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教育

愛的教育教育心得

教育2.35W

我們心裏有一些收穫後,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這麼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但是心得體會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愛的教育教育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愛的教育教育心得

愛的教育教育心得1

《愛的教育》與《續愛的教育》(意)亞米契斯(意)孟德格查 320千字20xx年1月在我很小的時候媽媽就給我讀過《愛的教育》與《續愛的教育》,這兩本書是合在一起的,《愛的教育》與《續愛的教育》讀後感。在我的記憶中一直有安利柯這個可愛的小男孩。前一段時間我自己獨立地閱讀了這本書。這一次閱讀讓我走進了安利柯的世界,更深刻體會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是由一篇一篇的日記組成。安利柯是一個十二歲的小男孩,這些日記就是安利柯用自己的眼光觀察、注視周圍的世界,發現身邊社會的溫情。他愛身邊的每一個人,用自己真誠的心和愛關懷他們。在安利柯與父母、同學、老師以及各種各樣的人中,有伸張正義的卡隆,品學兼優的'代洛西,愛學生就像愛自己孩子的先生。《少年偵探》教導人要愛國,《玩具火車》敘述可貴友誼,《爸爸的看護者》表現博愛,《少年受勳章》講榮譽,《雪球》告訴我們要誠實,讀後感《《愛的教育》與《續愛的教育》讀後感》。書中的每月例話都是一個個完整的故事,在讀故事時我們就受到了教育。這些例話使人感人肺腑,還有父母、姐姐勸誡啓發的信,都讓我感動,使我想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有志向、講情義的好公民。每當我讀到每月例話《少年筆耕》時,我都會感動得流眼淚。十二歲的黑髮白皮膚的敘利亞,這麼小就懂得幫助爸爸做事情,而且在受到家人誤解時,他沒有申辯,而是默默忍受。誤解也沒有改變他對家人的愛。當敘利亞由於過於勞累而生病時,真的讓我非常心疼他。

《六千英里尋母》也是一篇讓我感動落淚的故事。瑪爾可只是一個十三歲的工人家的小男孩,他非常勇敢,獨自一人從意大利的熱那亞到南美洲去尋找母親。歷盡千辛萬苦來到南美洲,一次一次地以爲找到了媽媽,結果一次次地撲空。最後終於找到媽媽,而且用醫生的話說,是瑪爾可自己就活了病重的母親。瑪爾可心中是懷着對媽媽多麼強烈的愛啊,才能忍耐這麼多的磨難和痛苦。每次當我想到瑪爾可對媽媽的愛都會讓我流眼淚。《續愛的教育》是以安利柯的舅舅白契爲主人公,所寫的自然教育。安利柯由於身體生病了,來到了舅舅白契生活的鄉村,在這裏安利柯與大自然親密接觸。他做體力勞動,鍛鍊身體,越來越健康了。《續愛的教育》不像《愛的教育》那樣傷感,讓我體會了更多的興奮和自然界的快樂。這樣的意志教育其實是對學校課堂教育的一種補充啊。

愛的教育教育心得2

《愛的教育》的作者亞米契斯,是意大利著名作家。《愛的教育》是世界兒童文學史上一部優秀的日記體小說,這部小說通過一個國小生的日記,以充滿兒童情趣的幽默語言,記錄了孩子們在整整一年中學習生活的點點滴滴。全書故事簡單,風格樸素,感情濃烈,展現了一幅幅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的動人畫面,是19世紀意大利最偉大的10本小說之一。

小主人公安利柯是一個剛剛上三年級的學生,出生在一個衣食無憂的知識分子家庭。他學習勤奮努力,待人誠摯友善,安利柯的父親是位工程師,家裏的條件也算是小康,他的父母都是樂善好施的人,常常教導安利柯要幫助窮人和有困難的人。有一次母親帶着安利柯去幫助一對貧窮母子,沒想到他們正是安利柯的同學克洛西和他的母親。

安利柯的身邊有着一羣心地善良、充滿愛心的同學。班長代洛西是個熱忱的孩子,當他得知克洛西的父親是服刑回來的人時,爲了不傷同學的自尊心,他小心翼翼地保守着這個祕密。當面對克洛西的父親的時候,代洛西真摯的話使這個曾經失足的人感到了人間的真情,鼓起重新做人的勇氣。

安利柯最敬佩的同學是卡隆,這個火車司機的兒子具有高尚的心靈,面對被欺負的弱小者他常常會挺身相助。紳士的兒子諾比斯和賣炭人的兒子貝諦爲一點兒小事吵架,在開明的家長的教育引導下,兩個孩子反而成了親密的同桌。同學克洛西的父親因過失殺人入獄,克洛西的母親靠沿街賣菜維持一家人的生活,但不論怎樣困苦,母親都要讓克洛西去上學。朱利亞爲了幫助父親抄寫公文而累壞了身體,面對父親的責怪和家人的不理解,朱利亞忍受了下來,並堅持幫助父親抄寫公文。當父親終於明白兒子爲何身體每況愈下,學習成績直線滑坡時,父子倆痛哭着抱在一起。波萊科西以加倍的用功和非凡的孝心,得到了一枚獎章,他的這份榮譽令父親幡然醒悟,從此改過自新,成爲一名勤奮的好鐵匠。

安利柯的老校長是一位和藹的老人,他的兒子當志願兵不幸犧牲後,校長常常帶着學生去看路過的軍隊,向軍旗行禮,教導孩子們要愛國。

畢業時,安利柯好他的同學們都依依不捨地離開了自己的.老師和校長,心中充滿了無限敬佩與感激之情。父親也特意帶安利柯乘火車去探望自己44年前的國小老師,給他上了一堂“尊敬師長”的好課。

正如其書名所暗示的,《愛的教育》宣揚了人世間最偉大的愛。一個三年級學生在一個學年中所記的日記,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以及對祖國的愛,使人讀起來猶如在愛的懷抱中成長。全書把“愛”表現得淋漓盡致,大至國家、社會、民族的大我之愛;小至父母、師長、朋友間的小我之愛,無不包含一個“愛”字。這個生生不息的神聖字眼,雖沒有“驚天地、泣鬼神”的驚心動魄,卻總讓人怦然心動,甚至淚流滿面,提醒人們學會用一種溫暖的眼光看世界。這本書也寄託着作者的理想,即期望人與人之間的理解和友愛。

《愛的教育》蘊含了正確的教育思想,指出素質教育的根基是“愛的教育”,對父母的愛、對教師的愛、對同學的愛是孩子做人的根本,也是其他素質的基礎。在全書中我們看到,家長和老師對孩子們循循善誘,因材施教,在道德上堅持高的標準和要求,在個性上允許孩子自由發展。安利柯有一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亞米契斯的教育思想也體現在這個小小的細節中。

本書生動細膩地描寫了兒童的內心世界。兒童的所思所感並不同於成年人,本書的情節能夠使人真正地瞭解到孩子們對世界和環境的看法,讓我們通過一個孩子的眼光去觀察這個世界,從而也讓我們瞭解孩子們的內心世界。

愛的教育教育心得3

一直以來,都聽人說《愛的教育》這本書很值得一看,所以在新華書店過來售書書時,推薦一部分學生買了這本書,這以後,就經常看到他們在看,受學生的影響,我也讀了這本書。

這本書的作者,埃德蒙多·德·亞米契斯,出生在意大利裏古拉州的一個小鎮奧奈格里斯,參加過統一意大利的愛國戰爭,在行軍打仗中開始了他的寫作生活。1870年意大利完成統一,亞米契斯退伍後從事教育事業,創作了許多反映教育事業的作品。亞米契斯受意大利民族解放運動領袖馬志尼的影響很大,作爲一個民族主義者和人道主義者,他認爲教育問題具有重大意義。

在這本書中作者以一個國小生的名義,通過日記本的形式,講述了很小的故事,然後將“愛的教育”融入這些故事,用以培養年輕一代的.思想情操。他所倡導的愛的教育,包括熱愛學習、熱愛勞動、熱愛祖國、同情弱小、樂於助人、尊師愛生、體貼父母等人類美好的精神,在作者眼中通過一些小故事表現得親切感人,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這些日記形式的故事一篇篇都不是很長,都是孩子在讀書期間一天內發生的有趣,有意義的事,孩子只是很簡單的將這些學習過程,教育過程如實地記敘着,但越是簡單的東西越是可以表達很多的。因爲讀者看到國小生將他眼中的先生的教育方法,先生對學生的愛、關心,對學生的幫助,以及同學之間互幫互助,友愛的情感用一些記敘性的文章記錄下來,有一些簡單的情感表達其中,國小生雖小,但卻能深刻感受到先生“愛的教育”,感受好與壞,感受愛與憎惡,這一切複雜的感受通過這一篇篇日記表達出來,傳達給讀者,引起讀者的一些思考,讓讀者能切身體會“愛的教育”,感受“童言無忌”。

愛的教育教育心得4

“家”其實是一個複雜的東西,有人漂泊四海爲家,有人堅持鄉村是家,有人認爲家人是家。我們每個人對於“家”的情感和定義也不盡相同。

春節已過,又是離家的日子了,我們離開的是家人的牽掛,奔赴工作崗位了,希望酒淺的這個小文能夠讓你回味家的味道,就算揹負行囊再次上路,也產生一些共鳴吧。

今年的春節過的冷清,因爲我很不孝的把母親在大年八年級氣的獨身回去老家了。有人說,沒有孃的地方就不是家,其實多年以來我就是這麼覺得。

這麼多年我一直在抱怨無法和父母溝通,但是我也從來沒有正面溝通過,因爲我不願意花時間在這些小事上糾纏,也不想總是吵吵嚷嚷,因爲時代觀念問題,註定我們都無法說服對方。

這段關係中,最終就是隻剩下了憤怒和不滿,以及不能得到的和給予的尊重。溝通成了最大的問題,尤其在憤怒的情緒下,尤其對於自己最親密的人,比如父母、妻女……

到底什麼導致了這一切,真的原生家庭嗎?最近幾天一直在思考,整個社會的教育就是如此。最起碼90年代的教育如此,讓人羞於表達。

我們在傳統的教育中,歷來尊崇儒家孝悌,夫唱婦隨。但也許這正是我們無法面對親人的原因,我們的家庭教育中充滿了責任,獨獨缺乏了愛的教育,我們對父母不好,發脾氣,會被冠以不孝順的名號,而不是不愛父母。我一直以來就是認爲我對老婆好,完全是因爲愛情,對父母好,因爲是親情,是愛。而不是所謂的責任和孝悌。

我們的傳統觀念中,總是羞於表達愛意的,夫妻之間,總會以老夫老妻,而羞於說出我愛你,出門的親吻羞於表達,父子之間母女之間,更是如此,在觀念中,我們的父母總是那個慈祥默默爲子女付出的人,甚至媒體都在這麼渲染,比如年前刷屏的那個視頻《啥是佩奇》,我想表達的是我們表達愛意的形式很多,不僅僅是侷限於過年、母親節、父親節……何必過於形式化制式化,我們的.社會不該是這個樣子的,父親就在父親節,母親就在母親節,母親必須和藹可親,父愛必須沉默寡言,現實呢?現實不是你生活的煩惱跟媽媽說說,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談談,大多情況是什麼?是煩惱越說越煩,事情越談越崩。

生活該是什麼樣子?父母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圈子,不是除了盼孩子之外就沒有別的事情,不是除了年夜飯就沒有了親子時光,子女呢?不是不逢年過節就不能打個電話。

我們的教育太侷限了,把我們都框在了一個圈子,無形的社會是豐富多彩的,表達愛意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不能一過年就提母慈子孝,複雜的世界坍塌成了幾個簡單的模式,侷限了我們整個社會對家的理解,進而影響着我們愛的表達。

我們教育中缺失了愛的教育,總是在強調孝悌,當然不是說兩千年來的儒家文化不好,我只是覺得可以有更深層的人類感情來處理事情,而不是用孝悌道德層面的東西來約束。如果我們都能夠自如的表達愛意,接受來自對方的愛,相信效果會更好。

前段時間在老家,無意間看到了一個小侄子的語文讀本,《愛的教育》,心頭一驚,我們的教育已經開始關注這些了,昨晚我在kindle搜索了這本書,這本書居然是一個意大利人在1886年的著作,民國初期就傳入中國,夏丏尊先生根據日、英譯本翻譯成漢語,豐子愷插圖。

這本書的譯者夏丐尊言到:“書中敘述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感,社會之同情,都已近於理想的世界,雖是幻影,使人讀了覺得理想世界的情味,以爲世間要如此纔好。於是不覺就感激、就流淚。這書一般被認爲是有名的兒童讀物,但我以爲不但兒童應讀,實可作爲普通的讀物。特別地應介紹給與兒童有直接關係的父母教師們,叫大家流些慚愧或感激之淚。”

希望我們都能學會如何愛人如何表達愛意,讓我們的家庭更美滿,讓我們的社會更和諧,甚至人類更進步。

愛的教育教育心得5

這個寒假我讀了亞米契斯寫的《愛的教育》。讓我知道了許多有關教育中的愛和愛中的教育的故事。

《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羣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裏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羣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同樣讓我這個讀者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

透過安利柯的描述,我瞭解到什麼樣的師愛才最讓學生感到溫暖,把學生當親人的老師。當安利柯的先生說道:“你們以外,我沒有別的家屬在世界上,除了你們,我沒有可愛的人!你們是我的兒子,我愛你們,請你們也歡喜我!我一個都不願責罰你們,請將你們的真心給我看看!請你們全班成爲一家,給我慰藉,給我榮耀!”先生的這些話,讓所有的學生都信服與他。雖然我無法做到這位先生的如此坦誠,但想想,我是否用平等的目光看待所有的學生了。兩個學生同時犯了錯誤,有時,我會憑我直覺判斷,然後毫不留情的批評那個我心目中的差生。卻不知,受了一肚子委屈的學生在暗自垂淚,也許在他們的眼裏,我不再是個好老師。寬容和尊重學生,“只要你們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錯誤,我絕不會責怪你們”,這是安利柯的先生們給的我另一個啓示。無論是表揚還是批評學生,我們的目的是教育學生,只要目的達到,又何必在意學生是否接受了懲罰。

總之,愛的教育是治療心靈創傷的良藥,是打開學生心扉的鑰匙。被愛的人才懂得去愛人,愛給人力量,給人溫馨,也給人美麗的心靈和情感。讓孩子們心中擁有愛,很多問題都可能在愛的暖流裏溶解。書中給我的啓示是,做一個溫柔的嚴師,用充滿愛意的語言來嚴格要求我們的學生。

愛的教育教育心得6

讀一本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一本好書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想法,甚至可以改變人的一生。而如今與書爲友,享受這種溫馨的感受是難得的。

讀《愛的教育》給我的第一感觸,那就是——愛。讀完《愛的教育》,我感到愛是心的呼喚,是人間的春風。師愛更是一種無私的奉獻,愛得越深,奉獻得越多。正如一首歌裏所唱“有愛的世界生命之花處處開放,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教師獻給學生的是自己的知識、智慧、時間、精力,我們所期盼的只是學生早日成長、成才,這種愛是高尚的,是純正的。

這本書是以一個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記,來透視日常生活中的學校和家庭的關係,老師和學生的關係,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間的天倫之愛。小說主人公是三年級學生安利柯,但我認爲與其說是安利柯,不如講是在他周圍的用全身心的愛傾注於他以及像他一樣的孩子們身上的師長們。他們的言行中洋溢着愛的氛圍,所以,孩子們也變得可愛、純潔起來。

如:安利柯的母親是個富於同情心的婦女,她會帶着孩子們送布給報上記載的窮婦人,而且她十分體貼他人,善解人意。當安利柯發現這戶窮人正是同學克洛西的家時,她又不時的強調:“不要做聲!”以免傷害到男孩的自尊。當克洛西看到他們,她又暗示兒子去與同學打招呼,使克洛西十分感動。她還很會藉機教育孩子。在告訴安利柯“萬聖節”的意義時,她也會告訴他,要用感恩的心去紀念許多英雄。

安利柯的父親似乎是從來都不對孩子發“火”的,他總是會用很溫和的語氣來“訓人”。當安利柯抱怨“先生的態度不好”時,他給兒子分析先生是事出有因,並非有意,並且告訴他,要諒解別人的一時無禮,還應敬愛辛苦的先生。學期結束,他會提醒兒子去向朋友們告別,以及去向曾對不起的人謝罪請求饒恕。他也很關心其他所認識的人的情況,生活裏充滿歡笑。

安利柯的先生當然也不能不提。他對每一個學生都是那麼關心,一點點的小病都逃不過他的眼睛。他對犯錯之後又認錯的孩子從不多加指責,只是說一句:“下次不要在再做這種事了。”他把每一個孩子都當作自己的家人,並告訴孩子們,這個集體是他們的`又一個家。他對自己的行爲從來都負責,自己犯了錯,即使是芝麻點兒大的事,他也不會忘記道歉說:“對不起。”……

還有許多的人,他們都用自己的言行,教育孩子們如何去關愛他人。整個世界充斥了一種叫作“愛”的空氣,輕輕飄蕩着,縈繞在每一個地方。在這種有意無意、有形無形中,孩子們以及每一個人都學會了——愛。

“愛”是我們每個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字。可是,有時候,我們也常會忽略周圍的愛:如父母對子女無微不至的愛、老師對學生的循循善誘、朋友間的互相安慰……這些往往都被我們視爲理所當然,而沒有細細地加以體會。而如果你加以體會,你會感覺到,人生——這是一個多麼美好的東西啊!讓我們帶着一顆聖潔的愛心,投入到全世界中,會發現: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爲人師的同行們,讓我們帶着一顆聖潔的愛心,投入到教育事業中,讓我們教育着並愛着我們的學生們!

愛的教育教育心得7

這幾年來,我利用業餘時間,拜讀了不少教育教學專着,如《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窗邊的小豆豆》等。而要提起令我感受最深,值得向大家推薦一讀的,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愛的教育》。

《愛的教育》這本書,我是兩年前和當時所帶班級的全體孩子一起共讀的,這是一本日記體的小說,記載了國小生安利柯整整九個月的四年級生活。愛是整篇小說的主旨,從作者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戀……處處洋溢着愛,小說所蘊涵、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深深地感染着每一個讀者。我們教師讀書學習,無非是爲了提升自己的業務素養,尋求更好的教育教學的好方法。然而我們在平時的日常工作中,苦口婆心的跟孩子們講道理,做思想工作,用盡各種辦法,有時效果卻並不見得理想。這樣的時候,不放跟孩子們一起靜下心來,共讀這本《愛的教育》,將平時有聲的教育融入無聲的閱讀中,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至少在我和孩子們共讀此書時確實都受益匪淺。

我們班的孩子是活潑可愛的,然而他們身上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這樣那樣的缺點,或膽小怯懦,或調皮搗蛋,或學習懶散,或驕傲自滿......這時,我帶着《愛的教育》對孩子們進行了一場無聲的閱讀教育,它猶如大旱天的一場及時雨洗滌着孩子們的心靈。從書中主人公的身上,他們明白了與人爲善、助人爲樂,明白了寬容、勇敢、堅持、孝順、感恩。

班上一個孩子這樣寫道:我從《愛的教育》裏卡隆、可萊蒂、德羅西等主人公身上學到了很多可貴的品質。我媽媽一直不同意我看課外書,可是有一天,我把《愛的教育》拿給媽媽看,她看了之後改變了觀點,還要我向裏面的主人公好好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