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攝影

手機攝影中新聞傳播的價值探討論文

攝影9.22K

摘要:在日常生活中,手機早已成爲我們不可缺少的重要產品,它不僅是休閒娛樂的選擇,也是學習知識、開闊視野的平臺,還是搭建五湖四海相互聯繫平臺的工具。手機攝影功能更是得到了手機用戶的普遍青睞,我們藉此記錄美好,表達自己的情感,隨手拍成爲我們的生活習慣。文章從闡述手機攝影在新聞傳播中的優勢入手,進一步分析了手機攝影在報刊新聞中的應用、手機攝影在突發事件新聞報道中的運用、手機攝影在負面新聞報道中運用、手機攝影使新聞真實反映生活等問題。

手機攝影中新聞傳播的價值探討論文

關鍵詞:手機攝影;新聞傳播;價值;優勢;報刊新聞;突發事件新聞報道;負面新聞報道;反映生活

1前言

手機攜帶方便,可以幫助用戶隨時隨地拍攝圖片,手機社交軟件功能強大,可以迅速廣泛地傳遞信息,手機的像素較高,可以拍出相對清晰美觀的圖片,這些都成爲手機攝影得到更多羣衆青睞的原因。加上大衆傳播盛行的今天,人人都可以發佈新聞,專業的新聞傳播機構面臨更大的新聞時效性壓力,此時,手機攝影無疑成爲一個不錯的選擇。

2手機攝影在新聞傳播中的優勢

2.1快捷拍攝,迅速傳播,提升新聞時效性

在社交媒體發展迅猛的今天,手機攝影成爲手機持有者必然會運用的技能。隨手拍攝、隨時隨地分享,成爲了手機攝影的最有力的優勢。在十來年之前,快速廣泛分享是很有困難的,而隨着現在微博、微信等交互式軟件的誕生,更多的人藉助照片來展現所見、心中所想的事物,利用社交平臺傳遞個人感知內容,完成彼此互動。網絡溝通技術的深入發展,使圖片分享具備了更多用的功能,引入新聞傳播領域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在網絡媒體發達的現在,人們對大量信息有了更多的渴望,新聞的接觸渠道也更豐富,每個網民都可能成爲新聞傳者,只要掌握了新聞信息、編輯文字、拍攝圖片、在網上發佈,就可能使新聞在廣泛的範圍內快速傳播開去。這給專業的新聞記者帶來了更大的挑戰,他們必須及時瞭解信息並且快速反應進行傳播,手機作爲隨身攜帶、編輯速度快的重要工具,也成爲現在許多專業新聞記者選擇的工具。

2.2手機拍攝效果良好

新聞圖片必須能清晰反映真實的新聞事件,甚至需要在報紙上進行印刷刊登,這就對像素有了一定的要求,而手機攝影近年來在硬件條件上的改善,正大大滿足了新聞工作者在圖片質量方面的要求。手機的像素在不斷提高,還開發了連拍、閃光、延時等功能,可以調整曝光、白平衡、焦距等參數,同時輔之以明度、飽和度、亮度等基本圖片調整工具,就爲拍攝出質量更佳的新聞圖片提供了可能。除此之外,軟件廠商開發的一系列圖片處理軟件也爲照片的調整創造了更大的空間。可以快捷地優化圖片風格、進行裁切,雖然新聞圖片必須保證真實性,還原第一現場的內容,不可以進行過多的創意性發揮,不能進行過度藝術美化,但是適當地處理是必需的,這有助於更有效地起到傳播效果。

3手機攝影在報刊新聞中的應用

在現代社會,手機的普及率非常高,就工信部的統計資料來看,我國的手機用戶數額早已超過13億。而且目前的手機更新換代速度令人驚歎,更高級的智能化操作賦予了手機更多的功能,除了簡單通訊,還有圖片拍攝、高清視頻觀看和製作、複雜的軟件應用等等,手機成爲重要的多媒體傳播載體。手機是第五媒體的代表產品,其功能持續完善,4G網絡更寬覆蓋。手機新聞攝影也因此得到了更爲廣闊的發展空間。現在報刊上的新聞照片對像素的要求會比雜誌和專業各個作品更低一點,而手機中集成的相機功能的像素從幾百萬到千萬不等,這已經完全可以滿足紙質媒體的印刷需求。現在,快捷方便的手機爲許多報社攝影記者和通訊員得到新聞圖片創造了技術條件,手機攝影在報刊新聞攝影中帶動了一股新的潮流。

4手機攝影在突發事件新聞報道中的運用

手機攝影對於突發事件新聞報道而言,優勢明顯,這在很大程度上得力於其廣泛的網絡覆蓋特徵。智能手機和移動網絡聯繫緊密,相互依存,共同構成了突發事件新聞圖片的拍攝和傳播的基礎條件。我國頒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其中明確指出了突發事件的概念,它指的是驟然發生、給社會帶來或者可能帶來重大危害,需採用應急處置方案及手段加以處理的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從此可以看出,突然性、快速性和危險性屬於突發事件的基本特徵。在傳統的新聞報道習慣中,唯有專業新聞攝影者纔可以拍出合格的照片,一旦突發事件爆發,就由報社派遣專業攝影記者,攜帶照相機趕往現場,其中幾經波折,很可能導致攝影記者錯失拍攝時間。文字記者能夠按照現場狀態與當事人陳述描述現場和事件細節,而現場的不可複製性導致錯失拍攝機遇的攝影工作者再也無法拍出最佳照片,這無疑是一種遺憾。而現在,一旦突發事件爆發,攝影記者無法第一時間到達現場,在場羣衆卻可以利用手機拍出事發時的圖片,留下最能反映真實狀態的影像資料。或者是現場存在媒體通訊員,他們也可以在拍照後用微信等平臺傳送到新聞媒體編輯部。通訊社對於突發事件的發稿可謂爭分奪秒,這更需要手機助一臂之力。比如2013年7月,上海陸家嘴一觀光車自燃,媒體發出的第一張新聞圖片是由手機拍攝而成。2013年7月,甘肅省定西市發生6.6級地震,地震發生後一個小時,這一消息就存入了新華社通稿庫中,其對應的圖片新聞也來自於新華社攝影師的手機,儘管畫質水平不是很高,但是在手機拍出後的第一時間徑直傳送到了新華社編輯部,體現了很高的時效性和新聞價值。2014年,中國最大的綜合性圖庫東方IC,正式推出了攝影師專屬APP,創造了攝影師快速上傳照片到圖庫的途徑,手機拍出的圖片能夠在平臺上隨時隨地編輯上傳。

5手機攝影在負面新聞報道中運用

負面新聞往往是披露一些不良的社會現象、批評道德不端和行爲不正的個人,因此在採訪和報道時往往會遇到阻力,當事人不願意透露具體情況,甚至是採取武力等強制措施來牴觸報道行爲。因此就需要用到一些不易於暴露記者身份的手段進行人物採訪、信息蒐集和圖片拍攝。在新聞報道過程中,利用體積輕便的.手機、可以反映生活真實狀態的攝影技術來拍攝負面新聞圖片,無疑是更爲有效的,手機攝影的隱蔽性特徵得到了許多攝影師的認可。比如2014年5月,有羣衆反映,稷山某食品加工廠存在着衛生質量不達標、無證經營的情況。報社在掌握這個信息之後,派出記者僞裝成客商,親自到工廠的現場開展暗訪工作。在生產車間內,記者隱蔽性地利用手機拍到了圖片和視頻資料,並將這些內容交給了該地的食藥監局。食藥監局在經過覈查與檢測之後,對該廠進行嚴格的查封處理。在這個報道工作中,可以發現記者爲了完成負面新聞的報道,隱藏了自己的身份,假扮成“客商”,用“觀察者”身份悄悄進入第一現場,拿到了專業的證據資料。手機攝影爲照片拍攝提供了方便,毫無疑問,如果用專業攝影機去拍,是很容易暴露身份的。

6手機攝影使新聞真實反映生活

在手機攝影快速廣泛流行的今天,更多的攝影記者開始研究能否用手機攝影取代那些專門的相機攝影。在單反攝像機上添加鏡頭部件,能夠把重量增加到10公斤以上,這就爲攝影者的外出攜帶造成了巨大的不便。但是,體積很小、可以四處隨身攜帶的手機就更爲方便了,這也進一步觸發了攝影者利用手機獲取新聞圖片的念頭。毫無疑問,手機在興起之初的作用只是聯繫親朋好友,互通往來,傳遞信息,而拍攝照片僅僅是作爲衍生的功能出現,拍出照片的質量總是不能和專業的高質量的單反相機相提並論。2013年3月《淮安日報》用一整個版面刊登了一組影像照片,圖片資源來自於淮安日報視覺中心主任程鋼的手機,陳述了家在貴州飄於淮安的洗車小哥陳浩南的生活經歷。程主任自己反映,有一次他去洗車,在車中看到陳浩南在車外拿噴槍沖洗車,就用手機拍攝了遞給小陳看,小陳看看,笑着沒反對。第二次帶着洗好了的照片去洗車,小陳看了表示很開心。此後,程主任向對方表達了想多拍些照片並且採訪的意願,得到了小陳和洗車店老闆的同意。第三次就拍了網吧裏的陳浩南,開車跟隨騎單車的浩南穿過了馬路和小巷,最終去到了小陳的住所。在輕鬆的聊天、採訪過程中,程主任看到了一個普通的小夥子的生活狀態。在這版照片新聞稿裏,影像的質量無法超過相機的水平,色彩的明亮度也不高,然而照片是最接近主人公的日常生活的,觸發了被採訪者的心理和情感,也體現了攝影者的人文思考和價值觀。

7結語

綜上所述,加強對手機攝影在新聞傳播中的價值相關問題的探討,有助於加強手機攝影的運用,從而提升新聞傳播的時效性和價值。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明確手機攝影在新聞傳播中的優勢,比如它可以快捷拍攝,迅速傳播,提升新聞時效性,且手機拍攝效果良好;其次,是加強手機攝影在報刊新聞中的應用、手機攝影在突發事件新聞報道中的運用、手機攝影在負面新聞報道中運用、手機攝影使新聞真實反映生活等方面的分析。

參考文獻

[1]朱海松.無線營銷下的分衆傳媒與定向傳播[M].廣州:廣東經濟出版社,2010.

[2]李培林.讀圖時代的媒體與受衆[M].北京:新華出版社,2011.

[3]盛希貴.數字化時代新聞攝影實踐面臨的挑戰[J].國際新聞界,2007(2).

[4]逯明宇,劉暢.新媒體時代的手機新聞攝影[J].青年記者,2014(11).

[5]賈千慧.手機新聞客戶端數據新聞可視化現狀及發展研究[D].成都:電子科技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