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國學

學習國學經典的心得體會

國學4.59K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那麼要如何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學習國學經典的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學習國學經典的心得體會

學習國學經典的心得體會1

通過學習國學,我體會到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支柱的力量。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生存、發展和繁榮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動力。在國學經典的叢林中漫步,使我收穫頗多。現根據個人學習情況談一下兩點體會:

一、學習國學提高了自身素養

經典的力量能震撼人心,它能啓迪思想,開闊文化視野。修身是一切的根本,要想完善自身,只有用知識來武裝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比如:工作中我要做到認真負責,無怨無悔,踏實務實;凡是能夠幹大事的人,都是能夠坐的住的人。

很多事情失敗的原因,不是行動前沒有計劃,而是缺少計劃前的行動。要善於從自身找不足,制度切實可行的計劃,立足實際,向着眼前的目標奮進。

二、學習國學豐富了我做人的道理

古爲今用,是我們學習古代文學的唯一目的。學習國學,讓我瞭解了中華優秀文化傳統,豐富了知識,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陶冶了情操,提高了文化素養。

通過學習國學,讓我明白對自己的父母和親人應該以感恩的心去對待,包括聽父母的話,尊敬父母和其他長輩,關心體貼父母;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熱愛學習,與家人共同創造和諧快樂的生活;真實的感受父母養育之恩,有效的培養孩子關愛家庭、孝敬父母。

對待有困難的人,應該以樂於助人的心去對待,對待犯了錯的人應該以寬容的心去對待。在教育孩子方面,從小要教育孩子講禮貌,做一個有禮貌的人;要讓孩子學會感恩,有孝心,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國學是中國人的國粹,承載着中華五千年的文明。我要繼續學習國學,讓國學經典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的人生走的輕鬆而灑脫。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從學習國學開始,接續國學薪火,傳承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

我校開展了學習《國學經典與教育》這門課,它分爲四個教學視頻。原來我對國學僅僅是知道而已,經過此次的學習,讓我對國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感受到國學中的不可言傳只可意會的經典理論,細細的反省一下,我感覺確實受益匪淺。

經典是漢語言文字的典範和精華,而且更蘊含着中華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是民族精神得以生髮的深厚土壤,對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形成起着巨大的、不可缺少的作用。學習《論語》的收穫是有的,在論語中,孔子表達的學,不僅僅是讀書學知識,而是泛指學習做人處事的道理。孔子一生熱愛學習,而且樂此不疲,一直到了晚年還刻苦鑽研非常深奧難懂的《周易》,故有韋編三絕的美傳。

孔子認爲,追求學問首先在於愛學、樂學,這是關鍵。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即真正愛好它的人,爲它而快樂的人才能真正學好它。其次,學習要默而識之,學而不厭。即學習要有踏踏實實的精神,默默地記住學到的知識,努力學習而不滿足。第三,是要專心致志,知難而進。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意思是讀書的人要立志於追求道義、真理,要專心致志,不要爲世俗所累。第四,要虛心求教,不恥下問。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說明學無常師,作爲人應隨時隨地注意向他人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獲得完善的知識,只有用知識武裝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談家國天下。正所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再遠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沒有實現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識能夠讓你更懂得怎麼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們要做的不是發怒不是指責,要從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個短期和長期目標,放在一個最顯眼的位置,能夠時時的看到,這樣你就能比較容易的實現目標。

《論語》反映了孔子的師德涵養,孔子被後世尊爲至聖先師、萬世師表,他將畢生精神貢獻於教育工作,敏而勤學,具有豐碩的實踐經驗,注重道德涵養,是一位盡職的好教師,成爲後世教師學習的表率。

《論語》中良多篇章都可以看到孔子對師德涵養的相關闡述,帶給後世爲師者莫大的啓迪。

1、立志有恆,加強涵養。

孔子強調立志在道德涵養中的主要感化。他說,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成奪志也。(《論語·子罕》)。因此,教師不只要本身,還要教育學生確立高尚志向,樹立人生理想,作爲個人勤懇的標的目標。

2、自省自克,悔改遷善。

孔子從意遇事要長於進行自我省察,這是道德涵養的主要方式。孔子教育學生隨時對本人的行爲進行檢查,以便及時發覺問題,避免繼續犯錯誤,這樣就起到了自我監視的感化。孔子認爲,道德準繩和規範是公共好處的表現,對個人起束縛感化,因此,需要剋制自我。長於自克是道德涵養的標識表記標幟。

孔子認爲,現實中不具有不犯錯的聖人,環節是看待錯誤的立場。他說,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他承認本人犯過錯,並認爲,過錯被別人發覺,是本人的幸運。孔子要求過,則勿憚改(《論語·學而》),見賢思齊,從善如流,知錯即改,不竭地完善自我,昇華自我。

3、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教師要盡本人的社會職責,應注重本身的學習涵養,節制博識的知識,具有高貴的道德,這是教人的前提前提。

4、身先士卒,言傳身教。

孔子對學生的教育,不只要言教,更注重身教。他通過嚴以責己,身先士卒來傳染打動學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論語?子路》),充實說了然身教的主要性。簡直,如果教師能做到以身示範,雖沒有言語的說教,仍然能對學出發生潛移默化的感化。

5、愛護學生,無私無隱。

愛護學生、關懷學生是一個教師成功的必需具備的前提。孔子說:仁者愛人、智者知人。孔子關懷學生道德、學業的促進以及學生們的餬口與健康環境,他和學生有深厚的交誼。孔子對學生傳授知識毫無保留,做到了無私無隱。

6、相信學生,激勵學生。

孔子對學生充滿期望,他說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不如今者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論語·子罕》)這裏包含了青年人跨越老年人、學生跨越教師、長江後浪推前浪的成長概念。

7、不竭學習,勤懇立異。

國學經典培訓孔子認爲教師要講究教學方式,長於啓發學生的心智。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論語·爲政》)。教師必需本人經常複習故業,暢通領悟貫通,做到有新的領悟、新的體會、新的發覺,才能勝任教學工作。教師不只給學生以知識,還要使學生獨立求知,獨立思考,並能做一個有道德涵養的人,這樣纔算是好的教師。

學習國學經典的心得體會2

經過學習國學經典,心得體會是感覺良多,使我感覺到我學習幾十年的知識還不如古人幾葉書,古人的幾葉書寫盡了統治國家的方略和治國之道,從修身到治國平天下.。

一、辦學校與治國

認真地興辦學校,反覆用孝順父母敬愛兄長的道理開導學生,頭髮斑白的人也就不會在路上負重行走了。老年人有絲綿衣服穿,有肉吃,一般老百姓吃得飽,穿得暖,這樣還不能使天下歸服,是從來沒有過的。限制人民不必用國家的疆界,保護國家不必靠山川的險阻,威行天下不必憑兵器的銳利。擁有道義的人得到的幫助就多,失去道義的人得到的幫助就少。幫助的人少到極點時,連親戚也會叛離;幫助的人多到極點時,全天下的人都會順從。.人之所以爲人,吃飽了,穿暖了,住得安逸了,如果沒有教育,就和禽獸差不多。聖人又爲此而擔憂,派契做司徒主管教育,用人與人之間應有的倫常關係和行爲準則來教育百姓父子之間有骨肉之親,君臣之間有禮義之道,夫妻之間有內外之別,老少之間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間有誠信之德。孟子曰:“人有恆言,皆曰,天下國家。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二、《論語》治教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用四項內容教授學生:文獻,實踐,忠誠、信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說:“幾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師。發現好的向他看齊,發現不好的就對照改正嘛。”子曰:“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孔子說:“教導學生,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說出來卻說不出的時候,不去啓發他。教他知道一個角,他不能以此推知其它三個角,也不再教他了。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孔子說:“智力中等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講高深的學問;智力中等以下的人,就不能和他講高深的學問了。”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孔子說:“學過了又定時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同學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瞭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君子嗎?”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孔子說:“溫習舊知識又不斷吸取新知識,這樣的人就能做老師了。”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說:“只讀書而不思考,就會迷茫而不明事理;只是冥思苦想而不讀書,就會陷於虛妄而危害身心。”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孔子說:“我曾經整天不吃飯,整夜不睡覺,去冥思苦想,但沒有益處,不如去學習哩。”孔子主張的教育目的是培養“士”,而“士”的標準就是“君子”或“君子儒”。“君子”原是奴隸主貴族統治者的專稱,即奴隸主貴族老爺的`意思。孔子把它發展成爲具有一定道德標準的精神貴族的理想人格,即把“君子”當作教育的培養目標。他明確提出作爲一個“君子”,一要能“修養自己,保持恭敬謙遜的態度”,即要有“德”。二要有“使親族朋友以及老百姓都得到安樂”的治國安民之術,即要有“才”。君子德才兼備,以德爲主。教師要儘自己的社會職責,應重視自身的學習修養,掌握廣博的知識,具有高尚的品德,這是教人的前提條件。

三、《學記》治教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玉石不經雕琢,就不能成爲完美的玉器;人不經過學習,就不會明白道理。雖有佳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雖然有佳美的菜餚,不經過品嚐就不知道它的美味;雖然有最好的道理,不經過學習不知道它的奧妙。因此,通過學習然後才知道自己的不足;通過教學實踐,然後才知道自己的困惑。知道不足,然後才能反省自己;知道困惑,然後才能加強自己。所以說,教與學是互相促進的。時觀而弗語,存其心也。幼者聽而弗問,學不躐(liè超越)等也。教師時時觀察學生的學習而不輕易開口解說,使學生的疑問存在心裏(激勵他獨立思考);年幼的學生只聽而自己不發問,這是因爲學習(應當循序漸進)而不能超越越等級。故君子之於學也,藏焉,修焉,息焉,遊焉。夫然故,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是以雖離師輔而不反。因此君子對於學習,心懷學習之志,不斷地進修學業,休息時,遊觀時(也不忘學習),能夠這樣,才能鞏固學習而又親愛教師,喜歡學友而篤信所學的道理,因此即使離開師友也不違反師道。大學之法,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凌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

大學的教育方法:在學生不良行爲尚未萌發就注意防禁叫做預防;在學生可以教育的時候及時進行教育叫做適時;不超越階段而循序漸進地施行教育叫做順序;互相觀察學習而提高叫做觀摩。這四點,就是使教育興盛的方法。

四、師德

爲人君止於仁,爲人臣止於敬,爲人子止於孝,爲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做國君的要處於仁的境界;做人臣子的,要處於敬的境界;做子女的要處於孝的境界;做父親的要處於慈的境界;與國人交往,要處於信的境界。是故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因此君子自己具備的,而後纔要求他人做到;自己不沾染的,而後才能禁止他人。,倫理道德既是政治的核心,又是教育的根本。從教育過程來說,倫理道德教育既是教育的起點,又是教育的歸宿;既是教育的依據,又是教育的內容和途徑;既是教育的過程,又是教育的目的。

從“格物”的實際教育着手,到理想境界的“天下平”的實現的過程,在前後連接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環節(即“八條目”)裏,實際存在着教育認識過程的三個階段:

五、教育方法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老師,是靠他來傳授儒道,講授學業,解答疑難問題的。大學之法,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凌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