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教育

《生命與教育》讀後感3篇

教育1.62W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生命與教育》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生命與教育》讀後感3篇

《生命與教育》讀後感1

讀了馮建軍老師的《生命與教育》。我想,自己內心的感受可以用兩個詞來概括,“感動”和“震撼”!讀《生命與教育》,我帶着自己的心去讀,帶着自己的夢去讀,帶着自己的實踐去讀,帶着自己的思考去讀。現在談談我的感受。

伴隨着馮建軍老師的《生命與教育》,我知道,要成爲孩子眼中的教師,不是把學生當作無知的凡夫俗子,自己盛氣凌人成爲上帝。雖然那些受我們教育的孩子比我們小,但是一樣需要我們的尊重,因爲再小的孩子也有人格也有自尊。

讀了《生命與教育》,使我知道,愛可以創造新的生命,愛能創造新的奇蹟!愛能創造教育的輝煌!要成爲孩子眼中的教師,不是把學生當作無知的凡夫俗子,自己盛氣凌人成爲上帝。我們要用愛來打動他們,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托爾斯泰說過:“在這個世界上,常被別人關心、愛護,就能學會用自己的愛心去關心愛護別人”,“我們應該擴大內心的愛”。所以我們當老師的一定不能讓自己的愛打折,在學生最需要關心愛護的時候充分體現自己的愛心和善舉,“投桃報李”不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老話嗎?相信學生也會用同樣的愛心和善舉來回報這個世界的。愛學生就要了解學生。瞭解了他們的愛好和才能,瞭解了他們的個性特徵,瞭解他們的精神世界。蘇霍姆林斯基說得好:不瞭解孩子,不瞭解他的智力發展,他的思想、興趣、愛好、才能、天賦、傾向,就談不上教育。馮老師毫不掩飾自己對學生的愛,而這份愛總覺得與其他人愛有所不同。

作爲一名老師,我覺得自己的責任重大,不僅僅要傳授學生知識,還要教育他怎樣珍惜自己生命,以及關愛其他人!研讀一書,我懂得了學生的優秀是教育出來的,“每個孩子都有其獨特的天賦和可塑性,只要讓他們置身於教育的氛圍中,只要讓他們感覺到是被需要、被愛的,即使是問題學生也能培養好的修養”。

《生命與教育》讀後感2

在現代化的進程中,生命涌動着彷徨,教育遭遇着迷失。於是,我們需要追溯,我們祈求迴歸——生命化教育。

記得20xx年,2月2日,廈門大學一在職博士生上吊自殺;5月7日,北京大學一姓馮的數學系博士生墜樓死亡;6月21日,上海交通大學一博士生從11層實驗室墜樓身亡;8月20日,上海一研究所在讀博士生孟懿從7樓跳下,永遠離開了人世;9月14日晨,36歲的教授、博士後、博士生導師、正研究員茅廣軍跳樓自殺身亡;10月10日,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博士生王然從三層病房的洗手間跳下……“密度”之高,令人咋舌。

類似這樣的例子,幾乎每天都可以從互聯網上找到,已經不再是發生在極個別地區的極個別事件。面對頻繁發生的悲劇,我們的家長、老師、教育工作者紛紛驚呼:“我們的孩子究竟怎麼了?”與此同時,全社會幾乎都不約而同地把目光聚集到教育領域:對待生命教育,我們包括學校和家長給孩子了些什麼?

有調查顯示,當問及國小生“如果遇到被同學打會作何反應”時,有45%的孩子毫不猶豫地回答“打他”。孩子給出這樣的答案,讓很多人尤其是讓學校的德育工作者始料未及,但仔細分析,我們不難發現,也許責任不應該完全推給涉世未深的孩子,因爲我們的父母和老師從來沒有認真地跟他們講過所有的生命只有一次,一旦失去便永不可獲得。

其實,學生上述的.種種行爲,不正表明了我們的教育對生命的漠視,反映了我們的教育“目中無人”嗎!在這種“目中無人”的教育中,學生學會了如何應付各種各樣的考試,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佔據有利的位置,可是,他們卻無力承受生活的挫折,無法理解生命本身存在的意義,既不尊重他人的生命,也不愛惜自己的生命。在某種意義上,我們可以說,正是由於現代教育體系中生命教育的缺失,才造成了一系列家庭的和社會的悲劇。由此,學校和家庭都要加強對孩子進行有關生命的教育,讓他們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抱尊重和珍惜的態度,培養他們對社會及他人的愛心,使他們在人格和心理上獲得全面的發展。

作爲一名老師,我覺得自己的責任重大,不僅僅要傳授學生知識,還要教育他怎樣珍惜自己生命,以及關愛其他人!

《生命與教育》讀後感3

讀了《生命與教育》,使我知道,愛可以創造新的生命,愛能創造新的奇蹟!愛能創造教育的輝煌!要成爲孩子眼中的教師,不是把學生當作無知的凡夫俗子,自己盛氣凌人成爲上帝。我們要用愛來打動他們,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托爾斯泰說過:“在這個世界上,常被別人關心、愛護,就能學會用自己的愛心去關心愛護別人”,“我們應該擴大內心的愛”。所以我們當老師的一定不能讓自己的愛打折,在學生最需要關心愛護的時候充分體現自己的愛心和善舉,“投桃報李”不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老話嗎?相信學生也會用同樣的愛心和善舉來回報這個世界的。

研讀《創造教育奇蹟的55個細節》一書,我懂得了學生的優秀是教育出來的,“每個孩子都有其獨特的天賦和可塑性,只要讓他們置身於教育的氛圍中,只要讓他們感覺到是被需要、被愛的,即使是問題學生也能培養好的修養”。不僅如此,書中所提供的55個細節從微處入手,卻是處處切中要害,就像是爲我們的教師管理提供了工作指南,如良好的學習習慣、社交禮儀、社會公德等方面的細節,將這些教育的細微之處羅列出清單,提醒我們在與孩子的相處中注意自己怎樣以身作則,幫助我們在孩子的德育中一一落實。

《欣賞教育》告訴我們:希望得到別人尊重和得到別人欣賞,是我們每一個人人性中最本質的追求。欣賞教育在教學中的作用是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教育目的。日本心理學家永多湖輝曾說:“在每個孩子身上都蘊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潛力。每個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潛能隱藏在每個孩子的心中。”欣賞教育最大的奧祕就在於時時、處處、事事在心靈深處堅信孩子行,承認差異,允許錯誤和失敗。讓每一個孩子時時都能感到自己能行,自己是一個好孩子。讓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

通過廣泛的閱讀,拓寬了我的專業知識,使我獲得深厚的學識和素養,提高了我的教育教學能力, 讀了這些書,使我明白了在教學活動中欣賞與激勵的重要性,愛的重要性,這些都將作爲我以後教育學生的座右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