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教育

教育隨筆研究6篇

教育2.28W

在學習和工作中,大家沒少接觸或者看到經典的隨筆吧?隨筆是一種很靈活隨便的筆記或文體。什麼樣的隨筆纔算得上是好的隨筆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育隨筆研究,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育隨筆研究6篇

教育隨筆研究1

所謂“行爲缺失”的學生,顧名思義,指的是羣體學生中的少數有智障以及沒有把握目標或因某些過失而對學習不感興趣的學生,實際上就是老師們平常稱爲“學困生”的學生。這樣的學生在每個學校、每個班級都屢見不鮮,也是老師們在教學和管理中感到頭痛、攪得心煩的學生。對他們既不能棄之不顧,又不能指望他們爲你爭光,他們要是爲你弄一點什麼事出來,保管叫你哭笑不得,處理起來非常棘手。這樣的學生有時能讓你心灰意冷,有時也能讓你情緒高漲。對他們的教育教學,老師們要絞盡腦汁、千方百計的應對,既要儘自己的職責,保證一定的教學質量,又不能傷害到他們。俗話說;“家有三鬥糧,不當孩子王”,可見當老師的辛苦所在,也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嘔心瀝血。這樣的學生是“連年有進貢,歲歲又來朝”,作爲一名孩子王,又是如何“坐北朝南”、心甘情願地接納他們的呢?

做好“行爲缺失”學生的.轉化工作,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這項工作做起來任重道遠,不能急功近利。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領者,重在一個“引”字,對“行爲缺失”學生的教育教學,也要在“引”字上下功夫,從“引而不發”到“引而有發”。在“引”的過程中要做到“二心一性”,即“信心”、“恆心”和“耐性”。我從教的班級是今年剛接手的,在開始瞭解情況時,有好心人告訴我,這個班的某某幾個學生非常的“怎樣怎樣”,我的心一下子涼了半截,沒底了。經過幾個星期的常規磨合,確實如此。該怎麼辦呢?是放棄,還是再嘗試一下,前思後量,我選擇了後者。首先樹立了信心,再靜下來考慮如何“對付”他們。孺子真的不可教嗎?我調整思路,注重策略,抓好典型,用典型引路。誰有學困,誰調皮搗蛋,逃避學習專和老師對着幹,通過排隊摸底,我是胸有成竹,採用“興趣相投”的策略去感化他們,如喜歡打球的就和他們來兩下;喜歡繪畫的就給他們添上幾筆,還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喜歡鼓搗點什麼的,也給他們當小參謀,讓他們玩高興了,再給他們講作業,講做人的道理,講學習的重要性。時間長了,我們之間的距離小了,他們願意和我接近了,也願意和我說話了,我的話他們自然也就愛聽了。現在是皮不調了,蛋也不搗了,對學習有一定的興趣了,作業也做起來了,所有這些都需要耐心和耐性啊!

教育隨筆研究2

一學期來,我自始至終以認真、嚴謹的治學態度,勤懇、堅持不懈的精神從事教學工作。

數學離不開生活,生活更離不開數學,比如:早上買早點要用數學、一天的油鹽醬醋等等要用數學、還有你家到學校有多遠?……都離不開數學。我經常對學生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我又強調:"你要想學好數學,語文不學好也不行,一道數學題不能讀懂它的條件和要求,怎麼分析解答呢?因此,語文也必須學好,凡是排在課表中的每門學科,大家都要力爭學好。"通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該班多數學生的發展比較全面,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更重要的要學會做人。

新課程提倡學生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並能綜合應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發展應用意識。在教學不能視而不見,不管實際應用,這樣恐怕就太不合時宜了。學生學知識是爲了用知識,但長期的應試教育使大多數學生不知道爲什麼學數學,學數學有什麼用。因此在教學時,我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徵,密切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精心創設情境,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切實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經常這樣訓練,使學生深刻地認識到數學對於我們的生活是多麼重要,學數學的價值有多大,從而激發了他們學好數學的強烈慾望,變"學數學"爲"用數學"。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要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爲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伴隨着新的.課程的實施與推進,過去那種過分強調以教師爲中心的一些教學方法正被淘汰,隨之而來數學課程發生了可喜的變化。

總之,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要不斷總結經驗,認真進行教學反思,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還要多下功夫加強對個別差生的輔導,相信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總會有收穫的!

教育隨筆研究3

回顧研究之路,感覺既充實又有實效。在研究中發現問題,在問題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長這是我最大的體會。

一、主動學習,注重過程

爲了瞭解到最新最切合實際的知識,我有意識的去了解適合幼兒理解的紅軍故事,自己也不斷的`去了解中國的歷史,努力提高自我的研究修養。我認識到:教師要用動態、發展的觀點對待幼兒,隨時注意幼兒的發展變化,作必要的層次調整。然後規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運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教學,使各類幼兒各有所獲,使幼兒的興趣和自信心都得到提高。

二、積極參與,勇於實踐

平時不管多忙多累,我總能認真及時完成課題組佈置的各項研究任務。尤其是針對其中的問題研究,我與其他教師共同進行深入地學習與思考,力求在實踐摸索中找到答案。從中,我也真切地感受到課題研究就必須是實實在在的研究,來不得半點虛假。

三、樂於嘗試,重在實效

在研究過程中,學校爲教師創設了展示自己能力的平臺,讓教師享受到成功的樂趣。我們總是積極參加研討活動,利用一切機會和同事們交流,進行思維的碰撞。隨着課題研究的深入,我感覺自己在慢慢地成長着,進步着。每一次的教學,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反思着自己。同時,我也發現了自身所存在的不足,尤其是理論知識的匱乏,制約着我研究進一步的深入開展,影響着教育教學效果,同時也時刻提醒着我要不斷學習,不斷充電,以期獲得更大進步。

教育隨筆研究4

教育敘事研究是最適宜老師個人操作的一種研究方法。傳統意義上的教育研究,從理性出發,到實踐中爲教育理論找例子;教育敘事研究是從感性出發,從實踐中提煉教育、教學觀點。顯然,後者更適宜於工作在教學第一線的老師。新課程改革的大力實施,要求每一位教師應當既是課程改革的實踐者,又是研究者,教育敘事研究無疑就成了老師們介入新課程研究的最佳途徑。同時,教育敘事研究也是老師們提升自身素質的最好載體。老師們工作十分繁忙,要藉助於系統的'理論研究來提升自我困難很多,而要想跨入教育敘事研究的大門,門檻就要低得多了。因爲每個人都有教育、教學故事,每個人都可以講述教育、教學故事,拿起筆來,隨時記錄發生在自己教育、教學中的故事並進行反思性研究,長期堅持,日積月累,既能夠昇華對教育、教學的認識,又能夠改進日常教育、教學,同時還會促使寫作水平邁上一個新的臺階。一段時間積累下來,一個個動人的或引人深思的案例不但生動記錄自己發展、成長的軌跡,而且會讓心靈中充滿了成就感、成功感!這樣,我們也就做到了與學生共同成長,與新課程共同成長。

教育隨筆研究5

教師的敘事研究是描述教師真實生活的“從下到上”的研究。敘事研究正是在分析豐富的教師經驗和獨特的生活故事方面爲教育引進了有益的視角。在教師作爲“研究者”的呼聲愈加強烈的背景下,“敘事研究”也許是老師成長非常重要的途徑。

教師敘事研究的特點。

(1)以“質的研究”爲方法論。質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爲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種方法收集資料,對社會現象進行整體性探究,使用歸納法分析資源和形成理論,通過與研究對象互動對其行爲和意義建構獲得解釋性理解的一種活動。敘事研究則是質的.研究運用的一種表現形式。對於教師的敘事研究來說,“教育”是土壤,“質的研究”是方法論。質的研究將使教師不僅獲得有意義的職業生活,而且會改變教師的存在方式。

(2)以教師的生活故事爲研究對象。教師的敘事研究所敘之事就是教師的故事,是教師在日常生活、課堂教學、研究實踐等活動中曾經發生或正在發生的事件。它是真實的、情境性的。這些生活故事勝過任何說教,具有強大的感染力。

(3)由解說者描述和分析。教師的敘事研究是由解說者描述的,解說者其實就是研究者,它可以是教師本人,也可以是研究教師的人;研究者解說的是教帥的故事、故事的主線和研究者的分析交叉出現,使所敘之事通過研究者的解讀具有了特殊的意義。

教師的敘事研究寫出的研究報告既包含研究者對所觀察到的“事”的故事性描述,也包含研究者對“事”的論述性分析,兩者相映相成,構成了研究報告中的細膩的情感氛圍和濃郁的敘事風格。敘事研究強調細緻的描述和深刻的分析,使教師生活故事得以更豐富地呈現,也因此而具有教育研究中不可替代的意義。

以上是對教師敘事研究的簡單解釋。由於我認識到教師要想成爲研究者,必須從自己的生活、教學故事入手,用我們學到的教育教學理論分析我們身邊發生的故事,這樣的研究切合教師的實際,遠遠勝過那些長篇大套的理論說教,也便於其他老師的學習和借鑑。

新學期開始了,我想在這個學期着手做這方面的研究,因此在這裏僻塊園地,寫下自己的教學故事,有各位老師和朋友的監督,我想我的故事會不間斷地寫下去。

【作者簡介】李素環,網名紫風鈴響了(簡稱紫風鈴),擔任人教論壇國小語文教育教學版版主,現任河北省廊坊市大城縣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員,曾任教於大城縣孫毅國小,中學高級教師,河北省特級教師,河北省語文學科名師,河北省優秀教師,河北省骨幹教師,廊坊市科研型教師。積極倡導用教育敘事的方式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與教學水平,以開放的課程意識改變教學方式,從“兒童作文的實效性教學”“單元整組教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三個角度實施語文教學,努力構建“靈動、有趣、和諧”的課堂。主持、參與國家級、省級課題研究六項。課題研究成果獲省級教學成果三等獎三次,市級教學成果二、三等獎三次。優質課評選獲國家級一等獎兩次。論文評選四次獲國家級一等獎。在省級以上刊物公開發表論文、教學案例百餘篇。指導學生髮表習作或獲獎共三百多人次。閒暇時撰寫小說、散文、詩歌六十多篇。目前還擔任一個國家級作文期刊的編輯。

教育隨筆研究6

縱觀國家民族發展的歷史,誰創新,誰就進步,就發展,誰不創新誰就倒退,就落後,最終不打自誇,可見創新教育非常重要,所以在教學中注重教育創新,培養學生學習意識,發現,挖掘學生潛能,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根椐本人數十年的教育經驗,數十年的工作心得,我認爲這是對神聖教育事業的負責,對個人教育工作的負責,對學生一生的負責,我曾經就有過一次深刻的親身經歷,感受到了實行新課程標準教學對學生的改變。讓我看到一個學生從討厭學習到熱愛、主動學習的奇蹟轉變。

我在國小語文教學工作中,記得,一次在接手另一個同事的班級時,同事在對班上學生作介紹時,特別提出了一位男同學的名字對我說:"這位同學情況特殊,很調皮,學習成績不好,上課愛講話,還影響別人學習,我曾嘗試過找家長、罰作業,晚上家訪等方法督促他,期望能提高他的學習成績,但都無效果,希望你接手這個班級的時候,能有更好的良策",得到這個消息後,我就特別關注這個學生,經仔細瞭解,得知該學生父母在外打工,現在本人由外公照顧,個性倔強,但心腸很熱,有較強的影響力,喜歡得到別人的關注,針對這個情況,我特意爲他設計了一套學習方案,按照新課程標準以學生爲本的原則對他進行引導。首先,我讓他擔任班級班長一職,激起他的學習興趣,發揮他的領導才能,並針對該學生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我就在平常的教學中設疑,在課堂上巧設疑,於無疑處設疑,喚起他的好奇心,增加學習趣味性,撞擊學生思維的火花,在每次課堂上,我都有意識提出疑問讓他回答,讓他在課本里自行找答案,並激發他的想像力,同時讓班上所有學生討論,徹底改變原來硬性向學生灌輸的傳統模式,成爲與學生共同討論,相互交流的新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自覺掌握全文知識要點,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發明千千萬萬,起點是問",一池死水,風平浪靜,投去一石,碧波漣漪,可謂一石可擊千層浪,在實行創新教育模式後,課堂內就不像以前那樣呆板,純粹的老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聽,甚至有時可能看到學生在睡覺的不協調現像,而現在課堂氣氛熱烈,學習氛圍濃重。學生都願意學習,都願意共同探討趣味十足的課本知識,記得在上《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課文時,課文中有段文字是這樣描述的,"她又擦了一根。火柴燃起來了,發出亮光來了。亮光落在牆上,那兒忽然變得像薄紗那麼透明,她可以一直看到屋裏。桌上鋪着雪白的檯布,擺着精緻的盤子和碗,肚子裏填滿了蘋果和梅子的烤鵝正冒着香氣。更妙的是這隻鵝從盤子裏跳下來,背上插着刀和叉,搖搖擺擺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這個窮苦的小女孩走來"於是我就向學生提問"爲什麼她一點燃火柴能看到這種景象呢?"同學甲說:"是她太餓了,產生了幻想",同學乙卻說:"因爲那天是聖誕節,而她卻又冷又餓,又不能回家,所以產生了幻想",當時,該學生也參與到同學中一起討論這個問題,神情專注、態度認真,整個課堂氣氛非常理想。

因爲改變了教學模式激起了他的學習興趣,促進了他學生意識,變硬性強迫接受爲自己主動學習,到了期未考試,該同學的成績從最後幾位一下升到了前幾位,並在後來的國小升國中的考試中,跟許多同學一樣獲得了優秀的成績,據學生本人介紹:目前已在重點高中就讀,這就印證了楊振寧博士在總結科學家成功之道時說:成功的祕訣在於興趣。可見興趣纔是創造的原動力,是成功的先導。一個人的創造型成果無一不是在對研究的問題產生濃厚興趣的情況下取得的。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先得注意激發學生興趣,用興趣的磁鐵吸引學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創造。因此,在現實情況中,一個調皮好動的學生,在傳統教育中也許是個後進者,但在新課程標準教學中可能就可以改變成優秀的學生。

標籤:隨筆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