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藝術

古城鳥籠的藝術價值

藝術3.25W

鳳朝陽等造型在冬日的陽光下栩栩如生。四川郫縣古城鎮鳥籠編制歷史,從三國時期流傳至今,是中國西部獨一無二的“鳥籠之鄉”。“鳥籠製作技藝”先後被列入成都市和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古城鳥籠的藝術價值

“別看這些小小的鳥籠,可是全國鳥籠製作川派、京派、蘇派、粵派四大派系中川派的代表,我們郫縣古城鳥籠在國內供不應求,更是遠銷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地,給古城的村民帶來了可觀的收入。”多年從事鳥籠編制的王先生告訴記者,古城除了竹編外,草編、棕編也非常著名,古城爲此被譽爲“三編之鄉”。

爲了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加快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居家靈活就業,拓寬鎮域居民增收致富渠道,古城鎮着力規劃發展以鳥籠爲主的竹編、草編、棕編“三編”文化產業。進行統一的品牌營銷策劃,打造完整的集養鳥、馴鳥、飼鳥、棲鳥、賞鳥、鬥鳥爲一體的產業鏈。同時,結合每年全國各地舉辦的.愛鳥周和觀鳥活動,在條件成熟時,舉辦“中國四川鳥籠文化藝術節”,同步帶動草編、棕編髮展。

近年來,鳥籠的藝術價值越來越被市場認可,海內外的華人收藏者絡繹不絕。古城鎮已制定了近遠期目標,在已成立鳥籠工匠協會的基礎上,將加快成立古城鳥籠專業合作社或古城鳥籠股份有限公司,預計今年年底前啓動1200平方米鳥籠文化研發展示中心,以及鳥籠工匠生產生活聚集區建設,聚集鳥籠製作工匠50戶120人以上,新增鳥籠從業人員200人以上,力爭今年實現鳥籠產業銷售收入5000萬元以上。

古城鎮相關負責人介紹,到2016年,以鳥籠爲首的三編展示交易中心建成後,將可帶動300戶以上農戶從事“三編”產品的製作或貿易。力爭成功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培養大師級工匠10人、高級工藝師50人、一般技師100人以上,銷售收入從2011年的3000萬元增至1億元以上,帶動當地村民就業1000人以上,建成中國西部“鳥籠文化第一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