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書籍

實用的書籍作文錦集六篇

書籍2.62W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可分爲國小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書籍作文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書籍作文錦集六篇

書籍作文 篇1

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教會了我們做人的道理,是通往學習的鑰匙,看書常常讓我廢寢忘食。

我有一本作文書,裏面有很多好詞好句,後來我就喜歡上了看作文書,無聊時間,放學寫完作業的時間都會來看我心愛的書,就這樣一直看,作文就被選上了世界華人作文大賽的第三名。就是因爲看了作文書,我的作文大有進步。

書是良師良母、是哺育我們的營養品,我和書有過很多的故事。

從開始的摺紙書到故事書,後來又到作文書再後來又到名著。記得從開始看故事書時,我每天都看得津津有味,就連晚上也會點着燈看幾眼,然後就會和書一起睡着,後來故事書已經不能再滿足我了,我又開始看作文書和名著之類的,現在的書越來越多,終於可以讓我大飽眼福了。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這些名言名句都是從書上學來的,只要肯學肯讀一定能學到好多。現在,在暑假期間我正在看高爾基寫的《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它們讓我流連忘返,這是一本自傳體小說,希望大家能來讀讀。“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我們把時間慢慢品味,多讀一些有用的書吧!書籍,謝謝你,你讓我的生活變得有趣,你讓我的學習更加充實!

書籍作文 篇2

莎士比亞曾經說過:“書籍是人類的營養品。”細細地品味書中的情節,你就能知道書籍的味道。這種味道,包括着你對書的愛。

我十分喜歡看動物小說《大王——沈石溪》的書,在我的書架中,沈石溪的書佔領了一大塊地域,他的書可以說是五味雜陳,包含着世間的一切滋味。

《象王》這本書中的象王的遭遇,讓我感到很心酸,象王本是象羣中最至高無尚的,可是因爲象王的衰老,又加上母象的繁殖,一些年輕力壯的青年象把象王從這寶座上給狠狠地踢了下來,老象王最後慘死在了象冢當中。讀到故事的結尾,我爲象王而感到可惜,但又感到十分的悲楚。

《牧羊神豹》中的“三點金”也就是這隻牧羊神豹,因爲天性找到伴侶後每週都爲它帶去一隻羊,最後被沈石溪發現後,就被趕到了叢林,爲感謝沈石溪對它幼時的照顧和包容,就抓了幾隻長着鹿茸的鹿給沈石溪。我頓時十分的感動,一隻豹子也懂得感恩。

然而這種情節,每次都會讓我潸然淚下,每一次讀後的那種味道,都讓我難以忘卻,也讓我懂得了世上的酸甜苦辣。

書籍作文 篇3

高爾基曾經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其實我認爲書籍應該也是一位理解我們,與我們相輔相成的朋友。

時光匆匆,書籍陪伴我的日子太多太多,我不得不由衷地向你傾訴:感謝你,我的朋友——書籍。

剛開始時,我並不是熱愛讀書,達到了一打開書就想把它扔掉的地步。不過,過了幾年,當我再次翻開扉頁,細細品味時,文字特有的魅力吸引住了。

翻開書頁,書本原有的一絲淡香,沁人心脾,讓整個人都放鬆下來。我尤其喜愛讀小說,因爲小說總有一種神奇的魔力讓人陶醉其中,心情跟書中人物的情感不斷撥動,享受着書本帶給我的笑與淚。就像在讀《紅樓夢》時總是哀嘆林黛玉對愛情的癡念;就像在讀《失戀三十三天》時總是認同黃小仙對這個社會刻薄而又真實的評價;就像在讀《狼圖騰》總是感嘆人與自然與狼羣的“合作”……在這時,總覺得自己進入了一個新的世界,拋開了繁華的世俗,走入那個心中的平行世界,觸動着心中最角落的情感。感謝你,書籍,讓我的心緒變得寧靜,陶醉在書籍創造出來的新世界中。

書籍,可以使我開拓視野,瞭解跨越古今中外的故事。無論是唐朝的貞觀之治,還是宋朝的靖康之變;無論是西方世界的工業革命,還是麥哲倫環遊地球;無論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還是古埃及高深的金字塔,都讓我領略到了世界的奇蹟,歷史的變遷。感謝你書籍,是你讓我飽覽了中國古代的興衰,和外國世界的變遷。

書籍是傾聽心聲的夥伴。你總是在我心情低迷的時候給我一個發泄口,總是專注地傾聽着我的訴說,用文字的魔力爲我排憂解難。感謝你書籍,讓我消除憂慮的情緒,是我心靈停靠的港灣。

書籍,會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成長,昇華,收穫,蛻變。你珍藏着名人的成功之路,大家告訴人們的人生哲理……這些讓我在潛移默化中成長。感謝你,書籍,是你讓我成長。

我再一次翻開扉頁,心中默唸:感謝你,書籍,我的朋友,我的生活有你才如此精彩。

又一陣沁人心脾的書香,飄入鼻中。

書籍作文 篇4

人們都說:“書是人類的老師。”可是我認爲書的真正價值並不只這些。

我認爲把書當作老師,低估了它的價值。因爲把書當作老師,只能說明你尊敬它,它能給予你知識。可並不能說明它對你的重要性和價值。

我認爲書是人生的導遊,因爲書可以爲你指明人生的方向。歌德曾說:“我們的生活就像一場旅行,理想是導遊者,如果沒有理想,一切將會停止,目標就會喪失,力量也會化爲烏有。”而理想則來源於書籍。那我們爲何不能把書籍理解爲人生的導遊呢?

我認爲書是你迷路時的指南針,因爲在你迷茫的時候只有多讀書,你才知道該向哪裏奮鬥。

我認爲書是你成功的工具,因爲書可以帶你走向成功。

我認爲書是知識的殿堂,因爲書中有着無限的智慧和知識,可以教會你許多你不知道的東西。我認爲這纔是書的真正價值!

書籍作文 篇5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題記

人生道路之漫長,唯知識這條路是必經之路。而豐收知識的前提是要與書籍結伴而行。

與書籍結伴而行——古人的多愁善感

書中之路,蜿蜒曲折,跌宕起伏。在許多古詩詞中,我可以領略到“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的哀愁;我可以感受到“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的淒涼。我可以體會到“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豪情壯志;我可以聯想到“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詩中幾何……行走在這樣一條美妙而又傷感的道路,妙哉!妙哉!吾不枉此行。

與書籍結伴而行——名人的著作

“與書籍結伴”必須先讀許多書;曹雪芹的《紅樓夢》中,人物描寫的細緻入微,就連服飾也都一一道來,不僅是服裝,就連一些小小的禮儀也都寫的繪聲繪色;羅曼羅蘭的《名人傳》中,貝多芬的自身經歷,感動着無數人,米開朗琪羅對藝術的追求,讓人歎服;列夫托爾斯泰的文章,無不使人驚歎,是人震撼。高爾基的《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以小說中的人物自喻,道出了悲慘的經歷,與社會統治的黑暗……行走在這樣一條豐富而又繁榮的道路,觀看人間百態,豐富自我閱歷,吾不枉此行。

與書籍結伴而行——“解題導師”

書,不僅僅用在文科上,理科也同樣需要書,有些題目非常的刁鑽,可能有許多種解法,但想要參透裏面的奧祕,有時可以多看一些書,多學一些解題妙招,例如,多做一些題,多看一些書,仔細,認真的閱讀數中給你的解析,並且做筆記,擴大自己的知識面,發掘自己的能力,從中獲益匪淺。

我所謂的“解題”還有另一種意思,我們可以從書中解決生活中的小問題。譬如,孔子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啊,人的大富大貴權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命運更是如此。如果你富了,貴了就大肆揮霍,坐吃山空,那你就真正的失敗了。行走在這條難題與道理的.辛苦旅程中,吾不枉此行。

與書籍結伴而行——悠悠我心

境由心生,心隨境變,天雨的時候,心晴便是晴;天晴的時候,心雨即是雨。

因爲你積累的多了,不管你遇到怎樣境地,總會想起一些似曾相識的東西來。當你遇到難題,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心裏面油然而生“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當我們突然從難題中解脫出來的時候,我們又會想到:“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行走在這條心靈的道路上,吾不枉此行。

我們所要讀的書,不僅僅是我們真實可感的書,人生是一本書,書中的風景獨好,若停留太久,便不再如以前那樣美好;書中所遇到的人和事都將會被時間一一排列起來,編篡成一個個小故事,我們的書就是我們的人生,與書籍結伴而行,一份難得的好心情;與書籍結伴而行,此爲人生好不一大了樂哉!

書籍作文 篇6

早在之前的讀書交流會上就聽李蓓蓓老師說起過《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了。說它是一本實用性很強的教育類書籍,事例感同身受,道理通俗易懂,毫無說教之詞,非常容易讓人接受。它不像其他教育類的書籍,讀的時候感覺道理很對,可是一旦放下書,卻完全不知從何做起;又或是通篇都是在教家長如何“訓練”孩子;或炫耀自己孩子的成功,讓人看了只會產生自卑感和距離感。這本書真正在教父母如何“教育”孩子。作爲一名承擔着教育29個天真爛漫孩子的年青教師,我怎能錯過這本書?於是我從網上下載了這本書,認真研讀起來。

讀完《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我看到了一位優秀的母親在教育女兒時的濃濃溫情和細膩呵護,看到了什麼是真正的潤物細無聲。她在對女兒的教育中真正貫徹了素質教育,她的女兒不僅成績好,能力強,而且在個性品格上也有着超越年齡的豁達成熟。而作爲母親只是單純地希望這樣的個性和品格能幫助女兒在未來的人生中不吃大虧。

這本書的作者尹建莉女士在書中提出了很多讓人耳目一新的教育原則:如在“不管是最好的管”一文中提出:要尊重兒童,對孩子管制、指導或干涉太多,孩子的許多正常生長秩序被打亂了,孩子就會變得無所適從。在“像牛頓一樣”一文中提出家長要從內心認識到兒童成長需要“試誤”。孩子從生活中汲取的經驗與教訓,比你口頭講一百遍的道理都印象深刻”;在很多家長陪孩子寫作業問題上提出:“不陪才能養成好習慣”,用自己的經驗告訴大家,陪孩子寫作業常常造成孩子的依賴心理,結果適得其反;在我們懲罰不認真的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她給出了“懲罰你,不讓你寫作業”的新理念……很多人們已經習以爲常的觀念,經過尹建莉女士的對比分析,我們才發現原來我們很多時候都做錯了。

又比如在“古詩滋養的孩子”一篇,我就很有共鳴感。在教古詩《畫》和《草》的時候,我極力想把古詩的平仄、韻律、對仗、工整之美解釋給孩子們聽,甚至一字一字地解釋詩句,可是效果卻南轅北轍。於是,我改變方式,讓學生在朗讀中感受詩詞的韻律感,我只講解詩中的重點字詞和整首詩的整體意境。這樣,學生對於詩詞容易理解多了。那尹建莉女士對於古詩又是如何說如何做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在孩子兩三歲前,讀詩不用解釋,只要把讀詩當作唱歌,體會其中的韻律感就行。到孩子四五歲,懂些事情時,再加進“講解”。但這講解一定要簡單,簡要地說一下這首詩的意思,同時把影響到理解的一些詞解釋一下就行了。

比如我在教圓圓背誦“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時,由於詩本身明白如話,只解釋一下什麼是“曲項”就可以了。少解釋不等於不“解讀”。我和圓圓對一些非常美的句子經常會反覆品味,比如看到“青楓江上秋帆遠,白帝城邊古木疏”,會關注它的對仗工整,體會每個用字的精緻;看到“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就想象那樣一種生活場景是多麼樸實有趣。這就是讀詩的享受。但對於每一首詩,我和圓圓更多地是把時間花在一次次的讀和一次次的背誦上。

我們從學習中體會到,大量的朗讀和背誦仍然是學習古詩詞最經典的方法,這是我國傳統的語文教學方法,這個方法最簡單也最有效。“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前人對這一點已總結得很精闢了。

“少講多讀”並沒有影響圓圓對詩歌的理解,我經常發現自己以爲簡要的解釋,有時也是多餘。記得圓圓5歲時第一次讀到“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時,她覺得李白好瀟灑,覺得這首詩特別好玩。我們剛剛讀完,她就對這首詩進行了“改編”——把“李白”改成“圓圓”,把“長安”改成“煙臺”,把“臣”改成“俺”——逗得我一家三口都哈哈大笑起來。無須解釋一個字,我知道她已經理解這首詩了。

我覺得這本書其實很專業,它表面看來都是寫日常的零碎事,其實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的不正是這些事嗎?但作者總能從這些小事中看到深刻的教育問題,並且一層層地分析,一點點引着你走向問題的核心,讓你真正明白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我非常贊成尹女士的這個觀點——“好的教育是沒有痕跡的教育”。希望我能用這種不留痕跡的教育給孩子們一個更舒適、更自由的成長環境。

標籤:錦集 六篇 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