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其他

【精選】西遊記作文彙編十篇

其他2.75W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西遊記作文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西遊記作文彙編十篇

西遊記作文 篇1

自從打聽到蟠桃、人蔘果以及傳說中的唐僧肉能延年益壽、永葆青春後,白骨精不勝歡喜,天天像打了雞血一樣興奮。心裏暗自想:與其平淡度過妖生,不如大膽嘗試一下!於是,她簡單收拾下行李,匆匆出發了。

這個消息像瘟疫一樣迅速傳遍整個妖間。侍奉牛魔王的小妖聽了,覺得每天照顧大王很是乏味,便溜了;黑熊精聽到後,更是妖心久久不能平靜。

前去的妖精很多,想得到“仙藥”的更多。由於大家都很激動,免不了在路上發生爭執。這不,黑熊精與蜘蛛精在路上因爲瑣事打了個天昏地暗,紅孩兒想去,在半路中被牛魔王抓了個正着,硬是被揍了一頓。

白骨精來到南天門,一眼望去就是“滿山粉”。但門口有倆侍衛守着,詭計多端的白骨精扮成一個孩子,以母親重病爲由想進去摘桃。機警的、待人平等的侍衛上上下下打量了好幾遍,才準備放她進去。俗話說“樂極生悲”,白骨精笑的同時,被眼尖的侍衛發現,二話不說給轟了出來,A計劃失敗了。

B計劃實施,白骨精找到棵人蔘果樹,皆大雙喜,但人蔘果總是不規律地掉下,並且會沉到地下。白骨精好不容易接到一顆人蔘果,卻發出了聲響,引來侍衛一陣亂箭,更可悲的.是好不容易得到一顆人蔘果,剛跑到門口,沒拿穩,掉地上了。唉,真可惱!

C計劃,只好找傳說中的唐僧肉了,師徒四人正在取經,白骨精又用了A計劃,裝作一個美麗的村姑,再趁機捉弄唐僧,但不巧碰上了孫悟空,被火眼金睛識破,她只好化作青煙逃走了;第二次她又裝作一位老媼,還是沒成功;第三次被孫悟空一棒打死,計劃只好被迫結束了。

西遊記作文 篇2

等待,綿長細軟的時光才禁得住的字眼,青驄馬蚱蜢舟才載得動浮得起的年華,在新世紀的鐘聲裏悄然間灰飛煙滅,匆匆的步履、趕早搶先的喧囂已將它擠兌得無處容身。

倘若張愛玲那一聲“出名要趁早”早上數千年喊出,姜太公釣到的只怕會是一汪清水。如今風頭正勁的蔣方舟同學正是得了張女士的真傳。7歲出書,15歲加入地方作協,18歲大學聯考清華降60分錄取。戰果輝煌,步步搶先。蔣媽媽傳授育女心得:“時不我待,不求最好,但求最早。”的確如此,縱觀蔣同學的成長經歷,果真如搭乘了神舟七號,極速成長,一飛沖天。等待,似乎成了弱者的專利,早被爭強好勝的人們棄置在了一邊。可誰關注過,蔣方舟極速成長的背後有着怎樣的迷惘,盛名之下又有怎樣的重負,孤獨成長中又有怎樣的寂寞與彷徨?一味地趁早搶先從不停歇,即便是成年人尚且備感煎熬,對一個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來說又該是怎樣的.苦痛?

社會對天才兒童的特殊重視驅使一批又一批的父母將自己的子女推進了硝煙瀰漫的戰場——誰家孩子1歲就能說話、誰家孩子3歲就識得百字、誰家孩子5歲就能寫作……放眼神州,嬰兒胎教課堂、幼兒早教輔導、各類兒童培訓機構如雨後春筍般涌現,早已沒人有耐心等待孩子自然成長!家長們拋卻了孩子的成長規律,一門心思揠苗助長。他們將孩子送進各類培訓中心,以爲是在爲讓孩子跑得更快助上一臂之力。殊不知,沒有了遊戲的童年是多麼蒼白,沒有了夥伴的時光是多麼孤寂,沒有了撒嬌、沒有了童趣的孩提時代是多麼蒼涼……縱使贏在了起跑線,輸掉的是永遠無法找回的幸福的童年時光!試問:一個童年不完整的人如何去感受幸福,而一個沒有幸福感的人又如何成爲國家的棟樑?

成長不是一杯速溶咖啡,而是一壺餘韻悠長的碧螺春。急不可耐地大口灌下,只會覺得苦澀無比甚至會燙傷舌頭。唯有安心地等待,在茶香氤氳中細品,才能品嚐出這杯清茶的百般風味。

不求早,但求步步踏實,走出萬般詩意。美好的人生不是催熟的,對未來的等待,也是必須品嚐的一種人生滋味。

【點評】

本文多從反面着筆,揭示出“等待”在今天這個“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時代已是一種“高難度動作”。從張愛玲的“出名要趁早”,到蔣方舟的孤獨中前行,再到普天下父母們玩命地催熟子女,由點到面,揭出社會的浮躁和不成熟。開頭一段和結尾兩段語言極富詩意和哲理,相互照應,富有意蘊。“倘若張愛玲那一聲‘出名要趁早’早上數千年喊

出,姜太公釣到的只怕會是一汪清水”一句,化用兩則典故,可謂辭美意豐。雖是議論文,讀來恰如散文詩一般感情豐沛,這也是本文與一般議論文相比的突出之處。

西遊記作文 篇3

古人曾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談話。”我最近在看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而我要向大家推薦的就是這本神祕的《西遊記》了。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長篇章回體浪漫主義神魔小說,是神魔志怪小說中成就最高的。《西遊記》的作者是吳承思,字攻忠,號射陽山人,他是明代人。

這本書的故事讓我愛不釋手,但是我最感興趣的.一章是《偷吃人蔘果》。唐僧師徒一路西行,來到了萬壽山五莊觀,觀裏的人蔘果能讓人延年益壽。未經允許,悟空八戒偷吃了人蔘果,觀裏的小道發現後氣勢洶洶來與唐僧理論,悟空一氣之下推倒了人蔘果樹。闖下大禍,師徒四人只好連夜逃出了五莊觀,鎮元大仙外出回來得知此事後,追上唐僧師徒將他們捉拿回了五莊觀。幸虧觀音菩薩相助,救活了人蔘果樹,師徒三人才沒有受皮肉之苦。送走菩薩、和三星之後,道元子信守諾言,與悟空結爲兄弟,唐僧和觀中弟子都來道賀,他們一直到很晚才歇息。而我也入迷頗深,看到很晚才休息。

《西遊記》這本書讓我們瞭解了很多歷史,結識了許多人物,我也希望大家認真去讀它這本書也是我們人生必讀的書。

西遊記作文 篇4

讀了《西遊記》我深有感觸,文中曲折的情節和唐僧師徒的離奇經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書作者吳承恩爲讀者講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個徒弟一路上歷盡艱險、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 十一難取得了真經的故事。正是這離奇的故事情節贏得了廣大讀者的心,致使此書成爲了我國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

《西遊記》塑造了四個鮮明的人物形象:唐僧誠心向佛、頑固執着,孫悟空正義大膽、本領高超是妖怪們的剋星,豬戒貪財好色,但又不缺乏善心,沙僧心地善良、安於天命。這四個人物形象各有特點,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寫作技藝的高超,也許作者善於刻畫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處。其中我最喜歡的便是孫悟空,因爲他神通廣大、技藝高超,一路保護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經,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還有一種叛逆心理,以及他敢於和強大勢力做鬥爭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賞。

書中寫唐僧師徒經歷了 十一個磨難有讓我聯想到了他們的執着、不畏艱險、鍥而不捨的精神。這着實是一種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我不禁慚愧自己當初爲何不能像他們一樣堅持到底呢?也許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從頭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只要我盡力去做了,這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成功啊!因爲我去做了,而且堅持到了最後。

西遊記作文 篇5

縱觀西遊這整本書,作者花最多筆墨去勾勒的,自然是神通廣大的孫悟空,這讓一隻猴子成爲了整個西行的焦點。直至現在,仍有無數人在敬佩與評論着他。這卻使我感到疑惑,他又是何德何能才賺來了這些鮮花與掌聲呢?

帶着疑問,我重回了西遊的世界,仔細品味過後,卻發現大聖已經不在,有的只是“鬥戰勝佛”一個稱號與一副空空的軀殼。

衆所周知,“齊天大聖”這一名號是美猴王在大鬧天宮前自詡的,這稱呼代表的是孫悟空的反抗精神,不畏那雲霄裏的各類強權,爲了自由,縱是舞着金箍棒攪亂天庭也無妨。也正是這種無畏又略帶狂妄的形象,招的了衆多人的喜愛。

可是法力無邊的'如來將其改造了,自從悟空從五指山中出來,他就已經開始了徹底的改變。他開始變得不再那麼爭強好勝,常常尋求神仙的幫助;他開始變得軟弱,不再對自己充滿自信;他開始變得保守,被頭上的金箍所束縛。再加上唐僧一路上的思想灌輸,曾經的大聖已經變了,徹底變了,直至最後,變成了四大皆空、無慾無求的佛,到此,齊天大聖是真的死了。

大聖已經不在了,隨着他的凡胎一同消逝了。回想他的這一生,我卻聯想到了自己。初出茅廬時以爲自己無人能敵,真正闖過一番後才知人外有人,於是帶着所有的傲慢與輕狂,跳進了現實這片大海中,洗得一乾二淨,好不容易掙扎着出海後又一無所有地離開。

齊天大聖可憐地成爲了高層利益的一個犧牲品,在時間的大潮中奮起反抗後又隨波逐流,在水中消散,卻又給我們這些岸邊的人留下一個永不磨滅的影子。

西遊記作文 篇6

這是一部古老的神話故事,可它卻引起了衆多人的喜愛,這就是《西遊記》。小的時候,我只是從看動畫片和看連環畫中瞭解了《西遊記》,潛意識地知道里邊有大英雄孫悟空、貪吃的豬八戒、辛勤的沙僧和富有同情心的唐僧。但現在再來欣賞”着這部人人都愛看的經典大作,我卻從這當中品”出了它帶給我們的不同的感受和啓示。

《西遊記》每個人都喜愛它不同的寫作地方:有人喜歡它瑰麗的整體形象;有人喜歡它活潑詼諧的對話旁白;有人還研究它的歷史背景、社會現象。。。。可我卻十分喜歡它鮮明的人物個性:孫悟空,他可真是自由的化生:闖龍宮,鬧天宮,在花果山上稱王。他還十分的勇敢,盡心盡力的保護着師傅,即使師傅被妖怪抓住,第一個奮不顧身,去救師傅的人卻是他。他這種鮮活的形象給予我們一種要有責任心,一種追求自由的力量和勇氣。

說到吃,大家一定會想到貪吃懶惰的二師兄豬八戒:他原來是玉皇大帝的天蓬元帥,因調戲嫦娥被打下人間,又錯投豬胎,面部象豬一樣,雖然他醜陋,但他也有優點:他憨厚淳樸,吃苦耐勞,對妖魔鬥爭也很勇敢,可同時他的缺點也有不少:他貪讒好色,無心取經,遇到困難就打退堂鼓。豬八戒時而自私懶惰,時而真情流露深受讀者的喜愛。

《西遊記》裏最勤勞的非沙僧莫屬了,他忠心耿耿,從電視劇裏他喊大師兄那種厚重的聲音和真誠的眼神可以看出來。他不象孫悟空那麼叛逆,也不象八戒那樣花癡不改,自他放棄妖怪的身份起,他就一心跟着唐僧,正直無私,任勞任怨,從不左顧右盼,謹守佛門戒律。我認爲在《西遊記》中吳老先生爲什麼會刻畫出沙僧這樣忠心耿耿的人物是因爲他在四人中起到平衡作用:大家可以瑕想一下,沒有他的取經之路,互不服氣的孫悟空、豬八戒二人的爭吵會把唐僧折磨到精神分裂!沒等妖怪來襲,唐僧就先被兩個徒弟氣吐血了!儘管大家把更多注意力投向神通廣大的悟空和笨拙搞笑的八戒,但相信一提起沙僧,人們便發出一聲讚歎:憨厚的.人是最可愛的!

師傅唐僧雖然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一個凡夫俗子,可卻能讓神通廣大的齊天大聖及天蓬元帥、捲簾將軍死心踏地,緊緊跟隨。在西天取經的路上,風餐露宿,食不裹腹,險象環生,而唐僧的三個徒弟卻樂此不彼,毫無怨言,爲何?只能說明唐僧領導有方,他的高超之處就在於善於編織的的一切。

由於,唐僧四人的團結一心,九九八十一難早已不在話下;齊天大聖孫悟空的勇敢,天蓬元帥豬八戒的貪吃,捲簾大將沙僧的忠心耿耿,師傅唐僧的領導有方…這些人物的形象想必早已在你的腦海中深深地刻下…正是他們這種負有責任心,勇敢,忠心耿耿…的精神打動了我們,”迫使”我們翻開了西遊記……

西遊記作文 篇7

西遊記這本書可謂是家喻戶曉。可沒想到,這本書竟然是六年級的必讀書目。我不禁嗤之以鼻,別說這本書了,就連電視劇也不只看過多少遍了。可當我耐着性子再次翻開它時,我又一次被它迷住了。

“三陽交泰產羣生,仙石胞含日月精。借石化猴完大道,假他姓名配丹成。”

熟讀西遊的朋友都知道,這首是講的是美猴王—孫悟空。那麼,我們就來聊聊孫悟空。

“孫悟空”這個名字取得挺有趣。在第一回中(文言文版),菩提老祖想爲他取個名字,因他是猢猻的.一種,把“猻”字去掉反犬旁,去姓爲“孫”;菩提門中有十二字,即:“廣大智慧真如性海穎悟圓覺”,他是第十代小徒,取第十字“悟”;“空”源於成語“四大皆空”,於是權名爲孫悟空。

論孫悟空,鬥戰勝佛,一路保唐僧西去,途中降妖無數,贏得世人一致好評。

但孫悟空也不是十全十美的。

貫穿全文有一條線索,那就是孫悟空的慾望。沒有它,孫悟空就不會去拜師學長生不老之數,就不會當齊天大聖,就不會大鬧天庭,不會當一個失敗的弻馬翁,不會壓在五指山下,不會……

可見,慾望,能讓人收穫,也能讓人失去。

朋友,你懂了嗎?放下慾望,有什麼不好的呢?

西遊記作文 篇8

離開烏雞國後,唐僧師徒走了小半個多月來到了一座高山前。

山裏有個火雲洞,住着一個妖怪,名叫聖嬰大——王紅孩兒。他聽說吃了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就變成了一個孩童,被捆住了手腳吊在樹上。當唐僧師徒四人經過時,他大喊救命,唐僧覺得這小孩特別可憐,救了他,並且讓孫悟空揹着。火眼金睛的孫悟空,早知道這孩子是妖怪變的,就趁師傅走遠後把他摔到了路邊的石頭上。這時,妖怪施展妖術,颳起了一陣大風,把唐僧掠走了。

悟空找出山神才得知這個妖怪叫紅孩兒,善使三昧真火,還是牛魔王的兒子。孫悟空不禁喜上心頭,原來是老大哥的.兒子,這下師傅有救了?孫悟空來到火雲洞將這件事告訴了他。紅孩兒不信,和孫悟空打了起來,實力不及孫悟空只好逃回洞中。不一會兒,推出小車,站上去念動咒語,從嘴裏噴出火把孫悟空燒得連連後退。

悟空鬥不過紅孩兒就請龍王降雨,誰知龍王下雨不僅沒滅火,反而使三昧真火燒得更大了,悟空只好逃走,讓八戒去請觀音菩薩。沒想到聰明的紅孩兒變成觀音菩薩,八戒也被掠去了。悟空只好忍痛去請觀音菩薩幫忙,觀音菩薩和悟空設下陷阱,誆騙哄孩兒上了蓮臺。紅孩兒無力反抗中,被觀音菩薩降服,做了善財童子,和菩薩一起上天修行去了。

悟空救出師傅,繼續西行。

西遊記作文 篇9

但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唐僧師徒終於取得了真經!

我覺得唐僧這個人物書中描繪的有聲有色,當遇到困難的時候,沒有氣餒,而是一定要取得真經!

我們學習的成果,就是我們要取得真經,有些人像西遊記中的豬八戒,懶惰,對任何事情都是草草了事,沒有一點耐心。

有的人像沙河尚,誠懇老實!對任何事都不敷衍了事,總是一點一滴的學佛法的精深和奧妙!

有的人像孫悟空,活靈活現,足智多謀,特別聰明,對學習有很好的興趣,回到家,老是把當天所學的複習一遍,沒有學的.預習一遍,鞏固一下知識。

如果大家都像唐僧、孫悟空和沙河尚一樣,有對學習堅定的決心,就會像他們一樣,“取得真經”!

我自己覺得我的成績不如我想象中的好,我沒有王政曄那樣好,但我決不會氣餒,我要像王政曄那樣勤奮學習,取得更好的成績!

西遊記作文 篇10

一說起《西遊記》,想必大家腦海裏都會浮現出86版電視劇《西遊記》,其中六小齡童飾演的孫大聖的經典形象,更是在我們心中揮之不去。《西遊記》可以說是一部老少皆宜的作品。趁着這個假期,我又重溫了一下《西遊記》原著。

小時候讀《西遊記》,純屬是因爲有趣,認爲它只是一部普通的神魔小說。看孫大聖不費吹灰之力地打敗了一隻又一隻的妖怪,我都忍不住爲他拍手叫好。但長大之後,再重溫《西遊記》時,讀到的一些細節卻讓我覺得,作者並非只是爲了講述唐僧師徒歷經八十一難、最終成佛的.故事而已。

首先,書中第七回的題目爲“八卦爐中逃大聖,五行山下定心猿”。作者把孫悟空稱作“心猿”。中國古代有一個成語,叫做“心猿意馬”,孫悟空即代表了這個詞中的“心猿”。再來看第十四回,題目爲“心猿歸正,六賊無蹤”,這集寫的是孫悟空在歷經了一番磨難後,終於歸順了唐僧。而在第五十八回“二心攪亂大乾坤,一體難修真寂滅”中,孫悟空打死了六耳獼猴,繼續護送唐僧西行。這樣一個簡單的故事,有人卻說“六耳獼猴即孫悟空的六根,孫悟空除掉了自己的六根,從此就再也沒跟師傅拌過嘴,真正的皈依佛門了。”先不說這個說法是真是假,假孫悟空到底是不是六耳獼猴變的,但他是真的收回了自己的“心猿”,一心皈依佛門了。

其實,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這樣一個像孫悟空一樣的“心猿”,它會讓你驕傲,讓你自大,讓你無法控制你自己。這個時候,你就需要用你自己的行爲和毅力,去盡力控制住你自己的“心猿”。當然,“心猿”並不是你能完全擺脫了的。不然,那些所謂的“佛祖”,不就要被人們所替代了嗎?

《西遊記》這本書給了我很多的啓示,比如“心猿”,我自己身上肯定也會有這樣一個“心猿”,它在努力的去控制我,而我要努力的去控制住它,去改變自己。除去“心猿”,去遇見更美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