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其他

生活隨筆散文

其他1.36W

生活隨筆散文

生活中總有許多點滴給予我們啓發,如何把握住心靈瞬間的激盪,把它轉化爲文質兼美的好隨筆呢,下面是兩篇優秀的生活隨筆散文。


篇一:來不及

來不及收集夏花的燦爛,嵌入記憶的深處;來不及剪輯夏夜的浪漫,點染生命的脈絡;來不及萃取夏日的熱情,溫暖未知的歲月。轉眼間,卻已驚覺薄涼環繞。點滴涼意,透出了秋的味道。

我又錯過麼?猛然想起席慕蓉的詩:其實我們一直都在錯過,錯過了昨天,又錯過了今朝。

是的,我在春天錯過,錯過夢,錯過遠方;我在夏天錯過,錯過熱烈,錯過綻放。

有太多的來不及,總構想於腦海中,卻湮沒在時光的流水裏。

世上沒有夢想的人很少,但能付諸實施的人不多。

時光總是太過匆忙。

有些風景,還來不及欣賞,便已遠去;有些機會,還來不及伸手,就已消失;有些情感,還來不及表達,就已相隔天涯。

太多的來不及,就在猶豫、等待、躊躇中成爲永遠的遺憾。

想閱讀,等等吧,候時間寬裕點;想旅遊,慢些吧,候氣候更適宜些;想創業,看看吧,經驗不足資金有限;想對心愛的人說出“我愛你”,可遲遲下不了決心,直至人家雙宿雙飛,才後悔不迭;想對雙親盡孝,卻擱置不下發展中的事業,直到子欲孝而親不待;想調養透支的身體,但總以爲“時間就是金錢”而不肯放鬆自己,直至大病降臨,無法挽回徒增悔恨。

人生,總有太多的來不及。時間,擱淺了太多的夢想,太多的蔥鬱,太多的綺麗。

想起一本叫《時間管理》的書,忍不住自問一句:我管理了時間麼?

其實,生活的路上,很多人都走得稀裏糊塗。人生,太過短暫,哪些需要立即做?哪些可緩緩再說?哪些該重度佔用時間?哪些只蜻蜓點水即可?在人生的底線之上,懂得明晰者不是很多。大部分人,都是被動活着,被生活牽着走。

我不是要勵志,更不是要宣揚苦行憎。我只想說出,走過的路,別讓自己遺憾,更不要後悔。或許,你可以浪跡天涯,賞盡人間美景;或許,你可以在工作室苦苦鑽研,贏來人生輝煌的時刻;或許,你可以在杯觥交錯中豪放,享受生活的舒心愜意。只要,經過腦子判斷的,經過心靈選擇的,你都能讓自己的手足同步跟上,而不是任其變成“來不及”。

人,往往在季節交換時,纔會驚覺時光流逝;常常在出現較大的失意時,纔會後悔“不行動”,感嘆“來不及”。

很多時候,總是茫茫然地,日復一日。

不知,在即將到來的,帶着成熟韻味的秋季,能否,少一些“來不及”?

但願!

篇二:別“不好意思”

最近,有朋友很鬱悶,跟我吐槽。說是自己工作因爲趕工期,都是在夜以繼日忙的一塌糊塗,這個時候,他的`上司把他叫去“委以重任”——幫他寫評高工的論文。面對領導滿臉堆笑、口口聲聲誇他文筆好,還說只有朋友寫的論文他才放心等等,朋友在內心“咆哮”的情況下應承了下來。

於是乎,當別人做完自己的工作下班時,朋友還要忙着收集論文資料,當本該回家躺下休息時,朋友還在滿腦不停構思文章篇幅。朋友最後對我總結說“遇到這樣的上司,真的是悲催。”

其實,我想對朋友說的是,這都是他歷來“不好意思”的性格惹得禍,不能怪上司。我所說的“不好意思”不是朋友本性的膽怯、害羞,而是他的“抹不開情面”。

朋友是典型“不好意思”的老好人。比如大學期間他自己窮得都沒飯吃了,同學問他借錢買電影票,他不好意思拒絕,咬牙借給別人,結果別人把這當小事給忘了;再比如,參加工作後朋友自己省吃儉用買了車,結果自己總共加起來沒開二十次,他哥哥以“換了工作不方便上下班”爲由,問他借車用用,從此一“借”不復返,朋友就只是名義車主而已,等等,這些都是因爲他的“不好意思”的結果。

在生活中,像朋友這樣的人比比皆是,我們經常因爲事前“不好意思”,事後扼腕跺腳。那麼,爲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或許是與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有關,從家庭教育到學校教育,都要求“讓、讓、讓”,即便在家庭中一羣孩子一起玩耍,大人們要求的都是“大的必須讓小的”,不管“小的”有沒有道理,在學校,一直被要求謙卑內斂、先人後己,課本還有“孔融讓梨”的故事,慢慢的這種不與世人爭、委曲求全的觀念就潛移默化成了思維觀念和處事方式。

不是“不好意思”的處事方式不好,而是凡事不能過度,一旦過了某個臨界,所謂的“不好意思”演變成了“死要面子”。其實,“不好意思”這類人大多本性善良,不忍傷害他人,總站在對方角度考慮問題,把委屈和困難留給自己,把方便和快樂留給別人。任何事情不懂拒絕,不好意思說“不”。

心理學角度講,一味的“不好意思”,並不能贏來尊重,換來感恩,相反,有可能還會適得其反讓人得寸進尺,甚至拉來仇恨。

相鄰兩家老張和老李,院子之間就一個竹籬笆隔開。某日,“爽快”的老張對“謙謙君子”老李說,他計劃在籬笆處搭雞棚養雞,雖然老李想到了未來難聞的異味,但不好意思拒絕,也就說“沒事沒事,遠親不如近鄰”。過一段時間,老李發現籬笆越來越往自家院子靠進,就小心翼翼問了一句老張“你家的雞棚是不是擴建了?”,此時老張卻理直氣壯的回答“那是我家的事,與你無關!”,老李“不好意思”撕破臉皮,只能腹誹“真不知好歹……”

其實,我自己也親身經歷過這樣的事。

先生也是一個“不好意思”的人,幾年前他的發小想換房,首付時還差兩萬,於是四處籌借。問了很多同學朋友,都未果。當問及先生時,先生把當時家裏僅有的一萬元存款借給了他。兩年後,家裏需要錢用,正好聽發小的老婆說她買股票賺了幾多幾多,於是先生就問了發小“方便的話看能不能還”。結果錢是還了,發小從此與先生斷了聯繫,先生一直覺得莫名其妙。直達有一天遇到另外一個朋友,才知道事情原由是因爲先生去“討了債”,發小覺得先生沒給他面子。用朋友的話說就是“你看,當時我直接拒絕沒借給他,我們反而仍然是朋友,你當時不好意思拒絕,現在是仇人了!”

由此可見,當別人“好意思”提不合理的要求時,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好意思”拒絕?當我們都已經把錢都借給別人了,我們幹嘛“不好意思”要求借錢人寫借條呢?拒絕別人不是錯,別讓當時的“不好意思”影響自己未來的生活。很多時候,“不好意思”不但委屈了自己,而且未必能成全別人。試想,可能因爲你“不好意思”指出同事工作中的錯,最後導致他被單位開除;也可能因爲你的“不好意思”,最後就成了小品《有話您說》的郭冬臨……

謙讓、禮讓、恭讓雖然是我們的傳統美德,但隨着社會的發展,生活的多元化,人和人之間僅靠中庸之道相處,估計難以維持我們內心期望的禮尚往來、夜不閉戶的美好相處模式。別“不好意思”不是說不需要禮讓三先,也不是說不要救人於危難,而是千萬不要讓“不好意思”肆意氾濫,最終成爲我們生活中的絆腳石,一定要“分清輕重、適可而止、量力而行”,不能讓“不好意思”綁架了善良的你。

別“不好意思”!當面對超出自己能力所控制的範圍,請大聲的說出“不!”結果可能會是另一番景象。

標籤:隨筆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