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教材

新教材在體育教學中的探討論文

教材3.19W

摘要:對本校四個普通班和四個實驗班分別實行傳統教學和新教材教學的教學實驗,結果表明,新教材教學能激發學生的拼搏精神,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並能提高學生的鍛鍊信心,培養學生養成鍛鍊習慣,與傳統型教學相比,效果顯著。

新教材在體育教學中的探討論文

關鍵詞:新教材教學、教學實驗、傳統教學

一、前言

關於新教材教學的來龍去脈、方法體系及其對我國學校體育的影響,在近幾年的學術討論中已經是輪廓分明,在實踐中對我國學校體育教學理念及教材教法改革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任何事物總有不斷髮展、完善的過程,我們應根據實際情況在深入理論探討的同時進行可行有效地完成操作。“新教材教學”的關鍵就是在教學過程中變學生練習以失敗告終爲始終得到練習成功的喜悅感受,變學生練習中的“失落感”爲“滿足感”,從而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始終能夠享受到運動的樂趣、成功的喜悅和心理的滿足。

二、研究對象和方法

1、研究對象:本校2003屆高一年級1—8班的學生,共480人,其中男生274人,女生206人。

2、研究時間:2003年9月—2004年5月

3、研究方法:主要採用問卷調查法、教學實驗法、數據統計法、文獻資料法等。

三、實驗的方法及結果分析

1、實驗結果:問卷調查共480份,收回問卷475份,回收率99%,且均爲有效。見表1和表2。

由表1、2中可以看出學生的態度,實驗後的體育課更受學生歡迎,學生在一種新的學習氛圍中提高了身體素質,增強了體質,達到預定的教學效果。

2、實驗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2.1注意學生心、體、生的同步發展

毛振明先生在《現代人與體育》這篇文章中寫到:體育成了現代人的心理按摩劑。體育的技能可以給人帶來自信,體育的觀賞可以給人新的靈感。但在傳統體育教學中,學生們重視的是達標成績,教師只重視學生的生理負荷技術教學,忽視了學生的心理調節和道德教育,那怎麼說得上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呢?德國體育教學家海克爾認爲:“一堂好的體育課應該是一要出汗,二要笑。”所謂“汗”,是指體育課應有一定的生理負荷運動量;“笑”是學生戰勝困難,獲得成功後的喜悅,體育課上歡快的笑聲,是學生接受教育後的反饋信息,證明學生喜歡教師所教的.東西,開心時大腦皮層形成“優勢興奮中心”,體內分泌較多的腎上腺,血糖上升,肌力增加,新陳代謝加快,這是建立條件反射的最佳時機。學生可較快的掌握技術,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2.1.1學校體育是一種社會文化現象,它受政治、經濟、文化、意識形態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那麼體育課必須緊扣學校教育的目標,面向全體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提高學生的認識,使學生能自覺的投入到練習中去。

2.1.2重視學生自主作用的調動,要讓學生形成正確的體育觀念和良好的體育習慣,教師要不斷的學習和鑽研新教程。另外,最主要的是讓學生對體育產生熱愛的情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體育,要做到這點我們的做法是,讓學生了解體育,組織他們觀看體育比賽,欣賞優秀運動員的標準動作;其次是帶領學生參加體育比賽,以班級、年級、學校爲單位,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還加強了班級體的團結。

2.1.3教師要不斷的學習充實自己,要不斷的鑽研新教材,並且將現代的多媒體和雙語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在本校一些實驗班就很好的應用了雙語教學和多媒體教學,不但給學生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而且在不降低教學質量的前提下提供給學生一種良好的校園英語氛圍。此外,教師教學要藝術化、多樣化、科學化語言要簡明扼要,並具有激勵作用,讓學生在良好的環境下自覺的進行練習,達到鍛鍊的目的。

2.2教學要從實際出發

教學內容、方法要結合學生實際,教學的內容對上課能否引起學生的興趣至關重要。例如降低跨欄跑要求,能達到鍛鍊膽量和提高跳躍障礙的能力就可以了;支撐跳躍能達到鍛鍊身體,特別是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即可,不必非要騰空明顯;短跑課可以通過速度遊戲培養學生的奔跑能力,發展相應的身體素質,不再過細強調、加速跑、途中跑、衝刺等過程和摺疊小腿等技術。另外,在各種測驗中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的降低要求,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能力成功。另外在教學中將快樂和成功聯繫在一起,在成功中品嚐快樂,在快樂中體驗成功,爲了達到目的,教師要根據不同的需要設計不同的方案,比如在快速跑教材內容可運用“抗洪救災”等素材內容,通過設計的方案,使學生在樂趣中鍛鍊能力還進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又如在中長跑教學中,可以通過主題越野跑讓學生在鍛鍊身體的同時接受了教育。

在教學中我們還得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創新思維能力,我們可以嘗試讓學生自己給自己上課,在上課前先教給學生練習方法,讓學生結合自己的需要,學會思考,自己使用器材,讓每個學生都能活動起來,提高上課效率。

2.3教學、競賽手段多樣化

球類教學是體育教學中學生最喜歡的,但也是大多數,爲什麼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有的學生技術不好,有的學生是人多輪不到時間一久就不喜歡了,與的是怕受傷。那麼教學中要考慮到這些學生,我們可以對教材做一點點修改,例如在足球比賽中,以半場五打五爲主,多分幾組,水平差不多的在一起,這樣既增加了相互間傳接配合和射門機會,同時增加了學生的練習密度,最主要的讓不喜歡球類運動的學生重新喜歡並參與運動。又如在羽毛球教學中,開始幾節課就是讓學生自己通過自己的方法比賽,讓他們在實踐中發現問題,最後幾節課集中解決學生的問題,這時學生會很快的明白達到水到渠成的效果,通過這樣的教學,實驗班的學生羽毛球課結束後沒有一個不喜歡,業餘時間還有好多學生過來練習,遇到不懂的技術和規則還向教師請教。

2.4現代的學校體育,強調終身教育

我國學校體育過去一般只強調階段效益,既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的效益。伴隨着“終身體育”思想對我國的影響,人們對作爲終身體育的關鍵環節就是學校體育,學校體育是終身體育的重要場所,我們在節假日要把場地向社會開放,在體育教師對羣衆輔導的同時,讓學生也參與進來,讓他們主動應用自己的知識去輔導別人,爲學生的終身體育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結論

1、學校體育應從學生出發,充分利用體育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的身心全面發展,讓學生從“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轉變。

2、教師不斷的充實自己,不斷的鑽研教材,並在教學中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培養每一個學生的興趣和能力。

3、學校體育向追求階段效益和長遠利益相結合的全面發展,爲學生的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五、參考文獻

運動心理學編寫組《運動心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蔡寶忠著《中國學校體育的未來》遼海出版社出版1999/3第一版

李習友等編著《素質教育與教育》新世紀出版社2000/4第一版

江蘇省中國小教學研究室編著《體育與健康》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2001/6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