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其他

網絡文學是否進高校課堂

其他8.12K

近日,在湖北省舉辦的首屆網絡文化節上,一些專家提出,網絡文學發展迅猛,高校應開設網絡文學選修課。此話題引起各方熱議。

網絡文學是否進高校課堂

掀起閱讀熱潮的網絡文學,曾高舉的是“草根”大旗,能否邁進精英雲集的高校門檻?它離高校課堂究竟有多遠呢?

網絡文學火在高校課堂之下

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學生王歆博從大二開始關注網絡小說,《誅仙》《盤龍》《斗羅大陸》《佛本是道》……他可以滔滔不絕地點評各部小說的優劣。

“奇遇和餡餅都落在了主人公的頭上,主人公開始和我們一樣是小角色,後來成爲通天的人物,這讓我有一種快感。”小王告訴記者,閱讀網絡小說讓他滿足了從一個小角色到一個大人物的轉換。而在《琴帝》《佛本是道》這些小說中,作者將中國道家,佛家和《山海經》的諸神整合成一個完整相互關聯的體系。盜墓系列和《青囊屍經》又融入中國文化特色的風水學和傳統醫學。小王說,讓自己去研究這些東西肯定看不懂,但通過閱讀小說學習這些知識的過程很有趣。

小王還曾經寫過關於網絡文學的論文,結果這篇文章因沒有得到科任老師的認可而無法發表。“主要還是題材問題,老師說他對網絡小說不了解。”

近年來,網絡文學獲得讀者和學者的關注。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有近300個站,網絡作品的'出版量以每年25%左右的速度增長,全國大部分的書城都開始設立網絡作品專櫃,此外,網絡原創小說還衍生出諸如電影、電視、動漫、遊戲等其他樣式的文化產品。

“大學裏的文學研究,就是要關注當下文學的發展,而網絡文學正是勢頭強勁的熱點,怎麼能忽略和迴避呢?”文學評論家劉川鄂說,網絡文學固然佳作不多,但它語言鮮活,具有非凡的想像力。十餘年間,網絡文學已發展壯大,一些網絡作家實力已不在傳統作家之下,“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有何異同,讀者的閱讀心態和文學趣味,網絡文學如何影響文化產業,都很值得討論。”

劉川鄂對《明朝那些事兒》、《鬼吹燈》等作品十分推賞,因爲它們的影響力實在太大,“對老師而言,教網絡文學是挑戰,因爲有些老師對網絡文學不熟悉,更別說評判了。但學生應該是很有興趣的。”

網絡文學冷在高校課堂之上

儘管高校學生對網絡文學的火熱程度不言而喻,湖北高校卻大多沒有開設專門的選修課。記者發現,大學論文中研究網絡文學的不在少數,但高校中只有一些綜合性選修課會涉及網絡文學,如湖北大學文學院的當代文學前沿問題研究等。全國也是如此,劉川鄂介紹,網絡文學研究比較知名的只有少數幾所高校,如中南大學教授歐陽友權,推出的一些研究著作影響較大。

和象牙塔裏的沉寂截然相反的是,文學界裏網絡文學正風起雲涌。去年10月,中國作協破天荒對網絡文學進行十年盤點,歷時達半年之久;今年3月,湖北省作協開門迎接網絡寫手,轟動全國;書市上,傳統文學頂級作家的銷量,也難及網絡熱門寫手。從讀者數量看,網絡文學已經從當年的“非主流”,到現在比肩甚至超越了傳統文學。

許多高校教師對於網絡文學作品文學價值產生懷疑。“或許以後可能會出現好的作品,在我看來現在還沒有一部網絡作品稱得上經典。”劉兮穎老師平時喜歡看看網絡小說,但僅僅限於娛樂和放鬆。“我認爲在課堂上還是應該抓住時間來研讀經典,畢竟這些作品都是經過時間檢驗。”武漢某高校研究生康光磊說,如果你知道你讀的小說使用軟件生成,你還想讀嗎?這種閱讀基本上是在浪費時間。

“儘管網絡文學作品良莠不齊,但這並不影響高校課堂應該引入網絡文學。”華師新聞傳播系副教授魏天真一直關注研究網絡文學,她認爲大學是一個自由和開放的地方,網絡文學可以引入多元的價值觀,開拓學生視野。

有專家認爲,網絡文學的學習和傳統文學不一樣,它是社會現象和大衆心理的表達,應該從這方面着手研究,而不僅僅是文學本身,它將促使中國文學走上多元化之路。網絡作家千里煙也叫好不已,她認爲,應該帶着研究和評判的眼光去看待網絡文學,這是個從不成熟到成熟的過程,如果等大部分作品都成爲精品再來研究就爲時已晚。

網絡文學下一站:高校課堂?

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博士生導師、中國當代文學學會理事、中國新文學學會理事王又平教授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現在的網絡文學不太成熟,有一些比較好的作品,但距離經典作品差距甚遠離。作爲一種文學現象,網絡文學值得關注,因爲無論是其讀者構成還是生產機制上,都與傳統文學區別很大,華師已計劃在新修訂的文學史中增加網絡文學部分的內容。

據記者瞭解,師資和教材成爲制約網絡文學進入高校的重要因素。一些教授文學的教師將網絡文學作品當作消遣來閱讀,看完之後也就忘了。王又平說教授說,瞭解網絡文學的老師多,但是真正精通的很少。

教材的編寫也是另外一個因素,也是幾乎所有受訪教師都提到一個問題,到底哪些應該做爲有代表的作家和作品應該進入中國文學史,這本身就是一個問題。

採訪中,一些大學生並不反對網絡文學成爲選修課,但他們認爲,網絡文學良莠不齊,很多惡俗文化不值得學習,“教材”需要有所甄選;而且網絡文學最大特點是其自由性,如果課堂評講條條框框太多,反而限制了它的開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