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其他

國中數學評課稿(推薦)

其他2.41W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評課稿編寫工作,評課是教學、教研工作過程中一項經常開展的活動。我們應該怎麼寫評課稿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中數學評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中數學評課稿(推薦)

國中數學評課稿1

本節課的教學,我認爲成功之處有以下幾點:

1.由日落的三張照片(太陽與地平線相離、相切、相交)引入,學生比較感興趣,充分感受生活中反映直線與圓位置關係的現象,體驗到數學來源於實踐。對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發生好奇,這是學生最容易接受的學習數學的好方法。新課標下的數學教學的基本特點之一就是密切關注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從生活中“找”數學,“想”數學,讓學生真正感受到生活之中處處有數學。

2.在探索直線和圓位置關係所對應的數量關係時,我先引導學生回顧點和圓的位置關係所對應的數量關係,啓發學生運用類比的思想來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學生很輕鬆的就能夠得出結論,從而突破本節課的難點,使學生充分理解位置關係與數量關係的相互轉化,這種等價關係是研究切線的`理論基礎,從而爲下節課探索切線的性質打好基礎。

3.本着學習總結再學習的思維教學模式,讓學生逐步理解知識掌握知識能夠很好的應用知識。

同時,我也感覺到本節課的設計有不妥之處,主要有以下三點:1.學生觀察得到直線和圓的三種位置關係後,我設計的是直接給出定義可以改爲讓學生下定義,師生共同討論的形式給學生以思維想象的空間,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實現自主探究。

2.本節課中擴展應用環節圖形給的不是很明確,如果能給出精確的圖形那麼學生會容易一些。

3.由於前邊時間有些過長,所以小結部分有些倉促。

國中數學評課稿2

聽方衆老師的課,無論是在教學設計思路上,還是在課堂教學的把握上,都很成熟。

從本節課看,這節課是經過精心準備的。方老師課前認真地分析、把握教材,教學過程有條理性,基本上達到了課前預期的教學目標。本節課,方老師圍繞教學目標,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對一元一次方程進行了複習。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總結了這章知識的三大塊,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解法及應用,這一過程不僅培養了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也充分體現了課堂上以“學生爲主體,教師起引導作用的”的教學模式。而且每個知識點後面都附加了針對性強,有梯度的練習題,還抽學生自己講解,效果真的不錯。

我自己認爲整節課的教學設計還是非常完整的,過程教學中的各個環節始終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展開。應該說是一節成功的公開課。

幾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1、一直以來,我們都有感覺應用題是學生的薄弱環節,所以教師是否應對應用題應做一定的'分析,幫助學生尋找其中的等量關係?

2、在探索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時候,先複習回顧等式的性質是否更好?按照教案上的設計有本末倒置的感覺。

3、對於方程的解的檢驗,在剛接觸一元一次方程的這個時候,我個人覺得應該寫出它的過程。待學生熟練後可以省略。

4、是否應該給學生更多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像第一個應用題,教師給出的答案太快了,學生根本沒足夠時間去考慮。

5、能不能適當地增加師生間,生生間的互動,從而使得課堂的氣氛更好。

國中數學評課稿3

評課:一次函數複習課

一提到數學這個詞,大家都覺得只是“題”是“數字”,學生學數學只要做題就行了。而在使用新教材的過程中,我逐步體會到了,數學它本身不只是“數字符號”,它有更豐富的內涵,它與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數學是對現實世界的一種思考、描述、刻畫、解釋、理解,其目的是發現現實世界中所蘊藏的一些數與形的規律,爲社會的進步與人類的發展服務。

田老師的教學特點如下:

1、教學設計好,教學流程清楚,環節緊湊、流暢,由易到難,層次分明,知識梳理清晰,既有對集體備課形成的教學案的使用吸收,又有個人的創新、獨到之處,注重了基本數學方法的培養與基本數學思想的滲透,從待定係數法到數形結合思想、分類討論的思想,從一般到特殊的思考方法,讓學生從整體、系統的角度領悟複習要求,從整體上處理教材複習內容,從系統上把握複習要求,整個設計把教學過程變成學生對知識的回顧過程,變成了學生自己探索提升的過程,讓學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2、教學定位非常準。一是從教學設計上看,僅課前熱身環節的7個小題,就涉及到本節內容九個考點的五個考點、七個不同的考查形式,複習了待定係數法,運用了數形結合思想,有效的喚醒了學生的記憶;二是通過例題的教學,進一步夯實了雙基,明確了各知識點的能力要求,熟練了通性通法,再加上各例解決後的總結,讓學生的思維品質有了提升;三是每個例題後的拓展補充題,不僅加強了學生對所複習的知識運用、對常用解題方法的深刻理解,而且更讓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了提高,大家都知道上好複習課,選題是關鍵。一節課下來我們可以感受到,徐老師這節課的題選的非常的好,特別是從例2的的.第三小問的補充,由學生交流討論後給出的三種解決方法都可以看出:教師的教學設計都落在學生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的最近發展區。

3、田老師雖是年青教師,但上課不慌不忙,教態自然,表現非常老成;上課語言語調好,板書清楚有條理,個人基本功非常紮實;上課能與學生的有效溝通,雖說上這節複習課時間緊,複習內容和知識點多,但她上課捨得把時間給學生去板演作圖過敏、去交流思考思路、去講解解決問題過程;她不僅自己板書示範,還讓學生板書解題過程,徐老師充分放手讓學生自己動手,動口,老師只引導點撥,使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在潛移默化中領悟知識,使學生完全成爲課堂主人,達到知識學習與能力培養的統一,說明她善於啓發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有較強的駕馭課堂的能力。

這節課也讓我們感受到田老師鮮明的教學風格,每一道題呈現出來之後都讓學生經歷觀察、思考、交流、探討的過程,最後教師點評,她及時簡單中肯定的評價,給予了學生莫大的鼓勵,較好的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這也是複習課應該達到的目標。

我的二點思考:

1、本節課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回顧、歸納、運用、構建知識網絡的過程。理解一次函數的代數與幾何意義,體會b,k對一次函數圖像的影響,體會數形之間的相互轉化,瞭解一次方程、一次不等式與一次函數的內在聯繫,並能在具體的問題中運用解決問題。同時,滲透多種數學思想方法,通過這節課的複習,起到了把舊的知識、遺忘的知識重新建立起來,把沒有掌握的知識補上來,使新的意義確立和鞏固,從而在全面瞭解的基礎上開始學習,更加深化新學的知識內容,達到經過多次反覆,逐步提高認識的層次。特別是讓學生議、說、畫、寫,把課堂還給了學生,改變了複習課變成習題課、複習課成了題目評講課的現狀,值得借鑑。

2、本節課是一次函數的第一節複習課,應以教材知識梳理、考點知識回顧爲主,以基本題開型和基本方法熟練爲抓手,徐老師這節課已對一次函數常見9個考點的六個考點進行了複習,內容豐富,稍感不足的是一次函數與方程(組)、一次函數與不等式這一重要考點用力不夠,是否可以把橫向綜合性比較強、能力要求比較高的例2放在下節課,再在本節複習重點“三個一次”上縱向再深入點、多花點時間呢?

國中數學評課稿4

複習課是數學課的一個重要的課型,如果說數學新授課教學是“畫龍”,那複習課則是“點睛”。複習課的主要任務是鞏固、加深已學過的知識。它承載着回顧與整理、溝通與生長的獨特功能,有利於學生鞏固、消化、歸納數學基礎知識,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那麼,怎樣才能上好數學複習課呢?

平時授新課,新鮮有趣;複習時,要重複已學的內容,有的學生會覺得單調、枯燥無味,針對這種情況,一方面,要從思想上提高學生對複習的認識,主動進行復習;另一方面,要以“新”提高複習的積極性。在複習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複習全過程,特別是要讓學生參與歸納、整理的過程,不要用教師的歸納代替學生的整理。在複習中要體現:知識讓學生梳理;規律讓學生尋找;錯誤讓學生判斷。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複習時,由於解題的量很大,就更要求我們將解題活動組織得生動活潑、情意盎然,讓學生領略到數學的優美、奇異和魅力,這樣才能變苦役爲享受,有效防止智力疲勞,保持解題的“好胃口”。一道好的數學題,即便具有相當的難度,它卻像一段引人入勝的故事,又像一情節曲折的電視劇,那迭起的懸念、叢生的疑竇正是它的誘人之處,“山重水複的困惑被“柳暗花明”的喜悅取代之後,學生又怎能不讚嘆自己智能的威力?我要使學生由“要我學”轉化爲“我要學”。課堂上要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性,創設情境,激發熱情,有這樣一些比較成功的做法:一是運用情感原理,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二是運用成功原理,變苦學爲樂學;三是在學法上、教學生施展“點金術”等等。

知識點的梳理和歸納

數學是一門系統性很強的學科,在新課程的知識點教學中都是分模塊出現。複習課的特點之一是“梳理”,對所學的知識進行系統整理,使之“豎成線”、“橫成片“,達到提綱挈領的目的。因此我在複習課開始前,先向學生說明覆習的內容和要求,然後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給他們兩天的時間歸納本章節的知識點和重難點並製作相關的複習提綱,讓他們在歸納整理的工程中相互交流討論,通過這一交流討論讓學生對這一章節的知識點及它們的聯繫有個系統的瞭解。課上公佈各小組的成果互相查漏補缺,對本章節的知識又有了第二次複習的機會,加深印象。通過複習提綱,理清知識的來龍去脈,前因後果。但是學生的能力畢竟有限,所以在這一部分教師的引導很重要,可以引導學生按教材順序,分單元梳理出各單元的知識點,特別要抓出每個單元知識的重難點,和自己容易混淆和出錯的知識。

複習課必須針對知識的重點、學習的難點、學生的弱點,引導學生按一定的標準把有關知識進行整理、分類、綜合,這樣才能搞清楚來龍去脈。複習時應放手讓學生整理知識,形成各異,互助評價,開展爭辯。這樣有利於主體性的發揮,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體驗成功,同時也可以培養他們的概括能力。學生複習了知識後,體驗到了學習數學和獲得成功的快樂。最後組織學生討論歸納這些知識點,並說說各概念的意義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繫和區別,形成知識網絡。

抓住重難點,有針對性地複習

在複習過程中,要關注全班學生的薄弱環節,將學生的作業本上平時出現的.錯誤進行統計歸類,並擬出了針對這一部分的知識點設計一些練習題,學生通過練習分清這些知識之間的聯繫和區別。或者採用合作互助的方式先要求學生將所學知識點做錯的題進行歸類,還要試着找相關類型的題做一做,同桌互相檢查、輔導,然後教師將自己擬定的題出示到黑板上讓學生練習,檢驗一下學生掌握得如何。針對個別學生的存在問題。要緊扣知識的易混點、易錯點設計複習內容,做到有的放矢,對症下藥。對那些基礎知識掌握好的學生,另外出一些有一定難度的題,讓他們練習,以達到分層學習、分層輔導的目的。這樣的複習,即彌補了學生的薄弱環節,又使學有餘力的學生的能力更進一步地得到提高。

精選例題和練習

選擇有針對性、典型性、啓發性和系統性問題,引導學生進行練習。平時我有一個記載本,每次作業批改後,我認真記錄學生作業中錯誤的題目及錯誤的原因,複習時我從記載本中選擇具有典型性的錯題,讓學生先練,讓再次出現錯誤的學生說出或寫出他的想法,由學生評講、分析錯誤的原因,這樣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在糾正過程中易於接收,學生愛講、愛聽,效果要比教師講好得多。另外精心選擇或自編一些綜合性較強但不一定繁的例題,題目設計到的知識點要儘量覆蓋複習的內容有一定的綜合性,幫助學生薛澤一些解決問題的“通性通法”。另外選擇的內容要注意算理、規律或知識技能、知識的縱橫聯繫,抓一題多解或一題多變,做到舉一反三,使學生通過練習不斷受到啓發,在練習中進一步形成知識結構。

鞏固知識是複習課的主要任務,應當把引導學生自主練習作爲鞏固知識的主要策略——“精講多練”。複習時,教師除了幫助學生理清要點,說明常見的錯誤的防止和策略外,應大膽放心地讓學生自己練習。讓學生通過練習鞏固知識,獲得提高。在練習設計中,可通過典型多樣的練習,幫助系統整理;設計對比練習,幫助溝通與辯析;設計綜合發展練習,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四、及時測試檢查複習效果

教育心理學十分重視教學評價與反饋,認爲通過教學評價給予學生一種成功的體驗或緊迫感,從而強化或激勵學生好好學習,並進行及時的反饋和調控,改進學習方法。複習完成時,可選取數量適當的題目進行當堂檢測,設置綜合訓練題,促進學生由知識向能力的轉化。

每次測試之後,教師要認真整理並分析卷面情況,找出普遍性或較多人犯的錯誤,統計出錯誤情況,成績好的、有進步的、不及格的、問題大的各是哪些人,然後有效地進行評講。評講課上,要大力表揚進步大的學生,激勵他們介紹學習經驗,幫助成績較差的同學。同時將錯誤率高的題目評講完以後模仿出題上作業本繼續練。只有這樣,才能達到補缺和提高的效果。

總之,複習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數學複習課要真正上好、上出實效並不容易,需要我們在實際中摸索,根據本班實際,因材施教,靈活選用方法,促進複習課走向實效。

國中數學評課稿5

臨近會考,如何高效組織課堂複習是所有九年級數學教師最爲關心的話題,以題講題,無限制撥高複習的要求,重複機械的題海式訓練在新課改的今天已經不可取了。如何進行會考針對性複習,如何採用一種教師與學生均可接受的最佳方式上課?這次的教研活動,兩位老師都給我們一個很好的借鑑。

以往復習往往是教師唱主角,學生是配角,教師按照自己的構思來上課,在課堂上常是以教師講解爲主,“炒冷飯”現象嚴重,學生被動的接受,按照老師的要求來完成學習過程,複習效果不理想。這次兩位老師都以一種全新的面貌出現在大家面前,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 對知識的系統複習

利用填空的方式讓學生通過填充回憶,梳理複習內容;還將複習的內容編

成練習題,讓學生通過練習掌握知識點,執教者對於這部分練習的選取,題目相對簡單,但覆蓋面比較廣,並且都由學生自行完成。相比很多教師練習是自己成爲主角,強調再強調,細枝末節不厭其煩,惟恐學生再錯,教師脣乾舌燥,特別是會考複習階段各科講評較多,老重複同一模式,學生厭煩、困頓,效果甚微。從課堂的反應來看,執教者完全把學習主動權交還學生效果更好。

2、 精心設計練習題

精心設計練習題,注意內容的層次,循序漸進,由易到難,把握好“會”、“熟”、“活”三個階段,最後形成較強的解題能力。特別是曾老師的教學設計,不僅僅是單純的練習,還注重思維的'訓練,對於學生學習的能力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3、 課堂氣氛活躍

兩位老師的課堂中都體現了學生學的輕鬆,老師教得輕鬆,整節課學生真

正“動” 起來,思維真正“活”了起來。

4、 注意與會考的聯繫

兩位老師都注意了與會考真題練習起來,形成“會考練兵場”,提前讓學

生接觸會考題型,不僅能讓學生熟悉會考的一些類型和難度,還能消除學生(特別是中下生)對會考的恐懼心理,增強他們學習數學的信心。

此外,本人認爲,到了九年級,學生的基礎差異比較大,對於一些較難的地方,應該適當的提提,複習的時候也可以適當增加一些選做題,以防止一些學生“吃不了”和“吃不飽”的現象。這只是本人的一點挫見,不當之處,敬請諒解。

國中數學評課稿6

老師所講的〈〈二次函數的圖象及其性質(4)〉〉一課,是二次函數這一章中教學的一個難點,而老師通過深度挖掘教材,精心地設計教學環節和內容,巧妙地運用一中的教學模式,突破了重點,突出了難點,使學生循序漸進地接受了新知,給人以水到渠成的感覺。

本節課的教學有以下閃光點:

一、 教學設計合理

1、重視問題的設計。本節課老師立足於學生基礎,充分挖掘教材,設計的問題循序漸進,由易到難。比如:在學生回顧y=ax2、y=ax2+k這兩條拋物線的基礎上引出了新知,從而激發了學生探究新知的慾望。

2、重視了知識間的'縱向與橫向聯繫的設計。通過探索分析、歸納總結讓學生弄清y=a(x—h)2這條拋物線與拋物線y=ax2、y=ax2+k之間的聯繫與區別。

3、注重探究過程的設計。本節課xx老師精心設計了畫圖、猜想、驗證的過程,引導學生一步步地進行探究。

二、 教學方法以一中模式爲載體,變教爲探,環環相扣

本課中通過鼓勵學生動手、動筆,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比如:在畫函數圖象、歸納二次函數y=a(x—h)2圖象的性質、平移規律,通過學生間的交流、小組討論、同桌合作,引領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來獲取知識,改變以往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方式,我們看到的是“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三、 突出數形結合思想

本節課通過讓學生畫圖,多次觀察圖象,分析列表,發現規律,從數到形,從形到數,在反覆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數形結合的意識和能力。

四、 教師教學基本功紮實,教態自然,板書合理,靈活使用多媒體。

當然,“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本節課依然存在一些不足:

1、個別問題提的不明確。

2、在研究拋物線平移時,由於電腦原因,平移沒有呈現出來。

3、課堂時間分配不太合理,致使學生練的少,缺乏鞏固。

國中數學評課稿7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轉變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教師要走出演講者的角色,成爲全體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激勵者、引導者、協調者和合作者。 今天,有幸聽了本校兩位老師***的《平行線的性質》和**的《分式的加減》,受益匪淺。

總體說來,兩堂課都很真實,實在,課件從製作到應用都能很好地服務於教學,發揮着抽象問題具體化,突破難點的作用,教態大方,語言流暢,板書工整,條理清晰,邏輯嚴謹,用各自的方法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重思想方法的學習和能力的培養。

具體說來,兩堂課又各有特色。*老師的課:(1)注重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如動手畫一畫環節讓學生繪畫測量得結論。(2)注重及時總結梳理知識,本堂課共總結了3次,這樣能讓學生易清楚記憶衆多定理。(3)注重學生推理能力的培養,如應用2題用兩種不同形式表達,體現了由合情推理向有條理推理的轉化。(4)注重分層指導和分層作業。(5)缺憾是缺乏一道有難度的題,若把選做作業移到前面則更好。 *老師的課:(1)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如實行加分制。(2)注重閱讀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養,如開頭的文字題學生列完式後問學生是由哪句話可得。(3)注重好習慣的培養,如做筆記的習慣,回答問題過程嚴謹敘述的習慣,一題多解的習慣。(4)抓住難點和疑點仔細剖析,如增長率的意義。(5)課堂氣氛輕鬆愉快,得益於教師語言風趣幽默,體現出老師駕馭課堂的能力很強。(6)所選例題習題有梯度。

一、教師素質評價

1、教師的基本功紮實,講授知識有深度、有廣度、有技巧。

2、教師的形體語言親切、自然,口頭語言清晰、流暢、幽默。營造了積極、和諧的教學氛圍和平等、民主、自由的師生的關係,很好的實現了教師角色的轉變(說通俗點簡直不象是老師,而是學生的朋友和兄長)。爲教師指導下學生自由地對數學知識的探究作了很好的教學鋪墊。

二、教學氛圍評價

課堂氣氛活潑有序、教師調控能力和應變能力強、富有激情。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接受知識。

三、教學設計評價

教學設計理念依據新一輪基礎課程改革《數學課程標準》中:讓生活走向數學,讓數學走進生活的基本理念,面向全體學生。這節課徹底改變了學生被動接受的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探究狀態下學習”貫穿整個課堂教學。整個課堂設計完整、結構緊湊、邏輯嚴密、前後呼應。

四、教學過程評價

1、首先從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走進數學,導入新課。(巧妙激趣)

教師創設生活情景,激發學生學習慾望。一開始就讓學生處在濃厚的學習興趣中。

2、注重探究,教學方法多樣。(大膽嘗試,探究環環相扣,不斷推出學生活動高潮)

本節課在教學設計和實際授課中營造了濃厚的探究氛圍,讓學生始終處於積極的思考和探究活動中,教給學生的不止是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了學生科學探究的方法,這是這堂課學生最大的收穫,真正培養了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意識。

3、教師大膽創新,從生活中獲取教學資源,效果非常明顯。(展示教學能力)

4、作業的設計精巧,必做題和選做題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要求。(突破學科本位,延伸課堂教學)

設計這樣的作業,既鞏固了知識,又將課堂向生活延伸,將數學知識與生活相聯繫,在生活中找到所學知識的應用,使學生懂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處處有探索的道理。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具有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拓展學生思維和運用知識的空間,也就是讓數學走進生活。

5、體現“教育自由”的人才培養觀,注重情感目標的培養。(體現新育人理念)

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讓出教學表演的“舞臺”,成爲學生活動的“導演”,敢於讓學生探索、體驗,給了學生以最大的自由運用和探索規律的開闊的地帶。體現學生主體和教育自由的人才培養新觀念。

在教學中,通過教師有序的導、學生積極的參與、體驗、合作、討論與交流,培養學生具有主動、負責、開拓、創新的個性特徵和科學的思維方式。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完美結合。培養學生終身的探索興趣和科學的學習態度,樹立將科學轉化爲技術服務於人類的意識。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始終面對全體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收穫,都得到成功的體驗,充分體現了全面育人的新課標精神。

6、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很好的實現了情感價值目標,並實施了德育教育,注重了德育教育的實效性。

五、今後教學建議

1、教師師在課堂設計和教學過程中,不只是學生知識的傳播者,更是教學方法、育人理念的探究者和研究者。教師應時刻牢記並踐行。

2、教師還應進一步錘鍊課堂語言。既言簡意賅,又通俗易懂。

3、在對待出錯學生的問題上,還應注意學生的接受能力,最好是自己的錯自己糾,這樣更能起到好的效果。

4、時間安排上略顯前鬆後緊,削減內容或精講精練。

國中數學評課稿8

數學組共有八位教師,既有經驗豐富的張殿榮老師,又有區學科帶頭人鄭素梅老師,有年富力強的郭振紅、周業智、李箕貴、曹豔老師,還有充滿生機活力的張翼飛、黃謹老師。全組老師精誠團結,共同學習,共同進步,人際關係和諧。

以下介紹本組的一些具體做法:

一、依靠集體智慧,營造良好的教研氣氛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集體的力量是無窮的。僅一個班成績的突出,不能代表整體水平,只有整體水平高了,才能真正打得出去。我們備課組是一個團結奮進的集體,備課組的八位老師榮辱與共,相互支持和鼓勵,備課課組活動有聲有色、保質保量。我們每週堅持一次集體備課,每學期堅持不少於10次的集體聽課和評課,老教師的示範課和青年老師的研究課給我們提供了彼此交流學習的機會,積累了不少好的經驗。集體備課時,大家毫無保留,廣泛地進行學術上的交流和研討,互幫互學,取長補短,有效保證了教研的質量。我們在團結協作的基礎上,也強調個人的工作責任制,避免吃“大鍋飯”,根據各人所教班級的實際情況訂出了相應的奮鬥目標。在我們的心目中,只有打團體戰的概念,沒有單獨冒進的念頭。

二、抓住學生心理,營造良好的教與學環境

大學聯考競爭的殘酷,帶來會考形勢的嚴峻。由此帶來的各種壓力,使學生的“厭學”情緒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強。不管優生和學困生,他們的學習大都是被動型的。而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主體能動性沒有調動起來,我們教師的工作怎樣努力也沒用,這就迫使我們去研究學生的心理,找出適合學生心理特徵的教法。

通過連續的觀察和調研,我們把學生分爲三個層次,並確定我們工作的重點和工作措施:優生---拓展;中等生---狠抓;學困生---輔導。

優生有較好的`思維習慣,上課前我們先把問題佈置給他們,讓他們自已先研究,提高他們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上課時則採用討論式教學方式,讓他們充分舒展自己的見解,然後老師加以歸納總結,並進行深化、類比和提高,從高、嚴、難三個方面要求他們。

中等生是一個大的羣體,在平行班是學習的主流,上課時我們以他們爲主,力求在課堂上消化所有的知識點,作業和練習題也以基礎題爲主,強化訓練,普遍提高。

對於差生,我們本着提高一個成功一個的心理,用愛心從思想上感化他們,用耐心從學習上幫助他們,在課堂上編出讓這部分學生能夠完成的題目,力求使他們每節課有事可做,每節課有收穫,調動他們學習積極性。

數學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要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必須重視與學生的情感溝通。比如給學生及時的輔導;給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及時的提醒;給有好的解法的學生及時表揚;給失去信心的學生及時的心理安慰;給學有餘力的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和發揮潛能的機會。如張翼飛老師的“每日一題”,鄭素梅老師的“每天一頁”,周業智給學生的每週會考嘗試等都給學有餘力的學生一個很好的拓展空間。只有教師與學生有充分足夠的情感交流,才能使教學在一種愉悅、競爭、合作的環境下完成。

三、加強對教材的研究,營造課堂教學高效益

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是課堂教學,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是每節課的高效益。會考要取勝,必須從七年級開始抓起,打好基礎很重要,同時,九年級複習的後期工作也十分重要,要在有限的三個多月時間裏,把六本書複習好,不講技巧,不講方法,不拿出有效的措施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在後一階段,我們要講究“精講”這一環,學校給我們的教學時間與別的學科一樣,時間緊,任務重,要做到“精講”,對我們來講,要求是非常高的。我們注意引導學生對概念、定理、公式、規律的消化;注意針對學生的知識缺陷和疑難問題作重點講述;注意新舊知識、新題舊題的對比,把複雜抽象的問題作連貫解決;注意解題方法的延伸,摸索解決的規律;注意一題多解的研究和條件多變的問題的對付方法;注意富有思考性的新問題,與學生一起探索研究。

“練”這一環也是我們的工作重點,在每週兩節的延伸課程中,我們基本上保證每節課有30分鐘以上的練習時間,而練習題必須是經過備課組精雕細啄的、與會考接近的、有代表性的題目;理解概念、鞏固定理的基礎題;運用知識的能力題;一題多解的思維題;易出錯的常見題;綜合分析的提高題等等。通過一系列的強化練習,學生的解題準確度,應變能力,及技能纔會有很大的提高。

會考是一場硬仗,要打好這場硬仗,不僅要強攻,還需要智齲我們只有不斷去面對、去解決客觀存在的問題,切實遵循教育教學的方針辦事,團體智慧 + 個人努力 = 一定能成功!

國中數學評課稿9

臨近會考,如何高效組織課堂複習是所有九年級數學教師最爲關心的話題,以題講題,無限制撥高複習的要求,重複機械的題海式訓練在新課改的今天已經不可取了。如何進行會考針對性複習,如何採用一種教師與學生均可接受的最佳方式上課?這次的教研活動,兩位老師都給我們一個很好的借鑑。

以往復習往往是教師唱主角,學生是配角,教師按照自己的構思來上課,在課堂上常是以教師講解爲主,“炒冷飯”現象嚴重,學生被動的接受,按照老師的要求來完成學習過程,複習效果不理想。這次兩位老師都以一種全新的面貌出現在大家面前,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對知識的系統複習

利用填空的.方式讓學生通過填充回憶,梳理複習內容;還將複習的內容編成練習題,讓學生通過練習掌握知識點,執教者對於這部分練習的選取,題目相對簡單,但覆蓋面比較廣,並且都由學生自行完成。相比很多教師練習是自己成爲主角,強調再強調,細枝末節不厭其煩,惟恐學生再錯,教師脣乾舌燥,特別是會考複習階段各科講評較多,老重複同一模式,學生厭煩、困頓,效果甚微。從課堂的反應來看,執教者完全把學習主動權交還學生效果更好。

2、 精心設計練習題

精心設計練習題,注意內容的層次,循序漸進,由易到難,把握好“會”、“熟”、“活”三個階段,最後形成較強的解題能力。特別是曾老師的教學設計,不僅僅是單純的練習,還注重思維的訓練,對於學生學習的能力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3、課堂氣氛活躍

兩位老師的課堂中都體現了學生學的輕鬆,老師教得輕鬆,整節課學生真

正“動”起來,思維真正“活”了起來。

4、注意與會考的聯繫

兩位老師都注意了與會考真題練習起來,形成“會考練兵場”,提前讓學生接觸會考題型,不僅能讓學生熟悉會考的一些類型和難度,還能消除學生(特別是中下生)對會考的恐懼心理,增強他們學習數學的信心。

此外,本人認爲,到了九年級,學生的基礎差異比較大,對於一些較難的地方,應該適當的提提,複習的時候也可以適當增加一些選做題,以防止一些學生“吃不了”和“吃不飽”的現象。這只是本人的一點挫見,不當之處,敬請諒解。

國中數學評課稿4

《二次函數複習》評課稿

蔡老師的這節課,精選例題、貫穿整個過程,不單到複雜,環環緊扣的幾個問題,考察了對一次函數解析式中係數的要求,符合知識之間內在聯繫,也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爲本節課的低起點,小幅度,漸提升打下良好的鋪墊。

體現了數學課的基本性,基礎性,綜合性,有效性。在解決問題的同時,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鍛鍊了學生的思維品質,把複習課組織成學生認識的繼續、深化和提高。既促進了學生數學建模意識的建立,有讓他們體驗到了數學學習的愉悅感,克服了一般數學課中,學生積極性不高,狀態疲軟,會而不全,全而不準等不足。由此,可以看出周老師在做課時目標確定的科學性,多元化,對教材的駕馭能力。

蔡老師本節主要採用對話交流式教學,在精心設計問題的基礎上,創設了一個對話環境,以例題爲載體,設計對話情景,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和時間,形成思想的交流和互動,達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充分利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段、通過知識框圖、表格圖像、文字等多種形式、引起學生多種感官刺激、在練習環節,以旅遊送景點門票的形式,使學生在輕鬆愉快在得到練習,富有趣味性,在動口、動手、動腦中,在師生、生生交流的互動中,誘發新知,產生靈感、使學生對分式知識主動建構成爲可能。也使學生的數學能力得到鍛鍊和提高。總的說來:這節課目標明確,重點突出,方法多樣,過程流暢,效果良好。

這節課也有一些地方值得商榷;比如爲了更高效的完成任務,在一些環節沒能放開,一定程度上束縛了學生的手腳,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空間,有一些結論的歸納,方法的總結沒能放手給學生等等。

國中數學評課稿10

今天張老師上的是代數式的值,這節課數學組覺得還是比較成功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目標意識比較強。吳老師在認真學習研究教學大綱,鑽研教材的基礎上,對學生應該理解什麼、掌握什麼、學會什麼做到了心中有數。對本節課的重點、難點和關鍵抓得也是比較緊的。教學環節是比較清楚的。

二、這節課王老師確定了四個教學目標:

1、理解代數式的值的意義,並會求代數式的`值,這也是本節課的重點內容;

2、培養學生準確運算,與觀察概括的能力,並適當滲透對應的思想;

3、通過例題的講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想品質,提高運算能力;

4、通過代數式的值的教學,滲透特殊到一般的辯證關係思想。在這四條目標當中既有認知目標,能力目標又有思想目標,制定的教學目標比較全面、具體,也比較明確,符合教學大綱教材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

三、這節課王老師緊緊圍繞這個目標進行設計,從複習代數的意義入手,通過列代數式,用語言敘述代數式3n+5的意義,編一道實際問題,使所列代數式爲3n+5。等等,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得出代數式的值的意義。然後通過例題的講解,使學生能夠熟練的掌握求代數式值的方法,從教學效果看,達到了預期的目標。

四、這節課張老師營造了和諧融洽的教學氣氛,在整個教學過程的設計中師生是朋友,是合作者,教師的引導與講解則是學生探索結果的概括,學生之間也充滿合作。這節課王利華把握了緊張活潑的教學節奏。本課設計中安排了不同層次的互動環節,而且採取了靈活多變的呈現方式,從而使教學過程呈現出緊張活潑的特點。

國中數學評課稿11

今天聽了胡老師上的《圓的認識》讓我耳目一新的感覺。胡老師《圓的認識》這節課進行了認真的準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聽了這節課之後,我認真的反思:

一、以學生爲本,正確把握教學起點。

圓是一種常見的平面圖形,也是最簡單的曲線圖形,這節課要讓學生了解圓的概念以及直徑半徑等的`概念,所以這是一節概念教學課。本節課教師沒有綁住孩子的手腳、束縛學生的思維,而是以學生的起點爲教學起點,讓學生通過操作、觀察、嘗試、驗證等活動加深對圓的認識。而關於圓的直徑、半徑等的特徵,老師就放手讓學生通過折、量、畫、比等活動自主探索、發現,符合客觀實際,學生在操作中體驗感悟,並最終理解掌握。

二、直觀教學相得益彰。

我們都知道,國小生是以直觀形象思維爲主的,所以我們的教學要時時注意讓學生通過直觀去體驗,去感悟。我覺得胡老師這節課這一點做得比較成功。比如,教學“直徑、半徑有無數條”這樣的特徵,學生想象起來會比較困難,因此教師就採用多媒體課件加以直觀的演示,從而非常直觀地凸顯了這一知識點。

另外,本節課注重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啓用生活中的素材開展數學教學,讓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建構等等方面教師都比較注重,也取得了相應的效果。

值得商榷的地方:

1、圓上、圓外、圓內的知識介紹缺乏,致使學生總結半徑、直徑的概念時,說不清白。

2、教師在教學“同圓內每條直徑都相等”時,屏幕上的直徑依次旋轉至同一條直徑重合,相信會給學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從而加深對特徵的理解和掌握。

國中數學評課稿12

本節課較好地體現了新課標的理念,把課堂還給學生,在創設問題情景、學生活動、意義建構、數學應用等環節有創意。

1、《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有理數加法是國小算術加法運算的拓展,所以本節課教師充分調動學生已有認知,在對教材精心整合的前提下,設置感知環節,以問題爲紐帶,讓學生先列有理數加法算式並猜測答案來感知有理數加法算理,通過有效合理的'問題情景的營造,啓發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

2、理解環節,教師通過引導學生舉實例驗證答案來理解有理數加法算理,這樣做不但突出主題,而且把抽象的數學算式放到豐富多彩的實際背景中去理解,極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所舉的例子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生容易接受.

3、歸納總結環節,通過兩組練習來幫助學生將有理數的加法進行分類並逐類總結法則,教師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出發,多角度、多層次的設計問題,學生通過對一個個問題解決的過程類比得出法則,從而體會數學發現、發展過程。

總之,整個課堂起始於感知,發展於理解,進一步歸納總結,最後達到應用,四個環節步步深入,使學生在原有的認識基礎上自我挖掘,自我提升,最後達到了對新知識的全面理解和靈活應用

國中數學評課稿13

林老師這節課的思路清晰,主題鮮明,各個環節一環緊扣一環,層層遞進,學生學得紮實有效,是一節成功的課。今天我作爲反方代表,只能雞蛋裏挑骨頭,我覺得以下幾個地方還有待改進。

1、在探索新知的環節,林老師安排了握手的'問題切入,先安排2人,3人握手引出握手的規則,然後問“4人握手最少要握幾次”這個問題,主要探討握手的策略。這個環節應該是本節課的重難點,也是基本方法,學生在探討這個方法的時候出現了兩種示意圖,其中一種是基本方法,也是比較簡潔明瞭的方法,另一種在後續學習中反而起到了副作用,顯然不夠合理。所以我覺得在學生反饋之後,教師應加以比較,從而得出哪種示意圖看起來更清楚,畫起來更簡單,然後從比較中,讓學生潛意識地選擇第二種方法畫示意圖。

2、在總結規律的環節中,教師的意思可能是想先總結“(總人數—1)再依次加,一直加到1”這個規律,可學生理解錯了,他先回答了(5—1)的來源,此時,老師應該順着學生的思路,充分利用動態生成的資源,先解釋(總人數—1)的問題,然後再探討握手的規律,這樣應該會更自然,學生理解起來更容易。

3、從易到難,化難爲易的數學思想方法在課始已經出現,因此在新課結束之後有必要總結,從而讓這種數學思想方法在這節課中有所滲透。

我就說以上幾點,如有不當的地方敬請指正。

國中數學評課稿14

一、教師素養

吳老師教學基本功比較紮實,語言清晰,表達準確。教學態度真誠,師生關係融洽。在教學內容方面,也比較豐富,嘗試以學生爲主體,寓學於樂。有自己的獨到之處,讓學生或老師們記憶深刻。

二 、教學特色

1、目標明確、思路清晰

從本堂課看,吳老師的教學目標明確,教師能夠從培養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和創新四維目標教學,目標比較全面。

2、教學創情景,激勵促參與

良好的開頭對一堂課的成功與否,起着關鍵的作用。本堂課一開始,教師就用生活中的長江、珠穆朗瑪峯、東方明珠塔來引出生活中的大數這個主題,使學生的注意力在最短的時間裏,被激活,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進入學習狀態。老師接着讓學生上臺來數數,教導十個一是十,十個十是百,找不同的同學來學着數,並強化概念。又用此方法依次推出概念十個一百是一千,十個一千是一萬。讓學生對所要學習的知識產生認識上的需要。

3、靈活教學、多樣呈現。

本節課課教師的教學方法靈活,老師在引入數學概念個、十、百、千、萬時,呈現形式多樣,新穎自然,具有生活化,注意利用生活實物、圖片、卡片、身體語言,表情動作等作爲教學資源,師生互動巧妙,能夠貫徹以學生爲中心的原則,關注教學過程,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讓學生真實感受知識,體驗知識,積極參與,努力實踐,在活動中學會用語言表達交流,較好地體現了從不懂到懂,從不會到會,從不熟練到熟練的過程。

4、注意銜接,善於質疑。

認知心理學認爲,增強理解能力和記憶力的最有效方法是在所學知識之間建立聯繫。教師在導入時符合認知心理學的以舊代新原則,通過幫助學生複習學過的個、十、百的概念,從而引出千、萬的新概念,層層善誘,不斷質疑,新舊知識銜接自然。

5、操練形式豐富,紮實到位。

新課程理念倡導以學生爲主體的原則。從本堂課的學情來看,二年級是國小的低段年級,這個階段的學生天真活潑,好奇心強,有較強的模仿能力和求知慾望,他們已經掌握了一些簡單的數學概念,他們也具備了一定的數學學習基本技能,養成了基本的自主合作學習的習慣

本節課課教師的教學方法靈活,老師在引入數學概念個、十、百、千、萬時,呈現形式多樣,新穎自然,具有生活化,注意利用生活實物、圖片、卡片、身體語言,表情動作等作爲教學資源,師生互動巧妙,能夠貫徹以學生爲中心的原則,關注教學過程,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讓學生真實感受知識,體驗知識,積極參與,努力實踐,在活動中學會用語言表達交流,較好地體現了從不懂到懂,從不會到會,從不熟練到熟練的過程。

4、注意銜接,善於質疑。

認知心理學認爲,增強理解能力和記憶力的最有效方法是在所學知識之間建立聯繫。教師在導入時符合認知心理學的以舊代新原則,通過幫助學生複習學過的個、十、百的概念,從而引出千、萬的新概念,層層善誘,不斷質疑,新舊知識銜接自然。

5、操練形式豐富,紮實到位。

新課程理念倡導以學生爲主體的原則。從本堂課的學情來看,二年級是國小的低段年級,這個階段的學生天真活潑,好奇心強,有較強的模仿能力和求知慾望,他們已經掌握了一些簡單的數學概念,他們也具備了一定的數學學習基本技能,養成了基本的自主合作學習的習慣。

本節課老師能夠以學生爲本,安排的操練形式豐富多樣,有個人數模型、做數字填空、做拼數實驗等,這些操練都比較到位而且配合默契,很好地調動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激發了他們的興趣,讓學生真正在玩中學,在玩中記,玩中用。

6、依靠多媒體技術,整合教學資源。

新課程倡導充分運用電腦及網絡,開發英語教學資源,拓寬學生學習渠道,改進學生學習方式,提高教學效果。本節課將網絡提供的豐富的教學資源,融入到數學教學中,巧妙使用電子白板,使學生身臨其境,貼近生活實際,從而達到良好的多媒體課堂效果。

三、教學建議

1、課堂要注重因材施教,但對層次差的學生似乎照顧不到。關注學生的點和麪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2、在課堂的內容方面還需要適當地拓展。

3. 從課堂評價激勵機制來看,還需要進一步加強。以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

總之,無論從網絡課的創新,還是從臨場應付能力的實際操作,整堂課都值得研究與借鑑。國中數學教學不是簡單的動動玩玩,我們的活動一定要有實效,要爲主題服務,要優化課堂結構,寓教於樂,要力爭使我們的課紮實、真實、平實、充實、豐實,從而真正地爲發展學生的綜合數學能力而服務

國中數學評課稿15

本節課老師通過一系列精心設計的問題,層層進入,經歷應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體會到方程是刻畫現實世界的有效模型,體現了實際問題數學化。並用奧運情境引入,激發學生濃厚學習興趣,老師甜美語言成爲課堂教學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列方程解決問題的過程是一個數學化的過程,這一過程中老師採用了圖形分析法與文字語言相互交換。因此本節課是很成功的,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新課標”就是要改變以往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的陳舊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自主感悟、自主解決問題。這一堂課,學生自始至終地進行自主學習、自主探索、自主感悟、自主解決問題,教師不再是知識的'灌輸者,教師的作用只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例如本節課重點是列1一元一次解應用題的步驟完全由學生自主探索得到,又如例2的等量關係,學生先找出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3倍,老師沒有否定她,而是問她爲什麼?結果這個學生自己發現這個例題精彩之處,乙的速度=甲的速度×3,這一發現爲列方程及找數量關係都大大簡便,學生終於自行解決這道難點問題。而在這一學習過程中,老師只作積極組織者和理智的引導者,從課堂的學習氛圍可以看出,學生的自主探索,確是一個生動活潑,主動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總之這節課讓我受益匪淺,但課無完課,下面提幾點不同意見,引入時,問題1沒有必要,還有前面問題2,要求學生先用算術法計算也是沒有必要。這樣時間浪廢以致後面有些拖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