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歷史

八年級上冊歷史教學反思合集14篇

歷史3.19W

身爲一名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那麼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八年級上冊歷史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八年級上冊歷史教學反思合集14篇

八年級上冊歷史教學反思 篇1

本節課以活動爲載體,體現了以學生爲中心的思想,激發了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使學生在活動中既相互競爭(大組之間),又相互合作(四人小組和大組內)。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參與熱情很高:我作出要求後,學生很快積極進行準備,閱讀課文,完成表格,並作講述民族工業的發展;小組討論問題熱烈;大組對之間質疑問題十分積極。學生參與熱情很高的原因我認爲有以下原因:一是活動的形式進行學習,提高了學生興趣;二是競賽的方式,增強了學生的競爭意識,滿足了學生自我表現的心理。

在本節課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學生在講述民族工業的發展時,不熟練,與地圖結合的能力較差;二是有的學生在活動的具體要求尚不明確的情況下,就匆匆去完成任務,學習目標不很明確;三是在學生在質疑時,雖然都很積極,但質疑的質量不高;四是落後較大的組參與的積極性明顯不如其它組高。我想這是因爲: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戰役的經過難度較大,給學生的時間不夠充分,如果我提前將簡表發給學生,讓學生提前預習,效果會更好。

通過本節課,我想今後努力的方向是:在上課前引導學生做好預習;堅持使用“以學生爲中心”的教學法;在課堂教學中靈活開展多種活動,並對活動過程加強調控;在學生進行活動前一定要強調活動要求,直到每一個學生都明確;在教學中及時做好評價、激勵與幫助;在設計活動時,競爭方式可採取更多的辦法,使更多的人蔘與纔是最終的目的。

八年級上冊歷史教學反思 篇2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上冊《第6課洋務運動》教學反思在實施教學過中我有以下的反思與體會:

1.教學中應注重學生的真實體驗教師的教學設計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這一課在八年級(4)班試講的時候效果不好,時間上還來不及。但在八年級(3)開課時教學效果卻較好。我認爲主要是學生學習水平的差異導致這一結果。這引起我的教學反思,面對不同學習層次的班級要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尤其是設計的問題要適合於學生的認知水平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這一方面,以前雖有認識卻研究得較少,以後在教學中應多注意觀察學生的反映,及時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尤其是他們的知識掌握的程度,課堂上纔能有的放矢,收到好的教學效果。

2.教師要有充足的知識儲備。在教到杜甫的一句名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時,一學生問道“老師,你不是說是冬天嗎,爲什麼杜甫還說酒肉會臭呢?”首先同學能夠提出問題是值得老師欣慰的,我在肯定這位同學的同時引導學生認識杜甫說冬天的酒肉臭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使同學認識到杜甫對統治者的揭露和對百姓的同情,一位關心百姓疾苦的偉大詩人形象立刻展現在同學的眼前。能回答學生的問題是需要一定的知識儲備的,在備課時我有意識地去收集了有關本課內容的相關資料,所以在學生問到時才能回答。其實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也時常會遇到這種情況,除了需要教學智慧外,我認爲教師豐富的知識是教學的基礎,只有教師擁有充足的知識儲備,才能從容地引導學生邁入知識的殿堂,才能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不斷提高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

八年級上冊歷史教學反思 篇3

今天下午按學校計劃聽取了一節地理課,在七年級一班,孫廣平老師講了第三節《地圖》,他下發了學案,學生自主學習完成的很好。作爲改科的新手而然,我覺得這堂課上的算是成功的。首先,在知識的處理環節上,做到了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符合學生學習的規律。這節課講了三個問題,重點分析了第一個和第三個,略處理第二個問題,對重點的把握準確,處理得當。其次,解決重點問題上,先讓學生感知,再利用知識讓學生解決問題,並對錯誤認識及時進行分析糾正,結合練習加強訓練。重點得以突破。第三,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例如,學習比例尺問題,學習判斷方向問題,怎樣才能做到準確判斷?他通過畫座標法指導學生進行確定,通過多次練習,學生對這一部分就有了較清醒的認識。以上是這一節課的優點。當然,作爲一名新手,存在一些失誤是無可厚非的,需要在以後的教學中加以提高。如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再如,教法上還需改進一些,應儘量讓學生多動腦,動手,動口。當然,對於這些問題,我在上課是也會出現,學生精力不集中,回答問題拖拖拉拉。完不成任務,練習題當堂課處理不完等等。

八年級上冊歷史教學反思 篇4

本節課的最大亮點是歷史和現實結合的思維得到很好的貫徹,從九一八事變和現實的日本做法結合到西安事變情景劇的扮演,將學生從現實拉回到歷史中去。充分利用教學,發揮德育滲透作用。讓教學教育是爲現實服務。歷史教育對學生髮展的作用,以學生的認知發展爲中介,即學生能力的提高的前提是原認知能力的提高。因而在本課的課外思考題的佈置上,充分地注重教育的現實性。體現讀史明智的思想,具有現實的教育意義。

但是,結束本節課還有一點疑惑,如何很好分配學生的自主獨立學習和合作探究的時間,根據本節課的內容,應把學生自主獨立思考放在一個很重要的位置,以此來內化基礎知識,落實情感目標,通過合作探究達到融會貫通,博採衆長,從而深化對本節課內容的深化認識。所以教師應該根據課型和授課內容,靈活把握自主獨立學習和合作探究學習調控。這一思維應該貫徹到今後的教學中。

佈置課外作業,讓學生收集有關抗日戰爭時期的歷史故事,在班上交流。

八年級上冊歷史教學反思 篇5

本學期我擔任八年級(6)——(11)班的歷史老師,回顧這一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我認爲有很多地方值得深思。

作爲6個班的科任老師,面對的是不同的學生,學生在個人能力、個人素質、個性心理特徵等方面均存在着個體差異。由於存在着差異,也就導致:相同的課程在不同的班級,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採用不同的教育教學方式。

針對不同的班級,在課後不僅要備好課,保證課堂授課質量,而且要“備學生”,通過多種渠道瞭解學生的特點,以便在課堂上進行適時引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例如:有的學生對歷史人物感興趣,有的學生對歷史事件感興趣,還有的學生對戰爭感興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要結合本學科的特點,在課堂上尋找能夠引起學生興趣的“興奮點”,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成爲課堂教學的主體。

本學期共進行了三次考試,在考試過程中也反映出一些問題,還無法從死記硬背的思維模式轉以理解記憶爲主的思維模式,在期會考試中可以看到:基礎知識題,學生掌握的較好,失分不多;主觀題,即材料解析題,學生在回答時能夠把握材料,說出材料的主旨,但在回答定性問題時,在語言運用方面,還有欠缺,不能運用歷史的語言來準確的表述問題,需加強訓練;問答題,學生在回答時,明確具體的史實,以及史實所反映出的經驗、教訓,只是缺乏一定的條理性,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應重點強調解題的條理性。

歷史學科中記憶性的東西較多,這就要求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還要引導學生清晰、準確地記憶史實,課後督促學生及時複習、鞏固、預習,只有這樣才能記憶的紮實,在做題時才能得心應手,在考試時才能穩操勝券。因此,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要摸索一些幫助學生記憶時間、地點、事件的方法,讓學生輕鬆、無負擔地學習。在檢查學生複習情況時,科任教師單方面的努力是不夠的,要及時與班主任溝通,雙方合作,雙管齊下,這樣才能保證學生順利的通過會考。

反思過去,這本身已成爲歷史,要放眼新學期,發揚以往工作中的優點,彌補工作中的不足,與時俱進。

八年級上冊歷史教學反思 篇6

教學反思畢竟是以教學水平的提高爲其歸宿的,這種循環往復的反思過程帶來教師自身反思水平的提高,也對教師的教學水平的提高有所裨益。讓教師自覺承擔起學習和能力提高的責任,具有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主權。教師在自我進修、自主學習的基礎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爲思考對象,來對自己所做出的行爲、決策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用教育科學研究的方式,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教學實際問題,提高參與者的自我覺察水平,促進自身能力的發展。

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我們只有運用頭腦真正地反思,纔會有我們教師自身的發展,纔會有學生的發展。通過我這段時間的歷史教學實踐,結合教學反思,使我真正的體會到反思對一個教師成長的重要性,下面我就來談一談“反思”給我帶來的益處。

1、回顧經歷,積累經驗:

(1)賞識的目光象陽光,照到哪裏哪裏亮:

教師在上每節課時,都會有自己的感受,或愉悅、或平淡、或痛苦、或氣憤,在這不同的情緒中,往往蘊藏着寶貴的經驗教訓。有一次,我在上完歷史課後,感覺非常愜意與喜悅,因爲平時上課不聽講、很愛說話的兩位同學居然在那節課上從始至終保持積極狀態,後來,我仔細回憶每個細節,不禁豁然開朗:課前,我走進教室,對學生說:“哪位同學幫老師把圖片準備好?”徐世慧和馬蕊琪就不約而同主動去做了,我在課上對她們熱愛勞動和樂於助人進行了表揚,學生報以鼓勵的掌聲。徐世慧和馬蕊琪臉上洋溢着被肯定的自豪感,那堂課上的表現與以往也就大相徑庭了:潛心貫注的聽講,爭先恐後的發言,面紅耳赤的討論。針對他們的變化課堂上共響起5次掌聲,它緩解課堂的緊張氣氛,就象潤滑劑一樣,使枯燥的知識變得有趣,使學生感覺象做遊戲一樣,在愉快中獲得了知識。尋找閃光點真誠讚美、賞識激勵,這一條作爲寶貴的工作經驗被我收入行囊,並在以後的工作中運用,成效很大。

(2)尊重和理解象明燈,指引教育邁向成功:

由於歷史學科的特點,要求識記的知識很多,在日常教學中,爲了很好的鞏固所學的知識,我採取的措施是,每節課在講新授課前,總是進行小測驗,不合格的同學要受到一定的懲罰。記得有一次測驗時,有一名同學早做了“準備”,當她小心翼翼惴惴不安地“行動”時,我悄悄的走到她的身邊,輕輕的在她的桌上點了三下,這三下既有對她行爲的提醒,又有對她行爲的“包庇”,公佈於衆與尊重暗示中我選擇了後者。她當時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從這件小事之後,樓道中擦肩而過中多了一雙真誠而感激的眼睛,她在以後的測驗中沒有再發生過作弊現象,而且每次都考得非常好。我在教學反思中寫下:“即便學生有錯,也要給學生留面子,也要絲毫不懷疑他們自省和改正錯誤的能力,尊重學生、理解學生,關注學生的內心世界,是教育成功的祕訣。”

2、發現問題,尋找方法:

有一次,在課上,我有意識地貫徹新課標,上了一節以“討論”和“學生編演課本劇”爲主線的歷史課。課前,由於我做了充分的備課和精心的課堂設計,所以我滿懷信心地走進了課堂,誰知那堂課上得亂七八糟,課堂秩序混亂不堪,課本劇的節目還沒上演就草草收場……從講臺上我灰頭土臉地下來之後,在反思記錄上我這樣寫到:“這節課我耗費的精力最多,但卻上得最失敗,究竟是爲什麼呢?”我百思不得其解,不得不請教幾位同學,他們告訴我說:“老師,分組討論可有學問了。首先,你得選一個有威信、有震撼力的組長;其次,不能自由結組,平時混得不錯的哥們兒姐們兒坐在一起,可不就只剩下談天說地了!”我恍然大悟,此後,在課堂組織的問題上,我更加註意細節問題,把課堂上可能出現的問題儘可能想周全……我想,我的這一進步,不得不歸功於課堂反思的驅動力。

通過課堂實踐,我真真切切體會到了反思對課堂教學的反饋指導,對教師成長至關重要。經驗+反思=成長。積極參與教學科研,在工作中勇於探索創新,在行動和研究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反思水平,做一個“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師。大浪淘沙,回顧反思我不再一味重複昨天的故事,而是在今天的嘗試中變化、改進。你想跑得更快嗎?你想從衆多的競爭者之中脫穎而出嗎?那麼,在每天繁忙的工作之餘,請抽出一點點寶貴的時間來“反思”吧!

八年級上冊歷史教學反思 篇7

根據最近一段時間的聽課,我感覺收穫真的很大,同時感覺也有了壓力。

自從改變我們的課堂方式以來,學生的學習環境較爲寬鬆,活動較爲自由,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思維處於積極狀態,課堂上,學生的表現欲非常強烈,尤其後進生的轉變更爲明顯,的確,形成了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

當然,這樣的課堂也給老師帶來了新的挑戰,因爲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以及展示過程中會出其不意的出現一些新的問題,這就要求我們老師不僅具有豐富的相關知識,而且還要不斷的提高我們自身的綜合素養。所以,我們應完善自身學科知識的同時,努力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及教學水平。

八年級上冊歷史教學反思 篇8

今天講了一節公開課,從上週接到這周要講公開課的通知開始,到今天正式開講,心裏一直都提着,今天總算是可以鬆口氣了,趁熱打鐵來消化一下各位聽課老師提供的寶貴意見。

首先我自己覺得,本節課比較趕,導致有些討論也不能很充分的進行。高老師指出,在講《天朝田畝制度》一節時,情景模擬設置的不錯,只是如果課下就安排學生準備的話,效果會更好;還是在評價這個制度的落後性時,高老師指出對私有的否定也是其落後性的體現。

跳過這節課本身,我還有很多要改進的地方,比如語言細節;黃老師特別之處,課堂應該有詳有略,新老師都有一個通病,總怕自己講不完,或哪個知識點沒有講到,以這節課爲例,太平天國的過程就可以略過,本身這些知識點也不需要講解和擴展了,還可以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楊主任指出,如果是上一節優質課,本節課最大的不足在於,沒有起伏,過於平淡,沒有吸引學生的特點,比如語言、個人風格,如果只是講知識,沒有吸引學生的點,學生怎麼能被吸引到課堂呢?李校長也指出,要與大學聯考相銜接,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迴歸教材。

八年級上冊歷史教學反思 篇9

首先,用複習提問的方式導入新課。這樣導入的主要目的是:既複習了學生熟悉的舊知識,又便於教師點明本節課在本章中的地位,體現模塊教學的專題性。本節課我用的是學生熟悉的抗日戰爭的知識來導入,激活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從宏觀的角度認識抗日戰爭時期進入到解放戰爭時期的歷史發展進程。從而使學生認識到:本節課在中國人民的解放戰爭這一專題中起到承上啓下的作用:上承抗日戰爭,下啓人民解放戰爭

然後通過學生自主閱讀教材,讓學生藉助導學案解決基本知識點後組內交流,既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又增強了小組間的合作互助意識。在學生對本課內容有了基本瞭解的基礎上,學生再次閱讀課本,提出合作探究的問題。老師針對學生質疑的情況作補充,提出拓展性問題。然後在老師的引導下,讓學生自主探究,通過分析歷史資料、圖表等得出結論,形成自己的觀點,並且交流展示,讓學生成爲課堂的積極參與者,體現了生命化課堂的“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基本要求。比如說重慶談判的背景,我讓學生結合課本中的歷史照片分析出蔣介石和毛澤東各自的目的。讓學生身臨其境地體會到當時毛澤東等中共代表冒着生命危險前去重慶談判的超凡勇氣和心繫百姓的真摯誠意。這樣不僅解放了自己,更解放了學生,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能力。

由於《內戰峯火》這節課涉及到很多的地理位置和抽象難懂的戰略部署,所以我用課件作爲輔助手段,課件設計的原則是簡潔、實用。把它作爲教材的輔助工具,目標是把原來晦澀、抽象的知識變得形象、生動。比如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既是教學難點也是教學重點。讓學生觀察地圖,在地圖中找出大別山的位置。學生從圖上可以很直觀地看到大別山是三省交界處,而這裏恰恰是國民黨統治既敏感又薄弱的地區。在大別山開闢根據地,東可威脅到國民黨統治中心南京,西可威脅到湖北重鎮武漢,並且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可以把將戰爭由解放區引向國統區。這樣就很容易的解決了“爲什麼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是人民解放軍轉入戰略進攻的開始?”一問題。在學生分析完的基礎上,我又用一個動態的示意圖把毛澤東的這一戰略部署形象的顯示出來,並作相關的補充,使學生對這個問題有了更透徹的認識和理解。使得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一重難點問題得以突破和解決。

當然這節課還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有教學設計與教學理念上的不足,對教材挖掘的深度不夠。比如國民黨發動的`內戰是一場非正義性的戰爭,而戰爭的性質則決定了國民黨註定失敗的的結局。對於這一問題,如果能引導學生分析出來,那麼課堂內容就會更加的飽滿、有深度。還有對用於課堂的掌控和駕馭能力都有待提高,比如在學生最後談完本節課的收穫之後,對學生作愛黨愛國的情感教育時,可以針對學生的學習感受,適時地找到恰如其分的切入點來昇華最後的情感教育,這樣就避免顯得呆板、老套。對於以上的問題及不足,自己還要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進行改進、完善。

八年級上冊歷史教學反思 篇10

在歷史教學中,往往採用問題教學法。問題式教學基本模式分爲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反思評價、歸納總結五個基本階段,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自主、探究、合作,通過活動、體驗、表現來完成教學。

本節課在設計上,遵循一個基本模式,從提出問題到分析、解決問題、反思、歸納評價,每個環節環環相扣,也充分體現了問題的基礎、層進、綜合、開放等特性。特別注重發揮小組成員積極性,通過討論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即小組合作解決問題。其中還設計了小組及個人的反思評價量表,學生需要對自己以及他人的思維過程和結果做反思。比如,在課堂的最後,學生要反思一下自己學到了什麼,自己在小組活動中做了些什麼,自己是怎樣調節自己的學習的,如果自我評價是否定的,那就要考慮以後如何改進,等等。

但是在本次課堂教學中,設問的技術和提問的技巧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問題式教學的核心價值是自主、合作、探究,因此我認爲在問題的解決過程中,既要有學生個體的自主思考探究,又要有小組成員之間的合作探究。一般情況下我們會關注到小組合作探究學習,但是個體的自主思考就會忽視,或者說是教師不太相信學生,不敢放手,往往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很短,迫不及待的要提示學生。而且,在反思、反饋評價過程中,雖然有設計評價的量表,但是這種單純的數字表格很容易流於形式,反思的真正作用沒有得到有效發揮。

八年級上冊歷史教學反思 篇11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們經常談到學生學習習慣、行爲習慣的養成,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或許影響其一生,終身受益。可往往忽視了老師的某些行爲習慣。

就如上節課(視導聽的)中,面對學生精彩的展示,我的鼓勵性語言太貧乏了,只是用了幾句“你太棒了”,我自己都感覺太俗,但當時不知什麼原因隨口就這麼幾句,其實,面對較難的題目極個別同學到講臺展示時我應該多變換鼓勵性語言,如:“你真有膽量,不簡單!並且你思維真敏捷,思路也很清晰”。

可是由於平時上課沒有養成習慣,纔會出現這種狀況,所以老師課堂上良好的行爲習慣是至關重要的。真可謂:“教育就是培養好習慣,習慣就是素質,習慣影響人格”。

八年級上冊歷史教學反思 篇12

新文化運動主要講述新文化運動的背景→標誌→代表人物→基本內容→鬥爭矛頭→發展情況→歷史意義和歷史缺陷,本人教後感到有以下感悟:

在教學中我滲透有效教學理念與策略,重點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明確“一切爲了學生髮展”思想。目標定位明確,注重學生作爲一個完整的人的發展。學習學生生活中的歷史,學習學生身邊的歷史,學習對學生終身發展有用的歷史。在學習中滲透正確的人地觀、環境觀、價值觀、人生觀。運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讓學生在討論、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團結協作,提高交際能力。小組合作學習效果不錯,課堂討論,營造氣氛,促進互動。

1、激發學習興趣,營造民主氛圍

經過精心的預習準備,課堂上,教師先讓各小組的預習效果發言人展示一下預習效果,然後組織學生就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提出疑問(質疑),通過師生間、學生相互間的多向交流,瞭解問題的來龍去脈,解決問題並得出結論(釋疑)。

“思維自驚奇而開始、,驚奇與疑問是興趣的源泉。而這種興趣的激起則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教師所創設的教學情境。宋代儒學大師朱熹說:‘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教師要設法把學生置於“發現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讓學生隨歷史內容的展現,不斷髮現,經過思考獲得歷史知識的內在聯繫。現代心理學研究證明,輕鬆、樂觀、愉快的良好情緒,不僅能使人產生超強的記憶力,而且能活躍思維,充分發揮內在潛力。在民主、平等、和諧的合作學習氛圍中,學生才能充分放開思想顧慮,無拘無束地與別人討論、交流、合作學習,使課堂教學活躍而高效。正如一位同事說的那樣:“在這堂課上,學生表現出了積極、快樂、輕鬆的學習狀態。”特別是關於科技利弊的討論,學生犀利的言辭、獨特的視角帶給我極大的震撼,讓我深深認識到,教師只有用這種極具挑戰意味的方法訓練學生,纔會豐富他們的歷史知識及情感,全方位地提高他們的表達能力和應變能力,也纔會收穫更多意外的驚喜。

2、靜思巧引、形成良性循環

古人云:“善思則得,善誘則通,誘思交融,百鍊成鋼。”我以爲,”誘”在這裏體現的就是教師引領、指導的策略,“思”則體現學生的參與意識只有這樣,才能使教與學和諧一致,大幅度地提高教學效率。

3、教師變主導爲指導,彰顯學生主體參與地位

採用小組合作法教學,教師就應該變主導爲引領和指導,把課堂的主人翁權利還給學生,不要經常向學生暗示你心中所謂的正確答案,也不要急於告訴學生結論是什麼,要給學生留出一定的思考時間。如果教師預先已有問題的[內容來於斐—斐_課—件_園]結論,不斷暗示、提醒,那就意味着教師會把學生的思路向自己事先設定的方向推進,不僅學生難以提出其他看法,而且這種合作學習也很快變成了教師唱獨角戲,重新又回到原先那種一切由教師說了算的“以教師爲主導”的教學方式上去。

當然,在實踐中還存在着一些不足,不可能十全十美。小組合作學習在實際操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時間有時不充裕,學生知識準備不充分不足,普通話水平有待提高不足,合作學習的引導要到位適量增加趣味性的知識等等,同時也對教師的自身素質和人格魅力提出了較高要求。過去人們常說,教師要給學生一滴水,先得自己有一捅水,但今天,我們光有一捅水是不夠的,還得有一池活水才行,否則,光靠那一桶陳舊的“死水”,很難經受得起新課程改革的考驗。如何才能給我的課堂注入生命的活水?我能否讓學生的合作學習中擦出思維的火花?我能否使學生在課堂上體驗合作的快樂,感受發現的欣喜?我能否讓學生在課堂上“抨然心動””浮想聯翩”或者“百感交集’?我想,只有把這樣的課堂作爲自己追求的目標,課程改革才能落到細節上,對於學生評價的質量纔能有保障。

新一倫課改爲發展性課堂評價的實施提供了莊闊的平臺,也給我們創造了一個巨大的探索空間。作爲普通的一名一線教師,我無力改變大環境,但我可以改變自己做主的課堂。我可以在“學中做,做中學”,把歷史小組學習紮紮實實地落實到自己的課堂當中去,讓它真正的促進學生全面而又個性的發展,爲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八年級上冊歷史教學反思 篇13

1、對於本節課的設計,我的核心思想是如何合理地處理好學生、教師與教材三者之間的關係,希望將課堂主動權真正交還給學生,讓學生提高自學的能力;讓自己與學生共同學習、探究;讓教學資源更加豐富多彩,希望多媒體成爲我和學生溝通的橋樑、合作的依託。

2、好的教學設計在於把課程資源挖掘到最充分的地步。大量圖片、史料等資料的使用,可以豐富拓展相關的教學內容,有利於幫助學生理解學習一些抽象難懂的知識內容。教學設計,教學反思,工作計劃,工作總結-尤其是根據學生特點將網絡資源引入課堂,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爲教學的順利開展做好充分準備。

3、在教學過程中有效地設置了相關的學習問題,環環相扣,並適當的鼓勵學生,使學生在進一步強化歷史基礎知識的同時,激發了內在的學習動力。

4、由於授課內容知識點較多,教師過於求全,因此在教學中,由於內容豐富,學生有時來不及充分思考,倉促而過。今後在教學中我應不斷總結、改進,花時間研究教學資源的整合,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八年級上冊歷史教學反思 篇14

新的課程理念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合作。我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充分體現了新的課程理念,在教學目標的設計上,較爲準確的體現了“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在教學重、難點的設計和突破上,既體現了課程標準的要求、教材的特點,又考慮了國中學生的實際;在教學手段採用上注重了適當和便於操作的原則;在教學流程的設計上注重了靈活性。從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弘揚學生個性發展入手,探索適合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的“民主化課堂教學”之路,設計教師和學生的活動。本次課改的最終目的是:從根本上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方式,提倡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式學習和研究性學習,使學生掌握終身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學習方法;教師由單純的教學者轉變成學習型、研究型的教師,教學中,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參與者和合作者。這兩種轉變需要“量”的積累過程。在七年級教學實踐的基礎上,結合八年級學生的知識結構,探索“民主化課堂教學”

本課的教學活動設計思路爲:指導學生獲取有關收復新疆的歷史知識,瞭解其基本線索,掌握歷史學習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並有一定的情感體驗。爲此,安排以下兩個大的教學活動。設計好的題目(每一題目放在一張小紙條上)發給課代表,讓他分發給各學習小組的組長(每一題,課前由各學習小組選派一名代表抽取)

生:各學習小組課前先將本小組重點研究的題目列於黑板之上。

1、想一想,爲什麼說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並說出本題的解題方法。(訓練學生的歸納、概括的能力)

2、在新疆問題上,左宗堂的主張是什麼?他在收復新疆過程中採取了什麼策略?結果如何?(引導學生學會讀書,緊扣課本,抓住要點)

六組:

3、如果你是左宗棠,你將怎樣打敗阿古柏?怎樣收復新疆?(允許自由發揮)

4、左宗堂爲什麼能夠收復新疆?並據此談一談:分析戰爭勝利的原因主要從哪幾方面入手?(注重學生分析能力的培養以及學習方法的總結與點撥)

5、左宗堂收復性質如何?有何意義?(訓練學生的歸納、概括的能力)

6、左宗棠打敗阿古柏後,怎樣處理伊犁問題?他這樣處理是否正確?請說明理由。(允許自由發揮)

7、19世紀80年代初,中國用一塊土地和大量的賠款換取伊梨值不值得?(培養學生高瞻遠矚,用全局的眼光來分析問題的能力。)

8、出示材料:材料(1):“沒有左宗棠,新疆難說。”──毛澤東

材料(2)(1)“以屈膝,有一偉人生焉,萬里出征,擡棺死戰,驅外虜於西域,爲民族第一功臣,此左宗棠也。”──譚嗣同

材料(3)“論兵戰,吾不如左宗棠;爲國盡忠,亦以季高爲冠。國幸有左宗棠也”。─曾國藩。

根據材料議一議:如何評價左宗堂?請談談正確評價歷史人物的方法。(學生髮表自己的觀點,學生總結評價歷史人物的方法。)

師:請各小組討論研究一下你們的題目,6分鐘之後展示交流,看哪一小組展示得最好?

一組

二組(其他學習小組展示交流。師生共同評價。)

其目的,一方面強調學生讀圖時應注意的問題,進一步加強學生間學習的合作性;另一方面,構建以學生髮展性學習和創造性學習爲內涵的學習體系,強調課堂教學中的民主氣氛,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和主動發展的學習能力,引導學生自主整合學習資源,然後知識遷移,作出決策。整個活動以現代學生觀和教學觀爲指導,力爭爲富有生機和實效的歷史課堂教學找到源頭活水。

以引導學生關注當今的社會問題爲目的,將歷史與現實有機結合起來。師:一百多年前,新疆歷經苦難,重新回到祖國懷抱,一百多年後,新疆在新中國的羽翼下蓬勃發展。今天,我們對包括新疆在內的西部地區採取了什麼樣的發展政策啊?

學生:西部大開發師:那麼對於沐浴在改革春風下,日益成長,日益發展的新疆,你有什麼話要對它說?請你爲新疆的發展寫一句標語吧。這樣設計,讓學生懂得學習歷史可以更好地爲現實服務,懂得歷史知識是每個人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精神營養

我認爲本節教學設計的成功之處在於[內容來於斐—斐_課—件_園],課前師生充分準備,課中教師“導”的得法、學生活動有效,課後進一步拓展延伸。在整個教學流程設計中,充分體現了以學生活動爲主體,通過課前學生蒐集資料,課中展示資料、說說、談談、討論、表演,課後辦歷史小報等活動,使課堂成爲學生主體性充分發揮的有效載體,爲學生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充分調動和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訓練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思維能力、表演能力;而教師則是整個學習過程中的合作者、引領者、參與者和促進者。在設計中,我還將有的內容靈活設計、擬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恰當處理。總之,這樣的教學設計使歷史課堂有了更多的靈活性和開放性。

當然本節教學設計仍然有它不足之處,與非常滿意的課堂仍有一定距離。如:對後進生的關注不夠多;學生蒐集資料較多,由於課堂時間關係,不能照顧到每一位學生;等等。這將更好促使我在以後教學中去探索、不斷地提高教學水平,更好地服務於課堂,服務於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