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其他

以小見大會考作文指導技法

其他1.65W

所謂“以小見大”就是從比較大的政治、思想、社會背景中,選取最能反映事物本質的某一個側面作爲突破口。作者選定這個“點”後,要從這個典型的側面挖掘並提煉出具有普遍意義的內涵,從而引伸出含義深刻的主旨,從小處入手來揭示深刻的社會主題,這種方法在作文中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

以小見大會考作文指導技法

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諸如祖國、生命之類的較抽象的作文題,這類題目範圍很大,看起來有很多話可寫。但一動筆就發現腦子裏掌握的東西全是些大道理,寫出來較空洞,跟政治書上的觀點一樣,一點作文的味道都沒有。怎麼辦?這時你可以運用以小見大的方法。

什麼是以小見大的方法?就是採用小事情來表現大主題的寫作方法,它能將抽象的事物具體化。比方說,寫一篇以生命爲話題的文章,如果你寫生命的意義之類的內容,就很難寫好。而採用以小見大的方法卻可以繞過這些空泛的東西,給人以更生動可感的形象,如寫與病魔作鬥爭的中學生,如寫時時刻刻給予你關心的父母,如寫下崗後再就業的工人等等。七年級上冊《散步》一文寫一家人一起散步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這平常的小事,卻體現了濃濃的親情。再如朱自清的《背影》,父親爲兒子買桔子這事可謂小,但作者能從中道出“父愛”這一感人的`主題。

採用這種辦法應注意的是:

一要注意你所選擇的小材料和你大的觀點有相似性,能統一起來。

二要注意在運用小材料的過程中,不要動不動就空發議論。

三要注意運用的材料具有典型性。

下面我們以“嘗試”爲題目來看一下如何以小見大。

「立意探討」每個同學都會有嘗試的經歷,人們對事物的瞭解總會有一個由陌生到熟悉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經歷許多次的嘗試。比如做試驗,如果自己第一次做實驗失敗了,就會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心理。每每看到別人做實驗時,自己心裏直羨慕,卻又“不敢越雷池一步”。在老師和同學的多次鼓勵下,終於第二次拿起了化學試管……文章結尾就一句話:“第二次嘗試成功了!”即使文章語言流暢,情節波瀾曲折,但因只畫龍不點睛,文章依然沒有值得品位咀嚼的地方,立意也缺乏深度。如果寫同一題材,在結尾處加上議論的語句,就會使人眼前一亮:“那‘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第一次嘗試固然是可貴的,然而更可貴的是嘗試着從失敗中站起來。我想,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刻,也就是嘗試着戰勝自己的時刻了。”結尾幾句使得文章“萬丈高樓平地起”,尋常中頓見奇崛,這巧妙的點睛,雖在情理之中,實屬意料之外。

[例文欣賞]

這伸來的手

沐着晨曦,我去上學。時間還早,路上沒有別的人。夜裏下過雨,路上又溼又滑,道旁樹的葉子上還積着許多晶瑩的水滴。

我小心翼翼地走着。前方,一個一瘸一拐行走的身影躍入我的眼簾,是她?那瘦矮的個頭,那蹣跚的腳步,都向我證實,是她。雖然我們同班,但因男女之別而互不講話;況且,大概是由於那一條有病的腿,她在班上更是不聲不響。

我加快了步伐----不能跟在女孩子後邊走,當然並非因她速度慢,所有的男孩都會這樣的。這是一種潛意識在驅使。

漸漸地近了,前邊的她,一瘸,一拐,一步,一搖……舉步維艱。唉,真可憐!

更近了,只有五六步遠。我正準備再次加速超過她時,她忽然身子一斜,左腳向前一滑,摔倒了!摔倒在我前面!

下意識地,我愣愣地站住了,不遠的身後,飄來人們的的談笑,我該怎麼辦?

----不管她,揚長而去?不,當然不能這樣。十幾年接受的教育,父母、老師,同學、社會、書本,所有這些輸送給我的善惡觀,不允許我視而不見。----那麼,上前去扶起她?不,也不能這樣。不是因爲我和她從未說過話,而是因爲:她是女生,而我是個男孩子!何況----似乎有人來了……

這是一幅多麼令人痛心的畫面:在我前面五六步遠,摔倒着一位腿有殘疾的女同學;而我,卻呆呆地站着,站着!欲扶,不行,欲止,不能!

這只是瞬間的景象,頃刻的思緒。飄在身後的談笑聲,促我在迷惘中作出抉擇----不去扶起她!匆匆,我邁開步子,超了過去。

可我又立刻站住了,面對前方延伸的路,我將走向哪裏?我能順着這條路走去嗎?

回頭,註定要回頭。我轉過了身。她正努力着想要站起來。伸手,伸手,她攀住身旁一棵樹,用力拉着,將身體拉高一些,又把手擡高一點……漸漸地,慢慢地,她站了起來。我好可憐:我不如一棵樹!

積在樹上的雨水,在她的拉力下紛紛滴落,彷彿在痛哭。你爲誰而哭,樹?

----你應該爲她而哭,她摔倒了,沒有人扶她起來!你也應該爲我而哭,一個殘疾女同學摔倒在我面前,我只是看着她自己站

起來!可是,你更應該爲千萬個她和我而哭,爲這個世界而哭!

她又邁開了步子,堅強地走來,甚至比原來更快。轉過身,我悵然若失地走着,順着這條路走去。是她摔倒了麼?是的,的確是的。不!是我摔倒了,我摔倒在世俗的污泥中!有誰,有誰能伸過手來,拉我一把呢?

“哎呀!”我脫口出聲。任何偶然摔倒者都會叫的----這是下坡的路,我一腳踏空了。真疼啊!我試着站起來。突然,我怔住了!

—隻手伸----了----過----來!----是她!她站在我身旁,一隻手伸在了我的面前。她臉上的汗跡,衣服上的泥痕,清晰,刺眼……

哦,這伸來的手!----我不禁潸然淚下。

點評:

本文寫的是一件很微小的事情:雨後路滑,瘸腿的“她”摔倒在“我”的面前,“我”愣愣地站着,不敢伸出應該伸出的手;而“我”跌倒後,“她”卻勇敢地向“我”伸出援助的手。事情雖小,卻表現了一個很大的主題:抨擊封建思想陰魂不散的現象,鞭撻“男女授受不親”餘毒殘存的劣根。作者寫道:“是她摔倒了嗎?是的,的確是的。不!是我摔倒了,我摔倒在世俗的污泥中!”正是“以小見大法”使《這伸來的手》產生了震撼人心的藝術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