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語文

將相和於永正教學實錄

語文8.74K

第一板塊 梳理文章 練習歸納

將相和於永正教學實錄

師: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課文,題目是《將相和》。大家已經讀過課文,文中的將和相分別指誰?

生:將指的是廉頗,相指的是藺相如。

(板書“廉”和“藺”,講解容易寫錯的筆畫。)

師:《將相和》是一個大故事,裏面包含了三個小故事。第一個故事是什麼?

生:完璧歸趙

師:第二個故事呢?

生:澠池會上

師:你也用了四個字,很好。還有其他說法嗎?

生:澠池之會

師:你的說法更好,加上一個“之”字讓我們感受到這是一個古代的故事。第三個故事是什麼?

生:負荊請罪

教師依次板書小標題)

師:能不能針對“完璧歸趙”提幾個問題?

生:爲什麼要把和氏璧還給趙國?

生:誰讓和氏璧回到了趙國?

生:和氏璧如何回到趙國?

生:和氏璧怎麼會送到秦國去的?

(教師隨機板書:誰 如何做 結果 原因)

師:我們學着剛纔的樣子再針對澠池之會提問。

生:誰和誰相會?

生:相會時做了些什麼?

生:爲什麼會在澠池相會?

生:澠池相會的結果是什麼?

師:針對第三個故事可以怎麼問?

生:誰負荊請罪?

生:在哪裏請罪?

生:請什麼罪?

生:如何請罪?

生:請罪的結果是什麼?

(教師隨機板書:誰 做了什麼 結果 原因

誰 如何請罪 結果 原因 地點)

師:請大家觀察板書,說說你發現了什麼?

生:每組問題中都有人物,都有原因,都有結果。

師:是的。所以當你在歸納一個故事的大致內容時可以從以上幾個角度思考,組織語句。接下來,請大家從三個故事中選擇一個,同桌合作將其大意寫下來。

(學生練習)

生:我寫的負荊請罪的'故事。廉頗覺得自己爲了爭一口氣,不顧國家利益很不應該,所以揹着荊條到藺相如家裏請罪。最後他們成爲了好朋友。

師:如果你能把廉頗怎麼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也寫出來,就更好了。

生:藺相如的話傳到了廉頗的耳朵裏,廉頗覺得自己不顧國家的利益是不對的,於是揹着荊條來到藺相如的面前請罪,最後他們成了好朋友,齊心協力保衛趙國。

師:藺相如到底說了什麼話呢?

生:廉頗因爲職位比藺相如低所以不服氣要和藺相如作對。而藺相如說,不能因爲私人恩怨影響國家利益。後來廉頗覺得自己做錯了,就到藺相如家負荊請罪。

師:請大家把掌聲送個這位同學。

(學生鼓掌)

師:大家知道爲什麼要爲他鼓掌嗎?

生:因爲他把故事的前因後果還有過程都交代得很清楚。

師:誰來交流完璧歸趙的故事大意。

生:藺相如奉趙王之命帶着和氏璧來到秦國,但是他看出秦王沒有用璧換城的誠意,於是用自己的機智保住了和氏璧,也保住了自己的生命。

師:掌聲送給這位同學。哪位同學來交流澠池之會的大意。

生:秦王約趙王在澠池相會。秦王爲了羞辱趙王,叫趙王鼓瑟,藺相如爲了挽回趙王的面子,逼秦王爲趙王擊缶。結果秦王沒有佔到便宜。

師:剛纔發言的幾位同學都能利用我們講過的方法,將故事大意歸納得非常好。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進一步瞭解藺相如和廉頗的特點。

第二板塊 比較句子 感受人物

(學生朗讀句子:

廉頗很不服氣,他對別人說:“我廉頗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麼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我碰見他,得給他個下不了臺!”)

師:從這段話中,你覺得廉頗是怎樣的人?

生:廉頗對自己很自信。

生:廉頗爭強好勝。

生:廉頗有些小氣

師:大家是怎麼得出這些結論的?

生:我從“很不服氣”這個詞中感受到廉頗好勝心強。

師:你依據文中字詞談感受,真不錯。

生:我從“戰無不勝”這個詞語中感覺到廉頗有些驕傲自大。

生:我從“他藺相如有什麼能耐”中的“他”感受到廉頗的爭強好勝。

師:你對語言真敏感。這句話中多一個“他”和小一個“他”,讀出來效果完全不一樣。

(教師範讀,學生比較。)

師:類似的不起眼的字還有,請大家關注這個“爬”字。從這個字裏,你們能感受到什麼?

生:可以感受到廉頗的不屑。

師:是啊,藺相如出身卑微,廉頗很瞧不起他。讓我們帶着這些閱讀體會再讀句子。

(學生朗讀)

師:請大家再讀描寫藺相如的句子。

(學生讀:這話傳到了藺相如耳朵裏,藺相如就請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頗見面。)

師:大家讀這句話時,聲音怎麼變輕了?

生:因爲廉頗的話要讀出不服氣,所以讀得響。藺相如不願意和廉頗發生衝突,所以要讀得輕一點。

師:從這句話中,你能感受到藺相如的什麼特點?

生:我覺得藺相如有些膽小,竟然爲了不和廉頗見面而不上朝。

師:你的感覺很對。藺相如不僅不敢上朝,他還怎麼做?再讀下面句子——

有一天,藺相如坐車出去,遠遠看見廉頗騎着高頭大馬過來了,他趕緊叫車伕把車往回趕。

師:從句中找出描寫藺相如膽小的詞語。

生:我從“遠遠”中感覺,兩個人離得很遠時,藺相如就已經害怕了。我從“趕緊”中感受到藺相如當時很緊張。

師:你分析得真清晰。所以我們在讀文章的時候要特別注意這些細節描寫,因爲它們能將人物特點表達出來。

藺相如真的是一個膽小的人嗎?請大家讀句子——

他理直氣壯地說:“我看您並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現在璧在我手裏,您要是強逼我,我的腦袋和璧就一塊兒撞碎在這柱子上!”

師:這話是對秦王說的,秦國當時是個大國,而藺相如只是趙國一個小官。他居然敢這樣對秦王說話,說明他的膽子並不小。再請大家讀句子——

藺相如說:“您現在離我只有五步遠。您不答應,我就跟您拼了!”

從這句話中你能感覺到藺相如膽小嗎?

生:不能。

師:非但不能,還能感覺他的膽子——

生:很大。

師:甚至連——

生:死都不怕。

師:再次讀這些句子。

(學生朗讀)

師:作者先是寫藺相如膽子大,後來又寫他膽子小。藺相如到底是膽大還是膽小?

生:我覺得藺相如膽子很大。

師:下面我來扮演藺相如手下的小官,請同學來扮演藺相如,解釋一下膽大膽小的問題。

(隨機挑選學生)

師:藺大人,你連秦王都不怕,怎麼現在會這樣怕廉頗呢?

生:秦王我都不怕,會怕廉將軍嗎?大家知道,秦王不敢進攻我們趙國,就因爲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如果我們倆鬧不和,就會削弱趙國的力量,秦國必然乘機來打我們。我所以避着廉將軍,爲的是我們趙國啊!

師:你太厲害了,用課文中的句子就解答了疑問。通過比較句子,我們對藺相如有了更清楚的瞭解。請大家再找出一些前後對比的句子,分析一下廉頗的特點。

(學生找句子)

生:我找到了“廉頗靜下心來想了想,覺得自己爲了爭一口氣,就不顧國家的利益,真不應該。於是,他脫下戰袍,背上荊條,到藺相如門上請罪。”和“我廉頗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麼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我碰見他,得給他個下不了臺!”前面一句寫出了廉頗覺得自己錯了,後面一句寫廉頗高傲。

師:如果能按照句子在文中出現的順序來分析,會更好。

生:“我廉頗攻無不克”這句話寫出了廉頗一開始自大好勝的一面。而後面的句子則讓我們感受到他知錯能改。

師:你分析得真棒。通過比較句子,我們對廉頗和藺相如有了更真切的感受,感受到一個人物身上存在着多種特點。

再請大家讀句子——

趙王封藺相如爲上卿,職位比廉頗高。

廉頗很不服氣。

能否用關聯詞將這兩句話連接起來?

生:因爲趙王封藺相如爲上卿,職位比廉頗高。所以廉頗很不服氣。

師:課後有道習題問我們,三個故事是什麼關係,現在你們看得出第二個故事和第三個故事之間的關係了嗎?

生:是因果關係。

師:因爲藺相如立功被封賞,所以引起了廉頗的妒忌所以第一第二個故事和第三個故事形成了因果關係,正是有了這層關係,三個故事也就能合在一篇文章中。這些結論都是我們通過仔細品讀句子得到的。可見,抓住關鍵詞讀懂句子是閱讀的一個好方法。

第三板塊 比較原文 拓展視野

我還找到了這三個故事的原文,選了一段給大家看看:

藺相如前曰:“趙王竊聞秦王善爲秦聲,請奏盆缶秦王,以相娛樂!”秦王怒,不許。於是相如前進缶,因跪請秦王。秦王不肯擊缶。相如曰:“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張目叱之,左右皆靡。於是秦王不懌,爲一擊缶。

(學生結合註釋自學)

師:這段話與那段話相對應?(交流,出示相應課文)原文比課文多出了什麼內容?

生:多了“左右欲刃相如”。

師: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生:就是說旁邊的衛士要殺藺相如。

生:還多了“左右皆靡”。

師:請解釋一下。

生:旁邊的衛士都退下了。

師:爲什麼會退下?

生:因爲他們被藺相如無畏的樣子震懾住了。

師:“相如張目叱之”就是這個意思。可見,原文寫得更爲細緻精彩。司馬遷還說,相如一奮其氣,威信敵國,退而讓頗,名重泰山,其處智勇,可謂兼之矣!如果大家有興趣,以後可以買王伯祥先生註譯的《史記選》來讀。

最後留兩項作業給大家,同學們可以從中挑選一個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