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國學

國學經典作文彙編五篇

國學1.58W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國學經典作文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國學經典作文彙編五篇

國學經典作文 篇1

上國小後,我一直非常喜歡《中華誦·國學經典誦讀》這本書,它每學期的文章都不同,每次讀完後我總是感想很多,受益匪淺,現在我就和大家一起慢慢來分享吧!

《國學經典誦讀》裏記載的都是我國曆史上流傳下來的許多精美華章,內容很豐富,既有最美的古典詩詞以及《弟子規》、《千字文》、《三字經》等經典,又有《論語》、《孟子》、《大學》等諸子典籍。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每個單元后面的《千字文》,儘管每期書上選登的都只有短短几個字,卻字字是經典,內含着很深刻的道理。比如在三年級上冊的第十六篇《千字文》中僅有“尺璧非寶,寸陰是競”八個字,它的意思很容易理解,就是“美玉不能算是真正的寶貝,即使是片刻時光也要努力爭取利用”。但通過這簡單的八個字它卻告訴了我們這樣一個終生適用的道理:在這個世界上,很多東西都是有價的,可以用金錢來衡量,但只有時間是永遠也買不來的,失去了,就永遠不會再來。所以,必須好好珍惜時間。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現在我已經是一名三年級的國小生了,我一定要懂得時間的寶貴,好好珍惜,充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來做有意義的事情。上課時專心聽講,下課後認真完成作業,空閒時多讀各種像《國學經典誦讀》這樣有益的課外書,還要合理安排時間,把我的圍棋和乒乓球愛好堅持下去,爭取做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孩子。

國學經典作文 篇2

揮汗如雨,金桂飄香,在這個喜悅的季節裏,讓我們掀起誦讀經典的高潮,弘揚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讓我們更好地認識經典文化,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經典的傳承。

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的文明家園。中華傳統文化凝聚着中華民族寧死不屈的名族精神,記載着中華民族的思想美德,是民族經典文化的結晶,是建設文明社會先進文化的寶貴資源。

中華民族有着悠久燦爛的文化。其中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精神;“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無私奉獻情操;“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中國國學經典,文化蘊含豐厚,蘊藏着豐富的文明禮節和做人道理。如《論語》中所記載的孔子的許多循循善誘之言,至今仍被世人奉爲至理;也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在《孟子》卷十二的“丹之活水”中,白圭曰:“丹之治水也愈於禹。”孟子否定了他的說法。曰:“子過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爲壑。令吾子以鄰國爲壑。水逆行,謂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惡也。”這件事講了白圭總自以爲是,自私自利,只圖個人利益,把困難或禍害轉嫁到別人身上,自私自利的表現。孟子則用和藹的態度、尊敬的言辭批評了白圭自以爲是、以鄰國爲壑的錯誤做法,體現了孟子的仁愛思想。主要啓示我們在生活中要有一顆仁愛的心,處理事情的時候既要有利於自己,又要有利於鄰居,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的一首《遊子吟》體現了母愛的偉大、無私。母愛如空氣,陽光和水,擁有他就擁有了世上的珍寶,什麼也不能換取,她卻讓平凡的生活充滿色彩。但沒有她,即使有世上的珍寶,也不過是一堆貨物而已。母愛神聖、淳樸,只求給予,不求回報。但我們一次次的辜負她,只求索取,不求報答。可惡的我們卻將母親一聲聲甜蜜的問候當做一次次煩躁的嘮叨,將母親一次次的關心當做是一種施捨……蒼天無情,世間萬物,唯獨將母親漸漸變老。

“香九齡,能溫席,融四歲,能讓梨……”如此孝順的孔融,一個只有四歲的小孩都知道孝順和謙讓。孝順是一個人的品德,謙讓是一個人的思想道德。當今社會發展較快,但隨着社會的迅速發展,人們的素質越來越低,都遺失了自己的思想品德。現在一個比孔融大三四倍的青少年也不一定會做到孝順和謙讓。好聽的話語誰都會說,但又有多少人可以去做呢?所以語言在行動面前往往都是蒼白的。經典文學都是易學難行。放眼望去,在我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古代詩人雖然生活貧困,但精神的財富戰勝了生活的貧寒。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明白了只有精神財富才能托起民族的骨氣。

《三字經》運用事理並舉的方法,以大量典故、故事,蘊含了我們古代人倫道德的許多精華,闡述了豐富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倡導尊敬師長,寬厚待人的,有頌揚勤勞節儉,清正廉潔白,有勸誡謹慎持身,悔過改錯的,有愛國愛民,弘揚正氣的',有激勵立志勤學,發憤圖強的,可以說這些內容包含了我們生活的諸多方面。經典詩文感人肺腑,中華美德動人心玄,《三字經》就是教我們在現代生活中怎樣對待人與事,如何找到人生的座標,如何培養道德情操的。

“頭懸樑,錐刺骨。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這是《三字經》中兩則多麼激勵人勤奮學習,發憤圖強的典故呀。當我讀到這兩句時不禁感慨萬千,在現在的社會,大多數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中的小皇帝,家庭條件優越,不愁吃穿,整天就沉迷網絡遊戲、電視,很多的孩子都成了熒屏兒童。現在的孩子很難理解典故中古人那奮發學習的決心。因此,作爲教師的我們,任重而道遠,在教學中,充分利用經典詩文中的故事來教育學生,還應該在經典詩文典故的基礎上予以拓展,結合學生的實際,結合現代生活的實際,去教育學生,去塑造他們的靈魂,爲孩子的終身打下做人成才的良好基礎。

經典誦讀可以提高我們自身文化品味和人文素養,通過誦讀經典可以使我們瞭解中華文化歷史,豐富我們的文化知識,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爲習慣,讓經典浸潤人生,傳承國學文明。

國學經典作文 篇3

我在上幼兒園的時侯,爸爸媽媽就教我讀了《三字經》中的一些內容,但那時候人小,只能趕個口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其中的含義不甚了了。最近,上了四年級的我,再次用心地讀了《三字經》,我不由得發自內心地驚歎這文化經典的魅力。《三字經》,語言簡潔,卻蘊含着豐富而深刻的道理,難怪這本啓蒙讀本,歷經七百多年的歲月滄桑,依然被人們熱情地傳送。《三字經》,我喜歡你!

當我讀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識義。”時,我就能欣然接受父母的指教和老師的批評,能坦然面對成長中的失敗,因爲我知道:一塊玉石,如果不去雕琢,就不能成爲有用的玉器,一個人,如果不去接受嚴格的教育就無法真正的成長爲一個明事理的、富有才華的人。

當我讀到“香九齡,能溫席”時,我就爲自己曾經因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衆星捧月般呵護我時,我以小皇帝自居而臉紅。而每當此時,我的眼前會出現這樣的情景:東漢年間,嚴寒的冬夜,九歲的黃香用自己小小的身軀暖溫被窩,等爸爸媽媽安睡。每當此時,我就很想爲父母做點什麼,我回爲自己那下晚班歸來的爸爸送上拖鞋,遞上熱茶;爲幹家務累得腰痠背痛的媽媽捶背。

有一次,爺爺過生日,家裏來了好幾個和我大小差不多的孩子,當媽媽把剛洗好的一盤草莓放到桌子上時,我們幾個孩子便哄搶起來,都想挑最紅最大的,媽媽見狀,對搶的最起勁的我說:“忘了‘融四歲,能讓梨’了嗎?”我從盤子上移開了抓滿了紅紅的草莓的手,很有禮貌地請小表兄弟、表姐妹們先吃,他們看我很有禮貌,也都表現得謙讓起來。

《三字經》,這本中華傳統文化的奇葩,是南宋王應麟送給我們少年兒童的禮物,它內容豐富,韻律優美,膾炙人口,讀起來富有趣味而又能啓迪人認識世界,去不斷完善自己。我喜歡這本難得的啓蒙讀本,我喜歡這寶貴的精神佳餚!我喜歡《三字經》,我也希望它能滋養更多的小朋友的心靈。

國學經典作文 篇4

在我眼中,《三字經》就是國學經典。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在我們牙牙學語時,母親就曾拿着本《三字經》,一字一句地教我們念。後來,上了國小,老師在國學課上也發給大家《三字經》,教我們理解那些三個字背後的含義。《三字經》已經不僅僅是一本普通的兒童啓蒙讀物,更是影響我一生的智慧經典。

《三字經》裏面包含了很多內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這其中還包含一些歷史事件和典故,真可謂是宋時的一本“百科全書”。

《三字經》中,有一句詩使我十分感動,那就是它的結尾句: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這句詩的意思是:反覆講了許多道理,只是告訴孩子們,凡是勤奮上進的人,都會有好的收穫,而只顧貪玩,浪費了大好時光是一定要後悔的。

這個道理不難理解,也有很多長輩對我說過。雖然我心中有這句話,但我卻總是難於付諸行動。在玩的時候,這句話卻早已不知被拋到哪裏去了。

真正地開始理解並付諸行動是從一次考試後。那是一個春天,正是萬物復甦的好季節。考試的那一天,不巧,正好下起了綿綿細雨,遠遠望去,彷彿是給這座城市蒙上了一層輕紗。我坐在一個靠窗的位置,對着一張滿是題目的試卷發呆,當時就在回想:“要是考試前不貪玩,多騰出點時間來複習功課該多好啊!如今也不用這般糾結。”我考試前的週六週末,週六出去和同學玩。又因爲做事情拖拖拉拉,所以週日一下午都在寫作業,寫完作業了又沒時間複習,滿腦子都在想着怎樣玩。所以,週六週末的時間都被荒廢掉了。父母也曾叮囑我複習,卻也是左耳進右耳出,根本沒當回事。哪裏想得到,考試說來就來,令我猝不及防。試考完了,心情也變得愈來愈沉重。也正是這時,我想到了《三字經》裏的那句來自古人的教訓“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我的確是後悔了,後悔自己在大好時光裏,沒做自己應該做的事,並浪費了那麼多時間。可後悔有什麼用?時間已經浪費了,再也回不來了。唯一能做的,就是趁現在,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那麼你的努力就一定會有回報。

隨着時間的流逝,生活的閱歷也日益增加。邊讀《三字經》,邊回頭看看,一些通俗的道理也就變得真實。

何爲國學經典,唯《三字經》稱讚!

國學經典作文 篇5

國學經典博大精深,當學生不斷積累語文基礎知識後,老師教給學生學以致用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將國學經典與作文教學有機融合,可以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人文素養,讓經典詩詞更好地引領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當學生我手寫我心,表情達意已經達到一定水平後,作文的有深度、有內涵就成爲老師和學生們努力想達到的最高境界。那麼,如何把積累的國學經典知識成功運用到作文當中,提升作文的內涵呢?筆者在平時的語文作文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從以下方面入手,教給學生將國學經典運用到作文中的技巧,深受孩子們的喜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一經典一故事法

在“百家講壇”上,于丹講《論語》時常常使用“一經典一故事法”。在作文中使用這個方法,可以成功地將國學經典運用到作文中。比如:謹銘同學採用于丹講論語的“一經典一故事法”,將國學經典運用到作文中——

《弟子規》裏講“借人物,及時還。後有急,借不難”。這讓我想起:有一次,我的筆丟了。找了我們的班長李永明,向他借筆,跟他說:“李永明,借根筆,我下午還你。”下午放學前,我及時把筆還給了他。過後不久,在一次單元考試中,我的筆寫了一半沒水了。我向李永明遞了張紙條借筆。趁着老師不注意,他偷偷地把筆借給我。考完試後,我向李永明說聲謝謝,及時把筆還給了他。《弟子規》講的真的是太對了:“借人物,及時還。後有急,借不難。”

《三字經》講:“人之初,性本善。”這讓我想起:在一個風雨交加的下午,剛好放學,陳明同學沒帶雨傘,便向身邊的林紅同學借了一把紅色雨傘,因爲林紅的媽媽正好開車來接她。過後,在放學的時候,我經常看着他們開心地一起從校門口走出來。我想:借傘的人一定是個善良之人,因爲善良的人才值得深交。果然,又有一次,天公不作美,突然下起了狂風暴雨。在校門口,我又偶遇了這兩個人,這次是林紅沒帶雨傘,陳明同學看見了,就連忙撐着傘走了過來,和她共用這把雨傘。《三字經》講:“人之初,性本善。”我認爲是正確的:世上還是好人多。我也要做這樣善良的人。

  二、對話法

在對話描寫中融入國學經典也是國學作文的一個絕招。比如:楚瑩同學採用“對話法”將國學經典句子運用到作文中。文章開頭描寫了媽媽與我的對話,並由經典帶出了一件事,結尾又用“明白了一個道理”帶出經典,首尾呼應——

有一天,媽媽摸了摸我的臉,輕聲告訴我:“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你怎麼理解呢?”我歪着腦袋,對媽媽說:“公物雖小,也不能佔爲己有。如果私藏公物,就會讓父母傷心。”媽媽聽後,微笑地拍着我的肩膀說:“小鬼,學了國學,你可懂得不少啊。”我不禁心裏想起了這樣的一件事……記得那是一個炎熱的夏天,火辣火辣的太陽無情地烤着大地。地面就像被烤熱的鐵鍋一樣。我和媽媽到牛排店吃牛排。我拿水果時看見一個人賊眉鼠眼,像只小老鼠似的。只見他到處打量一番,見沒人注意到他,就打開放刀叉的櫃子,偷偷拿了兩副刀叉藏進口袋裏。此時,半路殺出了個程咬金。他的行爲被服務員發現了,服務員皺着眉頭:“請問先生爲什麼要拿走我們的刀叉?”那人火冒三丈地對服務員吼道:“你們飯店怎麼這麼無理,連客人的東西都說是你們的。這刀叉是我自己帶來的。你不知道嗎?”他的脖子頓時爆出了青筋。他的叫聲就像老虎在吼叫。最後,餐廳叫來了110,他被警察叔叔帶走了,現場他的家人看了,傷心不已。通過這件事,我深深地體會到了國學中的“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的做人道理。

  三、線索法

在作文的開頭設計“題記”,在作文的結尾設計“後記”,然後在題記、行文、後記中三次出現主題一致的國學經典句子。這條國學句子做線索可以使文章有內涵而且中心突出。比如:下面的陳栩妍同學在文中採用“線索法”成功將國學經典句子運用到作文中——

讀《論語·爲政》隨想

冷空氣南下的一個星期天早上,下着陰冷的雨。我仍然堅持誦讀國學,從中我學到了: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爲孝乎?”出自《論語·爲政》。意思是:子夏問:“怎樣是孝道?”孔子回答:“對父母和顏悅色,是最難的。難在子女的容色上。若遇有事,幫助老父母操勞,有了酒食先讓老父母吃,這就是孝子嗎?不是的!對父母發自內心地、和顏悅色地愛,纔是真正的孝順!”這讓我想到了兩件事情——有一次我考了90分,那是我考得最差的一次。回到家中,媽媽邊炒菜邊開心地問我:“寶貝你考了多少分啊?”我垂頭喪氣地說:“我考了90分。”媽媽大驚失色地說:“你居然才考90分!”她停下手裏炒菜的活兒問:“這是怎麼回事啊?是不是又粗心啦!”那天我沒有跟媽媽頂嘴,一直靜靜地虛心地聽媽媽說。因爲《弟子規》教我們:“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又有一次,我在鄰居小花家和她一起寫作業。她媽媽聽到她考了80分,就一直責備她:“你這是怎麼回事啊!”她不耐煩地說:“又怎麼了!我考80分,你會死呀!”她媽媽氣得臉色發紫,差點要打她。我想:她這樣氣媽媽,媽媽真的會被氣死的。孔子說:“對父母和顏悅色,是最難的。”但是我們要努力做到,這樣父母才能開心長壽。因爲我愛我的爸爸媽媽。

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四、聯想法

國學作文的第四個技巧是“聯想法”:從一本國學書聯想到相關的事情。比如:坤元同學在國學作文中不僅運用了“線索法”,還成功運用了“聯想法”:從一本國學書聯想到相關的一件事情——

讀《弟子規》隨想

在一個春天的早晨,我繼續捧書誦讀國學,讀到了《弟子規》中的這樣一句話:“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這句話讓我知道了先學做人很重要。只有知識,卻不懂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是華而不實的人。

這讓我聯想起去年的一件事情:那是一個細雨濛濛的午後,雨聲“沙沙沙”,像一曲好聽的歌謠。一箇中學生揹着沉重的書包在小路上走,手裏還捧着一本書津津有味地讀着,一看就是學霸模樣。腳上鋥亮的皮鞋像大理石地板反着光,格外引人注目。

路上一個清潔工老人正冒着小雨掃地,大掃把在地上發出“唰唰唰唰”的聲音。中學生邊走邊看書,從他身邊走過,大掃把“唰”地掃過來,正好碰到了中學生的皮鞋,鞋子上頓時粘上了一堆黃色泥漿。中學生火冒三丈,厲聲呵斥:

“老頭,你把我新買的皮鞋弄髒了!你賠!”粘上了泥漿的皮鞋不再鋥亮,泥水在皮鞋上畫出了一張扭曲變形的鬼臉。

老人連忙說:“對不起!”並俯身用手要去擦中學生的皮鞋。中學生將身一扭,腳躲開了老人的手,用更刻薄的話吼叫:“髒手別來!越擦越髒!今天真是倒黴!”然後轉身跑了。

留下老人執着大掃把僵在原地,皺着眉頭,一臉茫然。空氣中留下了幾聲中學生皮鞋與水泥地碰撞的“咔咔咔”的聲音,像鋸木聲尖而刺耳,與沙沙的雨聲極不和諧。

周圍的人看到這個情景,紛紛搖頭,對中學生的行爲表示強烈不滿。一個老婆婆走到老人旁邊,對老人說:“別理這孩子!父母太沒教養孩子了!這樣的孩子長大了又有什麼用!”

我看到風夾着雨灑在老人花白的頭髮上.讓人心疼。

《孟子·梁惠王上》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學生將平時的誦讀國學與作文有機融合在一起,許多學生的“國學作文”在《薌城薌訊》刊物上發表,反響熱烈,得到了社會的一致好評,再次證明了國學作文的魅力無極限!因此,我認爲:大力研究如何將國學經典與作文教學有機融合,不僅可以使孩子們愛上國學經

典,還可以讓學生寫出與衆不同、富有深度的滿分作文。

標籤:五篇 國學 彙編