅上口,生動有趣,是一種將所學內容本身轉化爲音樂智慧的最便捷、最直觀的形式,一旦記住便永久難忘。對於愛說愛唱的一年級孩子來說,兒歌是他們喜聞樂見的一種形式。在識字教學中,筆者運用了大量的兒歌,起到了較好的效果。如在教學“渴”和“喝”兩個極易混淆的形近字時,我是這樣處理的:

師:口渴的時候,你最想幹什麼?

生1:我想喝水。

生2:我想喝飲料。

師:(出示生字卡片“渴”)口渴的時候,老師也特別想喝水。看看這個“渴”字,你能編一句順口溜來記住它嗎?

生:口渴想喝水。

生2:渴,渴,渴,渴了請喝水。

師:真棒,這麼一說,我就記住了“渴”是三點水旁,那誰能給它的雙胞胎兄弟“喝”也來編一句順口溜,讓人一下子就能把兩兄弟分清楚呢?

生:“喝”是口字旁,我這麼編:喝水要用口。

師:這真是記字的好方法,我們把這兩句順口溜加在一塊兒就能分清“渴”和“喝”了,我們一起來念一念吧!“口渴要喝水,喝水要用口。”

4)識字遊戲化,發展肢體運作能力

興趣是激發兒童從事學習的動力。玩是孩子的天性,兒童喜歡模仿,喜歡重複,喜歡錶現。教師在教學中要利用遊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符號的興趣,如:猜字謎,找朋友、風車轉轉……將這些遊戲引入課堂,使課堂成爲學生學習的樂園。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了遊戲的樂趣,對識字就會興趣濃厚。

2、結合語意,在語境中多次復現。

大量的生字在課文中出現,學生回生很快。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發現告訴我們,人的遺忘規律是先快後慢的。利用遺忘規律,在教學中將文中的生字詞多次復現,是認識生字、理解生字、運用生字的重要途徑。筆者在教學《荷葉圓圓》一課時,有這樣的一組環節:

環節一

師:這篇課文裏有幾個詞老師特別喜歡,你們喜歡嗎?

(出示第一組詞):躺 立 蹲 捧 遊 眨 展開

生齊讀詞語。

師:這些詞語可有意思了,來,我們給它加上動作讀讀看。老師讀詞語,看誰的動作做的最棒!

師讀詞生做動作……

環節二

師:同學們加上動作學習生字真有趣,下面這組詞呢,誰能美美地來讀一讀,讀出詞語的意思來。

亮晶晶 笑嘻嘻 遊淶游去 放聲歌唱 透明的翅膀 很美很美的水花

……

環節三

學習小水珠一段:

師引:讓我們閉上眼睛,現在我們就是那一顆最漂亮的小水珠了,躺在這綠綠的、圓圓的荷葉上。這時候,風姐姐輕輕一吹,我們就隨着風搖啊搖啊,像躺在搖籃裏一樣。什麼感覺?

生1:很舒服

生2:像要睡着了一樣。

師:難怪,小水珠會把這荷葉當作自己的搖籃(課件隨機把“躺、眨、搖籃”變紅。)躺在搖籃裏的小水珠,你來讀一讀吧!

生極具靈性地朗讀課文。

這樣一段話的朗讀和感受,因爲有了環節1的識記生字、做動作理解,有了環節2的美讀鋪墊,顯得水到渠成,情到而詞發。也因爲有了環節3的情感朗讀運用,使得文中的生字詞語“蹲、眨”在學生的情感朗讀中一次次地復現,相信這些動詞已經具化爲一個個具象的動作。

3、 廣開渠道,有效利用相關資源。

語文是母語教育,豐富多彩的生活爲學習語言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教師要充分,合理地安排,恰當地運用,使之貫穿於學生的生活,使課堂能兼容更廣闊的世界,變苦學爲樂學。我校一位老師作課第二冊《識字4》,在學習理解“蚯蚓土裏造宮殿”一行裏的“宮殿”時,她是這樣安排環節的:

男女生問讀“蚯蚓土裏造宮殿”,

男生齊問:蚯蚓土裏幹什麼?

女生齊答:蚯蚓土裏造宮殿。

師:宮殿就是皇宮,蚯蚓造宮殿用我們人的話來說就是在幹什麼?

生1:就是造房子。

生2:就是建造它們的家。

師繪聲繪色地描述:(出示圖片)這就是蚯蚓的房子,你看,蚯蚓家有好幾間房呢。這間大的是他們家的客廳,左邊的這一間是蚯蚓爸爸、媽媽的臥室、這間最小的呢,就是小蚯蚓的臥室,你喜歡蚯蚓造的房子嗎?同學們要想了解更多蚯蚓的知識,老師手中的這本《蚯蚓的日記》就會告訴你很多,小朋友可以去多看看象這樣有意思的課外書。

這樣的識字教學豈止僅僅是識字,它已經將喜歡漢字、喜歡閱讀的根深深地植入學生的心裏。

4、有效整合,努力構建科學課堂。

課堂不是建在沙漠上的海市蜃樓,課堂需要有效的整合。《美麗的小路》篇幅長,句子難讀。第一次備課,在初讀課文環節,我採用學生聽讀和自由讀的方法進行初步感知,把課文讀正確的目標沒有落實。第二次備課,我增加了一個指名學生逐段讀課文的環節,在讀文時一邊正音。這樣學生課文雖然讀好些了,但相當耗時,需要7-8分鐘,加上前面的聽讀、自由讀,初讀課文就花了將近半節課的時間。

最後,我採用長文短教的策略。學生聽老師範讀課文後,再自由讀文,引出對生字詞語的學習和輕聲詞語的練讀。然後引導:像這樣的輕聲詞語放在課文裏你還會讀嗎?你看——(老師出示句子:朋友們都喜歡在美麗的小路上散散步,說說話;提着灑水壺,給花兒澆澆水,給小路洗洗澡。)學生練讀帶輕聲詞語的句子。老師再次引導:像這樣帶輕聲的句子課文中還有好多呢?同學們來找一找,讀一讀吧!

從教學實效看,這樣的教學策略濃縮課文,學生的注意力聚焦在學生真正有困難的內容,爲課堂贏得了寶貴的時間。更爲重要的是,這個環節的.設計,由生字-輕聲詞語-輕聲句子,既體現了“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特點,同時,也是對所學的輕聲詞語的運用、落實和鞏固。

教學方法本身都是正確的,沒有完全正確的,也沒有完全錯誤的,關鍵在於在對待具體的教學內容上,我們選用的最適合的方法就是最好的策略。

5、情感激勵,關注學習狀態。

爲使教學預設能有效完成,課堂精彩生成,我們還需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課堂上適時、適當地運用激勵策略是提高學生的學習精神面貌的良藥。

①你可真能幹,這個字的後鼻音讀得很到位。

②你真棒,小手放得那麼平,我獎勵你讀這句話。

③別人讀的時候,你聽得可認真了,你會學習。

類似於這樣的話,老師將自己的要求隱含在對某一學生的激勵性的話語中,對被表揚的學生來說,是一種激勵;對其他學生來說,是一種影射,也是很好的榜樣示範。

四、就地取材,拓寬識字領域。

大量的識字擠壓我們有限的課堂,枯燥的識字只能使我們成爲識字的奴役。我們要將有限的課內變爲無限的課外,變苦爲樂,變識字要求爲識字興趣,就地取材,拓寬識字領域,將快樂識字進行到底。如:

1、做字卡,編識字歌,在遊戲中享受識字的快樂。將自己課外認識的字剪貼下來,做成一張識字剪貼報,在班級中展示。

2、充分利用校園文化資源引導學生識字。如:教室的園地、校園裏的宣傳牌、告示牌、校園櫥窗裏的標語。和學生一起走在校園裏、走廊上時,經常問問,這兒寫的是什麼?讓學生覺得每一處、每一景都可以識字。

3、比賽,讓孩子享受成功的快樂。如識字大王小比賽,見縫插針。讓孩子在比賽中感受識字的魅力,知道認識很多字是很能幹的表現。活動是兒童生活的一部分,在識字中,注意和社會生活相溝通,以吸收各種信息。

4、與家長取得聯繫。識字還要和家長經常溝通,形成家校合力,督促識字困難生。本學期,本人採取晨讀單的形式將每週要求會認讀的詞語羅列出來,作爲學生每日晨讀的內容,使生字在每次的晨讀中不斷復現,同時,也方便家長了解孩子在校表現,及時督促。

小小漢字,奧妙無窮,她凝聚着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與智慧。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識字教學是低段學習重點,老師要把好這個關,做好引領人,識字教學要結合學生的思維特點,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使學生積極地參與識字教學,使枯燥的識字教學成爲培養學生髮現興趣和熱情探索的熱土,識字教學的有效性才能得到生動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