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其他

《位置》評課稿(精選15篇)

其他9.82K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總歸要編寫評課稿,評課有利於幫助和指導教師不斷總結教學經驗,形成教學風格,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怎麼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評課稿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位置》評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位置》評課稿(精選15篇)

《位置》評課稿1

確定位置是一篇說明文,大家是否有解決的方法的呢,確定位置課文評課稿,我們來看看下文。

一、這節課給我的感覺

1、楊老師的談話引入做得挺好,她首先是通過創設情景,出示三位航天員,並說明神舟7號發射成功,圓了幾代中國人漫步太空的夢想,讓全中國人爲之驕傲和自豪。科學家要在茫茫的大草原上迅速準確地找到返回的航天員的位置,首先要確定好什麼?由此引出學習確定位置的重要性。“座位”是一個學生感興趣且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使學生感到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加深了學生對數學來源於生活,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印象。例如用數對寫出小青的位置,根據領到的數對找到自己的新位置,這些活動都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回顧這節課,學生在有意創設的來源於生活又富有活動性的學習情境中,學得積極主動,趣味盎然,在主動參與數學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2、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充分利用實物數學,讓學生動手、動眼,利用小組工作,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變學會爲會學。整個課堂還是很活躍的。

二、三個方面可以肯定

1、目標定位準確,能很好的根據這一學段的教學目標。切實可行的定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2、教學設計合理,能充分考慮這一年齡段的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師的引導和以學生爲主體有機的結合起來,使得整節課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3、教學理念新穎,在課堂中能充分的使用以學習者爲中心的教學方法,充分使用實物教學、小組討論交流。教師能恰倒好處的進行引導,課堂氛圍良好,師生關係融洽,教師充分調動起了學生的熱情。

4、學生知道細緻、學法深入,通過整節課的教學體現了學生的學習方法變了。通過教師耐心、細緻的引導的學生學習,使她感到了學習的'快樂。

三、整節課特色

1、能在教學當中注重學生的年齡特色,尊重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對學生進行個性教育。

2、構建合理。能充分考慮不同年齡段的不同特點。構建、營造出新穎,富有生命活力的課堂。

3、層次清晰,能根據教學的重難點,有的放失的層層推進,由易到難,由簡單到複雜,使教與學的過程一目瞭然。/article/

四、提幾點建議

1、要重視課堂評價,在課中對學生應進行及時準確的評價,增加他們學習的信心。

2、教學語言不太規範,有些慣用語言應儘量少出現。

3、要重視小組交流的有效性,不要流於形式。

這就是這節課給我的總體印象

《位置》評課稿2

聽了張老師的一堂課《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

整節課的學習我發現張老師準備得比較充分,清楚知道學生應該理解什麼,掌握什麼,學會什麼。她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合作者,而學生是一個發現者、探索者,有效地發揮他們的學習主體作用。張老師是讓學生“體會知識”,而不是“教學生知識”,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另外張老師教態自然大方,語言、表情親切,面部表情豐富,聲音抑揚頓挫,有助於調動課堂氣氛,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情緒控制較好,能較好地組織教學,教師的基本功紮實,能較好地起到示範的作用。總的來說張老師的這節課上得非常成功。

我一直都有這種教法觀念:讓“學生學會求知”比讓學生掌握知識本身更重要,在教法過程中我們要從人的固有特性出發發展學生的自主性、獨立性和創造性,教師的教要爲學生的學服務,數學教法要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張,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發展學生的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張老師對知識的形成過程也比較重視,但對有些細節方面沒有能夠闡述清楚。在從幾何特徵過渡到數量特徵時,也讓學生去探索總結,但對於爲什麼要作垂直,沒能告訴學生其中的道理,這樣學生可能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能理解數學的本質。

張老師開始的時候都是叫學生個人來回答完成,後面幾個問題乾脆讓學生一起來回答,這樣做的後果就是不能讓學生感覺到這是“我的參考答案”,感覺不到同學、老師那肯定的眼光,長此以往課堂的氣氛會低迷,學生的思維會變得懶惰。因爲學生思考的參考答案可能會得不到肯定,學生思考也沒用。漸漸的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就會削弱,與我們老師的初衷、教改的意圖相違背。

我覺得教師應通過自己的“創造”,爲學生展現出“活生生”的思維過程。由於數學學科抽象、嚴謹的特點和數學學習的“再創造”要求比其他學科高,數學教材不能完全適應學生的理解力、思維力和想像力。數學教師更多的責任恰恰就在於他應當通過自己的“創造”爲學生展現出“活生生”的思維活動,從而幫助每一個學生最終相對獨立地去完成建構活動。教師應通過自己的“創造”,充分發揮教學活動的感染力量。由於數學研究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我們的數學教師就應通過自己的示範使學生體會到這樣工作和學習的內在樂趣。一個好的數學教師要通過自己的教學使學生受到強烈的感染,從而激發他們對數學的興趣和熱愛,激發對美的追求。如,教師闡述所授內容時,將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深奧的哲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識趣味化,喚起學生強烈的探求新知識的慾望。教師應通過自己的“創造”,協調好師生的雙邊活動。教學的對象具有主體性,他們是活生生的人,在教學中不是被動地接受“塑造”,而是以主體的身份參與“塑造”自我的過程。一堂好課須由師生雙方共同創造,教學藝術的出發點便是師生在教學中的交流與合作。教學的成功與否,主要看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的參與程度和積極性水平,以及師生關係是否融洽,能不能心領神會地默契配合與協作,能否做到思維共振與感情共鳴。

《位置》評課稿3

最近聽了校內幾位老師的《用數對確定位置》同課異構,收穫很多。張曉燕老師上課幹練,厲登高老師的課問題意識很強,候詳海老師課設計的很精巧,章曉燕老師的課開放。其中章曉燕老師的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章曉燕老師的設計層次分明。

從啦啦操引入,貼近生活,學生有興趣,引發學生思考。意見不統一,爲了統一怎麼辦?板書很多學生的說法,體會同一位置很多不同方法,學生產生統一的需求。

二、課上教師關注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

關注模型的建立,利用圖到圓圈的轉化,然後是數對的基本要素列和行,更加明確了列行的含義、規則。建構主義認爲:知識的獲得不是由傳遞完成的,知識只能在綜合的學習情境中被交流、被感悟、被結晶。而學習過程並不是簡單的'信息的輸入、存儲和提取,而是新舊經驗之間雙向的相互作用過程。另外,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位置,學生情感體驗豐富,能力得到提升。每個學習者都有自己的經驗世界,不同的學習者可以對某些問題形成不同的假設和推論,而學習者可以通過相互溝通和交流、爭辯和討論,合作完成一定的任務。因此,學習不是一種簡單地告訴,而是一種學習者實實在在的體驗和積澱。

三、活動豐富。

當學生初步認識了數對後,通過寫數對、找數對的方式進行分層次變式練習:普通數對、兩個數字相同的數對、顛倒數字位置的兩個數對,含有字母的數對,逐層深入,進一步理解數對中各個數的意義。通過找同列、同行的學生的位置,更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數對的理解。此環節層層遞進,逐步滲透,以螺旋上升的方式解決了這節課的教學重點。從在教室中找自己的位置到找同學的位置等等活動,設計的及時。因爲課上到此時學生已經疲勞,此時活動能加以調節,學生又感興趣。

四、章老師對學生的肯定更值得我學習。

因爲下午上課干擾多,章老師能不斷肯定、鼓勵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狀態。如學生說4列3行,4,3……答案,教師鼓勵學生說:“看,我們自己的表達竟然和數學家很接近。”

五、課件製作精美,行和列是一一呈現,學生指到哪兒課件就顯示哪,效果及時、直觀。

板書主題鮮明,重難點都在板書中,但有點過滿,可以更凝練。

想法:更統一、更簡潔是破題的核心,學生出現了很多的方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思考,思考的可以更充分些,呼喚學生的渴求並呈現,激發學生強烈的意願。

《位置》評課稿4

課堂教學評價具有重要的導向激勵功能,是落實素質教育、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之一。可以說,課堂評價直接關係到一節課的成敗。因此,如何實施有效的課堂評價成爲了我們教師共同關注的問題。而現實中我們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又做得怎樣呢?如何能使我們的課堂評價更爲有效呢?基於這樣的想法,帶着學習和觀察研究的目的,我認真聆聽了須敏霞老師執教的《用數對確定位置》這節課。從教學目標的準確確定到教學策略的有效實施,這節課流程清晰、語言精練、講練結合,取得了較爲滿意的效果。但是,對於課堂上學生回答後的信息處理,也就是教師的課堂評價語讓我有些許的不滿意。當然,這只是一名語文教師的.個人淺見。我認爲,教師的評價語言首

先要真誠、有親和力,具有調節性,不能一棒子把學生打死;其次,教師的評價語言要正確、有探究力,具有啓發性,能有效地把學生的思維引領到正確的方向;再次,教師的評價語必須要熱情、有感染力,具有激勵性。只有這樣,我們的課堂才能成爲孩子們學習的樂園,成爲思維碰撞的天地。

《位置》評課稿5

顧老師執教的《有趣的遊戲——認識位置》這節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勝會老師教態從容、大方,語言簡練、又有親和力,能及時的評價和鼓勵學生,值得我學習。

這節課從“指鼻子”遊戲導入新課,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勝會老師在自主練習環節設計了三個教學活動:找一找、說一說、貼一貼,練習形式多樣有趣,由易到難,這樣的練習設計不僅使學生在遊戲中鞏固了新知,而且潛移默化培養了了學生的觀察、交流及動手操作的能力,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勝會老師對一個細節的處理也引起了我的思考,在教學完“左右”,老師巧妙的設計了擺一擺的練習,讓學生按要求擺一擺自己的課本、寫字本及文具盒。當學生擺好後,老師問:課本在什麼位置?舉手的孩子了了無幾。大概是老師的問話指向不夠明確,孩子無從回答。過了大約30秒,有一個孩子舉手了,回答說課本在中間,這樣的回答完全是可以的',老師沒有予以肯定。我覺得如果老師先對這個孩子的回答表示贊同,然後再往下引導孩子說數學書在誰的左邊或右邊會更好。另外,數學書的位置這個問題解決後,老師便代領學生進行上下、前後的學習了,顯得有些倉促。我認爲老師可以利用這個擺好的資源讓學生充分說一說每樣物品的位置,以鞏固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左右”。

《位置》評課稿6

一、課堂教學回顧

薛老師執教的高三文科複習課:《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首先從一個引例出發,讓學生嘗試作圖和驗證,得出知識要點,繼而在此基礎上繼續研究直線方程和軌跡等問題。例題只有一個,但小題很多,題題遞進,環環相扣,在此環節上教師以學生訓練爲主,教師講授和引導爲輔,共同完成本節課的整體教學內容。

二、課堂特色分析

我聽了薛老師的這節課認爲本節課設計高度重視學生的主動參與、親自操作,讓學生從中去體驗學習知識的過程,同時,也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整體看來這節課的優點很多,很值得我去學習。

總結起來,大概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注重一個“滲透”——德育滲透

在數學教學中,我們常常把德育教育與辯證唯物主義、愛國主義情懷聯繫在一起,藉助古今中外數學史不惜把數學課上成政治課,卻成爲一堂蹩腳的課。其實,通過數學問題的發生和解決過程的教學,培養與鍛鍊學生知難而進的堅強意志,敗而不餒的心理素質,一絲不苟的學習品質,勤于思考的良好學風,勇於探索的創新精神,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這也是是德育教育,更是數學本質上的德育教育。本課薛老師把這種德育教育滲透到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力求“潤物細無聲”。當學生解題遇到困難時,教師能給予耐心的引導。但,在課堂上,處理第(3)小題第二問時,有一名男生利用圓的定義很巧妙地給出了軌跡方程,薛老師可能沒有很好地把握表揚的'機會,而是詢問學生有否最後算出答案,顯得有些匆促。

(二)堅持兩個“原則”

1、例題設計注重分層教學,堅持面向全體學生的原則。

題目母體來源於學生現有教輔書《全品》,卻在原題基礎上進行了分層遞進的改編,讓不同的學生都有不同的收穫。以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爲指向,充分尊重了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和個性差異,爲不同層次的學生採用適合自己個性的方法進行學習創造了條件。

2、教學過程授人以漁,堅持以學生髮展爲本的原則。

讓學生深刻經歷:通過作圖和求解基本例題回憶知識結構——通過嘗試深化知識內容——通過遞進擴展知識聯繫,教會學生研究的方法,而不是結果。

(三)落實三個“容量”——知識量、活動量和思維量

本節課所選內容以解析幾何爲平臺,卻可以集函數性質、圖像、方程、不等式於一體,例題只有一題,但以此展開的小題卻逐層遞進和推進,容量大,難度高。可喜的是,薛老師通過合理運用現代技術和整合例題,成功地豐富了知識量;加強探索與過程教學,有效地落實了思維量;突出學生板演與探究教學,巧妙地增加了活動量,值得借鑑。

(四)實現四個“轉變”——學生角色從被動到主動;教師角色從傳授到指導;學習理念從封閉到開放;學習形式從單一到多元。

本課初步實現了“四個轉變”是由於採用了探究式的教學策略,爲學生提供開放性的學習內容、開放性的教育資源和開放性的教學形式。特別是向學生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和時間,讓學生嘗試和探究、合作和交流、歸納和總結,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學習活動的自由度,促使學生思維空間的充分開放。

(五)培養五種“能力”——應用能力、探究能力、反思與提問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本課從引入開始,充分放手讓學生動腦、動口、動手,使研究問題得以逐個深入,難點得以一個個突破,能力得以一點點培養。事實上,解析幾何複習課,重在數形結合,重在幾何性質,重在靜動結合,課堂貴在“生動”,所謂“生動”,是指“生”出“動”。要樹立生本意識,立足學生“可動”;設置問題探究,引領學生“會動”;課前充分預設,不怕學生“亂動”;及時表揚肯定,激勵學生“願動”。

三、值得商榷的地方

但是我認爲這節課也有一些值得探討的問題:

第一、老師講的還是太多。聽說杜郎口中學要求老師每節課講課時間不能超過10分鐘,否則是不合格的。一堂課,就只有40分鐘,老師講多了,學生自然就參與少了。這樣的後果就會導致學生具體體驗時間不夠,同時規範操作和演練也不夠。

第二、在學生回答引入題時,假設直線方程時,學生沒有考慮到斜率是否存在的情況,這時,老師沒有及時進行補充和糾正。一個很明顯的後果就是導致在(2)問的板演中,學生解答出錯。

第三,學生板演時沒有很好地結合圖像進行解題,這時,老師應該要適時引導學生作好草圖。凸顯解題時要從宏觀到微觀,從直覺到精確,從定性到定量分析。

第四,本節課最大的特色就是很好的整合了例題,以一題可以掃遍所有的直線與圓的有關知識點,這是一種複習習慣和策略。教師在這個點上應該要向學生強調,引導學生今後複習也應該有意識地進行整合和提升,做到既“重複”,又“學習”,這纔是複習。

第五,本節課還有一個線索,就是前面的題目基本上能借助幾何性質進行解題,而最後一問必須採用解析幾何的思路,就是用代數的方法解題,這實際上要求老師要進行總結,告訴學生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解題時,先考慮幾何性質,再借助代數方法解決,這不僅是一般的解題思路,也爲後面的直線與橢圓的位置關係埋下伏筆。

總之,這是一堂原生態的高三複習課,讓我獲益匪淺。以上僅是一家之言,在此權當拋磚引玉,謝謝大家!

《位置》評課稿7

語言是思維的外殼,學生的思維狀態和思維結果最終要通過語言這一外在的形式表現出來。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發言習慣既有利於學生邏輯思維、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又有利於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往互動,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率。正因如此,我對本課學生的課堂發言作了認真觀察和分析。本課學生的發言有如下特點:

 一、學生髮言積極,覆蓋面廣。

我們不難發現,大多數學生年齡越大,年級越高,在課堂上發言的慾望和質量(包括主動性、真實性、創新度和聲情質量等)越差,這是一種極普遍的現象。然而,在顧老師的課堂上,卻沒有看到這樣的現象,取而代之的是每個學生都積極發言,有的甚至不需要老師點名而直接站起來發表對問題的看法。整堂課發言人數將近70%,這在高年級課堂上是難能可貴的。顧老師特別注意營造一種寬鬆和諧的氛圍,注意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如:“你可以到前面演示給大家看”,“你有什麼好的建議?”,“這個建議不錯”,“更簡單的.方法還等着你去發明,去創造呢,老師相信你!”“你分析的非常透徹,我們一下子就明白了”等等,通過這些平等對話式的交流,調動學生髮言的積極性。

二、學生髮言完整規範。

完整、規範、有條理的表達是良好發言習慣的基本要求。本課大部分學生的發言完整、流暢,無艱難生澀之感,讓聽者倍感舒服。看下面幾個片段:

片段一:解決預習思考一

生:通過我們小組的討論,我們解決了預習思考一。我可以上來演示一下麼?

師:可以。

生:(邊說邊演示)小兔說,小軍坐在第四組第三個。小兔是這樣數的:先從左往右數,一、二、三、四;再向後數三位,一二三。所以這種說法是正確的。小猴說,小軍坐在第三排的第四個。小猴是先從前往後數三排,一二三;然後再向右數四位同學,一二三四,所以這種說法也是正確的。

片段二:評講練一練第四題

師:第四題,誰來說?

生:我認爲這兩個3的意義不一樣,第一個3表示第3列,第二個3表示第3行。

師:來看①②這兩個數對,表示的位置相同麼?

生:我認爲這兩個數對錶示的位置不相同。(1,5)和(5,1)數字相同,但數字的位置不同。

師:你來指一指吧。

生:(1,5)在這裏,(5,1)在這裏。(電腦演示出相應的位置)所以它們表示的位置是不同的。

從以上片段中我們不難看出,學生髮言時,能自覺使用“我認爲……”、“因爲…所以…”等連接詞,也注意使用“我們組通過討論……”這樣的句型,代表發言內容是集體交流的結果。而且使用規範的數學語言,表達很精練,可見顧老師平時的訓練很到位,注意發揮教師和部分優生的示範引領作用。

 三、學生髮言聲音響亮,充滿自信。

本課是建立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展開教學的。而學生的預習是個體自主學習的開始,這時他把自己能解決的問題提前解決了,所以課堂上就敢於大膽地站起來表現自己,講自己知道的,講自己的發現,聲音響亮,充滿自信。正是預習給他們注入了“底氣”,纔有案例中爭着發言,全班人人蔘與的場景的出現,這也正是生態課堂的魅力所在。作爲教師,在正視學生差異的基礎上要認識並把握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給不同差異的學生以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讓他們學會肯定、展示自己,使課堂成爲學生們展示、發現的天地。

 四、敢於質疑,發言具有獨創性。

質疑和獨創性是發言的最高品質,也是生態課堂的“靈魂”。本課教者給予學生充分發表自己意見的時間和空間,在每次交流彙報之後總不忘問一句:同學們還有什麼疑問?看似簡單的一句話背後折射出教者以生爲本的教學理念。正因如此,課堂上時常迸發智慧的火花。例如,有學生提問:確定列的時候一般從左往右數,確定行的時候一般從前往後數。做這類題目可不可以從右往左數,從後往前數?在用數對錶示位置的時候,是不是一定要把列寫在前面,行寫在後面?對這些問題,教師沒有作正面回答,而是把問題拋給學生,讓學生展開辨析,從而進一步理解確定位置必須要有統一的標準,加深認識用數對錶示位置的方法。再如,有學生問:有沒有比數對更簡潔的表示方法了?雖然學生的問題顯得幼稚,但教者的回答卻頗有智慧:目前這種方法已經很好了,更簡單的方法還等着你去發明,去創造呢,老師相信你!這樣的回答既呵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又激發了學生探究知識的熱情。當然,在學生髮言中有一個細節,顧老師處理得不夠好,當彙報練習三第八題的完成情況時,

生:我們19頁的第五題是全對的。在第八題中,表示國際象棋的位置g2時,中間加了逗號了。

師: 國際象棋中記錄棋子位置的方法和我們今天學習的表示位置的方法?

生:與用數對錶示位置的方法是一致的。

這裏學生髮現了表示國際象棋的位置時,沒有用逗號,這是一個很有價值的發言,但是顧老師沒有對此作出適當的解釋,其實只要引導學生把它與前面學的數對稍加比較,就會發現,表示國際象棋的位置時字母和數容易區分,可以不需要逗號,這也是一種習慣表示方法。看來,對於學生獨創的有新意的發言,我們教師要準確判斷,作出恰如其分的評價。

總之,良好的發言習慣是學生上課認真,思維活躍的表現。同時,積極發言還可以鍛鍊學生的膽量,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爲將來走向社會奠定基礎。培養學生良好的發言習慣,是課程改革的需要,是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每個教師責無旁貸!

《位置》評課稿8

忙忙碌碌,一週時間轉瞬即逝。每天,上課、批改、搞活動,很是充實。今天,忙裏偷閒,擠出兩節課,僅供反思。

上週五,姐妹們又一次聚首,慧穎很辛苦,精心準備,爲大家奉獻了一節五年級的數學課——《位置》。

觀摩之後,細細品味,覺得此課的設計能有效的讓學生在體驗中獲取知識、提升和感悟,爲我們研究體驗式學習策略提供了很好的研究素材。

下面結合本課談一談自己的感悟:

1.課前創設遊戲情境,關注學生已有知識。

從理論層面,我們知道數學教學要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展開。慧穎從課前活動的設計就關注了這一點。遊戲——找朋友,要求學生用語言描述好朋友的位置,其他學生來猜。其中大部分學生都用“第幾排,第幾個”來描述朋友的位置,可見他們理解“排”的含義,但對於“列”描述不清。我想慧穎老師此時,也對學生的已有知識有所掌握,在此基礎上,她能引導學生初步理解“行”和“列”的含義,但引導的程度有些欠缺,如果順着學生的思維,讓他們說一說自己的想法,然後教師再梳理什麼是“行”,什麼是“列”,以及先列後行的表述方式,我想這樣處理,學生的理解會更清晰。當然,這個遊戲的出發點是值得肯定的: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學生的思維帶進課堂;另一方面這樣的活動能夠幫助教師準確地瞭解學生的`認知起點,而且還能爲新課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這是值得我們借鑑和學習的。

2.課中讓學生充分體驗,完成對知識的建構。

在本節課中,慧穎老師循序漸進地幫助學生由直觀到具體,由抽象到思維,主動輕鬆地完成對知識的建構。從學生自己的位置,到圖片上學生的位置,再由位置引申到小圓片,再到一個點,這樣就把座位圖抽象成點子圖,又把點子圖抽象成方格圖,從具體到抽象,解決了本課的難點,如此教學真正是讓學生在體驗中對知識的形成不斷完善。

教學大環節把握住後,教學的細節更值得我們研磨:

(1)在學生面對座位圖時,怎麼確定“列”與“行”,當時對於“列”的確定出現了分歧,慧穎老師的處理是讓同學們判斷誰的正確,但爲什麼正確,理解得還是有些牽強。之所以出現了錯誤,是學生的觀察角度不同,出錯的同學是從圖中學生的角度觀察的,而實際應從觀察者本人的角度來從左往右數。怎麼解決這個衝突,我覺得可以把課件中的座位圖和實際生活中的座位圖結合起來不斷進行轉換,在轉換過程中,引導學生始終抓住一點,即從觀察者的角度從左往右數。通過教師的有意識的引導,是學生理解並認同爲什麼要做出這樣的規定,從而統一認識,解決分歧。

(2)慧穎老師設計了一個創編數對錶示位置的環節,雖然我們都知道數對的書寫形式是約定俗成的,但是我覺得這個環節必不可少。雖然着墨不多,但是卻給學生創造了體驗、探究的空間。在此刻,學生的思維是活躍的,每一種表示方式都寄託了學生的思想,在比較和梳理的過程中,會更明確數對的書寫方法,也會感受到數對的簡潔、方便。

創編數對環節的意圖是明顯的,從慧穎老師的反思中,我們也感覺到此環節有不盡人意的地方,比如時間的分配、對不同方法的優化等都有待改進,這就要求我們對於教學細節的處理還需深思熟慮。

之後,如果把練寫數對的環節往前移,或者讓學生再一次進行“找朋友”的遊戲,這時學生根據老師的口令,如請(5,4)的同學起立,或請(10,6)的同學向大家揮揮手等,學生興趣會高漲,也會更加加深學生的印象了。

3.練習有層次,密切聯繫生活。

慧穎老師在練習的設計上具有層次性,合理有效地使用課件,既鞏固了當堂學生的知識,又關注了學生的個體差異,還激發了學生積極參與的願望,使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學習體驗。

以上是從教師的角度來看課,其實一堂課的好壞不只在於教師的板書是否整潔,行爲舉止是否大方,時間控制是否合理,而更多的在於學生交往、互動的程度和水平,交往、互動的方式與成效。要想達到這樣的目標,我們還需深研教材,備好學生,以飽滿的情緒調控課堂。

《位置》評課稿9

xxxx年5月4日上午,有幸觀摩了幸福路國小朱臣老師執教的四年級下冊《確定位置》。老師設計精心,能夠立足於學生的主體發展,重視學生的主動參與、合作交流。朱臣老師善於製造認知衝突,注重學生知識生成。多次運用對比教學,合理的捕捉和處理課中生成資源,優化出數對的表示方法,吸引學生主動完成知識的建構。

整節課朱老師不斷製造矛盾衝突,關注學生數學思考,引導學生的思維一步步走向深入。在本節課中,教師多次運用比較法,幫助學生主動輕鬆地完成對知識的建構。在學生描述男孩的座位寫法時得出多種不同的方法,最後通過比較這7種方法的共同點與不同點,從而優化出數對(4,5)表示最簡潔、方便。本節課教師在練習的設計上具有層次性,合理有效地使用課件,既鞏固了當堂學的知識,又關注了學生的個體差異,還激發了學生積極參與的願望。

總之,一節好課所包含的內容還有很多,朱老師展示給我們的.不僅是這些,比如還有教學細節的捕捉與處理,對課堂上及時生成的課程資源的把握與應對,教學策略的優化,課後的延伸的拓展等,都爲學生的學習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充分體現了“一切爲了學生,一切爲了學生的發展”的理念,同時也張顯了教師的個性風采。

《位置》評課稿10

位置與方向這節課重點讓學生知道確定物體的位置要素:中心點、方向、距離和角度。

一、亮點

1、從學生喜聞樂見的龜兔賽跑引入,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積極投入到新知學習中。在新知識學習之後,既做到了首尾呼應,又很好地解決了實際問題。

2、藉助新聞素材“山竹”導入,從學生身邊發生的事件鏈接新課,學生感到新鮮、貼近生活,能夠體會到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3、知識的講解抓住點、線、面,即:方向、距離和角度,便於理解新知識。

4、知識的鞏固有效,練習形式多樣,能夠注重知識的梯度,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有所收穫;注重在知識的關鍵處、易混淆處,給學生留有充分的時間進行思考,教師再適時予以點撥;注重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二、建議

1、忽視了圖例的教學。距離的長短是由圖例決定的,小細節的教學還要引起注意,雖然學生在之前的教學中能夠去根據圖中的圖例進行距離的辨識,但是教學環節的缺失,還是要予以關注。

2、對於角度畫法的教學,要讓學生知道東偏南30°,在畫角度時,特別是量角器的放置,學生往往會出現錯誤,不知道如何放。到底應如何放置呢?應使量角器的0刻度線對齊東,然後往南數刻度就可以了。數學有時就是如此,必須捅破那一層阻礙學生知識學習的窗戶紙,學生才能答疑解惑,徹底明白。

《位置》評課稿11

《位置與方向》這節課是要讓學生能根據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確定物體的位置,更全面的感知和體驗周圍事物,發展空間觀念。

這節課是既是實在的又是實用的,老師以生爲本,爲學生創造最爲合理的學習材料和教學路徑,體現了生命的課堂,有以下幾個特點:

1、整節課,教師放手讓學生說,放手讓學生做,放手讓學生參與。善待了學生差異,將思考的權利、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學生在放手操作的過程中出現了幾種不同的量角方法,老師一一給予反饋,師生之間保持着有效的互動。“你是怎麼知道的?”“你有什麼想說的`或是想問的?”“誰還能再說一說。”課堂上我們不難聽到這樣的問話,允許學生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奇特的想法,侯老師創設了一種心理自由和安全課堂教學環境,讓學生的心智和心靈能自由自在的放飛。

2、老師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對教材進行了“二次開發”。教師兩次巧用學生的認知衝突,以學定教。巧妙設問引發了學生的第一次認知衝突。學生髮現已有的知識已不能滿足需求,即同方向但不同角度的問題,激發了學生嘗試探究新知的慾望。學生的思維得到激烈的碰撞。這一環節的設計就巧在需要角度才能將物體的相對位置描述清楚這一知識點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發需要,而不是老師強加的。當學生在知道了用角度來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後,老師再次巧設問題情境:我知道了2號目標在火炮的東偏北40°方向上,現在我能去了嗎?引發了學生的第二次認知衝突,即知道角度但不知道距離。學生感受到只有角度還是難以描述清楚的,距離就成爲學生自身的一種需要。這一環節的設計與上一環節有異曲同工之妙,這是最接近學生最近發展區的。層層深入的分層設計也有利於讓學生明白這個知識到底是怎麼樣形成的,明確方向和距離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讓學生經歷了從舊知識到新知識產生、形成過程,發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位置》評課稿12

本節課由蔡**老師執教,主要有三部分組成。首先前面兩個問題通過複習前幾課學過的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以及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的判定,爲下面例子中判斷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作好鋪墊。緊接着通過回顧直線與圓的三種位置關係引入新課,並結合圖形深入探究每種關係中圓心到直線的距離d與圓的半徑r的大小關係以及交點個數的情況。再通過例題的講解與練習的訓練去總結直線和圓的位置關係所反映出來的數量關係。最後師生對本節課知識點進行共同小結,完成本節課的`整體教學內容。

聽了這節課之後,我認爲本節課的整體思路清晰、流暢,結構合理,重點突出,較好地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在引導學生歸納出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的數量關係後再進行相關的例題講解和習題訓練,確保了學生對本節課重點知識的掌握。不過,個人認爲本節課還是有一些值得探討的問題:1、例1是對本節課所學知識的應用,是本節課的重點及難點,應該着重分析這塊。學生對帶有絕對值符號的C的範圍並不能很好地理解,因涉及先前學過的內容,可舉個適當小例子幫助學生回顧,如: ,則 的範圍是什麼等等。2、個人覺得練習一中判斷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時,圓心到直線的距離計算得d= ,讓學生求k的範圍難度太大。本來學生纔剛掌握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還不能很好熟練的運用,現在式子中又有絕對值又有根號求k的範圍,學生的積極性很容易被打壓,應當換個適當難度的,及時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興趣。3、應讓學生多動手、動口回答問題,及時鞏固所學知識。

本節課是在直線和直線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的內容,也是後面學習直線與圓的方程的應用的基礎,起着承上啓下的作用,而且三種位置關係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基本一直,都是從研究位置關係開始進而研究位置關係而發生的數量關係,教師可以用類比的教學方式使學生掌握這種學習方法。其實,一堂課的教學很大程度上受教學細節的影響,比如:語言的描述是否準確,是否及時對學生進行表揚等。每次聽完課,我都會拿自己進行比較,看看還有哪些自己沒做到的,或是沒注意的,然後多多實踐,儘量充實自己,收穫不少啊。

《位置》評課稿13

這節課總體設計很好,主次分明,層次清楚。整個教學過程分三大板塊:探求圓與圓的位置關係、尋找圓與圓的數量關係、利用有層次、有坡度、的練習題鞏固這種關係。整堂課有主有次,有高潮也有低谷…

課堂的閃光點:知識的生成很精彩也很完善,

1、溫故而知新,複習回顧點與圓、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引導學生用類比的方法學習新內容。學生動手操作、反覆演示發現圓與圓之間不同的位置關係。說明教師具有先進的教學理念,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了學生探求知識的積極性。

2:讓學生板演展示自己的發現,共用了四個學生補充完畢。有比較纔有發現,有失誤纔有成功。學生在探索中發現,在差異中尋求完善。

3:利用多媒體展示,充分體現剛纔發現的圓與圓的不同位置關係。讓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身邊,數學知識就來源與實際生活。多媒體運用的適時恰當,較好的擴充教學的信息量,發揮了多媒體對教學的輔助作用。

4:根據公共點的個數分類命名,讓學生用眼睛觀察並說出它們的位置關係的稱呼。抽象的數學知識溶入生活畫面讓學生通俗易懂。

5、對於教材把握到位,知識點、重難點,處理得當。

6、態度自然和諧,語言精煉,規範準確,語速適度。

這一板塊的教學充分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學生是數學學習的的主體,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課堂是學生的舞臺,是主角。教師是敲邊鼓的,是配角。

總之,本節課的教學體現了以學生爲主體,以教師爲主導,以思維訓練爲主線的教學模式,達到培養學生能力全面發展的教學目標。

《位置》評課稿14

於老師執教的《認識位置》這節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於老師教態從容、大方,語言簡練、又有親和力,能及時的評價和鼓勵學生,值得我們學習。

這節課從遊戲導入新課,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於老師在自主練習環節設計了三個教學活動:找一找、說一說、貼一貼,練習形式多樣有趣,由易到難,這樣的練習設計不僅使學生在遊戲中鞏固了新知,而且潛移默化培養了了學生的觀察、交流及動手操作的能力,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王老師的《9的乘法口訣》在這節課的教學伊始,王老師用課件讓學生欣賞音樂《一個師傅三個徒弟》,並提出在這首歌曲中你發現了哪些數字?當學生說到72和81時,張老師又提問:這兩個數字相差多少?抓住學生的注意力,然後自然出示情景圖引出本課的教學。對有限的資源加以利用,不但引起學生的熱情,也讓學生體會數學是無處不在的。9的乘法口訣是學生在學習的前面口訣的基礎上進行教學了,應該說學生對於9的口訣已經有一定的認識,在這裏王老師也是讓生自主編口訣,利用知識的遷移作用,加深對口訣的理解。

並讓學生同桌之間互相說自己的想法,完全體現了“《課程標準》中提出:有效的數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的精神。

在課堂的主要部分:編寫乘法口訣和尋找乘法口訣表格中的規律,都是通過合作學習進行的。一方面發掘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另一方面也培養了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從學生彙報交流9的乘法口訣的過程來看,學生不僅很好地歸納出9的乘法口訣,而且對於每句口訣的意義表述也非常清楚。我想王老師是因爲留給了他們的足夠時間去思考,又給予了他們充分展示發言的機會。學生在自主探究、彙報交流中學到了新知識,也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通過自己編口訣,培養了學生數學學習的'新方法,同時他們在編口訣過程中,也會產生了一種成就感。學生真正成爲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則成爲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9的乘法口訣有其獨特的特點和規律,編出後該怎樣記住呢?王老師沒有讓學生死記硬背,而是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發現隱藏的規律,尋找記憶口訣的途徑。讓學生找一找乘法算式積的規律時,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一次又一次在找到規律後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目的在於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引導學生探索數學的奧祕。在幫助學生記憶9的乘法口訣時,王老師讓學生學習用雙手記憶9的乘法口訣,生動形象,學生學得愉快、紮實。

《位置》評課稿15

【1】不同於上一節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教學,本課是六年級關於位置方向的綜合運用,要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認識北偏西、南偏東等詞語的含義,會用方向和距離描述物體的位置,進一步感知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位置的合理性。

本課教學十分精彩,教師創設有趣形象的情境操作,不僅讓學生充滿興趣,也讓學生在探究中體會到爲什麼要用這樣的方式確定位置,更加獲得了成功的滿足感,其次教師設置了層層遞進的遊戲教學環節,從知道方向和距離能找到位置,導致到方向和距離,不能找到位置,在衝突中推着學生自主探究,體會如何能準確描述位置,最後找到方法後能完成任務。

三個遊戲環節同時也是三個教學層次,教師設置的非常精妙,並且教師在趣味性,邏輯性之外也非常注重學生的探究性,是一堂值得學的的數學課!

【2】下面結合本課談一談自己的感悟:

1.課前創設遊戲情境,關注學生已有知識。

從理論層面,我們知道數學教學要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展開。黃老師從課前活動的設計就關注了這一點。要求學生用語言描述班長的.位置,其他學生來猜。其中大部分學生都用“第幾排,第幾個”來描述朋友的位置,可見他們理解“排”的含義,但對於“列”描述不清。我想黃老師此時,也對學生的已有知識有所掌握,在此基礎上,她能引導學生初步理解“行”和“列”的含義,順着學生的思維,讓他們說一說自己的想法,然後教師再梳理什麼是“行”,什麼是“列”,以及先列後行的表述方式,我想這樣處理,學生的理解很清晰。當然,這個環節出發點是值得肯定的: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學生的思維帶進課堂;另一方面這樣的活動能夠幫助教師準確地瞭解學生的認知起點,而且還能爲新課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這是值得我們借鑑和學習的。

2. 課中讓學生充分體驗,完成對知識的建構。

在本節課中,黃老師循序漸進地幫助學生由直觀到具體,由抽象到思維,主動輕鬆地完成對知識的建構。從學生自己的位置,到圖片上學生的位置,再由位置引申到小圓片,再到一個點,這樣就把座位圖抽象成點子圖,又把點子圖抽象成方格圖,從具體到抽象,解決了本課的難點,如此教學真正是讓學生在體驗中對知識的形成不斷完善。

教學大環節把握住後,教學的細節更值得我們研磨:

(1)在學生面對座位圖時,怎麼確定“列”與“行”,當時對於“列”的確定出現了分歧,黃老師老師的處理是讓同學們判斷誰的正確,從觀察者本人的角度來從左往右數。把課件中的座位圖和實際生活中的座位圖結合起來不斷進行轉換,在轉換過程中,引導學生始終抓住一點,即從觀察者的角度從左往右數。通過教師的有意識的引導,是學生理解並認同爲什麼要做出這樣的規定,從而統一認識,解決分歧。

(2)黃老師老師設計了一個創造數對錶示位置的環節,雖然我們都知道數對的書寫形式是約定俗成的,但是我覺得這個環節必不可少。雖然着墨不多,但是卻給學生創造了體驗、探究的空間。在此刻,學生的思維是活躍的,每一種表示方式都寄託了學生的思想,在比較和梳理的過程中,會更明確數對的書寫方法,也會感受到數對的簡潔、方便。

創造數對環節的意圖是明顯的,讓學生進行“找朋友”的遊戲,這時學生根據老師的口令,如請(5,4)的同學起立,請(10,6)的同學向大家揮揮手等,學生興趣很高漲,更加加深學生的印象了。後來黃老師出示了(1,x)結果站出來一排,緊接着讓孩子們創造一個數對也產生這樣的效果,黃老師出現了(x,x)(x,a)等,層層遞進,逐步深入。

3.練習有層次,密切聯繫生活。

黃老師在練習的設計上具有層次性,合理有效地使用課件,既鞏固了當堂學生的知識,又關注了學生的個體差異,還激發了學生積極參與的願望,使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學習體驗。

4、課程的拓展

以學校各教學樓爲例,按方位佈置好,告訴孩子們點子圖可以根據需要向兩邊延伸,最後和地球的經緯度銜接,使課程即有了深度,同時也拓寬了課程的寬度。

以上是從教師的角度來看課,其實一堂課的好壞不只在於教師的板書是否整潔,行爲舉止是否大方,時間控制是否合理,而更多的在於學生交往、互動的程度和水平,交往、互動的方式與成效。要想達到這樣的目標,我們還需深研教材,備好學生,以飽滿的情緒調控課堂。

標籤:評課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