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手工DIY

精選手工作文彙總九篇

手工DIY1.63W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手工作文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選手工作文彙總九篇

手工作文 篇1

我長着一張蘋果臉,裏面有兩顆“水晶葡萄”,還有一個“小櫻桃”。沒錯,它們分別是我的濃眉大眼和櫻桃小嘴,還有那一雙小巧玲瓏的手。爲此,我還有一個引以爲豪的稱號——“手工達人”。

猶記,那次學校要舉辦班容班貌評比。大叮噹讓小叮噹們把自己的手工藝品帶到學校來。我想:soeasy!全靠我的巧手了!一回到家,我就開始爭分奪秒地剪窗花、折千紙鶴。瞧,我正拿出一張正方形紙,開始折千紙鶴呢。我先對摺成三角形,再對摺,讓兩個三角形瞬間變成兩個正方形。我一邊摺紙,一邊爲這雙小巧玲瓏的手感到欣慰。一轉眼就到了最難的一步:要讓這兩個正方形秒變成兩個平行四邊形。“變!變!”一眨眼,兩個平整的平行四邊形就出現在眼前。緊接着,我把平行四邊形的鈍角分別向裏折,再分別折出千紙鶴的頭和尾巴。就這樣,一隻栩栩如生的千紙鶴就在我的巧手中脫穎而出。

雖然這些千紙鶴和窗花在這次的佈置班級中沒有排上用場,但是隻要用心去做,即便沒有用上也是值得回憶的。至今我依然捨不得丟掉那些千紙鶴和窗花。因爲它們告訴我一個道理:只要用心去做任何的一件事,即使沒有任何的用處也是值得的。況且小叮噹們也十分喜歡我折的紙雪球、千紙鶴和非常實用的紙筆蓋……我也非常願意和小叮噹們一起分享我的喜悅。

現在你知道了嗎?我的“手工小達人”的稱號就是這麼得來的。

手工作文 篇2

星期六上午,我和同學在頤堤港商場做出了十字帽。等等,什麼是十字帽?這可是我們研究出來的一種新形狀的帽子。

同學們把所有的材料放在一個桌子上。我仔細地端詳高子暄帶來的舊紙板,它是一個長方形,長方形上突出了一個十字。丁老師不是說要奇思妙想嗎?讓帽子變成這個樣子不就好了嗎?我想。“我們可以利用這個紙板做一個十字帽。”我突然說。余天藝拿着這個紙板折了折,發現它可以折成h形:“我想做成這種形狀。”“我們舉手表決吧。”我說。“同意十字帽的舉手!”只有我和程茗舉起了手。我說:“2比4”。“好吧,那就做這種帽子吧。”“不好粘啊。再問一下,誰想要做十字帽?”我問。“全票通過。”十字帽差點就沒有從我們的手中“誕生”啊!

我用膠水把十字帽固定住。但是“膠水先生”最終被紙板的韌性一分爲二了。這下只能使出終極武器—訂書機了。紙板果然乖乖聽話了。但是這個帽子卻沒有辦法戴起來,我說:“我們在下面安一個圓柱體吧。”我要把圓柱體安上去時,紙又不聽話了,還是得用訂書器。

十字帽的主體終於完成了,我高興地舉着帽子。哦!忘裝飾了!“我剪了一些穗。”何天霖給我了一個驚喜。很好,這個可以貼在圓柱體上了。

十字帽終於誕生了!

高子暄

週六上午,我和其他6位同學相約去頤堤港製作帽子。

人都到齊了之後,我們開始製作帽子。我們幾個人七嘴八舌的討論起來,但是最終都沒有一個很好的方案。突然,吳澍桐看上了我帶來的牛奶箱子,靈機一動,就有了製作帽子的想法。首先,吳澍桐把牛奶箱子裏面的“架子”拿出來,我們一起把這個“架子”粘牢固,同時做起了下半部分,下半部分我們打算製作一個圓柱體,因爲上半部分不能直接戴在頭上。做完圓柱體後,就到了最後的裝飾部分。我們把剪了顏色不同的紙片粘在了圓柱體的裏面,再把紙片翻到圓柱體的外面,用訂書器訂牢固。另外我們還製作了花邊,是把一條長邊剪成花刀形,再把花刀形的所有邊捲起來,卷完之後把它粘在圓柱體上面。最後,我們將剪完的“福”字放在了“架子”的兩個縫隙中。這樣,一個奇怪的帽子就製作完成了。

我們非常喜歡製作帽子,它讓我們知道了:團結合作才能事半功倍!

手工作文 篇3

我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道特色美食,手工涼皮的製作方法。

首先和麪,把麪粉和成一個麪糰。媽媽說,和麪要手光面光盆光。麪糰和好後,拿保鮮膜包起來,醒面30分鐘。下一步是洗面,把麪糰放到水中像我們洗衣服一樣反覆揉洗,面汁變稠像牛奶一樣白,然後把面汁倒入另一個盆中,換入清水繼續洗,直到洗面的水變清,麪筋柔軟有彈性,這道洗面工序就完成了。

面汁要沉澱四個小時,我們趁這個時間我們先把麪筋上籠蒸熟,剝幾瓣大蒜,搗成蒜泥,芝麻醬加水攪拌,麪筋切塊,黃瓜洗淨切絲備用。

等到面汁沉澱之後倒掉多餘水分,攪拌均勻。鍋中燒水,不一會兒水就開了,咕嘟咕嘟直冒熱氣,取一個平底的盤子加入少量面汁放入鍋中蒸兩分鐘,我一掀鍋蓋就看到麪皮鼓了一個大泡,這就蒸熟了,然後取出放入一個盛有涼水的盆中冷卻,輕輕從邊上把涼皮揭下來,一個圓圓的晶瑩剔透還有彈性的麪皮就做好了。

等到所有的涼皮都做好了,我把涼皮切成一條一條的,加入之前準備好的料汁拌勻,一盤色香味俱全的涼皮就做好了!

宅家的日子我學會了涼皮的製作方法,同學們你們也可以試一試哦!

手工作文 篇4

今天在家沒事,我突然想做個小手工,做之前我就已經想好了,小手包。

我在櫃子裏找到一塊白色的小方巾,我按照自己的想法把它絞出了大概的雛形,但顏色太白了,我喜歡鮮豔的顏色,於是找出我的水彩筆,在上面畫上我喜歡的圖形,在塗上漂亮的顏色。突發奇想,我又找來透明膠帶,順着包的邊緣粘了一週,看着非常漂亮時尚,而且耐髒。我覺着自己好聰明啊!

包包做好了,我非常喜歡,媽媽誇我是個心靈手巧的小姑娘。

手工作文 篇5

體育日託班下午每天都有一個項目,要麼看電影,要麼嘟嘟城,當然還有其他的,今天下午是所有活動中僅剩一個沒體驗過的了,那就是手工創藝。

很快,隊伍就到陶藝館門前,不出意料,裏面跟小時去少年宮玩泥巴把地兒一樣。右邊有着成品陶器展示,左邊是電轉盤,當中正是做陶瓷的長桌裏 ,上面放着若干個盤子,盤裏有水,還有小竹刀、木棍。一會兒老師就把要求和做法說了,我們就放手大幹了。先把泥搓成50來個小球,再做一塊較厚的圓形底,在底的周圍塗上一圈水,再把小球一個個按上去,在小球的上面再塗上一層水,象剛剛一樣,把小球按到第一層小球上,以此類推,層層疊高,一個杯子就此出爐,最後,再在杯外添上自己喜歡的圖案,以此裝飾。

整個泥器高一掌長,寬半掌,圓泥團擺的錯落有致,倒像牆的磚塊一般。我的裝飾是二條小龍,一條是獨角,一條是雙頂,雙龍正在搶吃一隻鴨子,鴨子正在塔頂,擡頭遙望。我看着看着就覺得自己真是心靈手巧,竟能雕出如此惟妙惟肖的藝術品,滿心歡喜。

時間如流水,轉眼之間已經4點了,我們只好戀戀不捨地離去。

手工作文 篇6

在今天的作文課上,老師給了我們一些彩色粘土,讓我們自由發揮,做一些我們想做的東西。我做了小章魚,小蝸牛和小海星。

讓我花的時間最久的就是做小蝸牛。首先找出一些粉色的粘土,把他們揉成圓形,搓成長條狀,壓扁。接着把它捲起來,這就是小蝸牛的殼啦。然後拿出綠色的粘土,也要揉成圓,把另一頭做細,兩端分別捏成頭和尾巴的樣子,這就是小蝸牛的身體啦。再準備一點白色的粘土和黑色的粘土,分別揉成小圓球,作爲小蝸牛的眼睛。最後把小蝸牛的殼加到小蝸牛的背上,眼睛粘在它的臉上,一個可愛的小蝸牛就做好啦,這個大概做了20分鐘呢!

你們知道做的最可愛的是什麼嗎?當然是小章魚啦!其實小章魚的做法很簡單,揉一個大圓,八個小圓,圍着大圓粘成一個大圈,作爲章魚的腿,再在大圓上加上眼睛和嘴巴。就這樣,一隻可愛的章魚就新鮮出爐啦!

今天真是好玩極了,真希望這樣有趣的手工課還能多上幾次!

手工作文 篇7

“五一”勞動節這天,我參加了《湘潭晚報》小記者俱樂部組織的手工風鈴DIY活動。

下午兩點,我來到了易俗河的碧桂園鳳凰廣場。剛剛走進大廳,只見裏面人頭攢動,熱鬧非凡,歌聲、笑聲、說話聲,混成一片,好像屋頂都要被掀開了一樣。在報社老師的引導下,我在簽到處簽了到,領取了做風鈴的材料,有序地找了一個座位坐了下來,準備開始做風鈴。

我打開包裝盒,只見裏面有一個漂亮的小房子,四根鋥亮的小鋼管,一根紅絲帶,幾顆小螺絲。我先把四顆小螺絲擰在小房子的`底部。小房子的底部是一塊硬木板,我費了很大的勁才把螺絲擰上去,每一顆螺絲都要留一點頭,到時風鈴的絲帶好固定在螺絲的頭上。

接下來要用絲帶把四根鋼管穿起來。我把線從鋼管一邊的小孔穿進去,再從鋼管另一邊的小孔中拉出來。有的鋼管孔特別小,線根本無法穿過去,我就用螺絲刀在小孔上使勁地鑽,把孔鑽大了,再把線穿進孔中。絲線就像小寶寶一樣調皮,穿進孔中會沿着孔壁往上往下滑走。我只好耐着性子重新一次一次地穿,一根管子有時要三四次才能穿好。我深深體會到,有些看起來很簡單的事情也需要細心加耐心才能做好。

經過我的一番辛苦努力,一個漂亮的風鈴終於做好了。風鈴的上面是一座小巧玲瓏的藍色房子,下面懸着四根小小的鋼管,輕輕一搖,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好像黃鶯在林中啼鳴,又像溪水在山澗發出的叮叮咚咚聲,好聽極了。我高興地舉起風鈴,要奶奶幫我拍下了這令人興奮的一刻。

手工作文 篇8

過去鄉下人家的鞋子都靠手工做,家家都有一本鞋樣薄,記得我家的那本就又厚又大,其中夾着全家大人小孩的單棉鞋鞋樣。鞋樣有兩種,一種鞋底樣,一種鞋幫樣。做鞋大致可分爲以下幾道工序:即納鞋底、做鞋幫、上鞋子。做棉鞋工序較複雜,不作詳述,只說做單鞋。

納鞋底。納鞋底所需材料是蒲包爿、碎布、新布、花大線。根據所做鞋的尺寸大小,找出合適的底樣,再將底樣用筆覆在牛皮紙或硬板紙上,然後將其剪下,縫在蒲包爿上,再按底樣大小剪下,將剪好的底樣用新布包邊縫好。底樣用新布做面,只做一面,另一面上鋪碎布料,叫“襯鞋底”,鞋底的厚度由自己掌握,薄了不結實,太厚了無法納。鞋底襯好後,再用一塊完整的新布貼面,再沿鞋底邊緣縫好剪齊,鞋底襯好後就開始納鞋底。做鞋一般在農閒時,會做鞋的村婦們一有空就納鞋底,串門講老空也都手裏拿着鞋底。納鞋底可真不容易,千針萬線,納一針都並非輕而易舉,先將鋼針戳進鞋底,再用頂針使勁一頂,然後拔出鋼針,抽緊花大線後,再納第二針。納幾針後當針尖發澀時,常見婦女們將針尖在額頭上篦幾下,據說是磨磨針尖,其實是人的額頭上能分泌一種油脂,針尖篦幾下沾點油脂就能光滑些,納鞋底能省點勁。

做鞋幫。做鞋幫所需的材料是:鞋裏、鞋面、硬襯、沿條。做鞋幫要用硬襯,所以先要做硬襯。根據所需硬襯的多少,打好漿糊,找一些整塊的廢舊布料,將布料放入漿糊盆裏,讓布吃透漿糊,然後將布料貼在一塊木板上,先貼一層,再貼二層,一般要貼三四層,全部貼好曬乾後,將其揭下即成硬襯。根據所做鞋幫的式樣與大小,找出合適的鞋幫樣,用筆將其覆在另一張紙上,剪下貼在硬襯上,再按樣剪硬襯,,將剪下的鞋幫樣做上鞋面鞋裏,再用黑布作沿條將鞋口沿好,叫沿鞋口。鞋子分單鞋和棉鞋,單鞋的式樣又分圓口、方口、搭攀,、牛筋等。棉鞋式樣有老式的蚌殼形和新式的結帶形,還有幼兒的老虎頭棉鞋和老太太的繡花棉鞋等。

上鞋子。鞋底鞋幫都做好後,最後一道工序是上鞋子。上鞋子一般都到皮匠店裏去,但也有自己上的,上好後用木楦楦上一兩天就可穿了。記得在過去,我家的鞋子都由我大姐做,大姐生在舊社會,因無錢上學而成了文盲,但大姐心靈手巧,單鞋面鞋都會做。每當農閒時,她就忙忙碌碌地爲全家老小做鞋子,大姐做的鞋式樣好又合腳耐穿,村婦們還經常向她討教做鞋的經驗呢。大姐還會上鞋子,我家的鞋都由大姐做大姐上。上鞋子的方法大致是這樣的,將鞋幫翻過來反上,上鞋子要用結實的麻線,否則穿不久就會裂口。上鞋子的主要工具是手鑽與木楦,手鑽頭略呈扁形帶孔,將麻線一頭穿進孔內,然後用手鑽使勁鑽透鞋底鞋幫,拉緊麻線,再鑽第二針,如此這般,鞋子上好後,再用力扳到打彎翻過鞋幫,將楦頭塞進鞋內撐緊,過一二日定型後拿出木楦,一雙新鞋子就做好了。

做鞋確實不容易,如今無論在鄉下還是在城裏,如何做鞋已鮮爲人知了。現代人都買鞋穿,大人小孩都穿皮鞋及那些叫不上名字的高檔鞋,很少有人穿布鞋了。如今的姑娘和媳婦們,會做鞋的恐怕已爲數不多了,自己動手做鞋,已成塵封的故事。

手工作文 篇9

我看着手裏的布袋,心裏一陣自豪。雖說不是很美觀,但畢竟是自已一針一線縫起來的,我還是很喜歡。

星期五下午一回家,我就迫不及待地拿出了我辛苦一節課做好的布袋。可這一拿出來就叫我傻了眼——怎麼散架了?唉。只能重新來啦!

我立即找了針線過來,待在坐位上專心縫了起來。

之前那次我不懂要領,縫地歪歪斜斜,而且結也打的不好,一用力就容易散架,再加上我對手工的“獨特見解”,硬是把口給封得死死的。“束口袋”生生轉型爲“封口袋”讓我鬱悶,讓我哭笑不得。憑什麼宋桀聞一個男孩有比女孩更女孩的手工技能?爲什麼我就get不到技級點呢?抱怨歸報怨,做還是要做的。我拿了一根淺黃色的線。在線尾打了個結,然後找準地方縫了起來。或許是有了經驗了,這次縫起來格外順暢,除了線太長打結了,基本沒有別的了。你可不要以爲這就完了!那可就是大錯特錯了。

我縫到一半,便發現照這樣下去袋口又要被封了。於是,只縫一邊就打了個結,之後照着其他兩邊繼續縫。過了半個小時,我滿意地看着我的“曠世絕作”,開始把老師發的繩給它縫上。上次我就“慘死”在了這道工序裏,這第二次,我難免有些緊張的。手微微擅抖着,幾次都扎到了手,也虧得我生得皮厚,愣是一點兒也沒給傷着。

接下來就是最讓我廢腦筋的事了:針扎到了繩裏一時拿不出來。可別小看這一繩一線,它們纏在一起,真真是傷透了腦筋也沒法了的事。我小心翼翼地將線戳了過去,想用力把它拉起來。可卻發現“出口”還是有一步之遙。我皺眉嘆了口氣,然後使勁一拉!線出來了。又過了半小時,我的“大作”“新鮮出爐”令我驚奇的是,原本急性子的我在縫的時候竟沒有一絲不耐煩,讓我沉穩了許多。

人說勞動最光榮,果然是不錯的。

標籤:九篇 文匯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