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其他

聽課評課稿合集15篇

其他8.05K

聽課評課稿1

“激發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生體育的意識”是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之一。根據二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喜歡小動物的心理特徵,課中教師採用了“主題式情景教學”對《龜兔賽跑》故事進行了續編。設計了“故事導入——拜師學藝——穿越小樹林——送信比賽——放鬆慶祝”的情節發展完成了教學過程,使學生主動、始終樂於沉浸在故事角色中;很好地達到了學中玩、玩中學的學習效果。

聽課評課稿合集15篇

“健康第一”、“運動參與、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性和小組協作能力”是新課程標準的又兩大基本理念。整節課中,教師緊抓低段學生身心表現慾望強的特點,緊隨故事主題的發展,盡力滿足學生的運動需要、更爲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很好的激發了學生自覺、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來;使學生的運動參與在自學與集體練習中得到加強,對社會適應能力在體驗與他人一起活動和獨自活動的區別中加以更好的體現。

“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是體育教學的基本理念之四。在整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非常注重引導學生合作能力的提高。很多教學過程中,教師都是通過啓發學生小組嘗試教學、互相討論、交流來學習的;學生們在主動的討論與交流中,加深了對學習內容的理解,既提高了學習質量,又鍛鍊了合作能力。另外,以小組位單位的教學比賽中,努力激發學生的取勝慾望,從而引導學生主動討論、主動合作。

另外,整節課上,教師在教學方法上很好的運用了啓發性、嘗試教學法、小羣體合作、小組討論交流、比賽法、鼓勵發,一方面提高了課堂練習密度,另一方面激發了學生的運動興趣和參與熱情,培養了自主學習、競爭意識,團結合作、勇敢頑強的意志品質也得到了相應的發展。

國小體育教學設計:

不同方式的跳躍觀課記錄

教學內容:

不同方式的跳躍

教學目標

運動參與:通過讓學生主動參與運動動作的學習,培養他們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態度。

運動技能:在遊戲找了個進行各種移動,跳躍的練習,說出不同方式跳躍的術語,使100%的學生掌握基本跳躍的方法,80%的同學掌握不同方式的跳躍方法。

身體健康:發展學生身體的協調能力及跳躍能力。

心理健康: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精神。使學生體會到體育的樂趣。樹立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

社會適應:培養學生獨立和他人合作完成活動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先擺臂,後蹬地

雙腳用力蹬地迅速向前上方跳出

雙腳落地,落地時腳尖先落地,同時兩腿自然屈膝,維持平衡。教學過程:

一、準備部分

1、課堂常規

a、體委集合整隊,清點報告人數

b、師生問好,宣佈本課的教學任務

組織圖形

XXXX要求:快靜齊

XXXX聲音洪亮、精神飽滿

2、準備活動

a、按圖形跑成“龍”的隊形,(教師將畫好的圖形展示給學生,找出領頭人帶隊跑出隊形)

圖形分別爲:四邊形、螺旋形、S形、T形

要求:

學生手持藤圈放在頭頂上,跑出隊形,隊伍整齊,步伐一致

b、“相反口令”小遊戲

要求:

動作迅速,學生邀請聽課的老師一起進行遊戲。

二、基本部分

聽課評課稿2

沒聽課之前,看到課文的題目,我就想:這是一篇沒趣的課文。不象我們低年級的課文,有各種各樣吸引人的小動物,但聽課下來,我改變了自己的想法,其實不管是什麼課文,只要老師引導的好,沒趣的課文也能變得有趣。下面我就淺略地談一談聽課後對這節課的一點看法。

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爲了揭開雷暴的祕密,冒着生命危險在雷電交加的.天氣裏進行“風箏實驗”的事,讚揚了富蘭克林勇往直前,大膽探索的科學研究態度,說明只有通過精確、細緻的觀察、研究和實驗,才能揭開大自然的奧祕。

教完第一自然段,在體會雷暴的可怕後,邵老師出示第二自然段“那麼,雷暴到底是什麼呢?這個謎團直到18世紀才被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解開。”邵老師讓學生細細讀讀這個過渡段,從中體會到什麼?開始學生不能體會到深層次上。邵老師再利用課件功能將“直到……才……”這組關聯詞變紅突出,再讓學生從這重點詞“才”上體會,通過引導,學生終於能體會到從中可以看出:其一雷暴的可怕,其二解開雷暴之謎是不易,其三富蘭克林的了不起。

第三自然段中有個詞“冷嘲熱諷”,這也是本文第二處採用烘托的手法,用別人的嘲笑,來烘托富蘭克林堅持自已觀點的勇氣和決心,使人感到富蘭克林最終獲得的成功來之不易,也是彌足珍貴的。在教學一自然時,邵老師也注重這個詞的推敲。通過讀相關的語句體會,富蘭克林當時的推測是那麼大膽,讓別人非常反感與排斥。接着用填空的形式來體會。例:不僅一般人不相信他的推論,就連許多自稱有學問的人也對他冷潮熱諷。有的說:“.......”有的說:“.......”有的說:“.......”讓學生想象,當時這些自稱有學問的人是如何對富蘭克林說的?通過言語訓練學生對“冷嘲冷諷”這個詞的學習較爲紮實。

本課有複述的要求。當學生說到對風箏的材料有所瞭解,邵老師又讓學生再讀課文同桌探討一下這些材料有什麼用。接着課堂公開交流,學生明白這些材料的用處後,再讓學生細細體會文中人物動作,明白風箏實驗過程。最後,邵老師那着準備好的風箏及一些實驗材料,問:誰願意當一回小富蘭克林,將這個實驗過程邊演示邊講解給我們聽?通過這一環節的訓練,學生不知不覺鞏固了風箏實驗的一些要點,更爲學生的複述提供了良好契機。

聽課評課稿3

上週參加了小班組常規課聽評課活動,共聽了三名教師的課,首先是表揚小班組年級組長,在年級活動的組織中能引領老師們去鑽研,帶動新老師的成長。其次從活動的教案教具準備來看,老師們是花了一番心思,值得表揚。在評課中,聽課老師也誠懇地指出了活動中的亮點與不足,在互相的點評中收穫頗多。

對於本次活動,我有幾點想法:

1、在活動設計中,教師重視活動流程的設計,運用多種方法去設計各環節,很豐富,但是在執教過程中卻有一種蜻蜓點水的感覺,這一突出問題還是在於對教材及幼兒的分析不夠,特別是對教材的`重點和難點把握不準,在環節設計上沒有重難點。而找準重難點是上好一節活動課的關鍵點,這一點恰恰被老師們忽視了。

2、在執教中,師幼的互動是一個明顯的弱點,教師如何去實現引領者、支持者、合作者的角色?如何去體現幼兒學的主體地位?教師的眼中不僅僅要有課,更需要有孩子,多給孩子表達的時間,多鼓勵孩子的表現,多一些對孩子的正面迴應與引導,特別是小班的孩子,當她興致盎然地圍到你身邊時,輕撫一下孩子,耐心聽一下孩子的表達吧。一個好的課堂紀律並不是規矩地坐在位置上,鬧而不亂是老師該去思考的。

3、在自評活動中,第一,老師們過於謙遜,說的全是不足,第二,老師們找不到說的要點。首先自評活動是聽課老師瞭解執教教師設計活動、專業理念應用、專業素養掌握的一個窗口,其次掌握自我評價,從反思中找出自己的亮點與不足,是自我完善的重要環節,是促進教師執教能力進步的能源。

加油吧,老師們!

聽課評課稿4

今天,有幸聽了蔣老師任執教的一節《桂林山水》,桂林山美、水美,而蔣主任的課堂意境美、語言美;學生的朗讀美、感悟美……一節課下來,沉浸在美的享受中的我忍不住一次次品味起課堂中的精彩細節。

細節一:學生的朗讀之美。

由於聽課的老師很多,課桌間的位置也擠得滿滿當當,幸好學生們在老師的引導下很快融入了桂林山水的美景中,根本沒有受到我們的打擾。旁邊的兩個孩子一直在我裝作無意卻留心的注視中。當同學們在老師的'引導下沉浸於文本,品味着字裏行間描畫出的美好意境中時,學生們下意識地開始一遍遍地朗讀、體會。當其他的學生有幸被老師選中爲大家朗讀的時候,我旁邊的兩個孩子總會跟着無聲地朗讀着,偶爾會不經意地發出那個字的讀音,似有似無地迴盪在我的耳邊,讓我感動。要想讓學生們領悟、品悟,首先要讓學生走進課文,而學生們在老師創設的情景中已然置身其中,有了讀的渴望,在這樣渴望的引領下,學生一定能有自己的感悟和更深入的體會。

細節二:教師的語言美得有深度。

一節課教師並沒有多少特別華麗的語言,但是經常是看似不經意間的評價、對學生的引導卻展現了教師的深厚的文化底蘊。一堂語文課的價值不在教材內容本身,而在教材背後所隱藏的意義世界,我們要引導孩子走向這個意義世界,因爲課文背後是海洋,是天空,是豐富生命的心際網絡。而蔣主任深刻地把握住了這一點。在重點段、重點詞語的品味上,教師的視野竟然如此開闊,一個“人們說……”看似簡單卻讓教師挖出了內涵。蔣主任爲學生們展示了古今中外的文人雅士對桂林山水的由衷讚美,美景加美句,對孩子們的視覺及想象力都是一個衝擊。更可貴的是,教師在引導學生品悟課文的同時交給了學生閱讀的方法和技能,並給學生獨立展示的機會,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一堂課,教師的每句話都讓人感覺那麼舒服,又那麼有深度。想來聽課的學生也會由衷地敬佩老師,進而會爲了向老師靠攏而豐富自己的知識,提高文化品味、審美情趣。

這節課處處是亮點,環環精彩,更可貴的是教師始終不忘對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對學生獨立閱讀、自由表達的引導和肯定。還有教師自然散發的文化魅力感染着學生,影響着學生,更引領着學生去探索祖國博大精深的文明與文化。正如一位同事所說“假如我是一名學生,我喜歡這樣的課;假如我是一名學生,我喜歡這樣的老師……”忍不住感嘆:山美、水美,課更美!

聽課評課稿5

早上,劉彬主任找我:“你今天上新課吧。聽你課。”

“好”。

和劉彬太熟,所以被她聽,不緊張,也沒壓力。平時怎麼上,就怎麼上。上完,好的大力讚揚,差的毫不留情,覺得意見不同,也爭起來,兩人絮絮叨叨講了一個大課間,直到下面一節課的老師進教室,才作罷,上的和聽的,都挺愉快,她說下次還聽,嘴上說:“別來了。”其實,心裏還是很歡迎的。原生態的課,才能反映出真正的教學,好的和不好的,兩人討論才明白,才更清楚。只是一上公開課,就會自覺不自覺地“化化妝”,不以完全的真面目示人。

今天上的是《快樂的節日》第一課時。

被表揚的地方:

1、送詞。

雖然是第一課時,但沒采取帶讀,幫教的過程。把所有的生字都直接板書在黑板上,讓學生在自學、熟悉的基礎上,採取兩人小組合作的方式,一個把所有的生字讀出來,另一個直接給生字組詞。檢查的時候,先問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什麼地方打頓了,施改明之說:“我不知道健康的康組什麼詞語?”我說:“哈哈,其實你知道呀!就是健康呀。這樣,王老師再送你幾個詞,安康,小康之家,康莊大道,康復。”孩子聽得很認真,嘴裏還默唸着。

其實,如果換一個人來聽,學習生字詞的流程,我應該不會這麼上,這樣一上來,就直接檢查,沒有標註拼音就讀,拔高了。但我平時上課,就這麼上,覺得學生也能接受下去,作業的反饋也沒什麼問題。這樣省事,時間用得也少。

2、畫詞。

進入課文的學習,我問學生願意自己讀,還是聽我讀?孩子的意見不統一,我說:“那我讀,願意聽的人,豎起耳朵,願意讀的`人,跟着我小聲讀。”

讀完了,我說:“這裏有個詞用得多好呀,鮮豔的紅領巾,紅領巾的顏色這麼漂亮,戴上它,多自豪呀!我要拿筆畫下來。”我從孩子的桌上拿了一支筆畫下了來後,接着說:“這課裏還有很多的好詞,快找找,畫下來吧。”

劉彬說,她觀察到學生在看我畫詞的時候,很多孩子就拿起了筆,後來在畫的時候,也很投入,這樣用做的方式來引導孩子,他們的興趣濃厚。

3、彙報詞語

每個小組活動地兒不一樣,有的在教室前面,有的在後面,分小組彙報的時候,大家都站着,好幾個孩子聽得不認真,跳來跳去的,我說:“在聽的過程中,我注意觀察了同學們,都馮弋珂、彭澤文、韓蕊,她們一邊聽,一邊看着書,找到對應的詞語,特別要表揚張靜娟,她聽到有的同學找的好詞,是自己沒畫的,就隨即拿筆畫出來。”劉彬說,我說了這段話後,那些小調皮們,很快就約束了自己,知道改怎麼做了,效果比批評他們還好。嘻嘻,其實我看到他們的那個樣子,也想批的,但畢竟有人聽課嘛,只能換個方式了,看來這個方式得常用。

寫到這兒,我使勁想了想,這節課,哪兒上的有問題來着?沒前面記得清楚,被表揚的記得牢些,被批評的,轉過身我就忘了,和俺們班的學生一樣,哈哈。

挨批的:

最後的五分鐘,我安排了學生查字典,完成課後的第四題。學生對“希”的偏旁認識模糊。劉彬說,這就是我在前面的生字教學中,遺漏的地方,應該在學字的時候,順帶就把字的部首提出來,不花多少時間,學生記得還牢。結果,我在學生產生了問題後,再講,又浪費時間,還容易混淆。其實,這反映了一個問題,說向課堂要效益,課堂就那麼多的時間,老師把課堂的前後知識點聯繫起來,多思考,合理佈局,才能去談“效益”。課前,多想想,比課中,課後,去補,要有效的多。

聽課評課稿6

這次聽了谷瑞輝老師的《畫風》一課,給我很大的啓示:一堂語文課結束後,學生最大的收穫是什麼呢?習得什麼,學會什麼?

語文教師要有語文的本體意識,不能輕視對文中語言文字的感悟,老師切不可忽視依據文本對學生進行嚴格的語言訓練,爲學生掌握語文知識,形成語文能力,自由感受和表達打下堅實的基礎。谷老師指出文中四位孩子的話,可以讓學生內化語言,讓學生依文中的句式:誰畫了什麼?什麼怎麼樣?風在哪裏?說說你是怎樣感受到風的?還可以這樣:誰說:“我也會畫風,風把什麼怎麼樣?”通過多種形式的說,讓學生內化語言,體現語文的本體意識。

這篇課文的語言特點是人物的對話非常多,那麼如何讀好對話,如何從人物的對話中體會感情,是本課教學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在課堂中,對課文的感知主要通過朗讀的年齡特點,從“讀”入手,以讀爲本。谷老師讓學生讀得有層次,讀得有提升。讀書的形式多樣,角度不同,層次分明:有“整體通讀”;有“重點細讀,讀出人物的不同語氣,感悟人物的內心世界”;有“整體回讀,分角色朗讀”。學生親歷讀書的過程,在一遍遍的朗讀中感悟着語言的形象美、意境美。

我覺得語文課上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儘量省出時間來讓學生多讀、多思、多寫、多背、多練。只要我們在紮紮實實的訓練上下功夫,就一定會提高教學效率,學生也就一定會學有所成。

聽課評課稿7

學校工作以教學爲中心,課堂教學是關鍵。看似平常,並不平常的課堂教學,蘊含着衆多的教學規律。教與學、講與練、主導與主體、學知識與學做人、學知識與提高能力、全面要求與因材施教等這都是在課堂教學中引出,在課堂教學中展開,又在課堂教學中運行。它以何種形式來組合,又以何種形式來優化就可能帶來不同的教學效果。怎樣來認識課堂教學規律和抓好課堂教學質量呢?聽課評課是一種行之有效地研究課堂教學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一、怎樣去聽課,教師聽課應該按下面三個步驟來進行。

(一)課前要有一定的準備工作。

俗話說,留心天下皆學問。教師要想聽課真正學習點東西,就必須做一個聽課的有心人。要有心,聽課就要做點準備工作。打算聽誰的課,應該事先問問他教什麼內容,把課本找來預習一下,看看課文寫的是什麼,是怎樣寫的,有沒有難點、疑點;同時自己設想一下,假如讓我教這樣的課文,準備怎樣教法,以便聽課時有個對比。如果聽課不做準備,匆忙走進教室,懵裏懵懂地聽,不理解教者的教學意圖,不熟悉教材,就不會有較大的收穫。

教師去參加教研活動聽公開課也要做準備。由於大多數教師平時埋頭教學工作,對某些教學理論,學術研究知之甚少,因此去聽較高一點的公開課會有一些不適應。這就需要在參加教研活動之前,千方百計去了解與鑽研一下與之相關的學術理論,或向人求教,或者重溫自己所積累的資料。這樣能拓寬視野,縮短與"學術"的差距,這樣去聽公開課就會收穫更大一些。

(二)聽課中要認真觀察和記錄

教師聽課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全身心的投入,還要有虛懷若谷的態度。教師在課堂上不僅要聽,還要看,要仔細捕捉講課者的語言和表情,記下他每個教學環節和教學方法。

教師要一邊聽.一邊觀察思考。既要看教,皋要看學,二者兼顧。看教者對教材的鑽研,重點的處理,難點的突破,教法學法的設計,教學基本功的展示。看學生的學,要看學生的課堂表現,看學習參與的情緒,學習的習慣。總而言之要看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地位有機結合。有時教師聽課也不一定非要面面俱到地注視課堂上的每個方面。根據授課者的特點和聽課者的目的,可以適當有所側重,一般說來,對熟悉的教師,由於對其班級情況有所瞭解,可着重就其課堂上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做跟蹤式的動態分析;對一般的研究課,就着重看其在研究方向上的達成度;對於名家的課,宜着重領略其教學風格及其相應的學術思想在課堂的體現。聽課應詳盡記錄課堂的教學過程,也記下自己的主觀感受和零星評析。

(三)聽課後要思考和整理

俗話說,思之,思之,鬼神通之。教師聽完課後不能一聽了之。應對課堂實況過幾遍電影,應進行反覆的琢磨。思考的辦法有很多,或翻翻聽課記錄,或與執教者交談,或將幾節"互相牽連"的課作番比較,或寫一篇"聽課一得",或乾脆將他人執教的內容拿到自己班上試試等。

在分析總結他人課時要注意比較、研究,取長補短。每個教師在長期教學活動中都可能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不同的教師會有不同的教法。聽課的老師就要善於進行比較,研究、準確地評價各種教學方法的長處和短處,並結合自己教學實際,吸收他人有益經驗,改進自己的教學。在分析他人課時,聽課者還要注意分析執教者課外的功夫,看老師的教學基本功和課前備課情況。這種思考對自己也會有很大幫助。

二、教師如何評課

(一)、從教學目標上分析

目標是人做事的內在動因,目標越具體明確,做事的自覺性和積極性越高,效率越高,反之亦然。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它的正確制訂和達成,是衡量課好壞的主要尺度。所以分析課首先要分析教學目標。

首先,從教學目標制訂來看,要看是否全面、具體、適宜。全面指能從知識、能力、思想情感等幾個方面來確定;具體指知識目標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標要有明確要求,體現學科特點;適宜指確定的教學目標,能以大綱爲指導,體現年段、年級、單元教材特點,符合學生年齡實際和認識規律,難易適度。

其次,從目標達成來看,要看教學目標是不是明確地體現在每一教學環節中,教學手段是否都緊密地圍繞目標,爲實現目標服務。要看課堂上是否儘快地接觸重點內容,重點內容的教學時間是否得到保證,重點知識和技能是否得到鞏固和強化。

(二)、從處理教材上做出分析

評析老師一節課上的好與壞不僅要看教學目標的制定和落實,還要看教者對教材的組織和處理。我們在評析教師一節課時,既要看教師知識教授的準確科學,更要注意分析教師教材處理和教法選擇上是否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抓住了關鍵。

三、從教學程序上分析

教學目標要在教學程序中完成,教學目標能不能實現要看教師教學程序的設計和運作。緣此,評課就必須要對教學程序做出評析。教學程序評析包括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一)看教學思路設計

1.作要有思路,寫文章要有思路,上課同樣要有思路,這就是教學思路。教學思路是教師上課的脈絡和主線,它是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水平兩個方面的實際情況設計出來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學措施怎樣編排組合,怎樣銜接過渡,怎樣安排詳略,怎樣安排講練等。

教師課堂上的教學思路設計是多種多樣的.。爲此,評課者評教學思路,一是要看教學思路設計符不符合教學內容實際,符不符合學生實際;二是要看教學思路的設計是不是有一定的獨創性,超凡脫俗給學生以新鮮的感受;三是看教學思路的層次,脈絡是不是清晰;四是看教師在課堂上教學思路實際運作喲效果。我們平時看課看到有些老師課上不好,效率低,很大一個程度就是教學思路不清,或教學思路不符合教學內容實際和學生實際等造成的。所以評課,必須注重對教學思路的評析。

(二)看課堂結構安排

教學思路與課堂結構既有區別又有聯繫,教學思路側重教材處理,反映教師課堂教學縱向教學脈絡,而課堂結構側重教法設計,反映教學橫向的層次和環節。它是指一節課的教學過程各部分的確立,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繫、順序和時間分配。課堂結構也稱爲教學環節或步驟。課堂結構的不同,也會產生不同的課堂效果。可見課堂結構設計是十分重要的。通常一節好課的結構是結構嚴謹、環環相扣,過渡自然,時間分配合理,密度適中,效率高。

計算授課者的教學時間設計,能較好地瞭解授課者授課重點、結構安排授課時間設計包括: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與銜接是否恰當。

1.計算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看教學環節時間分配和銜接是否恰當。看有無前鬆後緊(前面時間安排多,內容鬆散,後面時間少,內容密度大)或前緊後鬆現象(前面時間短,教學密度大,後面時間多,內容鬆散)看講與練時間搭配是否合理等。

2.計算教師活動與學生活動時間分配,看是否與教學目的和要求一致,有無教師佔用時間過多,學生活動時間過少現象。

3.計算學生的個人活動時間與學生集體活動時間的分配。看學生個人活動,小組活動和全班活動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有無集體活動過多,學生個人自學、獨立思考、獨立完成作業時間大少現象。

4.計算優差生活動時間。看優中差生活動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有無優等生佔用時間過多,差等生佔用時間太少的現象。

5.計算非教學時間,看教師在課堂上有無脫離教學內容,做別的事情。浪費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的現象。

四、從教學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評析教師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選擇和運用是評課的又一重要內容。什麼是教學方法?它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爲完成教學目的、任務而採取的活動方式的總稱。但它不是教師孤立的單一活動方式,它包括教師"教學活動方式,還包括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學"的方式,是"教"的方法與"學"的方法的統一。評析教學方法與手段包括以下幾個主要內容。

(一)看是不是量體裁衣,優選活用

我們知道,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是一種複雜多變的系統工程,不可能有一種固定不變的萬能方法。一種好的教學方法總是相對而言的,它總是因課程,因學生,因教師自身特點而相應變化的。也就是說教學方法的選擇要量體裁衣,靈活運用。

(二)看教學方法的多樣化

教學方法最忌單調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也會令人生厭。教學活動的複雜性決定了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所以評課既看教師是否能夠面向實際恰當地選擇教學方法,同時還要看教師能否在教學方法多樣性上下一番功夫,使課堂教學超凡脫俗,常教常新,富有藝術性。

(三)看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

評析教師的教學方法既要評常規,還要看改革與創新。尤其是評析一些素質好的骨幹教師的課。既要看常規,更要看改革和創新。要看課堂上的思維訓練的設計,要看創新能力的培養,要看主體活動的發揮,要看新的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要看教學藝術風格的形成等。

(四)看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

現代化教學呼喚現化教育手段。"一支粉筆一本書,一塊黑板,一張嘴"的陳舊單一教學手段應該成爲歷史。看教師教學方法與手段的運用還要看教師適時、適當用了投影儀、錄音機、計算機、電視、電影、電腦等現代化教學手段。當前在教學方法的問題上還存在"四個一"現象,這應該在聽課評課中得到解決。這"四個一"是:

1,一講到底滿堂灌。不給學生自讀、討論、思考交流時間,教"講""灌"包打天下。

2.一練到底,滿堂練。由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教師備課找題單,上課甩題單,講解對答案,怪不得學生說:"不是灌就是串,要不就是滿堂練。''

3.一看到底,滿堂看。有的教師上課便叫學生看書,沒有指導,沒有提示,沒有具體要求,沒有檢查,沒有反饋。名爲"自學式",實爲"自由式"。

4一問到底,滿堂問。有的教師把"滿堂灌''變成了"滿堂問",而提的問題,缺少精心設計,提問走形式。

五、從教師教學基本功上分析

教學基本功是教師上好課的一個重要方面,所以評析課還要看教師的教學基本功。通常,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看板書:好的板書,首先,設計科學合理,依綱扣本。其次,言簡意賅,有藝術性,再次,條理性強,字跡工整美觀,板畫嫺熟。

2.看教態:據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表達靠55%的面部表情+38%的聲音+7%的言詞。教師課堂上的教態應該是明朗、快活、莊重,富有感染力。儀表端莊,舉止從容,態度熱情,熱愛學生,師生情感交融。

3.看語言:教學也是一種語言的藝術。教師的語言有時關係到一節課的成敗。教師的課堂語言,首先,要準確清楚,說普通話,精當簡煉,生動形象有啓發性。其次,教學語言的語調要高低適宜,快慢適度,抑揚頓挫,富於變化。

4.看操作:看教師運用教具,操作投影儀、錄音機、微機等熟練程度。

六、從教學效果上分析

巴班斯基說:"分析一節課,既要分析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方面,又要分析教學結果方面。"經濟工作要講效益,課堂教學也要講效果。看課堂教學效果是評價課堂教學的重要依據。課堂效果評析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教學效率高,學生思維活躍,氣氛熱烈。二是學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有進步。知識、能力、思想情操目標達成。三是有效利用45分鐘,學生學得輕鬆愉快,積極性高,當堂問題當堂解決,學生負擔合理。

課堂效果的評析,有時也可以藉助於測試手段。即當上完課,評課者出題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當場做以測試,而後通過統計分析來對課堂效果做出評價。

綜合分析還包括從教師教學個性上分析,從教學思想上分析等。整體評析法的具體操作,不一定一開始就從七個方面逐一分析評價,而要對所聽的課先理出個頭緒來。怎樣理:

第一步,從整體人手,粗粗地看一看,全課的教學過程是怎麼安排的,有幾個大的教學步驟。

第二步,由整體到部分,逐步分析各個教學步驟,要分別理出上面的七個內容。

第三步,從部分到整體,將各個教學步驟理出的內容彙總起來。然後再按照一定的順序,從全課的角度逐個分析評價。

聽課評課稿8

二年級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教學,同時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也是重要的教學內容和目標。郭麗娜老師執教的這一課符合課程標準,符合教學內容,也符合學生的實際,能借助直觀形象的圖片或視頻幫助學生理解和感受,就像郭老師在導入部分出示的一段關於歡慶場面的視頻和在教學過程中使用田野、大海等的圖片理解課文,教學效果很好,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特別是低年級的識字和寫字教學,可以看出郭老師平時上課對學生的要求很嚴格,教學基礎很紮實,在書寫的時候時刻提醒孩子注意寫字姿勢,而且學生對生字的識記、觀察也很認真,筆畫書空很熟練,並且邊書空邊說出筆畫名稱,這一點在自己的教學中很值得借鑑。孩子們的識記方法很靈活多樣,拆一拆,換偏旁,獨體字識記等,可以看出郭老師平時對學生很注重訓練。

在教學過程中,郭老師很注意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手口並用,邊讀邊做動作,我覺得很符合二年級孩子上課的特點,這樣做學生既學會了知識又學的很輕鬆,對課文的理解也更深刻。

我認爲唯一不足之處就是對於這首小詩,郭老師對孩子們朗讀指導的訓練不夠到位,如果老師能進行適當的範讀,再讓學生練讀的話,學生朗讀的效果肯定會更好!

聽課評課稿9

教學步驟:

一、導入,複習檢查:

齊讀課題。這些字你還認識嗎?開火車讀。齊讀。一朵一顆滿天真好晚上數着那裏最喜歡3老師這有幾個字嬰幼兒找不到家了,誰來幫他們找到家?朵只頭顆一()白雲一()小鳥一()珍珠一()頭

二、學習課文

(一)學習第一段。

1、鮮花和星星“我”最喜歡誰?請小朋友們自身讀讀課文的第一小節,一邊讀,一邊想一想課文所描繪的畫面。(出示:一邊讀一邊想)2、誰來展示一下自身的朗讀水平。(出示這小節)指名讀。

3、(1)你讀懂了什麼?指名回答。你是通過哪些詞看出鮮花很多?師相機在“滿地、這裏、那裏、還”下面劃線。誰能讀出鮮花的多?放鮮花的課件,夏天到了,綠茵茵的草地上,盛開着朵朵鮮花,它美嗎?誰想誇誇它?它美在哪裏?指名說。

看着滿地的鮮花,我真想。

【評:口語訓練和想象力的豐富集合起來,有道理!】小朋友真會想,能不能把鮮花的美讀出來呢?誰想讀?

再出示這小節(指名讀,評議。)

【評:這一步前面應該再有一個自由練讀,就紮實了。】(你讀出了鮮花的美麗!聽了你的朗讀,老師覺得鮮花更美了!)

4(1)讀了好多遍了,想不想把這美麗的詩句背下來呢?自身先練練。指名背。(你背得真流利,假如能加上動作那就更好了!)

(2)誰能上講臺加上動作來背一背、演一演呢?(指名)(你真是一名出色的小演員!)

(3)這麼多人都想上臺背誦啊?想背的小朋友一起來背吧!

【評:指導得法,讀出了層次,背誦就水到渠成了。】

(二)、學習第二段。

1、過渡:小朋友背得真棒,老師彷彿看到了夏天滿地的鮮花,老師都陶醉了。

剛纔,我們用一邊讀、一邊想的方法學習了第1段(出示:一邊讀,一邊想),相信你們現在也能用同樣的方法把第二段學好。自身讀一讀,讀懂了什麼跟你的同桌交流交流。

【評:總結學法,由扶到放。】誰來彙報你們交流的結果?說明星星的多:劃詞:滿天、這裏一顆那裏一顆、還多

3、誰能讀出星星的美、星星的多?(你真會讀!你看,她把自身的感受通過朗讀表示出來了,讓星星更美了!)賽讀,誰來跟他比比?你讀出的星星也很美!看着滿天的星星,我真想。 【評:這時再來讀讀,然後背誦更紮實。事實上,下面的背誦小朋友們開始不是很順利。】

三、背誦。

1、這麼美麗的小詩你能完整地背出來嗎?假如能加上動作就更好了,自身先準備一下吧!(指名背)(你背得真有感情!誰來跟她比一比?你真是個出色的'小演員!)

2、師報幕。生齊背課文。(9班小朋友集體詩歌朗誦會就要開始啦!)

四、拓展練習。

出示蝴蝶的圖片你看到了什麼?老師非常喜歡這幅圖畫,所以仿照課文寫了一首小詩。指名讀。我最喜歡天空中飛翔的蝴蝶:這裏一隻,那裏一隻,真比海灘上的貝殼還多。過渡:老師說的好嗎?小朋友,只要你們留心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再發揮想象說一說,能說得比老師更好呢!你會說嗎?這裏有一幅美麗的圖片,請瞧!你能仿照着課文寫一段小詩嗎?我最喜歡天空中飛翔的小鳥:這裏。

聽課評課稿10

幸虧,我來了!因爲學校工作繁瑣,教學任務重,鑑於拼音組第一次磨課我也已經參加了,今天的第二次磨課本想着不用來了。慶幸我來了,並參加課後教研,今天收穫頗多,不虛此行。

前面幾位老師,尤其是蔡老師點評的全面到位,很精彩,這其中很多觀點我也很是贊同,接下來我談一談自己感觸最深的地方。

第一, 蔡老師建議我們語文教師上課一定要組織好語言,注重語言美,做到雅俗共賞,不要一味的大白話。作爲語文老師,我們要彰顯一下學科特點,在課堂中爲孩子帶來美的享受,逐漸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這一點,我也感同身受,自己在教學中,因爲缺少文學方面的`薰陶,閱讀量少,談吐舉止實在缺少優雅。今天,第一次聽蔡老師提及韻文,一個個跳動的音符,活潑生動的句子,讀起來朗朗上口,我們一下子就喜歡上了,更何況孩子們呢?

第二, 在課堂中,以學生爲中心就要抓住課堂中的生成性知識,針對學生出現的問題和難點,適時鞏固、複習、遷移知識,及時掃除學生的學習障礙。比如,李寧老師的課堂中,在“海底世界”環節,有孩子讀不準“yun yαng”的輕聲,老師做了提醒,孩子還是讀不成,說明這是一個難點。老師就要適當停下來,對輕聲的讀法進行補充教學。真正的教學,應該是爲學生服務,要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教學思路,而不能只按照預設按部就班。

第三, 多媒體時代,一堂好課,不僅要有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精美的課件、教具也不可或缺。剛纔聽各位老師討論做噴繪,買磁扣,準備磁性卡片,提前寫好板書貼到黑板上,如何在PPT中正確插入拼音,設置自定義動畫……瞬間覺得自己又out了。課堂中,孩子們看到各種豔麗可愛的鳥兒時一聲比一聲高的驚歎,看到各種高清的海底生物圖片時一陣陣的興奮,在調動了課堂氛圍,調整教學節奏之外,更幫助學生快速獲得了形象直觀促進對文本知識的理解。

感謝,與你們同行,在成長的路上有你們相伴,我才能走的更遠、更快、更穩!

聽課評課稿11

識字、聽說、閱讀……頭緒紛繁的低段語文教學,如何做到有機結合進行,從而提高語文教學質量?近日,吳望舒老師執教的《烏鴉喝水》第一課時,便做到了教學環節設計緊湊合理,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兼顧,從而使這堂課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識字教學紮實有效

低年級生字詞的教學是教學重點和難點。在本節課中,吳老師設計了多種方法來幫助學生識字,這些設計,激發了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也使學生輕輕鬆鬆地獲得了新知。

吳老師也注重培養學生辨析形近字的能力。如對“烏”、“鴉”這兩個字的識記,吳老師引導學生說出烏鴉是一隻鳥,所以“鴉”字是鳥字旁;“烏”比“鳥”少一點,是因爲烏鴉全身都是黑的,以致於我們看不到它的眼睛了。這樣學生就感覺非常有趣,記起來也就容易了。還有另一組形近字“喝”和“渴”,這一直以來都是教學的難點,吳老師引導學生,讓孩子們自己思考,得出了這樣的答案:“喝水”要用嘴巴(即“口”)喝,而且必須把嘴張大(形象說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爲口渴了特別想喝水,所以是三點水旁。這樣學生記起來十分方便,且不太會搞錯。

二、抓關鍵詞理解感悟

吳老師善於抓住課文的關鍵詞,採用了讀讀、想想、說說等方法,引導學生感受文本,可以說這些教學活動充分考慮到了一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如:老師引導學生關注“到處”一詞。爲了幫助學生理解這個詞語,老師引導學生看圖合理想象:烏鴉可能會飛過哪些地方呢?通過想象說話,讓學生體會到了烏鴉找水的辛勞以及找不到水的.焦急心情。之後,又指導學生用“到處”進行說話訓練,讓學生對這個詞語達到真正理解並掌握運用。

三、注重進行朗讀指導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閱讀教學要讓學生在誦讀中感受閱讀的樂趣,並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這堂課,吳老師帶着孩子們着重研讀了課文的第一節。第一節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句話,但也是情節曲折。烏鴉經歷了找水,看見水,卻又喝不到水這個過程。隨着事情的變化,烏鴉的心情也是很不平靜的。吳老師在教學中帶領學生採用多種形式的讀,逐句品讀感悟,體會烏鴉心情的變化。讀文中體現了個性化的閱讀。

綜觀整堂課,上得既充滿語文味,又富有情趣。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也被充分調動起來了。

聽課評課稿12

聽說姚老師將給我們年輕教師開一堂課,內心不免有些激動,因爲能聆聽名師的課對很多人來說實屬不易。姚老師教授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課改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上冊的《行道樹》一課,文章主要是借行道樹的自白,表達無私奉獻的人生信念。聽了真是受益匪淺。

這堂最爲亮點的地方就該屬幾個主問題的設計,它不僅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關鍵是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師在導入的.時候就讓學生進行想象“假如你是一棵樹,你會選擇在哪裏生活?”問題一拋出,很多學生就開始積極地思考,有人說選擇在沙漠裏生活這樣可以將沙漠變成森林,也有人選擇在山頂生活,因爲可以欣賞美麗的風景……在學生衆說紛紜的過程中,有人選擇自我奉獻,有人選擇享受生活,那行道樹會選擇在哪生活呢?它爲什麼要這樣選擇?學生就開始疑問和好奇,在想象的世界裏學生的思維又在不斷旋轉,升騰。於是,教師就帶着他們走進了行道樹的世界。接着,姚老師又設置了這樣一組有意思的問題:“請選擇下列句式說說自己的閱讀感受。A讀了……,我彷彿看到了……;B讀了……我體會到了……;C讀了……我不理解的是……”。這是一組具有遞進關係的問題組,第一組的問題其實與教師一開始的引導是緊密相連的,“行道樹會選擇在哪生活呢?”學生的疑問在這個時候其實可以根據教師設計的這個句式“我讀了……我彷彿看到了……”來解開謎底;“那它爲什麼要這樣選擇?”原因也很容易在“我讀了……我體會到了……”這個句式中找到,這樣循序漸進地賞析課文,學生就很容易地把握文章的主旨:行道樹甘願自我犧牲,無私奉獻,以苦爲樂等等這樣的精神品質就浮出了水面;最後再以“讀了……我不理解的是……”這個句子來培養學生探究質疑的精神可謂水到渠成,學生自然而然地都想到了這個哲理性的句子:神聖的事業總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這是一個人生哲理,在對這個句子把握的過程中不僅學生感受到了行道樹的內心世界,而且教師也順理成章地達成了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這一教學目標。

餘映潮曾經在他的論文中這樣談到:“主問題”對課文內容和教學過程都有着內在的牽引力,每一個問題都能結構起課堂上一個教學活動的“板塊”。以“主問題”來帶動整篇課文閱讀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上活躍起來,讓他們充分體會到語文學習中的求索感、創造感、成功感,語文與人的教育、語文與人的氣質培養於是有了一片美麗的良田沃土。可見,主問題的設計和把握對提升一堂課的品質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

姚老師的課,處處洋溢着大家風範,她富有詩意的語言不但感染着在座的學生,同時也讓我這個後輩產生了欽慕之意。稍稍遺憾的就是:這堂課答似乎問答替代了美讀。

聽課評課稿13

爲了進一步優化課堂教學、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爲使我校教師有一個更好的學習、交流的平臺,形成相互學習、相互探討、共同進步的良好氛圍,我校於20xx年9月進行了二----六年級同課異構的教學活動。

近一個月以來,向陽實驗學校的校園裏充滿了濃厚的.教研氛圍,教師們爲了上好課下了很大功夫,認真備課、精心設計,犧牲了大量的休息時間。從資料的查找,教具學具的準備,教學環節的設計到資源的有機整合等等方面,都作了精心的準備,切切實實把本次活動作爲交流與提升自己教學水平的平臺。校領導、級部主任、教研組長也十分重視,積極參加教研活動,併爲老師們出謀劃策並進課堂聽課及其課後講評,各任教教師課後結合自身教學特點認真進行了課後反思。

總之,通過本次活動,既展示了教師的教學風采,又體現了教師之間的密切配合,最重要的是促進了教師的教學水平的提高。 我校還將繼續努力,使得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研水平再上臺階.

聽課評課稿14

對《可愛的家鄉》這節課的幾點建議

在教師打開自己保存的網頁與讓學生自己下載網頁之間,教師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並突出總結先下載然後在本地機上瀏覽資料與上網瀏覽網頁的優勢之所在。

第一個任務,也就是介紹雞西的任務還可以更明確一點,比如,讓不同的小組分別從自然景觀、人文特點、經濟、氣候等不同的`方面選定某個專題,集中搜集資料並進行較爲翔實而具體的介紹,要求學生的介紹的資料要有代表性,要能抓住雞西在上述方面的獨特性,介紹要能吸引人(比如充分利用文字、圖片,甚至錄像等多種方式);

“剛纔大家練習了下載網頁,可是有時我們並不需要整個網頁,而是需要網頁中的部分文字或網頁上的圖片。”這一點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體會自己總結出來,並且可以讓已經掌握下載網頁中圖片(或動畫)、文字材料方法的學生介紹做法,然後再讓學生藉助學習課件系統學習。

“把你搜索到的介紹雞西的漂亮圖片和介紹雞西的文字資料下載到自己的D盤上,由組長彙總。一會以小組爲單位介紹給在座的全省各地的教育專家們。”這個任務基本屬於爲了下載而下載的任務,與真正意義上的任務驅動中的任務還是有差距。爲了進一步體現任務的現實性、趣味性和實踐性,結合上面的建議,可以把任務改爲“根據本組確定的專題,進一步收集雞西在自然景觀、人文特點、經濟、氣候等的方面資料,然後製作成一個介紹雞西的演示文稿(學生之前應該學過了吧)“。由於下載整個網頁不適合製作演示文稿,學生就會對只下載網頁中某個圖片的必要性體會的更深刻,而且利用下載的圖片製作成PPT不但實踐性更強,還可以加強新舊知識技能間的聯繫。

聽課評課稿15

一、情境導入:

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一幅圖畫,想看看嗎?

1、仔細看圖,說說你看到了什麼?

2、指名交流。

3、揭題:今天,我們要認識的3位聲母寶寶就是g、k、h。

4、你想先認識誰?

指名一生隨意選擇,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進行教學。

[評: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卡通人物的形象引出g、k、h,爲課堂營造了一種和諧、寬鬆、愉樂的氣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運用“你看到了什麼”的導向性體驗,誘發了學生學習探究的動機,使學生進入了主動探究的學習狀態。]

二、學習g、k、h:

(一)學習g:

1、誰會叫它的'名字?指名範讀。

2、指名讀,開火車讀,小組讀。

3、名字會叫了,再看看它的樣子,你有什麼發現?

4、引導編順口溜。

(生:像個9字g、g、g。生:像個花環g、g、g。)

[評:通過說說自己的發現,即激活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又鍛鍊了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還讓學生在不經意間記住了形,最重要的是讓他們品嚐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樹立起學好拼音的信心。]

(二)學習K:

1、出示蝌蚪,問:它叫什麼名字?

2、指導發好“k”的音。

3、開火車讀,同桌對讀。

4、g、k對比讀。

5、說說你用什麼方法記住K?

(三)、課中操,拍手念兒歌。

1、出示:哥哥有隻小白鴿,小白鴿愛唱歌,咕咕咕,咕咕咕,哥哥聽了笑呵呵。

2、邊做動作邊念兒歌。

[評: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年級學生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不超過10分鐘,好動是他們的天性,在這裏讓學生拍手念兒歌,一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避免了學拼音的枯燥泛味;二來可以把剛學到的聲母g、k在兒歌中進行復現;三來爲引出聲母“h”做好了鋪墊。]

(四)、學習“h”:

1、讓我們來認識最後一位新朋友,它就是“h”,誰來當小老師?

2、指名讀、跟讀、開火車讀。

3、記清形。

(五)、指導書寫。

1、師範寫、講解。

2、生描紅、仿寫。

三、複習鞏固:

1“考一考”遊戲。

每人拿着卡片,離開座位,去考考其他同學,同時也要接受其他同學的挑戰。

2、“一對一”遊戲。

老師讀什麼聲母,學生就找出什麼聲母。

[評:一年級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如果在複習鞏固時進行重複單調的訓練,往往達不到目的,而採用遊戲的形式,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總結。

總評:

一年級學生好動,喜愛遊戲,難以長時間的保持注意力,思維形象具體化,對他們來說,學習漢語拼音有困難,而且容易產生厭學的心理。《語文課程標準》中“實施建議”指出:“漢語拼音教學儘可能地有趣味性,宜以活動和遊戲爲主。”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努力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力求做到教學具有趣味性,富有童趣,激起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樂趣。

標籤:評課 聽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