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教育

教育的反思(15篇)

教育5.49K

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反思自己,必須要讓自己抽身出來看事件或者場景,看一段歷程當中的自己。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育的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育的反思(15篇)

教育的反思1

每個幼兒都有自己對媽媽的獨特感受。然而,這種感受是模糊的,不自覺的。形象生動的故事可以使幼兒的這種感受鮮明生動地在心中體現出來。這個活動的目標:幼兒能有意識地注意媽媽的特徵;能結合自己的感受來描述媽媽的典型特徵。

整個活動的目標基本都能夠達成,孩子們很願意表達對媽媽的特徵描述,雖然表達有侷限,多爲頭髮長短,喜歡吃的東西。在活動中,小朋友都能積極的投入到活動中,在傾聽故事時每個孩子都是非常的專注。

孩子們的思維是廣闊的,他們有着豐富的想象力。孩子雖然年齡很小,但他們同樣具有欣賞美的能力,聽老師講的故事非常的生動有趣,在聽故事的同時就等於在欣賞聲音的美、語言的美、肢體動作和神態的美,孩子們在聽我把媽媽弄丟這個故事時能如此投入認真的傾聽,我認爲我在講故事的時候非常的投入,我非常用心的講好故事,我採用不同的角度來講述故事,把故事裏面不同的心情和表情都展現出來,在講到媽媽不見了,我會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表現出着急和焦慮的心情,在找到媽媽時,會表達出發自內心的快樂之情,整個故事牽動着孩子的思維,讓孩子在聽故事的同時真正在領悟故事的內容,大部分小朋友都能非常認真的傾聽並準確的回答老師的提問,在講述完故事之後,我請孩子說說自己媽媽的特徵是什麼?很多孩子都能大膽的敘述自己的媽媽的特徵,孩子們會告訴老師媽媽長什麼樣子,細到頭髮,有沒有眼睛,有沒有揹包包等等,孩子們十分活躍的舉手發言,有些能力較強的孩子還會模仿故事中說到媽媽的笑。

通過這節課,讓我明白作爲一個幼兒老師,在孩子的課堂裏,要孩子們專注的傾聽,必須把故事講的生動有趣、栩栩如生、富有童趣,從孩子投入的表情中,讓我明白想要孩子投入,老師必須自己先融入其中,爲了孩子,我一定會繼續加強語言藝術的訓練,爭取以後可以做的更好的。

教育的反思2

在四(4)班上了《珍愛生命 遠離火災》這節地方課以後,對我的促動很大,沒有想到學生這麼喜歡上消防安全課。這節課的教學目的基本達到,暨是:引導學生認識火災的巨大危害,幫助學生了解防火的基本常識及火場自自救的基本方法,培養學生火場中自護自救的基本能力,提高學生的防範火災、珍愛生命的意識,滲透學生對消防官兵的熱愛與敬重。但是靜下心來我認真的反思我的課堂,總結我的課堂,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 增強了學生的防範火災、珍愛生命的意識以及社會責任感。

在查找身邊火災隱患的討論交流中,提高了學生的防範火災、珍愛生命的意識,有的同學在替我們身邊的學校擔心、爲我們的家庭擔心、爲我們的森林擔心,有的同學還由此想到我校的消防現狀……從同學們的討論聲中,我驚喜地發現,一次消防安全科,竟也能激發並增強同學們的社會責任感,真不簡單!

二、培養了學生火場中自護自救的基本能力。

如何在火場中學會自救與逃生呢?這是本課的又一教學重點。爲突出這一重點,我結合視頻,給學生於啓發引導,接着讓學生現場學習與演練用乾粉滅火器滅火的自救方法,學習報火警電話,最後,讓學生通過視頻學習火場逃生方法,認清火場中的安全通道、逃生標誌,以及基本的保護措施,逐步培養學生在火災中自護、自救與逃生的基本能力。

三、有待改進的地方

1、針對國小生的年齡特點、認知特點,我要抓住遠離火災這個重點,重點教給學生在火場怎麼樣逃生,顯然這方面我做的不夠好,僅僅是看了火場自救與逃生的視頻,演練了怎麼樣報火警?而老師沒有強調、沒有和學生討論逃生方法,也沒有系統的教給學生逃的方法,重點不突出。

2、逃生的教具準備不夠。比如毛巾、水、白布等。

3、教學內容偏多,太廣泛,課的容量大,重點不突出,教學內容開口要小。

4、在課的前半部分,查找隱患的部分我放的太開,學生查找的多,我可以適當分類,避免學生重複說,可以爲後面的學會自救留下更多的時間。更好的突出重點。

教育的反思3

一、成人教育研究反思:缺憾與原因

自從國家教育科學規劃對成人教育正式立項以來,己過去20年。回望20年曆程,成人教育研究有了重大突破,取得不凡的成果。其重要標誌就是:其一,形成了相對獨立的科研建制,研究活動不再是一種僅限於個人的自發行爲,而是一種由社會組織起來認識、發展成人教育的活動;其二,建構了專門的話語表達空間,研究活動有了對話與互動的平臺,研究成果有了傳播與交流的機會;其三,積累了一定的科學研究成果,成人教育開始有了自己一定的理論基礎與知識體系;其四,逐漸成爲推動成人教育發展的力量,各項研究作爲一種知識創新活動,研究成果作爲一種精神產品,只要其符合客觀規律、順應客觀需要,都在不同程度上對成人教育實踐與發展產生了有效的推動或正面的引領作用,並構成爲成人教育圖景中的科學知識總合。

然而,過去的20年又終究是成人教育研究混沌初開的20年。正是在這跌宕起伏之間,留下了它的諸多幼稚與不足,即便時至21世紀的今天,其種種缺憾還在依然繼續着、蔓延着。

(一)成人教育研究的缺憾

從相對比較深入的層面來看,其缺憾主要表徵爲以下方面。

第一,“管窺研究”多於“全景研究”。爲使成人教育獲得理解與認同,故其與社會發展的相關研究曾經一浪勝過一浪,目的大都爲了張揚它在社會進步中的意義與作用,進而標榜其價值,彰顯其地位。此舉固然打開了成人教育與社會對接的窗口,有利前者從社會認知與社會行爲的邊緣地帶移向中心位置。但憑心而論,這類研究往往僅屬基於成人教育某個領域與社會發展某個側面相對應的“管窺研究”,而失去“全景意識”的研究活動決然無法對雙方整體證明太多,引領太多。

第二,“臨摹研究”多於“原創研究”。隨着學位授予點的建立與擴大,成人教育學科建設研究悄然而起。但到目前爲止,襲人故智、蕭規曹隨的傾向依然嚴重一所有結果當中,留下更多的便是對一般教育學科框架的臨摹與推演。原創研究的匱乏顯然使成人教育學科建設還沒有真正找到屬於自己的邏輯起點,而邏輯起點缺失,必定導致路向迷茫,路向迷茫又必定導致結果謬誤。

第三,“教的研究”多於“學的研究”。汗牛充棟般的研究着述表明,無論是宏觀層面,還是微觀層面,“教”的研究偏好遠遠勝於“學”的研究興趣。“教師中心”、“教學中心‘學校中心”儼然沒有太多鬆動,“學生中心”、“學習中心”,至少是‘教一學雙中心”理念依然處於集體無意識狀態。單相意願、偏頗選擇的結果,留有餘地說,是事倍功半,尖銳一點說,是緣木求魚。

第四,“一般思辨”多於“深度研究”。在成人教育與社會發展的相關研究中,還有一種情形就是,限於浮面的一般思辨性研究多如牛毛,而真正能夠滲透其中、切入內裏的深度研究則寥若晨星。“淺論意識”導致潛思缺失,“泛論傾向”導致精思淪喪,加之這些研究又常因社會本位意識超強而脫離教育主體,因求證意識淡薄而缺乏轉化行動。沒有深度、遠離精湛的研究結果,其生命力、經久性必定難遁折扣大打的命運。

第五,“封閉研究”多於“開放研究”。成人教育研究還更多地陶醉於自身較爲狹隘的理論與實踐探討,而較少能在一個更加開放的背景下和終身教育、終身學習與學習社會三大理念交叉起來進行探究,以致迄今無從捕捉其與此三大理念的緊密對接,無從發現其與此三大理念關係的深入破譯,更無從感受成人教育促進終身教育、終身學習以及推進學習社會的社會認知與民衆認同。在倡導終身教育、終身學習以及創建學習社會的時代進程中,成人教育研究若依然遊離對此三大理念的積極探索,忽略它們之間互動關係的主動思考,便完全可能使前者與其他類型教育之間的關係永遠難以澄清,而其地位作用、價值意義、發展動力、前進方向等也許永遠只能是模糊一片。

(二)成人教育研究缺憾的原因診斷

通過對來自研究者主觀方面的分析,筆者認爲,說到底,所有缺失、所有抱憾,最根本的緣故,就是因爲對成人生活世界的遠離,最深層的緣起,就是因爲對成人精神家園的漠然。

因爲“遠離”,導致研究者“職業意識”式微,無法使研究田園變得肥沃;責任意識”失落,無法使研究空間變得開闊;使命意識”喪失,無法使研究事業變得生機盎然。易而言之,脫開成人,遠離其繽紛世界、無視其斑斕生活,聊以自得地大談“教育”,其實質只能是一粧粧棄“成人之本”而不顧的“買賣”。毫無邏輯前提、無源之水般的作爲,所能留下的,也許除了空洞還是空洞。

因爲“漠然”,致使研究者“研究熱情”萎頓,不可能對深入探索奉獻力量;研究激情”脆弱,不可能對不斷追求奉獻執着;“研究豪情”匱乏,不會對新的開拓奉獻毅志與堅定。換而言之,脫開成人,漠視其紛縕而鮮活的精神,澹然其靈動而閃亮的靈魂,聊以自娛地空談“教育”,其實質只能再一次成爲一筆筆舍“成人之本”而不顧的“交易”。毫無邏輯根據、無本之木般的作爲,所能呈現的,也許除了蒼白,也只能是蒼白了。

二、成人教育研究前瞻:綱領與行動

成人教育研究的價值在於實現對成人學習現象的真正認知,對成人教育實踐的正確引領,對終身教育、終身學習,乃至創建學習社會、促進人的終身全面發展產生真正的意義與價值。

(一)成人教育研究新綱領

成人教育研究以往所存在的“缺失”與“抱憾”及其根源一旦被確認,那麼,攻克其缺憾的未來“良方”,即必須重構其研究綱領:迴歸豐富的成人生活世界,走進繽紛的成人精神家園。

迴歸豐富的成人生活世界,走進繽紛的成人精神家園,就是要求成人教育研究走出庭院深深的書齋、跨越高牆巍巍的校園、擺脫相沿成習的束縛、衝破傳統戒律的藩籬,能夠義無返顧地“回到事物的本身”,即“回到事物發生的本源”“回到事物存在的本體”“回到事物演進的本位”。也就是說,未來的成人教育研究必須直面成人一直面他們最真實的社會境遇與最本真的社會生活,直面他們最真切的發展需求與最真實的人生嚮往,基此洞察、瞭解、分析和闡釋他們的教育與學習問題,從而真正形成現實生活與教育的對接,真正實現人生髮展與學習的契合。總之,凝聚在這一綱領核心部位的精髓,就是奉獻給成人教育主體以義不容辭的生存關切和深切入微的生命關懷,並將關於教育與學習活動的一切思考與行動去服務於其生命延續的不同階段,覆蓋於其生命發展的整個過程;去服務於其生命構架的所有側面,歸宿於其生命存在的全部意義。

首先,從根本上杜絕僅僅抓住成人之概念,全然忽略成人之存在的現象,從而使成人教育研究的人本精神與人本關懷、民本精神與民本關懷真正弘揚開來,使“學習中心”、“學習者中心”理念切實張揚開來,並將此真正融入到成人教育實踐與發展設計之中。

其次,爲成人教育“研究什麼”、“到哪裏去研究”、“如何進行研究”和“爲什麼而研究”等一連串疑問找到最爲適切的答案。也就是說,它必將清除經驗重複的陋習,克服閉門造車的弊端,清除步人後塵的拙劣,消解蹈常襲故的無奈,結束“重教薄學”的慣性,擊潰追名逐利的歪風,制止進取意識的頹喪,真正建立起邏輯演繹的原點與基礎、土壤與空間、途徑與方法以及目標與方向。

再次,重構研究者的職業意識、責任意識與使命意識,必定重燃研究者的探索熱情、追求激情與開拓豪情。由此,成人生活將得到生動的詮釋,困境將得到深刻的洞悉,而其精神將展現它的希冀,靈魂又將表掃它的期求。

最後,進一步明確成人教育研究的神聖職責與崇高使命。職責的神聖與使命的崇高,決不允許漠視成人教育主體社會境遇、社會生活之任何藉口的存在,更不能容忍“忽略成人教育主體的身體、性別、智能、情感、社會以及精神等各方面存在”?及其發展困境、發展需求之任何行徑的出現。

總之,無論是對成人教育一般研究活動而言,還是對成人教育學科建設而言,迴歸豐富的成人生活世界,走進繽紛的成人精神家園,決然是其存在與發展的靈魂所在,也必定是其未來一切研究活動所應採取的基本態度與方法論首選。唯如此,成人教育研究纔有可能真正找到它的理論原始動力,提升它的理論解釋能力;切實改變它的理論面貌,漾溢它的理論神韻。同樣,也只有高舉這一綱領,纔有可能真正找到它的學科建構依據,獲得它的學科發展生機;切實確立它的學科個性,彰顯它的學科風骨。基此,不失本原地構築起它的話語體系,以最終爲成人教育實踐的未來發展奉獻真正的理論智慧與巨大的邏輯力量。

(二)成人教育研究新行動

新綱領必然約定新行動。爲了使成人生活世界與教育世界真正膠着,爲了使成人精神家園與學習田園切實交融,前瞻成人教育研究未來,它必須採取一系列新的行動。

1.解析成人羣體結構

成人世界龐雜而紛繁,不同的社會角色、生活狀況構成了不同的成人羣體。成人羣體結構解析是迴歸成人生活世界、走進成人精神家園需要採取切實行動的第一選擇,更是深入研究成人生存境遇以及一系列教育與學習問題的前提和基礎。

當成人擁有教育權、學習權己爲整個國際社會所認同,並當認知發展到現今水平一成人羣體多元構成需要教育有所不同作爲的角度來分析,若仍然簡單地通過與兒童及其教育的比照,來呼喚成人一般的教育需求與強調其一般的社會意義,或仍然一味通過這種對比方式來揭示成人整體的心理、社會與教育差異,顯然己經變得過於籠統與含糊,己不足以切入到成人世界構成的內裏,以更顯多樣性、更具指對性、更見真實性地發現並確認成人羣體因其不同的構成而面臨不同的生存與發展問題、教育與學習問題。

當今中國的成人世界,其構成極其複雜。若要真正迴歸豐富的成人生活世界,走進繽紛的成人精神家園,未來的成人教育研究就必須首先解析、梳理成人羣體結構之縱橫,瞭解、熟稔不同的成人羣體及其特質,並關注他們的演進與變化。不失動態意識地先行解析,釐清成人羣體的構成,是實踐成人教育研究新綱領必須邁越的第一道門植,其意義全然在於促使富有人本、民本精神的光芒充分張揚它的透射能力,富有責任、使命意識的關懷充分顯示它的切入能力,從而能夠真正細緻入微地發現不同成人羣體的不同社會境遇與生活境遇、不同需要與不同追求。

可以預見,成人教育研究完全可能還會因爲新視角的出現而形成對成人羣體與兒童羣體進行整體對比或討論的需要。但是,更可以深信,爲迴歸成人生活世界、走進成人精神家園而採取實際行動必須首先落腳於其不同的構成,而這一行動又必然會對成人羣體的整體認知產生更爲深入和完整、更爲真切與有力的支撐作用。

2.關懷成人生存境遇

成人羣體的實際生存狀態表明,其境遇同各種社會元素及其變遷之間有着極爲廣泛的聯繫。而這種聯繫,既可能是一般的聯繫,也可能是特定的聯繫;既可能是直接的聯繫,也可能是間接的聯繫。據此,可以舉例、設問,並與成人教育鏈接起來形成如下追問。

科學技術進步、經濟體制改革、產業結構調整、勞動制度更新、職業環境嬗變、生態環境透支、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生活數字化,等等,從總體上說,它們正在使成人世界面臨怎樣一種科技境遇、經濟境遇、文化境遇、生態境遇,正在使其生成怎樣一種企盼,孕育怎樣一種追求,而所有這一切又正在賦予成人教育怎樣一種崇高的使命?它們正在使不同勞動者羣體處於怎樣一種特定的就業境遇、創業境遇、職業境遇、發展境遇,正在使之萌生怎樣一種特定期待,醞釀怎樣一種特定希冀,而所有這一切又正在規定着成人教育應當擔負起怎樣一種特定的責任?

社會轉型、經濟變革、文化更新、價值觀念更迭、城市版圖擴張、居住方式改變、社區建設加速、老齡社會來臨、代際關係嬗變等,它們又正在間接或直接地對成人羣體的城市、社區、鄰里、家庭生活以及勞動、文化、精神生活等境遇發生什麼樣的影響,並導致其在職業生活、物質生活、文化生活、精神生活、人際關係以及自我發展的意義與價值範疇中正在期待怎樣一種新的前景,守望怎樣一種新的未來,而所有這些熱望與憧憬又正在規定着成人教育必須承擔起怎樣一種艱鉅的任務?

總之,給予深切入微的生存關照與生命關懷,必定使得成人羣體特別是轉型時代的平民羣體、邊緣羣體、弱勢羣體,其社會境遇、社會生活能夠得到生動的詮釋,其生存困境、發展需求能夠得到真切的表白,其精神追求、心靈嚮往能夠得到深刻的洞察,也必定使得對於其教育與學習問題的探索和演繹,能夠真正確立起切實的邏輯起點與邏輯空間。

3.解讀成人學習行爲

放眼成人學習需求,可見它們主要生成於如下四大空間。

社會變遷空間一社會構成元素及其變遷,在對不同成人羣體生存境遇產生不同影響,使之面臨新遭遇、新困境或形成新憧憬、新嚮往的同時,它們又由此對其乃至其中的每一成員提出了不同的適應與發展要求,從而生成爲一個個真切而鮮活的學習需求。這些學習需求既可能生成於社會變革與因應遭遇之間,也可能生存於社會變革與擺脫困境之間;既可能形成於社會變遷與發展憧憬之間,也可能形成於社會變遷與未來嚮往之間。總之,任何成年羣體及其每個成員在社會變遷條件下,特別是在當今社會各個領域發生飛速而深刻變化的時代,謀求“智力”上與“精神”上的不斷裝備,増進應變能力、發展能力、創造能力,學會生存、學會生活將成爲永續的學習需求。

社會角色空間——任何成人羣體的任何成員,都在社會舞臺上扮演多種角色。不同的角色儼然規定着不同的角色任務,而履行不同的角色任務又必將引發不同的學習需求。作爲勞動者,必在職業世界變幻中確立特定的學習需求;作爲文化承載者,必在文化承傳中產生特定的學習需求;作爲國家公民,必爲履行職責與義務而形成學習需求;作爲家庭主要成員,必爲勝任父母角色而發現學習需求;作爲社會中堅,必爲應對紛繁的社會生活而萌生學習需求;甚至到了老年,還有一個如何迴應晚年生活變化的問題。至於一生中人生角色可能發生的不斷轉換,又必定形成新的角色任務,而其又必再孕育出新的學習需求。

終身發展空間一人是生理方面的“早產兒”,也是心理與社會成長方面的“早產兒”。情況就像埃德加?富爾所說,“人和其他生物的不同點主要就是由於他的未完成性從人的發展來看,個體進入成年及其不同階段,都有可能使原有的知識、技能、態度和生活模式與新的生存境遇或新的發展要求產生巨大的差距,而這些差距恰恰又成了繁衍學習需求的巨大空間。

人生經歷空間一人,需要走過具有普遍特徵的發展階段,但又會有其特定的人生經歷。這些特殊的人生經歷或者說人生變故,如職場變化、職業中斷、婚姻解體、意外事故、罹患絕症等,同樣會演化成一個個奇特的需求空間,演變成一個個難以預想的學習需求。

來自不同方面的學習需求固然可能發生重合,但紛繁需求必然來自多元空間,多元空間必定產生紛繁需求,這是一個不容置辯的事實。而成人教育的實踐恰恰從一開始就源於不同成人羣體、不同成年個體的學習需求,並且可以預見,它的未來發展必將更加仰賴於此。故而,對於成人學習需求及其變化的關注,不僅是解讀成人學習行爲這一行動的核心任務,更是迴歸成人生活世界、走進成人精神家園的重要體現。

自從人類對“自我再生產”一教育與學習問題有正式研究以來,誰也不曾反對過‘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等原則。可以說,只有充分辨識成人學習風格、學習方式與學習空間的“同”與“異”,如此原則才能真正得以體現。由此,在迴歸成人生活世界、走進成人精神家園的大前提下,關照成人的學習風格、學習方式、學習空間又成了成人學習行爲解讀行動中的重要任務選項。

然而,說到底,關注成人學習需求、學習風格、學習方式與學習空間等,往低端說,即是關照每個成年羣體及其所有成員在不同生活空間與生存境遇下,其學習行爲基本而特定的元素;往中端說,即是關注他們的學習權利與學習機會;往高端說,即是關切他們的生活模式與生活質量;而往終端說,即是希望社會所有成年人員都能夠成爲自我存在、自我生活、自我發展、自我創造的主人,都能活出生命的真諦與生命的精彩。

4.構建教育支持系統

成人教育研究於此呼之欲出的再一項重要行動,就是堅持以堅定的人本、民本之魂,以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去設計與建設四大支持系統。

其一,堅強的理論支持系統。教育界,甚至是成人教育內部,常聞一種讓人鬱悶的聲音:成人教育,實踐豐富,理論匱乏。雖難以苟同“理論匱乏”即“一貧如洗”,但是,它的薄弱、不足確實顯而易見。尤其重要的是,在成人教育實踐發展面臨更多機遇和嚴峻挑戰的時代,又多麼迫切需要獲得更加適切的“理論解釋”與“理論引領”。所以,成人教育研究時至今日己刻不容緩地需要建設一個堅強的理論支持系統。而最具先行啓動意義的三條路徑選擇是:經驗提升、學科跨越與國際比較。

①廣泛實踐而積澱的豐富經驗,必須經由精心篩選、理性思辨,以提升到具有充分解釋與引領能力的理論界面,甚至通達到充滿邏輯與智慧力量的理論高度。當下應特別堅守的是:將成人教育置於人與自然、社會共同和諧、持續發展背景下研究的原則;將成人教育置於終身教育、終身學習與學習社會思想指導下研究的原則;成人教育與社會變革、發展俱進,與個體成熟、發展共進研究的原則。力求杜絕那些或“實”得不予任何理性思考的糙物,或“虛”得不見任何實踐印證的泡沫。

②成人教育與社會以及人的各種存在範疇有着極其廣泛而緊密的聯繫。必須放棄簡單演繹教育學概念的做法,而更多地深入到哲學、史學、心理學、社會學、政治學、人類學、經濟學、管理學乃至有關自然科學等廣泛涉及成人世界研究的學術領域以寬闊的學科視角去洞察、詮釋鮮活的成人生活田園,以多樣的研究途徑去探尋成人教育實踐及其學科發展的方法和話語。

③成人教育堪稱一項“世界運動”,但中國有中國的實踐與傳統,國外有國外的探索與創造。在其研究的跑道上,不否認發達國家走得更快、行得更遠。既重本土情感的理論暢想,又具國際視野的學術對話;既專心致志於本土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又濃彩筆墨於整個世界的過去、現在和將來,新世紀的成人教育實踐必定能夠尋找到更加明確的路向。

總之,生產無可替代的話語體系,己經不存在任何拖沓的藉口;建設堅強有力的理論支持系統,已經不存在任何遲疑的託辭。

其一,和諧的環境支持系統。成人教育半個多世紀留下了蹣跚、蹀躞乃至顛簸、坎坷的腳印,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其宏觀生存環境還遠未爲之提供足夠的支持力量。換而言之,構建法律支持系統、政府指導與協調以及社會參與並互動的組織支持系統、勞動與教育或工作與學習交替進行的時間支持系統、時空充分利用且媒體廣泛參與的輿論支持系統、學有所獲或學有所成的評鑑支持系統等,都將是相當長一段時間裏成人教育研究需要對之作出重點選擇的課題。這些課題一旦有所突破,那麼,就有可能爲成人教育創建出一種洋溢和諧氣氛的宏觀生存環境。

其二,有力的運作支持系統。打造財力、物力、人力三足鼎立的成人教育運作支持系統勢在必行。因爲,以時下微不足道的集資途徑、差強人意的教學設施、戰鬥力脆弱的人員隊伍,是無論如何難以真正支撐起我國近十億成年人口之教育大業的。現實的目標就是:爲財力、物力與人力資源建設尋求出路,打造有力的成人教育運作支持系統,是擺在成人教育研究面前又一項實實在在需要攻克的重大課題。

其三,科學而藝術的教學支持系統。“成人教育學”在國際社會被定義爲是“一門幫助成人進行學習的科學與藝術”。如果認同這種解釋,那麼,許多與成人學習特徵格格不入的教學思想、教學方法都必須加以“回收”與“清空”,從而奮力構築起一種充滿科學神思與藝術神韻的成人教學支持系統。對於這個教學支持系統,此時此刻的想象與訴求就是:其靈魂必須實現“以教爲中心”轉向“以學爲中心”;其目的必須實現‘唯學歷、唯文憑”轉向“促進人的終身全面發展”;其目標必須實現“唯知識、唯技能”轉向“重態度、重素質”;其起點必須實現“以既成的知識框架爲出發點”轉向“以學習者的實際需求爲出發點”;其方法必須實現“以教師講授爲唯一”轉向“多種方法兼容幷蓄”;其手段必須實現“以書本、教師信息傳播爲唯一”轉向“多種信息傳播途徑綜合利用”;其時間必須實現“以定時製爲主”轉向“以彈性製爲主”;其空間必須實現“以學校爲唯一”轉向“以社會爲課堂其評價必須實現“以教師爲唯一判官”轉向“教師、學生、夥伴與組織的共同評價”;其功能必須實現“囿於知識、技能的教”轉向對於成人學習者學習過程乃至生命旅程更大範疇的“激勵、促進、諮詢、幫助與引導”。

顯然,形成一門幫助成人學習的科學,完善一門幫助成人學習的藝術,需要完成的命題還遠非以上所列,但即便如此,也足以讓人感受到其任之重,其道之遠。對於這些題目如若等閒視之、輕描淡寫,科學而藝術的教學支持系統決然無法矗立起來。

教育的反思4

近幾年時常可以看到一些有關中學生自殺和殺人的報道,一幕幕慘劇令人觸目驚心,生命教育迫在眉睫。這是個嚴肅而現實的問題,俗話說“文以載道”,語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祖國的語言文字教育的同時,更應責無旁貸地承擔起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的重任。語文教育中的教師和學生都是進行生命活動的主體,教育是他們生命中有意義的構成部分,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是以整體的生命,而不是生命的某一方面投入到各種學校教育活動中去。教師與學生是教育活動中兩個互爲依存又各自獨立的矛盾統一體,要想獲得各自生命的全面而和諧、自由而充分、獨特而創新的發展,必須從生命的視角來關照師生的共同成長,依賴教育活動中兩個生命主體間的交往和互動、理解和支持,並通過平等的交流對話,在語文這個充滿生命關愛的錦囊中獲得人生的啓迪、體會生命的真諦。

隨着人類生命意識的日益凸顯,對人的生命及其價值意義的思考,成了我們這個時代精神的主旋律。教育是人的教育,理應從關注人的生命出發,追求生命的價值和意義,不斷提升人的生命質量,通過對個體生命整體發展的成全來促進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現實告訴我們,生命教育刻不容緩,事實告訴我們,中學語文應該肩負起進行生命教育的責任。中學語文是學生生命成長的重要土壤,是體驗生命律動、實現生命價值的一種活動,關注學生的生存狀態和生命發展是它不可推卸的責任。

讓我們把學生真正當作鮮活的生命體來進行教育,把教育目的、教育過程和教育結果都同生命發展聯繫起來,以哺育生命健康成長、提升人的生命質量爲教學宗旨,始終關注學生的生存狀態,關注學生的未來發展,力求把他們培養成理解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愛惜生命的人,並能夠在此基礎上關愛他人、熱愛自然,使他們的生命價值得到最大的體現。語文教師應該站在“生命”的高度,既要以自身的力量感染和引導學生的成長,又要注重自身的修養學習,提升能力,發揮生命的光彩和力量。從生命教育的視角來引導學生自覺地思考生命,在學習的過程中肯定自我、超越自我,將自己的生命融入到社會之中,從而真正地享受生命、體驗生命、創造生命、建構生命。

當然,在語文教學中實踐生命教育的理念,還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大背景充分重視每個生命個體,只有大環境的支持以及相關的後續環節都跟上,語文教學的改革才能更好的向前發展。

儘管作爲一個新的研究課題,在應試教育的今天,它的實踐異常的艱難,但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一個不斷變革和進步的年代,教育教學都將因生命而綻放光彩!

教育的反思5

教學反思就是教師自覺地把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作爲認識對象而進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靜思考和總結,從而進入更優化的教學狀態,使學生得到更充分的發展。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是師生互動、師生交流、師生合作的過程。教師到底應當怎麼教,才能讓每一個學生開心的學習並取得進步呢?

一、因材施教,區別對待每個學生

在教學中根據不同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能力以及自身素質,選擇適合每個學生特點的學習方法來有針對性的教學,發揮學生的長處,彌補學生的不足,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樹立學生學習的信心,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學會欣賞學生、賞識學生

“爲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爲了實現這一理念,教師在尊重學生的同時,還要學會讚賞每一位學生:

1、讚賞每一位學生的獨特性、興趣、愛好、專長;

2、讚賞每一位學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極其微小的成績;

3、尤其要注意讚賞那些智力一般,成績一般,性格內向,膽怯的學生。

這樣做,會有不少驚喜的發現。我們老師不要吝嗇你的表場,學生的心靈是純潔透明的,天真爛漫的,十分在乎老師那本來就不多的表揚,而傷心於老師的批評與指責。我們要學會欣賞學生、賞識學生、努力作學生智能的催化劑。

三、精心設計,活化課堂教學

認真鑽研和領會課本知識內容,掌握課本知識結構。在課堂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意識的調整教學策略,加強學生學法指導,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做好每一堂課的課堂設計,重視知識的有機聯繫,重視問題分析能力的培養和具體學習方法的指導,運用各種課外課程資源拓展補充知識,對教材進行靈活處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重視課後評價,使學生既能獲得學習的樂趣,又能獲得成功的喜悅。

四、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

教師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讓學生能夠在自主學習中獲得知識,體驗到自主學習的樂趣,有一定成就感,激發學習的興趣。在近一個月的教學中,我千方百計做到四個基本點:設情景激發點,讓學生都想學;設思維展開點,讓學生都會學;設認知停止點,讓學生都學會;設心理交流點,讓學生都樂會。其實,每當茶餘飯後之時我還在反思:一些學生在上堂課的表現,思緒是否還遊離在課堂之外?爲什麼個別學生上課時表情冷漠,眼神空洞,甚至上課經常不帶書??或許是因爲沒有及時賞識他的各種變化?還是因爲沒有滿足他的基本需求?差生轉化還有哪些好對策?我還在進一步不斷反思??

教育的反思6

現代遠程教育資源以極其豐富的教育教學優勢資源爲廣大教師提供了一個學習、交流、合作、創新的平臺,我積極利用遠程網絡資源,刻苦學習“新理念、新課程、新技術”,努力提高自身的師德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我非常珍惜這個難得的學習機會,把遠程教育研修作爲提升自身素養,促進專業發展的一個主要學習方式。

1、計劃周詳,學時充分。

學習的目的就是要有實效。我根據區、學校制定的學習計劃,幾乎每天都安排了一定的學習時間和內容,把學習、作業、交流、討論互相穿插,保證足夠的時間與空間,獲取最大的學習效益。將近一個月裏我用課餘時間和雙休日完成了多項選修課程的學習,在網上向全國各地的教育專家、名師學習,在學習中,我還做了大量的學習筆記,注重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能夠根據網上提供的一些案例發表自己的見解,探索更有效的方式與途徑。每次學習之後,積極獨立高質量地完成了網上作業,達到了預期的學習效果。

2、靈活機動,學以致用。

學習的過程是一次知識積累與運用、創造的過程,因此要會學、善用。遠程教育資源庫中提供了大量的課堂實錄和專家點評,我每次看後,總要有一個思考,即如何將這些優秀的、先進的教育教學經驗及典型的案例帶進自己的課堂,有針對性的運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縮短同發達地區學校教學上的差距。通過實踐對理論、經驗的檢驗,尋找這些方式方法上的不同點、相同點與銜接點,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方法,提升自身的課堂教學藝術。遠程教育資源是十分豐富的,我經常把這些優勢資源變成自己學校的有效資源,把資源庫中的動畫、圖片、各種有用的資料下載下來,做成課件,運用於課堂,有效的彌補了本地教學資源的不足與缺乏。資源庫中的資源不一定都是現成的,很符合本地教學使用,而需要一定的整合。我刻苦鑽研計算機知識,結合教材所需,將一些抽象的教材內容通過多媒體技術具體化、形象化,並創設出身臨其境的教學情景,開闊學生的視野,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激活學生的思維,從而把一個個教學重點、難點進行實質性的突破。

3、積極參與,互幫互學。

遠程教育學習是一個互動平臺,需要大家共同參與,促進廣大教師共同提高。我在參加遠程教育學習中積極領先,模範帶頭,同年級組教師積極開展學習活動,把網上所學的優秀案例、課件同教師們共同分享,共同探討,把自己的學習體會經常同教師們交流,把自己撰寫的案例、運用所學經驗所上的課積極向老師們徵求意見,積極修正,取長補短,不斷地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的教學風格,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

通過遠程教育研修,我的教學素養得到極大提高,爭取在以後的工作中將培訓中學到的理論運用到實踐當中去,真正做到學以致用,提高教學效果。

學習繼續教育研修日誌

教育是一方充滿理性的天地,也是一片包含情感的空間,班級事務繁瑣,管理難度大,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的修養,才能做好工作。

在學習中,我體會到作爲一名教師的自身修養主要體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一)高尚,德高爲師。教師的工作是神聖的,也是艱苦的,這需要感情,時間,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這種付出是要以強烈的使命感爲基礎的。教育無小事,一個細節可能影響一個孩子的一生。

(二)睿智,學高爲師。個性鮮明的教育教學風格,把握教育教學的高超技藝,和諧感人的師幼關係,無不顯現着現代教育思想的之光。

(三)技能,技高爲師。一是要有科學的施教知識,深入學習教育學,心理學,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知識。把教育理論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學過程。使教育教學的科學性和藝術性高度完整的統一起來,二是熟練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的從操作和應用,三要有創新精神,在耕耘中拓寬視野,在執教中提煉師藝,昇華師技。

(四)形象,身正爲師。教師每天和孩子接觸的時間是最長的,自身形象深入孩子的心靈,不僅是知識傳授者,還是思想教育者和道德示範者,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則從,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不僅要有做人的威望,人格力量,還要有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狀態和行爲表現,積極的影響和教育幼兒。

我覺得學習不能使暫時的,也不能是強迫的,只有不間斷的進行業務學習,才能提高我們的業務水平,才能適應新形勢下的素質教育,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

教育的反思7

1、備課應重在備學生

新課標強調:教學應以人爲本,讓不同的人在英語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確,學生作爲教育教學的主體對象,他們是一個個發展中的人,亦是一個個發展不平衡的人,更是一個個有強烈求知慾望的人,因此,在備課時,頭腦中絕不能只有大綱意識、教科書意識、教參意識,更重要的,應切實瞭解並尊重學生的已有知識,並以此爲基礎引導他們主動探索、學習新知識。

在本課的教學中,重點是讓孩子掌握4個季節,天氣以及這個季節的小朋友的活動。如果象以前出示圖片教單詞,天氣,我想學生也能掌握這些知識。但對於回答“What do you do?”他們的回答可能就沒這麼豐富多彩,學生的思維不會在畫畫和互相交流中碰出火花,對於春天的描述也不會如此生動,一堂課也就這麼平平淡淡地過去了,英語課也就似有似無的結束了。

可見,備課時做到“心中有學生”,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興趣,而不是痛苦。只有這樣,孩子們纔會學得更主動;課堂也不是機械兌現教案的過程!

2、在上課時,教師應勇於“讓位”給學生

新課標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爲此,教師要改變以往教學中“滿堂灌”、“一言堂”、而要勇敢地“讓位”,勇敢地把課堂還給學生,勇敢地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整堂課,通過畫畫引導孩子去學英語、說英語,用畫畫把孩子的思維得以最大限度的展開,他們你一言,我一語地交流着並且互相傾聽着,碰撞着,從由一個單詞到一個句子,最後成一篇小文章。而我只是作爲一個引導者,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思維去探索,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交流。我想:只有這樣,老師才能算是整正地“讓位”,才能算是讓學生從真正意義上進行自主學習。也只有老師這樣真正地“讓位”,孩子們的學習,纔會是那麼的投入、那麼的主動、那麼的積極!

3、教師還要努力爲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臺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每一個人在其內心深處都強烈渴望着被欣賞、被發現,作爲國小生尤是如此。他們生性聰慧、活潑、同時也擁有着更加強烈的表現欲!身爲老師,只有完全瞭解學生,在教學中努力爲學生 提供各種能夠展示自我的舞臺,讓他們盡情地、淋漓盡致地表現自己的才華、發揮自己的潛能,才能進一步激起他們渴望學習的信心和熱情!

教育的反思8

從接手八年級政治教育教學工作以來,一方面不斷在探索着教育教學的方法,一方面也不斷在反思自己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的得與失。從這次期中測驗的結果來看,我以爲和兄弟班級之間的教學效果比較起來還是差強人意。總排名在四位,這應該是相對合理的地位。胡義秀老師最有經驗,周明老師教政治的時間也比較長,周順清老師是和我一道接手的,但原來我所教的這個班在年級中排名在最後,這次有了進步。所以我對這個結果還比較滿意。其實,我教的這個班的學生還是很不錯的。

那麼,具體在教育教學中我到底有哪些感受呢?

首先,時間緊,對教材不熟是我最感爲難的一件事。

開學兩週後,學校領導通知我接手八年級政治的教學工作。我把這個任務拿到手的第二天就要連着上兩節課。我個人覺得太倉促了,有措手不及的感覺。但我依然走馬上任了。本着邊學邊教,先學後教這一思想,我立馬從教導處找來課本,熟悉了一下教材,就開始了第一節課的.教學。但終歸教材是不太熟的,所以第一次課的教學,我感到不是那麼流暢。

其次,教學重難點的把握不是十分準確。

在前一分析的基礎上,我以爲第二點的艱難也可以順理成章的成立了。所以感到不那麼流暢,是因爲不可避免地以流水帳式的教學內容展開教育教學。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先把這課的內容拉過去再說。雖然在這個環節的間隙中,我花了大量的時間來熟悉教材內容,但總覺得因爲過於匆忙而有囫圇吞棗的意味在裏邊。

我不斷地聽胡老師和周老師他們的課,也向田友凱校長這樣的教學精英學習,覺得對後階段的教學也有了一定的把握。但也因還沒用實踐來檢驗,所以不能得知究竟是否有效?

那就是,我以爲,一節課的內容,首先有意識地把它提煉一下,成爲一個或幾個“點”,在這堂課中,把這幾個點解決了,這堂課就成功了。那麼這裏所說的“點”,就是知識點,就是重點。這樣做,既便於教師把握教材,也便於學生理解。一堂課就那麼幾十分鐘,還要留出時間讓學生練習,總的說來時間是比較緊的。這樣,化繁爲簡,也便於把所講的內容講透。

教育的反思9

幼兒園教師教育反思:誰偷走了他的快樂

在一次角色遊戲觀摩中,一個小男孩的行蹤走進了我的視線。“娃娃大舞臺”的售票窗口前孩子們買完票陸陸續續順着過道往裏走,可小男孩買完票卻轉身往回走,不顧身後從窗口裏探出的“腦袋”的叫喊:“買完票,要進場看演出了。”叫喊聲似乎唬住了他,他停了一下,但很快繼續往娃娃家趕去。一進娃娃家,他舉着手中的票對正在煮飯的“媽媽”說:“給,請你看演出去!”“太好了,你等我,我去拿包。”“你自己去吧,只有一張票。”小男孩的話讓“媽媽”的行動戛然而止。半晌,她才噘着嘴:“那我也不去了。”說着徑自忙她手中的活計了。小男孩看着手裏唯一的一張票無奈地搖了搖頭,將票放在櫃子上,悻悻地甩甩肩膀一屁股坐到電腦桌前,百無聊賴地敲擊着鍵盤。這時我結束了潛伏,輕輕地走上前,柔聲問道:“怎麼買了票不去看演出呢?”小男孩擡了擡眼皮,朝小女孩的方向努了努嘴:“是她不去。”“那她怎麼不去呢?”我這麼一問,大概是問到他的痛處了,他的眼淚都在眼裏打轉,但看得出他在極力掩飾,吸了一下鼻子,故作輕鬆地答道:“只有一張票唄。”“那爲什麼不多買一張票呢?”“沒辦法,老師說要買完票直接進場,售票員不讓我買兩張。”說完迅速低下頭,再一次敲響了鍵盤,敲擊聲中充滿了惆悵、無奈。

小男孩的擊鍵聲不禁扣動了我的心絃,牽動了我的每一根神經,是誰偷走了孩子游戲的快樂?是娃娃家的“媽媽”嗎?不是,因爲她不去看演出是因爲只有一張票,不能兩人一起看演出;那麼,是售票處的小女孩嗎?也不是,買完票直接進場看演出這只是小女孩遵守了老師提出的規則而已,絕不玩忽職守;那麼又是誰讓小男孩如此不快樂呢?很顯然,是遊戲規則,是老師制定的遊戲規則。因爲老師制定的規則是要買票後直接進場,正是這一規則剝奪了孩子的快樂。小男孩的煩惱正是源自於老師的規定,小男孩無法如願地買到兩張票,在這次的遊戲中,小男孩想以送票的形式表達自己感情的需要難以實現。是的,我們老師在計劃、組織遊戲中,爲了讓遊戲按照我們預先設想的軌道進行,便不遺餘力地對遊戲的方方面面進行“周全設計”,制定了大大小小的規則,用以規範孩子的遊戲行爲,來保證遊戲各主體、各環節能順利、有序地進行。然而“智者千慮,必有一失”,這一失可是失去了遊戲的本質,失去了孩子自主、自由、快樂的遊戲體驗。畢竟角色遊戲是幼兒獨立自主的活動,其根本出發點是幼兒是否成爲遊戲的主人。

想到這裏,我不禁再一次拷問自己,在我們組織的生活、學習活動中,我們常常試圖通過制定的一個又一個規則來提高“活動質量”。殊不知那表面上的有條不紊卻隱藏着孩子多少的委屈、無奈!扼殺了多少孩子的想象、思維!

教育的反思10

摘要:教學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爲思考對象,對自己所做出的工作行爲、決策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反思的實質在於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進一步激發教師的責任心,使教師在不斷改進教育教學行爲的過程中,把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提升到新的高度。本文從高職教育的特點出發,重點討論教學反思在高職教育中的應用。

關鍵詞:教學反思 高職教育 問題 實踐

1 高職教育的特點

高職教育不同於普通高等教育,在制訂人才培養方案時要突出專業技能的實用性,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針對職業崗位的具體需求來實施教學,基本的理論知識夠用即可,將動手實踐操作、實際應用作爲重點。

2 教學反思的範圍

教學反思涵蓋的範圍很廣,包括教學理念反思、教學效果反思、教學手段反思、教學環節反思、教學內容反思等。

2.1 教學理念反思

高職不是本科,高職教育培養的是應用型人才。而部分教師有可能在教學過程中仍然應用傳統本科的教學理念,因此,對教學理念的反思顯得十分重要。

2.2 教學效果反思

大部分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只考慮如何組織教學內容,沒有考慮到教學效果。而教學效果的好壞直接決定着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所以,在高職教育中,一定要在備課時先反思,反思上完課後是否會達到預期的效果,這樣才能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

2.3 教學手段反思

一堂課的精彩與否取決於教學手段的合理運用,而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也要對教學手段進行反思,反思應用的教學手段是否合適,需在哪些方面進行修改。傳統的教學手段是老師黑板板書、講解ppt,不適合高職教育。同樣的知識點,在高職教育中應該採用基於工作過程的任務驅動式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4 教學環節反思

設計好的教學環節也有可能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反思教學環節的處理上是否準確合理,教學時間的分配是否恰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思路是否清晰明確,重點和難點知識點是否得到了體現,是否給予了學生寬鬆充足的時間進行自由討論、發揮等。

2.5 教學內容反思

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後可以發現教學內容的設計是否合理。然後再對教學內容進行反思,反思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如何,反思課前設計的教學內容對於培養鍛鍊學生的思維能力有沒有起到作用,反思講課過程中涉及的某個問題能否再加以變化或延伸,有無更合理恰當的講解方法等。

3 教學反思的方式

教學反思不是簡單的對教學情況的回顧,而是建立在科學的、專業化的教學理論基礎上,教師要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反思經驗教訓,之後再總結再實踐。具體在教學工作中,教學反思可採用及時做課後小結、與其他老師交流探討、徵求學生意見等方式來進行。

3.1 及時做課後小結

教師在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後應該及時做好課後小結,因爲此刻的教學感受是最深刻的,最能體會到這堂課的成功與失敗,有助於後期的教學。

3.2 與其他老師交流探討

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教師應該把自己上課時遇到的困惑提出來,積極與其他教師交流探討。通過探討,可以得到有效的建議,一些沒有解決的問題在別人的啓示下會出現新的方法和思路。

3.3 徵求學生意見

教師在上完課後應該積極與學生進行溝通,徵求學生的意見是瞭解教學情況最有效的方法,學生提出的問題是教學效果反思的重要依據。

4 教學反思在高職教育中的應用

根據高職教育的特點,要把教學與就業緊密結合,注重職業素質的培養,要合理分配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課時數,儘量增加實踐教學的比例,教學過程中應突出實踐性,讓學生多參與動手操作。所以,教學反思在高職教育中就顯得尤爲重要,教學反思應該貫穿於教學的整個過程。

4.1 教學設計的反思

教學設計的反思能使教師教學水平提升一個高度。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和自身的教學經驗,對課程教學進行反思,對教學背景進行分析研究,理清教學思路。完成教學後對教學設計上的亮點和不足之處進行梳理和總結。

4.2 教學經驗的反思

俗話說,經驗加反思等於成長。教師要在自己積累的教學經驗中,提煉出有價值的教學理念,並且不斷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實踐,經驗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如果只滿足於經驗,不對經驗進行反思,這樣的經驗是沒有任何價值的。

4.3 對失誤和教訓的反思

教學實施過程中難免出現失誤,教師應該及時進行反思,反思出現失誤的原因。如此,就可以發現教師在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作爲教師,也要客觀的站在自己教學的對立面,並且積極面對失誤和教訓,反思教學過程,對敗筆之處作深刻的剖析後,再設計出改進方案,避免以後再次出現失誤。

4.4 教學創新的反思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不斷創新,通過反思創新,可以積累自己的創新經驗,使創新成爲一種習慣。這樣下去,教師就會根據不同情況選擇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游刃有餘。 孔聖人說過“學而不思則罔”,高職院校的教師也應該是“教而不思則罔”。教學反思,是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和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的重要途徑,是教師自我檢驗、自我超越的過程,在高職教育中有着重要意義。高職院校的教師要學會反思、堅持反思,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熊川武.試析反思性教學.教育研究,20xx年02期.

[2]郭維平.關於反思性數學教學的探討.高等理科教育,20xx年02期.

[3]蓋海紅.淺談高職院校的改革創新.教育與職業,20xx年02期.

教育的反思11

眨眼間,我已經走上教師崗位兩年了,並在今年的七月,送走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批同學。親歷了這些同學學習生活中的點滴進步,我感到無比欣慰。但在欣慰之餘,還是有一些遺憾,因爲,有一個同學,我始終沒能讓他改變。這個愛搗蛋的男生,據說剛進國中,便被七年級的老師定性爲“差”生。當我八年級開始教他的時候,我也經常爲他感到頭疼。

後來,在一本書中看到,日本著名兒童小提琴教育家玲木鎮一在與小朋友們的接觸中發現,每一對家長教育小朋友說話走路的那個階段,小朋友進步最快。因爲家長總是用最欣賞最得意的目光關注着小朋友從零開始的每一點進步,即使小朋友學說話,說得再差,再遲,我們會說“貴人遲語”,家長從不會抱怨,只會不時鼓勵、讚賞;小朋友學走路,摔跤再多,家長從不會訕笑他,只會再堅持不懈地協助他。結果,每一個正常的小朋友都學會了說話走路。這個事例給了我一個很大的啓示:作爲教育者,我們不應總是責怪同學又做錯了什麼或沒能力做成什麼,而應告訴他們又做對了什麼或有能力做成什麼,因爲賞識更有助於協助他們勝利。我不由得想到了那個男生小沈,我決定,要把賞識教育貫徹在我的教育教學活動中,用我的鼓勵,讚賞,順利改造小沈。

我開始努力去尋找小沈的優點。一次,他的同座跟我說:“老師,小沈記電話號碼可厲害了,我們班那麼多同學的電話號碼,他一會就記住了。”後來,我專門找小沈聊天,對他說:“同學們都覺得你很聰明,記憶力好,你瞧,你有這麼好的先天條件,只要你學習上點心,成果肯定會很好。”看得出來,小沈聽了我的話還是挺高興的。後來,在班會的每週小結上,我照例要褒揚一些本週表示好的,雖然小沈還是時有被任課老師點名批評的情況,但比以前要少一些了,所以我又專門把他提出來褒揚。在上我的課時,假如有一階段我發現他也能在下面回答我的提問,我會立即裝作無心得說一句:“小沈同學腦子轉得挺快的啊,答得很好。”當然,假如他爲班級做了一件好事,哪怕只是在我的要求下協助同學打掃衛生,我也會在全班進行褒揚。可是,就是這樣,他還是未能改變他的調皮和落後的成果。

問題究竟出在哪呢?我陷入了深思,想來想去,不是賞識教育的問題,而是我的理解和運用走入了歧途。

一、賞識不等同於簡單的褒揚。一直以來,我把對小沈的賞識教育簡單的等同於褒揚。其實,賞識應是教師基於對同學的能力,性格充沛瞭解的基礎上,對同學自己由衷的讚賞,哪怕它只是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也能讓同學真心感受到老師對他的肯定、欣賞,使同學在增強自信的同時,自覺自願地去追求更好的表示,因而能給同學予更大激勵。而褒揚,往往只是基於某一件事,某一方面的優點而發出的肯定,它可以是“對事不對人”,也可以是針對同學先天所具備的優勢而提出的。因此,同學被褒揚後,它的激勵作用也可能就到此爲止,不能延續下去,拓展到其他方面;或者,同學對自身的某一方面優勢洋洋自得,陶醉於這種良好的自我感覺中,而不能對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做更大的努力,甚至對這種褒揚習以爲常,覺得理所當然。細想我對小沈的賞識教育,其實正走入了這種膚淺的褒揚誤區。其實,小沈是個開朗樂觀的男孩,很有幽默感,也有正義感,他的人際交往能力很強。但我沒有用心去發掘他的這些性格、能力優勢與潛力,讓自身真心去欣賞他,而是僅僅抓住一件事或他的聰明來給與褒揚,這樣,他僅僅是知道了某件事自身做對了,自身有些小聰明,卻沒能進一步地去發展自身,完善自身。

二、賞識教育是一種愛的教育,而不是一種功利性的教育。不記得是誰說過一句話:教育是心靈對心靈的撫慰、感染和交融。賞識教育只有緣自教師對同學發自內心的愛,那麼他的賞識才是心靈對心靈的撫慰、感染,才幹實現師生間的情感交融。假如缺乏愛的滋潤,僅僅被當作一種改造同學的教育手段,那麼,它會被同學看作是一種虛僞,遭到同學的漠視甚至是牴觸。在對小沈的賞識教育中,我的賞識又有多少是緣自對這個所謂的“差”生的愛呢?恐怕更多的是爲了改造好他,爲班級解決掉一個包袱吧。同學也許在某方面的知識掌握上不如教師,但他們在情感體驗上決不遜於大人,甚至比大人還要敏銳。一旦他覺察到老師的褒揚背後的這種功利性的意圖,哪還有什麼熱情去做進一步的“自我改造”呢。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沒有了愛,哪又有親,沒有了親,教師爲教育所做的任何努力,都只能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三、賞識教育中,教師一定要有耐心,要鍥而不捨。教育也許是人類所發明出的最爲艱鉅,也最講究智慧的一項工程。它容不得一絲的馬虎,容不下一絲的急躁。剛開始對小沈進行賞識教育的時候,我是滿腔熱忱,一有機會就對小沈進行褒揚,鼓勵。可是過了一段時間後,小沈並沒有出現我所期待的變化,我難免有點泄氣。後來,當小沈因爲做錯事,被同學告到我這來時,我沒有冷靜下來細想原因,而是當着全班的面,把他狠狠批評了一通,並在其後的兩天故意冷淡他,心想,讓他好好反省吧。這樣的情形反覆幾次後,後面無論我再怎麼努力,小沈也都無動於衷了。如今想來,缺乏耐心,正是導致我失敗的最主要的一個因素。在賞識教育中,教師對困難生的教育一開始熱情較高,鼓勵、協助。但當付出一定勞動而得不到回報時,就開始失望、懷疑同學的能力,對同學漠視,挖苦、諷刺,既挫傷了同學的自尊心,降低其自信心,又會使同學對老師發生牴觸甚至敵視情緒,即使後面老師再耐下心來,恐怕也無濟於事。所以作爲老師,對同學的教育要有耐心、並要有作耐久戰的心理準備。

四、賞識教育也離不開批評與懲辦。在我過去的賞識教育中,我把賞識與批評懲辦割裂開了。一段時間內,我集中於對小沈的優點的褒揚,對他的缺點缺乏經常是有意的忽視,或是以“提醒”代替批評。其實這樣助長了他的盲目自大和改進自我的惰性。一個人的生長,既需要褒揚帶來的自信,也需要批評懲辦帶來的自省、自強。“知恥而後勇,知缺乏而後進”,褒揚與批評懲辦,猶如車之兩輪,鳥之兩翼,缺一不可。在愛的熱情下,發自內心的欣賞你的同學,尋找他的閃光點,讓他感知到你對他的欣賞。當他做對事時,給予真心的褒揚,當他做錯事時,給與嚴厲的批評與懲辦。這,纔是真正的賞識教育。

教育的反思12

新課程給了我們教師機遇,同時對我們提出了挑戰。要求教師必須更新知識結構。新課程內容的出現迫使教師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識結構,一方面準確把握任教學科中學生終身發展所必需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通過各種渠道不斷學習,擴展自己的知識儲存。新課程還要求教師必須有開發課程的能力。教學內容從過去的以教材爲中心的單一書本知識轉變爲以教材爲軸線,以活動爲紐帶,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繫,充分挖掘本土資源和校本資源,充實教材內容。教師還必須發展整合課程內容的能力。

新課程理念下,學生的學習方式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傳統的學習方式中,課堂成了“教案劇”出演的“舞臺”,好學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數學生只是“觀衆”與“聽衆”。在課堂上,學生被當成是單獨的學習個體,而教師往往居高臨下地對待學生,有點爲老師獨尊的架勢,而且一味地強調學生接受老師灌輸的現有知識,很少甚至沒有考慮過學生的真實感受。新課程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能力。爲此,新課程倡導自助、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它變沉悶、閉塞的課堂爲歡聲笑語,是師生的交流、學習過程以及學習過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體驗,它還注重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習和做人的品性。

通過繼續教育有學習我覺得,學習的目的是爲了學以致用,而不是單純地爲了考試,爲了升學,十幾年的寒窗苦換來的是一張錄取通知書,沒有朋友,沒有刻骨銘心的體驗,沒有美好的回憶,沒有對生活的熱情,沒有穩定而深刻的興趣和愛好,這樣的學生將來怎樣生活在社會中,前途可想而知。因此,作爲教師確實有必要轉變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順應課改的需求,把放飛心靈的空間和時間留給學生,營造寬鬆自由的可讓氛圍,在這種輕鬆的氛圍裏真正地引導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學習,真正讓學生成爲主宰學習的主人,學習活動參與者、探索者與研究者。

這是我在此次培訓中的一點點收穫和體會,隨着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在課堂教學實施上我會按照新課程標準要求,嘗試全新的教學方法,我相信,課程改革後一定會培育出來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適應社會的全面發展的人。

教育的反思13

摘 要:目前,高職高專大學英語教師教學效率低下,學生英語

學習效果不佳,聽說、譯寫能力差,不能很好適應社會市場發展的需要,高職高專大學英語教改勢在必行。本文從諸多方面論述了反思性課堂教學的優勢,進而認爲其是實現高職高專大學英語教育教學目標的有效途徑之一。

關鍵詞:高職英語;課堂教學;反思

當前高等職業教育中,英語教學的地位已經表現得越來越突出,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市場經濟日益完善和健全的進程中,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綜合素質、實用技能、英語閱讀和寫作能力等一些與現代化生產聯繫緊密的要素,成爲了用人單位衡量人才的首選標準,尤其是在國外先進生產設備、先進生產工藝的應用等方面,英語知識表現出其重要的作用。

一、當前高職校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高職生英語基礎普遍薄弱

根據有關教育方面的資料顯示,在高職生中90%的學生英語基礎差,;10%的學生基礎一般,但對英語學習不感興趣,導致實際英語成績差;極少學生英語基礎較好,但受整個英語學習環境的影響,英語讀、寫能力提高緩慢。

2、詞彙學習存在誤區

一些學生記單詞的主要目的是爲應付考試和完成學分。方式就是“死記硬背”,這樣缺陷顯而易見:記時吃力,考後即忘。還有同學單純地把學英語和記詞彙等同起來,沒有認識到學習詞彙的最終目的是爲了交流和溝通,埋頭進行啞巴英語,看似勤奮,實則無功。很多學生沒有適合自己的記單詞方法。除上面提到的死記硬背外,最常見的方法就是背課後單詞表、背英文詞典,背四六級詞彙等。沒有任何科學有趣、系統有效的記憶方法。

3、語差造成高職生對自己學好英語失去信心

英語教學中,口語是學習英語的關鍵。可實際中口語是學生學習英語最爲薄弱的環節,音標基礎差,不敢讀單詞,怕出錯。不會讀單詞,造成記憶單詞困難,聽寫困難,背、讀課文困難,理解課文困難,跟講課進度一點都合不上拍,找不到學習英語的感覺,對自己學習英語的能力產生了懷疑,失去對英語學習的信心。

4、傳統被動式的灌輸英語教學方法抹殺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受傳統英語教學的影響,老師一味的趕教學進度,不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只是滿堂灌,老師累的氣喘噓噓,學生聽的迷迷糊糊。再接下來就是聽寫單詞、背誦課文、做練習題、測驗考試,周而復始,形成了機械的程序化,教學課堂沒有了生機和活力。老師主動的灌,學生被動的聽,學習成了一種使命,上課成了完成任務,抹殺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5、枯燥的英語教學環境抹殺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呆板的課堂,嚴肅的老師,老師講,學生聽,枯燥的英語教學環境,使得學生對英語這門主要靠對話交流的課程失去了交流的環境,變成了一灘死水,聽、說、讀、寫不能有效的結合,使學生對英語學習失去了興趣。

二、防治對策

1、調查摸底,從基本開始,夯實英語音標、語法基礎知識

調查摸底,瞭解學生對英語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作爲進入高職英語的第一堂課,起着關鍵的作用,這是改變學生對英語學習態度的重要一步。根據學生對英語基本知識點的掌握程度,有計劃的進行音標、基本語法知識的補課,在補課的講解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儘可能的讓學生夯實音標、語法基礎,使學生敢讀、敢說,並給予表揚、鼓勵和肯定,形成有效的鼓勵機制,樹立學生對學習英語的信心,使學生在對英語學習上產生積極的心理響應,積極引導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2、實行趣味英語教學法,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實行趣味教學法是培養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有效途徑。趣味教學就是以引導學生學習興趣爲主導,在教學中穿插一些生動的英語故事情節、幽默的英語笑話、國外的風土人情等的內容,使枯燥的英語學習變得生動有活力,逐漸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3、實行理想、信念教育,樹立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

理想、信念對於學生的成長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是在學習英語這門課程中。中職生對於理想、信念的認識程度具有一定的侷限性,他們錯誤的認爲,對英語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幹好工作沒有直接的聯繫。他們這樣的錯誤觀點導致了他們對英語學習的放鬆,甚至於放棄。在現代化進程日益加快的今天,英語的應用已經滲透到了我們工作、生活的各個方面,沒有一定的英語知識水平,就看不懂設備的說明、工藝流程的變化、工藝參數的指示等最簡單的生產常識,更無法談起操作設備、改進工藝、提高質量,也就無法幹好工作。再如生活中大多數家庭電器的說明都使用英語,讀不懂說明又何談正確使用呢?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是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是適應職業教育特點的需要,是適應英語教學的需要,更是樹立學生要學好英語自信心的需要。

4、積極開展英語口語交流活動,樹立學生敢說、能說的信心

積極開展英語口語交流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例如,英語故事角色表演、日記講述、英語園地、英語論壇、英語角等活動,通過活動達到讓學生進入到學習英語的狀態中去,從而樹立學生敢說、能說英語的信心。

5、運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積極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設施爲教師授課提供了先進的技術支持,更爲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基礎。合理的運用多媒體教學設施,做到直觀、趣味,使學生易於接受,不僅做到有直觀的感性認識,更有趣味的理性講解,從而改變一程不變的課堂、嚴肅認真的老師、枯燥無味的環境,使學生對學習英語產生濃厚的興趣。

教育的反思14

孩子的成長與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影響以及學生自身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家長應負起對孩子教育影響的責任;學生個人更要努力;教師搭成對孩子的教育的作用。下面就是發生在我身邊的幾個事例,僅供各位同仁思考:

臘月二十六集,我到集上去買對聯,遇到了李某同學的家長,她說:“我兒子這次考試總分與第一名僅有8分之差,他爸爸整天對他沒有好氣。”我說:“你兒子在各方面都不錯,請你放心,你就準備上大學的鈔票吧!”與這位家長告別後,我繼續挑選我的對聯。此後,我在回家的路上想了很多,作爲一名家長比教師對孩子的成長更爲心切,而我們作教師的更應言行謹慎。

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而且家長對孩子有時嚴厲的要求也是必要的。

記得我國中時的一位同學的女兒因2分之差未考上高中。她媽媽心平氣和地對她說:“從今天起你就到山上放牛去吧。”這孩子真的二話沒說,從此,無論秋雨霜凍嚴寒風雪春風微冽夏日炎炎,每天早出晚歸,認真地履行一個牧牛女的義務。一年後,她家的牛肥了,而女兒卻消瘦了、精神了,她似乎一下子明白了什麼。突然有一天,她對媽媽說:“媽,我要上大學!”就是這麼一句樸實而發自內心的話,深深地打動了媽媽;於是她們母女二人又搭成了君子協定——不達目的不罷休!果然,一年以後,她女兒考入了重點高中;又過了三年,她女兒考入了理工大學……

由此可見,必要的勞動反思是可取的。諸如這樣的例子女孩中有,男孩中也有,穆某某同學的事例與此大同小異,只是時間僅僅一個暑假的田間勞動,與母親同感勞動比學習更爲艱辛,我在此就不一一贅述了。

我是一名科任教師,在甸子中學工作近十九年了,我認爲科任教師對學生的家訪工作完全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因爲家訪的目的是:一方面雙方搭成對孩子的良好教育,另一方面是教師履行教學的義務,配合學校、班主任和家長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

“愛聽表揚,不愛聽批評”是人之常情,能真心實意地接受教師的批評的家長並非百分之百。若家長把批評變爲對孩子惱怒的發泄,那就會失去搭成教育目的的意義。

教育的反思15

長久以來,語文課堂充斥着淺薄,低級,呆板,濫情。給人的感覺是語文課堂就是思想品德課,說到基礎知識,就是字詞句;語文老師猶如豆腐娘、猶如皰丁大劫八塊,作文教學就是樣板戲;語文課改,如同”腦筋急轉彎“;語文要審美性,那就朗讀一下,最好再來點眼淚,到處是濫情……

說實話,在語文教學崗位上也已經有十四五個年頭了。見識了太多的墨守成規,見識了太多的矯情造作,見識了太多的陳詞濫情,自我總是與現實不夠合拍,跟不上形勢。有同行問我,你是怎樣樣上語文課的?其實語文課就是要瞎扯

十幾年來,我的語文課總能給學生以不一樣的感覺,我的課對傳統的課來說其實不能說是課,因爲課堂上我喜歡瞎扯,說這說那,東拉四扯,海闊天空,信馬無疆,扯到哪兒算哪兒,評課者是很感冒的,諄諄教導我,不能腳踩西瓜皮,溜到哪裏算哪裏,放開教學,就是要放得開,爲什麼要收回來呢?其實收不回來是也沒有關係的,學生其實在我瞎扯時是最認真的時候,也就是教學效果最佳的時候,他們聽着聽着,就流哈拉子,一不留神,就下課了。讓自我那充滿智慧的語言、靈動的語言、個性的語言、幽默的語言、甚至是勇敢的語言,更甚至那些語驚人倒的語言,全都猶如釘子般一個一個地釘進學生的心裏,一翻學生作文,寫下的全是我慷慨激昂的氣勢,看到這樣的作文,如果我改的卷子,我還有什麼理由不給高分呢?所以學生總是對我的課充滿着期盼,期望我帶他們到處神遊,好不快活。自我的肚皮“吃”得飽飽的,並富有全面的營養,然後,“大腹便便”地走上課堂。一番神聊海侃,學生就得要領,就得新知,就解學生心中之惑,使難點疑點就通通變成亮點,真是事半功倍,掙得滿堂悅色。

我常常不把課本當回事,一本語文課本說不定我一個學期只上其中幾篇自認爲美文的文章,而對自我喜歡的文章說不定一篇文章我要上個個把星期。我上過桂林山水一星期,我上過離別詩二首就用了十天,月光曲一上就上了一星期,對那些自我不感興趣的文章堅決不上,對那些說教意味甚濃的文章堅決不上,對自我認爲不是美文的文章更是堅決不上的。現行課改課本,每單元都是同一題材的文章,教學目標基本相同,我就上一節課就差不多了,關鍵是要讓學生舉一反三自學。語文課每課不必須要有教學目標,我們的教學目標爲什麼不能夠是一單元的教學目標呢?如第八冊第六整個單元都是講愛的教育這個主題,主題雷同不說,文章題材都雷同,上了第一課後,還真想不出來上後面三個課文的理由。有人說讓他們閱讀,看書,其實在國小語文課中,知識和情感儲備都還不豐富的學生對單純的誦讀以及超多閱讀並不是很感興趣。所以接下來,不神聊,不瞎扯還能玩什麼呢?

語文一節課能到達多少教學目標?個性是高段,一節課下來,他們就有了愛的衝動了?有愛的感覺了?絕對是瞎扯,其實語文的教學目標決不是一節課,幾節課所能達成的,就算字詞目標,也是不可能在一節課中達成的,學生透過不停的運用,才慢慢理解掌握的,有時雖然你在上課時講過一下,帶過一下,難道學生就能夠初步達成思想目標了?不可能吧!有些目標一個學期,幾個學期,甚至幾年,也是達不成的,有些目標根本就是虛的。一種價值觀,一種情感,一種潛力,不是靠某一課堂上的某一環節來完成,但我們務必在潛意識裏不斷的滲透,而後才能到達一種自然而然的效果。

一節課但是四十分鐘,根本就來不及講幾個笑話,根本就講不了一個精彩故事,,根本就來不急一次精彩的辯論,根本就來不及一次朗讀比賽,也根本就來不及一次口語比賽。所以以每節課爲單位備課上課,是不太科學的。真搞不清楚大語文到底是什麼?

課本上自認美文的幾篇文章上完以後,其餘的時光都用來給學生講些課外的東西,比如向學生推薦一些美文,一齊來學,學生興趣昂然,羣情激奮,人人陶醉。或和學生談談國內外的大事啊等等,開闊開闊眼界,課堂內外到處都是語文,講着講着,常常會發現正講在興頭上,學生聽的正高興,下課時光卻到了……我認爲這纔算語文課。

標籤:反思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