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歷史

一封關於膠東抗大歷史的信

歷史1.44W

張榮起先生:

一封關於膠東抗大歷史的信

我從你的博客裏看到你寫的文章《膠東抗大--革命幹部的搖籃》,讀後學到不少東西,不知您是搞什麼的,很願和您對膠東抗戰歷史作些交流。雖然解放已60年了,對膠東革命史也作了很多研究,但仍有許多地方要研究。歷史之所以是一門科學,就在於它是可以不斷考證、挖掘、研究的,史料是不斷被發現的。現在我給你傳去1941年4月24日《大衆報》第二版圖象,在這天《大衆報》第二、三版間的中縫登有《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一分校第三校》招生廣告。

1、你可以點擊放大圖象來查閱報紙,圖象左側豎排的是招生廣告,廣告最後(圖象左下方)寫出了三位校領導的.名字,他們是校長高錦純、副校長賈若瑜、政委廖海光。這份廣告在《大衆報》上登了兩天,分別在1941年4月22日和24日刊登。

2、這裏寫的《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一分校第三校》校領導名單和其它各種有關歷史材料裏寫的不一致,一般都寫:“抗大一分校一大隊由賈若瑜、廖海光帶隊來到膠東與膠東軍政幹校合編,劉漢任校長,不久賈若瑜任校長、廖海光任政委。”,這樣寫是錯的。高錦純1938年5月底來到膠東接任三軍總指揮,不久高開始兼任膠東抗日軍政學校校長,丁光爲副校長,至1938年底,擔任五支隊司令員的高錦純仍兼校長,並調劉漢任副校長,丁光調走。

1940年4月調來膠東擬任五支隊司令員的吳克華、擬任五支隊十三團團長的李紹橋等一批幹部,及由賈若愚、廖海光帶隊的抗大一分校一大隊人員,共一百多人由十三團和清河區的山縱三支隊九團的趙寄舟團長帶部隊護送,來到招遠畢郭鎮下窪村與五支隊司令部會合。4月23日五支隊召開了盛大歡迎會,熱烈歡迎調來膠東的幹部和抗大一分校一大隊及趙團長帶的山縱三支隊兄弟部隊指戰員。5月1日宣佈膠東軍政幹校和抗大一分校一大隊合編,6月1日抗大一分校第三校正式成立開學。1940年初五支隊政委宋澄調魯南後,五支隊司令員高錦純同時任代政委(見1940年3月30日《大衆報》),6月吳克華正式上任五支隊司令員(見《八路軍山東縱隊》綜合冊),高錦純改任政委。兩校合編而成的抗大一分校第三校是團級,受五支隊指揮領導,原來的軍政幹校校長高錦純任抗大一分校第三校的校長應是順理成章的事,否則,幹部問題、後勤保障、學員招收、學校與地方的關係等問題會遇很多困難,有高錦純當校長各種問題自然就好解決了,當然高當校長只是兼任,賈若瑜副校長具體負責。

3、1941年4月22日、24日《大衆報》上登出的抗大一分校第三校的招生廣告,真實的記錄了歷史,應是一份史料,由此說明了誰是校長的史實。此外,1941年6月27日《大衆報》上登載了題爲《膠東抗大隆重紀念母校五週年該校一週年》的新聞報道,文中寫道“……繼由校首長訓話,賈副校長首先指出:……”,由此證明當時賈若瑜仍是副校長。這篇報道沒有提到高錦純校長參加紀念活動,我通過查看《陸軍第27集團軍史》和《八路軍山東縱隊》綜合冊,得知高錦純當時在山東縱隊總部參加6月8日召開的旅、支隊幹部會議,部署山縱各部第五期整軍問題,因此高錦純沒有參加紀念活動。1941年8月1日五旅開始了長達六個月的第五期整軍,從《大衆報》上看抗大一分校第三校參加了整軍活動。

4、1941年7月賈若瑜調任五旅參謀長,離開抗大一分校第三校,8月聶敏(聶鳳智當時用名)從抗大一分校調來膠東,任第三校校長,高錦純就不再兼任校長了。

5、《大衆報》上不斷有抗大一分校第三校活動的報道,我查閱了1939年6月至1943年5月的《大衆報》,覺得這些新聞報道、文章等都是真實的史料,應挖掘利用,1941年6月27日,1942年6月13日《大衆報》還出了介紹抗大一分校第三校的專版。

膠東抗日根據地是很好的根據地,它在全山東的抗日根據地裏創造了多項第一,《大衆報》創刊於1938年8月13日,是全山東最早的抗日民主政權的報紙,山東分局的《大衆日報》比《大衆報》晚創刊四個月,1939年1月1日創刊,現在見到最早的報紙是1939年6月1日的,我在北京國家圖書館見到縮微膠片版,煙臺市圖書館、檔案館都未存有,您在煙臺市居住,建議找找看。

順頌編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